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范文

时间:2023-03-23 04:36: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就地过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就地过年可以聚会吗

不提倡聚会。

春节期间,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人群聚集。企事业单位应当控制召开会议、集会等活动的人数,对50人以上的活动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建议家庭私人聚会和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做好个人防护,有流感等症状的人尽量不要参加。对农村地区,要求住户不举办聚餐等聚会活动,宣传倡导改变风俗,劝导农民少参观、少聚会、少外出,倡导“推迟婚事、简化葬礼、不设宴席”。确需举办的活动规模控制在50人以下,并有防控方案,报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村委会负责对参会人员基本信息进行监督登记,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就地过年可以走亲戚吗

建议不要探亲。不过大家春节回家过年也没问题。不过,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当然不鼓励彼此互相探望或大型室内聚会。

总之,春节期间,部分地区可以外出,但不建议聚集,尤其是亲戚。如果他们不能去,他们就不会去。毕竟,如果他们去年不去,也没什么好说的。可以再增加一年,这样可以增加安全性。

就地过年是强制性的吗

主动当场过年不是强制性的,要保证“必要”的回家路。各城市要尊重返乡农民工过年的合理诉求,不要以“一刀切”或曲解政策为阻挠,通过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改进返乡方式和防疫措施。

篇2

就地过年可以去本市得县城过年吗

低风险地区人员是可以去本市的县城过年的,但是一定要注意防护,并且提供相应凭证,比如健康码、核酸检测报告等。

由于“倡议”并非“强制性”,虽然很多人了解“当地过年”,但也有人持观望态度。毕竟,我们都想家了。每个人都很难在没有明确禁止的情况下,坚决放弃回国与亲人团聚的计划。

各地提倡当地过年,是迫于现状,无奈之举。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和支持这一举措,因为只有当地过年才能有效防控疫情,有利于控制感染人数。

高风险地区民众应就地过年,尽量减少人流,防止因人流造成的疫情扩散。原则上,中等风险地区的人们在当地庆祝新年。特殊情况需要出行的,需经当地疫情防控机构批准。在低风险地区,鼓励人们当场庆祝新年,除非必要,否则不要旅行。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人员要带头现场过年,引导农民工和未离校师生现场过年。真正需要出行的人,原则上不去中、高风险地区。

就地过年可以去市区其他县吗

低风险地区人员可以去市区其他县,中高风险地区是不能外出的。

如何安抚“不能重逢”带来的短板,让“乡土过年”充满年味,需要有关方面关注。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都做好“后续服务”,把苦苦挣扎的年轻人的思乡之情放在外面。

对于“现场过年”的流浪者来说,不妨通过节日慰问、就业保障、人文关怀、社区走访等方式,感受“家在远,爱在身边”的温暖。

对于选择“现场过年”的农民工,企业和政府要提供舒适的安排和服务,避免“送红包”。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农民工一起包饺子,一起吃年夜饭,让他们感受“家的味道”,让他们与亲人“在线重逢”,缓解思乡思亲的感觉。

就地过年要注意什么

1、在低风险地区,去商场超市前做好购物计划。尽量避开商场、超市的人流高峰。进出商场、超市前,要戴口罩,随身携带消毒液,随时做好手卫生。

2、楼层低时,建议走楼梯或扶梯;楼层高时,建议使用自动扶梯;如果一定要乘坐厢式电梯,可以在电梯里人多的时候等下一部电梯;乘坐电梯时,尽量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按钮,并与其他人员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购买商品时,避免去人多的柜台或摊位。结账时,首选二维码支付等非接触式支付方式。减少在商场、超市的购物停留时间,建议不要超过2小时。

篇3

就地过年会查在哪吗

一般都会核实本人是否在本地过年的,所以会查在哪。

“就地过年”行动启动以来,全国多地实施了送温暖关注、强化留岗政策、稳产留工、优质服务等一系列举措。 .部分城市企业对留岗员工现场过年、高峰期返乡奖励最高5000元;一些城市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满足农民工的精神需求……无论是市场供应、交通运输、物流运输,还是一日三餐、住宿娱乐、健康安全。新的一年,地方的“真钱”“诚意”措施要到位。只有在实施的最后一公里,才能用家的温暖吹散“老外”的乡愁,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们对“就地过年”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更多人愿意留下来。

就地过年补贴部门是否能查到个人轨迹

一般会通过行程卡查到个人轨迹。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推出升级版通信大数据出行卡,无需填写信息,即可查询出境前14天内访问过的城市和国家。数据比较准确,使用方便。

通讯出行卡查询服务主要面向中国手机用户,可查询前14天内个人国内国际出行,准确到省市(停留4小时以上),国外到国家准确。查询由用户发起,可使用手机软件(微信、支付宝等)扫码访问查询页面,或微信小程序搜索“通讯出行卡”进入小程序,输入手机号点击获取验证码,验证点击查询成功后,可以返回查询结果。

就地过年有哪些措施

“‘就地过年’倡议对减少人员流动、助力疫情防控具有积极意义。”更贴心的服务保障,有利于稳定岗位,留住员工。

鼓励企业发放“留岗红包”和“年货大礼包”,组织文化娱乐活动,落实工资和假期保障;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错峰休假,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岗、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支持中高风险地区和重点行业开展以工代训。通过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坚守岗位、坚守岗位。

篇4

始于1966,巅峰1975:

从要预报到预报成功

中国地震预报,开始于1966年。那一年发生了邢台大地震,8000余人丧生,3.8万余人受伤。当时有一位老人对说:“出现这么大的灾害,能不能做到在震前给老百姓打个招呼呢?”

“研究出地震发生的规律来。”把那位老人的期求转给了年轻的学者们。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进入为期十年的强震活跃期。越来越多的学者无法研究本学科,地震研究却颇有“显学”之态。包括地质学家李四光,气象学家竺可桢,石油系统的权威翁文波等都被抽调来搞地震。国家地震局也于1971年8月正式成立。大量震前异兆被收集起来,专业的观测研究队伍开展了二十多种检测手段。

一个规律被总结出来,即地震前会出现大量小震,而且小震活动遵循“密集――平静――爆发大震”这样的规律。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大震,上述规律的巧合性应用,使该次地震得以预报,成就了地震学者的巅峰体验。

落魄1976:本可避免的灾难?

辽宁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被公认是目前世界上有科学意义的两次预报之一,当时的中国学界已是非常乐观, “大家都觉得地震可以预报了,包括李四光等大科学家都很乐观。”许绍燮说。

地震预报学者在各地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可是,好景不长,明星体验终止于一年半之后的唐山大地震,24万人丧生。

要说地震学者对唐山大地震全无察觉,却不符合事实。虽有中长期预测,学者们甚至跟踪数年,但具体何时发生,就无人知晓了。与此前总结的不同,唐山大地震前没有小震,地震学家们震惊地发现海城经验在此毫无用处。但公众对地震局的愤怒已无可避免:不是地震可以预报吗?唐山大地震前为何不打招呼?

转型1986:地震局辟谣成主流

唐山大地震之后不久,国家地震局从各地调来人手参与研究震情。但因为预报意见不多,“辟谣”反倒成了各地地震局最常见的露面形式。

而在2004年,成立二十年多年的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撤销,使原本就很困难的预测预报工作更加困难。

聚焦2008:预报争议再度热烈

汶川大地震让地震预报争议再度热烈。汶川地震对地震预报的打击非常大,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学忠说,在当年的年度会商中,汶川地区甚至没有被划入危险区。这意味着不仅没有短临预报,连一个中期预报也没有。

篇5

【关键词】低碳 国土规划

一、以低碳为目标进行国土规划的意义

低碳概念是一种从各个方面实现低碳化的的一种概念,它要求生产、生活、发展等各个环节都要以低碳的形式实现,比如它包括实现低碳形式的经济发展、低碳形式的日常生活、低碳形式的能源消耗等。人们之所以开始重视低碳的理念,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然能源已经被严重消耗,目前人们的生存环境已逐渐被破坏,若继续使用高能源、高排放的生活、生产、发展的方式,未来人们将失去生存空间的缘故,为此,人们提出低碳的概念。低碳的概念总体来说分为三个部分:低碳经济,它是指人们要在减少能源消耗的情况下,找出让经济持续发展的方法;低碳生活,指人们要习惯低排放的生活方式,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节省碳能源、减少碳排放的生活方式赢得持续生存的空间;低碳发展,是指使用环保技术、绿色技术,使人们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实现低碳的理念。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然而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的方式极不平衡,且我国的人口数量多,这使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量较少;目前我国的环境正持续恶化,雾霾现象、酸雨现象、癌症村现象等异常现象正在频繁发生;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以上生态发展的现象给人们以警示,要求人们必须要重视低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用合理的国土规划实现低碳的概念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二、低碳概念下我国土地的碳排放现状

(1)直接碳排放的现状。所谓的直接碳排放,是指自然资源循环带来的碳排放,它与国土使用的现状有关,比如如果使用加大农田耕作、增多草场面积、积极植树造林等方法会让绿色覆盖面积增加,从而使碳排放量减少。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直接碳排放却逐渐增多。2013年的数据统计中记载,2013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20万亩,且我部分区域的耕地退化严重,我国现有的耕地面积有三成已经受到侵蚀,现被侵蚀的耕地面积已达近3亿亩,其中受严重污染不能持续耕作的土地已达1.1%的比例。我国曾是排名世界第二的草原大国,草地是我国的重要天然资源,然而据统计,过度使用草地使我国的草原的草资源严重退化,据2013年统计,我国草地生产力已下降至建国初期的一半,草地沙漠化现象严重,正以每年1.34万倾左右的速度向沙漠化方向发展。据2013年的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全国森林面积约297.29万平方公里,即将退化的面积约39万平方公里,新增面积不及20万平方公里,且我国的人均森林面积约0.132公倾,仅为世界的119位,同时我国的森林面积发展不平衡,南方城市,尤其是福建的植树造林工作颇见成效,而北方的植物造林工作未积极开展,这造成我国直接碳排放出现南北不平衡的问题。

(2)人为碳排放的现状。人为碳排放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出现的碳排放。据统计,我国的人为碳排放量自2000年始-2012年期间年年上升,2012年,我国的人为碳排放比例占世界的27%左右,其中人均的碳排放量为7公吨,这意味着我国是数一数二的人为碳排放量的大国。其中,我国在“九五”和“十五”期间,人为碳排放量略微减缓,这是由于我国的能源转化技术正在推进,然而这种减缓幅度非常微小,它暂时不足以改变我国人为碳排放的现状。

(3)间接碳排放的现状。所为的间接碳排放是指除去以上的碳排放类型以外,其它的碳排放的总量。经过统计可能了解,我国间接碳排放量在1985年以前数量比较少,而在1985-1995这段时间,由于经济的增长,间接碳排放的总量已攀升至一倍多,1995-2005年之间,间接碳排放量又攀升至一倍多,直至如今,根据统计,我国的间接碳排放量又在2005年的数量上攀升一倍。由此数据可以看到,我国间接碳排放量每隔十年就要攀升一倍的数量。

三、以低碳为目标优化国土规划的方法

(1)调整国土开发的强度。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到,国土开发的强度能决定低碳理念能否实现。以国外的国土开发强度的数据为参考,目前亚洲强国均将国土开发的强度定于10%左右,部分欧洲发达国家将国土开发强度定于15%左右,这意味着我国可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将国土开发强土定于10%,而绝不能超过20%的数值。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数据统计可以了解,我国的部分南方发达城市国土开发的强度已经超过20%的数据,这些城市正是碳排放量数值最高的几个城市,为了让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要通过国土规划使国土开发趋于平衡,特别要限制南方城市的国土开发。

(2)优化国土利用的结构。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土地的碳排放量从高到低的类型为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城乡居民点用地。特别是工矿用地类型的碳排放量比其它二类用地的总和还要多。这意味着我国必须优化国土利用的结构,通过合理的规划国土结构达到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我国西部与东部的很多城市,均以第二产业为支柱产业,这类产业往往为碳排放量极大的产业。为改善这一现状,我国需要优化国土利用的方式,使我国能以低碳的方式发展经济。部分工业产业属于高污染的产业,为了减少我国的碳排放量,我国需要对这些产业进行限制,利用国土的规划推动产业结构的改变。

篇6

阵阵斜风,似潜和了万日,淡淡消沉。

~写在前面

<一>

阳光依旧是那么刺眼,七彩的光合成的白色,竟是那样令人窒息。翠绿的想要遮天,却背日光穿过,无奈的低下了头,形成一片和点点斑薄的影子。树上的知了仍在生嘶力竭的叫着,似乎永远不知道疲备。

林第一次见到蕾的时候就时这样的一个初夏的早晨,蕾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飘进了林的视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害羞的女孩,于他擦肩而过不经易间抬头对视一点就低下头红着脸逃掉了。及肩的头发散落着,掩饰着那那张绯红的脸。

“真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呢!”那时的林也就这样想着。

那时也就是一个纯真的年纪,每天总是有意无意的对望一眼,然后相视一笑,林也就把她当作了朋友。

直到有一天,林在网吧上网的时候遇到了蕾。林一直想不通为什么这样一个内秀的小女孩会在网吧里出现。相互交换QQ的时候,林清楚的看到她将那个叫作“夜风来袭”的名字加到了同学一栏。

“难到我们之间还不算是朋友?”那个时候林才发现自己很在意那个叫蕾的小女孩的想法。

“我喜欢她?”

林从来都不会相信这种莫名的感情,但他这时却发现自己很无力,越是控制,却越是忍不住。

面前的QQ头相依然在闪着,似乎在提示着,又在为自己不公平的待遇而保怨。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也许相遇就是一种缘分,既然喜欢,那就一切随缘。

“我喜欢她,就是喜欢她。”

<二>

闪着白光的耳坠在阳光下分外醒目,随着耳朵的动作而不时晃动,点点白光打在墙上,打在眼中,泛起阵阵涟漪。

林知道自己喜欢那个小女孩,所以才会以见同学刻意接近蕾。终于在一次位置变动中,林到了女孩的后面。

林的刻意接近并没有受到无情抹杀,好像拉近他们间的距离真的可以改变一些态度。于是就有了林整天呆呆的看着前面的蕾,看着她的耳坠闪着光茫。

“知不知道王菲的《蝴蝶飞不过沧海》?”

“呃?恩!”

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熟悉,林似乎对她真的感到默契。她的转身,头发扫过桌面,跳动的睫毛眨着眼睛,甜甜一笑,在这个夏日,似乎一切都变的美好起来。

从那跳动的眼神之中,林看到了一丝忧郁。

好像每一个女孩都是这样,一旦有一个人愿意聆听,犹豫过后,便会掏出全部心事。蕾就起这样,把所有不开心的事都告诉了林。

于是日子便这样一天天不觉间过去,林过的很快了,感觉蕾的心事他都知道了,还有什么能比明白心爱的人的心事更让人觉的快乐的呢?阳光依旧是那样刺眼,照在前面蕾的身上,发丝飞舞起一丝光亮,还有那对耳坠闪烁着光亮在眼前晃悠。

“蕾有喜欢的人你知道么?”

同桌强还在和蕾开着玩笑,周围的一切还是那样吵闹,短暂的一滞,林便从凝固了的笑容中反应过来。

蕾的同桌似乎早就看出了林的异样,顿了一下,便意味深长的看着林。

“额,知道…”

晚上的时候,林好像什么都不记得,只是在心中响着一个声音:

“她喜欢别人…”

“她不喜欢你…”

昏昏鄂鄂的睡了,后来又明白了:

“我喜欢她,何必在乎那些,尽心去喜欢她便是了…”

<三>

流水般的光阴匆匆掠过短暂的喜悦,不经意间,漫天的雪花已随着冬日脚步娓娓而来,而学校的日子也在这一天短暂的停止。

彼时那般快了假日此时竟变的这样令人失望。放假,就意味着林在即将的两个月中再也见不到蕾。那种淡淡的喜欢早已深入骨髓,林有时发现,自己根本无力拒绝蕾的任何要求。“即使她叫我去死也许我也会去的罢。”林常常在想。

时间并没有因思念而停止,仅仅是变的慢了一些而已。空闲的时候,林会上上网,听听歌,呆看着QQ上那个黑色的海豚,幻想着什么时候能够突然闪一下,既而转化成漫天喜悦。

人总是耐不住寂寞的,上网的时候,林常常想着一些东西。“要是我向她表白她会怎样?”不觉间,竟有这种想法。很多个时候,这种想发变的异常深刻起来。

上网,申请QQ,然后以匿名的形式向蕾信息,半年的爱恋和一个月来的深思一旦化成文字…

时间在漫长的等候逐渐消逝,整个冬天雪花漫天,经常外面是白茫茫的一片,林有时候常常想象着在这个冬季可以牵着蕾的手在雪中漫步,雪花会飘到他们的身上,脸上。飘到蕾的发丝上,她的耳坠上…

开学的日子终于是如期而至了,林从来没有向这般渴望过开学。新的学期,一切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林一眼便看到了蕾,依旧是及肩的头发,闪着白光的耳坠,还有那笑着眨着睫毛的眼睛…

林向蕾打着招乎,蕾笑着,仿佛春天提前到来了。突然蕾像是想到什么,眼睛眨…

“那个叫<风铃袭梦>的人是你么?”

林呆了一下,她没想到蕾竟然会这样明白的问他。到了这个时候,林却说不出话来。只能本能的回答。

“额…不…不是…”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林在蕾的眼中发现了一丝失落。

<四>

“蕾恋了,和隔壁班的一个男孩。”

从同桌嘴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林却是很从容,也许是麻木,只是还有些困惑。也许那从容只是自己内心的掩饰,也许那麻木不仅仅是失落,也许…

“为什么偏偏是那个时候?”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

那晚的夜空很暗,一点星光都没有,有的仅仅是悚然与低迷。林独自坐在顶楼,自己也没想到竟然爱的那样深,那样无可救药。

“也许我的出现仅仅是一种多余吧。”

一切都仅仅是自作多情而已。”

翻开日记本,里面还加杂着和蕾传的纸条,熟悉的字体在此时看来是那样讽刺。

『是你让我相信爱也可以像童话般浪漫』

『每次相遇,总期待下一次重心开始』

『浪漫满屋离我们越来越近』

『为什么我们的心相隔甚远』

『不再相信秋天的童话』

『因为我的爱已被封沉』

“呵…封沉了么?”

“很好玩么?”

一页页纸张散落,风儿似乎也停止了嘻闹,天空飘下一片雪花,两片,三片…无数片雪花飘在纸上,飘在林的身上。松开手,纸片飞落,散落成片片飘血的雪花…

三天,林没去上课。

雪还在下,洋洋洒洒的,窗外堆积了厚厚的一层雪花,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怎么是你?”

林想要硬起口气来说话,但他发现自己做不到。

“为什么不能是我”熟悉的眼睛透着一丝黠洁,睫毛忽闪忽闪的。

“…”

“作为朋友,我不该来么”

朋友…多么讽刺的字眼,你不知道的,我想要的,不是这样。

“…”

“生病了么?”

“额。”

送走了蕾,林又想了一些。

“是我的错么?”

“是我没向她坦白能怪她么?”

“是我胆小,她有权力选择的…”

“我喜欢她,就要看着她幸福…”

<五>

随后的日子便简单的多,林和蕾,依旧是那种不退不进的状态,他们都没提起,在他们心中其实都很明了。林依旧像以前那对蕾的要求无法拒绝。

花季的日子便这样如流水般逝去了。考试将近,这次放假,就意味着永远分开,各奔前程。林曾经问蕾毕业以后会做什么,蕾笑着开玩笑说你是要去上学的,我当然是自己闯荡社会了。

“如果可以,我宁愿为你放弃学业,陪你…”

蕾笑着说这个玩笑开的好傻。眼角却偷偷的湿润了。

毕业的前一天,林向蕾要了张照片,依旧是及肩散落的头发,发梢微微扬起。闪着白光的耳坠还在发亮,明亮的眼睛似乎还在眨…蕾说,这就是我们以后唯一的记念了,你也留下些什么吧,作为朋友…

那声朋友异常响亮。

林把手伸进包里,将那张照片和那封信揉成碎片…

“好好上学。”

“…”

“以后不要整天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陪我走走好么?”

林拉起蕾的手,这一次她没有说什么,两个什都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的走着,享受最后一刻的宁静。

“我可以抱你一下么?

蕾没有说话。

林张开手臂,将蕾揽入怀中,在她耳边轻轻的说了一句

“我喜欢你”

转过身,林大步的走了,不理身后还在呆看这他的背影的女孩。

不久,林在QQ上遇到了蕾,两人有说了很久。

“我知道你喜欢我,很早就知道,但是我们是不能够在一起的,我们不是同一个轨道的人,注定只能是相遇一场。朋友,也许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吧。我没骗你,我选择隔班的男孩仅仅是为了躲避,为了不让你陷的太深。我不喜欢你,也不能喜欢你,答应我,忘了我,好么?”

“我做不到…”

“你喜欢我,不是么?”

“。”

“一直以来,我的要求你都答应的…”

“。”

“答应我最后一次好么?”

“我…”

“答应我,忘了我。

我走了,不要想我,也不要找我,你找不到的…”

QQ上的头象暗了下去,紧接着,消失…

林低下头,键盘上闪着一丝晶莹…

傻傻的想了好久

却依然想不出分开的理由

你走的时候用沉默代替了分手

是你太残忍还是我太认真

如果爱情可以瞬见忘记

我又何苦那么的爱你

冰冷的空气穿透我的身体

冰冻我的心

你能看到我留在屏幕上的字

却看不到滴在键盘上的泪

眼泪的滋味

好像苦水

我会记得你的好一辈子

为你落下最后一滴泪不再哭泣

也许某天也会笑着想起你

写下的日记

都是回忆

只希望你可以在你的心里留下我的身影

你能看到我留在屏幕上的字

却看不到我滴在键盘上的泪

眼泪的滋味

好像苦水

我会记得你的好一辈子

为你落下最后一滴泪不再哭泣

也许某天还会笑着想起你

落下的泪滴

都是为你

篇7

关键词:动漫产业;未成年人;同质文化圈;文化环境;中华文化圈;跨文化环境;文化心理结构。

中国的动漫产业不仅仅只对内地未成年人产生影响,同时也作用于港澳台地区未成年人。我们可将港澳台地区未成年人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分析:港澳台地区未成年人同质文化圈、港澳台地区未成年人非同质文化圈。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境外港澳台地区未成年人同质文化圈这一层次。

一、港澳台地区未成年人同质文化圈。

属于同质文化圈的未成年人,主要是指香港、澳门、中国台湾三地拥有中华民族血脉的未成年人,这三地因同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具有与内地相同的文化特征,它们在文化认同、价值观念上也与内地大致相当,而与美日韩等国家文化在本质上存在不同。三地的动漫内容创意产业的内核和精髓是对中华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亚洲各地动漫画产业飞速发展,尤其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最具有代表性。我国台湾、香港两地也在日本动漫市场压力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地动漫文化产业,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动漫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积极带动内地动漫的发展,显示出了华人原创动漫的创造性、魅力与发展潜力。

(一)港澳台地区未成年人的文化环境。

人类在某种社会中生活,久而久之必然会形成某种特定的文化,包括一定的态度和看法、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等等,这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环境。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而且都在传承着一定的文化,并且文化环境也深刻的影响着每一位生活在其中的成员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这种影响在未成年人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是否拥有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是具有决定性意义。港澳台地区因为历史的原因,既有着与内地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根基,也同时具有较内地更为复杂和丰富的文化环境。下文我们将其与内地相比较,对港澳台地区的文化环境进行分析:

1.同:中华文化圈。

自六、七千年前的史前时期至距今四千年到三千年前后的夏商时期,香港与内地文化交流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个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1]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海峡两岸一直以来祭拜着共同的祖先,遵从着共同的圣哲,诵读着共同的经典,传承着共同的文明,使用着共同的语言文字。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文化具有四至六千年的历史,自16世纪以来就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400多年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政治、经济、传统习俗及宗教等各种因素的作用,赋予澳门独特的文化底蕴。[2]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有一个思想凝聚的焦点,港澳台地区与内地文化的思想凝聚焦点便是中华文化。他们有着相同的历史根源,同属中华文化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港澳台未成年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文化影响,它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中国文化积淀数千年,本身具有作为传统的稳定性和内聚性,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无法置换和否定她的存在。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融合特点和涵化作用,这是外国侵略在中国屡次“先胜于武力,后败于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中西文化比较中,中国传统文化同样可以发挥其优势作用。港澳台地区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对未成年人的积极作用,从小注重孩子的国学教育,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3]

2.异:跨文化环境。

篇8

上海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在国家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和振兴的道路上到今天已足足走过第9个年头。2016第9届上海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的办赛初衷依然是发现、培养、推选出一批青少年钢琴艺术演奏人才,为我国钢琴艺术事业储备后继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加之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学习钢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家长们也越来越关注,这些对钢琴乃至文化的培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成熟的文化氛围也成为这项赛事成功举办至今新的隐形支持。积极推动学钢琴的孩子们走出去,加强互动交流和勇于登上舞台展示自己,是这项赛事每年延续下去的一项新目标。2016年2月,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常务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先生为本项大赛题名,也为此项钢琴赛事注入了多元化的中国元素和文化。

本届赛事是由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分会主办,《琴童》杂志社、浙江省音协钢琴专业委员会、重庆市音协钢琴专业委员会、江西省音协钢琴专业委员会、山西省钢琴学会、海南省钢琴学会、广西钢琴学会、陕西省钢琴学会、吉林省钢琴学会、湖北省钢琴学会、湖南省键盘音乐学会、福州市钢琴学会联合协办,上海梦源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独家承办的一项国际青少年钢琴艺术盛会。

赛事内容主要有:国际著名钢琴家、教授开设的现场教学大师班,美国著名钢琴家埃杜瓦杜斯・哈灵教授钢琴独奏音乐会,比赛评选,获奖选手颁奖音乐会等系列活动。大赛汇聚了上海、北京、浙江、重庆、广西、海南、湖北、湖南、江西、陕西、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山东、山西、福建、安徽、河南、深圳、中山、汕头、徐州等全国30多个省、市赛区代表队数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来沪参赛队伍达1000多人。著名钢琴家、教育家、曾培养出享誉世界的著名钢琴家郎朗的朱雅芬教授担任本届大赛的评委会主席;著名旅美钢琴家、教育家、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与文学双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会长唐哲教授担任本届大赛的艺术顾问;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者储望华教授,著名钢琴家、教育家、美国纽约大学钢琴系主任、霍洛维茨大师嫡传关门弟子埃杜瓦杜斯・哈灵教授,著名钢琴家、教育家、曼哈顿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马克・席尔弗曼教授,著名钢琴家、教育家、因特罗根音乐学院钢琴系托马斯・莱曼斯塔尔教授及王健、王雁、杨凡、陈声钢、陶敏霞、黄红辉、赵意明、米若川、朱一平、左承德、唐明顺、董晨阳、陈思、高桥雅江等全国各大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和钢琴协会会长近20名专家、教授,为本届大赛的各个奖项的产生评选严格把关。

上海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创办之初,承载着数十位著名钢琴家、教授们渴望挖掘和培养钢琴人才,振兴我国钢琴艺术事业发展的梦想,在每一届的赛事历程中都会出现感动、积极,甚至难忘的事例。大赛吸引了全国众多媒体的争相报道,深深吸引着全国各地钢琴从业者、学习者和爱好者的疯狂追捧及参与。大赛始终坚持开拓、创新,努力坚守着国际性高规格赛事发展的长远目标,力争让我国的钢琴演奏人才不出国门,却同样能感受到来自世界各国不同钢琴文化的发展和方向,为学习钢琴演奏艺术的孩子带去不一样的赛事体验和旅程。

篇9

关键词:单位GDP建设用地;区域重心;空间自相关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是建设用地与GDP的比值。在一定时期内,建设用地规模与GDP比值的下降幅度反映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变化情况,是综合考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经济转型和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效益的重要体现。一直以来,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中的土地资源消耗问题,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从2009年开始,政府就着手控制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2009年,国土资源部等部委实施《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办法》,为评价经济增长对土地的消耗情况提供了基础。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30%;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0%。到目前为止,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土地合理利用进行了研究,而单位GDP建设用地的相关研究尚未启动,相应的研究成果较少。文章尝试对近二十年来全国的单位GDP建设用地变化情况进行系统分析,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为差别化土地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一、 研究数据来源及处理

以31个省(市、区)为评价单元,研究时间跨度为1996年~2015年。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不作为研究子区域。研究涉及两个方面的数据:一是建设用地数据,包括城镇、村庄、采矿及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数据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时间序列上使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不同。1996年~2001年使用的是1984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2002年~2008年使用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适用);2009年~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又有所调整。二是2009年启用二调数据,与2008之前通过变更调查形成的数据差别较大。通过地类归并和数据修正后,形成1996年~2015年建设用地时间序列数据。二是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各省区市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官网。为形成可比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将国内生产总值换算成以1995年为基期的可比价数据。

二、 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时空演变

纵观1996年~2015年全国各省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的时空演变,一是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空间分布差异大。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从西到东逐渐减少的趋势。总体上看来,经济水平越发达的地区,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越小;经济水平越欠发达的地区,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越大。以2015年为例,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最低的省份为上海,达到232亩/亿元,其次是北京、天津、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最高的省份为新疆,为4 742亩/亿元,其次是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我国东中西部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禀赋、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各不相同,2015年,最高省份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为最低省份的20倍之多,差异较大。二是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呈不断下降的趋势。随着我国节约集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大量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政策的出台,使得建设用地使用效率逐步提升,土地利用朝着节约集约的方向逐步发展,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全国平均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从1996年的6 514亩/亿元下降到2015年的1 527亩/亿元,下降了76.55%。其中,内蒙古下降率最高,达到89.01%,其次是天津、陕西、吉林、重庆、山东等;新疆下降率最低,74.76%,其次是浙江、云南、宁夏、上海、北京等。一般来说,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大的地区,下降的空间更大;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小的地区,下降的空间更小。

三、 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分布和演化

为了进一步了解单位GDP建设用地的区域分布规律,探讨单位GDP建设用地和GDP、建设用地分布之间的内在关系,借鉴力学原理,引入区域重心的概念,对我国近二十年GDP、建设用地、单位GDP建设用地的重心变化分别进行模拟。重心研究方法可以有效解释区域发展的均衡性和差异性规律。因我国区域辽阔,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禀赋、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借鉴按照传统地理学的划分,将全国各省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七大片区进行进一步研究。东北片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华北片区包括、天津市、河北省、北京市、山西省;华东片区包括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安徽省;华南片区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华中片区包括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西北片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西南片区包括自治区、云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

1. 全国层面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变化。采用1996年~2015年期间各省的数据,模拟出1996年~2015年全国的GDP重心坐标、建设用地重心坐标和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坐标变化。可以得出:(1)近二十年我国的GDP重心在安徽西部,建设用地重心在河南中部,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在陕西西南部,而我国的几何中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三个重心都偏离了几何中心,说明我国的GDP、建设用地、单位GDP建设用地分布近二十年来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同时三个重心二十年来的分布相对稳定,说明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一直没有被有效打破。GDP重心偏离几何中心最远,其次是建设用地重心,再次是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都呈现出东部密度高于西部,南部大于北部,东西方向的不均衡性大于南北方向的特征,说明东部和南部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和建设发展的高密度区域。(2)GDP重心位于建设用地重心东南部,建设用地重心位于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东南部。说明东部南部地区单位GDP上承担的建设用地更少,也就是说东部南部地区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更少的建设用地。(3)全国1996年~2015年间,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轨迹逐渐由东北向西南发展。南北方向移动较少,东西方向移动较大,后又朝西北方向转移。这与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吻合。中西部的建设用地量增多,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的建设用地相对东部地区要多一些。

2. 片区层面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分布。(1)东北片区:西部和南部地区(主要是辽宁省)是东北片区经济和建设发展的高密度区。西部、南部地区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更少的建设用地,东部、北部则相反。近二十年,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轨迹逐渐由南向北发展。(2)华北片区:东部和南部地区(主要是北京、天津、河北)是华北片区经济发展的高密度区。东部、南部地区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更少的建设用地。近二十年,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轨迹逐渐由北向南发展。(3)华东片区:东部(主要是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是华北片区经济发展的高密度区,北部(主要是安徽、江苏、山东)是建设用地发展的高密度区。东部、南部地区(主要是上海、福建、浙江、江苏)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更少的建设用地。近二十年,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轨迹逐渐由北向南发展。(4)华南片区:东部(主要是广东)是华南片区经济和建设用地发展的高密度区。西部、南部地区(主要是广西、海南)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更少的建设用地,东部则相反。近二十年,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轨迹逐渐由东向西发展,后又由西朝东发展。(5)华中片区:东部(主要是河南)是华中片区经济和建设用地发展的高密度区。三省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的建设用地规模比较均衡。近二十年,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轨迹逐渐由北向南发展,后又朝北继续发展。(6)西北片区:东部(主要是陕西、甘肃)是西北片区经济发展的高密度区。建设用地重心位于中部,说明东部(主要是陕西、甘肃)和西部(主要是新疆)是建设用地发展的高密度区。东部地区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更少的建设用地。近二十年,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轨迹逐渐由东向西发展。(7)西南片区:东北部(主要是重庆、四川)是西南片区经济发展的高密度区,东部(主要是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是建设用地发展的高密度区。西部地区()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了过多的建设用地。近二十年,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轨迹逐渐由西向东,再向西发展。

四、 单位GDP建设用地的空间自相关

全局空间自相关描述了整个研究区域上空间对象之间的关联程度及是否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模式,用于探索属性值在整个区域所表现出来的空间特征。Moran's I指数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空间自相关统计量,取值范围为-1~1,正值表示该空间事物的属性值分布具有正相关性,负值表示具有负相关性,0值表示不存在空间相关,即空间随机分布。本文分别对全国各省单位GDP建设用地进行全局和局部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近二十年,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的全局自相关系数围绕在0.3~0.4左右,这说明各省的单位GDP建设用地是存在正相关性的,相似的观测值趋于空间集聚。1996年~2010年间,Moran's I持续增加,尤其是2002年以来增加幅度较大。这与2002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土地招拍挂制度,刺激了建设用地市场具有一定的关系。2011年起,全面启动第二次土地大调查,Moran's I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着高位。纵观二十年间Moran's I变动不大,可以进一步说明这样的空间集聚程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了稳定性。

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近二十年来,单位GDP建设用地局部空间差异稳定在一定范围,除个别省份外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1996年~2015年,高―高关联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的“热点”。这些区域位于西部,用地相对粗放,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低,土地产出效益也低;低―低关联区域1996年后主要分布在上海、浙江、福建。1888年,增加了山东。2000年,又增加了江苏。2006年增加了天津,2008年又弱化。2008年~2015年,低―低关联区域主要分布在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5个地区。这些区域是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的低值集聚中心,其自身单位GDP建设用地较低,周围区域也不高,建设用地使用效率较高;2000年,出现高―低关联区域,主要分布在吉林。2001年,增加了安徽。2009年以后,高―低关联区域主要是吉林地区。高―低关联为“孤岛效应区”,即区域自身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较高,但周边较低的。

五、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空间分布差异大,呈现从西到东逐渐减少的趋势。总体上看来,经济水平越发达的地区,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越小;经济水平越欠发达的地区,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越大;我国土地利用朝着节约集约的方向逐步发展,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说,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大的地区,下降的空间更大;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小的地区,下降的空间更小。(2)我国的GDP、建设用地、单位GDP建设用地分布近二十年来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同时三个重心二十年来的分布相对稳定,说明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一直没有被有效打破。东部和南部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和建设发展的高密度区域,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更少的建设用地。全国1996年~2015年间,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轨迹逐渐由东北向西南发展,后又朝西北方向转移,与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吻合。中西部的建设用地量增多,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的建设用地相对东部地区要多一些。(3)1996年~2010年间,Moran's I持续增加,尤其是2002年以来增加幅度较大。2011年起,Moran's I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着高位。近二十年全国各省单位GDP建设用地是存在正相关性的,这样的空间集聚程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了稳定性,单位GDP建设用地局部空间差异也稳定在一定范围。高-高关联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是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的“热点”。2008年~2015年,低―低关联区域主要分布在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5个地区,是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的低值集聚中心;2009年以后,高―低P联区域主要分布在吉林,是"孤岛效应区"。

2. 讨论。(1)2015年最高省份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与最低省份的相差了20倍之多。一方面说明了地区差异之大,另一方面也说明提高全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任重而道远。上海部署的建设用地减量化行动卓有成效,江苏实施的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计划,努力实现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都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有效抓手,是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的。(2)从研究成果看,近二十年,各省的单位GDP建设用地尽管各有下降,但其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呈现了一定的稳定性。可以继续扩大时间维度,研究近三十年乃至五十年的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时空分异,进一步发现其规律。同时,各省省内单位GDP建设用地也存在地区差异,如江苏省,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单位GDP建设用地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文章以省均值作为全国分析的数据基础,下一步可以尝试以市域甚至县域为单元,以更丰富的区域数据探索全国的单位GDP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状况。(3)在行政层面,不管是从数据的可获得性、权威性出发还是从考核目标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出发,用单位GDP建设用地水平是考量地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效益的最快速、简便和有效的方法。但从研究层面来说,有些建设用地并不产出GDP,也存在非建设用地产出GDP的情况,使用GDP和建设用地数据。探讨清两者的相互关系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李晓刚,欧名豪,荀文会.土地集约利用探析[J].资源与产业,2006,8(2):104-106.

[2] 王海燕,濮励杰,张健,等.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时空分异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2,(4):47-53.

[3] 王静.中国建设用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3,(8):52-58.

[4] 杨桂山.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近年耕地数量变化研究的启示[J].地理学报, 2004,59(S1):41-46.

[5] 叶涛,史培军.从深圳经济特区透视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对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影响2007,22(3):434-444.[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3):434-444.

[6] 赵翠薇,濮励杰,孟爱云,等.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广西江州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2):172-179.

[7] Kubis A, hartmann M.Analysis of Location of Large-area Shopping Centres.A Probabilistic Cravity Model for the Halle-Leipzig Area[J].Jahrbuch fur Regionalwissenschaft, 2007,(27):43-57.

[8] Papazoglou C.Greece's Potential Trade Flows: A Gravity Model Approach[J].Int Adv Econ Res,2007,(13):403-414.

[9] Jean-Marie Grether, Nicole A Mathys.Is the World's Economic Centre of Gravity in Asia[J].Area,2010,42(1):47-50.

[10] 徐建华,岳文泽.近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2001,21(5):23-26.

[11] 李在军,管卫华,柯文前.中国区域消费与经济、人口重心演的时间多尺度研究[J].经济地理,2014, (1):7-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41571082);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项目号:201411014-3);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科技计划(项目号:2016030)。

篇10

三元共生设计理念

以“生态”规划为核心的旅游环境生态保护,以“景观”规划为核心的优美的旅游景观环境形象创造,以“旅游”为核心的群体行为心理规划和项目经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将这三个方面融汇贯通,相互协调促进,即为生态、景观、旅游三元共生的设计理念。三元共生理念的核心,在于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区域规划体系:风景旅游地的规划及进展以风景区土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区域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为突破,通过风景景观资源的分析评价、时空布局、行为研究、阶段性规划控制进行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的规划设计,塑造可持续发展的风景旅游体系。

二、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所在的右玉县地处晋西北地区黄土高原,隶属于山西省朔州市。境内四周环山,南高北低。全县平均海拔1400m,属黄土丘陵缓坡区。北部以外长城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凉城县为邻,西与平鲁区接壤,南与山阴县毗邻,东临左云县。东距大同市80km,南距朔州市110km,北距呼和浩特市150km。全县南北长67.7km,东西宽45.7km,总土地面积1964km2。境内有苍头河、李红河、欧村河、元子河、杨千河五大流域。全县所辖四个镇,六个乡,居住着汉、满、蒙 、回、藏、苗、彝、畲8个民族,总人口1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9万人。

苍头河是山西省右玉县境内的主要河流。苍头河发源于平鲁郭家窑,干流全长75 km,横贯右玉南北,境内流域面积1680km2,占全县流域总面积的86%。苍头河牧草丰盛,矿产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0.7%,被誉为“塞上绿洲”。

2.1规划范围

综合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湿地类型的多样性;历史文化与社会的连续性;地域单元的相对独立性;保护、管理、合理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地形标志物的明显性等要素。确定拟建的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为:苍头河主干流域北至杀虎口,南以常门铺水库北部为界,共规划面积3066.6公顷(约4.6万亩)。

2.2项目定位

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定位为:

——永续发展的生态廊道

——生机盎然的活力水脉

——多物种共存的都市绿色屏障

2.3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和《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的通知》中“建立湿地公园,加强湿地保护”的精神,充分体现“生态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在优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基础上,应用先进湿地恢复技术和措施,改善和发挥湿地生态功能;同时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4.规划原则

1、美感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2、人性化与生态化相结合

3、大众化与高端化相结合

4、保护性与经济性相结合

2.5 规划结构

1、一带双核四区带

一带:指苍头河流域两岸原生态景观带,北至杀虎口,南至常门铺水库,贯穿南北形成苍头河河岸生态景观带。

双核:指右玉县城西侧,及高墙框村西侧双口子村北侧现状苍头河湿地已开发部分两个旅游发展核心,成为苍头河湿地公园的经济引擎,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四区带:

杀虎口到五里庄村的下游生态复育区带

五里庄村到双口子村的生态旅游观光区带

双口子村到北郭家堡村的湿地体验区带

(4)北郭家堡到常门铺水库的水源林带保护区带

2、一河三廊多片区

一河:

指苍头河水域及相关湿地、滩涂等天然景观资源,在合理利用下将成为朔州市乃至山西省的室外天然博物馆。

三廊:

右玉县城西南向威远镇方向的城市景观通廊

高墙框村至双口子村方向的城郊生态景观通廊

右卫镇向西北方向至远山的下游生态复育廊道

多片区:所谓多片区是指:以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旅游景点为核心,呈放射状形成相应的服务片区,为整条苍头河提供多点的服务信息、旅游信息、生态信息、科普知识,同时组成各具特色景观小节点。

2.6 规划愿景

苍头河流域的水体蓝带和河岸绿带,正是右玉县显露生态、提升生活、组织生产和维持生存的命脉。

基于城市营销需求,我们为右玉县勾勒出三重城市生活的愿景:1、快活:籍苍头河流域再造,构筑亲水游憩网络,以表现活动

力的滨水运动主题,实现快意生活的宜居愿景。2、创活:籍苍头河流域再造,构筑休闲旅游核心,以蕴含吸引

力的表演创作主体,实现创意生活的宜居愿景。3、适活:籍苍头河流域再造,构筑生态体验廊道,以表现生命

力的自然休闲主题,实现适意生活的宜居愿景。

因此,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应反映人本主义,结合休闲景观、游憩娱乐,形成参与互动的生活文脉;应结合产业转型、文化象征,形成创新发展的生产动脉;应基于可持续发展概念,尊重自然,形成和谐共荣的生态命脉;应呼应城市发展形势、环保诉求,进行复育保育,形成健康活泼的生存血脉。

2.7 功能分区

根据《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试行)》(2010)的要求,把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区划为6个功能区:湿地保护保育区、湿地恢复重建区、湿地旅游服务区、湿地宣教展示区、生态湿地体验区、苍头河渔牧保护区。

1、湿地保护保育区:

该区域范围内属于禁止开发建设区域,生态敏感系数较高,对于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植被的保育有较高的环境需求,不适宜开放建设,属于纯天然生态森林,同时作为右玉县乃至山西省最北端的绿色生态门户。

2、湿地恢复重建区:

该区域位于旅游服务区与保护保育区中间地带,属于开发与建设两者之间的缓冲地带,以生态修复以及配套设施的完善为主要目标,同时兼具深入游览以及低活动强度的娱乐活动为主,如:露营,自驾营地,林间骑行等。

3、湿地旅游服务区:

该区域现状为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已开发部分,在整体规划布局上起到一个旅游经济核心的重要作用,由于交通便利,前期开发相对到位,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相应的服务设施质量,以达到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硬件标准。

4、湿地宣教展示区:

宣教展示区主要综合了苍头河生态湿地博物馆、湿地科普展示中心等,是游客在游览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同时了解湿地形成、功能以及如何保护的主要区域。

5、生态湿地体验区:

生态湿地体验结合了苍头河的宣教展示区,旨在为游客提供丰富湿地知识的同时,使游客亲身到湿地中体验观光,其中设有绿色涟漪主题园、水鸟观察基地以及湿地水质净化展示园等科普性与参与性较强的活动设施。

6、苍头河渔牧保护区:

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除了生态修复与展示功能之外,其经济功能在该区域应得到充分展示,在退耕还泽,退耕还林的同时,以渔牧为主要特点的活动设施也相应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