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范文
时间:2023-03-21 01:2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岳阳楼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段时间的舟车劳累后,终于望见了岳阳楼的冰山一角,这让在车上的我们越发按捺不住想去揭开神秘岳阳楼之面纱。于是,下了车,在导游一番嘱咐下,我们踏上了游览岳阳楼的路途。一进景区,一道颇为刺眼的阳光迎面袭来,不经意的一望去,哇!夕阳沐浴下的洞庭湖一碧万顷,远处山岛隐约,看了不大一会儿,才发觉自己早已被甩在人群之后,便不再留意,径直走去。一路上,岳阳楼各朝代的建筑结构之缩影以及各朝各代的名人墨宝纷纷看过,触摸着名家墨宝,一股岳阳楼古色古香的书韵诗韵气息便卷入鼻中,才觉前方路似乎太远,真想一步就登上那神秘的岳阳楼!
就这样,我们的步伐又加快了,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颇负盛名的岳阳楼下。已走到岳阳楼下岂有不上楼之道理?登上二层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朝书法大师张照所书写的《岳阳楼记》,其字融入了欧阳修笔法的劲峭严正,虞世南字形婉雅秀逸,还有褚遂良字体的疏瘦劲练,集大家之所长,堪称书法一绝。许多不同口音的游客称奇一番后,禁不住诵读起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岳阳楼之所以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看来和范仲淹的千古之名记《岳阳楼记》不无关系。诚如《岳阳楼记》开篇所述洞庭胜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此等壮景,才是名副其实的巴陵之绝啊!站在岳阳楼之上,凭栏极目,向西从南望,洞庭湖大桥烟波浩渺,远嵌天际;向西从北望,洞庭湖大桥如长虹饮涧,坐落天边;令人产生那长江气吞山河万里之势;向西凝目,湖心君山孤岛在万顷碧波中荡漾,胜似蓬莱仙境。不知有哪位大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江汉间多琼台杰阁,而岳阳为最。”欲比滕王阁一眺西山,黄鹤楼拟一汉阳之树,而岳阳楼呢?湖天一色,一碧万顷;山岳潜形,商旅驻足;万千气象,大观天成。令人“心旷神怡,荣辱偕忘”,几乎如临世外。难怪唐人李白诗云:“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我则看来,还不如“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说起岳阳楼,李白是脱不了干系的。话说唐乾元二年春,李白流放夜郎至巫山途中遇赦,后转途岳阳登此楼,兴奋之情溢出言表,吟道:“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因故得名“岳阳楼”。
岳阳楼名始李白,让岳阳楼久负盛名的却是北宋两位重臣范仲淹和滕子京。家境贫如糟粕的范仲淹从小立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在参加政治时事时,抨击时弊,抵御西夏,数次向朝廷举荐德才兼备的大臣滕子京,滕子京从统帅千军万马的节度使贬知岳阳,又通过重修岳阳楼震惊了朝野,而滕子京又深知文以楼名,楼以文传的道理。尽管李唐以来,以岳阳楼为题的诗赋极多,却大都“平淡无奇”因此他以时任岳阳郡守之职,亲作“求记”长书,恳请挚友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大概是效仿了洪州都督重阳盛宴引出王勃《腾王阁序》之千古名篇,就这样,历史上又一骇世宏文《岳阳楼记》问世,由此岳阳楼名声大噪,千古不衰,屡毁屡修,心想着,倘若没有文人出自内心热爱赞颂江山,景再怎么秀丽,也缺乏艺术底蕴,更别再谈有什么旅游价值了。再说来,这楼中囊括诗圣遗篇,伟人笔墨,天下名楼,三者互给补足,融为一体,真可谓是相得益彰。从整体上看,有如锦上添花,妙哉妙哉!
篇2
——题记
一个大好的晴天,我与同学欢畅游玩在千古名楼之中,妙哉!
一段时间的舟车劳累后,终于望见了岳阳楼的冰山一角,这让在车上的我们越发按捺不住想去揭开神秘岳阳楼之面纱。于是,下了车,在导游一番嘱咐下,我们踏上了游览岳阳楼的路途。一进景区,一道颇为刺眼的阳光迎面袭来,不经意的一望去,哇!夕阳沐浴下的洞庭湖一碧万顷,远处山岛隐约,看了不大一会儿,才发觉自己早已被甩在人群之后,便不再留意,径直走去。一路上,岳阳楼各朝代的建筑结构之缩影以及各朝各代的名人墨宝纷纷看过,触摸着名家墨宝,一股岳阳楼古色古香的书韵诗韵气息便卷入鼻中,才觉前方路似乎太远,真想一步就登上那神秘的岳阳楼!
就这样,我们的步伐又加快了,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颇负盛名的岳阳楼下。已走到岳阳楼下岂有不上楼之道理?登上二层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朝书法大师张照所书写的《岳阳楼记》,其字融入了欧阳修笔法的劲峭严正,虞世南字形婉雅秀逸,还有褚遂良字体的疏瘦劲练,集大家之所长,堪称书法一绝。许多不同口音的游客称奇一番后,禁不住诵读起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岳阳楼之所以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看来和范仲淹的千古之名记《岳阳楼记》不无关系。诚如《岳阳楼记》开篇所述洞庭胜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此等壮景,才是名副其实的巴陵之绝啊!站在岳阳楼之上,凭栏极目,向西从南望,洞庭湖大桥烟波浩渺,远嵌天际;向西从北望,洞庭湖大桥如长虹饮涧,坐落天边;令人产生那长江气吞山河万里之势;向西凝目,湖心君山孤岛在万顷碧波中荡漾,胜似蓬莱仙境。不知有哪位大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江汉间多琼台杰阁,而岳阳为最。”欲比滕王阁一眺西山,黄鹤楼拟一汉阳之树,而岳阳楼呢?湖天一色,一碧万顷;山岳潜形,商旅驻足;万千气象,大观天成。令人“心旷神怡,荣辱偕忘”,几乎如临世外。难怪唐人李白诗云:“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我则看来,还不如“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说起岳阳楼,李白是脱不了干系的。话说唐乾元二年春,李白流放夜郎至巫山途中遇赦,后转途岳阳登此楼,兴奋之情溢出言表,吟道:“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因故得名“岳阳楼”。
岳阳楼名始李白,让岳阳楼久负盛名的却是北宋两位重臣范仲淹和滕子京。家境贫如糟粕的范仲淹从小立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在参加政治时事时,抨击时弊,抵御西夏,数次向朝廷举荐德才兼备的大臣滕子京,滕子京从统帅千军万马的节度使贬知岳阳,又通过重修岳阳楼震惊了朝野,而滕子京又深知文以楼名,楼以文传的道理。尽管李唐以来,以岳阳楼为题的诗赋极多,却大都“平淡无奇”因此他以时任岳阳郡守之职,亲作“求记”长书,恳请挚友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大概是效仿了洪州都督重阳盛宴引出王勃《腾王阁序》之千古名篇,就这样,历史上又一骇世宏文《岳阳楼记》问世,由此岳阳楼名声大噪,千古不衰,屡毁屡修,心想着,倘若没有文人出自内心热爱赞颂江山,景再怎么秀丽,也缺乏艺术底蕴,更别再谈有什么旅游价值了。再说来,这楼中囊括诗圣遗篇,伟人笔墨,天下名楼,三者互给补足,融为一体,真可谓是相得益彰。从整体上看,有如锦上添花,妙哉妙哉!
篇3
就在庆历四年的时候,我的好友滕子京被贬谪到巴陵郡。滕子京很伤心也很悲愤,可这又什么办法呢?他只能拿出经历治理这里。到了第二年,原来贫穷落后的郡竟然变成了繁华的城市,用四个字来说,那就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既然滕子京功劳这么大,他怎么不犒劳一下自己的功力呢?于是,他就重新修建岳阳楼,并在岳阳楼的上面刻上从唐朝到现在诗人的诗文。建好了以后,人们欢呼,而他却说:“建好了又怎么样,我只想大哭一场。”并且,他叫我写篇关于岳阳楼的文章给他。
我看了看他给我的岳阳楼的画像,只有洞庭湖与他相称。洞庭湖啊!与远处的山衔接,与长江交融,浩浩荡荡的,没有边际,而且气象万千呀!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奇光吗?呵呵,前人的叙述详备了呀!在画中看了看,有许多与我一样被贬的人和诗人在这里。
哼!像那连绵的雨繁密的样子,整月不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迫近傍晚天色昏暗,只听见虎在咆啸和猿在悲啼。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的感觉,担心别人说自己的坏话害怕别人讥讽自己,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十分悲伤。
篇4
1.制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统一。
2.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学习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品味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文教学的重点;理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的内涵及其在篇章结构中的作用。理解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3.从疏通字词入手
就全文来看,有如下字词需要疏通:
1、“夫”:指示代词,那;2、“胜状”:佳景;“胜”,事物优越美好的叫胜;“状”,景色;3、“一”:全;4、“衔”:含,包含;5、“浩浩”:水势盛大; 6、“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7、“横”:充溢,意为广阔;8、“涯”:边际;9、“晖”:日光,这里意为阳光照耀;10、“阴”:暗,指天色昏暗;11、“气象”:自然景色;12 、“则”:乃是;13、“大观”:壮观,雄伟的景象,“观”,景象;14、“备”:完全,详尽,15、“然则”:既然这样,那么,16、“通”:到达;17、“极”:穷尽,这里意为直到;18、“迁客”:降职外调的官吏;19、“骚人”:诗人,这里指失意的诗人;20、“于”:在;21、“物”:自然景物;22、“得无”:能不;22、“若夫”:连词,用在一段的开头,引起论述,可译为“像那”;2 3、“霪”:久雨;24、“霏霏”:雨雪纷飞的样子;25、“开”:舒展,这里指天放晴;26、“阴风”:阴惨惨的风;27、“号”:放声长鸣;28、“浊浪”:浑浊的浪涛;29、"排空":凌空,冲向天空;"排",推,冲击;30、"耀":光辉;31、"潜":隐藏;32、"樯":船桅;33、"楫":船桨;34、"摧":摧折;35、"薄暮":傍晚;"薄",迫近,靠近;36、"冥冥":晦暗;37"斯":这;38、"也":用在句中,表示停顿;39、"则":就;40"去":离开;41、"国":国都;42、"忧":担心;43、"谗":说别人的坏话,这里指谗言诬陷;44、"讥":非议,诋毁;45、"萧然":萧瑟凄凉的样子;46、"感极":伤感到极点;47、"者":……的情况,它的定语是"去国怀乡……感极而悲。"48、"至若":连词,表示另提一事,可译为"至于","又如";49、"和":温和,和煦;50、"景":日光;51、"惊":震惊,这里指波浪翻腾;52、"上下天光":上面的天色,下面的湖光;"光",景色;53、"锦鳞":美丽的鱼儿;"鳞",借代鱼;54、"芷":一种香草;55、"汀":小洲;56、"郁郁":浓郁,形容芳香;57、"青青":形容茂盛;58、"而":连词,顺接;59、"或":有时;60、"长烟":指空中的云雾;61、"一空":完全消散;62、"浮光":浮动的水面的月光;63、"跃金":闪着金光;64、"静影":倒映在湖水中的静静的月影;65、"沉璧":形容水中的月影像沉在湖中的一块白玉;"璧":平圆形的玉;66、"何极":哪有穷尽;67、"心旷神怡":心情畅快;"旷",开朗,"怡":和悦,愉快;68、"偕":一起;69、"把":持,端;70、"临";面对;71、"洋洋":得意喜乐的样子;72、"嗟夫":表示感叹;73、"求":探求;74、"仁人":品德高尚的人;75、"或":或许;76、"为":作,这里指心理活动;7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悲伤喜悦,不因为个人处境的好坏而喜悦悲伤;这两句话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方法;"以",因为;78、"居":处于,位于;79、"庙堂之高":朝廷中的高位;"庙堂",宗庙明堂,指朝廷;80、"处江湖之远":指被贬谪到边远的地方作地方官;81、"是":这。
4.在突破字词的基础上疏通文义,理解全文。设计下列练习进行巩固。
(一)填空(1)《岳阳楼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希文,宋朝________家、________家;(2)《岳阳楼记》是历代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________”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________”的远大政治抱负。(3)下列不是对偶的一项是(
)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B.日星隐耀,山岳潜形。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岸芷( )谪守( )霪雨( ) 嗟夫( )霏霏( ) 薄暮冥冥( )岸芷汀兰( )浩浩汤汤( ) 宠辱偕忘( )
(三)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1.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句子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运用对比、夸张的修辞方法,极言洞庭湖湖光山色变化无穷,为下文具体写洞庭湖一阴一晴景象作伏笔。
B.“衔远山、吞长江”运用比拟、对偶的修辞手法,赋予洞庭湖以生命、以气势,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构成一幅动的画面。
C.“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把一动一静时的光影色态写得十分生动形象,给人以美感。
D.“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伤感之情。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岳阳楼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B.《岳阳楼记》以“记”为名,借题发挥。
C.范仲淹,子希文,谥号文正。“唐宋家”之一。
D.“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一幅题岳阳楼的名联。
(五)默写
1.滕子京政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修岳阳楼的盛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人之述备矣”与________________ 形成照应。
4.时间上写洞庭湖美景的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空间上写洞庭湖美景的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花鸟草鱼落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词语。
或异二者之为 不以物喜 居庙堂之高 微斯人 其必曰
2.文段中“进”照应_________,“退”照应___。
3.文段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 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4.文段中作者巧妙地用两个设问句来逐层深入地阐明观点。第一个设问句先从________面说,后从________面说,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突出一个“________”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句,将文势推向,从而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5.“古仁人”的“忧乐”与“迁客骚人”的“悲”“喜”形成鲜明对比,前文中概括写“迁客骚人”的悲的句子是“________”,喜的句子是“________”。
6.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一组对偶句写出你的志趣抱负,要求哲理深蕴,志向高洁,并阐述以此句作为抱负追求的理由。
篇5
关键词:《岳阳楼记》文言文教学 诵读
“五四”之后国人废除读经,当然也就废除了诵读这一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教育形式。到底要不要读经的争论现在仍在继续。支持读经者认为:“一本《大学》,一千五百字,就能让你的一生脱胎换骨”;并认为废除读经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层,“没有诵读,使我们远离了大师”。经典诵读的传统没有了,大师成长的氛围也就没有了;沉稳而艰苦的诵读没有了,读书的热情也就异化了,分数成了教育的灵魂。这种说法是否中肯姑且不去讨论,但其对诵读这一传统教学手段的充分肯定,则有其合理之处。
诵读之所以为人诟病,主要原因:一是诵读过于艰苦,尤其传统的诵读多讲究“童子功”,从幼儿开始培养对语言文字的直观感觉,被认为是“扼杀孩子的天性”。二是诵读讲究“好读书,不求甚解”,早年的私塾教育,孩子入学后三年不开讲,不重理解,而是一味“死记硬背”,被认为是教师的无能和教育“巫蛊化”的表现;特别是教育实用主义思想盛行后,主张教育就是生活,认为诵读属“注入式”、“填鸭式”的教育手段,限制了学生的思考与创造,转而注重“启发式”教学,开发学生智慧。三是技术支撑无法解决,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可以通过文字来记录与传承,而有形的诵读却讲究韵律、气息,就像唱歌一般,在多媒体技术没有出现之前,无法准确的记录与传授。
上述三点,是诵读淡出教学领域的主要原因。其中第三条属纯技术原因,现在我们拥有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强大的多媒体技术,这一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其余两条属思想认识问题。如果认为诵读过于艰苦,那么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之重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不重讲解单纯诵读当然有失偏颇,但也不是一点也不合理。理由一是少年儿童的记忆力最强,诵读强调背诵记忆,其实是符合少年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的。二是古典诗文是情感的浓缩,是文化和历史的凝聚,在学生阶段全部理解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应注重的是积累、积累、再积累,随着岁月的流逝,阅历的增加,慢慢就会品出诗文中的滋味,这就是所谓的“顿悟”。相反,现在文言文教学,一不小心就沦为教师单方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同样有“灌输与填鸭”之嫌,并且剥夺了学生想象、重现、思考及至理解的机会,更是应试教育的典型代表。
文言文是一座语言宝库,文言名篇读之字字珠玑、诵之金声玉振。尽管随着语言的演变,文言已经退出了日常的生活与交流,作为语言它的实用工具性已基本丧失,但文言并没有离开我们太远,相反,它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已经渗透在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我们生命的系统软件之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激活源代码。在中学阶段开设文言课程,其目的也正在于此。因为文言也是一种语言,所以诵读就是激活的办法之一。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采用诵读这一传统教学手段,其必要性至少有以下几点:
1.有助于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必须摆脱不理解就不能读的传统观念。重讲解、轻诵读,其实也是一种误区,况且讲解难免带上教师个人的见解,出现偏差是难免的,对学生而言,则是一种经过他人咀嚼的东西,难得体会到原汁原味的精彩。这就是外国的诗歌鲜有翻译得动人心魄之作的原因。诵读则是在诵的过程中,企盼灵光一闪的顿悟,既是与千年之前思想的对话,也是发自内心的共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虽然有点笨手笨脚的嫌疑,但是所领会的却是思想的精髓。
2.有助于完整地把握语言之美。文字与音律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了语言,语言从来没有离开过音律,文言文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韵律。样式上有诗、词、曲,技术上则有平仄、压韵、对仗。不用说文言韵文,即使是文言散文,也具有“金声玉振”的音律特点。文言名篇更像是一首歌,而只看歌词是感觉不到一首歌的精妙之处的,需要投入的演唱。要在诵读中感受韵律,培养语感,甚至可以在诵读中学习气息的运用,领略古人“啸”的情趣。
3.有助于增强记忆能力。记忆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可能与先天的素质有关,但也是可以通过科学训练得以提升的。我们一谈到大师,便会想到博闻强记,其实这与先天并无多大关系,大多是后天艰苦的诵读培养出来的。现在的实验也证明,学生对经典诗文的背诵量一旦突破两百篇(首),接下来的背诵就变得非常容易而且高效。因为在强化记忆的诵读过程中,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4.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文言难学,在于艰涩难懂、诘屈聱牙,诵读则可使聱牙变得流畅,艰涩变得浅显。真正的诵读,就像唱歌一样,能使学生在音律之美中不自觉地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诵读,不仅仅是流畅朗读,不单是嘴巴对音节的正确表述,其实是一种综合感官活动,要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这是运用诵读教学手法必须明确的前提。文言文的诵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大致可分为三步,试以《岳阳楼记》为例作一说明:
1.重构文中的情景。MTV为什么比纯音乐更容易感人?就是因为融入了一定的情景。情景包括情感和场景、语景,重构情景的主要任务是再造情感、发挥情感。学者叶嘉莹说:学古典诗歌就是让你对宇宙万物、花开花落、草长莺飞都有所关心。哪怕最枯燥的文言都有情感,况且许多文言名篇特别是诗歌都蕴含了特别丰富的情感。《岳阳楼记》中大规模的铺陈写景,都是为言志服务的。在指导诵读的时候必须引导学生真正地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情感,理解了情感,很大程度上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情感的再现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实现,是通过背景分析、主旨介绍特别是作者的人格魅力诱导来完成。本文的作者范仲淹,学生对其本人不甚了了,而且其人在政绩上也乏善可陈,要通过作者本人的形象来激感,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要善于利用同一时期的、个人事迹比较典型的、学生又比较熟悉的文人,如欧阳修、辛弃疾和他们的作品《醉翁亭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林语堂的《坡传》等等,营造一个忧国忧民的文人群体形象,来弥补作者个人事迹的欠缺,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也能够更加深化文章的主题,这也是诵读摆脱有口无心的必经之路。
2.解构韵律产生语感。从技术上来说,诵读指导要解决停顿、重读和节奏以及语气问题,这些要素定型之后,语感也就成形了。之所以选择以《岳阳楼记》为例来谈韵律的结构,是因为本文介于文言韵、散文之间,且有四字俪骈文的特点,比较适合于诵读。
四字句对音节上的要求最为简单,只需要一个停顿,而且基本处于中间位置,变化不多。在重读的处理上也比较简单:偏正结构的,修饰语重读;陈述和动宾结构的,动词重读;并列结构的,分点重读。在节奏上更没有什么变化。所以本文的诵读,要注意的是四字句以外的句子的韵律解构。
一是过渡性词语的把握。最为典型的是“若夫”、“至若”、“而或”和“则”字。前三词表顺接,宜轻诵缓出;“则”字表转折,需短促重读,以表明主旨。
二是语气助词的把握。“也”、“矣”、“乎”、“耶”,用在句尾段末,表示疑问、感叹等语气,需根据语气的要求来处理;“嗟夫”和“噫”都是单独出现,表示强烈的语气,但前者高亢后者低沉,需要不同的处理。
三是中心句的把握。本文的中心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个对偶句,要从轻重缓急的变化中体现主旨,前半句激昂,后半句沉稳。“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此句为副中心句(也有人说这句才是中心句),也要认真处理,要用低沉的语调充分表现出对现实的忧虑。
3.拓展学生想象和发挥的空间。人们往往受文言韵律的表象迷惑,首先强调文言语感,但语感其实是情感内核的外现,本质上还需要情感的支撑。各人的理解与领会不同,产生的情感也不尽相同,自由的思想,当然应该有自由的诵读,文言诵读讲究节律但不应是大合唱,而要引导学生自由地诵读,只要自己感觉符合心境即可。除讲解基本的句读、停顿、重读、节律之外,绝不可死板地规定每一个字词句的诵读形式,不仅使诵读变得机械、呆板,而且还限制了学生想象和发挥的空间。
诵读是一种“笨功夫”,需要量的积累。背几句“床前明月光”很容易,但想依靠几首唐诗解决博大精深的语言问题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绝对的诵读数量来支持。所以除课文之外,保证课外的诵读量也是十分重要的。持久、大量地诵读经典,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和知识,它对学生最大的影响就是形成一个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人生发展的基础。这也是语文学科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
2.陈梦稀.现代教育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
篇6
解释为定语后置的标志,无意义。即“远”是“江湖”的定语,放在“江湖”的后面,即为定语后置,“之”在“江湖”和“远”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翻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担忧他的君王。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有”;“拂士”当释为“能够直谏矫正君主过失的贤士”;“必”即“如果、果真”;“随”即“轻易、随便”;“植”通“置”,“放下”之意;“葛”,古代用来织布的一种植物;“诟病”属同义并列,“耻辱”之意;“岂遽”属同义连用,同“岂讵”、“庸讵”,“难道”的意思;“进平技”即“进于技”;“结发”当释为“成婚、结婚”;“愁思”乃同义复词,即“悲伤、忧愁”;“过”即“探望、看望”之意;“冷袖”当释为“罢舞”。
笔者曾撰《对新编中学语文若干注释的商榷》的系列论文,先后发表在《北京师大学报》等十几家刊物上,其中有的注释已在新版课本中得以更正。这里积多年教学所得,再对中学单册文言文课文的若干注释提出自己的看法,供编者和同仁参考。
一、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新编初五册《岳阳楼记》)
其中“翔集”,课本未注释,目前通行的教参资料译为“时而飞翔,时而聚集”。其实,这是不了解“集”的古义而造成的失误。“集”,《说文解字》注云:“群鸟在木上。”《经籍纂诂》下册卷130(1049页)亦云:“集,群鸟在木上也。”可见,“集”本义是“群鸟停在树上”,古人在使用时,如侧重点落在“群”字上,则表“聚合”义;如侧重点落在“停”字上,则表“栖止”义。因此,一只鸟停在树上也可叫“集”,如《庄子·山木》:“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引申之,也可指其他动物的停栖,如《聊斋志异·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因此,“翔集”指“飞翔”和“停栖”,二字义相反对。与之相应的“游泳”二字,课本未注释,目前通行的古文选本亦未注释,以为此义习闻惯见无需加注吧。其实不然,“翔集”是两个词,义相反对,“游泳”在此亦是两个词,意义上也正相反对。“游”,古文作“@①”,《说文解字》:“@①,浮行水上也。泳,潜行水中也。”《诗·邶风·谷风》:“泳之游之”,“泳”与“游”分言,义别。《列子·黄帝篇》:“彼中有宝珠,泳可得也。”《水经注·江水》:“有潜客泳而观之,见水下有两石牛。”“泳”皆谓潜行水中。《辞源》修订本释“泳”为“浮游”,实误。“泳”本为“水中潜行”,浑言之,凡游于水中皆可谓“泳”。《尔雅·释水》:“潜行为泳。”郝懿行义疏:“游与泳对文则别,散文亦通。”因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泳”亦可指“浮游”。但作为专收词语概括义的辞书,只列这个随文而释的使用义,显然是不妥贴的。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二句对仗工稳,意思是:沙鸥时飞时停,鱼儿时浮时沉。
《岳阳楼记》中这种工整的对句并不少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语言特点,对比证义。如下文“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二句,前句课本注云:“浮动的光闪着金色。”此注不确。“跃”是“跳跃”,不作“闪耀”解。“跃金”跟“沉璧”相对,“璧”是实物,“金”亦是如此,不当解为“金色”,而应指金子、黄金。两句皆比喻,浮光如跃金,静影似沉璧。意思是:浮动的月光象跳跃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如沉下的璧玉。这样理解,始为合理。
二、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
(新编初五册《岳阳楼记》)
其中“忧谗畏讥”一句,课本注释为:“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有些选本注“讥”为“讥刺”或“讥笑”。在现代汉语中,“讥讽”与“讥刺”、“讥笑”义近,大体上指“不负责任的挖苦、嘲弄”,含贬义。然古代汉语中的“讥”,其含义与此却有较大差距,不可不察。
《汉书·冯奉世传》:“京兆尹王章讥凤专权不可任用。”曹操《军策令》:“孤先在襄邑,有起兵意,与工师共作卑手刀。时北海孙宾硕来候孤,讥孤曰:‘当慕其大者,乃与工师共作刀邪?”此二例中的“讥”,都指严肃、郑重的批评。
《楚辞·大招》:“诛讥罢只。”王逸注:“讥,非也。”“非”即责备、责难之意。《公羊隐公二年传》:“外逆女不书,此何以书?讥。”何休注:“讥犹谴也。”《广雅·释言》:“讥,谴也。”《说文解字》:“讥,诽也。诽,谤也。”“谤”古义亦为谴责。如《国语·周语》:“厉王虐,国人谤王。”《辞源》修订本:“讥”字条下第二义项为“讥刺”,其书证是《汉书·梅福传》:“而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讥刺凤,为凤所诛。”事实上,这里所说的“讥刺凤”,不能以今律古,理解为“讽刺王凤”。在古汉语中,“讥”与“刺”义近。“讥”是严肃的批评,“刺”是尖锐的指责。如《汉书·龚遂传》:“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这里的“刺”,本字当作“@②”,《说文解字》:“@②,数谏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数其失而谏之。讥刺字当用此。”可见,“讥刺凤”应释为“批评指责王凤”。《邹忌讽齐王纳谏》:“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其中“刺”亦为“指责、批评”之意。《左传·隐公元年》:“称郑伯,讥失教也。”“讥失教”即“指责庄公有失教诲。”据此,《岳阳楼记》中“忧谗畏讥”的“讥”,是指“严肃的批评”。这句是说那些受降职远调的迁客,登斯楼睹此景,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更担心会受到坏人的攻击诋毁和好人的批评指责,有此两层忧畏,故产生“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情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111页)注为:“讥,非难、指责”,并以《岳阳楼记》中“忧谗畏讥”为书证,可见释“讥”为“批评、指责”是符合文意的。
“讥”这个词,在宋代是否已演变成为表示“讽刺”、“讥笑”的意思呢?我们可以从宋代欧阳修《上范司谏书》中找到答案:“然宰相、九卿而下失职者,受责于有司;谏官之失职也,取讥于君子。有司之法,行乎一时;君子之讥,著之简策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甚可惧也。”“范司谏”即范仲淹。本文之“讥”,皆“批评指责”之意。欧阳修说的“君子之讥……甚可惧也”,正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畏讥”二字的最好注脚。
三、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新编初五册《岳阳楼记》)
其中“或异二者之为”一句,课本注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近乎‘或许’、‘也许’的意思。”目前通行的古文选本均执此说,似乎这已成定论,然而愚意以为此说尚可商榷。
首先,从文意看,尽管各选本都认为“或”表示揣测、估计和不肯定的语气,可是文章前一句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既已探求,怎么又只是揣测?既是揣测,又怎么可以据此立论,表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中心思想呢?可见,“或”绝不能理解为表揣测不定语气的副词,而应当解作动词“有”。
其次,从词义看,“或”训为“有”,于古有征。《广雅·释诂》:“或,有也。”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三(岳麓书社1985年版64页)注云:“或,犹‘有’也。”吴昌莹《经词衍释》卷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55页)注云:“或犹‘有’也。古‘有’字通作‘或’。”“或”的这种用法在古代典籍中并非鲜见。略举二例:《尚书古义》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吕览》引此“有”作“或”。高诱曰:“或,有也。古‘有’字通作‘或’。”鲍照《在荆州与张使君李君士联句》:“三尹无喜色,一适或垂竿。”“无”“或”对文,即“或”犹“有”也。“或”与“有”,古音同属匣母,“或”属职部,“有”属之部,之职对转。“或”“有”二字古代经常通用。在《岳阳楼记》这句中,“或”即“有”的通假字。“或异二者之为”是说有异于上述两种人的所为,这是在经过探索之后,而语气肯定地指出“古仁人之心”与当时迁客骚人有根本差别,从而为下文表达中心思想打下稳固的基础。
四、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新编初五册《孟子二章》)
其中“拂士”,课本注释为:“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弼。”此注欠妥。
杨伯峻《孟子译注》、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辞海》皆训“拂士”之“拂”通“弼”,义为辅佐、辅弼,唯《辞源》修订本“拂士”条注云:“能够直谏矫正君主过失的人。拂通弼”,并以此句为书证。权衡以上二说,愚以为《辞源》修订本的说法更为妥贴。其理由如次:
篇8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窦土序撰
注释
(1)杜少陵五言绝唱:杜少陵即杜甫。汉宣帝许后之陵,在陕西长安县南,其地称少陵原。杜甫曾在此居住,自号“少陵野老”。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的《登岳阳楼》五言律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范希文两字关情:范希文即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江苏吴县人。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其中《岳阳楼记》最为著名,尤以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为世人所传诵。两字关情即指其中的“忧”“乐”两字。
(3)滕子京百废俱兴:滕子京即滕宗谅,字子京。北宋河南人,与范仲淹同举进士,历任殿中丞、知州、天章阁待制,因故被贬到岳阳,次年他主持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4)吕纯阳三过必醉:吕纯阳即吕洞宾,名岩。唐代进士。传说他后来入终南山修道成仙,为“八仙”之一。自号纯阳子。据《岳阳风土记》载,吕洞宾好酒,曾三醉岳阳楼。楼上有他留的字。他的《绝句》诗云:“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5)诗耶,儒耶,吏耶,仙耶:诗人吗?儒家吗?官吏吗?神仙吗?
(6)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这是改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佳句,该诗中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佳句。
(7)南极潇湘:这里当指南边直到潇水和湘水。
(8)扬子江北通巫峡:扬子江即长江。巫峡为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省巴东县西,与四川巫山县接界。
(9)巴陵山西来爽气:指巴陵山在岳阳西方。巴陵,岳阳古为巴陵郡。古代传说夏后羿曾斩巴蛇于洞庭湖,积骨成丘陵而得名。爽气指明朗开豁的自然景象。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10)岳州城东道崖疆:岳州,隋代置岳州。治所在巴陵(今岳阳市),元改为路,明改为府,南朝宋置巴陵郡。岳州城即今之岳阳市。东道岩疆指东西接连高山。岩疆,指山岩之边界。亦有解作“崖州边疆”者,言“崖州指今广东南部一带”,意恐联想过远。
(11)潴者:潴一作渚,水停聚之地。唐代韩愈《岳阳楼别窦可直》诗有“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句。
(12)峙者:直立、耸立着的。
(13)镇者:一方的主山称镇,描绘山势雄镇一方的样子。
(14)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改用陶渊明《饮酒》诗中佳句。《饮酒》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5)窦游:字坫,一字子州,号兰泉。云南罗平淑基村人,清道光间官于湖南。该联一说窦撰,何绍基书;一说何绍基撰。据雁寒《岳阳楼长联及作者窦 》一文,该联作者当可肯定是窦。
(16)岳阳楼:是江南三大著名楼阁之一。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它原为三国东吴鲁肃练水军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716),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此建楼。宋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次年,重修岳阳楼,主楼两侧还建有三醉亭、仙梅亭、怀甫亭。请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一文,盛传海内,岳阳楼因此声誉倍增。
鉴赏
这副对联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用问答手法指点江山,写出了洞庭湖的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其显著特点之二是:用典多,作者借助名人典故、名人诗文名句、传说逸事,描情绘景,抚今追昔,抒发作者的情怀淋漓尽致,内涵十分丰富;其显著特点之三是:排比法的运用颇富表现力,上下联用了两组排比句,从各个角度有层次地反映岳阳楼的传说佳话和四周形势景象,揭示了岳阳楼著名和雄伟奇特的原由。
篇9
谈笑有鸿儒(通“洪”,大)
【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均为使动用法,译为“使……乱,使……劳累”)
【一词多义】
(1)名:A.有仙则名(出名)
B.名之者谁(命名)(《醉翁亭记》)
C.不能名其一处(说出)(《口技》)
D.卷卷有爷名(名字)(《木兰诗》)
(2)之:A.何陋之有(助词,不译,宾语前置标志)
B.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他,他们)(《出师表》)
C.主人处处款之(《于园》)/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我,我们)
D.谨食之,时而献焉(它,它们)(《捕蛇者说》)
E.属予作文以记之(这件事)(《岳阳楼记》)
F.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这)(《愚公移山》)
G.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岳阳楼记》)
H.辍耕之垄上(到、往)(《陈涉世家》)
I. 此之谓失其本心(助词,置于主谓间,不译)(《鱼我所欲也》)
J.公将鼓之(《曹刿论战》)/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重要句式】
何陋之有(有何陋,宾语前置)
【重要词语】
(1)往来无白丁(偏义复词,指“来”)
(2)惟吾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3)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4)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5)可以调素琴(调弄,这里指弹)
【重要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粗俗的人。〕
(3)有仙则名,有龙则灵。
〔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有了龙就成了灵异的水了。〕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人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使我身心劳累。〕
(6)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文法提示】
(1)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颂扬“惟吾德馨”。表达了作者不求宦达、不慕荣华、不媚世俗、安贫乐道的人生情趣和孤介不阿、清峻高洁的思想品位。
(2)类比手法的运用。用“山”“水”类比“陋室”,引出主旨句:“惟吾德馨”。
(3)骈散结合,句式整齐,朗朗上口。
【中考链接】
(2012江苏苏州卷)阅读《陋室铭》,完成6-9题。(共8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下而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可以调素琴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7.下面哪一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是使动用法?( )(2分)
A.无案牍之劳形
B.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C.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篇10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为
“为”作为 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