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家庭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0 19:0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孩子家庭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孩子家庭教育

篇1

现在的家长不是不重视教育,有时恰恰是重视教育,准确地说是忽视家庭教育,过分的重视学校教育,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搞错位,生活完全包办,品德教育跟着感觉走,只向孩子和老师要成绩,一旦出现问题就唯学校是问是现代家庭教育的典型特征。殊不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问题孩子出自问题家长。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需要很多人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做到,但要毁掉一个孩子其实很容易,有时一句话、一件事就能做到。对一个孩子伤害最大的往往来自他最亲近的人。

当家长教育孩子是最为复杂的一件事。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要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品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父母要给孩子“做个样子”――以身作则

孩子是善于模仿的,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在接受着子女的监督,因此做父母的要不希望儿女那样做事,自己也别做,要是要求儿女那样做事,自己就先去做。父母要处处以身作则,先做个样给孩子学,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法”,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好家长是学出来的。家长要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加强交流,经常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和行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孩子日常相处有了错误和失误就要勇于承认,不要维护家长的面子和尊严,要加强学习,了解网络技术,这样才有资本和孩子进行网络对话。面对90后一代的成长,60后、70后的家长要改变很多,最要紧的是思想观念和付诸行动,家长要善于把家庭教育当作自己的第二事业来经营,来追求,因为今天对家庭教育的积极投入,就是对明天家庭幸福的投资,就是对孩子美好未来的投资。

二、要善于倾听孩子成长的声音

每个人都有倾诉的需求,如高兴时、苦闷时,尤其是孩子更有这方面的需求。对于家长来说,要让孩子有讲话的机会,要耐心听,注意力要集中,不要边看电视边听,不要边做事边听,要让孩子把想说的都说出来,不要打断,也不要批评和指责,听完之后给予鼓励或指点,要学会做孩子真诚、耐心十足的听众。家长要心平气和地听,全面真实地听,不要粗鲁的打断,不要听过之后就简单批评孩子的对与错。家长若一厢情愿采用指令式、批评式教育,对90后的孩子效果不大,他们是不会接受的。

三、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是关键

近几年来学校设立了家长学校,有专门的老师备课给家长上“家教六讲”“家教八讲”,也给家长发了教材,但效果不是十分明显,虽说国人的家庭意识增强了,可是有许多父母不重视家庭教育或重视不够。有的家长以为“孩子还小,教育是以后的事”,认为“树大自然直”,或者觉得我给孩子交了学费,教育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作为班主任,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我的天职,那作为家长,作为母亲的职责又是什么呢?一些家庭的家长年届不惑,事业正处于上升阶段,和孩子交流时间少,缺少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有些家长晚上回家,和孩子交流就是典型的三句半:“吃饭了吗?作业做完了吗?去睡觉吧!快点!”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不能取代的。

四、陪孩子学习但不批判,并且要认同

在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阶段,一是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一是初中到高中的过渡。作为家长我们要做好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指导,帮助孩子尽快适应。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验,孩子从小学升初中,从儿童步入少年,学习的科目多任务重,孩子还没焦躁不安,家长便开始紧张,丢掉自己的应酬成为孩子学习的全陪。孩子在那儿学习,家长盯着看,孩子觉得被人监督很不自在,学习效果不会很好。实际上我们可以装不懂让孩子给你讲解他学会的知识,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沟通方式,孩子也容易体验成功的感觉。抓住孩子上初中或高中期中考试之前的这段时间,帮助孩子定好方向,确立他在班级中的位置,初中三年或高中三年会很顺。

五、向孩子适度倾诉

向孩子倾诉不是说你供他读书花了多少钱、多少精力,让他有负罪感,也不要说离中考或高考还有多少天,让他有种来不及的感觉。适度的倾诉是什么呢?不要让他觉得家长是万能的,因为家长做工作的时候也有很多的困难和困惑,有时还有很多的郁闷。给孩子一个适度的倾诉,让他了解这个社会,也有一种心理成熟,同时他对家长的工作也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担。

篇2

宁夏吴忠市幼儿园 751100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学堂,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健康、活泼、聪明伶俐、独立、自理能力强,有坚强意志的孩子。与此同时,孩子的家庭早期教育问题也日益成为一个学前教育研究领域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多年的学前教育工作中,我同许多孩子家长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同时也深深地感到,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却暴露出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严重影响学前教育教育的科学发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娇生惯养,忽视良好的品德培养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受到家长的格外娇惯。吃要高营养,穿要高档次,玩要高消费,消费水平明显超出孩子正常身心发展需要,也超出大多数家庭的实际消费水平。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小,便对孩子放任不管,犯了错误也不闻不问,有的甚至包庇袒护。孩子学会骂人认为孩子"灵",孩子动手打人认为孩子有"本事",孩子在外面惹了事,认为淘气的孩子有出息。有的家长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包括不合理的要求。结果是家长百依百顺,助长了孩子任性、为所欲为的不良习气。由于家庭生活中的过多保护,包办代替,使孩子从小养成懒惰、事事依赖别人的不良习惯。心中只知自我,很少想到他人。家庭过分的无原则的爱,导致孩子形成了不良的个性品质,为他们接受学校教育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2.重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部分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重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是忽视对幼儿进行做人的教育。儿童在未来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生存质量取决于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等因素。只重视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必须导致儿童片面的发展。国内外人才学研究成果表明,在孩子成长道路上,从小注重"情商"培养,教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是极为重要的。幼儿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稳定的情绪、独立、自信、诚实、合作、毅力、好奇心、同情心等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个性品质。许多家长从小就给孩子开小灶,请家庭教师,家长宁愿节衣缩食也要为孩子补课。为了孩子的学习,家长陪着孩子做功课,陪着孩子参加各种辅导;一好遮白丑 ,只要孩子智力因素好,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可以视而不见。父母希望孩子将来学习好,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一定要使家长清醒认识到学习好不能代替一切,即使你的孩子学习很优秀,但品行一般,心理素质、体质差,性格孤僻,缺乏创新意识,没有自我生活能力,这样的孩子即使长大后考上大学,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也会败下阵来。因此,家长也要积极转变意识,更新观念,辩证地分析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要从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转向关注孩子综合素质上来。

3.教育越超前,"拔苗助长"违背了幼儿的成长规律

当前在早期教育中有一种思想倾向,就是认为"教育越超前越好"。于是,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出现了任意超越儿童年龄阶段的超前教育。孩子出生不久就教孩子认字、算算术,四五岁时家长就把小学的算术、语文课本拿来教孩子攻读,不足入学年龄,虚报年龄而提前上学,凡此种种做法,严重背离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给儿童以后的身心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家长对儿童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是指望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超前,比别人高,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这种提前,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占有优势,但由于这种优势完全是靠人为的力量获得的,不是白然而然地形成的,很可能只是一时优势,未必能一直保持下去。

学龄前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应当及时进行培养教育和训练,但不能任意超前。太随意、太超前了,从近期效果看,令人振奋,但最终的结果不见得同样令人满意。科学的适时的早期教育是有益的,不科学的任意超前的早期教育是有害无益的,家长应当让当让孩子按照他们的天性自由地发展。

4.无视儿童的兴趣、爱好,人为进行特长培养

目前,社会上各种儿童特长训练班很多,孩子们上了一个班又一个班,学琴、学画、学外语、学跳舞等忙得不亦乐乎,家长恨不得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成为出入头地的才子。有的家长无视自己孩子遗传、智力、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客观条件,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愿望为子女选择发展方向,为子女聘请家庭教师,购置价值昂贵的钢琴、电子琴。有的家长人云亦云,赶时髦追潮流,人家的孩子学什么,自己的孩子也学什么。其结果是父母付出巨大的心血和代价,子女却并不能遂父母的心愿。

篇3

今年放暑假前的家长会上,西安远东一中学生的家长在收到孩子考试成绩单的同时,还意外收到了自己的成绩单――这是学校组织的由孩子给家长打分的“家庭教育成绩单”。 这份“家庭教育成绩单”,主要是针对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让孩子为自己的父母打分,并且彼此之间都说出自己的真心话。这是家庭教育中的一种交流和反馈,这种把真心话写在试卷上,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孩子们对于以往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的看法,更是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同时还看到了家长们真心的回复,郑重其事而又不失尊重和理解,有利于家长和孩子们相互倾听各自的心声,彼此反省各自的职责,拉近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改善亲子之间的关系。

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错了的孩子比没有受教育的孩子危害更大。缺少对孩子应有的关注,却把孩子的教育完全寄托于学校,这是对孩子教育的一种不负责任。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家长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们的发展,把这些问题暴露出来,并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来作答,这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有人说,在中国最需要接受教育的不只是孩子,更在于家长们。这种说法其实不无道理,在家庭教育上,家长们普遍都有着脱离孩子们实际的过高期望值,这种家庭氛围已经对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收上来的成绩单看,孩子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都一直在困扰着孩子们。把这些问题写在试卷上,不但能让家长认识到问题的严重,还能促进家长们反省,从而真正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份由孩子和家长共同作答的试卷,实际上是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一次心与心最亲密的交流。毋庸忌讳,也不必心存顾忌,孩子们的心声得到了真正的重视,家长们的行动有了实质性的改变,这一切都是无声胜有声,都在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摘自2014年7月10日《中国教育报》

篇4

关键词:家庭教育;品德教育;模仿

家庭教育的问题自古就是被人们所重视的一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到了家庭教育上,如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称为三大教育,而且,家庭教育已成为教育体系中的基础。《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仅仅供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不难看出,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才有重要的影响。《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很多父母把赚钱养家放在第一位,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二位或者第三位,将其彻底推给学校,并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听之任之,任其发展。认为给孩子更好的物质保证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护,当孩子成绩不好时,又对孩子进行责罚,认为孩子辜负了父母的苦心。其实,作为教育的基础环节――家庭教育,父母应当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

提到环境教育,我们不得不提到“孟母三迁”,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如此成就和他个人的努力分不开,但更多的是他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更加伟大的母亲。为了教育孟子,“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现在都已成为佳话美谈。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祭孟母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现在,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爱护,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妨学习一下孟母的择邻而居,就是在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孩子往往将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一个不经意的行为都会对孩子形成影响。因此,父母应时刻注意,要谨言慎行、以身作则。中国的古语云:言传身教,为人父母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学习生活都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因为父母是孩子道德品行、行为习惯的风向标。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平时多涉猎一些课外知识,通过阅读增加孩子的阅历,让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样才能达到现代教育的目的。

当代的教育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不仅指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要重智,还要重德重能力,这就需要孩子有良好的品质。但是,在如今的社会,大多数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篇5

处于现代社会背景下的独生子女,其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改革开放,物质丰富,技术发展,媒体发达,信息爆炸……社会的变迁和转型也产生了重重矛盾、重重困惑,而这些问题也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暴露出来,对成长中的独生子女们产生了深重的影响,对于父母和老师也是一种挑战。

曾几何时,“垮掉的一代”成了“80后”的标签,而“90后”更被斥为“脑残”。这样直白甚至带有侮辱性的评价有时竟然来自父辈。这也一次次让人们思考:我们的孩子究竟怎么了?很多孩子不愿合作、过于自我、追求享乐、害怕吃苦;很多孩子更具攻击性,在个人道德、个人素养方面不够自律;很多孩子独立性差、耐受力差、娇气任性,对于生活也过于随意……

这些独生子女身上出现的种种不良情况并非个例,也绝非他们自身的先天属性,从某个方面来说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

在中国,有几个家长不关心独生子女的分数?以为孩子只要考高分就一定能成才的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但是仍然难逃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只要上了学,家长的荣辱喜悲几乎都系于孩子的分数和升学。因此,对孩子成绩的重视,引发了一系列不正确的奖惩方式,影响孩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孩子也无法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奋斗。

如今,“寒门”难出才子。因为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财力投入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的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最舍得投资,不惜耗费重金让其上培训班,买参考书,乐器、绘画、外语更是一个都不落。一些选秀节目也把视角对准未成年人。小小年纪就感受“名”“利”,很难保证孩子的心灵不会受到影响。

篇6

第一,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转变观念。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只看孩子智力水平,忽略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发展水平的陈旧观念。毋庸置疑,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是谈不上有良好道德的。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来好像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情感淡薄、意志薄弱、性格脆弱,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潜力却极为有限。教育实践的大量事实证明,理想、志气、进取心、勤奋、刻苦、毅力、虚心等优良的个性品质,对促进孩子的学习、发展和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人父母者必须把心理健康作为孩子的培养目标和内容加以充分重视。家庭教育应当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如何教孩子正确做人的方向上转变。作为启蒙教师的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自身开朗、豁达的个性,民主平等的作风去影响孩子,在教育上做到爱而不宠 ,严而有度。

第二,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是了解孩子。家长必须了解孩子的个性、理想、情感、兴趣和能力等个体素质。一般儿童好活动、好模仿、好奇、好问,还具有喜欢成功、喜欢称赞、渴望得到同情和理解的心理等。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快速发展时期,他们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其内心深处常常充满各种矛盾。他们与外界也常常发生各种冲突,处于不稳定状态,往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这是家庭教育中要特别引起重视的问题。问题儿童都是心理不健全的结果。显然,他们的问题不是突如其来的,常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也总会有一些表现。如过分自卑或孤僻、经常与父母及同伴发生争执,敌对,不合作等。如果在初期予以注意,防微杜渐,就可以使这些儿童获得重新适应生活环境、发展良好品德和性格的新的有利因素。

第三,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信任孩子。父母同子女的关系,既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子女对父母应当尊敬、体谅、爱惜;父母对子女更应当尊重、信任、爱护、帮助。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同子女之间意见不统一或产生矛盾时,应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采用民主协商的方法,并循循善诱,耐心启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平时,多尊重孩子的人格,信任他们,关心他们的日常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正当愿望和要求,使他们真正感到父母可亲、可爱、可以信赖。这样使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心里的秘密讲给父母听,以取得了孩子的最大信任。同时,家长要充分相信孩子的潜能,他们或许有意想不能的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凡孩子的事,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做父母的切忌越俎代庖,而应给予更多的启发性的帮助。

第四,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对孩子长期的心理惩罚。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偶尔做错一件事,父母就天天骂或时常提及此事,长时间表示拒绝,就会使孩子情绪异常忧郁,甚至延续到成年。有的问题儿童本身就有情绪上的障碍,如果家长自身容易冲动,就会更加严重。更不要在学习上、升学上对孩子施加压力,把孩子的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主要标准,久而久之,使孩子产生厌恶学习、憎恨考试等心理障碍。

篇7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与成长的环境密切相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而言具有直接的示范意义。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和和蔼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重大。我们身为家长,应该努力为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创设一个和蔼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家长的重要。3岁以前是孩子的行为习惯训练的关键阶段。我们应把握好实际,重视启蒙教育,关爱而不溺爱,以自己良好的言行、循序渐进的要求、持之以恒的训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上,应重视从家庭入手,创设和蔼的家庭关系、构建良好的尊老爱幼氛围,耐心的训练指导,帮助孩子成长,成为一个能够正确对待长辈和他人的人。

孩子的成长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强调“育人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孩子入学后,家长也不能将孩子的教育推到学校或老师的身上。我们要与孩子共同学习,学习如何辅导孩子有效地掌握知识、吸收知识。积极学习、交流别人成功教育子女的心得。我们也是做过孩子年代的,应该了解孩子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必定有挫折、错误的。挫折时我们要安慰他、鼓励他。错误时要纠正他、批评他,甚至处罚他。使他们在挫折时爬起来,错误时改过来。孩子有进步时,我们也要鼓励他、表扬他,甚至奖励他,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从此孩子就会感到成功的快乐,获得不断学习的动力。孩子遇到难题,我们要耐心地帮助他,辅助他,辅助他如何克服困难,解决困难。这样既能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训练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学习过程中,孩子会慢慢养成好的或坏的习惯。在这时侯,家长要特别注意,善于观察,细心分析,见子女有坏习惯时,耐心纠正过来,良好习惯要鼓励他发扬下去。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也要留意孩子身边一起成长的小朋友,他们的好坏也直接影响自己的孩子,我们要为自己的孩子及身边成长的小朋友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竞争氛围。这时孩子就会不甘落后,努力获得更好的成绩。

篇8

(一)心理及行为特征

单亲家庭子女学生,由于心理调控能力和自身社会导向能力不强,常常表现出一系列不良个性心理特征:

1. 怯懦自卑。由于家庭的不健全,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欠缺,他们常常感到不如别人,感到让人瞧不起。在校表现为:对学习失去信心,学习成绩不稳定,各项活动不能积极主动参加。

2. 抑郁孤独。父母离异,孩子由一方抚养,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笑。特别是重新组建家庭之后,某些孩子的孤独感、不融洽感会进一步加剧。在校表现为:不爱和同学接触,不善言谈,出现矛盾不能和老师沟通,或闷在心理。

3. 狭隘自私。不健康的教育环境,即有些孩子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带大,他们对孩子过于溺爱,只注重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各项需求,而忽视在思想品德上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的成长出现了片面性。在校表现为:处处以我为中心,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4. 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用极端的行为对待自己或他人。这类孩子不愿听从别人的意见,不仅厌学,还刻意去学习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

(二)形成原因

1. 父亲或母亲的教养态度发生变化。只存在亲子关系的单亲家庭,在教养态度上因心态的改变而失衡。一方面,表现为父亲或母亲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要求更高、更严格,使孩子生活在重负之下,感到紧张、焦虑,甚至滋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单亲家长会因家庭的变故感到愧对孩子,在感情上有补偿心理,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孩子的一些不良品格。

2. 家庭教育投入的减少。这里讲的投入包括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投入。由于单亲家长一人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用在孩子教育上资金相对减少,对孩子教育上精力也相对少得多。

3. 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单亲家长为考虑自己今后的生活,一部分精力用在重选配偶再婚的问题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

4. 家长的自我封闭导致孩子因缺少社会交往而自卑、压抑。有的单亲父母因家庭问题感到自卑,不愿与外界接触,也不愿孩子与别人来往。这种心态影响到孩子,会使孩子变得自卑、压抑、孤僻、不合群,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

二、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子女学生的教育策略

1. 建立单亲家庭子女学生的档案。从新学生入学起,我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子女学生的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的调查了解,并详细记录。同时,通过电话、校讯通、家访等形式,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子女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具体情况。我养成了每天写工作日志的习惯,学生的学习、思想等状况,我每天都记录分析。

2. 用爱心抚平孩子受伤的心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才能触动到心灵深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一种以心换心的活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更需要教师注入无私的爱来抚慰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创伤。如果在教育中一味冷落、嫌弃、训斥、批评、处罚,往往会导致单亲家庭子女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使他们与教师、同学、家长间处于对立状态,从而偏离人生轨道。

3. 因人而异,因势利导。虽然离异孩子有其心理行为方面的共性,但是也有其个性。因此,“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育转化单亲家庭子女,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时,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捕捉闪光点,尽可能发挥他们的特长,才能取得教育转化工作的最佳效果。

新学期开始我就做好了情况调查,通过建立单亲家庭子女学生档案,详细了解他们的情况,并主动接近他们,热情关怀、鼓励他们,然后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

篇9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长学校;教育任务;侧重

中图分类号:G6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310-01

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

《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没能力做事,能有什么用呢?]

《三字经》: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替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

《三字经》寥寥数语已经把为什么学习,学习的目的意义讲得很明白了。为了通过“壮致身”,达到“上匡国,下利民”,人就得不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

人生学习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并影响人的终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家庭教育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孩子出生后,你就得开始养育。

“养育”――“养”《说文解字》从羊从食,供养也。“育”:养子使做善,《虞书》曰:教育子也。并注解曰:不顺子。不顺子亦教之,况顺者乎?

“养育“组成词汇,“养”有供养、养抚、养形、养心、养志、养性、养忠、养恩、养德等。 “育”有哺育,培育,陶育、爱育、训育、教育等词汇。从这些词汇中你就可以知道,家长的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引导教育, 并要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一生,为孩子的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孩子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这种引导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主导性。如人的习惯大都是从小养成,愈是幼小时养成的习惯,愈难以改变。最初形成的人格品德,是非观与价值观,往往会伴随人的一生,而这些正是人生命运的决定性因素。而学校主要承担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两者相比前者更重要。

据专家研究,家庭教育对孩子不同阶段的影响也是惊人的:

在幼儿园期间,家庭教育占80%,幼儿园占15%,社会占5%;

在小学期间,家庭教育占70%,学校占20%,社会占10%;

中学期间,家庭教育占40%,学校占30%,社会占30%;

大学期间,家庭教育占10%,学校占30%,社会占60%。

可见,家庭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所永远代替不了的。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和人生行为模式影响教育,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调整好孩子的学习态度,以便让孩子的身体,心理和行为模式都得到健康地成长,让孩子健康成人并顺利融入社会。

现在人们一说到家庭教育,就是给孩子报补习班,让孩子学会认几个字,数几个数那么简单。,家庭教育一定要 “养”中有“育”, “育”中有“养”。 “养”、 “育”结合。也就是说,家长不仅对孩子要养“形”,更要育“情”。否则,还会出现北大才子卖肉、南京博士做乞丐,武汉博士自杀,还有考上大学后才一个星期,就因嫌食堂饭菜味道不好,觉得这样的日子没法过而跳楼自杀的大学生;有在家没有受到和弟弟一样待遇的自杀的高中生,有一次考试没有排名排在第三名而没有排在第一名子的初中生,有找家长要100元钱买礼物送给同学,而遭到家长拒绝后以自杀抗议的小学生等。有人说养育孩子是为了防老,像这样的孩子怎么能谈上为老人防老,学习“上匡国,下利民” 就更谈不上了!

有人会说,我们只管孩子吃饱穿暖,学校管教育。据调查,这种想法的家长占70%,尽到责任的只占5%,还有25%的已经认识到有责任,但没尽到责任。你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班级的学生同样教师,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而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一些呢?差别在于父母,在于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是个体生命的摇篮,孩子先有家庭教育后有学校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就没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学校教育的好坏。如有一个上一年级的寄宿学生,拉屎拉到裤子里不知道换衣服,一直穿了4-5天,屁股都烂了,还不知道怎么办,直到老师发现才解决了此事。有的课程学校是不开的,家长一定要明白这些。因此,家长对孩子“养”是基础,“育”才是是根本,“爱”贯穿始终。家长,不能把“养”代替 “育”,把“爱”囊括为所有的教育培养。

教师与家长的教育任务各有侧重,关注点不一样。

教育――“教”:会意字。从攴( pū),从孝。“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基本字义传授:你教我做。本义:教育,指导、训诲。《说文解字》:上所施下所效也。《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

当动词讲时,组成词有教治(教化,教育),教禁(教化和禁令),教迪(教育开导启迪),教示(教导、训诲),教戒(教导和训诫),教告(教导教诲),教演(教练,演练),教管,教诲(教导训诫)。所以老师在学校教,就要按照一定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方法,按照学生成长规律,循序渐进,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传道不仅是讲道理,它更关注的是学生的人格品质,比如情感、人生态度、价值观等。教师的传道只能显示为感染、熏陶和引导,只能显示为激励、唤醒和鼓舞。

授业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达到一定的水平。教师能否有效地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

解惑的潜台词是:学生先主动学习,有疑问,老师再及时解答。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在“教”与“授”的过程中,“授”是重点,“育”在其中,即我们常说的渗透贯通。

再者,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独特性。

家庭教育可以因材施教,学校教育是集约化的,工厂式的,是批量,一名老师要面对整个班级,就不如家里2个甚至多个人关注一个孩子;学校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但事实上力不从心,尤其是城镇学校大班额,一个教师一节课要面对上百的学生,往往会顾此失彼,力不从心,这样不利于发展每个学生个性特长。只有家长对孩子的特点、特长最了解,所以培养更有针对性。

篇10

一、孩子成长中面临的问题

1. 学习条件好了,但是学习压力大了

现在学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明显比以前要好,但孩子们的压力增大了不少。虽然目前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还是教育的主要方式,相当一部分父母还没有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简单地把学习之外的兴趣特长等同于素质教育,更多的课后辅导班和培训班压在了孩子们身上,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在“减负”的口号提了十几年之后,依然还是那么沉重。

2. 升学条件宽松了,但是厌学、逆反心理重了

现在无论是小升初、初升高,还是高中升大学,升学率都已经大大提高了。但是,孩子们的厌学情绪、逆反心理反而加重了,原因是父母更加期望孩子在下一阶段考上更好的学校。

2002年,《知心姐姐》杂志在全国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孩子们最大的苦恼,是父母在学习方面否定自己。此后十年陆续进行的相关调查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最大的苦恼依然在学习方面,父母最大的焦虑也依然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学习成了孩子生活的焦点,因为学习成绩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值而带来的冲突也成为了亲子关系中的主要冲突。

近十几年来,大中小学不时出现学生自杀、杀人等恶性事件:浙江金华的徐力弑母事件、清华大学学生用硫酸泼熊事件、云南马加爵杀害宿舍同学事件、陕西药家鑫开车撞人事件……这些无不触目惊心。连同媒体报道的大大小小的其他群殴、自杀等事件,无不折射出今天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而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与父母对孩子学习的过度关注、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忽视有很大关系。

3. 教育的功利性增强了,综合素质锻炼被挤压了

教育面临诸多的现实压力,一是来自于学校的安全压力,因为害怕孩子的安全出问题引发家校纠纷,所以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少了;二是来自于学校的应试思维,被媒体广泛关注的绿领巾事件、优秀生校服事件,无一不反映学校的应试心态;三是来自于未来求职与生存的巨大压力,家长寄希望于孩子将来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有一份高收入,来缓解生存和生活的压力。于是,除了学习课内知识和特长,更广泛的、社会真正需要的综合素质锻炼被挤压了。

这实际上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似乎接受教育的成本过高,但收益却过低。其实其根源在于学习成绩在工作中已经不是决定性因素了。孩子没有掌握好学习力、适应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责任心等处于决定性位置的“个人工作技能”,导致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单位的发展空间有限,收益自然也就有限了。

4. 家长的知识水平提高了,但亲子冲突上升了

毋庸置疑,今天家长的知识水平已经普遍提高了,但亲子冲突反而上升了。究其原因,是父母的家教观念和方法没有跟上孩子心理的快速变化。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孩子娱乐天性的限制也越来越多,对孩子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宽容度越来越低,所以亲子冲突上升了。这种状况的出现,与父母对孩子成长环境的认识不足以及不能适应不无关系,与中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科学没有得到广泛深入的普及不无关系。

二、孩子成长环境的变化

1. 社会环境

社会发展带来的生存大环境在不断变化,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大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但这两点被家庭甚至学校教育忽视了。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两个需要,实际上是人对自我生存环境的基本需要。现在孩子在生理、安全方面的需要已经基本得到了满足,在此前提下,孩子的需要的起点实际上已经提升到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的层面。但是,今天很多父母一直忽视了孩子成长中这两种需要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没有紧跟孩子需要的变化,导致孩子的叛逆思想和行为更加严重,亲子关系更加紧张,孩子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厌学、逃学的现象更加普遍,孩子自杀、伤害他人的新闻也经常见诸报端。

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大环境也在急剧变化。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近二十年来有两大变化,一是提倡素质教育,要求人要具备综合素质;二是提倡创新教育,要求人具备创新能力。此前的教育偏重的是人的智力发展,大学毕业之后实行分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脉络基本上遵循这样一个公式:上一个好小学=考上好中学=考上好大学=分配好工作、有个铁饭碗=有个好前途。近十几年来,这个公式的后两部分已经发生了变化,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变为了双向选择。

但是今天,很多父母甚至学校对孩子成长轨迹的看法并没有明显改变,给孩子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影响。孩子缺乏综合素质,缺乏创新能力,不适应单位需求,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稳定、收入偏低。今天许多人把这种结果归因于教育成本太高,甚至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其根本原因在于,今天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严重忽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孩子本应从小培养的素质没有得到训练,步入工作岗位时自然达不到要求。

2. 网络环境

网络功能没有被合理利用导致今天孩子成长的重要问题――网瘾。社会发展的变化,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一些具体而微的生存环境的变化,其中最困扰父母的问题,就是网络环境的变化。怎样培养孩子适应和利用网络环境,成为了今天让父母头疼的一件事情。

在家用电脑普及的今天,电脑作为孩子新的学习工具进入家庭。随着互联网这一交流平台和游戏娱乐平台日新月异的发展、网吧的遍地开花以及缺乏有效监管,网络作为学习和获取有用信息的工具的功能被弱化了,代之以孩子普遍地沉溺于网络游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网瘾。

大多数父母没有跟上这一变化过程,对孩子缺乏有效指导。初期,父母对电脑和网络不了解,无法指导孩子利用电脑和网络,这一情况在今天的大中小城市已经基本得到了改善。近年来,很多父母掌握了一定的电脑和网络技术,但还是缺乏指导孩子利用网络的科学观念和能力。所以,当孩子们沉溺于网络时,父母和社会一致把矛头对准了网络环境――网吧和游戏运营商,却缺乏对自身的反省。重新认识和利用网络,对父母提出了新要求,网络的积极功能应被充分利用,比如通过网络搜集学习方法知识;利用博客、微博展示孩子的表达才能;使用搜索引擎获取各种生活信息……父母要全面推动对孩子使用网络的教育,以适应孩子成长的网络环境的变化。

近几年来,团中央、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知心姐姐教育服务中心”等部门和机构的专家正在推动一门新学科――媒介素养――认识、利用、掌控媒介的科学的发展。这门学科目前只有少数的学者在研究和缓慢地推进,只在极少数的学校,比如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开设校本课程。如果从孩子成长的现实需求出发,这样的课程实际上应该在学校教育和家长继续教育中更快速地推广普及。

3. 家庭结构环境

劳务流动导致父母缺席状况加剧。由于分居或离婚,只能与孩子保持偶尔联系或完全失去联系的父母,被社会学家称为“缺席父母”。中国家庭在近二十年以及今后更长的时间里,由于离婚、工作调动以及务工引发的跨区域流动(尤其以农村和中小城市务工人群的流动为主),使大量留守儿童出现。这些孩子往往只和父母中的一人生活,甚至父母均常年不在家,只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生活。由于距离、时间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越来越多的身为父母的流动人群成为了“缺席父亲”或“缺席母亲”,这是孩子成长环境的一个巨大的变化。

这些父母缺席家庭的出现,对孩子的成长无疑会造成重大的影响。比如:祖辈的家庭教养观念和方法的滞后导致溺爱,进而引发孩子形成自我中心思维;同时也导致孩子在严重缺乏理解,身体和心理被伤害时产生巨大的不安全感,引发他们的多疑甚至仇视心理;陪伴孩子的时间,以及给予孩子的照料、关爱和支持严重不足,导致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投入不足,对孩子的社会化进程的影响也不足。

4. 个人素质实践环境

孩子的综合素质训练被相对剥夺导致他们步入工作后被社会排斥的现象已经呈现。英国经济学家彼得・汤森早在1979年就从贫困的角度,研究了贫困对人的生活条件、饮食习惯、休闲与民事活动的相对剥夺。后来又有许多英国经济学家研究了相对剥夺的问题,大卫・戈登及其同事,进一步研究了贫困带来的社会排斥。他们的共同结论是,贫困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是巨大的。

如果我们借鉴“相对剥夺”与“社会排斥”的概念,将之运用到家庭教育中,也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那就是:如果忽视孩子社会发展对成年后各方面需求的认识作用,并剥夺他们相应的受教育权利(或者忽视孩子相应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孩子成年后步入工作环境时,他们将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的排斥。从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看,社会对他们的能力需求至少包括良好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交往和协作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包括抗挫折能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公民意识(包括责任意识和公益行为能力),等等。

这些社会化的需求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孩子本该在小时候逐步开始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但在单纯重视学科成绩和特长学习的今天,被越来越多的父母忽视了。这对孩子的未来将是沉重的打击,因为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毕业前的就业指导所能解决的技术问题,而是一种内化的综合素质。

5. 心理环境

孩子心理环境的变化与家庭教育水平的发展不同步带来了严重问题。今天孩子的心理环境较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些环境的变化源于:首先是孩子的信息来源更广泛,网络、影视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冲击,让孩子的视野更宽广,同时带来的心理诉求也更多。其次是孩子的娱乐时间和空间被大大压缩,学习负担重,导致孩子缺乏幸福感。再次是孩子得不到充分的尊重,以及由于学习引发的亲子冲突,让孩子形成逃避的心理,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寻求宣泄。

三、家庭教育要适应孩子成长环境的变化

1. 以儿童观念为中心,理解与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适应孩子成长环境变化的前提

孩子首先是儿童,儿童有娱乐的天性,这一天性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儿童还是有思想的人,成人需要倾听他们的心声,需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儿童的心理还没有达到足够成熟,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纠正错误需要一个过渡期,需要成人有足够的耐心和艺术;儿童对自己的认识主要源于外部评价,需要成人多肯定和鼓励。如果没有足够的儿童观念,那么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就会违背他们的成长规律。

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关注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才能让家庭教育把握住关键点

孩子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让视野更远、更开阔。如果我们把孩子放在某个特定的阶段来看,那么孩子在这个阶段呈现出的问题,比如幼儿吃饭的习惯不好、中小学学习成绩不好这些问题,或许会给父母带来很大的烦恼;但是,同样的问题如果放到孩子一生中去看,这些问题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同样的道理,有些问题,比如孩子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积极的心态、人际交往能力、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贯穿孩子一生的发展,却容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被忽视。

所以,包括父母在内的教育者,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孩子的成长,分清楚哪些问题是阶段性问题,哪些是终生问题,并把影响孩子终生发展的问题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孩子的发展才是良性的、可持续的。

3. 父母主动的、持续的学习是更新家庭教育观念的关键途径

有人提出,父母是一种职业,理应得到培训和学习。正如前文所述,社会在不断变化,孩子成长的环境和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那么,父母持续不断的学习应该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是,今天这种共识显然不足,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除了大学里有少量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生课程之外,其他家庭教育的相关课程严重不足甚至一片空白。

同时,职能部门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也有待加强。据笔者所知,云南昆明的某些区,妇联和教育局在孩子幼升小时,开展父母取证学习,只有父母参加了培训学习,拿到了培训证,孩子才可以上小学。还有一些区域的教育局、妇联、团委、关工委等职能部门,在一些家庭教育研究机构的推动下,会在一定范围内开展家庭教育培训,但这些活动大多缺乏持续性、系统性。

其实,今天父母学习的渠道和载体并不缺乏。近十几年来,在包括“《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在内的诸多家庭教育培训机构的推动下,很多职能部门和学校都邀请了专家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许多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开设了家庭教育栏目;每年都有大量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推出。但是,家庭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父母是否有主动、持续的学习态度。

4. 学校重视家长的继续教育是父母提高教育能力的加速器

包括学校教师、财务人员、新闻出版从业人员在内的诸多工作人员,都需要取得从业资格证,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职能部门只有不断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任职要求,接受大量的规模化的继续教育,其工作人员才能不断进步并胜任。作为父母,更需要对自己提出要求。

近年来,包括《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全国妇联等部委联合下发)在内的许多文件都提出了一些家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但是,怎样让目标得到贯彻和系统普及,有待广大家长共同努力。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无论从工作关联(家校沟通、家校结合),还是从规模组织(只有学校有全面号召父母的能力,也只有学校能提供足够的场地)来说,如果想让父母普遍获得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需要学校给予充分支持和配合。相应地,也需要各级教育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孩子的健康成长,归根结底是国家的财富;孩子如果在成长中走上歧途,归根结底会成为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