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范文

时间:2023-03-30 05:1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居环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居环境

篇1

关键字:人居环境居住建筑

人居环境,简而言之,是我们成为人类之本。这不只因为人类有能力营建气势磅礴的建筑——因为同样动物也能为自己搭建精巧复杂之栖息场所,还因为人类在为自身营造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充斥着与土地和自然间若即若离的恩怨矛盾。对土地、自然的依附眷恋以及逃避是一对在人居环境史中反复出演的矛盾戏剧。而这样的矛盾,在二十世纪尤为突出:二十世纪在见证了人类与土地和自然之间的前所未有的融合的同时,也呈现出人类彻底逃避于人造环境之居住状态。其典型例子为大量无选择地使用透明玻璃,以及悬索轻型结构以企图逃离土地之重力束缚。但是我们似乎并不知道我们人类为何这样做,也不知是否体现了我们对土地自然的恩情与怨恨。基于此问题,才提出了居住建筑的人居环境问题。中国人居环境问题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不仅仅由于自己的身份,而更深切的是居和住本是人的重要的部分。

中国人居环境建设需具备五大条件。它们是:住区居民适当住房的保证;健康与安全的保障;人与城市住区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住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同时,中国人居环境建设还应遵循五大原则:正视生态困境,提高生态意识;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科学的追求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

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阐述一下我对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认识。

一.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范围及其要求:

居住建筑主要是指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各种类型的住宅,如别墅、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以及大量性建造的宿舍、旅馆等。其人居环境的主要范围包括居室、个体建筑、建筑群和住宅小区。

人居环境应包括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物理环境等)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两个方面。在进行规划与设计中,要求把这两方面的环境和谐的协调好,以达到居民所要的生活舒适、工作便利、邻里和睦、身心健康、环境美化的目的。

1.自然环境方面:

首先,要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居住区的建设离不开土地,它与建筑基地地形、地貌、地物等密切相关,规划设计要充分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防止见山就挖、逢水就填、逢树就砍,致使青山绿水不断地遭到破坏的行为。不要滥用耕地。小区内要保证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并要注意防止空气和水域的污染,应为居民创造出一个能健康地成长、愉快地生活的人居环境。

其次,要遵循地区气候的特点。要注意居住区内气候环境设计,利用当地气候的有利因素,改善其不利因素。尽量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多利用自然能源,寻求适应于当地气候特点的建筑形式,利用建筑自身的气候调节能力创造宜人的小气候。

第三,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在现代化的城市里,人口高密度聚居,耗能量剧增,城市街道宛如蛛网,机动车来往频繁,绿地、水面严重不足,以致空气污浊,噪音干扰,温度高,较干燥,在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的声、光、热和空气的环境恶化,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与身体的健康,所以在建筑规划与设计以及建筑的措施与构造方面更要加以注意,如改善城市、住宅区以至室内的声、光、热和空气的质量应在重要的位置上。在城市里,建筑群的布局和房屋设计中要争取日照和自然通风,利用天然采光,防止噪音干扰,净化空气及调节好室内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创造一个令人满意的良好的物理环境。

2.人文环境方面:

建筑要美观,环境要美化。众所周知,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而建筑就是为了解决人类“住”的问题的。建筑不仅只是满足人们物质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要求。建筑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在建筑形式的创作中,要认识到形式要追随功能、环境、材料、构造与技术、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与文化传统等因素而定。构成建筑形象的要素,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体形、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立面构图、细部处理、材料的色彩与质感以及光影和装饰的处理等等。建筑形象是反映建筑内容的建筑空间艺术形象和建筑外形构图。一个完善的建筑,其内容与形式应该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脱离内容的形式不是真正的建筑美,缺乏艺术表现力的内容也不能形成完美的建筑。

除了建筑本身的美观外,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要注意美化,例如:种树、植草、开辟人工湖及设置喷泉、假山等。

二.衡量健康型住宅的相关标准:

2001年10月10日世界居室卫生日,在国际建筑中心联盟2001年大会“生态住宅建筑”的分论坛上,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开彦先生向与会者详细地阐述了“健康住宅”的理念。健康住宅的主要基点在于: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和室外的居住环境中。因此,健康住宅的标准要素不仅包括与居住相关联的物理量值,诸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噪音、光和空气质量等,而且还应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值:诸如平面空间布局、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感官色彩、材料选择等等,制止因住宅而引发的疾病,营造健康,增进人际关系。

根据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2年制定的“健康住宅建筑技术要点”,将健康住宅的评估标准大体分为四个因素;其一,人居环境的健康性。主要指室内、室外影响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因素。其二,自然环境的亲和性。提倡自然,创造条件让人们接近自然、亲和自然。其三,住区的环境保护。包括住区内视觉环境的保护,污水和中水处理,垃圾和垃圾处理及环境卫生等方面。其四,健康环境的保障。主要是针对居住者本身的健康保障,包括医疗保健体系、家政服务系统、公共健身设施、社区老人活动场所等硬件建设。健康住宅理念的推出在全社会引起极大的反响。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在推行健康住宅,提倡健康住宅。从日本来看,开始并不是建设部门要来提倡健康住宅,而是卫生部门、医学界逼着建设部门不得不这样做。当时日本的卫生部门发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怪病,其中一部分经证实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最后在医学界的推动下,建设部门设立了相关的标准。

三.从人者有其居到花园小区和生态城市:

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我国的人居环境发生巨变的20年,也是人居观念不断更新的20年。改革开放后,社会进入转型阶段,但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基础设施欠账严重,人们的居住条件还相当不理想,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拥挤在环境恶劣的棚户中。于是,“人者有其居”成为一种理想,也成为各级政府的努力方向和政策的出发点。在此观念下,住房的增加是第一位的,而住房的舒适度及其周边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政策的主要考虑内容。尽管这个观念很传统,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提出,还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对于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许多人因此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

然而,人者有其居,只是解决了人的基本需求,并未反映出入们的全部愿望,与社会整体的需要也有相当的距离。伴随着改革的深入,物质积累的增加;也伴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接受了诸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等广泛流行于当今时代的理念。于是在住宅问题上,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住宅本身的设计要更人性化,更舒适合理,住宅之外的环境也变得重要起来,小区的设施要配套,环境要美好,交通要方便等等。进而言之,整个城市的环境也被与人居联系起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城市的环境要绿化美化,生态要平衡,城市要适宜人居住。

四.居住建筑人居环境创造与改善的对策和途径:

认识上的偏差,能使人居环境建设遭遇困难。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成就巨大,这一点有目共睹,但同时也有许多遗憾,而造成遗憾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是观念认识上的问题。比如,城市中一幢幢高耸而相互间毫无关联的楼房,一个个大而无用的广场,一条条不断拓宽仍然拥堵的道路;再如,外观华美的建筑内里则简陋粗糙,居民众多的小区里缺水少电等等。良好的人居环境,在小环境上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每一处设施的适用;在大环境上要体现系统和综合的魅力,如果把建筑物、聚居区、城市群孤立看待,单独设计,而不与其他相联系,就会出现上述问题,这与人居环境的要求是不符合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的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由此可见,如何使建筑、适应时代的挑战,加快探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已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历史重任。

根据《芝加哥宣言》提出的“为争取持久未来的相互依赖”的宗旨,根据当今世界哲学发展的主潮流——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根据中国“天人合一”的哲理,认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也就是所谓“生态建筑(EcologicalArchitecture)”或称“绿色建筑(GreenArchitecture)”的建筑观应确立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遵循自然,回归自然;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生态综合平衡,生生不息地可持续发展。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返朴归真的生活,使生命活得有意义,让生活同生命和谐。尊重生活,维持生命。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表达的就是返朴归真的生活,这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像力的生命,也是同自然界和宇宙生命相联系的生命。“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宇宙观,也是一种道德观。

“建筑是环境的科学与艺术。”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它的构思应把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两者相结合而和谐地协调发展,创造出健与美的人居环境。

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使人造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生态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卫生、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建造的范围,走向设计的整个环境,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去研究,而应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问题。

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创造和改善居住区、住宅和居室的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利用其有利因素,防止和改善其不利因素。同时要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满足人们的艺术爱好与邻里的社会活动。要善于继承地方传统建筑的宝贵经验,并善于学习和吸收国外建筑先进和科学的设计手法和具体措施,敢于改革和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建筑师在推广健康型居住建筑中应起的作用:

健康型居住建筑及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进人造居住建筑环境及人居环境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医学、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设计的范围,走向设计整个环境。建筑师直接从事建筑及构配件的设计和选材工作,肩负着“设计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历史重任。无庸置疑,建筑师在推广设计建设健康型住宅及规划、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的研究,而应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探索问题。

二十世纪内这一深刻内涵仍未提上日程,由于我们一直忙于真实的建造,无暇反思。自二十世纪交替以来,我们习惯于敏锐地捕捉前卫新奇的先锋艺术,同时也为自己日新月异改造土地的技能挺进而感动。所有这些无疑强化了我们对改造土地、自然及真实建造的意识和能力,但这是否体现了人类“土地恩怨”爱恨之根本情结,惟有敏锐思辩方可赋予其意义。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就为今后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创新指明了方向,要遵循当地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居住区与住宅的规划和设计,要敢于改革与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美好、科学、卫生的生活环境,造福于后代。

参考文献:

1.住宅设计原理编写组,《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林其标,林燕,赵维稚,《住宅人居环境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3.柳孝图,《城市物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东南大学出版杜

4.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篇2

城市问题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缩影,开始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城市规划学、地理学、建筑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纷纷聚焦于城市问题,然而这些学科只是从政治、文化、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研究解决城市问题的某一部分或者是某一侧面。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更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例如,交通出现拥堵,我们就拓宽道路,人口聚集较快,我们就扩展建成区范围,结果只能城市无序蔓延,交通越来越堵。城市问题与乡村问题亦是相关关联的,就城市论城市亦不能解决城市问题。因此,迫切的需要来从整体上、系统化来了解、认识城市问题。

针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特点吴良镛先生在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的启发下,发展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居环境科学”,首次提出了人居环境的概念。以试图从整体上、系统化来了解、认识城市问题,从整体入手考虑我们的生活系统。

人居环境的内涵

人居环境释义

人居环境,顾明思义,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人居小可以指住宅,大可以包含有城市化地区的大城市,是包括乡村、集镇、城市、区域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落极其环境。

人居环境构成要素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

人居环境是满足人类生存的空间载体。人类作为自然界的改造者,有着其他生物所无法比拟的巨复杂的个体需求及社会网络。人类不仅有着对食物、水、氧气、睡眠、御寒等生理需要还有被尊重、被认可、安全、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这就使得人类对人居环境的要求就不仅仅局限于“安身立命”,还要符合人类的美感、社会文化、社会道德以及人际关系特点。因此,人居环境建设必须关心人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强调人的价值与社会公平。这在历年世界人居日的主题发展历程中就可见一斑,1986年的主题为住房是我的权利,1989年住房、健康和家庭,1993年妇女与住房发展,1996年城市化、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和人类团结,1998年更安全的城市,2012年改变城市,创造机会。在现阶段,城市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情况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文明的重要标准。

人居环境的基础是自然,包括整个生物圈。

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离不开更为广阔的自然背景。自然指气候、水、土地、植物、动物、地理、地形、资源等使得聚居产生并发挥其功能的基础。在全球城市人口比例迅速增加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化减少等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相继出现。人工构筑系统,是人类有目的的维持生存,改造自然的产物。

人工构筑系统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及支撑系统。建筑物、构筑物只要指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及公共服务场所等一系列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提供支持的人工化的空间。支撑系统主要指人类住区的基础设施包括资源供给系统——水及能源供给(电力、热力、燃气等);运输系统——陆路(公路、铁路)、水路(航运)及航空运输系统;信息系统——通讯、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以及人工智能系统等。人工构筑系统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人工成果,它不仅包含有物质内容,同时也包含有精神内容,建筑早已由“遮风雨”、“避寒暑”的庇护所,发展为建筑艺术,在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同时给予人类美的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建设迅猛发展,1995年至1999年中国城镇建成住房22.1亿㎡,约合3000万套,占1949—1995年共46年间城镇住宅建设总量的56%。社会全力向人人有屋可居的目标发展的同时,却带来了“千城一面”的尴尬境地。城市历史如何传承、城市文化如何体现?不仅城市如此,乡村也未能幸免,如何创造艺术的空间形态已然成为当前热议的另一课题。

二、从古想人居环境模式探讨理想人居环境具备要素

桃花源可以说是古代人理想的人居环境典范之一,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描述了一个极其优美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后,后人多将“世外桃源”作为自己理想的家园,在陶渊明对这个理想家园的细节描述中,体现出了古人对理想人居环境具备要素的一些基本认识。

1、优越的自然环境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理想的人居环境首先是自然条件良好、地产丰饶的。有平坦宽广的土地,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空气清新,河水清澈,绿树成荫,断无喧嚣之声,可耕可渔,以保证足够的食物,有桑树、竹林,以保证衣饰、房屋之建造。

由此可见,优质的自然环境与富饶的物产能保证“丰衣足食”是理想人居环境的第一要素,无论是在传统农耕社会亦或是现代生产效率极大提高的工业化社会都是极为重要的。

2、优美的人工景观

《桃花源记》描写发现桃源的过程中有一段先抑后扬的景观表述。“渔人”逆水行舟,“缘溪行”并“忘路之远近”,说明溪流较长且人迹罕至,同时“渔人”所行进的河流极可能为在峡谷之中,地物参照较少,才导致渔人“忘路之远近”。在这个狭长的通道中,渔人“忽逢桃花林”,在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均为盛开的桃花,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景色蔚为壮观。因“中无异树”可推断,此处桃花林为人工景观,人工景观的桃花林可视为桃花源的边界。桃花“林尽”就是溪流源头,“便得一山,山有小口”,渔人舍船从口入,起初极为狭窄,在走了数十步之后,豁然开朗,平旷的桃花源展现在了“渔人”的眼前。

这段表述中人工景观的桃花林是个非常重要的标识,表明了古人在桃花源的伏地之外就已经开始精心营造人工景观。“屋舍俨然”、“阡陌交通”虽聊聊数语,却也勾勒出一份宜人的田园景观,这表明古人在追求“丰衣足食”的生理需求的同时,亦追求着诗意的聚居体验,以满足更高层次的审美的需求。

3、怡然自乐的社会美

桃花源的主人是为避秦时之战乱而隐匿于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绝隔”。由此可见桃花源是个没有纷扰、社会局势的安定与和平,没有苛捐杂税的农耕社会,它有秩序、有组织,人们平等、自给自足的社会。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自然淳朴,“见渔人,乃大惊”,“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的主人隐匿于此“绝境”就是不愿外人打扰,然对于“渔人”这位原本应不受欢迎的“外来客”却是如此盛情款待,民风之淳朴可见一般。而“渔人”停留数日离开时,桃花源的主人亦是充分信任他,请他“不足为外人道”。“渔人”却是“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个可以形容为背信弃义的行为与桃花源的主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由此可见理想人居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便是和谐的社会关系,人们之间相互信任、互相协作、平等自由。

如何构造当想的人居环境

重视绿色发展,低碳生活减少环境污染

当越来越多的“毒气”、“毒水”、“毒水稻”等“毒”事件见诸于报端,人们对自己未来的生存忧心忡忡。然而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情况,远非我们目之所及的这么简单。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例,已然威胁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深度触及农业和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整个星球的未来都充满了危机。

唯有使经济发展能够实现资源利用最少化,对环境的破坏最低化,才能保障我们星球的未来发展,才有理想人居环境存在的基石。

提高绿地率,减少建筑密度,创造适宜的空间环境

目前随着城市建筑环境的不断扩大和硬质铺装面积的增加,整天处在水泥森林里的人在城市中的绿色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小了,也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城市空间被大量的高楼及硬质铺装所覆盖,更多的人们工作和生活在城市高空,俯视到的多是黑色沥青,灰色混凝土,各类墙面。

提高绿地率,减少建筑密度,创造适宜的空间环境,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改善众多道路的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现状,已经迫在眉睫。

注重社区文化构建,增强居民归属感

文化是社会的灵魂,社会越发展,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就突出。理想人居环境的构建同样离不开文化的内涵,社区文化建设是人居环境建设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引导与支撑。社区文化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社区成员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以及自己作为社区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进而越能自觉主动关心社区事务,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改善社区环境,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居环境。

小结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由自然、人工环境、人类及人类社会这三部分组成的,任何一部分的失控都将是毁灭性的灾难,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也宜从此三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8

[2]唐启翠.传统文人的精神家园——《桃花源记》源流考[J] .社科纵横, 2000.4.

[3]胡鞍钢.《“绿猫”模式的新内涵——低碳经济》[J],《世界环境》,2008年2月.

篇3

1.1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人居环境,即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它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吴良镛先生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提出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即正视生态的困境,提高生态意识;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科学的追求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他分别从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五个方面来指导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

1.2水景规划设计研究

水景的规划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多,包括水景的形式、风格、色彩、空间营造、景观设施等。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来指导居住区水景的规划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景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元素,而是一个包罗诸多内容的系统,是与居住区整体环境密不可分的景观系统。

2居住区水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水景尺度较大,盲目追求奢华

近年来新建的居住区多为观景型的水景,追求开放、开阔的水面,较少营造其它设施,或者受到欧美对称式、几何构图的影响,设置大型的喷泉或水池。水景运行时尚可,但水景干涸时,水面空间得不到较好地利用,水景的喷头、水下灯、各种管网,影响水景的美观。由于水景营造时要设计大量的给排水管道、水泵、水篦子等管网辅助设施,盲目追求大面积的水景,会大大增加水景的后期维护成本。一般水景比例较大的居住区,往往物业费用较高,而水景面积较小的居住区,物业费用较低。

2.2水景可持续性差,缺少有效维护

在调研的居住区中,发现水景普遍在居民入住之后长期保持干涸状态,特别是修建年限越早的小区,水景的干涸状态和水景设施的老化现象越严重,如福州福晟钱隆金山,三盛巴厘岛,金辉伯爵山的泳池都是常年呈现干涸状态。有些早年建设的居住区水景中垃圾到处皆是,水体不再清澈,水下淤泥和藓类泛滥,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此外,规则式水景的装饰贴砖泛碱现象严重,如福晟钱隆金山,中庚帝国大苑,均采用暗色系的贴砖装饰水池,泛碱时黑色将白色更加凸显,影响水景的美观。由于水景周边设施不多,缺乏人气,水边的空地甚至沦为居民的晾晒场,原本水边的景观亭也变成了诸多杂物存放的收纳点。

2.3水景缺少人性化设计,功能性较差

水景的使用主体是人,居住区的水景普遍存在人性化设计不足的问题。水景的主要功能有观赏、娱乐、健身等功能。部分水景的形式呆板,无法让人体会到水景的美感。水景的娱乐性、参与性不强,把人与水景分隔,使人无法亲近。此外,水景的安全性不足,水景周边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隔离设施。

2.4水景缺乏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

部分新建小区过分追求形式特征,将水景元素生搬硬套,并且多倾向于打造美式的、欧式的、巴厘岛等异域风情的小区。跌水、喷水景墙、跌水钵、叠水、假山流水等水景元素和表现手法在多个小区内重复出现,同质化现象凸显,缺乏当地的文化特色。

3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居住区水景规划设计方法

3.1强化水景的生态、环保理念———生态观

3.1.1加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引入湿地概念

现代居住区中的水景是生态系统景观和居住区环境质量的关键要素。居住区中的水景要保持生态性,要遵循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要使水景具有良好的生态,就要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居住区水景规划设计时,也可以引入湿地概念,养殖鱼类等水中生物,栽植水生植物或加入混合菌等,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3.1.2采用人工手段维护生态系统

由于居住区中的水景多是人工营造,因而在打造水体时,可以多采用自然式的水景,驳岸与池底可以用天然的素土和卵石结合,最好能够与地下水沟通,甚至打造雨水花园,增加水景的下渗能力,以减少水体的更新、清洁费用[7]。如果是自然的水景,尽量设计生态的驳岸;如果是规整的水景,则可以用植物软化和美化水景,打破钢筋混凝土、浆砌、条石驳岸等人工驳岸的生硬感。

3.2把握水景的比例、尺度,考虑水景的经济性———经济观

水景营造时要充分思考水景在整个居住区的最优比例,从居住区水环境的生命周期来考察、评估设计方案,考虑水景在营建、运营和维护阶段的成本,优选低能耗的方案,以免日后给居民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景观在规划设计阶段,要从全局出发,尽可能结合当地的场地特点和自然规律,充分利用重力作用打造水景,使水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水景规划设计时,要灵活采用集中和分散的布局模式,规划点状、线状、面状的水景。水景多采用小型的点状、面状水景,如较节约用水的镜面池、喷雾,少用大面积的线状、面状水景。

3.3做好后期的水景维护提策略———科技观

3.3.1利用生态科技手段

水景规划设计时,就要做好日后维护提升的策略。营造居住区水景时,可以采用生态方法减轻水体日后的维护成本,也可以积极地运用节水、雨水、污水及中回水技术等,合理利用雨水资源,控制用水量,设计可循环的水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此外,还可以将水景与背景音乐或是灯光结合形成间歇式的水景,以控制用水量,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而水景设计时,也可以按功能分组设计,平时开一些简单的功能以达到观景目的,节假日则开启其它功能,增加水景的魅力。

3.3.2预防和处理泛碱现象

硬质化的水景,在运营一段时间之后,常常会出现泛碱现象。为了防止泛碱现象,景观水池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材料本身不泛碱,在水池石板安装前在石材背面和侧面背涂专用处理剂,并尽量减少粘结层的含碱量,如选择水泥砂浆时,沙必须要求用淡水黄沙,严禁使用海沙]。此外,还可以在砖砌墙体花池自身做防水,降低勾缝中水泥的含量,且施工过程中避免多次用水喷淋板材,防止石材施工污染。即使后期泛碱之后,也可以补救,可使用市面上的石材泛碱清洗剂清洗石材表面,之后在石材表面干燥的前提下,再作一道防护处理的工作。

3.4加强水景的人性化设计———社会观

3.4.1交往的需要

居住区的水景往往能成为小区居民聚集交流的地方,如福州的金辉莱茵城,每天在水景周围的广场都聚集了许多带孩子晒太阳,玩耍的居民,十分热闹。吴良镛院士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提到,聚居的地形位置取决于它的需要和它的规模。因而,规划设计水景时,就应该根据水景周围是否要聚集人、聚集人的规模来营造广场平台和休憩设施等供人们使用。

3.4.2参与的需要

居住区内的部分水景要满足居民参与、休闲娱乐、健身的需要。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者规划设计符合对象特征的水景。由于居住区中的使用者以老年人和孩子为主,青年人为辅,因而水景规划设计时要根据他们的年龄、行为特征等规划一些旱喷、涉水小溪和儿童泳池等,充分发挥水景的参与功能。

3.4.3亲水的需要

居住区中的水景主要分为自然式水景和规则式水景。自然式的水景周围常可以布置亲水平台、亲水台阶、小桥,自然山石等来拉近人与水景的距离;规则式的水景边沿则常被处理成休憩的平台,让人与水景充分亲近。有些小桥的围栏也会被做宽处理成座椅,营造亲水的效果。4.4.4安全的需要水景在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同时,还要考虑观景、戏水、健身时的安全隐患。因而,居住区内的水景一般不宜设计得太深,多设计成0.7米以下,人工湖和泳池景观略深,多在0.7-2m之间,而儿童浅水池水深一般为0.3~0.5m。水景的周围应设计围栏或是设置警示标语,特别是在泳池等深水区,更要格外注意。尤其是目前有些居住区泳池干涸,周围没有护栏,极不安全。此外,能够涉水的水景水底要做防滑处理,泳池周边要铺设防滑地砖,水中的汀步要设定安全的间距,防止在水中行走时发生意外。

3.5加强水景的人文、艺术内涵———文化观

3.5.1优化水景的组合和形式美感

水景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形式上可分为静水、流水、落水、喷水等水景。静水包括各种形状的静态水池;流水包括小溪、河流;落水包括瀑布、叠水、跌水等;喷水则包括各种装饰性喷泉,与雕塑结合的喷泉,水雕塑,自控喷泉等。因而,进行水景规划设计时,可以充分结合各种水景形式进行优化组合,宜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形成优美的平面、立面构图,增加水景的美感。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与时俱进,运用高科技手段、新材料等打造充满人文艺术气息的水景。此外,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要求规划设计水景时要进行整体思考,景观之间要互相联系,将个性与整体统一起来。为了增加水景的空间层次,还可以灵活运用桥、岛屿、假山水景、木栈道、亭、廊等来划分水面空间,并结合植物、雕塑、灯具等景观小品塑造变化丰富的休闲空间。

3.5.2遵循地域文化特征

居住区水景规划设计时,需要符合当地的地域、文化、民族特色,历史背景等。在南方潮湿多雨地区,可以利用生态、科技手段收集雨水,再进行处理运用到居住区水景中;在北方干旱少雨地区,则可以多设计一些小型的点状水景、面状水景或是旱喷,少开挖一些大的湖面,水面。将旱喷水景的阀门关闭后,由于水景的管线和喷头都隐藏在广场铺砖下,既不影响水景的美感,又不妨碍广场的使用。

4小结

篇4

关键词: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3-0031-03

收稿日期:2007-01-09

作者简介:杨明豪,男,注册城市规划师。

世纪之交,我国城乡正在开展大规模的人居环境建设。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的转变,人们对城市在景观、人文、经济、建筑、交通、环境和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不仅要体现现代科技进步,更要注重以人为本,创造更多的适宜环境,满足城市居民的生理心理需要和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人居环境的概念

中文“人居环境”概念对应的英文是Human Habitat,Human Settlements以及Ek-istict。人居环境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由著名学者吴良墉院士、周干峙院士及林志群教授等首先提出。吴良墉院士在其《人居环境科学导轮》中,以“五大原则”(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五大要素”(自然、人、社会、居住、支撑网络)和“五大层次”(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为基础,构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

广义的人居环境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它包括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等。狭义的人居环境是指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和游憩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城市、社区、建筑等具体物质空间的环境。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物质空间,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空间。城市人居环境是人们在城市居住生活的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环境的总称。城市人居环境包括城市、社区和建筑(居住)环境三个层次,可分为人居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人居物质环境由居住条件、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发展水平、设施服务水平等组成,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研究和塑造的重点。人居人文环境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其从人的心理舒适度出发,包括信息交流与沟通、社会秩序和归属感等,是社区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工业化和城市化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同时也给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思考:严峻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贫穷加剧和贫富悬殊扩大、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不足和恶化、灾害频发。日益加剧的人口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促使政府更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人居环境的改善。

1996年,联合国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第二届人类住区会议,会议提出了两个具有全球同等重要意义的议题“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和“日益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指导世界各国人居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人居议程》。

人居环境质量作为国民生活水准的主要标志,逐渐成为政府间行为。1978年成立的联合国人居中心是联合国系统内负责协调人居发展活动的领导机构,它支持并与各国政府、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通力合作,促进全球人居事业的发展。联合国人居中心设立“联合国人居奖”(1989年设立,用以表彰各国为人类住区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和“迪拜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1996年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用于表彰全球在改善居住环境方面成绩突出的项目和作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都非常关注人居环境的建设。国内有关城市、个人及项目先后12次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珠海、大连、威海、厦门、杭州等城市都已成为典范的人居城市。许多城市都在竞相开展以创造最佳人居环境为目的的环境建设。国家建设部专门成立了人居环境指导与协调中心,并从2000年起设立“中国人居环境奖”。各地城市都以获得联合国或中国“人居环境奖”作为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优化投资环境的标志。

3 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趋势

人居环境是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经济问题。人居环境建设明确要求城市做好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供应、确保居民获得较好服务的同时,强调了对生态环境、资源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方面,对特殊生态系统的保护、城市绿化建设、减少空气污染、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噪声治理、水环境治理与污水资源化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资源环境方面,对土地的合理使用、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人文环境方面,强调了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别对居民就业、城市公共服务与管理、公众参与、关注弱势群体、住宅科技进步、科普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当前人居环境建设具有如下的发展趋势:

3.1人居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人居环境是一种重要的城市发展环境,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互相融合,相互促进。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造财富的过程。另一方面,优良的城市人居环境不仅能够集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才,而且也有助于资本、技术和信息向城市集中,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3.2人居环境建设高度关注生态

当政府、专家学者、投资商和公众意识到以往人类建设活动的大兴大建给生态带来的危害后,城市建设和开发都主张“轻柔地抚摩地球”,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立足于环境保护,注重城市活动的生态过程,注重城市设施的生态服务功能。例如,我国大连的城市建设注重突出其固有的城市风貌和地理资源特色,以保护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为根本,大面积组团绿地、宅旁绿地相互交融,使人们走出家门进花园,亲近绿色自然,呼吸清新空气。

3.3人居环境建设高度关注人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高度关注人也就是人居环境建设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尺度和人的需要,关注人的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非典”之后,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生命,关注健康,这是人居环境建设不变的主旋律。

3.4人居环境建设注重文化建设

传统与文化的结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人居环境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人居环境事业的发展有赖于传统文化的支撑和科学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艺术、风格、文脉,更是人居环境事业的根基。

4 人居环境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市发展是一个过程,人居环境的提出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产物,只有当城市化达到一定的水平,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人们才会对人居环境提出

明确的要求,确立建设最佳人居环境的目标。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涉及到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城市园林、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和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行为;而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设想、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工程建设的综合性规划。可以说,人居环境建设与城市规划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维持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4.1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

人居环境的建设关键是处理好“人地”关系,处理好度与方式的问题,对不可再生的资源进行有效地、持续的利用。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调控手段,其本质是基于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对一定时期内人类发展过程进行空间部署的手段,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居住、交通通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游憩、防灾减灾等各个方面。其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合理安排城市的各项用地,有效保护和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这也是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理想的城市规划遵循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的规律,必须是既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又可以有效保护自然环境资源。也就是说,城市规划是目前最能体现城市整体利益的社会经济安排手段,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和内容。

4.2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建设的法律保障

城市规划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和重要工作,是政府管理城市的法律和经济手段。政府通过城市规划调控土地资源利用,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城市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法律效力,是城市人居环境中物质环境建设的法律保障。作为法律手段,它规范了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开发和其它各种建设活动,维护公共利益和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

4.3人居环境建设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

各地政府已经或正在将城市规划的重心由只强调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到追求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的平衡上来。2003年11月1日,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中国首届人居环境高峰论坛”,会上首次推出“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建设推进工程”,并陆续编制了一系列技术文件用于指导城市开发,而北京市总体规划更首次将人居环境建设写入文本中。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各个环节都将融入居环境的先进理念,用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规划引导城市合理发展,把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宜人人居环境作为建设目标,制定适度超前的城市建设标准。

5 以人居环境理念指导城市规划

上世纪90年代初吴良镛院士在我国努力倡导人居学的开展,他认为对于人居环境,“城乡建筑工作者等在这方面的学术储备还不够,现有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科学缺乏确切、完整的对策”,并提出分系统、分层次的研究方法,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方面考察人类居住区,寻求发展和发展规律,努力创造符合人类理想聚居环境的研究成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科的前沿。

以人类建设活动为研究对象,统筹安排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部署的城市规划,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认为在新的城市发展时期,城市规划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将人居环境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的每一个环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5.1明确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与“五个统筹”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的总方针,也是指导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的最高指导原则。

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要端正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把城市规划的重点放到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上,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和绿化建设工作,治理城市噪音和城市污染,加大旧城区的综合整治力度,完善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体系等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5.2树立城市规划的整体观

人居环境是以人为中心的,它涉及到社会、经济、自然、行为、技术、文明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环境,是一个整体的、共生的、协调的概念。从区域到城乡,到城市、社区、建筑,这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人居环境建设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城市规划中我们要强调人居环境这种整体观念,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理顺规划区域的关系网络。对于具体的城市规划项目,做好三个衔接:一是衔接好与上一层次规划的关系,把规划对象放到更大尺度的环境中考虑,选择区域性的关键因素作为规划设计的前提;二是衔接好同一层次规划的关系,例如相邻城镇之间的定位关系、发展比较,居住区与居住区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三是要衔接好与下一层次规划的关系,考虑当前规划建设对小尺度环境建设的影响,为今后预留发展空间。

5.3加大社区规划的力度

社区是人居环境中的重要层次,也是人们家庭生活、居住最密切的社会单元,是人们在地缘基础上结成的互助合作的群体人居环境。人类自有居住形态以来,最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应该是具有亲切的社交距离,安静的居住环境和融洽的邻里关系这些特点。但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社区的概念,或者是说社会学的一些原理的引入,有助于我们城市规划设计思想的完善和提高,在规划设计中,我们要更多地去关注人的行为、心理、感情和人际关系等因素。

我们要加大城市规划中社区规划的力度,使城市开发不仅仅停留在对小区居住的简单要求上,而是要以人为本,从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满足居民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进行社区规划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即:①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现节约土地资源为宗旨的同时,注重多功能的土地使用研究:②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活空间设计,把为居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提供多类型的住宅,多种就业机会;③以居民的行为活动设计社区,旨在为不同人的需求设计可选择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例如以步行距离来确定社区的规模等。

5.4实现城市规划的转型

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要求城市规划做什么?城市规划如何才能推动人居环境的建设?是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思考和关心的问题。建设部近期启动了重点科研项目《城镇规模住区人居环境评估体系研究》,引人关注。其目标研究课题包括:

①研究并倡导生态城市、绿色城市;要有充分的阳光、绿色、空气和水的健康安全城市;能有效避免噪音、大气和水质污染的城市。

②研究并发展城市形态:主导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快速道相连的网状化、棋盘化布局区域新城发展格局,它依附于主体城市发展自立经济;倡导街坊式的住区布局,提高现代住区规划建设适应新城发展必需的应对能力。  ③研究并倡导在住宅开发过程中,将公益设施与环境绿化同步配套到位,并注重对历史文脉的构建及传统文化的弘扬,从而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创造出更多更适宜人们居住的生活空间。

为适应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建设的要求,城市规划应该实现两个转型:一是城市规划的经济转型,二是规划设计手段的生态转型。城市规划的经济转型是指在城市开发项目的管理上,要把能够改善这一区域的城市环境,提高其土地和周边地产的价值,实现区域土地增值,作为城市开发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具体项目而言,我们要在规划设计中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之外,还要考虑尊重环境与土地资源,尊重现有的地形、地貌,保护现有树木、植被。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提供最理想的空间形式,提升土地的价值。规划设计手段的生态转型,是指城市规划要从传统的物理规划走向生态规划。生态规划就是要以尽可能小的物理空间容纳尽最多的生态功能,以尽可能小的生态代价换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以尽可能小的物理交通量换取尽可能大的生态交通量。城市规划应以生态的设计手段,强调建筑结构、形态、功能的生态整合,例如从简单的绿地设计到在屋顶上铺设土层种植花草,建立空中花园,到立体绿化系统的建立等,满足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良镛,毛其智.“数字城市”与人居环境建设[J].城市规划,2002(1).

[2]宁越敏等.南京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所.2000.

[3]李雪铭,姜斌,杨波.人居环境地理学研究面临的一个新课题[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⑤.

[4]侯爱敏,袁中金,居易.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趋势[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3,(2).

篇5

英文名称:Territorial Economy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四川省国土经济学研究会;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8000

国内刊号:51-1102/F1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6

关键词:城市人居环境;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体系

一、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概述

(一)城市人居环境概念。城市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加以研究,其目的是要掌握人类聚居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二)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边界。对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边界,可以基本的分为对住区、社区和城市也就是微观、中观、宏观这三种尺度的评价。对同一尺度或同一级别进行评价,也就是将其进行比较评判,该过程是同一时刻进行横向优劣的比较,或对其人居环境的建立、发展的演化过程进行比较,这可以为城市人居的营销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三)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内容。城市环境质量的指标大多易于量化,可通过统计资料获取数据。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大多失之偏颇,如在城市尺度的宏观层面,自然环境的宜人性是宜居的最有利条件。随着城市的发展,日益增加的人工环境与日趋减少或退化的自然环境的矛盾将渐趋严重,人们对居住的自然环境的要求和依赖程度将加强。自然环境条件几乎不可改变,具有先天性,也是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不可变因素。

(四)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目标。已有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中,忽略了评价的核心目标是“人居”,而过度重视了其他生活条件甚至工作条件。这就使评价指标体系成为似乎无所不能的标准,从而丧失独特性和专业性。应该尽可能把居住相关的条件和因素纳入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赋予较高的权重;其他关于生活和工作条件的指标体系,要尽可能的剔除,或者对必不可少的相关指标也仅能赋予较小的权重。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是运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对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优劣进行科学的定量描述和评估。评价城市人居环境的时,只有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才可以得到正确的评价结果。为此,本文通过科学可行的分析方法对研究指标进行分析、筛选,从而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衡量评价的过程中,不仅应遵循科学性、客观性等基本原则,同时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最基本的遵从原则便是“以人为本”。城市是人类建设的,其满足的核心便是“人类聚居”,人类不仅参与创建了人居环境,更重要的是,进行管理、使用的也是人类本身。因此,人类居住的主观感受以及客观需求,都是作为建立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必要条件,这样评价体系的建立才是有意义的。

(二)层次性原则。人居环境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其影响因素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因而,指标体系应根据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指标分析。这样可以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晰,易于使用。

(三)全面性原则。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指标建立不可以是简单、单一的,而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要客观的、全面的进行反映,不但要涉及到人居l件、基础设施、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各类别的指标,同时还需要映射出上述指标相互协调出的新指标内容。

(四)可操作性原则。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由于包含方面广泛,环节较多,因此在进行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时,要充分考虑其固有的复杂性,进行研究的指标数据要方便进行采集,采集来的数据同时需要用数量来演绎,这样才可以进行科学的可定量计算,如果实在存在难以采集的困难,可以运用现有的统计数据,保证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五)动态性和稳定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应该具有一定的时效,虽然城市建设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化,一个非静态的过程,但是所研究采集的指标体系的内容,要能够相对的稳定性,一定时间内,要保持有效。除此,对于动态的城市建设过程,其指标体系还应具备一定的可调性,随着不断发展、不断变化地城市建设,要能够满足不同时期城市变化的特点,同时可以反映出人居环境发展的趋势。

三、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展望

(一)多视角多方位研究以及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城市人居环境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复杂巨系统,具有边缘科学的特点,即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根据这些特点,人居环境科学应是地理、城市规划、建筑、生态、经济、社会、人口等学科的相互渗透、融贯发展的耦合。从而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切入点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多视角和多方位分析研究。

(二)融入可持续发展观。现如今的城市人居环境在有着进步的同时也有着不小的压力,尤其是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能源、环境、交通、资源以及就业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受到了威胁,直接影响到了人类的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甚至是人类的延续。因此,在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时,要求人们在人居环境的规划、建设及研究评价时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保障人类居住的环境能够永久的发展。

篇7

关键词:建筑环境;城市环境;人居环境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fast, people on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n the rise,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 more closely, in order to provide a comfortable, healthy, safe building space and environment for people, making a simple analysis on the ecological design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city space.

Keywords: building environment; city environment; Human Settlements

中图分类号:TU-0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前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速,城市面貌在不断更新变化,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人居环境也不断在的改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交通的便利让我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同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噪声污染,工业技术的发达让我们享受着极大的物质条件,却给大气带来了污染,城市里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给我们带来了热岛效应,让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不舒服,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人们对建筑环境的关注也逐渐升温,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成为改善人居环境的话题。

2.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与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关系。如山川、河流、树木、建筑。街道、广场、小品设施等与建筑物的关系以及建筑物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这些都是人们可以感受到的,是身心能够进行体验的外部空间。所谓建筑环境,并不是指单幢建筑物,而是包括建筑物所处在的一个范围,即人们对建筑的内外空间、功能、形象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对建筑所处在的空间范围有较清晰的感受。 在城市景观环境中,建筑往往占据着重要的角色,无数个根据建筑物划分的建筑环境构成了整个城市的景观环境。个别重要的建筑物可对一定范围的环境起控制作用,形成所谓的“地标”建筑。地标建筑的形象和尺度感要鲜明。而对于大多数建筑而言,均是一定环境中的一个要素或配角,建筑群体和其整体环境的形象和作用远大于单个的建筑,即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协调产生美、表现出城市的形象。建筑设计创作应追求与周围环境整体上的美感,而不应不适当地强调单个建筑的自我表现。 每个建筑同时又是构筑城市外部空间的一个要素,因此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不能脱离它本身所处的城市空间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建筑设计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同周围的建筑环境和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一起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使用及有意义的城市外部空间,并强化城市的特征。 建筑所处的环境不仅仅是人工的建筑环境,同时还包括自然的绿化、水体和地形地貌环境。将建筑物与周围的绿化和水体环境以及自然地形地貌充分地结合,不论是纯自然的还是人工建造的,都会产生强化建筑特征和扩展建筑空间的作用。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与融合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因此建筑应该充分体现对已有环境的尊重和利用。

3.建筑环境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

国际建筑师协会早在上世纪末就提出了建筑的人本思想,对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的要求,要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符合人力生存、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源动力,只有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主体,满足自然和人类双向互动的关系。才能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尊重,要适应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各种职业类行的市民的多样化要求。

建筑与环境的设计受到资源经济的利用等问题的约束 ,考虑到生态环境的进化论,我们发现土地的利用至关重要,城市在今后的发展只能利用固定的现有的土地资源,只有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才能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比如建立充满人情味并贴近大自然的底层高密度建筑,充分发挥生态激素的作用建立巨构城市,提高空间效益。

建筑物是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桥梁,在设计建筑结构时要更多的引入自然的元素,创造更适合人工作和生活的空间,这体现了重要的生态理念。人生活在自然之中,也属于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活动是基于生态平衡的环境基础之上的,要让人与环境相互协调。尊重环境,平衡环境,才能让自然环境更好的为人服务,互惠互利。

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创造适合的建筑外观上形象与自然呼应,北方寒冷干燥,建筑体型要简洁大气,有利于保温节能,南方空气湿热,建筑体型要通透灵活多变,有利于空气的流通,根据不同的特点,寻找更加适合的解决方案,因地制宜说的就是这个吧。

在内部设计上采用绿色化,更能让人产生回归自然之感,维系生态平衡,减缓矛盾,才能让人与环境得到双赢。通过设计,在室内引进室外的绿色,制造氧气,吸收废气和噪音为自然环境的创造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划分空间时采用水面划分或绿色划分等可以使建筑室内室外联系密切,屋面绿化,既美化了环境又能又能起到维护刚性屋面的作用,灵活多变的设计手法,有理有据的处理方式不仅仅能够处理问题,对于建筑师来讲,也是一种莫大的乐趣。

4.从建筑环境到城市空间

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者与建造者,城市公共空间因为有了人参与体验与社会交往才被赋予了意义。但是人们面前比比皆是的是强调构图、尺度夸张、功能单调,缺乏休憩、信息、娱乐及景观等公用服务设施,牺牲了人情味与公众参与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师更应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既要兼顾城市公共空间的物质功能需要,也要兼顾人的行为模式与心理需求以及与地域文化特征的关系,创造出体现人文关怀的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环境,重新寻回失落的人性空间。如:适宜的广场尺度,可以增加人们社会交往的频率与层次,增加空间的舒适感与亲切度。现代化广场的小型化、个性化以及大型城市公共空间的多层次化,使得人的感受正逐步得到尊重。

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品质,关注城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还应体现在对城市细部的推敲上。如:城市家具的材料质感与色彩、设施的尺度、地面的标高与铺装、小品的形式等硬质景观,以及绿化、服务设施配置等软质景观。这些城市家具是塑造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不可或缺的方面,如小巧的电话亭、售报摊,漂亮的候车廊,舒适的休息座椅以及各种灯具、果皮箱、指示牌、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等设置,满足公众获得亲切、舒适、轻松、愉悦、平等、尊重、有活力多方面的心理感受。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空间具有不断适应性的重要途径。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演变在本质上是具有动态性的,而对于有关城市空间发展的制定也需要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与弹性,允许一定的形变范围。

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应体现公共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只有充分考虑到城市文化生活的多样性,规划与设计公共空间时,根据以后的发展方向,留有余地的设计,才能从根本上适应文化趋向的改变。随着人类的社会活动逐渐趋于复杂,在功能上要求空间设计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应该使设计的结果满足不同空间发展方向的可变性。要实现同一个空间的功能不同时期内的可变性,满足公共空间在一定范围内的合理转型。

运用生态设计指导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就是运用一定手段来减弱或消除人工建造物对城市原始地表下垫面的破坏,营造适宜的空间环境,增强环境的健康性,提供舒适的城市空间环境。 顺应气候的设计:建筑物的外部空间、建筑群体空间的形态,由建筑实体围合构成的街道与广场的布局形态,都直接影响着整体城市的微气候环境。适宜人们驻足停留的城市公共空间不仅需要研究人们的行为模式与情感需要,赋予空间以功能的多样性与文化的识别性,还须从根本上营造一个符合美学原则的、舒适健康的环境:在冬季,可充分享受温暖和煦的阳光、风;而夏季又可遮蔽日晒,带来习习凉风。因而,综合考虑城市气候因素,选取有利的风向与气候条件基址、优化建筑物的高度与比例、广场的尺度与朝向、街道建筑界面的比例与色彩等因素,合理利用阳光与风向以避不利的气候与自然条件,营造一个在太阳辐射、风向、温湿度的综合物理环境适宜的城市微气候。 顺应地形与公共空间的立体化利用:综合考虑城市的地形因素、可充分开发城市的立体化空间,结合中心区交通的立体化,竖向安排城市的商业、休憩、停车、绿化等多功能。这样多维复合的城市空间:绿化的屋顶、开敞的平台阶梯、流动的水景等,高低错落的空间富于层次与动感,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高效配置城市用地,有效扩大了城市公共空间容量。

篇8

关键词:时令花卉;人居环境;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美化要求越来越高。时令花卉以其品种繁多、色彩绚丽、造景迅速的特点受到人居环境绿化者的重视,在城市居住区中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 时令花卉在人居环境应用中常用品种

时令花卉是在正常季节种植,在正常季节开花的花卉。信阳市地处河南南部,位于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上,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年平 均 日 照 在 1900 ~ 2100 小 时,年 平 均 气 温 15.1~15.3℃,无霜期长,平均220~230天,降雨丰沛,年均降雨量900~1400mm,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年均77%。适宜多种花卉的生长。如春季有一串红、凤仙、三色堇、万寿菊、矮牵牛、石竹等,夏季有夏堇、长春花、千日红、四季海棠、孔雀草、百日草、皇帝菊、彩叶草等;秋季有千日红、孔雀草、百日草、鸡冠花等;冬季有一串红、三色堇、万寿菊、一串兰、凤仙等。在人居环境应用中,主要用到矮牵牛、一串红、孔雀草等品种,其特性如下:

1.1 矮牵牛

1、2年生花卉,生长需充足光照,短日照有利于分枝、提高株型质量,长日照有利于开花。花期长达数月,花冠喇叭状,花朵美丽,有单瓣和重瓣之分,花色丰富,有白色、红色、粉色、紫色等,并有复色及变色镶边品种,是布置花坛的优良草花,被誉为“花坛植物之王”。矮牵牛茎蔓还具垂吊性、生长快、分枝性强等特性,也是作吊篮的理想材料。

1.2 彩叶草

多年生草本观叶植物,作1、2年生栽培。单叶对生,卵叶色丰富,多为杂色品系,有黄、橙、红、紫、粉等颜色。

1.3 一串红

多年生宿根草本,作1年生栽培,叶色深绿,花序修长,色红鲜艳,花期长,适应性强,是园林中栽培最普遍的草本花卉。

1.4 百日草

1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花径5~15cm,花瓣基本上都是重瓣,花色除蓝色和黑色外其它色均有,花期长,花型变化多端。

1.5 鸡冠花

一年生草本,叶色有绿、黄绿、深红或红绿相间等颜色,先端尖。顶生肉质穗状花序着生于肉质膨大的花托上,多呈扁平状,形似鸡冠。

1.6 凤仙花

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白黄、洒金等,善变异。其花头、翅、尾、足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

1.7 孔雀草

花单瓣或重瓣,花色有红褐、黄褐、淡黄、紫红色斑点等。花形与万寿菊相似,但较小朵且繁多。开花时在矮墩墩多分枝上,黄橙橙的花朵布满梢头显得绚丽可爱,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花期从“五一”开到“十一”。

1.8 千日红

1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cm,全株被白色硬毛。夏秋间开花,花顶生紫红色,圆球形或椭圆状球形。

2 时令花卉在人居环境中的主要作用

2.1 美化环境

时令花卉给人居环境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并随季节的更替而发生改变,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应,协调了人与环境的关系,提升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部分花卉还散发馥郁的芳香,使人们感到轻松愉悦,减轻疲劳。

2.2 丰富景观层次

时令花卉大多较低矮,与乔木、灌木、草坪等有机结合,构成“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 的立体化园林观赏空间。

2.3 装饰作用

时令花卉可选用容器种植,组合成移动式花箱、花钵、花柱或吊式花篮、壁挂式花斗等,置于广场、售楼大厅、样板房、道路两侧、廊架、亭柱等处,供人欣赏。

2.4 渲染气氛

在大型节日等喜庆日子,应用大量有生命色彩的时令花卉,可有效地烘托场景、渲染出喜庆气氛。

3 时令花卉在人居环境中的应用

3.1 应用方式

3.1.1 花池、花槽或花钵。现多为成品,位于主入口、广场周边、小区游园、交叉路口、栏杆柱头等处,其形状和大小已固定,多选用花繁叶茂、高矮一致、花顶生的时令花卉。

3.1.2 模纹花坛。以色彩鲜艳的矮生性、多花性的时令花卉为主,在一个平面上栽种出种种图案,看上去犹如地毡。花坛外形均是规则的几何图形,是以表现图案为主。多于组织庆典等大型活动时,布置于广场中央、会所前面等处。

3.1.3 花丛花坛。常用开花繁茂、色彩华丽、花期一致的不同种类的几种时令花卉配置在一起,以色彩构图为主,协调搭配,表现出花卉群体色彩美。其外形可根据地形而定,长短轴之比为1~3:l。多用于大面积的空旷绿地和人流较多、视线较集中的重点地块。

3.1.4 花境。花境是规则式构图向自然式构图过渡的一个半自然式种植形式,多为长带形,设在建筑物、亭、花架、廊的四周和台阶、园路、溪河的两侧等处,应用广泛。主要是表现观赏植物特有的自然美以及自然组合的群落美,其平面轮廓是规则式的,内部植物配置是自然式的,自始至终有明显的主调植物反复出现。作为主调植物的时令花卉要求花色鲜艳、花期较长、管理简单、花期一致或稍有迟早、开花成丛或疏密相间,更能展示出季节的特色。

篇9

当今社会面临着城市发展的无序状态、规模漫无边际地扩大、人文环境失去特色、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公共空间缺乏设计、建筑形式粗制滥造,建筑空间缺乏人性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深入探讨城市住宅人居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1.人居环境与人的需求特征

中文“人居环境”概念对 应 的 英 文 是Human Habitat,HumanSettlements,简而言之,是我们成为人类之本。这不只因为人类有能力营建气势磅礴的建筑———因为同样动物也能为自己搭建精巧复杂之栖息场所,还因为人类在为自身营造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充斥着与土地和自然间若即若离的恩怨矛盾。

1.1现代社会人的需求和层次

研究现代社会人的需求及层次可以寻找反映他们需求的设计方法和理论,从而对住区环境的营造产生积极的影响。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依次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当然,每个人都实现五个层次的需求是不可能的。因为,实现这些需求不只是物质上的,更难的是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所以,在现代的住区及建筑设计上不仅要为人们打造一个能相对满足物质层次的居住地,更要致力于满足人们心理层次需求的人居环境。在现在的社会中,角色和经济地位居于主导地位,人们工作之余仅有的休息时间多花费在就近的社区特别是所居住的居住环境空间———也就是说现代的人们的真正的无功利的情感交往主要在住区环境中进行,人们主要在住区中寻找精神归属和社会寄托。

1.2现代人的环境心理需求

农村与城市相比,安全感、舒适感、私密感、归属感、邻里感更为强烈,而在城市住宅及居住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奢华品味,却忽略住区的柔性需求,如场所感。城市中社会阶层和人群复杂,往往使人们缺乏安全感;虽然相对乡村物质和文化条件高,生活的自然环境品质却很差;在安全意识上城市居民不占优势,进而要求更强的领域私密性;在高速运行的社会中无暇融于社会群体,他们更渴望成为住区群体一员并找寻社会归属感;现代住区高楼林立,邻里交往少之又少,因此住区环境设计尤为重要。

2.城市住宅及居住建筑设计

美国建筑大师伊利尔.里宁(Eliel Saarinen)从人与环境着眼,将建筑分为“人工建筑”和“自然建筑”。引申而言:从住宅、建筑群到城市,都属“人工建筑”,从住宅园林、城市园林到大地景观、生态园林都属于“自然建筑”,两者综合构成人类良好的生活环境。如何将“自然建筑”与“人工建筑”完美结合,是城市住宅环境和居住建筑设计的关键。

2.1城市住宅环境设计

城市住宅环境是相对于城市住宅中的人而言,所谓环境是指城市住宅居民以外的所有空间尤其是居民就近居住、生活的场所。城市住宅环境是个综合体,它包括了事物与事物、事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一系列的有机联系。城市住宅环境分为室内外环境和社会环境。

2.1.1室内外环境

室内环境指居者的居室和公共交通,室外环境是相对室内的一切外部活动空间,这里主要指建筑外的环境。室外环境往往和景观连续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环境空间,不仅要宜观,更应宜游,与室内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物质层次的归属地带。

2.1.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

是即依托住区实体环境有相对独立的精神内涵,它虽要通过住区内的实体环境来呈现,但却无时无刻不反映着当地的人、经济、文化、习俗、历史、文脉、特色等精神领域层次的东西,使住区内的实体环境呈现某一时期特有的文化和价值取向。

2.2居住建筑环境设计

居住建筑主要是指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各种类型的住宅,如别墅、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以及大量性建造的宿舍、旅馆等。其人居环境的主要范围包括居室、个体建筑、建筑群。

3.城市住宅、居住建筑的人居环境创造与改善

从自然环境角度:首先,要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规划设计要充分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其次,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物理空间环境。建筑规划设计要有宜人的空间体系,通过合理组织建筑、道路、节点、开敞地等构件丰富、使用的住区景观层次。从人文环境角度:建筑与规划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在建筑形式与规划体系的创作中,要认识到形式要追随功能、环境、材料、构造与技术、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与文化传统等因素而定。缔造有文化特色的住区模式,使居民对住区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篇10

关键词:环境景观;生态;绿色住宅;人居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环境景观与住宅

环境景观,特别是人居环境景观,是人类在所居住的建筑实体内部空间以外的,并在外部空间中可看到、可感受到的一切元素所构成的统一体。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元素(如风、水、生物、生态条件、土壤条件,周围的山水格局、山水环境、气候)和功能设施(如休闲设施,广告牌,园林建筑,各类小品)之间的关系。好的环境景观是一个人与自然、文化、经济、人性需求完美结合的中和感官的体验的场所。

住宅是满足人类各种生活功能的人工场所,住宅的环境景观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场所,住宅的环境景观设计应该从该场地的自然属性开始分析,设计尊重自然。如果场地有良好的地形,那么要充分利用这山;如果场地有良好的植被,那么就要充分利用这植被,尽量不破坏自然。因为大自然本身有它天生的美,天生的功能在其中,人的活动应该在自然的环境背景下去完成。

2 绿色住宅的发展

1987年,前苏联首次提出“生态绿色住宅”的概念,并作为新住宅运动的主要内容,对现代住宅的设计、材料、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思路。此后,日本三泽住宅公司开发设计了新一代的“生态住宅”新型太阳能住宅,可以满足家庭中85%的能源需求。英国采用自然通风的特殊研究,使住宅楼内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大大降低。荷兰住房计划强调使用无污染建材,儿童的哮喘病大大减少,瑞典最大的住宅银行1995年宣布,只向生态建筑贷款。韩国也刮起新住宅运动旋风,并陆续推出一批健康住宅。

纵观国外现代住宅运动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发达国家的住宅革新不是追求居住的豪华和大气,而是首先考虑住宅和环境与居住者的心理、生理需求吻合与否,把住宅本身影响健康的人本意识放在第1位,因而生态环保型、健康型住宅将得到普遍推广,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否将成为人类生存环境能不能正常维持的关键。节能、节地以及绿色建材的使用程度成为了绿色住宅设计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3 绿色住宅应有什么样的环境景观

在某种意义上说,理想的人居场所必定离不开理想的空间。中国自古就有所谓的理想的栖居地:“居室背山面水,周围树木环抱”眼前是草地和宽阔的睡眠,草地上有许多花、水中有白鸭嬉水,使人感到心旷神怡;“一条小路穿过水域通向对岸的树丛,曲折幽深,水中可以游泳,草地上可以休息,林中可以散步”。水在房子和山之间,远可观山丘及树林,近可观水中之倒影,一条小路过桥之后,通向山林。“……而在外面的21世纪,随着人文主义在居住中的兴起,人们对住宅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对环境景观的要求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绿色住宅的概念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到底什么样的人居住环境才堪称绿色住宅的环境景观呢?

首先,环境景观不只是用来参观摆设的,而是要与人融合在一起,把人的需求放在第1位,让人们在其中有归属感、生活感和亲切感。举个例子说,很多房地产项目爱在居住环境中做一些展示性的、不为人考虑的事情,比如做一些大型广场,彩色铺地、彩色铺砖、彩色花坛、大的喷泉、音乐喷泉等等。喷泉里边也有水,但这个水不是为人真正清静而考虑做的,往往是为做水而水,忘记了人的参与性,忘记了要留出一个交流活动场所,没有把人需要交流、需要清静而放进来考虑。这些做法都是跟绿色住宅的要求相背离的。只有符合人的行为功能的和精神需求的景观才是生态的住宅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