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帮范文

时间:2023-04-07 08:4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就业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就业帮

篇1

按理说,孩子大学毕业,家长就应该松一口气,可事实正好相反。由于李先生的孩子所学的专业不是很好就业,又赶上了最难就业季,李先生不想让孩子背负高额的房租等生活成本,去一线城市受罪,打算给孩子在家乡开个小本生意。可自己和太太都为公务员,一辈子老老实实干活挣工资,实在不知道这创业应该从何做起,老两口犯了难。他们找到了《投资与理财》杂志,希望理财规划师能帮帮忙,给孩子的未来做一个规划。除了创业这一需求,李先生还希望为孩子上一些保险,买点理财产品,以保障意外发生和万一事业失败的基本生活。

李先生太太退休后,找了一份商场售货员的工作,现家庭年收入共9万元。但3年后,这个数字会随着李先生退休而减少很大一部分,所以李先生希望在3年之内,就将孩子的事业和保障规划好。李先生家庭现有价值65万元的单位的房改房一套自住,另有一套价值34万元的小一居用于出租,每月租金1600元。还有定期存款15万元,活期存款5万元。家庭月支出约4000元。李先生不知道是否需要将小一居卖掉,作为孩子的创业金,或者作为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希望规划师能为自己好好计划一下。

最难就业季来袭 如何理财帮孩子创业(A)

家庭财务分析

资产负债情况

李先生家庭总资产12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21万元,储蓄占比100%,稳健投资,收益较低;股票基金理财等投资性资产占比为零。家庭资产分布过于保守。家庭暂时无负债,家庭财务暂时没有负担。

收支情况

该家庭的年收入为10.92万元,年支出4 . 8万元,收支比率约为4 4%,目前收支状况良好。储蓄比率为0.56,意味着每年可用于财富积累的资金为6. 12万元,占收入的56%,有一定的财富积累效应。但李先生退休后,家庭主要现金流入将主要是二人的退休金,家庭总收入将会减少。

保障情况

夫妻二人是公务员,都有社会保险,养老金也比较稳定,老年生活应该无忧。孩子刚毕业,如果选择创业,则意味着没有任何保险等福利安排。

其它情况

房产情况:家庭有价值6 5万元的单位分房自住房一套,另外有一套价值3 4万元的小一居用于出租,每月租金1600元。

总体来讲,李先生夫妻二人即将面临退休,目前家庭的财务状况安全性较好。但随着李先生退休及孩子创业,家庭收支及资产结构将会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理财目标

为孩子做一个未来规划,重点考虑是不是该创业?

小房是否需要卖掉,该怎么处理好呢?希望有一个合理的家庭投资计划。为孩子购买一些保险,提高保障水平。

理财建议

要打有准备的仗,不盲目创业,同时坚持学习提升

据某权威机构统计,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在资本、人脉、管理经验方面的弱势,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高达90%以上。因此,创业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打有准备的仗。

在创业之前,一定要认真思考创业所需要的资金、人脉、创意、渠道以及发展方向,等时机成熟。如果确实有好的项目,而且也有一定的市场,完全可以让孩子毕业回乡创业,同时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创业可能面临失败的风险,要想好下一步该怎么走,孩子的未来在哪里。

建议为孩子考虑创业项目的同时,也要督促孩子坚持学习充电,多为自己增加竞争的筹码。

在未来社会,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软实力,才是竞争取胜的王道,万一创业失败,孩子还可以另谋出路,不至于将自己囿于一条道上。

选择最佳的家庭投资计划

建立紧急备用金。紧急备用金一般为家庭月支出的3~6倍,按李先生的情况,建议储备金额为2万元左右。用该笔资金,可以购买一些流动性较好、风险较低的金融投资产品,比如货币基金。该笔资金主要是应对家庭的一些突发事件之需。以收益来决定是否卖房。目前房租收入为每月16 0 0元,相当于年收益5 . 6%。如果卖房购买理财产品的话,目前类固定收益理财平均年化收益5%~6%。如果考虑房价上升等因素,建议保留房产投资方式。

多渠道考虑,筹措创业资金

创业是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建议尽量选择有政策扶持的创业项目,同时采取合理避税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如果只是小本生意的话,创业前期投入并不大,预计初期投入在20万元左右。建议李先生可以考虑申请国家贴息贷款、中小微企业创业贷款、房产抵押贷款等,没有必要直接卖房创业。

为孩子补充购买商业保险,提高保障水平

孩子刚毕业,未来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建议为孩子购买期缴型重大疾病险、意外险及分红型寿险,提高保障水平。具体可采取万能险附加重大疾病的方式,同时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在以后的投保中,应该注意每年的保费不宜超过年收入的10%。待孩子创业有一定收入之后,再考虑由企业缴费,并提高缴费额和保障水平。

最难就业季来袭 如何理财帮孩子创业(B)

家庭财务分析

债务健康指标诊断

李先生家庭的债务健康指标在正常范围内,目前家庭财务状况是安全健康的。

家庭保障能力指标诊断

目前李先生家庭保障指标低于合理区间,说明家庭保障处于危险状态。假设发生由于突发事件而丧失工作能力等情况,容易发生家庭失去收入来源,无法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准等问题。

房产持有诊断

李先生家庭的房产比例高于合理区间(80%以下),有家庭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和房价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以及财务危机。

理财目标

李先生希望给孩子的未来做一个创业规划。为孩子上一些保险、买一些理财产品,保障意外和万一事业失败的生活基本收入。

理财建议

投资规划

李先生不想让孩子背负高额的房租等生活成本,去一线城市受罪,打算给孩子在家乡开个小本生意。这种想法在今年的大背景下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创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起码是对创业者自身智慧、能力、气魄、胆识等素质全方位进行考验。与其让孩子直接创业,不如让孩子先应聘与创业目标相关的企业,工作3年。在这样的企业中,孩子不仅能学得知识和能力,还可以磨练意志,培养人脉,而且对之后的创业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目前李先生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实际情况是房产持有比例过高,其他可投资资产不足,且房产的流动性和变现情况较差,需要将房产出售,为孩子创业准备创业金。创业金的投资规划方案的选择,将直接决定3年后创业的成本。为了给李先生家庭更好的精打细算,现推荐两个方案,以供参考。

一、假设现在就将价值34万元的房产出售,利用34万元售房款和15万元定期存款,共计49万元,以3年为周期,构建一个稳健的投资组合。将其中30万元选择信托产品,建议购买大型商业银行的、历史信誉较好的信托公司推出的信托产品;将剩余19万元资金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国债、定期存款等产品,稳健、可靠,还能随时变现。构建后的稳健组合,3年后连本带利共58.8万元左右。

二、假设暂不出售房产,利用目前的15万元定期存款投资。其中10万元投资信托产品,5万元投资银行定期存款。假设房价年平均涨幅为5.5%(参考武汉近4年房价涨幅数据),3年共收益5.76万元租金后卖房,连本带利收益共计63.8万元左右。

综上所述,建议选择3年后择机卖房,为孩子创业做准备。可以选择将创业金全部投入创业,也可以选择部分创业、部分投资,万一创业失败,也还有一定的积蓄。

保险规划

篇2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就业困境 解决途径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得贫困大学生的人数也在急剧增多。目前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总数已达400多万,占在校生总数的20%至25%,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至10%。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从1998年的9.1%上升到2005年的21%,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007年达到495万,2008年将达到559万人,是近年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社会对毕业生需要没有明显增加,毕业生数量的大量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更加严峻。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同时由于社会关系壁垒、地域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等因素,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因此变得更不平坦。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体现

目前,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遇到的困难,首先是求职过程中面临的直接经济困难。根据初步调查,由于经济困难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为:比较普遍的缺乏差旅费,不能赴外地求职和参加面试;部分贫困大学生因购置不起一套求职面试的正装,不能自信地参加面试;部分贫困大学生支付不起上网、打电话等通讯费用,导致信息闭塞;部分最为困难的大学生甚至没有钱打印简历和求职信。

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困难,除了直接的经济困难,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欠缺。其表现在:一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弱势,由于经济困难造成很多贫困大学生不自信,就业期望值偏高,心理压力过大;二是缺乏城市生活的经验,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能力欠缺;三是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不够,贫困生专注于书本学习,应对实际工作和问题的能力不够;此外,贫困大学生还往往缺乏求职的面试应对能力。如何帮助贫困生消除心理阴影、化压力为进取的动力,培养其综合能力成为扶持贫困生发展、解决就业困难最重要的任务。

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还表现在,其自主创业资源稀少。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劳动带动就业。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和就业市场的逐渐饱和,在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以创业带动就业将成为一种重要方式和潮流。但是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主要用功于书本学习,没有经费和心思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创业能力很少得到锻炼,他们的家庭更没有条件提供创业启动资金,极少有贫困大学生在毕业之际提出自主创业计划。目前条件下,他们即使具有创业能力并提出创业计划,也很难取得创业所需的社会资源和经费支持。

二、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有效就业的途径

1.要加强指导,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求职择业能力。组建一支由就业指导师为骨干的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分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旨在提高学生求职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的就业指导课。课程内容包括:(1)帮助学生确立大学的学习生活目标。树立热爱学习、热爱专业、刻苦钻研的思想。(2)介绍本行业本专业就业现状及其趋势,帮助大学生挑选辅修课,填补个人能力的缺陷和不足。(3)讲就业前的学习准备、能力准备、心理准备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等,帮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解除就业困惑,增加就业自信心。(4)开展求职方法、技术、技巧的培训以及求职资料书写、面试语言等训练,以加强学生的语言、思维、应变能力。

2.教育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拓展就业思路。针对毕业生包括贫困毕业生所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学校及有关部门要对其开展教育,加强引导。如针对毕业后只想当干部、去国企、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的观念,要进行树立远大理想,国家利益为先、人民利益至上的教育,引导学生勇于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到西部、边疆和基层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要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只要是能发挥作用、于社会有益的职业工种,都不妨一试身手。“先就业,后择业”,这样将更为有利于毕业生的现在与将来的可持续发展。

3.以就业为导向,加大高校教学改革力度。高校应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一方面,按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增设社会急需的专业。另一方面,改革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毕业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应实行学历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并重,鼓励“一专多证”,增强毕业生求职竞争力。

4.加大帮贫解困力度,为贫困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关心贫困大学生就业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搭建贫困生就业的“绿色通道”。凡是贫困毕业生办理的就业手续,一切优先,一切从简。我校已经开展了“贫困生就业援助计划”,设立了就业基金,对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就业援助。学校应继续完善奖、贷、助、补、减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建立贫困生档案及相关信息网络,增加更多的社会资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用人单位要学会识才爱才、选优扶贫、理顺人员选拔机制,尽量减少人情因素,真正做到公开公平、竞争优先,让贫困生凭个人能力就业。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网络优势,切实办好校园毕业生推荐会。“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是大学生就业工作总的原则。学校竭力帮贫困毕业生就业,但是不可能大包大揽。因此,贫困毕业生要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求职应聘。学校要结合实际呼吁政府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协调社会各界支持贫困大学生就业;调动校内各部门的积极性,广泛收集毕业生就业求职信息,适时召开校园招聘会;将毕业生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建立就业基地,凭借劳动、人事、教育等部门兴办的中介组织共同做好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校园就业网站,进行网上求职指导和就业岗位信息收集,加大投入,与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开通网上求职系统,免费使贫困毕业生不出校园就能与用人单位“求职面对面,沟通零距离”,实行远程招聘、竞聘。

篇3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大学生 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中的重要意义

1.1服务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共青团组织服务党政大局的根本要求

大学生能否更好地就业创业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得力助手,党联系青年人的重要桥梁,在面对大学就业难这个问题上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为他们就业创业积蓄能量,创造良好条件。

1.2服务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是高校共青团履行职责的重要体现

高校共青团的根本任务是组织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以上职能,高校共青团要做好引领和凝聚广大青年的作用。就业创业成为青年学生最关注的焦点,因为这是大学最现实、最迫切、最普遍的要求。高校共青团应该营造氛围,把服务学生最迫切的问题落到实处。

1.3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高校共青团提高大学生竞争力的本质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对高校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大学生要想成功就要创业,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所以高校共青团要创造条件帮助大学培养较高的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

2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

2.1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着力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就业观念

大学生在追求事业成功,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定义自我,不断充实、提升自我。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生涯设计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尽早进行职业定位,确定职业发展方向。高校共青团要对大一学生加强适应性教育,通过高年级学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提高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高校共青团要对大二、大三学生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和创业教育。同时要发挥团组织网络优势,聘请相关专家为大学生定期进行咨询服务。高校共青团要对大四学生重点做好就业教育。高校团组织要利用好“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选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鼓励学生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就业。

2.2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抓手,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完善大学教育的各个渠道,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项活动。高等教育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高校应该把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提升大学素质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专业课知识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高校共青团要联合校教务处等部门采取多渠道,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抓好班风、学风,教育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具备过硬的知识素质。

2.3以校园文化育人为平台,提升大学就业创业能力

高校共青团要以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高校共青团要利用好KAB创业教育平台开设好创业基础教育选修课,吸引有创业热情的青年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第一课堂,让学生了解职业环境和企业运作的过程。

高校共青团还要巩固第二课堂,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新途径、新内容和新形式。高校共青团要利用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以及各级学科竞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提高遇到挫折时的抗压能力以及了解市场、预测分析市场的能力。高校共青团要推进“挑战杯”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争取达到人人喜爱大赛,人人参与大赛的目的。

2.4以求职、考研技巧为依托,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考研教育

高校共青团要做好高年级学生的求职技巧和考研辅导教育,让毕业生顺利升学或者就业。求职技巧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根本因素之一,高校共青团要向高年级学生进行就业信息筛选教育、礼仪教育、求职技巧教育等,帮助大学生提高求职的成功率。教育毕业生学会筛选企业信息、岗位信息,根据企业和岗位要求设计个性简历和求职信。根据岗位要求做好自我介绍,突出个人的优势。面试前要根据相关要求提前准备几个可能被问到的问题,以保障回答效果。

针对考研的学生,高校共青团要发挥组织优势,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方便。高校共青团可以邀请知名考研专家教师为学生提供讲座,通过网站、微博等信息渠道为大学生提供考研方面的引导。组织考研学生设定正确的目标,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高校共青团还可以帮助考研的学生成立临时团支部,发挥互帮互助职能,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讨论,为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关工委;就业帮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高职院校关工委指导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思考与措施

收录日期:2016年6月30日

一、高职院校困难毕业生思想动态及关工委指导就业帮扶现状

(一)困难毕业生就业思想动态调查。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高职院校的困难毕业生关注的问题及面临的压力,从而更加合理地调整工作方法,更加有效地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手段,首先在2016年5月运用问卷法对困难毕业生做了一系列的摸底调查,被测试者为48名,发放问卷48份,回收45份,回收率94%。本问卷共采用了7个项目,分别从就业态度、就业压力和薪酬期待值等几个维度着手,从而较全面的了解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思想动态。

调查数据显示,在就业态度纬度上,我们分别从乐观到不乐观采用了5个级别,乐观有45%的比例,在较为乐观上占32%,在一般上占12%,较不乐观占8%,完全不乐观占3%,这说明困难毕业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大部分人持有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实现就业,但是还是有少部分人对就业持有悲观态度;在就业压力维度上,我们采用了从无压力到心理压力较大4个维度,经过统计,没有心理压力占37%,心理压力小占22%,心理压力中等占35%,心理压力较大占6%,这说明大部分的困难毕业生对于就业还是存在明显压力源的;在薪酬期待纬度上,我们设了4个级别,1,500元/月占10%,2,000元/月占27%,2,000~3,000元/月占53%,3,000~4,000元/月占10%,这说明同学们对工资的期待还是偏高的。

(二)关工委指导就业帮扶力度不够,多元化体系尚未构建。高职院校关工委在指导就业帮扶工作中,多重视经济上的帮扶,具体的帮扶流程参与度不够。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更多的是实施省教育厅颁布的困难毕业生帮扶计划,比较单一,更多的从经济上帮扶困难毕业生,较多的把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混淆开来。另外,困难帮扶中,更多的关注点在于经济上的帮助,而精神上的辅导力度还远远不够。

高职院校关工委对指导困难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应该贯彻始终的课程,在这一课程顺利开展的同时,如何针对困难毕业生制定出一对一的生涯辅导计划是值得关工委思考的问题。职业生涯指导中,如果正确引导他们的生涯规划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培养创业意识,提高职业素养,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关键所在。同时学校也该推出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成立专门的就业帮扶工作小组,思考就业帮扶的深层内涵,使得就业帮扶工作更加全面化和规范化。

高职院校关工委工作中就业帮扶机制的多元化体系尚未建立。从国家政策角度,目前没有专门的法律和法规在保障困难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同时,国家政策方面,对于困难毕业生的信息服务、就业渠道保障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建议,从而导致就业帮扶工作未达到深层的效果。从社会支持角度,虽然目前高校越来越重视困难毕业生这一群体,但这些学生面临更多的是社会压力,社会企业招聘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招聘要求,比如有无工作经验、生源地区别、外形要求、学校类别等,这些对一些身体有缺陷、生源地隶属偏远地区和学校比较普通的困难大学生来说,无疑存在公平就业的问题,这时关工委在如何建立多元化就业帮扶体系中起到指导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高职院校关工委指导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具体措施

高校关工委工作小组和就业工作小组通力合作,通过就业指导、推荐困难毕业生就业等措施积极开展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活动,主要措施包括几个方面:

(一)建立困难毕业生档案,深入了解困难情况。高校要根据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建立当年的困难毕业生档案,区别经济困难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同时要细化调查就业困难的类别,关工委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和就业指导,而不应该一味地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对于自信心不足、身体有缺陷、就业目标不切实际的毕业生,往往及时的心理疏导更加关键。所以,关工委工作小组要深入了解每位困难毕业生的需求及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就业困难同学进行信息登记、咨询指导、就业推荐等服务,记录推荐岗位、参加应聘、帮助指导、开展培训等帮扶开展情况。

(二)以目标任务为导向,开展就业指导服务。针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和讲座,高校要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课程,针对这些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并从自信心培养入手,以目标任务为课程导向,让困难毕业生积极的参与到目标任务的分解与完成中,以任务促进步,以课程促发展。这类课程可以以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或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展开,关工委工作要积极调动困难毕业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推行人生教育,从而起到增强自信心,树立牢固的正确价值观。

针对困难毕业生,关工委还可以开展针对性的讲座,来帮助这部分群体适应就业环境。一是调整就业心态、适应职场环境专题讲座;二是知已知彼、了解行业背景专题讲座;三是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就业目标专题讲座;四是培养职业兴趣与提升职业素养专题讲座。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困难毕业学生更加认清了当前的就业形势,摆正了自己的职业定位,为毕业生地顺利就业提供了感性认识。

(三)重视跟踪调查,加强就业推荐。高校应重视困难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关工委工作不仅要了解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同时要收集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及建议信息,了解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及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欠缺,从困难毕业生思想动态调查及用人单位对困难毕业学生的实习表现的评定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从就业途径上来讲,用人单位通过学生自荐、熟人推荐以及校园招聘的渠道招聘到学校困难毕业生占主要部分。同时,关工委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加强困难毕业生推荐,积极为困难毕业生推荐高质量的岗位,帮助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广泛调研与及时关注,与毕业生专业相关专业的企业积极联系;二是跟踪了解毕业生所在专业的就业前景及当下的就业形式;三是加强校企合作,为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四是及时跟踪,对推荐工作的困难毕业生进行后续的调查,优化推荐方案。

三、高职院校关工委指导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思考

(一)注重困难毕业生技能提升,培养综合素质。关工委工作在为学生开展专门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同时,如何帮助他们实现职业目标,是应该思考的另一个课题。困难毕业生在目标趋向下还需制定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里面最核心的是技能的培养。对于以专业化知识为主的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学习各种知识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关工委在指导工作中应该鼓励困难毕业生积极参加专业化技能竞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协调能力及积极乐观的态度。通过不断的磨炼,使他们真正成为掌握专业领域先进知识的技术性人才,这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良好路径。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创新技能大赛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积极开展职业生涯与设计大赛,通过一系列的比赛,达到强化技能、开拓创新的目的。

另外,困难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重点关注的方面。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学校坚持和加强素质教育。首要任务就是培养有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创优精神“三创”型高素质人才。要通过书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等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综合素质不仅包括职业修养、文化素质,还囊括一系列非智力因素,比如人文涵养、人际修养、组织协调素质、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学校在制定课程的时候可以加入隐形课程的设计,做到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如今企业对“外语水平”、“实际动手能力”、“敬业精神”等要求较高,部分毕业生的外语水平与计算机水平没有达到企业满意的程度。目前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期待和成就动机,对于已把这个专业作为自己择业目标的毕业生来说,想在专业内长期发展,想成为未来策划精英,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注重社会实践、培养工作能力外,还要注意要有职业的认同感和价值感,培养自己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方面的熏陶。这就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就业帮扶工作的全面性与针对性。就业帮扶工作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帮扶,更是需要人文精神的一项工作。高校关工委工作人员需要定期主动找已登记的就业困难毕业生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就业意向和就业状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同时,建议关工委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实施“一帮一”重点帮扶计划。学校关工委工作领导小组可安排辅导员或班主任作为他们的重点帮扶指导教师,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优先推荐、就业指导等就业服务。与此同时,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新时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系统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为困难毕业生找到适合个体发展的职业目标,而且通过细化过程分解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另外,良好的目标意识促使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资源进行有益的活动,从而可以减少他们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这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尤为重要。同时,学校要根据困难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加强对困难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就业意识和就业态度等方面的指导与培训,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职业指导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明确职业方向,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同时,建立多元化的就业帮扶体系。在困难毕业生帮扶的过程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学校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体现尤为重要。我们在激发学生的主动积极性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同时借助企业、社会的力量来多方面的进行合作,形成一个帮扶的联动机制。同时,我们要时刻关注和把握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思想动态,对于有严重自信心不足或其他心理动向的学生,及时给予辅导与沟通,帮助他们全面的发展与成长。再者,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也尤为重要,学校的关工委工作在价值观的形成与引导中要积极干预,广泛教育,只有把困难毕业生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有效的结合,才能为其教育和培养创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辉,朱健.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5.2.

[2]曹蕾.高校关工委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5.7.

[3]甘英,韦丽.大学生一体化就业帮扶体系的构建探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4.5.

[4]罗毅,金作衡.以社核观教育为主导,把关工委工作落到实处[J].中华少年,2016.3.

篇5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就业 帮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Helping Students with Difficulty in

Employment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CHEN Rui

(Jincheng College of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731)

Abstract This essay emphasizes on the characters of students from Independent College, and figures out the helping-strategy for students who has trouble in employment, which can enhance the st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college itself.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employment; helping-strategy

1 独立学院学生新特点

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到2009年4月,全国具有教育资格的独立学院已有318所,在校人数已达220万。生源主要集中在1987年至1992年出生的学生,他们代表着80、90后的新特点。

1.1 学习能力和自主能力较弱

独立学院学生一般本科第三批次录取,学生文化基础相对于一本、二本学生较差。由于生源多样化,学生中也会出现不同层次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大多数学生自制力和学习习惯等会被学习情况不好的学生影响,从而形成普遍较弱的局面。

1.2 家庭环境不容乐观

由于政策等多方原因,独立学院学生的学费普遍较高,这无疑给家庭情况一般的家庭造成压力。据了解,近几年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不像以前社会普遍认为的家境富裕,反而不容乐观。

1.3 抗压能力较弱

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到大备受长辈呵护,所以在承受能力上就显得有些薄弱,遇事处理能力也不足。

2 就业困难生的普遍特征

2.1 专业知识薄弱

部分学生由于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自制能力相对较弱,在上学期间没有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不能适应大学的自学习惯,反而将时间花在玩游戏或则其他跟学习无关的事情上,从而荒废了学业,对专业知识只是一知半解,所以造成就业困难。

2.2 对社会实践的参与度低

主要指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对学校及社会政治、时事、文化生活、社会实践等方面关注较少,参与也较少。没有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运用自身所学进行锻炼、升华,从而在知识的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等方面能力相对有所滞后,以致于造成学生缺乏参与就业活动的自信心。

2.3 高高在上的心态

这部分学生大多从小到大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们将自己归入较高地位或是处于优越地位的群体之中,对一些职位不屑一顾,总认为自己能适合更好的岗位、更好的单位,却不知犯了“眼高手低”的错误。

2.4 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

部分学生由于在选择就业过程中曾经受挫或是自信心不足,使得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境遇时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大学生群体。在心理上容易产生茫然、焦虑甚至仇恨的情绪,难以自我调节。

3 对困难学生的帮扶措施

3.1 建立就业困难生帮扶组织

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附于各级就业工作组织,在院上有就业工作部,在系上有就业指导中心,在班上有就业指导小组。正是各级的就业工作组织的通力合作,才能确保每一年的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我们要针对就业困难生,在各级就业工作组织中设立就业困难生帮扶组织。这样在组织的领导下,各级就业组织都为就业困难生尽一份帮扶责任。

3.2 建立就业困难生个人档案

为了准确掌握就业困难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就业帮扶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因为经济、心理、学业、生理等问题导致就业困难的学生建立个人档案,主要反映学生思想动态、就业意向、具体困难,从而帮助各级组织及时准确的帮助这部分学生就业。

3.3 开展就业技巧、职业素质强化培训

各级组织针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及时的培训、强化等活动来帮助学生克服现存问题。我们可以开设就业礼仪培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礼仪,塑造职业形象。开设简历等面试实务,指导学生制作精美的简历以及掌握熟练的面试技巧。

3.4 对就业困难生实行分类指导、个别指导、一对一帮扶计划

就业困难生作为一个群体具有其共性。比如自信心弱、素质差、经济、心理、学业、生理等问题的这一类学生,我们可以分类分组进行指导。对于问题特别突出的学生我们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跟踪帮扶,及时解决、纠正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5 对就业困难生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直面就业压力

专门设立就业困难生心理辅导小组,通过沟通、疏导学生在就业方面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存在的原因,解除他们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通过正面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克服问题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专业分析,重树他们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同时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自我和就业环境,从而能坦然面对遇到的就业困难问题。

3.6 拓宽就业渠道,为就业困难生开绿灯

学生就业工作不仅是学校、学生本人的事情,更是社会应该关心的大事。所以,学校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中要起到一个与社会连接的作用,积极为学生和社会搭建交流平台。要不断走出去,邀请相关企业进校选拔人才;要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推荐合适学生;要积极组织校内招聘会,为学生提供选择机会节约就业成本;要积极建立实习就业基地,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人才;要积极与相关专业中介联系,更多地获取行业用人需求。同时,就业也是与学生家长息息相关的大事。所以,学校要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寻求共同帮助学生就业的有效措施及渠道。在整个过程中,重视就业困难生的需求和具体情况,积极为企业用人单位推荐就业困难生,创造机会使他们得到更多锻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高校就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前景,解决好就业困难生的实际就业问题有助于高校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作为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推动者必须不断总结、不断研究,逐渐形成科学的就业帮扶体系。

参考文献

[1] 孙世平,孙鑫,李华.大学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0.20(10):58-60.

[2] 王海英等.浅析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学术园地,2010.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对策

随着整体社会形势及就业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其中困难学生更是毕业生就业的弱势群体,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对此有所重视,教育部于2009年6月19日下发了《关于当前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通过多种方式促进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但是目前针对就业困难学生就业特点和相应帮扶对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还比较缺乏。本文尝试探究困难毕业生面临的困难,分析原因,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帮扶对策和措施。

一、高校困难毕业生内涵界定

根据教育部《关于当前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中对高校困难毕业生的界定,即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结合实际工作和研究需要,笔者又对其中的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进行了细分,现将高校困难毕业生内涵界定如下。

困难毕业生是指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就业竞争力较弱,从而无法获得足够择业机会的毕业生。从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看,困难毕业生可以分为三类:

1、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这部分毕业生主要来自农村困难家庭、城镇下岗职工家庭、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等,由于得不到家庭经济上的有力支持,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资金受限等原因而错过经费要求较高的就业机会。

2、专业水平或实践能力不过关的毕业生,由于大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倾向于以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为选择标准,部分学习和实践能力较差的毕业生,因为没有其他能够打动用人单位的优点或特质而在求职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3、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的毕业生,这部分毕业生受到天生条件的限制,一方面择业方向很窄,加之很多用人单位对这类毕业生的排斥,使他们在择业时难上加难。

二、高校困难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分析

在多次的学生摸底和调研中,笔者发现高校困难毕业生总体上呈现出一些类似的就业特点,现逐条梳理出,期望据此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帮扶困难毕业生顺利求职。

1、就业期望相对矛盾

大部分就业困难毕业生在就业前都对自身条件、家庭环境等有一定的权衡,大都青睐于相对稳定的工作,虽然对薪酬会有一定的要求,但不会过度攀高;在就业地的选择上,多数就业困难毕业生(尤其是第一类和第三类就业困难毕业生)倾向于回自己家乡工作以照顾家庭或获得家庭照顾。但同时,就业困难学生又会不自觉地受到周围其他同学的影响,在工作岗位、薪酬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形成一种矛盾的就业期望和自我定位,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顺利求职。

2、求职途径相对闭塞

在求职途径上,一方面由于就业困难毕业生在大学成长过程中相对比较封闭,在信息的获取、渠道的开拓方面主动性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在可以帮助其就业的社会资源方面也相对较少,因此,求职渠道相对闭塞,大多集中于校园招聘会、网络招聘等。

3、求职竞争力明显不足

在同样的求职市场上,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力明显低于其他学生。但三类困难生相比较而言,第一类和第二类毕业生的压力相对较小,可以通过学习、掌握求职技巧,或调整求职方向和目标来提高自身就业力,但第三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则很难缓解,是就业市场上最困难的群体。

4、自身及家庭、社会压力凸显

就业困难毕业生还有一个突出的就业困境就是面临自身和家庭、社会的多重压力。自身方面,由于自身能力或专业素质的不足,对自己成功就业缺乏信心,同时担忧自己毕业后无法顺利求职给家庭带来的负担或影响,心理上会比较敏感和脆弱;另一方面,家庭对其又给予了一定的期望,会无形中给这些毕业生带来心理负担;但同时,社会对这些毕业生的认可度相对较低,在买方市场凸显的就业市场上,雇主们更青睐于各方面能力和素质优秀的毕业生,从根本上给这些毕业生带来了就业压力。

三、加强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支持的对策建议

针对困难毕业生的以上就业特点,要提高其就业效率和质量,应从学生、学校、政府和社会多个层面共同着手。

1、学生层面,提高自我成长主动性和求职积极性

要提高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质量,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学生自身提高其竞争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提高自身适应社会,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能力,并培养自己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化劣势为优势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就业期望是否合理对毕业生求职能否成功有着重要的理念引导作用。困难毕业生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做好自我认知,以调整就业期望,端正就业态度,提高求职成功几率,而不能盲目和周围其他同学攀比。自我认知需要困难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根据实际成长情况不断调整个人定位和生涯发展规划来确定。应树立主动竞争、服务基层、多渠道就业的观念,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挑战。

求职途径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的求职效率。困难毕业生应在整个大学生活阶段扩展视野,积极参与社团或相关实践活动,扩大交际范围;在毕业期,应主动关注校园宣讲招聘会等相关信息,有意识地去积累、搜集就业信息,拓展求职渠道;同时应注意了解相关政策,如“三支一扶”、村官计划等,多渠道就业,而不能局限于事业单位等某类岗位。

求职竞争力是毕业生求职的核心要素。困难毕业生只有提高求职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困难,而竞争力是长期的综合素质积淀而成,而不是一蹴而就。困难毕业生群体应在加强日常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注意培养沟通、表达、协调等多种能力素质,以提高就业市场适应能力,弥补不足之处;同时应积极参加校内外实习实践活动,如利用寒暑假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在毕业期,还应积极参加校内外职业发展规划指导课程和活动,把握相关职业能力培训或指导机会,提高简历制作及面试技巧,提高求职成功率。

求职心理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困难毕业生的求职心理压力一般要大于其他同学,而且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过于内向化,所以,这部分群体的毕业生应适时调整心理动态。一方面要承认自己的现状,学会扬长避短;另一方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己,不断提升各种求职技能;同时还应坦然面对就业挫折,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就业机会。

总之,就业困难学生和未就业学生应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认识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态度,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地关注相关就业信息、把握就业机会,增强自身的职场竞争力。

2、学校层面,分类提升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求职竞争力

要提高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质量,高校相关部门和教师应当发挥导航作用,引导、指导不同类型的学生提高求职竞争力。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就业困难学生,提升的方式方法应有所不同。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短期来看,学校应当在了解学生实际困难的基础上提供一定的就业便利及推荐,但从长远看应该在学生入校初期即及时了解学生生活状况,在学习和生活中提供有力帮助。另外,针对这一类型的毕业生,学校还可提供适当的经济援助,如提供求职路费或求职物资准备补贴,提供一些必要的求职技能方面的考试补贴,以免其因为经费有限错过求职机会。

针对专业水平或实践能力不过关的毕业生,短期来看,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提高应聘成功率的讲座和培训,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面试、应聘的技巧。但从长期角度看,学校应当注重在四年的培养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虽然在一定的人群中,学生的水平始终有不平衡,但其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应当达到单位应聘的一般性要求。

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的毕业生是情况较为复杂且难处理的群体。短期来看,学校应当在学生开始着手就业时期帮助联系对这部分学生有就业优惠及倾斜的用人单位,并组织学生参与面试。从长期来看,学校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并掌握他们该方面的需求信息,建立稳定、定期的供求关系,以减小毕业时间苦难学生的就业压力。

另外,学校还应开设个性化指导,加强对困难毕业生的心理引导和个性化咨询,以提供进一步的人文关怀;困难学生的辅导员也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和思想动态并做好日常安抚和关心,以缓解其心理压力,防患于未然。

3、政府和社会层面,营造良好的政策和社会支持氛围

在学生和校方积极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针对这部分困难群体的保障机制也应该列入重点建设范畴,帮助学生在面临就业困难时,长期和短期帮助并举,以帮助学生缓建待业的焦躁情绪,始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就业。困难群体的保障机制离不开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策具有保驾护航作用,尤其是对于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各级政府应当考虑到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具体困难和特殊性,提供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政策扶助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对社会上某些用人单位对就业困难群体的不公正招聘进行体制机制上的合理引导和规范,以营造良好的就业市场氛围和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就业困难学生,都面临着或即将面临社会群体对自己的评判和眼光,社会的支持抑或是歧视都会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心理和就业实际造成不同的影响。对就业困难学生,校方和政府、用人单位都有义务在社会上宣导平等、关爱的扶助意识,正确看待这部分人群暂时的、有一部分客观原因的就业困难,而不是一味的责备甚至歧视,以平和积极的心态关注这个群体的成长和进步,为他们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支持的社会氛围。

总之,要切实提高高校困难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需要毕业生自身、高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在内外联动的合力作用下才会切实帮助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完善其职业生涯发展,促进整个就业市场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当前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2009(6).

篇7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困难群体 帮扶机制

注:本文系浙江传媒学院辅导员专项课题“我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机制研究”(项目号11FDY016)的研究成果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就业难已经成为普遍性问题。高校中存在着一批因学业、家庭条件、身心健康等问题而产生的就业困难群体,这部分群体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成为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难点。因此,建立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水平,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

一、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类型

学业困难而导致的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里存在着一部分因补考、重修科目较多,不能按时毕业或不能获得学位的大学生,还有一些大学生勉强毕业获得学历学位,但因专业素质较差、相关知识储备不够,无法胜任用人单位提出的专业能力要求,这部分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也比较多。

(2)家庭困难而导致的就业困难群体。这些学生较多来自于贫困山区或者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所承受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都比较大,在就业阶段尤其明显。一方面由于出生在贫困家庭,缺乏相应的人脉资源,同时投入在找工作方面的成本较少,缺乏一定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贫困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容易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大而影响其顺利就业。

(3)因就业观念偏差导致的就业困难群体。这部分学生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有些学生非公务员非大型国企不进,挑肥拣瘦的就业观念导致部分学生有业不就。这部分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其就业期望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总是在寻寻觅觅中浪费了不少好的就业机遇,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

(4)因心理素质较弱而产生的就业困难群体

心理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挫折,残酷的竞争会让一部分学生陷入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中,他们一般较内向,自尊心较强,害怕失败的打击,而找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往往要通过不断地投简历、参加面试才能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很多人会由此产生焦虑自卑、抑郁悲观等心理,这些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他们的就业。

(5)因身体条件导致的就业困难群体

先天性残疾或者健康因素引起的就业歧视的例子屡见不鲜,在社会部分不良观念引导下毕业生外貌条件在部分企业招聘特别是面试中所占比较不断提高,这种畸形的招聘条件也给毕业生们就业过程中带来不少困扰。相比之下,女性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不公平待遇较之男性毕业生高出很多。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1.职场能力欠缺,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

如今企业最为看中的是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毕业生入职后能够马上承担起自己的工作任务,以减少企业培养人力资源的资本。可是不少毕业生在大学四年中未参加过任何社会实践,四年大学生涯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没能很好地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部分毕业生在竞争积累的求职市场中没有优势,在找工作中容易被淘汰。

2.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择业观不合理

上了大学之后部分大学生少了父母老师在身边的督促,缺乏自制力而沉迷网络,临近毕业学分未修满,还有多门课程需要重修,大部分同学都在忙着找工作的时候,他们还在忙重修补考的事,错过了最佳的择业机会。部分大学生虽找到工作却因拿不到毕业证而不能和公司签约。另一部分学生眼高手低,职业目标定位过高。一方面大学生在专业素质、技能水平、职场能力方面与用人单位需求的水平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这些学生又期望用人单位能够提供较高的薪资待遇。双方心理预期之间的矛盾常常使毕业生频繁跳槽,而用人单位则表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此外,多数毕业生都向往政府机关、国企和事业单位,不愿意去基层就业,挑肥拣瘦的心理让他们在职场上屡屡受挫。

3.缺乏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许多大学生对自身缺乏正确的认知,自我定位比较模糊,不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能力、兴趣和爱好。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就业行业领域没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更没有明确的规划。同时,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准备不充分,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一部分大学生在经历多次面试受挫之后,自信心下降,产生自卑、情绪消沉等心理,在临近毕业各方面的压力下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客观原因

1.家庭教育偏差的影响

首先是家庭教育的偏差。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过于依赖父母,即使上了大学之后凡事还要父母操心,缺乏独立性,遇到困难也是希望父母能够帮忙解决,在找工作时也寄希望于家里的安排,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就业机会。其次,我国古代传统思想“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还一直影响着当今的大学生,政府机关、大型国企和事业单位成为大学生眼中的热门行业。父母对子女寄予的期望也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长盛不衰,父母在教育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把这些观念根植在子女的价值观中,加上整个社会浮躁风的影响,毕业生往往因为定位过高而找不到工作。

篇8

一、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起到了引导和示范的作用

一所高校想要被认可,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和知名度,它的就业率首当其冲,学生就业工作做得好坏是评价一所高校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很多高校都很重视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因为这是提升学生就业率和质量的基础。学生一旦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的规划,就会有步骤,有节奏的开始进行自我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完善自我;潜在的一些职场压力也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能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习,同时达到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习生活进行有效的安排,这在以后的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很多在校学生都觉得校友很亲切,让校友作为榜样和示范有更好的效果,因为就是身边的人和事,贴近于自己的生活,没有更多的外在因素,让人觉得更真实,这样在和校友的实际交流中切实的感受到校友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经验,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人处事、职业能力素养和未来规划方面具有示范性的作用,通过交流,也让学生的职业规划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科学性,为毕业后的就业与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政策

多数高校的校友都和很多行业和政府部门挂钩,他们很清楚各个行业和部门的动态,也就能够及时的知道和大学生就业有关的信息,这样毕业生们就能快速的知道最新出台的就业政策,不少校友还能动用自己的关系网提供本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最新的招聘信息及要求,这些信息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来说都是很宝贵的渠道和资料。

三、为大学生直接提供就业和见习岗位

校园生活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很多人在校园里面有很美好的回忆,在职场中的大部分校友都会怀念当初的那份纯真与激情,在在校学生中看到自己当初的影子,对母校的关怀有着深深的眷念,这些校友在人生路上深切的爱着自己的母校,觉得能为母校的发展做一点事是值得骄傲的事,他们能向本公司推荐母校的毕业生,甚至可以为他们提供就业实习机会,一些创业成功或是企业领导的校友,还会一创建实习基地的形式为母校做贡献。

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效率,同时降低就业成本

校友在毕业生就业的环节中起到为学校和社会牵线,为学生铺路的枢纽作用,在学校和企业层面,可以通过校友的关系,让企业去学校开招聘会,让学生和企业近距离的面对面交流,为学生和企业彼此间的了解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直接在校园里参加招聘会,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求职就业成本,提高了就业率,对于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无疑显得特别重要。

五、加强教育改革,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很多企业和毕业生在初步了解后实际投入工作中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职场所需和学生的知识系统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样让企业和毕业生都产生困惑,企业觉得是不是所选的求职者能力不够,毕业生会认为是不是自己不够充实,达不到企业职业的要求,也会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根本应用不到实际的工作中。然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学校在进行课程安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需要,只是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并没有告诉学生这些知识要怎么用,如何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这也让很多企业不得不对新近的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但是很多企业并不愿意这样做,因为这是一个无法预估的风险,他们担心培训出来的学生会重新求职,最后人财两空。基于这样的情况,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要求应聘者要有相关的经验,有些企业之间对应届生关上了求职的大门。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广大的校友能把企业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及时反馈到母校,那样学校就能进行相关的教学调整,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达到职场的要求,让他们在就业的道路上走得更顺当。

参考文献:

[1]杨韶昆.《高校校友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篇9

英国推行“国家实习计划”

英国政府计划推行一项“国家实习计划”,帮助未能找到工作的学生到企业或其他机构实习3个月,培养职业技能,帮助他们最终实现就业。这也将有利于在英国毕业的中国学生们留在当地找工作。

尽管参与实习计划的毕业生无法从实习机构拿到全额薪水,但薪水略微高于政府给予学生的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总和。目前,英国巴克莱银行和微软公司等4家知名企业已决定加入“国家实习计划”,一些公共部门、慈善和志愿者机构也收到参与邀请。

德国优先照顾本国毕业生

德国为了保证本国国民的就业,给外来的劳动力设置了很高的门槛。很多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发现,要在德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很容易,但要获得德国劳工局的工作许可却非常困难。因为德国劳工局原则上只允许外国人填补那些德国人不能胜任或无法填补的空缺岗位。

此外,德国统计部门、劳工部门以及各经济企业协会经常就业指导信息,这对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具有宏观指导作用。德国政府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并鼓励他们学习实体经济所需要的自然科学。

美国、法国奖励企业补贴学生

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采取了许多激励措施,其中最为常见的做法是免除学生的贷款。

美国政府贷款大体有两类:FFEL/直接贷款与联邦帕金斯贷款。就FFEL/直接贷款而言,除了借款者完全和永久性残疾或死亡等原因之外,对于连续5年在指定的小学或中学作为全职教师从事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教学服务工作的大学生,可以享受贷款免除的政策。

法国政府也采取一些优惠措施鼓励企业聘用应届大学毕业生。对那些聘用应届和失业大学毕业生的企业,政府在一定期限内对其社会福利分摊金及一些税收予以免除,并且视情况按聘用大学毕业生人数给予一定补贴。

巴西打造促进青年就业网

在巴西最近推出的“初次就业计划”中,重点支持就业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增加和改善青年人的就业。据统计,目前巴西城镇居民的失业率达7.6%左右,而且就业市场仍在进一步缩小。卢拉政府推出的“初次就业计划”,旨在发挥社会各阶层的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促进青年就业网。

巴西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并没有特别优先的政策,无论毕业于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毕业生都与其他青年一样,必须遵守劳动力市场法则,自我解决就业问题。政府鼓励企业多雇用年轻人,企业可以从政府获得资助,享受政府资助的企业必须保证在12个月内不解雇年轻人。政府还向自主经营的年轻人提供低息贷款、经营指导及培训。

加拿大企业学校合作

“合作教育课程”是加拿大高等院校普遍实行的一种企业和学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它最早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于1957年从美国引入。目前,加拿大全国提供“合作教育课程”的大学已超过100所,每年参加的学生约7万人。

对于参加“合作教育课程”的学生来说,到企业去不仅仅是“带薪实习”,还是一门重要课程,只有经企业和学校考核合格,才能取得学分。每期“合作教育课程”结束,学校都要组织专门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企业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团队精神、业务能力等的评价,还有学生在工作结束后写出的报告质量等。

有统计表明,参加“合作教育课程”的学生不仅更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起薪也比一般的毕业生要高。

篇10

企业工会想要在扶贫助困的过程中发挥出一定的组织力量,首先要对那些生活困难或者是已经退休离职的高龄员工按照规定发放全部补助金,不能拖欠这些高龄员工的补助资金。企业工会一旦将相应的扶贫补助基金落到了实处,不仅能够体现出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并且还能够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和谐社会贡献巨大的力量。

二、企业工会应完善扶贫帮困的相应组织机制

企业工会首先要建立相应的扶助困难人群的工作制度,承担起相应的扶助责任,企业工会的首要工作就是努力做好扶贫帮困。让职员能够享受到相应等级的优惠政策。企业要明确此责任。另外,企业工会要坚持上层领导联系困难职员的制度,通过设立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对贫困职员进行补助,通过权益和职责的联系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控制资金的发放与融入,从而提高困难职工的基本收入来源,并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企业工会应对扶贫帮困此项工作实施联席会议制度上层领导起着主导作用,而参与扶贫帮困工作的相关人员应创建出对各种贫困职员的各种困难状况都了解并积极解决的一种工作模式。此外,企业工会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来加强管理,企业工会应该争取做到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实施各种减免优惠政策。企业工会还要不断完善各种优惠政策,对各种扶贫机制进行优化,为失去劳动力的人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使其享受到更多的优惠。在进行企业工会建设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避免出现重复建设的局面,因而在对企业进行建设的时候,一定注重其自身的规范性,从而在更大程度上维护企业以及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立会员大会制度、工会委员会会议制度加强工会的规范化建设。

三、企业工会应积极参与与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有关的活动

企业工会要想使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更加完善的发展,应该建立一定的“社会保证税”制度,“社会保证税”的征收将会是保护贫困人口的有利方式。一旦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分配关系以法律形式来维系那么城市和乡村之间就会得到一个较为和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减少了城市和农村关于分配不公争论的现象。根据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的社会保证机制能够得知,其整体覆盖面积还不是很完善,生活、医疗和治安等保障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确立,而对农村保障制度进行建设的时候,更要使其符合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近些年来,国家和企业相当重视工会的建立,并鼓励新型组织形式的建立与完善,因而,相关部门应该在扩大企业工会数量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组织的建设规模,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从而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然而,工会组建是一个持续、动态性工作,工会组建仍然滞后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员发展仍然滞后于职工队伍的不断壮大,想要实现工会组织的全面覆盖性显得比较困难。想要真正实现企业工会的普及,并使其方式变得更加规范,工会组织应该不断加强职责的维护,努力协调各种劳动关系。尤其是劳务派遣工、出租车司机、幼儿教师、家政服务、保安、护工等群体和商贸、餐饮、研发、物流等单位,组建工作还存在空白,只有最大限度地利用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保障,才能使企业工会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