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范文

时间:2023-04-09 21:3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内向的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你了解自己吗?知道自己是属于内向还是外向的人吗?了解自己的性格会助你改善你的精神健康哦……

大多数人的性格,都是天生注定的,不外乎内向或外向两类。但同时,我们也或多或少会有双重性格的倾向,在不一样的时间和场合会表现出不一样的性格特点。举例来说,当你面对一群陌生人时,你也许是内向的,而当你和家人在一起,你又变得很外向。但总的来说,只有一种性格会占主导位置,而这也决定了你究竟算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属于哪种性格,可以做做下面这个小测验。

小测试:你是否属于内向性格?

请根据每句的陈述,回答“是”或“否”

关于个性特征

1.当我需要休息时,我更乐于独处或和另外一两个人在一起,而不是和一群人待在一起

2.当我必须在某个时限内,或某种压力下完成一个项目,我会感觉很焦虑

3.人们有时会说我很冷淡,不爱说话,还有总是很平静――难以捉摸

4.我在说之前会先思量一下 ――通常在大脑内未整理好之前我轻易不会和别人说我的想法

5.有时,我对某种气味、肢体的碰触、味蕾的刺激、声音或者对某些人会有很强烈的反应

关于你在工作中、学校或家里的性格表现

6.当我在公司或在家里做某项工作时,我喜欢有大把不被打扰的时间可以来完成工作

7.当我在和别人聊天前,我会提前写些提示性的便条

8.我喜欢和一个人,或几个特别铁的朋友分享某个特别的时刻,而不是和一群人

9.我常能注意到别人看不到的某些细节,比如面部表情或某个小举动

10.如果我说“我会做某件事”,那我肯定会去做。

11.如果一次要接受太多太多的信息,我常常会走神

12. 我常常要花很多时间把信息进行分类,例如工作报告,或者从朋友那听来的某些事

13. 我通常很不愿给别人回电话

14.有时当我被问到一个问题或被突然袭击时,我的大脑会完全呈空白状态

关于社交场合中的性格表现

15.我并不喜欢成为被人关注的焦点

16.面对一群人时,我会不自在或紧张

17.有时在讲话之前,会提前彩排

18.总的来说,当别人在说话时,我更乐于做一个倾听者

19.我并不喜欢太过刺激的经历,比如在主题公园玩激流勇进

20.我的朋友不很多,但都是知心密友

21.在某个社交场合之后,我会觉得像被放了气的气球,尽管我其实很享受那种场合

篇2

A1 我想有这个问题的同学一定不在少数。熟人面前很猖狂,陌生人面前不讲话,怎么办?

我一直觉得进入社会首先要的是情商,其次才是智商,不得不说,成绩比你差很多的同学,在情商上比你高很多。有个很常见的学说叫做“差生学说”,讲的是很多学习时代的差生,进入社会后反而混迹得很好。差生多半不好好学习,他们成天结交很多人。他们知道如何与别人找共同话题,也许远比你这样每天闷头学习的好同学更加懂得人情世故。而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呢?他们需要懂合作,会与同事打交道,沟通能力强,会解决问题的人。

其实你的问题并不是内向,但是往往很多人把这一切归结为自己性格内向,越说自己内向,就越阻碍自己敞开心扉与外界去沟通。总觉得自己的性格就是这样,因而给自己的人生设了限和贴标签。你需要做的是走出去,去接触不同的人,参加社团活动,接触陌生人,学着跟陌生人沟通。试想一个公司里,有谁喜欢和平时不讲话,一讲话就谈崩的人做同事吗?

至于你说的面试机会少,可是你才大二,以后还有很多很多的机会。最差的方法无非就是不断地投简历,不断地参加各种面试,坚持下去,有一天你会发现,面对陌生人侃侃而谈自己已经能够轻车熟路,你就成功了。

(赵星)

A2我看过一本美国心理学家写的书,书里说区别内向与外向的方式是看一个人如何获取精力:外向的人通过社会活动获取精力,独处的时候损耗精力;内向的人恰恰相反,独处的时候获取精力,参加社会活动时精力会流失得很快。这么说吧,同样是狂欢派对,外向的人常常越玩越high,内向的人往往越玩越累,节目才过半就想着怎么离场走人。作者还说内外向的比例约为1:3——看到这个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原来内向被贬为“劣等性格”,完全是人多欺负人少啊亲!

这本书叫《内向者优势》,很多内向的童鞋都看得心潮澎湃,觉得与我心有戚戚焉,包括我。和你一样,以前我也觉得内向是一种缺点,用大白话说比较“吃不开”。出道久了就发现,这种说法纯坑人,内向并不能与社交能力差划等号。与世界相处久了,每个人都会学些与世界周旋的技巧,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应对体系。内向的人的那套体系,也许无法立竿见影,但总会有些细水长流。有了理论依据,我更加坚信性格这东西真的没有啥优劣之分。面试有点像恋爱,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犯不着受一次打击就觉得全世界都不爱我,但经验教训咱一定得吸取,不能打着害羞的旗号不去修炼在陌生人面前表达自己的基本功,你懂吧?

篇3

关键词 信任,组织内信任,上下级关系。

分类号B849:C93

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早已不适应当今快速多变且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现今学术界一直提倡扁平化组织结构。由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强调组织中的管理层次减少,组织扁平化、网络化,职能部门的界限淡化,组织活动跨智能化,所以针对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特征有学者针对性地指出其弊端,如管理控制难度增大,人性的假设过于理想化等[1]。 这样一来,就应该多重视信任在组织中的作用。组织内因信任存在时,成员才能充分合作,且愿意在不确定的情境,对其他成员与组织持有正面而积极的态度与信念。信任更能减少团队与组织内无益于进步的伤害性冲突[2]。由上可知,组织内部的信任气候对于组织良好运作,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通过促进成员之间充分的合作,为组织创造出竞争优势。因此,如果能够找出组织内信任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可表示为前因变量(Antecedents)和后果变量(Outcomes),由于后果变量与组织内信任可能存在反馈式的互动作用,故本文认为后果变量也是组织内信任的影响因素。前因变量是感知客体即被感知对象(主管、员工或组织)的特征,可以作为参考设计精确的量表用来度量组织内信任;后果变量是感知主体反应的表征,通过实证检验出后果变量中哪些是积极因素,哪些是消极因素,同时得出相关程度,这将会对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1组织内信任的构成

1.1 信任

信任是人类的一种情感(Passion),也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形式。不同的理论传统,对信任概念本身的理解以及对信任在经济社会和组织等具体领域中的理解都有不同。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都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信任,组织管理中也对信任有自己的界定。关于信任的定义在Valerie Neveu的研究中有详细的综述,共归纳了30条之多[3]。学者们大多从自身研究角度使用信任的相关定义,例如,Rousseau认为:信任是由于主体对他人目标和行为抱有良好积极的期望,因而宁愿接受他们弱点的心理状态。

1.2 组织内信任

关于组织信任的研究,理论上和实证研究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部的信任,实证研究表现为对组织中的员工、主管、组织整体的信任;二是组织间的信任,实证研究表现为公司间的信任[4]。为了整理文献的方便,本文在研究组织内信任时并不严格区分主管(supervisor)、直接主管(immediate supervisor)、高管(top management),而以主管(supervisor)表示组织中的领导者、上司。以往关于组织内信任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结构维度:一是组织中的人际间信任(interpersonal trust), 包括组织成员对主管、同事之间的人际信任关系。人际信任又可以划分为两个小的结构维度,即纵向人际信任(主管和成员之间)和横向人际信任(员工之间),如果进一步划分纵向人际信任,则又可将之划分为主管对员工的信任和员工对主管的信任。另一个就是组织中的系统信任(organization trust & system trust)。这是指组织中的非人际信任,即组织成员对整个组织的信任。有些学者没有区分信任主管和信任组织,实际上两者差异很大,一个是人际间信任,一个是非人际信任。Hwee Hoon Tan 和Christy S. F. Tan指出了信任主管(supervisor)和信任组织(organization)的区别,并实证分析两者前因变量和后果变量的差异[5]。

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度量组织内信任绝大多数都是从员工角度,所以组织内信任的结构维度通常只包括三个:员工对主管的信任、员工之间的信任、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如果要建立完整的组织内信任结构维度,应当考虑组织中的三个要素:主管、员工、组织整体,也就是还要考虑主管这个要素。

首先必须认识到主管对员工的信任和员工对主管的信任是截然不同的。西方大多数学者在讨论组织内信任中的人际间信任时,并没有区分主管和员工,只是从信任者与被信任者来区分,这可能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⑴关于组织内信任度量的模型被引用最多的当属Mayer和Davis提出的模型,模型并没有区分组织中的主管和成员,而是从Trustor和Trustee的角度来构建组织内信任模型,以被信任对象被感知的个人特征来构建模型[6]。郑伯在“企业组织中上下属的信任关系”一文中就指出西方组织心理学的研究者们除了极少数的例外,例如Kramer曾从上下阶级的权力大小来讨论上司对下属的信任与下属对上司的信任可能在本质上有所不同外,其余的文章都没有明确指出上对下的信任与下对上的信任是有差异的,而仅以可信度(Trustworthiness)来代表上下间的信任程度[7]。⑵出于实证的考虑,以往组织内信任的实证对象都是组织中的员工,这可能是由于组织中成员的比重远大于主管,度量上更可行和可信,对员工的调查更方便,达到样本数量要求更容易。

在总结以往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后,可以将组织内信任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为不同的结构维度。需要指出的是:图1是组织内信任所包含的所有结构维度,研究者可从自己的研究角度(以主管还是员工为调查对象)来选取相应的结构维度。

2 组织内信任结构维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组织内信任的因素有很多,有人际、组织整体特征等,国内外学者们在度量组织内信任时一般以调查问卷形式,以组织员工或主管为调查对象。探索影响组织内信任的前因变量可以为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目的和角度设计出更合理的量表,鉴于目前国内对于组织内信任的研究不多,实证研究也只集中在虚拟团队这个热点问题上,但虚拟团队毕竟不是组织的主要构成形式,而且还需要考虑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因为文化的差异可以导致人的心理倾向差异,所以更需要设计出适合自己的量表。本文以前面归纳出的组织内信任的结构维度为主线来追溯各个结构维度的前因变量和后果变量。

2.1员工对主管的信任

员工对主管信任这个结构维度的研究是组织内信任理论和实证研究最丰富的部分,因为实证研究大多以组织中的员工为调查对象,而且领导者下属理论也是组织行为学中的热点问题。

2.1.1 前因变量

最早研究人际间信任的前因变量的学者是Hovland, Janis和Kelley, 他们认为信任的前因变量是专业技能(Expertise)和撒谎的动机(motivation to lie)[8]。但是并没有区分信任对象与被信任对象,没有考虑到员工和主管的不同其影响信任的前因变量也会有差异。

概括得最全面的当属Butler提出的员工信任主管的10种特征:能力(competence)、有效性(availability)、一致性(consistency)、正直(integrity)、忠诚(loyalty)、开放性(openness)、实现承诺(promise fulfillment)、接受建议的态度(receptivity)、公正性(fairness)、自信(confidentiality)[9]。Butler还以员工调查的方式对主管的被信任特征做了实证研究。

关于人际信任前因变量的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当属Mayer提出的组织内信任一体化模型。Mayer认为人际间信任度取决于信任者所感知被信任者的能力(Ability)、仁慈(Benevolence)、正直(Integrity),该模型也是在总结了Hovland和Butler等23位学者的相关研究后得出的[6]。这个模型后来被借鉴到几乎所有关于组织内信任的研究中,但Mayer也没有区分被信任对象,其模型只是从信任者感知被信任者的个人特征来推导的前因变量。

Yui-Tim Wong等学者对中国合资企业的员工作实证研究得出:员工所感知人际间公正性水平与员工对主管忠诚度水平、员工对主管的信任水平成正相关;员工对主管的信任是员工所感知人际间公正性和对主管忠诚度之间的中介变量[10]。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员工所感知人际间公正性是员工对主管信任的前因变量。

最早实证研究上下级关系(guanxi)这个前因变量的是Jiing-Lih Farh等学者,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台湾企业中560名垂直隶属工作关系的主管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得出:上下属之间的关系与员工对主管的信任、员工的组织承诺成正相关,他们为度量上下级关系把人际间的联系划分为8种:如老同学、亲戚、老邻居等[11]。后来Hang-Yue Ngo等学者通过对中国南方合资企业的295名员工和他们的99名直接主管做实证调查,得出上下级关系是员工信任主管的前因变量,他们还针对上下级关系设计出一个新的量表[12]。对于上下级关系这个前因变量学者们还是存在争议,他们并没有在上下级关系到底归属于哪个结构维度的前因变量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Farh和Hang-Yue Ngo把上下级关系归属于员工信任主管这个结构维度的前因变量,但郑伯指出关系涉及上司与部属彼此之间的社会连带(social tie)与情感深浅,可能与上对下、下对上的信任均有关连,他的观点是把上下级关系归属到主管对员工信任的前因变量中。郑伯还指出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上下级关系并没有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中体现,这可以作为中国特殊文化背景下的因素分析[7]。鉴于这个前因变量并没有被西方学者们所认识,没有成熟的量表加以度量,我们可以参考Cheng和Wong在对中国企业组织内信任的实证中采用的关系量表[11,12]。

Jose R. Goris通过实证得出信任主管将缓和个人工作条件状况与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13]。由此可以得出个人工作条件状况也可以构成员工信任主管的前因变量。

2.1.2 后果变量

员工信任主管的后果变量大多是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如下属对主管的满意度、下属的创新行为[5];员工对主管的忠诚度,员工个人工作绩效、员工组织公民行为[10];组织公民行为[12];员工工作绩效、员工工作满意度[13]。

2.2 员工对组织的信任

首先必须清晰的一个概念就是员工信任主管和员工信任组织是不同的,有些学者处于研究的目的和角度并没有区分信任主管和信任组织。

2.2.1 前因变量

Hwee Hoon Tan实证的结果中员工信任组织的前因变量是程序的公正性、分配的公正性、可感受的组织支持,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48、0.75[5]。Hang-Yue Ngo通过对中国南方合资企业的员工实证调查得出员工所感知的工作安全性是员工信任组织的前因变量。员工感到有较高的工作安全性将会更加工作努力,转而他们将会更加信任组织[13]。考虑到Hang-Yue Ngo所做的实证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合资企业的蓝领员工,他们对能否长久保留自己的工作岗位保持忧虑,故工作安全性是他们关心的重要问题。

2.2.2 后果变量

Hwee Hoon Tan的实证结果中员工对组织内信任的后果变量是员工组织承诺和员工的离职倾向,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70和-0.62[5]。Hang-Yue Ngo的实证研究中也得出了员工离职率是员工信任组织的后果变量,并且得出员工离职率与信任组织的关系比与信任主管的关系更显著[12]。

2.3 员工之间的信任

2.3.1 前因变量

学术界关于员工之间的信任并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就如Mayer整理出的人际间信任的前因变量也并未区分组织中被信任对象的不同其影响信任的前因变量也会有所不同。但必须认识到由于主管和员工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以员工为调查对象信任主管和信任员工的前因变量应该也会有所不同。Hwee Hoon Tan展望组织内信任未来的研究方向时就指出除了信任主管和信任组织外,还可以研究信任同事(co-workers)与信任主管和信任组织之间的关系[5]。

Schindler指出信任是基于对他人正直、能力、承诺、开放性的评价,不管对方是主管、下属或同事,信任是建立在对他人以前的表现和名誉的感知[14]。

Michele以8个行业中的127名专业工作者作实证调查,被调查的对象就是组织中的员工,他的实证结论是:人们将会有更高的初始信任对那些有着更高信任姿态(trust stance)(人们对之一贯的信任感)的员工;男员工和女员工,人们更相信女员工,并提出为了避免人际间的歧视,同性员工组成团队将成为趋势[15]。这给以后在团队组成结构上需要考虑性别因素提供理论依据。因此,信任姿态和性别也是员工之间信任的前因变量。

员工与员工作为组织中平等地位的信任者与被信任者,应该有其区别于上下级信任的前因变量,要准确度量组织内信任,就需要对不同结构维度的前因变量加以准确的区分,有必要挖掘更能代表横向人际信任的前因变量。关于横向人际信任的前因变量可以从已有的文献总结归纳的因素中以实证方法提炼出来,Mayer总结归纳的23位学者关于人际间信任的前因变量(Trust Antecedents)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选择的依据。

2.3.2 后果变量

Ladebo以尼日利亚西南部2个农业发展项目中296个推广人员为调查对象,实证得出员工之间的信任与团队凝聚力、感情承诺正相关,与离职率成负相关[16]。

2.4 主管对员工的信任

以往对组织内主管和下属之间的信任关系都是从下属的角度来做实证研究,这些研究都没有从主管的视角来研究组织内信任。提高主管的工作绩效和对组织的忠诚度不但能提高主管个人的工作绩效还能提高整个组织的长期稳定性和组织成员的良好发展[15]。

2.4.1 前因变量

郑伯指出组织中上级对下属信任与下属对上级信任的异同,分析出影响主管信任下属的因素是员工的忠诚、能力、上下级关系,但是并没有做实证研究[7]。

2.4.2 后果变量

Kristin通过对117名大型医药公司的地区销售经理反馈回来的调查表做实证分析,得出主管信任员工的程度与主管的工作满意度成正相关[17]。

2.5 主管对组织的信任

2.5.1 前因变量

由于学者们做实证研究绝大部分都是以员工为调查对象,所以主管对员工和主管对组织这两个结构维度的研究显得很薄弱。尤其是主管对组织这个结构维度的前因变量并没有在相关的文献中明确指出,本文认为由于主管和员工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和权责的差异,主管对组织和员工对组织的前因变量应该有所不同。这有待进一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实证研究来确认。

2.5.2 后果变量

本文通过搜索以往有关组织内信任的相关文献,只有Kristin以主管为调查对象的研究中得出主管信任组织的程度与主管的组织承诺正相关。

通过追溯现有有关组织内信任的相关文献,本文得出一个还尚需进一步完善的组织内信任影响因素表(见表1)。需要说明的是:⑴表1中一些后果变量其实就是组织公民行为,本文是按原作者的研究成果整理。⑵表1中的组织内信任后果变量大多是感知主体反应的表征,以后的实证研究则可以以组织绩效为后果变量,国外学者多用的I-P-O模型来研究组织绩效,但最近又有Daniel等学者指出传统IPO模型的不足,Daniel最后还提出一个新的IMOI模型:Input-Mediator-Output-Input模型,其改进之处是以Mediator代替Process,将单线路径调整为循环系统[18]。这样已经在理论模型上提出后果变量可能会通过反馈来影响组织内信任,但是还需要进行相关实证来研究组织内信任的后果变量与组织内信任的互动过程。⑶在做实证研究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考虑一些系统变量,如组织变量和人口统计量,组织变量包括产业、规模、成立时间等;人口统计量包括年龄、性别、职务、年资等。

3 未来的研究展望

虽然有关组织内信任的研究已经取得不少理论和实证成果,但仍有一些问题没有达成共识:如上下级关系是属于下对上还是上对下的前因变量?如果是两者共同影响因素,那么各自比重是多少?员工之间信任和员工对主管信任这2个结构维度之间的前因变量中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员工对组织和主管对组织这2个结构维度之间的前因变量又有何异同?有鉴于此,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以主管为调查对象的三个结构维度

以往的实证研究多以组织成员为调查对象,以后的实证研究可以以组织中的主管为调查对象。已有少量关于主管对员工信任和主管对组织信任2个结构维度的实证研究,但是还没有涉及到其前因变量的探索,所以现在还没有专门度量主管信任的量表,Kristin在实证时是参考Nyhan和Marlowe (1997)的组织信任量表OTI,但是OTI最初是以员工为调查对象而设计的量表,因此探索主管信任的前因变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是从已有文献归纳出的组织内信任结构维度,以往文献中也只提到了主管对员工、主管对组织2个结构维度,是否存在主管对主管这个结构维度?主管对主管信任与员工对员工信任的前因变量又有什么异同?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

3.2 以员工为调查对象的三个结构维度之间的关系

员工对主管、员工对组织以及员工之间信任这3个结构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目前的研究中还不清楚[5]。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互动关系,其影响机理如何?这可能需要将结构方程模型或系统仿真模型等数据处理方法运用到各个结构维度之间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上。

3.3 组织内信任建立过程的研究

研究组织内信任的影响因素的最终目的是为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作用,在当今企业实行扁平化组织结构的趋势下,有必要加强组织内信任以克服扁平化组织的弊端,提高组织绩效。这个组织内信任的建立过程可以参考其前因变量和后果变量,但是其建立信任的方法和过程本身需要以后的研究进一步探索。例如哪个结构维度的信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更显著?各个结构维度的前因变量的重要性如何排序?如何选择一位正直有能力且仁慈的管理者?如何在组织中建立公正、公平的分配制度、奖惩制度来增强不同结构维度的组织内信任?这些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都有待我们在信任建立过程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张辉. 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弊端. 企业管理,2005,11

[2]Rousseau S B, Sitkin S B, Burt R S, Camerer C. Not so different after all: a cross-discipline view of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3): 394~404

[3]Valerie Neveu. Organisational trust: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网上下载地址:省略/english/neveu_uk.pdf

[4]马可一. 组织信任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展望. 心理科学,2004,27(3):750~752

[5]Tan H H, Tan C S F. Towar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rust in supervisor and trust in organization.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2000, 126(2): 241~260

[6]Mayer R C, Davis J H, Schoorman F D.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 20 (3): 709~734

[7]郑伯. 企业组织中上下属的信任关系. 社会学研究,1999,2

[8]Hovland C I, Janis I L, Kelley H H. 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3

[9]Butler J K. Toward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conditions of trust: evolution of a conditions of trust inventory.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 643~663

[10]WongY T, WongC S, Ngo H Y. Loyalty to supervisor and trust in supervisor of workers in Chinese joint ventures: a test of two competing mod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02, 13(6): 883~900

[11]Jarh J L, Tsui A S, Xin K, Cheng B S. The influence of relational demography and guanxi: the Chinese case.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8, 4

[12]Ngo H Y, Wong C S.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employees’ trust in Chinese joint venture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3, 20: 481~499

[13]Goris J R, Vaught B C, Pettit Jr J D. Effects of trust in superiors and influence of superiors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dividual-Job congruence and job performanc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003, 17(3)

[14]Schindlel P L, Thomas C. The structure of interpersonal trust in the workplace. Psychological Reports, 1993, 73(2): 563~574

[15]Spector M D, Jones G E. Trust in the workplace: factors affecting trust formation between team member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4, 144(3): 311~321

[16]Labebo O J. Perceptions of trust and employees’ attitudes: a look at Nigeria’s agricultural extension workers.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005

篇4

1 预设课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青春期性教育课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预先对教材做充分的研读拓展,对所教的学生做充分的了解,对怎样教做充分的规划,正所谓“精彩的预设是精彩生成的前提”,力求做到教师本人不会因突发状况而“囧”在课堂。

1.1 拓展教材,与时俱进

近年来,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知识的来源增多了,但学生大多对这一节生殖的内容还是一知半解。比如,在讲生殖时,常常会有学生提出:双胞胎、三胞胎是怎么回事?试管婴儿与克隆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连体婴儿?艾滋病是怎么传染的?……在讲发育时,常常会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有的男生很“娘”,而女生很“郎”?还经常会有学生提到《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练的《葵花宝典》……这些都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也是书本所不能解答的,试问,如果教师不做充分的准备,如果不与时俱进,那么面对学生的形形问题,囧是在所难免的。

1.2 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随着观念的更新,学生的思想行为也在发生变化,对待生殖发育知识的态度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要想让学生抬起羞答答的眼睛,张开难以启齿的嘴巴,打开封闭已久的心门,那就必须了解他们、因材施教。笔者在2012年对初一年级587名学生进行了不记名的问卷调查。调查的统计结果分别见表1。

从这个结果上来看学生对生殖与发育的知识还是了解一些,只是未成系统,相比之下,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明显滞后,因此,有很多学生在青春期心理困惑加重,且无处诉说。针对这样的结果,笔者增加了一个教学环节,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困惑写下来,不记名上交,然后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解答,学生听得超乎寻常地认真,教师也赢得了学生的深度信任。

1.3 注重实效、一步到位

在教育方法上,教师应采取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关键要注重实效、一步到位。以瑞典为例,瑞典的性教育亦称“避孕教育”,成为世界性教育的典范。教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和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内容是在小学传授妊娠与生育知识,中学讲授生理与身体机能知识,到大学则把重点放在恋爱、避孕与人际关系处理上。瑞典自1933年开展性教育以来,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性病的患病率极低;20岁以下女孩子怀孕生育的情况几乎没有;HIV阳性率至今全国仅5 132例;出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堕胎率超低;性病和性犯罪比例也在不断下降,是国际公认的青春期教育成功模式之一。

2 优化课堂

在国内的几个大型视频网站上,有一段视频,正在以几何速度疯狂传播着。这个视频名为“爆笑性教育讲座”,如今合计点击率已高达100多万次。视频中,200多名男生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教室里差不多数分钟便会爆发出一阵笑声。其中一个镜头里,一个一脸严肃的人,拿出一个棒形的模具,要求一个戴眼镜的男生进行现场操作,把套上模具。该视频的性教育讲座的“爆红”,其实也是告诉生物教师应该具备一个“转换器”,通过优化课堂将“很神秘、很稀奇、很晦涩”的“性”,表达得“更通俗一些”,这样课堂气氛才能轻松自然,不再尴尬。

2.1 科学的态度、平常的心态

笔者曾经没有事先约定走进一个同行的“人的生殖与发育”课堂,那堂课主要是讲人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施教者是一个刚工作不久的男教师,可能是有人听课的关系,也可能是内容比较敏感,一堂课上下来,这个教师如临大敌、汗流浃背、面红耳赤。课后,笔者问一个学生:上完这堂课有什么感受。学生说:我很同情这个老师,这样的内容也要讲一堂课,我听得都脸红。其实,这个教师备课很充分,为什么会让学生有这样的感受呢,很明显,教师教的态度影响了学生学的态度。

性教育的成败最主要取决于教育者的态度,而非教育的内容。其实,只要教师能摆正心态,把性教育当作是一门科学,用以往对待科学的严肃态度进行授课,学生自然而然也会端正好自己的态度,把性教育当作是科学知识来接受。这样,师生就能敞开心扉进行平等的、坦诚的、自然的交流。当然,教师要有严肃的态度并不等于说教师就要板起面孔,而是要求教师的心里要把它像科学一样对待,摆正自己的心态,再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学生也就很自然地以科学的态度、平常的心态来了解性知识。

2.2 适时、适量、适“度”

篇5

论文摘要: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的名著《理想国》蕴含着丰富的、迄今仍熠熠发光的教育思想。柏拉图以“人性论”为前提,倡导建立一个等级分明、民主和谐的政治制度。他大力提倡教育,认为获得正义及善的美德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但教育是直接为所构建的国家服务的。柏拉图认为,统治者最需要抓好的大事只有一个,那就是教育,通过音乐和体育培养出优秀的公民。培养公民的教育只是初等教育,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集智慧与权力于一身的城邦统治者——哲学王。《柏拉图》中追求美好生活,净化人的心灵,培养德性的教育思想,在当今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论文关键词:柏拉图;人性论;教育思想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的著作,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全书共分十卷,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各方面的问题。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王应该为国家的统治者,倡导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以“正义”为主题,发展了苏格拉底关于人性中的德性思想,开启了西方史上人性“知、情、意”和价值“真、善、美”三分的先河,休谟和康德的哲学理论皆以此展开。在柏拉图的眼中,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理想国得以实现。因此卢梭认为《理想国》“不是一部关于政治的论著,而是迄今为止关于教育的最好论文”。

一、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理想国》人性和教育思考的影响

1.社会基础

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正是雅典盛极而衰之时。为争夺希腊霸权,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进行了长达30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不但使雅典丧失了希腊霸权,而且使雅典的各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战争使雅典的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失去了希腊世界的领导地位,国内民主制度遭到挑战,政权逐渐落到贵族手中,伦理道德观念也受到了人们的质疑,走向衰败。这使得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对城邦怀着极大责任感的思想家开始思考雅典的前途,他们设想组织一个理想的城邦,这个城邦是正义的、和谐的。

2.哲学基础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1)理念论。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与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结合起来,提出了“理念”论。他认为“理念”的知识是人的灵魂先天具有的真正知识,可知的理念是可感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理念的派生物。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说”。柏拉图把可见世界和可感世界的关系比作太阳与大地生物的关系,认为:“太阳不仅使看见的对象能被看见,并且还使它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虽然太阳本身不是产生。”

(2)辩证法。黑格尔曾明确指出:“在古代,柏拉图被称为辩证法的发明者。就其指在柏拉图哲学中,辩证法第一次以自由的科学的形式,亦即以客观的形式出现而言,这话的确是对的。”柏拉图认为辩证法是指通过谈话展示思想之间的矛盾,然后加以分析和综合,进而求得真理的方法,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辩证法不是诡辩术,它是论证理念的重要手段。从《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可以看出辩证法是最高等级认识知识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和训练方法,通过辩证促使探索理念之间的关系、学会建构理念体系的方法,提升逻辑思维及想象能力。

(3)认识论。认识论是柏拉图获取理念的方法。柏拉图的认识论包含三层含义:第一,理念不能依赖于人的直觉。他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在理念世界存在的本体,即“相”。“相”是沟通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第二,认识论要经历三个阶段。柏拉图认为最低等级的认识,它的心灵状态是想象,所以认识过程尚需继续深化,最后才能以理性思考获得善的理念。第三,认识理念是为了认识自己。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对外部世界及理念的认识才能使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理念是先天的,即每个人天生就是拥有理念的,所以他认为,人们对理念的认识不是一种后天的积累的学习,而是对已经存有的理念的回忆,这个回忆的过程就是对外部世界认知的过程。所以柏拉图的认识论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论,通过回忆,进而认识自己,寻求善的理念。

正如波普尔所言,柏拉图的国家哲学最终“可以扩大为关于‘万物’的普遍哲学”。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从伦理道德出发,以追求善的理念为目标,追求人性和灵魂的完善。国家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没有对人及人性的深刻分析,政治便失去了正确的逻辑起点,因为社会是人构成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对人类社会的哲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就不可避免地要追溯到人性问题上。

二、《理想国》中的人性观点

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通过与他人的对话,探讨“什么是正义”及其柏拉图对“灵魂”的认识和反思。“灵魂”的解读和“正义”的剖析也是对“人性”诠释和展望。正如R. Waterfield 所言“柏拉图提请我们,在读这本书时,应当将他所建构的城邦的诸多特征作为理解我们自己内在心灵的地图或钥匙”,“个体内在的心灵世界是本书的关切之点。”

1.人的灵魂

古希腊的奥尔菲斯教派与毕达哥拉斯早已涉及到灵魂的问题,提出了灵魂不死与转世的思想,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继承与发挥了这一学说,在他看来灵魂是不能加以分解的,它是有生命的和自发性的,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纯粹的,因它有追求世界的欲望,而堕落到地上并被圈入于肉体中,因此注定要经过一个净化的过程,同时灵魂是会轮回转世的。灵魂的净化需要教育,柏拉图对灵魂进行了三重区分,称其为灵魂的三个等级,即理性、激情和欲望。在人的灵魂中,理性是是灵魂的本性,也是灵魂的最高原则,它与理念相通;激情是理性的天然同盟,是合乎理性的情感;欲望则指肉体欲望,既可服从理性也可背离理性。“灵魂脱离肉体,沉思美好的理念世界,乃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如果想让你的灵魂免于遭受俗世中那些欲望打扰,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摆正你的思想、你的立场,用美德来克服欲望,净化你的心灵。柏拉图关于灵魂的观点实质上是关于人的本性的理论探讨,是人们对自我精神世界的一种追求和探索。他强调理性对激情、欲望的控制和指导作用,并把这种作用作为德性形成的基础,从而确立了以理性灵魂为核心的人性论思想路线。灵魂的状况仍是国家的超政治基础。灵魂塑造着勇敢、智慧、节制、正义等一切美德。柏拉图的灵魂说使人类对美德的获得寻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他试图先通过达到对美德最本质的认识,以至于达到真善美的境界。灵魂说强调对人德性的教化,倡导人向善,希望通过改造人的灵魂的教育,使公民拥有理性的灵魂,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进而完成政治上的抱负,实现和谐的理想王国。 转贴于

2.正义

“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在《理想国》中阐述了三种正义观,一是以色拉徐马库斯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正义观,他指出:强权就是正义,拥有权力的人就代表正义。不正义为善,正义为恶;不正义的人比正义的人更有利、快乐,最不正义的人是最快乐的人。二是克法洛斯开始认为“正义”即“讲真话”和“归还所应归还的债务”,但是到最后就不再坚持这个观点。三是苏格拉底对色拉徐马库斯和克法洛斯观点的反驳,认为正义是一种美德,是善的理念的体现,是人性追求的极致。

正义分为城邦的正义与个人的正义,两者间是一种相互维系的关系。一个城邦由统治者、武士、劳动者三部分构成,统治者应该具备的德性是智慧,他们负责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分配,武士的德性是勇敢,他们保护城邦不被侵犯,维护城邦内部的秩序,劳动者的德性是节制,他们应懂得控制欲望,辛勤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三个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各尽其力,这个城邦就能实现正义。而个人的正义是指公民自身的品质,是智慧、勇敢、节制等德性的和谐统一。人们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通过人性的教化,进行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锻炼才能获得知识,从而拥有德性,这是实现个人的正义的过程。在人性修养中,只有达到个人正义才能实现城邦的正义。正义是一个人、一个国家所应具有的品质和美德。当时的雅典处于连年混战之中,柏拉图希望通过教育使公民学习正义,这样才能维护国家的安邦,实现一个安定和谐的王国。

三、基于人性假设前提下的教育使命

从教育学的视角探讨人性问题,人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产物,教育对人性具有定向、引导、控制和改变的积极作用。教育的目的是净化公民的灵魂,养成正义的美德,引导他们获得知识,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德性。

1.教育回归人性

柏拉图的教育是古典的自由教育,尊重人的自然本性、灵魂特性,以社会属性为本。柏拉图认为教育应适应天性,过度教育是有害的。尊重人的天赋禀性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教育。当今教育在学生选择专业上依旧以“物化”为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禀性,这种重功利的为学理念与柏拉图旨在发展人的理性、达到心灵和谐的理念相悖。因此,强调回归人性的教育是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目标。知名教育学者科尔指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性的活动,它应当通过激发人的人性方式来培养人。”学校教育要认识到学生的个性,不同类型、不同天分的人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在追求向善的路径中也表现出不同的效果。人性的完善既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产物,同时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

2.教育要引导心灵的转向

教育引领心灵趋善在《理想国》中表现得十分明确。只有理智才可以指导灵魂,只有德性才可以教化心灵,它们相互协调才可以形成正义。在心灵和身体的教育方面要注意爱智和激情这两者的和谐与平衡。只重心灵的教育会使人过度软弱,只重身体的教育又会使人过度粗暴。

教育指引人们选择善的知识以及懂得将善运用于对大众的教化,用善的理念加强对公民的引导,使他们由此获得赋有正义、理性的美德。现在社会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功能的丧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化的失败,并由此致使民众对至善的背离,追逐利益和权欲。教化本质的揭示就是引导心灵的转向。教育的本性在于使人的灵魂变得完整,使人格得到完善,摆脱罪恶走向善。“正义是心灵的德性,邪恶是心灵的缺陷。”教育不只是教会人们知识,最主要的是让人们获得精神上的启示,引导灵魂走向理性,将人内在的“善”引导出来,获得美德。

篇6

摘要:徐铉由南唐入宋,其诗作随着境遇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徐铉是贰臣,由于他的政治、学术与文学地位显赫,他不仅影响宋初贰臣的诗人群体,其诗作对宋初白体诗有很大影响。本文从“闲人”与“芳草”意象在徐铉各个时期内涵的演变,探讨他诗歌风格的变化。

关键词:闲人 芳草 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本文从以下四个时期分论徐铉“闲人”“芳草”意象内涵的转变。

一、富贵闲人

《宋史・徐铉传》“徐铉,字鼎臣,扬州广陵人。十岁能属文,不妄游处,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仕吴为校书郎,又仕南唐李父子,试知制诰。”

吴睿帝杨溥大和四年,年仅十六岁的徐铉早已因“写文章了得”闻名于世,再加上父亲徐延修的荫护,得以仕吴为校书郎,直宣徽北苑。吴睿帝杨溥大和四年,徐铉二十岁,做了四年校书郎的闲职,写于这一年的《早春左省寓直》“旭景鸾台上,微云象阙间。时清政事少,日永直官闲。远籁飞箫管,零冰响佩环。终军年二十,默坐叩玄关。”可以反映出来,徐铉正是春风得意的年纪,工作清闲,生活惬意。“时清政事少,日永直官闲。”正是此时生活与工作的写照。初次确定了他“闲人”的定位。

南唐李升元元年,《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二载“及唐主即位,江、淮比年丰稔,兵食有余。群臣争言‘陛下中兴,今北方多难,宜出兵恢复旧疆。’唐主曰:‘吾少长军旅,见兵之为民害深矣,不忍复言。使彼民安,则吾民亦安矣,又何求焉!’汉主遣使如唐,谋共取楚,分其地;唐主不许。”李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对外扩张,减轻整个社会和朝廷的负担,这为朝廷官员的闲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二十一岁的徐铉为大齐校书郎,直门下省,试知制诰。这一职位徐铉做了六年,并在此期间与众多文人酬唱。写于二十六岁,与李建勋酬答《中书相公亭闲宴依韵》“雨霁秋光晚,亭空野兴回。沙鸥掠岸去,水上阶来。客傲风欺帻,筵香菊在杯。东山长许醉,何事忆天台。”与萧俨唱和《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和萧郎中午日见寄》“细雨轻风采药时,褰帘几更何为。岂知泽畔纫兰客,来赴城中角黍期。多罪静思如蘖,赦书才听似含饴。谢公制胜常闲暇,愿接西州敌手棋。”“寂寥小雪闲中过”这指心境空虚,但这种空虚不是大悲大切、国破家亡无所寄托的空虚,而是因为偶尔职务过于轻松悠闲,在家休憩,又逢小雪交通不便,友人未至所造成的短暂性空虚,有的只是“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的闲愁,这是一种快乐的抱怨和诗人固有的矫情嗟叹。无论是与李建勋的共享闲宴还是与萧俨于闲暇时相互赠答,都是徐铉“闲情逸致”的体现。李升元七年,李于二月服食金丹中毒去世,李三月即位。二十七岁的徐铉拜祠部员外郎,知制诰。此时与殷崇义酬唱《和殷舍人萧员外春雪》“万里春阴乍履端,广庭风起玉尘干。梅花岭上连天白,蕙草阶前特地寒。晴去便为经岁别,兴来何惜彻宵看。此时鸳侣皆闲暇,赠答诗成禁漏残。”职位虽然转变了,但还是“闲差”。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使官员享受到充分的闲暇。社会闲所以朝廷闲,朝廷闲所以身闲,身闲所以心闲。由于整个大环境都处于安稳的状态,任职的官员也居于安逸。徐铉二十九岁时写了《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於翰林座中作》“野出西垣步步迟,秋光如水雨如丝。铜龙楼下逢闲客,红药阶前访旧知。乱点乍滋承露处,碎声因想滴蓬时。银台钥入须归去,不惜余欢尽酒。”与文人酬唱是徐铉这段时期的主题,抒发逸致雅怀,称对方为“闲客”,实同时暗示了自己同样是“闲人”。“步步迟”也反映了内心从容,无“案牍之劳形”的困扰,身心俱闲,生活恬淡。

作于这几年间的诗作《寒食宿陈公塘上》“折花闲立久,对酒远情多。”《和司门郎中陈彦》“莫问龙山前日事,开却闲人。”《秋日卢龙村舍 》“置却人间事,闲从野老游。”赏花、饮酒、宦游、公务、访友、游玩,生活处处无一不突出徐铉的“闲人”形象。这种闲暇是社会稳步发展所带来的。处于这一时期的徐铉是无忧无虑、称心快活的,仕途通达,官务清闲,此时徐铉是个“富贵闲人”。

二、忧愁闲人与豁达闲人

南唐李保大四年,北部契丹大举入侵中原,后晋灭亡。上一年保大三年,南唐灭闵。徐铉看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作于此年的《翰林游舍人清明日入院中涂见过余明日亦入西省上直因寄游君》“榆柳开新焰,梨花发故枝。辎隘城市,圭组坐曹司。独对芝泥检,遥怜白马儿。禁林还视草,气味两相知。”“榆柳开新焰,梨花发故枝。”描写了繁花似锦,朝气蓬勃,禁林绿草茵茵,芳气袭人的美景。到了保大四年,南唐还处于国力强盛的阶段,虽然后晋被契丹灭国,但而立之年的徐铉只看到眼前的繁荣。《柳枝词十首》热烈地歌颂春天,其二“百草千花共待春,绿杨颜色最惊人。天边雨露年年在,上苑芳华岁岁新。”徐铉作于二十多岁到三十二岁的诗歌多次运用“草”的意象,而且多以芳草的形象出现在诗中。如《登甘露寺北望》“芳草远迷扬子渡,宿烟深映广陵城。”《京口江际弄水》“波澄濑石寒如玉,草接汀苹绿似烟。”《春日紫岩山期客不至》“王孙竟不至,芳草自萋萋。”《和殷舍人萧员外春雪》“梅花岭上连天白,蕙草阶前特地寒。”《春夜月》“竟夕无言亦无寐,绕阶芳草影随行。”《和王庶子寄题兄长建州廉使新亭》“水槛片云长不去,讼庭纤草转应生。”《赋得风光草际浮》“宿露依芳草,春郊古陌旁。”芳草是他心境积极向上的折射,芳草预示着蓬勃的生命力和锦绣前程。仕途畅达,生活波澜不惊,此时诗人眼中收纳的是惬意的风景,“芳草”意象频繁出现在诗中。

三十三岁时,徐铉遭遇了人生第一个晴天霹雳。殷崇义草拟军中书檄,徐铉与其弟徐锴批评其檄文引用不当,宋齐丘借此机报复徐铉,诬告徐铉及其弟泄露军中要旨。徐铉与其弟双双被贬。三十四岁,徐铉扁居泰州,满怀深情写了“怀铅昼坐紫微宫,焚香夜直明光殿。王言简静官司闲,朋好殷勤多往还。新亭风景如东洛,邙岭林泉似北山。光阴暗度杯盂里,职业未妨谈笑间。有时邀宾复携妓,造门不问都非是。酣歌叫笑惊四邻,赋笔踪横动千字。任他银箭转更筹,不怕金吾司夜吏。”深切地怀念着贬官前的闲暇日子。还以古叹今“汉皇昔幸回中道,极目牛羊卧芳草。旧宅重游尽隙荒,故人相见多衰老。”“牛羊卧芳草”是一幅安静祥和,温馨和谐、恬静安乐的画面。芳草作为映衬牛羊的背景,在作者的诗作中出现,渲染出温暖的氛围。后文还今昔对比,无奈悔恨、无助彷徨、无限思念之情满溢于字里行间,抒发了郁积在胸中的苦闷惆怅。回忆总是美好的,出现在徐铉回忆的芳草和闲人意象渗进了斑斓的想象。想象越是五彩缤纷越能映衬现实的单调乏味。回忆越灿烂越能反衬当时处境的寂寥困顿。坐贬泰州是徐铉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还有作于此年的《寄外甥苗武仲》“放逐今来涨海边,亲情多在凤台前。且将聚散为闲事,须信华枯是偶然。蝉噪疏林村倚郭,鸟飞残照水连天。此中唯欠韩康伯,共对秋风咏数篇。”“且将聚散为闲事”的“闲”字包含着经历了人生的痛苦磨难,与亲人分离天各一方,接受了现实,学会了放开与旷达,超越了先前“富贵闲人”所体悟的境界,掺杂了人生苦难的沧桑感与命运不测的幻灭感。

否极泰来,三十五岁的徐铉年初春天时接到还京的消息。复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徐铉当然是喜出望外,写了《还过东都留守周公筵上赠座客》“贾生三载在长沙,故友相思道路赊。已分终年甘寂寞,岂知今日返京华。麟符上相恩偏厚,隋苑留欢日欲斜。明旦江头倍惆怅,远山芳草映残霞。”“惆怅”是正话反说,“芳草”正是他此时好心情的投射。八月,徐铉为兵部员外郎,知制诰。三十六岁时又为祠部郎中,知制诰。

保大十一年,徐铉三十七岁,南唐大旱,车延规、傅宏利用监修楚州白水塘之便,强取民田,导致盗贼群起,楚州、常州犹为甚。关心民瘼的徐铉不可袖手旁观,自动请缨到楚州责难车延归,悉返民田。结果触怒了当权者,元宗听信谗言,认为徐铉“擅作威福”,十二月以“专杀”的罪名把他贬到舒州。在舒州待了两年,与第一次贬官相比,徐铉少了几分愤世嫉俗的恼骚,却多了几分潇洒豁达与幽默自嘲。试看作于三十九岁的《送彭秀才》“贾生去国已三年,短褐闲行皖水边。尽日野云生舍下,有时京信到门前。无人与和投湘赋,愧子来浮访戴船。满袖新诗好回去,莫随骚客醉林泉”这一“骚客闲人”的形象跃然纸上,褪去了年轻时戚戚于功名的浮躁和孤芳自赏的傲气,与平民百姓融为一体,短褐闲行,林泉醉酒。不再为利禄患得患失,以平常心对待得失成败,所以才自嘲是骚客,却没有一丝悲观失落的情绪。从仅仅关注一己命运的狭小空间中跳脱出来,进入了更广阔的境界。谪居舒州四年,徐铉再次被朝廷起用。

三、安乐闲人

元宗李中兴元年,南唐国势日衰,南唐军被后周大败,李去帝号,把江北郡县都献给后周。此年徐铉仍是中书舍人,写了《送史馆高员外使岭南》“东观时闲暇,还修喻蜀书。双旌驰县道,百越从轺车。桂蠹晨餐罢,贪泉访古初。春江多好景,莫使醉吟疏。”徐铉诗歌中多处出现“闲”,实是对朝廷的一种疏离感的反映,闲而自适,似乎还未嗅到战争的味道,缺乏足够的忧患意识,这与徐铉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连在一线有关,他确是为民请命,但是他在朝廷一直是以“闲人”自居,潜意识把自己排除在主流之外,自我排斥,扮演着“局外人”的角色。南唐的短暂兴盛很快过去,但是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的人没那么快清醒地认识“履霜,坚冰至”,处在安逸环境的人还在访古寻泉,称诵美景,沉浸在歌舞升平的美梦中。

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正月,赵匡胤建宋,取代后周。一年后六月,李卒,七月,徐铉护李遗体归金陵,十一月出使岭南,写了《奉使九华山中涂遇青阳薛郎中》“故人相别动相思,此地相逢岂素期。九子峰前闲未得,五桥上坐多时。甘泉从幸余知忝,宣室徵还子未迟。且饮一杯消别恨,野花风起渐离披。”《南都遇前嘉鱼刘令言游闽岭作此与之》“我持使节经韶石,君作闲游过武夷。两地山光成独赏,隔年乡思暗相知。洪涯坛上长岑寂,孺子亭前自别离。珍重分岐一杯酒,强加餐饭数吟诗。”徐铉还是逍遥自在的闲人,置身于大自然中,与文人唱和。李煜所营造的平静祥和,游离于硝烟之外的南唐只是假象,只待时间来捅破。活在假象之下的人难有黑云压城,草木皆兵的焦躁情绪和国难临近的消极反应。

徐铉五十三岁的春天拜尚书左丞。一个月后,改工部侍郎、翰林学士。国势日衰之时,徐铉却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二月,与李煜及群臣游北苑,饮酒赋诗,吟咏出《北苑侍宴杂咏》组诗,其中《北苑侍宴杂咏诗水》“碧草垂低岸,东风起细波。横汾从游宴,何谢到天河。”草也是以生机勃勃的形象出现,正揭示出诗人此刻的愉悦心情。一年后,徐铉与汤悦、徐锴相互唱答,有诗《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西掖新官同贾马,南朝兴运似开天。”“闲歌柳叶翻新曲,醉咏桃花促绮筵。少壮况逢时世好,经过宁虑岁华迁。”称现在南朝运势兴盛,国泰民安,自己恰逢好时世,有闲情逸致歌唱醉咏。“时世好”确实很讽刺,徐铉未看清历史的发展潮流,暂没察觉宋国正在酝酿的危机。围绕着李煜身边的宫廷诗人就像泡在温水中的青蛙,失去警惕的心理,安逸地等待水沸。还有《右省仆射相公垂览和诗复贻长句辄次来韵》“西院春归道思深,披衣闲听暝猿吟。铺陈政事留黄阁,偃息神机在素琴。玉柄暂时疏末座,瑶华频复惠清音。开晴便作东山约,共赏烟霞放旷心。”“闲听”猿啼,抛开政事,过着的是半仙的写意生活,城外烽烟四起,城内却波澜不惊。徐铉此时仅仅关注个人的命运与书写生活意趣。

再看作于这几年的诗歌,《和太常萧少卿近郊马上偶吟其一》“田园经雨绿分畦,飞盖闲行九里堤。拂袖清风尘不起,满川芳草路如迷。林开始觉晴天迥,潮上初惊浦岸齐。怪得仙郎诗句好,断霞残照远山西。”《奉和御制春雨》“祁祁甘雨正当春,草树精神一倍新。匀洒农郊偏长麦,缓飘花槛不惊人。密随宫仗环青辂,普逐皇恩下紫宸。霁后楼台更堪望,满园桃李间松筠。”“夹道建秋千。仙乐来天上,祥光起日边。游丝轻冉冉,芳草绿芊芊。圣制如春色,周流遍八埏。”没有半点硝烟的味道,仿佛生活在和乐安康的太平盛世。草皆“芳草”,战火将要蔓延到南唐,芳草还能长青吗?

四、落魄闲人

好景不常在,美梦终有惊醒的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四年,十月,李煜闻宋灭南汉,始觉大惧。十一月,李煜派遣其弟向宋朝进攻,去掉唐号,称江南国主。四年后的十一月二十七日,金陵被攻破,李煜跪拜投降,五十九岁的徐铉及李煜跟随宋军北行。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九年,正月,徐铉授太子率更令。这只是一个不被重用的闲职。十一月,徐铉进入翰林学士院。这仅仅是宋朝给他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徐铉虽受到宋太祖的礼遇,但不被重视。后来才受到宋太宗的赏析,徐铉为了报恩鞠躬尽瘁编修了《说文解字》《文苑英华》《太平御览》诸书。但入宋后的诗歌,如《和陈处士在雍丘见寄》“衰薄喜多幸,退公谁与闲。高人乘兴去,相望两程间。卷箔有微雪,登楼无远山。清谈胜题赠,何日杖藜还。”《送坊州贾监军》“圣主欲东封,怜君四护戎。乡心经霸岸,诗思省豳风。旧业今成旅,朱颜已变翁。忘怀一杯酒,闲夜与谁同。”此时的心境已经转变,俨然成为一个“落魄闲人”,写不尽的沧桑与辛酸,只能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才华虽然被再次挖掘,也意识到必须尽力效忠新主,可惜时过境迁,自己不再是主人。成为受宋朝尊重的“客人”已不容易,理性告诉他只能努力扮演安分的的“客人”的角色。内心却强烈感受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漫漫闲日与谁磨的寂寞困境,这种自我疏离和自我贬斥融进了漂泊无依的凄楚和对故国旧业的无限思念。被边缘化的“闲人”唯有借谈玄、喝酒排解心中的苦闷。徐铉的心情从不畅顺,他的满腹恼骚也不敢对朝廷发,只能跟友人抱怨。

再看《吴王挽词其一》“倏忽千龄尽,冥茫万事空。青松洛阳陌,荒草建康宫。道德遗文在,兴衰自古同。受恩无补报,反袂泣途穷。”“芳草”已变成“荒草”,人如朽木,心早已被掏空,失去希望与寄托。感叹吴王的同时也是在叹息李煜与自己。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眷恋之情。“万事空”即一切可能的念想都消失。

徐铉清醒地知道为“贰臣”必须小心翼翼,谨小慎微,诗歌不能直抒胸臆,“荒草”是避嫌心态的曲折表达亦是此时的心境。

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说徐铉的《骑省集》三十卷中前二十卷是南唐时所作,后十卷是入宋后所作。入宋后的作品反映了小心翼翼的“贰臣”心态,诗作中表现为对政治的疏离,实是内心的退缩,以俘虏的身份立于宋廷,徐铉深知自己的身份,诗作更多地倾向于关注自我的内心世界。徐铉不评论政事,转向校对书目。

小结

徐铉诗歌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上面四个时期,经历富贵闲人、忧愁闲人、安乐闲人与落魄闲人的转变。入宋后,诗中的“芳草”意象转变为“荒草”意象,由此反映出心境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后晋)刘.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吴在庆、傅璇宗.唐五代文学编年史[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5]张兴武.五代十国文学编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6]彭定求.全唐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篇7

一、变量、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选用的变量有:我国物价水平,用我国消费者价格水平(CPI)衡量;表示国内控制变量的有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货币供应量(M1);表示国外控制变量的为国际物价水平,以国际能源商品价格指数(WEI)衡量,该数据综合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价格得出,比之前大多数研究中采用石油价格能更全面地反映出外生供给冲击;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为间接标价法下的名义有效汇率;为考察2005年汇率改革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本文引入该虚拟变量DUM。DUM的值取2005年7月之前(包括2005.07)为0,其余取1。将DUM与名义有效汇率的交互形式引入模型中,记为DUMLNEER(DUMLNEER=DUM*LNEER)。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故本文选用1994年1月到2013年10月的月度数据。对上述数据进行X12季节调整后取对数,分别记为LCPI,LGDP,LM1,LWEI,LNEER。本文计量分析均利用Eviews6.0软件完成。

二、实证分析

首先分析i=0时,此时模型(2)可以写为1.平稳性检验在实证分析前,为避免计量分析中出现“伪回归”问题,先对相关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本文使用Dicky和Fuller的ADF检验(AugmentDicky-Fullertest)。结果表明,在5%的置信水平下,各变量都是非平稳的,经过一阶差分后均转化为平稳序列,即均为一阶单整序列。2.协整检验具有相同单阶整数的变量间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即可能是协整的。本文采用Johansen(1988)、Juselius(1990)提出的基于自回归模型的JJ检验对变量LCPI,LGDP,LM1,LWEI,LNEER,DUMLNEER进行多重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变量LCPI,LGDP,LM1,LWEI,LNEER,DUMLNEER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3.GARCH估计对模型(3)进行OLS估计后,结果如下:对该结果进行条件异方差的ARCHLM检验,得到在滞后阶数p=1时的统计结果: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说明存在ARCH效应。通过计算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得出残差序列服从GARCH(1,1)效应。利用GARCH(1,1)方法重新估计模型(3),结果见表3。分别对i=1,2,3,4时的模型,采用相同的思路进行处理,发现均可用GARCH(1,1)方法进行估计。由于篇幅所限,此处仅列出GARCH(1,1)估计的最终结果,如下表3:4、实证结果分析表3给出了汇率变动对汇率传递水平影响的结果。由于本文中变量均采取对数形式,所以估计出来的系数代表相应的弹性。模型(3)是考察当期汇率水平对国内物价指数的传递效应。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国际能源商品价格指数对CPI均有显著正效应,这符合预期结果。综合分析模型(3)-(7)的结果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只在当月和滞后两个月内显著;国际物价水平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随时间呈逐步下降趋势,并且在滞后三个月和四月的汇率水平间跳跃性减小了约0.035的水平;货币供应量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在滞后一个月后开始表现,并在四个月内逐渐增加到0.100119。交互项虚拟变量DUMLNEER在几个模型回归结果中均显著不为零,这表明2005年7月21日的汇率改革对我国汇率传递效应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系数均为正,符合预期:此次汇改提高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明显增加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滞后三个月的名义有效汇率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其余几个模型回归结果中汇率水平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模型(3)的回归结果表明在2005年汇改前,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上升1%,国内物价水平上涨0.0943%,汇改后增加为0.1035%,即人民币的升值促进了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模型(4)-(7)的回归结果表明,汇率对四个月后的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在汇率改革之前显著为负的,对三个月后的物价水平影响不显著,这表明汇改前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存在时滞,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会促进一定时期后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且这验证了我国市场价格黏性的存在,同时间接表明我国汇率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汇率升值后,价格调整的黏性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当月以人民币表示的进口价格上升,出口价格基本不变,国内物价水平上升,一段时间以后,升值的效应表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下降,相对价格的改变影响了进出口,使得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但我国近年来汇率处于持续升值的趋势,所以考虑当月汇率升值及2005年汇改的综合影响后,仍然表现为汇率升值促进了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五个模型回归出来的结果显示汇率传递系数较低,这一结论与以往汇率升值与国内物价水平负相关的结论不同。上述结果符合我国自2006年以来人民币升值与CPI同时高企的“双通胀”现状。2005年汇率改革之后,汇率弹性增加,汇率变动的幅度加大,同时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及我国“双顺差”的经济现状,人民币基本保持持续升值的态势,从而产生的市场升值预期使得大量短期资本(投机热钱)涌入国内市场,进一步推动了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

作者:王博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篇8

关键词:弱光 人像 聚光罩 棚拍

摄影爱好者都喜欢为别人拍照,但当光线不足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放弃继续拍摄。虽然光线不足会给拍摄带来很多的不便,但是从某些层面来讲,也创造了其他拍摄效果的可能。在弱光下拍摄可以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摄影效果,特别是在专业的室内摄影中更能体现出来。

一、 室内弱光摄影应注意的问题

1、关于设备

户外摄影较为常见,主要利用户外光线选择拍摄内容。在户外拍弱光效果,一般都在清晨、夕阳西下和夜间。在室内拍摄弱光也分专业用光和非专业用光,专业用光指在摄影棚内拍摄,非专业指现场光和夜间自然光。摄影棚内拍照我们叫“棚拍”,它的用光设备较多,有背景布、反光伞、中型柔光箱、大型柔光箱、反光碗、挡光板、聚光罩、透射伞、专业反光板等等。

棚拍是比较专业的摄影技术,很讲究灯位的摆放,色温的多少,光的方向,光的品质和光的反差。首先,灯位的摆放分主灯光、辅助光、轮廓光和背景光,所以一般摄影棚最少有4盏灯为拍摄做准备。

2、室内摄影用光

在摄影棚内平时应用最多的平光(泛光)照明中,柔光箱的使用率是很高的,因为柔光箱比一般照明拍摄使人像整体看起来更加柔和、过渡自然。但是在弱光人像中几乎不用柔光箱,因为弱光拍摄具有一些自身特点,例如弱光摄影可以体现人物内心情感,能体现神秘的、喜剧的、窃喜的,甚至能体现男性更伟岸的一面和人物的轮廓美,所以必须用狭光灯来体现,聚光罩、挡光板也是非常重要的用光灯具。

3、关于反差

反差是一个场景中曝光最亮部分到最暗部分之间的差别,它直接关系到画面质量和造型风格。基于弱光摄影的特性,它和单一用光的方式拍摄出来的人物形象反差有时会很大。

二、室内弱光摄影拍摄的具体表现

弱光摄影的色调特点,就是我们所指的低调效果或深色效果。左图都是工作时拍摄的练习作品,这些作品能体现出弱光摄影的魅力。

1、单灯摄影

神秘、孤独和男性的魅力都能体现在这张作品上(图一),孤独的灯光从上往下打在模特的右脸上,高挺的鼻梁挡住了射来的光线,使人物的脸形成鲜明对比的效果。在中间部分,眼睛、鼻梁、唇形被聚光罩勾勒得清晰而又迷人,金色的头发也折射出光彩。

在拍摄这种单灯摄影时,很多摄影师喜欢使用黑色背景纸或黑色丝绒来降低背景的细节效果,我选用的是黑色背景布和聚光罩。聚光罩用来拍摄男性硬汉的形象比较适合,通过模特的身高来确定聚光罩的高度,在角度的调整上是要反复多次的。在拍摄时,模特的眼睛最好不要直视,因为光线的集中曝光会闪到人眼。针对这张作品,必须选轮廓清晰鼻梁高挺的男生模特,只有这样才能在单灯拍摄中突出聚光罩的魅力。

2、双灯摄影(一)

图二中若隐若现的眼神,微露的鼻梁和胸肌,从头上撒下的光影加上蓝绿色变化的背景,给整个画面带来一种和谐的美感。

在这一张作品中我选用了蓝色背景布,模特则是选用一个个子瘦小,有点小肌肉的男学生,除了鼻梁高以外,其他特征并不明显。模特希望整个拍摄能获得明显的舞台效果,这次我将聚光罩换成碗型闪光灯,它的特点也是聚光性强,仅次于聚光罩。为了舞台效果,我在模特背后放置了一把带色滤片的挡光板的碗灯。

在拍摄之前,对于主灯(碗灯)的高度和模特的角度进行了多次调整和预拍。在完全调整好时,我要求模特变换造型,用外套后面的帽子来增加神秘感,果然拍摄效果极好。由于闪光灯没有直接打在背景布上,所以天蓝色的背景布变成了深蓝色的效果,带色滤片也给整个效果增色不少。这张作品的成功在于顶光的曝光输出比例,以及模特身高与顶灯高度比例调整得非常好,非常到位地表现出模特的形象气质。

3、双灯摄影(二)

调皮有主见的男模特,在拍摄这张作品(图三)时张力十足,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追拍,模特姿势很多,造型丰富,可塑性很强。这也是一幅双灯摄影,构图打破了固有的稳定模式,视觉中心偏左,模特的头几乎要冲出画面,泛红的肤色和偏黄滤片打出的背景色使整个画面鲜活起来。头上的灯光打下来照亮了模特的脸颊,鼻子高挺,深陷的眼窝和高鼻子下的阴影使脸部特征更加明显。模特微带笑容的脸展现出在拍摄中意犹未尽的乐趣。

在拍摄时,摄影师应注意模特的身高和模特的性格特点,并多和模特沟通,也可以试用几种灯位拍摄,争取最好的拍摄效果。在曝光量上,我使用的是1/125 F13,色温定的偏暖色,但光用得较强硬。整张作品成功之处在于模特的张力体现较好,对色温色调把握较准。

篇9

关键词: 市场导向 外语人才素质 内涵体系

今天,随着“地球村”概念的出现,世界经济“全球化”,教育表现出“国际化”和文化发展的“世界化”。国外外语人才培养的经验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注意吸纳和遵循的“语言和内容相融合学习”原则,更加注重知识结构的宽泛、实用和综合;人才发展的融合、交叉和复合。

单一的外语人才已经不适应市场要求,精通国际经济贸易、公司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就业市场上颇受青睐。相对于过去那种针对性不强、定位不够清晰的通用英语,企业更愿意招聘“双料”人才,即“外语+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语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改变了传统的衡量人才的标准。在新形势下,只拥有外语知识远远不够,还必须拥有相当宽广的知识面,只有具备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管理交际能力和较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外语人才的需要。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彻底转变观念,下大力气改革传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外语教育中专业设置过窄、知识面不广、教学内容陈旧、专业知识单一及外语人才培养与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不相适应等一系列问题。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外语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尽快提高我国外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培养大批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外语人才。

一、顺应时代要求,为经济发展提供适销对路的外语人才

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需要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外语在外交、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大势所趋。

1.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

扎实的基础主要指的是外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与外语的实际应用技能,还要有相关的文化知识,如外国的语言、风俗、文化和某一专业的基本知识,包括:外贸、金融、历史、法律、科技等专业,并以外语从事某一专业工作。

2.较强的运用能力和较高的素质

较强的运用能力,主要是指实际应用外语知识,符合专业知识,重复获取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较高的素质,主要是指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等在内的全方位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关键,生理和心理素质是保障。

(1)思想道德素质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其素质的核心,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内容。外语人才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他们要有献身事业、报效祖国的准备,要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要具备优秀的人格、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诚信等高尚的精神境界。

(2)文化素质

一个人的文化素质是其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外语人才的文化素质不只是你所掌握的语言知识,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你的语言或文字的表达体现出来、通过你的举手投足反映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

(3)业务素质

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外语知识和较高水平的外语应用能力,还要掌握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力争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因为只懂外语不懂专业,是胜任不了的。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通,既要了解外事、外经、外贸、法律、金融、旅游等方面的知识,又要熟悉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文化,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在知识倍增、信息高度发达、教育空前发展的今天,外语人才要想在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社会中求得发展,必须适应不同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不仅要运用所学知识了解所从事的事业,而且要具备获取新知识,从事新岗位的语言、知识及能力素质基础,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取足够多的新知识,以适应多变的工作环境,达到新的工作要求。

(4)生理和心理素质

包括人的动机、兴趣、信念、性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正确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是人们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其中心理因素主要表现为思维。在观察、注意、想象、记忆的基础上,发挥思维的核心作用,能力因素主要是创造力,在组织能力、定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创造能力的作用,体现一个人的健康心理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即指健康素质,包括信心、勇气和毅力,合格的外语人才应该适应各种社会环境,以全身心的热情投入自己所选择的事业中,以自信和勇气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有毅力、耐力、韧劲迎接面对自己漫长的成功之路,从而拥有美好的人生。

二、人才国际化,先要外语人才“国际化”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时代、智力与人才竞争时代,世界各国的国际分工和合作越来越密切。我们这样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应该掌握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以便向所有的民族学习他们的优秀文化和有用知识,和他们交朋友,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外语人才培养上,我们应当胸怀世界。人才培养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只教学几种通用的外语是不对的。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吃过亏。在较长时间内,我国外语人才培养只局限于少数语种。今天,我们不能因为政治、经济等其他原因而重蹈覆辙。

专业和外语都不能少,但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过去,我们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旨在为“没有专业”的英语专业提供更多的专业课程,使毕业生更好地为各行各业提供辅助服务。今天,随着跨国交流的增多,外语专业跨文化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要,不仅要精通政治、经济、社会体制,还要了解我国自己的历史、政治和经济体制,否则就无法代表我国进行国际对话与合作。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多方面的跨文化人才,复合型既包括跨文化,又包括跨学科。这个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涵盖面还要更大一些。

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优秀的外语人才,不论其知识结构是哪种类型的综合和复合,但归根结底他们是外语人才。因此,我们要着重培养外语人才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要从丰富本学科的内涵入手,增加本学科范围内的专业课程,增强语言文化知识的系统性。对此,许多有识之士指出,与其提出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不如下大力气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潜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高层次外语人才。

三、加强人才素质教育,当好地方政府的助手

河南建设文化大省,最根本的目的是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河南科技大学近年来把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外语专业,努力造就“一专”(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两会”(会英语、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四有”(有较宽知识面、有较强表达能力和工作能力、有国际视野、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通过多年的努力,河科大培养的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有实干精神和创新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连续数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当好地方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为河南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玉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3(05).

[2]瞧秀梅.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3).

[3]陆忆松,邹为诚.教育叙事视角下的英语教师素质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3):68-75.

篇10

关键词:人民币;SDR;外贸企业;汇率

一、人民币加入SDR的背景及影响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中国逐步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中流砥柱,中国是否应当加入SDR(特别提款权)引起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注意。早在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曾对人民币“入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随后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015年中国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快人民币市场化进程,其中包括公布外汇储备货币构成、向外国央行等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采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特殊标准等。这些举措不仅为人民币“入篮”扫除了技术,也向国际社会释放了中国坚定金融改革、开放资本市场的积极信号,得到国际机构和投资者的赞许。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人民币正式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之后,加入SDR货币篮子的第五种货币,这也标志着人民币成为第一个被纳入SDR篮子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人民币加入SDR,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人民币加入SDR可以增加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使中国老百姓手中的人民币更加坚挺,同时也有利于企业跨境投资、在海外购买资源、技术和劳务等。从个人消费层面来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人民币、愿意接受人民币,未来人民币与外币的将不再存在兑换不便等问题,出国旅游和购物时频繁使用人民币并非遥不可及。人民币加入SDR还有助于拓宽国内居民的海外投资渠道。今后中国人可以更方便地到国外投资不动产、股票和债券。国外投资者也可更多地参与中国国内股票、基金、国债、P2P等投资理财。而且结算可以使用人民币,外汇储备可以减少,规避汇率风险。

二、人民币加入SDR对国内外贸企业的影响

外贸企业是指从事对外贸易或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在国家规定的注册企业的相关领域内,这些企业对合法产品有进出口经营权。它的业务往来重点在国外,通过市场的调研,把国外商品进口到国内来销售,或者收购国内商品销售到国外,从中赚取差价。就人民币加入SDR而言,所受影响最大的就应该是国内外贸企业。就以往经验而言,汇率变化浮动对国内外贸企业影响颇深,而与SDR关联最密切的就属汇率方面的因素,所以人民币加入SDR对国内外贸企业的影响就国内而言应该是最大的,它就像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有利之处在于:

(一)利于贸易企业资金往来。人民币货币国际化以后在网上成交的趋势就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也就是说我国外贸企业在与外国企业进行交易时可以把美金、英镑、欧元转化为人民币正常交易,在金融上付款收汇方面起到一个很大的杠杆作用。贸易双方企业降低了结算时汇兑的风险和成本,更多国家愿意同中国企业进行贸易交易,更多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此外,人民币纳入SDR后,人民币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从而规避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对于美元的过度依赖,可充分发挥其在贸易结算中的作用,用贸易伙伴国的货币结算交易而不再需要以美元作为中介,大大提高了效率。

(二)有利于出口企业。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外贸出口方向的形式大不如前,国家多次采用宏观调控以调高出口退税率来刺激外贸企业出口。人民币加入SDR后,货币形式得到认可,汇率风险大大降低,对外贸易出口企业将不再因为汇率问题而苦恼。就目前情况来看,人民币加入SDR后进入一个短期贬值的过程,而人民币贬值,相当于出口商品更便宜了,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因此对外贸行业来说,总体是利好。相关的对外出口行业的公司业绩预计也会有所增长,比如服装、机械、工程电子设备等行业。人民币加入SDR对国内外贸企业带来的弊端是:(1)造成人民币短期贬值将压缩以进口为主的中小企业利润空间。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由于跨区域上下游分工和产业内贸易的普遍存在,某一个经济体的币值变动及其对进出口影响,都将快速正向传导至其他链内经济体,人民币短期贬值后虽然对出口的拉动效应会被分摊、弱化,但对于以进口业务为主的我国部分中小企业而言,人民币贬值意味着要付出更多人民币与国外企业进行交易,因此交易成本增加,而中小企业主要盈利空间就是依靠微薄的汇率差价赢取利润的,所以面临人民币短期贬值以进口为主的中小贸易企业利润空间也会缩小。(2)汇率的短期贬值,并不利于外贸企业的长远发展。汇率的贬值这对外贸企业而言,短时间是不会有很大的改变,假如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状态并不利于外贸企业的发展,虽然汇率贬值在短时间内会对国内外贸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带来颇丰的利润,但长此以往,国内的外贸企业会失去危机意识,企业竞争性逐渐降低,创新能力不再提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会逐渐遭到其他新兴的、更具创新意识和竞争力的企业的淘汰,而中小类的外贸企业在我国外贸企业中占重要地位,汇率的短期贬值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外贸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外贸企业应对措施

(一)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中央银行方面应当予以及时的宏观调控,及时控制、调整汇率下跌程度,扩大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水平,加强人民币在世界范围的应用程度。这将会使人民币贬值对外贸企业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从近期一些主要经济体货币贬值情况看,其对出口的拉动效应远小于贬值幅度。就国家而言,国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进行一个宏观调控,避免我国外贸企业在人民币加入SDR一举后遭受更大损失,维护我国外贸企业的一个稳定的发展。

(二)国内外贸企业努力提升自身实力。国内外贸企业本身应加强与国外企业的交流和沟通,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适应现代经济新形势。在产品制造方面,提升现有产品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在产品供应方面,开拓新兴市场,拓宽产业结构;在产品销售方面,加强人才培养,塑造产业品牌形象;在产品创新方面,提升产品的创新性,不断开发研究更新颖的产品;在人员管理方面,高薪聘请海外高级管理人才,提升团队综合素质,建设高素质骨干队伍。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