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范文

时间:2023-04-09 21:3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内向的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你了解自己吗?知道自己是属于内向还是外向的人吗?了解自己的性格会助你改善你的精神健康哦……

大多数人的性格,都是天生注定的,不外乎内向或外向两类。但同时,我们也或多或少会有双重性格的倾向,在不一样的时间和场合会表现出不一样的性格特点。举例来说,当你面对一群陌生人时,你也许是内向的,而当你和家人在一起,你又变得很外向。但总的来说,只有一种性格会占主导位置,而这也决定了你究竟算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属于哪种性格,可以做做下面这个小测验。

小测试:你是否属于内向性格?

请根据每句的陈述,回答“是”或“否”

关于个性特征

1.当我需要休息时,我更乐于独处或和另外一两个人在一起,而不是和一群人待在一起

2.当我必须在某个时限内,或某种压力下完成一个项目,我会感觉很焦虑

3.人们有时会说我很冷淡,不爱说话,还有总是很平静――难以捉摸

4.我在说之前会先思量一下 ――通常在大脑内未整理好之前我轻易不会和别人说我的想法

5.有时,我对某种气味、肢体的碰触、味蕾的刺激、声音或者对某些人会有很强烈的反应

关于你在工作中、学校或家里的性格表现

6.当我在公司或在家里做某项工作时,我喜欢有大把不被打扰的时间可以来完成工作

7.当我在和别人聊天前,我会提前写些提示性的便条

8.我喜欢和一个人,或几个特别铁的朋友分享某个特别的时刻,而不是和一群人

9.我常能注意到别人看不到的某些细节,比如面部表情或某个小举动

10.如果我说“我会做某件事”,那我肯定会去做。

11.如果一次要接受太多太多的信息,我常常会走神

12. 我常常要花很多时间把信息进行分类,例如工作报告,或者从朋友那听来的某些事

13. 我通常很不愿给别人回电话

14.有时当我被问到一个问题或被突然袭击时,我的大脑会完全呈空白状态

关于社交场合中的性格表现

15.我并不喜欢成为被人关注的焦点

16.面对一群人时,我会不自在或紧张

17.有时在讲话之前,会提前彩排

18.总的来说,当别人在说话时,我更乐于做一个倾听者

19.我并不喜欢太过刺激的经历,比如在主题公园玩激流勇进

20.我的朋友不很多,但都是知心密友

21.在某个社交场合之后,我会觉得像被放了气的气球,尽管我其实很享受那种场合

篇2

做化验工作的张颖讲述了她和她丈夫的故事:

我和我的丈夫感情很好,他对我体贴、包容。我们之间只有在遇到问题、发生分歧的时候,我才能更清晰地看到他的缺点。他从来不会和我吵架,即使是我的错,他也不会说。他的想法常常很悲观,对事情总会想最坏的结果,在行动上自然少了争取和主动。我郁闷啊!在我看来,事情本没有那么糟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如果他的看法站在我的对立面,那就说出来才好,甚至吵一架更好,这样我也会觉得轻松。我想改变他,可是找不到方法。

[分析]

内向型和外向型性格的区别在于对待客体的态度。外向型的人对客体往往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内向型的人对客体往往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我们举一个和外国人交往的例子。外向型的人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外国人很感兴趣,进而模仿吸收,严重时甚至失去自我。内向型的人则是借着交往,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事物的看法和感受等等,检讨国人的优缺点,如果有什么改变,一定是让自己更好。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两面性。外向型的人,无意识态度属于内向性格,而内向型的人,无意识态度则属于外向性格。

很多人不喜欢和性格内向的人交流,原因是他们不爱说话。其实,在内向型的人心里不见得话比你少,只是他们不爱多说话,反而喜欢思考。生活中的琐事当大家聊得热火朝天时,内向型的人也许比你知道的还多,但是他们不想谈这些,因为好多话题大家都知道,“何必再说呢?”。这就是内向型人的想法。他们也许喜欢和别人聊一聊生疏的话题,比如对方不了解的事情,或者愿意听听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内向型的人有的不爱打招呼,其实他在心里已经和你打过招呼,你只要注意他的眼神就可以发现,他的方式或是微笑,或是点头,或是用眼睛注视着你。

很多人对外向型的人话就多,对内向型的人话就少。而内向型的人对谁都是要么说话要么不说话。

一个外向型的人会在平时与大家打成一片,但当大事发生时,也可能躲得远远的:而一个内向型人,他虽然平时很少和大家接触,但有原则性的问题或发生大事时,他却突然站出来帮助你。

内向型的人往往把事情想得挺坏,其实他可能正是进行了周密的思考,为防范各种风险做足了准备。

上面的这些表述只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如果我们能够对人的个性给予充分的理解,也就有了“帮助”内向型人的前提。

当然,我们对内向型的人的“帮助”主要是让他们再开朗些、快乐些,把忧愁与喜悦让大家来分担与分享。

[建议]

内向性格一般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要让他更活泼、更开朗,不妨试试下列方法:

1.要培养他的自信心,有了自信,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2.遇事多给他一些鼓励,给他多讲一些积极向上的事情。让他看到世界阳光的一面。

3.尽量多与性格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接触。

4.平时制造一些开心的事情让他参与,他心情开朗了,看事情也就没那么悲观了。

5.别当外人的面说他的短处,那他会很悲观的,更容易把自己在思想上封闭起来。

6.有问题不妨吵一吵,直到他也和你吵为止,这样他就会知道据理力争是怎么回事,也许会有利于调整性格。不过吵架要讲究技巧。

7.多跟他聊天,遇事多与他商量,引导他发表意见。

篇3

事实上,这样的说话本身就是一个认识错误,因为交际的目的在于认识新的朋友,建立新的关系,所以,真正的社交不是向别人推销自己,不需要你有多会说,而在于关心别人,听别人怎么说,再想想你能给对方提供什么帮助。一个善于社交的的人,应该是一个好的听众,而不是一个推销员,从这一点上来说,内向的人在社交场合更具有优势。

只问不说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方法,而且在日常交流中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假如你是一个内向的人,又不善言辞,那就多去想想如何做个好听众吧。

可是,你怎么能成为一个听众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首先要成为一个发问者,一个会问问题的人。

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去提问,记住提问的八字秘诀:关系、职业、活动、动机。

假如你需要在一个社交场合和一个陌生人交谈,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向他发问。

第一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什么?

第二是他们的职业是什么?他们的喜好是什么?他们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第三是在私人生活跟公众生活中,他的活动分别是什么?他是否加入什么社团或组织?

第四是他的动机是什么?他的个人目标和专业目标分别是什么?

提问完成以后,剩下的事就是做一个好的听众,一个会听的听众。

很多人会说:“听还不简单,谁不会听呢?”

事实上,听也是需要技巧的。

要以积极的态度去聆听,不要觉得倾听是一件很被动的事情,只要你提出了问题并做到了仔细地倾听,那你就是这次谈话的主导者,是主动的那一方。

下面的四种方法,会让你成为聊天的控制者。

1.注视对方。当别人在说话时,眼神飘忽不定是最致命的。

2.常常地点点头给予肯定。

3.适当时刻可以补充几句话,表明你对对方谈话内容的理解。最简单的方法是重述并强调。

4.问一些更进一步的问题。

在社交场合,大多数人都在场所内不停走动的,没有必要刻意去结束对某个人的一次谈话,如果碰到老朋友想去打个招呼,或者想去拿一杯酒,就直接说出来,诚信很重要,在刚谈话10分钟后就被人抓到撒谎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更不用说要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了。

小贴士:

十大社交秘诀

1.准备。花点时间提前准备一下,比如参加活动的目的在于什么,最佳的三个开场白问题是什么。练习一下继续对话和结束对话的方法。

2.记住一定要带自己的名片。

3.可以在活动开始后再去。

4.到场后环视一下全局,拿一杯饮料,放松一下。

5.如果在活动中根本一个人都不认识,那就找那些跟你一样单处的人,自我介绍并把自己已经准备的问题问出来。

6.把大多数时间花在倾听上。

7.关注你与之交谈的人,如果实在想观览一下全局,请放在谈话的间隙去做。

8.至少把握住一个值得继续后续交际的机会。

篇4

编者:

如果说上世纪80至90年代是中国人大批“西游”的时代,那么从21世纪开始,人口迁徙的方向会发生反向的变化:必会有越来越多西方和其他各国人士义无反顾地“东游”。

原因之一,是深县传统底蕴的中国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难以比拟的丰富和活力。一位美国自由撰稿人来到上海之后写道:“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起重机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在这个城市的地表聚集,超级摩登的建筑和勉强站立的房屋相映成趣”。

纷至沓来的异乡人启发了本刊:通过这些东游者的视线记录下丰富而多元的中国,以“外人”的视角来镜鉴中国人自己。我们邀请的作者,有牛津大学终生研究中国的英国老学者,有在上海街头开着中国车的欧洲记者,有立志在中国大学攻读中国学位的美国人,也有在上海淘金的印度商人。他们职业各异,观点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已经认真地把中国织进了自己的生命里。

有了这些异乡人的视角,关于中国,关于我们自己,或许会更完整更真实。

象岛、阿旃陀石窟和艾罗拉石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盛景,其建筑样式已经保持了一千年之久。从孟买的印度之门港口出发,只需摆渡就可到达。我曾在孟买居住17年,却从未去看过那三个著名的景点,就好像有人在德里居住多年却从未瞻仰过著名的红堡一样。

这个世界上一个令人悲哀的事实是:我们常常“众里寻它千百度”,却忽略了身边“灯火阑珊处”的价值所在。在中国和印度之间就存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两个国家共享近四千公里的边界线,相互之间的了解却远远少于各自对于千万里之外的美国的认知。

初访中国

我十几岁的时候非常崇拜中国的主席,经常随身携带他的红宝书。我也曾拜读过他的许多著作。但是,我对中国人几乎一无所知。尽管我在内心深处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和中国人民创造的其他财富景仰不已,但邻居中国于我而言仍然是一个想起来觉得很遥远的国家。在我的旅行计划中,我从未把中国放在前列,尽管我已多次访问过新加坡、韩国、印尼和日本。

直到1999年。那一年,我接受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协的邀请访问中国,准备以我自己的眼睛和头脑来判断中国。

印度的机场与公路一样,通常是狭小和拥挤的。一下飞机,我就发现了中国与印度的不同:机场达到欧洲水准,公路则是美国级的。我曾经看过电影《末代皇帝》,在我的想像中,北京是一个到处都是自行车、人人都穿一样衣服的地方。但是,我看到的北京却是,汽车川流不息,人们衣着的式样颜色之多与印度并无二致。很明显,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事实是,他们已经站得很高。中国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取得的进步似乎与欧洲数代人的成就不相上下,而欧洲的今天还是建立在几个世纪殖民基础上的。

但同时,我也发现,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交往太少。

在印度几乎所有的城市里都可以收到BBC、CNN等西方电视频道。六年前,我没有在任何一个印度的城市里看到过CCTV或者凤凰卫视等中国电视频道。同样,我可以在首尔、雅加达、科伦坡、新加坡和其他东南亚大城市里看到印度的电视频道,但在中国却看不到。显而易见,尽管都有五千年的历史,两个国家却对对方的巨大变化视而不见――在中国,这个变化是指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在印度是指1993年开始的经济改革。

两个国家之间文化和旅游的交流量太低

到了今天,情况已经有所改善。印度的不少宾馆里已经可以收到CCTV,印度电影在中国电视频道上的亮相频率越来越高。但是,双方对于对方丰富的文化艺术宝库却依然知之极少。印度人对法国的了解远多于对中国的了解,中国人对澳大利亚的了解也远多于对印度的了解。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两国的旅游流量太低一印度与中国之间的航班数量甚至还不到印度和新加坡之间的航班数量的二十分之一!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融合”的世界,各种知识技能和文化融合于一起。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一定不是遗世独立的,而是能够取众家之精华、以传统迎接现代的文化。一方面,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和印度都在学习西方的长处,另一方面,如果印度和中国的文化能在某种程度上融合,则可能具有更大的全球吸引力,并有利于人类的生存环境。

在未来五年内,我希望看到中国和印度的音乐、艺术、文学和电影之花在对方的国家灿烂开放。我希望看到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和印度人前往对方的国家观光游览。好消息是,这样的盛景已经开始。例如,不少印度人已经意识到,去深圳购物好讨去新加坡,不少中国人从印度文化中感受到的快乐要多于来自泰国。

不应再膜拜欧洲

与印度一样,中国有着5000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并曾经持续几个世纪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今天,有人预测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如果持续下去,将在2050年之前再次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那么,为什么许多中国人内心仍然有深切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感呢?为什么许多中国人仍然膜拜一种与中国传统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呢?这些人愿意为意大利鞋、法国香水、英国衣服和德国汽车付出荒唐的天价。

其实,今天的欧洲已经不再是世界第一了,这个持续了四个世纪的位置已经于上世纪70年代结束了。但是,尽管许多亚洲国家生产品质好于欧洲的产品、价格也比较低,但许多中国人仍然拒绝购买亚洲产品,只买欧洲货,只去欧洲旅行。在这一点上,中国与韩国、日本和许多阿拉伯国家是一样的,就是对欧洲所有的东西顶礼膜拜。

不少中国传统的音乐和歌剧因为加入了“西方元素”变得不伦不类。我曾经在北京看过一场“中国传统舞蹈”表演,发现本来很优雅的舞蹈动作受到了太多欧洲和美国“流行风潮”的影响。服装似乎是中国和西方的混合体,但效果实在是令人难以喜欢。CCTV过去经常播放混杂了很多文化元素和表现形式的音乐舞蹈,却很少看到纯粹中国传统形式的华彩乐章。

在印度,我们仍然保持了传统舞蹈和音乐的鲜活力。我们的电影和整个娱乐业正在努力跟好莱坞和百老汇竞争。中国到“向内看”的时候了,应该拒绝一种既进口外国汽车又输入外国文化的

篇5

关键词:内部培训人才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9-4;G712.4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1-001-110

一、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内部培训管理模式研究的动因

1、基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培训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在改革之前,临朐供电公司的发展速度较慢,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企业缺乏对员工培训的主动性,每次的培训内容也都大同小异,主要以外部送培为主,更多的是定性考核,但企业不能做到公平评价。但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和全面建成,临朐供电公司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繁琐重叠型转向了现在的扁平高效型。

2、基于人才供需不均衡对培训管理形成的新挑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供电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临朐供电企业已经形成了220kV电网为支撑、110kV电网为骨架的现代化电网,这种现代化电网能够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但对电网科技含量的要求较高。供电企业要想提高电网的科技含量、提高信息化水平,就必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但目前,供电公司的技能型人才并不多,公司在设计施工、调度运行等环节存在的“人才脱节”矛盾非常明显,懂技术、懂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这已经公司业务发展的不利因素。

3、基于“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对培训管理提出的新思路。为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自2013年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提出了”大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并下发了”五项工程“的推进通知。为响应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的号召,我公司积极的组织了各项培训活动、举办了多个内部培训班,但我公司的培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培训目标不科学、培训标准不一致、奖罚不分明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公司的培训并未有好的成效。

二、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内部培训管理模式的重要做法

1、组建纵向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人才培养资源集约化。首先,对员工进行集中培训,对口指导。对员工进行提供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职业道德、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将本公司缺少的员工、优秀的员工以及专业型人才等员工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可以采用外出交流学习、专业人才指导等方式,使公司的员工能够接受”对口“指导。其次,树立自主学习的作风、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除了集中培训之外,部门内部亦可以自主学习,提高本部门的专业性,为公司提供更多、更优秀的员工。公司的一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中级工以下的技能人员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自主学习,既可以增长知识,又可以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最后,采用课堂学习、互相学习的方式。公司可以按照工作的不同,将员工分为不同的班级,员工通过课堂学习、互相学习的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班级之间可以进行“四层“(班级成员、部门负责人、上级公司专工、专家人才)、”三型“(技术培训、事故分析、作业现场大讲堂)班组技能大讲堂的活动,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分享生产一线工作生活经验,共同进步。

2、实施横向构建流程,促进人才培养规范化。一是调研培训需求。公司的各单位要对工作质量进行调查,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在每年的9月中旬,将培训计划递交给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二是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的制定要合理、科学,既要考虑到企业的发展状况,又要考虑员工的状况,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是企业培训中不可忽视的。三是抓好过程管控。制定《内部培训管理体系管控指标》,明确内部培训各过程的量质期要求,实现人才培养工作跨系统、跨部门、跨班组的对标考核,对公司的内部培训部门严加监管,保证内部培训部门能够科学、有效的进行。四是严格绩效考核。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负责进行绩效考核,在每个月的月初,人力资源部将会对各个单位递交的上个月内部培训活动的资料和内部培训的完成状况对其进行评分,评分一般分为A、B、C、D级四个等级,评分标准会因考核对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一般分为各系统小组评分标准和各部门评分标准两种。五是奖罚分明。公司应设立并完善奖罚分明的制度,评分优秀、完成较好的小组应该受到表扬,可以是精神上的表扬,也可以是物质上的表扬;完成程度较差、评分较低的小组应该受到批评。

3、建立环形配套制度,确保人才培养效益最大化。一是明确职责。总经理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等人领导并组建公司的内部培训管理体系领导小组,各专业小组牵头部门负责人组成10个领导小组的子系统―专业小组。人力资源部门是培训小组的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并策划培训活动,对内部培训结果进行评分等工作。二是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公司必须要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建立内部培训管理体系建设方案标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标准等,将SAP教育培训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管控系统作为公司的管理平台,为培训管理工作提供实时信息技术支撑。

三、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内部培训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1、“大培训”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公司培训管理链条逐步缩短、人才培养效率进一步提升、培训成效更加显著。2013年以来,公司先后开展各类管理人员培训班7期、班组长培训班6期,营销业务、配电技术等专业技能培训56期,内部参培1203人次,通过集约培训,减少重复性培训项目11个,共计节约培训经费约62万元,最大程度地节约了培训场地、受培人员时间和培训设备折旧等,实现了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经费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篇6

网络动漫

[论文摘要]动漫产业是国内外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面对产业发展新势头及由此引发的巨大人才需求,面对供需失衡的动漫才市,动漫人才该怎样择业?又该如何更好地规划自我职业生涯发展之路呢?这对动漫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种美术、技术、创意和市场的复合型产业,动漫是通过创意设计、制作、产业链延伸、商品化运作。使一些无生命的事物,通过创意和绘画风格的多样性,不断发展的故事情节。以及拟人化、夸张化等手段,赋予其具有人类的一切感情、动作,突出其独特、鲜活的个性。

从1909年,美国人Winsor Mccay用一万张图片表现一段动画故事,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动画短片。从此以后,动画片的创作和制作水平日趋成熟,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制作表现各种内容的动画片。1915年,美国人Eerl Hurd创造了新的动画制作工艺,他现在塑料胶片上画画,然后再把画在塑料胶片上的一幅幅图画拍摄成动画片。多少年来,这种动画制作工艺一直被沿用着。从1928年开始,Walt Disney逐渐把动画电影推向巅峰。他在完善了动画体系和制作工艺的同时,把动画片的制作与商业联系了起来,被人们誉为商业动画之父。直到今天,他创办的迪斯尼公司还在不断地为全世界的人们创造丰富多彩的动画影片。

动漫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作品独特的创意和绘制的手法,可以扩展到音像、影视、文具、玩具、服饰、电器等行业,使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穿透力。同样,韩国动漫作品“流氓兔”,以其精彩的情节和令人瞠目的视觉效果征服了广大观众。人们在见面时都会相互问道“看过流氓兔吗”?显然,动漫作品所代表的已不仅是一种特定的产品,更多的是一种独有的生活方式,以及引以为豪的国家形象和社会风貌。

2004和2005年,是中国动漫产业突围求变、加速热启动的两年。两年来,湖南、北京、上海三个动画频道陆续开播,北京、上海、成都、大连、杭州等多个动漫网络游戏基地加紧兴建,大大小小的动漫展、动漫人才招聘会接连不断。2005年10月28日,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广州黄埔园区正式挂牌,又一动漫网络游戏基地开始启动。

根据广电总局去年出台的《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测算,我国每年需要的动画片总量在150部以上、2~3万集,总播放长度20多万分钟。而国内目前创作动画节目的能力每年不过3万分钟,每年市场缺口达25万分钟左右,蕴含商机近千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动漫产业也快步迈入数字技术商业化和网络互动娱乐市场化的发展轨道。近年来,网络动漫红遍中国、网络游戏屡创传奇、手机游戏渐渐兴起,动漫产业下的若干子业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

动漫的创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和总结的过程。要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动漫人才并创作出优秀的动漫作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由一个爱好者成长为职业动漫人,一般离不开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1、培养兴趣。学习的动力源于好奇和求知欲,无论做什么事情,一旦产生了兴趣,就会如痴如醉,乐此不疲。英国著名动漫大师格雷戈说过:动漫不仅仅是他的工作,也成为他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睡觉。由此可知,他之所以能画出那些让人震撼的作品,也就可以理解了。动漫融合了从美术到创作设计、模拟到数字、平面到立体、静态到动态、抽象到写实种种不同的形式和技术,这需要一个爱好者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多学科的知识融合能力。此外,社会正在经历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的变化,变化着的时间和空间赋予事物以新的含义,创作思想、设计理念在不断地变化着,代表它的设计符号来适应它新的含义。

2、苦练基本功。无论是普通爱好者还是大师,他们都是从最基本的做起,厚积薄发。从事动漫各类角色设计和创作,绘制出动漫的一些关键画面和场景,需要对人物、背景以及色彩等元素的正确理解。需要坚实的基本功和创作基础。通过接触更多的画种和学习,从事更多的创作实践,就会对创作的角色、造型和色彩有更深的理解。 转贴于

3、丰富的阅历。动漫种类的繁多是众所周知的,动漫的许多优秀作品,无不体现出一个动漫爱好者和原创设计者的深厚阅历、文化积淀和博采众长的能力。越立发挥你的想象力,赋予非生命以生命,化抽象为形象,把人们的幻想与现实紧密交织在一起,创造出强烈、奇妙和出人意料的视觉形象,引起观者的共鸣。因此,动漫设计师要有足够的阅历和知识积累。

4、勇于实践。动漫生产和制作过程,是一个系统运作和实践的过程,它包括总体规划、设计制作、具体创作和拍摄制作等阶段,每一个阶段又有若干个步骤。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人们可以正确认识和理解基本造型要素,激发出自己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对各种动漫媒材、技巧、制作和传播等过程的探索和实验,形成自己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变现能力。通过业内人士的相互交流,互相鼓励,彼此对作品的理念相互碰撞,可以产生新的作品和设计火花,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动漫,从来不是孤立的行当。动漫人才求职之路甚广,可选择的行业也不少。那么,面对条条大路,你该如何选择?

选择之一,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等互联网互动娱乐领域。五年前,很少有人料到网络与动漫的结合会如此紧密。网络游戏从2003年开始,随着网络第二春的到来亦迎来大力发展的时机。从以网络游戏为竞争力的网易到曾缔造网游传奇的盛大,如今包括金山、腾讯等领军企业都无不在网络游戏领域快马加鞭、大举揽才。

选择之二,手机游戏、手机动漫等无线娱乐领域。从长远趋势来看,以手机游戏、手机动漫为代表的无线娱乐,将成为3G时代的重量级应用。然而,在该行业前景大好之余,现实也充满变数。手机游戏领域的从业公司良莠不齐,在短信业务渐趋无利可图之际,很多没有开发实力的小公司也调转车头,变身手机游戏公司。而在这类公司,无疑将没有好前途。

该领域目前对动漫人才的需求量不及网络游戏,但从手机终端的便携性、手机的普及率和3G时代即将到来等因素综合考虑,无线娱乐未来几年的发展将越来越快,人才需求将升温。该领域薪酬走势和职场前景可观,现有薪资标准可参考网络游戏领域,根据进入公司的规模及盈利能力不同,而有所差异。

选择之三,影视动漫制作及电视传媒行业。去年以来,已有47个省市的少儿频道和三个动画频道陆续开播,全国对动画节目尤其是国产动画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动漫人才的需求随之加大。

篇7

【摘 要 题】考试与就业

【英文摘要】the relation between the&nb

现代社会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的关系正由过去的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时不断遭遇“困难”,正是这种转变的一种反映。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因素是促使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走向不确定的外在根源;而个人对教育的选择、学校办学以及劳动力市场工作搜寻的特征等是其内在根源。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其内在根源作些分析。

一、个人的教育选择导致的不确定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解释,个人进行教育投资的根本动机在于经济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即个人期图通过接受教育,使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最佳位置;而社会根据生产需要,期图通过使用教育提供的人才达到社会生产成本最小,利润最大。这样,社会将会把各种熟练劳动力和高级人才的需求信息输入劳动力市场,个人则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调整自己对教育的选择,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达到一致,最终实现个人的经济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同时社会生产部门也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调整需求。亦即个人与社会以劳动力市场为中介,各自不断调整需求,使二者达到基本一致。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正是个人对教育进行选择时的一些特征,导致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的不确定性。

1.个人选择动机的多样性

把个人对教育的选择仅仅看成是他出于理性,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无疑将人的行为决策过于简单化了。首先,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个人不具有搜集和整理其对教育选择的所有信息的能力,不可能作出使自己接受的教育对将来就业产生最大化收益的决策。因此,西蒙认为个人只能以“满意”的收益或效用作为自己决策的目标。[1]其次,个人的教育选择受教育资源、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抑制。无论个人拥有的教育资源,还是社会分配的教育资源,相对于个人的选择而言都是有限的,个人不可能完全出于自己的愿望对教育进行任意选择。第三,真实的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除了自利的特征以外,还具有其他多种特征。一是容易情绪化。个人不可能是一个刻板的“计算器”,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选择进行利益或效用等方面的计算。事实上,个人往往是出于对某种教育的喜好、对自己的自负,甚至是为了躲避恐惧等冲动,而作出对教育的选择。二是受知识的限制。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不同知识背景的人所得出的结论是很不相同的,如对教育成本和将来就业收益的估算与比较等。三是初始条件不对称。个人进行教育选择时在经济条件、风险态度、学习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即使个人行为是理性的,其行为之间也缺乏可预测性。

现代社会的教育具有多种功能。面对多种教育功能,个人在对教育进行选择的时候,其内部动机往往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这构成了内在的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对自己认识的不断加深,个人可能需求教育为他的才能的发展提供机会。而现实社会中劳动力市场可能更多地需求应用型人才,迫于现实,个人可能对教育提出更为功利性或实用性的需求。人文的需求与功利的需求在一个人身上难以一致起来,甚至会产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可能是个人追求教育的功利价值,而放弃对人文价值的需求。但也有可能是相反。这种个人教育需求之间不一致的情况,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也是常见的。这也说明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可能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并不一致,其结果就是个人所接受的教育与将来的就业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让人无法确知。

社会学研究表明,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具有符号价值,即商品本身显示了与其他商品的不同,具有社会表现力。[2]教育,特别是正规的学校教育更是具有这种符号性,受教育者可以借接受某种教育来表现其个性、品位、社会地位、社会认同和未来价值等。实际上,对某些个人来说,选择接受教育如其说是考虑到教育与将来劳动就业的关系,还不如说就是凡勃伦所言的“炫耀性消费”[3]。

2.个人选择的博弈性

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曾经提出“合成推理的谬误”[4],即对于个人来说是对的,但对于总体或整个社会来说未必总是对的。(注:萨缪尔森以球迷看球为例,球迷为了看得更清楚而站起来看,可是当所有的人都站起来的时候,大家都不能够看得更清楚,认为“由于某一原因而对个体来说是对的,便据此而认为对整体说来也是对的,这就是合成推理的谬误”。)当劳动力市场某一规格或类型的劳动力供不应求时,个人的反应往往就是大量涌向这一专业或类型的教育。个人的这种反应是其理性所为,应该说也是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无可厚非。但个人是有限的,他无法知道别人,特别是和他一样年龄和处境的人,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个人也无法在整体上去规划或控制这种选择。这样,当个人接受了某种教育之后,即使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发生变化,也会发现其供求矛盾已经面目全非。曾经热门火爆的专业,现在却严重供过于求,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个人选择教育的专业类型与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求之间存在着时差。个人在对教育作出选择时,无法知道将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譬如,现在假定个人面对a、b两个专业,a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当前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报酬较高;b专业是一个常规专业,市场对这类劳动力的供求基本保持不变,但报酬一般(如图1)。根据“合成推理的谬误”,个人如果选择a专业,那么他无法确知自己毕业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可能是供求基本平衡,也可能是供过于求。当劳动力市场对这类人才供不应求或供求基本平衡时,其就业收益是4;当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时,其就业收益是1(或更低)。个人如果选择b专业,由于这是一个常规专业,就业收益基本保持在恒定的水平2。这样,个人在进行选择时有两种策略,即选择a专业或b专业,但结果却有四种可能。个人究竟该如何决策,最后教育对其就业收益影响的结果又如何呢?实际上最终的结果无法预先确定。

附图

图1 个人不同专业选择的得益

退一步说,假定个人知道自己选择接受某种专业教育后,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一个报酬较高且自己满意的工作的概率为90%;自己顺利完成学业,拿到教育证书的概率也是90%;而事实也是如此。那么个人往往就会有足够的根据,满怀希望地选择这种教育,因为失败的概率为19%,对个人来讲实在是不高。但对整体而言,却意味着100名受教育者当中就有19名将不能从这种教育中获益,并存在失业的可能,教育与个人就业的关系势必难以确定。

3.个人选择的不可逆性

与其他投资相比,教育投资的不可逆性更为明显。即教育投资

在时间上有着严格的先后顺序,是单维度的,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不能跳跃式前进,也不大可能停滞不前或后退。一方面,个人一旦选择接受了某种教育之后,往往不大可能再来选择退出,转而选择其他类型的教育。例如,“一个学生即使在看到中等教育比较欠有利,他也不可能再返回初等教育并在那里耗费更多的时间”[5]。另一方面,个人的教育选择受制于一定的先后顺序,个人不可能因为知道博士学位具有较高的就业价值,而跳过中等教育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假定持有较高教育证书的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才会有较大的优势,个人教育选择的这种不可逆性的直接后果就是,一旦个人在阶梯结构的教育层级之间前进时受阻,即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那么个人先前的教育投入就形成了“沉没成本”(注:经济学认为,如果一笔已经付出的开支,无论个人或组织作出何种选择都不能被收回,这种成本就被称为“沉没成本”。),其先前所接受教育的就业价值就只能是忽略不计了。因此,个人对教育进行选择,就如同进入了迷宫(如图2)。在中考与高考两个节点上,个人都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结果会有三种,而获得就业收益只是其中的一种。个人无法确知自己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事实上,当个人进了学校的大门,没有人知道结果将会是什么,不可预见性是显然的。

附图

图2 个人教育选择的迷宫

二、学校办学特征导致的不确定

当个人的教育选择无法导引出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某种确定性的关系时,传统理论往往寄希望于学校教育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信息,通过自身的变革,调整教育结构,使劳动力供给在结构上适应经济结构的需求,从而使得教育能够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改善个人的就业状况。然而问题是,学校能够这样去做吗?学校真的愿意这样去做吗?答案是否定的。

1.多元投资的异质性

教育投资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个人,而政府的教育投资与个人的教育投资是存在较大差别的。在物质表现形态上,政府的教育投资主要表现为学校建筑、教学设备等费用和教职员工的工资;个人的教育投资主要表现为学费以及放弃的收入。在行为动机上,政府进行教育投资是为了提供教育服务,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公共需要”,促进社会公平,弥补个人投资不足,协调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个人对自己进行教育投资是为了获得教育服务,其目的在于获得心理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以及将来的经济收益。[6][7]不同主体的教育投资,聚集到学校办学上来,构成了教育投资的异质性。

教育投资的这种异质性,使得学校的办学不可能以单一的受教育者将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作为终极目标,政府所委托的政治价值与人文道德价值常常是学校办学的重要宗旨。在更多的情况下,即使学校知道教育规模的扩张,可能导致“教育性失业”,即不利于个人就业问题的解决,但对于社会来说仍然有着正的经济或非经济效益。譬如,政府可能为了协调社会经济发展,防止出现劳动力市场某种类型的劳动力短缺,而宁愿扩大这种类型的劳动力供给,宁愿接受劳动力市场出现一定数量的人才失业,所以愿意扩大教育规模。有时则相反,对于个人来说,即使不得不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个人也不得不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就业收益;而政府则可能从整体利益出发,不愿意看到受过教育的人毕业后出现失业的现象,为了防止失业而不主张扩大教育规模。又譬如,假定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真实有效的,那么根据劳动力市场信息,就比较容易确定“多少人”接受某一级别的教育,因而每个人(包括政府)可能都同意对进入该级别教育的入学人数加以限制,但问题是谁应该享有接受该级别教育的权利?由于毕业后个人可以从事劳动报酬较高的工作,政府有时不得不迫于社会公平的压力,而主张扩大该级别的教育规模,最终导致个人接受该级别教育后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反过来说,如果学校办学纯粹按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来决定,那将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首先,教育活动将全面商品化,学校将成为市场的附庸,教育质量的衡量势必以物质和金钱为尺度;其次,有可能导致教育质量的全面下降,学校办学不得不向学生提供具有市场价值的课程,而人文道德教育将大大缩减,学生只关注就业前景,结果知识面势必非常偏狭。这与政府投资教育的初衷是不相符的。因此,学校办学不可能完全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学生将来的就业前景不是学校办学的惟一目标。

2.收益递增性

如果把教育过程看成是一个生产过程,那么学校办学存在着明显的收益递增性质,即生产过程的平均成本逐渐下降,收益呈递增趋势。(注: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级各类学校获得了一定的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地位,在经济方面也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这既是事实,也应该得到保障。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假设学校办学也有着利己动机。)这主要是由教育生产过程的一些特点决定的。首先,大量的初始投资,小额的生产成本。由于教育生产过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学校办学往往需要巨大的初始投资,如教学设备、学校建筑、师资配置等。但随着初期办学的确立,其后的办学就类似复制,成本很低,往往仅限于教师工资。譬如,学校新开设一个专业往往要投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如果接受该专业教育的学生人数不是足够的多,那么平均成本将会很高。其次,随着学习曲线的作用,学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需的费用,以及生产成本都将下降。第三,办学经验的积累和名誉的获得,有利于学校办学向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延伸,而且初始投资越来越少,进入更加容易。

这种收益递增的性质使得学校缺少进行专业调整的动力,因为开设新的专业,从专业设计、论证到教学设备的购置、师资的引进等,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而且缺乏一定的经验,因此在更多的情况下,学校办学宁愿“固守传统”。考虑到教育需求的无弹性,只要有固定的生源,学校更愿意继续原有的办学模式,获得递增的收益。即使迫于市场的压力,学校有时不得不开设一些新的专业或新的课程,但不难看出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

3.信息的私有性

按照委托——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学校、政府、求学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委托人与人的关系,政府和求学者是委托人,学校是人,两者同为怀有利己动机的经济人,其行为目标都是为了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但作为人的学校与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与求学者的目标函数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学校不可能无条件地将委托人的利益或效用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学校办学的真实情况,如教学设备、师资状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甚至劳动力供求状况等,往往构成学校的私有信息,而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与求学者并不完全清楚。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学校利己动机的共同作用,使得关系中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前者是指在委托——关系形成之前,作为人的学校可能借助媒体等手段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如夸大自身的教学质量、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劳动力市场实际需求等,来吸引求学者。当作为委托人的政府或求学者不具备识别潜在人禀赋信息时,越是劣质的人越容易成为现实的人,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后果,如求学者可能更愿意去追求时髦的专业,较少考虑或根本不知道某学校教育的实际效果;政府可能更愿意对一些具有市场实用价值的学科专业进行投资,而对其实际质量水平知之

甚少等。“道德风险”是指在委托——关系形成之后,作为人的学校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通过减少自己的要素投入或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为自己最大限度地增进利益或效用,其结果是损害了求学者的利益,降低了教育质量,影响了求学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一般会派遣专门机构或专人对学校的办学进行评估和监督,并把结果向社会公布,以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的出现。因而以上分析是建立在缺少这种评估和监督制度,或这种制度不完善的基础上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受政府委托的评估和监督机构或专人也是具有利己动机的经济人,对政府和求学者而言,他们也具有信息上的优势,即拥有私人信息。这样,这种评估和监督机构或专人与学校之间具有“合谋行动”的可能,即评估和监督机构或专人接受贿赂,并向政府和求学者报告有利于学校的信息。特别是如果这种评估和监督属于内部评估和监督(注:所谓内部评估和监督是指组成评估和监督机构的成员都是来自学校自身或教育系统内部。我国目前对学校办学的评估和监督基本上是采取这种模式。),“合谋行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政府的评估与监督机构或专人与学校联手欺骗求学者,并非耸人听闻,至少具有这种可能性。此时学校即使不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调整自己的办学,对自己不但没有多大损失,相反还会获得递增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有着某种确定性的关系是难以指望的。

学校做不到也不愿意自觉地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真实信息来办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搜集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是要付出成本的,学校为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而学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求学者,政府的投资是根据入学人数来分配的,这样学校缺少搜集劳动力市场信息、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尽管毕业生的就业率关系到学校形象,但在短期内学校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入学人数,而不顾及学生将来的就业前景,并且学校无须为此承担责任。此外,与个人进行教育选择时一样,“合成推理的谬误”在学校之间也是存在的。

三、劳动力市场工作搜寻特征导致的不确定

按照人们的一般认识,劳动者接受的教育培训越多,学历越高,就越容易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不过,当劳动者手持学历文凭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时,却可能感觉到并不那么容易,遇到的情形也有别于上述认识。

1.求职者的工作搜寻

在更多情况下,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搜寻职业一开始时,就会对工作环境、工资水平有一个起码的“心理价位”。即至少必须找到一个工资不能低于某个基数、环境不能差于某个标准的工作,同时对搜寻职业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也会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因此,当用人单位开出的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超过求职者预定的“价位”时,求职者就会接受这个工作,否则就可能拒绝接受,宁愿暂时失业,继续寻找工作,直至找到理想的工作为止。于是,如果工作环境也可以折合成货币工资的话,这个“心理价位”就被称为“保留工资”(reserved wage),[8]它主要由三个基本因素决定:一是学历程度,学历越高这个保留工资水平就越高,这是由于为获得高学历而预付的直接货币成本和间接机会成本高;二是求职者所观察到的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的分布情况,比如从亲戚朋友、师兄师姐那里或其他途径知道的某些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工资状况;三是寻找到超过保留工资水平的职业所需花费的成本,工作搜寻是有成本的,如交通费、邮费、电话费、化妆费等。

这样,假定求职者的保留工资是月薪两千元,现在有单位愿意月薪三千元聘用硕士学位持有者,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作为硕士学位持有者的求职者自然一开始就选择该单位,而没有必要进行工作搜寻。但现实中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充分的,求职者不可能或很难知道究竟是哪一个单位的工资率高于自己的保留工资水平,因而遇见第一个有意接收的单位就马上签约显然被认为是不明智的,明智的行为是继续进行工作搜寻。这意味着如果求职者接受的教育越多,手中的学历越高,预先设定的保留工资就可能越高,从而自己愿意接受的职业或用人单位就可能变得十分有限,选择的范围并没有因接受的教育多、学历高而变得十分广阔,相反无形中变得十分狭小,找到满意工作的可能性也随之变小。在这种情况下,求职者的最佳选择是先暂时委身于一个低于自己保留工资的工作单位,但边工作边搜寻合意的工作,一旦找到理想工作就马上离开原单位而跳槽到新的单位去。不过这是没有考虑工作转换成本的。事实上低薪单位招聘录用到一个高学历者是很不容易的,往往会规定服务期,不准报考更高学历等,否则要交一定的违约金,造成工作转换时的交易成本很高,因而可能是得不偿失的选择。于是求职者可能也会选择忍受失业但全力以赴地搜寻满意职业,或被迫降低保留工资水平。总之,即使求职者拥有高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也不是很容易的。

2.雇主的员工搜寻

与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搜寻用人单位一样,用人单位也在搜寻自己将来的雇员。在一个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的就业市场上,特别是在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明显的情况下,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高学历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求职者不得不面对劳动力市场上高学历的优势逐渐减弱的现实。因为假定相同学历持有者的生产能力也相同,用人单位越来越不需要提高雇佣工资或延长搜寻时间来选择具有一定学历的求职者。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调换已经就业的原有员工和招聘录用新生劳动力,都是要花费成本的:一是支付被解雇员工的补偿工资;二是招聘录用新员工的搜寻成本,包括时间、选择和考核等费用;三是培训成本,原有员工通过在岗位上的“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知识,要想使新员工与原有员工一样有效率地工作,就必须先投入大量的培训成本。如果还考虑到用人单位,特别是国有用人单位在解聘员工时不得不面对的巨大社会压力和政治压力,那么即使原有员工的学历要远远低于求职者手中的学历文凭,随时解聘原有低学历的员工而招聘录用高学历的新生雇员也是不明智的行为。于是,拥有高学历求职者的职业搜寻范围,实际上被挤压到或者用人单位员工自然新陈代谢而产生的劳动力需求,或者生产规模扩大而产生的劳动力需求,或者新兴行业和新技术的应用而产生的劳动力需求等范围内。就是这样狭小的范围有时也是要打折扣的。由于我国大多数用人单位具有解聘成本高的特点,如果没有制度约束,除非特别急需而又无法替代,一般不会轻易聘用高学历者,即使有劳动力需求也会选择搜寻成本和解聘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低学历的临时工,甚至是民工。[9]

以上分析表明,教育对个人就业的积极影响只是“存在”而已,它并不是确定性地展示给每个人,无数的偶然,无数的可能,无数的作用方式,都有可能改变这种乐观的积极影响。考虑到教育发展和社会就业状况还要受到其他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制约,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复杂而不确定。不过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走向不确定,本质上是中性的。它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因为对有些人来说就意味着机会。虽然人们行为的目的性和对象性决定了人们不希

望生活在不确定的世界,但不确定不等于不可知。认识到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并非意味着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不可捉摸,人们对之无能为力。关键是要把这种不确定控制在适度、合理的水平,不能使其泛滥成灾。当前对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之间的不确定性实施控制,应该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转移和分散不确定性,防止出现较大规模的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的不协调。循此思路,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引导和尊重个人的教育选择,改变依靠国家计划替代个人教育选择的手段。引导是为了避免个人教育选择的盲目性,降低个人教育选择导致的不确定性;尊重个人的教育选择是为了分散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其次要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增强学校办学的开放性,努力形成办学特色,增强学校对于劳动力市场自我适应的能力。第三要放松和改进政府的教育管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政府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增强政府教育决策的透明度,以促使个人、学校、劳动力市场对教育和就业形成准确而稳定的预期,避免产生过高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 herbert a.simon.administrative behavior-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m].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1976.3rd ed.

[2]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11.

[3]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 保罗·a·萨缪尔森,等.经济学(第12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1.13.

[5] 马姆久达.新教育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20.

[6] 范先佐.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6,30-42.

[7] 苌景州.教育投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87-127.

篇8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1-0046-03

一、风险导向审计解读

(一)风险导向审计定义

风险导向审计也称为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在综合分析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因素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开展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的量化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进而开展实质性检查的一种审计方法。与之相联系,将风险导向审计的有关理念运用到内部审计中,就产生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判断风险程度,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状况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其主要思想是:

1.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审计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不能完全避免审计风险。

2.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价,不但可以确定审计重点与范围,而且可以确定实质性测试时抽样的方式以及样本的数量。

3.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价应全面彻底,不能仅局限于制度评价,还应该考虑控制环境。

4.在审计中运用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可以降低审计风险。符合性测试主要应用于风险评价阶段,实质性测试则应用于现场检查阶段。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进程

国际上审计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账项导向审计模式、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账项导向审计模式,是指在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账表、凭证等会计资料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制度导向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主要依靠检查评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来确定审计重点,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评价。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则应对可能会导致会计报表失去合法性和公允性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审计重点并进行审计,实现审计目标。可见,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导向审计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审计模式。

二、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

通过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和方法,可以使内审人员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将审计视野扩大到被审计单位所处的微观、宏观环境中,确保审计范围能覆盖全部的潜在风险点,达到防范和降低各类审计风险的目的。

(二)有利于合理配置审计资源

人民银行各级内审部门均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的状况。审计工作大多采用账项导向和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审计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计划性和科学性,一些风险小的项目占用了不必要的审计资源。引入风险导向审计,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审计风险模型,统筹运用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分析性检查方法,对造成审计风险的多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有助于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失控环节和薄弱环节,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制定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的策略,发挥有限审计资源的最大效用,达到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的双赢。

(三)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内审工作

人民银行目前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以账项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为主,在风险评估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引入风险导向审计,一方面可以使审计工作重点以风险评估为中心,提升审计层次,实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相结合,实现内部审计转型;另一方面,内审部门可以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审计重点,优化审计项目和审计资源管理,更好地发挥检查、监督、防范风险的作用。

三、风险导向型审计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分析评价环境对人民银行履行职能的影响

外部和内部环境都会对人民银行履行职能产生影响。外部环境主要是指人民银行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关系的相关社会主体;内部环境是指某一级人民银行在开展相关业务时需要协调的其他各级分支机构。人民银行具体的环境因素主要有:1.政治、法律、政策、社会及自然因素;2.相关社会主体间的协调因素;3.系统内部关联因素。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对被审计单位的制度进行分析,而且对被审计单位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确认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二)合理选择固有风险因素,确定固有风险

无论是外部环境因素还是内部环境因素,对于某一审计事项来说都可以分为影响风险的普遍性因素和特殊性因素。人民银行普遍性因素有:政治、社会及自然的变化、过去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等。对于某一事项还存在特殊性风险因素有:问题查出的难易程度、问题引起争论和处理的难易程度等。

人民银行各重要业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固有风险因素的选择也不尽相同,由于目前尚未建立确定固有风险的准则或指南,固有风险的计量也没有特定模式,固有风险量化比较有难度,但是固有风险的确定也有相对科学的量化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就是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其特征是,对评价因素进行相互比较,以评价因素最优的为评价基准,评价值为“1”,其余欠优的评价因素依据欠优的程度得到响应的评价值。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对人民银行固有风险的评价时,可以综合考虑影响人民银行各项业务的众多固有风险,根据各风险的重要程度和对其评价结果将固有风险量化。这样即能使固有风险更加直观,便于操作,又能较好地控制人为因素的干扰。

(三)评价人民银行业务内控情况,确定控制风险

人民银行的控制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设计的风险,指由于内部控制设计不科学、不健全而产生的风险;二是内部控制执行的风险,指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而产生的风险,特别是管理人员故意使内部控制失效而造成重大错误的风险。

1.分析内部控制设计的风险,初步评估控制风险水平。评估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环境、控制制度和控制程序。

2.进行控制测试,确定控制执行的风险水平。控制测试是在了解内部控制结构的基础上,确定内部控制结构执行的有效性,控制测试的方法通常有四种:询问有关人员;检查凭证、记录和报告;观察;重做。

3.评估控制风险水平。执行控制测试后,要结合内部控制结构设计分析和控制测试的结果,确定控制风险水平。如果内部控制结构设计存在重大问题,其控制风险都应该确定为100%。如果内部控制设计比较科学和健全,则可参照一定的控制风险评价标准,确定控制风险。

(四)人民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的确定

确定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后,就可以确定计划检查风险(期望检查风险)。在审计中应该对检查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实际检查风险保持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审计人员要将检查风险实际水平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比较,以保证对检查风险的控制。

(五)控制检查风险,全面提升内部审计质量

确定期望检查风险后,应对审计资源进行重新分配,调整和完善审计计划,对于采用统计抽样的项目还需确定抽样的规模和方法,同时加强现场管理,科学评价审计结果,控制实际检查风险水平。

(六)在风险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风险评价应该全面。人民银行运转通常包括三个机制: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反馈机制。以往的风险评价往往只是对执行机制进行,而对于决策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要么评价不足,要么根本就没有开展。而只有对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进行全面风险评价,才能对风险有全面根本的把握。风险评价侧重点因被评价机制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决策机制评价主要注重机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如果决策机制存在问题,那么将导致严重的管理风险;执行机制是人民银行运转的基础,执行机制评价主要侧重于机制设置的科学性、机制运行的有效性;监督反馈机制是人民银行的内部防线,监督反馈机制是否完善与有效直接影响控制风险水平,监督反馈机制越完善、越有效,则风险的水平越低,监督机制评价主要在于机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风险评价不能局限于控制风险,现行的风险评价一般只注重控制风险评价,实际上固有风险评价也一样重要。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定义,固有风险是控制缺位情况下,账户和相关交易存在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固有风险评价一般关注控制环境,如:被审计单位领导者的品行和能力、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或执行人员所遭受的外部压力、容易产生错误的会计报表项目等,同时会计期间内,尤其是临近会计期末会计指标的异动也为固有风险评价提供线索。控制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被审计单位业务的主要类别、各类主要业务的发生过程、重要的会计凭证、账簿记录以及会计报表项目、重大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过程以及交易授权等。在审计时,只有把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评价结合起来,才能对人民银行的风险点或薄弱环节有比较完整的认识,更加准确地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

四、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结合人民银行具体情况应注意的问题

(一)因地制宜,审计方法应用与审计环境相适应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审计新理念,但任何方法都有其独特指向,任何方法的运用也均有其必备条件,必须遵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视不同的具体对象及审计环境选用不同的审计方法,依不同的审计层次及审计目标选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如由于种种原因人民银行的信息资料库难以建立,其错报风险难以评估,则内审人员应更多的运用审阅法、复核法等传统查账方法。风险导向审计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应用必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因人而异,审计方法与审计人员相适应

审计人员的素质、阅历、判断力、偏好等将直接影响审计结果,在人民银行内审部门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掌握会计、审计知识,而且要求审计人员熟悉管理知识、精通人民银行各项业务、具备审计人员独特的敏锐性和判断力。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是运用风险导向审计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光远,《管理审计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规定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3]陈毓圭,《关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由来与发展的认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4月号。

[4]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基本内涵分析》[J],《审计研究》2OO4年第5期。

[5]吴向明,《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分析》[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第4期。

[6]谢志华、崔学刚,《风险导向审计:机理与运用》[J],《会计研究》2006年第7期。

[7]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编译,《内部审计在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8]杨萍,《审计风险导向下的审计质量控制研究》.学位论文,西安交通大学,2003.1。

篇9

[关键词]一人公司 社团性 法人性 法人独立责任 治理结构

一人公司是指公司股份或出资额由一人集中持有。从存在的时段上,它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公司成立时即只有一人,另一种情况是公司成立时有数位成员,但公司成立后由于各种原因只剩一个成员;从公司的组织形式上,又可以分为一人股份有限公司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两种。

20世纪以来,由于资本投资能力的不断增强和高科技发展,筹集资本作为公司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逐渐淡化,股东的有限责任上升成为绝大多数投资者选择公司作为投资方式的关键着眼点,甚至一人投资者也希望获得有限责任的无限益处。一人公司的立法规制也就自然成了各个国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因为无论政策是否允许,一人公司广泛存在已成为各国不争的事实。

一、一人公司与传统公司法理念的冲突与协调

法人性、营利性和社团性作为公司的基本特性,从第一次接触公司法开始,无论是授业者的讲解还是学者专论,几乎都是不容质疑的。而面对一人公司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存在,笔者不得不反思:一人公司的社团性何在?其法人性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进而破坏其法人独立责任呢?三位一体的传统法人治理结构在一人公司面前是否毫无意义,一人公司又该如何构建其治理框架?

1、一人公司与公司的社团性

一人公司与传统公司法上的社团性的冲突显而易见,也最为尖锐。按照传统公司法理念,公司是为了一定目的而结合的复数主体,复数主体的意志通过确认公司的团体人格而转化为公司的意志表现出来。然而,一人公司的股东是唯一的,股东的意志便是公司的意志。一人公司单一股东控制公司的事实,严重挑战了公司的社团性。

其实,在英美法系概念下,单一主体成立一个公司,是其固有概念。翻开Black‘s Law Dictionary,查阅Company和Corporation两词便知,corporation可以只有一个成员(股东),而且,不一定是以营利性为目的,医生、会计师、律师在英美法系均可以组建专门职业公司。英美法上的Corporation不仅是营利性的社团法人即我国公司法上的公司,还包括非营利性社团,甚至财团,简言之,相当于大陆法上的法人概念。美国1996年《统一有限责任公司法》第202条规定:“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人,(注:此处所指”人“,是指一个人、法人、商业信托、遗产、信托、合伙、有限责任公司、团体、联营、政府、政府分支部门、机关或者任何其他法律的或商业的实体。)只要向(州务秘书)办事处提交组织章程备案,即可组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成员的有限责任公司。”显然,在英美法系上,一人公司并不存在与社团性特征发生冲突的问题。

那么,我国公司法上所指的社团性、营利性等特征到底源于何处?这一点不难回答。大陆法系传统上对法人从概念上分为两类: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前者是人的集合,后者以财产为基础。社团法人又进一步区分为营利性社团法人和非营利性社团法人。公司即为营利性社团法人。《日本商法典》第52条即规定:“本法所谓公司是指以从事商活动为目的而设立的社团。”其实,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大陆法系国家对公司必须具备社团性特征的立场也逐渐动摇了。例如,德国1993年修订的《有限责任公司法》第1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依照本法规定为了任何法律允许的目的由一人或数人设立。”法国在1985年7月11日第85-697号法律中规定:“公司得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依一人的意志而设立。”立法实践充分证明了传统概念法学在公司问题上严格遵循团体性特征是不切实际的,不符合发展要求的。

2、一人公司与公司的法人性和法人独立责任

按照传统公司法理论,公司的独立人格是以股东与公司在财产、运营上的分离为前提的,而且公司法人责任的独立是以法人独立人格为前提的。在一人公司中,公司的唯一股东往往掌握着公司的经营权,股东与公司是否真实地分离很难控制,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难以保障。没有了独立法人人格,一人公司的独立责任也就失去了基础。

传统法理学界的担忧从各国学者为解决一人公司的性质问题而进行的理论设计中可见一斑:潜在社团说、股份社团说、特别财产说、法律效果归属点说、政策说等等。(注:朱慈蕴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10-215页。)其实,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能否分离,与股东的多寡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完全可以从制度上予以确定。否则,再多的投资者设立的公司,如果没有好的制度也无法阻止股东们损“公”肥“私”,进而危及债权人和职工等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和市场秩序。深一步讲,一人股东作为执行董事对公司进行经营管理,也是应有之意。如果私人投资者投资设立一人公司后却不能参与

经营管理,一人公司也就没有诱人之处了。正如政策说的观点,在对一人公司的财产和股东个人财产严格分开管理的基础上,应通过立法政策承认一人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

至于一人公司的法人独立责任,其实并非法人人格的必然产物。事实上,法人独立责任的形成完全源于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推动。应当说,公司独立责任是股东有限责任的核心内容。(注:虞政平:《法人独立责任质疑》,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承认一人股东在一人公司中的有限责任正是一人公司广受投资者青睐之所在,在维持一人股东有限责任的基础上,探讨一人公司的规制模式,才是一人公司立法的方向。

3、一人公司的治理结构

在公司社团性的法理念下,复数投资主体的存在使公司的产权多元化。为了调整公司内部多元产权(复数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传统公司法理念发展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权分立的治理结构模式。而一人公司股东唯一的特点,与建立在产权多元化基础上的传统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难以吻合。比如:一人公司产权单一化直接导致股东大会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使得一人公司的股东无须通过股东大会将其意志转化为公司的意志,而可以直接向外界表达。一人股东兼任公司执行董事,掌握公司经营管理权也是普遍现象,这种情况下,权力的“垄断和集中”,势必真正对公司的独立法人性及股东有限责任产生挑战。显然,如何确立一人公司的规制模式、构建一人公司股东与债权人及相关利害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体系,维护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和各方利益不受股东滥用公司形式的侵害,是一人公司立法过程中必须深入审视的问题。

在人力资源所有权理论和经济民主理论日益发展的今天,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的多边治理理论倒是能给予我们不少启发,这一理论将公司理解为一种有效率的契约组织,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为了各自的目的联合起来而达成的一种具有法人资格和地位的契约关系网络。公司不仅仅是一个由物质资本所有者促成的联合体,更重要的是它在本质上为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充当联接点。在这一理论的指导背景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自然被定义为股东、债权人、职工等利害关系人之间有关公司经营与权利的配置机制。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公司,成为这种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主流看法,(注:马俊驹、聂德宗:《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比较与重构》,载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也为一人公司的规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那就是,一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必须注重职工参与和相应的外界监督,以确实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种体现多边治理理论的职工参与制度正日益得到认同与重视。(注:马俊驹、聂德宗:《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比较与重构》,载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可以说,法人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外部投资者和相关利益保护自身利益不受内部人“侵犯”的一套机制。一人公司的出现虽然动摇了传统公司法人的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但一人股东财产与一人公司产权的分离依然没有改变,一人股东财产的管理和一人公司的经营管理也必须分离,而这种分离正是构建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从各国的公司立法来看,并没有因为一人公司的股东唯一性而全盘否认已有的公司治理结构。一人股东行使股东会的权力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法国《商事公司法》第34条第2款规定:“当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只有一人时,该人取名为‘一人股东’。一人股东行使本章条款划归股东大会的权力。”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是,在欧盟“第12号指令”第4条中,也明确规定了一人股东享有一般股东会的职权。与此同时,各国公司法对一人股东担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均没有特别的限制性规定。显然,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依然在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只是在适用于一人公司时,更为注重公司职工的参与,注重外部的监督和相应的审计审查。应当说,建立由职工参与的监察人制度或独立审查人制度,对于限制一人股东的滥用法人资格十分必要。

二、海外对一人公司的立法实践和规制借鉴

1、各国在一人公司上的立法实践

从各国的立法来看,大都经历了一个从禁止一人公司的设立和存在(对成立后的公司一旦所有资本都集中到一人手中时,就构成公司解散的理由),到逐步承认一人公司合法性的过程。只是开放的程度不一,比如列支顿士登、德国等国家既允许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又同意设立一人股份有限公司;而法国等国家则只允许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当然也有部分国家和地区禁止一人公司的设立和存在,比如,我国台湾地区关于一人公司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注:参见黄虹霞:《由公司之意义浅谈“一人公司”之立法拟议》,载《万国法律》2001年第2期。)欧盟作为一个具有某种超国家性质的国际组织,在协调各成员国家间关于一人公司的立法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其立法非常值得借鉴。下面就以欧盟及其成员国为例进行相关的介绍。

从欧盟各成员国来看,丹麦在1973年就准许一人有限公司的设立,德国在1980年明文规定准予设立一人有限公司,法国和比利时分别于1985年和1987年通过了一人公司之设立限于有限责任公司的立法,荷兰在1987年修改法律允许由一人成立公司,而且不仅允许成立一人有限公司,还允许成立一人股份有限公司。但也有一些国家在一人公司的立法问题上模棱两可,甚至非常保守。英国就是一个例证。(注:参见邵景春著:《欧洲联盟的法律与制度》,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82页。)为了消除各成员国有关一人公司立法的分歧,欧盟部长理事会按照《欧共体条约》的授权颁布了“第12号指令”。

指令要求各成员国允许成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以给予个体业主负有限责任的合法地位,即在第2条第1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在成立时仅有一个唯一的成员,也可以是公司成立后公司所有的股份仅由一个成员持有而成为一人公司。”(注:虽然指令在第7条等款项中规定:成员国的法律规定个体业主可以成立一个有限责任的企业(其责任限于专用固定活动的金额(a sum devoted to a stated activity),如果成员国为此种企业的债权人规定的保障措施相当于本指令的保障措施或相当于其他共同体指令有关有限责任公司的保障措施(第1号、第4号、第7号指令),则该成员国可以不允许成立一人公司,但在实质是承认一人公司的。)但指令并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成员国要求个体业主对它的公司债务负责。考虑到各成员国在一人公司问题上的态度差异较大,大部分国家只允许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对一人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谨慎和保守态度,为鼓励在一人公司问题上的开放度,指令第6条规定,如果成员国允许一人成立开放型的股份有限公司(public limited company),本指令也适用。显然,理事会的指令与它的一贯鼓励中小型企业、提高就业率的政策是相符的。

指令明确承认了一人公司的唯一成员的财产与公司财产相分离的有限责任下,同时,为达到保护交易安全的目的,指令中规定了公开登记、揭示制度。这就是指令第3条的规定:“公司设立后因其所有股份集中于一人持有而成为一人公司时,该事实以及该唯一成员的身份证明,应记载于公司的

档案。”

指令并没有明确排斥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在第4条中明确了一人股东享有一般股东会的职权,但同时加强了公示要求,即规定:“一人公司的唯一成员应执行股东会的职权,其于股东会内作出的决定应记载于会议记录或作成其他书面形式。”在第5条中,指令对一人股东与其一人公司的交易作出了规定:“一人公司的唯一成员与该人代表的一人公司所订立的合同应记载于会议记录或作成书面形式,但正常条件下的现时营运不在此限。”显然,这些书面性的要求,对维护一人股东与其代表的一人公司在财产和管理上的分离、保护相应利害关系人的利益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为防止一个自然人成立几家一人公司以及出现连锁形式的一人公司,指令规定,在一个自然人是几家公司的唯一成员以及一个一人公司或任何其他法人是它公司的唯一成员的情况下,成员国有权制定相应的制裁措施。显然,对于法人是否可以设立一人公司(尤其是多家全资子公司),指令将权力交给了各成员国。

总结来看,虽然欧盟第12号指令在个别条款中为成员国留有相应的保留余地,但应当看到,作为一立法性文件,其对统一一人公司立法,促进一人公司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2、对一人公司的立法规制

一人公司由于其特殊性,比其它类型的公司更容易在实践中丧失其独立人格,为此,各国在确立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的同时,还作出了一些特别性规定以防止其弊端。总结而言,主要有以下方式。这些规制方式,也正是我国在一人公司立法问题上所应积极借鉴的。

(1)导入最低资本金制度,严格资本充实和维持制度。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其对外责任能力直接取决于公司资本的多少。特别是一人公司,能否保障公司债权人等的利益,最低资本金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一人公司极易出现资本不足或资本混同问题,为此各国相继导入或严格最低资本金制度。日本在1985年承认了一人有限公司,同时在商法和有限公司法中规定了最低注册资本额。虽然大部分国家关于最低资本金的规定并非专为一人公司而设,但在适用一人公司时却特别严格,如德国公司法规定,一公司在申请商事登记时,股东仅付清资本额的1/4(但不得低于25000马克)即可设立。当该公司为一人公司时,则单一股东应担保其余出资。如果单一股东不能提供担保,则商事登记机关可以拒绝公司登记。当然,为保证最低资本金在实际中真正发挥作用,各国公司法还非常重视公司资本金的充实和维持。

(2)强化公示登记以及必要的书面记载制度。为达到公示、公开、保护公司债权人等之目的,为使公司债权人在与公司进行交易时充分了解公司一人股东的状态,许多国家的公司法规定,一人公司在设立时应公开登记,记载于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簿上,以备公司债权人或其他关系人查阅。不仅如此,对于一人公司的运营状况也往往要求有书面形式的记载。对于一人股东与他所代表的公司签订契约,也应当以书面形式记录入档。欧盟第12号指令在这方面规定得非常具体。法国《商事公司法》第50条以及德国《股份有限公司法》第42条和《有限责任公司法》第48条中也分别有类似的规定。

(3)加强财务审查或审计监督。一人公司的唯一股东兼任执行董事的普遍存在,极易产生股东个人财产与公司财务管理上的混同,为一人股东损“公”肥“私”制造便利。这就要求有严格的财务监督或审计制度,预防一人股东与其所代表的公司在财产管理和责任分担上的模糊不清。法国《商事公司法》针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相当完善而严格的审计制度,对审计人员的资格也作出了严格规定,其别强调了一人股东的相关亲属和特殊利害关系人不得担任一人公司的审计员。(注:具体条文参见法国《商事公司法》第65条或1985年7月11日第85-697号法律。)

(4)对一个投资主体同时投资设立数个一人公司作出限制。按照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将一人公司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自然人同时为数个一人公司的唯一股东;二是一个公司同时投资设立数个全资子公司。对于前者,各国一般均作出限制,即同一自然人不得同时为数个一人公司的唯一股东。法国《商事公司法》第36-2条规定:“一个自然人只得成为一个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人股东。”欧盟第12号指令也有类似规定。对于后者,各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欧盟第12号指令将决定权留给了各成员国。但基本一致的立场是,一人公司不得再为另一有限公司之唯一股东。这一观点在法国《商事公司法》第36-2条中也有体现,即“有限责任公司不得以另一仅由一人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为其唯一持股人”。

(5)引入公司法人格否定制度,以一人股东的无限责任作为补充性救济手段。一人公司发展迅速的根源在于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的驱动,作为最大的受益者,一人股东往往在利益驱动之下,以公司为幌子,借自己完全控制了公司的经营管理为手段,混淆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的界限,做出损害债权人、职工等利害关系人的行为。因此,在必要时引进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让滥用一人公司形式的单一股东直接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目标所要求的。在将公司法人格否定理论运用于一人公司时,尤其应当考虑一人公司的单一股东是否实质干预或控制了公司的经营权、决策权等,单一股东与公司的业务、场所、财产是否有混同的现象,该公司资本是否显著不足以及单一股东是否利用一人公司进行欺诈活动等现象。一旦发生上述情形,一人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即可能遭到严重破坏,此时就应当考虑让该单一股东直接对公司的债权人承担无限责任。

三、我国一人公司的现状及政策建议

1、我国一人公司的立法现状

我国对一人公司的规制主要体现在《公司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法律规范中,基本上是允许部分投资者设立一人公司,对这些一人公司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公司法》第20条明确允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可以单独设立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二是按照《外资企业法》第2条规定,外国投资者可以投资设立外商独资公司;三是由中外合资经营或合作经营企业通过资产转移转变而成的一人公司。按照《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合营一方转让出资时,合营他方有优先购买权,而《合作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也规定中外合作者可以约定合作期满时合作企业部固定资产归中方合作者所有,显然这些规定无疑是允许设立后一人公司存在的。但这也仅限于由外商投资的合作、合资企业转变而来的企业。

对于境内的非国家授权的国有法人投资者(主要是私营公司和集体企业)或自然人投资者设立一人公司,采取的却是禁止的态度。这一点规定在《公司法》第20条第1款和第75条中。对于设立后由于投资者减少、资本集中而形成的一人公司,除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有明确规定外,在《公司法》中并无明确规定,但在“公司解散事由”的相关规定中,却没有“股东减少至一人”的规定。于是有许多学者推定认为我国是允许设立后一人公司存在的。

事实上,对上述我国立法例的探讨,都只限于形式意义的一人公司,而实质意义的一人公司由于其形式的多样性、表面的合理性,在我国更是广泛存在。比如我国《公司法》要求建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满足至少2名股东的人数要求,那么,一名实质意义上的投资者(实质股东)可以将其部分出资通过信托、借贷等方式转给另外一名投资者(名义股东),以他的名义投资,从而,顺利组建有限责任公司,而该实质股东同时可以通过绝对的持股份额或契约等方式将公司的控制权掌握在

自己手中。股份有限公司也可以如此。该种公司即为实质意义上的一人公司。

2、我国一人公司立法的弊端

我国现有的一人公司的立法状况,与立法之时缺乏对一人公司的深入研究和认识是有关系的:“对于自然人设立的一人公司的管理还没有很好的经验,如果允许,管理不好,会使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注:唐见林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知识读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1页。)但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立法格局,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我国现有立法对外商资本和国有资本的投资者与境内非国有投资者区别对待,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精神。公司法作为规范商事主体的重要法律,其主体类型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投资者的责任承担不同而定,与投资者的财产所有制无关。现代公司立法,一般遵循准则主义的设立方式,凡符合公司法设立条件的,均可到登记机关注册为公司,而不问其出资的所有制形式,由此来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和自由竞争精神。我国这种视投资者的所有制形式而定的立法模式,虽然体现了当时吸引外资、重点扶持国有企业的政策精神,但这既不符合公平竞争精神,也不利于公司制度的规范。尤其是在我国逐渐开放国内市场、迎接入世挑战的今天,世界贸易组织以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为基础的非歧视待遇原则正逐步渗透到我国法律的每一个层面,在国内首先建立起平等、公平的竞争环境至关重要。

其次,这种区别的法制不利于我国非国有经济尤其是私营经济的发展,也会阻碍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宪法修订案已明确了私营经济(或者说是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在繁荣市场经济、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截止1999年6月,私人投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和从业人员,分别占到全国的79.7%和52.3%.(注:汝信等主编:《2000: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27页。)毫无疑问,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已成为大势所趋。而从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投资市场的不断开放、WTO规则的适用,不允许境内的自然人和其他非国有投资组织组建一人公司,势必会使民营经济在未来竞争中难以与国外大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相竞争。同时,区别对待、给予国有资本以组建一人公司的特权,甚至将这种特权扩大到足以破坏公司三位一体的治理结构:不设股东会,由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权力,国家行政权力足以决定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减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等经营管理权。(注:见《公司法》第66条规定。)这显然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国企改革目标相悖,也破坏了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

第三,这种限制非国有资本投资一人公司的立法现状,易于滋生许多不必要的纠纷。私人投资者鉴于股东有限责任带来的极大好处,促使了实质意义的一人公司的广泛存在,在实践中已经引发了许多有关实质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产权纠纷。虽然名义股东并未实际出资,但当公司经营利润可观时,名义股东往往会愿意承担并补交实际出资,或以投资协议、公司注册等相威胁,要求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利润分配,纠纷自然不可避免。

第四,我国现有公司法区别对待设立时的一人公司和设立后的一人公司,使得法律本身首尾不能衔接,漏洞颇多。比如,《公司法》未将股东减少至一人时的情况规定为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解散事由,似乎允许一人公司的存在,却又明文限制自然人和民营资本等投资于一人公司,显然是首尾不一,法制的不完善可见一斑。

3、对我国一人公司立法的建议

从世界公司立法的发展轨迹看,承认一人公司是大势所趋。明确承认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给予所有投资主体以平等的投资设立一人公司的机会,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法,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体制,繁荣民营经济,参与国际竞争都非常必要,也有利于减少名义投资主体多元化掩盖下发生在实质一人公司中的纠纷。

但鉴于我国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中的问题颇多,影响较大,国有>:请记住我站域名/工商户还是民营企业或集体企业。

篇10

很多人认为内向的人是沉默、孤僻的。事实上,心理学认为内向者的兴趣所在不是外部世界而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己的观点、思想、情感和行为;而外向者则把心理能量或者兴趣指向外界环境中的一切。

内向和外向没有优劣之分,关注内心的人着力发展自我感,首要面对的是如何喜欢自己,关注外在的人着力发展能力,首要面对的是如何被人喜欢与被环境认同。

我们通常认为,内向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的确,内向的人往往没有非常广泛的交际圈,因为太多的朋友会让他们觉得疲于应付。但稍微注意你会发现,内向的人是最好的倾听者,他们会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他们会把时间更多地花在亲情和密切的朋友身上,也因此会收获比外向的人更深入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

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包装和展示自己,外向的人更容易向外寻求资源,也因此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但机会也仅仅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外向的人在诸多的机会中抉择不下时,内向的人往往会把握得来不易的机会努力工作。

或许现代社会对性格外向的评价过高,而掩饰了内向者的优势。诚然,外向的人有着广阔的外部生活空间,他们需要更多的信息,需要与他人更多地接触才能得到满足,但内向的人思考更深入,心思也更细密。他们在内心的世界中探索,然后在不经意中给别人启发。

外向者善于表达,但内向的人自有他的表达方式,他冷静、宽容、有克制力、考虑周到。他们一般不会与人发生强烈的冲突,他们会充分考虑他人的意见,而不是卤莽行动。

但如果过于内向,就有可能会使内心难以平衡。如在人际交往中会过于退缩,或在工作中因害怕犯错而不敢尝试,这时往往会产生失落感或焦虑的情绪。这时,需要做调整的并非是内向的性格本身,而是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