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生活范文

时间:2023-03-20 08:2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与生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与生活

篇1

关键词:艺术;日常生活;创意;艺术学;应用;审美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关于艺术是什么、艺术的源头在哪里、艺术产生与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等问题,艺术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社会、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艺术与哲学、美学、艺术学的学科肌理关系等问题,一直备受中外学界的关注,并伴随着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潮流,不断地出现激烈的争论。总体而言,依然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谜团,也有一些问题逐步显现出了其基本的轮廓。本文仅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为题,从艺术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共生之源及依存关系(源于生活)、艺术对生活的渐行渐离与超越(高于生活)、艺术与生活角色的互换及距离的拉近(生活艺术化)等三方面入手,对不同时期艺术与生活关系的微妙渐变与转折做初步阐述,试图全面梳理、印证和探讨艺术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

一、艺术源于生活

关于人类艺术的起源及其与生活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中外学界一直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曾出现了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劳动说等多种不同的理论学说。这些学说的突出优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和解析了人类艺术发生的一些关键性因素,为攻克这一学术研究史上的难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不足之处则在于各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够全面系统地揭示艺术起源与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由于艺术起源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的解决,故学界称其为“斯芬克斯之谜”。①较长时间以来,在国内外流行的诸多艺术起源说中,我国学界主要推崇“劳动说”。而事实上,“劳动说”也不能全面涵盖艺术起源的诸因素。如有学者认为:“原始艺术发生的根源不仅要到原始劳动中去找,同时更应到受一般生产、生活状态制约的原始人的心理结构中去找。原始心理是连结原始劳动与原始艺术的关键中介。原始心理对原始艺术的影响,比原始劳动对原始艺术的影响较为直接且内在;或者说,原始劳动对原始艺术的外部制约,往往通过原始心理这一环节才起作用。” ②应该说,通过“原始心理”这一“中介”,探寻原始人的“艺术动机”这一学术主张的提出本身,反映了我国学术观念的巨大突破。然而,从一般艺术学的角度分析,学界较长时间以来在该学术领域并列使用的人类“劳动”、“生产”、“生活”等关键词中,“劳动”和“生产”属同一范畴,“生活”则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同时,不难发现,任何一种艺术起源学说,既各有其独特的实践依据和精辟的理论阐述,又都不约而同地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关于“艺术源于生活”的主张,包含了两个层面的艺术理论问题。第一层面即高屋建瓴地梳理归纳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即不管是巫术说、模仿说等任何一种艺术起源的说法,都十分明晰地说明艺术源于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者说“巫术”、“游戏”、“劳动”、“生产”等活动,都属于人类赖以生存与生活的具体的内容。第二个层面说明人类不同时期创造、传承下来的各种艺术的形式和作品,都是对人们生活中相关事象原型的积累、提炼和展示。所以,不管是原始先民们创造和保留下来的艺术遗存,还是现代艺术家们的艺术创造,都必须以人们的社会生活为核心基础,或从大众社会生活的源泉中吸取营养,方能创作和创造出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志趣、向往和心声,代表整个时代精神实质的不朽作品。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发展阶段,艺术与生活应该并无明确的独立概念和视界划分。生生不息、丰富多彩的人间生活,成为艺术生发的源泉,孕育形成了异彩纷呈的艺术形式;艺术则以其独特的方式折射、再现了人间的美好生活,这就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鲜活生动的生活原形或现象,人类也就失去了艺术创造的冲动和灵感。正如一位现代哲人所言:“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他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③

同时,随着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更新,艺术与生活之间逐渐形成了包含着博大宽泛的多种社会关系的格局体系。如艺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宗教、文化等上层建筑领域之间,都形成和保有了十分密切的内在关联,艺术的审美化活动已经广泛深入地融于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故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本原文化关系,是历经了数千乃至数万年岁月的冲刷,却丝毫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异的一种牢不可破的关系。然而,生活和艺术的不同属性和目标定位,决定了二者之间不能够永远地亲密无间、毫无距离,艺术通过不同的手段展示和再现现实生活存在的同时,又可以超越生活时空的约束,通过一定的加工、改造和提炼,让许多个人间生活的瞬间变为一种艺术符号、艺术形象,甚或转化为一种永恒的艺术精神,这就为艺术最终超越生活、高于生活,提供了前提条件和牢固基础。

二、艺术超越生活

由于艺术并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或重复,而是对生活的原型进行一定的加工、提炼、抽象和升华,以至具有了高于生活、超越生活的基本属性;这种超越主要表现在时空与精神的层面,从而使得艺术和生活之间逐步渐行渐远、产生了较大的距离,甚至于在一定的条件下派生了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纯艺术”、“泛艺术”、“为艺术而艺术”等理论理念。

艺术何时具有独立意义并从生活中分离出来自成体系,至今尚无确切的论定。对此中外学人均根据古代史料文献和现代考古新发现的资料,或根据进化论、仿生学、动因论等理论理念,不断地做着艰辛的探索,并作出自己的学术判断。已见有许多学者认为,舞蹈是人类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如哈克洛夫•埃利斯说:“舞蹈和建筑是两种原始和基本的艺术。舞蹈艺术是人类表现自身的艺术的源泉。建筑艺术或曰建筑学则是一切外在于个人的艺术的开端,而它们最后还是要统一的。音乐、戏剧和诗歌在一条强大的河流中前进,而雕塑、绘画以及所有设计艺术则在另一条河流中前进。在这两种艺术之外没有任何原始的艺术了,因为它们的起源远在人类本身没有出现之前就开始了,而且最先出现的是舞蹈。” ④我国也有学者认为:“史前人类的生命图腾艺术的方式强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的舞蹈、戏剧、绘画和文学等艺术的发展。” ⑤当然,推论并不等于定论,也有学者对艺术的起源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如卢卡契认为:“人类的审美活动不可能由唯一的一个来源发展而成,它是逐渐的历史发展综合形成的结果。” ⑥同时,随着现代考古学的日益发达以及科学的考古工作的有序进展,许多人类丢失已久的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见天日,将对相关领域里的疑难问题起到物证作用。如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史前距今约9000年前的7音孔骨笛,即向世人宣布了我国先民们曾经早于世界任何国家和民族,率先发明和使用了骨笛这一能够吹奏7声音阶的先进乐器,它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于世界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一大奇迹,大大地超越了现代人对于艺术起源与发展问题的认知极限。

关于艺术超越生活的命题,不仅在现当代而且在古代就已展开,我国先秦时期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就有较多的践履与感悟,并在相关文献中有典型的记述。如《论语•述而》中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而至于斯也。’” ⑦当时由于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世称尽善尽美的《韶》乐在许多国家已失去了踪迹,以至于孔子偶尔欣赏后,竟然达到了较长时间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另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从者病,而讲诵弦歌不衰。” ⑧此则故事反映了孔子面对现实中的困境,用艺术陶冶情操,激励斗志,以静制动,化险为夷的大德精神。庄子一生逍遥游,主张法天贵真、崇尚自然的艺术观,当妻子病故时,他没有哭泣悲伤,而是高高兴兴地“鼓盆而歌” ⑨充分反映了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现实人生境界。

在现当代诸多艺术理论的学说中,对于艺术超越生活的理解,在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之间均呈现出不同的学术性分野。

西方国家较常见的理解方式,是以西方现代哲学为依据的艺术观念,其显著特征是过分夸大艺术的独立性、独特性品质,并极力把艺术与现实社会远远地隔开,把艺术限定在一个封闭的、狭小的区域之内,孤芳自赏,自命清高,从而将艺术的神圣性推向一个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无垠境地,曾经产生较大影响的是由唯美主义者所构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观念。与此同时,另一种极端的倾向是,一些西方学者承认艺术领域的开放性,从而试图将艺术看成是一种难以定义的现象。应该说,以上两种观念都有一定的局限和偏颇。如有学者所言:“对于艺术这样一种开放性与限定性并存的人类精神现象,任何一种只肯定其中之一而否定另外一者的做法都难免偏颇,我们需要寻找到一种能够协调这两种属性的理解方式,兼顾艺术开放性与限定性并存的文化特征,如此才有可能对于何为‘艺术’的问题作出较为合理的理解。” ⑩

远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国家的统治者即将礼乐文化为统领的艺术,视为安邦治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之后的历朝历代无不效仿,从而使艺术渐渐地渗透到国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也使得艺术成为一种开放的形态,并一直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保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学界的认知观念,即受到传统艺术文化精神的熏染。毋庸置疑,近现代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文化落后论”和“西方文化先进论”的影响,加之各级学校教育的全盘西化,主流学术理论与理念必然地被“西方中心论”所笼罩;但在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与艺术文化传统的国度里,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与艺术文化精神的无形支柱,一代代莘莘学子在“学夷之技”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固我之本”。故可以说,西方现代诸多先锋学术理念可使中国学人受到某种启发和熏染,却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华民族悠久的学术文化传统。在这里艺术的生活之源依然得到承认和尊重,艺术超越生活的理论也顺其自然地得以延续,艺术家们仍然要到广袤的社会生活中体验、采集各种素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加工和提炼成为艺术作品,这个反反复复的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既是艺术对生活的浓缩与升华,又是艺术超越生活的现实状态。

三、生活的艺术化

随着“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风起云涌,以及“全球审美化”、“经济基础审美化”、“物质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等学术理念的不断推出,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再次产生巨大的变异:首先是彻底颠覆传统的艺术理论与艺术创作的思维惯式,形成变复杂为简单、变神奇为平庸的“现代艺术”,继之在理论的层面推广生活就是艺术的理念,认为艺术不再需要对生活进行过滤、筛选、升华和超越,而只需要简单的移植生活即可。

最早推行“生活艺术化”的践履者是法国画家杜尚,他于1917年把一个小便器取名为《泉》,签上自己的名字送到艺术展厅。B11这种将生活中的实用品小便器公开展示的做法,是对艺术超越生活审美属性的彻底否定,故有人称杜尚为“反艺术家”。这种艺术的泛化,即时引发了艺术审美的多义性以及艺术和生活界限的模糊,导致艺术“神性”的消失和艺术自身合法性危机的出现。如德国学者沃尔冈夫•韦尔施说:“‘生活的审美化――艺术’或‘艺术――审美的生活化’已经铺天盖地。审美化最明显之于都市空间中,过去的几年里,城市空间中的几乎一切都在整容翻新。购物场所被装点得格调不凡,时髦又充满生气。……差不多每一块铺路石、所有的门把手和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没有逃过这场审美化的大勃兴。”B12韦尔施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是反艺术的,因为“处处皆美,则无处有美,持续的兴奋导致的是麻木不仁。在一个过于审美化的空间里,留出审美休耕的区域是势在必行的。”B13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新兴的学术理论和学术实践,都会既有推动学术翻新和进步的作用,也有其影响正常学术秩序的负面作用;而事物发展演变是在不断转化的过程中实现质的飞跃,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主张,也是在一大片反对派的声浪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正如迈克•费瑟斯通所说:“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化成生活’。”B14韦尔施也指出:“审美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策略。”B15

近年来,我国学界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不少学者综合古今中外多种文化因素,积极地参与了该领域诸多问题的热烈讨论和争论,总体上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正视(并不意味着价值认同)和积极研究我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实,另一种观点则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提出强烈的质疑和反对。双方争论的焦点是:产生于西方社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是否适用于当下的中国?在多大程度上适用?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较为集中的学术争论本身,就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并渐渐地在广大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有学者指出:“根据我们对西方学者论述的理解,日常生活审美化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首先,审美活动越来越超出纯艺术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日常生活正愈加审美化,从而导致美学概念的不断扩张。”B16而以上这些,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在悄悄地发生着。

总体而言,由于这种艺术与生活角色的位移或转换来得较为突然,以至于在中外学界都曾出现一片哗然,而通过一系列较有典型性意义的社会性“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启示,加之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使西方艺术家都已醒悟:艺术已经或正在走出曾经神圣异常、辉煌无比的象牙塔,摒弃了“纯艺术”的小圈子,回落到了社会的生活的时空中间,这应该符合艺术从源于生活到超越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这一事物发展轮回的法则。尽管一些具体的做法或现象显得有些怪异、武断、滑稽甚至不可理喻,但正是这种不合常规的颠覆和破坏,才更有利于尽快地建立艺术与生活的新秩序与新境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及生活的艺术化过程,将无疑使城市更美好,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 “斯芬克斯之迷”常用来比喻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 ② 夏中义《原始心理与原始艺术的发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 ③ 《选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第817页。 ④ 哈克洛夫•埃利斯《生命的舞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页。 ⑤ 宋耀良《生命精神化与艺术起源――艺术起源新论》,《文艺争鸣》,1990年第3期。

⑥ 卢卡契《审美特征》(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⑦ 孔子《论语•述而》,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⑧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延边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 ⑨ 庄周《庄子》,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⑩ 高迎刚《“纯艺术”:理解“艺术”概念之限定性与开放性特征的一种途径》,《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B11 阿瑟•丹托著,欧阳英译《艺术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B12 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陆扬、张岩冰译《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B13 同B11,第168页。

B14 迈克•费瑟斯通《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的演讲。转引自凌继尧《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的反思》,《艺术百家》,2007年第6期。

B15 同B11,第92页。

B16 凌继尧《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的反思》,《艺术百家》,2007年第6期。

Three Subjects on Art and Life

LI Rong-you

(Research Centre of Art Disciplinary,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02)

篇2

关键词:艺术;生活;艺术家;艺术作品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86-01

一、艺术源于生活

首先,艺术的本质在于服务生活,从艺术的起源中即可窥见一斑。艺术起源有诸多说法,劳动说是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艺术的起源是由多元化的方面所影响的。达尔文的人类进化论揭示出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成。有的学者对达尔文进化论进行了补充:人类是由幼年类人猿进化而成(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也就是说成年人相当于幼年类人猿,人并没有具备类人猿专门化生存的能力。于是人类开始制造工具适应环境,为艺术的起源创造了前提。这时造物的目的是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随着人们生产力的提升,社会结构、阶层的分化,艺术逐渐产生了分离,出现了为上层人士服务的宫廷艺术。士的崛起,文人艺术应运而生。艺术便有了宫廷艺术、民间艺术、文人艺术之分。民间艺术却始终保持艺术的本质功能。

智力革命之后,人类逐渐意识到自我和时空。同时萌生的是人类对自身生命有限性的畏惧。远古人在同化于主体与顺应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积极的解决方式——创作鬼神观念满足自己的愿望。人类在相信神秘力量的同时创造了诸多模仿宇宙空间秩序的鬼神的艺术形象以及一系列的祭祀礼仪活动。于是,艺术在劳动中产生,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其次,从艺术家的角度而言,艺术同样源于生活。艺术家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生活经历与环境会不可避免的烙印在艺术作品中。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写照和升华。弗洛伊德认为人有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儿童时的生活经历是潜意识的来源之一。超现实主义就是受弗洛伊德学会所影响而产生的艺术流派。艺术家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材料进行创作,无论多么抽象的艺术形象都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与之相应的原型。即使是中国传统的鬼神形象也不例外。譬如龙的艺术形象是对自然界中的蛇、鳄、蜥蜴等动物身体的某部分组合而成。

谈及艺术家不得不与人的本性联系在一起。关于人的本性,中西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譬如,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杨子雄的善恶混杂说、告子性无善恶说以及英国洛克的“白板说”等。儒家有语云“人之初,性本善”,《孟子·告子上》载:“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然而,关于人性却不能仅仅限于人之初。对于“本性”的不同解释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学者将本性定义为“人出生时就具备的,通过遗传而具有的”。然有的将本性界定为大众所具有的共性。后者是笔者所赞同的人的本性。正如马克思对此做的定义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故,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总和。休谟在《人性论》中系统的论述了人性,包含知觉、情感、道德等。而这些构成人性的成分对于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有莫大的影响。艺术家的情感融合在艺术作品中使艺术品具有生命性、情感性等特征。作为表情艺术的音乐和舞蹈艺术的特征之一就是抒情性与表性。表情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优势在于能够最直接、最强烈、最细腻、最充分地倾泄内心的情感。不论是艺术家的情感抑或道德都属于艺术家本身,而艺术家又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他的一切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艺术作品不可避免的与生活紧密相连。

二、艺术超越生活

艺术作品完成之后会有鉴赏者对其进行再创造。艺术欣赏和艺术鉴赏有着本质区别。艺术欣赏的结果是审美愉悦,而艺术鉴赏除了审美愉悦之外还能够达到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再丰富。故而“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鉴赏者常常运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个人阅历、生活经验等进行鉴赏。从这一方面来说,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再丰富同样源于现实生活。鉴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反过来能够美化生活、丰富生活。

艺术的功能当中首要的是实用功能。艺术在发展之后逐渐产生了分层,出现了宫廷艺术、文人艺术、民间艺术、宗教艺术。除民间艺术是以实用为主的艺术之外,其他三层艺术都是以精神需求为主。显示出艺术的两种功能:实用和审美。实用功能是艺术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体现。审美功能是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是对现实生活进行美化的结果。

生活是艺术产生、发展的源泉。艺术不仅服务生活更能美化生活。人类通过艺术把握世界改善生活,艺术作品反之又能陶冶人的情操,启迪智慧,美化心灵,从而推动生活水平的提升。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规律,探寻生活的真谛。

篇3

关键词:创作;现代舞;动作;节奏;情感

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103-01

如果说现代舞作为非主流文化往往关注的大多是编导独自的内心世界,而此次的交流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生活与社会正在成为被关注的交点。一年一度的广东现代舞蹈周即将于拉开序幕,在这层幕纱还未撩开之时,在广东现代舞蹈团的小剧场,于七月二十和二十二日晚,上演了两场由学生创编为主的、以交流为目的的现代舞专场演出。第一场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和荷兰方提斯舞蹈学院的大学生带的4个独立作品,另一场是由北京舞蹈学院编导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带来的现代舞作品《乐园》。

当含着感动的泪水回想着舞台上那美妙的画面和深刻的内涵时,“艺术与生活”这两个概念在脑海中一次次的被敲响,并用最生动的肢体语言倾诉着他们亲密的关系。在惊喜于现代舞艺术的语言魅力时,东西方文化在时空中穿梭飞驰,却无意间在同一主题中交汇。看来生活无疑是艺术永恒的主题。

一、生活中的肢体语汇在情感中迸发

由荷兰方提斯舞蹈学院大学生创作表演的《躁郁症》这一作品中,舞者的动作与动机,在表演中完全是活生生躁郁症患者的写照。三位舞者(Audrey de Bry & Niels Claes & Ellen Hllen Houck )2女1男的表演中,时而掐脖断喉、时而骚乱头发;时而在地面上胡乱的拍打摔滚,时而又捶胸顿足。这些情感的生活来源,为我们展示了人类在现实的压力下狂躁不安的精神溃变。在重复动作中强调着主题的寓意,这些生活动作的发展与控制,拉近了观众的情感交流,无需过多的翻译与解释,主题鲜明的呈现在方寸之间。

二、流动中的音乐组的构出视觉的交响

人们总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当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13位舞者们,把《哈利路亚枢纽》呈现在舞台之上时,这句话方显出深刻涵义。这一作品,长约18分钟,利用音乐人JohnAdams创作的双钢琴音乐为创作蓝本,用现代舞的方式呈现出美国内华达州的十字路口哈利路亚枢纽的情景。编者Shaaron Boughen 利用交响式织体法,在舞台上呈现出音乐形象中的视觉概念,舞者快速交叉性流动,穿插性空间变换,双人、三人、五人的短时变奏,以及音乐节奏中变换交织。使得在舞台上展现了视觉纵横干线的交通枢纽状态。同时,也让观者无不震撼,现代舞表现范围与形象之广博与宽泛,音乐在舞台中的虚拟变得现实可视,仿佛双钢琴跳动的音符让人目不暇接,而穿梭在交通枢纽中的繁忙生活景象,也历历在目地印刻在舞台之间。

三、内心的独白幻化出凌空的飘逸

在舞者Nguyen Nguyen表演的八分钟《无题》作品中,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讲诉了Nguyen的身世与家庭。此舞蹈研究和反映我们重要的人生回忆是如何记住并将其遗忘的经历。舞蹈从舞者在无声的状态下走上台背对大家开始,此时,幕布上投射出,舞者内心的独白,“他背对着站在舞台上”“他非常的紧张”“他忘记了动作从什么开始”“那就从这只手开始吧”(全英文旁白),舞者从忘记舞蹈动作到回忆起动作的短短瞬间,其实就已经告诉大家记忆的片刻是短暂的,可能会一片空白也可能是永远都不能抹去的片段,那些仿佛存在又消失的记忆,并伴与语言的辅助时,舞蹈仿佛散落在舞台上的一幅幅记忆片段,又仿佛似块块积木、个个链条,可以拼贴与串联,可以搭建也可以拆分。这一内心深处的独白,也使得他的动作在空中幻化出想要告诉你的一切。

四、生活中的道具在现代舞中巧妙的运用

篇4

陈子 我那么喜欢画工笔,觉得就跟我们做女红一样。在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就把我妈妈的工作服,拿来改成衣服。我特别喜欢做衣服。长大了,到北京参加活动,东四有卖蜡染的,我就扯上几块布。回到新疆看我妈,跑到很边远的农村去赶集,找那种很土的土布,买回来做衣服。

女儿的衣服都是我做的,弄一些皱折、小蕾丝边。幼儿园的老师都问,这是在哪买的,很特别。看到同事穿一条很漂亮的裙子,我就自己去买一块棉绸,大概按着那件衣服,自己做。前面很普通,我把后面开得特别低,是V字的,无袖,非常漂亮。这条裙子在出场合的时候穿,完全没问题,再配一双漂亮的鞋子就好了。

《艺术与财富》 你以前画淡彩,现在都是重彩作品,其间的转换是不是很难?

陈子 是的,为此我做了功课。重彩更适合我。以前一直画淡彩,突然这种材料上去,开始自己也不能适应,我就只画手和花。画花,有时手托着花,有时把手也画成花,就是没画人的脸,结果就是在画手的时候,我发现手是有表情的。后来,我画人的动态,我自己会跳出来,看到我自己,有点像灵魂出窍。你看到自己,这张画就很像你。

当我面对纸的时候,觉得什么都退掉了。我经常放音乐,但工作时完全不知道在唱什么,感觉声音带着你的灵魂,飞得满屋都是。你一个人,在一个很空的房间待着,总有你气场够不到的地方。放喜欢的音乐,它就会充斥到你够不到的这些地方。如果你搬到一个新家,一定要把你喜欢的东西带到这里,它们身上带着你的气场,这个房间就越来越像你。你房间里的风水就是你的风水,你的房间漂亮了,你的风水就好了。女人从里到外,都带着自己的运气,你成家之后,这个家就是你带来的运气。

《艺术与财富》 从2002年至今,你画的虽然都是女性题材,但每个系列都有一些变化。

陈子 生活会呈现在画面上。我有段时间什么都不画,就是打理生活,再画画,那些情绪自己会流露出来。生活中一些事件会影响我的潜意识。最近,常常听到校长猥亵女学生,各种暴力事件,可能我就会想到,我们拿什么来保护孩子?我有一张作品,一个少女穿着一条白纱裙,里面的衬用金属做的,就像想把她保护起来。比如,现在的社会表面上那么繁荣,那些时装周、设计周等等,各种活动都像是在布一个局。这些都是人为的,不是返朴归真,鲜花都要被采回来,放置在这个场子里。社会是超负荷的、被透支的,我的作品里就有这种流露。

篇5

游・观

本次以“游观”为名的艺术展,包涵了隋丞艺术创作中两个重要的元素:“游”和“观”。“游观”强调的不是单一的视觉再现,而是连续的意象表达,是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游心于道。

说起他的灵感来源,是因为隋丞既隐于城市,寻求志同道和者雅聚;同时又经常远离本土,漫游或聚集于北京等各个城市的艺术区。一个艺术家对一个问题秉持连续多年的思考就注定了这个艺术家的价值。隋丞对自己的系列是这样说的:“这些系列之间存在微妙的变化,一开始早年做的是人跟社会的一种关系,慢慢变成了很具体化的人跟城市的一种关系,又变成了人城市的发展的关系,又回到了人跟自然的关系。在视觉里边表现得就比较具体,比如早年开始人完全是水,后边是人和高速公路,还有一些交通标志,后来一些段路,再后来就是一些完全的人和山水,有一些这样的在符号上,在图像上有这样的变化。”因此,隋丞的艺术更多的传达给观者他对城市和自我的思考与反观,是具有反思精神的知识分子对传统价值观念的默认和对现实秩序的一种否定。

隐逸的艺术道路

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家,隋丞却选择了一条僻静的道路。他的作品解除了绘画语言依其本性所造就的主体的深度阅读,而是运用类似剪纸的造型手段,使得审美没有距离。他的艺术明显地表现出对现实的距离,或者反过来说,其作品已然摆脱了现实所指,取得了一种“超现实”的意味,那些漂浮的人形空白极限地表达了艺术家的精神指向――意图将众多的个体与整体的景观拼凑为一个融合的景观。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成为隋丞得天独厚的条件,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对个案进行归纳、整理,做出方向……因而他的总结便是艺术家做的工作和理论家做的工作在同时应该是一个互补的过程。

作为当今版画界的大师级人物,隋丞认为版画的现状也存在一些问题。“版画家过于自我,比如注重技术,精美,与大众脱节,丢掉了很多受众群,变成了圈子化,内心比较封闭不管外界怎么看,自我感觉良好。我们需要避免这种趋势,找到我与大众的平衡点,才能更好的发展。”

平淡的生活

隋丞是一位既强调思想,又重视体验的艺术家。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流行红光亮的艳俗风格和肆意宣泄感官欲望的时候,隋丞对黑白木刻版画的执着追求显得如此地特立独行,以至于给人一种宛若隔世之感。

在隋丞看来,今天的艺术家热衷于追赶潮流,制造一些与自身存在毫无关联的图像或观念,在享受商业上的成功的时候忘乎所以。这样的艺术家的生存仿佛飘浮在空中,无法获得由生命的根底上发出来的坚实力量。他们的作品有技术,有思想,但无论多么高超的技术和深邃的思想都不会变容而焕发灵光。

与那些追赶潮流的艺术家不同,隋丞对待自己的艺术有一种类似宗教般的虔诚。没有这种虔诚的态度,我们很难想象他能够做到几十年如一日地执着于黑白木刻。正是这种虔诚的态度,让他能够接触到生命的根底,并让作品分享生命的灵光。“在现实生活中,我觉得大家都是一样的人,到达了一定高度,就要找到一个东西让自己静下来想明白。我觉得喝茶养壶最好,一对身体好,二是能让我沉淀。在沉淀的过程中,很多想法就很自然的出来了,条理也会更加清晰。”

如同思想一样,虔诚也属于艺术作品特征的范围。但是,我从隋丞的作品中的确能够感受到思想和虔诚带来的某种异样的感觉,或许这就是艺术的灵光或魔力吧,它们既是如此地清晰可见,又是如此地捉摸不定。

隋丞

1965年生,深圳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执行副主编,《中国版画年鉴》编委。

个人展览:

隋丞版画展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 2000年

隋丞艺术展 香港 香港教育学院美术馆 2003年

隋丞的版画艺术 深圳 深圳画院陈列馆 2005年

篇6

小时候,我母亲很喜欢我画画,甚至把买米的钱给我去买颜料。我也喜欢画画,衣服、墙上到处画。我更喜欢拿着红砖块在马路上画飞机、大炮、坦克之战,边画嘴里还会念念有词。那种自由状态、幻想情境和忘我而真切的神态是那么自然而然。

我上中小学时正是“”时期,绘画特长自然用到办黑板报、墙报、批判专栏上。我只是照着《报头资料选》编编画画而已,老师校长看了却惊叹不已,给予我极高的荣誉,我也因此当上了班干部,心里有股说不出的兴奋,虚幻出一种莫名的成就感。高二时有位好心的班主任对我说:“你不要当班干部了,现在学工学农也学不到什么。你真的喜欢画画就真的去学画画,也许将来有机会上大学。”当时我感觉自己从天上掉了下来,在地上我倒是踏实了。什么是真正的画画呢?我接过她送给我的两本书,一本是《石涛画语录》,另一本是《芥舟学画编》。

几年后,我真的考进了广州美术学院。在广美上学,老师很负责任,都是做学问的。黎雄才先生送了我一幅字:“学问之道,劳而不获者有之,未有不劳而获者也。”的确,他们很努力,做到了言传身教。不过很多东西课堂上是没有的,课堂上的东西大多很落伍,往往是有害的。老师对艺术的态度很重要――如果老师开口要获奖,闭口想卖钱,一副渴望当领导的样子,我不知道学生会从那里学到些什么。

1984年我毕业后回到湖北,有两位先生对我影响很大。虽然我很少和他们接触,但他们对艺术的态度令人敬佩,使我能在充满着诱惑环境里坚持下来。

我的心境也渐渐的平和了。同时我发现童年时的“自然状态”是多么可贵。一天,我女儿(5岁)看我画了金鱼后,也拿起毛笔宣纸画了起来。我看着她画的金鱼,惊喜的“目瞪口呆”,那浓浓的色彩,重重的落笔。(笔尖、笔肚、笔根同时用上)力透纸背。干湿浓淡,轻重缓急,韵味十足。那线条一波三折,自自然然。那造型,那气韵、骨法、墨法。在古书“画论”里,我知道的一切都呈现在我眼前。我顿时明白了什么叫“归真”,什么叫“无为”,什么叫“自然状态”,什么叫造型,什么叫色彩。我觉得以前画了那么多年的东西十分好笑。没有真情实感,没有原创,功利主义,投机取巧都是成不了器的。只有归真才会有真实的个人面貌和时代气息。不过人的贪欲太重,只会不断地编造假画。

1987年我到敦煌、新疆后开始探索写意重彩画,当时思考的问题是:中国画能否以一种新的方式进入当代?它要解决的难题是:中国画能否从封闭的图式逐渐走向开放?

我们正面临这样一种机会,这机会就是通过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保持独立的文化品格,确立中国画的国际方位。我们不再在封闭的环境里像古人和前人那样默默求索,而是置身在世界大文化背景中。

“写意重彩画作为一种艺术范畴,既不同于文人画的正宗图式,也不同于重彩敷色的民间样式。它是在民间艺术和壁画的图式经验,西方绘画中色彩和线条的构成知识,以及中国文人画家的创作境界三者的交汇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艺术样式。它大胆融汇楚艺术中情绪飞扬的画面特征和情景交融的视觉效果,成为目前中国画坛,其他艺术类型无法取代具有独特品质和艺术风貌的新的艺术类型”。写意重彩画既要和以传统为基础的水墨写意形成互补,又要保持中国绘画的延续性和独特性。我特别强调重彩画的写意性和书写性。强调气韵生动,骨法用笔,这是中国画形式上的精髓。

我对传统典雅、规范的疏离表现在对人物形象的改造和对技巧的突破与融合上。那些比例失常的人物是我精神之弈的棋子、是构图的需要,表达绘画语言的关系。在作品《心》《家园》《静土・羊》《浮生・渡》《噩梦》《女人・猫》等作品中,从构图到“笔墨”都脱离了传统水墨与工笔的规范与界限,是一种表现主义与中国民间绘画相结合的产物,颇具感染力,较之民间质朴性更具文化意味。在近期创作的《女人・弃儿・女人》中,则完全省略了背景,凸现出符号化的人物形象:目光迟滞,造型稚拙,表现了生命状态的内在冲突,暗示出现代社会人们内心世界某种异化的倾向。“从表现手法上,作品人物多取‘拙’,取其粗笨,在拙笨而相对静态的造型中,强调一种永恒感,而用色的高纯度与疑重,又体现了一种近似宗教的沉重感。”还有,作品从叙事开始,这种叙事并不是现实的叙事或描述,而是意念、记忆、幻想、心理等精神现象的综合。这种叙事隐含大量私密的话语,似乎更接近一个无意识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看倒是有些接近传统文人画的精神世界。但文人画的私密封闭在精神贵族的圈子里,而现代艺术的私密性却是个人体验的隐秘的公共潜在沟通,如同在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中对禁忌与伦理的无限触犯。相应的是这种叙事性的方式也更具有个人性,如果真实地描述个人的世界及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总是会形成个人的描述方式,这也意味着最有表现力的叙事,总是会走出个人的隐秘天地,实现公众的阅读,个人经验的公共性与形式识读的可能性应是这些作品的共同基础。艺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个体生命进入自由的审美状态,摆脱伦理规范和世俗功利的束缚,达到超越现象的精神自由。

最近,我完成了水墨写意重彩画《现代文明・老虎时代》《现代文明・灰狼r代》的创作,当时我处于“无为”状态而画得非常自由,却又是那么真实地画出了我的心境。我想,中国人的开放竞争,大大缩短了西方人的几百年历程。如果再失去公平、合理,我们在权术面前真得很无力,只是羔羊。《现代文明・灰狼时代》写意重彩画在这种情绪下自然产生了,既是偶然又是必然。

篇7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为了更好地让不同的学生学到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就需要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创设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新教材使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和整理教材,重组知识。实践证明,设计富有生活色彩而且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的教学,一定会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由被动到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米”的认识时,我利用已有的知识“厘米”,让学生动手去测量教室的长。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感受到用“厘米”作为测量单位太麻烦,从而产生学习较大的长度单位的兴趣……这样既为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做好了铺垫,又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再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根据学生平时会和父母一起去超市购物这一生活实际,首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到超市购物的画面,提问:“我们去超市买东西会用到什么?”这时有学生就会说是人民币。这时候可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并引出:“我们买东西就要用到人民币,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认识它。”这样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知识,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无形中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 “源头性”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就要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生活,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各种有效的生活情景。

二、结合生活实际,倡导自主探究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作演示,表演场地在教室内外自由寻找,过5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听后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次实际演练,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

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

比如,学习小数时,我带着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积;学习百分率时,我带着学生深入面粉厂、榨油厂去了解出粉率、出油率及产品合格率等。

三、注重生活经验,鼓励勇于发现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此,建构主义教学论把“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看成是其“灵魂”。还有学者认为: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习数学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鉴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数学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教学“体积的概念”这一节内容,教材上有一个实验,把物体放入有水的玻璃杯里,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使学生明白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诚然,这个实验的内容与“乌鸦喝水”的现象并无二致。为了让学生建立体积的概念,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讨论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乌鸦聪明,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有的说放进小石子,瓶子里的水面升高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又重点设疑:为什么瓶里放进石子水面会升高?为什么放了许多石子后乌鸦才喝到水?经我这么一问,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有的说石子重,会往下沉;有的说石子占了一定空间,把水给挤出来了;有的说石子占的空间比较小,只有放了足够的石子,才能把水挤出来……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逐渐理解了体积的含义。

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生活经验的组织和重新解释的过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四、引导深入生活,提高应用能力

多年以来,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远离学生生活现实的题材,诸如糊纸盒、装配机器等等。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比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引导学生探索:课桌椅摇晃该怎么办?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椅子;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说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

又如,在教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某家、某厂或某队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等。

再如在教学元、角、分后,我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对于一些后进生,我还带着他们去学校商店,通过买一些学习用品,让他们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为希望小学献爱心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把家里的零钱凑起来,计算出总金额……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五、利用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情感

华罗庚教授说:“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必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利用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例如教学“数的认识”时,让学生数一数全班有几个组?每组几人?男生有多少人?再数数校园里有几棵白杨树?几个篮球场?

再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并让学生计算出粉刷教室墙壁的面积和所需涂料数量。这样随着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自然感到数学很有趣,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保持和发展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篇8

关键词: 艺术教育 幼儿教育 生活化

艺术与生活的血脉相连及幼儿学习的特点,要求幼儿艺术教育要走进幼儿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根植于日常生活。艺术中的许多要素如节奏、音色、旋律等都可以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发现原形。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连接,可以丰富幼儿的艺术体验和感受,提高幼儿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使幼儿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的学习是在与周围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的。生活是幼儿教育的内容,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从生活中学习是幼儿学习的必然要求。因此,幼儿艺术教育不能脱离幼儿的生活而孤立存在。要使幼儿艺术教育走进幼儿的生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幼儿艺术教育的主题应从幼儿的生活中生成而来

在幼儿艺术教育中,只要留心幼儿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就很容易找出合适的艺术活动主题。以幼儿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某一活动、某一生活场景、某一情感为主题的起点,由此扩展可形成的主题网络。如以“过新年”为主题,可以扩展出由舞龙、看花灯想到的“民间歌舞”活动、由过新年家家户户贴窗花想到的“剪纸”活动等艺术活动。这些活动主题不仅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还能加强幼儿民族文化艺术教育,使得幼儿艺术教育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从幼儿生活中选择艺术教育主题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留心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富含艺术韵味的场景、事物及幼儿能够体验到的情感,将其记录下来;其次,从不同的艺术门类(绘画、舞蹈、音乐、戏剧等)的角度对记录的事物、生活场景进行联想,设计初步的艺术教育主题;再次,根据幼儿的兴趣及整个教育计划的安排调整教育主题。

二、幼儿艺术教育贯穿于幼儿的生活之中

幼儿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和参加过无数次艺术活动中得以发展的。因此,幼儿艺术教育不要仅仅局限于教师组织的艺术活动,还可以贯穿于幼儿的日常活动中。

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积累经验,寻找艺术要素,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有在大量的审美教育资源,如春天的嫩芽、秋天的落叶、各种花卉的颜色、树木的造型等,生活中房屋的造型、橱窗的布置、节日的街头、人和动物流畅的动作等都蕴涵着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寻找活动培养幼儿用艺术的眼光观察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摆脱日常知觉的局限;使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性质和艺术原理敏感,为欣赏艺术奠定基础。

其次,加强幼儿生活中的环境创设,使幼儿生活的环境充满艺术氛围。环境是无声的教育,是幼儿艺术学习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在幼儿活动区角创设“小小艺术活动角”,在区角里放置各种绘画用具和废旧物品、泥工等工具,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艺术创作。教师要经常更换区角里的材料,以保持幼儿的兴趣;还要经常到区角中引导幼儿的创作,做幼儿艺术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再次,在幼儿各领域活动中渗透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不仅仅是音乐和美术教育,还是培养艺术感的教育,应该渗透于幼儿各领域的活动中。科学中有美,语言中也有美,这些都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幼儿艺术教育的方法要符合幼儿生活的逻辑

幼儿的生活是一个感觉、感情和自由创造的生活,幼儿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是直觉的、充满情感的。因此,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要做到整体化的艺术教育,不能割裂各艺术领域之间的联系。如教师让幼儿感受“节奏”,同样是“节奏”这一艺术要素,音乐中有节奏,文学、绘画、舞蹈中也有,教师可以以不同的艺术方式引导幼儿欣赏及体验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所蕴涵的节奏。

在艺术世界中,成人有成人的旅行规则,幼儿有幼儿的旅行规则,在进行艺术教育时,教师应走进幼儿的精神世界,和幼儿一起用他们的眼光理解艺术,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

四、幼儿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幼儿的生活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大自然和生活中感受生活的美,并用歌声、舞蹈、绘画和手势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组织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手工美化自己的生活;和幼儿一起讨论这些艺术作品中的生活场景和现实的联系及区别,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加深对生活的体验;让幼儿学会将生活或自然景物用艺术的方式加以表现。

篇9

然而,对于人类所有的娱乐游戏活动,可以把其中的哪些明确地称为艺术,又把其余的哪些明确地称为不是艺术呢?

一、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优秀的艺术作品常常被誉为生活的镜子,它能够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我们走进艺术的园地,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无论是一幅画、一首歌、一出戏、一部电影或者一个舞蹈,除了使我们得到艺术享受之外,还能使我们体察到某个时代、某个地区的生活状况。当我们展开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当年的京城汴梁的景象就呈现在眼前。我们看到那人群熙攘的街市和跨河的拱桥,各种店铺和摊贩,挑担、拉车的劳动者和骑马、坐轿的达官贵人,河上行驶和停靠的大木船等等。从这里我们对当时的城市面貌、经济状况、民情风俗、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等许多方面,都能有所了解和认识。

另外人类艺术中的两项最早记录,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和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制造也是伴随着火的实用才产生的。前者依靠了火所产生的光,后者则依靠了火所产生的热。可以说离开了火这一物质基础,洞穴壁画和陶器基本是不会出现的。由此可知,艺术是起源于一定物质资料和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例如火的实用),是在人类生活生产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副产品”。

总之,艺术包含着评价于感性的形式中,潜移默化地起着特殊的扬善惩恶作用。艺术还具有教化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的另一作用是说明生活。艺术家总是依据他对生活的认知和评价,对现实生活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通过他揭示人物的经历和命运,揭示生活的真谛和意义,为人们提出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他创造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唤起人们的美感,并以美的韵味诉诸人们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感上获得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的教化。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对人们产生巨大的感染作用,使人受益无穷,甚至是影响终身。

二、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必须肯定。但是,艺术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又不等于实际生活。由于人的主观作用,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不是消极的机械的反映,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从生活到艺术,不是原封不动地直接搬移,而是要经过人的头脑和加工制作,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的个性发展不可能是绝对自由的,而必须在理性的调制下适当地、有节制地得到发展。研究表明,人在低级和原始的无意识水平上,仅仅是追求自身与自然的运动和组织规律之间的一致或同一。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首先表现为艺术作品反映出来的生活,总是渗透着作者对实际生活的感受和认识。一个艺术家进行创作,不可能也不必要对实际生活进行纯客观的模拟,而是按照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对生活原料进行选择、提炼,以至加工、改造,并从而表现出自己的意愿以及对生活的评价等等。

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于生活中的自然形式进行符合一定艺术表现规律的改造。中国戏曲谚语中说:“不像不成戏,太象不是艺。”中国画家强调绘画中的形象对于实际对象来说,要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是指艺术形象,“似”是指生活现象。着重说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而高于生活真实。要求艺术家在表现生活时强调“不似之似”,也就是高于生活的“似”。

三、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艺术和社会科学一样,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它们又都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生活,而是积极地能动地反映,并且都要求反映生活的本质。这些都是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共同点。但是,艺术又有它不同于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地方,这区别首先在于它们是用不同的方式去反映社会生活。社会科学是用抽象的概念反映生活,而艺术则是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生活。形象性是艺术区别于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形象就是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手段。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离开形象的描绘。没有了形象,艺术本身就不存在。

艺术创作和科学创作都需要概括。它们的区别在于:科学概括最后总归结为抽象的结论,直接把本质指给读者看:而艺术的概括则始终不脱离具体可感的形象,它将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某一个别对象身上,通过个别表现一般。科学家研究马,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马的形态和生理机能,概括出马发育、成长、繁殖的规律:而徐悲鸿画的马,却是经过画家的选择、概括、创造,把自然形态中的许多马的特点,集中到个别马的形象之中,使这个别的马的形象比较充分地表现出马的本质特征,并借此表达画家对生活的审美评价。经过画家运用艺术概括方法创造出来的形象,仍然保持着具体可感的形式,但这已经不是生活中原来的形象了。

可见,具体可感性和概括性,是构成艺术形象不可缺少的特性,二者是浑然一体,有机地结合在形象身上的。只有具体可感性,没有具体概括性,形象就将变成对生活原型的直接摹写;只有概括性,没有具体可感性,那就变成科学的抽象,形象就不复存在。完美的艺术形象,应该力求做到可感性和概括性二者的统一。

四、?术的继承――社会功能的要求

社会具有选择功能,符合生产需要与社会发展的事物,会被很好的继承与发展,不适合或暂时不适合的将会被湮灭甚至被毁灭。艺术风格的发展,艺术作品题材内容的变化就是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体现,艺术唯有适应了社会的选择功能,才能一直保存下去。

在艺术的分类上,黑格尔根据理念和形象外观的不同关系构成了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三种基本的类型。每种类型都在一定时期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从而占据了主导地位,以后随着生产力,生产状况等社会环境的变化,主导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于现代社会,面对网络的普及,科技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极其富有而精神生活匮乏的状况,各种行为艺术,人体艺术,搞笑艺术等迅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不仅追逐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也更加注重对艺术质量的要求,而那些与人们生活不相适应的戏曲艺术,剪纸艺术等则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篇10

情感如果是水,就需要激活,使它激流澎湃,源头则是生活:情感如果是火,就需要点燃,使它熊熊燃烧,火种既是生活:情感如果是船,就需要导航,使它乘风破浪,历程就是生活。常言说,无情不为艺,无情不成戏。是说情感与艺术的关系。人类离不开艺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个“情”字――抒发心中郁结之情,寄托人生美好之情。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形式。它在人的思想认识及行为表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情感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它与特定时代的社会条件与教育条件紧密相联。所以,人的情感可在交流中产生,在感知中发展,在培养中成长。

一、人的情感在交流中产生

人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具体地来说有亲情、友情、爱情、乡情、同情、积极情感(愉快、喜悦、狂喜、惊叹等)、消极情感(悲伤、绝望、忧愁、伤心、失望等)、中间情感(好奇、惊奇、猎奇、安静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等。人的美好情感,大量的是在生活实践过程中积累的,这种情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消失或淡化,或长期处于潜意识状态。因此,在人与人的交往,自然对人的陶冶、艺术对人的熏陶中均会唤醒和激活人的积极情感。

1、人与人的交往会产生情感。

人生存于自然社会中就少不了与人(父母、姊妹、同学、朋友、师长等)的交往,在交往过程由于相处时间的长短,兴趣爱好的是否相同都会使人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同父母家长相处过程中会产生亲情间的眷恋、信任、安全感等情感;在同学朋友问相处会产生愉快、喜悦、欢喜等情感;与师长相处会产生骄傲、感谢、尊敬、羡慕等情感;和恶人相处会产生害怕、畏惧、惊恐、怀疑等情感。而人的情感随着环境的不同或相互交往的人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总之,人的情感是生来俱有的,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将会使人的情感逐渐产生、发展、唤醒和激活。

2、人与自然的交融会产生情感。

自然能给人一种无穷的力量和生机,人类不但要征服自然界,而且要改造和保护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赖依生存的空间,有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阳光、空气、水、食物等等。当然,融入安静的自然环境中就会产生对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中的花草树木、清泉流水、星空河山、飞禽走兽等的不同的情感(有爱恋、欣赏、温情、惊奇、幻想等),当人汇入嘈杂的环境中就会产生相反的情感感受,自然环境是否优良,对人的情感形成和产生有极大的影响,而且蕴涵着一种人和自然的亲切情感。

3、人与艺术的会话会产生情感。

人类认识世界首先通过艺术的途径,以形象的方式从情感和精神上把握世界。没有艺术的生命是呆板枯萎的,没有情感的艺术是没有生命的,人在艺术环境和艺术创造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的、丰富的情感。如:当人倾听一曲清新优美的音乐,欣赏一幅色彩绚丽的绘画,触摸一尊气势宏大的雕塑,参观一座典雅雄伟的建筑,观看一部回味无穷的影片,亲临一场意义深刻的晚会等等都会使人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在艺术品的创造过程中更能丰富人的审美情感、成功感和喜悦感。当人欣赏艺术作品时,艺术品就成为审美对象,它自身的艺术魅力能够自动地和人进行对话,向人展示其无尽的有关人生存在的意义和真理。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也参与了存在的命运,他在艺术品中丧失了自身又得到了自己,他发现自己进入的艺术品的世界同时也是自己的世界。

人的情感产生来源于生活,从人与人的交往、人与大自然的交融以及人与艺术的会话中不断积累而成。人只有对人关心,对大自然关爱,对艺术品关注,才能产生出积极的情感,可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艺术的关系是情感产生的主渠道,而艺术品对人的积极情感的产生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人的情感在感知中发展

人的情感产生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光的流失,岁月的变化会不断的丰富与发展。人的情感是一个有序的结构系统,心理发展往往具有整体、协调和统一的性质,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水平的发展。但感知人与人的真情实感、自然界赋予的力量、艺术作品的创造灵魂对人的积极情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感知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

人与人的正常交往活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情感基础之上,双方总会把真情、善意传达给对方,用积极情感因素去感染对方。亲人间交往时要感知爱的情感:朋友、同学交往要感知真诚的情感:师生、长幼间交往要感知尊敬的情感。只要用积极的情感态度去待人接物就会使人的积极情感得以发展、丰富和净化。

2、感知自然界赋予的强大力量。

人和自然本来是统一的,当文化割裂了这种原初的统一之后,人类就在审美、艺术的条件下和氛围中来保持、重建这种原初的联系。人们接触大自然时突然兴起的审美态度可以说是人与自然这种原初连续的无意识重建,而艺术则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持和重建人与自然的原初连续。这种原初连续,就是中国哲学所谓的“天人合一”。春暖花开、夏日炎炎、和风送爽、冬雪纷纷、晴空万里、阴云密布、和风细雨、白雪皑皑等等自然造物的强大力量,在对人的情感发展中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环境的保护,对生态平衡的维持的特殊情感,使个体的人需要从情感中超脱出来,进人人本身的统一性,使人和自然的统一性的情感再上新层面。

3、感知艺术作品中的创造灵魂。

人在社会上生活,需要结成群体,相互帮助和促进共同发展和进步,艺术自由超越的人生态度,能够使人很好地融入群体,促进社会不断走向文明。艺术作为不同个体的交流方式,具有整体性、超越性、主动性和自由性,而优秀的艺术品是一种召唤结构,能够超越不同的地域和时空使人交流情感的韵律,尤其在艺术实践和艺术品的创造过程中,它不是封闭于一种形式、一种趣味、一类对象及固定的时空范围之内,而是应该多途径、多方面地进行,使它由不同风格、不同时代、不同门类、不同时空的艺术品综合而成,使人在多种不同的艺术品构成的情境中接受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使人置身于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得到情感的陶冶,并进入艺术的情感世界之中,把人的积极情感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所以,人的情感的发展,在生活的自然界中应该是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化的发展,但人的积极和高级情感的培养与发展在感知人与人的真情实感、自然界赋予的力量、艺术作品的创造灵魂的过程中不断升华。

三、人的情感在培养中成长

在此探讨的情感的培养和成长,主要是指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情感。这种良好的情感习惯应时刻在生活实践、学习过程和艺术环境中得以培养、锻炼和陶冶。人的高级情感的培养和成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情感教育的模式是渐渐滋润净化人的心灵、陶冶性情、完善品行、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

1、生活实践中能培养人的丰富情感。

生活实践是锻炼人的意志、情感、性格诸方面的大熔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同样人的真情实感大多是来之于实践。人的生活是既单一(衣、食、住、行等)又是繁杂(生活环境、年龄结构、人际关系、家庭状况等)的。即使处在同一环境的人,由于心理、身体、年龄、性别诸方面的差异,对情感的体验也不尽相同,但人只要与社会生活环境没有隔离,他就会有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唤醒和生长。当然,人的积极的、高级的情感都会在生活实践之中丰富起来。人在生存和种族延续的过程中,有许多适应生存的方式和手段,而其中情感是最为重要的。人是借助情感的表达来实现人际情感的沟通和情感认同。所有人的情感反应是与生俱来的,自发的,具有反射的性质,而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为人成长所必需的。心理学认为,一些儿童或青年在性格上孤僻、情感淡薄、对人冷漠,追溯原因往往都是早期感情上的不适,缺乏积极情感的造成的。可见生活实践过程在培养和丰富人的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学习过程中能锻造人的理性情感。

情感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认知的发展,反之人的认知过程能锻造人的理性情感。人常说:“学习是生存的正道。”既然是正道,在认知过程中对积极情感就具有强化和丰富作用,在学习认知过程中人能去伪存真,辨别善恶。诚如奈斯比特所指出的“在我的周围的技术越多,就越需要人的情感。在高技术发展的时代必然带来高情感发展”。时代向我们表明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那种有知识、缺文化、有学历、缺教养、有想法、缺行动的人,肯定是无法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欢迎的。在学习过程中教育者能给受教育者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自主选择的机会和充分展现的舞台,就能逐渐培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及博爱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人。使受教育者逐步由“学会”转向“会学”,以至终身学习。从学习过程里汲取知识的同时,逐步使积极情感茁壮成长,所以要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打开人们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使人能够在综合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有意味。

3、艺术环境中能陶冶人的特殊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