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册范文
时间:2023-04-11 20:2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一历史上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A 6371千米 B 40000千米 C 5460千米 D 7000千米
2、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它的周长约为( )
A 6371千米 B 40000千米 C 5460千米 D 7000千米
3、人类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库克 D.郑和
4、从太空上看到的地球形状是
A.球形 B.正方形 C.长方形 D.梯形
5、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一年 B.半年 C.一天 D.24小时
6、北京到广州的直线距离是1800千米,在地图上两地距离是6厘米,此图的比例尺是
A.1:15000000 B.1:30000000 C.1/200000 D.1/25000000
7,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
A 由大变小再增大 B 逐渐增大 C 逐渐减小 D 由小变大再变小
8、地球仪上某点经度是60°,纬度是30°,这样的地方有几处?( )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9、当66.5°N的地方出现极昼时,我国处于(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0、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向不同 B 都绕太阳转
C 地球公转形成了四季的变化,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D 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
11、我国去南极考察的时间,选择在我国的什么季节:( )
A 夏季 B 春季 C 冬季 D 秋季
12、外出旅行时,为了安排好行程,你会参考哪一类地图( )
A 气候图 B 交通图 C 地形图 D 导游图
13、下面四条纬线,最长的是( )
A.10°N B.40°N C.20°S D.66.5°S
14、我国大部分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 )
A.北寒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热带
15、标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一般指向( )
A.正北 B.正东 C.正西 D.正南
1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20°w和160°E B 20°E和160°W C 0°和180°D赤道
17、我们每天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太阳绕地球转 D 地轴与公转轨道斜交
18、北纬的代号用什么表示( )
A “E” B “w” C “N” D “S”
19、纬线指示( )
A 东西方向 B 南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20、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一年 B 12个月 C 一天 D 365天
21、教学楼位于升旗台的什么方向( )
A.西南 B.西北 C.东北 D.东南
22、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
A、 B、 C、 D、
23、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 )
A、极圈 B、回归线 C、赤道 D、本初子午线
2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20°E和160°W B 20°W和160°E C赤道 D 0°和180°
2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 昼夜交替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D 四季的变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读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共50分)
26.读“昼夜交替示意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昼夜长短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导致“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图中A地在B地的_______方向,确定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D地在C地的_____方向,确定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8分)
(4)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判断,太阳光照直射在_______上,这一天的日期是___月_____日,正是北半球的_____日。北极圈内有_____ 现象,此时我们的家乡应该是_____季。(6分)
27.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16分)
⑴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4分)
A: B:
C: D:
⑵A点位于C点的 方向;B点位于C点的 方向。(2分)
⑶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填代号)(4分)
⑷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温带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6分)
28. 30.读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10分,每空1分)
⑴南回归线是_____带和_____带的分界线;北极圈是____带和_____带的分界线.
⑵将地球上的五带、气候特征和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
热带 四季变化明显 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北温带 终年炎热 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北寒带 终年寒冷 既无极昼,极夜也无太阳直射现象
29.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8分)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
A ,B 。
(2)地球公转至春分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此时丰南区___________(昼夜情况)。南半球正值_______季。
篇2
初中7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参观到的一处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对这个牌正确的子文字解释应该是
A.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岩洞里,距今约70万—20万年
C.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距今约1.8万年
D.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
2.《韩非子》是一部古书,里面有这样的记载:“上古时候……民众经常生病。圣人出现以后,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使民众能吃到熟食,人们都非常高兴,于是推举他通知天下,称他为‘燧人氏’”。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远古人类怎样的信息?
A.远古人类发明了文字 B.远古人类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C.远古人类会制作陶器 D.什么信息也得不出来
3.“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较早种植粟并居住于黄河流域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4.相传,禹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什么制度?
A.推举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5.“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符合这一特征的制度是 (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等级制 D.王位世袭制
6. 七年级开学后不久,某班转进一位新同学.在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时,他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他姓 :
A.商 B.秦 C.夏 D.周
7.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8.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这个事件叫
A.大禹治水 B.商汤灭夏 C.盘庚迁殷 D.武王伐纣
9.公元前1046年属于
A.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 B.公元11世纪40年代
C.公元前10世纪40年代 D.公元10世纪40年代
10.山东又称齐鲁大地。“齐鲁”的来历和的哪一制度有关?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等级制
11.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霸的是齐桓公,他称霸的地点是在下图中的哪里?
12.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兵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成语“楚王问鼎”的来历。这件事说明:
A.楚庄王很好奇,想知道鼎的大小轻重
B.楚庄王向送给周天子更大更好的九鼎
C.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想取代周天子
D.楚庄王想尊王攘夷,帮助周天子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
13.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劳作方式从千耦其耘(集体耕作)转变为个体农耕的主要原因是:
A.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B.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改善了生产条件
C.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了粮食产量
D.各国竞相变法.改革的推动
14.通过甲骨文卜辞.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殷墟等遗物遗址.我们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周朝历史 D.秦朝历史
15.为秦国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是:
A.李愧变法 B.吴起变法 C.邹忌改革 D.商鞅变法
16.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当时国王的活动以及王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哪一王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A.夏 B.商 C.周 D.秦
17.孔子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这叫做:
A.“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B.“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当仁不让于师”
18.下面各项与法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 B.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
C.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9.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哪一项?
A B C D
20.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几句话说的是哪一重大水利工程的功能?
A.大禹治水 B.三峡水利工程
C.都江堰水利工程 D.长城
21.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商代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22.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
A.黄帝时 B.夏朝时 C.商末周初 D.春秋战国
23.“朝秦暮楚”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现象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24. 儒家的治国主张是
A.以“礼”治国 B.以“法”治国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
25.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理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26.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A.编钟 B.铜钟 C.古筝 D.笛子
27.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私学的兴盛 B.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大变革的出现
C.频繁的争霸战争 D.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
28. 在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 的部落联盟首领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2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孙膑
30.若要查阅孔子的言论,应从以下什么书入手 ( )
A.《春秋》 B.《诗》 C.《书》 D.《论语》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炎帝陵 图二:黄帝陵 图三:大禹陵
请回答:
(1)图一相关的人物对中华民族作出哪些贡献?(2分)
(2)图二所指的人物有什么事迹流传后世?(2分)
(3)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2分)
(4)人们最敬佩图三人物是因为哪一件事?这个传说反映了什么?(4分)
32.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大动荡.社会大变革.文化空前繁荣时期。请回忆所学内容,根据要求作答。(15分)
(一) 了解春秋五霸
材料一 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2分)
(2)请列举春秋时期三个著名的霸主?(3分)
(二 ) 走进诸子百家
材料二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三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3)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3分)
(4)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材料三中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4分)
顺其自然——( ) 以法治国——( )
民贵君轻——( ) 兼爱非攻——( )
(5)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治理校园内随便乱扔垃圾的行为,请你分别站在墨家.道家.儒家的立场上说一句话,表明你的立场。(3分)
33.阅读下列材料:(15分)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 ,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 ,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请回答:
(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2分)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
(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1分)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至少写出4点)
(3)他的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在春秋五霸中,哪一位国君也是因为注重改革而实现国家富强的?(2分)他是重用谁进行改革的?(2分)
初中7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有哪些?
①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②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
③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答: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劳动分工?
答: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
黄帝为什么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答:是因为:(1)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了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2)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下属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
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怎样分封?有什么作用?
答: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主要内容:分封制是指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齐桓公为什么能第一个称霸?
答:①齐国地理位置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③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扩充疆界;④政治上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看了“初中7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的人还看了:
1.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2.初中7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3.初中7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篇3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的是俄罗斯,其次加拿大、美国,中国位居世界第四位。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1
第六章亚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处东、北半球,东北方向以白令海峡与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与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3、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中国位于东亚,东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4、分层设色地形图:(中部(深棕色——粉红色)海拔较高,四周颜色逐渐由浅黄色到浅绿的颜色——海拔逐渐变低)——亚洲地形的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5、能在地图中找出下列地名,说出这些地理事物的表现形式: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区域)、西西伯利亚平原(绿色区域)、里海、贝回尔湖、死海(封闭的浅蓝色)、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6、河流分布特点: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
7、亚洲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著,大陆性气候分布较广。分析其它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那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季风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秋季节,雨热同期。
8、按人口排序: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人口自然增长率排序: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10、国家的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起低的国家,经济越落后,第一产业比重越大。
亚洲经济差异:东部沿海经注发达,西部内陆经济较落后,不同的海陆位置经济发展不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不同。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亚洲东部)、纬度位置(经纬度跨度较广)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跨纬度最广,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差就大。
2、地形特点:典型的岛国,以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如神户、横滨),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
3、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属加工型贸易型经济,对外依赖严重,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4、日本的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分布特点: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主要分布于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5、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长。
6、日本投资措施: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主要向美国、西欧和东南亚地区;海外投资建厂给日本带来的好处: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降低工业生产的投入成本;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环境,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对其它国家的影响: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它地区或国家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7、东南亚的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国家(共11国):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世界上的群岛国家)、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渧汶。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5°N)主要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较大;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边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对农业产生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全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东南亚的粮食作物为什么以水稻为主:水稻是一种主产的粮食作物,但它的生产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并且要求有高温多雨的条件,东南亚人口稠密,耕进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因进制宜的必然条件。
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状况:泰国、越南、缅旬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是世界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的椰子生产国。
3、东南亚的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澜沧江)、萨尔温江(努江)、河流特点:南北纵列、山河相间,河流上洲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洲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4、为什么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为这些地方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我国的重庆,武江,上海。
5、印度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印度的地形可以他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西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源,南部为德干高原。
6、印度的人口总数己经超过了10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在国,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近三倍,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奖励计划,但是印度广大农村的传统观念还十分强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人口每年净增量会越来越大。印度由于人口过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粮食产量和钢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说明,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7、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雨旱两季。雨季(6——9月)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西南风),旱季(10月——次年5月)风从大陆吹向海洋(东北风)。季风使得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如是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的时候,形成水灾,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弱的时候就形成了旱灾。
8、印度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在于推行了“绿色革命”。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和沿海平原上;而小麦则主要分布在降水少、光照足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这也说明农业生产和自然条件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9、印度的工业,英国统治时主要发展纺织工业和采矿业,这是由于英国出于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印度工业严格控制,印度当时科技水平相当落后,独立后,印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努力发展本国工业,主要有: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的成就。
10、俄罗斯自然概况:
①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为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同地。是世界上面积的国家,东西长1万平方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
②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较大,北部有终年寒冷的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草原性气候,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俄罗期的气候牲: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③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水力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冻期长。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
④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地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产地主要有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秋明油田。
11、四大工业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这里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
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波罗的海沿岸。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天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乌拉尔工业区,在乌拉尔山区,位于亚欧分界线上。这里主要生产石油、钢铁和机械等产品;
篇4
1、 世界上面积的湖泊是( )
A、里海 B、贝加尔湖 C、死海 D、咸海
2、世界上的内陆国是
A、蒙古 B、阿富汗 C、哈萨克斯坦 D、沙特阿拉伯
3、关于西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死海湖面是陆地表面最低点B、西亚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以地中海气候为主 D、有世界的沙漠
4、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的地区是( )
A、南亚 B、西亚 C、拉美 D、西欧
5、椰枣是西亚哪个国家的特产
A、阿富汗 B、土耳其 C、伊朗 D、伊拉克
6、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看作圣城的是( )
A、麦加 B、耶路撒冷 C、麦地那 D、利雅得
7、西亚面积的国家是( )
A、沙特阿拉伯 B、伊朗 C、土耳其 D、伊拉克、
8、关于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
B、尼罗河是世界上第二长河
C、亚历山大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
D、是世界上出口石油最多的国家
9、世界上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是( )
A、南非 B、赞比亚 C、科特迪瓦 D、几内亚
10、卡拉库姆沙漠分布在( )
A、西亚 B、中亚 C、北非 D、南亚
11、俄罗斯最主要的内河航道是( )
A、伏尔加河 B、勒拿河 C、鄂毕河 D、叶尼寒河
12、下面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工业区是( )
A、鲁尔区 B、巴黎盆地工业区
C、以伦敦为中心的工业区 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13、欧洲和北亚大陆上分布面积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极地气候
14、注入北海的河流是( )
A、塞纳河 B、罗纳河 C、莱茵河 D、泰晤士河
15、下列半岛中纬度的是( )
A、伊比利亚半岛 B、亚平宁半岛
C、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D、巴尔干半岛
16、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罗斯
17、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A、多瑙河 B、莱茵河 C、塞纳河 D、伏尔加河
18、欧洲贸易额的国家是( )
A、俄罗斯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19、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捷径是( )
A、苏伊士运河 B、达达尼尔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博斯普鲁斯海峡
20、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地区是( )
A、东亚 B、中亚 C、西亚和北非 D、欧洲
21、世界最深的湖泊是( )
A、贝加尔湖 B、里海 C、咸海 D、死海
22、世界上黑人的故乡是指( )
A、北非 B、非洲中部和南部 C、东部非洲 D、北美洲
23、南非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矿产是( )
A、金刚石 B、黄金 C、铀 D、锑
24、英国石油加工工业主要分布地区是( )
A、北海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英吉利海峡 D、伦敦周围
25、美国位于大洋洲的海外洲是( )
A、阿拉斯加州 B、加利福尼亚州
C、得克萨斯州 D、夏威夷州
26、澳大利亚的出口产品是( )
A、羊毛、小麦、石油、天然气 B、羊毛、水稻、铁、黄金、
C、羊毛、小麦、煤、铁矿石 D、羊毛、玉米、铜、银
27、澳大利亚的首都是( )
A、墨尔本 B、堪培拉 C、悉尼 D、珀斯
28、堪培拉的学校放暑假的时间应为( )
A、1月 B、7月 C、4月 D、10月
29、南极洲最丰富的资源是( )
A、石油和天然气 B、铁和铜 C、煤和铁 D、磷和铜
30、被称为寒极和冰库的地区是( )
A、北极地区 B、西伯利亚地区 C、格陵兰岛 D、南极洲
31、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南极洲B、亚洲C、非洲D、大洋洲
32、下列时区中,分别占有东西经7.5度的是( )
A、中时区 B、东西十二区 C、东一区 D、西一区
33、地球上新的一天开始于( )
A、中央经线 B、180度经线 C、日界线 D、本初子午线
34、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
A、南极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35、澳大利亚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 )
A、东北部 B、中部地区 C、西部 D、东南沿海
36、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 )
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南美洲
37、俄罗斯位于太平洋沿岸的港口是( )
A、摩尔曼斯克B、伊尔库次克C、圣彼得堡D、符拉迪沃斯托克
38、形成原因与冰川作用无关的是( )
A、东非裂谷带的湖泊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C、阿尔卑斯山脉两侧的湖泊 D、北美的五大湖
39、下列国家中,被回归线和极圈都穿过的国家是( )
A、俄罗斯 B、澳大利亚 C、加拿大 D、美国
40、火地岛与南美大陆之间和海峡是( )
A、英吉利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C麦哲伦海峡D、马六甲海峡
二、填图题(每空1分,共40分)
1、 填出下图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
A、 洋B、 洋
C、 海 D、 海
E、 沙漠F、 河
G、 河 H、 岛屿
I、 海峡 J、 运河
1、 气候 2、 气候
3、 气候 4、 气候
2、填出下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
A、 洋 B、 海
C、 岛屿D、 半岛
E、 岛屿F、 河
G、 河H、 海
I、 海峡J、 半岛
C处因受 和 的影响,气候为 气候。
3、填出下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
群岛:A、 B、
C、
国家:D、 E、
岛屿:F、 M
大洋:G、 H、
山脉:I、
城市:J、 K、
L、
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B D B A A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B C C B A C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B A D C B A C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A C D D D D A D C
二、
1、
A、大西洋B、印度洋C、地中海D、红海E、撒哈拉沙漠F、尼罗河G、刚果河H、马达加斯加岛I、直布罗陀海峡J、苏伊士运河1、热带雨林2、热带草原3、热带沙漠4、地中海
2、
A、大西洋B、地中海C、大不列颠岛D、斯堪的纳维亚E、冰岛F、莱茵河G、多瑙河牙H、波罗的海I、英吉利海峡J、伊比利亚半岛 西风 北大西洋暧流 温带海洋性气候
篇5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表内。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海洋和陆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全球约七分海洋三 分陆地 B.面积的大洋为太平洋 C.北半球的陆地大于海洋 D.面积的大洲为亚洲 2.关于地球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20°N未必位于北半球 B. 150°E经线未必位于东半球 C.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D.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3.关于中国的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国位于的大陆亚欧大陆和的海洋太平洋之间 B.从纬度位置来看,中国大部分在热带,小部分在北温带 C.从半球位置来看,中国在南半球 D.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国是一个岛国 4.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和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A.英语、汉语 B.俄语、阿拉伯语C.汉语、西班牙语 D.法语、葡萄牙语5.根据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稠密 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B.世界上所有的大平原都是 人口稠密区C.南极洲至今无人居住,也无人涉足D.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某星期日,同学们收听到关于第二 天(星期一)的天气预报:晴转阴,气温2℃~6℃,降水概率20%。据此回答6题。6.“晴转阴”用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
7.有关地图上方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面对地图,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箭头一般指向北方C.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在有经 纬网的地图上,只能根据指向标定方向 8.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以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B、以20°W经线和12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C、以20°W经线和2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D、以20°E经线和18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9.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 A.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现象 B.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C.流水海浪等作用的结果 D. 人类的挖山、植树造林等活动10.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本初子午线就是1800 经线B. 本初子午线就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C. 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本初子午线就是00经线 1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从高纬向低纬降低 B.从低纬向高纬降低C.从平原向山地降低 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12.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 ) A.上海(约31°N) B. 海口(约20°N) C. 北京(约40°N) D.厦门(约24°N)13.世界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多位于( )A.赤道附近的雨林地区 B.高纬度的两极地区C.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D.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读右图,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完成14-15题:14.该地的1月与7月的温差约为( )A.15℃ B.20℃ C.25℃ D.30℃ 15.该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16.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其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热带沙漠地区——房屋厚墙小窗 B.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C.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D.我国西北地区——高架屋子17.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数据不能用来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A.地球平均半径是6 371千米 B.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C.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D.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18.海拔较高,峰峦起伏, 坡度陡峻的地形是 ( )A.丘陵 B.平原 C.高原 D.山地19.关于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的增长越慢越好 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相 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C.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人多力量大,利于开发资源D.只要地球上有资源,人口增长再快也无妨20.读下图,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 300米 B.1 300米 C.800米 D.600米21.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 A.①山谷 ②鞍部 ③山脊 ④山顶 B. ① 山谷 ②山顶 ③鞍部 ④山脊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 ①山脊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22.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 ) A.“高等”或“低等”的标准 B.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C.人们的风俗习惯、语言等 D.居住地的自然环境23.下列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高于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C.发达国家人 口多于发展中国家D.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4.右图为世界局 部图,①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它的名字是( ) A、巴拿马运河 B、乌拉尔山脉 C、大高加索山脉 D、苏伊士运河25.一辆美国生产的汽车,零件来自日本、台湾,设计来自德国,销售、广告、保险来自美国,这说明了( ) A.国际间矛盾与冲突剧烈 B.国际间的合作不断加强 C.国家之间的经济各成一体 D.各国之间和平与发展,利益均分选择题答题表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共7个大题,满分50分)1.图7为A、B两地降水柱状气温曲线图,分析回答:( 9分)(1)A地气温出现在 (月份),B地气温出现在 (月份)。(2)A地降水最多出现在 (月份),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 (月份)。(3)影响气候(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 、 、 等。(4)一般来说纬度 越低气温越 (填高或低),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 (填升高或降低)。2.读“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回答:(3分) (1)表示北半球的为图______ (甲乙)。(2)从南北半球来看,海洋大多分布在______ (甲乙)半球。 (3)极地地区为陆地的半球是______ (甲乙)半球。3.读右下图:为某地区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⑴地图的三要素是: ____、方向和 ___ _⑵一辆汽车从学校驶向农机站,其行驶方向应是:从 __ 向 ____⑶图中比例尺是 ____ 式比例尺(填线段式、 数字式、 文字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4.读右图某地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 假如甲乙两山顶在图上的距离为2厘米,那么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实际距离为 。(2)甲山的海拔是 米,比乙山低 米。(3)A处为 ,G处为 ,DC线表示 ,EF线表示 。(填写陡崖 、山脊、鞍部、山谷、山顶等名词)(4)图中丙地的海拔是 米。图中丙地比H地 (填高或低)。
5、读六大板块图完成下列要求。(4分)(1)地壳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由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组成的六大板块。(2)在这些板块中, 板块(填名称)几乎全部是海洋。 (3)亚欧大陆东侧的岛国日本为什么多地震? 6.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7分) (1)写出大洲与大洋的名称:大洲: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大洋: A B C D (2)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洋是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填字母或数字)(3)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大洋洲、北美洲和 洲的西部。7.图5为“经纬网略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1)写出A、D的地理坐标:A: D: (2)写出方向: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B点位于C点的 方向。(3)写出半球: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填字母) (4)写出地理现象: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 四季分明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填字母)
七年级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C 2、C 3、A 4、A 5、D 6、C 7、D 8、A 9、B、10、A 11、B 12、B 13、C 14、D 15、C 16、D 17、D 18、D 19、B 20、A 21、A 22 、B 23、D 24、D 25、B 2.(每项1分共3分) (1)甲 (2)乙 (3)乙 3. (每空1分,共6分)(1)比例尺 图例 (2)东北 西南 (3) 数字式 20000厘米(0.2千米)4.(每空1分,共9分)(1)6 千米 (2)1150 170 (3)鞍部 陡崖 山脊 山谷 (4)200 低 5.(4分)(1)非洲板块 (1分) (2)太平洋板块(1分) (3)日本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或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2分)6.(每空0.5分,共7分)(1)北美洲 南美洲 非洲 欧洲 亚洲 大洋洲 南极洲 ;北冰洋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2)A ⑦ ( 3)欧洲
篇6
科普小品文教什么?怎样教?先看定位,有两个任务:一是科普任务,了解科学常识,热爱科学;二是承担语文任务,通过课文学习,增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科普小品文要体现科普味,更要有语文味,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乐于探究。视角不同决定课堂的不同。《石头书》一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中,并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把这篇科普小品文上出语文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这节课努力的方向。
目标预设
1.紧抓 “好奇 、刨根问底”,朗读好对话。
2.了解几个地质方面的专业术语,如“地壳、勘探、矿物、煤炭”等。
3.读懂课文,初步理解“石头书”的含义,初步了解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4.为“石头书”写一个自我介绍。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质疑导入
1.你们读过哪些课外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石头书》。
2.质疑:第一次读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让我们带着好奇读一读这奇特的书。(自由读)
2.检查词语,出示“地壳、矿物、勘探、煤炭”。
(1)地壳:地球坚硬的壳,有时会往上升,有时会往下降落。“壳”,还有一种读音“ké”,如“贝壳”。
(2)你知道哪些矿物?(出示各种矿物的图片)
(3)地壳中有很多矿物,把地壳中的矿物找出来。(出示“勘探”)
(4)学习“煤炭”,描红词语。
三、层层推进,读好对话
1.川川和磊磊问了好多问题,用线画出来,然后交流。
2.不问清楚不达目的,直到弄明白。这就叫“刨根问底”。(学习“刨”,边写边解释字义:用刀把宝贝挖出来。)
3.怎样读好这些对话呢?
(1)“叔叔,您在看什么呀?”加“呀”有什么感觉?(既好奇又可爱)这样的语气词都带有特别的感情,找一找,例如“哇、呢”等。
(2)“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我在读书呢。’叔叔笑着说 。川川不禁笑了起来,说:‘这书上有字吗?’”
4.指名读提示语,了解提示语的作用、位置变化。
5.出示叔叔说的两段话。
(1)“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雨痕像什么?波痕像什么?从“足迹、脚印、小不点儿”,感受叔叔对石头书的喜爱。(指导朗读)
(2)“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① 对比“很久很久以前”与“很久以前”、“很多很多年”和“很多年”,感受时代的遥远。
②教师引读,学生朗读感受化石演变的过程。
“刨根问底”是文中的重点词语,通过文本的六个问题语境来理解,符合课标提出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的学段要求。第二学段还应教会学生略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迅速搜寻所需要的知识。对文本中一些语气词、反复出现的词语及提示语,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层层推进,层层剥笋,探究语言的奥秘,建立石头与书的联系,使对话更生动有趣。
四 、学习概括,理解石头书的含义
1.默读叔叔的话,孩子从叔叔的话里“刨”到了哪些学问?
书 一层一层
字 雨痕、波痕、矿物
画 树叶、贝壳、小鱼等化石
知识 地壳的变化 寻找地下矿藏
2.根据板书,借用课文中的话语,进行句式训练:“因为石头______,有______,有______,可以告诉我们______,所以石头像书。
五、揭示主题,总结全文
从石头书中,你们懂得了什么?
“石头是一本书,树木是一本书,云朵也是一本书;太阳是一本书,月亮是一本书,星星也是一本书……只要你怀着好奇的心,刨根问底,就会发现无穷的奥秘。”
六、变换角色,学会表达
1.如果你就是石头书,想让更多的小朋友来了解你,你该怎样向他们介绍你自己呢?
小朋友们好,我是一本非常奇特的书——石头书。你瞧,______。
篇7
1、当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第29界夏季奥运会正式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时间是【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D、子夜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回答2~4题2、春天,地球转到什么位置,昼夜均分 【 】 A、Q1 B、Q2 C 、Q3 D、Q4 3、在常州的你,中午影子最短的那天,地球公转至下列位置中的 【 】 A、Q1 B、Q2 C 、Q3 D、Q44、若你想选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则需等地球公转至 【 】A、Q1 B、Q2 C 、Q3 D、Q45、在下面的A、B、C、D四幅图中,哪幅图中的M点位置同时符合①西半球②南半球③低纬度三个条件? 【 】
6、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是 【 】A、0°纬度 B、30°纬度 C、90°纬度 D、60°纬度7、下列各组地名中,均为大洲分界线的是 【 】 A.京杭运河、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C.乌拉尔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D.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8、按世界六大板块的划分,阿拉伯半岛属于 【 】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9、量得地图上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比例尺足1:4 000 000,实地距离是 A、10千米 B、1 600 000千米 C、160千米 D、16千米10、李茜茜去市恐龙园玩,应选择 【 】A、江苏省政区图 B、常州市交通图 C、中国政区图 D、世界地图11、下图中数字代号表示半岛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12、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 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13、一天中气温出现在: 【 】A、 子夜 B、日出 C、正午 D、约正午后2小时14、在六大板块中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南极板块 D、太平洋板块15、近日,菲律宾马荣火山再次喷发,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是 【 】A、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B、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C、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D、位于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16、根据测量以及板块构造学说,几千万年后,红海将 【 】 A、成为新的大洋 B、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C、没有什么变化 D、上升为陆地17、下列符号所示的天气状况中,适合召开学校运动会的是 【 】 A B C D18、常州市某日空气质量情况如下表:指 标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 全市污染指数 24 9 72 72由此可知,该日常州市全市空气质量为: 【 】 A、 优 B、 良 C、 轻度污染 D、 中度污染19、下列描述气候的句子是 【 】 A、夜来风雨声 B、天凉好个秋 C、飞雪迎春到 D、昆明四季如春20、贝贝暑假旅游时拍了一张照片,两只脚分别踏在南北半球上,此地点可能位于【 】 A、伦敦 B、 基多 C、台北 D、昆明21、人口增长过慢或负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 A、 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 B、 国防兵源充足 C、劳动力资源过剩 D、减少对环境的压力22、西亚北非地区主要的人种是: 【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23、下列国家中不是发达国家的是 【 】 A、日本 B、加拿大 C、法国 D、巴西24、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 【 】 A、1:1000 B、1/4000000 C、0 30 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25、哥本哈根气候分会上,来自非洲各国和欧盟、美国的代表共同协商问题,属于【 】 A、南半球国家与北半球国家之间的商谈 B、南南合作 C、南美洲国家与北美洲国家之间的商谈 D、南北对话第ⅠⅠ卷(综合题,共50分)二、简答题10分26、连连看:将人类在探索地球面貌的过程中经历的重要事件与其发生时间连起来。①张骞出使西域; 13世纪②马克•波罗游历中国; 15世纪末③郑和下西洋; 公元前2世纪④哥伦布地理大发现; 16世纪⑤麦哲伦环球航行。 15世纪初
27、比较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填表。 人口密度 人员职业构成 生产活动 交通方式 聚落规模城市 大 乡村 农林牧渔业 小三、读图分析28、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0分) (1)甲地高出乙地 米,甲在乙的 方向。(2)读出图中地形:A点为 ;B点为 ;C点为 ; D点为_____________, E点为__________, F点为__________。 (3)图中小河由 方向向 流入大河。29、读四城市全年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在A、B、C、D四城市中,全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气温年变化的是__________,降水量季节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雨热不同期的是 。 (2)C城市气温的月份是________月,B城市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是________月。 (3)B的气候类型是 (4)C的气候类型是 (5)A所示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带,D则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带。 30、读东西半球简图,回答问题:(16分)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A _________洋;B ___________洲;C ______运河;D___________山脉E___________洲F________洋G___________岛H___________运河。(2)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个,赤道、北极圈同时穿过的是 洲,赤道、南北回归线三线同时穿过的是 洲。大部分属于热带的洲是 洲和 洲;绝大部分属于寒带的洲是 。(3))图中四条河流中,___________是世界第一大河,___________是世界第一长的河。第Ⅲ卷 附加题31、资料:地球怎么啦?下列现象人们观察到的部分地理现象:非洲,乞力马扎罗山顶的赤道雪峰正在融化。中国,青藏高原的冰川也在融化,雪线上升。被称作“热带雨林国度”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天堂雨林正在被砍伐,然后被焚烧。希腊森林大火的浓烟滚滚。东非高原上,部分地区干旱面积扩大。南极,冰山融化,企鹅生存环境恶化。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因海水倒灌,人们不得不放弃家园。 08年1月,我国南方大雪冰冻。 09年12月欧洲中部,暴雪成灾。读上述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漫画中反映了导致气候变暖的哪些原因?至少列举出两条。
(2)将资料中反映的地理现象填入下表,每格至少2条。热带 温带 寒带 (3)面对全球变暖,我们怎么办,至少提出两条建议参考答案第Ⅰ卷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B D A A B C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D D C A A B D B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D A D 第Ⅱ卷26.①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2世纪 ②马克•波罗游历中国——13世纪 ③郑和下西洋——15世纪初 ④哥伦布地理大发现——15世纪末 ⑤麦哲伦环球航行——16世纪27. 人口密度 人员职业构成 生产活动 交通方式 聚落规模城市 大 工人等 工业,服务业 公路、地铁等 大乡村 小 农民 农林牧渔业 公路 小28.(1)100米 西南(2)山峰 鞍部 陡崖 山谷 山谷 山脊 (3)西南 东北29.(1)A C C B(2)7 7(3)地中海气候(4)温带季风气候 (5)热带 温带30.(1)大西洋 亚洲 苏伊士运河 乌拉尔山脉 南极洲 太平洋 格陵兰岛 巴拿马运河(2)4 亚洲 非洲 非洲 南美洲 南极洲(3)亚马孙河 尼罗河31.(1)破坏植被,尤其是破坏森林;过度使用化石燃料等。(2)热带 乞力马扎罗山山的冰雪融化,天堂雨林植被被砍伐温带 欧洲中部暴雪成灾,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寒带 南极洲冰山融化,企鹅等物种生存环境恶化(3)言之有理即可。
篇8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课文,文章用独特的视角,揭示蕴藏在平凡生活中的爱情,展现了一幅温馨的生活画面。让学生透过字里行间,感悟文中的真情,读出美丽,是我第一课时的目标。为此,我根据自己的课堂实践,谈谈教学体会。
一、品读课题,感受题目之美
课题对文本来说是关键。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探寻文本的主旨,体会题眼的美,这样才能切入主题。
《爱如茉莉》的题目本身就点明了文章的内涵,将茉莉与爱进行关联会引人遐思。因此,在第一个环节,我便让学生细读课题,进行想象和讨论。
师:大家一起读课题。(生读)注意茉莉的“莉”要读轻声。读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1:我好像闻到了茉莉的香气。
生2:我好像看到了茉莉花。
生3:我觉得爱是茉莉花,散发着香味。
学生根据题眼,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为什么爱像茉莉?茉莉有淡淡的香味,爱也是如此吗?也有学生认为,爱难道不是开放的玫瑰花?为什么是茉莉?我带领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解读,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视角针对文本展开追问,揭开课堂教学的帷幕,为下一步的探究提供保证。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层次
初读是学生把握文本的基础,进入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理清脉络,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将字词教学贯穿于小学各年级段。为此,我将课文词语串联起来,设置了词串教学,让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根据词串把握文本内容,同时深入理解语境,从词语的情感色彩入手,领悟文本的情感内涵。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一本正经 清醒含笑 揉揉胳膊
睡眼蒙眬 蹑手蹑脚 布满血丝
师:读读生字“缕、幽、揉”,注意字的结构。
这三组词语分别描写茉莉、妈妈、爸爸,第一组主要写茉莉的外在形态和香味,第二、三组则分别描写爸爸、妈妈的神态和动作。读“茉莉”的时候,要读得轻柔些,有陶醉之感;读神态、动作的词语时,要有想象。
读完词语之后,我让学生初读课文,并结合段落梳理文本脉络,展开问题的交流。
师:这篇文章写了发生在映儿一家的事。读完后,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们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有什么场景是你们难忘的。
文章描述了三个场景。第一个发生在黄昏,“我”问妈妈是否爱爸爸,在讨论爱情的话题时,妈妈告诉“我”,爱就像阳台上的茉莉。第二个场景,是写妈妈生病了还依然惦记答应包给爸爸的饺子,想让爸爸吃了饺子再到医院看她,而爸爸听说妈妈病了,饺子也不吃就赶往医院。第三个场景写爸爸妈妈在病房里互相关心体贴对方,一夜都没有睡好。
通过初读,学生对这三个场景有了感悟,体会到字里行间蕴含的真心、真情、真爱。
三、静读细节,感悟人文情怀
在教学中,我一方面把握字词,另一方面抓住课文的细节,让学生通过品读细节,朗读、感悟、体会文本中的真爱,对全文的架构了然于心。
师:爱要用心付出,更要用心体会。文中有哪些细节能够体现出映儿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真情和真爱?找出让你感动的词语、句子,或者是段落,用符号标出来,写下自己的感受,一起交流。
师:“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从这段话中,你们读出了什么?哪个词语让你们感动?
生1:爸爸非常关心妈妈,为了妈妈能睡好,他伏在床沿边睡了一夜。
生2:“恬静”这个词,让我觉得妈妈很幸福。
生3:通过“紧握”这个词,我能感受到爸爸对妈妈的爱。
学生从细节中读出了映儿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爱情,由此感受到这是温馨的一幕、感人的一幕。
爸爸叮嘱“我”带一束茉莉花给妈妈,这个叮嘱表现了爸爸对妈妈非常了解,也想用茉莉带给妈妈好心情。
课文最后一句:“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学生从“悄悄”“轻轻柔柔”这些词语中感悟到爱就像阳光,温暖人心。这段景物描写表达了“我”对爱情的感悟。
篇9
一、精心挑选材料
历史材料浩如烟海,如何选好材料成为材料题教学的首要问题。我认为必须要依据以下原则:
1.从学生角度看,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
历史是现实的过去,现实是历史的延伸,从学生的身边找历史,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此,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越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历史教学也就越能自然开展,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学科角度看,要贴近教材,注重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材料的选择除了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还要从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新课标提出:“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增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这要求材料的选择要从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选择贴近教材的材料,同时又高于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主。
二、精心用好材料
选好历史材料后,又该如何用好材料?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读材料,读懂材料,是材料题教学的第一步。
对于初中生而言,有很多史料离开教师的解读,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中国古代史的史料经常会有许多难认难读的字词,有时还有典故,而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这就使得学生的阅读理解有一定困难。比如,华东师大版初一历史教科书第三课《中华民族的祖先》引用了的《祭黄帝陵文》:“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篇祭文需要教师的翻译和解读。又如,《南方经济的发展》引用了“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土,盛且丰。永嘉世,九州荒。余广州,平且康。”也需要教师帮学生解读。
2.适当补充,拓展思路。
适当补充史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科书受篇幅的限制,有些史料未能完整地摘引,而在史料教学时需要作适当的补充;二是指教师针对教学重难点内容,也要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围绕某个历史专题,历史在史料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补充,多角度为学生展示历史问题复杂的一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逐渐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比如,华东师大版初三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结束后,教师可以补充《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内容,并比较这三部文件。材料一:《权利法案》第一条: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材料二:《独立宣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材料三:《人权宣言》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十七条: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通过比较这三段材料,可以得出《权利法案》主要是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从而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奠定了理论和法律基础。《独立宣言》一是宣布独立,二是表达天赋人权的观念,帮助学生分析《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诞生,同时它也是人类的第一部“人权宣言”。而《人权宣言》主要着眼于维护私人财产,从而得出它最能体现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是“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3.精心设问,培养能力。
篇10
关键词:合作式教学初一历史教与学
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同样,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对学生的人格、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很重要。在传统的学习观中,这个问题长期被忽视,虽然一些有识之士曾多次指出并提出许多措施,但是由于既定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虽然四五十个人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但学习方式却是个体的、封闭的,听课、理解、做作业、考试,除了与教师的单线联系之外,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这种环境和学习方式,尤其是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使学生形成了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的性格。其根源除了品德教育、人格修养的因素之外,与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不无关系。因此,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新教材在学习方式上的改革之一就是合作学习。许多教材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游戏、做手工、完成项目、唱歌、跳舞,以及陈述、讨论、辩论等。
教学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在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中,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间、学生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群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正是在相互合作与交往中得到发展。
初一历史新教材把中国古代历史划分成了9个主题,以中华文明起源为基本原则和线索,增强了形象性,强调了历史延续性,强调了人性化(以人为中心,以有利于人的发展为目标),强调了整体性,具有综合特征,强调贴近生活,以生活为出发点去感受古代生活,增加了感性认识;以中国古展的阶段性与社会重要侧面特征的统一为主要内容;以宪法和国家现行法律为主导。其目标就是要求学生首先能够准确把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三者之间的联系;其次要能读懂历史事件图,正确使用历史记年方法,了解中国古代的基本内容;第三,在情感态度上,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是与老教材相比知识的连续性就相对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探索更加适合的教学模式。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有一些很好的例证:比如初一历史上册书的第一课《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有一道动脑筋题: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合作式教学就在这里发挥了作用,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讨论。由于问题有它的特殊性,可以自由发挥,这就为小组内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一个班的七八个小组发言很踊跃,有按时间来说的、有按历史情景来说的,发言内容丰富且有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