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刃而解范文
时间:2023-04-05 03:4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迎刃而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目前,治疗此病的常用方法主要有调节饮食、加强运动及使用泻药等。但是,调节饮食、加强运动的疗法见效较慢,而使用泻药的不良反应又较大。其实很多老年人的便秘都是肠蠕动变慢、动力不足引起的,通过改变排便时的姿势,可以促进肠蠕动,帮助缓解便秘。
1双手托下巴法
大便时(取坐姿或蹲姿均可),可用双手捧住下巴,将双肘抵在双膝上,然后微微用力向上托下巴,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具有刺激大肠神经、加快大肠蠕动的功效。
2咳嗽法
一边用力排便,一边尽力咳嗽,可连咳数声,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能增加人的腹压,有利于大便的排出。但有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可采取此法,也不应用力屏气排便,以免发生脑出血等心脑血管急症。
3大腿互压法
取坐姿排便时,可先将左腿紧压在右腿上,然后每隔1分钟交换双腿的位置1次,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具有增加人的腹压、加快大肠蠕动的功效。
4抖身法
取坐姿排便时,可不停地抖动上身,同时按照呼吸的节奏不停地收缩小腹,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具有加快大肠蠕动的作用。
篇2
督导检查加盟店工作,访谈必不可少。但是很多督导却盲信此法,对问题还没有任何分析和预判,就开始对加盟店老板和员工进行“地毯式”访谈。这种做法不仅费时,效率低下,而且可能会因为每个访谈对象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且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从而把你带入错误的方向。
督导如何拨云见日,迅速发现加盟店的问题?
案例
小王是某家装公司的督导,在检查某市加盟店时,该加盟店客服部给他提交了四月份加盟店运营情况报告。
报告显示,四月份公司整体计划产值150万元,其中工程100万元,产品销售50万元;四月份实际产值151万元,其中工程105万元,产品销售46万元;四月产值目标达标度100%,但是公司利润率总体下降5%;四月份客流量统计,较三月份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但是老客户带新客户的数量较上月明显降低,同时,有部分员工离职,部分中层因管理问题被客户投诉过两次,但公司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客服部反映本月度的客户满意度回访情况出现回落(见表1)。
公司5月份产值目标是200万元,但是从现在的状况来看,客源储备显然不足,拉动产值有些困难,员工没有足够的信心。
加盟店希望督导能准确地从管理上找到背后的原因并解决问题。
寻找节点并将问题分类
所谓节点,也可理解为关键点,包括问题的矛盾点、利益点和制衡点。找到了节点,也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就问题的节点而言,更强调的是节点之间的真假性、虚实性、内外性、普遍性还是个案性。
节点的要素,包括可量化的数据指标和可检视的系统指标。可量化的数据指标,包括时间数据、目标达成度、工作推进进度等;可检视的系统指标,包括流程匹配程度、会议效率、执行力强与弱、系统环境的好与坏等。
节点分析法,就是通过问题分类寻求问题的矛盾点、利益点和制衡点,通过节点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找到问题的本质,从而系统解决一类问题,而不是孤立解决一个问题。
分析节点时,通常要整理将出现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显现和潜在关系,然后根据这种不同的内在关系进行有规律的整合,使得同类问题的要素有效归口,从而便于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这里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1、从问题的现象发生角度,通常分为显现型问题、潜在型问题和改善型问题;
2、从问题归口的角度,通常分为矛盾点、利益点和制衡点。
如何分析节点?
显现型问题:
1、四月产值目标达标度100%;
2、四月份客流量统计,较三月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
3、老客户带新客户的数量较上月明显降低;
4、出现部分员工离职现象;
5、其中部分中层因管理问题被客户投诉过两次;
6、客服部反映本月度的客户满意度回访情况出现回落,其中设计部满意度指标下降5%,质监部下降1%、施工队没有下降和上升数据。
矛盾点分析:
1、四月产值目标达标度100%,但是公司利润率总体下降5%;
2、客户投诉中层的原因与客户满意度下降的原因之间有关系;
3、员工离职与设计师满意度下降5%的矛盾;
4、施工队满意度数据没有降低与客户满意度整体降低的矛盾;
5、整体客流没有下降与老客户带新客户的数量减少的矛盾。
由此分析得出;
1、产值达标利润率降低的因素:工程成本增加导致利润下降;
2、客户投诉的原因与客户满意度下降的原因存在一致性,没有及时解决客户投诉导致投诉升级,从而工程成本增加;
3、员工离职是由于工程质量问题导致客户流失,从而影响产值,最后进入末位淘汰;
4、虽然整体客户满意度降低,但客户对监理的熟知程度不够,从而不影响个体的分数;
5、老客户带新客户的数量下降,主要是客服部对老客户的回访不及时,加上工程质量不高;整体客流没有下降,源于营销活动推广有力,开拓了新的客源。
利益点分析:
1、客户与员工及中层管理人员的利益关系;
2、员工与中层之间的利益关系;
3、产值与中层的利益关系,利润与中层的利益关系;
4、老客户与公司的利益关系;
5、客户与施工队、质监之间的利益关系。
由此分析得出:
1、施工进度、质监服务、员工服务质量与客户投诉存在直接关系,但与中层没有直接关系;
2、产值与员工的提成有关,但是中层只是与利润提成有关;
3、工程成本直接影响公司利润;
4、中层与员工没有利益连带关系。
制衡点分析:
1、中层管理人员与客户满意度的利益关系和制衡关系;
2、产值与利润的制衡点;
3、产值和利润对于中层管理人员及设计师等员工的利益关系和制衡关系;
4、员工和中层的利益关系与制衡关系;
5、老客户带新客户与公司的利益关系;
6、员工离职和公司的利益点与制衡点。
由此分析得出:
1、中层在管理员工与客户关系上没有制衡关系;
2、产值与利润的制衡点是工程的完整交工并及时对否尾款;
3、员工离职对客户服务存在制衡关系,员工的离职使得公司不得不更换新的员工服务客户;
4、客户对施工队没有制衡关系,导致施工队没按进度进行;
5、公司对客户投诉的部门没有制衡关系,导致客户投诉升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找到了对应的节点关系:
矛盾点的节点:工程成本、客户投诉升级、工程质量下降、客户回访时间;
利益点的节点:满意度考量、绩效对称;
制衡点的节点:责任连带。
将问题归类后,得到表2。
通过这一番分析,小王对整个加盟店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已基本胸有成竹,剩下的问题就是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让加盟店能立即运用。
出方案时的关键点。
篇3
幼儿英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
又一个学期结束了,在班级教育小组成员的精诚合作和共同努力下,我们班各项保教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并在体、智、德、美、劳等方面得到了发展。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 英语教学工作
1、英语环境的创设-让幼儿在玩于乐是学习
如果要幼儿开口说英语,首先要给他们足够的输入。在这一个学年里,我与班上老师坚持做到随时随地渗透英语,在班上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英语氛围,让幼儿生活在一个充满英语的环境中。我们还鼓励、引导幼儿用英语交流,并想出一些鼓励幼儿积极说英语的措施,如精神鼓励、物质奖励、比赛等方式,幼儿们现在都养成了尽量说英语的好习惯,像“我想drink water.”“May I have a try?”“May I have more?”“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Thank you.”“ You are beautiful.” “I love you. ” “Can you help me? ”等等这些日常用语每个幼儿都已经习惯用英语表达了,虽然有的句子中是中英文相结合,但是孩子养成了说英语的习惯。而且我们班的幼儿还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当他们想表达什么东西但是却不知道怎么用英语表达时,他们会先问:“What’s this in English?”得到答案后再表达出来。
2、英语课堂使用有趣的英语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
为幼儿设计合作性游戏如下:
A、Color game: 幼儿两人一组,进行涂色游戏,共同完成作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B、Jumping house: 幼儿两至三人为一组,投掷沙包到有图片的格子了,来进行讲述:This is panda, panda likes bamboo等。
C、Animal chess: 幼儿自选一种小动物代表自己,然后掷骰子,根据点数来行走,到达一处后根据图片提示来进行英语讲述。
D、Bowling game? 幼儿分两组,进行英语猜拳:scissors、paper、rock,谁赢谁先打击保龄瓶,并根据倒下的瓶子上的图片进行讲述或都问答。
为幼儿设计竞争游戏如下:
A、Climb ladders: 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回答老师的问题,回答正确的一组可以爬一级楼梯,最先到达者为赢。
B、Touch game: 幼儿分两组,每组派一名幼儿玩游戏。然后听老师指令做动作:如,touch your head等等。
C、Children like to play: 幼儿分两组,听老师指令,如,Children, children like to play, show me the piano please. 等等。
3、认真准备英语教学工作
1)、在教学活动注重对幼儿随时随地输入英语,语言准确,语音规范,语速自然。同时鼓励幼儿积极用英语交流。
2)、“英语听读活动”的开展提高幼儿的英语听力并培养了英语思维。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幼儿听读方面:英语谜语;英语手指游戏;英语故事等听读材料:爱探险的朵拉英语全集、迪斯尼经典动画片英语原版以及剑桥少儿英语等.
3)、抓好课堂常规,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 现在,幼儿能做到举手发言,轻声回答问题,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等好习惯。
二、德育工作-加大力度推行“博雅教育”
a)在教学活动及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使用文明用语。
坚持在教学及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主动用英语与别人打招呼的习惯,许多幼儿现在已经养成了主动自觉与别人打招呼的好习惯。我还注意培养幼儿使用其他文明用语,如:Thank you, goodbye, see you、I love you等等。现在我们班幼儿在文明礼仪方面做得很好,例如在发东西的时候,他们拿到东西之后都会说声“Thank you”;不小心撞到别人能主动说“Sorry”。本学期我们班还被评为“文明班级”,这与班上老师们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b) 在英语课堂上渗透“博雅教育”,注重教学活动中的师生礼仪。如学习讨论不扰人,与人交谈不喧哗。
c) 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幼儿文明、高雅的表率。每天的行为举止更高雅,衣着打扮更得体。
d) 积极开展好每天上、下午的户外自由活动。积极搜寻各种有趣的户外游戏,真正让幼儿体验大自然的美和游戏的乐趣,培养身心健康的快乐儿童。如尝试一些民间体育游戏如:跳房子等活动。在期末幼儿体育测查中,达标率在90%以上,其中两项达到100%的达标。同时,做好幼儿的安全工作,消除幼儿活动的场合的安全隐患。
e) 帮助幼儿形成谦让精神。
幼儿都是自我中心的,在
幼儿园经常能听到小孩子向老师告状:“老师,他推我!”“老师,他抢第一!”“我先,我先!”以前我会采取说理教育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即告诉幼儿这样做不对,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幼儿下次还会再犯。于是,现在每当有幼儿为了抢位子、抢东西而争执时,我会这样处理:我会对幼儿说:“如果是我,我会向XX学习,把东西先让给其他人。这样我就会像XX一样,是一个能干的小朋友了。”或是“老师最喜欢那些懂得谦让的小朋友了。”许多小朋友们听了,都会自觉把东西先让给别人。
f) 帮助班上特殊个性、特殊习惯幼儿转化、成长。
每个班都会有一些在习惯、个性上比较特殊的幼儿,像我们班的Sammon就是一个。一直以来,班上老师都对他颇感头痛,因为他有一些不良习惯,如经常喜欢在课堂上大声说话、讲粗口、抢小朋友的东西等。在班上,他是小朋友们投诉的对象,每天都有好几个小朋友投诉他做坏事。后来,事情还演变到不是他做的事小朋友们也认为是他做的。对他我们可是使尽了各种方法,精神奖励、物质鼓励、批评教育等等,在班上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现在他各方面都改变了很多,还经常主动帮助老师、小朋友们做事情,现在还懂得知错就改,也懂得做错事情要道歉了。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你希望他是什么样的,他就能成为什么样,关键在于教育要坚持不懈。
三、家园联系工作
a) 和班上老师一起做好各项家长工作,积极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b) 对家长热情、有礼,坚持以微笑面对家长,积极向家长讲解我园的办学特色和方针,吸引更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到我园入读。
c) 坚持以面谈、家访或电话等形式和家长进行沟通,想家长所想,细心照顾好每一位幼儿,让家长放心、满意。
四、个人成绩方面
a) 辅导幼儿园合唱团参加荔城幼儿歌唱比赛,获得一等奖,增城幼儿歌唱比赛二等奖
b) 幼儿园老师评优课三等奖
c) 幼儿园教师手工比赛三等奖
d) 本学年工作保持全勤
五、老师间的相处
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只有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团结和睦,这个大家庭才能建设的更加美好。于是同事之间的沟通就是最重要的了,老师之间有什么就说什么,相互之间没有芥蒂,这样工作才好开展,相互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我们的班集体会变得更加美好的!
幼儿英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
雪花飞舞的时节,放飞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充实,看时光匆匆的溜走,忙碌的时节也飞快的离我们而去。
时光荏苒,一个学期在不经意间已经悄悄的滑过,在这一学期中,在园领导和各位同事的关心爱护下,是我对自己充满信心的过程,当然更是我快速成长的过程!静下心来,我对这个学期自己的方方面面做一个全面的总结。
首先,在这学期里,我担任中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在抓好班级英语教学的同时,还带动老师们做好全园的英语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学习英语的氛围,各班有英语区及双语区,给幼儿充分的视觉感官,更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利用晨间晚会期间,培训教师们学习日常口语100句,让她们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能贯穿英语日常口语,提高师资英语水平,从而达到全园上下人人学英语,人人说英语,使我园幼儿沉浸在学英语的快乐氛围之中。
幼儿教育事业是一份需要用爱去耕耘的事业。幼儿教育更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在全社会呼唤师德的形势下,我有这样一份以爱为主题的工作,我爱我身边的孩子,我爱我的工作。在工作中我也常常会这样子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那样的话我就不会为孩子暂时达不到标准而急躁,不会为孩子不小心犯错而指责,更多的是理解,宽容,尊重,爱。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能认真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课前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准备好所要用到的教具以及好丰富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上课时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还给胆小的孩子多一些爱护,给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多一些鼓励,给体弱的孩子多一些照料,给能干得孩子多一些挑战。每一节课上完之后我都会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让宝宝们学到更多,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一个学期很快地过去了,看时光匆匆地溜走!留给我们的有喜有悲,有收获亦有失去,不过总得来说给自己收获还是瞒大的,为自己的教育路程上又添了灿烂的一笔,我很高兴!也很自豪!我知道我也有我的不足之处,对于这项工作我还得加油,好好积累教学中的各项经验,听取有益的建议及意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请相信我在不懈的努力!
幼儿英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三
一、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步幼儿(youer)英语的爱好。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园英语教育是一种启蒙,要把重点放在学习英语的爱好上,假如幼儿对英语感爱好,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情绪,孩子会主动融进到活动中。反之,假如只是追求单词句子数目的多少,那会倒了孩子的胃口,孩子会处于一种消极状态。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进步幼儿学英语的爱好。
1、情景教学法。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创设各种有意义真实的情景,使他们想说、会说、喜欢说。语言的习得与四周环境息息相关。英语的学习是一种自然习得式的学习,而不是一种教学式的学习。语言的学习不只是学习几个单词,更重要的是运用语言和别人交往。因此,教师要以幼儿园为主体,从他们的爱好出发提供一系列丰富的教学法情境,让幼儿园通过自由活动听来理解语言,在使用中学习语言。还有家庭,小动物,生日等,通过玩角色游戏,幼儿所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学语言在游戏中得到巩固,练习。久而久之,培养了幼儿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并解决了那种学时才用,平时放置脑后,轻易遗忘的弊病。
2、游戏教学法。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话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的确,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形式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符合幼儿天性好动的特点。游戏能激起幼儿学英语的爱好,密切师生间的关系,提供幼儿充分运用语言的机会,调动学习积极性,将知识融于游戏中,让幼儿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知识。也在不知不觉中把握了知识。更重要是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因此,幼儿园英语活动应尽量游戏化,寓教育于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轻轻松松学英语。如:户外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这个游戏是幼儿熟悉而喜欢的。于是,我把游戏改为Wolf,wolf,what can you do?是请一位幼儿当老狼,其它是小羊。小羊问olf,wolf,what can you do?老狼回答,I can eat.然后开始追逐小羊。幼儿在他们原有的游戏经验的基础上,轻松愉快的习得了英语,学会了句型Whatcanyoudo?Icanjump/run.锻炼了英语听
说能力,在玩中学习并得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幼儿觉得学习英语好玩,从而为往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引进(原创大学教师工作总结)竞争机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任何一种活动形式,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厌倦。冷漠的情绪会使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引进竞争机制,这一困难迎刃而解。竞争能激活幼儿潜伏的支力,能激起幼儿的进取心。幼儿好胜心强,大都不甘落后,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运用竞争机制,并配以各种形式的奖励,以表示对胜利者的欣赏,对进步者的鼓励。有时是几句鼓励的话语--Good!/Verygood!/Clever!/Excellent!.有时是一朵小红花、一颗小星星.孩子们在热闹的气氛中,你追我赶,学英语的爱好越来越浓。
当然,调动幼儿学英语的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还很多,如:谜语法、童谣法、顺口溜法、歌曲法、形象教学法、肢体语言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我根据教学参考书及自己的工作经验,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交互作用,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孩子们的语言活跃起来,孩子们始终对英语保持着浓厚的爱好,上英语课成为他们最快乐的事。
二、创设多层次的课外语言学习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实践证实,英语教学仅仅靠孩子天天20分钟的学习是不够的,由于这样的学习只能让孩子把握零星的单词,达不到学英语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着力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使英语教学深进到一日常规的各个环节。
首先,要坚持不懈的运用日常用语,将日常生活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如:早上幼儿进园时,对幼儿说在幼儿课间休息时,说Gotothewashroom,please。Didyouwashyouhands?Drinksomewater,please.在幼儿预备进餐时,让幼儿熟悉餐具和先容食谱等。如:Theseareplates/bowls…Wehavenoodles/milk…forbreakfastetc在非英语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对孩子们说Standup、Raiseyourhands、Putdownyourhands等等。在生活中,将双语生活情境贯串幼儿一日生活中,捉住一切机会与幼儿进行交流,努力消除上课与生活的界限,不断丰富幼儿的语言,使生活与教学连接起来,打破固定情境对幼儿英语发展约束的熟悉界限,使他们在生活情境中自如地运用英语,让他们学得无意,学得随意,学得乐意。
其次,创设物质情境,激发幼儿主动学习英语。
在幼儿英语学习中,语言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安排一定的情景画面、活动工具和动手材料。在观察、操纵中引发他们对英语的反应和使用。如:墙面设置,它是幼儿园环境布置中最大最为醒目的画面。它如同一幅大的广告,浓缩了教育内容和目的,还渗透了思想道德教育,给幼儿以直接的刺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又如英语活动角,它是一个让幼儿通过对实物、图片、头饰等物品的摆弄和操纵,在游戏中运用英语的一个区域。十分吸引孩子,孩子们只要一有空,就会主动地指读单词,或是拿起指偶,两两结伴玩语言游戏,愉快地游乐于英语语言一气氛中。
篇4
性 别:男
公司电话:256547858
出生日期:19xx/00/00
家庭电话:212125632
地 址:某省科技职业学院xxxx# 手机 :1012356478
邮 编:110001
求职意向(销售部主管)
工作经历总结
非常热爱市场销售工作,有着十分饱满的创业激情。在两年从事陶瓷市场销售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客户资源。与省内主要的二十多家陶瓷经销商建立了十分密切的联系,并在行业中拥有广泛的业务关系。在去年某省的陶瓷博览会上为公司首次签定了海外的定单。能团结自己的同事一起取得优异的销售业绩。
工作经历
2000/5--至今: 担任某瓷器公司的市场部业务员。
主要负责与经销商签定经销合同、办理产品的包装、运输、保险、货款结算、售后产品跟踪、市场反馈以及开拓新的销售渠道等。负责公司新业务员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具体指导和协调业务员的销售工作,并多次受到公司的表扬。
1999/12--2000/5:在某某公司做市场调查员。主要负责以电话形式向客户提取对产品的意见,并填写相应的表单转报给公司。
教育经历
1996/09--1999/07 某省科技职业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专学历。 在校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工作认真负责,学习成绩优秀,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个人标兵等。
所获奖励
1999/06 某某学院 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1998/10 某某学院 优秀团干,个人标兵称号
1997/10 某某学院 优秀团干称号
培训经历
2000/07--2000/09 某省科技职业学院 通过外销员考试
2001/03--2001/06 某省科技职业学院 通过报关员考试
外语水平
可与外商进行日常常用语沟通,能阅读业务范围内常用术语。
篇5
[关键词]“恋子情结”;《儿子与情人》;形成;危害
电影《儿子与情人》中,出身于中产阶级、受过良好教育的淑女葛楚,与出身卑微的矿工莫瑞尔先生在舞会上一见钟情,并很快结合,然而,由于两人出身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状况差异大,性格不合,精神追求迥异,短暂的激情过后,两人的婚后生活是永无休止的唇枪舌战,他们在精神上没法交流。莫瑞尔是一位社会底层的粗俗的矿工,他酗酒成性,安于现状,从不关心家里及孩子之事,经常发脾气,甚至对妻子大打出手。葛楚最终对莫瑞尔彻底失望,她逐渐将自己全部的感情转嫁到儿子保罗身上,以弥补对丈夫的失望引发的情感真空。她抚养照顾儿子,超出了一位母亲能做的一切,她对儿子的爱,不是简单的亲情之爱,而是爱情的体现,她独占儿子的精神与情感,使儿子的精神与生活被控制,无法独立地选择自己的爱情和人生,最终致使保罗的分裂和痛苦。
一、葛楚的“恋子情结”形成及其表现
葛楚与莫瑞尔先生的结合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她受过良好教育,家境良好,是当时的中产阶级,她对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然而莫瑞尔却是属于社会底层的矿工。在19世纪中叶工业化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以莫瑞尔为代表的矿工们每天干着繁重的工作,挣着不足以维持生计的钱,他们的心里有说不出的苦闷与怒气,于是,他们借酒消愁,打骂妻儿,言语粗俗。在贫穷的生活下,在与丈夫无休止的唇枪舌剑中,在丈夫一次次的粗俗打骂中,葛楚渐渐地绝望了,她没有与丈夫进行深入沟通,而是选择逃避婚姻的不幸,她对丈夫产生了厌恶甚至是憎恨的情绪,不再与丈夫进行无谓争执,不再去计较他的言行,她抛弃了丈夫,把爱情和生活都寄托在儿子身上,把自己全部的情感、爱怜和精神都注入到了儿子身上,全身心投入到对儿子的爱中去,选择以母子之爱代替夫妻之爱,在疏远他们父子关系的同时加强了对孩子的情感控制。
葛楚将自己所经历的精神磨难一心要解决的问题“折射”到儿子的身上,她千方百计地督促儿子出人头地,实现她在丈夫身上得不到的精神追求,她努力培养孩子高雅的品味及高尚的情操,使孩子成为她所希冀的那样文雅的中产阶级形象,母亲与儿子倾吐内心的隐衷,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忧与乐,她的言行及举动逐渐拉大了夫妻之间的距离,而且影响到了子女,孩子与她结成统一的战线,共同对付莫瑞尔,孩子与父亲之间的情感差距及阶级差距越拉越大。儿子保罗也逐渐超出一个正常儿童应有的言行举止和心态,俨然扮演起父亲的角色来,他个性文静而敏感,葛楚与儿子的亲密关系也随着儿子的成长而愈加细微敏感。葛楚有意识地控制保罗情感发展,想方设法控制保罗的精神,使他不移情于别的女人,这种占有性质非常强烈的爱成了保罗无形的精神枷锁。保罗的第一个女朋友米莉与之兴趣相投,十分相配,但受到家庭严格的宗教观念的影响,米莉只追求精神恋爱,排斥肉体上的关系,俨然又是另外一个葛楚,她企图从精神上占有保罗,从灵魂上吞噬保罗,这当然为葛楚所不容,葛楚把米莉看做是自己的情敌,她竭力阻止米莉对儿子的精神吸引。当儿子与女友去散步时,葛楚是如坐针毡,像个妻子那样焦急地等待儿子的归来,她用言语将自己的不满与嫉妒展现给儿子,她用尖刻的话语诋毁米莉,她说米莉是那种把男人的灵魂会全部吸光,直到什么都不剩的女人。当保罗俯身去吻母亲道晚安时,葛楚一把抱住保罗的脖子,把脸埋在他的肩上,像孩子似的哭泣起来,“我受不了。我可以容忍别的女人,但绝不是她。她不会给我留余地,一点儿余地都没有。”他们就像情侣一般紧紧相拥,保罗随即开始憎恨起米莉来,他低下头喃喃地说:“妈妈,我不爱她!”
保罗虽然爱着米莉,却不能像一位正常人那样理直气壮地去爱她,非但自己身处困境,也给米莉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两人渐行渐远,最终分手。为了摆脱母亲的控制与女友情感的打击,又投入与丈夫分居的女工克拉拉的怀抱,从克拉拉身上得到肉体上的满足与激情的,但这样的满足与是稍纵即逝的,保罗发现两人在精神上缺乏沟通,加之母亲的精神控制与干涉,保罗与克拉拉的情人关系亦无法维系。最终保罗离开这座单调乏味的小镇,独自到异乡闯天下。
二、“恋子情结” 造成的危害
母爱本是世间最纯洁的爱,是无私的奉献和付出。 但当这种爱演变为一种极端的占有或变态的情爱时,它就会伤害到很多人。现实中有关“恋子情结”的例子很多,“恋子情结”终会促使“婆媳”矛盾激化,不利于儿子的婚姻,更不利于家庭的和睦;“婆媳关系”难处的事件多少会有点与母亲对儿子的“不舍得”“不放手”有关。“恋子情结”造成的危害由此可见一斑。
葛楚把一切感情寄托在儿子身上,使儿子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她让儿子去实现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葛楚的这种变态情结使保罗心酸,惆怅,无所适从,她破坏了儿子的个性的完整性与独立性,损害了儿子自我存在的价值。这种变态的母爱,扭曲的占有欲破坏了保罗身心的健康,也使他的心理健康不完善。
葛楚的母爱也直接触发了儿子对母亲超出常规的爱,产生“恋母情结”,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在保罗的少年时期,就产生了对母亲的敬慕之心,他关注母亲的一切,母亲的想法,母亲有不顺心的事都会使他定不下心,他与母亲互吐心事,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忧乐,在他眼里,母亲是他的挚友,他的知己,他最倾心的人。葛楚的“恋子情结”激化了保罗的“恋母情结”,保罗对母亲这种病态扭曲的情感和不独立的人格,也使他无论是在事业还是感情生活中都深受其害,他不能建立起适当的超自我观念抑制他违背伦理道德的本能冲动,不能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健康的发展。保罗的二位女友,分别代表着灵魂之爱与肉体之爱,两种感情都在母亲的控制之下,最终不了了之。保罗永远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中,摆脱不了,他甚至认为与其他女人的精神恋爱或是肉体接触都是对母亲的背叛,这种“恋母情结”导致了他的痛苦与分裂。变态的母爱阻碍了儿子的健康成长,儿子的不幸增加了母亲的痛苦,葛楚的这种变态的爱也使自己深受其害。
葛楚具有社会家庭的伦理道德观念,具备文明的意识,她对儿子的责任感以及母爱的神圣使命,使得自己最终无法与儿子建立真正的情人关系。葛楚一方面从儿子身上得到某些满足,另一方面由于儿子不能真正地成为她的情人,使她自身备受折磨。因此葛楚就深陷于这种复杂、矛盾、畸形的情感中,深陷于“母亲”与“情人”的角色中不能自已,得不到解脱。葛楚对保罗强烈的占有性的爱,影响到了儿子的人格发展,给别人、给自己都带来了很大的情感伤痛。
三、葛楚的“恋子情结”产生原因分析
首先,失败的婚姻,紧张的夫妻关系改变了葛楚的感情重心,促使了她“恋子情结”的逐步产生。葛楚具有中产阶级家庭背景,有一定的文化涵养。和莫瑞尔先生一见钟情不久后结婚。婚后不久她认为自己犯了个严重错误。她无法和没有文化修养的丈夫生活在一起。而且丈夫的懒惰、粗鲁、酗酒使她失望,他们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随着孩子的出生葛楚就开始厌弃丈夫,把所有的爱倾注到孩子身上。丈夫使她失望,她很自然会把孩子看作她惟一的精神支柱,而且倾注她全部的爱。从儿子的身上,去获取从自己丈夫身上得不到的感情。失去感情重心的“关注”最终使葛楚产生“恋子情结”,这是一种偶然,然而在她所处的家庭环境和不和谐的夫妻关系下这种结局同时也是一种必然。
其次,女性自身感情发展变化需要也促进了葛楚“恋子情结”的发展。婚后的生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激情浪漫变得单调乏味,一旦有了孩子,母性使然,女性总会把感情的一部分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是所有的女性都会也是必须做的。孩子弱小、可爱,母亲投入大量的爱去关心去呵护本无可厚非,但太过投入或者里面掺杂还有情爱、的成分就会是“恋子情结”。
葛楚是一位传统的家庭主妇,把家庭看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孩子是生活的全部,一旦她意识到她无法摆脱她厌倦的生活,尤其是那使她失望的丈夫。她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她的儿子身上。葛楚和保罗相依相爱,她习惯了母子两人的生活,她无法容忍任何干预,她把儿子看成私有财产,希望儿子永远只爱她。她不愿其他女性与她分享儿子的情感。她逐渐在感情上依恋儿子,控制儿子,在她眼中儿子变成了她的情人。她羞答答地打扮好,与儿子一同笑盈盈出游。她会因为儿子不在身边而感到莫名的烦恼,也会因为儿子与其他的正常关系的情人在一起而产生怨恨。葛楚在感情上对儿子保罗的占有逐渐使她步入“恋子情结”深渊,苦苦不能自拔。
另外,葛楚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影响是其“恋子情结”产生的社会环境。她和丈夫生活在一个阶级划分比较明显、等级观念比较强的社会环境下,阶级的差异已使葛楚与丈夫之间形成了一个无形的鸿沟。这种不和谐的社会环境下,也影响着人的个性发展。葛楚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她读了很多书和诗歌,崇尚思想,喜欢和有教养的男人讨论宗教以及哲学、政治等问题,一生忌酒、古板拘谨;而莫瑞尔先生喜欢和矿工们去喝上几盅,喜欢享乐,和妻子不和谐的关系更使他常常借酒消愁。他们生活的环境使他们不能很好地释放自然的感情,生活在痛苦和压抑之中。这样葛楚的“恋子情结”又拥有它产生的社会基础,也是一种时展的产物。
四、结语
母爱是世间最纯洁的爱,象征着无私的奉献和给予。母爱的伟大在于对成长中孩子的爱,不仅仅是对幼儿的爱,母爱的本质在于关爱孩子的成熟。这就意味着母亲希望让她们的孩子长大以后离开她们,开始自己的生活。母亲必须做到不仅宽容孩子,而且鼓励孩子离开自己,独立生活,自由发展。但是爱也是一把双刃剑,当母爱演变为极端的占有欲或是变态的情爱时,对于母子双方,都是毁灭性的伤害。
莫瑞尔太太在她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加上女性感情的发展和感情重心的过度偏移,走进了“恋子情结”的深渊,她深陷其中,阻碍了儿子个性的发展,束缚了儿子的人生和感情,伤了儿子,也痛了自己和周围的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恋子情结”致使亲人反目、婆媳关系恶劣的例子,我们应当以此为鉴,在家庭生活中,只有正确处理好家人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家庭更美满,社会更和谐。
[参考文献]
[1] D・H・劳伦斯.劳伦斯文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2] 殷召荣.对《儿子与情人》中母
亲角色的再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
[3] 陈红.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成长[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9).
篇6
童年概念的消逝必然会影响到成人概念的存在。当电子媒介将儿童逐步驱逐出童年时,一个崭新的儿童化的成人概念开始出现。这种成人在知识、情感、能力发展上拒绝成熟,他们不愿与儿童有明显的界限。
kidult一词是kid(小孩) + adult(成人) 的合体,是指一个成年人仍然热衷年轻人文化,亦指心理上长不大的成年人,心思意念仍像孩子。中文传统上常把这类人称为“老顽童”,但人们对“老顽童”常有负面的刻板印象,且这类人的年龄在现代社会的眼光中还称不上“老”,故用“杰斗”这个音译词较为符合中立原则。此外,又有顽童族和玩童等名称。①
Kidult产生的原因
1.虚拟社会化现象
美国社会学家彼得・贝格尔认为,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社会化的成功依赖于在社会客观世界与个人主观世界之间建立起对称”。②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电视、网络等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依赖电视、网络等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在两者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们将虚假的屏幕形象、虚拟世界认同为真实的人物、客观现实世界,严重冲击着个体成功社会化所必需的主客观世界的对称与平衡,最终造成了青少年主客观世界失衡下的虚拟社会化思维及行为方式。电视、网络塑造的“图像一族”、“影像一代”具有儿童化的心理特征及思维方式,他们需要的精神食粮简单易懂、一目了然,摄取方式轻松、有趣、生动,不太费脑筋。
2.戈夫曼的“拟剧理论”
当纸质媒介成为信息主要载体后,获取文字知识的困难,文字本身表达和理解的差异,在不同社会层次中造成“秘密”,也就是后台。儿童必须经过学习才能知晓成人的“秘密”。然而自从有了电子媒介,这个信息等级制度就崩溃了。
电子媒介最重要的方面是它主要以视觉的形式而不是语言来表达大多数内容,而对于视觉形式的理解则不需要掌握高深的知识技能,儿童可以和成人一样理解视觉图像的意义。以电视为例,人们不能将其束之高阁,因此它将不同层次、年龄、地位的人置于相同的信息世界中。对于电视节目的理解同样不需要任何训练,这就导致电视将成人充满隐秘的后台几乎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了孩子,使儿童窥探到成人的“后台秘密”,导致成人的权威下降。
戈夫曼认为,当个人的“后台”行为被暴露于人前时,个体会焦虑不安。个体为了消除这种不安与焦虑,必须改变个人的行为方式以符合社会对其角色的期待。当成人意识到继续维持传统的成人角色已不可能时,他们便会选择另一种行为方式。在愈发“成人”的儿童面前,成人选择了“儿童”的行为方式。或许并不是所有的成人都是主动地选择儿童化的行为方式,但心理的需求、社会趋势以及时尚潮流将成人“推进”到儿童的角色。
3.“本我”的自卫反击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要求随时满足生理需要,遵守享乐原则;“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的中介,压制“本我”的冲动和欲望;“超我”控制和引导本能的冲动,并监督“自我”对“本我”的限制。在我们的儿童时期,一直是“追求快乐”的“本我”在发挥着支配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在需求和外在社会之间存在着巨大冲突,因此人们开始用“自我”甚至“超我”来压制“本我”。而儿童化的成人的种种表现正是缓解现实社会的压力,满足“本我”需求的一个过程,是“本我”的自卫反击。
媒介对儿童化成人的影响
1.成人儿童书
由于视听技术、互联网等的出现,铺天盖地的讯息和娱乐方式的变化使人们很难有时间认真地读一本完整的书,更不用说那些耗费时间和精力的经典书籍了。“浅阅读”类的书籍在这方面则具备优势,如庸的成人幽默漫画《双响炮》、《涩女郎》,几米的都市爱情漫画《地下铁》、《向左走、向右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文字极少,印制精美,配以大量的图画。它让人在轻松愉悦中拒绝了深刻,放弃了思考,自觉走入儿童的天地。
2.大众娱乐节目
游戏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是儿童对成人活动的再现。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认为儿童的一切活动都是“游戏活动”,儿童世界是“游戏世界”;而成人的活动都是“严肃活动”,成人世界是“严肃世界”。然而,当下的成年人也开始希望返回儿时的“游戏世界”。近年来我国综艺节目一改往日严肃的面貌,制作出越来越多的形式活泼、类似儿童游戏的娱乐节目。
这些娱乐节目主要有以下几种:生存挑战型、人际考验型、表演选秀型、益智闯关型等。在这些节目身上很容易发现童年时期弹玻璃珠、拍纸片、打沙袋等游戏的影子。③从台湾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到韩国的《情书》,再到内地的《智勇大冲关》,成人在娱乐节目中放肆地玩耍,做出许多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不敢也不应做的事情,完全沉浸在儿童游戏的快乐之中。同时,大众也普遍认同成人像儿童一样在节目里大秀特秀。这种使成人像儿童似地玩耍、嬉戏的娱乐节目无形中满足了成人对童年游戏的怀念。
3.音乐
近几年,以情爱为主的音乐内容逐渐转变为对逝去的童年的感怀、回忆。SHE的《不想长大》、花儿乐队的《嘻唰唰》、《穷开心》,以朝气勃勃和孩子气的唱腔,在国内拥有一大批喜爱者。《嘻唰唰》一歌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甚至连四五岁的孩子都会哼唱几句。流行音乐风格的转变无疑迎合了大众对于童年的怀念与重温,并且进一步加剧了成人的儿童化倾向。
4.讲故事的叙述方式
对于儿童来说,故事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的许多电视节目为了迎合成人对童年的怀念,正在逐渐向讲故事的方式转变。故事不再只属于儿童,电视变为“讲故事”的家长。成人结束一天辛苦的工作后,打开电视只想看到轻松、简单、易懂的节目,而一些涉及历史、科教的节目必然不属于上述类型,于是,成人对故事的执著给这些节目一种新的诠释方式,使之情节起伏跌宕、简单易懂。随便打开电视,到处可以看见儿时熟悉的故事,《财富故事会》、《王刚讲故事》、《走近科学》、《百家讲坛》等都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的。讲故事的叙事方式顺应了大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又以一种简单轻松的形式展开,满足成人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而这些节目的高收视率也恰好证明了成人对儿童故事的怀念与留恋。
结语
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童年和成人的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没有纯粹的儿童和成人,有的只是成人化的儿童与儿童化的成人。
注释:
①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135482.htm
②赵文:《“ 酷”走了“蔻”来了――“蔻”文化的兴起及其原因浅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5期
篇7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对西方的节日着迷。当西方节日到来的时候,他们常常去餐厅或是商场娱乐。
Why do the young enjoy western festivals so much? Since they worship everything new, and they can’t resist the temptation. In their opinions, western festivals symbolize the fashion, while our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are out of date. No wonder we always feel so boring during our traditional holidays. If we still turn a blind eye to our traditional festivals, our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will disappear someday. Accordingly, it is high time for us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our Chinese festivals.
为什么年轻人这么喜爱西方节日呢?大抵是因为他们喜爱新鲜事物,抗拒不了诱惑。在他们看来,西方节日代表着时尚,而中国传统节日则太土了。这也难怪我们也觉得我们的传统节日太过无聊了。如果我们对传统节日漠然置之,那么某天我们的文化文明终会消失。因此,我们该多多关注我们中国自己的节日了。
篇8
【摘要】目的 观察高危妊娠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住院的高危妊娠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住院分娩的正常妊娠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产妇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顺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高危妊娠;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
高危妊娠指妊娠期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少、胎膜早破、心脏病、肝炎等并发症及合并症,以及存在多胎、剖宫产史、胎位不正等因素而可能导致难产等不良妊娠结局而危及母婴生命健康[1]。本文回顾性分析高危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并与正常妊娠产妇相比较,分析高危妊娠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住院的高危妊娠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1~38岁,平均(27.6±4.3)岁;孕周33+6~43+1周,平均(37.8±3.6)周;孕次(2.0±0.8)次,产次(1.0±0.4)次;初产妇74例,经产妇46例;高危评分≥10分,高危因素:瘢痕子宫24例,子痫前期21例,羊水过少13例,过期妊娠12例,胎位异常13例,胎膜早破11例,前置胎盘10例,双胎8例,妊娠期糖尿病5例,妊娠期心脏病3例。另选同期收住院分娩的正常妊娠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2组产妇年龄、孕周、孕产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比较2组产妇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 观察组产妇顺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危妊娠产妇难产发生率较高,并发症、合并症发生率高,严重威胁母婴安全,临床处理应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及时结束妊娠,视母婴具体情况决定分娩方式,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可明显降低围生儿死亡率,但不能因此而盲目实施剖宫产,一般情况下,无严重妊娠合并症者可行阴道试产及阴道助产,掌握好剖宫产适应证,具有严重高危妊娠因素者,如前置胎盘、巨大儿、臀位、胎儿宫内窘迫等,应及时行剖宫产结束妊娠[2-3]。高危妊娠产妇由于多种影响因素的存在,通常会提前结束妊娠,故孕周偏短,早产发生率高于正常妊娠者,胎儿成熟度欠佳,体质量较小,耐受力偏差,容易出现新生儿窒息及死亡[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顺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刘会玲,钟菁芸.产妇高危妊娠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早期结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238-239.
[2] 龚淑芬,曾愚雅,温华兰.高危妊娠对孕妇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3):116.
[3] 胡红英,刘秀芳,蓝淑英.高危妊娠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早期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3):57-58.
篇9
【关键词】小班班主任;幼儿;入园前;准备工作
一、引言
班级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则是班级的中心,在整个班级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班级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3岁是孩子进入幼儿园的最佳年龄。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经历了教育环境的变迁。儿童进入幼儿园时面临着难题:是否乐意来园,愿意和其他幼儿园人来往,并喜欢使用那里的玩具;能否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愉快的在幼儿园生活,并追求新的满足。对大多数幼儿来说,孩子在入园之初会产生一种惶恐、不安、害怕情绪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帮助孩子顺利入园,渡过这一适应期,会对他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需要家长、老师在孩子入园前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准备,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
二、物质方面的准备
物资准备应根据幼儿园的具体情况、要求而定,一般包括床上用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甚至玩具的准备。如:布置良好的环境,整理教室卫生,减少细菌,坚持每日用消毒毛巾将幼儿能接触到的地方擦拭,特别是容易滋生细菌、发生交叉感染的地方;对于幼儿的玩具、桌椅、坐垫、餐桌、餐椅都定期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教室地板随脏随擦,给幼儿创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
三、生活方面的准备
孩子的衣、食、住、行是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要落实好保育常规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衣着问题。在天气变化的情况下,我们要注意孩子是否穿了合适的衣服,要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教会孩子自己表达身体情况,热了或冷了主动告之老师。
2.养成良好洗手习惯。除了要做到餐前餐后要洗手,便前便后要洗手之外,还要做到正确洗手,不能把洗手当成是“过水”。教师可以在洗手池附近张贴正确洗手图,随时提醒幼儿使用正确方法。
3.幼儿入睡。安静入睡是非常重要的睡眠习惯,老师要重视培养好孩子的入睡习惯,保证孩子有良好的睡眠环境。
4.幼儿进餐。进餐必须保持安静,教师要起示范作用,吃饭时不得大声说话;餐桌要保持干净,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在进餐过程中趴在桌子上吃饭,不仅影响幼儿身体,也是不好的进餐习惯。要求幼儿学习端碗吃饭,学习使用小勺吃饭,在老师的帮助提醒下能吃得干净,不将饭菜含在嘴里。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幼儿餐后阅读好习惯。开展餐后阅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餐后阅读习惯,为中班打好基础。
除了以上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问题,还要注意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如:小刀、玻璃片、小球、珠子等,要及时妥善处理,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和疾病传染隐患,并通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哪些物品对人体有伤害性,主动避开不安全的物品;出现火灾等危险情况时该如何自救;独自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不吃陌生人的食物;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等等。
四、心理方面的准备
入园,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然阶段,孩子通过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心智会成长一大步。父母应该永远是自己孩子的支持者,不能希望你的孩子跟别的孩子完全一样。“为什么别的小孩很快就适应了,我的孩子却适应不了”,这样的心态会给孩子和家长都带来压力。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你永远是他的支持者,这对孩子适应全新的幼儿园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1.班主任要做好对幼儿的心理准备
对于幼儿来说,上幼儿园是正式离开家庭、走上社会的第一步,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过群体生活,入园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是很有必要的。很少有孩子2-3岁就准备好要进入集体环境中生活。突然的分离给孩子的压力是巨大的。
①做好孩子的心理准备,主要是让孩子愿意并喜欢上幼儿园。这需要做很多:老师要对孩子多进行教育,并注意引导,告诉孩子上幼儿园是因为你已经长大了,要学知识、学本领了或者说长大的孩子都上幼儿园。
②注意部分幼儿产生心理学上的“分离焦虑”现象。幼儿与亲人分离形成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情绪,这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心理障碍。幼儿从出生起,逐渐对父母养护形成依恋。当依恋对象突然不在幼儿视线之中,他会不安地哭闹。老师在面对这种心理的儿童时要给予关怀,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创造熟悉的家庭模拟环境,使幼儿不太在意是否能看到依恋对象。
③关注特别的孩子。有些孩子在意环境的变化,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应,像入园这样环境的大变化,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分离焦虑;有些孩子生活中都是有亲人伴随左右,理解孩子的需要,及时解决问题,如果亲近的人不在身边时他会束手无策;还有一些受到疾病困扰的孩子,会比平常更缠人,因为他很难表达清楚自己的病痛,想回到母亲的怀抱中,找回那舒适的感觉。以上这些不同孩子的心理都需要老师细心关注并给予关心,让他们在幼儿园里感觉到家庭的温馨,要注重关注方式,关注孩子心理成长的需要,多一些照顾,建立信任关系,才会消除对幼儿园的排斥、恐惧、焦虑等心理。
2.班主任要做好家长对幼儿的心理准备
孩子的思维模式是视觉型的,对于没有见过的事物,他没有相关的经验以及在经验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无法在大脑提前想象将来的情景,并产生特定的情感。孩子在对幼儿园产生印象之前,不会产生恐惧。成人在进行心理准备时,常常会将自己的体验和心理感受传导给入园前的孩子。这种潜意识无形之中会造成孩子的压力,老师在对家长教育时,要避免这种思维的使用。那么,为了让家长做好幼儿客观的心理准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①父母可能对孩子上幼儿园不放心,言行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孩子会敏感的感觉到幼儿园不是个安全的地方,从而产生害怕心理,拒绝进幼儿园,所以家长不要让自己焦躁的心情影响孩子,应当认识到上幼儿园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家长应在自己的言行中积极鼓励孩子。老师应该和家长沟通,告诉孩子幼儿园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帮助孩子形成安全感。
②事先引导孩子心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来进行适当的引诱,这样不断强调幼儿园的好处,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孩子产生向往,达到引导的效果。如:别的小朋友到幼儿园玩的多开心呀!幼儿园非常好玩,你想去玩吗?
③让宝宝喜欢幼儿园。家长向幼儿讲述园中趣事,引起幼儿的共鸣,激发幼儿入园的兴趣。在入园前对孩子讲幼儿园趣事,使孩子对幼儿园有好感。
④端正入园观。家长要坚持天天送孩子入园,不能舍不得。有的家长常常骗孩子去幼儿园,或送到幼儿园后偷偷溜走。父母应该事先和孩子讲明道理和条件,答应的一定要做到,不要让孩子失望而影响情绪。
⑤为了消除入园的恐惧心理,家长多带孩子接触家庭以外的世界,到幼儿园去参观、玩耍,使幼儿对陌生的环境熟悉,鼓励孩子出去交往,多和上幼儿园的孩子接触,听孩子说幼儿园的事,以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乐群性。
⑥父母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增加宝宝对幼儿园的熟悉感与认同感,将幼儿园有趣的事描述给孩子听,模仿幼儿园的游戏、上课情景,使孩子从内心向往幼儿园。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和语调谈论幼儿园,激发幼儿期盼入园的愿望,家长的情绪会在很大程度上感染孩子。比如用愉快的口气谈论幼儿园,告诉宝宝幼儿园里都有什么、可以做什么等,并把宝宝将要入园当作一件期盼的事来讨论,让宝宝充满了向往、好奇。
⑦入园前进行面对面沟通,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做一些心理准备并放心。在宝宝正式入园的前一周,家长和宝宝一起过几天幼儿园生活,让宝宝以较开放的态度探索幼儿园的环境,让孩子了解周围的环境,游戏活动,认识老师及小朋友;同时,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和老师交流,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小朋友之间相互熟悉起来,会进一步减轻陌生感。把孩子顺利送进幼儿园,尽快适应新环境,除了要做好以上工作外,家长还应详细了解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例如接送的要求、请假的手续等等,更好地了解幼儿园。
3.班主任要做好家长的心理准备
有的家长认为家中已有的生活状态安全可靠,突然要将孩子交给陌生人,生活在陌生环境中,孩子会受不了的顾虑让家长感到焦虑,而这些情绪又会直接传导给孩子。做好家长的心理准备很重要。
①自我调试。有的家长对送孩子入幼儿园表现出依依不舍。幼儿虽小,对家长的情感、心态却是十分敏感。作为老师要让家长意识到,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是让他进入小社会,对孩子成长是有利的。家中缺少小伙伴交往会使幼儿易于形成孤独、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性格。进入小社会,在与伙伴交往和教师教育下,能培养起友爱、互助等良好心理品质,是家庭环境无法替代的。另外,也可以锻炼孩子适应新环境,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对孩子日后成长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应该理智。
②正确预期。宝宝哭闹是正常的,家长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宝宝离开爸爸妈妈来到陌生的环境会因不适应出现哭闹现象。不要怀疑老师对宝宝不好等,更不能不送宝宝去幼儿园,不管宝宝如何哭闹,除了身体生病、不舒服等原因,家长要坚持把宝宝送到幼儿园去,不能因为一时心疼,就放弃送宝宝去幼儿园。这样会使宝宝更难适应幼儿园生活。
③适应不安情绪。宝宝面对陌生环境会失去安全感,表现出紧张、焦虑、爱发脾气、任性哭闹等现象。家长不要太担心,只要宝宝接受幼儿园了,很快会恢复正常的。
④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孩子入园后,家长帮助孩子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和做力所能及的事,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基础。如自己握勺子吃饭、用杯子喝水、洗手擦嘴、穿脱鞋袜及简单的衣服等。家长可以在报名前后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制度,在家中,家长可为孩子制定作息时间表提前预备,使孩子适应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培养孩子基本的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等以便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⑤家长应尽可能建立积极的“亲师关系”,加强与教师的联系和交流。如在入园时向老师介绍孩子的性格、生活习惯和特点,与老师进行沟通,便于老师掌握情况进行教育和有针对性地给予照顾。
家长必须要花时间和心血,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其多与其他小孩子认识,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孩子适应团体生活。这样,孩子在集体环境中会很受欢迎,而使孩子感到愉快,为在将来的生活、工作中出现的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不了解,自然产生恐惧感。另外,幼儿园环境与家庭环境之间存在的差异,孩子适应需要一个过程。作为幼儿班主任需认真学习和接受培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尊重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多方面发展需要,坚持与家长共同配合做好幼儿心理和生活工作,使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委“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组.北京对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1998.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58.
篇10
【关键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慢性心力衰竭; 认知功能障碍;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也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不同的病因引起心脏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低于机体代谢需要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临床上出现以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CHF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般均有代偿性心脏扩大或肥厚及其他代偿机制参与,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发展结果。2001年中国CHF患病率为0.9%,当时有CHF患者400万。随着人群年龄的增长,CHF患病率显著上升[1]。心力衰竭患者可以出现认知障碍,进而导致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下降[2]。对1583例住院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研究发现死亡率与认知障碍呈明显正相关;认知障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心力衰竭患者应该常规行认知功能检查[3]。目前为止,在心力衰竭中认知功能检查最常用的工具是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MMSE对于检测中重度认知障碍有较好的敏感性,但对于轻度认知障碍敏感性差[4]。经过五年多反复临床应用实践,加拿大Nasreddine等[5]于2004年11月制定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最终英文版本,发现其诊断轻度认知障碍的敏感性优于MMSE。而且MoCA被推荐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认知功能检查[6]。国外有学者将MoCA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检查[7,8],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将初步研究MoCA北京版在慢性心力衰竭(CHF)认知评估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在北京顺义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患者已有明确的认知障碍病史;不能用普通话有效交流;排除意识障碍、谵妄、精神疾病;排除严重失语、视力听力障碍、严重运动障碍、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不能配合检查者。所有参加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共纳入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4.2±9.6)岁。
1.2 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MoCA和MMSE认知检查。测试环境要求安静,应用标准化的指导语,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评分。MoCA总分30分,以26分作为认知损害划界分;受教育年限>12年,评分≥26分为认知正常;受教育年限≤12年加1分,评分≥26分为认知正常[9]。MMSE总分30分,以26分作为认知损害划界分。MoCA和MMSE评分越高,说明认知功能越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均数比较用t检验;两变量之间相关性用Pearson分析。以P
2 结果
2.1 MoCA和MMSE的评分比较 50例CHF患者的MoCA评分(23.8±3.7)分,分值范围14~30分;MMSE评分(27.9±1.8)分,分值范围20~30分。MoCA评分明显低于MM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MoCA和MMSE的评分相关性 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oCA与MMSE评分结果高度相关(r0.86,P
2.3 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NYHA分级Ⅰ~Ⅱ级患者27例,14例(52%)MoCA评分低于26分;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23例,16例(69%)MoCA评分低于26分(P
3 讨论
MoCA是由加拿大Nasreddine等[5]2004年制定最终英文版本,包括以下认知领域:(1)短时记忆与延迟回忆:对5个词语进行2次学习记忆,5 min后进行回忆(5分)。(2)视空间能力:包括画钟测试(3分)和复制三维立方体(1分)。(3)执行能力:通过连线测试(1分),语言流畅性(1分)和两个词语相似性的抽象概括(2分)来评估。(4)注意力、计算力和工作记忆:包括目标字母的识别(1分),100连续减7(3分)和数字的顺背与倒背(2分)。(5)语言:包括熟悉度较低的3种动物的命名(狮子、犀牛、骆驼,3分),复述2个复杂句(2分)和上述的语言流畅性测试。(6)定向:包括时间和地点定向(6分)。到目前为止陆续被翻译成汉语、日语、德语、法语、阿拉伯语、荷兰语等30多种语言版本,其中汉语有北京版、长沙版、广东版、中国香港版、中国台湾版。本研究采用的是北京版本。MoCA量表英文原版重测信度较高,前后两次测验之间相关系数为0.92;内部一致性也较好,Cronbachα系数为0.83;MoCA和MMSE相关性较高,r为0.87。当划界分为26分时,MoCA检测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的敏感度分别为90%和100%,而MMSE仅为18%和78%;两者的特异度分别为87%和100%。MoCA分值共计30分,完成所需时间为10 min左右,分值≥26分为正常,受教育年限≤12年时给所得分数再加1分以修正文化程度引起的偏倚。
本研究为国内首次采用MoCA量表对CHF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研究显示,MoCA与MMSE评分结果高度相关(r0.86,P
以MoCA
本研究发现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高于Ⅰ~Ⅱ级患者。文献报道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力、视空间能力、执行功能均明显差于Ⅰ~Ⅱ级患者[11]。在一项对NYHA分级Ⅳ级住院CHF患者经过临床积极治疗后,NYHA分级好转,而且在出院6周后认知功能也有显著的改善[12]。MoCA
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病因可能与心输出量减少,脑灌注和氧合作用降低有关[13]。在正常情况下,脑血管血流可以通过脑血管自身调节得到适当的供应。在CHF患者中,心输出量降低导致全身血流再分布,即增加心脏和脑部供血,减少骨骼肌、皮肤、内脏供血。当心输出量继续下降,脑血管自身调节不能再保持脑血流量。当平均动脉压降低至基线80%或者60 mm Hg左右,脑血流量将下降[14]。另外可能与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s)也有关[15]。34%的CHF患者在神经影像上可发现无症状性脑梗死病灶,大多数卒中为缺血性,发病机制为心源性脑栓塞;心力衰竭越重,无症状性脑梗死灶越多。
本研究发现MoCA检查认知障碍比MMSE敏感。MMSE量表有诸多缺点:存在天花板效应,对轻度患者不够敏感,不能发现早期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大,高教育者可能出现假阴性,低文化程度者可能出现假阳性;有些条目检查不够(如记忆),不能反映被试的真实水平;对右侧大脑半球损害不敏感;对皮质下认知障碍不敏感。而MoCA要求记忆更多的词语,更少的学习次数,回忆间隔时间延长;另外在执行功能、视空间功能设置了更多的任务,MoCA的这些设计特点可能解释该量表为何比MMSE检测认知障碍患者更敏感。
MoCA量表还可用于急性脑卒中、帕金森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患者合并的各种不同程度认知障碍筛查。
认知筛查结果不能代替全面神经心理评估和临床诊断。认知筛查结果阳性,应进一步全面神经心理测验评估;如果认知筛查结果阴性,但临床上怀疑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也应进一步行全面神经心理测验。认知功能变化是一个临床过程,评定是否有下降需与同年龄同教育程度横向比较,还应与过去纵向比较,需要动态观察。
本研究有以下局限性:(1)本研究未包括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非CHF患者的对照组。(2)选择偏倚,部分心功能Ⅳ级患者因病情重不能参加本研究,心功能Ⅲ~Ⅳ级较Ⅰ~Ⅱ级更易于拒绝参加本研究。
总之,发现心力衰竭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类患者需要仔细评估认知功能,评估这些认知损害是否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是否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这样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顾东风,黄广勇,吴锡桂,等.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1:12-15.
[2] Bennett SJ, Cordes DK, Westmoreland G, et al. Self-care strategies for symptom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Nursing Research,2000,49:139-145.
[3] Zuccala G, Pedone C, Cesari M, et al.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on mortality among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2003,115:97-103.
[4 ] Chertkow H, Nasreddine Z, Joanette Y, et al.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part A, concept and diagnosis. Alzheimers Dement,2007,3:266-282.
[5] Nasreddine ZS, Phillips NA, Bédirian V, et al. 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a brief screening tool fo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 Am Geriatr Soc,2005,53:695-699.
[6] Ismail Z, Fajji TK, Shulman KI. Brief cognitive screening instruments: an update.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10,25:111-120.
[7] Harkness K, Demers C, Heckman GA, et al.Screening for cognitive deficits using 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tool in outpatients ≥65 years of age with heart failure.Am J Cardiol,2011,107(8):1203-1207.
[8] Cameron J, Worrall-Carter L, Page K, et al. Does cognitive impairment predict poor self-car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Eur J Heart Fail,2010,12:508-515.
[9] 温洪波,张振馨,牛富生,等.北京地区蒙特利尔认知量表的应用研究.中华内科杂志,2008,l:36-39.
[10] Ponrathi R, Chen L, King KB, et al.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ay be an appropriate tool to assess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heart failure.J Card Fail,2008,14(suppl):5-6.
[11] Pressler SJ, Subramanian U, Kareken D, et al. Cognitive deficits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Nurs Res,2010,59(2):127-139.
[12] Almeida OP, Tamai S.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nd cognitive functioning amongst older adults.Arq Neuropsiquiatr,2001,59:324-329.
[13] Vogels RLC, Oosterman JM, Van Harten B, et al.Profile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heart failu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07,55:1764-1770.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