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理论范文

时间:2023-04-11 07:4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利益相关者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利益相关者理论

篇1

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战略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和涵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论进步性和存在的局限性。本文认为公司治理应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

传统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企业治理结构是“资本雇佣劳动”型的单边治理结构,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全部归股东所有。这就是所谓的“股东至上”理论。然而,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里,随着物质资本社会化及证券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团队性的不断增强以及企业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致使“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便应运而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关注。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由来已久。20世纪中叶以来,知识经济引领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对公司治理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直接促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1929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经理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不仅股东,而且雇员、顾客和广大公众都在公司中有一种利益,因此公司的经理人员有义务保护他们的利益。1932年,伯利和米因斯等也发表了相关论述,表明在“股东至上”理论盛行的同时,少数学者“已有了不同的声音”。

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美国经济学家Freeman的《战略性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方法》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问世后,学术界出现了讨论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热潮。但是,真正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当今企业和社会至少某一个重要方面主旋律的事实,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和国际组织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普遍重视。1990年,美国商业圈桌会议的《公司治理声明》指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优质服务于消费者、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声誉都是股东长期利益所在……事实上,美国一些州已经颁布法令以特别授权董事会要考虑股东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还有少数州通过立法来要求企业要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此后,英国、韩国、日本、德国、英联邦等国家的公司治理原则也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有着不同程度的关注,“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股东至上”理论的批判开始正式化了。

(二)利益相关者的涵义。自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定义利益相关者以来,迄今经济学家已提出了近30种定义。米切尔(Mitchell,1997)归纳了其中的27种,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第二类是稍窄的定义,即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第三类的定义最窄,认为只有在企业中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这个定义直接与主流经济学中的“资产专用性”概念相通,即凡是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如专用设备等,一旦挪为他用,便可能一文不值)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1]

可以用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和真实的利益相关者两分法把三种定义协调起来,凡是符合第一类定义的都是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只有当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时,才转化为真实的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一般应符合如下四个标准:第一,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如资本、劳动或服务等;第二,必须分享企业的收益,即从企业获得工资、奖金、股利等各种报酬;第三,必须承担企业的风险,当企业经营不善失败时会蒙受一定的损失。第四,分享企业的控制权。符合这四条标准的利益相关者就是目前主要经济学所关注的“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如果没有他们投入的专用性资产,构成企业经营的物质基础,企业就不可能作为一个经营主体而存在。[2]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进步性

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仅仅强调经理人对股东负责,那么势必导致经理人为了股东的利益而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于公司的经营决策影响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经理人就应该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公司决策应该是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是仅仅最大化股东的利益。

近几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随着企业关系复杂程度的加深,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一个企业的经理人也应该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现代社会几乎成了“公司社会”,大量处于统治地位的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偏离“股权至上”逻辑的,是新经济环境下公司治理理论的必然选择,他们的具体理由如下:

(一)从理论上说,出资者购买股票,成为公司的股东,其资本所有权就转变为股权。股权是公司赋予股东的权利,无论适用范围还是自由度都大大弱于原先的资本所有权。这意味着所谓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权威是不存在的,因为股权的运用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制约。再者,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债权人的债权,以及公司运营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组成公司的法人财产,公司凭借法人财产获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由此得以成为人格化的永续的独立法人实体。显然,公司行为的物质基础是法人财产,而不是股东的资产,其权利基础是法人财产权,而不是股权。公司的目标是确保法人财产的保值与增值,那么不仅仅是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工人等等都为法人财产的保值和增值做出了贡献。因此,公司应归利益相关者共同所有,他们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来实现自身的权益,通过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牵制、约束,从而达到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而这种双边或多边的合作模式称为“共同治理”。

(二)从现实中来看,20世纪70年代左右,出现了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和环境管理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与企业经营时是否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再次,其他利益相关者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使他们承担了比以往更大的风险和责任。股东作为物质资本的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控制权,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实际上,股东只承担了有限责任,随着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股东所承担的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分解,同时股票的自由转让也降低了股东的风险,一旦企业发生危机状况,出资人往往可能一逃了之,而不是考虑怎样挽救企业于危难之中。相比之下,其他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风险越来越大,成为真正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操心者。[3]所以应该设计一定的契约安排和治理制度来分配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一定的企业控制权,即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参与公司治理。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我们把企业看作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约,仅仅对股东的利益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倡导的就是这种理念。

1.对雇员利益的保护。人力资本的兴起,使以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雇员)的作用和重要性逐渐超越股东。企业的所有参与者中,股东投入的是物质资本,企业雇员投入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表明其需要其承担公司的剩余风险。[4]在过去的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相对短缺,企业对物质资本高度依赖,在企业资源中物质资本最具有重要性,企业属于物质资本所有者天经地义。然而随着只是经济时代的来临,占有知识的人力资本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正在成为财富创造的核心动力。按照“拥有企业最有价值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真正的控制者、所有者”这个原则,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当然有权利参与公司的治理。

2.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从企业筹资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资金一般都是由权益性资金和债权性资金构成,只是构成比例不一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内在要求与竞争规律的客观作用,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的积累额不能满足内外投资的需要,从而外部筹资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要求。债权人作为企业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5]因此,与贷款人建立稳定的信誉关系,让债权人参与公司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有利于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有利于降低“成本”。其次,有利于保护其合法权益,激励他们为公司长远绩效的提高而努力。对公司而言,在治理中鼓励债权人进行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是极为必要的。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局限性

尽管持有以上观点的学者的论述有一定的道理,也有实践表明,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适应的公司管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的确能给公司带来更理想的传统意义上的业绩指标,但利益相关者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决定了其最终无法成为公司治理的效率标准。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无法解决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加总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在决策时,无法明确知道以什么样的目标为决策目标。作为多个人的集合,企业的决策必须以一定的目标为前提,目标越单一可量化,决策就越有效。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委托人,经理人必须在不同委托人的利益之间进行平衡,但是我们不禁要问:管理层真的能做到吗?这显然有相当大的难度,不仅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偏好和目标差异很大,甚至截然相反。例如股东偏好投资的收益;债权人偏好债权的安全和可回收性;员工偏好高工资和就业稳定;客户偏好物美价廉;当地居民偏好优美的环境和就业机会;政府偏好稳定增加的税收。因此,管理层在偏好差异很大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间进行加总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尽管不同的股东之间的偏好不完全一样,但股东相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他们的利益更加容易加总。股票的价值是企业未来利润的贴现值,不论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多少,股票的价值与企业的总价值是成比例变化的,股东们都乐于看到未来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和股票价格持续上涨。但是,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内部的偏好不一致程度要大得多,比如,同为企业的员工,新员工渴望企业能够扩大规模,以提供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老员工则希望把扩大规模的资金用来提高退休工人的福利等。[6]因此,股东利益的相对容易加总使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这个缺陷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另外一个局限性就是相关者利益本身具有相互竞争性。一方利益的实现必然是以牺牲另一方的利益为代价。比如员工希望获得更高的工资,而在企业利润率一定的前提下,高工资必然会影响到所有者的利益,而如果要同时保障所有者的利益和员工的高工资,企业必然要提高价格,这时,消费者的利益又会受损,但如果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则企业的利润必然会有相应的下降,此时,国家的税收就会随之减少。[7]由此可见,在相关者的利益存在竞争性的情况下,要同时兼顾他们的利益是不现实的。

(三)相关利益人的价值具有不可计量性,虽然目前有学者用“顾客满意度”、“平衡积分卡”等理论来测量利益相关人的价值,但这只是局限于定性分析,很难量化。至于建立决策理论模型也是十分困难的。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所主张的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使经理人的责任归属问题难以衡量。利益相关者利益目标的各异性导致企业管理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如果公司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的多重目标,那么,决策者也就是经理人不可能做出理性的选择和科学的理财行为。可以说,让经理人对所有人负责就是对所有人不负责。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冲突,在这些冲突当中,一部分需要并且可能由经理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协调,而另外一部分冲突,则非单凭经理人的努力所能企及。要求企业同时实现短期利润、市场份额、利润增长率最大化,这只会让经理人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同样,如果让他们同时对工人、客户、消费者、地方政府等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而每一方的利益又不一样,这样,经理人就很容易逃避责任。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传统的企业理论不是替代,而只是一种补充,最大贡献就在于提醒公司应该更多地关注股东以外地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以确保实现公司价值长期的最大化。但是,在董事或董事会代表谁的利益这个问题上仍然有着较大的争议。在传统的理论中,董事的角色被定义为所有者的“自己人”,与股东之间在利益关系上高度一致。董事及董事会至高无上的权力源自股东的绝对信任,因此他们首先必须忠于所有者,而不是雇员、经理、消费者或政府部门等其他主体。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董事以及董事会应该代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而应该由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团体任命和选举自己的代言人进入董事会。也就是说只要属于利益相关者,就可以有自己的代言人进入董事会,参与决策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董事会必须以某种方式平衡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这误解了董事会的职责,也是不合理不实际的。如果潜在的投资者知道自己用来增加利润、承担市场风险的资本将会被董事会用来协调其他主体的利益,那么作为一个理性人,他是不会向这样的公司投资的。

(六)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对于任何一个机构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首先弄清楚它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样要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企业经营存在的目标是什么。按照传统的企业理论,追求利润是企业得以与其他非盈利组织相区别的一个最大特征,企业是因为投资者的投资而存在,实现价值增值是企业的动力源泉。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公司的目标是协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使不能做到多赢,也应采取中立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运作的目的将有可能会把保证就业、保护环境甚至保护人权等政治性的责任放在股东价值最大化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迷失方向。

(七)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方面,体现在利益相关者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上,还没有确定的实证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治理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发展。而这些是所有企业为了在商业竞争中生存所必须考虑的,不能作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业绩之间呈正相关的依据。事实上,由于利益相关者的制约,企业会缺乏高效决策和适应性,有可能丧失必须的效率和竞争力。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局限性表明,一旦企业失去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商业性目标,就会变成企业不像企业的奇怪结局,在实施的实际效果上,可能对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无法做到有效保护,从而导致所有利益相关者被“锁死”。

以上的原因表明,与利益相关者模式相比,选择股东主导模式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而言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如果一个利益相关者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在股东主导模式下,他完全可以通过成为股东而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护。股东价值最大化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而言,不仅满足了他们的个人参与理性,而且是激励相容的。

四、结束语

本文并没有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或“股东至上”理论孰好孰坏做出定论,但是通过以上的分析看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思想实际上是经济理论中早已论述的东西。因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向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培育良好的社会剩余都是股东长期利益之所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以公司为载体的,只有确保公司持续、健康运营,这些利益才能兑现,而股东以及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是这一逻辑过程的必备前提。从长期来看,股东利益最大化与协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不一定存在冲突。为了股东的长期利益运营公司,管理层和董事必须考虑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日常指导经理人决策的最高准则必须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所以,笔者认为只要企业在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就能使企业进入以下的良性循环:设定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进行健康的经营,从而实现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合理的价值分配,然后企业声誉不断提高,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张兆国.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治理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姜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必然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11).

[4]黄少安,宫明波.共同治理理论评析[J].经济学动态,2002,(4).

[5]陆庆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2006,(3).

篇2

关键词:利益 视角 推进 企业 品牌 经营 关系

利益相关者理论简介

利益相关者理论指的是企业或公司的经营管理负责人为全面均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而实施的管理活动。相较以往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该理论明确指出任何一个企业或公司的发展与利益相关者的投资或者参入有关,企业或公司期望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个利益,而不但但只是一些主体的利益。

“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企业是由债权人、股东、员工、地方等利益相关者一同作用的有机体系,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及尺度也不尽相同。根据米切尔(mitchell)利益相关者分类法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实施分类,分别以确定、预期及潜在三种形式的利益相关者考量企业经营人的经济、协同与社会等绩效,建构一系列基于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绩效评定机制。米切尔(mitchell)分析了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了经过合法与权力以及紧急等三方面属性对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实行界定。结合企业或公司的实际情况,企业或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又进一步被分为三个类型:一是确定类型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具备对企业或公司问题拥有的合法、权力及紧急性;二是预期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和企业或公司保持紧密的联系;三是具有潜在类型的利益相关者。

以往的企业理论主张企业的惟一目标即“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在现行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或公司作为社会组成的重要部分之一,企业管理负责人若不能相处好同职工、债权人、股东及地方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影响到企业或公司的长期发展。而相对企业来说能不能够取得长期的生存与繁荣最佳途径 ,除达到经济目标之外,企业应当担负社会、政治等方面的责任,考量其全部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并且适宜他们的需要(张洋,2010)。

品牌关系的研究与管理

(一)品牌关系的研究

就历史与现实背景来讲,品牌理论中的品牌关系的提出是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致使营销理念变化的必然结果。存在着两方面的特征:一是因社会分工和市场的迅猛发展,营销条件的范围因而也不断发展,企业经营活动同条件要素之间的关系变深并且日趋复杂化,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影响因素愈来愈受到关注,促使营销价值理念历经了由市场到利益相关者的转变。二是因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愈来愈激烈,日渐严重的产品同质化,导致一种新型的经营理论即关系营销逐步获得理论界与实业界的首肯,并且已成为营销理论研究及营销实践的新形式新方法。

品牌关系理论提出时将关系的主体设定为品牌与顾客之间,而后又有许多学者将关系主体深入拓展。品牌关系理论模式历经了基于品牌关系模式到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品牌关系模式的转变过程。作为经济利益主体,企业或公司在实现本身经济利益时自然会遭受其他经济利益主体的制衡和约束。所以,企业或公司于品牌经营管理阶段里,必然要关联到企业的全部利益相关者,品牌系存在于相关利益关系者互相作用的范畴之内,企业同其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对于品牌关系以及品牌资产一定会产生重要影响(王正忠,2011)。

(二)品牌关系的管理

品牌关系管理指的是企业或公司为了实现资产增值的目标,借助资源以建构、维系和强化品牌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所运行的长期联系、兑现承诺的互动形式营销活动经过。品牌关系管理同以往品牌管理的最大差别是其突出与其他关系主体建构长期互通的稳定关系,而非一项较短期限的交易关系。因此,品牌关系管理是品牌管理于营销条件新形势下的新实践活动。

品牌与利益相关者之间“一对一”双向关系形式

企业经营经过实质上就是品牌与利益相关者二者之间“一对一”关系的互为作用过程 。优良的品牌关系所实现的品牌价值会给企业带来更强更大的利润,品牌关系的好孬与品牌价值的高低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品牌经营管理阶段中应当对品牌关系实行管理(魏喜武、陈德棉,2010)。

(一)品牌与利益相关者之间互动关系形式

品牌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品牌价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优劣对其所支持品牌的手段及程度有直接的影响,使品牌培育效果遭受影响;二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会给利益相关者的品牌掌握过程带来严重影响,导致产品营销时,为了引起消费者注意,经营别的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系统是必需的,因为其可以给消费者的态度与行为带来影响;三是企业同利益相关者建构密切关系,可以降低危机发生时意外给品牌带来的伤害(王红君,2012)。

(二) 员工与利益相关者互动关系形式

利益与员工关系,绝大部分企业员工以为企业给个人提供规模的发展空间以及合理的升迁机遇,是引进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基本条件。因此,企业或公司首先做到虚心倾听职工意见,掌握职工的价值要求与期望,建构让职工和品牌同步发展的政策与制度以及环境等,构架科学合理的、具有人性化色彩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努力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激发职工工作热情。职工应尽职尽责工作,以优质服务创高质量产品来更好地回报企业或公司。

(三)品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形式

品牌同利益相关者关系形式包含“一对一”相互作用关系及职工与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关系,此外还包括有品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形式,包含两个层面关系:一是品牌利益相关者和别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同品牌利益相关者和大众(关系紧密者)的人际关系。二是人际关系形式的基本理念就是利益相关者会把其对品牌的认知(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用于人际交往阶段中,有意或无意地向别的利益相关者与其关系紧密者实施传播。品牌利益相关者同别的利益相关者业已促成的品牌认知会借助人际关系交往相互作用带来的影响,如果认知得到的结果相同就会加深其对品牌的信任度及满意感。

打造企业或公司品牌过程中,应当有效借助品牌利益相关者的人际关系资源,从而促使企业对产品的宣传产生积极、正面的口碑功效。品牌利益相关者于人际关系往来中的口碑(正面或负面)主要受利益相关者事先同品牌的互动关系、其价值要求的适应程度受取得的品牌认知程度所影响。若利益相关者同品牌之间的互为作用愈好、价值要求适应程度越高,其对外宣传的口碑就愈积极。所以,培育优良的品牌与利益相关者互为作用关系,最大程度地适应利益相关者的品牌价值要求,是打造企业或公司品牌的本质核心。

(四)品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角色重叠关系形式

利益相关者之间除以人际关系形式产生的互为作用的关系外,还存有利益相关者对品牌关系所扮装的多重角色。这是由于品牌利益相关者以社会公众身份并存,他们同一时刻需践行多种角色。此种关系现象称做“角色多重性或角色重叠交集”。利益相关者角色的此种重叠交集现象,增添了品牌与利益相关者互为作用关系系统的复杂性,也是利益相关者人际关系系统的重要特点,对品牌关系及品牌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为作用关系效应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不相同的利益相关者在品牌关系系统中可同时装扮多种角色,这种集多重角色于一体的现象在企业或公司建构品牌关系系统时应当引起重视(张梅,2010)。

品牌关系形式的管理研究展望

工作实践中,企业或公司管理者首先应当注重以下问题:一是应当将你的视野拓展到真正为创造品牌价值创出成果的利益相关者及其互为作用关系上;二是能够对品牌与利益相关者互动关系实施有效地评定及管理;三是知道怎样平衡与适应品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要求。其次,还会面临如下品牌管理的实践方面的问题,怎样熟知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要与期望?怎样创新品牌经营观念与管理政策?怎样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怎样增强沟通交流、培养优良的品牌关系?怎样有效开发使用利益相关者的资源?等。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品牌关系管理策略:

企业或公司管理者应对品牌打造观念与利益相关者理念实行审视,因为它代表品牌企业或公司的价值主张,以及有可能实施的政策与规章制度等,体现了企业或公司品牌关系发展阶段里的所有态度与行为。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的适应需要与期望要有所了解。企业或公司应当建构相适应的交流沟通体系,利用多种渠道与模式充分认知利益相关者对于品牌的价值需求和期待。此有利于指导企业或公司及时有效整改相关的品牌管理政策、方法以及经营策略等。因此,掌握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要是打造品牌价值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企业或公司应当借助改革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政策,采取人性化与民主式的管理模式,对职工的价值需要与期望予以高度关注,培养员工与公司之间的良性关系,不断提升职工的满意度,最大程度地调动职工的爱厂敬业精神,促使其更好地完成本岗位工作,面向利益相关者积极推出卓越服务,以便更好地面向利益相关者传送企业或公司价值主张。职工既是企业或公司政策、观念的执行者,也是品牌利益相关者价值的传送者。也就是说,员工是培养品牌与利益相关者二者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重要枢纽。一个基本观念就是打造品牌价值应当从适应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要开始,而适应利益相关者价值需要,就首先应当从满足职工的价值需要开始。

利益相关者是利用品牌对本身价值需求的期望程度,来衡量其心里对品牌的感知,致使影响利益相关者及至多重角色的持续参与、支持等消费品牌之行为。此外,他们还会将自己对品牌的认知利用人际关系系统采取无意识的口碑传播,影响别的利益相关者或与之关系紧密者的品牌认知与行为。因此,发展良好的品牌关系,最大程度地适应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要,是品牌价值创造与品牌关系培养的核心实质。

有效开发使用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潜能。积极发展同利益相关者互为作用关系,有效开发使用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潜能。例如顾客的购买欲与口碑效应、相互合作者的资源潜能共享、职工的工作激情、政府建构的有利于企业或公司发展的相关政策、投资者参与的投资的意愿等等。此外,利益相关者的满意与认同程度会是其宣传品牌感知重要的资源。尽管组织没有办法控制口碑宣传过程,但是组织却可利用培养优良的品牌互为作用关系、提升品牌利益相关者价值满意的程度来直接影响口碑宣传的积极、正面及显著性能。

结论

综上所述,品牌的概念已渗透于企业或公司的各个方面,整个企业或公司全体都对品牌与利益相关者互为作用关系担负责任,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品牌应当是一个企业或公司的整体通力合作的结果。企业或公司整个都被品牌化了,也就是说组织即品牌,品牌即组织。正确运用品牌与利益相关者“一对一”互为作用的关系,就是要建构一种互利、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便需要我们就利益相关者对品牌的价值需要与期望的问题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借助营造互惠互利的关系系统,有效发挥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支持等积极主动性,最终借助高优质量的产品成果,提升利益相关者的品牌的认知度,实现各方利益共赢。

参考文献:

1.张洋.利益相关者理论初探.中国城市经济,2010.11

2.王正忠.品牌关系的理论研究.当代经济,2011.18

3.魏喜武,陈德棉.企业品牌建设空间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模型的定量研究框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3

4.王红君,刘进平.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承诺的企业品牌管理模式创新.企业经济,2012.5

篇3

关键词:利用相关者 和谐企业 构建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构建和谐企业。然而,对于和谐企业的涵义以及如何构建和谐企业,目前尚属探索阶段。本文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探讨和谐企业的构建。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由于环境推动发展起来的。一直以来,主流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股东享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企业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股东利益最大化。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专用性资产投入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股东不再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惟一承担者。而且,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外部问题,比如,污染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漠视职工利益、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进行不正当竞争破坏社会秩序等等,企业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对传统企业理论提出质疑,利益相关者理论应运而生。

明确的“利益相关者”概念首次出现于1963年斯坦福大学研究所(SRI,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的内部文稿,其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人们开始认识到,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只是为股东服务,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包括股东、雇员、顾客、供应商、债权人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Freeman)给利益相关者下了广义的定义: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利益相关者,正式将社区、政府、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克服广义的利益相关者界定方法在实证研究和应用推广时几乎寸步难行的困境,美国经济学家布莱尔(Blair)把利益相关者界定为: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克拉克森(clarkson)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主动的利益相关者和被动的利益相关者,首要的利益相关者(Primary Stakeholders)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Seeondary Stakeholders);并将主动利益相关者界定为狭义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拥有合法要求权的人或群体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区分,从而使狭义上的利益相关者有了一个比较确定的范围。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思想起源于19世纪,是一种协作或者说是合作的观念。其核心思想是,企业是相互影响的利益相关者相互联系的联结体,它通过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规范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为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创造财富。

二、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要条件

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来理解和谐企业的涵义。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和”是古典中国哲学在探究“天(自然)与人”、“人与人”、“人与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儒家以个群关系、人我关系为出发点,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的重要特征即是“和”,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则提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道家非常重视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出发点是主客关系、物我关系,追求的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禅宗的出发点是理欲关系、身心关系,追求的是人自身内部的和谐。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各有侧重地发展和丰富了“和”的思想体系。而宋明理学以物我和谐为目标,以人我和谐为手段,以自我和谐为基础,将彼此分离、各执一端的儒、道、释三大和谐论,整合为一个体用结合、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完成了对传统和谐思想理论体系的建构。

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主要有二层意思:一是指事物存在的理想状态。在和谐的状态中,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力量均衡,不偏不倚,相辅相成。二是指新事物产生的内在动力。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由对立、冲突、斗争、走向同一、趋于融合、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动态过程。由此可见,和谐企业是指构成企业的各要素之间的力量均衡,不偏不倚,相辅相成,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不断自我完善的动态平衡状态。那么,构建和谐企业就是通过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手段,使企业与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企业与员工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交融合一,员工自身得到发展并不断完善,从而使企业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显然,构建和谐企业,在企业和自然的关系上,要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使之具有良性的循环能力,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上,要遵守社会规则,承担社会责任,使企业的发展成果惠及社会;在人和人的关系上,要强调公正,为实现人们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在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上,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同时要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与舞台,努力使员工各得其所,实现自我发展。 然而.企业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形成这个合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营利,这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其他经济利益主体的制约。因为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看,企业是一种“关系契约”的网络,契约当事人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雇员、客户、供应商、债权人、社区居民、政府及其他企业相关的个人或集体等,对企业拥有利益要求权。

因此,构建和谐企业,就必须协调好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各种关系。而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关键的是利益关系。利益关系不和谐,企业就难以和谐。由此可见,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要条件。

三、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构建和谐企业

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其实质就是处理好企业自身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就协调对象而言,有三个途径可以选择:一是通过对各方的利益观念和利益行为进行调整;二是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有效供给进行调整;三是通过对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进行调整。因此,我们可以从观念调整、经济手段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来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构建和谐企业。

(一)调整观念。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代表了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的利益,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意味着企业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伦理学有着天然的联系.企业伦理也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理论之一。当利益关系处于矛盾和冲突的状态下,就需要伦理的调节与选择。因此,构建和谐企业,应该调整企业的观念,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贯彻和谐的理念。

一是调整短期行为,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利益。二是调整企业环境,树立融合的关系观。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应明确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融洽合作关系。三是调整竞争理念,确立共赢的竞争观。竞争是市场经济永恒不变的主题,但是绝不能把竞争孤立化、绝对化,应把自己的竞争对手看作是利益相关者,是自己的伙伴和战友,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敌人,合作追求一种只有赢家没有输家的和谐共进局面。四是调整管理模式,树立人本管理观,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二)用经济手段。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质是处理好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使人们和谐相处,充分激发企业的活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关系包括政治、法律和经济等关系,而企业的性质决定了经济利益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冲突大多表现在经济方面。因此,构建和谐企业应该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利用经济手段,满足利益相关者合理合法的利益要求,协调各种冲突,创造和谐局面。一是承担社会责任,积极纳税,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参与社会各种慈善事业,扮演好社会角色:二是利用价格手段,处理好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和竞争者之间的共赢关系;三是调整分配政策,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使员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

(三)进行制度建设。从宏观层面上看,制度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从中观层面看,制度主要表现为行业规范;而微观层面看,制度则指的是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治理机制。和谐理念需要通过制度的硬性规定与模式强制来保证实现。构建和谐企业,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可以从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一是国家从利益相关者社会的角度在宏观层面上进行制度建设,为和谐企业的构建创造公平合理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二是通过规范行业的竞争行为,确保和谐有序的市场秩序。三是企业通过加强管理制度建设贯彻和谐理念,将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作为一种企业文化融入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并将利益相关者理论纳入企业治理机制,遵循“利益相关者”逻辑和人本管理思想,强调平等对待利益相关者,在众多的利益相关者目标中寻求一种平衡,以达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篇4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环境利益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论发展

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最早提出了关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即指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这个群体将不复存在。相关利益者理论认为,股东只是相关利益者中的一员,现代企业是由众多利益平等的利益相关者组成。这一理论否定了公司是属于所有者个人的传统观念。自此,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进入了学者的研究视野。

与传统理论相比较,相关利益者理论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有两方面的不同。首先,对于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知不同。传统社会责任和会计将企业看作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它们关心的是环境和社会问题等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发展的影响,并将这些问题作为企业日常经营中的一个方面。而企业在报告中披露的社会成本支出纯粹是一种为树立良好形象的有目的的行为。并没有把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看做是企业的义务,没有意识到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出,也没有把主动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看做是促进企业与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沟通交流的一种工具。相反利益相关者理论补充了这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影响,正是由于社会因素的种种支持,企业才能发展。同样的,在使用了社会资源后,企业也需要对社会负起责任。

其次,传统理论对待股东与其他众多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和认知度不同。尽管两种理论都认可全面考虑企业的相关利益者将会给企业和利益相关者都带来利益,但是传统理论始终将股东摆放在第一位。对于其他的相关利益者也是有区别的。只有在那些相关利益者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时,企业才会考虑这些利益相关者,否则只会被摆放在一边。而这些给企业带来利润的相关利益者被考虑的前提条件则是不能与股东的利益相悖。可以看出,传统理论并没有认清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相反,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通过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以起到重要的监督作用。对于企业耗用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要负起责任,正如这一理论长期所要求的,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保护要等同于对股东利益的保护。两种理论的比较如表1。

二、从管理者角度来考虑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社会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1.股东的利益

长期以来,企业一直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这是企业存在的前提条件,也是首要条件。管理者的责任是通过努力压缩成本提高利润来维护众多股东的利益。通过披露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将保障股东的投资,减少投资风险,对于发行股票的企业尤甚。同时,对所创造的利润,企业也要缴纳税收,这将会给财政带来收入,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2.职工的利益

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者责任是通过招聘、管理员工,发放福利、增加工作岗位和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来保障职工权益。与股东利益不同,长期以来,企业一直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注重生产投入,相应的对于职工权利保障意识淡薄,投入较低。有很多的企业不按时或足额的缴纳保险金,拖欠工资。更有甚者,不能给职工提供安全有保障的工作环境,威胁着员工的生命安全。例如深圳富士康的职工跳楼事件、频频爆出的煤矿坍塌事件。企业的这种冷漠的态度,加剧了当期社会已经严峻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大了政府的负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正如奥肯定律显示,失业率每下降一个百分比,国民生产总值就能上升两个百分点。增加就业岗位正是企业的存在价值体现。

3.消费者的利益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最直接的,消费者的反应往往决定了企业的存亡。从企业的生产角度看,消费者是企业产品的最终获得者,因此,企业的产品必须要满足消费的需求。管理者的责任正是通过管理企业的生产,创造符合消费者利益的产品。总的说来,管理者的社会责任目标包括制定公平的价格、生产安全有质量保证的产品、提供完善的售前和售后服务,并将这一社会责任从消费者个人扩展到供应商、竞争对手中去。承担起按时付款、遵守合同条款、公平的竞争关系等。

4.环境的利益

企业的存在依赖于环境,企业从环境中获得资源,却又将危害遗留给了环境。从短期来看,一些不计后果的生产活动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利润,但是长期发展下去,危害的就不仅仅是企业个体,会给当地的居民,后代子孙造成毁灭性的灾难。自从中国加入了WTO以来,经济发展愈发迅猛,但是这种以经济增长为先的战略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负面的效果,尤其是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制约。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国家,我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很多都是以资源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我国企业对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方面的意识还有待提高,不能把经济利益当做衡量一切的标准。2012年,最令中国民众感受深刻的就是各地出现的雾霭现象,虽然还没有准确的原因结果,但是毫无疑问的,这一切与环境的污染有密切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者的责任就是做好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做好节能减排的工作,增加净化环境的资产配备等等。

5.其他

除此以外还有众多的相关利益者,管理者必须要有一种他们负有对整个社会责任的想法,并将他们的经营过程看作是与整个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的经营所得也将被看做是社会的财产,他们的损失也将被看做是对社会造成的损失。由此,管理者还要关注公益事业、维护市场秩序、地方稳定,遵守法律法规等等。

篇5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电子废弃物;管理体系;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及更新周期的缩短,堆积如山的电子废弃物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之一。世界各国处理报废电子电气产品的负担越来越重,同时电子废弃物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

电子废弃物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不正规的回收处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些物质既可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污染,也可在土壤或水环境中富集,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生存与健康。另一方面,电子废弃物具有很高的再生利用价值,可资源化程度很高,不回收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流失。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塑料和金属,尤其是稀有金属具有很高的价值,如果采用合理的再生技术,能获得大量纯度较高的再生材料,可直接在新产品的制造中使用,从而减少对自然原材料的需求,有效保护自然资源。但是,如果回收体系不规范,无法充分回收资源,同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我国的广东贵屿镇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原始的拆解、处理方式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用烧烤获取电路板上的电容等电子元件,大量的毒烟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用酸洗获得各种贵重金属,废渣、废液随地倾倒,导致贵屿大部分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已经不能饮用,各种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由于长时间接触有毒气体,从业者的健康遭到极大损害,大部分患有皮肤、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93%的人有眩晕或头痛症状[1]。而作坊式的回收处理方式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大量可再生利用的材料被随意抛弃,他们通常只是提取出少量价值较高的材料如金、铜等,剩下的则被视为垃圾丢弃,造成大量资源的流失。

发达国家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管理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发达国家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进行剖析,旨在为我国建立合理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寻找参考依据。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萌芽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1963年,斯坦福研究院的学者给出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的个人或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2]。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逐渐认识到,早期从“是否影响企业生存”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1983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Freeman)给出了一个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3]。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目标实现过程所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该定义不仅把影响组织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把被组织在实现其目标过程中采取的行动所影响的个人和群体看作利益相关者,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环境本保护主义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实际上指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现实的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系统或网络背景下进行的,单一主体的单个行动往往难以取得最优的绩效。因此,在管理实践中首先要识别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在此基础上注重考察不同主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与程度以及它们对管理目标的影响[4]。

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中涉及的各个组织或群体来自不同行业和部门,具有分散性和复杂性。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的利益相关者是指在电子废弃物回收过程中,任何可以影响其回收的或被其回收过程所影响的群体或个人。这些组织或群体各有其目标和利益指向,很多时候这些目标和利益指向是相互冲突、难以协调和动态变化的,如果能够整合各参与方的分散力量和资源,则可以形成协同效应,促进电子废弃物的有效回收。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正具有整合这些分散力量和资源机制的价值[5]。

二、利益相关者与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思想,识别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是构建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的重要步骤,同时还要明确各利益相关者在回收管理体系中分别承担什么责任。一个有效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权责明确:(1)电子废弃物回收的物质责任由谁承担,即谁回收、谁运输、谁处理等?(2)经济责任如何分担?(3)管理责任由谁承担?(4)历史废弃物及孤儿产品如何处理?下面通过对荷兰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的剖析,提取在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中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分担情况。

(一) 荷兰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

荷兰是欧洲电子废弃物管理立法和实践开展较早的国家[6]。在欧盟相关指令出台前,1998年4月21日,荷兰就已颁布实施了《白色家电和棕色家电法令》,其要求近似于欧盟电子电气废弃物(Waste Electronic & Electrical Equipments,简称WEEE)指令的规定,采用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经过1999年和2002年的两次修订,基本将所有的电子电气产品都纳入管理范围。欧盟双指令(WEEE指令和RoHS指令)后,荷兰顺利完成了双指令的本国法律转换,分别于2004年7月6日和7月19日通过了《WEEE管理法令》和《WEEE管理办法》。

荷兰的废旧家电回收主要归属于NVMP系统,NVMP系统是荷兰金属和电子产品处置协会依据1998年荷兰的《白色家电和棕色家电法令》建立的。截至2005年10月,加入NVMP的制造商/进口商会员有1 350家,几乎涵盖全部的大、小家电市场。NVMP系统运作十分有效,2001年的人均收集率达4.13千克/年,已经达到欧盟WEEE指令规定的回收再生目标。

NVMP目前实行可见收费。消费者在购买新产品时支付可见的回收处理费用,即在新产品销售价格的基础上明码标出处理费用,可单独标注在价签上,截止时间之后(大家电在2013年1月13日之前,其他家电在2011年1月13日之前),不允许收取可见费用,回收处理费用由生产企业负责,收费标准与品牌、重量、体积或价格无关,每种产品类型收费固定。零售商收到回收费用后,将资金通过常规支付方式划转给生产商,生产商每两个月根据产品种类和销售数量向NVMP基金会缴纳处理费用。这种“养老金”模式的收费方式也可较容易地把历史废物及孤儿产品纳入回收管理体系。图1简单描述了NVMP系统中的物质和资金流向。

消费者可通过两种渠道免费交付废旧家电,一是通过零售商来实现,二是直接送至市政指定回收点。这样的组织形式为零售商的以旧换新业务留下空间,可以继续保留他们早先拥有的客户源和维修业务。

另外,制造商/进口商还负有以下的信息责任:在产品投放市场一年内,制造商/进口商应向维修商、维护商以及处理机构提供有关该新产品再利用、再循环以及处理的相关信息,所提供的信息中应包括产品使用的零部件和材料以及有毒物质或特殊物质的位置;向政府管理部门提供计划,详细阐明将如何履行自己的回收责任和义务(包括退出荷兰市场后采取的相应措施)。每年7月1日之前,制造商/进口商必须向政府管理部门报告是否履行了自己的义务。

(二)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

从案例研究中可见,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中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如图2所示),生产商(制造商/进口商)、零售商、处理商、消费者及政府管理部门等多个主体都参与到项目中,并在项目实施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发挥各自的作用。

1.生产商

家电生产商(制造商/进口商)是家电回收管理的物质责任、经济责任及信息责任的主要承担者。随着SA8000和ISO14000等企业社会责任体系逐渐嵌入国际市场规则,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是“现实的要求”[7],更多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受到重视,企业决策时必须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界定废旧家电回收的责任归属,有助于解决废旧家电的环境污染,促进生产商改进产品设计,在保证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提升企业形象。

2.零售商

零售商是连接生产商和消费者的纽带,在一些回收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可承担主要的回收责任。另外,利用新产品销售网络进行废旧家电回收还可降低整个管理体系的成本。

3.消费者

消费者是废旧家电的提供者,在回收管理体系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废旧家电能否实现充分的回收和再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是否积极配合。对于消费者在废旧家电回收中经济责任的分担,目前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收取可见费用(购买新产品时单独支付或废弃产品时支付);另一种是隐性收费(生产商支付回收处理费用,但通过产品价格将部分费用转嫁给消费者)。

4.处理商

处理商的利益直接受到废旧家电持有者行为的影响。这是因为,处理商是否有货源取决于废旧家电持有者是否将废旧家电交给回收部门。由于回收率高,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处理企业能从销售再生产品中获得收益,而我国正规的处理企业通常面临因货源不足而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

5.政府

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引导行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特许经营、示范工程、税收优惠等政策施加影响,保证废旧家电回收行业的顺利发展[8]。同时,政府对经济活动的适度干预,可以纠正人们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以维护社会的总体利益。

6.第三方组织

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中,通常由被称作生产者责任组织(Producer Responsibility Organizations,简称PROs)的第三方组织负责管理体系的日常运作及管理。PROs是非营利性质的组织,由生产商或行业协会联合组成,代表签约生产商履行废旧家电回收的责任和义务。

三、对我国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设计的启示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规范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废旧家电回收和处理基本上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自发进行的,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如图3所示。废旧家电的无序回收,以及原始落后的拆解处理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因此,在建立规范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废弃物管理的可持续性。而可持续的废弃物管理必须是:经济可承受的、社会可接受的、环境有效果的[9]。这说明建立的废弃物管理体系必须以一个可接受的成本、大多数人可接受的方式运作,同时尽可能地减小环境负荷。

因此,我国在建立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时,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法规、政策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逐步建立可持续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

首先,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引进是建立有效回收管理体系的基本条件,通过法规、政策明确生产商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主要由生产企业负责进行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做法是不可行的,因为在我国相当一部分生产企业,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回收网络方面,都没有能力来组织其生命周期末端产品的回收和处理。另外,我国地域辽阔,产品分布的范围很广,如果让每个生产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产品的回收体系来承担产品的回收责任,将产品收集后长途运输到其处理中心,不仅是不经济的,也是不现实的。即使在发达国家,也通常是由生产商联合成立的生产者责任组织来代替签约生产商履行废旧家电的回收和处理责任。在我国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作用较小的情况下,可由政府部门代替生产者责任组织,负责回收体系的运作和管理。

其次,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经济责任完全由生产商承担也不切实际。但是,由消费者为废旧家电回收和处理直接支付一定费用的做法同样行不通。在我国,废旧家电的持有者在废弃家用电器时不仅不需支付费用,反而可以得到补偿。因此,我国对废旧家电回收的经济责任可通过责任分担的方式,由各利益相关者按比例分担。对于消费者应支付的部分,可直接将该部分费用包含在产品售价中[10],这虽然会略微增加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但总体上可行性强,便于操作实施。

另外,政府的干预是必需的,并且应该是持续的,尤其在我国还没有关于家电回收相关法规的情况下。虽然在2004年了《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条例》提出建立废旧家电多元化回收和集中处理体系,实行生产者责任制,国家建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专项资金,回收处理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国家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等具体规定。到目前为止,该条例依然没有付诸实施。因此,政府可通过税收、禁令、处罚等措施,引导我国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最后,可持续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需要多数人的信任和支持。我国大多数的居民认为废旧家电仍是有价值的商品,同时存在大量游走收购的小商小贩,导致大量的废旧家电流入不正规的回收渠道。即使有相关法律为依据,但检查违规行为的难度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废旧家电的持有者需要得到经济上的激励或服务上的满意才能履行责任。因此,在充分了解居民的参与意愿,找出居民参与废旧家电回收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出合适的激励机制,对于建立可持续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我国目前保有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家庭的,按正常使用期为10-15年计算,我国已经迎来家电更新换代的高峰期。而目前我国废旧家电回收管理比较混乱,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大部分废旧家电流入不正规的回收处理渠道,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从发达国家的电子废弃物管理实践中可以看出,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需要管理体系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配合,才能建立有效的回收管理体系。我国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可以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识别出我国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通过相关法规、政策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丘波, 彭琳, 徐锡金. 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业工人健康调查[J].环境与健康, 2005,22(6):419-421.

[2]贾生华, 陈宏辉.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评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24(5):13-18.

[3]Freeman R E, Reed D L. Stockholders and Stakeholders: A New Perspective on Corporate Governance[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83, 25(3):88-106.

[4]黄栋, 匡立余.利益相关者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共同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 2006, (8):48-51.

[5]吴郭泉, 郭丽华.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土地利用规划优化模式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 2007,32(1):30-33.

[6]阎利, 刘应宗.荷兰电子废弃物回收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6(4):60-66.

[7]鞠芳辉, 谢子远,宝贡梅.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基于消费者选择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9):91-98.

[8]罗宇, 陈亮, 廖利.我国废弃电子电器产品的回收体系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2006 (1):31-34.

篇6

【关键字】利益相关者 国有电力企业 绩效管理

2003年上半年,以“厂网分家”为标志的电力体制改革重组完成,全国电网按地区被分为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而改革的目的一是有效地满足全国的用电需求,同时还要改善传统的垄断国企低效益的弊端。有效的绩效管理是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来探索目前我国国有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绩效管理提出建议。

1.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国企绩效管理

该理论认为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1]现代企业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多,对企业的绩效和发展也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重视利益相关者利益已经成为世界各大企业管理者的共识。由于国有企业具有公共性的等特,所以国有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仅要提高自身效益,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政收入;同时更应该要注重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满足公共利益的需求。[2]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基本可分为:企业内部员工、企业的股东、政府、广大民众等。国有电力企业在企业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设、绩效评估的执行与反馈的全过程中都要关注到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只有这样,国有电力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全面的发展。

2.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国有电力企业的绩效管理状况还不尽完善,影响了国有电企提高企业效益、满足生产生活的用电需求。

2.1绩效评价指标单一,过分关注财务指标。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准确评估企业的经验管理状况,监督和激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现代企业的发展,应该是各个部门有效发挥作用的组合,因此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应该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人力资源开发与应用、客户维护、企业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做出合理评估。然而目前我国的国有电力企业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尚不完善,绩效评估指标过于单一,财务指标在整个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比重很大,而企业的文化建设、员工发展和企业的社会责任等方面未能顾及,长此以往,对企业的全面、高效、可持续发展必将带来不利影响。

2.2只关注企业内部利益,忽略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国有电力企业对全国的工业生产、居民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国有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经济效益,而且还要维护企业员工的利益、生产者和居民的用电需求、政府等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然而现阶段我国国有电力企业的绩效评估大多只对公司的内部经营管理状况进行评价,而忽视了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这一方面会影响国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同时长期忽略外部利益相关者利益,也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

2.3行政色彩浓厚,职员参与度低。企业的绩效管理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监督与检验的一种重要方式,这就要求一方面企业的绩效管理必须要保证一定的独立性,这样才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作出真实的评价;另一方面也要保证绩效管理过程特别是绩效评估过程的公开性与民主性。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国有电力企业在改制以前集行政管理职能、行业管理职能、企业管理职能于一身,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3]目前在我国国有电力企业中的绩效考核常常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而且国企管理者本身具有行政级别,这使得企业往往不能做出真实的绩效评估;同时国企绩效管理往往是由某一部门单独负责进行,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绩效评估的执行和反馈过程中,诸如:企业员工之类的利益相关者很难参与进来,这也大大降低了绩效评估的激励和监督作用。

2.4不注重视效反馈,激励作用不明显。绩效管理的目的不仅在于对企业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验,其最终的目的是通过绩效评估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改进,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的效率和效能的目的。然而,目前我国的国有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重评估轻反馈、重形式轻内容的缺点,不能对绩效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反馈并督促其改进,从而大大影响了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不利于企业效率和效能的提高。

3.国有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改进

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和效能,我国国有电力企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应该:

3.1完善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完善的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企业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的基础,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过分重视财务指标,主要从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产运营和偿债能力等方面来进行考察。[4]为了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我国国有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一个由财务评价指标和关键非财务因素评价指标共同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说来就是要在绩效评估的过程中建立起财务绩效评价控制系统、管理绩效评价控制系统、质量技术绩效评价控制系统、社会环境绩效评价控制系统以及运行结果综合评价控制系统。将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置于绩效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一方面可以促使企业对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及时进行监督、改进;另一方面也能对每个部门的职员产生激励作用,增强其工作的积极性。

3.2重视企业的社会效应,关注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国有电力企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对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电力服务,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应该要重视关注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让企业职工充分参与到绩效管理过程中;重视对生产者和居民对于用电的意见反馈;对企业对于国家政策法规的执行状况进行有效评估等。通过绩效评估一方面对企业的是否真正实现了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进行监督和改进;同时更应该通过绩效管理来引导企业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整体提高。

3.3淡化行政色彩,促进职员的全面参与。为了保证绩效评估过程的独立性、提高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公正性和民主性,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应该要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的改革,将国有电力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开,减少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行政干预,淡化企业的行政色彩,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也应该要重视推进绩效管理过程的民主化,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利益相关者利益,在绩效评估执行和反馈过程中促进职员的全面参与,真正发挥绩效管理的监督和激励作用。

3.4重视绩效评估的执行与反馈,发挥绩效管理的监督和激励作用。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改善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因此,企业绩效评估的执行和反馈是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一方面,国有电力企业在绩效评估的过程中应该要严格按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来对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供电服务、企业文化建设、关注员工利益等各方面进行有效的评估,对企业计划的实施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另一方面,更应该要重视对绩效评估过程发现的问题及时地向相关部门和职员进行反馈,引导并督促他们及时地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绩效管理的监督和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美]爱德华.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王彦华(译),上 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刘椿榕,国有企业绩效考核问题和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10)

[3]范先国,电力企业内部绩效评价控制体制的建立研究,[J]决策信息,2010(12)

篇7

[ 关键词 ] 内控 利益相关者 体制 构建

一、引言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思想起源于19世纪,是一种协作或者说合作的观念,其核心思想为企业是相互影响的利益相关者相互联系的连接体,它通过显性契约(合同或者合约等)和隐性契约(事实利益关系)规范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与义务,为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企业的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内控”),在强调内控与外部控制并重的同时,以企业利益相关者团体满意化为导向,以协调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核心内容,以企业内控的有效实施为最终目标,遵循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的利益逻辑,来分析定义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这张大网上,每个人应扮演的角色、职责与义务。

二、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企业内控的可行性

企业内控之所以可以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是基于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企业内控中表现在以下其几个方面:

1.企业内控的主体和客体均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开展企业的内控活动首先要明确控制的主体和客体,主体是实施内控活动者,客体则是企业内控主体实施控制活动的控制对象。COSO提出的报告指出,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关者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还有其他普通员工,他们既是企业开展内控活动的主体又是内控活动的客体。

2.企业内控活动的目标是为了保障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内控是为了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型、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可遵循行,而自行进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活动的自律系统。企业内控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效益型,也就意味着提高了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如股东、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可能收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对于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潜在的投资者、竞争者、供应商等其他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均可从中获利;企业内控保证了企业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有益于政府机构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和行业团体内竞争的公平性。

3.企业内控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开展的一个活动。传统的观点认为企业的内控只和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有关,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几乎没有关系,内控不到位是内部机制没有设置好。而实际上,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分别在内控中扮演者不同角色,行使着不同的职能。企业的外部控制,也就是外部利益相关者塑造的控制环境动态的影响着内控的内在环境,外部利益相关者与内部利益相关者共同合理促进内控问题的解决。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虽然分工不同,重要程度也有着差异,但是在企业内控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分别为内控制度的完善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与企业利益相关者有关的内控问题现状及分析

1.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有关的内控问题现状分析

罗宾斯教授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股东、工会、管理者、雇员等。本文根据各方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不同、与企业内控的联系的重要性,将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股东大会、董事会与监事会、企业经营管理者、普通员工及。

在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以下的三个层次的控制关系,第一层是要实现企业的治理结构内控最优,也就是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最优。第二层是经营者的管理控制活动。经营者从第一层的控制客体转化为控制主体,其所控制的客体为普通员工以及整个企业的管理活动。第三层是普通员工的业务控制活动。普通员工在这层中扮演着控制主体,他们对自己所负责的业务活动实施控制,以保障企业的业务活动按秩序进行,达到管理层满意的期望目标。

(1)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从公司治理结构来说,股东大会,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属于委托理论中的委托方,也就是企业的所有者,他们是企业高层次的决策机构,对企业的内控有着批准、指导和监督的权利。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大而企业内控中,这部分的控制主体却是问题多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股东大会不代表全体股东的权益;董事会的构成不科学,与监事会的成员重复任职现象严重,监督形同虚设;一些企业对内外董事的选举不重视,出现了高级管理人员等内部董事比例过大,忽视了外不懂事的参与,从而失去了企业内控的基础,降低了内控的效果;董事会、监事会在企业内控中分工不明;董事会与监事会行使内控权利不到位等。

(2)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我国企业内控的现实情况中,企业管理人员财务舞弊案,违法违规事件频发,有些企业都曾被视为内控的明星企业,在此类案例中,综合反映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内控中扮演的角色被大大忽视。

经理班子和企业所有者阶层一套班子两个职位,交叉任职现象比较普遍,经理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控制约束,企业中存在的第一层内控形同虚设;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是内控的设计者与主要执行者,但是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暂时还未意识到企业内控的重要性,内控意识不足分别表现在内控管理的非秩序化,内部会计控制的牵制或者监督观念尚且淡薄。

经营者多对企业内控不重视,致力开发执行的环境得不到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企业内控的形式化、口头化,很少付诸于实践中;一些管理者还片面认为企业的内控只是针对企业的员工制定一系列的内控措施,与自己无关,这种对内控的不正确认识态度,造成了企业内控的混乱,管理者内控特权思想的产生;管理层对内控制度的设计能力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管理者的素质较低,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内控设计质量不高,管理者的方式单调话,忽视了对员工的激励,对企业内控环境的培养漠不关心。

(3)普通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企业的内控层级结构,普通员工及其它的利益相关者是企业管理人员控制的对象,是企业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群利益相关者。他们往往对企业的内控问题没有明确的认识,而浅在的将其理解成为管理者(控制主体)控制自己(控制客体)的过程,认为自己只是被动的参与者,产生和管理者对立的态度,大大降低了内控目标的实现。

2. 与外部利益相关者有关的企业内控问题现状

外部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内控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外部利益相关者从企业的一些外部信息,发现企业的内控问题,一方面告知企业,另一方面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企业在解决内控问题的过程也要受到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监督。这一系列的活动都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塑造的控制环境动态发生作用,不仅受到了控制环境的影响,还反作用于控制环境的发展。

(1)政府

在国外,企业内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与氛围,政府特别重视对企业内控外在的宏观环境的塑造,倡导企业内控的完善与发展。我国还未形成比较成熟的企业内控市场环境,来督促每个企业识别机遇和挑战,加入内控的对于中。虽然在近些年,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内控,在重视、开发和研究内控的宏观环境上还和欧美国家比较成熟的企业内控宏观环境有一定的差距,在这点上还有待提高。

(2)立法机关和其他职业团体

企业内控立法是内控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可以为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约束依据。内控的法制建设可以稳定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明确企业内控法律责任,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是防范财务欺诈与经济犯罪的武器,推动了内控评价制度顺利实施。我国的内控体系建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起步,目前已出台了一些关于企业内控的法律法规标准,但我国的立法机关和职业团体在内控法律意识、制度基础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欠缺,内控体系的法规在我国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需很长的一个完善过程。

(3) 税务、审计等企业外在的政府监管部门

我国企业的内控不仅设立了内控机构,如监事会和内部审计部门,还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控体系。税务与审计是两个很重要的实施内控监督的代表部门,但是庞大的监督体系对企业的内控的监督却不尽人意。一是财务、税务、审计等在内的政府监督机构,其监控分工不明确,工作标准不统一,在工作中缺乏信息的双向流通,共同的监督起不到积极的作用。二是这些政府监督部门监管查处力度不足,存在监督形式化,其监管职能不能有效充分利用,对企业内控自觉性的提高起步到威慑作用。三是执业行业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利益的趋势,使得许多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失真予以“忽略”与隐藏,这个社会监督的“经济纠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对构建我国企业内控体制的建议

针对我国企业中广泛存在的内控问题,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色出发,形成了以下构建完善企业内控的思路

1.重视内部利益相关者的主导作用

(1)加强董事会、监事会的建设

杜绝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人员的重复任职,严格按照三套班子三八人马组件,确保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管理人员,董事会对管理人员监管的有效性,是董事会、监事会建设的首要前提;在董事会人员的选举上要注意内外董事的比例协调,以达到内外董事起到互相牵制的作用,防止在资金调拨、资产处理、对外投资等方面出现问题;企业的董事会遇见是会的成员不仅要代表大股东来行使经营决策权,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也不能忽视,在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监事会的成员时,规定大小股东的比例,可以避免中小股东利益被忽视,形成股东之间利益的一致性,而不是对立性。董事会监事会内控乏力还表现在其能力方面的不足。董事会与监事会需要一套严格的人员筛选标准,选择那些有智慧与远见的合适人员对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督,这样才能使这两个只能部门更好履行其监控知道职能。

(2)重视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内控中的作用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特别是主要的管理人员在企业的内控中应该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重视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内控中的作用,针对在企业内控中的管理者所承担的责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管理者的素质对企业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这种影响进而会波及企业内控的效率与效果。企业不仅在选择管理者时,要注意对方自身的修养,对于已有管理者培养其关于内控方面的能力也势在必行。这样才能形成一批具有高素质、掌握先进方法的人才队伍,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风格,为培养全体员工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全员控制的观念提供指引

②管理者对企业内控环境的构建。企业管理者应具备一定的内控意识,应采取预防措施,对管理方面和财务方面会出现的问题采取与防守措施,避免企业内控的口头化、无效化。企业的管理者的管理方式与品行直接影响员工的道德行为、思维方式核对工作的态度,管理者乐于内控“从我做起”可以对员工遵守纪律,忠诚于企业起到表率作用。再次,企业内部强文化环境的构建也是完善企业内控的手段之一,可以令企业内部每一个控制主体和客体从内在动机层面潜在的遵循控制和自我控制,从而对内控问题的出现产生了遏制的效果。

③管理者应该在管理内控的活动上多下功夫。明确企业的政策,设计良好的内控程序,会保证业务活动不偏离企业的目标效果。管理者应该设计明确的岗位职责,保证每一位员工都能恪尽职守,对自己的业务活动负责,这是内控第一步;企业要想有序、稳健的开展其业务活动,还得重视内部群体在业务合作中的团结性,防止互相推诿,各自为事的局面发生,所以在内控活动中设计缜密的准则、标准是非常必要的,让员工真正了解内控活动的每个环节和控制要点、控制标准,通过合理的规定与制度达到内控活动目标的最优。

(3)明确企业中所有员工对内控的责任

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明确并充分尊重员工在内控中的作用,员工有权利也有义务对企业内控情况进行监督,积极参与内控活动,对内控活动效果予以客观的反馈。

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考虑在内部独立监督机构中吸收各个层次、各个岗位的员工参与,每个代表对自己所代表的利益群体中存在的内控问题具有敏锐性,也对解决问题的措施更有发言权。同时吸收更多层次具有差异性的成员(不光是领导层员工)还能对内控制度的效果进行及时的考评、讨论与反馈,加快企业内控完善的过程。

2.重视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辅助作用

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辅助作用首先是体现在控制宏观环境的塑造和理论的发展。政府是企业内控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在政府的倡导下,开发和研究企业内控的宏观环境会唤醒一些尚未对内控重视企业的内控意识,在推动企业内控建设实践的同时,也大大推动着内控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为内控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辅助作用还体现在监督和约束。

(1)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是完善企业内控的保证,我国的立法机关应每年对我国的企业内控出现的问题加以考察和总结,或指定准则或提出指南,总之依靠硬性的法规,给企业内控体制建设提供对照标准。

(2)政府监督和注册会计师代表的社会监督一起构成了企业内控的外在监督体系,当企业内部监管不力时,外部监管应义不容辞的成为企业内控活动不偏离目标的最后保障。

(3)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应给企业内控的构建以适当的压力与动力。作为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有权利对企业的内控活动予以关注,在外部接触与舆论监督上,应该给企业管理者以适当的压力与动力,令其自觉的完善企业的内控结构。

3.企业内控环境与外部控制环境建设并重

企业的内控环境是由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共同塑造的,外部控制环境是由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塑造的,在这两种控制环境的影响下,企业展开其内控活动。两种控制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内控环境是外部环境的前提和基础,外部环境是在内部环境构建的基础上进行监督和补充,是对内控成果的检查和完善的过程。

本文认为,企业的内在控制环境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建设内容,可以促进企业内控的群体意识,但是由外部利益相关者构建的外部控制环境也不可忽视,因为它可以保障外部控制的有效性,反作用于企业的内控,保障了内控环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俊文 赵红: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0(2):16-21

篇8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对主流企业理论的质疑和批判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弗里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一书中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任何可能影响公司目标实现或受这种实现影响的群体或个人”[2]。根据这一定义,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理人(管理层)、雇员、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社区和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的联结,企业应综合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协调利益关系层面揭示企业本质,为研究企业劳动关系提供新的理论分析视角,为探索企业劳动关系长效协调机制开辟新的思路。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劳动关系

早在20世纪20年代,鉴于企业经营困难、劳资矛盾和社会合同纠纷等问题日益尖锐,国外学者开始探讨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并提出企业社会责任问题。20 世纪60 年代,斯坦福大学学者提出“利益相关者”概念。随着众多学者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利益相关者理论,并向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领域扩展。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奠基者弗里曼的阐述,创立和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目的在于通过引入“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重新扫描和理解外部环境及其变化,并通过利益相关者管理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形势及其要求,最终目的是“将外部变化转变为内部变化”,解除外部变化导致的不确定性风险,确保组织战略和组织管理的有效性[2]。利益相关者从“影响”到“参与”再到“共同治理”,实际上是将利益相关者问题纳入组织内部程序,把冲突转化为合作[3]。利益相关者理论立足于长远,以合作为基础,以共赢为目的,重视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及其影响,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有助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期合作和有效的制衡机制的形成。

企业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参与主体在享有企业剩余价值追索权过程中缔结的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关系。企业劳动关系参与主体间的动态博弈是企业劳动关系形成的内在动因。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的实质即为协调参与主体间的利益。现有对企业劳动关系参与主体的研究主要包括:劳方、资方以及外部干预的第三方。代表劳方的主要是工人和工会,相应的资方就是雇主和雇主联合会,第三方主要成员是政府,有时还包括大量的民间组织和团体。基于对企业劳动关系参与主体的二元(劳方、资方)或三元(劳方、资方、第三方)分析,现有研究多从员工与管理层两个维度或从员工、管理层、政府三个维度构建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随着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流行,生产组织、市场和企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雇主不仅需要一支灵活、专业的高素质人力资源队伍,还要保持较高的组织承诺和职业精神,在此背景下Guest、Peccei(2001)用合作伙伴关系定义21世纪新型企业劳动关系,并强调通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协调企业劳动关系[4]。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在企业劳动关系治理中,除雇主、员工和政府三方之外,还要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达到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均衡,企业劳动关系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被企业目标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目标上的具体化,是指影响企业劳动关系这一具体企业决策和企业目标实现或受企业劳动关系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根据这一界定,企业劳动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者、员工、政府、媒体、非政府组织、竞争对手、消费者、供应商以及销售商等。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分享和谐企业劳动关系所带来的显性或隐性利益,并基于各自利益动机产生影响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的行为。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工具对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分类,有助于分析企业劳动关系各利益相关者行为与影响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发现企业劳动关系冲突产生的根源,有助于针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采取不同的协调措施,有助于为探寻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的重要路径打下基础。

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日益受到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权力/利益矩阵(Power/Interest Grid)根据利益相关者与其持有的权力大小关系以及从何种程度上表现出对决策的兴趣进行分类,因其可以对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界定与分类,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管理策略而成为利益相关者分析普遍采用的方法[5]。根据权力/利益矩阵可以将利益相关者分为4种类型:①高权力、高利益性的利益相关者;②高权力、低利益性的利益相关者;③低权力、高利益性的利益相关者;④低权力、低利益性的利益相关者。

借助权力/利益矩阵,通过判断利益相关者从企业劳动关系这一具体企业目标中获得的利益高低与其对企业劳动关系产生的影响大小,对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如图1所示。

由于股东、管理者、员工位于企业内部,他们直接从企业劳动关系中获利,而且股东、管理者、员工的行为直接影响会到企业劳动关系的状况,因此属于第Ⅰ类利益相关者:高权利、高利益性的利益相关者。政府虽然不直接从企业劳动关系中获利,但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稳定的就业是政府干预的目标,因此属于第Ⅱ类利益相关者:高权利性、较高利益性的利益相关者。媒体、非政府组织、供应商、销售商并不从企业劳动关系中获利,但其采取的行为会直接影响企业劳动关系,因此属于第Ⅲ类利益相关者:高权利、低利益性的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竞争对手采取的行为会间接影响企业劳动关系,他们在企业劳动关系中的利益较低,因此属于第Ⅳ类利益相关者:较高权利性、低利益性的利益相关者。

三、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行为动机分析

由于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利益不同,因此利益相关者基于各自利益需求的考虑会行使权力从而产生从全局或长远影响或威胁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的行为。利益相关者在事件中采取冲突还是合作,对于企业劳动关系治理的结果截然不同。根据利益相关者识别将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四类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如图2所示。通过分析四类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动机、影响过程和参与程度,从而探索从“影响”到“参与”再到“共同治理”的角色转换路径。

1.第Ⅰ类利益相关者(股东、管理者、员工)。股东、管理者、员工是企业劳动关系核心利益相关者,他们的权利义务关系及其博弈过程构成企业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股东是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他们拥有并投入物质资本,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他们拥有并让渡劳动力从而获得相应报酬,追求工资收入最大化。管理者至少在企业中投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一种,并直接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管理,他们即是股东利益的代表,又直接对员工进行管理,是联结股东与员工的桥梁。

在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股东、管理者、员工之间基于各自利益隐藏着某种交换关系。企业生产过程的实质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结合,由于利益不同,因此两种资本投入生产的目的不同。人力资本所有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提供劳动进行生产只是谋求工资、福利、就业条件等待遇最优化的手段。物质资本所有者追求经营利润最大化,支付报酬雇佣劳动、购买劳动力进行生产只是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的手段。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分歧是企业劳动关系利益架构的常态。在企业产出一定的前提下,股东的利润和员工的工资此消彼长,而管理者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即要保障员工的基本利益,又要维护股东的最大收益。这种利益分配上的相互牵制和本位主义导致企业劳动关系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时常出现矛盾冲突。

在外部环境良好时,企业利润空间较大,股东收益较高,人工成本占比不高,即使员工工资所得处于企业剩余价值追索的最低层,但大部分员工只看绝对工资还是比较满足的,企业劳动关系较为稳定。企业劳动关系稳定并不代表劳资冲突的隐患不存在,一旦外部环境恶劣,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同样的工资水平却导致人工成本占比提高,此时,股东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会给管理者施加压缩人工成本的压力,即使管理者根据利润的降低同比降低员工工资,员工也会因为绝对利益被缩减而产生强烈不满,进而采取消极行为,引发劳资冲突。国外学者研究证明,当企业需要大幅减少劳动成本时,会对工资和雇佣工人的调整做出选择[6]。面临困境时,大部分企业往往采取减薪和裁员这一快捷有效的手段降低人工成本以谋求尽可能多的利润,而非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摆脱困境。股东、管理者、员工基于各自不同利益驱动的行为直接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状况,而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将进一步制约生产效率和生产连续性。

2.第Ⅱ类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政府关注企业劳动关系的状况,对企业劳动关系进行监督和指导,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基本行为,保障员工的基本利益,使企业劳动关系处于社会可接受的水平[7]。在宏观经济环境较好,企业经营良好的情况下,政府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各项社会保障水平来保护企业劳动关系中弱势主体的利益。在宏观经济环境较差,企业经营恶化的情况下,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形势趋于严峻,社会保障面临困难。此时,政府强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通过暂缓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控制失业率,防止发生失业率过高引起社会不稳定,同时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尽量减少裁员。但暂缓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并不足以快速降低企业成本,许多企业仍然通过裁员降低成本以期渡过困境,进行导致企业劳动关系不稳定。政府通过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设置低线,保护员工的基本利益,但物质资本对企业剩余价值的索取远高于人力资本,因此仍不足以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

3.第Ⅲ类利益相关者(媒体、非政府组织、供应商、销售商)。媒体、非政府组织对企业劳动关系的间接监督以及供应商、销售商在企业劳动关系面临困境时所采取的行动均对企业劳动关系产生直接影响。媒体对企业劳动关系的报道和非政府组织对企业劳动关系的监督是双刃剑,正向可以推动企业劳动关系往和谐方向发展,反向会激发企业劳动关系内部的不和谐因素,使其发展成更恶劣的劳动冲突。当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对企业劳动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或不道德行为进行曝光时,企业的供应商、销售商所持的态度及采取的行为会进一步影响企业劳动关系。供应商、销售商采取协助改善等合作行为,往往可以共同提高企业劳动关系水平;供应商、销售商采取解除合约等非合作行为,往往会使企业经营面临困境,进而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也就缺少了基础。

4.第Ⅳ类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竞争对手)。近年来,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不仅考虑价格、质量等产品本身的品质,而且还考虑到了劳工问题。如果企业劳动关系较差,劳工问题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对消费者的购买也会产生影响。消费者减少购买又反过来影响企业的经营情况,从而使企业处于更加困难的境地。企业难以生存,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便无从谈起。此外,竞争对手的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对本企业劳动关系也有一定的影响。竞争对手的企业劳动关系状况会对本企业改善劳动关系水平产生一定的压力。如果企业劳动关系水平得不到提升,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各要素得不到改进,那么企业员工就会采取解除劳动合同等行为,这样会加剧企业劳动关系的紧张。

四、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

每一个人都是市场上的“经济人”,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当然也是具有自身利益诉求的“经济人”。基于利益机制的传导,利益相关者自身利益诉求的行为变化必然引起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对应性”行动,因此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必须充分考虑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下对企业劳动关系协调的影响,突破原有二维或三维协调机制思维局限。构建企业劳动关系长效协调机制,关键是充分发挥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的作用,转换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引导利益相关者“相互影响、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共享利益、共担风险”,从而形成企业劳动关系长效协调机制的重要路径。

1.加强企业劳动关系核心圈的利益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首先是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者、股东和员工。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和谐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三者之间关系的和谐。股东、管理者、员工是企业劳动关系核心利益相关者,他们的权利义务关系及其博弈过程构成企业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属于劳动关系治理的核心圈。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需要认识到核心圈共同利益所在,以“合作”代替“冲突”;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需要平衡股东、管理者和员工的利益;改善企业内人力资源管理,规范行为、清晰职责、明确义务。尊重和维护员工的权益可以给股东和管理者带来合作的收益,股东、管理者和员工利益的一致性可以通过 “员工持股”和“员工参与”等进行引导。通过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引导和管理,为股东、管理者和员工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合作提供共识,进而形成可共同遵守的制度以及共同目标,为协调企业劳动关系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协调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使股东、管理者和员工对可能选择的基于自身利益诉求行为方式及其结果有了明确的预期,以有序代替无序,以确定性代替不确定性,从而共同行动以抵御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以及外部宏观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于企业劳动关系发展的负面影响。

2.发挥政府规制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行为的作用。政府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和干预是间接的,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确定底线。完善的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可以为和谐劳动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固的基础,发挥固本培元的作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为避免利益相关者出于自身利益需求采取不利于企业劳动关系均衡的行为,还必须在市场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的有效制度供给,及时发现并遏制可能存在的利益相关者不当得利空间和可能采取的投机行为所带来的冲击,规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尽可能降低利益相关者通过投机行为获取不当利益的可能性,把阻碍合作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政府通过营造正确的经济伦理和价值观,以科学的制度安排确立合理的社会利益格局,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使利益相关者从利益冲突通过利益协调转化为利益一致,将利益相关者可能采取的冲突行为转化为合作行为,使协调企业劳动关系更为可行、更为有效。

3.关注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虽然协调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行为难度较大,但有效的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必须突破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局限,寻求企业内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与合作。协调企业劳动关系需要关注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包括供应商、销售商、消费者等,需要关注竞争对手的企业劳动关系状况,以及媒体、非政府组织对企业劳动关系的报道。通过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争取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帮助,发挥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作用,共同改善企业劳动关系状况。通过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使企业成为利益相关者之间综合性社会契约、交换行为和利益协调的汇集点。不仅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而且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创造财富,成为实现共同利益的源泉。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基于共同利益,避免或最大限度减少不合作行为,尤其是避免外部利益相关者以维护劳动者权益为借口,煽动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不满情绪和破坏。

参考文献:

[1] 贾生华, 陈宏辉.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5): 13-18

[2] 弗里曼. 王彦华, 梁豪译. 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13-29

[3] 王身余. 从“影响”、“参与”到“共同治理”——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的历史跨越及其启示. 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8,(6): 28-34

[4] Guest.D, Peccei.R. Partnership at Work:Mutuality andthe Balance of Advantage,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Relations, 2001,(39): 207-236

[5] Fran Ackermann, Colin Eden. Powerful and Interested Stakeholders matter: their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Academy ofManagement Best Conference Paper, 2003

篇9

【关键词】出租车;政府规制;利益相关者理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租车在公众出行中的需求越来越高,2006年以来,受油价上涨、份子钱高、运价低、黑车多以及打车软件等众多原因影响,造成全国多地发生一连串出租车罢运事件。反思这些事件暴露的一些问题,折射出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改变当前的出租车行业政府规制现状,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尝试采用经济学上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出租车的政府规制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如何尽量兼顾各相关者的利益,引导出租车行业走出当前困境。

一、利益相关者模型

从百度词条的搜索结果来看,利益相关者理论原本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这一理论在否定和修正“股东至上”为核心的主流企业理论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本文试图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公共政策分析中来,从企业这个微观的层面扩展到宏观的社会层面,从政策问题的提出到政策方案的设计,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分析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评估,都可以采用这一理论。从公共政策分析的角度,利益相关者是指所有对政策(项目)的目标和执行感兴趣,并对其具有影响的团体和个人。每个利益相关者群体都希望组织在制订战略决策时能给他们提供优先考虑,以便实现他们的目标,但这些权益主体的相关利益及所关心的焦点问题存在很大的差别,且往往互有矛盾。通过利益相关者参与社会管理可以确保社会整体利益的合法实现,可以改善不完全参与存在的监督不力、信息不对称等弊端,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具体到出租车行业,其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出租车企业、出租车司机和乘客。

二、出租车行业涉及到的各类利益相关群体的损益分析

(一)从政府这一利益相关群体来看

目前我国出租车行业普遍存在的是政府主导下的公司制经营模式,政府处于主导地位,通过出租车牌照发放的控制限制市场准入,以政策法规来规范企业运营,维护行业发展。政府的核心利益在于维护和保障公共利益,实现市场秩序的稳定。政府通过制定详细周密的政策和实施方法来保证出租车经营权的合理高效分配,通过政府行为选择最合适的企业经营从而促进公共利益的维护

(二)从出租车企业这一利益相关群体来看

出租车企业最根本的目标是获得利润,通过从政府部门获得经营权来分享该行业的总利润。从出租车企业的盈利模式来看,在从政府获得特许经营权之后,大部分收入来自出租车司机承包车辆一次性缴纳的相关费用和每月上交的定额份子钱。

(三)从出租车司机这一利益相关群体来看

出租车司机利益诉求的核心是其投入和收益的严重失衡,与个体经营的司机和当前流行的专车司机收入相比有巨大的差异。同时,政府对出租车行业的价格规制也导致了出租车司机之间争夺客源的利益分割。出租车司机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其合理的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出于压力,出租车司机普遍采用了延长工作时间的方式,导致出租车运营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司机本身也疲惫不堪。

(四)从出租车乘客这一利益相关群体来看

乘客作为出租车行业的最末端,其利益主要集中于出租车提供的数量是否充足、价格是否合理,以及服务是否到位。现有出租车数量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的实际需求,出租车司机与乘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有车打不到”这一怪现象。在价格方面,乘客选择出租车出行往往出于急用或追求其舒适便捷,对于所付费用的弹性区间接受度较高。例如现在市场上流行的专车服务,价格是普通出租车的2倍甚至是3-5倍,但基于其车型的可选择、高质量的服务,仍然广受欢迎。

三、探索政府规制出租车行业的有效路径

(一)继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完善出租车行业监管体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监管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叫停,而是要在留出行业市场化空间以外,合理加以引导。目前,打车软件、专车等服务缺乏相应规范标准,功能设置和技术运用不够成熟,给行业监管带来了问题。政府作为监管部门,应建立打车软件、“专车服务”的市场规范,整合闲置运营资源,在合理的政策监管规范下,完全可以尝试开放社会车辆资源(前期可以尝试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让社会车辆通过交管部门备案、考核等审核机制,加入城市出行体系中。

(二)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完善立法监督体系

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公众参与是确保政策符合民意及政策合法化的根本途径。从出租车行业涉及的四类利益相关群体而言,其中乘客和出租车司机可以通过民意调查制度和听证会制度参与,而出租车管理公司和软件运营公司则可以通过协商谈判制度参与到与其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出租车行业规制政策制定过程中来。

(三)注重各方利益平衡,改进出租车行业治理模式

在出租车市场中,政府、企业、司机、乘客是利益相关的主体,其中政府在出租车市场中的定位应当是服务者,为市场环境提供服务,并且以有效的监管手段维护市场公平;出租车公司应改革公司治理模式,真正承担起经营者的责任;司机作为出租车的实际服务提供者,应当为乘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司机的合法权益也应当得到保障;乘客是出租车运价的承担者也是服务的享受者,希望享受物美价廉的服务,因此政府在对出租车行业进行规制的时候要适当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进一步完善出租车市场管理。

参考文献

篇10

企业是经济性组织,为市场高效率、低成本地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获取较好的绩效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自身作为经济性组织,是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集合体,它的经营过程必然牵涉到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同时,企业是社会的企业,它的经营发展也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也必然牵涉到社会上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问题。因此,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对环境保护、员工关系、股东权益、利害关系人权益等各种关系背负一定的责任,这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等诸多利益相关者的贡献。

然而,从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11月8日公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1)》(简称蓝皮书)来看,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都存在较多的问题,在满分为100分的评价指标之下,其平均得分仅为19.7分,严重的缺乏社会责任的企业超过七成,在社会责任的行使方面有超过半数的国有企业处于旁观状态,有将近30家企业在社会责任得分方面为0。这说明,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整体水平还处于起步的阶段,由此也可见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严峻程度。

在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方面,有不少问题涉及到企业的会计操作,包括其相关信息的披露,这些问题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造成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同时影响力也是最大的。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上述背景之下,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相关会计问题进行研究。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真实性情况较差

当前,我国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时候,更多的是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尽到社会责任。在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中介机构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之中,企业选择披露真实性较差的社会责任信息往往能够获取更高的效益,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则缺乏制衡的能力。向凯,陈胜蓝(2008)以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真实性为调查内容,在2005年8月至2006年1月对分布在我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债权人、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进行的问卷调查,对收到的调查表进行整理之后得到相关数据如表3—2所示。

从上表可知,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的约占70%。根据调查没有一个机构投资者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可靠的,同时,上市公司以及中介机构则大部分认为信息并不真实可靠,这是因为上市公司作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主要的供给者,中介机构作为相关的社会责任信息的公众权威鉴证机构,应是最了解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真实情况,分析和认知也比较全面。作为局中人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尚且如此,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真实性确实不足以令利益相关者认可和信服。

(二)信息披露的质量不高

近年来,虽然我国不少企业已经开始中国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同时也在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相关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但是,由于当前我国政府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标准和规范尚没有明确标准,引导还不到位,同时整个社会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的氛围还有待提升。因此,就出现了企业虽然披露了社会责任信息,但是利益相关者却无法从这些本报告之中找到自身实际需要的信息或者真正感兴趣的信息。换而言之,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不高。

(三)只见正面消息,报喜不报忧

我国企业一贯喜欢报喜不报忧,这一点在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一些企业对其社会责任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披露,有亮点的部分浓墨重彩的进行渲染,将其当做披露重点,而存在不足或者完全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的部分则一笔带过或者干脆就是只字不提,大多数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少有提及社会责任履行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鲜见对改进措施或重大负面事件的披露。这种做法容易误导投资者,也会对顾客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判断产生误导。

第二,大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所提供的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不能有效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实际需要,关键性不强且无特色,实质性内容少。以社会公众为例,他们在意的是产品的安全责任信息以及环境保护责任信息的披露,对于企业职工而言,他们更为在意企业的医疗保障体系等福利体系的建设。但是,大多数的企业却更愿意披露企业的经济责任、公益事业责任的承担。

(四)缺少第三方审计

当前,我国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并没有采取严格性的约束机制,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要求更是一片空白。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还处在鼓励和引导阶段,真正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规范还远未成形,审计制度尚未建立。因此,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是没有任何的第三方审计介入的,基本上就是企业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这种情况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真实性是根本无法得到保障的,诚如欧洲会计专家协会可持续性审核主席Lars— Olle Larsson 所说,“没有经过审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比广告好不了多少。”

三、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的对策——严格会计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