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一生范文

时间:2023-04-06 21:15: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相伴一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那天,他扛着猎物回家的时候,遇见了她,还记得当时她是那样的美,那样的不敢让人正视。她穿着一身白裙,裙摆随着她的摇摆舞动,手上的野花发出迷人的香味,那一刻,他就决定了:若他能娶她,这一辈子一定用自己的生命去爱她,保护她。可他只是一个猎人,没资格娶她,更没资格接近她。他压下了自己荒谬的想法。他不知道,当她看见他的时候,已经许下承诺,非他不嫁。他是那样的帅气,迷人。那天,他们插肩而过。

可没想到的是,她为了他,逃离了皇宫,抛弃了公主的地位,只想与他一起。她风尘仆仆的赶到他的家,伸出那双纤手,可未能敲下。失望袭击着她,正准备离开,背后被一个人抱住。她笑了,他也笑了。对着天空,大地成婚了。皇帝没办法,可是他决不允许他的女儿跟一个猎人在一起,不管他做什么代价,必须拆散他们。编下了一个无须有的罪名,他不认罪,因为他没有罪。可第二天一早,他认了。她滑落在地,心里的疼痛远大于身上的疼痛。在他举行死期的时候,她狂奔而去。在她赶到的时候,看着他那憔悴的摸样,她哭了,跑上去抱住他,哭着求皇帝原谅他。皇帝威严地坐着。他推开她:滚开,你是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告诉你,我从未爱过你,这一切只是我玩弄你罢了。她身体软了,自嘲的笑笑,被士兵拉下去了。在他闭眼的时候,他的眼泪落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她。令牌落下,一刀下去,血溅了一身,他没有感到疼痛,转过头看见了她,那个爱他可以去死的她。‘不管你做了什么,不管你是不是玩弄我,不管你爱不爱我,我依旧爱你,既然生不能一起,那我宁愿追随。他抱着她,纤手落地,他哭泣。这就是她对他的爱,原来他真的对她很重要。一刀插入心脏,他抱着她,抚摸她的脸:既然生不能一起,那我们一起死吧。你生我陪,你死我随。亲爱的,我爱你,真的很爱。

花雨缓缓飘落,所有的人仰天遥望,双手合掌,都祝福着这相爱的人在一起。皇帝摔落在地,对,一切都是他的错,是他在晚上去找他,拿她的生命逼他认罪。这就是他。呵,荒谬。

缓缓飘落的花语带着这对相爱的人升入天空,既然生不能一起,那就死在一起吧。

篇2

我在宣传部门工作多年,一直负责各种党报党刊和其他报刊的征订、发行工作,阅读、发行过的报刊也不计其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报刊犹如过眼云烟,从我的视线中淡出。只有《兵团建设》,从看到她的创刊号的那一天,便对她一见钟情,产生了收藏她的念头。8年来,我多次清理过书柜,却一直舍不得丢掉任何一本《兵团建设》。作为一名军垦后代,收藏《兵团建设》,不仅是我对《兵团建设》的一份殷切期待,更是对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一种关注和热爱。

从《兵团建设》创办后,我就开始负责《兵团建设》的订阅、发行工作。新一期杂志一到,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拿一本放入书柜中,然后再分发给团领导、各科室、各单位。《兵团建设》融政策性、权威性、指导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是广大读者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我在分发《兵团建设》时,经常对基层政工干部说,要多看看《兵团建设》这本杂志,要好好保存。在我的影响下,基层单位的许多政工干部都养成了阅读、收藏《兵团建设》的习惯。基层单位一些政工干部经常对我说,《兵团建设》办刊定位准,针对性强,特色鲜明,视野开阔,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好参谋、好助手。由于《兵团建设》杂志订阅数量有限,一些阅读过《兵团建设》的干部职工经常找我索要,渐渐地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在分发《兵团建设》时,总要留上一些,以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

每一期的《兵团建设》,我都要认真阅读,重要的文章还会多读几遍。“建设专稿”、“特别策划”、“时政速读”、“建设文摘”、“屯垦史话”、“刊中报苑”等,都是我喜爱的栏目。通过多年阅读《兵团建设》,不仅使我及时掌握了兵团党委的中心工作和各项方针、政策,了解了兵团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的骄人业绩,而且使我的政策理论水平、运用文字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8年,在人的一生中也许不算太长。回顾《兵团建设》陪伴我走过的这8年,我思绪万千,心潮澎湃。我想自己不仅仅是在收藏《兵团建设》,更是在收藏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这也是对默默无闻、付出辛勤汗水的兵团建设杂志社全体采编人员的一种尊重――感谢你们为广大读者送上了一份可口的精神大餐!

篇3

美国人对玉米情深意长,因为近400年前,他们的祖先一到新大陆就靠玉米维生。印第安人教会了他们如何种玉米和吃玉米。美国中西部现有一个幅员辽阔的玉米地带,那里的气候极宜种植玉米。

美国历来有很多“玉米迷”。他们爱吃煮玉米,吃时得涂上黄油。他们爱做玉米面包、玉米饼,有烤的,有煎的,也有焙的。在电影院大嚼散发着黄油香味的爆玉米花更是这个玉米国特有的动人景象。

玉米面包如今还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曾有政客在竞选演说中大谈玉米面包的吃法,以显示自己与乡村选民打成一片,后来“玉米面包”便成了平民气质、熟悉民情的象征,其实是拉选票的手段。

20世纪美国有个女子,应是最大的、真正的玉米迷。她不一定比别人更爱吃玉米棒子和爆玉米花,或更会做玉米面包和玉米饼。她也不是用玉米面包来拉选票的政客。可她数十年如一日以玉米为友,与玉米相伴。她自己种玉米,自己掰棒子,用显微镜或肉眼观察玉米籽粒或叶片,注视其颜色的细微变化,从而有了重大的科学发现,乃至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成了世界著名的遗传学家。尽管那份大奖姗姗来迟,可由于其龟年鹤寿,她终于有了前往斯德哥尔摩接受这份荣誉的那一天。

她就是芭芭拉・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1902-1992)。

和遗传学结下不解之缘

芭芭拉生于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一个医生家庭,6岁时随父母迁居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她自幼在性格上就显示出独立性,一种她自己称之为“能耐孤寂”的气质。上中学时她爱上了科学,决定毕业后去上康奈尔大学,可她母亲不同意,她反对自己的女儿们接受高等教育,因为在她看来,女孩子一“高等”就可能“嫁不出去”。但由于父亲的支持,芭芭拉还是如愿以偿,进了康奈尔大学农学院。为她母亲所言中的是,她一辈子没有结婚,却一生与玉米相依为命。

在康奈尔的8个学年,麦克林托克先修得理学士学位,后修得植物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在上本科时,她对本科唯一一门遗传学课的浓厚兴趣赢得了植物育种家、遗传学家哈钦森教授的注意。有一次,他打电话给她,说是欢迎她去研究院主修遗传学。尽管当时学校有明文规定,女学生不能主修遗传学,原因是遗传学作为一门学科,在1920年代初期尚未被广泛接受,毕业生尤其是女学生要找相关工作十分困难。芭芭拉后来说:“显然,这通电话决定了我未来的命运,从此之后,我就和遗传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著名教授推荐,学校的明文规定也可破例,芭芭拉终于成为农学院育种系专攻遗传学的学生。在学习以及毕业后留校当讲师的过程中,她与她所组织的一个科研小组一起开创了玉蜀黍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这个小组后来出了两名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一个是芭芭拉自己,另一个是乔治・比德尔。后者由于确定酶的结构而发现基因对遗传的影响,所以荣获1958年诺贝尔奖。芭芭拉早在1951年就公布了她的跳跃基因学说,可直至1983年才得此奖,在这40多年中,她这个最重要的科研成果一直被忽视,被否定,甚至被嘲笑,被攻击。

艰辛的历程

从开始研究细胞遗传学到最后有重大发现,芭芭拉・麦克林托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先在康奈尔大学,后在密苏里大学,最后数十年在纽约长岛的卡内基遗传学研究所冷泉港实验室,她一直在埋头刻苦研究,并有累累硕果:首创观察玉米染色体的方法,绘制出同种染色体在分裂期间相互作用图表,发表第一张玉米基因遗传图,发现玉米染色体中核仁组成中心的存在,等等。她因此先后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第三名女性成员)和美国遗传学会主席(第一名女主席),还获颁国家科学勋章。

她常常是自己一个人在实验室默默工作,孜孜兀兀,从不懈怠,并以虔诚、踏实的科学态度,在反复实验,力求结论完全准确之前绝不急于公布研究成果。她逝世后,《纽约时报》发表的讣告这样描写她的工作态度:

“现代遗传学界没有像麦克林托克博士这样的人物,她单独工作,不轻易发表她多年的革命性观察成果,后来她解释说,她觉得没有人能接受她的发现。大多数科学家为建树其学术名声而四处作讲座,可她从不这样做,相反,直至她的最后岁月,她始终工作在冷泉港她的实验室内,一天12小时,一周6天。1986年之前,她一直没有装过电话,而要求想跟她谈话的人用书信来代替。”

英国科学杂志《自然》发表的悼文写道:“麦克林托克博士独自工作的习惯、完全独立的思想以及把问题彻底弄清楚的非凡成绩,使她在人们的心目中升至先知的崇高地位。”

正是本着克尽厥职、寻根究底、一丝不苟、不图虚名的敬业精神,麦克林托克在对玉米经过六个春秋的细致观察和研究后终于提出了她的“跳跃基因(正式名称为“转座子”)”理论。

传统的染色体遗传学有一个似乎不可变更的观念:基因在染色体里有一定的位置、距离和排列顺序,它们是固定不变的,不会移动的。但麦克林托克通过对玉米染色体的研究发现,基因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转移的,可以跳跃的,可以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甚至可以从一个染色体跳到另一个染色体。那种被叫做“转座子”的DNA小片断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控制着细胞的表露。她还发现,转座子不仅具有跳动的特性,还具有控制作用,可控制颜色基因,使玉米籽粒发生色彩变化,因而使其出现斑斑点点,形成色斑。

麦克林托克直至1951年,才在冷泉港实验室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首次公布她的这些重要发现。但是,那些与会者,包括那些资深的生物学家、遗传学家,没有一个站起来加以肯定,也没有人提得出问题,会场上一片沉默。散会之后,大家则议论纷纷,有的说她在“妄想”,有的说她是“怪人”,有的甚至说她“疯了”,还有人说,在没有弄清她所做这件事的意义之前,会议组织者不应随便邀请她上台讲演。

后来,麦克林托克又有几次在学术会议上重申她的新观念,但得到的依然是冷漠,或是石头般的沉默,或是撇嘴哼鼻的蔑视,有个著名遗传学家甚至说她是一只“在冷泉港闲置了多年的旧手提包”。更多人则以为她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神秘人物”。从此之后,她自己也一直保持沉默,不再声张,不是因为自我怀疑或自我放弃,而是在耐心等待人们能够理解的时日。那周围的沉默和她自己的沉默一直延续了40年,她本人及其发现一直被“冷藏”到1980年代。

美国科学史上的佳话

事实上,跳跃基因的发现对从总体上理解人类生物的奥秘,对从遗传工程到癌症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人的机体如何从单细胞发育起来?一个受精卯如何变成形状、大小和功能全然不同的细胞?基因如何调节细胞的发育生长?有些细胞(如癌细胞)有时为何会疯长?诸如此类先前未能得到真正解决的遗传学问题,转座子理论的发现为之打开了思路或做出了答案。

麦克林托克太超前了,走在同时代人的前面太远了,那时连DNA(脱氧核糖核酸)都无人知晓,谁又能跟得上她的“跳跃基因”?曲高和寡,她不得不承受冷落和漠视,只能在玉米地里与她的伴侣们互诉衷肠。但她是坚毅的、自信的,不愿放弃,不愿退却,相信真理在她手里。她曾说:“假如你认为自己迈开的步子是正确的,并已掌握了足够的专业知识,那么,任何人都无法阻挡你。你不必去理会人们的臧否和非议。”就是在被人蔑视嘲笑、最为孤寂的日子里,她也没有减少每天、每周的研究时间,依然是一天12小时,一周6天,仍然不用电话。1950年代后期,为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理论,她还前往中美洲和南美洲,去研究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生长的不同品种的玉蜀黍。

时间终于到了证明她是对的时候。随着1960年代遗传学家们越来多地运用遗传工程,发现越来越多的可转移的遗传因子,随着1970年代后期分子生物学家们从细菌中分离出转座子,并发现细胞普遍用转座子来控制基因,麦克林托克的名字便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她的长期遭冷遇的理论终于得到肯定。在一次关于大肠杆菌和植物病毒中的移动基因的学术讨论会上,报告者都以充分的事实和数据证实了她的理论,在场的她,默默地流下了眼泪。终于到了1980年代初,斯德哥尔摩也知道了她,也肯定了她,因而赐给她一顶诺贝尔桂冠,而且让她一人独得。在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她是唯一一名不与人分享的女性得主。那年,她已是81岁老妪。

孤寂、淡泊惯了的她,对这份崇高的荣誉似乎也没有看得特重。据说,获奖消息的那天早晨,她走出家门去她的玉米试验田,人们跑来告诉她这一喜讯,她淡然一笑,继续往玉米地走去。不过,后来她也说过一句幽默的话:“看来,人还是长寿好。”

获奖后,她收到了前国务卿基辛格发出的请帖,邀请她出席他为诺贝尔奖得主们举办的晚宴。请帖列上了被邀客人的名单,大多是“某某博士”、“某某博士”,唯有她是“B・麦克林托克女士”。她便在请帖空白处写了一行字,那是喜剧演员罗德尼・丹杰菲尔德的一句台词:“我没有不得到尊重!”

从此,麦克林托克被公认为遗传学史上三名最重要人物――“3M”之一。这三人的姓氏首字母均为“M”。其他两名是奥地利的格雷戈尔・孟德尔和美国的托马斯亨特・摩根。后者以果蝇进行遗传学研究,“果蝇”与麦克林托克使用的“玉米”及其它们的相伴者,都成了美国科学史上的佳话。

成就取决于对事实本来面目的尊重

被冷落了半辈子的麦克林托克,在她以90岁高龄去世后,受到许多人的怀念。作为科学家,她的踏实作风、刻苦精神和坚韧态度,对年轻一代学子和学人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她生前的一些话语现常被人引用,比如:

“听植物的!”――对她而言,就是“听玉米的”,对所有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而言,都应具有深入实际、勤于观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让他们沉没或游泳!”――她认为,对研究院学生和青年科学家,要严格以待,不可娇惯,要让他们经受风浪的考验,否则,他们就没有出息。

“我对我所做的事情这么有兴趣,以致等不到第二天早晨就要起来去做。我的一个遗传学家朋友说,我是个孩子,因为只有孩子才等不到第二天早晨就要去做他们想做的事。”――一个热爱事业的人,往往满腔热情、心情激奋,迫不及待地要完成他(她)想完成的事。

笔者读到多篇有关麦克林托克的回忆文章,现不妨摘译她的忘年交、哈佛大学细胞生物学教授霍华德・格林所写的散文如下,以进一步了解我们这位特立独行的女科学家。格林写道:

“用乔治・奥威尔的话来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独特。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像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将来也不会有。她不只是某种类型人的代表。有些人认为她是怪人,有些人认为她是科学英雄,还有人视之为可以仿效的榜样。

“科学不是谋生之道,你一旦进入其中一个领域,就有可能冒险做出无根据的假设。作为科学家,芭芭拉是个典型的不追求名利的人。这并非因为她克制了那种追求名利的自然冲动,而是因为她不能想象科学是一种谋取个人名利的手段。芭芭拉的科研在初期阶段就获得了成功,但在50、60年代,当她从事其最具开创性的工作时,她被完全漠视,以致使她不再想公布其成果。有时候,她情绪低落,尽管她对自己最重要的发现绝对自信。

篇4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教师一生,与花相伴》。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叶的事业,教师的一生,与花相伴。与花相伴的一生,富有诗意而美好。

当我的演讲稿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了在今年教师节晚会上让我热泪盈眶的一个平民英雄教师——××老师。××老师是江苏金坛市城南小学女教师,200×年3月31日,××老师为了拯救身后的她的学生稚嫩的生命,张开双臂,用身躯阻挡着卤莽而来的小轿车……25米,整整25米……小车把××老师撞出去25米……在这个世界上行走、生活、热爱、奋斗、奉献了的……××老师52年的生命历程,嘎然跌倒……在××老师的追悼会上,10万名各界群众挥泪送别,被她救下的孩子跪在地上,泪流满面,他们深深地在呼唤:“××老师,您快回来啊”,“××老师,我们想您了”,“××老师,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老师唯一的爱好就是养养花,但是她实在太忙了,即使是养花,也是挑选那些容易伺候的花,像吊兰、君子兰之类。××老师最喜欢的歌就是那首《丁香花》,在教师节晚会上,当这首歌响起时,电视机前的我仿佛看见在一片花丛中笑脸绽放美丽异常的××老师:“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啊漫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你听啊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尘世间多少繁芜,从此不必再牵挂……”

如果说××老师是一朵花,那十万百姓的送别就是一只生花的笔;如果说××老师是一片绿叶,那她用生命和爱铸造的叶魂在千万人的心中都树立起了一座坚固的丰碑,成为了我们所有这些为人师者师德师风学习的楷模。

让爱在教育事业中闪光吧。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才是合格的教师.

我来自一所再普通不过的乡镇学校——××中学,但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绿树成荫,一尘不染,鸽子在操场上散步,燕子在天空飞翔。我们学校老师形成的教风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校如家,爱生如子”。

××老师是我们学校德高望重的数学权威老师。他每天在学生上早自习的时候便到校了,坐在办公桌前,边写边算,头上的日光灯雪亮雪亮,他的鼻梁上架着深度老花眼镜,有时手里还拿着馒头啃着,有一回我看见他馒头上还有墨水。这一幕,印在了我的心中,也铭刻在了学生的心中。我和他教过一个班,学生在周记和作文里流露出了对他无尽的敬意和无限的爱戴,他是生活在花丛中的人。

学校有位女老师叫××,她是两个初三班的语文老师,还兼任班主任,她的丈夫唐宗宾老师也在我们学校,他是一个初三出口班两个初一新生班的外语老师,在这学期开校的第一周,他们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时间回家吃饭,虽然从家到学校只有十分钟左右的路程。没有办法,他们只好把电饭堡搬到了办公室,并从家里带来了米,一日三餐就这样在食堂里打点菜凑合着,晚上十点左右才能回家。

学校罗容老师一天在下课聊天时说:“我们家大人都是班主任,孩子上学都是自己去的,早饭是一包牛奶一个面包,边走边吃,可能有时上学脸也没洗吧,老师都叫我们管管孩子的生活了。”我们心里都是一阵辛酸,也许保和镇中的孩子都是这样长大的。

篇5

1991年我离开了北大,那一年我28岁。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做了个体户。当时我周围的很多人都说,俞敏洪,在你身上看不出有一点点做生意的基因。你出去的话,可能会死路一条。但即使在那种状态下,我依然很坚信,未来的世界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这一代人可以和“年轻”这两个字画上等号。

光阴荏苒, 20多年过去了,我们从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变成了50多岁的中年男人。我们不光年龄增加了,而且整个身心也似乎走向了中年。回头再思考,我想我绝对不能变成一个所谓成熟的人,在一个成熟的体制,以及一种舒适的状况下生活。我知道所谓的成熟,可能是意味着遮蔽你的眼光,磨钝你的锐利,意味着你有意无意会就看不起年轻人做的事情。而这些年轻人做的事情,在你看来是一种冒险、是愚蠢、是不规矩,在你看来是破坏和颠覆既定秩序。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说:“当你听到年轻人的自信满满、目中无人地满口胡言时,当你看到他的武断教条、偏执狭隘时,你生气做什么?你指出他的愚昧无知做什么?你难道忘了,你和他一般年纪的时候也是这般的愚蠢、武断、傲慢、狂妄?我说的是你、也说的是我。” 这句话给我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当我们自以为成熟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已经离开年轻人的世界很远,已经离开这个时代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年轻人的世界。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年轻人正在向我们走来,然后从我们身边走过,再走向比我们更远的地方。我们这一代人创业的时候,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做到今天的规模。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创业,在一两年之内就已经开始影响世界。我们几年前到美国facebook访问的时候,扎克伯格还不到30岁,却已经掌控着一个2000多亿美金市值的公司,而他的系统已经影响了8亿人的生活和生存状态。

当我们这一代人变老的时候,我们有什么办法去参与年轻人的事情呢?这对我们来说成了非常重要的话题。我至少每年做了两件事情:第一,我每年要面对200多万的大学生和中学生进行演讲,通过演讲我可以看到他们追求生命的火花,追求未来的希望。很多人不理解,说俞老师,把你的视频放到网上就有上千万人看了,你为什么还要去现场?我跟他们说,学生看我网上的视频,可能只激动一天,但我觉得走进他们的现场,他们可能会激动一个月。你走一天又重新走回原点不难,但当你在创业的路上行走一个月,你就会想想你是走向更远方好,还是走向你生命的原点好?我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工具化的帮助,每年很多年轻人经过新东方培训,进入到世界的顶级大学和中国的顶级大学。我还想做第三件事情,就是投资年轻人!你要知道,年轻人除了年轻什么也没有,但他们有闯劲、有勇气、有突破、有对新世界的拥抱;而我们除了没有年轻,似乎什么都有,我们有钱、有资源、有人脉,有创业经验等。因此,我相信,我们和年轻人的嫁接,一定能够开出奇异的花朵。

伴随年轻人成长,让我们自己也永远打上年轻的烙印。年轻等于希望、等于创意、等于颠覆,等于新世界。不管年轻人有多少的缺陷,这个世界一定属于年轻人。我希望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那天,如果我的墓志铭上一定要刻上一句话的话,希望这句话是:“他一生与年轻相伴!”如果到时候只有一个人来看我的话,我希望这个人是一个年轻人。

篇6

“书房门前一支梅,树上鸟儿对打对……”

婉转,悠扬——我这样形容它。别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没错,就是它——戏曲。

也许你会笑我喜欢它。“戏曲?不会吧?你也太土啦。现在哪儿还有人听这个啊!”原本,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我今天才发现了真正的它,然后,喜欢上了它。你听见了吗?它在诉说。诉说着千古的绝唱,诉说着永恒的经典,诉说着世界的惊叹。我想,它需要听众,我愿意听它诉说,用心。

第一次真正打动我的戏曲是它。那浓烈的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无数次的暗示,而那木头脑袋又屡敲不响,无奈于伤心离别。那颗心是火热的。我能感觉,我能触碰得到。而那股莫名的感动便也就通过我的指尖刺激了神经。

《梁祝》——一个不老的神话。人们惊异于它的凄美。又该怎样让它更广为人知呢?戏曲便为它插上了双隐形的翅膀,让它飞跃了国界,在世界自由翱翔。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让它来诉说这最初的神话,自然就成锦上添花,给予了它最好的诠释。于是,便有了千古绝唱。

经典,何谓经典?依我看,能绕梁三日,使人齿舌留香,便是经典。而那兼容二胡的温宛、铜锣的刚劲、琵琶的飞扬、月琴的优雅的戏曲又岂是“绕梁三日”?它是一种力量,穿透你身上的每个细胞;它是一股清泉,沁透了你的心脾;它是一缕阳光,贯穿于你的发梢到足底。于是,便有了“永恒”的经典。

篇7

唐朝诗人孟郊说的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话一点儿也不假,母亲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用终生都报答不完。

记得有一次我家吃肉。虽然我喜欢吃肉,但专挑瘦肉吃,对那肥肉,绝对是瞧都不瞧一眼。妈妈从棕色的汤中夹了块瘦肉,把它放到了盛土豆丝的盘子边沿,等待我来将它“干”掉。她又在汤汁里夹了一把,这次,夹到的却是一块我不爱吃的肥肉。妈妈没有一丝半毫的考虑,直接把那块肉送进嘴里,吞下肚中,妈妈吃的却是块肥肉!一切的一切我都看得那样真切,似乎是妈妈很早就想好了似的,一切都那么自然。

还有一次,我在学校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了,妈妈对我说:“把衣服脱了,换件新的,放到水盆里,一会儿我去洗。”说完,便忙活起来。晚上,妈妈帮我洗衣服,我跑过去,对妈妈说:“我也来试试吧,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妈妈答应了我。我的手一伸进水盆中,马上感觉到了一股冰凉刺骨的感觉。我的手条件反射般抽了出来,妈妈却说:“不会洗吧?还是我来吧!”于是,妈妈没有犹豫,直接把手伸进了水中。我想:妈妈的手一定很冰吧!这时,我的心酸酸的,一下子跑开了。

母爱,像一束柔柔的光,照亮我们的心灵;母爱像一杯热热的奶茶,温暖着我们的心脾;母爱更像一支无言的歌,把伟大传承。

妈妈在生活中无微不致地关怀我,每次想起来都令我激动不已。是啊,母爱如水!母爱如歌!母爱与我们一生相伴!

篇8

回归学生本位和为学生未来着想是教育的真正目标和根本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就是要求教育要回归学生本位,一切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教学行为要坚决杜绝。我们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考试的机器,把学校变成争夺高分的战场;“劳动者”、“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就是要求教育要培养各种不同的人才,真正为学生的未来着想,不可“一刀切”,要因人而异,能做科学家的去做科学家,能做商人的去做商人,能做农民的去做有技术的农民,也就是“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现代社会的人才结构是多元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所以高中教育将更加追寻对学生的未来设计及长远影响。什么是人才?我们认为,只要有社会责任感、勤奋努力,为社会作出一定贡献的就是人才。要树立人人成才观念,树立多样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尊重学生的选择,做好发展指导。

高中阶段是学子确立志向、初步确立社会责任感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对于学生一生的影响往往是深远的,因此,要办高中教育就要办影响学生一生的高中教育。

一、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的内涵

什么是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我认为,就是强调教育对人终身发展的意义,摒弃短视的功利性教育行为,为学生未来发展着想。这样的教育,强调对师生关系、教育方法、教育途径等各因素的综合考虑和最佳组合,将现阶段高中教育的负面影响缩小到最低水平,实现教育的工具I生与价值性的统一。

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就是要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帮助学生确立远大志向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学生走向未来做好身体的、心理的、习惯的、能力的、知识的准备。

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就是要学校树立多元人才观念,改变“唯分数论”,改变学生评价体系,尊重学生个性,进行最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要大胆进行课程革,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整个社会改变教育观念,不能以高考论英雄,缓解教师压力,让教师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实现教育的本质性回归。

二、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的特征

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有如下三个特征。

特征一:在时间维度上实现当前与长远的统一。学校既关注高中的三年,又关注学生的一生。

高中的学习生活是非常紧张的,可以说是从小学到博士中最牛的,教师传授的知识密度极大,高三学生的大脑高度紧张,这在国外是少有的。学校就是要把他们送到高一级的学校,还要为全体学生的一生着想,因此学校的工作不仅仅是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最终为走向社会服务。首先,学校要确立分数和能力不能偏废的教育思想。对分数负责,这是我们在当今教育体制下必须履行的职责,没有分数就不被录取,高中教师没办法;成绩一旦滑坡,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学校吃不消。对能力负责,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让学生成为“高分低能”的人,更不能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兼顾分数与能、力,这是对学生的整个人生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其次,教师要明了“钉子原理”,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全面发展好比“钉帽”,学有所长好比“钉尖”,“钉帽”和“钉尖”构成一个钻力极强的物体。如今的社会发展已经趋于多元化,通才与专才结合才更有市场。因此,学校既要重视全面发展,又要重视学有所长;既要重视通识教育,又要重视专业拓展。

特征二:在空间维度上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学生既要有远大志向,又要有社会责任感。

高中时期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学校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成为有社会理想的青年人。高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所以学生要将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特征三:在价值维度上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学校要既重科学精神,又重人文关怀。

科学求“真”,利在成长;人文求“善”,利在成人,二者不可偏废。如今的社会,术业有专攻者不乏其人,可社会各界都在抱怨人情的淡漠与疏离。这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功利之心过盛,忽视了人文的东西。因此,学校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做人,求学与做人二合一,达到社会和谐,让人间充满爱。

高中三年与整个一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在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结合学校传统,确立了三条办学原则:一是品德的培育优于学科知识的传授;二是关注学生的心灵,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三是协调教育各要素间的关系,精心设计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细节。

三、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的关键点

与此同时,深入挖掘影响学生一生的积极教育元素,抓住五个关键点,即文化理念的传承发展、师资队伍的多路径打造、特色教改的多元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和校友榜样的“后实验教育”。

关键点一:文化理念的传承发展。

学校文化是基于历史特点形成的,是一种潜在而作用显著的力量,它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突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力。本校以校训“明心知往、力行求至”为核心,形成了“文明、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严谨、务实、灵活、求精”的教风,“勤学、善问、多思、扎实”的学风,这些文化理念观发挥着凝聚力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突出校史资源的感染力。学校要进一步挖掘校史文化当中的有利因素,学生慢慢了解这些资料后就会有所感悟。1961年1月5日,雷锋曾来到了实验园,为全校师生作了一场生动的报告,这成为我校历史上的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传统便在这里扎下了根。

突出文化校园的熏陶力。学校要加强物质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班级文化、社团文化建设,努力建构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让学校的每一寸土地都说话,每一个文字都经得起推敲,一景一物都发挥育人的作用。

关键点二:师资队伍的多路径打造。

教育是一项用人格影响人格的事业,教师的素质、人格及敬业精神对学生有着长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始终把建设一流教师队伍视为办学的根基,确保有一个杰出的名师群体,这是办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的根本。每一位教师都要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并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代名师。

弘扬师德,倡导献身教育、为人师表的风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六方面要求。基于此,我们提出三个反对,三个提倡,即反对有偿补课,提倡外出讲学;反对只知教而不知专业充电,提倡终身学习;反对一般性完成工作状态,提倡追求卓越。

立足校本,探索建立名师成长机制。在实践中,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观摩、知识竞赛、主题研讨等活动,培养实践智慧,张扬教学个性,促进教师成长。同时,学校切实推进名师工程,发挥特级教师、学科标兵教师的作用,强化激励体制,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向学者型的轨迹发展,学校教师中各类专业教育学会会员、理事、理事长的占有比例逐年提高。

关键点三:特色教改的多元探索。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办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更应该抓住这个主阵地,进行教改的多元探索。

夯实“备、教、批、复、考”的教学根基,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学校不断完善教师的备课、教案书写、课件制作、作业批改、习题布置、测验与考试、试卷讲评、成绩反馈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细化每一个工作环节,努力做到科学、规范、严谨。

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努力打造减负高效的课堂。学校成立了教学督导室,做好课堂评价与反馈的督导工作;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分析学校当前教学问题;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打造高效课堂。

全面推进新课改,探索课程新思路。首先,学校要向国家课程要质量、要水平、要效益,向优质、高效方向攻关,探索预学—导学—复学层层递进的课堂教学力式,达到学会—会学—创新的三环递进的教学目标。其次,建立菜单式可选择课程体系,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地增加选修课程。目前选修课的模板按照年级分为高一、高二两大体系:高一年级选修课涵盖人文素养、科学探究、身心发展、生活技能、科技创新、体育艺术、奥赛辅导、外国语言等几个领域,供学生进行选择;高二年级选修课则以专家讲座、互动交流等形式呈现,学生可以凭借兴趣爱好选择,而高三不予安排,全力冲刺高考。

关键点四: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

优化人才培养渠道。坚持德育为首,进一步完善我校独创的德育“432211”工程,强化我校在全国率先提出的“双成+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大型活动课程化、小型活动社团化。在德育的基础上,力抓智育就顺理成章了。

丰富人才评价视角。学业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同时将德育课程的学分制管理作为学生评价的有益补充,将德育课程与社团系列活动学分化,逐步建设多种可供选择的活动课程,探索出学生自主选修学分制度,建立起适合我校学生成长的科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学校关注学生的未来,加强学生指导,逐渐形成心理咨询、学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的服务格局。

拓宽人才发展多元路径。提高教学质量,占领高考市场,即坚持国内高考路向;为体育、艺术、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等特长人才提供发展条件,实现优进高出,即兼顾特长生发展路向;放眼世界,拓宽国际留学渠道,即拓展国际升学路向。

关键点五:“后实验教育”的完善与丰富。

加强与校友的联络与沟通。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资源,无论身在何处,都永远是母校的学子。因此,通过校园网上平台、E-mail、校友聚会等方式加强联络与沟通,成立校友总会与校友分会,为各届校友回校聚会提供条件。每逢新年,向中外各地校友致一封信,向校友们汇报学校一年的发展动态。

整理校友文化。在校刊《教育信息》上开辟校友撷英栏目,每期介绍1至2位校友;在众多校友中选择一些杰出代表,出版《实验学子风采录》,保留校友资讯,与校友及在校生共享。

突出杰出校友对在校学子的精神引领。开设校友大讲堂,请杰出校友回校作报告,分享成长感怀;以7位院士校友的名字命名院士班,院士班学生与院士校友保持书信往来,实现零距离接触。

篇9

很多时候自己喜欢一个人呆着,不是讨厌这个世界,也不是厌恶周围的人和事,只是喜欢一个人的宁静,喜欢一个人的感觉,但是当渐渐的走出一个人的圈套时,发现自己失去了很多东西。现在的自己就像是寄生虫一样游走在自己的生命旅途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将会是终点。

静下心来扪心自问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什么时候自己学会了认命,什么时候自己生活失去了追求,什么时候自己只剩下一个躯体……。当所有的疑问如潮水一样涌进自己干枯的大脑时,我才猛然的醒悟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在滚滚红尘中沉沦。没有自我,没有追求,只是看着别人的脚步在前进,却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自己为何而生。

小时候自己会为了学会骑自行车而摔得满身是伤,会为了父母的夸奖而努力学习,会为了别人的冷嘲热讽而拼劲全力。而如今的自己呢,是不是真的麻木了,甘愿停留在原地?自己每天在想着什么呢,想着今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在那里玩。。。。。原来真实的自己竟然这么的不堪。虚荣,浮躁,自以为是,但其实什么都不是。

篇10

唐朝诗人孟郊说的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话一点儿也不假,母亲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用终生都报答不完。

记得有一次我家吃肉。虽然我喜欢吃肉,但专挑瘦肉吃,对那肥肉,绝对是瞧都不瞧一眼。妈妈从棕色的汤中夹了块瘦肉,把它放到了盛土豆丝的盘子边沿,等待我来将它“干”掉。她又在汤汁里夹了一把,这次,夹到的却是一块我不爱吃的肥肉。妈妈没有一丝半毫的考虑,直接把那块肉送进嘴里,吞下肚中,妈妈吃的却是块肥肉!一切的一切我都看得那样真切,似乎是妈妈很早就想好了似的,一切都那么自然。

还有一次,我在学校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了,妈妈对我说:“把衣服脱了,换件新的,放到水盆里,一会儿我去洗。”说完,便忙活起来。晚上,妈妈帮我洗衣服,我跑过去,对妈妈说:“我也来试试吧,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妈妈答应了我。我的手一伸进水盆中,马上感觉到了一股冰凉刺骨的感觉。我的手条件反射般抽了出来,妈妈却说:“不会洗吧?还是我来吧!”于是,妈妈没有犹豫,直接把手伸进了水中。我想:妈妈的手一定很冰吧!这时,我的心酸酸的,一下子跑开了。

母爱,像一束柔柔的光,照亮我们的心灵;母爱像一杯热热的奶茶,温暖着我们的心脾;母爱更像一支无言的歌,把伟大传承。

妈妈在生活中无微不致地关怀我,每次想起来都令我激动不已。是啊,母爱如水!母爱如歌!母爱与我们一生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