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站长范文
时间:2023-03-15 23:1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站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__,19__年出生在__区__镇一个普通家庭,受爱好文艺的父亲影响,从小就喜爱文学艺术,还在少年时代就开始在镇里、县里的文艺舞台上演出,那时的她就立志成为一名文艺工作者。2002年大学毕业以后,恰逢招考文化站长,经过层层选拔,最后不负众望成为当年唯一一位被录取的女文化站长。自那时开始,她就一心扑在基层文化工作上,把文化事业当成自己终生的事业来干,在文化工作的舞台上默默奉献耕耘着,履行一个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13年来,__凭着对文化事业的满腔热情,坚持扎根基层文化大舞台,在乡镇文化工作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她组建20多支地方文化队伍,参与人数超过1000人。精心打造__镇“__大舞台”广场文化品牌,受到广泛好评。积极组织开展文化遗产的普查、整理、申报工作,获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1个、市级名录项目6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2013年被评为__市优秀文化站长。
山美在俊秀,水美在清澈。文化人之美美在对文化事业的执着,美在对文化工作的热情,美在对文化工作的奉献!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__在文化战线上工作已有十多余年,从地处偏僻的__镇到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__,无论世态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她对文化工作的热情!在担任文化站长十多年的过程中,她始终坚守一个信念:热爱文化事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做到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用一颗赤城的心去对待工作。近几年来__镇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而她本人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先后被评为__省优秀体育指导员,连续五年被评为__市和谐文化进万家广场文化活动先进个人,市优秀文化站长,多篇个人文化工作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十年来,她为__文化工作倾注了全部精力,始终坚持创新农村基层文化工作,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__镇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也是苏北闻名遐迩的文化名镇和文化大镇。地杰人灵,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钟灵毓秀,堪称__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__担任文化站长十多年间,也是我国建设新农村的十年。十年来,__为确保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融合同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文化扶助资金,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使镇党委、政府作出决策,把文化场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列入新农村建设的考核。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发动全镇的社会名流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和资助,促使全镇的文化平台得到快速打造。政府投资数十万元,打造了一个占地530多平方、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设有文化大舞台、老年活动室、乒乓球室、阅览室等,建有文化排练厅。15个村委会和5个居委会均建有篮球场地、乒乓球室和农家书屋,还有3个自然村和8个单位建有文化场馆,使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有了更广的平台。她还积极组织全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资料收集、整理、申报,获得省级非遗名录1个、市级6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扩展了城镇居民和村民的文化活动空间。__镇文化站只有一名专职文化工作人员,在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抓好农村文化工作,__坚持把培养文化队伍与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基层文化骨干队伍的培训和建设。2007年,她刚调到__就走村到户,积极考察,动员各社区的老年文艺爱好者加入到文化活动的队伍中来,在她努力组织下,近年来全镇先后有80名文化骨干到省、市参加培训,不断提升了这支骨干队伍的文化活动素质,带动全镇人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她担任文化站长10余年,在全镇组建了舞蹈队3个、__民乐队2个、民俗表演队3个、120人以上龙狮表演队1个、镇广场舞队6个。村级晨练队15个。全镇业余文化队伍人数超过1000余人,这些文化爱好者,长期在一线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她每年组织开展3-4次大型综合性文化活动,参与人员超万人。我们到__镇上走一圈,每天在清晨、傍晚,就可以看到一群群民众在欢乐,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成为一条亮丽、充满活力的风景线。__同志十分注重文化网络建设,她不断创新群众文化工作,努力实现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全镇15个村5个社区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配有专门电脑室,由镇综合文化站定期文化信息。定期邀请市老年大学、区文化馆的老师来__给学员们授课、培训,并带领文艺骨干到市里区里进行学习交流。几年来,她多次组织文化队伍,参加市、区文艺汇演、广场舞大赛比赛,元宵灯彩展演、少儿书画比赛,先后获得市级一等奖一次、二三等奖若干。
__就是这样做的,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不懈的追求着,用一个文化工作者的信念和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中国梦文化梦,她凭着扎实的足迹,执着的精神,在群众文化事业中播撒着爱心,用她饱满的热情书写着一个文化工作者的豪迈情怀。
篇2
惠安第三实验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创办于2005年。作为第一代创业者,我们直面挑战,以全新的视角理性地审视现实、规划未来,确立“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展多元艺术教育”作为特色的培植点,实施“人才强校、科研创新、形象塑造、特色构建、硬件支撑”五大可持续发展策略,稳步推进“135”三步走发展战略(即一年具规模,建设规范化学校,达成信誉度;三年显特色,建设个性特色鲜明的学校,达成知名度;五年创省级示范,建设品牌学校,达成美誉度),精心打造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活泼校园。
一、提炼校园精神,培育校园文化核心价值
校园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是一所学校在任何环境下得以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校师生为自己的美好目标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
1. 营造文明风尚,彰显校园精神。经过四年凝炼形成的“求知、敦行、立志、报国”的校训,“文明、和谐、拼搏、创新”的校风,“博爱、民主、严谨、合作”的教风和“乐学、自主、活泼、奋进”的学风,充分体现了第三实小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和理想追求。通过校歌、校徽的征集等多种途径,引导师生理解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增强认同感,使之成为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力量源泉。
2. 提振创业激情,增强师生凝聚力。通过开展“践行‘三平’精神,深化‘三爱’教育”活动,引领教职工“以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立爱国之志、以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怀爱教之情、以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倾爱生之心”。靠着“在率先中争先,在争强中当强”的精神,学校在短短四年里发展成为福建省绿色学校、福建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福建省少先队红旗大队、泉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校、泉州市教学管理先进校。
3. 推行“走动式”管理,盘活校本资源。“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要求学校的领导在确立发展规划、工作思路,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实施工作时,力求走得近一点,把管理的实体下放到年级,向师生提供零距离优质服务。组建起步型、经验型、骨干型、研究型发展团队,为教师发展定本文由收集整理向;实施教师读书行动计划、专业成长规划,为教师发展奠基;建立“博客”平台,构建网上科研共同体,为教师发展提速;实施校本评价,注重指标的层次性、目标的发展性、实现过程的民主性,为教师发展喝彩。
二、加强环境建设,打造校园生态文化体系
我们以创建“福建省绿色学校”为契机,以净化、绿化、美化、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树理念、抓环境、导行为,打造富有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
1. 景观文化陶情怡性。我们在校园建设上遵循“小、精、巧、秀、特” 五字方针,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石都成为富有哲理的教育诗篇。现在校园内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廊道壁挂,石凳小品,精品石雕,道德警句,廉洁心语,雅趣的民间民俗馆,从孔庙移植的百年“榕树”,如霞似火的“刺桐花坞”……无不传递出浓烈的审美与教化信息。
2. 楼道文化修身养性。学校设置了“廉政文化”、“民俗文化”、“书香校园”、“人文校园”、“活泼校园”、“平安校园”等楼层文化走廊。在其间布置师生书画作品、活动写真、名言警句等100余幅壁挂。“沐浴晨光,想想该干些什么?踏着夕阳,问问有多少收获?”、“身心靠自我磨砺,智力靠自我开发,人格靠自我塑造”等一句句“凡人哲语”犹如珍珠闪烁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大餐。
3. 班级文化润物细无声。干部轮换制的推行和学生自主管理,使人人都有服务岗位,人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徜徉教学区,“星光灿烂”让学生感觉成长路上的欢歌笑语;“爱拼才会赢”等一句句鼓舞人心的话语激励着洋溢个性的风采;“班级博客”、“你我pk”、“小组合作”则让学生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学会与人合作,懂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4. 馆室文化彰显人文特性。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厅、综合实践活动室,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美术室内“用爱画出美丽的世界”使学生倍感亲切,促使他们用五彩的笔描画出心中最美的画面。音乐室内“让美妙的音乐叩响你的心扉”带人进入音乐艺术的殿堂,孩子们犹如天籁的歌声回响着对生活的赞美。阅览室里的“心清自得读书味,闲淡时间翰墨香”的品味让孩子们在书海中回味无穷。
三、突出活动育人,追求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生活
丰富多彩的德育团队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多样化、群体性、艺术性的特点,彰显学校特色,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1. 培育生态系统,促进和谐发展。培育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心理教育等三大生态德育系统。通过礼仪教育,关注“人和人”的和谐;通过环境教育,关注“人和自然”的和谐;通过心理教育,关注“人和自我、人和社会”的和谐。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活动,培育学生做红色少年;开展“认养小苗圃”、“垃圾分类处置”、“共建植物园”等环保行动,培育学生做绿色少年;开展“道路交通模拟”、“防灾减灾”、“紧急疏散演练”等生命教育活动,培育学生做橙色少年;开展“小小科协在行动”等科普活动,培育学生做金色少年。
2. 实施“星光工程”,强化德育实践。全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通过“学校育人”、“家庭育人”、“活动育人”、“基地育人”、“环境育人”,评选礼仪之星、服务之星、科技之星、体育之星、环保之星、文学之星、艺术之星、希望之星等,让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深入开展“惠女精神激励我,建设海西我能行”争先活动,设计“让收获装满箩筐”学科收获卡、“激励伴我行”品行激励卡、“体验最高奖赏”荣誉奖章,让孩子们学会参与竞争,学会在竞争中实现自我超越。
3. 创新社团管理,打造活泼校园。 民俗艺术团、木偶剧团、小记者团、小交警队、“刺桐花”书社、书画社、摄影社、车模社、科普协会、体操队、合唱队、鼓号队、雏鹰小分队等社团的学习研讨、社会调查、科研创新、志愿
服务、阳光体育等活动,吸引了全校近90%的同学参加,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发挥,潜能得到释放。一年一度的校园民俗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等特色文化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主动发展,提升了生命质量。如9月28日是孔子诞辰纪念日,学校每年于此时启动读书节,通过庄严祭孔仪式和向孔子行尊师礼等形式新颖的活动,引领师生亲近国学,让阅读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状态。
四、凸显办学特色,构建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
特色学校建设,是加强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途径。学校扎实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地方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省陶研“十一五”重点课题)的实验研究,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1. 编写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程。我们自主开发了《闽南文化选编》校本教材,从“方言、乡土、艺术”三大板块展现闽南悠久的传统文化。为了让孩子根植闽南文化,直面经典,我们开设“闽南文化选编”和“国学经典”校本课程,各年级在每周二下午第三节分别开设《三字经》、《唐诗》、《增广贤文》、《宋词》、《论语》等“国学”课程;每周四下午第三节开设 《闽南文化选编》课程。通过全员培训,教师全员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学。学校还制定了《校本课程实施纲要》,加强校本课程教学的管理与研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调研、研讨。
2. 美化民俗文化走廊,制作民俗文化墙。我们把学生表演的木偶、火鼎公婆、南音、拍胸舞、惠安女等活动场景,美化成一个个展板,悬挂在教学综合楼和教学楼走廊,形成美轮美奂的民俗特色走廊文化,既记录着学生成长的足迹,又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同时用宣传画把海丝文化、风景名胜等予以形象地展现,让走廊、墙壁成为民俗文化的传播阵地,达到人人、时时、处处都和民俗文化近距离接触。
3. 建设石雕精品园,民间民俗文化馆。石雕精品园内展示的“书、琵琶、浪花、木偶”等作品,抽象而又直观地表现闽南的文化艺术生活气息;“斗笠、田螺、书山、花生”等石雕作品代表着勤劳勇敢与丰收果实,让人感受着“艰苦奋斗、尊重科学、无私奉献、拼搏创业”的惠女精神。学校的民间民俗文化馆,从海丝文化、地方文艺、历史名人、历史名胜、民间工艺、民俗风情等六方面的展板和实物展示台,充分展现出闽南独特的民风民俗。
4. 成立民俗艺术团,举办民俗文化节。少儿民俗艺术团独具地方特色的《闽南童谣》、《高甲戏》、《彩球舞》、《拍胸舞》、《火鼎公婆》、《惠女风情》、木偶戏《司马光砸缸救人》等无一不让孩子们感受到家乡经典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自豪感,让学生在校本活动中主动了解、接纳、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我们成功举办了以“传统文化我弘扬,快乐成长在海西”等主题的四届校园民俗文化节,为办学特色提供展示平台。学校特色活动《我出色,我成长》荣获全国首届少先队“魅力杯” 。
篇3
一、改变观念,提高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新认识
作为农村学校,我们依托农村资源丰富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以面向自然、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素养。路是人走出来的,经验也是人在实践中总结所得,农村小学比城市小学更具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这也为我们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了信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各种感兴趣的现象和问题,并从中提出活动主题,通过实践,并从中获得经验,产生体验和感悟,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体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价值,这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质的规定和要求。
二、就地取材,丰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效地依托乡土资源,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丰富乡土特色的素材。
1.收集农民语言
农民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寓意深刻、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我们因地制宜,让学生搜集这些生动的语言。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农民语言”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活动,学生搜集到了许多妙趣横生的语言,如:
月晕晴,日晕雨。
芒种下雨火烧溪,夏至下雨湿漉漉。
……
此外,还有许多民间传说:如《百里村的由来》《小龙望娘》……
通过收集农民语言,学生既增长了见识,又丰富了词汇,还传承了优秀的民间文化,可谓一举多得。
2.了解土特产品
本地富有特色的物产也是课程资源。如,石湫狗肉、屏湖鱼头……让学生系统地、有条理地说说这些产品的特色、分类或者种植方法、加工方法等。学会向他人推销这些特产:可以写解说词,可以写广告词,可以做宣传画……
3.寻访杰出农民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为此,我们让学生以小记者、小调查员的身份去对农民企业家、反季节蔬菜种植大户进行采访、调查。如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农民企业家,教师指导学生以小传记的形式写出农民企业家坎坷的创业经历,使之成为学生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教材”。
4.采集风景名胜
作为百里秦淮发源地之一的溧水,有太多迷人的风景和名胜古迹,如天生桥、洞壁琴音……家乡的这些风景名胜展现出迷人的风姿,阐述了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浓浓的文化底蕴。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或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风景名胜,包括相关的文字介绍、民间传说、古诗词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既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又能传承优秀的民间文化,还能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5.探寻风土人情
作为农村小学,我们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农业生产,了解农村婚丧嫁娶、过节的风俗习惯,知道为什么过年要放鞭炮,端午节要吃粽子等。为此,组织学生拍摄体现风土人情的照片,撰写关于风土人情的通讯报道,并在红领巾广播站播出。既有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又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知识;既让学生认识了家乡的面貌,又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
三、策划组织,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指导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合作精神,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调查、实践、访问、查阅和搜集资料等环节的指导,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
1.小组合作,共同学习
针对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我们以兴趣为导向,以能力为基础,以家庭住址为参考,帮助学生组成合理高效的学习小组。如,在引导学生开展《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我们先按黄梅戏、端午节、春节这三个内容将学生初步分成三个大的兴趣小组,再根据兴趣小组中学生的不同情况并综合考虑家庭住址关系,将学生分成几个六到八人的学习小组。接着,让学生自主完成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教师给每个小组提出建议,引导各小组展开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实行组长负责制,在组长的带领下,制订小组学习计划,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过程中,定期交流讨论,共同解决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共享实践成果。
2.搜集资料,处理信息
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搜集资料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任务。例如,在开展“我身边的白色污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学生有的实地拍照;有的向科学老师请教;有的到图书馆、书店查找;有的上网搜集下载;还有的甚至几个人合作一起摘录电视和报纸上的广告,通过办手抄小报、编写公益广告词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的信息和资源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3.凸现“语文”,习得素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它的实践性、综合性都要立足“语文”。学生的兴趣点不能只落在“好玩”上,而忽视了“语文”的习得。教师要意识到,综合性学习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的过程。以《身边的传统文化》为例,在“了解家乡过春节时的风俗习惯”这一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一些规模小的活动,如贴春联、搜集年夜饭的习俗等。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可以把写作、口语交际整合在综合性学习之中,从而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总之,我们认识到实践活动对语文学习的积极作用,充分挖掘本地各种语文资源,以学生实践活动为核心,以课外实践活动为延伸,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篇4
关键词:甘肃;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2
一、 甘肃文化旅游资源现存状况及主要特征
甘肃省以古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地首字而得名。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地处黄河上游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貌复杂多样,基本上涵盖了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等各种类型。
1、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
甘肃省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全省共有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点1000余处,有享誉中外的敦煌莫高窟、武威雷台汉墓、天水麦积山、嘉峪雄关及众多石窟等。散布在甘肃各地的石窟就有50多处,其中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榆林窟、南北石窟寺等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历史背景深厚,品位高雅。
有人说“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陕西,八千年历史看甘肃。”可见甘肃的文化历史背景深厚。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伏羲代表远古的先民们创造了亘古常新的伏羲文化。轩辕黄帝创造了文字、音律、医学、算术等被尊称为 “中华始祖”。天下李姓的根的在陇西,“陇西堂”作为陇西郡的唯一“宗亲堂号”,现已成为天下李姓主要的祭祖场所。
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作为西北五省区最长的一段,凝聚了省内绝大多数的旅游资源,散布在丝绸之路沿线的著名关隘阳关和玉门关、锁阳城、张掖大佛寺、马蹄寺等,使这条古道披上了令人向往的神秘面纱。与此同时,甘肃的彩陶业见证者制陶业的发展,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精美的纹饰而闻名遐迩。
3.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突出。
甘肃不仅是历史古迹众多的省份,同时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省份。在甘肃有41个少数民族,将近有16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聚集于此,其中保安族、东乡族和裕固族为甘肃独有的民族。他们在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嫁娶方面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为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 、 甘肃文化旅游发展的障碍
甘肃旅游业所选用的是跨越式发展,是一个不同于其他旅游地区的发展模式。所谓的跨越式发展是指发展速度快,要大步前进,而不是小步跟进。甘肃文化旅游作为一分子,当然也不例外。甘肃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种类多而规模小、景点多而分布散,好景偏远等特点。虽然近几年,凭借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与其自身独特的资源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相邻的省市相比,甘肃的文化旅游发展还处在初级水平,并未形成一定的产业气候。
1、 文化旅游发展虽有进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是比较落后。
文化资源是整个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和支柱,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最广泛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从全国来看,同时拥有丝路文化、始祖文化、石窟文化等一系列文化资源的省份非甘肃莫属。除此之外,甘肃还贯穿着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近些年,随着旅游热的升温,旅游者及潜在旅游者越来越注重文化探索方面的旅游。他们或寻根祭祖或学术考察或游览观光,无一不踏进甘肃这个文化旅游大省的门槛。而甘肃省政府及旅游相关部门加大了文化旅游的创建,提高了文化领域的含金量,并以文化为主题做了大量的宣传,如2000年举办的“中国甘肃敦煌百年•黄河风情旅游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8年甘肃旅游业遭受到了冰雪灾害、汶川地震、金融危机的蔓延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严重影响。2009年却成了甘肃旅游业灾后重建的关键一年。2009年甘肃省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339374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了36.3%,实现旅游总收入192.7亿元,比去年增长40.2%。这对于甘肃旅游业的发展来说,是个好成绩。然而与发生了汶川地震的四川省的全年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相比却令人忧心忡忡。四川省在2009年全年接待总人数却达到了1914347万人次,同比增长25.6%,实现旅游总收入1472.5亿元,同比增长了43.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甘肃旅游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严重困难,作为核心的文化旅游更是重中之重。
2、文化旅游宣传定位有待调整,力度有待加大
虽然近几年来,全省在文化旅游宣传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不间断的推出了有影响力的文化节、文化周,但带来的效果不是很大。只要一提起甘肃,给人的印象不是荒凉、落后与贫穷,要么就是戈壁、沙漠和骆驼。这主要是宣传定位的失误,来到甘肃的游客有相当一部分是冲着敦煌莫高窟去的,很多游客来到甘肃直奔敦煌,对其他旅游景点不闻不问,导致游客逗留时间少和游客大量流失。
文化旅游宣传力度有待加大的另一个原因是宣传经费不足。虽然,我省财政对旅游发展与宣传预算逐年增加,如2007年为1200万元,2008年为1600万元,2009年增至2000万元,2010年增至3000万元。但与相邻的青海、四川等省份相比起来,可谓是“小巫见大巫”。更何况,这些经费并非全部用于旅游宣传上,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3、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业很强的的产业,发展旅游不仅是旅游部门的事,而且还涉及到交通、食宿、商贸等产业。目前,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交通、旅游饭店、旅行社。甘肃省的机场正在进一步扩建中。铁路网的运行速度正在逐步提高,但联系主要通道的支线网络不畅通,辐射作用大大减弱;高速公路大部分是两车道,且路面质量差、坡道大、弯道急,运行速度受到很大的约束。甘肃省有相当一部分宾馆、饭店设施简陋,普遍存在床位小,会议容量小,软硬件不配套等弊端,有的还存在管理落后、市场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甘肃旅游业的发展。甘肃省现所拥有的旅行社数量很多,但规模都不大,没有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科学目标,由于分散经营,低价竞争市场比较混乱。最后是旅游发展教育的滞后,导致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档次的底下。
4、产品结构单一化,特色产品开发不足。
甘肃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多元化特点,开发多元旅游产品的条件得天独厚。目前甘肃旅游产品的开发无论从深度、广度还是立体开发上都存在着不足。在开发深度上,景区、景点的项目内容过于单调,文化意蕴和科技含量资源的内涵未能充分展示出来。从开发广度上看,较注重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对人文旅游资源却缺乏足够的认识,开发力度不够,较注重对“硬件”的开发,而忽视“软件”的开发。较注重对静态的展现,而忽视对动态的突显。
三、 甘肃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
1.加快文化旅游的发展,起到真正的支柱作用。
虽然,文化旅游是整个旅游业的基础和支柱,但甘肃文化旅游想要成为甘肃旅游业的核心还需要一个发展过程。首先盘活丝路文化,丝绸之路沿线聚集了石窟寺庙、塔碑楼阁、古城遗址、长城关隘等一系列文化含量十分厚重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无不吸引着国内外以至海内外的游客。其次做热民族宗教文化。甘肃是全国少有的有41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不同少数民族所形成的宗教文化也风格迥异。临夏回族自治州是我省穆斯林的聚集地,伊斯兰教在这里传承与发扬,被人们冠以“小麦加”的称号。藏传佛教佛学院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设立更进一步的证明了甘肃宗教文化在宗教领域中的地位。最后是开发传统民族文化。甘肃的传统民族文化包含了饮食、印染、陶瓷、纺织等很多方面,有的已形成一种产业。为弘扬我省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加大文化旅游的宣传目的,拓宽宣传渠道。
在文化旅游宣传上应以“221”旅游品牌战略为宣传主线。所谓的“221”即重点对外推出甘肃丝绸之路全景游与南部藏回风情草原风光旅游线2大品牌产品;积极培育兰州―平凉―庆阳黄土风情红色之旅线、兰州―天水―陇南丝路胜迹生态旅游线2条成长型的旅游产品;全力打造1个以兰州为中心,辐射白银、定西、临夏、武威的一小时系列休闲观光产品旅游圈。继续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品牌产品的优化。如始祖文化,伏羲、黄帝对海内外炎黄子孙不朽的影响力;丝路文化,记载着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缩影。
在旅游宣传途径主要有:(1)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一些有影响力的宣传媒体上进行大力宣传,扩大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2)在主要客源城市和主要客源国进行旅游宣传工作,并设立旅行社代办处。(3)举办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旅游节会,如:敦煌文化旅游节、甘南香巴拉旅游节。(4)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参与西北五省区旅游协作、川陕甘协作、黄河旅游协作等加大区域性联合促销。
3、加快旅游基础建设,优化旅游企业的发展环境
加快旅游基础建设是发展整个旅游业的重中之重。全省每年作为旅游发展与宣传的经费并非完全用于旅游发展,其中有一部分用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这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重点地区的基础建设,另一方面在招商引资、股份吸引、合作开发方面要有高招、实招和胆略,实施以资源吸引资金的发展策略,培养出龙头企业,实行滚动开发。严格规范旅游企业的市场行为,加快旅游法规的立法工作,严厉查处非法经营,假冒“星级”等行为。根据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经营性管理与培训,提高服务档次与水平,使旅游市场运行秩序更加规范。截至2008年年底,全省共有旅行社341家,其中国际社33家,国内社308家;旅游星级饭店280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30家,三星级104家。
4、发展甘肃特色文化旅游,实现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甘肃各地区针对不同的旅游市场,根据自身的旅游资源条件,设计开发出比较有优势的产品。还应根据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在科学的市场分析上把握主打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精心设计新产品,更新升级老产品,在实现旅游产品的多元化的同时,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酒泉夜光杯、武威铜奔马、临夏砖雕等。不仅要增加旅游商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而且还要实现旅游商品的精品化,以提高各地区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甘肃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 崔欣.2009年甘肃旅游十大亮点《丝绸之路》 2010.5
[3] 肖星 李亚兵 侯佩旭 . 21世纪甘肃旅游资源开发创新研究 [J] 《旅游学刊》2006.3
[4]王平.甘肃旅游业发展的障碍及对策. [J]社会学管理学研究
[5]欧阳正宇.赵玉琴.甘肃导游[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 社,2006.8.
篇5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3-0291-02
学校是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人类文化的神圣殿堂。学校文化是各类优秀文化、先进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又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优良的学校文化有利于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在校园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涉及到方方面面,在诸多因素中,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同课堂教学相比,学校文化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它涵盖了学校长期形成的校园特色、优良传统、教育观念、价值标准,以及集中反映学校的校风、学风和精神风貌等,是一所学校内涵外现的综合体。为有效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水平,我校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创造优质环境
基础设施。合理布局校舍, 根据不同功能有重点地进行布置、装修、改造。新建的教学大楼在整体上进行了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功能教室等的合理划分。操场上学校用红黑二色方砖划分出跑道、排球场、羽毛球场和各种小游戏场,并将对抗激烈的篮球场单独剥离,保证了每个阶段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游戏场所,在丰富学生课余活动有同时,又使操场的利用达到最优化。
教学设备。结合省装备项目的实施,教育局加强对特殊教育学校康复设备投入,购置了260万元康复训练器材,完善了聋儿语训设备,补充、更新了一批适合听障儿童观看的图书,校园网络、有线电视、多媒体教室的引入丰富现代教育的手段,拓宽了师生的视野。
校园环境。针对听障学生的身心特点,整体布局校园环境。做到"花草含情,角落传神,让每一堵墙说话"。 楼内教学区的班级特色展板和学校历界优秀毕业生、身残志坚名人的展板,无声地传达着我们自信、我能自立、我要自强。精心布置的教学楼走廊楼道,层层、块块有主题,成为孩子们思想启迪的窗口;校园多处的温馨提示语,多角度地培养着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校园操场的四周的花坛、凉亭,亭下的石凳和各种棋类的石桌,成了师生课后休闲的好去处。西侧教学楼前是“思齐”文化长廊,廊柱上画着“闻鸡起舞”“克勤克俭”“卧薪尝胆”“同甘共苦”等典故插画,在启迪教育孩子的同时更增添了其文化气息。“思齐”源自《论语・里仁》中的"见贤思齐", 昭示着学校全体教职工向吉林省特殊教育示范校的目标看齐,并为之努力奋斗,齐思共想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争创吉林省特殊教育示范校。
2.塑造独特的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的核心文化,也是学校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四办”“三风”“二目标”“一训”“一精神”彰显了我校的精神文化建设。
办学理念:学校的全面发展利益高于一切,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高于一切,学生的素质提升目标高于一切。
办学方针:依法治校 以德立校 科研兴校 质量强校
办学宗旨:以人为本 服务为先 发展至上 幸福师生
办学追求:让学生快乐起来 让老师幸福起来 让校园和谐起来
教师发展目标:师德高尚 业务精湛 豁达乐群 人格健全
学生发展目标:自信自强 品学俱进 善美兼优 身心同健
校风:务实 高效 创新 和谐
教风:爱残 乐教 博学 慎思
学风:自信 励志 合作 探究
校训:崇仁 尚德 敏学 健行
聋哑学校精神:“服务聋生,成就卓越”
在以上“四办”“三风”“二目标”“一训”“一精神”的精神文化目标的引领下,学校领导率先垂范,先进模范带头,教师为人师表。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诚信有礼、助人乐学,在校园内处处洋溢着和谐向上的氛围。
3.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制度
制度文化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在管理中,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将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与人性化管理有机地结合,将制度建设与学校发展相结合,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实现人健全制度,制度监督人,人人按制度做事的良性管理。
(1)建章立制,依法管理。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己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规章制度。
(2)科学民主,人本管理。开展民主决策,学校遇到重大问题必须通过教师大会讨论决定,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建立公示制度,健全教代会等,倡导管理民主是实现学校文化品质提升的一个重要保证。在强调依章办事同时,更强调师生的自律和对人的激励和促进,淡化了行政色彩,提升了文化品质。
4.多措并举,形成良好行为文化
学校行为文化是指学校教职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主要指人们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交流沟通合乎人们期盼的或规定的礼仪规范等,它是学校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的折射。可以说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的过程和外化,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
4.1依托“一评三考”,结合“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培训、业务素质考试、书香校园等措施提高教师素质,真正做到立师德、铸师魂、强师能、正师风,做人民满意特教教师。
4.2狠抓班集体建设,以“五爱”为核心,认真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创文明班级、树优良班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由学生处负责平时各项工作的考核评估,期末对文明班级、优秀班干部进行表奖。
篇6
>> 从网络推广讨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议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究 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探析 县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浅谈独山玉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遗产上的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于江西省文化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非遗传承融入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西部地区民间音乐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双重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性因素 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的传统手工技艺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技术”融合视角下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西安节庆文化及节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西南地区与内蒙古地区音乐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比较探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文化产业问题浅探 武汉市文化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 文化产业促进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 绥化市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凉山州旅游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天津市计划投资256亿元新推40个文化重点项目”,新华网天津频道, 。
⑥ 英国于1997年成立以文化大臣为首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 (Creative Industries Task Force),分析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而提出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措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成员包括英国艺术委员会、外交部、财政部、贸易工业部、教育就业部、科学技术部、环境交通区域部、苏格兰事务部、威尔士事务部、北爱尔兰事务部、妇女部、唐宁街10号政策研究室等部门的首长、政府高级宫员以及与创意产业相关的大公司负责人和社会知名人士。
⑦ 世界上大部分文化产业低税率国家,基本减免幅度可达10%-25%不等。如法国大众产品增值税常税率为19.6%,但大部分文化产品的税率只有5.5%。美国已有27个州通过减免电影及相关产业所得税立法,30个州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了研发税收抵免,夏威夷州对高科技商业企业投资税收全免。据欧洲文化研究所统计,欧洲有11国实行增值税免征制度,16国按低于标准税率征纳,如比利时增值税标准税率为21%,但对剧作家、表演艺术家的销售作品和提供劳务却为6%。
⑧ 依据《辞海》解释,“文化”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时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是物质和精神一体化的表现形式。
⑨ 美国的文化政策模式秉承自由主义传统,强调文化产品生产、销售的高度市场化和政府干预的最小化;而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则强调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文化”属性,强调政府对本国文化产业的理性规划、宏观调控和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调控作用。日本、韩国的文化政策模式则强调政府干预和市场调控并举。
⑩ 韩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国家。韩国的《文化产业促进法》强调 “促进措施”,以促进创业、促进制作、促进流通、促进文化产业基础形成等几个板块,按文化产业的“运营流程”来设计结构。日本的《关于促进创造、保护及应用文化产业的法律案》则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角度来设计结构,包括界定文化产业和要求国家、社会、文化企业共同遵守该法、合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总则,国家为贯彻该法应采取的基本措施,为振兴文化产业所应采取的投资、流通、知识产权保护等必要措施,国家、社会各方面为促进文化产业而采取的政府行政管理、提供文化产业素材等必要的措施等四个板块,着重解决和规范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輥?輯?訛例如韩国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多种专项基金,主要用来扶持相关文化产业不同领域的发展,如韩国有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基金、广播发展基金、出版基金等。
?輥?輰?訛欧美各国税收优惠措施按其惠及对象和优惠基础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文化产业人员的优惠(基于人的优惠)、文化区域的优惠(基于地的优惠)、文化行业的优惠(基于产业的优惠)。参见郭玉军、李华成《欧美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輥?輱?訛如,英国给予一些大学以“慈善机构”的地位,对一些学术著作出版机构免税。《联邦税法》规定对非营利性文化团体和机构免征所得税,并减免资助者的税额,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州、各企业对文化产业和事业进行赞助和支持。
?輥?輲?訛为鼓励企业与个人在文化产业领域进行创业,韩国政府于2004年重新修改了《税收特例限制法》,将在韩国制作的电影、广播电视、市场演出等产业纳入减免税收的行业之列,可减免应纳税额中所得税和法人税的5%-30%。
?輥?輳?訛这方面可以美国经验为借鉴,美国建立了完善的国内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成为科技成果高转化率的有力保障。1787年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规定了版权和专利权,随后制定了《版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成为美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的主干法。《贝多尔法》、《联邦技术转移法》等旨在界定国家投资所产生的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和权益分配等问题。《专利质量提高法》和《专利改革法》等进一步加强了专利市场的规范。《数字化千年版权法》则为适应网络时代版权市场发展变化作出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1]赵阳,徐宝祥.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36.
[2]天津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快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报告[J].求知,2011,(4).
[3] 张文龙,侯妍妍.论当前影响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及解决对策[J].求知,2011,(9).
[4]王琳.2011-2012天津市文化事业发展状况分析与预测[R].李锦坤主编:《2012经济社会蓝皮书 天津市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卷)》,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29-36.
[5]王琳.天津城市文化产业的结构创新与文化金融创新[J].城市,2010,(6).
[6]张世君.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法律保护体系之构建[J].法学杂志,2011,(1).
[7]欧阳友权.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四个拐点与两大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
[8]李果仁.破解我国文化产业立法的主要障碍与路径选择[J].福建理论学习,2012,(9).
[9]张军.文化产业法律制度的困惑与思考[J].理论月刊,2011,(12).
[10]王宪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机制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6).
[11]张玉峰.我国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1,(4).
[12]从立先.我国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战略选择[J].政法论丛,2011,(3).
[13]杨雪.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浅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1,(6).
[14]王安琪.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J].商业时代,2011,(8).
[15]王玉娟.后危机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的构建与完善[J].群文天地,2011,(11).
[16]江凌.中外文化产业政策基本特征比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
[17]程永明.日本文化产业战略及其实施路径[J].日本研究,2011,(12).
[18]华鹰.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立法研究[J].公共论坛,2011,(4).
[19]程雁雷,宋宏.文化体制改革情境下的文化产业立法构想[J].学术界,2012,(2).
[20]李庆本,吴慧勇.中国文化传播对象国的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报告[J].中国文化研究,2010.秋之卷.
[21]詹浩勇,刘明星.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及策略研究[J].大众科技,2011,(11).
[22]梁君,郑兴波.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融资模式探究[J].改革与战略,2012,( 4).
[23]王德高,卢方.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路径探究[J].财政监督,2011,(19).
[24]郭玉军,李华成.欧美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2012,(1).
[25]郑维炜.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J].中国法学,2012.3.
[26]王锡锌.文化的法治与法治的文化[J].现代人才,2011,(6).
On the Legislative Guarante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a Case Study of Tianjin
Wang Zhejie Zhang Lili
篇7
然而,政府包揽式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具有产业启动的意义,却在事实上不应成为文化产业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模式。发展到一定时期,文化产业必然要逐步启动来自文化产业内部的驱动力量,使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步落实在更加广阔的产业内需之上。2008年底,中央正式提出,文化产业发展要建立内需促进机制,这是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明确布控。
文化产业内需,与一般产业内需相比有其独特性。一般产业满足的是人们的物质需要或社会需要,或者说是一种现实需要;文化产业的产品是“文化”,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同时包含着现实性需要与超现实需要。以内需促发展,文化产业内需内涵的独特性应给予充分关注和研究。
德国美学家席勒提出了人的需要三层次理论,可以作为我们进行文化产业内需评估体系构建的重要参考。他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感性需要、理性需要以及游戏需要三个层次。感性需要是物质占有的冲动,理性需要是建立法则、皈依秩序的冲动,而游戏需要则是通过与对象在形象与符号层面上无功利游戏,进而满足自身自由需求的审美冲动。文化产业对于人的这三个层次的需要都有所满足:文化产业赢利,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产业树立主流文化形象,强化人们的价值归属意识;文化产业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审美形式、象征符号,满足人们的自由冲动。但在三者之中,对人的审美需要的满足则是文化产业的独特之处;反之,通过审美需要的满足拉动产业发展,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独有的动力模式。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实践在促发人的审美需求、建立文化产业独有动力模式的层面上是比较缺乏的。以北京798艺术产业园区的发展为例。这种以艺术活动与展览为中心进行园区建设、实现地产增值的产业发展模式已风行大江南北,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都出现了数目众多的798仿制品。798艺术产业园区的成功,从产业内需的角度分析,就在于它抓住了人们的审美需要并将之纳入到产业化的逻辑中去,让人们对自由的渴望与产业缓冲带发生了创造性碰撞,因此产生了文化产业的成功。围绕对人们审美需要的满足,798艺术产业园区产生了一条独特的产业链。艺术创作、文化交流以及文化展览等构成了产业链的第一环,书店、时尚精品店、特色餐饮等文化服务业成为产业链的第二环。文化艺术的魔力召唤着人们审美需要的释放,审美需要的释放反过来增加了产业区的独特性。独特产生品牌,品牌创造价值。
然而,798 近年来的发展却表明这一成功案例的决策者们似乎并没有领会到798之所以成功的奥秘是什么。798文化产业链的第三环是地产业。798名气大了,人气上升,有了品牌,因此连带起了该地区的地产升值,2006年左右该园区的土地价值已达近亿元。但问题是,随着该地区土地价值的升高,园区内的房屋租金也随之水涨船高,导致了园区内“居民”――艺术家,最终因日益高涨的房租而被迫离开了园区。始作俑者反成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这听上去有些离奇,但其实是这一产业个案中产业需求的人为转移所造成的必然后果。在因798土地增值而受益的决策者看来,产业园区的首要产业需要已不在于人们的审美需要。他们认为,产业发展的审美需要在产业园区地产增值的阶段已退居次要,而地产开发、发展经济的物质需要以及树立品牌、打造形象的理性需要才是当前798进一步发展的内需动力。将物质需要与理性需要视为798 产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模式,并没有错,但却失去了798艺术产业园区发展的独特性;在首先满足人们经济需要以及理性需要的意义上,798因失去了人们审美需要的投射而变成了一个毫无特色的艺术品“工厂”。在当今文化产业林立的阵势中,谁会去特别关注一个没有特色的艺术品“工厂”呢?
审美需要构成了文化产业需求体系的核心,但当前文化产业在其实践中却常常忽略这一基本事实,798仅是一例而已。2008年3月,山东高调斥资300亿建设“中华文化城”,其实是从地方政府树立形象的需要出发而完全忽略了这一工程中是否包含对当代人审美需求的满足。2002年在郑州动工、计划投资3亿元的郑州祖龙建设工程,同样是经济需求与树立形象需求过度膨胀的丑陋产物。2009年1月5日,重庆万州明珠塔,这一号称“三峡百万移民标志性”建筑,在爆破声中被拆除。文化产业的需求评估当然应考虑经济需求与树立形象的理性需求,但如果在产业需求评估中缺乏对于产业项目审美需求的尊重,那么所谓的“文化产业”将会因失去消费群体的真正认同而沦为文化“三不像”,像文化像产业又像是一场作秀。
需求拉动产业发展,审美内需对于文化产业的拉动意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在产业元素中打造具有象征意义的审美符号以凝聚消费主体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前提。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认同不能靠单方面的喊话、宣传,因为其中的文化认同权完全在于消费者。通过打造具有象征意义的审美符号,比如《功夫熊猫》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成功运用,文化产业可以使消费者在审美享受中,导入对审美符号中所包含的文化观念的认同,进而促使消费者完成消费活动,这是可行而具有极大潜力的。
第二,在产业创意中体现审美形式以唤起消费主体的美感认同。
美感认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文化产业的产业价值不仅要“有用”,而且还要“美”,“美”是文化产业相比于其它产业形式的专利。文化产业“美”的品质依赖于产业创新,创新来自于创意。创意的实质,其实就是创造美的形式。悉尼歌剧院的创意灵感来自对橘子瓣优美排列形式的感悟,2008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创意的精彩之处就在创造了耐人寻味的曲线综合体。
第三,在产业价值的认定上以创造审美和谐为重要标准,实现消费主体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和谐感”的获得。
文化产业的生产包括“美”的创意,以“美”唤起消费主体的“和谐感”是文化产业独特的产业目标。文化产业大兴于消费文化时代,消费的泛滥使消费时代的个体在纯粹的物质消费中缺乏真正的精神享受,文化产业以“美”的创意营造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工业文明与自然文明、人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和谐,实现了人们在消费时代的“和谐感”的获得。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包豪斯通过创意设计,有效拉近了现代技术与人性需求之间的距离,不仅创造了产业的辉煌,更为工业时代的人们寻找到了一条身心和谐的新路。
第四,在产业发展的目的上以实现消费主体的审美愉悦为指归,实现消费主体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幸福感”的获得。
篇8
就业不仅涉及岗位的需求与供给,同时也涉及工资收入、社会保障以及劳动环境和合同等。对于当前的中小型企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较多体现在就业数量方面,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发达国家,尤其是在欧美国家中,具有成熟的经济市场,使得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对相应的就业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另一类是经济转型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东欧或是亚洲中的国家,其经济处在起飞阶段,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就业起到了促进作用。许多学者对中小企业发展进行了就业增长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中小企业的经济周期而言,在衰退时期,其发展对就业增长所产生的促进作用会比增长时期的更明显。并且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中小企业都已经成为人员就业的载体,同时为社会失业压力起到了相应的减缓作用。对于我国现有的中小企业,其经营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有中小企业的经营,并且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快,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明显。从我国的经济角度来看,并不能完全地对所有中小企业进行相应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因此,我们就不能对整个中小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分析,只能通过一部分的企业来间接地推断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发展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对于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是增量方面。如果该企业的就业弹性为正值时,就表明该企业的发展会促进就业增长的发展;如果该企业的就业弹性为负值时,就会对就业增长起到滞后作用。
2中小企业发展的行业方向选择
从上面的中小企业发展对就业的作用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确定中小企业对就业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从实际调查来看,一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由于技术的密集型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没有增加,最后产生中小企业发展对就业增长起到的促进作用相对削弱。所以,要想促进作用更能有效地发挥,我们首先要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如果要实现这一点,则要对不同中小企业所起到促进作用的大小进行分析与比较。在学术界中,中小企业对就业增长所产生的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两种技术指标,分别是就业弹性和就业贡献。所谓就业弹性,就是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比值,它所反映的是就业效率。而所谓就业贡献,其实就是就业数量和就业总量的比值,它所反映的则是就业容量。如果一个企业的就业效率和就业容量的值都比较大时,则所体现的是该企业对就业增长起到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所以,从政策导向来看,中小企业应该向该类行业进行倾斜。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主要有16个行业存在,分别是计算机服务业、房地产业、软件业、建筑业、租赁业、卫生与社会福利行业、金融业、公共设施管理行业、住宿餐饮行业、居民服务行业以及其他相应的服务行业。在这些行业中,就业弹性最高的是计算机服务行业与软件行业。租赁行业、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紧随其后。计算机服务行业与软件行业是刚刚兴起的行业,并且发展速度非常快;建筑业、房地产行业、租赁业以及卫生与社会福利行业都是劳动比较密集型的行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些行业的高就业弹性说明它们具有创造就业的巨大潜能。就业弹性其实就是就业效率的体现,如果某企业单纯就业弹性高,其新增就业贡献率小则依然无法满足我国剩余劳动力过多的现象。所以,企业不仅仅就只对就业弹性进行硬性分析,同时还要分析所属行业的就业贡献,进而得出更合理更科学的结论。在上述的16个行业中,就业贡献相对高的行业是制造行业、建筑行业、金融行业、公共管理行业、商务服务行业以及社会保障行业。综合就业弹性和就业贡献率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就业潜力和就业容量的行业是计算机服务行业、制造行业、商务服务行业、建筑行业以及社会保障行业。但根据实际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所面临的困扰就是就业形势。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比大型企业更能吸收就业的需求,同时也能对就业增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综上所述,要使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增长,政府首要的任务就是扶持该类型的中小企业进行优先发展。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式
对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式主要体现以下三方面。
3.1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多
从目前来看,我国城镇的居民失业率在逐步上升,并且十几年来都是持续上升的,据统计每年都有20万左右的人下岗失业。并且对于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每年也都有1000万左右。同时,还有一些出自农村进城打工的人员,每年都以递增的趋势进行增长,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剩余劳动力的数量。
3.2就业的创造能力与实际需求不断下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处在下滑趋势,尤其是最近的几年,下滑的趋势更为明显。与其他发达国家对比,我国的企业不仅少,其就业率也相对比较低。经实际调查总结出,发达国家中每1000人就会有50家企业,发展中国家每1000人大约也有25家,但我国每1000人仅仅只有20家,这就使得我国的就业率不断下降。从2005年起,我国的国企和事业单位招聘率就逐渐下降,使得国有企业也大规模减少,造成了城镇居民的就业压力增大。
3.3就业矛盾
从目前来看,我国出现的问题首先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增加,使得一些农民没有了土地,就业也不能得到保障,导致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根据实际调查表明,我国目前农民失去土地或是拥有土地比较少的大约有3000万用户,无地的农民数量逐步递增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其次,主要的表现就是在大学生这里,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每年都在扩招,使得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概率逐渐减少,其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最后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焦点。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反映出我国低学历的人才的就业效率低,同时高学历人才也同样出现就业难问题。最后,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我国就业结构的矛盾不断增加,就业不仅没有摆脱掉密集型的劳动模式,同时对于低素质和低水平的劳动者也造成了影响。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结构性矛盾的发展,必然是大部分地区或是大部分企业在发展时面临的大问题。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中小企业的对策建议
通过实际的调查,以及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中小企业的就业形式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4.1对企业的规模进行调整,优先发展中小企业
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对中小企业的环境进行优化。将指导和发展中小企业放到我国重大发展战略的首位,尽快创建对中小企业专门管理的机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样不仅能充分体现中小企业的发展重要性,同时还能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相应的优惠政策。例如,对中小企业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协会、中小企业进行新增贷款的鼓励、或供中小企业金融投资的担保。二是合理规划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正确引导中小企业和大企业进行合作的同时,建立联盟,进行资源信息的分享和利用,有助于加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大企业中的中大产业或为产品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配套体系,实现互利互赢。如果中小企业和中大产业不能建立友好的生产关系,则会导致建设基地的重建,以及生产效率降低,设备空闲等情况,使得中大型企业不能进行扩大,中小企业不能生存的现象出现。因此,在对企业的规模进行调整时,首先就要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进行调整,进而在提高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同时可以提高就业增长率。
4.2对中小企业的就业效率与发展空间进行正确引导
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国家要适当地鼓励和支持。一是要定期对中小企业进行数量上的给予和奖励;二是要根据当前的支出进行劳动成本的相应补贴。另外,对于就业率和发展空间都比较大的企业可以进行地方税实现支持,进而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小企业的就业效率提高的同时也能对其发展空间进行正确的引导。
4.3对中小企业中的就业质量进行提高,进而对就业人员的稳定性进行保证
在中小企业中,首先就要建立相应的就业质量评估体系,具体地说就是对企业的就业质量进行评价,然后进行定期的结果公布。而质量评估结果我们可以通过劳动部门、媒体或是其他的服务机构进行定期表现出来。同时,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还要进行法律常识的普及,提高职工的工作技能和法律意识,定期做好培训工作,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普法的活动。
5结语
篇9
论文摘要: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经费仍然是“捉襟见肘”,文化设施和设备仍然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宣传阵地和休闲娱乐场所,进一步提高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是推进先进文化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支撑,是以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体现,是生活质量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进程中,要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放到与文化产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二者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一、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
文化权益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之一,是支撑和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指标。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它是由国家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事业及其相关载体。它肩负着传播知识、宣传教育、示范指导、向群众提供优质精神文化产品、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宣传阵地和休闲娱乐场所,进一步提高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1.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面对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文化事业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融人全球文化多元化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基础、物质保障、人才队伍、基本载体等方面的建设,必将大力促进文化的科学发展,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加强,也直接促成了政府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服务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观众资源、设备资源等各类文化资源要素的全面整合与有效利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满足广大群众精神需求的内在选择。文化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提出,不仅把文化建设纳人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共进的社会进程,也突出显示了文化在和谐社会中培育时代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实现文化权益、促进文化提高、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功能。只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才能在文化发展的机遇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充分发挥文化对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塑造灵魂的社会教化功能,满足人民群众休闲、娱乐、求知、审美、健身、交际等方面需求的服务功能,使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成为温馨、亲和的力量,慰藉、鼓舞人的力量,使公益性文化工作成为浸润和滋养美好心灵、熏陶和培养高尚情操的事业。
3.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除一切阻碍和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是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文化生产管理、服务支配理念和模式发生变化,以目前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和文化队伍网络为基础,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着手构建以实现社会成员最广泛的文化享有为目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条件。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仅只是文化事业领域的从业者自己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民族提升自己文化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建设一个充满活力、能够自我优化的、适应文化发展规律的、政府、社会和市场力量共同参与的文化体制,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二、当前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是影响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因素
公益性文化事业虽有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经费仍然“捉襟见肘”,文化设施和设备仍然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费投人不足,基层文化活动乏力。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但由于受财力的限制,政府对文化事业投人较少,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很多文化事业单位只能勉强维持工作运转,而无力拓展业务。当前主要表现为:经济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投人有限;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氛围不够浓,社会力量参与仍然缺位。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认为只要搞好经济就行了,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现象。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短期就可以取得效益,能够体现出政绩,而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是虚的,一时不能见效,政绩一时难以体现出来。所以,有的口头上强调要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而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部分地方的领导干部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导致部分地方的公益性文化设施简陋,无法起到宣传教化、休闲娱乐的作用。
2.人才缺乏,文化竞争力不够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竞争和使用。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文化人才使用、培养和引进机制,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匾乏,有些门类的专业技术骨干流失较为严重,文化事业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成为制约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加之现有的文化人才队伍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单一,不适应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尤其是在管理人才方面,更是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专门人才。所有这些,都是掣肘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一个很大的因素。
3.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创新乏力。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文化管理方法比较单一,过多地依靠行政管理和政策调节,文化市场管理缺乏统一的行政执法力量。当前,有相当一部分文化企事业单位管理仍然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主要依靠行政方式来配置资源,文化资源浪费严重。文化服务不是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为目的,造成公民的文化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存在着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状况,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没有发展动力。
4.基础设施和设备比较滞后,文化信息共享资源相对乏力。长期以来,新建的基础设施和新投人的设备比较少。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基本上都是使用了多年,已经老化,适应不了发展的需要。由于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不利于培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消费市场,提高文化品位。加之有的地方文化设施还是非常简陋陈旧,仍然停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文化消费观念的形成,制约了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从长远来说也必然会影响一个地区的综合发展。
5.投融资体系不够完善,需要建立有力的投融资主体及平台。由于文化事业单位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界定不够清晰,该推向市场的没有政策以及体制界定不够明确,造成资金投人上的缺位和越位,从而制约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和民间资本多渠道融资的体制机制还未形成。公益性文化建设资金来源几乎全部依赖政府投人,社会各界参与投资很少,社会办文化、企业办文化的积极性还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文化事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机制较弱,不具备扩大文化市场所需资本的扩张能力。
三、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和重要支撑,成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为动力,以文化设施建设为平台,以整合文化资源为手段,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以满足和提升市民群众精神文化发展为目的,通过市场导向、政府规划、部门联动、企业运作、项目带动、社会参与,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丰富和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1.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的发展,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一切思想文化阵地、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导向,宣传科学真理,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面向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
2.坚持以人为本与发展为先相结合。必须坚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现和保障市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并以此作为评价和衡量文化建设工作的根本尺度;把提高市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的。
3.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加强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调节、市场监管、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职能。改进和完善重大文化活动和项目的组织、承办和评价机制,对政府主办的重大文化项目和活动引人竞争机制,创造条件,吸引社会资金投人,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逐步推向市场化运作。
4.坚持协调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关系,提高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统筹考虑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坚持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的有机结合,做到既放得开又管得住,确保公益性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5.坚持文化繁荣与规范管理相结合。要健全文化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强文化立法,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经济文化政策,鼓励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营造文化繁荣发展的格局。同时,依法加强文化管理,整顿文化市场秩序,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确保文化安全和有序发展。
6.坚持特色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研究市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着力提高大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发展大众文化的同时,有选择、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富有文化内涵的特色文化,把发展特色文化与发展大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为文化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
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路径选择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要目标,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投人,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要加强规划,合理充分地利用好现有文化资源,防止重复建设。
1.加大资金投人力度,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文化权益,努力提高全体民众的综合文化素质,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其公益性质决定了其生产目的并不在于追逐利润的最大化,而在于是否较好地实现了其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决定了其投人必须由政府来主导完成。无论如何改革,政府都不能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投人上缺位。基于这样的理由,加大投人,首先要依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力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及人员的基本运行经费,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做好文化工作的基础。其次,要保证把宣传文化事业经费全额用于文化事业的发展上。再次,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财政资金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人力度,其增幅要保证略高于同期财政收人的增长幅度。加大投人绝不能只是挂在嘴边,各地各部门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把它落到实处。
2.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基础设施是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兴,则文化事业兴。文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一方面是可以为广大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另一方面是能够让人们生活在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之中,更重要的是能以此帮助人们培养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因此,我们要结合实际,规划和建设一批既有民族特色、地域风格,又具有时代特征、为大众认可的文化设施。如科技馆、体育场馆、文化广场、全民健身园地、社区文化活动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并真正发挥好它们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和发展天地的现实功能。
3.建立健全文化人才机制,切实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工作是一项以人为对象的工作,必须树立人才是文化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要建立起开放的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培养和引进当前迫切需要的人才,并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制定发展规划,创造良好条件,大力培养造就成批的优秀文化人才。要把培养、使用文化人才纳人财政预算,在住房、职称、待遇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使成千上万优秀人才参加到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中来。各级领导要善于发现身边的人才,善于利用好现有人才,对人才不能求全,要多看特长专长,多看优点长处。要采取选送深造、在职轮训、联合办学(班)、以工代训等形式,培养一批在各专业领域能独挡一面的专业人才。
4.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法制化建设,真正确保文化事业平稳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投人来自社会,并向社会成员无偿地提供平等服务,是现代文明社会中获得基本法律保护的领域。为此,我们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一是要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人与管理,应该及早纳人法制化的轨道,确保社会投人和服务的均衡。二是要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法制化建设,并以法律、法规方式,规范文化事业及其相关领域的所有行为。三是要建立一个覆盖操作、管理、监督的完整系统,切实保障社会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投人获得有效的使用,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实在的文化服务。
篇10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01 中图分类号:A
近年来,随着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日益加快,推进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文化渗透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文化所彰显的意义也越来越重要。推进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求政府与社会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式,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以全新的视角开拓文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
1 解决农民因经济承受力、交通因素参加文化活动的障碍
最近在搞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5min文化圈建设,想把3~5km的镇郊村纳入文化圈建设,但却发现1个长期以来一直被忽略的问题――农村交通问题。农村道路虽然实现了村村通,但农民出行的费用高达平均1元/km,就连动车高铁也没有达到1元/km,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以抚松县城到万良镇的县内班车为例,全程17km,票价5元,平均0.3元/km。期间鸡冠砬子村距县城3km左右,票价3元,平均1元/km。这种现象在东北较为普遍,如辽宁昌图县的三江口镇大王村距该镇5km左右,票价5元,平均1元/km。县际交通与县内交通基本相同,如公主岭到长春的汽车,全程62km,票价20元,平均也是0.3元/km左右。改革开放35a了,农民仍然花费平均1元/km的高价出行,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这一问题的成因并非政策所为,而是人为习惯。在推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着力解决农民因经济承受力、交通因素等参与文化活动的障碍。
目前,国家、社会与广大农民正在共同探索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文化架构,拓宽文化投资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农村居民构建文化福利体系,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这就需要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在农村社区设置公益岗位,任用农村本土人才从事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这对于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和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会有效解决文化投入的后续管理问题。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自建国以来国家就开始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其结果“熊瞎子掰苞米”农民依然没有享受到应有公共文化服务,其主因就是缺乏文化投入的后续管理。这也是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要汲取的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 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促进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农村,需要现代农民。农民富裕后其精神世界需要有足够的文化元素来填充。过去对宗教的负面影响看得过多过重。在看到它的负面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它对于农民的精神世界的构建作用。东北的“萨满文化”的消失,也提醒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现在寺庙和祠堂的复苏,催生一些地方民间戏剧的活跃,而农民的祭祀等传统的文化活动又带动了民间剧团等文化企业发展壮大。政府要对民间剧团、民间乐队等文化企业保护扶持和政策引导,并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企业。
农村重视家族的延续,希望人丁兴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孝做起。为人子者能够在父母生前身后恪尽孝道,就能够为子孙后代树立榜样,树立忠孝传家的家风。家谱是每个家庭必须供奉的,也是要传承和保留的东西。由于时期家谱被当作封建迷信的东西销毁,至今没有得到完全恢复。要帮助农民恢复这一文化传统,并以此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开发。
推进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建设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注重农村文化资源的挖掘,推进文化资源向农业产业转化,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推进文化创意与农业现代技术的融合,提升农业现代技术的文化含量,以期按照人们的意愿来生产,如方形西瓜,矮化苹果等。利用文化与技术的融合,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产品,实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
以生态文化规避现代农业的弊端。常规现代农业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石油能源,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而生态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如推行立体种植、病虫害生物防治、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提高能量转化率和资源利用率,有效防止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 推进文化创意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度融合
目前,新农村建设存在2个方面的问题,城市化倾向严重,一些地方农民被城镇化;统一化趋势明显,形成千村一面的现象。它负面调高了农民的胃口,虽然身在农村却总想以低微的收入去换取奢华的城市生活,其结果衍生出“谁来种地”的问题。作为农民首先要确立主体意识,既要传承传统文化,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又要体现农村特色和自身价值来建设农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改变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观念,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含量。从结构上要以“秦砖汉瓦”与现代建筑结构相结合,要以传统的生态文化与现代安全环保理念相结合,既要传承创新,又要方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既要有现代建筑风格,又要突出区域特色,体现农村自身的价值,推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度融合,建设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