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本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0:3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临床医学本科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临床医学本科论文

篇1

不少研究认为实施“早临床”可以改善“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医学教育下理论和实践联系不紧密的情况。“早临床”是我国根据国情,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整顿教育资源所提出的医学“三早(包括早临床,早科研,早社会实践)”教育中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我国医学教育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手段之一。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是西方国家医学教育的模板。美国医学学制为四年,第1、2年学习临床前医学基础理论,第3、4年的时间都发生在教学医院的病房或社区门诊。美国学生在带教医生指导下进入各科室实习、观察并参与患者的治疗。与我国的医学学制相比,美国的“早临床”教育是“前瞻性”学习,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基础知识,主动解决问题,实现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结合。我国的临床本科生教育是“回顾性”学习,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单纯地实现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转移。在“早临床”过程中,学生跟随带教老师查房、问诊、为病人检查、观看手术过程与临床基本技术操作,有疑问即提出。此过程可刺激学生在学习中寻求答案,发现新问题,从而深刻理解临床与基础医学知识的联系。在医院见习过程中可提前熟悉医院的运作,为自己的实习打下基础。另外,在“早临床”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沟通技能。在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E)所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中,沟通技能是基本核心之一。在西方国家,沟通技能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医学教育中的医学教育本身。因此,良好的沟通技能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学生与病人接触的过程能对病人受疾病的折磨有感性认识,这对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尤为重要。特别是近年来患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空前高涨,医务界正在面对全社会对医疗活动近乎严酷的审视和要求,良好的沟通技能越来越能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二、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以“早临床”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一)高等医学院校“早临床”制度的推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都认识到当今时代迫切需要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医务人员。而我国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造成的基础与临床严重脱节,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医务人员。近年来,许多高等医学院校推行的临床本科生“早临床”教育,仍停留在学生自愿进行临床见习的阶段,学生不够重视,其成效不显著。因此,推行临床本科生“早临床”制度,将在学习基础课的低年级学生推向临床是必不可少的举措。

(二)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实践平台的打造

医学高等院校应与附属医院达成共识为医学生提供最直接的实践基地。附属医院也借助医学高等院校的医学人才资源和科研优势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与科研工作,双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临床实践基地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等院校附属医院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则附属医院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临床实践基地教师队伍带教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早临床”的培养质量。学校和实践教学基地要让临床教师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对临床教学职称的聘任制度要严格把关,建立临床教师评价体系,评价教师的理念,临床操作标准化,临床能力,讲解能力。有些教师在带教过程中,由于学生处于低年级的学习,未学习专业课,不熟悉临床工作,教师更愿意将机会给高年级的学生或选择自己完成工作。因此,临床教师的理念和责任义务的明确,决定带教质量和学生临床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带教时对于教学内容的讲解方式决定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接受程度。在此问题上,可采取临床教学实践基地师资培训制,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选派学校经验丰富的教授或讲师到附属医院进行示范教学,与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队伍互动交流,让临床教师充分了解低年级医学生与高年级医学生对知识接受方式的不同,便于教师带教时调整自己的讲解方式。

(四)“早临床”教学过程中PBL教学模式的采用

篇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希望有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探索医学教育改革,培养卓越临床医师,是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对于维护和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健康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指出,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之一是要“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探索建立‘5+3’(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上海市于2010年启动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的改革试验”(即“5+3”项目),成为最早开展的“国家教育体制综合改革项目”之一。迄今,复旦大学等5所上海市医学院校已经招录五届共计2193名“5+3”项目学生。

一、以问题为导向,构建“5+3”临床医师培养模式

“5+3”模式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质性结合,促进了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健全。

1.探索我国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的根本途径

1998年起,我国开始试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1999年5月我国正式施行《执业医师法》,规定“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医学生在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必须临床工作一年才能够参加国家统一举行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执业医师资格后才有临床处方权。一方面,所有医学本科生或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没有处方权,不可独立处置病人和进行手术,导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能力训练难以进行;另一方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教育系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卫生行业)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接受的有限临床技能培训也得不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部门的认可,研究生毕业后仍然需要按照卫生行业要求重新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导致全国医学院校不同程度沿用科学学位方式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即“重科研轻临床、重论文轻技能”,毕业研究生临床技能难以胜任岗位实际需求。

在临床技能方面,“5+3”临床硕士能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标准化实践环境下,逐步达到独立行医所必备的医德医风、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等基本要求,胜任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症的诊疗工作,成为“会看病”的医生。在学位论文方面,明确规定“学位论文类型为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等,选题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扭转了“重科研轻临床、重论文轻技能”的倾向,保证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需临床轮转时间。在执业资格方面,由培训医院组织“5+3”临床硕士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技能培训不再面临违法行医的困境,并且由于“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研究生毕业后也就不再需要重复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促进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健全

临床医师培养包含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属于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对保证临床医师专业水准和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美英等世界主要国家均已建立政府主导的、较为成熟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尚不健全,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年招生规模13.4万人,而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数量只有4.48万人。临床医学教育只是培养了合格的医学毕业生,没有培养出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合格医生。

根据我国人事制度,研究生学历学位者在职称晋升和工资待遇上优势显著。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的“5+3”模式,大大增强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本科毕业生的吸引力,对于建立健全国家层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起到了促进作用。今年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在上海召开“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工作会议。会议明确,2015年我国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数量将从2014年的4.48万人增加到11.2万人,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二、以能力为重点,创新临床医师培养体系

上海市医学院校在“5+3”项目实施过程中,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着力于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明显加强,创新临床医师培养体系。在“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中,医学生完成5年的医学院校教育后,一部分毕业生选择考研攻读临床医学科学学位,但绝大部分将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为期3年的培训,考核通过后,取得医师执业资格,其中一部分医师直接进入社区或者二级医院工作。此外,还有一部分医师希望在大医院做“分工更细”的专科医生,比如神经内科、泌尿外科等,就要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束后,进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继续学习,这被称为“5+3+X”(X为专科医师培训)。

1.教育制度创新

“5+3”模式不仅有机结合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而且有效衔接了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通过明确临床硕士“双重身份”,打破了本科毕业生在“就业(住院医师)”和“在读(研究生)”之间“非此即彼”的束缚;实现了“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培训、学位授予标准与医师准入制度”的“三个结合”,以“四证合一”解决了医学教育与执业医师制度之间的矛盾。临床医学在读硕士经住院医师规培1年以后,可以本科学历报名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经学位论文答辩可获得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四证合一”包括《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通过“四证合一”的制度创新,实现了在医师培养过程中的医学教育和卫生行业培训两者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切实提高医学生的临床专业素质和临床技能,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需求。通过“四证合一”的制度创新,培训医院组织本项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期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有效地解决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临床能力训练和培养所面临的违法行医风险;由于“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完全达到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获得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后也就不再需要重复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协同机制创新

“5+3”模式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为突破口,立足教育和卫生两大民生工程,既是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实践,又服务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5+3”模式在上海的探索和实践充分体现了医教结合,协同创新。上海市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负责实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的改革试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政府、行业、高校、医院形成合力”,确保改革试验深入推进,形成了教育卫生部门的良好合作机制,出现了“教改推医改、医改促教改”的生动局面。机构人员组成也充分体现了上海市教委、卫生局、各相关高校、培训医院共同参与的临床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协同创新”。由上海市教委和卫生局分管领导、各大学分管校长组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改革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全面实施;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家共同组成专家小组,负责指导相关工作的实施;由上海市学位办、卫生局科教处、大学研究生院、医管处和培训医院相关负责人组成工作小组,具体实施此项工作。在项目试点过程中,工作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具体制订各项规章制度,研究解决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协调各高校执行上海市的统一规定。

3.实践教学创新

“5+3”模式突出了能力培养,以培养合格医师为目标,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职业素养和临床能力培养为重点,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住院医师“不能脱离临床规范化培训”的特征。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由政治、英语、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等课程组成,所有课程均以上海市统一组织的网络课程学习为主。其中,基础理论课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完全一致;专业理论课由上海市统一组织各培训医院根据住院医师培训标准细则要求,学习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2010-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以上“网络化课程”的学习,共同的体会是本项目网络课件和教学方式既满足了“住院医师”特殊群体在规范化培训期间个体学习时间的自主特点,也体现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质量的高水平和现代化。

在临床技能训练方面,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没有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对于临床能力没有强制性要求,研究生要花大量时间完成课程学习(脱离临床培训6个月以上),有些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甚至完全相同,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训练时间严重不足。而“5+3”模式下,专业学位硕士必须严格按照《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进行临床技能训练,完成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科、小儿外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临床病理科、口腔科、全科医学科等18个学科的临床培训轮转。为保证临床培训质量,上海市制定了统一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开展了带教师资培训,建立了培训质控体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分为培训过程考核和培训结业考核,以培训过程考核为重点,培训过程考核合格和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是参加培训结业考核的必备条件。

在专业学位论文方面,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没有涉及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许多医学院校的导师常常安排自己带教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去完成自己的基础医学研究课题,并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科学学位研究生一样发表SCI论文。而目前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明确“学位论文类型为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等,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这样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等同于科学学位硕士,改变了“重科研、轻临床”的倾向。

三、以需求为目标,深化临床医学教育改革

医学教育改革聚焦社会和人民关注的重大问题,立足教育和卫生两大民生工程,因此,我国医学院校应当不断深化临床医学教育改革,以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求。

继续推进“5+3”模式。2013年5月,教育部、国家卫计委联合下发《关于批准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的通知》,要求北京大学等64所试点高校,根据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目标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律,制订“5+3”项目试点方案,做好实施工作。在“5+3”试点实施方案中,应明确落实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明确落实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结合的具体措施。在推进“5+3”模式过程中,要逐步统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内容和方式,即“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并符合国家学位要求的临床医师,可授予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符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要求,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内容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篇3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综合实验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建立适应当代医学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为了适应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深圳大学医学部秉承“早接触临床、早接触实践、早接触科研”的教育理念,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开展探索性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课程。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该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科研活动自主性、探索性、过程性和协作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构建的背景

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的成功构建一方面在于我校大力倡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为了支持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学校设立了针对本科生的基金项目,如“大学生开放基金项目”和“大学生挑战杯校级项目”,学生覆盖面广,学生参与科研的意识较强。2012以来,临床医学本科生累计承担开放基金项目236项,挑战杯项目129项。科研项目的支撑为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的开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的成功实施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医学部本科生早接触科研的教育理念。深圳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本科生采用双导师制培养,分别为基础医学导师和临床医生导师。导师制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很早接触了导师的科研团队,有很固定的科研场所,科研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在此背景环境下,2012年适逢我校医学部进行系统器官课程整合。在系统器官课程整合的大环境下,也将基础实验课程进行梳理,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课整合为机能实验课,将部分机能实验学时减少,增设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36学时,最终实现了基础医学实验创新实验课程的成功开设。

2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具体实施方法

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开设对象为二年级的临床学生。教师于放寒暑假前布置创新实验内容,学生根据自身感兴趣的课题或导师自主选题在假期内进行文献检索和实验设计,开学提交项目申请书并进行开题报告课堂讨论,确定方案后进行预实验和正式实验,并进行进展答辩。获取数据后,独立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进行结题答辩,并最终提交实验论文。整个过程以学生独立实践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索性实验课程开展的时间贯穿一个学期,业余时间实验室均向学生开放。

在课程结束后,由学生担任主编和编委,将学生的实验论文编集成册,论文集内容包含:领导寄语、优秀开题报告、优秀中期报告、优秀结题报告、学生感想、花絮、学生论文展示和教师总结。论文集的制作目的在于展示学生的科研成果,实验教学的优秀成果可以期望长江后浪推前浪。此外,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能力,鼓励一部分优秀学生继续有目标地培养,并组织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

3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考核方法

本课程考核方式采用答辩结合论文的形式,主要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论文写作规范性。成绩评定包括开题报告成绩(20%)、中期报告成绩(20%)、结题报告成绩(30%)和平时表现(30%)。

1)开题报告(总分100分,占总成绩20%),评分参考标准:立项依据(20分);研究内容(20分);技术路线与可行性(20分);创新性(20分);总体规范性(20分)。

2)中期报告(总分100分,占总成绩20%),评分参考标准:实验进展(60分);回答问题(20分);ppt格式和质量(20分)。

3)结题报告(总分100分,占总成绩30%),评分参考标准:答辩内容(60分);回答问题(20分);ppt格式和质量(20分)。

4)平时表现(总分100分,占总成绩30%),评分参考标准:主要考核学生参与度、团队合作,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设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的效果分析

现阶段,医学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终身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通过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了医学文献的查阅方法,能够自主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以及一些医学相关的最新理论、知识和技术。通过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提高了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此外,开设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打破了以课本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从根本上扭转了学生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验证理论知识的被动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良好的创新思维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时难免遇到困难和失败,学生必须不畏失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和持之以恒才能顺利完成实验,这对于培养学生将来在岗位上克服困难、不骄不躁的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之,开设基础医学创新实验是行之有效的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途径。

5开设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的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学生的科研活动在导师科研实验室完成,学生能否有效参与基础医学创新课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对学生的支持。多数导师都很乐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但由于科研场地限制,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对导师的科研空间进行了挤占,部分导师对本科生动手参与实验并不十分支持,导致部分学生只能观看或只是配合研究生完成实验。为此,我们需要建设独立的本科生创新实验室,以保证学生能够全天候自由开展实验。此外,由于创新课程以2-3人小组为单位,学生参与程度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和科研兴趣,部分学生参与度少,但却很难监管。

其次,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的开设是一项相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经费投入,解决科研经费、场地和相对应的实验设备。在如今实验教学资源日益紧张的前提下,学院对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应高度重视,并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虽然全部学生参与了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有部分学生从导师方面得到的经费支持仍然有限,仅靠本科生基金项目经费和医学教学实验中心的经费支持无法满足,应当进一步增加该课程教学经费的投入。

篇4

一、制度文件的起草与修订

1.规范管理制度

为规范毕业论文管理,自2009年毕业论文工作伊始,首次制定了《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法学系毕业论文手册》。几年来,针对该手册在论文管理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多次修改。2011年初,学院进一步明确了院、系毕业论文二级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反复沟通与调研,协助教学部完成了《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规定》。在协助修订的过程中,吸取了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宝贵经验,同时与法学专业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得规定更加合理,简化繁杂的工作流程的同时加强了规定的可操作性。

2.修订写作格式

在规范管理制度的同时,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进行了调整。为此多方查找资料进行调研,借鉴兄弟院校的管理经验,结合法学专业的实际情况,组织指导教师进行讨论,协助教学部制定了《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规范》,并结合法学系实际情况制定了《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实施细则》。

二、规范流程管理

1.合理安排论文工作时间,召开动员会

根据学院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整体要求,从每学年第一学期末开始,提前制订好每一届毕业论文工作的计划安排。召开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会议,布置本年度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安排与要求。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加强对学生端正学风教育,强调论文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论文写作规范和格式要求,使学生真正提高对论文撰写的重要意义的理解,自觉遵守学院相关制度要求,认真参加实习,并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综合能力,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

2.选题的申报与审批,确保题目质量

在毕业论文工作选题的准备阶段,按指导教师所从事的专业研究方向,拟定论文题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习条件和实习案例及社会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开拓思维,自行拟定题目,并通过选题审批的程序,对初拟题目进行反复修改,做到一人一题,要求毕业论文研究方向能够与学生的专业更加贴切,切实做到论文选题的规范化管理向分类化指导的转变,提升论文内在质量。

3.指导过程监督

在毕业论文工作进行过程中,按照法学系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安排及时进行监督和管理。分为前期、中期、后期进行检查,前期主要检查指导教师的到岗情况、开题情况、资料查阅的情况。中期针对教师的指导过程进行监控,检查指导过程记录,学生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后期检查毕业论文质量、组织评分及分组评阅。

4.毕业论文格式审查、评阅和答辩

在毕业生实习返校之后,收集各种管控表格,对每一名同学的论文初稿进行格式审查,在总结历届学生答辩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每一名同学指出答辩技巧和建议,为正式答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正式答辩前,做好准备工作,成立答辩委员会,明确答辩时间、答辩场地及相关材料的准备,召开答辩分工会,确保答辩顺利进行。

三、规范档案管理

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认真整理相关电子档案资料,做好纸质版资料保存工作。将学生论文、材料装入档案袋,存入档案室备查。按照要求对论文工作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填写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调查表,做好毕业论文工作总结,所有档案汇集成册以备教学部检查和教委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互查工作。

四、树立服务意识,保障工作顺利完成

毕业论文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我系毕业论文工作的服务性工作,内容琐碎,繁杂。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加强服务意识,加强各方面的沟通。为此我建立了论文指导小组分组联系表,指定学生组长负责,定期与学生组长以及指导教师沟通,尽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总结与反思

在每届学生毕业答辩结束后,认真总结本届毕业论文工作中的亮点与不足,发现问题的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对策,将建议和意见上报教学部以便于上级部门对我系工作整改的监督,为下一届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王晓飞,天津人,现任职于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法学系。

编辑谢尾合

篇5

南京医科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高校。学校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等学府之一。1957年,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

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4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心血管病)、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药理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4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12个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等17个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康达学院。在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山东等地拥有21所附属医院和40多所教学医院。

目前,学校在校生总数达1.3万多人,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500多人。有在职专任教师674人,有教授217人(含附属医院,下同)、副教授575人,有博士生导师185人、硕士生导师812人。

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十一五”以来,学校的科研水平快速攀升,承担了多项国家“863”、“973”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断实现新突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及论文影响因子迅猛增长。2010年,我校获得14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重点项目3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在全国2000多所申报机构中名列第34位。 2010年全校发表“SCI”录取论文498篇,再创历史新高。

学校设有两个校区(五台校区和江宁校区)。五台校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五台山南麓,占地120亩,是科研和研究生主体教育中心;江宁校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大学城,占地面积1470亩,是本科生及部分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中心。

篇6

1.加强临床能力的训练。按照卫生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所规定的统一培养目标,要求临床医学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和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领域内常见病,达到卫生部下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2]。由此可见,临床医学研究生不能仅仅是技能熟练的“处方师”或“手术匠”,临床能力也绝不只是临床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应是知识结构、逻辑分析、综合推理、诊断治疗、决策能力及实践操作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3]。因此,医院科教科和研究生导师要根据培养目标联合制定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计划,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计划内容包括:(1)在导师和上级医师的指导下,研究生参与管理病人,掌握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临床操作技能;(2)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科室的疑难病例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分析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3)研究生应参加科室的业务学习,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进行创新活动;(4)研究生应轮转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拓宽全科领域的知识面。

2.临床实践考核。为了提高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质量,应进行临床能力考核。考核可分为出科考核、中期考核和毕业前考核。一是出科考核。各临床科室成立科室考核小组,负责出科考核工作,以保证研究生在各科室轮转的质量。出科考核的内容包括3部分:(1)平时表现;(2)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和病历质量的考核;(3)医德医风考核。对于出科考核不合格者,继续留在本科室学习,直至考核合格为止。二是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由附属医院组织进行。附属医院成立专门的教学管理小组,由小组选择一名病人,考核研究生的临床诊治能力。考核内容包括病史的询问、体格检查、诊断和治疗水平、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等。三是毕业前考核。毕业前考核由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处组织进行,主要考核研究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处理常见病的能力。

二、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主要区别是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指研究生完成科研活动所需的能力,包括科研的洞察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4]。科研工作主要按照以下3个步骤来实施。

1.选择课题。选择课题是科研工作的核心,也是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选择课题必须以一定的理论基础为依据,因此,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和资料,了解本学科最新进展,找出专业发展的空白与不足之处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写出课题设计报告。通过选择课题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洞察力和创新能力。临床研究生的课题选择应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尽量涉及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的研究,其研究结果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这样才有临床意义。反过来,可以通过临床实践检验研究结果的实用价值,发现其不足之处,有助于课题的完善与提高。研究生选择课题后,举行开题报告会,邀请本领域的专家参加,对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从而使得课题的设计进一步完善。

2.课题的实施。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研究生不仅要动手做实验,还经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需要研究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在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中,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课题研究开始以后,研究生往往需要与实验室工作人员、同学、病人及其家属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了研究生的沟通能力。总而言之,通过课题的实施,锻炼了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生应定期汇报研究工作,使导师及时了解课题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完成。同时,导师也要随时检查研究生的工作,防止弄虚作假。

3.撰写论文。论文写作能力非常重要,研究生多年的学习成果最终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得以体现,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能够充分证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对其学习和科研成果的总结[5]。在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之前,邀请一些专家就如何写好论文进行辅导,传授论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提高研究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导师也应检查和指导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论文质量不高者,不得参加答辩。

三、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理论知识

1.优化课程体系。高等医学院校传统的课程体系明显落后于现代高科技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专业划分过细、知识面过窄等问题。因此,要强化跨学科、开放性的课程设置,体现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前沿知识的统一[6]。跨学科知识是研究生进行创新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跨学科知识,研究生的视野就受到限制,从而影响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2.更新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内容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内容比较陈旧,即使是最新版的教科书,从编写到审稿、出书一般需3至5年,甚至更长时间[7]。经过如此长的出书周期,教科书的内容明显落后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用这种陈旧的书本知识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研究生。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把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给研究生,使研究生了解这些成果,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进行科学研究。

3.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教学法,即教师讲,研究生听,研究生被动接受知识,造成研究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应当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大力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竞赛式、案例式等教学法,变研究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

四、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陈至立在第一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导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水平的导师能够站在学科的前沿,预见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他们一般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有创造性工作的经验,他们治学严谨,对研究生严格要求,鼓励研究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8]。”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的理论水平、临床能力、科研素质、医德医风等都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导师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主要原因如下:(1)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导师的学历层次整体偏低;(2)由于扩招,有的导师带的研究生过多,或因为兼职太多,工作量过重,无暇指导研究生;(3)有的导师是刚刚毕业的博士生,缺乏指导经验;(4)相当数量的导师研究经费不充足,具有国际学术研究背景和经验的导师比例偏低、国际交流能力偏弱,这些都会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9]。因此,必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具体措施如下。

1.完善导师的遴选和淘汰制度,提高导师队伍的质量。学校应建立学术委员会,制定导师选拔的标准和条件,将承担有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裕、科研成果突出、教学能力强、道德品质优秀、临床经验丰富的人员纳入导师队伍。对新增的研究生导师进行上岗前培训,让他们聆听老专家、老教授介绍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使他们了解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过程和自己的职责。定期考核导师的学术业绩(如科研项目及学术论著)、工作态度、培养能力等,督促导师履行职责。对于连续几年没有科研项目、经费和成果的导师,或者因导师失责而出现研究生毕不了业的,则取消其导师资格。

2.研究生导师需要不断学习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3.坚持执行导师每年招收研究生不超过3名的规定,以保证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每一位研究生。同时,要求导师在社会上的兼职不能太多,否则会减少对研究生的指导,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聘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家来校担任兼职导师,介绍新知识、新技术和国外培养研究生的经验,从而加强学校的导师队伍建设。

篇7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近年来国际临床医学界倡导的学科发展方向之一,代表着21实际医学发展的方向,循证医学的出现使医学研究及医学实践的概念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1~2]。循证医学,即遵循最佳证据的医学,认为任何医疗决策都应根据客观的医学科学依据进行,而这些最佳证据是将医学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综合评价而得来的[3]。为顺应传统的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成功转变这一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卫生部目前正在致力于更进一步推进循证医学的发展与应用。本教研室早在2006年就在临床医学本科、七年制和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中开设了循证医学课程并结合流行病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循证医学相关训练,包括循证医学基本理论、循证医学实践、文献检索、文献阅读、文献评价等技能,以及各种循证医学分析方法如meta-分析等,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在浩如烟海的医学文献资源中及时得到经过实证的医学成果。我们在循证医学的授课过程中,强调医学生应在医学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学习并寻找最佳证据,充分开展循证实践,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当前最佳证据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医学决策。

1对象方法

1.1教学对象

在本教研室进行毕业实习的哈尔滨医科大学2005级和2006级预防医学本科生,共23名同学。

1.2教学方法

我们在流行病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有4学时的循证医学课程;然后对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预防医学生,通过提出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系统检索相关证据或文献、评估现有证据或文献的质量、分析文献、提取数据、综合整理分析等一系列的过程,进行更进一步的详细指导,结合循证医学实践,学生们将能够更快地掌握循证医学实践的关键方法和技术。

2教学效果

循证医学在预防医学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循证医学有助于预防医学生建立良好的辩证思维方式,提高实际动手工作能力,提高医学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在未来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生涯中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能力,形成不断地自我学习、充分利用最佳证据的良好习惯。目前,国内外循证医学主要在临床医学专业开展,而且也仅限于理论教学方面。本教学团队在循证医学的理论授课和实践课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目前,指导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在CancerEpidemiologyBiomarker&prevention.,BreastCancerResearchTreat,JournalofToxicologyandEnvironmentalHealth等杂志发表SCI收录科研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达14.90。

3讨论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息息相关,流行病学是一种研究方法论,循证医学则是关于如何利用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行医学实践和决策的学问[3]。循证医学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由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代替,现有医学知识在迅速的积累中,这就要求当代医学生必须时刻紧盯科学前沿,不断地从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正确地评价现有证据,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目前,我们已在预防医学及临床各专业本科生的流行病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有4~8学时的循证医学课程,使医学本科生对循证医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医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实践指导,在医学基础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授之以渔”为目标,切实培养他们的医学实践能力。循证医学是一种提倡“授人以渔”新型医学实践模式的兴起,而不是“授人以鱼”的传统医学实践教育模式[4]。预防医学本科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会遇到这样那样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正确利用循证医学这个工具,将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益处[5]。

篇8

1课程模式改革的必然性

1.1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

现代医学的发展,体现出新的趋势,首先是基础医学逐渐进入到群体医学和生态系统的研究领域,其次是临床医学与高科技成果逐步融合在一起,二者共同发展,最后是医学与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学科和人文科学的联系愈发紧密。顺应这一趋势,国外许多著名医学院校都对其课程设置与管理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改革和探索。

1.2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当前社会由于人们过多追求短期发展,导致其所居住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人炸性增长,结构日趋老龄化等趋势,使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对于健康和疾病的内涵理解也在发生变化。高等学校的医学教育应该紧随这些变化,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思维,从而推出新的课程模式,来适应现如今环境的变化,进而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1.3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要求

2001年6月,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制定国际医学教育标准,要求医学生毕业时必须达到的7大领域共60条标准,为规范医学院校管理,保证医学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已经将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要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现代化需求,成为未来需要的建设性全面人才,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技能,并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最先进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临床医师。”

2课程模式改革的基础和可行性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教育课程模式大概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即传统学科式、器官系统式课程模式(OrganSystem)和问题中心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上个世纪90年代,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医学院校中有90%以上采用的是传统课程设置模式,即以学科为中心;有大概5%左右的院校采用的是混合型课程模式,只有1所医学院校采用的是器官系统式课程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比例在逐渐加大,但大多数医学院校依然是以传统的学科式课程设置为主,模式比较单一。

2.1培养方案

目前医学院校的培养方案跟过去相比,都有了较大的变化,重心依然放在课程体系上。高等院校医学院的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依然是几大部分,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跨学科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如何设置各个课程的比例,对于医学院校来说至关重要。近年来,医学院校已经在逐步加大实践课的比重,削枝强干,理论与实践比达1∶1.3。

2.2课程教学目标

每个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都要靠各门课程的教学而完成的。医学院校根据卫生部制订的课程基本要求,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师资状况以及学生来源,以及当前整体环境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制订了各门必修课的课程教学目标,使大家认清医学教育中各个必须课程的重要性,提出对学生全新的要求,即学生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都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并将课程目标提高到一定重要地位,作为优秀课程评选的重要条件。

2.3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

对于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当前很多医学院校普遍减少理论课教学的授课学时,对教学内容上要求重点突出,对基本理论、概念以及规律陈述清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创新型思维。同时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将多种课程的实验进行合并重组,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

2.4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

以“突出主干课、减少必修课、丰富选修课、加强实践课”为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提出向导式教学、合作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方法等,结合多媒体及高科技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加入到课题讨论中,加大学生的主观学习性。

2.5考核模式与要求

当前医学院校对于课程考核方式依然以卷面考试为主,配合一些过程考核,如口试、论文、实验等。对于医学学科,应该严把考核关。

3临床医学本科“1+1”课程模式实施的实践

根据当前形势的变化,各个医学院校都对课程模式进行了优化,本文提出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本科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1+1”课程模式,即实施两个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是传统式的学科教育,即传授基础的医疗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课堂则以培养学生实践的动手能力为主,理论联系实际,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

3.1第一课堂发展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

高等院校医学专业,尤其是临床医学本科仍然应该以学科为基础,进行详尽的理论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课程整合,加大一些其他学科的选修课程学分和学时,使多个学科交叉在一起,培养出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对各个课程的教学从内容上划分,分为三级,即基础内容、重点内容和中心内容,将其比例控制在4∶2∶4。要求学生掌握中心内容,熟悉重点内容,了解基础内容,使学生拓宽眼界,丰富知识面。

3.2第二课堂实施问题式中心课程模式

开辟第二课堂,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培养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于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将理论同实际相结合。临床医学本科其专业性要求学生需要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来学习,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自主动手的能力;这样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来,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具备自主的创新能力。首先,为了强调团队合作意识,可以组织一个团队或学习小组,大家在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畅所欲言,不断进行思想碰撞,去解决问题。其次,对一个特定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针对于一个有代表性的病例,让学生们从诱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症状体征、病理特点、临床诊断、针对性治疗六个环节来进行明确分工,进行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最后是与病人进行沟通,学生集体进行病房探望,咨询疾病信息,掌握信息,熟悉病例,沟通病人,增强使命感。

3.3医学课程五年一贯制的构想

对于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来说,医学课程至关重要,可以作为专用导航课程进行开设,但开设一学期是不够的,而占用太多课内时间又是不可能的。为了让学生能够尽早接触临床,第二课堂很好的解决了这个矛盾。我们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延续医学课程的学习,实现五年一贯制,首先理论上,将医学疾病学作为必须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期末考核,其次是在每个学期的期末在第二课堂上针对于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后的实际动手的能力进行验收。第二课堂始终贯穿医学课程,将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进行穿插,让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第二课堂坚持“简单、轻松、快乐”三个原则,体现“以能力培养为主,以知识学习为辅”,培养合作、表达、倾听、质疑、建议、沟通、协调等各种能力。通过第一、二课堂的有机组合,可以为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医学专门人才。

总之,通过实施“1+1”课程模式,两个课堂的有机组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新型医疗行业的需求。

作者:褚为 艾金霞 陈丽波 单位:吉林市人民医院 北华大学医学检验学院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参考文献:

[1]宋汉君,李丽疆,张涛,等.临床医学本科1+1课程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1,(7):672.

[2]刘铁滨,符晓华,张坚松,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基础医学教育,2014,(03):191.

[3]王文星,李豫凯.关于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基础临床医学课程整合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49.

[4]曾静,卿平,左川,等.临床医学专业系统整合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05):548.

[5]李辉,付译节,罗洪林.探讨临床专业医学课程改革的关键[J].卫生软科学,2015,(02):106.

[6]王庸晋,宋晓亮,魏武,等.以综合能力提升为导向的临床医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05):5.

[7]迟双会,李文超.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亚太教育,2015,(13):257.

[8]王春梅,王宏丽.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刍议[J].中国实用医药,2013,(09):255.

篇9

制度保障是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1]学校制定出台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办法》和《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试行办法》,每年安排专项经费资助学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赣南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赣南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使用管理细则》等文件从项目的申报、训练及经费等方面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推行教学方法改革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了问题式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案例式教学(case-basedlearning,CBL)、交互式教学(interactiveteachingmethod)、“双语”教学、临床技能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方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伙伴,自主提出学习问题,安排学习步骤;精选教学内容,大幅度减少必修课学时数;丰富第二课堂,开设校级资源共享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优化课程设置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在整个教学期间实施科学方法及循证医学原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学校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改革专业课教学内容,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改革,必修课程开设有基本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预防医学(含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医学科研方法概论等,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开设有医学与哲学讲座,选修课程中开设有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自然辩证法概论、循证医学、临床科研设计测量与评价、创造学等。

四、引导学生参与科研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组织科研小组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学校注重医学生科学思维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将其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提倡教师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一是将学生科学素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三早教育”计划(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二是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如大学生创新课题、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开放性实验室项目等)进行科学研究。三是建立学生导师制,为学生配备有经验的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文献,鼓励学生撰写论文。

五、丰富实践教学

篇10

1998年,为完善我国医学学位制度,加速培养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国家开始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类型由单一学术学位变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两种类型。之后,国家、军队为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先后采取一系列举措,调整专业学位授权点自主权,增加专业学位学科类别设置,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已经占临床医学招生总数的50%以上,推动整个研究生教育的结构性调整,逐步成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2011年,国家批准上海市5所高校,率先试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工作,探索“四证合一”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国家下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并于2015年向全国推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的模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步人新的阶段。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顺应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变革,本校做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于1998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进行大胆实践探索。1998年来共招生该类型研究生7540人,占临床医学研究生招生人数65.89%,为国家军队培养出大批临床应用型人才,总体培养质量较高,但对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要求,仍然存在以下5个方面问题。

1.1  教学理念没有转变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以临床实践能力为主的临床医师,而在十几年的研究生培养实践中,临床科室普遍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同质化”培养的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未能结合临床问题开展临床科研,而是进人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发表高分值SCI论文也成为衡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金标准”,“学术化”培养倾向比较突出。

1.2  组织管理相对弱化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临床轮转后难以安排固定的带教和指导老师,带教老师的责任心不强。临床科室没有严格按照培养方案带教培训,科室领导对研究生在轮转期间需要学习的病种和例数要求、临床操作技术要求不清楚。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轮转目的不明确。研究生进入轮转科室后相对固定在某一亚学科,没有进行亚学科或组间轮转及门急诊统一学习,“用重于教”的现象比较突出。

1.3  各项制度执行不严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研究生和住院医师双重身份,导师对于在其他科室轮转的研究生没有严格落实定期课题汇报、读书报告会等制度;科室领导对于在本科室轮转的研究生没有较好的开展专业课授课、教学查房、交班、疑难及死亡病例讨论等基本医疗和教学制度;“散养现象”比较明显。

1.4  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随着医学模式的变革,新的医疗诊断和治疗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除了传统的“面对面”课堂经典理论授课外,专业课等教学缺少案例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临床诊治技术能够实现实时可视,以及模拟化教学,这些新技术、新手段没有及时地体现和运用到临床教学中,新的教学方法应用比较滞后。

1.5  培训考核不够健全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中出科考核、年度考核把关不够严格,考核过程欠规范,“走过场”、“统一过”现象比较明显,研究生对于培训过程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没有主动参与评价考核过程。

2.对策

为积极探索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学校选取长海医院神经外科做为示范单位,针对研究生教育开展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并已形成较为独特的教学经验。

2.1  教学理念贯穿始终   遵循“教、医、研”原则,真正把教学工作当成附属医院的中心工作。所有临床工作的疑难问题和科学研究的创新进展都可做为临床教学的基本内容,教书育人既是教授和导师的根本职责,也是临床科室每个带教老师应该树立的全程教育理念。即:人人是教员、处处是课堂、时时在教学。

2.2  组织管理严密规范   严格落实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明确区分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和内容。为研究生指定带教老师,明确带教老师职责,严格按照培养方案带教病种病例和基本临床技能,实行亚学科和组间轮转以及门急诊实习带教。按照住院医师要求进行“教用一致”培养。为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严格制定教学组织形式,规定固定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定期参加业务学习。

2.3  规章制度落实严格   立足“医教协同的指导思想,结合培养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研究生,制定落实一系列教学培养制度。

本科室研究生管理制度开展学术沙龙活动,每月安排半天时间召集本科室研究生学习最新文献知识;定期布置文献阅读、病历讨论等任务,让本科室研究生带着问题任务轮转,轮转期间继续保持本专业的业务学习;定期开展专业课学习,每周四上午讲授“三基”知识技能以及介绍学科发展前沿。

轮转研究生管理制度制定“大交班”制度,除常规夜班交班外,还需讨论当日手术方案以及术后患者并发症分析;手术患者特殊交班要求住院医师用幻灯片形式汇报病史、辅助检查、术中术后表现以及手术录像剪辑并进行现场答疑;规范教学查房,带教老师选取典型病例开展床旁教学;定期开展病历讨论,每周四晚上要求研究生用英语汇报病史并讨论近期死亡病例、疑难病例和下周要手术的病例。

2.4  教学方法与时俱进   在传承经典专业理论授课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面向所有研究生、进修生、规培生,每月开展一次DSA手术直播视频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可在外场向手术医师提问,由术者或其他教授现场进行解答,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现场教学,促进新技术在临床带教中的运用。

2.5  考评体系注重成效   严格把关临床实践出科、年度考核内容和标准,探索以学生满意度测评为指标的考评机制,并以此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检验临床教学效果。

3. 启示   

只有思想理念上高度重视、组织管理上严密规范、规章制度上落实严格、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考评体系上注重实效,才能切实推进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

3.1  医疔与教学协同   根据医学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合格的临床医师培养必须经过严格的院校教育和规范的毕业后教育。其中院校教育侧重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毕业后教育分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两个阶段,着重训练临床实践能力。2015年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既是在校学生又是住院医师,具有“双重身份”,其临床实践训练与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要求一致,目标为培养能够独立、规范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执业医师。据此,所有临床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尽快调整思路,转变原有“集中上大课”的教学方式,老师“边做边教”,学生“边做边学”,将教学内容融入日常临床实践中去,形成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临床能力与人文沟通相结合、专业素质与医德素养相结合的教学培养内容和方式。

3.2  规范与特色并举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参照《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本校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定33个月规范化培训计划,拟通过系统临床培训,加强住院医师实训与临床技能培养,促使医学研究生尽快向临床医师转变。在此基础上,结合示范科室的实践经验,鼓励各培养单位根据本科室学科特色和诊疗水平,适当制定专科培训计划,开展专科业务学习,帮助研究生在熟练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方法的基础上,了解部分专科疾病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和临床技能,有助于开阔视野、拓展研究生临床思维,并为学校下一步探索毕业后教育第二阶段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奠定基础。

3.3  传承与创新并重   医学教育是一门实践科学,尤其是临床医学,需要不断传承优良的教学理念和宝贵的教学经验。研究生在大量的临床实践程中,跟随导师的言传声教,逐步形成规范的临床诊疗思维,培养医患双向有效沟通、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是本校长期以来一直秉承的优良传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实训和模拟训练,开展“以问题为基础,以案例为基础”的临床床边教学,也是提高研究生临床技能水平的有益补充。借助多种多媒体技术,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拓展研究生的学习训练空间,多层次、特别是在较高层次的科研活动中激发其创新思维,使研究生教学从过去传统的“知识灌输型”向当前的“知识探索型、能力发展型”过渡,有助于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

3.4  示范和带动结合   不同培养单位由于在带教师资、教学理念、教学管理、诊疗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甚至对于统一培养标准的执行力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人才培养质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非均质”性,而质量差异必将影响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最终效果。示范带动是解决质量差异的有效方法。基于以上现状,示范单位要积极推广实践经验,带动欠规范科室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本着“互为优先、相互促进”原则,通过教学演示、示范观摩、研讨学习等方式,将本科室已经建立的培养规范,提供其他培养单位参考借鉴,切实解决医教协同培养模式中人才培养质量差异的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