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工作范文

时间:2023-04-04 11:3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试点工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试点工作

篇1

周转指标的涵义应明确

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规定:“挂钩试点的规模控制和管理,通过下达一定数量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周转指标来进行。挂钩周转指标专项用于项目区内建新地块的面积规模控制,并在规定时间内用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耕地面积归还,归还的耕地面积数不得少于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在实际工作中,一般的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土地,按照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变更不可能全部为耕地,还可能有园地、林地或农村道路、沟渠等其他农用地。上述挂钩周转指标的涵义前后不一致,前指拆旧地块的面积(用于建新地块的面积控制),后指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耕地面积(用于建新地块占用耕地面积控制)。例如,一个项目区拆旧地块面积为7公顷,复垦出来的耕地为6公顷,其他农用地为1公顷,那么,挂钩周转指标到底是7公顷还是6公顷呢?如果是7公顷,项目区内耕地就减少了1公顷;如果是6公顷,项目区内拆旧地块上将“留守”1公顷建设用地。 挂钩试点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周转指标只用一个数据,是不能全面反映国家对挂钩试点工作基本要求的,需要进一步细化。参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指标结构,周转指标应包括:(一)农用地转用指标。这个指标用于控制建新地块的规模,即上述例子中的7公顷。这里的农用地包括未利用地,否则将达不到控制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规模的目的。(二)土地复垦补充耕地指标。这个指标用于控制建新地块占用耕地的规模,即上述例子中的6个公顷。这样周转指标就具有了双重控制的功能,可以保证项目区的封闭运行。

建新地块不可先行定位

目前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规划方案要求建新地块定位,并提供土地勘测定界图,但一般情况下此时并没有落实具体的建设项目,场地选择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因此,建新地块的定位等于为一块土地寻找适宜的用途方向,即建新地块长宽、形状、面积已定,等着套现适宜的建设项目。这是很不现实的。假如建新地块面积为2公顷,某建设项目只需要1.8公顷用地,剩余的O.2公顷怎么办?给这个建设项目不符合节约利用土地标准,不给这个建设项目又不够上另一个建设项目。由此看来,建新地块先定位的方法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套枷锁,不符合项目选址的一般规律。

因此,项目区的确定取决于符合复垦条件的拆旧地块,建新地块只具有面积属性,且能自我拆分和与其他项目区建新地块组合,但不具有形状、空间等属性。在项目区实施规划阶段,建新地块只是一个量,只有在项目区实施的过程中,有了具体的建设项目,建新地块才能在城镇建新用地区内定位,这时建新地块才能由虚拟状态走向确定状态。

此外,要求建新和拆旧地块在地域上尽可能接近是没有道理的。项目区一般控制在市、县行政辖区内就能够满足项目区实施和管理的需要,“在地域上要尽可能接近”的原则容易对建新地块的选址产生误导。建新地块的区位和空间属性通常依据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具体建设项目的情况等来确定的,而不是拆旧地块的具置。

启动资金宜采用财政资金

挂钩试点中,除了挂钩周转指标要求封闭运行,资金也原则上要求封闭运行。使用挂钩周转指标的建设项目,收取的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等费用要能满足拆旧地块的补偿、复垦等用途的资金需求,无需注入外来资金。为保证资金供给,耕地开垦费应参照拆旧地块的复垦预算收取;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按国家规定收取;土地出让金依建新地块所处位置以土地评估值为基准,按不同的供地方式确定。由于建新地块的地价因所处位置不同而不同,所以建新地块落户的区域应考虑拆旧地块各项费用的大小,否则项目区内的资金将入不敷出,资金无法封闭运行。

要想形成健康的资金流,必须落实启动资金,这样健康的资金流才能激发起来。针对项目区建设初期,建新地块上的建设项目一般落实不下来的实际情况,启动资金宜采用财政资金,用于拆旧地块的补偿、复垦等支出。待建新地块落实了具体的建设项目,收取了相应的费用再归还启动资金。这样可以保证项目按规划及时实施,防止因启动资金问题而导致项目区建设搁浅。

篇2

一、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的主要动因

党的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展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精神、顺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立足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增强乡镇一级统筹能力的需要。乡镇一级是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引领村级发展的“龙头”,乡镇不强就难以强县、兴村,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就难以落到实处。从我市总体情况看,乡镇一级还比较薄弱,经济实力弱、收入水平低、产业基础差、统筹能力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全市156个乡镇中,进入全国“千强镇”行列的只有6个,其中3个还位居900名之后,多数乡镇靠转移支付维持正常运转。加快培植建设一批经济强镇,引领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我们开展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二是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需要。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到74%;又是煤炭资源大市,未来几十年内,采煤塌陷地将多达近400万亩,人口持续增加、耕地持续减少,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压力。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大量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仅靠大中城市和城市大工业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最现实、最可行、最有效的途径和办法,就是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必须要有产业支撑,这个支撑产业无外乎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立在农业“母体”产业基础之上的、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另一方面通过招、引、联和城市工业辐射转移,加快发展新兴工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新兴工业化必须节约用地、保护环境、集约发展,走园区化的路子。市虽现有94个建制镇,但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辐射带动力不强等问题,去年全市城镇化率为4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市的农业基础较好,但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较慢,特别是规模大、档次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发育慢、数量少。我们建设的新型乡镇,主要模式是依托现有的1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实行“镇区(园)合一”,以区为主,以区带镇,以镇促区,相互促进,加快建成营业收入过百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强园区、强乡镇,实现以工促农、以镇带村、融合发展的目标。这个发展过程,就是加快推进“项目进园区、居民进社区、农民变市民”的过程,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是加快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促共进的过程。

三是实现创新发展,突破当前改革发展中突出问题的需要。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必然会遇到传统习惯的挑战,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改革创新更是如此,必须以试点探路和引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一体化进程,必须彻底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在深层次和关键领域突破。当前从发展上看,面临着“无形”和“有形”两个方面的制约,体制机制障碍是“无形”制约,土地和发展资金问题是最突出的“有形”制约,“无形”甚于“有形”,“无形”制约不破解,“有形”制约也难以解决,体制机制创新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实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中国改革的发端,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但需要深化完善,特别是乡镇一级的行政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讲多少年来没有大的改变,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重点和难点也集中体现在了乡镇这一层面,有些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譬如,加快工业化步伐,是以工促农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园区建设上存在着与相关乡镇“两张皮”的体制障碍;县乡两级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但多数是“吃饭财政”,缺乏统筹实力和服务能力,建不成服务型政府,统筹变为“通愁”;建设新农村的任务艰巨繁重,需要广大基层干部充满着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干劲,但传统的用人和分配机制,难以充分调动和持续保持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如土地问题,严格保护耕地、实现占补平衡是一项基本国策,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都需要建设用地,土地从哪里来?必须立足当地实际,走好挖潜存量、用好增量的路子。我市现有村庄占地近150万亩,其中不同程度的“空心村”占到近三分之一,也就是说闲置近50万亩;传统的迁村并点、旧村改造,所节约腾出的土地不到三分之一,如走好社区化、公寓化建设路子,就能节约腾出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潜力巨大,但必须解决开发建设上的诸多难题,需要典型引路。全市近几年内有近600个压煤村庄需要整体搬迁,长期的压煤搬迁村多达3600个,如何结合农村新型社区和小城镇建设,切实解决好搬迁村群众“安居”与“乐业”的问题也需要积极探索、积累经验。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必然趋势,在稳定和完善现行经营制度的前提下,需要在组织形式、经营模式等方面勇于创新的先行者。从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要求上讲,都需要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我们推行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就是为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现实选择,力求把试点乡镇建设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板区、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促共进的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引领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基于上述考虑,从去年9月份开始,我们组织专门班子首先在市内开展调研,然后到成渝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江浙一些发达地区实地考察学习,经过反复研究论证,确定了试点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有关政策,制定了《关于推行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于今年5月份召开会议动员部署、正式启动。

二、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的基本设想

我市首批试点乡镇确定的基本原则是,依托12个县市区所属1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2个省级工业园,与所涉及乡镇村进行整合,除市中区不具备整合条件外,11个县市区各有一个“镇区合一”的试点镇,其中兖州、邹城各另有一个“镇园合一”的试点镇。试点工作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我们把此项试点工作定名为“新型乡镇建设”,就是要在以下九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一是推行“镇区(园)合一”的新模式;二是调整区划拓展发展新空间;三是下放权力赋予乡镇一级更大的行政管理新职能;四是理顺乡镇一级财政体制,建立名副其实的镇级新财政;五是探索破解一些发展方面遇到的难点问题有新突破;六是配套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优化发展新环境;七是形成激励约束新机制激发内部新活力;八是实现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九是走出一条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在发展目标上,明确提出到2015年,各试点镇要达到四个方面的建设目标:一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形成产业支撑新优势;二是实现基础设施统筹建设新突破,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三是构筑城乡公共服务新体系,形成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局面;四是健全镇村管理服务新体制,实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目标。每项目标中都规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和必须达到的标准。

(二)基本原则。鉴于这项工作涉及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发展模式、领导方式等各个层面,要求在试点工作中必须把握好四条原则: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协调、科学布局。充分发挥科学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坚持把新型乡镇建设规划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组群结构大城市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大格局中,防止盲目发展,无序建设。二是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旗帜鲜明地鼓励探索、支持改革、激励创新,允许改革探索中有失误,不允许固步自封、无所作为。三是坚持产业支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定不移地把产业强镇富民、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放在突出位置,走以产业发达推进城乡发展、以城镇发展带动产业振兴的路子。四是坚持动态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在试点乡镇管理上能进能出,不搞“终身制”;在干部使用上能上能下,搬倒“太平椅”;在经济待遇上有高有低,论功行赏。

(三)主要任务和相关政策措施。一是推行“镇区(园)合一”模式。将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与相关乡镇合二为一,一套班子,两个牌子,实行“特区模式、以块为主、自我运作、自我管理”的管理体制。为扩大新型乡镇规模和拓展发展空间,将园区发展规划所涉及乡镇或部分村统一整合到试点乡镇管理。整合中调整行政区划涉及29个乡镇(街道办)、140个村(居),共减少建制镇4个,除个别镇外,试点镇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二是扩大新型乡镇管理权限。按照“依法下放、支持发展、责权统一”的原则,将市、县(市、区)发改、规划、建设、财政、税务、国土、环保、经贸、外经贸、人事、劳动保障、交通等部门的部分行政管理和审批权,通过授权或委托的形式下放给新型乡镇。同时本着有利于促进发展、不增加乡镇负担的原则,市、县两级有关行政执法权限,凡是能下放和授权、委托的,都下放给新型乡镇行使,并由其承担相应责任。三是创新用人和分配机制。新型乡镇实行全员聘任制,建立收入分配与工作实绩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干部的使用管理彻底解决等靠熬、论资排辈和干好干孬工资奖金一个样的问题。四是理顺财税管理体制。按照分税制要求和财权与事权相一致、增加基层财力的原则,建立以新型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的镇级财政体制。新型乡镇财政收入除按规定上缴中央和省部分外,市及市以下留成的新增财力按不低于50%比例返镇,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型乡镇规划区范围内按有关规定征收的各项规费,除按规定上缴中央、省部分外,市留成部分全部返镇,县市区留成部分80%返镇。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里将列入市本级财政预算的工业发展资金、服务业引导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科技创新资金、推进对外开放资金等专项资金加以整合,重点向新型乡镇倾斜,同时要求县市区尽力支持试点乡镇建设和发展。五是探索完善土地管理使用新路子。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和年度新增计划适当向新型乡镇倾斜。新型乡镇规划区内通过搬迁改造建设集中居住区腾出的土地,积极申报置换为建设用地,用于园区项目建设。规划区以外撤村建居、合村并点腾出的土地,按照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的要求,一部分等量复垦为耕地,其余部分可转换为建设用地,鼓励支持建设新型社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租赁、转让、转包、入股等形式合理有序流转,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集中,鼓励发展农业公司、合作农场等规模经营。六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乡镇可成立建设发展投资公司,具体承担资本运营服务。鼓励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新型乡镇开展业务,对新型乡镇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安排一定额度的贷款予以支持。允许农民以房产、土地承包经营收益权等作抵押贷款,引导支持建立村镇银行和信贷担保组织,积极推行农业政策性保险,鼓励支持各类民间资本投资新型乡镇建设。七是加快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新型乡镇全面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建立平等择业、充分就业机制。凡在镇驻地及园区从事二三产业、有稳定职业、固定居所的人员及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平等享受教育、医疗、就业、兵役、社会保障等方面待遇,并承担相应义务。八是健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保障制度。加快新型乡镇撤村建居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乡村治理机制。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四荒”资源、林权、水域等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金融保险支农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服务组织,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在各个主导产业链和专业村建立较为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农民培训制度和社会治安服务网络等。

篇3

(一)建立健全“救急难”工作机制。根据《民政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确定全国“救急难”综合试点单位的通知》及省民政厅要求,我县作为省民政厅今年在全省范围内择优选取的8个县(区)全国“救急难”综合试点单位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试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县委常委陈翔任组长,副县长周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教育和科学技术知识产权局、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卫计局、县公安局、县残联等10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救急难”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救急难”对象主动发现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乡(镇)一级也成立相应协调机构,村(居)一级确立一名“救急难”工作信息联络员,以此确保“救急难”工作的开展。

(二)启动“救急难”工作机制。经多次反复酝酿和县政府相关会议讨论研究,我县2015年8月18日印发了《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救急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X县“救急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工作措施。重点确定了及时主动发现“救急难”对象、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加强救助信息资源共享、全面落实各项救助任务、规范“救急难”工作流程、加强资金管理、加强监督管理等工作措施。现通知已下发全县34个乡镇及县级相关部门,我县“救急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三)设立“救急难”工作服务窗口。为确保““救急难””试点工作实施,在全县34个乡镇政务大厅、便民服务大厅等,均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救急难”服务平台及服务窗口,县一级设立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8个专项救助服务窗口。县民政局设立“救急难”专门求助电话:XX,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截至目前,发放“救急难”资金6.8万元,其中临时救助资金1.9万元、慈善救助资金4.9万元,累计实施“急难”救助31户次。

二、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

(一)困难问题

一是专项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由于我县“救急难”试点工作于8月份才开始筹划实施,县财政年初未纳入预算,经费保障困难。为切实帮助遭遇突发贫困的群众解决困难,保障“救急难”试点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现救助资金县民政局正在自筹,也在积极向县财政争取支持。

二是专业人员缺乏。我县“救急难”工作县级相关部门、乡镇现已挂牌,成立了专门机构,但“救急难”工作全面铺开后,救助面广,要求救助的对象会越来越多,缺乏相应的编制和专职人员。

(二)意见建议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建议县级财政既要加大“救急难”业务经费的投入,也要安排“救急难”日常办公经费的投入。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州出台对县级业务经费和工作经费的补助政策。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捐助“救急难”救助资金,建立“救急难”救助资金常态化捐助机制,确保“救助及时”、“救助有方”。

篇4

按照省、市有关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市近年来开展试点工作的实际,现就做好2012年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2012年再选择3-4个经济基础较好,城镇化水平较高,二、三产业就业吸纳力较强的县市区做为试点,总体试点比例达到50%左右。按照试点工作“五统一”的总体思路,试点地区要建立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有效服务的就业服务体系、劳动管理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和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研究探索社会失业率统计制度等“突破性”工作,为下一步在全市范围开展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积累经验。

二、工作要求

(一)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指导意见》规定,加快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建设,按照“八到位”的要求,重点解决好人员编制和经费问题,争取年底以前,每个街道(乡镇)有2-3名劳动保障专职工作人员,实现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制度、工作、软件、网络“八到位”的建设目标。建立劳动保障协理员制度,试点县市区要在8月底前,在所辖的行政村进一步健全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就业岗位信息和基础资料填报等方面的作用。同时,要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对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岗位培训,更好地服务于试点工作。

(二)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试点县市区要充分发挥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和劳动保障协理员的作用,在三季度前对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劳动者,开展一次就业状况摸底调查,全面掌握劳动力资源状况,做到“七清”,即:年龄清、技能清、文化程度清、家庭状况清、就业意向清、就业去向清、工资收入清。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就业信息网络,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三)建立社会失业率统计制度。试点县市区在建立城乡劳动者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失业状况的界定标准,试行社会失业率统计制度,即将农村劳动者就业、失业状况和城镇劳动者就业、失业状况合并统计,确定社会失业率。社会失业率不公开,作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制定就业政策的依据。

(四)强化进城务工人员培训。试点县市区要免费对初次进城务工人员开展以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引导性培训。有计划的制订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分解任务,安排落实资金,对劳动年龄段内,有培训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今年重点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和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

(五)完善就业政策。试点县市区要以城乡统筹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和充实积极就业政策,把进城务工人员逐步纳入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加大政策覆盖力度。今年要重点抓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延伸,使从事个体经营或返乡创业的农村劳动力享受到小额担保贷款。

(六)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试点县市区要按照“数据集中、服务下延、上下联网、信息共享”的原则,加强试点地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年底前把信息网络延伸到乡镇,有条件的地方可延伸至村,形成连通城乡的信息网络。同时,利用广播电视和远程教育等现代手段,固定栏目和时间,将职业供求、工资水平、培训信息等发送至村。

(七)制定试点实施方案。被确定为试点的县市区,要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当地实际,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于6月30日前报市人社局劳动就业办公室。市人社局将及时调度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定期开展专题研讨和阶段总结,积累试点经验。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将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建立季通报制度,实时通报试点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各地开展工作的好做法和新鲜经验。适时召开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成绩,交流经验,探索思路,进一步推进试点工作开展。

(二)资金保障。试点地区要统筹使用好促进就业资金、征地调节金(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经费)、失业保险促进就业资金等,发挥各专项资金最大效能,以满足各项试点工作的需要。试点地区可从本级预算安排的就业资金中,按照每人每年不超过500元的标准,对农村劳动保障协理员给予岗位补贴。

篇5

2015年9月,公司印发《设备主人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广州局对设备主人管理工作进行试点探索。广州局积极落实公司要求,承接细化工作方案,成立专项工作组,选取试点站点(班组)、明确工作要求,在生产部门进行设备主人管理模式试点工作,为总结工作经验和不足,不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特开展试点工作总结汇报。

一、工作目标

根据网公司《设备规范化管理标准(试行)》、公司《设备主人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按照“试点应用,分层次、分阶段,突出核心”的思路,以设备为主体,开展核心业务监督,建立设备主人管理机制。通过监督设备管理各专业工作计划的制定、执行与回顾,向上承接管理要求,避免设备管理责任缺失问题;向下明确执行要求,确保设备规范化管理要求落地。强化设备管理责任传递链条,实现促进设备规范化管理、提升设备运维管理水平的目标。

二、工作思路

1、必要性分析

目前,变电专业工作分变电运行、变电检修两大业务领域,分别由不同部门组织开展工作,业务相对独立。某些业务流程节点较多,不同部门分别负责同一业务流程中的不同节点,虽然可以通过制度、标准对流程节点加以规范和管理,但是一旦制度空白或者理解偏差,极易造成流程中断,导致责任链条断裂,不利于生产业务的闭环管控。并且,运行班组按照“三班倒”的模式开展工作,运行业务本身也存在持续性不够的情况,可能出现表面上各运行班组都在负责、实际上无人关注等“人人都在管,实际无人管”的现象。

输电专业工作按运维一体化开展,日常巡视和检修维护均由输电班组人员开展,工作整体性较好。但是输电专业往往以班组为整体,统筹安排班组工作,部分工作未具体到人或者工作持续性不够,缺乏对设备的持续管控。此外,输电业务区域分散、跨度大,也增加了工作管控的难度。

基于以上实际问题,目前设备管理各环节“工作是否达标、执行是否规范,整改是否及时”等问题缺少责任主体去持续跟踪、监督整改情况。因此,很有必要在现行设备管理模式下,并行建立监督机制,为每类设备或某区域设备配置专人,负责所辖设备的全方位监督,实现每台设备有人跟踪、有人检查、有人维护、有人负责,提高发现问题、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效率,强化设备管理责任传递链条。

2、总体原则

(1)厘清工作主次,明确工作职责。设备主人的职责定位为“第三方”管理、检查、督促整改,监督原有业务的执行环节,不改变原有业务的执行流程。因此,设备主人不能混淆了作为原有业务流程节点的职能与“第三方”的监督职能。

(2)突出核心业务,确定工作内容。生产业务管理内容众多,流程节点复杂,在设备主人试点探索阶段,尚无成熟的经验,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应立足于基础性工作、设备运维直接相关的核心业务,衔接网公司《设备规范化》要求,便于统一各部门认识,有效推进设备主人试点工作,快速积累工作经验。如设备台账图档等基础性管理工作,缺陷管理、检修维护计划、运维策略等核心业务管理工作。待设备主人管理机制运转顺畅后再逐步增加工作内容。

(3)兼顾生产实际,分步试点实施。广州局管辖站点众多,在设备主人管理模式探索阶段,不宜在所有站点开展。同时,考虑到不同站点之间比较、借鉴性,分别在变电、输电专业各选取两个站点(班组)开展试点。其中,变电专业,选取投产年限相对较短、设备较多且运行趋于稳定的穗东换流站代表特高压直流,投产年限长、设备较少且运行稳定的肇庆换流站代表常规超高压直流作为试点;输电专业,选取班组管理工作相对出色的输电6班(广州工作站)、输电9班(增城工作站)作为试点。

(4)弱化责任考核,提倡正面激励。设备主人管理模式属于当前运维模式之外的另一套体系,本身不是岗位职责规定的任务,在设备主人管理模式处于探索、试点阶段,工作流程、机制均不完善,应以激励为主,提高设备主人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不进行考核,以免造成设备主人“只关注自身管辖设备”,不关注其他设备,而忽略了自身岗位职责范围内业务。

(5)确保主体唯一,配置设备主人。公司方案要求变电设备配置2名设备主人,分别由运行和检修人员担任。目前管理模式下,各站设备的检修业务由检修班组长进行统筹管理,检修班组长对其负责维护站点设备运行情况均要掌握,相当于班组长即为检修主人。同时,同一设备配置多名设备主人容易造成责任缺失或者职责界定不清,因此,每类设备只配置一名设备主人,由运行人员担任,真正履行主人职责。

三、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2015年9月,公司印发《设备主人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广州局对设备主人管理工作进行试点探索。

2015年10月,广州局在认真领会公司设备主人建设工作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局实际开展积极讨论,印发《广州局设备主人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设备主人工作职责,选取穗东站、肇庆站、输电6班、输电9班作为试点站点(班组),开展台账图档管理、缺陷管理、检修计划管理、运维策略管理四个模块的工作监督,明确 设备主人工作运转机制等。

2015年11月,设备部组织开展工作方案宣贯培训暨设备主人试点工作动员会。各生产部门、试点站点和班组利用部门例会、站务会、班组安全学习等形式,对方案进行学习和讨论,并按方案要求配置设备主人61名、制定设备主人工作计划。变电二所还专门组织专题会议,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了部门设备主人试点工作方法。

2015年12月,按照方案要求,各试点站点、班组正式启动设备主人管理工作。

2016年1月7日,设备部组织召开设备主人第一次月度例会,讨论试点过程中好的做法和遇到的问题,对方案中部分执行性不强的措施及时纠偏,并对下一阶段做法进行讨论和明确,进一步增强了设备主人管理的可执行性,推进设备主人管理现场落地。

2016年3月3日,组织召开设备主人第二次月度例会,对试点工作进行回顾,初步总结设备主人建设工作经验,理顺工作流程并固化已有成果。3月29日,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总结报告编写内容和要求。截止3月底,变电专业开展检查、监督工作1052项,对于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均通过工作联系单进行跟踪和反馈,共发出工作联系单51份,主要问题为部分厂家维护手册缺失、不具备消缺条件的常发同类的缺陷、消缺后未及时填写消缺记录。输电专业开展检查、监督工作602项,发出工作联系单27份,主要问题为设备变更后台账更新不及时、部分树障未及时清除等。

2016年4月,根据方案要求进行设备主人试点工作开展全面总结,形成总结报告。

四、工作模式

1、总体运转机制

根据设备主人管理的总体思路,设备主人开展检查、监督工作,沿用“计划+表单(记录表格)”工作模式,按照“确定工作内容-配置设备主人-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工作监督-反馈存在问题-定期分析总结”的模式,实施设备主人管理,持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设备主人总体工作流程见附件1。

(1)确定工作内容

根据工作内容总体思路,在试点阶段,首先立足于基础性工作、设备运维直接相关的核心业务,按照“先简后繁,已有标准的先执行”的原则,确定从设备台账图档管理、缺陷管理、检修计划管理、设备维护管理四个维度开展设备主人工作。同时,以《设备规范化管理标准》为工作要求,促进设备管理水平提升,避免“两张皮”。

(2)配置设备主人

变电专业按照“一类型设备配置一主人”的原则,由站长结合设备重要程度、人员技能水平配置设备主人,建立设备主人档案,实现设备的全覆盖。同时,明确相应设备的检修责任人或联系人,负责跟进发现的问题。变电设备主人配置表见附件2。

输电专业按照区域,由站长根据输电线路外部情况、人员技能水平配置设备主人,设备主人负责责任区域内输电线路、杆塔及外部环境的管控。输电设备主人配置表见附件3。

新设备投运、设备变更、人员岗位调整等情况发生时,及时更新设备主人档案。其中,新设备投运或设备变更前一周、人员岗位调整后一周内,做好相应变化管理。

(3)制定工作计划

设备主人针对所管辖设备,围绕工作内容,收集设备主人监督工作所需的资料(如三年滚动计划、消缺计划等技术资料、手册),按照设备主人工作流程、管理节点及跟踪时间要求,每月25日梳理制定需要跟踪的工作,形成下月设备主人工作计划,格式见附件4。

(4)开展工作监督

按照设备主人工作计划,逐项开展工作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一是检查工作到期是否开展,二是检查已执行的工作是否符合规范,并按照附件4填写工作记录。

(5)反馈存在问题

当设备主人在检查和督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及时填写设备主人工作联系单(附件5)报站长,由站长统一编号后反馈给被监督对象所在部门专责,对口部门专责2日内对工作联系单进行反馈。设备主人根据收到的反馈联系单对整改情况跟踪,直至问题处理完毕。

(6)定期分析总结

设备主人每月25日对台账图档管理、缺陷管理、检修计划、设备运维管理工作运转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形成记录(附件4),记录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对于未能及时整改的问题进行持续跟踪,并编制月度总结报告(附件6),对当月开展设备主人工作发现的问题、需协调的问题、好的经验做法等进行分析总结。

2、具体工作内容

设备主人管理工作内容包含台账图档管理、缺陷管理、检修计划管理、设备运维管理。以下按变电和输电专业,分别对具体开展内容进行说明。

(1)台账图档管理

根据台账图档管理规定,设备主人负责监督所管辖设备台账和图档资料(使用说明书、图纸)等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设备变更时监督落实台账、图档的变化管理。

Ø 变电专业

管理内容

管理职责

内容

分类

监督资料

(支撑材料)

工作内容

时间要求

台帐图档管理

监督所管辖设备台账和图档资料等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设备变更时监督落实台账、图档的变化管理

图纸资料及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厂家图纸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安装图纸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设计规范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设计变更证明文件和实际施工图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大修技改资料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科技项目资料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图档信息管理

图档清册目录

检查是否建立现有图档清册

投运后1个月内、设备变更后5日内

图档清册和实物一致性检查记录

检查纸质图档是否和清册一致

每季度20日、设备变更后5日内

图档借阅登记记录

检查现场是否有借阅登记记录

每季度20日

生产系统台账管理

一体化资产管理系统

检查生产系统台账是否完整

基建工程为验收前1个月,技改工程为验收前5日

一体化资产管理系统

检查生产系统设备台账更新

设备信息变更后5日内

变电专业,以“集中梳理”与“动态监督”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图档资料归档工作。首先开展已有图档资料“集中梳理”这一基础性工作,组织设备主人集中精力,利用试点开始一个月的时间做好开展设备主人工作必须的图档资料收集,包含电子图档、纸质图档、检修专业图档资料,建立各自图档资料库,形成设备主人专用文件夹,并梳理出缺失的文档或资料清单,通过工作联系单的形式反馈存在问题。 对于改扩建、大修技改等造成设备台账图档资料发生变化,则通过开展日常“动态监督”进行动态更新管理,确保更新及时。

Ø 输电专业

管理内容

管理职责

内容

分类

监督资料

(支撑材料)

工作内容

时间要求

台帐图档管理

监督所管辖设备台账和图档资料等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设备变更时监督落实台账、图档的变化管理

图纸资料及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厂家图纸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安装图纸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设计规范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设计变更证明文件和实际施工图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大修技改资料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科技项目资料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大通道档案信息表(“1+4”表单,附件7)

外部情况表更新是否准确、及时

每月30日

图档信息管理

图档清册目录

检查是否建立现有图档清册

投运后1个月内、设备变更后5日内

图档清册和实物一致性检查记录

检查纸质图档是否和清册一致

每季度20日、设备变更后5日内

图档借阅登记记录

检查现场是否有借阅登记记录

每季度20日

输电运维系统

运维系统杆塔信息

检查生产系统台账是否完整、更新是否及时

每周五

运维系统照片档案

运维系统中照片拍摄规范性

每周五

日常工作记录台账

直升机巡视资料

直升机巡视记录是否齐全

每季度最后一月30日

护线员报表

护线员报表检查及归档及时

每月30日

在线监测系统

平台监测照片是否拍摄保存

每月30日

输电专业,充分依托输电运维系统,基于设备基础台账,借助直升机、无人机巡视,强化输电设备本体台账核对更新。同时,运用“1+4”表单管理模式(一张大表、四份明细,见附件7),实时掌控输电线路外部环境。“一张大表”指将输电线路所有外部环境信息概况,如道路河流等交叉跨越情况、树障、外力破坏爆炸源等;“四份明细”分别是与道路交叉跨越、与输电线路交叉跨越、附件爆炸源、外部隐患等详细情况统计表。设备主人通过监督运维系统、“1+4”表单动态更新情况,及时掌握设备本体及现场情况。

(2)缺陷管理

根据设备缺陷管理办法及缺陷定级标准,设备主人监督所管辖设备缺陷定性是否准确、是否制定消缺计划、消缺是否及时等。

Ø 变电专业

管理内容

管理职责

内容

分类

监督资料

(支撑材料)

工作内容

时间要求

设备缺陷管理

监督所管辖设备缺陷定性是否准确、是否制定消缺计划、消缺是否及时等

缺陷定性

缺陷记录

是否符合网公司《设备缺陷定级标准》

缺陷录入后1日内

编制消缺计划

消缺计划

检查相应专业专责是否制定消缺计划

重大缺陷:1个工作日后;一般缺陷:30日内

消缺

工作票、工作方案

检查是否按计划开展消缺工作,设备缺陷未处理前,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有缺陷定期跟踪记录。

重大缺陷:4个工作日后;一般缺陷:4个月内

验收

验收记录

检修消缺后,运行人员及时进行验收,写明验收意见。对于需观察的缺陷,写明跟踪期限。

工作票终结时;需跟踪的缺陷不超过一个月

统计分析、反馈

备品备件采购计划、 设备改进建议

按月度、季度、年度定期组织进行设备缺陷统计分析,设备缺陷分析结果应作为备品备件、设备采购的依据。同时,针对重复出现的缺陷,要对设备采购、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阶段的相关技术标准提出改进。

月度、季度、年度

设备缺陷梳理表

设备缺陷梳理表(附件8)

按设备类型、功能分类梳理缺陷

每月23日前

明确设备主人在缺陷管理各流程节点的工作要求和触发条件,根据缺陷发生的概率和影响范围,进行分析总结。

1)发现缺陷时,当班运行人员将缺陷记入生产信息系统。重大紧急缺陷由当班值通知对应设备主人,设备主人更新管辖设备台账,重点关注是否为重复性缺陷,负责向当值站部、值长提供历史信息,参与分析处理。重复性缺陷、风险较大的一般缺陷,设备主人负责形成专题分析材料,站内管控。

2)网内设备事故事件通报时,核对管辖设备是否存在同类缺陷隐患,按照第1)点工作要求进行管控。

3)设备主人按月梳理管辖设备缺陷情况,根据影响范围进行风险辨识,并编制《设备缺陷梳理表》(附件8),形成全站设备缺陷清单,提交至检修专业,由检修专业从是否需停电处理、备品准备情况、厂家准备情况、是否可开展消缺等4个方面反馈消缺工作计划,确保设备主人全面掌握设备缺陷处置进展情况,并敦促消缺。

Ø 输电专业

管理内容

管理职责

内容

分类

监督资料

(支撑材料)

工作内容

时间要求

设备缺陷管理

监督所管辖设备缺陷定性是否准确、是否制定消缺计划、消缺是否及时等

缺陷描述

输电运维系统缺陷记录

系统中上传的缺陷定级及描述准确性

每周五检查

缺陷核实

输电运维系统缺陷记录

班长审核缺陷的及时性

每周五检查

核查消缺计划编制

运维系统工单及月度工作计划

(1)班长是否制定消缺计划;

(2)是否存在超期未处理缺陷。

每月底

核查消缺情况

输电运维系统缺陷记录

(1)检查是否按计划开展消缺工作;

(2)超期未处理缺陷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消缺后在运维系统更新。

每月底

统计分析、反馈

统计分析报告

按月度、季度、年度定期组织进行设备缺陷统计分析,设备缺陷分析结果应作为备品备件、设备采购的依据。同时,针对重复出现的缺陷,要对设备采购、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阶段的相关技术标准提出改进。

月度、季度、年度

结合运维系统,设备主人定期对自己所负责区段的缺陷进行全过程跟踪,从缺陷来源(定期巡视、直升机巡视、护线员报表)、缺陷描述、缺陷核实、消缺计划制定、缺陷消除以及系统录入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

(3)检修计划管理

设备主人监督所管辖设备是否按照检修、预试等规程及反措要求、设备设施维护周期、修理技改等形成生产工作计划以及工作计划的闭环执行。

Ø 变电专业

管理内容

管理职责

内容

分类

监督资料

(支撑材料)

工作内容

时间要求

检修计划管理

监督所管辖设备是否按照检修、预试等规程及反措要求、设备设施维护周期、修理技改等形成工作计划以及工作计划的闭环执行

制定检修需求规划

三年滚动计划

是否依据检修规程、预试规程、维护检修手册、反措要求的周期和项目等,制定设备检修需求规划,包括修理、技改、预试、维护检修、检查性操作等内容。

每年3月

制定年度检修计划

年度检修计划

是否结合检修规划和检修策略,制定年度检修计划,包括年度设备修理计划、设备技改计划、设备维护检修计划、设备预试计划、设备检查性操作计划。

每年9月

制定月度检修计划

月度检修计划

是否将年度计划分解为月度计划、周计划,并及时上报检修申请需求。

每月10日前

检修计划实施

工作票、工作方案

对照设备部的月度停电计划和检修申请,监督是否按计划开展检修工作。

停电时

更新检修需求规划

更新后的三年滚动计划

综合考虑设备巡视维护情况、风险评估结果、反措要求和消缺等要求,实时调整、滚动修编检修计划。

检修工作结束10日内

设备主人根据三年滚动计划和设备部月初的月度停电计划,监督检修申请票是否及时上报,工作内容是否包含消缺计划所列项目、预试定检和大修技改项目等。

Ø 输电专业

管理内容

管理职责

内容

分类

监督资料

(支撑材料)

工作内容

时间要求

检修计划管理

监督所管辖设备是否按照检修、预试等规程及反措要求、设备设施维护周期、修理技改等形成工作计划以及工作计划的闭环执行

核查检修需求规划

三年滚动计划

滚动计划中所列项目的正确性及合理性

滚动计划下达后5日

核查年度检修计划

停电检修方案

检修方案中所列的预试定检、消缺计划是否正确、完备

检修开始前2周

停电检修方案

核实检修所需工器具、备品备件的数量是否充足

检修开始前2周

核实检修工作完成情况

输电运维系统

核实检修方案所列检修内容是否全部完成

检修结束后一周

输电设备主人主要通过参与检修方案审核,对检修任务进行核对和回顾,确保检修计划执行到位、检修内容全覆盖。检修负责人编制检修方案后,设备主人对方案内容及备品备件开展核实,确保检修内容无遗漏,备品数量满足要求。检修完成后,设备主人一周内需对所有检修工作内容完成情况进行核对及反馈。

(4)设备运维管理

根据设备健康度和重要度,设备主人监督所管辖设备是否按照管控级别制定运维策略并执行到位,设备状态发生变化时,是否针对性的调整管控级别和管控措施。

Ø 变电专业

管理内容

管理职责

内容

分类

监督资料

(支撑材料)

工作内容

时间要求

设备运维管理

监督所管辖设备是否按照管控级别制定运维策略并执行到位,设备状态发生变化时,是否针对性的调整管控级别和管控措施

制定运维工作计划

作业指导书、定期工作表

根据运维策略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定班组日常、专业巡维计划,不缺项、不漏项,周期满足要求。

运维策略下发后1个月内

执行运维工作计划

执行后的作业指导书

按照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和定期工作计划,开展日常巡视、专业巡视、动态巡视,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录入生产系统。

根据运维工作计划周期

运维策略调整管理

运维策略调整表

根据设备健康状况变化,监督设备状态评价中心提出设备管控等级调整和管控措施调整需求,反馈至设备部。

设备健康状况变化5日内

运维执行情况统计

运维策略执行情况统计表

每月第二个工作日对本部门运维策略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检查是否按计划完成,并上报设备部。

每月第3个工作日

设备主人负责跟踪管辖设备的运维策略执行情况,在运维策略后,及时了解运维策略要求,一是跟进相关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执行情况,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修编要求;二是结合设备健康度变化,进行动态设备状态评价,跟进局设备状态评价中心的评价结果,必要时提醒对设备管控等级及措施进行调整,督促填写《设备运维策略调整清单》(附件9)。

Ø 输电专业

管理内容

管理职责

内容

分类

监督资料

(支撑材料)

工作内容

时间要求

设备运维管理

监督所管辖设备是否按照管控级别制定运维策略并执行到位,设备状态发生变化时,是否针对性的调整管控级别和管控措施

制定运维工作计划

输电运维系统

(1)日常巡视计划符合周期性要求;

(2)重点区段的巡视是否符合运维要求;

(3)结合季节性特点制特巡计划;

运维策略下发后1个月内

执行运维工作计划

输电运维系统

按照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和定期工作计划,开展日常巡视、专业巡视、动态巡视,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录入生产系统。

根据运维工作计划周期

运维策略调整管理

运维策略调整表

根据设备健康状况变化,提出设备管控等级调整和管控措施调整需求。

设备健康状况变化5日内

运维执行情况统计

运维策略执行情况统计表

每月第二个工作日对本部门运维策略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检查是否按计划完成,并上报设备部。

每月第3个工作日

设备主人在运维策略后,及时了解运维策略要求,督促班组按运维策略要求安排运维工作任务,通过月初提醒、月中跟踪、月末督促的方式,确保运维计划执行到位。

五、工作成效

通过开展设备主人工作,已初步实现每台设备有人跟踪、有人检查、有人负责的目标,从问题的发现到解决,全过程设专人跟踪,提高发现问题和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效率,做到问题的闭环管理。自实施设备主人管理以来,变电专业开展检查、监督工作1052项,对于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均通过工作联系单进行跟踪和反馈,共发出工作联系单51份,主要问题为部分厂家维护手册缺失、不具备消缺条件的常发同类的缺陷、消缺后未及时填写消缺记录。输电专业开展检查、监督工作602项,发出工作联系单27份,主要问题为设备变更后台账更新不及时、部分树障未及时清除等。就设备主人管理涉及的四个模块而言,在台账图档动态更新、缺陷跟踪及闭环管控、检修计划执行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此外,通过实施设备主人管理,还推动了部分设备管理等基础性、专业性工作的深度。

1、变电专业

(1)按类型为站内设备建立了设备主人管理文件夹,存放设备主人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资料,文档结构相对清晰,便于统一管理和查找相关资料,提高了工作效率。

(2)加深了对变电站辅助设备的认识和关注,如穗东站为空调系统、建筑物、构筑物、图像监控系统等辅助设备配置了设备主人,梳理了详细的台账和资料,便于辅助设备出现问题时及时定位故障位置,改变了传统运维观念中只关注和掌握主设备,弥补了辅助设备的认识空白。

(3)扩展了设备主人的应用范围,将设备主人工作延伸至工器具管理等非设备运维工作中,有利于站内公用物品的保管和维护。

(4)年度检修或者重点缺陷消除时,设备主人开展工作总结及时编写专题报告,有利于提升设备主人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

(5)设备主人参与工程前期各类技术规范审查,提出合理化建议。如穗东站设备主人积极介入穗东换流站扩建第一、二号主变扩建前期工程,在扩建初设内审提出建议15项,其中7项被设计院采纳;参与技术规范书审核,提出建议33项,其中19项被采纳。

2、输电专业

(1)设备主人工作与输电设备外部隐患管控结合,全面详细掌握输电线路外部隐患。设备主人通过对电力线路与铁路公路统计明细、电力线路与电力线路统计明细、电力线路附近爆炸源统计明细、隐患排查统计明细等输电线路外部信息更新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实时掌握外部隐患变动情况。

(2)通过实施设备主人管理,强化输电线路隐患通知联动机制。设备主人通过监督班组长定期对该联动档案信息进行完善及更新,确保线路在受到外力破坏、山火等外部隐患威胁后,能够第一时间与政府等当地部门做好联动,做好风险管控,防止影响范围扩大。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

1、变电专业设备主人工作缺乏统一的信息系统支撑,目前,运行和检修专业资料分别保存,而且不同班组保存资料方式也不同,导致开展设备主人管理的信息、资料保存相当分散,信息获取和的机制欠缺,资料收集和更新完全依靠人力,工作量大而且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在生产系统尚不满足设备主人管理运转的情况下,建议在FTP、网络硬盘等公共平台保存和更新相关资料。

2、台账图档等基础性资料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建工程投产移交情况,但是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台账图档资料移交效果并不佳,台账图档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存在存量问题,直接影响了设备主人的监督工作。目前,设备主人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对台账图档的变化管理进行检查,对增量问题进行监督。建议后续新建工程,基建管理部门按照相关制度要求,按时移交完整、正确的工程图档资料。

附件1:设备主人总体工作模式

附件2:**站变电设备主人档案表

序号

设备类别

设备类型

设备主人

检修责任人或联系人

设备主人变更记录

(新设备主人)

姓名

联系电话

姓名

班组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更换时间

更换原因

1

一次设备

2

二次系统

3

辅助系统

4

直流系统

备注:一次设备类型包括主变、站用变、换流变、融冰变、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二次设备类型包括变压器保护、直流保护、线路保护、开关保护、交流滤波器保护、测控装置、通信装置、远动装置、安自装置、接口屏等;辅助系统包括在线监测装置、消防、空调、水处理系统、建筑物、视频监控和脉冲围栏等;直流系统包括换流阀、阀冷系统、极控、直流控制保护等。

附件3:输电设备主人档案表

序号

线路名称

责任区段

设备主人

设备主人变更记录

(新设备主人)

姓名

班组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更换时间

更换原因

1

2

3

4

附件4:设备主人工作计划及执行记录表

管理内容

管理职责

监督资料(支撑材料)

监督对象

监督检查工作内容

规定时间

计划完成时间

设备间隔

核查时间

存在问题

联系单编号(可选项)

整改完成情况

备注

示例:台帐图档管理

监督所管辖设备台账和图档资料等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设备变更时监督落实台账、图档的变化管理

产品说明书

运行/检修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2016年

01月31日

厂家图纸

运行/检修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2016年

01月31日

安装图纸

运行/检修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2016年

01月31日

设计规范

运行/检修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2016年

01月31日

附件5:设备主人工作联系单

站点/班组

编号:

年-月-序号,如:2015-06-002(序号为3位数)

管辖设备

上报时间

问题分类

设备主人

问题描述

对口责任人

反馈时间

反馈内容

过程跟踪

填写人

时间

填写人

时间

是否完成

附件6:设备主人制管理月度总结分析(模板)

设备主人制管理月度总结(模板*年*月)

一、设备主人变更情况

共任命设备主人**人,本月变更*人,执行中设备主人共*人,变更情况如下:

序号

管辖设备

原设备主人

变更后设备主人

变更原因

二、设备主人工作开展情况

本月设备主人共开展检查、监督工作**项,发现执行不到位*项,其中*项已完成整改,整改率*%。

管理要素

设备主人工作开展次数

发现管理异常数

已闭环处理数

备注

台账图档管理

缺陷管理

检修计划管理

设备运维管理

合计

三、未处理问题记录表

截止目前,设备主人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仍有*项在整改中,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

管理要素

联系单编号

管理不到位情况

设备主人

岗位责任人

整改计划

四、工作亮点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需要协调的问题

反馈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上级协调整改的问题。

篇6

一是抓好诚信计生与层级动态管理的结合,推动了人口计生工作重心的真正下移村为主。利用健全的基层计生协会群众工作组织网络,包片干部、党小组长、村(居)民小组长(楼栋长)“五老”、计生积极分子等理事和会员,借鉴村两委及计生专干分片包干抓人口计生工作的模式,对村屯签订“诚信计生”承诺的群众,推行层级动态管理,了解其孕情服务、长效节育措施落实、妇检康检、是否外出等情况,并建立健全档案,对本村(社区)育龄妇女情况真正做到知根知底,底数清,实现了群众自治工作重心的真正下移。

二是抓好诚信计生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结合,提升了优质服务满意程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我们开展诚信计生时,把群众在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方面的需求和服务放在首位,公开计划生育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公开国家、自治区、市级及县区的各种奖扶政策,公开优生优育知识及避孕节育方法,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通过改善服务环境、改变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有力推动了优质服务在基层的开展。目前,各县区都将育龄妇女的康检、妇检纳入诚信计生的重要内容加以实施,不少乡镇村屯已将全年的康检、妇检的时间安排表排好并公布上墙,以便于各村屯群众灵活安排自己的时间。一些县区以利益导向引导、不断提高为群众提供计划生育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契机,推动诚信计生在全乡镇的开展。如今,薄弱县群众预约服务的喜人景象也已出现。

三是抓好诚信计生与基层群众自治结合,推动了群众自我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该市将自治区“诚信计生”的要求融入到村(居)民自治中,进一步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各县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新载体,将“诚信计生”纳入村规民约、农事村办内容中,有些县区还在诚信小组中建立qq群,组织群众开展民主评议计生活动等,推动了群众积极自觉参与到本辖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热情,提升了群众自我管理的水平。

篇7

区妇联在区党委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于今年4月份,成功进行了4个村的妇代会直选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通过直选产生农村妇代会主任4名,委员8名。

1、选好试点,为直选工作全面铺开奠定基础。

试点村的选择一定要有代表性,要有示范性。为此,经调查摸底,反复研究,确定直选试点村需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村两委班子中没有女干部而急需选出一名精明强干的妇代会主任协助两委工作;二是试点村适龄妇女大多数具备初中以上文化学历;三是试点村妇女有相当一部分人具有较高的参政积极性;四是村两委工作得力,对妇代会直选理解支持。根据以上条件,我们确定了在欢喜庄乡口头庄村、中偏坨村、西偏坨村、小齐坨村进行妇代会直选。

2、搞好宣传发动,为直选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为了确保更多的妇女参选,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力争使广大妇女们对这次直选的目的、意义、方法人人皆知,一是印制1000份《致全区广大妇女姐妹公开信》,分发到妇女手中,让妇女们对直选工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二是试点村利用大喇叭广播,反复宣传直选办法,让妇女姐妹对选举操作流程了如指掌。三是出动宣传车和在村子显要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扩大此次直选的声势。四是设立政策咨询热线,在直选前为广大妇女答疑解惑,并由该乡妇联举办竞选者培训班,指导撰写演讲稿,帮助大家修改演讲稿。在直选期间,共接待妇女25人次,解答疑难问题60多个。

3、周密部署,确保妇代会直选工作万无一失

为了确保直选工作扎实有序的推进,该乡党委采取了三项保障措施。

一是组织召开直选工作动员会议。区妇联领导、乡党政领导、包村干部、各村两委干部参加会议,主要领导做了动员讲话,组织、民政、司法、妇联等部门就选举相关事项进行了指导培训。

二是结合丰润区妇代会换届选举办法,制定符合欢喜庄乡实际的选举办法。要求各村认真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并每周召开两次汇报会,对直选工作进行专题汇报。针对各村情况,对选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妇代会直选成功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

三是对包村干部进行督导和调度。在这次直选中,我们与乡党委结合,充分发挥包村干部的作用,无论是入户宣传、解决疑难问题、选举过程把关,还是选民登记、选民榜的张贴等都由包村干部一一落实。该乡党委还多次召开包村干部调度会,及时督导,充分发挥包村干部直接责任人的作用。

四是加强领导,切实为妇代会直选提供组织保障。

为保证直选工作顺利进行,欢喜庄乡成立了妇代会直选工作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人大、组织、民政、司法、妇联等部门精干力量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试点村直选工作的组织、发动、协调和实施,及时解决直选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指导具体工作的开展,并为直选提供资金、车辆、人员、物资等坚强的后勤保障。

4、创新工作,因地制宜开展直选

这次妇代会直选我们在充分汲取迁西直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区首个直选试点村直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了一些新方法、新措施。

一是针对部分选民提出对竞选者不认识、不熟悉、不知姓名情况,我们为每位竞选者制作了姓名标牌,让她们在演讲时佩带胸前,供选民们了解和认知。

二是针对个别参选者多才多艺的爱好,打破竞选者上台演讲只是照本宣科的念竞选稿的状况,允许她们上台进行才艺展示,从而满足她们展示才华、推销自我的愿望。

篇8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围绕建立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试点,服务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资金保障和监督管理,大力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水平,使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结合我市实际,综合考虑农村公共服务基本需求,建立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的支撑平台,以管促建,管建结合,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整合原有的各种单一零星的一次性投入为长效保障机制。

二、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试点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市共有20个镇(街)、908个村(居),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拟选择500个村级公共服务基础较好,村“两委”班子团结、达到A级平安村居标准的、凝聚力较强的村(居)进行试点。重点用于目前没有资金来源渠道、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为目的、以农村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设施、场所和项目的运行维护,主要包括以下五类:

(一)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包括农村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维护。

(二)农村环境卫生。包括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农村污水集中处理、沼气服务网点、村庄绿化、照明等设施运行维护。

(三)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运行维护。包括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调解、警务室、农村治保、法律援助、为民服务代办、就业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室等。

(四)村内文体活动设施。包括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电影放映服务、体育健身、广电设施运行维护等。

(五)惠农增收配套设施。包括村级经营性为民服务点、党建惠民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基本运行保障设施等。

三、工作程序

我市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由市政府根据中央和省有关规定组织实施,按照村(居)申报、镇(街)把关、市级审批、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具体工作程序如下:

(一)项目申报。

1、项目申报主体为村(居)民委员会。

2、申报条件:(1)村级公共服务基础较好,村“两委”班子团结、凝聚力较强,村级民主决策、监督机构和相应制度健全;无经济原因上访村居;根据社区建设规划,列入搬迁的村庄一律不再安排。(2)达到A级平安村居建设标准的。(3)镇(街)驻地和交通要道周围村庄优先考虑,以达到连片整治效果。(4)项目原则上实行村(居)打捆申报,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由各村(居)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申报内容和实施方式。

3、试点项目经村(居)提出后报各镇(街)进行初审,镇(街)对各村(居)申报项目的合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经初审符合条件且程序完备、材料齐全的,以镇(街)为单位,按照辖区村总数的50%,上报市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领导小组进行审批。

(二)项目审核。

由市财政部门牵头,会同组织、交通、水务、环卫、农业等部门组成项目审核小组,对项目所在村(居)的两委班子情况,基础设施现状,公共服务项目实施内容、规模、资金预算等进行审核,出具审核意见。市试点领导小组根据上级及我市配套资金情况对项目进行审批,并予以公示,作为专项资金拨付依据。

(三)项目实施。

1、项目组织实施。村(居)民委员会是试点项目的实施主体。经批准的村级公共服务项目,由村(居)民委员会在各镇(街)统一管理和市对口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实施。实施方式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可选择村民投工投劳、招标、公开比选、竞价谈判、直接委托等方式进行,由村(居)委会提出初步方案,提交村(居)民代表会议审议确定。

2、村(居)监委会监督。村(居)监督委员会是各村(居)试点项目的监督主体,应成立由具有一定服务或管理经验的村(居)民组成项目监督小组,对试点项目运行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镇(街)监督。各镇(街)作为监管和管理主体,负责辖区内试点项目的牵头管理,对上联系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指导等服务,对下指导项目管理工作。服务要求和资金安排具体由镇(街)负责,财政所作为资金管理主要责任单位,在达到服务要求的前提下,可按村经济条件不同确定不同的补助标准。

4、考核验收。建立考核验收制度,由市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各类项目的运行维护标准和考核办法,报请试点领导小组同意后实施。年终,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运行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考核验收。

(四)资金管理和监督。

1、市财政局根据市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领导小组批准的年度项目,采取预拨和年终清算的方式拨付,按核定标准由财政负担70%,村自筹或筹资筹劳负担30%。

2、村级专项资金通过农村记账服务中心统一支付,实行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截留和滞留,各镇(街)财政所负责资金管理。

3、村级专项资金的具体使用由村(居)民代表会议决策决定。村(居)民委员会须建立公开公示制度,定期将项目的具体内容、服务承诺、实施办法、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张榜公示,接受村民的全程监督。

(五)档案管理。

要按照规范、简明的要求,以村(居)为单位建立健全规范的试点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将村民议事会议记录、村民签字表、项目招投标文案、合同、预决算书、项目影像资料、竣工验收报告等相关原始材料汇总归档,规范管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推进机制。市政府成立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具体工作的协调、推进和落实。各镇(街)也要成立工作班子,加强对各村申报项目、班子情况、资金使用、考核验收的组织领导,切实担负起指导协调、宣传发动、管理监督等职责。

(二)搞好项目规划,加强考核管理。各镇(街)要立足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科学制定项目申报规划。市政府根据上报项目情况建立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由镇(街)确定10%的村退出,由其他符合条件的申报村(居)递补,具体由镇(街)按考核情况确定。如辖区范围内没有符合条件的,由市领导小组进行全市平衡。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为目标,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推进就业保障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城市就业与农村就业相对接、市场导向与政府引导相配套的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就业服务制度,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充分就业,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目标任务

1、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由重点管理城镇劳动力就业向综合管理城乡劳动力就业转变,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城乡所有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服务。

2、整合劳动力培训资源,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

3、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劳动用工管理。在用人单位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打破农民工进城就业障碍,构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

5、建立符合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特点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按照积极稳妥、保障项目分步推进与保障对象分类纳入的原则,将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同等纳入城镇基本社会保险。

三、工作措施

1、开展劳动力资源普查,建立劳动力资源库。今年第三季度召开统筹城乡就业动员大会,全面部署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与市统计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城乡劳动力资源普查。对农村劳动力以户为单位进行建卡立档,全面统计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年龄结构、转移情况、技能特长、就业愿望等基本情况。对城镇劳动力按“六类”下岗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登记要求进行登记。对全市各类企业的用工人数、男女比例、工资福利、食宿条件、社会保险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对普查数据全部实行微机管理,建立较为完备的劳动力资源和用人单位台帐。对城乡有求职意愿的劳动力颁发《就业证》进行失业登记,据此统计我市社会登记失业率。建立城乡劳动力资源季度统计报表制度,对城乡劳动力失业与就业状态实行动态管理。

2、建设面向城乡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公共职业介绍信息网络。按照就业服务“新三化”的要求,重点完善以市直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主体、乡镇和社会职业介绍为补充、城乡一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促进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加强市级劳动力中心市场建设。按照以城区中心劳动力市场为龙头,乡镇社区职业介绍为依托的总体思路,在全市各乡镇企业服务中心聘请劳动保障专干或就业信息员,在民营企业比较发达和用工需求较大的马口、新河等乡镇建设面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乡镇区域性劳动力市场,实行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劳动保障政策进村组和民营企业。对持有《就业证》的城乡劳动力提供统一的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清除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取消一切针对农村和外来劳动力的行政审批和行政收费,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

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开通“汉川劳动就业信息网”站和设立公共免费求职服务电话,为乡镇企业服务中心配备电脑等信息网络设备,在城区中心广场设立电子显示屏,对我市公共就业服务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经办全程信息化。加强用工信息的收集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途径用工信息,在全市建立用工需求体系,把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延伸到乡镇、街道和社区,逐步实现与省市劳动力市场信息对接,加强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预测,引导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实行劳动力市场信息城乡联动,资源共享。

3、整合劳动力就业培训资源,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通过整合培训资源,改进培训方式等措施,建立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与我市产业结构相适应、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今年内立项启动,力争2007年底建立集教学、住宿、实训为一体的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整合各部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源,改革城乡劳动力培训补贴使用方式,对城乡劳动力参加的实用技能培训实行统一组织开展培训,统一认定补贴对象,统一补贴方式,集中开办长、中、短相结合的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改进培训方式,开展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定单培训或定向培训。组织实施岗前培训,大力开展创业培训,认真组织开展全民创业促就业活动。落实就业准入制度。企业招用国家准入控制工种(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从经过职业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

加强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指导,建立转移培训责任机制、经费投入机制和工作评估机制,完善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目标考核制度。

4、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打破城乡区域和身份界限,在全市各用人单位推行招用职工时依法签定劳动合同制度,今年签定劳动合同的单位要达到100家以上,到2007年底企业签定劳动合同率达到100%。逐步实现社会劳动力资源统一管理。定期开展专项稽查,进一步解决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和随意延长工时、克扣工资、使用童工等劳动监察活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对农民工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及时查处。

5、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按照川办发(2005)46号文件《关于做好农村公益事业服务的实施意见》,指导乡镇企业服务中心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登记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制度、乡镇劳动力市场办事制度、办事程序、服务规范、岗位责任制度等。开展乡镇劳动保障专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强化服务职能,在村组聘请劳务输出联络员,根据工作实绩经劳动保障部门考核后,会同财政部门给予一定的工资性补贴。发挥乡镇企业服务中心在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乡镇企业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农民的就业、培训服务,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6、完善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落实对原国有、集体企业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帮扶政策,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帮助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中有就业能力、就业愿望的人员实现再就业。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对“4050”人员开展公益性岗位和社会保险补贴援助。加大帮扶“零转移”农户工作力度,对有就业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农村特困人员积极开展就业指导,促进其转移就业。对愿进城自谋职业的提供小额贷款援助,帮其创业脱贫。

7、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扩覆,加快建设适应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采取有力措施,要求企业为所有农民工按《工伤保险条例》办理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依法把稳定就业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逐步把所有用人单位职工全部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加大农民工社会保险意识的宣传力度,鼓励农民工自觉参加社会保险。

8、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打破农民工进城就业障碍。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按照鄂政办发(2003)86号文件精神,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条件,为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办理城镇落户手续,促使一部分农民工由“农民”变“市民”。依法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探索建立农民工以土地换安家费、以土地换保障等实际可行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形式,使农民工彻底与土地脱钩,促进农民工在城镇定居和城市化发展。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益,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将困难农民工子女纳入政府助学范围。探索建立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制度,用于农民工购买或租赁住房。

四、实施步骤

我市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从2006年8月至2008年底,历时2年半,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6年8月至10月)。政府成立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参加部门、工作责任、领导机构等。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研究出台试点实施方案。成员单位根据试点方案和责任分工,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部门具体落实办法和分期工作安排,列出时间进度表。各部门具体落实办法10月底以前报统筹城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实施阶段(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各成员单位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工作方案和本部门工作计划,全面组织推进试点工作。劳动保障部门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城乡平等就业政策,建设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完善培训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用工基础管理制度,推进本地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工作;发展和改革局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城乡统筹就业的体制性、机制性、制度性的宏观政策,指导建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财政部门主要负责提供试点工作的资金支持和经费管理使用监管;农业部门主要负责试点中涉及农业和农村方面的工作;公安部门主要负责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和城中村的改造工作;教育部门主要负责推进农村劳动者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统计部门主要负责做好农村劳动力资源和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统计;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主要负责为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落实城乡劳动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主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组织好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培训工作,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总结阶段(2008年10月至12月)。对照工作方案确立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全面总结评估工作成效和各部门任务完成情况,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召开工作总结会议,试点情况报省政府劳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篇10

深入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保障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__市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中,坚持“宣传、服务、措施”三推进,规范管理,探索完善,试点工作开展良好。

一、试点单位基本情况

超化镇位于__市南 10公里 处,辖24个行政村、285个村民组、7.2万人。全镇符合参保条件的居民共有40399人,其中16——60周岁33570人,60周岁以上6829人。截至目前,全镇入保3877人,其中16——60周岁1136人,60周岁以上2741人。

西大街办事处位于__市城区西部,辖7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9万人。符合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人数为15806人,其中16——45周岁10389人,46——60周岁3581人,61——69周岁918人,70——79周岁650人,80——99周岁267人,100周岁以上1人。截至目前,全镇入保960人。

二、试点单位的主要做法

(一)搞好组织领导

超化镇、西大街办事处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超化镇成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王建锋、镇长屈国强任组长,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各行政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为成员;各行政村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明确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负责人,一名副职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西大街办事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小组以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刘朝锋、主任魏建朝为组长,实行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包村(居)委会责任制,村(居)委会完善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

(二)搞好人员培训

试点工作开展前,超化镇、西大街办事处积极行动,认真做好政策培训。在社保局的组织下,劳保所具体经办人员和各村信息联络员50多人参加了郑州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举办的业务知识培训会议。同时,利用领导班子会议和机关干部学习日进行全面学习,吃透精神,掌握政策。以会代训,在试点工作启动动员会上,邀请郑州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及我市社保局相关领导对班子领导、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详细讲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

(三)搞好宣传发动

在召开由全体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动员会的基础上,社保局与试点单位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在__市电视台、广播电台定时、反复播放《郑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制作车体标语,进行车体广告宣传。将郑州市社保局发放的郑政﹝20__﹞22号文件、致广大城乡居民一封信、通告等宣传资料发放到各个行政村、社区。在人口聚集地、客运站、集市街道、各种缴费网点张贴、发放宣传资料。

7月30日 ,  7月31日 ,两地分别召开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启动动员大会,特邀郑州市劳动保障局总会计师、驻__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督导组组长席志宏、郑州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副局长、驻__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指导组组长卫洛民参加了会议。

(四)搞好硬、软件保障

第一,办公场所到位。为方便今后群众办理参保手续,经过反复比较,超化镇投入10万余元,将敬老院临街近 100平方米 的房子改造为业务办理大厅;西大街办事处腾出一楼的办公室作为营业大厅。办公所需的电脑、打印机及其他必要的办公设施迅速到位,运行顺畅。第二,人员配备到

位。超化镇、西大街办事处从劳保所挑选了包括所长在内的3名社保经验丰富、懂政策、电脑操作水平较高的人员专门负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手续的办理。任用大学生村干部作为各村联络员,配合宣传相关政策。第三,资金筹集到位。超化镇政府在居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和管理中做到缴纳资金到位、预算安排到位、预算执行到位资金拨付到位。各村本着先易后难、先党员干部后一般群众、先富裕家庭后一般家庭的程序,认真细致地做好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工作。

(五) 搞好人员底子调查

8月3日 前 ,超化镇、西大街办事处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年龄段符合参保条件人员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以村为单位进行汇总,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六)搞好参保登记、缴费

为了方便群众入保,试点单位要求广大干部服务上门,为老百姓免费复印有关证件,集中办理入保手续,并派专人负责。并要求业务人员在为群众办理入保手续时,做到热情、高效、微笑服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真正达到群众满意。

三、试点单位的基本经验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是推动工作的重要保证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需要各政府的大力支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此次,两个试点单位迅速成立相应的组织,行政正职全面管、专管副职具体管,建立了一套有学习、有检查、有汇报的日常工作机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是推动工作的必要前提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新生事物,政策的受益人群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涉及范围和对象分布面广,情况复杂,做好宣传动员至关重要。因此试点单位采取了群众容易接受的形式,深入开展政策宣讲和舆论宣传,深入浅出地讲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核心内容,突出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使群众明白三个参保条件、明白一个缴费基数、明白七个缴费档次、明白两项参保补贴、明白一个缴费方式、明白两项待遇构成、明白一个参保程序、明白一个缴费时限”、做到一个放心。

(三)资源到位、人员到岗是推动动作的必备条件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带有很大的福利性,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支持。__市两个试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之所以能走在郑州市的前列,与镇政府、办事处的大投入是分不开的。从选择最合适的场地到迅速配备高素质的人员,都体现着政府对此项民心工程的重视,不断克难攻坚,才能最终加快推进速度,使我市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有影响、有成效。

(四)社会组织适当补助是推动工作的关键措施

西大街办事处、超化镇政府多次召开会议,鼓励各村委会、居委会、各经济组织出资帮助居民入保。在政府的号召下,不少有经济能力的村委会纷纷制定出了补助方案。超化镇河西村村委会拿出100万元成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会,这也是郑州市首个村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会;黄固寺村两委出资100余万元,对参保人员进行现金补助。

(五)干部带头、典型引路是推动工作的有效途径

通过机关干部、村干部、企业经营者的示范效应,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吸引力是我市试点单位的重要经验。镇政府、办事处要求机关干部、村干部、企业经营者在把利益讲清、政策讲透的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动员符合参保条件的直系亲属首先参保缴费,通过直系亲属的实际行动,带动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积极参保,形成一家参保,带动一片的良好氛围。例如,在超化镇朝化村三组组长钱拴喜与爱人的带动下,两天内19名村民前往劳保所办理参保手续。

四、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一)有相当一部分老年居民的身份证已经过期或者无效,建议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协调办理临时身份证,以解决老年居民当前办理手续难的问题。没有有效身份证件,指定银行无法办理缴费手续,建议收费银行能否以户籍证明办理收费业务。

(二)只享受高龄生活补贴的人员在政府规定的前一年半时间内允许有反悔期。如果在一年半内想参保的话,还允许其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