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课件范文
时间:2023-03-15 04:0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解剖学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计算机现已成为校园内主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之一,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解剖学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离不开大量的习题练习,我们应用Authorware 6.5 将解剖学习题编辑成一套CAI(Computing Aided Instruction)课件,帮助学生达到准确掌握解剖学知识的目的。
1习题的收集与分类
我们将本院历年对学生进行辅导和考试用的习题以及从其他院校收集到的相关习题按系统分类,共设计了3个习题类型:即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本文只讲述单选题和判断题的制作程序,而多选题再另文叙述。每一类型的习题又按系统分为9部分,即绪论、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感官、内分泌和神经系统。
2程序设计
Authorware 6.5提供了非常方便且功能强劲的设计图标,我们运用交互响应图标和导航图标等设计了一套人机对话系统,通过目录进入到每个系统的不同习题,并单击鼠标实现对习题和答案的选择,整个过程都是以点击热响应按钮来完成。
2.1片头的制作在主流程线上放入一个群组图标,名称为片头。打开群组图标,在群组图标中的流程线上依次放入下列图标:声音图标,导入一个wav格式的音乐文件;显示图标1,制作或导入一个背景图;显示图标2,制作片头文字;移动图标,将文字设置为由底部向上移动;等待图标,设置等待时间为7秒;擦除图标,擦除片头文字。
2.2目录的制作(单选题和判断题制作过程相同)
①在主流程线上放入一个框架图标,命名单选题(判断题)各系统。打开框架图标,将框架图标内流程线上的导航面板图标和导航超链接图标全部删除,关闭框架图标窗口。
②在框架图标的右边放入一个群组图标,名称为目录。在目录群组图标的右边再放入一个群组图标,名称为绪论。同样的方式,依次再放入9个群组图标,分别命名为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感官、内分泌、神经、退出。
③打开目录群组图标,在群组图标中的流程线上再依次放入下列图标:显示图标1,制作或导入一个背景图;显示图标2,制作目录界面;显示图标3~11,分别制作绪论至神经系统的各个系统名称,各系统名称在目录页的位置不同;交互图标,在交互图标的右侧放入9个导航图标,属性为热对象,分别导航到下一级9个系统名称的网页。
2.3章节的制作(单选题和判断题制作过程相同)
①打开主流程线上框架图标右边的运动群组图标,在运动群组图标内的流程线上放入一个框架图标(2级),在该框架图标的右边放入20~30个群组图标(根据该系统的题量而定),每一个群组图标为一个题,并命上题号。
②打开运动群组图标内的框架图标(2级),将框架图标内流程线上的导航面板图标和导航超链接图标全部删除,只保留交互图标,在交互图标的右边放入4个导航图标,分别命名为上一题、下一题、到目录、退出,将导航图标的交互类型设定为按钮,并将相应的属性进行设置,然后把按钮的位置调整到窗口底部并排位置,关闭框架图标窗口。
③重复上述步骤①和②,分别建立绪论、消化、循环等系统分支。
2.4一个习题的制作
2.4.1单选题制作流程:①打开某个系统框架图标右侧一个题的群组图标。②在打开的群组图标流程线上依次放入5个显示图标。③在第1个显示图标中作出题号和题干,并放在适当的位置。④在第2至第5个显示图标中分别作出选择答案A、B、C、D,并放在适当的位置,使四个选择答案的位置不要相互重叠。⑤在显示图标后放入一个交互图标,在交互图标的右边放入4个群组图标,交互类型设定为热对象,分别为四个答案选择后的响应。⑥在交互图标右边每个群组图标中的流程线上依次放入声音图标、显示图标、等待图标、擦除图标。在声音图标中导入一个音乐文件,如果答案是正确的就导入一段欢乐的音乐,如果答案是错误的就导入一段悲伤的音乐;在显示图标中制作一个对号图形(正确)或一个打叉图形(错误),其位置在所选答案上;在等待图标中定时2秒,以观看答题结果;擦除图标设定将显示的结果擦除掉。⑦重复本流程中①~⑥步,将所有习题编辑制作完成。
2.4.2判断题制作流程:①打开某个系统框架图标右侧一个题的群组图标。②在打开的群组图标流程线上依次放入3个显示图标和1个交互图标。③在第一个显示图标中作出题号和题干,并放在适当的位置。④在第二个显示图标中作一个正确答案按钮,并放在适当的位置,与错误答案按钮位置并列。⑤在第三个显示图标中作一个错误答案按钮,并放在适当的位置,与正确答案按钮位置并列。⑥在显示图标后放入一个交互图标,在交互图标的右边放入2个群组图标,交互类型设定为热对象,分别为正确答案与错误答案选择后的响应。⑦与单选题制作流程的步骤⑦相同,不再赘述。⑧重复本流程中①~⑦步,将所有习题编辑制作完成。
2.5退出程序窗口的制作打开主流程线上框架图标右边的“退出”群组图标,在该群组图标中的流程线上依次放入声音图标、擦除图标、显示图标。在声音图标中导入一段音乐作为结束,擦除图标将窗口中的按钮等消除,在显示图标中制作一个背景和再见的文字。
3调试与应用
所有程序编辑完成后,进行打包然后运行,并逐一进行检验。如有错误或不完善处,则返回程序设计进行修改,如此反复检验,直至完善为止。
当学生在打开该课件后,从总目录中点击想要学习的某个系统,进入到该系统的习题学习内容,并通过上下题的翻页按钮来选择习题。在习题的页面窗口中,最上边显示的是该系统的名称,接下来是题号和题干,在题干的下边给出4个选择答案,窗口的最下边是上下习题的翻页按钮、返回目录按钮和退出按钮。当学生作单选题时,用鼠标在4个备选答案上移动时就会有一个手形指示出现;判断题时,鼠标在正确与错误的答案上会出现手形指示。当选择某个答案时,单击鼠标左键,计算机马上就会给出一个结果评判。如果正确,就会在该答案处出现一个对勾,同时发出祝贺的音乐;如果错误,就会出现一个叉,同时发出丧气的音乐,以示惩罚。由于是学习型课件,每个题的4个答案可任意多次选择。
4体会
以往学生在做解剖学习题时,对习题的答案判断不太准确,需要在教师的肯定下才能做出正确选择。通过在校园网上使用CAI课件,无论教师在或不在,学生都可正确掌握解剖学知识。不仅及时复习巩固了所学内容,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辅导工作。在调查中,学生普遍反应该课件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这种人机对话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以上就是CAI课件开发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系统解剖学 网络教学 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217-01
随着网络时代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结构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校园的围墙正逐渐消失,学生在网络上的虚拟学校中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已悄然兴起,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实现向“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教学方式的转变。
1 系统解剖学课程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早接触的专业基础课,学好系统解剖学是学习其它后继课程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形态学课程,名词、概念多、各章节间缺乏连贯性,如果沿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学生听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容易造成学生厌烦情绪。同时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浸泡标本的福尔马林,气味难闻,使学生对解剖学这门学科产生恐惧厌烦之感,甚至采取逃避的态度。因此各个高等医学院校在解剖学的教学中都率先进行了多媒体理论课教学,将静态的教学变为动态、直观的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随着近年来的扩招,解剖学教学承担着更重的教学任务,加之解剖实验标本来源匮乏和价格的攀升,使解剖标本相对减少,为了解决这一双重矛盾,在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势下,将系统解剖学课程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2 系统解剖学网络课程体系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2.1 主要研究内容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形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大量教学辅助设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利用大量的挂图、幻灯、解剖标本等教具进行讲解。但这些教具的使用和相互间的转换都比较繁杂,还存在教具损耗大、查找不便等不足。在使用多媒体授课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多媒体课件文字清晰规范,图像清晰。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活体、标本、录像融为一体,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有利于对所学的内容理解和记忆。它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对人体结构进行立体演示,将教学中某些难于讲述的复杂的宏观和微观的内容,以文字、图象、声音等载体形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教学内容化虚为实,化难为易,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显示出强大的优势。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与普及,逐步完善网络环境以适应多媒体信息传输要求,解剖学课堂教学由传统教学向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方式转变已是大势所趋。
由多媒体理论课教学、实验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构成的系统解剖学课程网络课程体系为素质培养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这个系统使教学时空变得有效而广阔;学生个性发展有了属于自己驾驭的空间,认知能力明显提高;教师与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增进交流,教书育人有了联系的纽带。它为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效率、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必须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有教学资源必须围绕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习来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2.2 主要目标
弥补系统解剖学教学资源匮乏,发挥网络在现代教育中的优势,建立和完善解剖学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现代技术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培养现代医学创新人才为目标,针对学科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手段、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构建以现代教学技术为手段,结合传统教学优点,利用虚拟实验室和网络自主学习为依托的新的教学体系,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有利于实现向“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为系统解剖学教学体系和手段的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系统解剖学网络资源的选择和使用
3.1 网络资源的选择和重组
网络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幻灯等素材及各种课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最新的信息或远在国外的相关资源、实验、活动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课堂里,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与时俱进”。而素材往往分布零散,需花大量时间人力查找整合。教师在教学中,应视其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高效则用,低效就不用,要有选择、有目的的运用。解剖学专业资源库由多媒体素材库、模型库、案例库、网络课程库等构成。经过多年的教学,人体解剖工作者们制作和积累了大量的图片、声像资料、动画,加上虚拟人数据库等。这些资源都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将它们分类到资源库中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和学生利用资源库中的数据库检索功能,就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查找和调用,同时还能通过使用资源重新整合出新的资源。
3.2 资源的设计与使用
系统解剖学网络课程体系既可支持网上教学和科研,为网上备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又能进行在线交流和答疑,方便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还可直接用于远程教育,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信息的表达者,又是信息的加工者、处理者,居主导地位,也可以说是教育过程中的枢纽。教师必须充分分析各章节的内容,最好由经验丰富的教师班子组织教学内容、素材、典型例题,并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为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明确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结构关系。此外,教师还必须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寻找一些相关教学资源供学生查阅参考,让学生通过教育资源的收集学会去分析、理解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分析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对各种资源一定要精心策划,灵活运用,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达到“双向交流”的最佳境界。
总之,网络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教学的内容也日益丰富,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一切都为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到系统解剖学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和系统解剖学课程的有效整合,是适应现代化教学、培养更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吴畅渠,曾满红,张德兴.营造人体解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网络环境[J].解剖学研究,2004,26(3):231-232.
[2] 赖红,吕永利,赵海花.护理学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解剖学研究,2005,27(2):159-160.
篇3
【关键词】 课程建设 医学专业 病理解剖学 网络课程
“病理解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主干学科和连接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桥梁学科,虽以形态学为基础,却兼具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该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实践性强、内容抽象,理解和记忆难。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针对军队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结合医学学员的专业特点,我们在“病理解剖学”网络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 网络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网络课程是在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1]。
现代远程教育指的是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传播工具和途径进行的教育,是数字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结合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1sI。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其特点体现在教育环境的虚拟性、面向社会的开发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和教育形式的自主性上。教学对象的学习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享用最优秀的教学资源。教学双方可以即时讨论,实时解答,激励学员参与意识,有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网上,教育对象之间还可以协同攻关,共同提高,体现出个性化的学习[2-3]。
2 网络课程的建设实践
网络建设涵盖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改革内容,具体内容包括:①网络课程学习。网上内容突出教学目标要求,条理清楚,简明扼要,提供相应知识的图像、动画链接,图像配有文字说明和热键提示,图像资料除教学内容外,还提供临床典型病例和症状、体征以及基础学科的相关内容和相关知识点的检索,有利于训练学生自主学习。②网上讨论。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对病理解剖学学习的有关问题进行在线讨论。网上答疑则为学生向教师提问,由教师每天定期回答,学生可以指定教师回答,为学生学习和学生与教师沟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③网上自测。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遵循有效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设计每一章学习内容的复习思考题及自测题,主要以选择题为主。有利于学生自主复习和及时检测学习效果,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将教学效果及时反馈给授课者,有助于授课者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依据。④教学文件。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习指导、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等教学参考内容。通过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帮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定位、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通过网上教学日历,以方便学生及时跟上教学进度,及时预习和复习。教学课件和教学动画可实现下载和播放,有利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⑤网络资源。把与病理解剖学相关的资源网站链接到网络课程网站上,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进入到相关的网站进行学习。
3 网络课程教学系统的制作
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系统通过相关通信设备、线路及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而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它具有存储空间大、传播速度快、交互效应好、监管力度强、无时空限制等优点。根据网络的运行特点,主要从文字、图片、视频三方面收集、整理与制作[4-5]。
3.1 仪器设备 硬件环境:①赛扬处理器2.5Hz;②256MB内存;③INTEL原装-845GVSR主板;④80GB硬盘;⑤CD-ROM驱动器。软件环境:①windows XP操作系统;②Micorsotf office2000的安装(含Frontpage、Access);③Dreamwaver MX的安装;④Flash MX的安装;⑤photoshop 6.0的安装;⑥Powerdirector Pro.视频处理软件的安装。
3.2 制作过程 ①根据各章节教学大纲、病例讨论、习题集;②采用数码摄像机、计算机扫描仪制作病理教学图库和绘图模版;③运用Powerpoint、Authorware6. 5、Photoshop7. 0软件制作病理教学课件;④利用Macromedia DreamweaverMX、Cutepage网页编辑器v2. 0,借助校园网并管理多媒体辅助教学网页。4 网络课程教学的优势
网络课程是以计算机为核心,运用网络技术制作的通过网络传递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活动的教学材料。网络课程是由主页、目录、导航、界面和交互等多个部分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6]。
网络课程的内容体系、学习方法和教学管理都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的,所配置的网络学习环境能为校内外一切学习者提供适应不同需求,不受时空限制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和资源。学习者可以根据每个人所属的学习类型来学习。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网络课程创造了良好的交互协同的学习环境,通过E-mail、BBS等方式建立学习者之间或师生间的交流,在极大程度上方便了学习者的协同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随时加入讨论小组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学习者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网络课程为远程学习者创造了虚拟的课堂学习气氛和及时解决学习中问题的条件,可显着提高学习效果。
网络课程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如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来储存、传输、处理多种学习资源,将抽象化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具体形象化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习者在愉快的氛围中直观地从形、声、色中感受信息。网络课程的多媒体性能极大地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
5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网络课程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各学校的网络课程大多处于初建状态,缺乏相对统一的考核标准,也缺乏相互之间的交流。目前的网络课程教学素材库内容积累尚少,还需要对相关内容不断进行增补。由于计算机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教师尚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课程进行教学,没有对网络课程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现在的网络课程教学还仅仅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而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增加兄弟院校之间网络课程教学经验的相互交流,不断更新和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增补更能吸引学生的形式的课件,加快在职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培训,才能够更好地把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其能够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辅助工具。
综上所述,《病理解剖学》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的重要补充,为学生提供了新颖的学习平台、广泛的学习机会及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
参考文献
[1] 王渊.医学网络课件制作模式的探索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2):134-135
[2] 杨定友.网络教学中应把握的几个环节[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6, 20(4): 327-329
[3] 李凤慧.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关键问题的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 2006, 6(2): 153-155
[4] 王德盛.外科学多媒体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制作[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医学院学报,2002,24(3):180-183
篇4
关键词 教学改革;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277-01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Edible Fungus Cultivation Technology Experiment
LI Zhi-tao ZHAO Juan-juan LIU Hai-pe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Hengshui University,Hengshui Hebei 053000)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eaching reform of edible fungus cultivation technology experiment by selection of experiment content,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enhancing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changing course examination mode,which improved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level.
Key words teaching reform;edible fungus cultivation technology;experiment teaching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础理论知识、菌种制作技术及主要食用菌的高产栽培新技术,加强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使学生们能在生产实践上正确地应用、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对该课程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
1 精选实验内容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涉及的实验项目繁多,要求学生们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并不现实。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践,精选实验内容,面向地方经济,不断进行课程专业教学改革,使本门课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1]。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只有16学时,在有限的学时里,特别注意实验的连贯性及实用性。以最常见的平菇栽培为例,实验涉及平菇栽培的各个环节: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及培养。具体实验安排如下:实验一,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为母种制备提供培养基);实验二,组织分离法及母种转管技术(制作母种);实验三,食用菌原种的配制、灭菌与培养(制作原种);实验四,平菇栽培技术(制作栽培种,并进行培养,直至栽培出平菇)。通过这个综合大实验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基本掌握平菇的具体栽培技术,以后在研究其他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时可以很好地借鉴平菇栽培技术,同时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基础。另外,本课程设置要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实践课时的比例还应加大,本门课程应有1/2的课时为实践课时,以期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每学期可安排学生们去企业参加实际生产至少1周。
2 改革教学方法
2.1 合理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信息呈现信息量大的特点,但是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减少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同时学生们也难以消化大量知识,制约学生的能动性。在实际教学中,尽量简化多媒体信息,突出重点内容;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进行有机组合,使一些抽象、复杂的问题易于理解,为学生们形象、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提供有效途径。
2.2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多为学生创造动手和动脑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课时要经常提出问题促使学生们思考,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己抛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会很有帮助。同时,进行角色转换,比如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备课、讲课,组织学生讨论,教师进行评价和完善,提高其创新能力。
3 加强校企合作
我国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普遍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不足,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2]。在平时教学当中,组织学生多参加企业实习实训,可以增进学生对企业以及社会的了解,改变其对就业的认知,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的工艺流程为实习学生开放。实习期间,学生们要主动向有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学习,在与员工沟通中了解生产流程,了解企业相关行业知识,掌握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动态,并深入到生产一线学习生产工艺、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企业对于相关技术岗位的技能要求、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从而开阔眼界;同时,公司相关技术负责人进行现场指导,使学生对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各环节有更深入的了解,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拓宽专业知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通过学到的实践技能,可以使食用菌栽培技术这门课更贴近实际生产的需要,可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分析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学生的实习报告进行指导。通过实习,不仅加强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结合,而且为其就业和创业提供了实践机会。
4 改变课程考核方式
学生学习的目的往往只是为了考试过关,不利于学生学习
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养成[3]。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考试的学生,而是综合素质与能力突出的人才。要完善传统的考试方式,一门课程的考核应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可以在笔试中增加分析归纳综合应用方面的试题,添加技能操作考核等内容,适当地淡化结果、强化过程[4]。
5 结语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改革的实质与方向,使课程教学更加符合教育培养的目标,自己不断学习并进行反思,去探索与实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务必适应学生、适应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学生真正对学习感兴趣,使学生能够学好知识,提升其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5-9]。
6 参考文献
[1] 张彦民,韩文凤,邱泼.职业院校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的教改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3):92-93.
[2] 李晓靖.教改背景下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5(3):147-148.
[3] 张佳艳,熊建文.独立学院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探讨与改革[J].轻工科技,2013(8):173-174.
[4] 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68-73.
[5] 汪军玲,周本宏.谈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09(7):261-262.
[6] 孙金旭.食用菌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以衡水学院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12(1):108-109.
[7] 黎勇,黄作喜,齐泽民.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食用菌教学周年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6):206-207.
篇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进教育创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人体解剖学作为护理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及临床护理操作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构建创新型课堂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开展解剖学创新教育的关键。
一、构建创新型课堂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创新教育是一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并在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发展学生智慧品质、创新精神和个性品质的教育,其核心在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涉及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但最根本的在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因为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阵地[1]。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很多方面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课堂教学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就要打破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线,培养知识型人才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培养复合型创造型人才的创新型课堂教学体系新模式。
二、创新型课堂教学体系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学重在能力培养。
2.开放性原则。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开放自由的心态;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开放性、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不能满足和局限于课本和标准答案。
3.过程性原则。重视实践及探索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教学体系中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整体优化,精心设计,使教学过程符合教学目的。
三、创新型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
1.树立创新型课堂教学新理念
1.1树立全面开放的教学观。全面开放的教学观,有利于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有利于促进师生角色的转换。
1.2促进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输出者变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角。
1.3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贯穿于高等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树立“立业先立人”的思想,把“授业”与“传道”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教师除了“授业”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加强人际沟通能力,使自身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2.慎重选择教学内容和侧重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推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3]。针对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解剖学知识进行筛选和发掘,以“适用、够用”为原则,修订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和护理实践操作相结合,加强解剖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更加贴近护理专业需求,丰富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体系建设。编写护理专业特色教材,突出其专业特色,将其与临床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相区别,改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照搬临床医学专业,共用一套教材,教学内容偏多、偏深的现象。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解剖学教学。如情境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典型场景,将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对知识进行延伸,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PBL教学法:教师首先设置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以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为主线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病例教学法:将临床相关病例导入教学过程,尤其是常见病、多发病,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4]。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每个人都具有创新性的潜能,只有在浓厚的创新氛围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才能把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实现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如建立解剖兴趣小组、PBL学习小组等,延伸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4.加强师资建设,重视实践教学
基础课教师应常态化进入临床护理第一线见习,了解临床工作中应用到的基础知识,熟悉临床操作技术,以便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完善教学设计。解剖学作为形态学,应重视实验教学,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编写护理专业解剖学实验指导,制订护理专业解剖学实验教学计划,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解剖学实验基地,设计制作护理专业教学特色的解剖学标本,如导尿术插管标本、肌肉注射标本等, 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临床护理操作有所了解,初步建立临床操作安全意识。
5.改革课堂教学评价观
篇6
关键词:CBL教学法;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
《局部解剖学》是临床医学特别是以手术为治疗手段的学科和影像诊断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局部解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成败的关键[1]。以往的实验教学大多以查证型教学法为主,这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显现出一些明显弊端。根据课程特点及本校的教学情况,我们将基于案例的学习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2~4]运用到《局部解剖学》的课程之中,专门针对CBL的案例如何设计进行探讨,对培养学生纵向性学习、横向性思维、应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一定的成效,将体会介绍如下。
1方案设计和实施
随机选取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4班、23班为实验组,共计60人,进行CBL教学改革实验;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9班、17班为对照组,共计59人,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实验室配备有多媒体。具体方法是:①受实际教学学时的限制,于课前一周引入CBL模式,精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经典临床病例发给同学,并就病案设计解剖学问题,附加简要的分析说明,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组织班级学生随机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组4~5人,每个小组轮流派出一名组长,负责协调本组课堂中的学习讨论。②发挥网上在线课堂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实习前,课前在线观看教学视频,让学生对相关内容有感性认识。以提问方式为主,时间尽量控制在5~10min。③标本操作和观察是局部解剖学的基本教学手段,通过对人体表面标志的摸认、器官体表投影的度量、脏器位置毗邻的观察、血管神经走行的观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人体局部配布规律的基础知识。④实验结束后就之前提出的病例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总结,每周由组内成员轮流担任准备课堂结束时的发言,结合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质量进行评分。⑤评价方法:a.理论考试,每年均用标准化试题库抽取的同类型、同难度系数的试题,进行统一考试、统一阅卷。b.学期末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学生对CBL中案例的要求和认识,共发放调查表119份,收回有效调查表115份,有效回收率为96.6%。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P
2结果
2.1学生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分析 见表1。两组学生卷面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问答题得分优于对照组(P
与对照组比较,P
2.2问卷调查分析,如表2所示,实验组中100%的学生认可C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P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讨论
结合本次教学研究实验结果分析,CBL教学模式显现出了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以下优点: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围绕临床病例和问题查阅最新的文献,以更新相应的知识。②培养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法只告诉学生现成的知识和操作方法,至于为什么,教科书没有写,教师也很少介绍。有些内容已经过时,有些内容非常乏味。恰当的案例可以使学生进入一种"带着问题学"的状态,更加重视问题的提出和问题情境的创设,重视自己对知识和技能的钻研过程,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以案例版教材为媒介,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能够促进他们独立思考问题、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教学中通过接触临床外科病例,使教学过程近似的模拟了外科临床的工作程序,进而提高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③促进"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传统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听没听,懂没懂,到最后考试的时候才见分晓;考的大都是一些死知识,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实施CBL,学生在阅读案例后首先要进行消化,然后再去查阅各种大量的资料,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遭遇一些新的问题,自然会产生一些新的办法。师生之间增加了互动交流的机会,共同体验"教学相长"境界中的美妙,良性循环的教育理想离大家更近了一步[5~7]。
在此次研究中,笔者认为还有需要突破和完善以下几个地方。首先,怎样选择合适的病例,构建高水平的问题是CBL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的关键问题。病例的内容应将基础学科与临床外科融会贯通,以便于学生讨论和分析,并能系统的掌握有关知识,真正达到CBL教学的预期目标。其次,CBL教学模式对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文献查询的能力才可参与讨论。再次,陈旧的案例滞后于科技发展水平。一些案例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自然落后于学生所面对的现实;最后,对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和实施方式把握不够。
总之,CBL教学模式对于《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帮助学生构建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理.局部解剖学有机结合临床病例的教学方法探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0(18)1:57-58.
[2]Carder L,Willingham P.Case-based,problem-based learning:Information literscy for the real world[J].Research Stategies,2001,18(3):181-190.
[3]方海明.CBL教学模式在药理教学中应用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11(2)155-157
[4]CBL教学法在胸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1):76-78.
[5]易西南,孙建水,伏灰.局部解剖学与其他学科整合的PBL教学模式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22-24.
篇7
关键词:医科类 独立学院 人体解剖学 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当今应对科技信息与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培养新世纪综合性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20世纪初,国外就开始出现双语教学,并一直被教育学家所关注,研究形成了双语教学、双语教育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有了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对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在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语言、知识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双语教学从中学到大学再度兴起,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双语教育的概念与界定尚不统一,双语教育的实施形式也多种多样。一些研究者认为,双语教学是指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授课的教学。加拿大的M.F.麦凯和西班牙的M.西格恩提出“双语教学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系统,且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这两种定义较好地给出了“双语教学”的狭义(前者)和广义(后者)的定义。
1 解剖学实行双语教学的意义
实施以双语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双语教育是高校在新形势下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培养新型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措施。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理应首当其冲。人体解剖学的知识体系具有特殊性,该课程既有理论体系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又有知识体系的外延性和辐射性。即:解剖学是介绍人体形态结构的独立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解剖学又为医学其它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提供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和人体结构的名词术语,这体现了解剖学的外延性和辐射性。据悉,医学科学中有关人体结构的名词90%以上来自解剖学。因此,对解剖学实施双语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以英语为载体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又可以将人体结构的英文名词术语直接在其它基础和临床学科中使用。从这一意义上讲,解剖学的双语教学意义更为深远,有事半功倍之效。目前只有少数医学课程被列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解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尚未入围示范建设项目,可见解剖学双语教学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要加快步伐。作为云南省唯一一所医科类独立院校,我院的人体解剖学的双语教学在一年级本科生的系统解剖学课程中开展。针对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不同专业本科生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理论课用英文为学生讲解器官位置、形态,实习课双语教学可用“兴趣班”的形式来开展,人数25―30人为一组。讲授内容结合本周刚学完的专业内容,用双语授课,并且对医学英语构词法(词根、词缀、词性)及其在识记解剖英语词汇中的应用进行讲解分析。这样下来一学期熟悉大约500个左右的单词和常用句型的表达方法。
在三年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局部解剖学课程学习中,大课中适当增加英文板书比例,重点内容用双语介绍。解剖操作、标本示教时,则反复强调英文专业词汇,课堂提问、操作的预案、实习小结报告的书写中,鼓励学生尽可能使用英语。
2 实行解剖学双语教学的展望
2.1 现状
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历来重视解剖学的教学改革,目前的本科教学中,适当地增加专业英语单词的教授。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既能促使教师对英语的巩固提高,又能使同学在学习中不断的探讨医学专业英语的奥妙。因为人体解剖学是基础医学课程中尤其重要的一门课程,理所当然地成为双语教学的首选科目。双语教学的开展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其开展却有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在于我院是一个三本院校,学生间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导致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双语教学时学生的反应不佳,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点掌握欠缺,课后复习和巩固也有一定的困难,这无形中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要在相同学时的情况下进行两次讲解,一次是英语,一次是全中文。另一个原因是实行了双语教学就要对现有的考试进行调整,考试使用全英语试卷,这样也加大了学生的考试难度,对于英语水平差的学生来说就无从下笔了,要是考试时允许学生以中文答卷,那出英文试卷的意义就失去了。
2.2 实施措施
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要求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必须使用英文教材或讲义,教师必须用中英文制作课件,用外语授课的比率必须达到教学内容的50%以上,期末考试试卷必须使用中英文命题。为使解剖学的双语教学扎实稳妥地实施并获得预期效果,解剖学教研室严格执行学校对双语教学的相关规定,结合课程的实际情况,对解剖学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教学过程都实施了具体有效的措施。
2.2.1 选择合适教材。教材是知识的主要载体,选择合适的教材至关重要。解剖学双语教学仍使用中、英文组合教材。要求学生必须购买中、英文两本教材,并借用或选购一本解剖学图谱。系统解剖学选用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英文版)“Textbook of Human Anatomy”和顾晓松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医学院校新世纪教材《人体解剖学》,同时将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自制的《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导》,改为双语版在学生中使用;局部解剖学则选用王怀经主编,“A Textbook of Regional Anatomy”和于彦铮主编的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社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英文版);实习指导使用《局部解剖学实习指导及中英文习题集》。
2.2.2 抓好课前集体备课与试讲。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认真备课和试讲必不可少,集体备课更是提高教师备课水平的重要措施。集体备课首先是共同确定上课内容和PPT课件的内容。要求每位参与双语教学的青年教师认真准备两套资料,一是英语PPT课件,二是中文PPT课件,讲稿也是两份,一份是英语口头讲稿,另一份是中文口头讲稿。青年教师备课非常认真,上课前两周将PPT课件交给两位以上有双语教学经验的教授及英语教研室的专家进行审阅。教授和专家们对PPT课件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给青年教师作详细讲解或辅导。上课的前一周,青年教师要进行试讲,由资深教授点评,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
2.2.3 在双语教学中大多数解剖学名词有一个来自拉丁语或其它语系的名称和一个英语名称,还有的名词既有英文或拉丁语的形式又有以人名命名的形式。这不仅使学生感到困惑和学习困难,教师也颇感不便。鉴于解剖学外语名词的多元性这一既定事实,要求青年教师以选定的教材中的名词形式为基本标准,尽量熟悉和了解其他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发音问题也是一个难题,为了避免不同老师发音的不同给同学造成困扰,我们在发音上严格要求青年教师对不熟悉的名词不能望文发音,要逐字查字典核实。对多词根组合性名词要注意准确划分音节,轻、重音节划准了,既方便发音又有利于记忆。
2.2.4 抓好课堂互动。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充分备课的目的最终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如何把经过充分准备的讲课内容,高效率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以中、英文两种形式掌握解剖学的理论,是对教师教学功底的考验。这要求在开展双语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与学生互动:一是对重要的、关键的解剖学名词术语,选择性的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跟着教师大声读出来;二是每节课利用5~8分钟时间复习,一个同学读出解剖学的英语名词,另一同学将英文解剖学名称译成中文;三是教师读出解剖学英语名称,由学生随后说出中文名称;四是将PPT课件的使用与传统手写板书板图结合起来,教师把关键的内容和解剖学名词用英文写出来,以便使学生对英语名称的印象和记忆深刻,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2.2.5 抓好课后复习。双语教学课后复习是学生巩固和记忆所学知识的必要过程。教师通过校园网向学生提供PPT课件,便于学生下载课件进行复习。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解剖学双语教学网站,让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或PPT课件进行巩固学习。
3 关于《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针对2008、2009级临床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
针对我院2008、2009级临床专业的200名同学用30道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情况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30道题目中的部分关键性题目答案百分比进行了统计(见表1)。
通过以上问卷的调查结果可以明显的发现,大学生对于英语还是非常重视的,但是由于口语方面没有及时形成语言环境,学生很少用英语来表达,所以口语是他们的一大难关。在医学教学中,学生还是很渴望双语教学的,所以在教学中英语的比例一般控制在30%―50%以内,这样他们较易接受,学起来也相对容易些。在此次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也希望老师在教学中多应用一些相关的专业词汇给他们做介绍,加强同学们的听力训练。他们在教材使用上的意见是中英文对照的教材用起来方便,同时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合理运用中英文和同学互动、提问,这样才能有效的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通过以上的反馈不难看出,《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4 解剖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我院为期三年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和实践来看:解剖学双语教学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像我院这样的三本学院,开展起来颇有难度,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尚需逐步解决。
4.1 教材问题。目前我们虽采用国内优秀的中、英文教材,但一门课程同时使用两套教材,存在诸多不便。如中、英两套教材的内容往往不完全统一,甚至出现某些矛盾,这给教与学均带来不便。
4.2 学生基础较差。学生的英语基础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尽管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学了近十年的英语,掌握了相当多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词汇,也系统地学习了语法知识,但仍存在听不懂、看得慢现象,更无法用英语直接进行交流、对话。
4.3 课时不足。双语教学要求教学课时数比单语教学要长,特别是在刚开始授课阶段讲得比较慢,因而存在教学计划以及授课学时如何调整的问题。课时严重不足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
4.4 师资短缺。师资短缺是影响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瓶颈问题。教师是推动双语教学的关键,但目前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同时具备专业素质与外语能力的教师十分缺乏。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虽然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但外语水平较差,而一些年轻教师虽然有一定的外语功底,却又缺乏教学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真正符合双语教学要求的师资十分有限。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事物,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新挑战,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参加这方面的训练,尤其是对具备一定外语素质的中青年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培养:(1)出国进修,完全在英语环境中进行学习,这一点因为耗资不菲,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2)加强他们外语的说、读、写、译的能力;(3)促进新、老教师的交流,丰富他们的教学经验,使他们切实担负起双语教学的重担。
4.5 管理与激励措施滞后,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缺乏有效的调动措施。要解决这些问题,需多方努力,不断探索,才能真正达到培养新世纪的医学高级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序吾,韩德恩.医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建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03:01-02
[2]余菁,欧阳丽斯等.解剖学双语教学授课方式的调查分析[J].解剖学研究,2005;04(27):315-316
[3]李月英,胡海涛等.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模式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4,06(12):505-507
[4]张德兴,曾明辉等.双语教学对学生解剖专业知识学习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05:80-81
[5]王世泽,杨晔琴.医学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困惑和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2006,(6):114.
[6]高志杰.高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2):14.
[7]曾洪艳、黄素群、陈诗芸.医学类独立院校双语教学探析[J].时代教育,2010,07,056.
篇8
【关键词】翻转课堂;学生授课;运动解剖学
0 前言
近年来全国大部分体育院系对《运动解剖学》等理论课程进行了缩减,我院《运动解剖学》由最初的108学时缩减为64学时,实验课时也相应减少,改为10个学时。课时偏少,特别是实验课时不足,是运动解剖学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1]。体育专业的学生因其文化课基础稍差,“重术科、轻理论”的情况普遍存在。如今教室免费wifi的普及,使得课堂成了部分学生睡觉、玩游戏、看电影的乐园。加上老师满堂灌式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一份试卷定成绩的考试模式,光靠考前突击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也使得部分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过程失去了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能够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一定的改革,能吸引这部分学生把精力集中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上来,这种尝试还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颠倒了传统的“课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安排,在国内日渐兴起[2]。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学生授课模式对体育专业理论教学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习效果、学生认可度等方面是否有积极意义。
1 基于翻转课堂的《运动解剖学》学生授课模式的准备
1.1 《运动解剖学》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对教学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3]。目前,借助于学校教务处的网络教学平台(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研发),《运动解剖学》课程拥有比较完善、全面的网络教学资源。
1.2 《运动解剖学》拓展性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库中除了包含以上常规教学材料外,根据《运动解剖学》的课程特点,建设了运动解剖学拓展性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图片库、视频库、试题库、教学软件库等。
1.2.1 《运动解剖学》图片库
主要运用网络下载、解剖学图谱扫描、自己拍摄等方法,系统制作完成了运动解剖学各大系统的图库,共约6500幅图片,为同学们线下学习提供了极大帮助。
1.2.2 《运动解剖学》视频库
建立了《运动解剖学》相关的医学视频库,共51部,时长超过1000分钟。每部视频均有运动解剖学的相关知识点,提出2-3个问题,可供学生在课下自学思考,加深对相关章节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1.2.3 《运动解剖学》分章节试题库
建立了《运动解剖学》分章节试题库及答案。内容覆盖所有的12章,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填空题、配对题、填图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字数接近7万。
1.2.4 《运动解剖学》3D软件库
下载了三维人体解剖软件2套。软件采用3D技术,视觉效果好、真实,便于使用者更直观地理解人体结构之间的解剖关系;软件之中的人体数据来源于亚洲东方人体,更接近于实际解剖,能分别呈现男女两套不同人体。另外,软件内容庞大丰富,涵盖了人体所有系统和主要器官,可以在模型中实时3D交互,从各个角度观察人体的结构,能随时显示放大、缩小、隐藏、透明化处理任意结构,并可以随时大幅面保存当前图像,是一步一步学习人体解剖的好助手。
2 基于翻转课堂的《运动解剖学》学生授课模式的实施过程
针对《运动解剖学》课程“运动系统”中的“骨骼肌”部分,对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对比实验,分为翻转教学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翻转教学组进行基于翻转课堂的学生授课模式,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2.1 课前准备阶段(知识获取的过程)
教学设计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任务与目标设定,然后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微课的制作或微视频的录制,再将制作好的微课、微视频、教学课件、测评试题等教学资料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测评,将平台上论坛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带到课堂中与学生一起讨论。
2.2 课中阶段(知识的内化过程)
任课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讲解和点评。学生主要是根据课前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和小组授课(经过验证,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分组、随机指定一名学生上台讲授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课后阶段(知识的评价过程)
学生要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资料学习,或者与老师、同学互动交流。学生授课结束之后,要求同学们把自己小组准备的讲课内容课件、讲课感悟等相关内容,提交到平台作业一栏,同学们可以互相参观学习,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展示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价,作为平时表现分的一部分。
3 基于翻转课堂的《运动解剖学》学生授课模式的效果评价
3.1 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班学生对学生授课模式效果的看法。经过统计分析可知,多数同学对于学生授课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还是持肯定积极态度的。
3.2 课堂氛围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学生的听课状态得到明显的改善。平时上课,学生经常是趴倒一片,学生授课模式实施以后,学生的听课状态明显改善。另外,通过观察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得到明显的改善。有学生提前20分钟到教室,拷课件,准备讲课的内容,宿舍成员之间紧密团结合作。
3.3 学生测验成绩
课后对两组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测验,测验题型包括考查肌肉起止点、部位等内容的记忆类客观题(满分10分)和考查肌肉功能、锻炼方法的应用类主观题(满分10分)。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测验成绩进行整理与分析,数据用±S表示,组间差异性用t检验,显著水平α=0.05,非常显著水平α=0.01。从结果来看,不管是记忆类题型还是应用类题型,翻转组学生的测验成绩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客观题=7.063,P
4 小结
基于翻转课堂的学生授课教学模式,在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中能有效提升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课件制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对其它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实施各种教学改革,包括翻转课堂教学的基础,针对性的课前准备是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前提条件。在翻转课堂的实施阶段,尽管学生是授课的主题,但依然要强调教师的引导把握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赳赳,王国军,王国基.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8):209-210.
篇9
1传统局部解剖学教学模式
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学生多,教师难以全面及时的指导学生上实验课,教师工作量大,工作环境恶劣;对一些典型的、特殊的结构(如畸形、变异等),不能及时地面向全体学生展示;解剖过程无记录,给日后的回顾及错误的纠正带来困难。当前在尸体来源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授课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是困扰老师们的一大难题[3-4],为更好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7月,在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全国首家引进实验室录播系统,该系统应用于网络课件制作,建立优质实验课资源,互动教学,教学技能训练,及教学评估。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我们利用该系统播、点、管、录等功能将教师授课和学生听课场景以及课堂板书等进行智能化的切换录制,自动生成课程资源,基于学校的校园网环境,可实现多班级集体实验课直播、录制存贮、后期编辑等应用,改变了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活动,呈现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局部解剖学的教学形式形象化、多样化、立体化,教学活动生动、具体、灵活,保存有价值的教学资料,使有限的教学资源达到共享,节约教学成本,为培养新型医学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2录播系统改革局部解剖学教学模式的优势
2.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前提下,利用录播系统的功能,把局部解剖学的教学活动丰富起来,通过播放典型案例,录制珍贵教学资料,现场同步传输,学生互动,让教学形式多样灵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开拓视野,拓宽思路,让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示范性教学、学生远程学习,网络直播教学等等。
2.2课程资源建设:全面改善教学的硬件设施,满足现代局部解剖学教学要求,在优质的实验课程资源、优质实验课程示范教学;远程教研评估;教学技能训练;教师教学反思;自主学习等方面合理应用推广,更好地发挥我院解剖学教学的优势,提升我院的基础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创建一流的医学院校,更好地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2.3节约成本,资源共享:在尸源紧缺的前提下,通过该系统的使用和普及,保存有价值的教学活动资料,可以节约的人力和财力,网络课件循环使用,缩减经费支出,达到资源共享。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需求,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网络视频技术、环境的不断成熟,教学媒体资源建设必然会转向课程资源的建设、应用和普及,通过录播系统在多媒体教室的普及,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化和课程资源建设,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建设重点[5-6]。
3录播系统功能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3.1实现立体化教学模式,利用录播系统,多方位展示教学活动全貌,实现三画面立体转换,即教师授课场景、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实际操作等教学环节的切换。
3.2建设优质的实验课资源库,在实际操作中,遇有典型案例,专家授课,教师示教讲解等实时录制,制成课件,分类保存,为以后示范性教学,远程教育,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同时也节约教学成本,达到资源共享。
3.3互动教学,利用服务器,教师可以进行多教室画面选择性在教学现场播放,实现老师实时管理和讲解,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摩、学习,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教学形式多样灵活。
3.4教学评估:利用录播系统中微格教学评估系统,按照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评测评估,通过远程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传统解剖学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体现了多元化教学方式的互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4参考文献
[1]林萍,吴碧莲,林志明.在局部解剖的实验教学中引进数码互动设备及相关课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8,26(4)增刊:79.
[2]李永涛,高恒宇.局部解剖学教学方法进展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NO.02
[3]秦向征,李光照,李良昌.局部解剖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解剖科学进展,2010,16(1):95.
[4]聂政,陈建军.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1,29(4):134.
[5]李素云,万炜.多媒体网络互动系统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2,(1):100.
篇10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在现代医学教育中,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很成熟的教学手段。但是,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如何更好的用于教学,还需要有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作为形态科学,直观性比较强,与临床科目的联系比较紧密。这门课程特点是名词繁多,内容复杂,记忆难度大。据统计,医学中有1/3的名词来源于解剖学,面对如此繁多的需要记忆的内容,学生普遍反应课程难学、难记[1]。基于此,我们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实施《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任务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现总结如下:
一、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学生解剖学基础知识几乎零,学习难度较大
当代医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所受到的教育,对于人体正常器官的形态结构,几乎处于一个空白状态,相关的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专科院校普遍在入学第一学期完成;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新生们,面对如此大量、生涩的名词要在很短时间内熟记,绝对是艰难的挑战。
2、教学课时数相较本科大幅减少,教学难度加大
目前,在大多数医学高职高专类院校,由于学生在校时间很短,医学必修课程又较多;所以,普遍存在重专业课程,轻基础课程的现象。作为医学基础课程的《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时首当其冲地被大量压缩,而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又没办法大量删减,导致教学时间相对紧张。另外,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作为一门形态学科的特性,最好的学习方法是采用实体标本、高仿真模拟标本等,最好的讲解方法也是直接应用实体标本等,这就需要大量的师资和学习资源。要想取得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这无疑又给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老师和学生加大了难度。
3、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效率不高
当前,大多数的解剖老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来说,其学科特点是课时少、内容多、课程集中、知识点系统性强。如果只用传统教学方法教授,教师备课负担重,学生理解、消化、记忆也慢,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很低。
二、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任务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实施效果
1、任务教学法
我们通过在课前由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分解任务并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得一些必备的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知识点不断的出现,加深了知识的印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轻重有了一个认识,这就对学生对于重要知识点的把握起到作用。在学生完成任务时应用遗体或标本会在头脑中形成的三维立体结构,不但对所学知识点加深了理解和记忆,而且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老师向学生推荐相关专业书籍以及查询资料训练,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完成任务时,可以逐渐形成良好的临床疾病的学习和临床思维习惯,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做好铺垫。
2、情景教学法
我们针对于不同的知识点,通过老师对其中的适合该法的教学内容设计特定的教学场景。通过创设典型场景,让学生参与到情景中,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还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为今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这种开放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有利于养成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要点内容,增强对医学的兴趣[2]。
三、对于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其他方法的思考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做涉及到的名词、概念等比较多,学生不容易记忆;每一堂课学生需接受的信息量大,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压力大;各个章节在知识结构上联系很紧密,但是在实际教和学过程中却被分割成相对独立的章节,导致学生感觉内容分散,不知该掌握到什么程度;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画图、挂图等方式展示人体形态结构,工作量大、效率低、交互性差等。
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大都采用PPT,这种简单幻灯片式的教学手段弊端较多,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医学教育需求。Authoware编写CAI课件优点很多,该种软件编写的CAI课件界面生动、赏心悦目,可以明显提高使用者学习的效率;图像全面、理解容易,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图片,使每次课图片大量的增加,使原本复杂的结构,也变得容易理解;动画演示、印象深刻,对于一些器官与结构展示,通过动画的方式演示,更容易理解[3]。
四、进一步改革思考
面对诸多的教学难题,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拘泥于某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创新教学手段,改变现在通用的应用PPT进行教学,制作CAI课件,同时结合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攻坚克难。最终到达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可能的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主动性、长期性。
参考文献:
[1]余崇林等.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局部解剖学》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1,19(4),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