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化范文

时间:2023-04-03 03:4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河南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河南文化

篇1

关键词:河南文化 筝乐 风格特征

一、河南筝曲概说

河南是华夏的腹地,有人称之为中原。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处华北大平原南部,东临山东,安徽,北接河北,与山西陕西相连。主要民族是汉族,也有蒙族、回族、满族分布于省内各地。省会郑州。河南为股九州之豫州,故又称豫。历史上有很多朝代曾在河南建都,河南也因此几度在经济文化领域中达到高峰,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同时具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唐宋之后,河南逐渐失去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但其悠久的历史却使其仍然保持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筝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流行,经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汉武帝建都洛阳秦筝也随之传入河南.河南居于九州之中,故河南筝曲也称为“中州古调”或者“中州古曲”。谈及河南筝便想到了“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声”这句话。这也正体现了河南筝曲慷慨激昂,浑厚淳朴的音乐特色。

二、河南地域文化与河南筝乐的联系

(一)河南人性格对河南筝乐曲风的影响

自古至今以,河南出过很多文人雅士和些民族英雄这些都足以证明和河南丰厚的文化底蕴。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都来自于人们的生活这个地区的民间音乐风格当然和此地区的人民性格紧紧联系在一起。河南人长期以农业为主,自古农耕经济就相当发达,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造就了古朴厚道的民风和自然亲切的个性。所以河南人的生活习惯历来以简朴著称。这使得河南筝曲具有朴实纯正的韵味,河南筝乐没有南派筝乐的淡雅婉约,其更注重浑厚淳朴,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河南人在性格特点上就非常的干脆、爽朗、利落、泼辣,而河南筝曲也同样具有相同的特点:高亢粗犷,情绪起伏大,浓郁酣畅,明朗诙谐。

(二)河南方言与河南筝乐的联系

河南的语言和河南民间音乐联系十分紧密,语言的声调音韵更是对曲调有着直接的影响。河南方言基本上是统一的,都属于北方语系。

河南民歌、豫剧唱段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加强语气的做衬词、衬句、衬段。起作用就是丰富歌曲的表现力。更为明显的突出了河南地方风格的特色。

1.衬词分为放在句首的衬词和放在句尾的衬词两种。

(1)放在句首的衬词:起着加重语气的作用。

常用的句首衬词:

①单字有:“这”、“那”、“啊”、“吗”。

②双字有:“我这”、“那个”、“那么”、“啊都”。

(2)放在句尾的衬词:是作为语气式语尾拖腔的字。

常用的句尾衬词。

①单字有:“啊”、“哎”、“嗨”、“呦”、“咿”、“呀”、“哪”、“喂”。

②双字有:“哪哈”、“呀咳”、“哪哩”。

2.衬句:只是起到一些辅助作用,无实际意义。

3.衬段:有多个衬词组合起来,形成一段。有的放前面,有的放后面。作为衬托。

河南方言因人们在高山或平原的生活地区的不同,故在方言中有些变化,但大部分语言还是统一的。

河南方言的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比见下表:

例字:妈、麻、马、骂

普通话 ― / ∨ \

河南方言 ― ∨

在河南方言中“二声”和“四声”一般运用较广。因此,在河南筝曲中不难发现在音乐走向的过中上、下滑音,这也就是体现声调的重要手段。演奏过程频繁的使用上下滑音,听起来整体旋律线条基本上符合河南方言的声调走向。此外河南筝曲中衬词、衬句、衬段的出现非常频繁。

三、结语

河南丰富的地域文化对河南筝乐的繁衍与流传有着非常深厚的影响,对于古筝艺术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其记录和发展了河南的民族民间文化.这也使得河南的古筝有了一开始仅仅只是伴奏乐器到现在的独奏及多声部配合的更深层次的提高。然而河南古筝艺术的发展也同样影响,促进和丰富了河南的地域文化,一又一代从河南走出的非常优秀的古筝艺术家们,他们对中国古筝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曹东扶、何宝泉、赵曼琴、王中山等。这些艺术家创作和改编了一些优秀的古筝作品。还创作、更进了新的古筝技法。对古筝艺术的发展改革起了推进作用。

音乐来源于生活同时丰富了生活。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域的人创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反映出不同的音乐风格。笔者认为了解地域文化和音乐的联系不仅仅只是可以更好的把握传统筝乐演奏和了解民间音乐文化。更是透过其本身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参考文献:

[1]文化部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

[2]阎黎雯.中国古筝名曲荟萃[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1993.

[3]乔建中.国乐今说[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2005.

[4]方可杰.豫剧名段精选[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5]张凌怡.河南曲艺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6]白庚胜.豫剧[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7]樊祖荫,李文珍,赵晓楠,陈树林.中国传统声乐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8]杨立青.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卷[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篇2

原来热爱旅游的李笑,到过全国很多地方,旅游中却意外发现河南人在外面的形象很不好,网络上的一件事情更是深深刺痛了她的神经。一个河南人在火车上帮助别人把东西放到行李架上,但对方对河南人有偏见,就拒绝了。河南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极为悠久,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李笑内心产生了深深的遗憾,并决定做件事情为河南人正名。

“河南文化底蕴很深,我们要把这种文化挖掘出来,转变为一种价值,深入到人的骨髓。”李笑的言辞也道出了“麻糖仁”项目的初衷。

之所以用“麻糖仁”命名,是因为麻糖仁勾起人们家乡的味道。“麻糖仁”网络平台,可以把你家乡的特产展示在上面。“家乡的味道”只是其中一个内容,河南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民俗民情中,也孕育了众多传统工艺与物品。“像我们小时候穿戴的虎头鞋、虎头帽,还有剪纸等,甚至小时候玩的集邮,看过的小人书,它们都是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物品,但却承载着一种文化,承载着对家乡心灵的寄托”。李笑说。

李笑选择了从怀旧作为切入口,推出传统产品艾草肚兜,获得了市场上的认可,却轻易被其他商家模仿,这给她造成了很大困扰。为了打破瓶颈,李笑也适时推出了“私人订制”服务,李笑介绍说:“很多传统东西,都是经过文化风俗洗礼沉淀下来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做法,和当地民俗民情相关,而在挖掘出来的同时也会融合一些创新,并针对消费者的要求提供订制服务。”

谈起项目的发展,李笑表示针对河南,平台会不断推出单品。由于推出的单品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所以她认为,麻糖仁项目的优势在于接地气。

李笑强调麻糖仁是一个文化项目,在她的设想中未来麻糖仁将会成为网上艺术品交易平台。“大家可以在这里自由买卖艺术品,交流信息,甚至可以一起出钱买下一个高价值艺术品,然后把它捐赠到国家博物馆,然后你可以带着亲戚朋友一起去参观。”李笑自己也坦言,目前要想达到这样的要求还有很大难度,“一个地方的文化氛围是需要培养的”。

篇3

关键词:文化市场文化消费市场体系

当前,河南文化市场活力不足,一方面表现为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源不足,文化消费需求制约了河南文化产业的强劲发展。首先是文化消费水平低。2005年,河南城镇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用品的支出仅为209元,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仅为175元,文化被低水平的消费,消费档次偏低。其次是消费结构不够合理。2004年,河南城市居民消费支出构成中文化娱乐消费所占比重6.1%,处于较低水平,低于全国6.60%的平均水平,居19位,与第一位的北京相比低3.24个百分点。在湖北、安徽、湖南、江西、山西、河南等中部六省中仅高于湖北(5.92%)、安徽(4.56%)。居民文化消费不足有观念性的原因,人们没有主动花钱消费文化的观念,潜在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唤醒;有文化消费方式的升级和换代的原因,现在家庭电视和激光视盘等文娱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增高,居民主要靠看电视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这种免费文化消费方式,虽然会推动对耐用文娱消费品的消费,但难以形成对文化服务的广泛强烈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供给不足,供求矛盾比较突出,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样制约了河南文化产业的强劲发展。在文化和文化相关服务的供给上,又表现为供给不足,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需要,河南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滞后。河南尚未构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对比汹涌的文化需求大潮,河南文化产业的有效供应力和实际文化消费吸纳力就显得严重不足。这种状况显然与本省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发展态势相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在不断提高,文化服务却没有跟上文化需求。这是影响消费水平与结构的关键原因之一。其实,河南文化消费的潜力很大,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定位及功能单一,适应不了市场需求,与居民的多维文化消费预期产生较大落差。再加上消费引导的缺乏,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全面启动。河南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部门所蕴涵的巨大经济潜能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其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由于文化服务的规模、种类和质量不适应社会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的需要,阻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潜在的服务需求更不可能被开发出来。例如,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健全,上档次的综合性经营场所少;地方戏曲创新能力较差,剧目不能推陈出新,很难吸引年轻观众看戏;民族文化产业创意不够、适销对路的高精尖产品不多等等。再如伴随上网人数和中文网站的“爆炸式”增长,网络内容信息相对贫乏的状况日益凸现,网络文学缺乏创新,优秀原创作品如凤毛麟角,大量重复、没有价值的垃圾信息充斥网络浪费着网络资源。这样的内容产业很难满足消费者需求。

从环节上来分,文化产品市场包括文化产品的供给、流通和消费三大市场。着力激活文化市场,必须以构筑和完善供给、流通和消费三大文化市场体系为基础,更新思想观念,强化市场意识,打破按部门、按行政级次、行政区划分配文化资源和产品的传统体制,打破条块分割、行业垄断、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形成大文化发展新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一、完善供给市场

要繁荣和发展河南的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创作,可以通过建立生产基地、文化园区解决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和其他领域的投资一样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也有风险。投资生产不适应社会需求的文化产品,同样会没有市场。所以,文化产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必须根据对河南文化产品的需求量和供给能力的准确分析预测,通过行业协会的沟通,集聚资本、人才和技术,进行文化产品的供给创新,研制有效吸引消费欲望的新文化产品。要多生产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精神产品,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产品要做到传统与创新、高雅与通俗、自娱性与公益性、教育与娱乐相结合。用传统文化项目和相关文化消费设施来建设功能区域,突破单体企业、局部景点、简单观光的思想局限,用文化厚度延长外来消费群体的消费时间,全面加大文化的增值服务。在供给创新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了无新意的文化产品的一哄而起、一窝蜂的混乱局面。在产品生产动作上,要注重市场需求,遵循市场规律,降低成本,讲求效益。

二、完善流通市场

主要以文化教育、大众传播和推广普及为代表的应用性或“中介型”再创造活动,是精神文化的再生产。它是将科学理论、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文化创新成果推向社会,通过对公众进行宣传普及或制定相应政策等加以实施,进一步实现和检验原创型文化产品的价值,同时也对其作出丰富和发展。在发展涉外文化产业方面,既要有自己的品牌,也要有自己的中介机构。要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发展和完善经纪、、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拍卖等中介机构,推行知识产权、市场开发、市场调查、信息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建立和扶持河南省演出业协会、河南省音像制品分销商会、河南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等中介组织,充分发挥文化中介组织在管理、协调、组织、监督方面的作用。统一文化市场管理,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改造传统业态和网络,深化国有发行企业改革,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和电影院线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我省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会展业,打造文化交流和贸易平台。积极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和电影院线建设,建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应选择文化产品的主要集散地建立若干个大型中心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加快文化产品供应枢纽建设速度,铺设分布国内国际主要目标市场的经销网络。要打造外向型文化产业,真正规模化地“走出去”,有适度单品数量的文化产品物流仓储枢纽是必要的硬件条件。兴起于本地消费,扩展于外地、外国消费,对上是数千家生产制作者,对下是数万个销售网点,进一步还会有境外目标市场的供应,现实和将来的需要使供应枢纽地位日显重要,该机构与河南文化资源信息系统相连,有现代网络设备支持的后台定单处理系统;有针对目标市场的习惯和规则,对文化产品进行加工装潢的车间;有高标准物流配送的能力。供应枢纽既是对上游和下游产业的服务机构,又是令文化产品提高适销性、实现增值的产业部门。

三、完善消费市场

消费既是文化生产的终点,也是新的生产的起点。文化产业的全球化竞争是一种综合实力的竞争,对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需要也越来越高。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河南文化产业必须在竞争中寻求合作与发展,把国内资源、国内市场和政府指令转化为同时依赖和开发国内与国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以社会和大众的文化消费和精神生活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参与活动,是推动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要充分尊重并落实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权利,始终面向大众、贴近大众,形成文化生产与消费“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局面。文化产业要树立专业设计、为不同市场开展定制改造业务的意识。尤其在出版物、工艺品、纪念品、旅游商品、表演和网络媒体的信息等,都要从目标市场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居民的文化需求是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动力,要在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引导居民消费来促进发展,如演出票价位高的问题,演出单位可尝试“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每周或每月推出优惠日,让更多的普通百姓能够有机会享受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重视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通过举办重大文化节庆活动,积极引导群众文化消费,努力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扩大文化市场需求。加强对文化消费方向和层次的引导,对消遣型娱乐文化消费引导向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方向发展,着力点放在引导到发展型、智力型和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文化消费上。根据当前市场的特点,目前可重点培育以便利、综合和高效为特点的双休日文化消费,以专业知识为特色的博物馆文化消费,以互联网为手段的电子图书、家庭影院消费。消费群的问题。重视消费群体,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是新兴文化产业的消费主体,比如网络、动漫、影视、流行歌曲等都是如此,要特别关注青少年的审美、需求、特征,把青少年作为主流群体的研究对象。

四、强化市场管理

一是要运用法律手段、政策手段来规范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没有法治环境,不能离开政策扶持和引导。要把市场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应尽快出台有关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政策,使有关职能部门能运用法律手段和政策手段规范文化市场,使文化市场管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篇4

[关键词]旅游业;文化营销;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3-0087-02

1 河南省旅游业实施文化营销的优势

1.1 历史古文化资源丰富

河南省历史古文化资源数量多,层次高。地下文物资源全国第一,地上文物资源全国第二;5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文物古迹最多的省份之一;馆藏文物130多万件,占据了全国的1/8,被公认为“中国历史自然历史博物馆”;并拥有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四大古都,以及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南阳、商丘、濮阳、浚县(鹤壁市辖县)等八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2 姓氏文化资源丰富

河南省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拥有博大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是整个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祥地。由于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河南也成了各路人马的集散地,许多朝代在此建都。这样,河南作为都城必然集聚各种姓氏。中华姓氏大辞典当中有4820种姓氏,河南省就有1834种,而中国最常见的100个姓氏中,河南就有78个。

1.3 民俗、节庆文化资源丰富

河南省有许多悠久的民俗历史,而且至今在许多地方都留有这种传统。如河南省的西峡县就是被考证的重阳节的发源地,至今还保存有重阳村、重阳寺、重阳河、重阳湖、山、潭、、登高台等遗址以及重阳女、圣母等传说。

2 河南省旅游业实施文化营销的必要性

2.1 河南省旅游业文化营销力度不足

河南省旅游业的传统营销策略虽卓有成效,但大都只是依托其先天优势进行常规的宣传和策划,缺乏创新,文化营销力度明显不足,这主要体现在调查研究不足、市场细分不足、广告宣传不足和营销手段不足等。如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的洛阳白马寺,这座中国最早的寺庙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深度开发,多次的修复或重建并未给白马寺带来更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究其原因就是文化内涵的开发深度不够,没有自己的特色,缺乏文化品牌。

2.2 河南省旅游业文化营销可持续性不足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非常强的产业,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如果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发展不到位,也会影响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河南省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且经济不发达,人们受教育程度有限,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造成了对旅游资源不计后果的掠夺式开发,这也缺少了文化营销可持续性的前提。再加上对旅游资源实施文化营销策略前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缺乏全面、周到、细致的系统性规划,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还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2.3 河南省旅游业文化营销竞争力不足

河南省虽然很早就提出了“一山、一水、一拳”的文化营销口号,但是其竞争力依然不足,河南省和周边省份接待境外游客数量的对比,与周边的五个省份相比,虽然河南省的接待总人次不是最少的,但同比增长速度却是最慢的,且与安徽、湖北两个省份相比,接待的旅游人次远远落后。可见,虽然河南打出了文化营销的牌子,但是其文化营销的核心竞争力却没有体现出来。另外河南省内各个旅游景区景点的品牌定位也不够明确,即使有的景区景点有较为明确的主题,但却不能与周边相关行业或部门形成合力,无法体现其特色,竞争力相对较弱,导致发展缓慢。

3 河南省旅游业实施文化营销的机会

3.1 中央政府对河南省旅游业的政策扶植

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即国发〔2011〕第32号文件提出对河南省的战略定位之一,即“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

3.2 河南省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

各地政府早已意识到旅游业不仅可以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外汇收入,同时也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当地的经济效益。河南省政府抓住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和积极发展旅游业的大好形势,借助文化优势,寻求更有利的经济增长点。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肯定了“十一五”旅游产业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未来发展目标,明确了发展战略,规划了总体布局,还强调了重点开发开封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新密轩辕圣境黄帝故里文化产业园区项目、郑州登封天地之中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项目等三个投资100亿元以上,和其他46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河南省重点旅游项目。

3.3 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青睐

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在旅游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一直以来就围绕着“旅游文化”、“文化旅游”展开研究,而旅游业相关的企业和部门也开始在“文化”上面大做文章。其实,早在2004年,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就对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了调查统计,在文化旅游、商务旅游、探险旅游、购物旅游和度假旅游五种旅游动机中,文化旅游动机居于首位。这对河南省的旅游业采取文化营销策略也是一种支持和动力。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使得旅游者获得精神享受方面的更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3.4 河南省旅游业实施文化营销的策略

3.4.1 注重文化营销的广度和深度

注重文化营销的广度和深度是指通过各种文化营销策略以提高河南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知名度即公众对旅游资源的印象,美誉度即公众对旅游资源的态度和舆论状况。

在提高知名度方面:利用各种媒体大范围的宣传介绍河南的旅游资源,树立起良好的旅游形象。如可以联合央视或各地方电视台拍摄有关河南的纪录片、宣传片;邀请著名导演和演员拍摄有关河南题材的影视剧作品,从而激发人们来河南旅游的兴趣。

在提高美誉度方面:除了要科学合理的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和完善相关的旅游设施设备,还要树立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观念,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由于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一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再加上旅游业隶属于服务业,旅游从业人员不能做到解放思想,更不能从专业角度理解“服务”二字,造成了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跟不上,从而影响了河南旅游的美誉度。因此,精心选拔具有整体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和实践练习,培养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观念,提升专业水平,势必会提高河南旅游业的美誉度。

3.4.2 强调文化营销的可持续性

在对旅游资源进行文化营销时,要进行全局系统的规划和细致连续的策划。

规划主要指的是对旅游资源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开发,这是文化营销可持续性的前提。策划主要指的是文化营销的实施,除细致周密以外还应当保持连续性。如1982年李连杰的一部《少林寺》不仅使李连杰一夜成名,更使得少林寺家喻户晓,从此河南少林寺名声大噪;1983年李连杰又一部《少林小子》强化了大家对少林寺的印象;时隔11年之后1994年李连杰再拍《新少林五祖》让少林寺再起波澜。这些虽不是我们主动营销少林寺的结果,但确实为少林寺吸引了不少游人。为保持这种文化营销的连续性,近年河南电视台又聘请著名导演邀请知名演员,连续拍摄了三部电视连续剧《少林寺传奇》,这是河南省强化文化营销可持续性的经典案例。以此类推,河南省的其他旅游资源也通过这样的方法进行营销,那么整个河南旅游的形象将会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另外,还要建立健全河南旅游的售后服务系统,这对于加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如可通过对旅游者满意度的跟踪调查,掌握相关信息,分析相关数据,从而获取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对旅游者满意度调查的内容可包括对旅游资源的满意度、旅行社的满意度、旅游酒店的满意度、旅游服务的满意度的调查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查,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要求,意见和建议,便于今后文化营销工作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3.4.3 整合文化营销的核心竞争力

旅游资源自身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在文化营销时我们可根据其主打特色确定目标市场,但这种目标市场又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如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庄园”主打豫商文化,吸引了具有豫商情节的国内外游人;河南新郑的“祭祖大典”牵动了探根寻祖炎黄子孙的心;河南登封“少林寺”的功夫文化,让和我们异质文化的外国人大为惊叹;还有河南洛阳的“牡丹节”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为了能更好地营销旅游产品,我们可以将这些旅游资源优劣互补、扬长避短,古今兼容、动静结合,即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

但还需注意的是,旅游产品除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不可转移性等特点,也同样遵循传统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即旅游产品也同样经历开发、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因此实施文化营销策略时,除推出精品游、品牌游之外,还要不断对旅游产品进行拓展,增加其参与性和趣味性,实现其体验价值,以做到推陈出新,以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

[1]张春梅,冯乃秋,张桂荣.城市文化旅游营销策略[J].企业活力,2009(1):42-43.

[2]罗艳玲.河南省文化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5):109-110.

篇5

【关键词】河南方言;中;文化内涵

一、引言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e)关于语言的定义是这样的:“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它是一种文化功能,不是一种生活遗传功能。”[1]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之大。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现象,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文化,通行于某一地域的方言自然就反映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

本文试图以河南方言里的“中”为考察对象,将两者结合起来加以阐释。文中材料主要来自于古书文献及本人作为河南人的亲身经历与感受。需要说明的是:“中”并非只有河南人用,中原地区的一些其他地方也有用的,比如河北、山东的一些人,但是,运用最普遍最典型的是河南人,所以本文只论述河南人言语中的“中”。

二、河南方言里的“中”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相差实在不大,历史上北方官话很长一段时间以河南方言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词汇和语法系统。“中”在河南方言里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它不但包含了普通话里的所有含义及用法,并且较之普通话里的“中”,河南方言里的“中”意义更为复杂,而且语法功能和语用功能也非常特殊。

(一)形容词性的“中”

河南方言里的“中”可以充当形容词,一般表示对人或事物的肯定或积极的评价。此时,“中”位于句末,前面总要出现一个名词,构成“名+中”的结构。其意义基本上相当于“好”“行”“可以”“不错”。例如:“这件衣服中。”(意思相当于这件衣服好。)

“中”在充当形容词的时候,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形容词在句中主要做谓语和定语。但是河南方言里形容词性的“中”只能做谓语或谓语中心。河南方言里没有“中”做定语的例子。

2、“中”能受程度副词“很”“真”修饰。一般不受“非常”修饰。能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例如:

(1)这小伙子文笔很中。(意思相当于这小伙子文笔非常好。)

(2)这辆车真中。(意思相当于这辆车非常好。)

(二)动词性的“中”

河南方言里,“中”有的时候具有动词性,它隐含着一个动作,而且这个动作常常和烹饪有关。例如:“妈,馍中了,都蒸了三十分钟了。”对于不懂河南方言的人,听到这些句子肯定会摸不着头脑。此时,“中”就相当于一个动补短语。“馍中了”意思是“馍蒸好/蒸熟了。”

动词性的“中”具有以下语法特点:

(1)“中”用于肯定句。后面往往加上一个“了”字,表示事情的完成。否定句时,“不中”前面往往有一个“还”字,后面不出现“了”。例如:“面条还不中。”

(2)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三)“中”与“啊”连用构成感叹句,表达一定的感彩,既可以表示喜悦之情也可以表示愤怒之情。此时“中啊”后常常带人称代词或人名。“啊”读升调。例如:

(1)中啊小伙子,听说你考上北大啦! (表示喜悦之情)

(2)中啊你,翅膀硬了,不听话了! (表示愤怒之情)

(四)“中”与“啦”连用构成祈使句

河南方言里,表示禁止、请求意义的祈使句,常在句子的开头加上“中啦”,用来加强语气。这时,“中啦”后常常不接人称代词或人名。但也有特殊情况。“啦”读轻声或降调。

(1)中啦,你们别吵架了!(禁止意义)

(2)中啦,咱回家吧。(表示请求意义)

(五)“中”可以用于对问话的回答

“中”用于答话中,表示肯定的回答,一般位于答句的句首,用法同普通话中的“行,可以,好吧,嗯”。问句的内容是征求对方意见,希望对方给予肯定的回答。例如:“这件衣服借我穿穿吧?”“中,拿去吧。”

“中”用于回答别人时,其否定式是“不中”,一般位于回答句的句首。“不中”之后往往有明确的理由。例如:“你下午再来吧?”“不中,我下午有事,明天吧。”

“中”用于问句中,表示征求对方意见或建议,其形式是“中不中?”。经常位于问句的句末,“中不中”的意义同普通话中的“行吗/吧?”、“可以吗/吧?”等。“中不中”后往往不用疑问词“吗”、“吧”等。对“中不中”的回答,肯定形式是“中”,否定形式是“不中”。例如:“你看这样中不中?”“中! / 不中,太大了!” 问句里的“中不中?”、“中不中呢/呐?”也常常用其省略形式“中不?”来替换。“中不”后一般也不用疑问词。

(六)“中”的重叠和连用”

1、两个“中”或三个“中”重叠,中间没有停顿表示非常愿意做某事或极为赞同某件事。例如:“明天我请你吃饭。”“中中,正好我没钱了。”

2、如果两个“中”或三个“中”连用,中间的停顿较长,这时,传达出的感情也就不太干脆利落,带有一些不耐烦的意味。“中”往往拖长音且是升调。例如:“张磊,你从餐厅回来时给我捎份刀削面吧!”“中,中,懒死你吧。”

3、用于答话中表示否定的“不中”可以连用或者重叠,其形式是“不中不中”,表示强烈的否定或者否定程度的加深。“不中不中”位于回答句的句首,用法同“不中”。例如:“急啥?等等看吧!”“不中不中,再等就没戏了。”

三、“中”的文化阐释

语言结构系统与一个民族的心理素质有关,这早已被证实。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心理具有社会性,而表达人们心理工具的语言也具有社会性。语言是为交际存在的,交际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思想的,因此,语言是为交际过程所制约并带有心理烙印的一种符号系统。一个民族的词汇和文法本身,就能揭示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下面就从中原文化出发,探讨河南方言“中”的使用,这里所说的中原文化是指以河南为代表的狭义的中原文化。

(一)中庸心理

从儒、道、佛思想到宋学,中庸心理贯穿始终。什么是中庸?简单说就是不偏不倚,调和折中。中庸之道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中留下了烙印,给河南人的印迹尤深,这是因为:道家的始祖老子是河南人;孔子虽出生在山东,大部分时间却在河南境内周游;玄学名士多为河南人,“竹林七贤”齐聚河南武陟的竹林,谈玄说理;理学的创始人二程,其主要活动也是在河南;佛教也是首先传到河南的,以洛阳的白马寺为证。

中庸,是河南人为人处世的一大法宝,在构词上“中不中”就体现了这一观念。例如:对一个人提的建议表示怀疑时,不直接说“不中!”而是用商量的语气反问“中不中?”。

(二)封闭心理

这一心理与地理位置有关。古代学者认为帝王之所即为中,人们认为君的国都是土中,大地的中心,传说武王伐纣成功后,便考察四方,寻找“土中”,结果找到了“伊洛平原”,定都洛阳。历史上,开封、洛阳、郑州、安阳都做过甚至多次做过都城。长期居于国都的臣民难免会产生封闭的心理,以京民自居,以为处天下之中,优越感倍增,觉得离了谁都好过,类似于近代清朝北京人的想法。北京的四合院很出名,其实河南的这种建筑也相当多,现在很多农村也还按照这样的模式构建着自己的家园,独门独户,很有点儿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这种心理在语言上会产生反映,例如“中原”、“中州”的说法,相传禹治水分为九州,即八方加中央,中即四方之中,河南就是那时候的中州。另外还表现在对周围民族的称呼上,将南方人称为“南蛮”,将山东东部、朝鲜、日本等地的人称为“东夷”等等。

(三)中,即为太极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在《百家讲坛・易经奥秘》中说:“中,就是太极,太极就是万事万物的总源头”。曾教授是研究易经的知名学者,这么说自有其中的道理。《周易》所说的“中”与我们熟知的“中庸之道”其实是互相吻合的:“《易》卦六爻所居位次,第二爻当下卦中位,第五爻当上卦中位,两者象征事物守持中道,行为不偏,《易》例称‘中’。凡阳爻居中位(即九二、九五),象征‘刚健守中’之德,称‘刚中’;凡阴爻居中位”(即六二、六五),象征‘柔顺守中’之德,称‘柔中’。若阴爻处二位(六二),或阳爻居五位(九五),则是即中且正,在《易》爻中尤居美善象征,称为‘中正’。”(出处《哲学辞典》)

另外,熟悉太极拳的人知道,太极拳中讲究“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不管什么招式什么力度,运动中都要“中气贯脊,上自百会,下贯长强,如一线穿成也。”遵循这一指导原则,练习的人就不会前俯、后仰、左摇、右摆。无论是《易经》中的太极,还是太极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至关重要的,河南方言“中”的使用就受到了它们的影响。

(四)其他

“中”在《汉语大词典》中还有一个义项,即“中和之气”。什么是中和之气呢?《老子・四十二章》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产生万物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一”指由道所产生的最初统一物,“二”指阴阳二气,“三”指由阴阳二气互相激荡,互相作用(“冲”)而产生第三个事物即和气,和气产生万物。可见“中”确实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可以产生万物啊。河南先民由于喜欢这一文化词而经常使用它不足为奇。

另外,本文认为“中”的使用跟人们的虚荣心理也有一定关系,有时候一件事情很难办成甚至压根就办不到,但很多情况下有些人会拍着胸脯说:“中!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了。”这跟商丘人说“管!”一样牛气,事情办成办不成是另外一回事,先显示一下我的“能耐”再说。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和研究,我们对河南方言里“中”的特殊意义、用法以及它的文化内涵有了初步的了解。“中”可谓是河南方言的标志,不仅其使用频率极高,而且它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一方面,“中”在河南方言中所具有得褒义特征,表示“肯定、赞扬、赞美、认可、可以、好、行、能”等特殊意义。另一方面,河南省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其悠久历史赋予方言“中”的丰富文化内涵,使得河南人对“中”的热爱将在河南方言里世代相传。

参考文献:

[1]【美】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0年5月.

[3]侏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3年8月.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5]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6]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8]申畅,申少春.河南文化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9]李如龙.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1).

[10]曹志耘.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的对象和方法[J].语文研究,1999,(2).

篇6

P健词:河南省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节 概况 发展现状

1 河南民俗文化及节日概况

民俗文化包罗万象,但总体上可以简单的分成两大类:一是物质民俗文化,即有实物形态的民俗文化,比如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用具,记载着人文历史原貌、发展过程等图书文献,承载着人们生活情趣的艺术品等;二是非物质民俗文化,形表现形式有:制度礼仪、特色节庆、信仰祭祀、神话传说、口头传说等。

而河南作为华夏历史文明的发源地,其民俗文化更是多采多样,有民间科技、艺术、信仰、演艺娱乐、土特产等,都是非常具有特色风格的民俗,比如开封汴绣的禹州钧瓷、平顶山的汝瓷、洛阳唐三彩、南阳玉雕和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棠溪宝剑等,都是承载着民间技术的工艺品。而在民间艺术方面的歌舞、文学和表演艺术等十分灿烂多姿,比如豫剧和越调等地方民间戏剧。三月三时节黄帝故里祭祖、淮阳太昊陵庙会等是极具信仰的民俗文化。武术、少林的太极等都是从古留传至今的宝贵民间体育。而民间演艺娱乐方面更是绚丽多彩,有灵宝皮影、濮阳杂技、宝丰马街书会、开封盘鼓和开封斗鸡等。在物质生产民俗和土特产方面更是举不胜举,如风味饮食类的洛阳水席、郑州烩面、道口烧鸡、西峡猕猴桃、灵宝苹果和禹州三粉等等,不仅丰富多样,而且特色更是其他地方少有。

2 河南民俗文化及节日传承现状

近年来,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都十分的重视,从而启动多种保护和抢救的工程,而民俗文化作为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的一部分,也引起当地人民足够的重视。河南作为中华历史文明发源地,其农村民俗文化传承更是受到河南政府的高度重视,相继制定了《河南省文化厅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实施意见》等文件规定。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可以把民俗文化的发展作为产业链来开发,通过加强民俗资源整合和扶持力度,优秀的民俗文化才得已焕发出新生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民俗文化的旅游需求都在不断增多,这不仅增加了民间民俗文化旅游的客源,而且对旅游与民俗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但同时民间民俗文化及一些民俗节日的生存的环境、空间面临着许多威胁和冲击,管理民俗文化也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和弊端。

3 河南民俗文化及节日发展现状

3.1 落后于现展

河南虽然是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大省,但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却落后于其他地区。河南许多民俗文化的原材料仍得不到有效的开发,一些民俗的文化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正逐渐消失。与沿海地区相比,河南的经济相对比较落后。虽然政府已经采取相当多的措施对民俗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但是因为人力缺乏、资金短缺和技术跟不上时代步伐,一些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已经被人们渐渐淡望。比如,豫西垛子和道情皮影戏等极具娱乐性的民间传统艺术都已经失传,在河南地区几乎都已经看不到有表演活动。即使有,到场欣赏的观众也是寥寥无几,而且这些种类的戏剧演出费用花销比较大,紧靠口头理论的传承根本得不到最好的保障。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戏剧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也达不到现代青年人的娱乐要求。不仅如此,年轻人对一些传统的节日已经慢慢淡望,比如具有祭奠先祖意义的清明节已经被部分年轻人改成了踏清节,越来越消失在大众视野中的寒食节等等,反倒是西方的一些节日比较受年轻人热衷追捧。这不仅消解了文化的内涵,更不有利于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传承。

3.2 发展思路的偏差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着,物质达到了人们所需求的标准,对精神生活水平的要求也随之增高。为了市场经济利益得到最大化,民间一些极具开发价值的民俗文化引起了地方官员的注意。为了树起当地形象、提高当地政绩,一些官员便大量的投入经济、人力来作文章,举办一些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活动,不仅违背了民俗文化的发展规律,同时还导致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遭到篡改,使优秀民俗文化失去原始的样貌,让人们对民俗文化产生误解。一些地方主群众见识到民俗文化的变相开发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后,便纷纷效仿起来,对一些独特的民俗文化只注重经济利益,对其无法带来经济效益的自身文化价值拼弃掉。比如,很多地方都自发举办起民俗文化村和民俗节庆旅游,并根据大众的需要爱好对民俗文化及节日进行改革,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如果改革方法得当,倒也不失能起到保护发展民俗文化及节日的目的,还能带动地方经济,达到双赢效果。但是,如果人们眼中看到经济利益,又因为对民俗文化及节日的审美和观念不同,对民俗文化及节日的理解不足,不够重视等,都将会导致民俗文化及节日的偏差,让人对民俗文化及节日产生一些低俗的错觉。最终,民俗文化及节日会逐渐失去自身的文化价值走向衰亡。

3.3 文化产业冲击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工业的文明产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文化进步的阻碍。河南的文化产业给河南从文化大省跨向文化强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其实践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影响。但同时,由于人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够、缺乏足够的指导、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部分民俗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过中发生了变异,甚至消失,这完全违背了科学发展的初衷。一些人追求的是民俗文化产业最大化的利益,对不能带来的经济利益或是达不到要求的民俗文化个性进行抹杀,甚至被人们逐渐淡忘,如果得不到恰当及时的挽救,消亡只能是这些民俗文化的最终结果。正是泥泥狗身上所凝聚的古老文化价值,让人们把一些美丽的传说和那时候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才有留传至今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和研究素材。随着国家经济步伐的加快,泥泥狗在世人眼中也失去了观赏收藏价值,制作的人也慢慢减少。

3.4 节庆旅游化

节庆旅游是指:将一个区域内的民俗文化及节日特色以节庆活动的形式进行重新包装、策划,以形成一个定向吸引游客的旅游地区。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旅游产品,节庆旅游的经济带动作用更有效果,给社会、文化与环境所带来的效益效益也更显著。河南省作为旅游大省和文化资源的大省,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旅游立省的发展策略,标明旅游业在河南省所有支柱性产业中的地位。在近年来,河南省还举办了具有中原地区特色的各种节庆旅游活动,不断挖掘民俗文化及节日的内涵,从而打造出民俗文化的旅游精品,向海外游客展示出河南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让世界各地人们对河南民俗文化起到一个正确的认识。

4 结语

河南省拥有十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通过对其民俗文化及节日发展现状进行剖析,让大众了解到民俗文化及节日在文化产业化中遭受到的冲击,从而让大众意识到保护河南民俗文化及节日的重要性,并利用河南节庆化的旅游活动方式传来传承发展华夏的历史文明。

参考文献

篇7

一、基本状况

(一)规模不断扩大

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共计17305个,比上年增加109家;从业人员54万人,同比增长17.4%,远高于全社会从业人员2.6% 的增长速度。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0.9%,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454.4亿元,同比增长23.8%,分别高出同期全省GDP增速、第三产业增速11.9个和10.4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二)各行业迅速发展

在全省文化产业各行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2011年实现增加值102.5亿元,同比增长36.9%;其次是网络文化服务,实现增加值2.4亿元,同比增长29.7%;除了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同比增长4.8%),其他类别的增速均在14%以上。

(三)效益逐步提高

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8.4万元,比社会全部从业人员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分别高4.1万元和3.6万元。

(四)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全省188家国有文艺院团全部完成改制任务,首批39家非时政类报刊和大河网完成转企改制,18个省辖市本级和158个县市区全部完成“三局合一”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组建工作,6个省辖市实现电台电视台合并。

(五)文化产业亮点纷呈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涌现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小樱桃》等精品力作,形成了禹州钧瓷、镇平玉雕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集群;2011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和省广电局本级分别完成经营收入18.6亿元、44.6亿元和26亿元;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的演出收益达1400万元。文化改革发展实验区在产业集聚、文旅结合等方面亦取得突破,充分显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巨大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小

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不足千亿元,仅占GDP的3.4%左右。而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达到5%以上。日本和美国文化产业占其GDP的比例则分别高达20%和25%。

(二)文化资源开发统筹规划和深度挖掘力度不够

许多地方在文化资源开发上缺乏统一规划,对自身利益考虑过多,尚处于无序状态。开发模式相互抄袭,同质化现象严重,深度挖掘力度有限。

(三)知名文化品牌数量较少

全省知名文化品牌不多,尤其缺少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能够充分展现河南省文化底蕴的知名文化品牌。

(四)文化消费水平较低

2011年,河南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支出分别为1205元和253元,分别占城乡人均消费支出的8.8%和5.6%,低于全国1824元(占14.9%)和401元(占10.2%)的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居倒数位次。

(五)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瓶颈凸显

河南省文化企业可抵押资产少,信用评级低,导致银行对其“惜贷”;文化人才占文化从业人员的比重较低,尤其是领军人才和既懂文化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文化领域核心技术和装备的自给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科技企业和文化品牌。

三、政策建议

(一)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1.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应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变职能,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道路,真正实现转企改制。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政府应在投资核准、信贷、土地使用、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

2.加强文化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建设。大力发展版权、知识产权评估、演艺经纪、融资担保等文化中介机构,引导其规范运作。尤其要进一步完善文化产权交易制度,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充分利用郑州文化产权交易所这个平台,积极开展文化产权交易。加强各类文化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规划、平台建设、信息交流、协调维权等方面的作用。

3.加强区域文化合作。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遵循同质化资源优先整合的原则,把最重要、最能发挥效益的文物点、旅游点串起来,推出跨行政区划的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文化旅游产品与线路。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普及和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版权意识和经销商的守法经营意识。引导企业抓紧申报文化产业专利、注册商标品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和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构筑政府监管、企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维护文化品牌形象和权益。

(二)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政策,引导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1.实施四大带动战略。实施项目带动:在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一批辐射带动力强、投资数额大的重大文化产业建设项目;实施创新带动:进一步创新思想,深入挖掘中原传统文化所体现的现代精神,并借助演艺、影视等载体予以表现;实施品牌带动:大力开展“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加强品牌营销,延伸产业链;实施科技带动:坚持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技术服务平台、科技和文化融合服务基地、文化科技交流中心等,打造良好的政策服务环境。

2.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依靠特色文化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引进文化龙头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组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文化产业集团,围绕龙头企业和产业集团进行产业布局,实现优势技术、知名品牌的共享。引导和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验区、动漫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集聚中心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站、金融和物流市场、校企合作培训中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力争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和中西部动漫产业集聚中心。

3.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双管齐下。借鉴佛山经验,统一发行区域集优票据,解决中小文化企业资质较差的难题。积极引进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其上市或发行债券。建立健全文化品牌、版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抵押、质押制度,鼓励银行实施金融创新,与文化企业共同开发文化产品和市场。

4.着力培育、打造和引进文化人才。与国际知名文化机构合作成立合资文化公司,与省内外文化领域名校签订合作培训协议,以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为重点,大力培育文化人才。设立人才专项资金,通过提高奖励力度、智力贡献参与分配、协议工资等措施吸引创新型、高素质、复合型文化人才,尤其是文化领军人才来豫建功立业。

5.大力开拓城市和省外文化市场。考虑到河南省农村的实际,未来文化营销的重点应是城市和省外市场。一是积极开拓城市文化市场。积极开发以农业转移人口为消费对象的文化产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探索对基本文化消费进行票价补贴和差别定价的机制,降低居民文化消费成本。二是加大省外文化营销力度。以周边省份和闽粤台民众、海外华人为重点,举办以“根文化”等特色文化为主题的国际文化节、博览会、高层论坛、专家研讨会等,大力创作既具中原特色又能吸引全国观众的影视作品,加大对外文化宣传力度。三是鼓励文化产品出口。建立河南文化创意产品出口基地和物流基地,鼓励担保机构为文化企业“走出去”提供贷款担保,与国际知名文化中介机构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6.争取中央支持与文化招商引资并举。积极争取中央对河南省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抢抓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的机遇,成立文化产业专业招商队伍,创新招商形式,务求取得实效。

篇8

【关键词】河南沈丘 顾家花馍 艺术特色 文化内涵

一、顾家花馍的历史渊源

明末清初年间,“沈县”(现沈丘县老城镇)城南南大门夏湾村有个做馍销售最好的人叫顾维臣,人称顾二别子。顾二别子聪明好学,做馍的手艺精湛,顾家花馍个体玲珑,花样繁多,洁白如玉,久放不裂不霉,即使存放年余,一经蒸馏仍鲜嫩如初,人称“顾家馍”。一时间,顾家馍声名鹊起,顾家人在卖馍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独具特色的蒸馍技艺,后经世代提纯、锤炼,终于脱颖而出,成为当地有名的风味特产。当地的官宦或商贾都喜以顾家馍馈赠亲友,有钱人家祝寿办喜事都喜用顾家馍作为礼品赠送以示喜庆。据夏湾村人相传,沈县的乡医刘先生有幸在给清康熙皇帝医病时,把随身携带的顾家馍奉上,让皇帝每餐进膳时馏两个顾家馍食之。康熙龙体康复后以为顾家馍是什么药引子,询问方知那是沈县一姓顾的人家做的馍馍,味美可口,且经年储存不坏。康熙龙颜大悦遂传下手谕,顾家馍被选为御用贡品,从此就有了“贡馍”的美誉。时至今日,沈丘周边地区仍保留着这种习俗,谁家的孩子过周岁生日,孩子的姥姥都要买一些顾家花馍送给孩子,庇佑孩子能消灾祛病,聪明健康、茁壮成长。

二、顾家花馍的文化内涵

顾家花馍是中原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真实艺术,体现了中原本土的民俗观念和审美情趣,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顾家馍是民间面食,作为食物它的基本功能是充饥,因其选料考究、做工精细、口感美味、造型独特、形态美观,使人们在食用时产生愉快的心情,在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的同时也使生命得以维持,味觉、视觉、心理等感官直接得到享受,充分体现了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统一。其次,顾家花馍是老百姓表达思想情感的载体,其花样造型繁多,不同造型的顾家花馍蕴含着不同的含义,被广泛应用于众多民间习俗活动中。顾家花馍将善良而美好的愿望集于一身,成为人们心目中能够驱邪避灾的保护神和接福送子的吉祥物,寄托着百姓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热切愿望。再次,顾家花馍能够一直传承、经久不衰,是因为它蕴含着生命繁衍的寓意才使它在民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生命繁衍的崇拜是人类从始祖开始就最普遍信仰,顾家花馍的很多造型中经常见到表现生命崇拜的造型,表达了子孙繁衍、生生不息的美好寓意,蕴含着百姓们对生命的美好追求。

三、顾家花馍的造型特征

顾家花馍在造型上充分利用了麦面的可塑性,其主要造型有两种:一是基本造型葫芦状的小白馍,形若葫芦,尖染红点,通体洁白如玉,底部有形似八卦的阴阳纹理,主要用于日常食用,造型工整简洁、不做多余的雕饰,即人们平时称作的“贡馍”。二是花样造型的小花馍,包括植物造型、动物造形、人物造型等。多用于祭祀、祝寿等礼仪活动,运用了概括、提炼、归纳、添加、夸张、变形、重组等艺术处理手法,整体造型精巧别致、生动有趣,蕴含着吉祥的意蕴。馍上涂有各种食用色,其彩绘以勾线和着色相结合,不仅具有淮阳泥泥狗的特征,而且很接近开封朱仙镇的木版年画的色彩。

四、顾家花馍的着色艺术

顾家花馍用色艳丽浓烈、饱满,其着色艺术承袭了传统民间工艺的五行色观念,由青、赤、黄、黑、白(借麦面材料本身的颜色)五种颜色组成。着色上,这五种颜色的使用并不是均等的,色彩的运用以意象为据,以丰富的想象自由着色,不受实物本身色彩的限制。顾家花馍的着色所用的原材料大多为从蔬菜水果的花、茎、叶和块根中通过揉搓、温水浸渍的办法提取出来的植物染料。这些天然染料艳而不浮,经久不变。顾家花馍的染色方法有三种,一是蒸熟后点染,刚蒸出来的馍馍易上色,着色要分层进行,先上第一层黄色,等馍晾凉了慢慢上红色,红色点染完毕后,再用细笔蘸绿色或蓝色勾勒花纹,要求快速的勾、点、抹、擦、撒,使各类颜色相配,图案准确、好看。点染时不能把面全部用色彩覆盖,要留出空白,显出面本身的质地,色彩艳丽又不失面的本色者方为上乘佳品。二是上笼前先染一部分,出锅后再染一部分;三是将颜色掺进面里,看起来鲜艳,但透不出面的本色,显得颜色不灵透,没有蒸熟后点染出来的色彩活泼。

现在,精巧灵秀的顾家花馍已不仅仅是顾姓人家生产,还有李、陈、张、岳等50多户家庭作坊进行生产销售。顾家花馍是中原地区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正式被确定推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家花馍正逐渐走出河南周口这一区域的民俗圈,成为更有艺术魅力的民间艺术品牌,被更多的人们和民间艺术爱好者喜爱。

参考文献:

[1]沈丘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沈丘县地方志[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篇9

(浙江海洋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2)

摘 要:以农村文化为主要构成的乡土文化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农村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河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目前农村资源的概况,系统地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便为提高河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政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097-02

我国各地区在不断的开发和利用农村文化资源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文化资源的消失问题就很突出。在我国正面临着文化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双重时期,必须不断加大对我国农村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的投入,以保证农村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河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现状为案例,详细分析了其在利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便为提高河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利用提供一些借鉴。

一、河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调查

河南修武县隶属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东邻新乡市获嘉县、辉县市,南接焦作市武陟县,西连焦作市区,北靠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市和陵川县。修武县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36公里,是海河的源头之一,气候主要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修武县总面积676.4平方千米,在2013年末总人口达到了28.0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3个,占人口比例不足1%,下辖城关镇、七贤镇、郇封镇和周庄镇等8个乡镇以及一个小营工贸区,223个行政村,当地的方言主要是怀川话。①2012年,修武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98.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2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62元。2013年,修武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9.96亿元,同比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6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0868元,同比增长13.7%。在各个产业中,工业和旅游业发展较快,2011年,修武县接待旅游者480万人次,门票收入3.7亿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2012年,接待游客558.2万人次,增长16.3%;实现门票收入4.5亿元,增长21.6%;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增长27.8%。②

河南修武县的农村文化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主要是以民俗文化资源为主要构成,以舞蹈、杂技、音乐和戏曲为主要形式,极具地方特色。其中极具娱乐性的花船艺术形式、极具观赏性的舞狮子和舞老虎活动、传统杂技类的踩高跷以及别有风趣的张公背张婆和骑毛驴是修武县农村文化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红色资源的特质的腰鼓和秧歌活动,群体性的推花车和霸王鞭等民俗。戏曲则主要包括怀梆、上党梆子、豫剧、二夹弦和京剧等。

二、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修武县的农村文化资源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目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步伐的不断加快,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的保护与开发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人才极度匮乏

修武县的农村文化发展所需人才极度匮乏:首先,河南修武县的农村经济发展较慢,人均生活水平较低,不足当地城镇人口人均收入的一半。在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导致大量的修武县农村劳动力人口外迁,特别是青壮年人口的不断外溢,使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大量流失。这就使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传承出现问题,导致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萎缩,进而加大了农村文化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难度系数。其次,随着我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文化科学科技得到了快速发展,修武县农村地区早已实现了电视、电话和网络的全面覆盖,这就是使得农村文化遭到了排挤、同化。最后,修武县农村人口的流失使得具有农村文化某些特长的人才出现了短缺,导致修武县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受到极大的限制。此外,修武县镇村级的文化队伍的年龄结构偏老、专业素养偏低,影响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后劲,待遇偏低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这些都会农村文化传承与保护不利。

(二)政府对农村文化重视程度不够

修武县地区政府现阶段的工作重心仍然是发展地区经济,对农村现阶段的投入主要是为了完善基础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如新农村建设、农村公路的建设、医疗机构、水利设施和农机机械化等,基本上都集中在物质层面,而对农村的文化建设以及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投资较少。对修武县农村文化建设以及保护认识的不足,导致修武县农村原有文化基础设施老化,而新建的寥寥无几,使得农村文化资源的硬件设施不足以支撑农村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修武县政府在政策上未向文化倾向,使得农村文化产业在规模、融资渠道、文化含量以及销售渠道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影响了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由于对其农村文化资源投入的不足,规划不合理,削弱了农村文化发展后劲。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主体是农民,而当前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相关的专业素养都很低,这是需要一定的投入才能改变的。

(三)商业化开发过重,农村文化发展方向存在误区

修武县在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上还存在商业化开发过过度问题,这对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产生了不利影响。一方面,修武县为了快速的发展当地的农村文化产业,采取了设立当地的农村文化艺术节等形式,大力推销,使得农村文化过于舞台化和商品化,这就导致了农村文化脱离原有本色,对旅客来说也未必产生吸引力,同时还打乱了农村文化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商业化过重还导致修武县农村文化的发展脱离了当地农村文化的实际,这同样不利于修武县农村文化的发展。要知道,失去了根基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

三、河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一)河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原则

农村文化资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修武县的农村文化资源对修武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未来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在发展修武县农村经济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农村文化的保护,必须协调好农村经济建设、农村政治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社会建设四者的关系,确保修武县农村实现全面的发展。在对河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时,首先要把握好农村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要明白,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是为了推动农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其次,要制定合理的文化资源发展战略,严防因偏重经济利益而损害农村文化的倾向。第三,遵守农村文化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农村文化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工作。

(二)开发利用河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措施

1.政府应该提高对文化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修武县的文化资源的主体是农民,而仅凭农村难以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深层的开发和利用。修武县地区政府必须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加大对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力度。首先,地区政府应该认识到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重要性,农村文化资源不但是凝聚当地人民的重要因素,也是修武县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以农村文化资源为主的旅游资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其次,修武县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现阶段修武县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规模较小,文化氛围也较为薄弱。为此,政府应该增加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提供物质保障,以便进一步提高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

2.做好农村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规划。在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地区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协调好农村文化资源的主体、文化产业投资商和旅游顾客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政府要从政策以及财政等扶持的方式对农村文化相关的主体进行扶持,通过构建相关的信息交流平台和,加强农民、文化企业和旅游市场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进而合理的开发农村文化资源。在初期,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尤为关键,现阶段修武县的农村文化企业尚未形成规模,其市场的竞争能力较弱,政府必须在资金、政策和相关技术上予以扶持,促使其快速走向成熟。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应该制定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对在文化、历史和审美价值上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化资源予以保护,特别是具有建筑学和历史人文价值的古村落。鉴于修武县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需对其按照曲艺、戏剧、舞蹈和民间杂技等分类标准分类,并从专业的角度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3.建立专业性的文化人才队伍。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关键在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文化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本地区的培育;另一种从其他地区的引进。修武县文化民俗等专业性的表演人才,应该主要来自本地区的培养,而引进的人才则应来自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主要是文化资源的营销、规划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此,政府应该积极构建文化资源人才交流平台和文化人才的培养机制,打造一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文化人才队伍。

4.提高农民文化保护意识。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离不开该地区农民的参与,农民是该地区文化资源的传承主体,加强农民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意识是修武县地区文化资源得以继承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为此,地区政府应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培训、实践教育等方式,提高修武县农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农民对农村文化的认识水平,进而提高其保护农村文化资源的积极、主动性。

注 释:

①②百度百科.修武县.baike.baidu.com/subview/141151/11245840.htm.

参考文献:

〔1〕熊官进,李玉琼.浅谈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8):36-38.

〔2〕宋宇成.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就、问题和建议[J].北方经贸,2012,(8):50-52.

〔3〕王义杰.农村民间组织参与河北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探讨[J].群文天地,2012,(8):116-118.

〔4〕袁婷.浅谈当前农家书屋建设中的问题与措施[J].卷宗,2012,(6):62-63.

篇10

关键词:文化产业;科技创新

一、河南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基础和现状

1.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文化产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地下文物、馆藏文物、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均居全国第一,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河南17项,全国古都河南四个。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以科技为依托的新兴文化产业初见成效。郑州小樱桃卡通公司大力培育小樱桃品牌并形成完善产业链,产品远销韩、法、日多国,小樱桃动漫城为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河南超凡影视公司制作的我国首部大型科幻儿童剧《快乐星球》先后创下央视8套同时段收视率新高和少儿频道最高收视纪录。河南天乐动画有限公司拍摄的动漫连续剧《独脚乐园》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优秀动画片。3.文化事业基础雄厚具备科技创新支撑条件。河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书法美术在全国占重要位置,新闻出版位居全国前列,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5.5%以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等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的产业群体也初具规模。另外,河南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长期在豫工作的两院院士16人,这些都为河南通过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利技术支撑。

二、河南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集中度偏低缺少具备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主体。产业主体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河南省只有河南日报集团、河南出版集团、河南影视制作集团、河南文化影视集团、河南传媒集团5家文化集团,且相互之间互补性不强,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经营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河南文化产业迫切呼唤能够充分借助现代光电科技,依靠现代资本市场,实现文化、人力、资本有效对接的具备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主体。2.文化消费总量和层次过低制约文化消费需求释放。居民的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河南省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恩格尔系数0.36,但文化消费比重仅占4.59%,说明相当部分的文化消费能力尚未释放,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开发和释放居民潜在的消费能力提高消费层次,是全省文化3.文化科技人才严重不足。河南文化产业人才严重不足,需要能够整合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和文化资源的企业家,需要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的外向型经营人才。这些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高层次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且直接导致网络、动漫、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更难以创造出高质量、品牌化的文化精品。

三、河南省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问题对策选择

1.以科技创新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1.1利用科技创新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通过科技创新造就更多更完备的文化产业业态。动漫、网游、手机报、手机电视都是通过科技创新完成的,没有科技创新就不会有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出现。河南一定要在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上找到更好的突破点,加快科学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培植开发数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报刊、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发展始终与科技进步同步合拍。1.2利用科技创新提高文化产品的原创力。文化产品原创力低下一直是制约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文化内容的原创性已大规模地与数字技术结合,提高了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河南应首先将文化研究与原创性工作纳人战略构想,顺应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潮流,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将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本省文化资源有机地巧妙地结合,开发出更富新意更具文化底蕴更符合当代市场需求的新型原创文化产品。1.3运用技术工具增加文化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河南省文化产业自主发展程度粗放原始,文化产品科技附加值低下,急需采用高新技术,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科技含量。急需充分运用高新技改造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储存和销售,加大文化产品制作、包装、传播等环节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文化产品,延伸文化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

2.多头并举拉动居民文化消费

2.1转变消费观念培养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通过媒体等多种途径,灌输文化消费理念,引导居民以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满足精神享受、追求生活品质为目的,自觉培养文化消费的意识。同时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振奋广大群众的消费信心,鼓励正当的文化消费,培育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2.2加快消费创新探索扩大文化需求的新途径。对目前居民最热衷的文化消费项目进行挖掘,提高热点文化消费项目的比重,提升内涵和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从中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通过增设、调整电视栏目、发展数字电视,扩大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开拓新的文化消费领域。注重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培养未来的文化艺术消费者和创造者,培养潜在消费市场。2.3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文化产品的消费环境。科技设施的普及化与文化产品的消费量是正相关的,网络使用普及化,手机研发平民化,电子终端消费多样化,能很好地刺激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我们应花更大力气来加强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开放便捷的消费环境,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更低成本更便捷地消费文化产品。

3.高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3.1充分发挥现有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继续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加快运用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来配置人才。允许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突出贡献的人以管理、技术、专利、品牌等参与收益分配。实施优秀文化人才奖励制度,形成合理流动的人才激励机制,创造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保护现有的民间传统文化高级人才,使中华优秀的民间艺术可以“薪火相传”,发扬光大。3.2大力引进发展文化产业的急需人才。根据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引进。以标志性文化设施、重大文艺作品、文化资源开发项目为载体,以各种文化艺术节庆活动为契机,有计划地吸引、聚集国内外艺术大师和经营管理文化产业的人才,用这类人才掌握的前沿管理理念、创意思路、运营模式影响、带动、优化本省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3.3积极培养河南文化产业的后备人才。加强院校培养,尽快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综合性大学设立文化产业学院,开设文化经营管理、文化创意策划等专业,建立完整的本、硕、博一体化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源。加强在职学习和教育,不断提高文化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选拔有潜力的中青年文化人才赴国外大型文化企业研修、考察,借鉴吸收其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河南省文化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卫绍生.《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张晓田.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郑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