个体私营协会范文

时间:2023-04-05 23:5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体私营协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3年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个私协、市工商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上级协会和各级工商局的工作部署,以十精神为统领, 紧紧围绕“四自”方针,不断强化基层建设,积极为会员服务,促进了协会工作的和谐发展。

一、提高认识,大力开展协会规范化建设

协会组织的宗旨是服务于民营经济发展和全体会员,而服务的基础在基层,服务的一线在基层。为此,我们把加强协会的规范化建设放在了突出的位置,结合服务发展提升年活动,以制度化建设为立足点,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点,以高效创建活动为结合点,进一步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二、立足“四自”优化服务,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是搭建人才交流服务平台,拓宽就业,再就业渠道,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针对我市个体私营企业人才缺乏,就业、再就业困难的现状。我市个私协会利用自身优势,协调勾通各个用人渠道,积极为会员企业提供人才支持,为再就业技能人才提供服务。按照省协会的统一部署,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组织全市63家民营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1800余个。

二是贴近会员实际,提供良好服务。根据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着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本着“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繁经济”的原则,继续同市邮政储蓄银行开展了“联手助企促发展”活动,上半年共为近2046名会员融资45600万元。发行“惠.商”卡155张,发展特惠商户115户。

三是积极开展“送温暖”、“送文化”活动。利用元旦、春节等节日前夕,广泛开展了为会员“送温暖”、“送文化”活动。各级个私协会共走访会员100余户,发放慰问金、慰问物品折回人民币20余万元。

三、加强会员管理,规范会员登记

根据《关于规范会员登记和收费管理等工作的通知》,按照“四统一”的要求,完善了会员登记、归档等手续。共发展私营企业会员3263户,个体会员19616户。

四、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个私协系统的规范化建设。按照组织机构健全,基层建设良好,工作人员到位,经费会费落实,规章制度完善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促使协会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二是进一步规范会员登记工作。根据市个私协会《关于规范会员登记和收费管理等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四统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会员登记、归档等手续,力争年底前实现会员登记、查询、管理等网络化。

三是继续开展“联手助企促发展”活动。按照市个私协会、市邮政储蓄银行、市信用协会《关于联合开展“联手助企促发展”活动的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部门的联系,为会员更为完善的融资服务。

四是进一步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积极支持个体私营企业招收吸纳大学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通过举办人才招聘会、网上招聘、培训等多种形式,为会员提供人才支持,为求职人员搭建就业、再就业平台。

 

篇2

现将劳动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关于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通知》(劳部发〔1996〕162号文)转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北京市劳动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关于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雇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劳关发〔1995〕357号文)的精神,一并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劳动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关于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通知

(1996年5月4日  劳部发〔1996〕162号)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私营企业和请帮手带学徒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个体工商户),均应通过签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为了保障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与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法调整劳动关系,促进私营和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现就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已经签订劳动合同的,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认真履行劳动合同,切实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把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做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通过提供政策指导、推荐劳动合同范本、加强劳动合同鉴证等工作,促进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尽快依法建立劳动合同制度。同时,要充分运用劳动监察手段,检查、督促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照《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履行劳动合同。到1996年年末,应当全面完成建立劳动合同制度的工作。

三、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积极配合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工作,督促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依法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四、各级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要和劳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加强沟通,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通过参与指导、培训人员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对建立劳动合同制度必要性的认识,加快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步伐,并引导其做好劳动合同管理工作。

篇3

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

年初,我所制订了《2007年推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所长负责,分管副所长负责具体抓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和工作目标,为完成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任务打下了基础。

二、较好地完成了推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三、积极开展“服务个体私营经济宣传月活动”,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今年4月份,我所配合八步分局在灵峰广场及八步杂货批发市场开展以“抓服务、上水平、讲效能、促发展”为主题和创建“诚信经营户”为内容的服务个体私营经济宣传月活动。印发各种宣传资料 1500份(册),悬挂横幅6条,出动人员共36多人(次),出动车辆共6车次,设立服务咨询台6个,现场接受群众来访咨询100多人次。 五、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和城乡清洁工程清理的经营户办事、办照“绿色通道”,为他们提供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就业再就业。

六、关注民生、鼓励创业,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认真落实国家在政策扶持、市场准入、收费减免等方面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劳教释放人员、残疾人员创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实现就业再就业。截止11月底,我所共鼓励、引导54户下岗失业人员、4户高校毕业生、1户复退士兵从事个体工商业实现再就业,并为其减免规费5万元。

七、充分发挥个私协会的桥梁纽带和政府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

开办学习班6期,组织个私协会会员学习党和国家以及自治区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广大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的思想觉悟、职业道德、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法制意识,使其真正做到“文明经商、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爱国敬业、奉献社会”,从而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

篇4

全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好务

**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

(2006年8月)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自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个私协会和县工商局的具体指导下,始终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办会宗旨,以会员为本,以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个体私营业者的桥梁纽带作用、政府部门监督管理个体私营经济的助手作用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作用,按照建设“创新型、服务型、亲民型”协会的目标,不断改进服务手段,积极拓展服务思路,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层次。特别是今年以来,通过整合基层“两会”机构,找准服务“三农”工作的结合点与突破口,基层个私协会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7月中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日报头版报道了基层“两会”服务“三农”的有关做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整合机构,凝聚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分会战斗堡垒作用

长期以来,基层个私协分会、消协分会组织形式比较松散,工作方法简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有的分会人员长期不到岗,组织机构形同虚设,“两会”在基层的作用很难发挥出来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人的因素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为此,今年,我们决定创新基层协会组织与工作模式,整合基层“两会”力量,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制度建设与工作机制。

首先,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按照“两会合一、分工协作”的组织原则,将基层个私协分会、消协分会合署办公,选举一名会长负责。大的乡镇一般3-5人,小的乡镇2-3人。把原来那些文化素质低、工作能力差的协会人员进行清理,从工商所非公务员身份中选配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热爱协会工作的人员,充实到基层分会中来。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加强领导,改变了过去人员少、组织零散、工作单一、服务意识差的状况,形成了一处处战斗的堡垒。目前,县工商系统通过自愿报名、所长推荐、组织考察,已有80多名基层人员写出了申请,自愿到分会工作。全县合署办公的协会组织共24处。其次,明确职责和工作目标。合署办公后的“两会”主要职责和任务就是把服务作为组织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对不同的会员提供不同类别的服务,主动承担起政府以及工商部门逐渐分离的一些职能与服务项目,取信于会员,不断发展壮大协会组织。其三,强化领导,分工协作。基层“两会”在县个私协、县消协的业务指导下履行各自职责,开展各项工作。工作人员体现出从事个私协和消协的工作人员体现出分工不分家,互通情况,团结协作,形成相互支持、紧密合作的工作氛围,为基层“两会”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相互依托,携手发展,创新基层“两会”服务方式

当前,“三农”问题成为各级政府关心的一件大事,也是各级协会组织新的服务领域和面临的重大课题。基层“两会”和“三农”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两会”之间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我们通过架起个体私营会员与消费会员之间的绿色通道,把基层“两会”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工作局面。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了农业生产,壮大了会员组织,而且从根本上保护了农民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利益,让会员得到了实惠。主要办法和措施是:

1、搭建“绿色桥梁”,保护会员利益不受侵害。从今年5月份开始,我们在全县实行了“会员定点消费”制度,在各乡镇驻地、较大的农村集市等地的个体私营会员中,筛选一些信誉好、有实力、公信力强的超市、农资连锁店、医院等经营单位,经过群众推荐、行业评比、协会考察、工商部门验收等程序,授予“会员指定消费单位”称号,每年由基层“两会”进行一次评选活动。评选出的会员单位要向社会作出承诺,做到“两保”,即保质、保量。保证商品和服务的质量,绝不消费劣质商品和提供不合格服务;保证商品和服务的数量,绝不缺斤短两。如果出现质量数量的问题,先由当地“两会”负责先行赔偿。然后由工商局依法对其进行处罚,从罚款中解决赔偿资金。取消定点资格。同时,县个私协、县消协和县工商局还联合制定了《会员单位监督管理办法》,动员多方面力量加强对会员单位的监督管理。严把上市商品进货关,把假冒劣质商品堵在门外。并通过建立会员档案,实行购物备案和信誉卡制度,让会员单位严格自律,让消费者会员和个私协会员在这里放心购物,大胆消费。目前全县已有80多个经营单位、近200多处经营网点经过实地勘察和验收合格,被授予了“会员指定消费单位”称号。这种限制在个体私营会员中评选“会员指定消费单位”的活动,也大大提高了其他企业和个体户的入会的积极性,个私会员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

2、打折优惠,让会员得到实惠。县个体私营协会通过与“会员指定消费单位”签订协议书,让个私会员树立“薄利多销、诚信经营”的经营理念,列出优惠项目一览表,上墙公示,体现出“两优”,即优先、优惠。“两会”会员凭会员证可优先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并在购买生产资料、生活用品或看病时,享受协议约定的打折优惠待遇,让会员得到实惠。目前,会员单位的农资产品和生活日用品的打折优惠率一般为3%—5%;医疗费、药费达到了10%—30%,挂号费全免。据统计,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农村“两会”会员得到蓬勃发展,消费会员发展了30000多户,个私会员发展了2000多户,全县会员单位为“两会”会员购物、看病累计打折优惠了20多万元。农民群众生产成本高和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

3、送科技下乡,全力支持农业生产。凡是经营农资的个私协会员还要对农民实行“两免”,即不但要免费送大宗农资上门,还要满足农民群众的渴求,免费送农业技术下乡到田,对农民定期进行技术指导。基层“两会”还专门邀请了10多名农业技术专家,常年深入到田间地头,讲解农业技术知识、科学施肥常识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研究解决庄稼病虫害的对策。同时,组织下乡放映队,逐乡挨村地播放农业科技影片,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农技水平和农业科技含量。目前农科片已在农村已放映了100多场,受惠群众达50000余人。

另外,基层“两会”还把发展壮大农村个私协组织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自”作用,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积极为个私协会员提供法律、维权、信息咨询、产品展销、技能培训、人才招聘等服务。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特色、绿色和生态农业,鼓励农民从事农产品、林产品加工、种植业、养殖业等。同时,开展爱企、护企、帮企活动,建立健全了会员联系点制度,为广大企业会员解决原材料、资金、劳动力等方面的困难,赢得了广大个体、私营会员的信任。

三、立足职能,强化措施,认真做好服务会员和协会发展工作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三自”方针,凸现服务职能,开辟新的服务领域,积极创新,在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是不断加强行业协会的组建工作。为弥补个私协无行业特性的不足,我们在全县指导建立了81个行业分会(小组),强化了行业自律,增强了个私协的组织力和亲和力。建立了专门为个私会员服务的曹县经济信息网站。自2003年建站以来,共各种经济信息6000余条,其中被会员采用的信息2000多条。最近8000人次会员登陆过网站,接受过服务。

二是每年组织会员代表到经济发达地市参观考察。迄今已组织四年,150余人次。先后到过珠海、广州、义乌、景德镇、郑州、青岛、威海等地。通过考察,使大家解放了思想,增进了了解,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经营理念。另外,举办各种形式的法制培训班,提高广大会员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的自觉性。近三年来,累计有5万多人接受过培训,普及法律法规30多部。

三是大力开展维权活动,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成立了“抵制三乱办公室”和“会员维权中心”派驻政治觉悟强、有法律知识的人员从事会员维权工作,先后成功抵制过县技术监督局、县烟草公司、县建设局、县卫生防疫站等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等行政行为,共为会员挽回各种损失800余万元,得到了广大个私会员的支持和欢迎,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

四是开展协会帮扶活动。近年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先后帮助*****酒业、**农化有限公司推销过产品,帮助****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了著名商标一件,帮助**工艺有限公司解决了经营场地不足的难题,帮助****厂积极跑贷款,解决资金周转不开的困扰,等等。得到了会员的信任和社会的好评。

五是开展“诚信经营户”评选活动,推进“信用曹县”建设。大力开展以“诚信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每年都要和县电视合举办“诚信经营户”评选活动,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广泛宣传,树立“以诚信为荣,以违法为耻”的良好风尚。

六是教育引导会员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献爱心回报社会”活动。在每年的学雷锋纪念日和光彩服务周期间,组织会员志愿者到敬老院、社区、街道走访慰问,为孤寡老人和一些贫困户送去钱物和生活用品。模范个体会员***每年资助一名贫困大学生,至今已坚持了15年,他持之以恒、热心助人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在资困助残方面,广大会员更是踊跃参与。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全县个私会员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不少于300万元。广大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自身价值,提高了社会地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篇5

各区、县工商局、分局,个协、私协:

根据X府函(2006)55号“关于开展‘三个十万’职工竞赛活动的通知”和X竞发(2006)2号“在全市开展‘十万职工技能比赛、十万职工技术创新攻关、十万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经市局研究决定,在全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者中开展一次美容、美发技能比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个体私营企业者整体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服务水平为目的,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奋斗目标建功立业。

基本原则:把社会服务领域的技能作为这次技能比赛的重要内容,坚持在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者中普训、普练为主,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并重,技能比赛与职业技术鉴定相结合,全面提高个体私营企业者应知应会的技能水平。

二、比赛方式

(一)预赛:以区、县协会组队,在普训普练的基础上每个工种(美容、美发)各推荐3名选手参加市上决赛。

(二)决赛:由市工商局、市个协、市私协和市技能竞赛办公室负责美容、美发决赛,以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进行考试和考核。其中理论考试占总分的30%,实际操作占总分的70%,按累计总分决定竞赛名次。

三、阶段步骤

在全市开展个体私营企业者技能比赛活动,对提高个体私营企业队伍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工商局、个协、私协要按照通知精神,并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落实,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4月)

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制订实施方案,动员、组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者积极参加此次技能比赛活动。

(二)行业技能练兵和普训阶段(2006年5月)

各局在组织技能比赛的同时,要印发技术标准,通过以老帮新的基本功训练,理论辅导,技术表演等多种形式,发动和组织全行业性的岗位技术练兵,为参加市上技能比赛作好准备。

(三)基层选拔阶段(2006年7月)

各局在选拔基础上,确定美容、美发各3名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者推荐到市上参加决赛,并于7月30日前,将参加决赛人员的名单报市个私协会。(电话:XXXXXXXX)

(四)市级决赛阶段(2006年8月)

决赛由市工商局和市技能竞赛办公室组织操作考核,按得分多少,决定竞赛名次。

四、表彰奖励

(一)技能标兵(5名):在美容、美发比赛决赛中得分名列前5名的,由市政府授予“XX市技能标兵”称号,发给荣誉证书,同时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核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优秀组织奖(2名):对此次技能比赛组织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

(三)优秀组织工作者(3名):对优秀组织者、裁判员、辅导员授予“优秀组织工作者”称号。

五、组织领导

篇6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个体私营经济中妇女所占比例及分行业所占比例。所选取的3个工商所共有个私企业4041户,其中妇女为法定代表人或业主的是1338户,占总数的33.1%。从业时间在三年以下的为831人,占总数的62.1%。在从事的行业中,从事工业企业的66人,占4.9%;从事商业995人,占74.4%;从事服务业的263人,占19.7%;从事信息产业的6人,占0.4%;其它行业的8人,占0.6%。

2、个体私营女老板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和创业动机。从回收的35份调查问卷来看,个体私营女老板年龄多在50岁以下,其中30—40岁的为18人,占51.4%;40—50岁的为9人,占25.7%;50岁以上的为6人,占17.1%;30岁以下的为2人,占5.7%。受教育程度以初中、高中及中专文化为主,占总数的80%,大专及以上文化的7人,占2%,没有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下岗人员创业的为13人,占总数的37.1%。创业动机以实现个人价值和发家致富的为22人,占总数的62.9%,而选择扭转个人家庭不幸和为了下一代的分别为4人,分别占11.4%。

3、妇女创办的个体私营经济规模、融资方式。在选取的3个工商所共1338户个体私营女老板中,注册资本在5万元以下的为1202户,占总数的89.8%;注册资本5—10万元的为48户,占3.6%;注册资本为10—15万元的为69户,占5.2%;注册资本为50—100万元的为12户,占0.9%;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以上的为7户,占0.5%。

此次填写调查问卷的个体私营女老板,资金总额平均为21.23万元,年利润为10.87万元。融资渠道方面,银行贷款的为13户,占37.1%;私人借贷的为11户,占31.4%;个人储蓄和尚无融资来源的均为4户,分别占11.4%;利用集资融资的为1户。从下一步发展所需资金来看,选择5—10万元的为15户,占42.9%;选择100万元以上的为6户,占17.1%;选择5万元以下的为5户,占14.3%;选择10—50万元的为4户,占11.4%;选择50—100万元的为2户。

个体私营女老板平均拥有员工11名,其中女员工约占到员工总数的48.5%。员工的文化程度以初中为最多,占41.8%,高中及中专占27.7%,小学及以下的占23.4%,大专及以上的占7.1%。

4、个体私营女老板在权益保护、培训方面的情况。调查问卷显示,遭受乱收费和财产侵害的分别有2户,分别占5.7%;遭受侵权相关单位处理不当的为1户。在保险方面,个体私营女老板有26人个人参加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占74.3%;投保公司财产一切险和财产险的分别为1户;部分企业为员工购买了保险,其中工伤保险为7户,占20%,医疗保险为4户,占11.4%,养老保险为3户,占8.6%,还有1户的员工参加了失业保险。

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方面,有14户和13户分别对员工进行了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占40%和37.1%;有6户对员工进行了卫生和健康培训,占17.1%,还有3户对员工进行了权益保护及其他培训。个体私营女老板自身参加企业管理培训的为16人,占45.7%;有18人参加了财务管理培训,占51.4%;参加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的分别为5人和3人。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座谈,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在妇女从事个体私营经济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个私女老板经营规模较小,企业融资困难,影响了发展速度。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女老板创业以前是下岗职工或农民,经济基础薄弱,注册资本在5万元以下的占调查对象总数近90%,拥有员工5个以下、年利润在4万元以下的也为多数,企业经营规模较小。此外,企业融资矛盾突出,由于多数个体、私营老板所经历的资本原始积累时间很不充分,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多依靠外源融资。而外源融资难度大,从调查来看,融资渠道少,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企业比例偏低,多数需要贷款的企业只得采取集资或向私人借贷,而这种借贷利息远远高于银行贷款利息,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少数个私企业无融资来源,企业无法发展。

2、个私女老板素质亟待提高。在调查中发现,从事个私经济妇女的文化程度与男性个私企业老板相比较低。部分女老板整天忙于企业管理,没有时间坐下来学习,有的甚至不关注时政、不上网,大部分女老板都感觉对法律法规知识所知甚少。虽然有不少女老板对自己和员工进行了培训,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仍然感到压力很大,很多女老板包括一些具备一定规模实力的企业负责人,深感自身素质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充电”。

3、政策信息缺失。我们所调查的企业普遍反映难以获取政策信息,以致于在重大决策时有失误,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

4、本地企业在发展中不能享受外来投资在税收、财政返还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5、个私女老板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不到半数,而为公司投保的更是寥寥无几。而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女老板参加了相关的行业协会或女企协等社团组织。

三、推动妇女从事个私经济的几点建议

1、加大对妇女从事个私经济的支持。一要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权益保障法》、“两纲”等维护妇女权益的政策法规和,将性别意识和男女平等观念纳入经济决策、行政决策的主流,特别是要确保妇女平等获得资源的权利和机会,切实维护个私女老板的合法权益。二是政府要进一步重视个私经济的发展,营造个私业主投资、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努力实现“零距离”指导、“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要积极鼓励妇女参与“全民创业”行动,从事个私经济,特别要通过具体的扶持措施,关心、支持妇女从事个体私营经营,使她们放心、放胆、放手地创业、发展,更好地为经济跨越式发展作贡献。三要进一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在招投标、投融资等多方面降低门槛,建立妇女从事个私经济的绿色通道。

2、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个体私营经济项目提供平等融资的机会。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安排上,对个体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建议政府设立帮扶女性创业发展的专项基金,为初创业者提供小额创业基金,为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提供贴息贷款。鼓励商业银行与信誉好的个体私营经济企业签订银企合作协议,并提供相应的授信度,在授信范围内简化贷款手续和贷款担保手续。鼓励依法设立并从事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大胆探索创新,发展资金信托产品和理财业务,以较低的资金起点,广泛吸纳个体私营经济。

3、开展技术交流与培训。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定期开办个私经营培训班,组织一些高层次的专家学者、成功的业内人士来讲学,以获取新的管理、营销和宏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个体私营者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竞争能力、管理能力。同时,每年由政府主管部门召开一次妇女个私经营座谈会,既为妇女个私经营者提供一个交流、互学互补的平台,也便于政府了解妇女从事个私经济的发展状况,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此外,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增强女老板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鼓励建立为个体私营经济者服务的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并广泛吸纳个体私营者参与。

篇7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总量增加,在全区经济的比重提高

经过初步测算,2004年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的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为30.8%,比上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从内蒙古经济发展状况看,目前仍以公有经济为主,但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和比重不断增加,已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经济类型看,个体私营经济是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内蒙古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8%,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8%。分产业看,第二产业仍是非公有制经济主力军,所占比重最大,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的产业特征仍呈“二、三、一”格局。

(二)发展快,增速快于GDP

近年来,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增长速度超过了GDP和公有制经济。经过测算,2000-2004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平均增长26%,比GDP年平均增速快11.6个百分点,比公有制经济增速快10个百分点。2004年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27.4%,比GDP增长速度快8个百分点,比全区公有制经济增长速度快11个百分点。从构成看,2004年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增长30%,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增加值增长18%。与上年相比,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速度提高了4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增长速度提高了5个百分点。

(三)贡献大,对全区经济的推动作用增强

2004年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经过测算,2004年在全区GDP增长19.4%中,非公有制经济贡献了8个百分点,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从非公有制经济内部构成看,个体私营经济仍是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个体私营经济对全区GDP的贡献率达37%,外商、港澳台经济贡献率为4%以上。

(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好,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具有较大优势

2004年,工商登记的城镇个体私营企业48.7万户,其中私营企业42681户,比上年增加7567户;从业人员100.3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的29.2%;全区个体私营经济占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达90%。由此可见,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本地私营企业及民间投资的推动。

(五)非公有制工业发展快,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由于非公有制工业的快速增长,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大幅提高,全区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6%,比2003年提高3个百分点;工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2003年增长30.8%,比上年增速提高2个百分点,是发展最快的行业。工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对全区GDP的贡献率为28.7%,比2003年提高3.7个百分点。在工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中,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增加值分别占82%和18%,说明内蒙古非公有制工业主要是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

(六)非公有制经济是房地产业、住宿餐饮和商品流通领域的主力军

2004年,房地产业增加值中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70%;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非公有制经济份额占到80%,其中个体私营经济消费品零售总额590多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7%,同比增长21%。

(七)投资加快,投资结构多元化

2004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680多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达到38%。其中,城镇个体私营、外商及港澳台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个人建房)1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倍。民间资本投资增长的加快,改变了投资结构,从过去主要靠政府和银行投资求发展的格局逐步改变为全社会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资结构,减轻了政府投资压力,分散了投资风险,使民间资本投资成为投资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扩展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

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做出了较大贡献。2004年,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创造税收(含国、地税)56.66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18.1%,其中个体私营企业实现税收37.2亿元,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税收11.64亿元,成为内蒙古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差

由于内蒙古地处内陆,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观念相对落后,非公有制经济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与沿海省市比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差。2004年,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只有830多亿元,而2002年广东已达到6108.48亿元,江苏、浙江分别达到4999.6亿元和4271.76亿元,分别是内蒙古的7.3倍、6倍和5倍。内蒙古个体私营工商户注册资金680.6亿元,户均注册14万元,而浙江2003年末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已达2515.43亿元,比内蒙古多1835亿元。就非公有制企业管理模式看,多数企业实行的是粗放型和封闭型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现代经营意识不强,从业人员素质总体不高,发展意识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内蒙古非公有制企业的做大做强。

(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不足,差距较大

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以个体私营为主,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决定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内蒙古个体私营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和发达省市相比,仍显不足。截至2003年末,内蒙古个体私营企业户数59万户,从业人员159.73万人,远低于广东、浙江、江苏等省。2004年内蒙古个体私营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8%,远低于浙江2003年52.1%的水平。在上缴税收方面,2003年,广东为340亿元、浙江为288亿元、江苏为283亿元,而内蒙古2004年国、地税收入仅为37.2亿元。

(三)融资渠道不畅,企业资金短缺

融资困难,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由于个体私营企业规模小,变化大,整体素质不高,银行对其信贷资产保全难,防范风险难以落实,所以个体私营企业进入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市场困难较大,致使相当部分业户置身利率高、风险大的民间金融市场,通过非正常渠道筹措资金,既增大了经营成本,又扰乱了金融秩序,影响了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很难获得政府的专项财政资金;商业银行受体制、管理和观念的影响,对非公有制企业心存戒备,贷款门槛较高;资本市场的融资更是难上加难,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企业上市融资几乎没有任何机会。据金融机构统计,2004年全区金融机构各项短期贷款余额中,个体私营企业贷款仅占1.39%,“三资”企业贷款占0.3%,与其创造的增加值比率极不相称,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与金融资源的占有不匹配。全区民间投资占全区城镇以上单位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3.9%上升到50%。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受政策、制度等因素的制约,金融部门对个体私营企业财务状况了解难,放贷额度掌握难,办理抵押担保贷款评估难,负债情况摸清难等诸多困难。另一方面,有些个体私营企业也确实存在信用不佳,市场行情摸不准等问题,放贷条件不够充足。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是制约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了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刺激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信贷资金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倾斜的政策措施,但非公有制企业在获得国有银行贷款方面仍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政策效应显现不够。因此,融资难问题不仅是制约以前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是今后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四)非公有制投资比重偏低,发展后劲仍需增强

长期以来,由于内蒙古对民间投资的一些限制和认识局限,使民间投资“启而不动”,发展较慢,非公有制投资比重偏低。2004年,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809.6亿元,非公有制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8%;其中个体私营固定资产投资(不含住宅)143亿元,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

我们分析,目前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深层次的问题,也有浅层次的问题。从客观原因来看:

1.法制环境不够完善,市场主体准入门槛过高。目前的法律法规还不适应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要求,有不少法律法规急需制定和有待修改,现行的一些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和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在市场主体准入方面,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虽然制定了不少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但事实上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和不公平的做法仍然存在,非公有制经济不能与其他经济成分共享平等待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加快发展。

2.生产经营资金短缺是制约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首要问题。造成资金短缺除个体私营经营者自身因素外,体现在银行方面,也有政策性限制因素,认为个体私营企业诚信度低,经营管理及效益预期不佳;用财产抵押贷款数额有限;对一些下岗失业人员申请的小额担保贷款,审批制度过严,关心不够。

3.电力不足、运力紧张,仍是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由于供电短缺,造成许多非公有制工业企业难以持续正常生产,一些建成企业迟迟不能开工生产。目前乌海市的海南区高载能工业园区里开工企业仅占入驻企业的三分之一。运力不足,也增大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4.政府管理部门还存在人为设卡和重收费轻管理的问题。虽然不是普遍问题,但至少说明我们的政府管理部门从观念到扶持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的转变和改进。如有关部门重复收费的问题;税务部门存在不是按照个体私营企业的实际效益而是确定一个较高的标准机械执行的问题;个体工商户税费负担较重,有些收费不合理;一些执法部门严重超编,靠罚款养人;个别地方政府在优化环境中,对待地方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有不一视同仁、重企业轻个体的问题等。

5.行业商会、协会作用发挥不够。有些行业商(协)会还隶属于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自上而下成立的,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商会和个体私营协会对基层分会和行业协会的重视还不够,从而基础性协调作用发挥不到位,一些个体私营会员的呼声不能及时反映上来,遇到实际问题协调不得力或无力协调。

三、加快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为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彻底更新观念,打破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改变一切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政策约束,牢固树立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新观念,做到思想上“放胆”、机制上“放活”、政策上“放宽”。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使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一个良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舆论氛围,将解放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键。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一是各级领导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定规划、政策引导、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对民营企业少干预、多服务,少限制、多支持;二是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清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减少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三是严禁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清理整顿行政机关的中介服务、有偿服务、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四是让非公有制企业主掌握最新的政策信息,既可让他们对政府行为有所了解,也便于政府部门开展工作;五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根据全区中小企业成长的需求、服务市场的发育状况和财力状况,以点带面,逐步形成富有成效和特色的服务体系,包括信用担保、筹资融资、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经营管理、国际合作等,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三)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拓宽融资渠道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信用制度建设,发展诚信企业,建立和发展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非公有制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是解决非公有制经济融资和改善经营的重要途径。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建立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各商业银行分(支)行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积极开展相应的新业务、新品种,同时研究新的风险控制办法,在控制风险的同时,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地方金融机构要考虑吸收民间资本,积极探索银企合作的有效形式;二是将政府设立的财政性引导资金、财政性补助扶持资金向非公有制经济开放;三是加快担保体系建设;四是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公司的作用,积极引导非金融机构、企业集团、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资本组建风险投资机构,培育和壮大非公有制科技企业;五是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直接融资。

(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一是企业家的培养。非公有制业主要加强自身修养,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新形势,尽快加强各种法律、法规、经济政策以及市场竞争规则的学习,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二是技术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必须完善人才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吸收社会人才,充实壮大技术人才队伍,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创造条件,鼓励人才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专业人才的培训,积极创造条件,为高科技人才提供发展空间。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保证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三是加强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和政策法律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非公有制企业的创新任重而道远。在融资渠道上,要从主要依靠自身积累求发展,转到多元融资发展上来;在企业管理上,要从传统的家庭式管理转到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在企业组织上,要从小而散向公司化、股份合作制、集团化方向发展;在企业发展上,要从短期行为转到可持续发展和注重保护环境、生态上来;在经济理念上,要不断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实,使企业在采用先进技术做好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条件的企业应建立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并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科技企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五)提升企业科技含量

要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通过采取“产学研用”等经营模式,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优势,开发具有发展潜力、科技含量高、适宜地区发展的项目和产品,逐步形成高起点、快发展的具有良好前景的企业集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科技人员带着科技成果来内蒙古创业,加大吸引和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非公有制企业的力度,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科技含量。引导有条件的国有科研机构转化为科技型企业,提高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的科技含量及整体水平;加快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向高加工度、高集中度、高附加值和低能耗、低污染方向转化,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加速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

篇8

今年来,我县个体私营经济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生产经营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2000年以前,我县个体私营经济主要集中在商业、饮食、文化等流通服务领域。近年来特别是今年来,通过引导和扶植、转轨、转向,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我县个体私营企业逐渐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等10多个行业渗透,特别是向生产、加工型方面发展,从“量”到“质”上都有了一个飞跃。比较有特色的如**的服装业、**镇的药材种植加工、**的废品收购和加工业、**的造纸业和箱包加工销售业、**的种养殖业、**的大理石板材加工业等,不仅起到了支柱作用,而且形成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特色经济格局。

2、规模扩大效益提高。多年来的起步和发展,我县个体私营经济历经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完成了产品的更新换代、设备技术的改造,以及资本的积累、人才的引进、较具现代企业特色,已逐步朝着WTO趋势进展,涌现出了**公司等一批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挡次、效益上千万,纳税上10万至30万的大户。如**有限公司去年的总资产已达500万,其中固定资产达300万,流动资产过200万,新引进和投放了一条流水生产线,预计年总产值达2000万以上,实现利税30万。**金路速凝剂有限公司作为引进企业,已有三年多时间,去年已完成产值2100多万,实现利税32万元,今年一季度已完成产值510万元,产品销路好。据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资料表明:今年一季度新增有限责任公司9家,其中注册资金在百万元以上的就有7个,同时,由于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了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落户**,如,投资3000万元**公司和投资6300万元***公司。。

3、向科技型企业转化,产品附价值和含金量不断提高。我县私企通过近年来的竞争,不仅经济实力壮大,而且竞争势力明显,产品的含金量和科技成份高。如广信的系列纸品、恒通的瓦楞纸、沙光纸已占据了广州、深圳、佛山、珠海80%的市场份额,而且都是广东老板直接来提货,销路根本不成问题。

4、品牌意识增强,企业知名度提高。我县的私企中普通注重品牌意识和企业形象,不仅申请商标注册的增多,至目前私企注册商标达28个,而且有的产品知名度高,如“**”等一批商标。今年4月底,“***”服饰公司、“**”卫生用品公司、**公司还跻身于全省私企十大行业500强,占全市五分之一。

5、从业人员结构日趋多元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随着个体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所呈现的旺盛的生命力,我县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和知识分子、复退军人、机关分流人员、下岗职工和国企中的厂长、经理也加入了个体私营经济队伍的序列。在全县8347户个体户中,就有下岗职工650户、1000人,私营企业中有下岗职工创办的实体达56户,从业人员1000余人。如**公司老板徐桂兰本身就是下岗职工,在全厂110名员工中,下岗职工占80%,而且员工接月付工资,人平800元/月。个体私营经济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不断改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

目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须引起重视。

1、“三乱”依然严重,加重了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经济负担。据统计:现在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有管理权的除工商、税务部门外,还有20多个机构,甚至个别乡镇企业办也成了个体户、私营企业的“婆婆”。“婆婆”多,伸手要钱的就多,要钱的名目也多。目前,我县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负担的各种费用达30余种,加上书报费、各种捐款、赞助等,使个体户苦不堪言。

2、各种优惠政策落实不到实处。为了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省、市、县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扶植措施和优惠政策,但有的部门并不认真执行,形成了上面政策好,下面落实难局面。如个体户、私营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场地、资金、原材料、电力等,县委、县政府一再强调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给予支持、解决,但我县目前还有50多家效益和发展前景看好的个体私营大户,因受资金严重不足,向银信部门贷不到款,无法进行扩大生产规模和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

3、发展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从上至下,心系发展、心想发展,用实际行动促发展的格局已形成,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金土地磷肥实业公司是一个由3人老板合伙开办的私营企业,2002年与县磷肥厂签订了租赁协议,不仅每年上交80万零8仟元给磷肥厂,而且是100%的使用该厂下岗职工。但是,当地群众及该厂一些老工人的所作所为着实让他寒心,他准备退出租赁。虽经有关部门再三挽留,但阎老板却说走意已决。他说:“**的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我们的支持是无可挑剔,但周边环境问题实在无法招架。我来这么久,已锁过4次大门,扣过2次车,洗澡要厂里工人先洗,我们后洗。去年因为本厂的一口水井枯没有水抽,当地2个村民小组及厂里工人的生活用水困难,抽水的电动机开着空转,还被村民和工人砸烂了2个阀门,其中一个价值上仟元。当地一家编织袋厂强买强卖,逼着厂里进购该地编织袋,不仅价格高于市场价0.11元至0.12元/个,而且至今还库存20多万编织袋用不完,损失近20万元。”

**鸿远竹业有限公司也是一个引资企业,老板张总反映:当地老百姓的地里红薯、池塘里的鱼死了,也多次找我们赔偿,搞得我们实在难堪。

4、社会秩序欠佳,个体私营户缺少安全感。一是个别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方法粗暴简单,不按程序办事,动不动就扣财物、搬东西;二是对社会黑势力的敲诈、欺压担惊受怕。如**废旧市场共有120户从事废旧塑料片料加工的,一般从衡阳、贵州、娄底收购回来,经加工后远销江苏、浙江等地,去年年底至今年2月底,当地几个烂仔纠集在一起,开着几辆车在市场内进行“执法”,进行垄断价格和经营,以每吨低于销给外地老板100—200元的价格进行强行收购,如哪家不从,就遭到恐吓和不准销售的报复,外地老板无法到**收购,从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底,已有5个外地老板遭到当地地痞、无赖的殴打。废品加工户怨声载道,反映到镇政府和当地派出所都无济于事,后经县工商局、个私协会出而向县公安局反映,县公安局派出专人处理才平息了此事。

5、无照经营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国家税费流失。目前全县至少有3000多户无照经营户,主要是交通运输业、流动摊贩、医疗行业、租赁市场、建筑市场,给国家税费造成巨大损失,按照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虽经几次大规模的整治,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下步工作几点意见和建议

1、要在发展领域上有新突破。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一些规模大、效益好的科技型、环保型的企业落户**,并带动其它产业发展。同时,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开辟发展的新空间。

2、要在政策环境上有所突破。一是要进一步放宽经营范围、经营方式,除特殊行业外,凡公有制经济能从事生产、经营的行业,都应允许非公制经济涉足;二是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轻费薄税,要加大力度,从制度上,根源上彻底清理、清除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对符合规定的,也应尽可能逐步予以削减,从而减轻不必的负担,使他们得到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四是努力创选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要在注册登记、日常监管、贷款融资、生产经营用地、进出口权审批、商标注册等诸多方面,给予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五是要加强对个体私营户职业道德教育,推进诚信建设,在生产经营形势好的情况下,要自觉按规定交纳国家税费,致富后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树立良好的新时期个体私营户形象。

3、要在管理和服务上有新突破。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从本部门、本单位甚至个人的利益出发,有利争着管,不利拖着办,有的偏离代表人民利益,使执法监管不能有效的代表广大人民利益,而且起了负面作用,引起执法监管对象的反感。应该把执法监管的重点放在打击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损害人民利益的违法行为上,对人人痛恨的诸如生产销售假农资坑农、价格欺诈、传销欺诈等违法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而对一般的违规行为,对社会造成危害不大的则应以教育为主。版权所有

篇9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发展;从农业、手工业、服务业到建筑业以及新兴产业,门类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宽,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省市县1997年、2003年两次为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呈现出总量扩张、质量提高、贡献增加的良好态势。

一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全县上下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主体的转变;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副业,只能小打小闹到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业,必须发展壮大的转变;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被迫无奈、难登大雅之堂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积极主动、无尚光荣的转变。全社会基本形成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到今年9月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已达1771户,从业人员2632人,注册资金2022万元,与1997年底的1033户、1349人、440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71.4%,95.1%和3.6倍;私营企业总数达46户,从业人员668人,注册资金2231万元,与1997年底的8户、84人、186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4.75倍、6.95倍和11.53倍。

三是经营领域不断拓宽。从初期的商贸、餐饮、运输业等发展到加工、建筑、民办教育、网络文化、医疗保健等更加广泛的产业领域。目前,全县有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企业8家,民办中小学3家,民办幼儿园2家,医疗保健服务机构7家。

四是发展环境不断改善。2003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了专门机构,加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协调和管理。进一步改进了服务方式,完善“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了健康、有序、开放、竞争的良好发展环境。近年来,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来我县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有4家,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化等领域。

五是社会贡献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主导产业开发、促进资源配置、繁荣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平抑市场物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推动了国民经济全面发展。2003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6%,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6%。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其次对财政的贡献份额逐年增加。2003年非公有制经济缴纳的各种税收占到财政纯收入的25%。2004年1一9月份,缴纳各类税收471万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40.2%。再次促进了就业。从业人员达到5500人,是国有企业就业职工的32倍,安排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存在问题

1、一些部门乱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搭车收费。如工商部门借年检验照之机,搭车强行收取个私协会会费和光彩入网费。按照有关规定,以上两项费用均属业主自愿交纳。二是利用税务发票征收事业性费用。如卫生监督所使用《陕西省延安市行政事业单位应税收入发票》收取卫生知识培训费;质监站用税务发票收取材料测试费。三是在物价部门吊销收费许可证后继续收费。如消防大队收取的消防设施配套费。四是用收款收据、白条乱收费。如装璜办用白条收取某企业装修费;旅游局用收款收据收取旅游定点饭店制牌费,无收费项目和收费许可证;城关派出所用收款收据收取赞助费。另外,一些部门具有合法的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但在收取费用之后存在不按标准服务或着根本不服务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加重了个体私营业主的负担,而且破坏了经济发展环境,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优惠政策落实难。省、市、县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未能真正得到落实,有些部门没有真正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在工作中不是积极落实政策、创造条件,而是乱设卡收费。如:税收减免、返还政策没有落实;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政策落实不够。还有一些政策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前置环节多,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机制,互相推诿、扯皮,导致政策悬空,无法落实。

3、非公有制经济质量效益不高、发展不协调。目前我县的私营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50万元的不到总数的20%,过100万元的只有4家。大部分企业的设备、工艺落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效益不稳定。从行业分布上看,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占企业总数的73%,参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和经营性公益事业建设的民营经济很少,且发展滞后,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至今还是空白。

4、非公有制经济融资困难。一是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不大。尽管金融业制定了一系列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法规和政策,但银行认为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状况复杂,信贷风险过大,直接获利较小,普遍存在对非公有制企业惜贷现象。二是企业自身条件欠缺。不少非公有制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企业的信誉度差,可供抵(质)押的资产很少,缺乏进行融资的基本条件,进一步加剧了融资的难度。

5、非公有制企业的自身素质普遍较差。大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科学的决策,仅靠企业经理个人的思路决策,生产经营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缺乏高素质的科技型、经营型人才。管理形式上以家族式为主,简单粗放,在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三、对策及建议

通过广泛调研,我们认为,加快宜川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键是要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扎扎实实解决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应当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营造宽松环境,为非公有制经济搭建发展平台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浓厚舆论环境。要坚决摒弃“怕别人赚钱,怕自己吃亏”的观点,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办厂,我上岗,你赚钱,我发展”的双赢观念,积极营造鼓励、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良好舆论环境。首先要强化宣传,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对县委、县政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次要典型示范,加大对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个体私营户的宣传、表彰力度。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局与广播电视局应联合创办电视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在电视台、报刊宣传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体私营户,让他们介绍经验,现身说法,真切地感受到光荣。第三要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对违法违纪,有意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设置障碍、制造摩擦的执法执纪部门和的执法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弘扬正气,打击歪风。

二是狠抓政策落实,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宽松政策环境。我县促进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完善,下一步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特别是对优惠政策的落实。应由县委督查室、纠风办,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局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对《若干意见》及相关部门的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认真解决相关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操作性不强的政策再做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2002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规范对非公有制经济业主收费行为的意见》(宜发〔2002〕69号)至今落实不下去,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其束之高阁。要把督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形成一种制度,每季度督促检查一次,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首先要依法行政。这是纠正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吃拿卡要的关键。要严格规范相关部门的执法行为,特别是收费行为。应把各部门独立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通过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尽量做到联合执法。一方面减少了对个体私营业主的干扰,在部门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监督,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集体办公”的形式现场解决个体私营业主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才能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依法查处。建议由纠风办牵头,相关管理部门配合,建立违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和个体私营业主对有关部门执法行为的评议制度,对相关部门的违法违规和不落实《若干意见》的行为,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制的、行政的手段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并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曝光。第三要依法维权。要加强对个体私营业主依法维权意识的教育,为个体私营业主建立一条依法维权通道,当他们的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较快解决。纠风办要尽快建立个体私营业主投诉责任追究制度,,公布我县维权电话,并及时将个体私营业主投诉的单位或个人违纪违规行为予以纠正解决,维护个体私营业主的合法权益。第四要依法经营。要加大对个体私营业主守法诚信经营的监督,特别是违法违规经营问题,如偷逃税款、证照不全、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等等,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消费品市场的监管,教育引导个体私营业主做到依法诚信经营。

(二)优化产业结构,为非公有制经济拓宽发展领域

从宜川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取向看,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小城镇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石油工业配套服务业是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后劲的重大策略。要通过出台新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来,一方面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围绕梨果业、草畜业积极投资兴办涉农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储藏业、营销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样,既发展壮大了非公有制经济,又促进农民在产业化的多环节中增收。另一方面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围绕以壶口瀑布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化建设,深入挖掘黄土风情、黄河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同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三)创新经营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增添发展活力

个体私营企业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引入新的理念和新的机制。首先要创新管理,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投入到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化,创新管理模式,强化企业管理,真正把特色产业及品牌做大、叫响,让企业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创新机制。要坚持产权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高效化。

(四)打破制约瓶颈,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发展后劲

制约我县非公有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人才、资金、技术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人才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要不断强化人才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因素的认识,引导个体私营业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从更宽广的区域、领域以提供更为优厚待遇的承诺,引进我县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这是目前解决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紧缺的高素质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最有效、最捷径的办法。在当前个体私营业主缺乏认识,不愿投入高薪聘请人才的情况下,可组建成立以“经营管理、科研开发、市场开拓”为主要内容的个体私营经济专家咨询中心,结合宜川实际,聘请相关专家定期为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业主提供决策、科技、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引领我县非公有制经营业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另一方面要搞好人才培训。要积极组织个体私营业主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利用各种方式全面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创新意识,同时建议采取财政给予一定补贴的形式组织和引导有发展前途的私营业主到有关大专院校接受定向培训。鼓励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身份、职务、工资等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创办、领办非公有制企业。

二是建立融资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要在改善投资环境的基础上,加大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域外资金来投资兴业,同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中心作用,吸收民间资本和企业资金参与,增强信用担保能力,帮助解决小额度周转金借贷难的问题,从而降低金融部门的借贷门槛。不断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向社会的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三是建立技术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要逐步建立起市场运作、政府扶持,覆盖全县的科技服务体系,鼓励科研机构和人员兴办一批技术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信息等技术经纪业,向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价格比较低廉的技术服务,同时,积极帮助、协调前景广阔的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合作,研发新产品,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篇10

一、关于经营范围和注册登记问题

1.除国家、省、市法律、法规规定外,个体私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范围与其他所有制的企业相同,本市任何部门不得专门针对个体私营企业设立专项审批或者许可,并将其作为登记发照的前置条件。

2.允许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的科技人员以及其他技术成果持有人以其自身持有的非职务技术成果出资入股在我市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允许上述人员担任公司董事、监事、经理等职务。

3.申办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的,其首期注册资本到位率不低于50%(含以技术成果作价部分)准予登记。

4.除国家规定需提供许可证的项目外,其他不危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项目采取“先照后证”的办法,先发给营业执照,半年内补齐需要提供的许可证。

5.申办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的,只要有资金、项目,允许先核准登记,发营业执照副本,半年内补齐资料后,再发营业执照正本。

6.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除确有违法违章行为外,一般可通过年检。

7.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可申请或直接通过变更形式注册私营股份有限公司。鼓励具备条件的私营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内外上市。

二、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在用地、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1.鼓励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投资生产性项目,属高科技项目的,可以享受高科技项目地价的优惠政策。

2.对于市发展计划局公布的鼓励类、允许类工业项目,根据投资总量、投资强度和上缴税金的多少,按不同档次的地价标准使用土地。具体的做法为:用地单位先按国家级水平的标准缴纳地价款;3年后由有关部门核实其实际的投资额、投资强度和上缴税金总额,并根据不同的档次重新确定地价标准,具体标准由有关部门另行公布。

3.对于生产科技型企业用地采用灵活的使用土地方式,根据不同项目和用地者的需要,采用出让、租赁和临时使用的方式供应土地,具体做法是:

以出让方式使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期为50年,可一次性付清地价款后申领土地使用证;也可先缴付土地开发的前期费用,5年内分期支付地价款,付清地价款后发放土地使用证。

以租赁方式使用土地的,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使用年限,最长不超过50年,最短不低于10年。每年按规定缴纳土地租金,可以根据用地的实际情况发放有限制权利的土地使用证。

以临时方式使用土地的,使用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用地者须每年交纳临时土地使用费,发放临时使用证。

4.对本市西部地区的农村从业人员开办个体工商户,凭当地村委会的证明,可免缴一年工商管理费。

5.企业为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所购置的试制用关键设备、测试仪器,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用,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不再提取折旧。

6.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新产品设计费、工艺堆积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制、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以及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不受比例限制,计入管理费用。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应逐年增长,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企业,可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应税所得额。具体指:

(1)盈利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达到10%以上(含10%),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除按规定据实列支外,年终经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应税所得额,增长未达到10%以上的,不得抵扣。

(2)亏损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只能按规定据实列支,不实行增长达到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办法。

(3)盈利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比上年增长达到10%以上的,其实际发生额的50%,如大于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可就其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予以抵扣;超过部分,当年和以后年度均不再抵扣。

7.建立科技型企业贴息贷款资金。每年由市政府投入1000万元,委托市科技局和商业银行组成专门机构管理,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具体的使用管理办法由市科技局负责制定。

8.建立科技投资风险基金,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可申请使用。

9.金融机构参照对国有中小型企业的评定办法,逐步建立完善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信贷管理办法。

灵活运用多种信用工具,为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开办承兑汇票、贴现、信用证等项业务,扩大融资范围,增加间接投入。对效益好、信誉好的个体、私营企业,要在保证银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审查、审批手续。拓宽对个体、私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领域和服务项目,在结算、汇兑、转账以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关于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有关人员入户问题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均可凭有关部门证明材料,直接到公安部门办理入户手续:

1.在我市新开办的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每50万元可以一次性申请1人入我市户口,经验资后办理。

2.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年纳税每8万元可相应申请1人入我市户口;连续经营三年以上,并在三年内累计上缴税款20万元以上的可相应申请2人入我市户口。

3.省、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科技型私营企业,年纳税每6万元可申请1人入我市户口;连续经营三年以上,并在三年内累计上缴税款15万元以上的,可申请2人入我市户口。

4.其它企业年纳税在10万元以上,可一次性申请1人入我市户口;连续经营三年以上;并在三年内累计上缴税款28万元以上的,可一次性申请2人入我市户口。

上述入我市户口的对象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私营企业、工商户业主。

(2)私营企业、工商户业主的直系亲属及配偶。

(3)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及中级以上技术工人。

(4)被评为省级先进或优秀积极分子及连续两年以上被评为市级先进或优秀积极分子的企业骨干。

(5)年龄50岁以下,任职两年以上的企业厂长、副厂长、经理、副经理。

以上人员需无违法犯罪和违反计划生育记录。

符合上述(1)(3)(4)(5)项规定的入户人员,准许其配偶和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子女随迁入户。

四、鼓励各类人员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活动

1.鼓励中专以上毕业生(含中专生),军队转业干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干部、职工和下岗人员开办个体、私营企业或到个体、私营企业就业。

2.市、区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具体承办以下人事业务:

代管上述人员的人事档案,办理相应的连续工龄计算、档案工资调整、人事材料的收集和归档。

代办全日制院校大中专毕业生见习期满转正定级手续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的认定,考试和晋升的申报工作。

为上述人员出具因公或因私出国(境)、自费出国(境)留学和在国内报考高等院校等的政审或证明材料。

为上述人员办理聘用、鉴证和确认干部身份的手续。

为就业后的计划外大中专毕业生办理聘干手续,建立符合规定的人事档案。

3.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干部、职工和下岗人员到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就业,将保留其原级别和干部身份,计算连续工龄;其社会保险投保继续有效,鼓励本人继续缴费投保,投保年限可连续计算,退休时按缴费年限享受相应的保险待遇。

4.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且在我市个体或私营企业连续工作满一年而尚未调入我市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只要本人申请,市政府人事管理部门将委托市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予以审核,并办理调入和人事手续。

五、为个体私营经济提供良好服务

1.凡上年创汇20万美元以上或年纳税3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市公安机关给予相应的往返港澳通行证签注指标。

2.年出口创汇200万美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可按有关规定直接向市政府外事部门申办出国(境)证件。

3.私营企业法定代表人、骨干可参加经贸团组出访,并按有关规定向市政府外事部门办理手续。

4.原已申办因公证件的私营企业在未有新规定前,仍可续办。

5.允许私营企业申办外国人入境签证。因商务需要,私营企业邀请外国人前来我市,报市政府外事部门审批并办理邀请函电或通知签证等手续。

上述私营企业须无违法经营记录。

6.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投资者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按市、区管理地段规定入学,免收借读费。

7.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可参与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举办的人才公开选拔。

8.个体私营企业的公用配套服务,享受本市其他类型企业同等待遇。

六、依法保护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1.认真实施《广东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和《*市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切实维护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2.各级政府要将个体私营经济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鼓励、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全面清理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对清理后的合法收费项目,由物价部门公布,以增加收费的透明度。

4.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时,应出示物价部门核发的《广东省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开具由财政部门或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并在《缴费卡》上详细填写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单位、收费员姓名、收费时间等栏目内容。否则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可以拒缴。

5.重新核定与排水收费相关的污水处理费、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排污水费、超标排污费等收费标准及征收范围,改革征收管理办法,严格划定职能部门的征收范围,避免重复收费,减轻企业负担。

6.设立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投诉受理中心,与市监察局举报中心合署办公。各级工商、物价行政管理部门都要设立投诉和咨询电话。对侵害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查处。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投诉和咨询的问题,及时研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