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烈士的话范文
时间:2023-03-15 05:4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纪念烈士的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体扫墓,目的有两个:一是缅怀革命先烈,他们为了乔善人民的解放、翻身自由、当家作主而勇于牺牲、敢于牺牲,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二是继承革命传统,在建设美好生活、和谐乔善的进程中,发扬先烈精神,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不断推进乔善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安葬在这里的有5位烈士,他们是,郭xx,生前系中国某连连长,于1950年12月在解放乔善街时,光荣牺牲;张xx,生前系中国一七四师某排排长,黑龙江省人,于1950年12月在拉娟古立坳战斗中光荣牺牲;宋华清,系中国战士,于1951年元月在托洞战斗中光荣牺牲;覃吴荣,系岩口村拉勿屯人,生前系板文供销分社负责人,于1954年被xx纠合匪徒谋害光荣牺牲,年仅20岁;韦家让,系乔本村上甘巩人,生前系乔善供销社统计员,于1954年在板文供销分社被xx纠合匪徒谋害光荣牺牲,年仅21岁。
“魂魄托日月,肝胆映河山”,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乔善解放历程的壮丽诗篇!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筑就了乔善各项事业发展的康庄大道!!
同志们,青少年朋友们!我们以此告慰了先烈:60年来,特别是“xx”期间,我乡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生产发展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我们将以此继续努力完成先烈的遗志: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全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继续沿着先烈的足迹,加快步伐,在“xx”期间,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乔善而努力奋斗!
篇2
烈士碑在星海人的面前,烈士的灵魂目光,注视着我们。我们也都用感激的眼光,投递在他们身上。严肃的神情,唤起了大家内心的悲愤,无限的悲愤,转化为无穷的力量,向着敌方前进。我们作为星海人,代表我们的学生,他们发自内心,向烈士们表达了我们共同的心声,共同的希望。这种高尚的品质,只有我们作为高尚的人才能体味得到。向着烈士们深深恭敬的一分钟。大家沉思着,他们的灵魂,仿佛贯穿了我们的全身,使我们身体各处,都充满了烈士的强劲力量。眼前的一切,不再是风花雪月,不再是大楼栋栋,只见沙尘滚滚,浓烟弥漫。他们催使我们不断奋斗,要顽强拼搏,不要向恶势力低头。烈士们给予了我们坚定力量,要向前进发,为打好祖国基础,我们更应努力作出回报。我们不能白白浪费他们肩负在我们身上重任,他们的牺牲,为广大民众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献上了宝贵的生命。正是因为这种高尚的品格,化染了共同的高尚星海人……
烈士们正在呼唤我们,为他们奋斗,做一位永不贤败,积极奋斗的人。
老师们,学生们,总之是星海的人,都被这极度渲染力的话语所感动。
篇3
(一)
张仁望老家原本住在麻扎渔梁河对岸的一个小山冲里,年少时,最喜欢听老一辈念叨中的人和事,特别是那段就发生在自己每天上学必经小河边的抗匪护盐的故事。“每天放学到小河边,上船过河前,我总爱站在小河边上,看看流淌的河水和两岸的大山,仿佛站在这里,我就亲眼看到战士同土匪英勇激战的场面。”回忆小时候,张仁望的眼神有些迷离。高中毕业后,张仁望回到了家乡,在村里担任团支部书记、民兵营长。
1981年7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村里传开了,为了纪念英烈,教育后人,原吉首县人民政府主持,河溪乡人民政府参与,准备组织建筑工程队在麻扎渔梁修建烈士公墓。作为村里的民兵营长,张仁望有幸参与了烈士墓的修建。他带领村基干民兵们,帮忙收集烈士遗骨、运砖推土,从老远的山腰移来松木,虽然当时只是修建了一座主体墓和一间守墓房,但在他心里,这一直都是这辈子最值得骄敖的事。“出于对英烈们的敬慕,一直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参与修陵园,也算是圆了自己的一个心愿!”也就是这一年,因工作关系,他结识了当时的守墓人――抗美援朝复员军人向明德老人。老人身上的军人特质和所讲述的战斗经历深深地吸引了张仁望,一有空闲时间,他就跑到烈士公墓,同老人一起除草、扫地、打理墓园,帮老人煮饭挑水,照顾老人生活。“向老为人很谦和,但做什么事都带着军人的严谨,
墓园让他打理得一丝不苟……每逢过年过节,他都会从自己不多的优抚金中拿出一些钱为先烈们上香烧纸钱,也许只有真正的经历过生死的军人,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份工作的神圣。”回忆起向明德老人,敬仰之情溢于言表。那几年同老人的接触,让张仁望更深刻地了解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对烈士的崇敬也发生了质的转变。1998年3月,守墓30多年的向明德老人因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回到了老家楠木村休养。烈士墓不可一日无人看护,张仁望便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这项神圣而艰巨的任务,向向明德承诺:“我要把墓地当成自己的家!”就这样,他开始了长达19年的护墓生活……
当问及当初家人对守墓的态度时,张仁望看了看坐在身边的妻子,满怀歉意和感激:“这些年,她跟着我好苦!”简单的几个字,却让我们由衷地敬佩这位朴实而明事理的女人。刚开始的时候,妻子是反对他去守墓的,由于家庭贫困,家里的3个小孩还要吃饭、上学,父母年老体弱,需要赡养,弟弟又是个残疾人,家里只有他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怕他当了这份差,家里少了“顶梁柱”,耽搁了抓收入的“正事”。张仁望却反过来劝她,说作为一名村干部,他有责任这么做,这也是寄托了对烈士的敬意。最终妻子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张仁望的家离英烈墓有近3公里远,中间还隔着一条河,为了更好地守护墓园,他毅然卷起铺盖,一个人住进了陵园里的墓房。每天,他除了看护墓园,还要撑船过河,走回家去打理田地里的庄稼,晚上再回到墓园看护,遇到祭祀节日,他就得整天守在陵园,接待前来扫墓的人。2000年,妻子为了照顾他的起居,也默默地走进了这间破烂的护墓房。至此,不管是打理陵园还是走几里远回家种田,张仁望的身边多了一道瘦小的身影。
(二)
最初的烈士陵园,设施简陋,没有围墙,蒿草采,蛇鼠成群。张仁望却把这座单间的砖房当成了自己的家。在这个家里,他与妻儿床铺相连;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是寂静墓园里经常出没的蛇虫鼠蚁。“我结婚的被子都让老鼠咬得满是洞。那时候这里没水、没电,在外挑水喝就挑了五六年时间,别人家早就看上了电视,这里却还点着煤油灯。”张仁望还能清楚地描述当时的情况。艰苦的条件并没有让这位憨厚老实的土家汉子退缩,他积极地利用一切条件改变着烈士公墓的对外形象。这么多年,他之所以坚持做一名每月只拿100元钱的护墓人,除了对革命先烈深深的缅怀之情,就是十多年前对向明德老人的那个承诺。他说:“我和谁也不比,我只和那些牺牲的战士比。一想起他们,受多大的罪,吃多大的苦,我觉得都无所谓,为先烈们守墓看园,我自己图个心里踏实,也觉得值!”
每年来墓园为先烈扫墓祭奠的有3000余人次,每当有人问及烈士是如何与土匪英勇作战时,张仁望总是觉得前人所留下的资料过于空洞、单薄,不能很好地教育后人。为了更真实地还原英难事迹,他跑到镇政府、市文化局、市档案馆查找史料、上门找村里长辈求证,在得知泸溪县潭溪镇扯旗村有一位老人曾是当时的运盐船工时,他又专程跑到老人家里,诚心请教,经过不懈的努力,有着高中文化的他,将陵墓里长眠的24名东北籍南青烈士的事迹编成整套的资料,非常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战斗情景。19年来,他为学生、单位工作人员和部队官兵作英雄事迹报告200余次。令张仁望自豪的是,附近学校一个上初二的学生,上课不好好学习,在班上特别调皮,老师无法管教。一次,他和同学来陵园,张仁望给他讲做人的道理。如今,那个学生已经有了正式工作,他还经常到陵园看望张仁望,感谢他当初的教侮。
篇4
关键词:语言学;语域;演讲口译
一、理论基础
(一)语场
语场指的是交谈的话题以及场地等情境因素。话题可能是技术性的,也可能是非技术性的。技术性话语包括科研报告、产品说明、医疗指南等;非技术性话语包括小品文和日常会话等。
(二)语旨
语旨指的是交际双方的社会角色关系,即个人基调和语言活动的目的即功能基调。功能基调可以是亲密性的,如夫妻之间、朋友之间等;功能基调可以是指导性的,如菜谱和药品使用说明;可以是说明性的,如机械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是描述性的,如某人的长相;也可以是说服性的,如商业广告。
(三)语式
语式则是指语言活动所采取的媒介或渠道,他可能是口头的、书面的、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
二、语域在演讲中的应用
(一)口译标准
无论是交替传译还是同声传译,尤其是在茶歇和晚餐时候的交替传译,语言结构可能和松散。为了在翻译的时候达到“信”,译员应力争准确地抓住说话人的信息流,以便正确地进行翻译工作。在演讲口译中,译员应该详细了解本次翻译所涉及的主题内容和方向(即语场),以便在准确、恰当地使用词语(即语式)进行翻译之前,更好地清楚交流双方的关系(即语旨)。
(二)练习
GETTYSBURG ADDRESS
Four 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on this continent, a new nation, conceived in Liberty, 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 …
that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 ― 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三)译文
八十七年以前,我们的先辈在大陆上建立了一个以自由为理想、以人人平等为宗旨的新国家。
现在我们正进行一场大内战,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主张自由平等的国家,能否长久存在。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大战场上集会,来把战场的一角献给为国家生存而牺牲的烈士,作为他们永久安息之地,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理所当然该做的事。
但是,从更深刻的意义来说,我们不能使这一角战场成为圣地,我们不能使它流芳百世,我们不能使它永垂青史。因为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活着的或死去的,已经使这一角战场神圣化了,我们微薄的力量远远不能为它增光,或者使它减色。世人不会太注意、也不会长久记住我们在这里说的话,但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在这里做的事。因此,我们活着的人更应该献身于他们为之战斗并且使之前进的未竟事业。我们更应该献身于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更应该不断地向这些光荣牺牲的烈士学习他们为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更应该在这里下决心,一定不让这些烈士的鲜血白流,这个国家在上帝的保佑下,一定要得到自由的新生,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一定不能从地球消失。
(四)分析
从语场看,这个演讲是纪念在葛底斯堡战争中牺牲的战士,并代表现场听众和国家歌颂了他们为美国代议民主主义献出生命的伟大行为。从语旨看,听众大多经历了葛底斯堡之战。听众与演讲者的关系应是正式的。从语式看,本篇演讲内容是亚伯拉罕・林肯精心编写的。葛底斯堡演讲是正式而严肃的,它在词汇和句法上有如下特点:(1)内容振奋人心,语言简要,逻辑清晰。(2)使用平行句式让内容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三、结论
在进行口译之前,译员应该博学多识,并及时掌握最新的知识,与时俱进。我们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应结合语场、语旨、语式,更好地做好翻译工作。掌握好语域对于理解源语和翻译是十分重要的。专业的译员不会加入个人主观情感,并在翻译过程中准确传达出演讲者表达上的细微差别。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A.K. 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 London: Longman, 1964.
篇5
这里,就是我们这次旅程的终点了。
伴随着“沙沙”的磨擦声,那血红色的叶片纵然从眼前飞过,飘飘洒洒,落向地面。在感叹声中,导游小姐的话音想起:“这里,就是雨暝山公墓了。”
雨暝山公墓,一个并不被世人经常提起的地方,因为它不像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样高大雄伟,它只是一方坐落于枫林中的净土。当地人民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的对于那些已故却不为众人所知晓的英雄战士的敬仰之情。
在一棵棵高大的枫树环绕下,那墓碑显得是那样的渺小。刚刚还在为今生第一次见到枫叶而激动与兴奋的心情瞬间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份落寞与清冷。
墓碑是以砖石砌成的,朴素又显出异常的简陋。
人们缓缓地走过一个个墓碑,没有了刚刚的嬉笑打闹,没有了原本的喧杂纷扰,凝重的气氛渐渐蔓延开来。
多少年前,这些人在战场上欲血奋战;多少年前,这些人在敌人威胁声中昂起了头颅;多少年前,这些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旧挺直了傲骨。而又在多少年后,这里埋葬下了他们的尸骨;多少年后,这里洒满了人民的泪水;多少年后,这里有了往来人们庄严地哀悼。
英雄,即使埋葬在这简陋的墓碑之下,一往无前的勇气却依旧未变。
不知何时,墓前出现了一个幼小的身影,他手捧着看上去像刚从附近采来不久的泛黄的野,静静的放在了墓台上:“我今后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像叔叔们一样有勇气的人……”略带沙哑的童声,道出的却是此生此世的誓言。慈爱的母亲轻轻抱住那幼小的身体:“是啊,一定要成为叔叔们那样的人喔……”右手抚着女孩儿的头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篇6
我总是搞不清“生前”是啥意思,明明是死前嘛。
我怀疑的就是为什么4+3=7,3+4还是等于7,看上去明明是两道不同的题呀。不过那时我3岁,我家大人是想培养我学数学,我非常不合作,他们 就经常恐吓我。我往往刚背熟4+3=7,大人就一脸狡猾地看着我阴阴地笑,然后就说“那3+4呢”?我一害怕就糊涂了,觉得大人那样的表情,就说明答案一定和4+3是不一样的,然后大人气急败坏。我又终于搞清楚3+4=7,但是大人又回到上面的表情,我就又如上面的思索,然后又一次恶性循环……那时自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小孩。
我小时候认为美国一定很美,而且有很多美人,要不为什么叫美国,为此和小朋友吵架,因为他说英国才是最美的,因为英俊、英明等词都是好词。然后被老师罚站一下午,因为当时正在操场开大会,我们俩的声音后来整个操场都能听见。老师让我们必须认识到:“崇洋媚外是可耻的。”这句话我记得很清楚!
越南就是越过越难,柬埔寨的人民很简朴。
小时候有一个邻居老太太说,用手指指向月亮就会掉耳朵,搞得现在我都不太敢指月亮,偶尔指一次,立即想到这句话,然后觉得耳根发热。
小时候,有个高年级的学生对我说,生水不能喝是因为里面有很多细菌,然后他用玻璃杯接了杯自来水给我做实验。他指着杯子里面的小气泡说:看见没有,那些泡泡就是细菌。后来我喝汽水,总是觉得喝了一肚子的细菌。
好像5岁多时,看电视时看到一个阿姨躺在那里痛苦地扭动、满脸大汗,我妈妈在一边看书,我问:为什么她那么难受?老妈瞟了一眼电视说:因为她正在生小孩子。然后我问:她用什么生小孩子?老妈愣了一下,然后肯定地说:用肚脐眼。我顺手摸了摸自己小小的肚脐眼,然后立即为那个阿姨难受。1分钟后,我突然又问:你生我时也是这么难受吗?老妈愣了1秒立即说不是。我问为什么,老妈说:因为你是我从垃圾箱里捡回来的。我马上反问:为什么那个阿姨不也去捡一个?然后遭到老妈攻击:你有完没完!
小时候站在楼顶望远处,总觉得天边最高的山是喜马拉雅山。
小时候一吃多了,肚子胀了,就特别担心自己有小孩了,还不敢问别人,偷偷地观察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胆战心惊地过了一两年。
如果不是所有的小孩都是爸爸生的话,至少有部分是。不然为什么会长得更像爸爸?
小时候,我看何仙姑和吕洞宾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神仙和神仙不能结婚?神仙和妖怪不能结婚我可以接受,白娘子和许仙不可以结婚我也帮他们忍了。后来上生物课,我晓得了不是同类不可以结婚的道理,但是,为何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可以结婚呢?我到现在都不懂。
小时候听人唱“松花江上”,不明白唱歌的人为什么一脸悲愤地重复“揪尾(yi)巴,揪尾巴……”肯定自己是听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所以也不敢问,迷惑了好久。
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妹妹哭闹个不停,我妈吓唬她:“再哭,等一会儿收破烂的来就把你卖了!”结果刚好有人敲门,我就跑到大人前头堵住门口,说啥也不让开门。争执了一会儿,我居然哭了:“不许你们卖妹妹!”从那以后,每当我跟我老妹吵架,威胁要打她的时候,她就充满自信地说:“哼,我知道你不舍得!”我就此威风扫地。
我老想不通女的有了孩子就有奶出来,这个洞是用针扎的吧!疼死了!我大姐有孩子时,我没敢问。到我二姐,我实在憋不住,就在一次趁我大嫂也在的时候问疼不疼,她们全笑翻了。
小时候常听到失眠这个词,总理解为湿眠,也就是尿床的意思。
我小时候以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下面就是烈士的遗体,还为他们担心,压在这么重的石碑下肯定很闷。还试着晚上睡觉把被子蒙着头,果然很不舒服。
篇7
“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先生评价说。
“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他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这位烈士的名字。”胡愈之先生如是说。
他就是一代旷世才子――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 原名郁文。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普通家庭。七岁入私塾,九岁便能赋诗。1910年,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徐志摩同学),后又到嘉兴府中学堂和美国教会学堂等校学习。1913年,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1921年6月,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同年10月,出版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1938年底,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国工作,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岛,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
一双皮鞋
郁达夫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一家六口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母亲的肩上。母亲省吃俭用供他上学,家里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13岁那年,郁达夫考进了县立高小,由于成绩十分优秀,他受到了知县的嘉奖,并且跳级升班,一举成为小小富阳城中的“知名人物”。在荣誉和赞扬之中,郁达夫逐渐产生了虚荣心,并开始在穿着打扮上讲究起来。第二学年开学了,郁达夫嗫嚅着跟母亲说,想要买一双皮鞋。因为学校发了黑色的制服,很多同学都配上一双闪亮的皮鞋,神气极了。而他总是穿着一双布鞋,显得非常“土”。面对郁达夫的要求,母亲没有说什么。第二天,她走家串户,想尽了办法,可还是筹不够钱,无奈之下,只得想到“赊欠”。母亲带着郁达夫走了一家又一家鞋店,都没有赊成。每进一家商店,掌柜的起先都是笑脸相迎,客客气气地把一双双皮鞋拿出来给郁达夫试穿,当他们一听到希望“赊欠”时,立刻白眼相对,收起皮鞋,不再理睬了,有的甚至还要说几句刺耳的话。他们走了一上午,在最后一家商店被拒绝赊欠之后,母亲的眼眶浸满了泪水。这时,郁达夫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粗糙的双手,觉得很惭愧。他拉着母亲,无言以对,低着头,默默地跟着母亲回家了。回到家不一会儿,郁达夫听到有人下楼来,他抬起头一看,愣住了,只见母亲手里拿着一包衣服。原来,母亲是要去当铺把这些衣服当了,再去买回儿子日思夜想的皮鞋。看到这一切,郁达夫非常难过,他内疚、后悔,恨自己不懂事,让母亲如此为难。他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泪水,紧紧抱着母亲,哭着说:“娘,你别去了,我不要皮鞋了!”
买皮鞋的风波很快过去了,但它对年少的郁达夫触动很大。郁达夫不仅体会到了母亲的艰辛,也体验到社会上存在着贫富悬殊的不平等现象。他暗下决心,要发愤苦读,为穷苦人争气。1910年冬,郁达夫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时著名的杭州府中学。后来,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为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
刻苦备考
1913年9月,担任京师审判厅推事的长兄郁曼陀,奉命赴日本考察司法,郁达夫随其赴日求学。
为了参加1914年7月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的暑期招生考试,郁达夫发愤苦读。他每天白天进补习学校补习中学课程,晚上再进夜校学习日语。为了保证学习时间,他制定了新的生活起居时间表,从早上五点到晚上十一点,没有一刻闲着。由于学习非常紧张,郁达夫连每天回家吃饭都顾不上,早上嚼着面包上路,午餐和晚餐就从牛奶店里买些干点充饥。临考前的三个月,他更是加紧学习,经常从晚上学到次日清晨五点,直到听见附近炮兵工厂放夜工的汽笛才去休息。
由于学习紧张,疲劳过度,郁达夫的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害。他的神经衰弱和气管炎等慢性病症,都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尽管这样,郁达夫仍为能在知识上有长进而感到高兴。经过八个月的紧张学习,郁达夫如期参加了1914年7月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的暑期招生考试。7月下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发榜,郁达夫从榜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后高兴地连奔带跳跑回家,向兄嫂报告这一喜讯。
半年多的勤学苦读终于没有白费,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郁达夫怎能不感到兴奋!
勤奋的“书痴”
1910年,郁达夫被杭州府中录取,但他担心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郁达夫思来想去,最后决定不读书了,想回家去另寻出路。正在这时,碰上了三位小学校的同学。他们告诉郁达夫说,杭州府中学难考,而且费用也贵,还不如考虑学膳费比较便宜的嘉兴府中学。郁达夫听了后,便跟他们一道算算自己手头所有的钱,觉得要是上嘉兴府中读书,即便包括来回车费在内,也足以维持半年的学习生活。于是,他决定和他们一起上嘉兴去读书。
郁达夫告别了哥哥和老秀才,踏上了开往嘉兴的火车。进了嘉兴府中就读后,由于言语风俗完全不同,郁达夫自然更加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求学的这半年,每当晚饭过后或晚上熄灯之后,他常常一个人跑到操场阴暗的地方,暗自感伤。可是,郁达夫并没有被孤独的悲哀压倒。相反,他觉得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就一味地刻苦读书,认真做诗,“曾经试过的稚气满幅的五七言诗句,接二连三地在一册红格子的作文簿上写满了”。
也许因为用功过度,郁达夫于五月间病了一场,到了六月便离校回家。路过杭州时,他住了一日。看到自己口袋里还有一点剩余的钱,郁达夫舍不得用来赏玩湖光山色,而是在梅花碑的旧书摊里买了一大堆书。从此以后,郁达夫便有了喜欢买书的嗜好。而且,他把这一嗜好保持了一生。
郁达夫曾在家信中说,“性喜买书,中国旧籍以及西洋文学网罗不少”。在高等学校就读的4年间,郁达夫阅读了俄、德、英、日、法等小说一千多部。郁达夫之所以能在功课繁重的情况下阅读这么多西方小说,原因在于专心致志、抓紧时间。据日本友人回忆,在八高4年期间,郁达夫几乎没有邀请任何日本友人到他的住地去过。由此可见他是怎样的刻苦用功。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郁达夫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更是一个善读书的人。少年时代的郁达夫用书籍赶走了贫困、寂寞、孤独、烦恼、困苦,是一本本好书促使他快速成长、健康成长,在他年少的心灵上种下了一颗爱国的种子。
鞋底“压迫”钱,
演讲“快短命”
有一次,郁达夫请一位在军界做事的朋友到饭馆吃饭。饭毕,饭馆侍者到他们饭桌边收费,他就从鞋垫底下抽出几张钞票交给侍者。他的朋友很诧异地问:“郁兄,你怎么把钱藏在鞋子里呀?”郁达夫笑笑,说:“这东西过去一直压迫我,现在我也要压迫它!”
还有一次,郁达夫应邀演讲文艺创作。他上台在黑板上写了“快短命”三个大字。台下的听众都觉得很奇怪,他接着说:“本人今天要讲的题目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概念》,黑板上的三个字就是要诀。‘快’就是痛快,‘短’就是精简扼要,‘命’就是不离命题。演讲和作文一样,也不可以说得天花乱坠,离题太远,完了。”郁达夫从在黑板上写那三个字到说完话的时间,总共用了不到2分钟,正合乎他所说的三个原则――“快短命”。
年轻时曾经贫困的郁达夫成名之后有了钱,但并没有成为金钱的奴隶。也许正是年轻时的家境给了他动力:一定要争气,一定要挣钱,不能成为受钱摆布的人。当他有钱时,他把钱财视为消费的一纸标记,将钱财踩在脚底。人们可能会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但是,真正的英雄是绝不会钻进钱眼里的。而他的“快短命”原则则让后人为之一振,不得不拍手叫好――形式主义要不得呀!
南洋抗日
1938年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郁达夫于国难当头之际,出任汉口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主席。汉口沦陷后,郁达夫出走南洋,以一个流亡作家的名义在海外宣传抗日。
郁达夫到了南洋以后,一方面在星岛编报,培育许多后进的青年;一方面矢志不移,坚持抗日斗争。后来,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不幸被日本人抓住,被迫做了日本人的翻译。郁达夫以“赵廉”这个假名,利用翻译之便,用尽办法掩护自己,帮助华侨。后来,郁达夫买通了一个医生,以有肺病为由,辞去了翻译一职。郁达夫心里痛苦,他不得不一边看着日本人的种种暴行,一边小心翼翼地从事地下抗日活动。为了更好地掩护自己和抗日志士,郁达夫和其他的朋友在乡下开了一家酒馆。酒馆的生意很好,他就此维持生活。这时候,郁达夫整天愁闷不堪,以酒为友。他多么渴望祖国和东南亚人民能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解放出来呀。
1945年,,郁达夫似乎看到了人间的美好明天。但他也意识到,他被迫给日本人当翻译的时候掌握的有关日本人所犯下的滔天大罪,日本人是不会让它暴露出来大白于天下的,他更知道日本人不会放过他。一天夜里,有一个神秘的人前来求他帮忙,他丝毫没有警惕,随便踩了一双木屐从家里走出去,从此一去不返。他的朋友多方打听,毫无结果。他的朋友又到了新加坡报告英军当局,仍然是毫无音讯。据说,郁达夫死在了日本宪兵的屠刀下。
“达夫是模拟的颓唐派,本质的清教徒。”郭沫若引李初梨的话来评价郁达夫,实在恰当不过。郁达夫曾对徐志摩说:“我不是战士,只是一个作家。”实则,貌似颓唐派的郁达夫,时常引文天祥、陆秀夫为心仪的前贤,他非但是一个作家,更是一名战场上勇于驱遣自己的不折不扣的战士。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烈士。
篇8
中国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是古人对很多富贵家族历史发展特点的总结。也就是说,如果父辈艰辛创业获得成功,但是不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家业和家风因而不能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扬光大,家族前景就会渐渐惨淡,结果将是一代不如一代。
大多数白手起家的世界富豪在教育子女的金钱观、理财观方面都不吝惜时间与精力。那么,在幼儿时期,父母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办法,帮助宝宝建立早期的理财意识和观念呢?
零花钱处理有原则
洛克菲勒家族从日常零花钱开始的理财教育和家庭教育,对这个家族获得成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洛克菲勒家族对孩子的花钱和消费很“抠门儿”,其良苦用心并不仅仅在于省钱,而是培养孩子对金钱的正确态度以及做事、做人的基本理念。
张先生借鉴洛克菲勒家族的方式,和孩子在家里约定:扫一次地1元钱,洗一次碗2元钱,洗一次衣服3元钱,如果平时在其他方面表现比较好,也会酌情给一点奖励。后面的这个附加条件,有些时候还成了孩子邀功请赏的理由。有时候孩子被蚊子咬了,爷爷奶奶拿着花露水去给他涂,他都让爷爷先给钱,说自己听爷爷的话算表现好,应该给钱,不然,花露水都不涂了。
张先生为何出现偏差?
洛克菲勒式的零花钱教育在中国往往会出现偏差,是因为中国绝大多数家长没有真正领会到洛克菲勒式零花钱教育的精髓。在洛克菲勒式的零花钱教育里面,必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他的子女都有除了奖励之外独立的零花钱,是按时按量支付的,并且要明确零花钱的去向,也就是记账;
第二,洛克菲勒为子女们额外支付的零花钱,往往是一些相对复杂的事情,比如打死苍蝇、老鼠,给全家人擦皮鞋等,而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分内事,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间和打扫卫生,从来都不是洛克菲勒奖励的内容。洛克菲勒主要是为了通过物质的激励,去鼓励和引导孩子们完成在孩子们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提高他们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而我们的很多家长没有理会到洛克菲勒式零花钱教育的第二条,由此出现了不适当的奖赏,很可能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安排孩子做家务来挣零花钱,本意是想通过家务劳动的方式,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知道珍惜劳动成果等一大堆好想法,结果换来的却是孩子干点活儿就伸手要钱。
财商培养建议:
我们不能把零花钱和家务劳动、成绩直接捆绑在一起,零花钱永远应该独立出来,准时给孩子。金钱或物质奖励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对于某些复杂的活动,比如洗碗、洗衣服这样的劳动,小孩不敢去尝试的时候,给他适当的奖励可以诱导他学习这些基本能力。而那些看起来并不是很复杂,执行起来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比如整理一下报纸、在父母下班的时候帮父母拿一下拖鞋、吃完饭后擦一下桌子这样的事情,是没有必要给他额外的零花钱进行奖励的。
储蓄打开财商之门
从理财的角度讲,银行储蓄是任何一个家庭或个人都要好好掌握的理财技巧。不过,对孩子进行的财商教育中,树立储蓄意识和培养储蓄观念可不能从银行储蓄开始,必须要更早着手。
洛克菲勒在培养孩子的储蓄意识上也有一条妙计,那就是如果哪个孩子每月能拿出多于20%的零用钱进行储蓄的话,他将向孩子的账户补加同等数量的存款作为奖励。
小花有一天很沮丧地告诉妈妈,她的同桌买了一架钢琴,3万多元全部是自己的储蓄,而她数了一下自己储蓄罐里面的钱,加起来只有两百多元。她很委屈地说:“平时我的压岁钱也收了不少,为什么我自己就是没有钱呢?”妈妈告诉她,不是她没有钱,而是她的钱已经被妈妈帮她存了起来,现在也早就是小万元户了。这个消息立马让小花笑逐颜开。
财商培养建议:
小孩一般从3岁起就开始对自己的压岁钱有支配欲望,这个时候如果带他去银行,把他的压岁钱单独开一个户头,并且让他自己输入密码,虽然那个时候小孩还不知道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但实际上,这些细节对提高孩子理财的积极性和乐趣有着出人意料的效果。储蓄罐、储蓄意识和银行存款的细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同时,也应该让孩子知道储蓄是必备的选择。巴菲特的故事告诉我们,存款的第一个作用就是积少成多。巴菲特从卖口香糖到卖饮料,最后送报纸,赚到的这些钱都存起来了,没有去做其他投资。也就是说,在自己的资金不够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储蓄仍然是我们的第一选择。
另外,在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应该告诉他们正确的储蓄习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储蓄习惯是:收入-支出=储蓄。可是由于支出的随意性,往往会导致储蓄结果与预期背道而驰,等孩子经济独立后,造成月光甚至入不敷出的可能性极大。改变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把算式换作:支出=收入-储蓄,用强迫储蓄的方式将一部分的资金先存储下来,为将来的投资准备好粮草。
在家庭内部,偶尔也可以采取贷款的形式让孩子学会适当负债,早日掌握财务杠杆的魅力,让孩子对储蓄的运动规律有深刻的理解,为他今后的投资和理财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养花钱的技巧
理财成功不但需要坚持积累,更需要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
李女士到商场想给9岁的女儿买条连衣裙作为儿童节的礼物。领着女儿在儿童服装区转了一圈,女儿看得上的连衣裙至少都要300多元,稍微感觉还不错的就要400多元了,一条漂亮又简单的白色连衣裙竟卖到了599元。左挑右选,张女士最终没有完全顺从女儿的意愿,给女儿买了一条打5折还要160多元的连衣裙。
财商培养建议:
现在家长在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情况下,对孩子的物质需求基本上可以有求必应,但是,不加选择地满足孩子的消费要求,容易使孩子形成铺张浪费、缺乏节制的不良习惯,不符合我们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的初衷。引导孩子合理消费也有一些要点应该注意。
1.尽可能满足孩子们的合理需要。要保证孩子们的基本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购置学习用具要实用、齐备,不要去购买还用不上的学习用具。平时还要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了解一下他可能出现的合理支出。应该大力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有意义的各种校外活动,比如认养树木、去烈士陵园扫墓等,及时帮小孩交付相应的费用。如果孩子在学校要送给好朋友礼物,在他告诉我们正当的支出理由后,我们也应把活动经费及时支付给他。
2.孩子每次消费之前,首先让他考虑一下为什么要买?你要买的东西必要吗?实用吗?其次是什么时候买,也就是是否急需的问题,自己现在有没有这么多钱去买。让孩子把必须买的东西按照轻重缓急认真排队。当每一次用钱时,都能正确回答这5个问题就有可能做到不必买的不买、暂不用的不买,量入而出,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帮助孩子检查开支是否合理。当孩子给出合理的消费理由后,我们把钱交给孩子,可以让孩子尝试独立开支,并要求他详细准确地记账,培养他们独立计划用钱的能力。
一段时间过后,应该和孩子做一次结算,看看他的各项开支是否合理。如果消费支出合理,应该及时表扬和肯定,还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果有不合理的支出,尽量以商量的口吻指出其错误的开支,从而让孩子积累计划用钱的经验。
回报社会是一种生活方式
创造和积累财富需要勤奋、机遇和智慧,而成功地支配财富则需要卓越的胸怀与品德。一个人对于财富的意义理解不同,支配财富的方式也就截然不同。越来越多的财富名人真实的事例告诉我们,财富的意义不在财富自身,而在于更好地回报社会。
罗女士带儿子去银行存压岁钱,路过一个广场的时候,广场上正在进行一个“慈善一日捐”活动,主办方通过这个主题的募捐,为洪水受灾地区募集救灾款。在张女士的鼓励下,儿子从压岁钱里拿出100元捐了出来。在银行排队的时候,儿子不解地问道:“妈妈,为什么我们的钱要捐给别人呢?今天我捐出去的100元钱,我要存好久才能攒起来呢!”
财商培养建议:
小孩在没有接受过正确的引导前,他会对属于自己的东西包括钱财在内非常敏感,让他们偶尔去做慈善捐助等活动会十分不情愿。但如果家长给予合理的引导和培养,也会突然大方起来,从此在心里埋下慈善的种子。孩子的零花钱可以引导他们用于捐赠,然后由父母暗地补偿给子女。不过,通常小孩超过4岁以后的荣誉感,会促使孩子为了体现自我的成长而不接受父母的补偿。
培养孩子的慈善价值观,有一些比较典型的经验可以借鉴:
1.助邻敬老。这一条几乎是每个国家的人都十分注重的美德。给社区里的老人买菜、读报、整理庭院时,父母把孩子也带在身边。这样既可以拉近邻里间的距离,又能培养孩子帮助弱者、尊敬老人的品德。定期带着孩子到附近的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父母的行动远比教科书上的说教更有感染力。
2.捐赠衣物与玩具。孩子们可以将自己曾经穿过的衣物和用过的玩具,在父母的指导下捐给当地的慈善机构或慈善商店。这样的捐赠父母最好让孩子自己做选择,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衣柜,列出清单,哪些要捐哪些还能穿,哪些玩具是要留作纪念的,哪些捐出去后能比自己留着玩更快乐。这种方式能让孩子们清楚自己有多少“财物”和应该怎样有序管理。
3.为食品银行烹饪食物。食品银行(Food Bank)起源于美国并很快在欧美国家盛行起来。美国的一些家庭出于对食品银行的感恩或是对穷人的怜悯之心,会用一些闲暇时光为食品银行烹饪食物。这也是发动孩子下厨的好点子。
篇9
关键词:构思;排戏;指导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眨眼的工夫跟导师余力民教授学习十年了。回想我初入此门学步时,是余教授手把手地教我学演戏。从当初绞尽脑汁的想小品到慢慢地学会运用导演语汇和舞台手法去尝试地演戏排戏,从片段到大戏的排演让我在专业上受益非浅。
一、挖掘学生(演员)的独特性格, “放手去演戏”
“做导演的一定要有独特的眼光,根据不同的演员的性格排不同的戏”。余教授学每次排戏初期,总是放手让演员(学生)自由自在的表演,你可以为所欲为的放开演,慢慢地他再步步引导,去粗取精,最后大功告成。
最有意思的是我们在排演《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时,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排练女兵沐浴完之后开舞会的一场戏,由于舞蹈底子不够,跳得很混乱而且还不成戏。后来余教授就指定让一个女兵充当男兵邀请我跳舞成为舞会的焦点。我把剧中的台词作了一些调整和加工。我(嘉丽娅)先在景片后运足了气,听到然尼娅大喊:“嘉丽娅,你快出来呀!”我戴上花环猛地冲到高台,女兵们哗然:“太漂亮了”“你真像小公主”…我(嘉丽娅)不好意思地摸着脸蛋边说边走到台中:“可惜没有男舞伴?”“这有什么?来吧亲爱的”一个大胆的女兵上前邀请我…音乐声中全场起舞,随着我的台词和对话再跳到女兵群中与她们共舞。就这样,本来一段混乱的戏被余教授指点后很轻松地变得井然有序。而我之前对剧本的台词做的调整也得到了他的肯定。 我想只有像余教授这样的导演老师启发引导学生大胆放手地去演戏,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才能创造出生动有趣的符合人物性格的形体动作。
二、独特的构思与高明的指导
学生在创作上最大的苦恼之一就是戏排了很久,总是找不到人物的感觉,举手头足没自信。而高明的导演老师往往在关键的地方给你一些具体指点,使学生醒悟,从这里开始进入了人物。
据学姐说她们也曾排过《诀别》,当时余教授就是让她从练习梅表姐走路,撑伞,咳嗽时用手帕捂着胸口等等手势动作入手来接近人物。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很奇怪,仔细推敲分析,既合乎生活逻辑,又有一定的理论根据。余教授常说,排戏前一定要有导演构思,而这不能仅仅只是纸上的构思,而是各个角色在导演的头脑中首先要有生动鲜明的形象。演员脑子里没有形象,就不能使角色活起来,而导演脑中没有形象,光骂演员笨,也同样不能使角色活起来…
余教授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渊博的学识,每每排戏之前他早就有了构思,他时常在学生(演员)绞尽脑汁,费劲心机时给我们“支招”,帮助学生(演员)找到进入角色的门径和起点。
记得我们在排毕业剧目《我在天堂等你》其中一场,女兵们赶着牦牛运送物资到的途中,刘毓蓉为了抢夺牛背上的物资,不幸被拖下了悬崖。剧本的提示非常简单,可是要在空无一物的舞台上的舞台上如何表现呢?而且说实话“拉牦牛”一场是整出戏运用形体动作表达最难的,它必须充分依靠戏曲身段和肢体语言来表达。数次排练,我们已是黔驴尽计,可仍未能表现如意。 这时余教授亲自上阵边提示启发我们边示范,我们四个女兵先在左后台深处摆出拉牦牛的姿势,我(赵月宁)左脚向前弯曲,侧身倾斜做出拉绳子动作,其他三个分别用手推,胳膊顶,大家都边做动作边感受剧种的规定情境:在饥饿寒冷的艰苦条件下运送物资可牛群却偏偏不配合…我们做出被拉拽的动作跑到右前台,一个踉跄全体向后倒,本能地向前匍匐抓住绳子,白雪梅还被踢了一脚,眼看牦牛就要拖着物资四处狂奔,刘毓蓉毫无犹豫地冲上前迅速地把绳子缠绕在腰上,双手拉绳身子后倾,想把牛拽回来,却不知被牛拖着趴倒在地,一个转身的大调度从右前台冲到舞台中间匍匐地摔倒。我们害怕地大叫起来:“毓蓉姐小心!”话未落音艰难起身的她一个缩跪再次被摔到几次三番后,筋疲力尽的她仍死死拽着绳子挣扎,随着越来越强烈地恐惧音效,刘毓蓉一个起身被拖到了舞台深处,手足无措的我们担心的拼命哭喊着,刘毓蓉转身呼喊“牛背上有物资…”前倾冲下场,音效大起夹杂着我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灯光唰的一下全场变红。演出的那会儿,这场戏成为整出剧的亮点和最震撼人心的地方,赢得了观众剧烈的掌声和潸然泪水…
这个场面的设置,调度的合理化安排,体现了余教授对剧本实质内涵的把握,也反映了他塑造舞台艺术形象的能力。
三、 构思中的画面感
“一幅好画的艺术感染力,往往会把观赏者吸引到画中,在深邃的意境中流连忘返。舞台上一个好的画面,也往往会使观众心旷神怡,久久难忘。”②余教授常常在排戏中说:“学导演的头脑中一定要有画面感,哪怕很模糊,它也许就是舞台意象的雏形…”“你们要学会边读剧本边将一排排的字句转化为一幕幕排练得到场景在脑海中闪动,将剧本文字描述幻化成一个个的片段三维地呈现在面前…” ③的确我们看到余教授所排的戏中的剧照,哪怕是抢拍的照片都特别有造型感,都能传达剧中的情节,即使是演员一个小小的眼神交流,都是一副很美的画面。
就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吧,为了让戏的演出更完整,余教授在戏的开头和结尾加一段戏:“一段小提琴的音乐声中开幕。年老的瓦斯科夫坐在舞台的深处,旁边站着一位正在拉小提琴的少年,灯光渐亮。舞台的正中是五棵白桦树围成的类似英雄纪念碑的墓地。敬献鲜花的人们分别上前鞠躬敬礼,摆放鲜花。音乐结束,年老的瓦斯科夫在少年的搀扶下缓缓地来到墓地前深深地默哀。灯光渐暗,五棵白桦树分散在舞台四周。画外音响起,灯光渐亮,少校在瓦斯科夫的纠缠中登场…”④余教授采用倒叙的方式开场让观众看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空旷幽静的舞台暗示了战争带来的浩劫,凋零但屹立的白桦树象征着死去的女战士和他们精神的不倒 ⑤呼唤人们要和谐相处…战争结束,年老的瓦斯科夫带着象征希望的孩子,同时也是烈士的遗孤出现,缅怀前人。灯光有由蓝色变为白天普通的日光…⑥
这样一幅动人心弦,意味深长的画面,不但能传达剧本的情景还给观众思考的余地。余教授的这个画面处理,意境深邃,又如行云流水般地顺畅,可见他导演艺术构思的独到和细致。
四、主场戏要拼命
06级导演班演了《榆树下的欲望》中第三幕的一个片段,这场戏,作者的用意很深刻,“伊本认为自己蒙受了爱碧的欺骗,愤怒地指责她虚伪。爱碧为了证明自己对伊本的感情是真挚的, 竟残忍地亲手扼杀了婴儿。”⑦就全剧来说,主要人物的命运由于这场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就爱碧来说,这是她的一个主场戏,也就是因为这一段使得她下定决心杀子。
记得排这场戏时,饰演爱碧的学生(演员)在感受人物当时内心的痛苦矛盾还不够,觉得最后跪在阶梯上企求伊本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演员)的戏总是出不来。眼看离演出的日子越来越近,余教授深吐了一口气,对她说:“你来看,我来演。”小剧场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屏住呼吸静静地观看着。只见余教授(爱碧)慌乱地向伊本解释“他不会偷你的!我会先把他杀了”,见伊本仍无动于衷,扑通地跪下,拉着伊本的手狂热地“我真的爱你!我会向你证明的…” 伊本粗暴地抓起她的手腕,凶狠地“现在再编造什么谎言已经没有永乐我听不进去了”一把将她推开,转身走到台中,狠心地“我不会再看见你了,别了”…余教授(爱碧)极度痛苦地跪着爬到阶梯上,伸出左手“伊本,你就不再吻我一下……就一下……我们总算好过一场!”伊本铁石心肠地“我永远也不会再吻你了!我要忘记我曾经…”说完走向舞台深处。余教授(爱碧)“唰”地起身追过去“咚”地一下再次跪在伊本面前,双手抱住他的腿,歇斯底里地“伊本!我来告诉你…”
余教授的这段表演,把我们都“镇”住了。我们看到了爱碧在受到刺激后为了证明自己对伊本的感情的真挚,而发出歇斯底里地的叫喊。 他说:“一个再好的戏,哪怕观众看过多少遍,也只能记得戏里最精彩的几个地方,演员要学会抓住这些出彩的地方,哪怕是顶着肚子疼也要把它(台词)喊出来…这是角色的‘主场戏’,演员就要‘拼命’…”
余教授很注重“主场戏”,他认为大戏有大戏的主场戏,片段有片段的主场戏,就连小品都有他的主场戏。同样的角色也是,心里一定要清清楚楚。演员每逢主场戏一定要“拼命”,要把自己全身心都投入进去。正如洪深先生所说:“因为主场戏一定是有关剧本主题思想的表达,人物命运的转变,事件的转折等等的关键所在,必须全力以赴。此外,演员还要学会把力气用在关键的节骨眼上,要用得恰到好处。不要一出来就拼命地扯着嗓子喊,也不要不分主次的平均用力,而是把气力花在最重要的地方。这就要学会用舞台技巧来突出重点了。”⑧
主场戏排得好,演出就会有高低起伏,有张有弛,节奏鲜明。如果突显不了主场戏,或是把每段每场都排得“四平八稳”的,戏就会变“温”,变得了无生趣。
五、“把一只眼睛放在观众席上”
“戏剧艺术是为观众而存在的。没有观众,戏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⑨因此,按余教授的话说“在排戏时一定要考虑到观众的感觉,要把一只眼睛放在观众席上,用观众的眼光审视这台戏…”
在去年排的剧作《家》的最后剧终,按照剧本上作者写到瑞珏停止呼吸戏就已经剧终了,但舞台上余教授为了寻求演出的艺术完整性,把戏推向,化龙点睛地直观呈现演出的“形象种子”,于是设计当音乐弱起后,觉新抱着新生的孩子缓缓起身,环视着屋子的一切,慢慢地走到舞台台口,台上全暗,一束顶光照着他,表演区里开始迅速把第四幕的景拆换。当觉新一回头,音乐渐强,红色的逆光洒满整个舞台,台上空无一物,只有舞台高处的一排梅花树,上空飘浮着点点雪花,变幻多彩的电脑灯照在梅树上异常地具有诗意。随着音乐的节奏,觉新抱着孩子慢慢走向象征希望,象征自由象征幸福生活的梅林。末了,音乐大起,雪花飘落在觉新身上,他抬头看着前方,那是无限美好的自由之路!……演出时觉新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极深刻地印象,并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余教授排的戏层次分明,主次有别,而且极赋有诗意,这与余教授善于运用舞台调度和表演区,并从观众的角度考虑戏的韵味有关。在彩排的时候但凡遇到演得不如意的地方,他就让我记下来,等连完之后集合大家来修正。
除此之外在戏彩排之时和上演之后也非常重视听取观众的意见和建议。演出时,余教授就坐在观众席中注意他们的反应,假如在演某一段戏时有观众老是离开位子,进进出出剧场,或是小声议论,可能这段戏就没排好。用洪深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从观众那里来检验自己的艺术处理。”
都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其实我更想说没有观众也就没有戏剧。舞台上的话剧之所以至今仍然存有魅力,而且不会被电影等媒体所取代,正是由于剧场中存在“三角的”,互动的观演关系,观众不仅在看戏,而且也不断地和台上的演员进行交流。正是有了观众的参与,才有了演出的创造。因此,余教授说“要把一只眼睛放在观众席上”“积极的听取观众的意见”是十分重要的。
结束语
末了,我是边听歌曲《老师,我想你》边写的结束语。每当提到余教授就让人感到亲切,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上您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余教授在工作中热情有魄力。虽然他担任着戏剧学院院长的工作,任务异常繁重,可是每次排戏时,他总是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按时到场。排练时,余教授严肃不苟,生活中却平易近人。余教授谦逊,诚恳,实事求是。虽然跟他学戏十年了,限于水平,对于余教授的一切,理解得还很浅薄。但每思及余教授的教诲,对我都是一次鞭策,一次鼓舞。
注释:
①张仁里.话剧艺术中的导表演艺术[M].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344.
②余力民.戏剧导演思维与训练[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144.
③余力民.戏剧导演思维与训练[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159.
④余力民.戏剧导演思维与训练[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149.
⑤余力民.戏剧导演思维与训练[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159.
⑥唐仁芳,施常州.女人·爱情·杀子—〈榆树下的欲望〉中爱碧的杀婴行为剖析 [J].南京社会科学, 20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