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的悲剧范文
时间:2023-04-01 04:1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苔丝的悲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社会、家庭织就了悲剧的大网
苔丝的悲剧是社会和家庭造成的。苔丝在小说中露面时,家庭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她的父亲是个小贩,懒散而又愚昧虚荣。当他从多嘴的持令安牧师那儿听到有关自己贵族家庭历史的消息后,竟喝醉了酒,出尽了洋相。母亲先是挤奶工,后来洗衣,庸俗浅薄,不谙世事。苔丝共姐弟七人,家庭的沉重一开始就给她的命运笼上了阴影。苔丝一离开学校就帮忙干活赚钱养家,把家务的担子慢慢移到自己年轻的肩上。她为了谋生四处飘荡,从纯瑞背到布蕾谷,从塔布篱到布蕾港,再到棱窟槐,在这为了生活而挣扎的过程中,苔丝先后遭到了被,被遗弃,被欺凌的悲惨事件,却始终没有用勤劳的手收获到富裕的生活。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下,小农经济解体了,丧失了生产、生活资料的农民依靠勤劳是不可能摆脱贫困的。贫困一直是苔丝悲剧的推动力,并且最终导致了她的毁灭。在苔丝的父亲病死,母亲妹弟无处容身的情况下,有钱的亚雷得到了苔丝,因为“他待我(苔丝)母亲,待我的家里人都好”。苔丝在强大的道德、宗教压力下不曾屈服,但面对经济压力,苔丝放弃了自己视同生命的爱情;亚雷利用暴力手段以及伪善的宗教面具,都没有使他得到苔丝,但他利用金钱帮助苔丝家人摆脱了经济困境,却使苔丝屈服了。苔丝的悲剧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腐朽的伦理道德、伪善的宗教以及不公正的法律制度共同作用下的悲剧。
二、亚雷时时伸出罪恶之手
亚雷是自称“撒旦”的,是“那幻化作低等动物诱惑你的家伙(撒旦)”。苔丝到养鸡场做工,他时时寻找时机接近她,尽管苔丝处处回避他,但在这个风月老手面前不堪一击。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从此以后一道深不可测的社会鸿沟就把我们的女主人公的品行人格跟当初那个离开母亲的大门到以特城来碰运气的姑娘分隔了开来”。这是她心灵上不可愈合的伤口,也是她思想上的一个沉重包袱,社会对她充满歧视,对她以后人生有根本的影响。亚雷残酷地玷污了自然之花,把苔丝推上了悲剧之路。
三、克莱始恋终弃摧毁了她的精神和心灵
克莱在苔丝心中是个天使。他博览群书,相信科学,是个当时社会中理想化的人物。他崇尚自然的生活和品格,他的理想是将来经营自己的农场为人类服务。他能克服中产阶级优越感,和奶场的人们打成一片,像理解朋友一样理解他们,能欣赏他们的性格和才能。他对苔丝的爱具有初恋的纯洁、炽热与真诚,深深地为苔丝的天真、纯朴所倾倒,在他眼里苔丝达到物质美和精神美的极致,是美好的化身。他说苔丝“真是浑身洋溢着诗意,她就是诗的化身,她过的就是诗的生活――那种生活舞文弄墨的诗人只能在纸上写写罢了”。他对苔丝的爱带有强烈的理想化色彩,是纯洁的柏拉图式的,带有田园牧歌的情调。克莱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自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矛盾化性格的体现。他在矛盾面前的选择暴露出他作为资产阶级软弱、自私、冷酷、无情的一面,他的爱情终究比不上苔丝那完全无私的真诚的爱。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克莱也是悲剧角色,他对爱情纯洁美好的追求,虽然对他这个也有过荒唐事的人来说,带有明显的男权意识,但对他这个个体而言,不应该受到过分的指责,他的追求被无情的现实撕破了,他的痛苦不能简单地用阶级的概念去评判,这是人类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仅从个人而言,克莱是受害者。在这点上苔丝是认可的,不然后来不会追赶克莱,也不会有把自己的妹妹交给克莱。但是,正是这个同样是受害者的人,无情地伤害了苔丝,这使得苔丝的遭遇更具有了悲剧特质。
四、苔丝本身的性格造成她的悲剧
正如纯洁的羔羊容易迷途,易被恶狼吞食一样,苔丝的纯洁善良易受社会龌龊虚伪的摧残;她的无私和自我牺牲精神,给邪恶的势力以机会;而她自身追求纯洁和坦诚,也使她与幸福失之交臂。老马死后,任劳任怨的苔丝来到养鸡场,这就为亚雷引诱埋下了隐患。在遭到同伴的嘲讽的情况下,她竟跳上了亚雷的马,她的纯洁,她的心灵不设防使她步入了危险,而在天黑后的树林中,在无其他人的环境中,她没有更深的意识到亚雷这个花花公子的巨大危险。她对亚雷并不是丝毫不了解,但在此时她缺少了更多的防范,这是她纯洁的一面,也不能不说是她的性格中或者说意识上缺少世事的一面。在评述苔丝失身一事时,多数人用被亚雷的“奸诱”一词,正说明了这一点。这一点在她向克莱坦白自己的过去时,同样表现了出来。传统的观念在苔丝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她从失身之后永远怀着一种犯罪感,内疚感和自卑感,一遇到这类问题就使她畏缩退让,表现出软弱的面。她一再拒绝克莱的求爱,正是这种心态在折磨她,使她内心陷入了极大的矛盾中。在克莱不能原谅她时,她的自卑感更加明显,不断地解释请求,甚至表示愿意做他的奴隶,只要他愿意跟她生活在一起,甚至愿意为了他的利益跟他去死。她的纯洁、自尊,不会使她施展女性的魅力极力软化他,不会大吵大闹、死磨硬缠他,但她的这种自尊的背后是自卑和负罪心理在作怪。在亚雷再次纠缠,家境陷入绝境的情况下,虽然她也怀着渺茫的希望等待克莱的宽恕,但她最终在善良本性和牺牲精神的促使下选择了屈服,其实在她内心深处也有传统观念在作祟。她最后的反抗是激烈的,但是促使她复仇的种子仍是亚雷夺去了她的贞节,剥夺了她爱的权利。可见,她是具有反抗精神的,但她在社会面前是弱小的,自身的思想也有脆弱的一面,难以逃出世俗观念的羁绊。但是,不管是失身时缺少设防之心,对克莱的过分坦诚,还是传统观念对她的束缚,都不能否定她善良的本性。淳朴的苔丝没有想到老马会死在自己的手里,便开始深深的自责,甚至当母亲提出让她去认亲(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和让女儿嫁给阔人的侥幸心理)时,苔丝也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而是怀着挣了钱再给父亲买匹新马的诚实愿望走向了亚雷。对于只读过小学的苔丝,选择为家庭而牺牲自己的认亲行为只是源于她质朴、纯真的心性。正是苔丝这一纯洁的天性,“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从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到,苔丝的每一次举动都源于她的纯洁天性。可以说,苔丝纯洁的品质在与她的品质处于对立面的资本主义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导致悲剧的产生。因此,苔丝的悲剧是一个纯洁的超越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悲剧。
苔丝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造成其悲剧的根源既不是冷酷的命运之神,也不是偏执的性格,而是她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社会环境。经济力量从根本上决定着苔丝的悲剧,其他上层建筑如:伦理道德、宗教法律等都在经济的制约下发挥着作用。因此,社会中的人,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在特定的阶级集团中形成他们的性格。苔丝本人和与她产生关系的资产阶级人物身上都带有本阶级的印记,这种由社会所决定的性格在苔丝的悲剧中起到了作用。
【参考文献】
[1].哈代.苔丝[M]. 孙法理,译.译林出版社,1993.
[2]杨周翰.欧洲文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约翰・玛西.文学的故事[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4]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篇2
【关键词】苔丝;悲惨命运
苔丝生活在工业革命刚刚开始的英国。当时的都市不仅成了资本主义的大本营,农村也显现出它的影子。在资本主义出现后,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的英国农村日趋崩溃,封建体制下的农民失去土地,走在生死边缘。《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苔丝具有农民和雇佣劳动者的双重身份,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她的命运必然是悲惨的。
一、托马斯·哈代和《德伯家的苔丝》
托马斯·哈代,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哈代出生于英国西南部的乡村,这里的自然环境为哈代的作品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哈代的作品反映了封建体制下的英国农村逐步瓦解后,社会、经济、政治的演变和人们在社会巨变中的悲惨命运。
作为哈代最著名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描写了贫穷的农家女子苔丝一生的悲惨遭遇。苔丝在农村的生活让她以为可以劳有所得,但是社会的变革使她身不由己,命运悲惨。苔丝去德伯家“认亲”并工作时,被亚雷·德伯侮辱,怀了身孕,从此忍受着歧视。孩子病死后,她在一家牛奶场工作,与辍学想要养牛自立的安吉尔·克莱相爱。而在坦白了自己的不幸后,安吉尔遗弃了苔丝,使她走上更悲惨的道路。在苔丝的父亲死后,亚雷又来纠缠苔丝,苔丝为了全家的生活不得已而委身于他。而安吉尔的归来刺激了苔丝,促使她酿成杀死亚雷的悲剧。最后苔丝被法庭判处死刑。主人公苔丝具有农民和雇佣劳动者的双重身份,她所受的压迫是双重的。在原始的小农经济难以继续维持的情况下,苔丝承担起养家的责任,劳苦奔波,悲惨地被富家子弟污辱,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承受着资本主义的剥削。安吉尔是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代言人,他对苔丝的遗弃,使她在身体保受,精神承受社会巨大压力下,再次遭到沉重的打击,最终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成为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牺牲品。
二、导致苔丝悲剧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当时的经济变革摧毁了以苔丝为代表的农民的基本生活。在工业革命后, 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模式逐渐地深入农村地区, 新发明的机器被广泛地使用, 这一步步地使个体农民陷于贫穷和破产。为了谋生,苔丝,还有像她一样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忍受着剥削。在动荡的社会变革和生活重压下,苔丝身体和精神困苦不堪。同时, 以苔丝父亲为代表的农民不得不进入城市, 资本家采用的手段之一就是收回他们的房子和土地。苔丝父亲的死预示着苔丝一家将失去自己的住所,他们就必须离开生活的土地去谋生。这是他们农民身份的终结,雇佣工人身份的开始。苔丝和她家人的悲惨经历只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经历贫穷和破产的农民的一个缩影。
(二)生活环境。失去土地和资本主义的剥削使苔丝贫困交加,这是直接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生活的压力使苔丝不停地奔波,使她的父母逼迫她去认亲,使苔丝在安吉尔没回来的时候饱受屈辱,委身给亚雷。
(三)人物关系。亚雷和安吉尔是造成苔丝悲惨命运的源头。苔丝由于年幼和贫穷受到了亚雷的,而她再次迫不得已回到亚雷身边,则是由于安吉尔的道德偏见和人性的冷漠。安吉尔抛弃苔丝后才认识到,迂腐的传统道德无法抑制自己对于苔丝的感情,他受传统道德的影响做出的决定害了苔丝和自己。但安吉尔的“回归”更加深了苔丝的不幸,这使她在不得不接受亚雷后,更感受到自身的屈辱。亚雷的丑恶,安吉尔的冷漠、离弃与回归,自己长期所受的痛苦和屈辱,命运对自己的不公,种种的悲惨遭遇演化成痛苦和绝望折磨着苔丝。最终复仇的怒火促使苔丝成为了一名杀人犯。
(四)苔丝的性格特征。苔丝的性格特征也是造成她悲惨命运的因素之一。苔丝很孝顺,对父母的话惟命是从。她在父亲去世后,主动承担起养家的重任,照顾母亲及几个弟弟和妹妹。她总在家里极其困窘的时候挺身而出。从这个角度看,苔丝的一生,好像从开始就注定是一个悲惨的命运,注定是用来为家庭牺牲的。苔丝的性格中充满了坚毅。在她被亚雷以后,她并没有受传统的道德所束缚,毅然决然地决定不嫁给亚雷,因为她鄙视他。苔丝是坚定的,她内心坚定地要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要找自己真正爱的人,她不会因为世俗观念的压力而牺牲自己的路,牺牲自己希望过的生活。苔丝是真诚的,在新婚夜,她向安吉尔倾诉了自己过去的悲惨遭遇,但安吉尔不顾她的坦诚和痛苦,选择舍她而去,这是苔丝人生最痛苦悲惨的遭遇,因为真诚断送了爱情和未来。苔丝是勇敢的,她勇敢地在那个时代当了未婚妈妈,勇敢地挑战着那个时代,但这种勇敢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奈的。孝顺,坚定,勇敢是苔丝自身的性格,也是对这个社会无奈的妥协。最终她杀死了亚雷,追求自己真正的爱情和生活。苔丝最后被判处绞刑,几天的幸福生活和一辈子的苦难和最后的死刑形成了强烈地对比,使悲剧达到了顶峰。
三、结语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在你面前摧毁。苔丝的悲惨命运不是一种偶然,而是有着社会和自身的必然性。苔丝孝顺、坚毅、真诚、勇敢,正是这样一个拥有世间美好品质的女性,在当时动荡的时代中,被夹在社会变革的洪流中,努力抗争,却被越推越远。苔丝的意愿与命运之间是残酷的背离,她只是那个时代具有悲惨命运的众多人中的一个。苔丝短暂的一生是充满了悲剧色彩,而悲剧必然会含有痛苦、屈辱,甚至死亡。苔丝上演的悲剧充满着一种不妥协的永恒精神,因为悲剧的美就在于她与悲剧命运必然性的抗争中。
参考文献
[1] 陈焘宇.哈代创作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2]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5.
[3] 杨周翰,吴达之,赵萝蕤.欧洲文学史[M].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篇3
关键词:苔丝 悲剧 原因
掩卷深思,同一时刻,同一块土地上,所谓“举国欢腾”下,正有人哀哀饮泣,人与人之间的悲欢竟至于如此的不相同,一丝丝悲凉袭上心头。哈代完全无意于在对生活的漫画中去找寻悲剧感和喜剧感,而是把生活原样保留下来,这中间就蕴含着悲剧与喜剧的默默渗透,它已融入生活中,正是在这淡化与消失的过程中包含着一下些惊心动魄的东西。
——题记
托马斯·哈代,被予以“一个耸立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交界线上的忧郁形象”,是享誉世界的伟大诗人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小说《 德伯家的苔丝》 是哈代悲剧作品中最深刻、 最成功的一部。一部小说是一个作者的灵魂深处的再现,整部小说中苔丝的形象都与哈代的思想密不可分,作家塑造了苔丝去表现“哈代的感情,他的直觉,对美感的掌握,是伟大而深沉的”。
(一)命运的悲剧
19世纪80年代的英国资本主义不仅在都市长足发展,资本主义大规模的经营方式在农村也开始萌芽,随着资本主义的侵入,家长制统治下的英国农村一步步趋向崩溃,造成个体农民的破产,走向贫困。苔丝作为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又作为一个雇佣劳动者,其命运必然是悲惨的。
小说中作者为了更加突出这种命运的不可违抗性,穿插了大量的偶然性因素。老马的死;苔丝跟亚雷的相遇成为她生活中的转折点;遇见了心仪的对象安吉尔,准备谈婚论嫁,却在结婚前夕写给他的信产生了误会;一家人再次陷入无助,她被迫委身于亚雷时,安吉尔却悔改返回,无奈下的一刀,结束了一切。 在这一系列事情上,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了命运对人物的嘲笑,苔丝是天命或宿命的牺牲品;,小说中有那么多的偶然性,每一次偶然转折,都使她向毁灭的深渊坠落一层。这种偶然性,固然都是许多社会必然性与自然必然性的交叉点,但一连串的必然性,则是哈代构思的结晶和他的悲观主义宿命论的发展轨迹。
(二)社会的悲剧
麦克默特里曾说过:“毫无疑问,对于维多利亚时期的人们来说,两性中存在着双重道德标准。女孩们被要求婚前保持贞节婚后忠贞,而男人们的情况却大不一样。 ”一个女人一旦 “堕落’,就等于毁掉了自我。她将不可避免地倍受折磨,甚至走向死亡。苔丝在围场遭受亚历克侮辱后失身的时候起,在众人、 甚至在她自己的眼里,她的身份便已不同于以前了。正是这种思想:成为她自己释怀不开的痛。她“根据陈腐无聊的习俗,布置了不同情自己的形体和声音”,用“一堆使自己无故害怕的道德精灵”来恐吓自己。即使在大自然中间,“老是把自己看作一个罪恶的化身,侵犯了清白的领地”。苔丝按照传统的观来衡量自己的清白与否,她比别人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耻辱”。
而亚雷为代表的恶势力及其强大的后盾——国家机器、法律对苔丝的迫害是一种无形的更可怕的精神残害。苔丝一生都是强权和暴力的受害者。亚雷之所以敢称霸四野,为非作歹,为所欲为,不仅因为他有钱、有势,而且更主要的是有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法律的保护。社会和法律都认为侮辱和迫害苔丝的人是正当的,而受迫害的苔丝则是有罪的。苔丝一生都必得逆来顺受,忍受含垢,不能自卫,而当她有生以来第一次起来自卫的时候,“‘典型’明证了,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主宰对于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苔丝成了资产阶级国家祭坛上的祭品。苔丝的悲惨遭遇,社会对苔丝的不公正,表明了资产阶级法律的不仁道和虚伪。
(三)性格的悲剧
在哈代的理想世界中,苔丝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代表着威塞克斯人的一切优秀的方面:美丽、纯洁、善良、质朴、仁爱和容忍。因此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但她的不幸正是对她性格的讽刺——她的纯洁致使了她的轻信与天真。一位这样轻信他人的姑娘,她势必会既丧失名誉,又失去自己的爱人,这也是她不理解的,她的爱人安吉尔怎么能够不象她爱他那样,同样无私地爱着她。但若她不是这样纯朴,这样天真,她便不会这样爱着安吉尔,她也就能爱情的结局,亦不会深有负罪感,更不会说出自己的秘密,悲剧也决然不会发生。但是,若失去这些悲情性格,她也不为之苔丝了,也决然不会引发我们怜悯之情。
同时她的反抗性却不够彻底,一直受困于她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她一生追求幸福,对埃瑞克敢恨,对安吉尔敢爱,在一定程度上敢于反抗旧礼教。她蔑视和否定宗教,但无法摆脱世俗观念的阴影,封建礼教压迫着她。她恪守那个时代的准则,在她内心深处有一种不可饶恕的罪恶感。所有的一切,造成了最后忍无可忍的一刀。她内心绝望地纠结积郁着各种感情,性格的冲突达到了一个极限并走向巅峰,直至在悲恸与绝望中死去。
我们可以想象,在断头台中央,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苔丝的精魂,有一些说不出是什么的东西的挣扎,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隐约像是长嗥,像是一匹受伤的鹿,当深夜在城市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与悲哀。
鲁迅先生在《影的告别》中的一段话:
由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由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意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正如这段文字,那些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与自己内在的各种矛盾,就如这如怨如诉的声音,追逐着苔丝,钉子般的敲进人心里,让人感到恐怖,感到命运似毒蛇似的在尸林里蜿蜒,怨鬼似的在黑暗里奔驰的酷烈的沉默中的逼人的气势,这只能发自人灵魂的最深处,是时间洗刷不掉的,永远不能忘记的,却也无法逃避的生命的声音。
最后一刀,是这种绝望的反抗。它使苔丝无法避免法律的制裁,成就了苔丝的死。苔丝的死是一场不幸的悲剧是不可抗拒的偶然性,是时代的必然性,是生命的无常,这让我们觉得命运本生就是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其中每一个人牢牢捆住,没有谁能挣脱。正像赛捏卡曾经说过的: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的确命运可以反抗但不能战胜,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别人看。苔丝最终没能逃脱命运,尽管她那么天真单纯善良,尽管她无私任劳任怨,但无常的生命不会对任何人“法外开恩”,她成了命运的。(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苔丝;各种矛盾与冲突 ;评价
中图分类号: I10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9-080-01
一、苔丝的写作时代背景及作者简介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十九世纪最后一个重要的小说家,他出生在一个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时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十月革命的出现等。他的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广大农民所遭受的悲惨命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婚姻观、道德观、宗教观等一系的问题提出了无情的攻击。《德伯家的苔丝》便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
二、女主人公苔丝与各种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一)苔丝的美貌与贫穷
苔丝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是一个十七岁的姑娘,她那生动艳若牡丹的嘴再加上一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就为她的容貌和形象增添了动人之处。安玑(Angel)第一眼见到苔丝称她为自然的女儿,把苔丝当作自然中美的化身,但这种美不仅存在于表面,而主要在于苔丝的内心――善良。
苔丝的善良体现在她对家庭的责任上,作为长女她身上肩负着不可推卸的义务。“德北”与“德伯”一字之差却有着不同的生活轨道,她的祖先曾经是显赫富有的贵族,十九世纪后期家族衰败了,到了苔丝父亲这一辈时,只落得个乡村小贩的身份,更为不幸的是,唯一值钱的老马“王子”在途中被一辆邮车撞死,苔丝陷入深深的自责与内疚之中,对于这个家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唯一赖以生存的全部财产没有了就意味着倾家荡产了,父亲小贩的生涯也就标志着结束了,因此苔丝就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一条本不应该走的路,在父母的极力怂恿下去了纯瑞脊(Trantridge)帮德伯维尔太太养鸡。本以为用自己的勤劳可以养活家人,但不幸仍接踵而至。当安玑尔离开苔丝走后,从他留下的五十磅钱里,她从中拿出了一半给了她的父母,算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从中可以看出苔丝虽遭不幸但却从不怨天尤人,仍对家人充满了亲情关心。
(二) 苔丝的单纯与亚雷的阴险狡诈
古朴的乡村生活使苔丝有一颗非常纯洁的心灵,以至于遭受亚雷的并抛弃,最后为了家人的生存需要再次牺牲了自己。单纯本是人的美德,但却给苔丝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幸,她的单纯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复杂性是格格不入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人都是尔虞我诈,怎能容得了一个单纯的姑娘呢?法律保护的是剥削阶级的利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亚雷为所欲为却得得到保护,而苔丝却被判以死刑。
亚雷这个人物一开始作为德伯家的少爷出现的,文章后来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亚雷也成了一名牧师,就是这样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居然也成了宗教的代表,从一个罪恶的化身转瞬间成为一个积德行善的牧师,不能不说是资本主义社会对穷人的一种嘲讽,这让苔丝更加蔑视宗教。
(三)社会的压迫与苔丝的反抗
苔丝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她也不是逆来顺受的,她不甘心当亚雷手中的,也曾与他做过斗争,虽然被但她却不愿留下来向亚雷屈服,这体现出她不愿意为金钱丧失自己的尊严,她说:“ Never ,never? I made up my mind as soon as I saw, what I ought to have seen sooner ; and I won??t come (chapter 12) I have said I will not take anything more from you, and I will not ――I can not ! I should be your creature to go on doing that, and I won’t” 本章最后当安玑千辛万苦找到苔丝时,迟到的爱情使她毫无畏惧地杀死了亚雷,把她对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礼教的憎恨也一起抹杀了,她用她的死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抗拒。就是这样一个美丽、善良、勤劳的女性用她短暂的一生唱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挽歌
三、苔丝对当时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其片面性
(一)苔丝对当时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这部小说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座桥梁,哈《德伯家的苔丝》主要目的是以苔丝这一形象来攻击所谓的神学和宗教,在很大程度上触犯了当时社会意识,因此他遭受到众多的批评。他突破了十九世纪文学创作的局限性,努力来表现近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对生活的感受,成了英国小说中现代主义的一个先驱。
(二)苔丝对英国社会产生的片面性
小说中人的命运与环境之间的悲剧冲突成为一条主要线索,哈代和苔丝一样无法找出悲剧的根源,不能理解悲剧的实质,所以他们只能把一切归结为神秘的意志力的作用,在支配生活的命运前面认为人总是软弱无力的。他忽视了时代的主要问题――无产阶级的地位及其作为领导英国各阶层劳动人民解放斗争的历史使命问题,未考虑到这种历史进步层的结果,而陷入对宗教制度的幻想。
结语
十九世纪的英国是最早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农业国逐渐发展成工业国,劳资双方矛盾也随之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很快成为文学的主流。哈代通过对苔丝这个鲜明人物的塑造,最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当我们读哈代的这部作品时,所震撼的不仅仅是因为对传统道德的超越,更因为主人公的人性及其灵魂深处的魅力。这使之成为最为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
参考文献
[1]李玉鹏.英美文学选读[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篇5
摘要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其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性格与环境”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丹麦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认为哈代的众多作品都着眼于“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因素,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关注了“种族(家族)、社会”对人物性格的种种制约。应当说,哈代是文学理论“种族、社会与环境”的伟大实践者,是现实主义创作的中流基石。本文拟从哈代作品中主人公的悲剧根源分析其悲剧观的形成和其悲剧的表现形式,阐述其悲剧意识的发展过程,进而展示哈代对世界文学的伟大贡献。
关键词: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 性格与环境 悲剧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一 小说的悲剧及悲剧人物
100多年来,托马斯・哈代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小说中的主人公们的命运悲剧曾对社会秩序和信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世界范围的读者和研究者心目中,哈代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充满了无数的神秘色彩。对哈代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开始,绵延了近一个世纪。尽管各国哈代研究专家曾从不同的视角对哈代及其作品进行了探讨,但至今,哈代仍然是一个述说不尽的研究课题。《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最重要的作品。本文拟从《德伯家的苔丝》入手,通过共时和历时的方法,论证主人公的悲剧根源;运用顺序的方式阐述作者悲剧意识的发展过程,努力展示哈代对世界文学的伟大贡献――性格与环境小说的经典建构。
19世纪后期,英国农民阶层的瓦解过程已达到其最后和悲剧的阶段。随着资本主义农业的扩张,小私有者和古老的自耕农阶级,连带着他们传统的独立性以及他们自己的纯朴文化都行将消失。而这一切一直都是他们的骄傲,是根深蒂固的,因而它的毁灭必然是痛苦和悲惨的。哈代在对现实社会进行控诉和批判的时候,看到了农民的贫困是历史的必然,但他不知道他们该怎样摆脱不幸的生活,所以在其作品中常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而他这种来自批判主题的悲观思想,与其小说中的人物的不幸经历相结合,就转生出了“性格与环境小说”的悲剧主题。
丹麦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Georg Brandes,1842-1927)在大量通读了19世纪英国文坛上的作品后,对欧洲文流做了精辟论述。他认为众多作品都着眼于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因素,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关注了种族(家族)、社会对人物性格的种种制约。《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苔丝就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代表。她的悲剧故事,也是千百万被侮辱和受苦难的农民的故事。小说最后写道,16个警察前来逮捕苔丝,以警察的形式代表的社会亲自出面对反抗者进行干涉和报复,这就揭示了苔丝的毁灭不仅是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引起的恶果,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造成的罪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作品记录了当时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生活的历史性大变革对英国农村的冲击。而产生这种冲击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随着连接美国东海岸与中西部的铁路于1870年前后完成后,英国农业发生了迅速和决定性的衰落;另一个原因虽不那么引人注目,但从长远来说,其影响更为深远,那就是农业中的工业革命。所以苔丝的个人悲剧是与历史和时代的悲剧不可分割的。更进一步讲,人物形象经历的重重磨难、作品的悲剧效果的加剧,不能离开作者对偶然和巧合事件的“特定环境的”安排。小说中的两封信――苔丝婚前向安吉尔坦白身世的信和她在棱窟槐写的信,两次都未能顺利到达安吉尔之手,这虽都出于偶然,却在决定她命运的紧要关头起了坏作用;还有当安吉尔抛弃苔丝独自前往巴西后,走投无路的苔丝再次遇到亚历克等等。种族、社会、环境影响并制约着人物的性格,而人物性格在特定环境中形成和变化。哈代正是凭借他那敏锐的目光,把握住时代的特征,采集现实中的典型事例,并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示出了社会变革中的层层画面,揭示了其中蕴涵着的无可挽回的悲剧主题。
家庭因素所造成的苔丝的命运悲剧也不容忽视。从她在小说中露面的时候起,她的头上就悬着一柄德莫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苔丝的父亲是个懒散无能、虚荣愚昧而且好酒贪杯的小贩,母亲则是个浅薄庸俗不谙世事的大娃娃,也是一脑子虚荣。两个无能的父母却有着七个孩子,沉重的家庭负担随时都可能落到苔丝头上。偏偏苔丝又深情地爱着几个弟妹,不忍心看他们受苦。这个形势就决定了苔丝的命运,她的悲剧迟早是会发生的,只是表现的形式可能不同而已。
然而,这悲剧的诸多要素最终还是要归结到苔丝的性格悲剧。她是因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而遭到厄运的。她太纯洁、太善良、太勇于作自我牺牲了。这样一个纯洁的、美丽的灵魂,却被资产阶级社会视为伤风败俗的女人,警戒的典型,受到无情的冷遇和残酷的伤害。苔丝本是受害者,可是却被虚伪陈腐的世俗偏见看成是一个奸罪人。纯洁和善良变成不幸的代名词。这真是莫大的不公。
归根结蒂,悲剧是性格与环境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的结果。环境影响着性格,性格同时反作用于环境。家庭的贫困、旧的社会道德观念的顽固等,从根本上决定了苔丝悲剧的不可避免。
二 哈代悲剧意识的表现
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是个悲剧故事,而哈代将作品创作定为悲剧格调在西方文学史上不是偶然的。悲剧意识在西方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哈代的悲剧小说在形式和内蕴上都不知不觉地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悲剧思想。
首先,哈代悲剧观的形成与他的艺术观一样,也是错综复杂的。对他影响最大的则是他本人的生活经历,还有英国社会现实生活的、时代的政治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悲剧的影响。
哈代最初从人自身的冲突中寻找悲剧的根源。他认为人的激情、偏见、野心、欲望等都是悲剧的因素。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哈姆雷特、奥瑟罗、麦克白、李尔王等,都因为不能避免由上述个人因素导致的一系列灾难而毁灭了自己。在哈代的作品中,一些悲剧人物,像苔丝、安吉尔等,也因为不能克服自身的、偏见、固执、追求、向往,从而造成了悲剧性的结局。从哈代的一系列小说可以看出,小说中遭受最大痛苦的正是追求自己的愿望或坚持自己固有观念最为狂热和执拗的人物;反之,能克制、消除偏见和没有野心的人们,最容易获得幸福。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命运思想的痕迹,他往往不能从理论上做出正确的解释,只认为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预先决定了人物的灾难和死亡。哈代极力寻找他的主人公悲剧的第一原因,往往在相信天命和否定天命之间游移不定。
其次,在悲剧的表现形式上,随着哈代观察和理解生活的深入,他以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发现由于资本主义的出现,由于利己主义、贫穷、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了高贵的小人物的不幸。而古希腊悲剧常常是根据剧中的一个主要人物的名字命名的。它非常重视男主人公的地位和作用。因为男性比较容易展现刚毅而又悲戚的剧情,而英雄人物的悲剧更能打动人心。即使是女性为主角的也必须具有男性所具备的气质。英国戏剧权威威尼克尔指出:
“一切伟大的悲剧的主要人物只能是一个男人,如麦克白,或是美狄亚那样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在其气质中,有一种坚毅的品格和严峻的目的,而这两者通常与典型的女性是联系不到一起的。”
在这些具有男性气质和特征的人物身上,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人物的悲剧命运和痛苦遭遇,同时也看到了他们的灾难是社会和民族的不幸,也使自己体会到命运捉弄人的无奈。所以希腊悲剧专门关注君王、高贵人物或英雄。哈代的后三部小说也是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但他们的身份却有了实质上的变化。作者选择的人物都是普通的大众。挤奶女工苔丝、打草工亨查尔和石匠裘德成了他所塑造的悲剧主人公。而苔丝也和美狄亚一样有着坚毅的品格和严峻的目的。她在杀死亚历克后强调自己的正义目的,凸现了一个弱女子的坚毅的品格,从而使这个形象获得了悲剧意义。但是苔丝自身的温柔、天真的性格所经历的世俗的不幸更易于引起同情和怜悯。
哈代一直被认为是个悲观主义者,是个阴郁沉闷的作家。他所展示的人生图画确实并不叫人乐观,其小说世界里的人们总是在难以摆脱的罗网里绝望挣扎,他们的理想和追求总是被无情的力量所毁灭。《德伯家的苔丝》里有不少超自然的东西。它们是围绕着苔丝出现的,给读者带来某些联想。如苔丝试穿婚服时在她心理泛起的《儿童与丝袍》的不祥民谣;苔丝举行完婚礼回到奶场时那“主凶”的午后鸡叫;新婚之夜守在新房门口那两幅狰狞的杜伯维尔家的妇女画像,也许正因为如此,有人说哈代是宿命论者。
但这却是一个误会,是把哈代对苔丝的负疚心理的描写当作了哈代的思想。苔丝所生活的农村是个闭塞的、充满种种迷信思想和迷信心理的社会,苔丝的母亲那本《算命大全》便是一个象征。总之,哈代的作品里尽管有许多含宿命意义的东西,却只起着烘托气氛、增加色彩、刻画人物、加深主题的作用,而不能说明哈代是个宿命论者或有宿命论思想。
当我们终于仔细考虑我们对作品整体的印象的时候,其效果是令人信服和满意的。我们从那里已经摆脱了生活所强加于我们的羁绊和猥琐情感,我们的想象力已经得到了扩展和提高;我们的幽默已经被诱发出笑声;我们已经深深地吮吸进大地之美。我们还被迫进入一个忧伤、沉思的精灵阴影之中,这精灵即使在最悲伤的情绪之中,仍怀着威严的正义感;即使在被惹恼火了的时候,也决不丧失其对男男女女的苦难所表示的深切的爱。这样,哈代所给予我们的不止是某一时间和某一地点生活的副本,还是以一种强有力的印象、一种深沉而有诗意的天赋、一颗温柔而富有人性的灵魂出现的对世界和人类命运的幻景。
参考文献:
[1] A・凯特尔:《哈代:〈德伯家的苔丝〉》,陈焘宇编:《哈代创作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 W・特伦特:《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陈焘宇编:《哈代创作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 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英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4] 申晓义、任晓敏:《荒原上的钟声――试论哈代的命运观念》,《河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5] W・豪威尔斯:《悲剧的》,陈焘宇编:《哈代创作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6] 哈代:《威塞克斯小说诗歌总集序》,《文艺理论译丛》(3),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
[7] F.E.Hardy,The Life of Thomas Hardy,Macmillan,London,1972,p.154.
[8] F.R.Southerington,Hardy’s Vision of Man,London,1971,p.21.
[9] D・戴维森:《哈代小说的传统基础》,陈焘宇编:《哈代创作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 T.Hardy,preface to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Bantam Books,1982.
[11] F.E.Hardy,The Life of Thomas Hardy,Macmillan,London,1972,p.32.
[12 The Pastoral Mode,Ball&Hyman,London,P.128.
[13] Irving Howe,Thomas Hardy,Macmillan,New York,1985,p.130.
篇6
【关健词】沪沽湖旅游开发;聚居形态;文化历史传承
【中图分类号】TU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2-0196-01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我们耳熟能祥的桃花源典故,文字间所流露对秀美自然风景和农耕时代的喜爱和向往,时至今日,这种热情也未有减免,从日益升温的旅游业就可看出。泸沽湖是我国第三大高原淡水湖泊,拥有依山傍水的优美自然风景资源同时,还保存了田园诗意般的母系氏族文化的生活方式,比较之下如若陶渊明笔中的现实版本的“桃花源”一般。
一、地域景源与现有资源类型
优美的自然景源。在国我《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将景源分为自然景源和人文景源,自然将自然景源分为天景、地景、水景和生景四类。第一,地景。摩梭语“沪”为山沟,“沽”为里,意即山沟里的湖。在里格村后有壮观的女神峰,内部是钟乳石洞穴,属于当地居民宗教活动的中心地。第二,水景。全国最清澈得湖泊之一,国标一级饮用水,平静清澈的湖域上分布着五个岛屿,乾隆年间《永北府志》中得“泸湖三岛”就势文人墨客相争游览吟诗得地方。第三,生景。湖区中部拥有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木楞房提供建材资源,东部的草海湿地同时也是野生候鸟的主要栖息地。第四,天景。多变的天气和高原特有的天色,双彩虹这种难得的天景在这里也是常客。
丰富的人文景源。第一,建筑。里格村半岛聚落沿湖岸线与等高线布局,形态曲线较优美;单体建筑保持了原木垒成的木摞子建成的木屋,称之为木楞房,回字型平面结构,冬暖夏凉,形式上满足民族居住风俗,整体形态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第二,风物中有末代王妃住所和喇嘛教庙和走婚桥民族特色景点等。第三,田园风光。在尼赛村等有作物种植的景区形成了特有的农耕景观。第四,民族节日活动。诸如成人礼,喇嘛会,转山节等等,一年的节日中,冬月十二日称呼为牛马年(热达),祭祀管理牲畜得神明,用食品慰劳放牧小孩,祈求神灵祖先保佑牲畜兴旺,庄家丰收。
二、摩梭历史文化传承特性和现状矛盾
有限资源下的本土发展方式
当地的自然环境的限制,摩梭人生产方式由畜牧业转变到农耕为主,以畜牧业、马帮、渔业等方式为辅助生产方式,此类生产生活方式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其实在早期土司管理时规定“……侵犯林禁罚款降级,火烧者发牛一头……”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他们便利用草海(湿地)打草以补充牲畜饲料,并且在农作物秋收后,利用田野里剩下的秸秆做饲草放牧,并称之为“抓火膘”(放牧)。因为在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制约和宗教文化得引导下, 加上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摩梭人的乡土建筑较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建筑形态和独特的居住文化。
三、旅游产业引发的蝴蝶效
随着时代的发展,道路交通条件和经济收入状况的改善,我国已经把旅游业提高到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在工业时代的到来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泸沽湖原有的必须平衡被打破,也必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蝴蝶效应在泸沽湖旅游区引发的矛盾显然不是单方面的:摩梭人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喜忧参半巨大的变化,当今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均强调了发展与保护并存的使得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摩梭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方向受到了威胁。
1、景区土地超载
摩梭人主要聚居的沪沽湖区是比较脆弱的高原湖泊生态环境,不论是外来的投资者还是当地的居民,都偏爱于水边甚至水上建造房屋,以获得更多的亲水机会,从而更达限度的招揽游客而获得丰富的经济收益。就里格半岛来说,位于狮子山下,是沪沽湖北缘湾内的半岛,三面环水,一条小路与湖堤相通环境幽静。在2002年资料显示,岛上住有多户10摩梭人家,古老的木楞房都沿岸而筑,屋舍门窗而对水而,开窗即可欣赏湖光水色、宛如仙境。就拿里格岛岸线上旅社建筑群来说,2009和2010年期间笔者实地考察,不论是建筑和岛体相隔一年的图底关系对比,还是立面山脊线与建筑建天际线的角度来看,建筑群和岛体的关系已由近饱和达到了超饱和的状态,景观视线和人行岸线受到阻挡,原生植被被破坏,湖岸水质有部分污染,水景成色不佳,这对湖岸的景观和生态均构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2、建筑形态粗糙
传统的四合院落结构有了变化,因旅游业的需要,木摞子形式的客房这类旅游建筑群成为泸沽湖的主要建筑群落。为满足旅游旺季游客对的亲水观景客房的需求,里格半岛上的相对平缓等高线上土地资源已殆尽。
建筑群体体量过于厚重,在形态上显得笨拙,内部空间关系压抑,此类建筑群体所形成的聚落形式吞并了原有的院落与院落之间的灰色空间关系,仅有内部的人行道拥挤不堪存并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建筑单体形式方面,滨水房内为了不干扰通透的景观视线,多用落地玻璃而无开窗,通风较差,除了旅游淡季的冬季和春季有良好的采光保暖需求,在旺季夏秋季节闷热难忍,空调等电力资源成本上升,更有新建的旅社采用了后现代主意风格的“玻璃盒子”,完全打破了摩梭民居的特色风格,与景区整体性的特色景观可持续发展理论相悖。
3、民族文化失语
文化是人类长期实践和总结出来的生活模式,构成了场所活动的精神支撑。媒体的误导影响不小。家访活动结束后,游客所津津乐道的话题是和性有关的话题――阿夏婚姻形态,即,走婚。摩梭文化在此时游客脑海中等于,而媒体欢欣鼓舞的将这个“事实”推向,本地居民的话语权就是这样丢失的,尽管老一代的族人们对此反对。错失了解释自己文化的机会,也会造成另外一个后果:放弃了继续自发发展的主动权。
四、基于泸沽湖案例的整体发展方向的策略讨论
物质形态是文化的载体形式,非物质形态是文化的精神内涵支柱,所以在今后的管理和保护发展建议也同样从这两方面提出对策:
对沪沽湖现有的自然景源的管理保护。在小尺度的景观层面上包括岸线、植被和水体以及建筑物周边环境,在大尺度的规划层面上,需要保护湖区现存的山水格局与完整的村镇肌理,必须在此基础之的要求之内进行景观规划设计。
对湖区人文景源的管理和保护。控制村镇聚落的扩张的速度与规模,原有村镇聚落不宜大规模的拆迁,而针对新修建筑不仅要以木楞子的形式与风格为主,减少现代建筑风格的渗透,还要注重灰空间的保留实用,使摩梭人的传统建筑形态和历史风貌得以完整的延续。
尊重摩梭人的生活习俗与。通过媒体和教育宣传,组织祖母和长者开展研究本族文化活动,培养摩梭人的对本族文化自信心,了解外来文化,并能客观看待,从而增强摩梭文化的向心力,减少外来文化对本族文化破坏性的冲击,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前期基础。
开展的旅游活动中保持原真性,合理处理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对参与旅游接待项目的导游和村民定期开展指导教育和专业技能考核,还应出台规划管理和相关的法律条文促使其实施的保障,监管系统的组建反馈机制等完善形成一个健全的旅游体系。
四、结语
泸沽湖,一个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造就出了一处特殊的民居聚落及其环境, 在当前的消费主义主流文化中独树一帜,用摩梭人自己的现在向大同化的世界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原始的并非就是落后的,不同的仅有价值观和不同的幸福的定义,这不论是物质层面上的建筑、聚落形态还是非物质的文化传承都是一笔难得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唐进群.风景旅游镇规划的思考――以泸沽湖镇规划为例 城镇规划[J].2005.7
篇7
被电影界誉为罪恶大师的著名导演波兰斯基,其电影作品有着极为鲜明的个人特色。虽然在半个多世纪的导演生涯中,波兰斯基的电影题材涉猎广泛,风格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其影片中浓郁的哥特元素、人与环境之间的剧烈冲突,血腥与诗意并存,以暴力、死亡对人性本质的呈现和探索等,始终是其影片不变的审美特质。从本质上说,这些审美特质反映了波兰斯基电影中厚重而深沉的悲剧意识。本文从悲剧意识的表现、悲剧精神以及悲剧意识的来源三方面,分析波兰斯基电影中的悲剧意识。
一、波兰斯基电影中悲剧意识的表现
西方文艺作品中的悲剧意识由来已久。这一美学范畴建立在人对自然和现实生活的认识之上。当人意识到现实力量的强大,人性的弱点无法消除,人总是无法战胜这些横亘于生命之中,令个体永远也无法实现真正自由的障碍时,悲剧意识由此产生。在波兰斯基的众多电影中,如,《罗斯玛丽的婴儿》《苔丝》《钢琴师》等,这种悲剧意识表现得极为鲜明与深刻。
首先,现实世界对个体的残酷倾轧在波兰斯基的电影中俯拾皆是。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向环境征求。然而这种征求是如此艰难。波兰斯基的电影揭示了人与现实之间关系极度的不对等性。这种不对等性导致了求生的艰难和生命尊严的剥落。电影《钢琴师》以战争为大背景,讲述了钢琴师斯皮尔曼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可怕经历。亲人被送去集中营,被留下的人只能苟且偷生,忍受敌人的辱骂与鞭打。普通的个体面对战争这一最极端的环境是无力抗争的,只能想方设法地活下去,直到黑暗结束的那一天。《苔丝》中,不谙世事的女孩失贞后,想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生存的权力和尊严,却每每得到失败的结局,最终不得不以死亡进行抗争。在波兰斯基的电影中,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极度失衡的,因而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对抗是惨烈悲壮的。这种关系的设定,总是令影片充满了情感张力,充满了震撼人心的悲剧气息。
其次,人性自身的弱点也是波兰斯基影片所着力表现的内容。这是其悲剧意识的又一鲜明表征。由于贪婪、虚荣、自私、怯懦等人性弱点的固有性,使得人们无论怎样努力地去摆脱它们,但总是注定失败。正是因此,人无法掌控命运,也就丧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主体性。《水中刀》里安德烈因嫉妒杀害了无辜的搭车青年; 《荒岛惊魂》中乔治面对暴力的怯懦和迷失; 《苔丝》里的安吉尔因为道德偏见背叛爱情,抛弃爱人,等等。这些人性的弱点使主人公在保全自己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这是生命的悖论,也是人活着的悲哀。波兰斯基善于用触目惊心的暴力和死亡,以隐喻的方式揭示这一生存的悲剧。如,《罗斯玛丽的婴儿》以隐喻的手法,暗示了人作为神性与魔性、善与恶、虚伪与真实的矛盾体的悲哀。虔诚的天主教徒生下撒旦的儿子,表明了恶作为人体固有的一部分存在,人无法摆脱命运的悲哀。又如,电影《第九道门》中,男主角科索受巴尔坎之托寻找关于玄秘书籍《第九道门》三部传世版本孰真孰假的线索。在探寻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命案,如莉娅娜特尔弗丈夫的上吊自杀、科索的书商朋友伯尼被谋杀,以及巴尔坎最终的自焚等。科索虽然本质上并不坏,但他在寻找书中插图线索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入了恶魔的圈套。其人性中的自私、贪婪以及等堕落的一面被逐渐放大,最终九张图一一应验,而科索也走进了第九扇门,成为恶魔的伙伴。
最后,残酷的现实与人性的弱点,导致生命的悲剧。这是人肉体上流浪,精神上孤独的根本。在《苔丝》中,波兰斯基不断重复地去表现一条路。苔丝遇见安吉尔; 为养家出门打工,身心遭受巨创后回家,与安吉尔结婚,同安吉尔分手等情节中无一例外地出现路的影像。导演让观众看到路的一年四季,看到人世间的时过境迁。这条路象征着苔丝由希冀到失望、由幸福到不幸、由生到死的流浪历程。与苔丝一样,生活的艰难、情感的无所归依、社会身份的丧失等所带来的孤独和绝望是波兰斯基电影主人公的共同困境。波兰斯基总是将片中主人公置身于如此极端的环境之下,逼迫他们走上流浪的道路,承受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煎熬。这些主人公体现了导演深切的悲剧意识。
二、波兰斯基电影中的悲剧精神
如上所述,波兰斯基影片中对人与环境、人与自身剧烈矛盾冲突的刻画,展现出导演深沉与厚重的悲剧意识。虽然这些影像中充满了暴力、背叛与死亡等黑色元素,但影片中的主人公却并不都是任凭命运摆布的沉默的羔羊。虽然,人们难以挣脱命运的悲剧性、难以改变生存的环境,无法摆脱人性的弱点,但他们并不绝望,而是表现出坚韧的生命力和精神意志。也正因如此,影片从浓重的悲剧意识中,投射出崇高与悲壮的悲剧精神。特别是波兰斯基后期的几部电影,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主人公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抗争精神。这些主人公最终都穿过了重重险境,走出命运的黑暗地带。《钢琴师》《雾都孤儿》与《影子》等,都是这类影片的典型。
首先,波兰斯基善于展现人性的复杂,从而使影片更真实,人物形象也更血肉丰满。其电影通过主人公所传达的悲剧精神,也更耐人寻味。《苔丝》中,苔丝被亚雷玷污后,并没有毅然拒绝他,而是忍受了一段无爱的感情后才回到老家。导演没有将她塑造成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纯粹的圣女形象,而是表现出她内心脆弱与坚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峙与对抗,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影子》中替人捉刀的男主人公伊万不幸被卷入到一场政治旋涡当中。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从未想过会经历如此扑朔迷离与危险的境遇。但令他真正陷入困境的还是对事业和金钱的急功近利。伊万在出发之前,已经对这一写作任务充满了疑惑,却经受不住欲望的诱惑上了飞机。在发现这场政治阴谋之后,伊万又以自己的方式发起了对权威的挑战。波兰斯基以开放式结尾,激起观众诸多遐想,透射出鲜明的悲剧精神。
其 次,波兰斯基的电影中虽然常常充斥着死亡、暴力和背叛等黑色元素,其影片架构也多有悬念。但其电影又始终保持着一种内敛与从容的气魄。无论是充满神秘色彩的《第九道门》《罗斯玛丽的婴儿》,还是以真实历史为题材的《钢琴师》,都保持着一种纪录影像风格。如,《钢琴师》中,影片一开始就在钢琴声中以黑白影像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1939 年的波兰首都华沙。此时的华沙并未受到战火的侵袭,波兰斯基以长镜头的方式,描摹出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一派祥和的气氛,观众会误以为看到的是纪录片。《钢琴师》大部分时间通过主人公的有限视角展开叙事。观众与主人公一起审视现实世界,一起经历未知的命运。这使得其影片总是具有一种朴素的力量。这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观众与主人公也容易获得情感的同一性。也正因如此,影片中所透射出的悲剧精神才更令观众感同身受,更能打动人心。在展__示钢琴师斯皮尔曼的逃亡之路时,有限视角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斯皮尔曼躲藏的住所被坦克轰炸后,他躲过了纳粹的步枪,并隐藏在一栋公寓楼里直到天黑。斯皮尔曼不敢贸然走出公寓,他打开了门上的猫眼,并向外窥视。在有限视角中,街上的境况被圈在环形视野中,而观众也通过斯皮尔曼的视角,看到了街上的尸体,他内心的恐惧令观众感同身受。
三、悲剧意识的来源
对于波兰斯基来说,其电影中蕴含的浓郁的悲剧意识,并非出于纯粹的艺术偏好。波兰斯基的电影,特别是后期的一些影片,在压抑深沉的悲剧氛围中,导演也不忘让观众看到人性的温暖。人无法摆脱作为个人欲望和环境牺牲品的命运。正如波兰斯基自己所言,电影创作者不需要在一部影片中表明他的道德立场,甚至必须让好人失败。这样,才能激起观众对不公秩序的正视和反思。正是在这种强大的去主体力量的压迫下,影片中人的主体意识和抗争精神才越显珍贵,也就能越发体现出悲剧精神的崇高。导演以悲剧这一独特的视角去展现其对世界的看法,去探索人性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与其生命的经历有着重要的联系。
波兰斯基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流浪的状态。他早年在德国纳粹对犹太民族的大屠杀中死里逃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家庭的破碎、亲人的生离死别、暴力与死亡的威胁,这些童年所遭受的内心创痛,对他的电影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雾都孤儿》《钢琴师》这两部电影中,主人公与导演的生命遭际都有着很强的相似性。小奥利弗与斯皮尔曼都在险恶的环境下求生,没有或丧失了一切社会身份,他们颠沛流离、尊严被剥夺,只为了能生存下去。成年后的波兰斯基也是在不断的旅行和迁徙中度过。他的电影创作和私生活始终饱受争议,风波不断。波兰斯基电影创作的灵感源泉很多来自于其生命经历。正是其命运的种种波折,使其生命中充斥着压抑与悲情。这些无疑会投射在其电影创作中。正如波兰斯基在谈及电影创作时曾说的那样: 我为一部在波兰拍摄的影片的主题寻觅了多年。在拍了处女作《水中刀》将近40 年的时间,导演始终希望回到波兰拍一部影片。要拍一部表现他童年时代、战争或战后时期的影片。这是我感兴趣的,而且对我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年代。而《钢琴师》正是这样的作品,是波兰斯基对二战时饱受战火侵袭的波兰以及自己童年岁月的纪念。
篇8
关键词:苔丝 性格 命运 多重性
一八九一年,哈表了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苔丝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全力塑造和歌颂的悲剧主人公,也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的被侮辱的反抗的女性形象。小说以十九世纪末的农村为背景,通过乡村姑娘苔丝的不幸遭遇,谴责了资本家的残酷剥削,抨击了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深刻地反映了农村自然经济的破产和农民的悲惨命运。
苔丝的性格系统包含三种要素:纯洁性、反抗性和道德的保守性。
一.苔丝身上始终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苔丝始终坚持是自然的女儿,她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时,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十七岁的姑娘,她生着一双大而天真的眼睛,两片娇艳生动的嘴唇,更使她在容貌和颜色上添了一种动人之处。
苔丝虽然生长在一个充满庸俗气氛的家庭里,但她身上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美德,厌恶父母的庸俗,鄙视高贵的出身,坚持认为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女儿,是靠自己的劳动为生的。她说:“我本是爹妈两个人养的,我的美貌都是我妈给我的,我不过是一个挤牛奶的女工罢了。”话中流露出这个纯朴的乡村姑娘对自己劳动者身份的热爱和自豪。苔丝坚持姓自己的平民父亲德北的姓,而不姓贵族祖宗德伯,当克莱提议苔丝改姓德伯,并解释说这样做会使他的母亲更看得起她的儿媳妇时,苔丝不同意并说:“I like the other way rather best.”这些都表现出苔丝的质朴、纯真,鄙视传统门第观念,以劳动为荣的美德。
二.纯洁的苔丝具有吃苦耐劳,善良无私的牺牲精神。
苔丝是维多利亚时代威塞克斯地区的女性,她是在绿草如茵、风景如画的乡野里长大,有着山的灵气、水的柔情。这位大自然的女儿纯真、善良,连一个苍蝇、一个小虫都不忍心伤害,连一个小鸟关在笼子里,都时常让她落泪。苔丝品行高尚,具有牺牲精神。第一次去德伯家认亲,是她极不情愿的,然而家里唯一的老马一死,弟妹一大群,父亲又时常酗酒,生活实在艰难,为了一家人的生活,这个从未出过门的姑娘带着胆怯、羞愧之心终于去了德伯家,这是一次以为代价为家庭做出的牺牲。第二次与德伯同居也是为生活所迫,父亲病死,母亲身体也不好房子被地主收了回去,一家人被撵出村子无处安身,为了一家人的活命,苔丝第二次接受了亚雷的帮助,这一次是以终身幸福为代价的。有人说苔丝是软弱的,因为她两次违背心愿屈从于暴力和诱惑,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苔丝是一个勤劳的女子,她不贪图享受,不羡慕虚荣,她从一开始就拒绝亚雷的帮助,尝试着用别的办法来解决家庭困难。然而一个在社会上毫无地位的普通女子又有什么办法呢?苔丝的两次自我牺牲恰恰说明了她的纯洁、善良。
苔丝的善良和无私的自我牺牲表现在她对家庭的义务和责任上,而且也表现她与牛奶厂三个女工的关系上。与苔丝一起挤奶的三个女工同时爱上了克莱,虽然苔丝也爱上了克莱,并且克莱也爱她,她并没有因为克莱的爱而沾沾自喜,她首先想到是自己的不幸,她压制了自己的感情,却向克莱夸赞三个女友,她竭力贬低自己,硬着心肠躲开他,为的是要给那三个女孩一切机会,把克莱的注意力引向她们。虽然苔丝的谦让没有结局,但她在爱情方面表现出来的慷慨侠义、善良无私却是十分感人的。甚至在她与克莱结婚要离开牛奶厂时仍可怜三个女工对丈夫的痴情,她要求丈夫:“Will you kiss,them all,once,poor things,for the first and last time.”他们和三个女工自始至终都是互相帮助的好朋友,表现出劳动者之间的纯洁友谊和宽厚的胸怀。
三.纯洁的苔丝对爱情忠贞不渝。
苔丝对克莱的爱不是出于物质利益的考虑而来自真实的感情。由于对丈夫纯洁的爱,苔丝没有听从母亲的劝告,在结婚当晚把往事告诉了丈夫,并在告诉前,宽宏大量地原谅了丈夫过去自愿和一个坏女人过的荒唐生活。克莱遗弃了她,她却为他守身如玉,不惜剪掉自己的眉毛,用布把自己的脸裹起来,往丑里打扮自己,为了维护丈夫的名誉,她从不用克莱太太称呼,并且遵照克莱的命令,不找他,少写信,对他简直到了愚忠的地步。当苔丝继续受到亚雷的纠缠时,她心里想的仍是她的丈夫克莱,写信向他求援,希望他把自己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她的信表达了她对丈夫的爱以及内心的痛苦,她抱着极大的希望等待丈夫的归来,没事的时候就练习克莱喜欢的几支民歌,准备作为迎接丈夫的见面礼,表现出她心灵的纯真和美好。她在绝望中杀死了恶言伤她的亚雷,被捕前吩咐克莱娶她的妹妹。自始至终,她对克莱保持着忠贞的爱情。
在苔丝的性格系统中,不仅具有纯洁性,而且也具有劳动者的反抗性。这种反抗表现在苔丝不甘忍受压迫,自始至终都对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道德、法律、宗教以及社会环境作激烈的反抗斗争。这是苔丝性格系统中阶级属性的体现。作为反抗的女性,苔丝不甘做亚雷的,与他做殊死的斗争。
作为反抗的女性,苔丝蔑视和否定宗教,批判宗教的虚伪性。
生活在大自然中的苔丝,本来就不深,她有时去教堂,只是因为她喜欢听音乐。当她遭遇不幸后,她改变了对宗教的看法。她不管宗教教规,自行代牧师给她的私生子行洗礼,这种行为是对宗教何等激烈的蔑视和反抗。苔丝的理由是:如果上帝不承认这种动作,只因它不是正式的洗礼,就不准小孩进天堂,那么这种天堂,无论是对于她,还是对小孩,就都不稀罕了。当牧师不同意按教徒名义埋葬死婴时,善良温和的苔丝发作起来,“Then I don’t like you!And I’ll never come to your church no more!”从此斩断了和宗教的联系。她看透了宗教的虚伪性,揭穿亚雷皈依宗教是在玩宗教把戏,十九世纪后期,英国教堂和法律都明文规定,禁止男子与死去的妻子的妹妹结婚。苔丝蔑视这一法律和教规,希望丈夫在她死后娶她的妹妹,认为这样做与宗教法律毫无关系,致死也不向宗教妥协。
作为反抗的女性,苔丝不屈不挠的与压迫她的生活环境作斗争,对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不妥协的态度。苔丝的失身,自然而然的受到社会舆论和习惯势利谴责,但苔丝不愿被生活打败,她毅然离家到牛奶厂做工,用实际行动来反抗贞洁观。苔丝在农场做工时,引起了牧师的儿子克莱的爱,对她要不要同克莱恋爱,苔丝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苔丝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终于勇敢的接受了克莱的爱。克莱离弃了苔丝一去不归。苔丝终于感到痛心的失望。为此她写信提出了严正的抗议。苔丝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然而她的性格系统中,也包含有某些落后的因素,即在她的身上还存在旧的伦理道德观念,它们反映出苔丝道德观上的保守性。这是苔丝性格系统中社会局限性的体现。作为道德保守的妇女,苔丝认为自己是礼法的罪人,不配作克莱的妻子。
苔丝生活在乡村,受封建思想影响非常严重,在那个时代妇女失身被认作罪人,苔丝也时时被这种想法折磨着。当安玑对他表白爱情时,她不敢接受,总觉得自己不配作克莱的妻子。以至于结婚的当晚,她竟跪在地毯上自语:“O my love,my love, why do I love you so!
She whispered there along; for she you love is not my real self,but one in my image,the one I might have been.”苔丝的心里总有一种犯罪感,她觉得自己名义上是安玑・克莱太太,而实际上说是亚雷的太太更恰当一些。直到亚雷第二次出现时,这种犯罪感仍萦绕着她。作为保守的女性,苔丝放弃自己的权利对丈夫百依百顺。
克莱抛弃了苔丝,以使苔丝失望至极。她的自卑心理加剧了她的悲剧性。被抛弃后的苔丝,无论是婆家还是娘家简直始终都没觉得有她这个人存在。她把自己封闭起来,直至临死,她都把克莱奉为行为的准则。
苔丝性格特征的纯洁性,反抗性和道德的保守性,构成了苔丝整个的性格系统,散发出动人心魄艺术魅力。苔丝就是这样一个维多利亚时代既平凡又伟大的女性。说她平凡,是因为她未能冲出当时社会的世俗范围,在爱情、婚姻、家庭关系上表现出对男子的依赖。说她伟大,她集美貌、温柔、勇敢、质朴于一身,文化程度不高却秉性聪慧,受尽磨难但不改初衷,粗俗的生活未能磨灭大自然富裕她的秀灵,沉重的生活负担依旧不能压跨她,然而这样的女性却被处以死刑。哈代通过对苔丝的塑造,最深刻地揭示了她的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罪恶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残酷的宗教法制农村社会造成了苔丝一生的悲剧。
参考书目:
[1]《苔丝》,孙法理译,译林出版社,1993年3月版。
篇9
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内因;外因
一、前言
分析莎士比亚的悲剧不难看出,就故事情节而言,他所营造的悲剧都是异乎寻常的毁灭和死亡;就人物而言,他所塑造的悲剧人物都有卓越而高贵的地位,有巨大的和坚强的、偏执的性格,他们自身的性格决定了其悲剧性的命运。[1]纵观莎士比亚悲剧,每一部的悲壮都有其让人感同身受的悲怆,而这些悲剧与人所产生的共鸣一定通过丰满的人物和起伏的情节表现出来的。总而言之,莎士比亚悲剧拥有旷世的经典地位,本文分析探讨了莎士比亚悲剧形成的根源,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
二、莎士比亚悲剧的根源
(一)内因:性格造就命运
研究莎士比亚的悲剧主人公,均可以找到一些е缕浔剧的性格弱点。以哈姆雷特为例,他被称为忧郁延宕的王子,是一位思想家,思索多于行动,这样的性格使得他在行动上显得过于软弱,承担不起为父复仇和重整乾坤的重任而导致悲剧。一件伟大的事业担负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人身上,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然而这事的本身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却是不可能的。正是他的软弱,才在“重担下毁灭”。
如果说,哈姆雷特的悲剧是由于自己的软弱造成,那么李尔王的悲剧则是因为他刚愎专横、过分自信。他自命不凡,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傲慢,让他在这种自私的尊严意识下,蒙蔽了双眼,辨不明真假,结果将土地和权力分给了花言巧语、口蜜腹剑的长女和次女,而把直率真诚、不阿奉承的三女儿赶出家门。最终,李尔王也只能因为自身的傲慢性格以悲剧匆匆收场自己的人生。
莎士比亚悲剧的主人公虽然都是出类拔萃的非凡人物,但他们与常人一样,具有性格上的弱点和行为上的过失。哈姆雷特的犹豫软弱、李尔王的刚愎专横更是严重的错误,他们都导致了主人公的毁灭。从这点来看,他们的性格就是命运,他们的性格决定命运。
(二)外因
品味莎士比亚的悲剧,不仅能够在主人公性格的细枝末节中找到悲剧的根源,也能从外界因素看出其悲剧的端倪。
1.非理性意识
非理性意识如梦游、癫狂和幻觉等。以麦克白为例,麦克白在妻子的唆使之下,决定刺杀邓肯国王,在满腹疑虑、恐惧之下他把黑暗中的十字架看成一柄刺刀以及梦游中的麦克白夫人等等“非理性意识”都清晰地反映出人物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这是主人公的潜意识,也是人物的病态表现,直接根源于激烈的思想斗争、长时期的精神压抑和病态的情绪波动。莎士比亚悲剧中的非理性意识实际上反映了其所处的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价值危机和信任危机。[2]这样一种非理性意识加剧了主人公悲剧的一生,即便获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无上荣耀和权利,却依旧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生活,获得与失去间的强烈冲突强化了悲剧的冲突矛盾。
2.超自然因素
超自然因素如鬼魂,女巫等。哈姆莱特在其母后寝宫中看见了父亲“鬼魂”。鬼魂对篡权阴谋叙述,使哈姆莱特看到了现实的丑恶,同时也交给他复仇的任务。同样,麦克白心中潜藏阴暗凶险的野心,他那明知犯罪而企图逃脱正义惩罚的侥幸心理,如若没有女巫“预卜未来”的闪烁言词和盅惑表演,是很难得到具体而清晰地揭示。女巫的话使麦克白的野心急剧膨胀。此后,便是他悲剧命运的开始。当然,我们不能将麦克白的堕落归咎于女巫的引诱和煽动,也不能过分夸大鬼魂在《哈姆雷特》中的作用。然而它们确实提供了一个情节发展并复杂化,使得主人公的悲剧更富有戏剧化。
3.意外巧合事件
在《奥赛罗》中,奥赛罗在伊阿古的谗言蛊惑下,开始怀疑苔丝狄蒙娜对他的不忠,甚至当伊阿古说卡西欧手里有奥赛罗赠与苔丝狄蒙娜的手帕时,他始终不想相信或没有完全相信。为了证实,奥赛罗向妻子追要手帕,可偏偏在这关键时刻手帕找不到了,这是因为一次意外巧合事件使得手帕被伊阿古的妻子捡到并且没有及时归还给苔丝狄蒙娜的缘故。奥赛罗至此深信妻子对自己的背叛而杀死了她。再如,海盗奇袭了哈姆雷特的船只,因而他能够立刻返回丹麦,免遭叔父克劳狄斯的杀害。这些都是意外事件,可这些巧合使得悲剧故事情节更具跌宕起伏,重塑了悲剧主人公的悲剧人生。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作品都是由上述内外因素共同谱写构成的,它们是其生命和灵魂,也正是它们的存在为戏剧本身增光添彩。从悲剧的根源上看,性格上的弱点是“内因”,但“外因”对刻画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强化悲剧色彩也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同时,他又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所有世纪。
参考文献:
篇10
读《茶花女》感受她风尘中的高洁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才发现早已泪痕满面,眼前总是那个挥之不去的影子,是她时而虚假、时而天真、时而无奈、时而悲痛的笑容。小仲马用那饱含辛酸的笔触创造了这个婀娜轻灵的形象。面对钟爱的茶花,她心存一份宁静,将人世之仇化为心灵之痛带向遥远的天国。茶花女,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因为一次失足承载了千古长恨,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为何社会之博大却容不下一个纯真女子?为何一个美丽的生命却如此悄然消逝?这是茶花女留给我们的思索。文明的社会应是惩恶扬善、慈悲为怀的,更是珍视美丽、恪守高洁的,然而道德的论丧与虚伪使社会文明扭曲,茶花女正是那个阴暗社会的祭品。巴黎——集世界之美丽于一身的城市,但是历史不会忘记这片美丽中曾有的残缺记忆,一个高风亮节的女子空对茶花啜泣,留下“落花人独立,微雨雁双飞”的凄冷让世人潸然泪下。
读《苔丝》感叹她少女梦的破灭
同许多少女一样,苔丝对爱情与幸福曾经有着美好的幻想与渴望,然而在那样的社会里,失身后的她已注定被幸福拒之门外,不得不与自己的仇人结为夫妻。最终,她无奈而悲怆地在刑场上结束自己年仅25岁的生命。置身于书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苔丝在电闪雷鸣中的绝世悲怆,能够真切地体会到那份煎熬与等待。跳出局外,我们又不禁为之拘一把辛酸之泪。从一个纯情少女到一个死囚犯,苔丝的人生几多坎坷、几多曲折、几多痛苦、几多凄凉。怀着美好的憧憬,她走向社会;怀着无奈的绝望,她走向死亡。是冷面无情的社会扼杀了她如诗的梦想,如花的生命;是世态炎凉与人情刻薄冷却了她如火的激情,如荼的渴望。面对春日中的肃杀,面对阳光下的罪恶,她一个弱女子,除了妥协还能作些什么呢?爱与恨的交加、罪与善的矛盾、美与丑的抉择、心与泪的锤打,苔丝的悲剧就这样被人们铭记。是呀,一个多么温柔美丽善良的女子却在社会的一步步逼迫下,成为了一个双手染满鲜血的罪犯,落差之大令人扼腕叹息。
读《红楼梦》感悟冷月下的花魂
是谁,在春色满园之时悲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是谁,在秋雨缠绵之时哀叹“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又是谁,抚今追昔,叹惋“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是她,那个钟天地之灵秀的林黛玉。潇湘馆飘来的丝丝琴声,秋爽斋飞出的串串诗句,无不显示出她超凡的诗情与才华。她无疑是个敢爱敢恨的女子,她大胆追求爱情,又尖利地批露庸俗与愚昧,她用比刀子还尖刻的语言刺向黑暗的社会,然而在那个时期,她必定为统治阶级所不容,于是满怀悲痛,她孤独地走了,走得坦然,走得凄冷。有人说:“看一个人的死,就可窥见这个人的一生。”我想,如果说林黛玉的一生是一首千古绝唱,那么她的死可以说是这其中最令人动容的一节。死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升华。污浊之地怎值得她留恋,阴险之世怎容得她选择,只有死她才能质本洁来还洁去,才能获得宁静,归于永恒。死使她叛逆的个性得以彰显,死是她对社会无情而无奈的控诉。
三个同样灵性的女子,三个同样凄美的故事,留给世人永恒的牵挂,留给时空绵绵长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