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范文
时间:2023-03-17 05:2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诗文阅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了解文化情感历程,赏析作品,以情感融入。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古诗文尤为灿烂。纵观古诗文文化历史,我们发现:不同社会环境,文化时期,表现的情趣、理趣和主旨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缀文者多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投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说明了“情”对于创作者和欣赏者所起的作用是何等重要。
中国的古诗文以情取胜,就要引导学生从情感入手来正确理解古诗文作品。由于中学语文古诗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有爱情友情,焉能忘怀的;有伤秋悲春,低吟浅唱的;有恬淡闲适,任我逍遥的;有天涯游子,思乡念亲的;有奇思妙想,自成境界的;有宦海浮沉,报效祖国的;还有红颜薄命,绵绵多情的等等。在这些浸透着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诗文中,不仅蕴藏着作者人生的际遇,还有时代的风云交会;诗歌王国里的绚烂多彩,也蕴藏着五千年来的悠久文明,中华民族的情感历程。而我们的学生由于文学水平、艺术爱好、性格特点、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和差异,对作品的感受、理解就会不同。
为此,在教学中,就要帮助学生对作品背景、语言、意境、情感的分析去完成认知过程,用心灵去感悟它,乐其所乐,悲其所悲;爱其所爱,憎其所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文化的熏陶。
二、挖掘古诗文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精美的古诗文往往只给读者提供一个艺术框架,它用有限的语言引导读者进行无限的想象,进行审美的创造,生成丰富的“意外之象”。作者为了表达一定的意念情感的需要而选择的能够引起某种联想的具体物象的语言艺术形象,它是作者观念的物化,是作者充分调动语言的意象性、可知性,用无言胜有言去唤起读者强烈的五官感觉印象,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的具体表现,用语言、回味来创造“意象”,立“象”以尽意。
在教学中,许多古诗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空间: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的“空里流霜不堂飞”,为了突出月夜的寒冷幽寂,诗写了“飞霜”。空中的“飞霜”,本是违背常理的,但“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于意”,它却比实际现象的形象更真实、更典型,因而更美。还有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种借助于现成的意象来表达某种特定情思的艺术手段,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借助了月亮这一自然物象,“月”在我国文学作品中有思人、思乡的特定内涵,而留下了“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给人以无限美好的想象。
三、以旧翻新,借诗词增文采,添才情。
古诗文的语言精练、含蓄、意味深长。或优美流畅,或平仄起伏,读来琅琅上口。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如果能引导学生写作时恰当地借用几句古诗文名句表情达意,就会使学生显示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不同一般的写作功底,为作文增光添彩,且读来韵味无穷。再让学生学以致用,以旧翻新,就能凸现学生的文学功底和内涵。比如学完《春望》可引导学生这样翻新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风雨声,作业知多少。”以此来抒发读书的辛苦,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学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可翻新为《六月二十日考场大作》:“静坐考场心不慌,尚思考题答案来。一生只为活精彩,敬赠放翁笔下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篇2
关键词:对比;古诗文;比较;阅读
古诗词、文言文一直延续传统的“译―讲―背”的教学模式,师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对字、词、句的机械记忆与理解之中,只用少量时间解读文章内容和写法,偏离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颇有丢掉西瓜专拣芝麻的嫌疑。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在实施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必须巧设对比点,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才是文言诗文教学的一条捷径。
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在古诗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比较
对于同一个作家来说不同的生活境遇会在作家心目中留下特定的烙印。教师引领学生分析理解作家某一时期作品时,如果能将这一作家其它时期作品补充进来,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既能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如学清照前期作品《如梦令》时,就可以把把她前期作品《点绛唇》及后期作品《醉花阴》、《武陵春》放在一起阅读。学生比较分析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在比较分析中教师适时引入时代背景,这样学生对李清照的个人生活、苦难经历及李清照的作品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容易整体掌握李清照诗词特点。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分析作品内容是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进行比较阅读的关键点。
二、同一作家相同境遇下的作品比较
同一作家同一境遇下作品会有一个统一的感情脉络,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思想的,即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来表现自己思想的,这样会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如南唐后主李煜沦为阶下囚后写了《虞美人》《相见欢》等很多词,教学中让学生比较两首词是如何抒发作者的离愁的,学生就会会发现作者善于将抽象的“愁”进行物化的惯用手法,“愁”被比喻成“一江春水”、“乱丝”后,形象、具体、可感,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回顾有关写“愁”的诗句,深化对物化手法的理解,再运用物化的手法写一下自己的“愁”,就能学以致用。
再如,苏轼被贬期间写过许多作品,这些作品按词风可分三类。一是豪放风格,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最具有代表性;二是旷达风格,写景抒情以联想想象的奇特和飘逸空灵的豁达胸襟见长,《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能体现苏轼的思想和性格;三是婉约风格,以委婉细腻的文笔和哀怨伤感的悲伤情绪立足,《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等在诗词数量上占有一定比例。教师教学时合理整合资源,在苏轼作品的比较阅读中全面而立体的感知苏轼其人、其词,那么在内容复杂的苏词中他经世济民的抱负,特立独行的政治见解,耿直敢言内外如一的性格就会跃然纸上。再来理解他《记承天寺夜游》时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复杂情感就不难理解了。这样的系列化教学远比一首一首单兵教学效果会更好,学生认识会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
三、不同作家不同风格作品进行比较
对于古诗或文言文来说总有一些作品风格迥异,教学过程中若能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不同之处,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鉴赏古诗文的水平就会显著提高。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豪放词,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它和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李清照的《醉花阴》、晏殊的《浣溪沙》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这样学生就会对宋代豪放词、婉约词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入的认识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风格,了解这些风格流派产生的原因和社会背景,有助于构建文学史脉络。这种做法打破了教材的内容体系,虽然要多费一些课时,但是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及鉴赏能力的提高极有好处。
不同风格作品的比较关键要抓准对比点。学生通过鉴赏了解豪放词与婉约词不同之处在于作家笔下的物象是不同的,豪放词中经常出现体现阳刚之美的“大江”(“大江东去浪淘尽”)、“沙场”(“沙场秋点兵”)等物象;而婉约词中则经常出现体现阴柔之美的“花”(“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柳”(“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物象。
四、同一主题下不同风格、不同内容、不同体裁作品的比较
第四学阶段有许多经典的文言文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曹刿论战》、《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学习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作品在反映主题上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如《曹刿论战》中“政治上取信于民”的思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人和”思想,《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醉翁亭记》中“与民同乐”思想,这些思想都是“民本”思想的体现,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当引导,能够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更好地传承国学的精粹。
五、同一风格不同作家作品的比较
风格相同的作品,由于出自不同作家手中所以风格也不尽相同,教师引导学生同中找异,学生会对某一作家的作品有一个更深刻的把握。如同是豪放词苏轼的作品、辛弃疾的作品、岳飞作品就有不同之处。苏轼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豪放中展示旷达;辛弃疾的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豪放中流露无奈,岳飞的作品《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豪放中尽显苍凉。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策略
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又是一个难点内容。古诗文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将人、事、物进行描述与概括,而这些内容又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有较大的距离,因此,学生们在学习古诗文是不能很好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和意蕴,这时候就要发挥我们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多样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能力。
一、以“读”奠基础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诵读古诗词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古诗词时,诵读至关重要,它是学生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是升华学生情操的关键。在读诗文时,笔者常常从两方面着手。
1、字正腔圆的读
在小学阶段就学习古诗文,对学生们来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毕竟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我们不要操之过急。笔者在教授小学生古诗文时,先从读开始,并要求他们字正腔圆的读。其中字正腔圆的读包括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全文。这个环节比较简单,但是也很关键,所以,笔者一般让学生读3遍到4遍,这样以来学生们读诗文就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有板有眼的读
古诗文讲究对仗、押韵,讲究音韵的和谐,所以让学生有板有眼的读就要让学生注意诗文的韵脚、平仄、节奏及重音字的读法和升降调的处理。在激昂出激昂、在委婉出委婉、在动情时动情,这样我们才能引领学生批文入情,让学从字里行间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感情。比如,在讲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笔者让学生先划分出节奏,接着让学生注意诗文的平仄、最后指导学生在读“每逢佳节倍思亲”中读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受,要想读出这种感受就要放慢语速、读准重音——“倍思亲”这三个字,只有这样一步步的引导,学生才能更好的走进诗人、走进古诗文。
二、以“释”解诗意
古诗文的语言都是通过高度凝练而概括出来的,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们不是轻易的就能了解和掌握古诗文的内容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读课文中的注释以及会应用相应的工具书。当学生把这些基本的技能掌握了,才能更好的理解古诗文。
1、通过注释了解诗意
一般的古诗文都有一定的注释,这些注释都是解释诗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有目标的让学生去读,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诗文的内容,还培养了学生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就会自觉的进行学习了。
2、借助工具书明确诗意
有的诗文仅仅借助注释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查阅工具书来明晰诗文的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常常鼓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的资料或工具书来了解、掌握诗文的内容。比如,在教授王安石的《元日》时,有这样一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曈曈日”该怎样理解,这就是一个难点了,笔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查阅相关的资料来理解此内容。通过查阅资料,学生知道了“曈曈日”就是由阴转明的朝阳,这样以来,学生们就能大概明白诗文三四两句的内容了。
三、以“悟”展个性
小学古诗文的教学虽然没有初中、高中要求那么高,但是小学里学习古诗文的步伐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而是要逐步领悟诗句背后所蕴含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隐藏的那份情、那种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抓住共性
古诗是诗人对一种事物、一种感情、一种认识等的高度概括,学生在理解时觉得很难,所以,我们在讲授一些古诗文的时候,可以抓住一些有共性的内容来讲授。比如,在讲授《元日》时,我们的教师就可以借助我们身边的民俗来引入,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感受诗人的情怀,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抓住共性来学习诗歌内容的。
2、理解意象、意境
意境是诗歌的根本,要想快速的理解和读懂诗歌就要分析意境。只有抓住诗文的意象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文的意境。比如,在教授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首诗中,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本诗的意境,但是本诗的意象比较好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诗的内容,教师就要从竹子的意象讲起,在古诗中,竹子刚柔并济、清正有节、凌寒不凋、遇风不折,它有一种“韧”的精神内涵。当教师把这些内容逐一告诉学生后,学生们就能很容易的理解本诗的意境了。
四、以“拓”促提升
对于小学生来讲,拓展诗词内容是比较难的,当笔者讲,以“拓”促提升的策略时有的人也许认为笔者在讲授此诗时还拓展课外的内容,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小学阶段,小学语文课标对古诗文的要求还是比较低的,加之学生的能力水平还有限,拓展太多的课外内容可能会画蛇添足。笔者讲的“拓”其实是对课本中诗文内容广度的拓展,笔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诗。笔者在操作此教学策略时,往往进行一些文本补白,从而提升学生对诗文本身的感受和理解。比如,在讲授《江南春》时,笔者发现本诗的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中有一组色彩特别鲜明的词,那就是——绿和红,笔者让学生想象这两种颜色交汇时展现的画面,这样以来,学生就能在文本补白与想象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春的景色了,尤其是哪种生机盎然的景象。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拓展一些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与情感体验,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以上是笔者指导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四部曲”。当然,指导小学生学习古诗词还有多种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探讨了。
参考文献:
[1]曾扬明.小学古诗词教学常用策略思考[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1年05期.
篇4
原题
(2009・南京)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题目。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瀑行青壁问,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江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裂缝。③掉:摇动。
1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盼一组是( )
A 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B 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 疾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疾矣
D 山行之极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无从致书以观
B 或以钱币乞之
C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 皆以美于徐公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4 以上诗文都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一个表现水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
(1)《次北固山下》
(2)《小石潭记》
(3)《观第五泄记》
5 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
解读:这道试题的出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诗文一体”。以往各地中考“古诗词赏读”与“文言文阅读”历来都是分块考查的,前者侧重考查对古诗词思想内容、情感主题的概括和理解能力,及对生动传神的字词、蕴含丰富的名句的品味赏析能力:后者则’侧重考查朗读节奏停顿、常用实虚词的意义用法、重要语句的翻译,及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概括、写作特色的简要分析等知识点和能力点。而像这样围绕某一个专题将古诗与古文作为一个阅读整体来设题考查,无疑是一次突破与创新。该题围绕“都描写了‘水”’的专题,选取了一首古诗、两篇古文,从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文言语句的翻译、内容情感的概括和理解等角度,考查了初中学生应该具备的“阅读浅易文言文”和“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能力。显然。这种“诗文一体”的阅读方式增强了考查的综合性,提高了试题的难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因此,这类试题较为适宜文化教育发达地区使用,而对文化教育欠发达或薄弱的地区应慎用或不用。
篇5
摘要:所谓批判性思维,即无论是对待别人的观点还是做出自己的推论,都带着一种质疑的意识和审慎的态度,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或严密的推理。即使在高三复习和解题训练中,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也很必要,而且也有很多机会。在解题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审慎、严谨的态度,不轻易接受结论;培养学生包容、开放的心态,不固守标准答案;培养学生推理、联系的能力,不拘泥只言片语;培养学生追问、深究的意识,不轻易放过疑惑。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高三复习 古诗文阅读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批判性思维对人一生的长远影响,并努力尝试把批判性思维渗透到各科教学。但若要把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贯彻到高三复习教学中,不少人还是会有顾虑:相对统一的答案能批判吗?有限的解题时间来得及批判吗?命题人反复推敲的材料有必要批判吗?
我觉得这里有对批判性思维的误解:以为批判性思维就是质疑、否定、求异,考试也来这一套是会吃苦头的;或以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高大上”甚至“有闲”的活动,“试卷”或“分数”层面的工作还得靠老办法。其实,批判性思维是中性的,并不刻意指向否定;批判性思维也是实用的,不是象牙塔里的纯粹思辨。我理解的所谓批判性思维,即无论是对待别人的观点还是做出自己的推论,都带着一种质疑的意识和审慎的态度,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或严密的推理。检查或推理发现是错的,就拒绝它;发现是对的,就相信它,当然,在相信的同时还要看一看有无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批判性思维不预设某个现成的观点是对的还是错的,批判性思维的结果有可能是否定,有可能是肯定。
也有对高三复习的误解:认为做高考(模拟)习题的目标就是靠近答案,怎么能批判呢?其实,很多答案就是批判性思维的结果。而且,答案也未必字字珠玑,为什么不能批判?
甚至还有对语文的误解:认为语文的事情不容易说清楚,认为学好语文关键看语感,多读多练多积累就会有语感。其实,语文的思维要求是很高的。所谓的语感,很大一部分是反复思考语言材料的结果。
即使在高三复习和解题训练中,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也很必要,而且也有很多机会。
我在带着学生复习时就发现,很多习题必须用到批判性思维,很多习题都可以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下面,就以古诗文阅读为例来说明。
一、培养学生审慎、严谨的态度,不轻易接受结论
一轮复习梳理《〈史记〉选读》的知识点时,遇到了这样两例加点字解释:
【例1】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魏公子列传》)
加点字“摄”,答案解释为“提起”。似乎也能说得通(仿佛这样可以防止登车时衣服碍事)。我提醒学生不要放过,进一步思考和想象:解释为“提起”会不会带来什么问题?学生很快就想到,提起衣服还可以理解,提起帽子就说不太通了,想想那动作和情境,就觉得不合理。还有学生补充:“这样可以表现侯嬴懂得礼仪,对公子尊重。”但紧接着又有学生纠正:“懂得礼仪有可能,但‘尊重’说不通,这和后面故意表现的傲慢以及观察公子为人、衬托公子形象的实际动机有矛盾。我觉得就是表现出一种气场和派头。”
只一个“摄”字,牵引出了一个互动的批判性思维过程,同时又涉及语境、语义、逻辑、情理、人物等诸多要素;反过来说,正因为运用了批判性思维,学生才能够摆脱歧义和谬误的困扰,耐心分析,综合权衡,做出相对合理的判断。像这样的情形,在高三复习中实在是很多的。
【例2】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刺客列传》)
加点字“乃”,答案解释为“才”。当然,翻译为“才”是说得通的,看起来还显得语气比较强烈。但是,仔细想想,这一定是唯一的解释吗?有学生提出来可以解释为“就”。我让他们比较一下哪一个更好。最后,大部分学生同意改为“就”。因为“才”表示必要条件,无之必不然,有之不必然——没有樊於期的人头就肯定不能杀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头也未必能杀秦王;“就”表示充分条件,有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结果,有了人头就一定杀得了秦王(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杀秦王就一定要取樊於期人头)。荆轲面对“为人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画出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同样,荆轲后来对樊於期展示的画面“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也是这一愿景的体现。他从来就没有很客观和严谨地说:“虽然有了樊将军的人头我也未必能取秦王的性命,但没有樊将军的人头我肯定刺杀不了秦王!”
当然,荆轲用这个字究竟是表达怎样的逻辑,我们已不得而知,但细致地批判和辨析,找到尽可能合理的解释,并在其中运用我们的智慧,不也是我们阅读的一项重要任务吗?
二、培养学生包容、开放的心态,不固守标准答案
如解读辛弃疾的《定风波·暮春漫兴》: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题目:下阕中“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内涵丰富,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指没有春风吹拂,花儿自难绽放,出人意料的转折中包含着词人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期待。
答案的解读固然是一种理解,但“花开元自要春风”为什么不是曲折地表达对朝廷不降春风的不满呢?毕竟词人已至暮年啊!再深一步想,还有其他意思。这里有一个矛盾,今日残花乃是昔日鲜花,今日催花谢的是春风,昔日催花开的也是春风啊!所以,花,你莫怨,当初盛开不也是因它吗?这里面感情就微妙了,有无奈,也有一种宽慰,还有一点通透和觉悟。而且,不往政治上靠也未尝不可,就是一种人生况味。也不要把辛弃疾想成任何时候都跃跃欲试或愤愤不平,人家也会有各种不同的心境和思绪。
三、培养学生推理、联系的能力,不拘泥只言片语
语感很重要,但教语文也不宜过分强调语感、直觉,否则会把语文教学观导向神秘主义甚至“不可知论”。“语文的事情很难说”的悲观论调或“语文只要多读书就可以”的简单断言,就是这种语文教学观的表现。其实,很多语感和直觉建立在反复思维训练的基础上,有些语感,其实就是一种快速的逻辑推理。在阅读分析中,要重视文本在逻辑上的自洽和一致,并据此来解读、解题。
如解读苏洵的《孙武》片段:
吴王阖庐之入郢也,武为将军。及秦楚交败其兵,越王入践其国,外祸内患,一旦迭发,吴王奔走,自救不暇。武殊无一谋以弭斯乱。若按武之书以责武之失,凡有三焉。《九地》曰:“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而武使秦得听包胥之言,出兵救楚,无忌吴之心,斯不威之甚。其失一也。《作战》曰:“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且武以九年冬伐楚,至十年秋始还,可谓久暴矣。越人能无乘间入国乎!其失二也。又曰:“杀敌者,怒也。”今武纵子胥、伯嚭鞭平王尸,复一夫之私忿以激怒敌,此司马戍、子西、子期所以必死仇吴也。勾践不颓旧冢而吴服,田单谲燕掘墓而齐奋,知谋与武远矣。武不达此,其失三也。
题目要求学生翻译画线句子“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这有一定难度。但是注意,这一段内容用作者的话说是“按武之书以责武之失”,就是用孙武的理论来评判孙武自己的实践,批评其过失。总共列举了三个方面:一是“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他自己没做到;二是“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他自己也犯了这样的错误;三是“杀敌者,怒也”,他自己也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这下就好办了,要翻译的话是观点,后面的是例子或反例,完全可以相互参照。什么是“久暴师”?“武以九年冬伐楚,至十年秋始还”就是“久暴师”的具体做法。什么是“诸侯乘其弊而起”?“越人能无乘间入国!”就是“诸侯乘其弊而起”的具体情形。
看2014年江苏高考的文言文题,解读柳宗元的《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亟待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
画线句子是一种观点,后面的内容则是符合这种观点的具体做法。不难看出,整个句子,除了“考诸古”,其他的内容后面都有提示。
再看2016年的全国卷的诗歌鉴赏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横溃豁中国”,学生容易理解为洪水决堤泛滥,但严谨的学生还会注意到下文中有“垂拱众流安”,这就矛盾了。应该服从哪一个呢?应该服从后者,后者直接负载着这首诗的主题。
四、培养学生追问、深究的意识,不轻易放过疑惑
如解读晏殊的《木兰花》:
木兰花
晏殊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
长于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题目是:“长于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两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这一联有比喻,有比较,很容易看出来,再解说一下诗句,猜测一下思想感情,一般不会严重失分。但真的读懂这首诗了吗?这里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抓住这个问题,就没有真正读懂这首诗。
篇6
古诗的语言具有含蓄性、跳跃性、精炼性的特点,教师在解读该类文本时,对于诗文的用韵、用律和用词,诗中的意象、意境和空白,都应有一定的关注。就古诗教学而言,教材在编排时对其言语形式的目标指向并不明晰。这就需要教师在解读古诗文时,对其“语用”目标有一定的关注,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下面我结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乡村四月》,谈谈自己对该诗的教学解构和语用点的选择。
一、关注选词,体悟用词之精妙
叶圣陶说:“字字为语乎,语语悟其神。”吕叔湘说:“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就是语言。语文教学要求我们关注语言,时刻保持敏锐的语言意识。要字斟句酌,悟字品义。
古诗人在遣词造句时,十分讲究用词的精确,讲究推敲字词,诗人翁卷亦如是。《乡村四月》描写了四月的江南,绿色遍布各处:竹林里、小溪边、房前屋后……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而在绿色的原野上,是纵横交错的河渠,一道道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这江南美景的渲染,靠的是诗人翁卷的精炼用词。
首联“绿遍山原白满川”,该句中一绿一白,尽显山原与平地的色调。诗人用“遍”来形容绿的多、绿的饱满、绿的丰富,尽显颜色的张力。诗人对于“遍”字的运用,想必是经过一番琢磨推敲的。如此用词,便是该诗彰显言语表达精妙的地方。作为教师,要用炯炯慧眼去捕捉文本中这样特别的地方,并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适时提醒、巧妙点拨,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感知渐渐地敏锐起来。
基于这样的解读,我在初读时作了这样的设计:
首先,让学生交流各自吟诗时,脑海中都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到处都是绿色,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然后让学生想象:这样的绿在哪里可以见到?在学生丰富的想象后,我又通过PPT展示,让学生看到山坡上、田野里、房前屋后满是绿色的世界,进而指导孩子齐读“房前屋后满是绿,这就叫——”“山坡原野遍布绿,这也叫——”。
这些环节之后,我又指导孩子朗读该句体会“绿遍”。“你只读绿了一个角落”“山陵仿佛被你读绿了”“原野也被你读绿了”“让绿布满整个乡村吧,一起读”,通过这样的评价语,让学生在读通、读懂、读美古诗文的同时,也体悟到诗人在行文时“遍”字运用之精妙。
二、关注经典意象,感知言外之意
在进入文本时,教师应始终保持一种敏感和警觉,在文本解读时,要关注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探寻品析这些经典意象所表达的文化深意,引导学生借鉴内化运用。
“子规声里雨如烟”,诗的颔联写雨。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是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文描绘的初夏景色,笔触是细腻的,意境是朦胧的,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这么多的声音,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用“子规”这一意象?这是我在解读文本时的一处疑惑。在查找资料后,我了解到“子规声”在诗歌里具有引发人哀怨的特殊内蕴,或陈述游子思乡之情,或来表达故人离别之,或诉说冤屈之愤。李白《蜀道难》云“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云“杜鹃啼血猿哀鸣”都是以杜鹃啼叫声表现人的悲伤情感。而这里的“子规声”,在烘托出四月景色的特点的同时,我也解读出了翁卷在细雨中透露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试想:如若仅仅为了表现初夏江南的朦胧美,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上“燕子声里”亦或是“牧笛声里”?在了解了诗人放弃幕僚生活,沦落江湖,以布衣终的生平,在品读了诗人的写实之作《东阳路旁蚕妇》中刻画的蚕妇辛苦生活的形象后,我更加确定,翁卷在选择“子规”这一意象吟咏田园生活之时,更饱含着自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透露着对“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这一残酷现实的淡淡忧伤。
诗歌蕴含的文化深意还有很多。诸如:《夜书所见》中“萧萧梧叶送寒声”,其中的“萧萧”便是古人通常用来描写秋冬景色的,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悲伤。《渔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桃花流水”,在中国古诗词文化中多用来形容春日美景。
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意象选择的重要性,我别具匠心地在教学该诗时,选择了这样的环节。“春夏之交的田间地头,你还听到了哪些声音?”然后出示了下列诗句: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宋·杨万里
斜光照墟(xū)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唐·王维
抓住时机,我问孩子们:“乡村四月还有哪些动听的声音?请你来填一填: 声里雨如烟。”孩子们有的说“青蛙声里雨如烟”,有的说“知了声里雨如烟”,还有的用上了“牧笛声里雨如烟”。最后问孩子们:“这么多的声音,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子规呢?”通过拓展阅读,从另一个角度去告诉孩子们农民在雨天里不得不忙碌、不得不劳作的无奈。
三、想象补白,使情感更深入
歌德说过一句话:“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
“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秘密”,如果教师不关注文本的“秘妙”,也就缺失了看见文章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的能力。而恰是这些容易被忽略的表达秘妙,是最需要提醒学生关注的节点。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注重形式,关注文章整体布局和描绘手法,关注作者的言语表达形式。因为有意味的言语形式本身就是一种内容,一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尾联“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中一个“才了”、一个“又”,时间节奏很紧凑,再现了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诗文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了衬托出乡村生活的繁忙,化繁为简,故意而为之。而这一点正是解读中容易被忽视的文本“秘妙”。
这后两句诗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但是乍一看诗句,对于孩子们而言似乎隔着很远的距离。如何让孩子们了解农事的繁忙呢?我的设计在于让孩子们来亲历农事:想一想,在这个季节里,男女老少还会忙些什么呢?展开想象的翅膀吧!请你来写一写。
【课件】四月的乡村,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山坡上,男人们在 ;小河边,妇女们 ;
竹林里,孩子们 ; 。
如果想象能让孩子们体悟到农事的繁忙,那么我的采访就更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了。
采访一:辛勤的孩子,你不累吗?休息一会儿不行吗?
采访二:又是采茶又是种豆,你不累吗?喝口茶,歇会不行吗?
最后,我用引语告诉孩子们辛勤劳作的重要性:辛勤劳作,以后的日子才能舒坦,所以乡村四月——辛勤劳作,才能换来秋收呀!所以——辛勤劳作,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所以——
篇7
我的阅读故事
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我就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小女孩,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捧起一本本自己喜爱的书津津有味的读起来,读书丰富着我的生活。
记得妈妈曾经告诉我,当我学说话的时候,她就会拿着书教我认识书上的图片。上了幼儿园,老师常常会给我们讲美妙而且生动的童话故事。从书中,我认识了美丽的白雪公主、善良的灰姑娘、可怜的卖火柴小女孩、顽皮的匹诺曹……进入小学,我能够自己看注音版的《成语故事》,知道了许多成语的意思,为我的写作增加了题材。在《海底两万里》中,我钦佩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他有着出类拔萃的才华与学识。另外《列那狐的故事》里,主人公狐狸列那的聪明才智深深的震撼了我……渐渐地,我开始读四大名著,我佩服《三国演义》里用兵如神的诸葛亮,知道了《水浒传》里除暴安良的一百零八位好汉、还有《西游记》里执着取经的唐僧、机智勇敢而且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还有憨厚老实的沙和尚。因为这些书,我的课余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书,就像我的一位好朋友,我越来越不能离开它了。它让我获得了许多的快乐,使我的知识越来越渊博,我将继续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成长!
五年级:??
篇8
一、文言文阅读题。
近几年来陕西省中考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考查,主要以课内外结合的形式出现,这和全国中考文言文命题趋势是一致的。
(一)文言文阅读考题的特点。
1.题型较为稳定。一般是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翻译文中重点句子,课文内容简答等。
2.题量变化不大。一般为4小题,分值10分左右。
3.重视文言积累。近几年各所考的词语、句子基本是课本的重点,像实词的具体解释、虚词的基本用法、文言特殊句式的介绍等等,几乎在课下注释和课后习题有较明确的解说。
4.突出内容理解。大多要求考生能对文段进行一些不太深的理解,或要求就内容答题,或要求就主旨谈看法,或联系生活实际谈启示,少量的还涉及一些写作特色。
(二)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
1.顺畅朗读,断句停顿。
2.常用文言虚词,重点实词的解释。
3.重点语句的理解与翻译。
4.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主要观点,内容,中心句等。)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段中心。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7.分析写作特点。
8.考查与选文相关的文学常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等具有迁移性的创新思维题。
(三)文言文的复习。
中考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一般是课内外兼顾,注重问题迁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
1.注重课内积累,多做比较,仔细判别。文言实词、虚词的考查,其知识点都在课内,即使是对课外文言文的考查,也是课内到课外的延伸。这就要求考生要熟读课内文言文,将实词、虚词的用法意义加以归类,熟练掌握,比如对于虚词“而”的用法的归类,它有四种情况:(1)起转折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然而”、“却”;(2)起顺接作用,相当于现在的“然后”、“就”;(3)表示并列关系的,相当于现在的“又”;(4)不翻译在句子中起取消其独立性作用,去掉其句子依然读通,意义也不变。这样学生在复习中一旦遇到这个“而”字马上就会从这四个方面考虑,从而找到应选的答案。再比如“然”字,一般来说,它在形容词后面的意思为“……的样子”,学生明白后一遇到其字首先看它前面是什么性质的词,若是形容词,那么该字的意思就豁然明白了。
2.在解答时要注意比较,总结规律。文言实词的读音不同,其意义必不相同,文言虚词用法不同,意义必然不相同,仔细比较例句选项,联系课内积累,就可以提高解答准确率了。
3.在复习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断句翻译应遵从原则与方法。让学生明白,文言语句断读应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人、地、物等名称间不应停顿,二是表示一个完整的短语中间不应停顿。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原则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子中重点的词应解释准确,句式要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省略的成分应当予以补充。
4.教会学生注重朗读,整体感知。答题前应做到三读:一读,感知节奏停顿;再读,理清层次,掌握大致内容;三读,推敲难句句意。最后达到对记叙故事类的文章要弄清要素,对议论类的文章分清观点材料的目的。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一般来说,字词过关,内容要把握正确,答题正确率就高了,切忌一知半解,胡乱碰撞。
二、古诗词鉴赏题。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古诗词的考查要点。
1.考查学生对诗段或诗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2.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或情感的理解归纳能力。
3.考查对诗句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
4.考查学生扩充性描写的能力,再现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
5.考查学生在原诗基础上举一反三的领悟力及对诗中句式、修辞的仿写能力。
(二)古诗词鉴赏题的考查形式。
陕西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考查形式,常见题型由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大多以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对比题为主。
(三)古诗词鉴赏题的复习。
1.体味诗歌的造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
2.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像”“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象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怀。
3.体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储蓄之妙。
4.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试题的侧重点,把握解题钥匙的切入点。
篇9
【关键词】古诗词 群文阅读 纵向 横向 连缀
古诗词因为篇幅短小,易于操作,甚至不需要课前辅助,往往在课内就可以一次性完成三五首古诗词的学习,因此,这类文章比较适合实施群文阅读教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方案设计单一、探究流于形式、教学过于抽象、学生热情不足等问题。笔者以为,主要原因是在于文本与文本、文本与学生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勾连。对此,可运用“多向连缀”的教学策略,创建交互共生的阅读学习共同体,从而提升古诗词群文阅读的品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纵向连缀,引领探究
古诗词群文阅读的目的当然不只是多读多背几首诗词那么简单,要引导学生阅读、比较、分析、探究,学会求同或辨异。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议题的设置至关重要,有它统揽全局,阅读才得以深入、升华,而选择怎样一组诗词直接关乎议题的设定。笔者发现,教师在选文并设计议题时,大多着眼于横向角度。比如“送别诗群文阅读”,以李叔同的《送别》引入,然后学习组诗《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赠汪伦》……学生多元感受送别诗的特点固然好,但比较阅读方面却往往无法深入,学生汇报来汇报去,形不成一个新的认知。再比如“山水诗群文阅读”,安排了《鸟鸣涧》《竹里馆》《山居秋暝》……这些诗文虽然都描写山水,却也难以形成一个主旨明晰、相对系统的学习场。每首诗独立的味道更浓,诗与诗之间缺乏内在的紧密联系,在促进深入交流与思维延展上显得力不从心。
笔者以为,既然群文阅读教学核心是强化思维方式,那么,古诗词群文阅读就可以尝试以纵向的角度将能够产生某种关联并引起学生深度思考的诗词连缀起来。如笔者设计的“田园诗情――辛弃疾组词教学”课内群文阅读课,以纵向连缀的方式选择了辛弃疾三首不同时期的词――《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前两首写“喜”,后一首写“忧”。我们知道辛弃疾有两种词特别突出,一种是豪放沉郁的爱国词,一种是清新明丽的田园词。这两类词贯穿了他的一生,极具代表性,选择这三首词以“辛弃疾的田园梦”为议题,不仅能够借此了解辛弃疾词作的特点,更可借助这一“喜”一“忧”的矛盾冲突设计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并以此为抓手,帮助学生深入研究辛弃疾的生平轨迹,引发他们课外大量阅读辛弃疾诗词的兴趣。
在品味前两首词的词眼“最喜小儿亡赖”的“喜”和“稻花香里说丰年”的“香”(辛弃疾闻到“稻花香”心生喜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香”也是“喜”)之后,教师设疑:无论是低小的茅檐、儿子劳动的场面,还是夜里听到蝉鸣、闻到稻花香,在我们看来这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作者为什么会发自内心地欣喜呢?课堂沉静下来,学生感到困惑,开始静静地思考。此时教师要求学生诵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进一步引导:此时此刻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都被金兵占领,忧国忧民的辛弃疾本应内心凄苦,为什么反倒“喜”呢?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受到启发。通过不断地对比阅读,他们渐渐形成共识,发现辛弃疾“喜”的缘由是目睹过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当他看到虽低小却祥和的茅草屋,闻到这阵阵稻花香,怎能不情不自禁地欣喜呢?辛弃疾多么希望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够拥有一间这样的茅屋,都能安居乐业……这样,学生的思维随着辛弃疾不同阶段诗词的出现而层层递进,不断走向深入。学生不仅学习了三首词,透过三首词了解了辛弃疾的一生,还激起了阅读更多辛弃疾诗词的兴趣。
二、横向连缀,指向表达
知诗人、解诗题、品字词、想画面、悟情感,这些是我们教学单篇古诗词常用的手法,如果在指导古诗词群文阅读时依然使用这样的“武器”,压缩其中每个环节的时间,把群文阅读变成单篇阅读教学的机械累加,那就无异于南辕北辙。笔者以为,群文阅读应着眼于大局,而不是各自为政。在议题统领下阅读教学的走向应指向语言运用,提炼这一组诗词的语用点并以此横向连缀,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古典文学创作的密钥,领悟写法,有效迁移。比如“田园诗情――辛弃疾组词教学”中的三首词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都是既写见闻,又写感受。教学时可以用这样一个语用训练线来贯穿整个学习:在学习第一首《清平乐・村居》时引导学生思考词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是什么,提炼出学法,再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其他两首词。学生通过学习讨论得知,作者在日观“村居”时看到了低小的茅屋、恩爱的老夫妻和勤劳可爱的孩子,听到老夫妻好听的吴音细语,感受到了村居的祥和。在夜行“黄沙道”时看到明月、惊鹊,听到蝉鸣、蛙声,闻到稻花香,感受到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在“郁孤台上”看到行人泪和遮住长安的崇山峻岭,听到“鹧鸪”的啼叫,感受到了百姓的流离失所。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是吟诵,当学生感悟到了词的“所见、所闻、所感”之后,教师又可以利用这一训练点设计一个勾连整组词的环节。如下:
师:这些地方百姓的生活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生:幸福、祥和、舒适。
师:这个地方的景色原本是怎样的?
生:优美、宁静。
师:现在呢?
生: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师:这个地方的白天原本是――
生: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清平乐・村居》)
师:这个地方的夜晚原来是――
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师:现在呢?
(生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师:几十年后,元朝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辛弃疾笔下的“村居”还在吗?大胆想象,它可能已经……溪上再也看不见(生:青青的草),取而代之的是什么?翁媪呢?大儿还在锄豆吗呢?中儿还在织鸡笼吗?那么《清平乐・村居》可能就变成意境完全不同的另一首词了……
(生开始填词:茅檐破小,溪上焦黄草。梦里吴音……)
以“所见、所闻、所感”这个语用点来横向连缀三首词,不仅能把握这三首词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体悟好的诗词是怎么写出来的,那就是――只要抓住典型的“所见、所闻”营造清晰意象,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就不言而喻了。通过这样的语用训练,学生对诗词的写法有了较充分的感知,以至于能改写一两句词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故事连缀,引发期待
群文阅读因其课堂容量大,又涉及比较、分析、探究等密集的思维活动,总给人“抽象过头而生动不足”的感觉,操作起来很容易滑入抽象说理的窠臼。如此,难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如果把教学环节设计成类似于鉴赏分析,那么以一组诗词的学习为“引子”带动学生阅读更多的相关诗词的初衷便无从实现。群文阅读如何化抽象说理为生动形象,是每个群文阅读实践者要思考的问题。古诗词的群文阅读设计要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情感,让他们觉得有意思。用什么样的文本组织形式才能让学生喜欢呢?笔者以为,把诗词内容故事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讲故事最有趣,也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再以“田园诗情――辛弃疾组词教学”为例。《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两首词是辛弃疾被贬后隐居江西上饶一带时写的,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则是他此前任江西提点刑狱时所作。根据这样的史实,笔者设计了以故事的形式连缀三首词的教学环节。导语设计如下:
有段时间辛弃疾隐居在乡下,一天,他在乡间行走。远远望去,映入眼帘的是……
走近一点,哎,有声音!那是……
放眼四周,他看见了三个孩子,老大……老二……
最可爱的要数……(引读《清平乐・村居》)
感受了宁静祥和的村居氛围后,辛弃疾继续前行。天色渐晚,得找一个地方住宿呀,前面就是黄沙岭,他依稀记得那里有一个客栈。想起醉里吴音相媚好的老夫妇,何不也去喝一杯呢……想到这里,辛弃疾不由得加快脚步。接下来的故事就在这首词中……(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几杯酒下肚,辛弃疾想起了金兵在占领区烧杀抢掠,百姓备受金兵杀戮、流离失所的惨烈场景。想到自己屡次被贬,纵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痛苦万分,想起了写在江西造口壁上的那一首词……(学习《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篇10
关键词:古诗阅读 阅读兴趣 目标
朱子言“凡读书……需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了一字,不可少了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谓读的熟则不解说自晓得其意也。”朱子所言点到了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基础,读一遍文章不仅是为了了解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要理解文章的旨意理脉,要体会文章的情致,风格。下面谈谈我对阅读教学的探索。
一、让学生在质疑理解中有读的愿望
一般课堂阅读教学结构中初读、研读、品读、创读四个环节,初读环节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把握文章的最初感觉,并且读通读顺,保证读的时间,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了一字,不可少了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研读环节主要是探究、思考、理解,养成深入阅读的能力,教材处理上可制作“研读板块”让学生读、思、悟、用,其板书设计可以是抓突破口,也可以是致意解疑的过程。
二、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去读
读的指导可以分为指导读通、读懂、读熟、读好,在“读好”中有读的情感上的指导和读的技巧上的指导,主要形式有追踪指导,情境诱导、推进式引导等。“读的有感情”首先要对课文有理解,有体悟,有感受,然后愿意表达自己的密咏恬吟、自我体验,愿意听自己朗读的声音、语调愿意被自己的朗读所感动。教材处理中,应抓住值得品位、诵读的语言,让学生好好的读,充分的读。教材中许多课文意境优美,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结合图像来想象体会。
三、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都已证明,少儿时期的文化启蒙将决定人一生的精神价值取向,所谓素丝初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古典诗词曲,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馥郁芬芳的园圃,长久以来培养了无数读书郎,对他们的心灵、情感的熏陶与升华,个性,人格的健全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诗的内容包罗万象,举凡人伦情义,家国荣辱,玄思哲理,山水田园….无所不有,这些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经验的总结、情感的沉淀,经历时间大淘洗都永不磨灭。
古诗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有一定距离,学生们并不能很好把握他的内涵。在近十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总结出古诗教学的几点方法:
1反复吟诵、陶冶性灵
通过吟育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古诗是作者由生活到文字、由面到点的结晶物。而作为读者则要通过驰骋想象,展开联想,将这“点”再次还原成“面”,甚至可以扩大,从而可以得到深刻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在系统性的教学中通过有序、渐进的积累,就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逐步提高。
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抱的三春晖。”我们只需简单疏通字词,在反复吟咏之间即可体味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以及身为子女应该感念亲恩,报答慈母的良好规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的《登鹳鹊楼》脍炙人口,头两句落日黄河,景象苍茫阔大,绝无常人日薄西山的衰飒之气。后两句写眼前实事,平易通俗,却呈现出勃发的进取精神。通过大声吟诵,学生于此即可心领神会。
2、入情入境,体验情感
对古诗的阅读教学,叶圣陶曾经说过:“诗歌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志向;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话”。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诗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它们就像一串灿烂的明珠,在世界艺术宝库中放射着独特的光辉。
如:《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我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学生演一演“獐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的獐,让画面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的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的意境。学习完这首古诗后,我采用以诗引诗的方法,让学生把学过的《村居》,课外学一学、画一画,学生在似曾相识的意诗句中,再次体会到了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和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
3、温故知新,展开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