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
时间:2023-04-09 16:2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墓地上发表的讲话。
2、1883年3月17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遗体被安葬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演说。
3、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两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近四十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
4、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当代教师更加重视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但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与限制下,多数教师仍旧只重视其工具性, 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因此,众多教师开始思考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其人文性,要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一、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精神与内涵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从主观上忽视了语文教材的人文性,而是将其当作学习学习的工具,当作提高学生语文积累的工具。在这种背景下,多数教师并没有重视语文教材中的精神与内涵,只是通过不断的讲述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但是,教师不可否认的是高中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统一的学科,教材中拥有大量人文性的内涵,包括历史人物的伟大精神与爱国情操,突显了生命的美好与意义还有人的价值。教师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其首要的人物是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与限制,必须要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感悟课文中蕴含的精神与内涵。
以我国历史中著名人物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相应的古今异义字、通假字等等,还需要在让学生认识屈原、理解屈原的精神与贡献的基础上探究这篇课文中的精神与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学生思考,《离骚》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作者的写作动机是什么?它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探究。学生才能自主的阅读课文,同时完成相应的积累。与此同时,学生开始了解屈原的为人,从屈原的生平事迹以及后世对他的评价等各个方面充分了解作者。学生结合对屈原的了解以及对文章的阅读和分析,才能逐步掌握离骚中表达的情感与精神,才能够领悟屈原的一腔壮志,才能感受人的精神、追求与贡献。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完成了基本的学习任务,同时也对人的价值和追求有了了解,这就是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以高中语文教材为基础达到了渗透人文精神的目的。
二、活用情景教学法
教师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一步渗透人文精神,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精神的价值,要让学生认识到人存在的意义和追求,引导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拥有明确的目标,并发挥自身的能力去创造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
但是,仅仅通过对课文的讲解与教学,教师始终难以让学生深层次的感受这种抽象的精神,无法让学生对课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产生足够的领悟。此时,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活用情景教学法,要让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去感悟和体验,以此获得更加真实的感受。
例如,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已经明确的是,这篇文章是革命领导者恩格斯纪念马克思而做的演讲,其不但吸引了无产阶级人士的光临,同时也流传至今被世界所有人诵读和怀念。这是因为马克思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他是人类的导师,他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个人的追求,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也尊重了人的价值。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当时的照片,搭配相应的音乐渲染情景。
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才会被特定的情景和气氛所感染,才会在生动的配音中进一步了解马克思的贡献与精神。在情景中获得体验,使学生领悟了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到人的价值和精神的价值,以此达到了渗透人文精神的目的。
四、以写作为导向进行升华
写作是一种精神层次的劳作,写作教学使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将写作当作是一种实践活动,它能够帮助学生将领悟到的人文精神进行升华,真正转化为自身的一种精神或理念。
例如,在学习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以“我心中的马克思”为主题开展写作教学。基于此,学生需要对这篇文章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与领悟,需要在写作中表达自己获得的深刻认知。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就是将自己的思维和意识与课文展现的情感与精神相互融合,让学生对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进行进一步的提炼与总结。通过写作,学生从基本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文精神,同时对学生的心理、意识和情绪进行感染。
篇3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本解读 现状 意义 应用
文本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所接触的学习资料,比如课本、阅读材料等。文本解读是指学习语文的自身素养、认知能力、思维转化、精神思想及其欣赏水平等各种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曾经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使高中语文课文的讲解变得十分被动,中心思想的总结趋向于答案一致,甚至都有标准答案作为参考,并不能真正发挥文本解读的重要性。
一、高中文本解读的现状
现在高中学习的文本解读过程中,老师不能掌握其中平衡。例如在讲解中国文学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这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比较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足自身的现实情况,渴望个人自由,想脱离现实的无奈而又不能的复杂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同时,抒发了作者向往未来的政治思想,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高中语文老师经常对文本解读的过程掌握不好平衡,有时十分浅显,有时十分复杂,不能掌握文本解读的适度原则;或者是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不能掌握讲解的重点地方在哪里,应该稍微讲解的地方可能反而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不能抓住讲解重点;还可能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按照统一的授课模式,讲解时按照参考书进行,不能用于创新,大胆提出新的理解观点和想法;最后还可能对讲解的文本十分笼统,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例如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时,这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墓仪上发表的讲话,恩格斯所发表的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哀悼,对于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作了高度评价和热情赞颂。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恩格斯在发表这篇讲话时,他内心是什么样的心情?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什么样的感情呢?
二、高中文本解读的意义
除此之外,高中文本解读还具有深刻意义:(1)对于学生来说,文本解读可以帮助学生不断进行独立思考,而且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疑问和想法,具有独特的思考结果。传统的文本解读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感到乏味和无力,没有想要主动学习的欲望,渐渐地把文本解读当成一种负担,不乐意参与其中。(2)对于老师来说,文本解读可以帮助老师提高语文素养。例如老师在研究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与《再别康桥》等各种千差万别的文本中,主要包括散文、文言文、诗歌等不同文体,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点所在,总结出文本解读的方法和技巧。黑格尔曾说:“熟知不等于真知。”教师文本解读需要追求不熟悉的情境,只有在比较陌生的环境下,才会开发潜在力,容易获得创新的思考结果。高中语文老师只有不断与时俱进,对文本解读多付出努力,联系和区别各式各样的文本和文体,才会获得更深层次的进步,帮助学生走得更加长远。
三、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的应用
在高中文本解读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应该具有正确观念。所谓正确观念是指要全方面考虑各种因素,对文本的内容做到详细分析和理解。只有在正确观念的引导下,才能不偏离文本解读的正确轨道。树立正确的文本解读观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不能误解作者创作的初衷。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原始含义,例如在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文章中,作者就是根据生活的现实体验和感受而进行描写和表达感情的,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尽管有丰富的联想、想象,但写的是实实在在的山、树、房屋的形势、情姿。后一部分则重在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文章最后点题,写“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读到这里,我们会恍然大悟,其实作者所写的小屋是虚构的,只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生活居所,是作者向往的自由生活所在。所以,我们要尊重作者真实的想法,不能偏离作者文章的中心思想。(2)我们要加强读者的开发性思维。这是指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除了不能误解作者原始的初衷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指读者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通过对文本的不断理解和探索,能够将自身的创造性思想融入对文章的理解。例如汪曾祺《胡同文化》这篇文章中,作者对于某种传统文化的没落,作者的感情态度,首先是豁达,不保守、不顽固,与时俱进,能够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对于北京胡同文化的许多方面,作者也是很推崇并融合其中的。但他并没有因为胡同文化日趋没落而痛心疾首,相反以一种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这样的时世交替。其次,作者对胡同的没落,是深怀叹惋之情的,毕竟对多年生活的胡同、四合院有很深的感情,受过胡同文化的熏染。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读者的开发性思维,从多方面考虑作者的态度和感情。
综上所述,文本解读在我国高中语文学习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清楚文本解读现在存在的各种状况及原因,然后对文本解读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意义有深刻认识,才能明确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只有通过高中语文老师的辛勤付出,在提高个人语文素养的同时,对学生们学习文本解读指出明确的方向和道路,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以训练和指导,才能让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不断提高,学习语文的水平也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孔晓燕.高中语文教师古诗文文本解读能力培养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孙桂花.高中文言文文本解读的生活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篇4
关键词:熟悉 句群 指导 读写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熟悉句群,意义重大。从阅读的角度看,概括段落大意,一般依赖于对句群的分析,熟悉句群是概括段意的基础。从写作的角度看,句群和句群组成段落。虽说句群和段落的关系,有小于、等于、大于三种情况,但是一般说来,句群往往小于或者等于段落。分段讲究单一性和完整性。即两个意思不应硬拉到一个段落里,就是一个段落应该把所要表达的那个意思讲完,讲清楚。熟悉句群,用句群组段时,则能自觉按照“单一性”和“完整性”两大原则分段,这对写作有益无害。
一、利用题目。文章的题目同文章内容往往相互照应,有些文章的题目甚至是文章重点段或者结尾段内容的高度概括。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用文章题目概括文章某段的段落大意。例如 “珍贵的教科书”是《珍贵的教科书》结尾段内容的高度概括。这些题目都可作为有关段的段意。又如《拿来主义》的第5段,要概括其段意,可用题目“拿来主义”。再如《看云识天气》的第1段,要概括其段意,可用题目“看云识天气”。
二、选择句子。段落往往有中心句,或在段首,或在段中,或在段末。在段首常叫提挈句,在段中常叫中心句,在段末常叫总结句;均称中心句。例如《故都的秋》首段“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一个解说句群,画线句便是其中心句,从全文的角度看,可谓文眼句。在一个句群或段落中,主句次句相间的句群或段落,主句往往是中心句;有过渡句的,过渡句往往是中心句;写事情的起因、结果的句群或段落,结果句往往中心句;总分关系的句群或段落,往往总提句或总结句是中心句;问答形式的句群或段落,答案句往往是中心句;转折关系的句群或段落,转折句往往是中心句;递进关系的句群或段落,递进句往往是中心句;因果关系的句群或段落,结果句往往是中心句;假设关系的句群或段落,结论句往往是中心句;条件关系的句群或段落,结论句往往是中心句。如果选出的句子过长,适宜压缩。例如,如《桂林山水》第2段第2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可压缩成“漓江水静、清、绿”作为段意。有时,抓住关联词,分析单层句群,既简便又容易选到中心句。例如:“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鲁迅《拿来主义》)这个句群由两个句子组成,只有一层关系。其中“然而”这一关联词就揭示了语意及其关系,起“标志”的作用。但是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这种句群作为章法中“段”的现象出现,是十分少见的。
三、抓住要素。记叙文的段意可以以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为据进行概括。例如《捞铁牛》第一段的段意可概括为“捞铁牛的原因”。又如《黔之驴》第2段,事情的结局为“虎吃驴”,可以用此结局作第2段的段意。再如《鸿门宴》第3段,故事的为“范增谋杀刘邦”,可以用此作第3段的段意。
四、归纳句意。有些句群或段落没有中心句,段意需要经过分析才能概括,这种情况可以用“归纳法”来分析。这是一种由句群的关键句分析入手,最后归纳句群中心意思的方法即对句群作“由疏而密”的分析。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6段“⑴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⑵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⑶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⑷任何一种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运用也许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⑸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五个句子。第一步,理出句子中语义结合较为松散的句子。通过对其语境的分析理解,①②两句正是这个句群中承上启下类型的过渡句,所以它的关键句无疑是②句。由此,②与③④⑤语义结合紧密,而与①的结合即较为松散。第二步,通过分析,可归纳③是说马克思对科学的实际运用观点,④是写马克思对科学实际应用的态度和感受,⑤即是写马克思对科学实际应用的关心的事例。很明显,③④⑤三句阐述了马克思身上的“实践精神”即他作为一个革命家的最优秀的品质。总之,②是关键句,③④⑤阐述②的内容。段意应是③④⑤的概括。
五、改编原句。有些句群或段落没有中心句,段意需要修改编写文中的句子才能概括,这种情况可以用“改编法”来归纳。例如《春蚕》第一段的中心句是“解放前,我们家里很穷,母亲就靠着养蚕换点钱,给我们姐弟俩交费”,可改编为:“解放前,母亲为了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而养蚕”。再如《鸿门宴》有“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用作段意,可以改编为“樊哙闯帐”。
篇5
陶行知,我国著名教育家,师承杜威的教育思想,深受杜威教育理论的启发和影响,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和创新。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批判地吸收杜威的学说,并且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把教学搬出校园,把师生关系搬出校门,这样大大地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和场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为生活服务。
二、简析职业学校的学生
职业学校的学生经历了中考的失败,也许这样的经历对于他们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造成失败的原因是不容小觑的。有的是家长寄予的希望过大,压力导致失败;有的是家庭不和,学生无心学习;有的是因为自身心理生理的问题让学生格外自卑;不管是以上哪种原因,都是一种长期存在的不安因素,职校学生安全感比其他人低,他们看似调皮的背后是不安、自卑,他们比其他同龄人更需要关爱。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职校的可行性
在职业学校,开设很多的实践课程,更有“教学做合一”的条件,老师能够走进学生的操作过程,真正实现在做中教,而学生也可以在做中学,老师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由上所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职校的可行性是比较高的,作为一个职业学校的语文老师,能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获得什么,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怎样把陶行知教育思想带进我们的课堂?
四、生活教育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
(一)语文的特殊性
语文学科除了具有知识性,还担负着德育的责任性。尽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社会对语文的认识局限在识字、断句、读文章上,但社会的逐步发展把语文担负德育的责任变成了必然。语文课在制定目标时也不再局限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更多的是倾向于情感目标,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有必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是影响学生终生的大业。所以从某种角度说,语文是一门需要终身教育的学科。
(二)教师的生活教育
为学生创设社会生活情景。我们在授课的时候,经常可以把课文搬进生活,用生活诠释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语句,把课文表达的主旨精神应用于生活。在我们职教语文中有篇课文《走出地平线》有这样一段难以理解的语句“而当你想到身外还有别人,想到别人也在审度这个世界,你就会知道,在别人目力不及之处,你就在他的地平线之外;当你想到这星球上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是视物极限,你又会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每一处都是地平线;当你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功与过的双面体,想到儿时虽然没有追上地平线,却凭借它的诱惑,它的前导,走出了父母温暖的怀抱,看到了别处的村落,看到了吹蒲公英的牧童和收获太阳花的村姑,河上人家的粗布帆和缓缓转动的风车木轮,还知道了太阳花又叫望日莲,你又会对地平线表示百倍的感谢了”。联系生活,就可以加以理解,在别人的目力不及之处,你在他的地平线之外,就是指我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在别人眼里,也就是告诫我们不能妄自尊大;第二个“当你”就是说需要互相学习,而第三个“当你”是说要突破自己的极限。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后,我们把这样的精髓投入生活。的确,这告诉我们生活必须持有的态度,谦虚谨慎、虚心学习、永不满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突破自己的极限,争取最大的进步。
让语言生活化。在语文课堂,教师的语言固然需要诗意,但面对我们的学生,诗意固然很美,课却难以理解,结合生活化的语言,学生可以更容易理解。在讲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时候,有个类比,说马克思“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规律一样,……”,很多学生都没法理解到底是说马克思像达尔文一样伟大还是达尔文像马克思一样伟大,其实换句生活中常见的语言就好理解了。学生都知道“儿子正像爸爸一样高”说的是儿子高,再回过来看课文这句话,就能知道说的是马克思的伟大。课文中这样的例子实在是数不胜数,生活化的语言的确能让我们在课堂上更好的发挥。
(三)学生的学习
把知识搬出课堂,投向社会。学生要改变对语文的看法,不再局限于高考,不再只看重考试成绩,如果说生活是一门技术,那么原理就在语文课堂上。举一个例子,子路问孔子,“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对于这样的知识点,当然不能局限于这句文言文的翻译、难点字词的理解,既然孔圣人都认为这是可以终身行之的真理,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这样的品质发扬光大?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名言警句完善自己的人格。放宽眼界,拓展格局。要把课堂搬到社会,这也是一种能力,而这样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断锻炼,学生要培养这种能力,不能仅仅寄希望于课堂,他们可以走进课外书、走进故事,甚至走进电视。不管是哪种形式,如果能在其中吸取养分,那就是拓宽眼界的一种途径。
五、职业语文教育的展望
篇6
一、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语言的准确性是指语言能准确地传达表达者心中或者客观实际意思的特性。汪曾祺说:“语言的惟一要求便是准确。”至少,“准确”是语言表达的首要要求、基本要求和重要要求。品味文本语言的准确性,是语文教学品味语言的首要环节。经常品味语言的准确性,可以使自己养成严谨的语言表达习惯。
不管何种文体,语言准确是基本的要求。文学语言讲究形象性、情感性,但首先要讲究语言的准确性。语言的准确性常常鲜明地体现在动词、形容词和修饰语的精心选择上。品味语言的准确性,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让学生找出用得准确的词语,并加以赏析。二是提问,如“这个词写出了怎样的情态”“这个词可否换成XX”“这个词可否去掉”。三是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同样或接近的意思,再与原文比较,体会原文用词的准确性。
二、品味语言的生动性
语言的生动性是指语言具有画面感和真实感,能让人轻易想起相应的画面和场景的特性。文学语言是十分讲究生动性的,文学通过形象反映生活,语言的主要作用便是描绘场景、画面、场面、形象,所以越生动越好。实用文虽然直接表达意思,但有时也会讲究一定程度的生动性。生动性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感染力。学生作文的语言常常生动性不足,多对语言的生动性加以品味,可以提高作文语言的生动性。
体会语言的生动性,要抓住关键的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及修辞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语言所描绘的画面,充分体会那种画面感、真实感和饱含的情味。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如“XX词好在哪里”“ XX词描绘了事物怎样的情态,富含怎样的情韵”“哪些词用得最生动形象,最有情味”“这段文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还可以对生动的语句进行仿写,用上相应的手法,表现类似的意境和感情。
三、品味语言的逻辑性
品味逻辑性主要在实用文尤其是论说文说明文一类进行。逻辑性体现在概念的准确、判断的谨慎、推理的严密上。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从全文来看逻辑极其严密,就是从局部来看,也是丝毫不肯放松。如这一段:“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前一句突出两个发现的重大价值,后一句点出在每个领域都有杰出成就,而且每一个句子内部层次都极其清楚、严密。
品味语言的逻辑性,可以划分层次,明确各层意思,可以打乱顺序重新排列,可以删改句子尝试比较,可以抓住关联词分析句子关系和意义,还可以仿写一段。
四、品味语言的音乐性
语言的音乐性,就是指语言在声音方面呈现的整齐、悦耳、动听等的特性。语言始终要诉诸听觉。即使是写文章、默读文章,人的语言听觉中枢仍在活动。人们有天生的追求音乐美的习惯,说话写文章,总要使语言听起来动听才好。
品味语言的音乐性,首先是要美读。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一读自然朗朗上口,齿颊留香。整齐的就突出整齐,韵脚要大声且适当延长,平仄要读出对比变化,情感文气的起伏,要夸张地读出来。第二是要分析音乐性。找出富有音乐美的句子,看它运用了哪些手段来营造这种美,读来有怎样的效果。古人提倡“因声求气”,音乐美是一种形式,总得跟内容、情感相一致才好。第三,可以加以替换和仿写。替换,感受原句的难以替代。仿写,模仿原句的音乐美。
五、品味语言的风格性
语言的风格是指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体现出来的某种语言整体色彩的特性。不同时代、身份、个性、职业的人,说话或写文章,在语言上总会体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色彩,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甚至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品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同的语言色彩,这是客观事实。风格往往是创作成熟的特征。品味语言,不只品味局部的语言,还应综合一部或者多部作品,把握其整体风格。学习者也应当有追求某种风格的意识和行动。
语言的风格常常表现为质朴自然、含蓄隽永、清新明丽、绚丽飘逸、婉约细腻、幽默诙谐、简洁凝练等。《荷塘月色》的语言显得优美雅致,《背影》的语言显得质朴自然。
篇7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 课外阅读 创新教育
中学语文作为母语教学,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任。因此,传承民族精神的民族语言不能只囿于课本教学、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期阅读两三本名著”的硬性要求。除了语文课本之外,还增加了语文读本,给学生列举了一系列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和报纸杂志,以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多看、多读、多记、多思,从中感悟,逐渐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文心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创新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把课堂教育和课外阅读相结合,从而构建语文教育大课堂。另外,课外阅读是大多数中学生情有独钟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是中学生自我完善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在农村学校,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课外阅读存在很大的无目的性,导致作文能力低,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个人特长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顺利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已成为语文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要培养和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基本目的入手,以作品为媒介,完成作者与读者之间思想和情感交流,基于此课外阅读应有明确的定位。
一、阅读目标定位
课外阅读实际上是对课堂语文知识的巩固、消化的过程,是语文技能的延伸或扩大,是完成语文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因此,阅读对象的选择要根据不同教育阶段有所侧重。在教学实践中我曾有这样的体会:当完成了课本《守财奴》的教学任务后,让学生课下阅读《欧也妮・葛朗台》。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地阅读探讨、质疑,有的还专门写了人物专评,课堂知识得到了极大的延伸。所以课外阅读要因时定位,加以指导、检查,决不可放任自流。
另外,中学生的时间、精力有限,阅读之网不能撒得太广,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不可能全方位理解,老师要善加引导,对不同作品在理解层次和角度上有不同的要求(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生理需求,切勿目标过高、过大)。
从理论角度来讲,作者本身有其创作目的,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的双向运动,读者可以根据自身体验、判断汲取作品中的“营养品”,同作者进行一次心灵沟通。读者要在阅读目标确定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自身的能动性,通过作品激活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这样阅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例如:读苏轼词,我可以驻足在“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的空旷与洒脱的艺术风格上,对同是豪放派的辛弃疾的词,除关注他的“雄奇沉郁”外,还可把重点放在他“气吞万里虎”的爱国思想上。我们也可以据需求确立不同的阅读目标,如孙梨的《荷花淀》,既可以揣摩诗情画意的语言为重点,又可把思想内容作为爱国教育重点,还可把美育作为阅读目标。有了明确的阅读目标,才能不断汲取各种营养。
二、感知语言定位
费尔迪南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包含形式(语音)和内容(语义)两个方面,所谓阅读实际上就是从承载语言的文字符号中抽取意义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阅读定位时应当把培养感知语言的能力放在要位。
在阅读中,有些学生只注重故事情节,有些只注重人物命运,有些只停留在语言表层,对语言的感知蜻蜓点水。例如:对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只有感知深了,才知道这句话不仅是运用对比形式歌颂马克思的贡献之大,还是对前文“空白”“不可弥补的损失”从具体方面加以阐述,使得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颂扬之情和深深的哀悼之情跃然纸上。语言感知能力深厚了,对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物境”、“心境”也就不必刻意追求所谓的理论分析。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无需刻意分析“静、空、惊、鸣”等词就能感知作品流露出的“空灵、宁静”之感。由此观之,感知语言就是厚积薄发的开始。
三、审美情趣定位
篇8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未成曲调先有情”,即自己首先要被文章的感情所牵动,然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作者的感情,从而获得美的熏陶。如在教徐自摩的《再别康桥》一文时,新课之前,先由老师配乐深情朗诵全诗,把诗歌的情感、意境做一个强烈的渲染,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造势。后由学生自由朗读,个性发挥,体味诗人的细腻情感。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若能较好投入情感范读课文,定能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很好的体悟到文章的情感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教育,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在上《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我有一个梦想》《我的呼吁》等课文时,老师首先全身心融入课文,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课文重点语句、语段处做到声情并茂,以情感渲染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中体味理解马克思、史怀哲等名人伟人的魅力和伟大。
2. 领悟诗歌意境美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特别是诗歌单元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显示出一个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在教学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字句,展开联想,从而领略其音响和色彩的美。如在教徐自摩《再别康桥》一诗时,引导学生抓住本文的音乐美进行品位赏析,联想康桥的秀美的自然风光,诗人飘然欲去的形象,品读朗朗上口的诗句,注意诗的逐节押韵、换节换韵的形式特点,抓住诗歌中押韵的字及叠音叠词的运用来体味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如首尾呼应的叠词“轻轻的”,想象诗人飘然而去的形象,三个字为全诗奠定了抒情基调,含蓄委婉的将诗人难舍难分的的离别情绪通过包含深情的语调给传达出来。又如郑愁予的《错误》一诗。我试着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融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让学生在自己的深情朗读中感受诗歌含蓄不露的唯美主义风格,体味浓厚的江南文化气息。在教读这些诗歌时,最好能配以背景音乐,创设一种美的情境。事实上,学生也非常喜欢配乐朗诵这些诗歌,从而感受到语文学习中的音乐美,欣赏诗歌的含蓄意境美,进而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 感悟文学形象美
形象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没有鲜明、具体的形象,就不会有发自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更不会产生激动人心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通过鉴赏形象来实施美育。在高一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胜枚举。在我们的高一语文教材和读本中,收录了很多好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涵盖古今中外,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有着伟大的人格魅力,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善加利用引导,定能收到意想不到之效果。如在教读《我与地坛》一文时,努力引导学生从作者母亲依门而望并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的”等话语,体会母亲对儿子无比关心的炽热情感和自我安慰;从后文又写到母亲想来想去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出了什么事,这苦难只好由我来承担”等语句体味:这是多么伟大的母亲形象!与此对照,作为身残的作者自己,一个人躲在园子里,母亲寻找,一次次从他躲藏的地方焦急的走过,却像是故意气她,就是不出声叫母亲,让母亲一个人在那儿承担痛苦。多么伟大的母亲和母爱!我相信,看到这里,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动。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引导学生领会这些人物的伟大人格魅力,自然能对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起到很重要作用。
4. 探悟诗文哲理美
篇9
关键词:研究生哲学专业英语课程;专业与英语的结合;课程改革;教师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03-02
一
笔者作为英语专业教师担任哲学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已经两年有余,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逐渐发现,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课程目标,实施手段,教材建设等等。关于这些问题已经有不少论文进行讨论。本文只探讨一个问题,以此为突破口,并提供一个自己的解决方案。
本文要讨论的是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这个最常见的问题:专业和英语分别是两张皮,无法有机结合。学哲学专业的英语水平不够,学英语专业的人哲学水平不够。导致的问题是,哲学专业老师担任专业英语教学,将重心放在专业内容的讲解上,复杂一点的原著语言自己都读不明白,遑论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受到的专业英语训练自然不足;英语专业的老师担任专业英语教学,则哲学理论修养不足,只能小心翼翼地在语言圈子内徘徊,学生对原著的提问一旦超过语言进入内容层面,老师就无法将理论问题阐述明白。笔者当年曾旁听过一门哲学专业英语课程,讲义是马克思早年未完成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英文版。当时的课程教师不是哲学专业的老师。笔者清楚记得该老师在整理这部著作的思路时遇到的尴尬。讲义中有这样一段英文:
Truth, the cognition of which is the business of philosophy, was in the hands of Hegel no longer an aggregate of finished dogmatic statements, which, once discovered, had merely to be learned by heart. Truth lay now in the process of cognition itself, in the lo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cience, which mounts from lower to ever higher levels of knowledge without ever reaching, by discovering so-called absolute truth, a point at which it can proceed no further, where it would have nothing more to do than to fold its hands and gaze with wonder at the absolute truth to which it had attained[1].
这段英文比较平易,理解难度相对较小。但是,学生问了一个问题:真理不再是既定教条的集合体,而是一个过程。这个观点在哲学史上有什么意义?往小处说,恩格斯在讨论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为什么要总结黑格尔的这个贡献?笔者清楚地记得,专业课程的老师当场傻眼,其他同学则在脸上写满了鄙夷。同样,在另一次哲学专业英语课堂上,哲学专业老师讲解《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英文版。恩格斯专门用一段话讨论马克思的第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唯物史观。英文原文如下:
Just as Darwin discover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organic nature, so Marx discover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the simple fact, hitherto concealed by an overgrowth of ideology, that mankind must first of all eat, drink, have shelter and clothing, before it can pursue politics, science, art, religion, etc.; that 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of the immediate material means of subsistence and consequently the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ttained by a given people or during a given epoch form the foundation upon which the state institutions, the legal conceptions, art, and even the ideas on religion, of the people concerned have been evolved, and in the light of which they must, therefore, be explained, instead of vice versa, as had hitherto been the case[2].
恩格斯一气呵成,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含义讲得非常清楚。但是这位老师被复杂的句法彻底搅晕,最后直接要求同学去找官方译本对照阅读。他的要求引来学生毫不客气的白眼。
这就是研究生哲学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个很大问题:课程老师无法同时解决自己的语言问题和专业问题,因此不是在语言上,就是在专业上遇到问题。更糟糕的是,在研究生扩招的情况下,大量老师也匆忙上马,专业课程出现老师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双重不过关的情况。
二
仔细思考,便能发现问题来自以下的未经反思与检验的错误认识:英语专业的老师认为,上课前浏览教材或讲义内的生词即可。没有生词,自己的阅读能力又强,讲解就应该没有问题。这个想法是十分肤浅有害的。因为一个英语词汇,你不认识它,你认为查阅字典后就认识了。但是这样你只是知道了一个词的名称(常常就是汉语翻译),而不是内涵。哲学不是经验科学,基础性词汇内涵很大,只知道一个哲学词用汉语如何说远远不够。例如, “metaphysics”一词,老师仅仅知道翻译成“形而上学”就远远不够,因为这词在理论话语中和在西方哲学话语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涵义。科任老师对哲学专业词汇的掌握如果不能从名称上升到涵义,可想而知他的教学经不起学生的任何发问。
认为只要没有生词就能胜任哲学专业英语教学,这种看法还有一个错误: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模式。如果老师不深入其中,接受熏陶,那么他的课程讲解就无法显示专业水准,出现理论表述的根本错误也不知道,尤其是概念混乱而不自知。比如黑格尔的著作《精神现象学》的序言是“论科学认识”,第一节和第一小节分别是“当代的科学任务”和“真理之为科学的体系”。 要理解序言,别的不说,先得知道黑格尔所讲的科学是什么东西吧。记得我在讲课过程中提到这本书时,就有学生问我“李老师,黑格尔是个哲学家,为什么一直在讲科学的问题?”这个学生的问题概念混乱而不自知的典型。这个学生理解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可能还有社会科学,但多半是社会科学。启蒙运动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自然科学逐渐确立自己的地位乃至霸权。但是在黑格尔的理论话语中,科学根本不是那种科学,尤其不是以数理逻辑为基础,借重试验的那种意义上的科学,而是对经验,常识的超越,是用辩证法构建的一种整体性体系性的把握精神历程的方式。可见,没有理论学习,出现概念的混乱是不容易被觉察的。
鉴于以上描述和分析的问题,笔者认为,哲学专业英语的课程应该实行改革,以提升课程老师的水准:
第一,对课程老师实行水平测试,以鉴定老师的英语水平。课程老师首先应该具备很强的基础阅读能力,能够从语言的角度,把专业课程的语言读清楚,说明白,杜绝直接用权威翻译取代英语阅读理解的做法。尤其是哲学专业课程教师,对文献很熟悉,在专业英语课程上,常常直接用讲解取代阅读。这些老师脑子里装的是权威的汉语版本,学生上课根本没有得到英语专业阅读的训练。经过鉴定,合格的老师应该在讲课的时候和学生一起,从专业英语中来,到专业英语中去,这样才能取得该有的效果。
第二,对课程老师(尤其是来自英语专业)提出专业理论素养的要求,熟悉理论体系和话语模式,明白基础性概念的内涵。通过这种要求,可以让老师跳出语言的圈子,进行理论的阐述和梳理,并回答学生的语言之外的问题,建立真正的课堂互动。比如,在讲解德国哲学家Hans Gerog Jadamer的著作《真理与方法》时,进行过理论学习的老师就能对这部著作的标题进行正确的解读:真理并不是近代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观,而是艺术作品揭示的真理;但方法却是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作者要证明的是:使用在近现代占霸权地位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我们没有办法获得艺术经验中的真理!作者想要证明,“科学认识不是我们认识世界和艺术经验的唯一方法,我们决不能以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和真理概念作为衡量我们其他一切认识方式的标准。”这种准确的理论话语能力是专业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哲学专业研究生英语的课程教师如果在课程要求的压力之下,能获得理论修养和理论表达能力,那么这门课程的质量就会有很大提高了。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职业中学;语文教学;朗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2
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在我们职业中学的课堂中,面对的是基础相对来说的比较薄弱的学生,甚至有一部分的识字辨字水平低下。每每遇到朗读便无法顺利进行,由此产生恐惧心理,长久在语文课堂上就出现只有个别同学朗读或教师范读了。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如何加强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的朗读训练,笔者有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朗读训练针对丰富学生的语言进行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
教师在指导职业中学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荷塘月色》一文,朱自清先生以自己的行踪向读者介绍月下荷塘美景,荷塘的月光和一带远山的景色以及联想到江南采莲嬉戏的欢快场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田田的荷叶、袅娜的荷花,缕缕的荷香,脉脉的流水等,写尽了月下荷塘的美和活生生的动感。这些具有美丽色彩的语言在朗读中使学生深刻体会"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郁结烦闷。同时本文的语言优美,诗一般的语言,简洁洗练,琅琅上口,作者还运用大量的叠词加强语言的节奏感,如"蓊蓊郁郁""曲曲折折""亭亭的""田田的"等等。古诗赋的引用熨贴自然,增添意趣情韵。
中学时期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尤其诵读类似名家名作,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训练结合德育美育进行
在教材中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感的文章,如《梦和泪》、《邓稼先》、《炉中煤》等、也有一些学习观人生观的文章,如《劝学》、《论语》七则,《孟子》两章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深厚的情感或深刻的观点。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情感或思想见解。如《梦和泪》"这就是可爱的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永远充满朝气,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无所畏惧,有'五不怕'超脱得很"。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一位时刻不忘民族耻辱,有着强烈爱憎情怀的爱国老人。又如《劝学》开门见山"学不可以已"然后用大量的比喻对比来说明学习的意义方法。学生经过反复朗读,自己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和真理,由彼及己,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教材中也有些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的美文。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也进行朗读,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同时,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少的诗歌,如《词二首》《中国现代诗三首》《致橡树》等。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在教学第一册《语文》第六单元时,读是第一位。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如《沁圆春长沙》中"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理解本词的内容和情感,就要在反复地吟诵基础上才能体会领悟。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朗读训练要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