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范文
时间:2023-04-04 09:25: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登鹳雀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登鹳雀楼描写了“夕阳”、“山”、“黄河”、“海”等景物。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这首五绝诗是诗人登高望远后望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所流露出来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同时更是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这首诗的大体意思为: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分别是白日、山、黄河、楼。
2、《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3、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4、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此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永济市古称蒲坂,也称蒲州,负山面河,为秦晋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北魏时期开始设郡治,唐代曾两次被建制为中都,与长安、洛阳齐名。相传尧、舜曾在这里建都。早在部落联盟时期,蒲坂地带就是神州华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中的“夏”是历史上的大夏民族,活动的核心区就在河东这一带;“华夏”中的“华”即华山一带,就是黄河西岸这块地方。鹳雀楼立晋向秦,西为华,东为夏,正好处在华夏历史坐标的中点上。这一巧合,使鹳雀楼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鹳雀楼最早是北周古战场的一座
望楼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是一座戍楼,也就是古代边塞战场上的一座军事 望楼。
北魏末年,高欢举兵造反,拥立靖河世子元善见为帝,并于公元534年在安阳建立了东魏。大丞相宇文泰与高欢征战,拥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于公元535年在长安建立了西魏。东魏、西魏形成对峙之势。宇文泰掌管西魏军国之政,将其侄宇文邕封为王爵,帮其镇守天下。公元550年,高欢之子篡夺东魏天下,建立了北齐;公元557年,宇文泰之子篡夺西魏天下,建立了北周。自平阳以东,均为北齐属地;而河外一带,北周占据蒲州。北齐、北周继续对峙,互相争夺属地。北周的皇帝以宇文邕为大司马,常常以兵攻齐。公元557年至571年,宇文邕为加强防务,确保河外之地不失,在蒲州城西门外筑起高楼,用来观察敌情,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鹳雀楼。
据《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址,在城西的河洲渚上,北周宇文邕造。唐代李瀚在《河中鹳雀楼集序》中也说此楼系宇文邕所造。唐代的许多著名诗人,都有诗作记载。
鹳雀楼建成后,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进攻中原,金主将都城迁到蒲州死守。元兵铁骑攻占了平阳、绛州和陕西渭南,多次与金兵交战于蒲州。金元光元年(公元1222年),元兵大举攻城,金兵因兵少势弱,遂将鹳雀楼连同蒲州城池、浦津渡浮桥一同烧毁。从此,无限辉煌的鹳雀楼仅存故址。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故址再也难以寻觅,给世人留下无限遗憾。
鹳雀楼因王之涣及《登鹳雀楼》诗而名扬天下
古代的鹳雀楼,建筑形制为3层4檐,平面呈方形。重檐十字歇山顶,矗立在一个高大的石砌台基上,四周设有月台。楼身是木结构楼阁式,层层斗拱承托着梁架和屋檐,斗拱翻飞,翼角申挑。在二三层的四周设钩栏,形成绕楼回廊。
当年鹳雀楼的建成,不仅适应了战事需要,而且成为河东第一胜境。千余年间,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留下许多不朽篇章。其中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诗,堪称中国历代绝句中的上乘佳作,使鹳雀楼名扬天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的这首五言绝句,虽然只有20个字,却使人感受到了鹳雀楼的磅礴气势和楼前的壮丽景象以及登楼给人的生活启示。鹳雀楼虽经700余年不存,但千百年来,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却广为流传,至今成为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诗因楼作,楼因诗名。中国古代四大文化名楼中,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出名;岳阳楼因范仲淹《岳阳楼记》而不朽,尤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黄鹤楼因崔灏的七律诗《黄鹤楼》而名扬天下,更有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之感叹而闻名;同样,鹳雀楼也因王之涣及《登鹳雀楼》诗而名留千古,尤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精彩。
鹳雀楼堪称万里黄河第一楼
历尽沧桑的鹳雀楼是古老黄河边上唯一的历史文化名楼。鹳雀楼周围是一个密集的文化带,历史悠久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蒲州古城遗址、浦津渡遗址、唐代大铁牛近在咫尺;周边还有中条第一禅林万国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舜帝故里,柳宗元故里,杨贵妃故居;不远处,还有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以及距今180多万年前的古人类西候渡遗址等。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重建鹳雀楼的呼声很高。上世纪9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经过多方考察论证,批准永济重建鹳雀楼。工程于1997年12月底开工,2002年10月竣工并对外开放。
新建的鹳雀楼景区现在是国家4A级风景区。景区内共有4个游览区,其中黄河风情区有蒲州风情园、黄河风情馆、柳园;山水游览区有苍山自然风光园、吉祥如意湖、鹳雀苑;康乐区包括蒲津游乐园、唐风马球场;名楼游览区包括仿唐门殿、唐风迎宾广场、鹳影湖、唐韵广场和鹳雀楼。
篇4
真不愧为四大名楼之首!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雄伟,高大。
导游阿姨说,鹳雀楼总高73.9米,其中,光基座就有16.5米呢!总面积竟达33206平方米!楼身面宽7间,进深5间,外观3层,可利用空间为6层,形成了“四区十二点”的空间结构,是一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刚刚下车,天空便下起了蒙蒙细雨,圆润的雨珠顺着刚刚萌芽的柳叶滑了下来,柔柔的滴落在芬芳的草地中。远远望去,高大的鹳雀楼矗立在绿色的国度之中,周围有好多景观树,让园艺工人那双灵巧的手修剪成许多美丽的图腾,给那被丝丝浓雾包裹住的人间凌霄殿增添了几点神秘色彩。
在鹳雀楼前,有一块不算大的广场,上面铺满了一立方分米的彩色小方砖,一层一层向外铺开,像一朵美丽的雏菊,在雨中傲然怒放。别看它不大,可奇妙得很呢!只要站在上面拍拍手或者跺跺脚,就可以发出不同的鹳雀的叫声,记录了鹳雀的生长过程,及它们生老病死的不同声音,很是有趣。
人常说,在鹳雀楼顶鸟瞰能看到黄河美景,我一路跑上楼顶——真高呀!我这不常运动的人呀!被累得气喘吁吁~~~终于到了呀!我猛地眼前一亮:好美——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更加暗淡,黄河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好一幅流光溢彩,金碧交辉的壮丽画面!
篇5
我们姑且就把这种格式叫做单行排列,以区别于常见的双行排列。对于一首诗,我们总是习惯于横向思考,从作者生平到时代背景,从意象到人物形象,力求全面把握。实际上,这样处理往往很难到位,写出的答案甚至与命题者的初衷相背。运用单行思考,有利于考生对诗词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更有利于他们做好诗词题。
下面,我就谈一下单行层次的思考方式。
【示例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鹳雀楼高几层?(2)前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我们先用单行划分层次,四句可分为两层,一二句为第一层,是写景;三、四句为第二层,是抒情。(1)题的关键在于要照应到上下两层,第二层中的“更上”表示第二次上了一层楼。我们不妨推理,第一次上一层楼就上到二层楼,第二次再上一层就上到三层了,大致就可以确定鹳雀楼高三层。再推上下两层的关系,我们已知第三、四句是作者站在第三层楼上看到的,那么,第一、二句就是作者在第二层楼上看到的景色。
该答案的推理过程,充分运用了单行、层次的原理。抓住上下两层的关系,以诗人的位置变化为中心,让解题思路和作者的游览、行进路线一致,使平面的诗变成了立体的图画,因而极具精确性。
(2)题探讨景情的关系。本诗的景情就很有特点,我们先分析景色本身的特点,作者通过“白日”“山”“黄河”“大海”这些硕大的意象,创造了一个宏大的意境,造成了一种磅礴的气势。接着,我们再用竖行、层次原理,以一、二句为中心,向上下看,上句就是题目,我们可以联想到作者描绘意境,是为鹳雀楼服务,把鹳雀楼放入这宏大的意境中,让读者想象鹳雀楼的宏伟气势。在诗中,这种宏大意境的作用,就是烘托鹳雀楼的气势。再向下看,三、四句是一种远大的境界,这种远大境界就是从一、二句宏大景色中联想出来的,一、二句景是三、四句情的基础,同时,三、四句包含的哲理是对一、二句的升华。现在用单行、层次的原理,至少可以从认知、感受方面,给学生一个体验,让学生明白,作用必须从上下段、上下层看。我想,再辅之以一定数量的训练,当可解决这个问题。
篇6
1、有失去、消失、不见之意。“白日依山尽”包括了无数的情绪在内。
2、没有了,消失了,落下了。
白日依山尽: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出自唐代诗人王焕之的《登鹳雀楼》。
全文:
篇7
1、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朝大臣、诗人。
2、幼年聪颖,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迎娶衡水县令李涤第三女。后受人诬谤,拂衣去官。天宝元年(742),补文安县尉,清白处世,理政公平。卒于任上,时年五十五岁,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
3、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中华民族中曾经有无数的故人在黄河之上用目光和心光来丈量人生和人世的深度,也曾经有无数个先贤们依着黄河之水吟诉人生之大悲大喜……有人说黄河就是中华民族不屈足迹的一道绵延数千里的回声,也许古代诗人就是沿着这个回声的韵律来沉湎于诗的歌喉的。
三国时期的魏国诗人阮籍,生长于河南黄河岸边,投生于曹魏乱世,其“悲愤哀怨”之心曲,多寄托于黄河“隐晦曲折”之辞章来表达。阮籍面对滔滔的黄河,发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千古慨叹。后来面对源远流长的黄河回看一生隐忍,已知功名难恃,人生如云,自可释然,于是不再幽怨“谁云玉石同?泪下不可禁”,而是米看世事,有了“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的达观情怀。(阮籍《咏怀》)在黄河身边,有时才情傲然的阮籍却是一袭布衣的小子,他的思想和心潮是和黄河的波动一脉的共鸣,黄河是自己的母亲,阮籍和黄河两岸的子子孙孙都是黄河母亲的孩子。
王之涣肯定是位黄河的知者。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凉州词》)黄河之美尽矣。作为盛唐时代的不称心者,他高才远志,也唯有借助登临鹳雀楼聊以抒发了。站在鹳雀楼上,王之涣天目顿开,既实话实说,也假话真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鹳雀楼笔者是登临过的,今人修建的鹳雀楼巍峨硕大,远比王之涣登临的彼时鹳雀楼更高迈。即使如此,也只能北望中条山,南见河如带。王之涣目接千里,心随河走。河归海去,终得其所,苍茫楼头,诗人多少悠悠难舍情,该是缭绕于“一片孤城万仞山”之上啊!
出生地濒临黄河的杜甫似乎一生都倾情于长江。可是当他闻知官军收复萧关陇地一带,长达7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即将结束这一消息后,喜不自禁挥笔写下了“青海黄河卷塞云”的赞叹诗句。(杜甫《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
李太白眼中的黄河则是最为丰富也最为多姿的。李太白面朝黄河的时候会经常抬起诗意的头颅,在微醺中诗情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有时还会满怀犹豫,踌躇无措,把心中的郁结都倒给黄河――“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太白心高,但绝对不是迂夫子,世间万千纠葛,他都懂,只是不屑为之而已。所以,他懂得“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太白豪迈,所以他眼中的大河更带有绝世的性情和气势,“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太白多奇思,大河生异象,“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李白《北上行》)太白情纵横,大河任填塞,“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太白雄心在,黄河做试场,“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耻作易水别,临岐泪滂沱”;(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太白情无忌,遥遥千万里,“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李白《寄远其六》)
生于渤海蓝(今河北沧县)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的高适曾经与李杜相会于汴京古吹台,他的《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最为可赏:“结庐黄河曲,垂钓长河里。漫漫望云沙,萧条听风水。所思强饭食,永愿在乡里。”殊为难得地表达了他“睹楚汉城而厌战,吊禹迹而兴叹”的忧患心境。
韦应物面对黄河时却表现出了另一种情怀:“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诗人是离开长安赴任,经洛阳,舟行洛水到巩县入黄河东下。新官赴任,本当是春风得意,势如大河东去,韦应物却觉得自己既非巧者,亦非智者,只是一个无所求也将无所作为的随波逐流者。这就很有意味了。积弊既久,大厦将倾,韦应物只能做如此感伤语了。
篇9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是:登高才能看得远,人生也正如此,为了看到更多的事物和更新的世界,也要让思想更进一步发展,使眼界不断扩展,只有不断的向上进取,才有可能高瞻远瞩。
《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A-0042-02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突出学生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高课堂教学导入的趣味性
教师要围绕课堂教学的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导入上下功夫,提高导入的趣味性。
一是创设趣味性导入情境,在课堂开始阶段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如,笔者在上《三亚落日》这一课时,是这样导入课堂的: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同学们展示了一系列美丽的三亚图片,并告诉同学们,坐落在我国海南岛最南端的是美丽富饶的三亚市。这里是充满着诗人情怀的浪漫天地,这里有美丽的海水、天空、椰树、沙滩,落日的余辉在天际描绘着迷人的颜色,这就是人间的天堂。在这样的情境中,同学们产生了急切地要进行阅读的主动性,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做好了铺垫。
二是介绍课文背景激发阅读兴趣,导入课堂教学。如,在上《水》这一课时,笔者在导入教学时,讲解文章的写作与发生的时代背景。通过这样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在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缺水现象,并深切地体会到水对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作用,从而产生珍惜水资源、关心缺水地区的情感。
二、有效追问
小学生的阅读量不多,语言积累不丰富,所以对文本语言的理解还是很肤浅的。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因此,当小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只处于肤浅表面时,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追问,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深义,从而有效促进语言的内化。
例如,在《荷花》一文中,作者在描写荷花时用了“挨挨挤挤”这个词语,教学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去体会这个词语的深度的。
师:同学们,“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
生:“挨挨挤挤”就是“拥挤”的意思。
显然,学生对“挨挨挤挤”的理解只停留于词语的表面理解,于是,笔者这样进行追问:难道“挨挨挤挤”仅仅只有“拥挤”之意吗?从“挨挨挤挤”这个词语中你们还读出了什么?在这一追问下,学生再一次品读起句子来。
生:“挨挨挤挤”这个词语不仅写出了荷花的“拥挤”,还写出了荷花的数量多。
生:“挨挨挤挤”还表现出了荷花长得很茂盛。
生:“挨挨挤挤”把荷花写活了,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是吗?能举个例子说得更清楚吗?
生:星期天,妈妈带我去菜市场买菜,菜市场里人很多,可以用“挨挨挤挤”来形容。
师:你的理解很深刻。确实,“挨挨挤挤”不仅写出了荷花的数量多,而且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荷花的勃勃生机。
在以上案例中,学生开始对“挨挨挤挤”的理解只处于字面,这样的理解是肤浅的。教师通过有效追问,引导学生对这个词语进行了探究,触摸到了这个词语的深度。
三、引导学生质疑文本
“学贵有疑”,疑问是小学生进行有效文本对话的根本动力。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境深远,作者总是能够在文本中呈现优美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质疑,从而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体会文本意境的深远。
例如,笔者在教学《登鹳雀楼》时,当学生通过初读古诗了解了基本内容以后,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这一首古诗的意境,利用课件给学生呈现了课文的插图。
生:老师,不对呀!在图中诗人已经在“鹳雀楼”的最上面了,却还写道“更上一层楼”。到底是诗写错了,还是书中的图画错了。
师:是呀!同学们,这里有矛盾呀。“鹳雀楼”明明只有两层,诗人已经在第二层,怎么还说要“更上一层楼”?你们有什么想法?
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质疑,他们纷纷读起诗来,看起画来,过了一会儿,有了讨论结果。
生:在这里,诗没有写错,画也没有画错。因为古诗讲求的是意境,在这里诗人虽然上了“鹳雀楼”的最顶层,却还写道:“更上一层楼”,是虚指的。意思是说人要看得更远,就要上得越高。
生:我觉得在这里“鹳雀楼”有几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更上一层楼”表达了一种意境,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境。
学生的理解是多么深刻。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与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对话,从而感受文本语言背后意境的深远。
四、拓展文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