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调查问卷范文
时间:2023-04-04 11:4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语学习调查问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医学高职生 英语学习现状 问卷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生英语学习现状,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教学部外语教研室于2011年11月针对我校2011级新生,包括护理、医学口腔、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医学、临床(乡村医生)、针灸推拿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展开,采用不记名方式,共发放问卷422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402份。问卷主要针对“英语学习兴趣与目的”、“英语学习习惯”及“英语学习方法与策略”等内容进行调查。
一、调查结果
1.英语学习动机
调查显示大部分被访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是以找到好的工作和应付学校考试为目的的,而把掌握技能作为英语学习目的的人只占26%,将个人爱好作为学习动力的则仅占18%。这充分说明,大部分高职学生把英语作为找工作的敲门砖,作为拿到毕业证的门槛。这类学生学习英语缺乏持久性,他们具有的只是表层的学习动机,容易因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2.英语学习态度
在接受本次调查的学生中,对是否愿意学习英语,只有37.6%的学生选择“愿意”。对在英语课堂上的表现,只有8%的学生选择“经常”积极发言和练习。此外,对英语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方面也进行了调查,只有20.2%的学生选择“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练习”。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而且缺乏积极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英语学习方法与策略
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与策略的调查中,对于英语学习整体策略,只有28.4%的学生选择“注重积累,多学多练,重在理解,全面发展能力”。同时,对于学习方法,选择“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学生竟占40%。针对口语学习方法与策略,有48.5%的学生选择“只听别人说,自己会,但不运用和实践” 。对词汇学习方法与策略,只有23.2%的学生选择“通过发音记忆单词,做到词不离句,音形义、用法的结合” 。关于语法学习方法与策略,只有18.2%的学生选择“通过具有共同特征的句子去总结语法现象,能活用和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二、原因分析
产生这样说明的原因有1.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2.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技巧欠缺。3.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三、对策探究
1.改进教学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从传统的学习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咨询者和帮助者。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索过程,教师要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贯穿自主学习这一理念,通过有目的的训练使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从而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树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其可以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可以独立自主地学习并取得预期效果。
2.加强学习策略指导
语言学习策略是指有助于语言学习的学习方法和行为,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的培养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学习策略技巧。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是为了促使学生逐步的走向自主学习。教师应把策略培养贯穿于正常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哪些是费时低效的学习策略,如何选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同时对学生进行听说、阅读、写作、翻译和解题等各方面策略知识的指导。当学生开始能有意识地把策略运用到学习活动中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性就会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将逐步提升。
3.完善评价体系
首先,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建立测试型与非测试型相互结合的评价手段,既要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其次,加强评价主体的作用,改变教师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现代心理学认为,主体参与性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始性机制。只有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分享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需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创新,改变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完全被动状态。最后,突出形成性评价的作用,用动态的评价方式、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使其体验进步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形成性评价改变单一的评价标准,注重知识习得的过程,使得师生重视反思教学的活动,及时调整教学的策略,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基金项目:2011~2012年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高职高专英语类教学改革与建设课题 医学高职生实用英语学习成效提升策略的研究(项目编号2011082)
参考文献:
篇2
在对高中生英语阅读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中,笔者了解到学生对于语篇分析的知识和理论了解甚少,从而阻碍学生阅读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1. 对高中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的调查分析 通过座谈,问卷及对本校23名英语教师阅读课教学的反馈,可以看到100%的教师都认为阅读教学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环节。大部分教师熟悉现行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些教师已经具备了个人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教师具备较强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板书清晰、工整、美观大方。大部分都很重视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善于鼓动、感染学生,力求课堂教学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先进的教学辅助仪器、设备。比如,幻灯机、录音机、电视机、放影机,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工具。同时,教师能制作简单的教具和操作电教音像等教学设备。但是他们的教学受教学经验影响较大,具有比较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但缺乏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支撑。他们在某些教学环节中确实有很精妙的设计,但很少有教师能够说明这些设计的理论依据及其优缺点。尤其是教师比较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研究,不能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尤其是“差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障碍。没有充分意识到优秀的教法可以影响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可以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相益得彰,融为一体。
2. 对高中生阅读学习的调查分析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问题一:对现行高中英语教材的总体评价。
问卷要求学生对教材的难度、教材的特点作一评说,结果显示,62. 88%的学生认为高中现行教材(包括人教社的JEFC教材和新课标必修教材)难度适中,但也有25. 73%的学生认为教材较难,生词太多,这反映了教学中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近70%的学生认为教材“题材广泛有趣,且增长文化知识”对其英语学习的帮助作用较大,可见教材中话题与功能相结合的编写形式受到学生的欢迎。
问题二:你目前的英语词汇量大约有:
33. 9%的学生词汇量在1000个以下,词汇量远远不足。
问题三:在测试中,你的阅读理解准确率基本上能达到多少?
24. 9%的学生理解率低于60%, 53.6%的学生理解率为70%――80%。
问题四:你的阅读速度平均为:
约46. 4%的学生达不到每分钟50字的要求,阅读速度普遍偏低。
问题五:你每天在课外阅读英语,收听或看英语节目,或通过互联网进行英语学习的时间为:
21. 4%的学生每天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在10分钟以下,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阅读的仅为12. 5%,阅读量根本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问题六:到目前为止你阅读的课外读物数是?
17. 36%的学生认为多阅读不如多作练习更有益处,故课外极少阅读补充读物。
问题七:阅读过程中词汇障碍表现为:
超过半数的学生因词汇障碍而心烦,失去阅读的信心和兴趣。主要成因是高中生阅读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容易对阅读理解产生负面影响。另一原因就是高中学生仍有相当多的人不能熟练运用生词策略,避生就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问题八:
表1:(表中比例为百分比,下同)
表1数据表明,1号习惯与2号习惯的比例分别为72.28与64. 3 6,说明大多数同学在英语阅读中具有较好的生词策略。他们遇生词时能采取积极的态度,以合理的策略处理之,使阅读于良好状态中继续进行。应该指出,这与任课教师于平时经常性的生词策略指导是密切相关的。
3号习惯与4号习惯的比例显示,部分同学在阅读时过分地依赖词典或其它工具书。这一习惯势必影响阅读的良性进展。这估计与其词汇障碍有关。部分同学则不管理解与否,只管读下去,这也将影响阅读质量,使阅读理解呈现粗糙的特征。这恐与词汇障碍、句法障碍有关,也与个人性格有关。不管从哪个角度考虑,很难说这二种习惯是好习惯。
问题九:
表2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在英语阅读中具有合理的难句策略,他们不拘泥于枝节,能正确把握阅读的节奏。22.28%的同学遇难句不理解时能不被所阻,继续阅读,但这必然影响阅读质量。这很可能与句法障碍有关。6. 93%的同学先啃懂难句而后继续阅读,这种习惯过于循序化,影响阅读的流畅性,不是好习惯。
问题十:(表3)
如果说生词和难句是阅读过程中的二个具体问题上的话,阅读方法则是阅读过程中带有全局性的阅读策略。上表表明,中学生在这一层面上的阅读习惯欠理想。
通过段落主题句及全文主题句来理解段落及全文,这是英语阅读的重要技巧,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阅读的质量和理解的正确度与深度。但这二种阅读习惯的比例分别为18.32%和43.56%,前者的比例太低了,后者也偏低。这说明尚有相当数量的中学生未形成这二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8号习惯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学生在英语阅读时实际上习惯于“心译”。其特征是:一边阅读,一边在心理翻译。这样,他们在阅读时,英语和母语始终处于交替运用的动态过程中,他们和“用英语进行思维”还没有沾上边。这就给英语阅读形成了障碍,影响了阅读的流畅性。其原因之一可能与英语词汇的词义、句式等不熟悉有关。
9号习惯的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中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有“回视”的习惯。基本特征如表中该项陈述,读到后面忘掉前面,然后回头重读。这一习惯减慢了阅读的速度,影响阅读的流畅性,严重者可能挫伤阅读兴趣。其原因可能有:①阅读时注意力不集中,无法统领语篇要旨及重要细节。②因词汇及句法障碍没能读懂或一知半解,读到后面有所悟时便回视以核对自己的理解。但这是一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它影响阅读速度和质量。
问题十一: (表4)
阅读理解是作者的书面信息与读者的积极心智活动有机结合、相互作用、不断进展的动态过程。包括表层理解、深层理解、评价性理解、欣赏性理解四个层次。表层理解是通过对词汇、句子的解码,理解语篇的字面意义及传达的客观信息。深层理解是既理解句子及语篇的字面意义,也理解某些句子或段落,通过使用特定的词汇、句式在特定的语境中所隐含的其实意义,包括作者的态度倾向、意图目的及感情倾向等。既理解某句某段的客观信息,也能据此客观信息推断出符合逻辑的没有明述的另一结论。评价性理解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者于文中所表达的思想、观点的正确性或描述的事件的真实性做出自己的判断,按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评估或衡量作者的价值观念。欣赏性理解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以自己的文学艺术标准对文章的语言运用及写作技巧等进行感受、体验、鉴别和欣赏,表示赞美并享受其语言美,“欣赏文章的幽默”(学生“阅读其它习惯”自述)。这实际上是阅读理解中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的交融一体的心理过程。这是阅读理解的高级境界。
中学英语阅读基本上处于第一层次,少量地涉及第二层次。高考英语的阅读理解也在第一、二层次上测试考生的理解能力。表4中数据显示,少量中学生在阅读中已在突破作者的局限,试图自主地驾驭语篇去评价和欣赏。所占比例虽然很低,但却已显示了他们的阅读才华及思想境界,令人欣慰。
问题十二:
在“你阅读的其它习惯”中,学生自述了以下几种习惯:①有时根据试题猜测文中难句的意思,理解文章。②将长句化为短句再读。③有时一、二句未弄清,会读上几遍,争取弄清。④划出长句结构,圈出关键词句。应该指出,①不失为一种好策略,②、③、④如与解题有关,也是一种无可指责的对策。同时,中学生在阅读中有长句难句不理解也是正常的。在这项调查中,反映出中学生灵活多样的阅读解题技巧,归纳起来主要有:①先读题,再读文,带着问题到文章中去找答案,尤其是图表广告类文章。②先(快速)通读理解大意,然后解题,或通读原文一一读题一一细读原文中相关内容一一解题。③上述二种技巧结合使用。④文章较难时,根据问题去找supporting sentence .
附录I
高中生英语阅读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请你在以下各种描述中选出符合你实际想法的答案,并在答案上划“√”。
你的选择将作为教师的教学研究的依据,请务必认真答卷,谢谢配合!
1.你对现行高中英语教材的总体评价是什么?
A.难度大 B.难度适中 C.非常简单
2.你目前的英语词汇量大约有:
A.3000以上 B.1000-2000词 C.1000以下
3.在测试中,你的阅读理解准确率基本上能达到多少?
A.80%一100% B.70%一80% C.70%以下
4.你的阅读速度平均为:
A. 100wpm以上 B.50-100 wpm C.50wpm以下
5.你每天在课外阅读英语,收听或看英语节目,或通过互联网进行英语学习的时间为:
A.30分钟以上 B. 10一30分钟 C.10分钟以下
6.到目前为止你阅读的课外读物数是?
A.一本 B.两本以上 C.从没读过
7.阅读过程中词汇障碍表现为:
A、生词较多,影响理解文章的主旨及细节。
B、有生词,不影响理解文章主旨,但影响理解细节。
C、遇到生词就心烦,失去阅读兴趣和信心。
8.阅读时遇到生词,你会:
A.如不影响理解上下文就跳过去读下去。
B.如影响理解,能感觉上下文或构词法猜测其词义。
C.查词典或其他工具书。
D.尽管影响理解,也不去猜测其词义也不查词典,继续读下去。
9.阅读时遇到难句,你会:
A.理解其大意,继续读下去。
B.不理解,继续读下去。
C.耐心分析其语法关系,达到理解,而后读下去。
10. 英语阅读时,你采用的方法是:
A.逐词逐句翻译,从理解句意到理解全文。
B.能读懂或基本读懂文章,但读到后面就忘掉前面的内容,须回过去复读以核对某些内容。
C.先抓每段的主题句来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旨,而后理解细节。
D.通过找全文的主题句来把握全文的主旨,从而去理解段落间的逻辑关系。
11.你对所阅读的英语文章的总体评价是:
A.喜欢或往往欣赏文中的某些句子或句群的语言美。
B.喜欢或往往要对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进行评价,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或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
篇3
关键词: 医学人士 问卷分析 英语考试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英语作为国际交往和学习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工具,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而对于医学生来说,不管是做科学研究,学习前沿医疗进展,还是参加各类英语考试,都离不开英语这门工具,再加上现在医学中双语教学的普遍应用,使得医学生相对于其它专业学生来说对英语更为关注。
通过对南方医科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及英语类考试情况态度的调查与思考,希望能对英语类考试相关情况有所了解和启示。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时间
2008年1月4日至2008年1月29日
(二)调查对象
南方医科大学非英语类本科学生、研究生及附属医院住院医师
在数据统计过程中,我们按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进行处理。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并要求被调查者如实填写问卷,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8个专业,以及加上研究生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医师共300人。共发出调查表300份,收回293份,有效调查表276份,收回率为97.6%。
(三)调查工具
本调查采取问卷形式,共12个问题。人工统计数据,根据每一项的频数分布,进行数据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初步表明:(1)主要学习动机为求职需要、打基础和应对考试(包括四、六级考试,考研英语);(2)超过半数认为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3)大多数人认为有必要设置一个专门针对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并在考试中加入医学专业英语的内容。
(一)医学类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和打算
1.英语学习的动机。
从表2可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动机比较明确,较为集中在为了取得学位证、找到好工作、考研和打基础,这比较符合被调查者的近期考试打算和工作目标。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仅有小部分是为了爱好而学习。
2.医学生将来的打算。
其中有109人次选择考研,170人次选择从医,其他选项共49人次。由此可见医学生的专业思想比较牢固,大部分选择继续从事医学事业。学生的近期目标与上表所显示的结果基本相符。
(二)对相关英语考试的了解途径内容
1.最想了解相关考试的内容。
64%的人选择最想了解考试的题型,11%为报名程序,7%为复习方法,18%选择其他。由此可知,学生较关心考试的题型、出题的方式和考查的目的。
2.了解英语类考试信息的渠道。
统计显示:190人次通过网络查询,121人次通过朋友介绍,83人次通过阅读考试指南类书籍获取信息。数据清晰显示网络查询、朋友的指导和阅读考试指南书籍成为大学生了解英语类考试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3.英语考试指南类书籍的分类方法。
数据统计结果如下:43.8%的人希望按照学习与职业的阶段分类,34.8%希望按照考试种类,21.4%则希望按考试目的分类。
(三)针对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的可行性
1.现阶段的四、六级考试是否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
数据表明,近6成学生认为现阶段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
2.关于是否有必要设置一个专门针对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及是否有必要在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中加入医学专业英语的内容问题。
数据统计示,66.7%认为有必要或者很有必要设置一个专门针对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并在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中加入医学专业英语的内容。
普遍认为的现阶段国内医科大学实行的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所以大多数人也希望能有一个针对性的考试来检测自身的英语水平以满足以后从医的需要。
3.医学生本科教学中加入医学英语的内容,是否会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影响?如果有一个专门针对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能否取代今后医生职称考试中的英语部分?
从表5可以大致看出,对于问题11和12,两者调查结果比较接近,各个选项的比例比较持平。53.6%的学生认为针对医学生的英语考试或者专业英语部分的考试能够取代、影响以后的工作,而有24.7%则认为不能,21.7%不清楚,其余认为完全不能取代、不能影响到以后。
四、关于几点思考和建议
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及分析,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数据表明,我校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动力严重不足。态度和动机被公认为是外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部因素,现况学习英语态度和动机功利性强,大学教育应该合理引导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2.普遍认为,举行CET这种全国性统一的英语考试并不能检测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提高学习积极性。考试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改革、调整和深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能全面检测学生的真实能力,促进学习动力。
3.学生应该走出考试的误区,并激发其学习英语的热情,而不仅仅是“考证”的热情。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正确对待考试,正视考试的效度、摆正各类考试的位置,不过度夸大其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类似考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真正去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
参考文献:
[1]蒋天平,贾德江.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泰安师专学报,2002,24,(2):86-88.
[2]隋慧娟,程颜.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21,(4):93-95.
[3]丁年青.医学英语与英语医学[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12):40-41.
[4]杨国俊.论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强化策略[J].外语界,2002,(3).
[5]Dêrnyei.Z.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M].Harlow:Pe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篇4
关键词:医学专业;专业硕士;学术硕士;英语学习;需求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205-02
一、需求分析对医学硕士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Richterich首次提出需求分析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应用于特殊用途的英语教学中去,在这之后,这一概念进一步得到深入发展,到今天需求分析包括目标需求与学习需求两大部分。在医学硕士的英语学习中目标需求指的就是医学硕士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即通过英语学习可以在将来就业市场中得到有效的发挥和应用的英语知识,为此在学习过程中医学专业学生所要掌握的英语学习技能知识;学习需求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指的就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需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所要达到的一个掌握程度。
二、医学专业英语学习需求分析的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学专业的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进行英语学习的需求分析,调查对象为河北医科大学xxxx级硕士研究生,在在校的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硕士研究生中随机抽取30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问卷发放的形式进行。
在调查对象中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硕士研究生各占比二分之一,这其中包括不同年级的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硕士研究生,由此,使问卷调查覆盖的年级层次有了一定保证,增强了问卷的代表性,在问卷的问题设计中主要包括基本的问卷问题,例如年龄、性别、年级、医学专业的细化专业分支等;此外,还有针对英语学习需求的问题主要包括英语的听、说、读、写以及翻译、专业词汇等一系列相关的英语知识学习内容,并且对不同的英语学习知识进行了相应的需求强度设计分析,在调查问卷的最后还会有专门的模块供学生们自主反馈、填写对当前英语教学的意见以及对其改进的建议。
调查问卷由于是在校内进行,且多由调查者当面收发,因此,问卷回收率较高,在发出的300份调查问卷中,收回了243份问卷,问卷调查的回收率约为81%,因此,此次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存在有效性。
三、医学英语学习需求分析的调查结果
下面根据调查问卷中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硕士研究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行相应的结果分析。
1.专业硕士的英语学习需求。我们可以在针对医学专业硕士的英语学习需求调查结果中明显地看出,大部分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进行需求调查问卷填写时,在英语学习知识内容的栏目里,对英语学习的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技能的需求强度中表示了其强烈的目标需求,他们在这些项目的调查问卷中均勾选了“非常必要”、“较强必要”等的程度较为强烈的选项,选项的百分比分别高达79.9%、83.25%、87.4%。其次,还有许多专业硕士研究生表示其同样需要较强的英语听力能力以及英文医学文献的翻译能力,其百分比大约为66.5%;最后,还有少部分专业硕士研究生表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于西方的文化、相关的医学专业背景也较感兴趣,其占比约为45%。此外,在对英语教学反馈意见一栏中有70.6%的学生表示在研究生阶段的英语教学学习过程中其知识积累能力有所提高,表示英语教学效果明显;但是在调查中也有学生表示在专业硕士的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学效果较差,占比约为19.8%,这部分学生表示自身英语基础薄弱加上英文教学课堂氛围不够浓厚、教师英语教学速度过快,自己没有办法跟紧教学进度;同时,还有85%的学生表示由于其医学英语专业词汇量匮乏在研究生的英语学习中用全英文写论文以及摘要等存在一定的难度。
2.学术硕士的英语学习需求。在对学术硕士研究生的调查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术硕士研究生普遍表示对于英语阅读能力以及英文写作能力的需求较高,其强度表中对其强烈程度的勾选多为“非常必要”、“极度必要”以及“较为必要”,且其百分比为78.9%、76.4%,还有一部分学术硕士研究生也同样表示需要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英语听力能力以及国外文化背景及其医学发展状况,以备出国深造之需,这部分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占比约为66.2%、54%、43.1%,除此之外,还有少部分致力于医学科研的学生表示其对医学专业词汇的需求以及英文医学翻译需求要求同样较高,这部分学生占比约为34%、55.1%;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反馈栏中,大部分医学学术硕士研究生表示全英文授课使他们的英语学习难度过大,造成了较大的学习压力,但也表示了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其各方面英语学习能力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部分学生占比高达89.4%,与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反映的学习氛围问题不同,学术研究生普遍反映其英语学习氛围较为浓厚,这一比例约为92%。
篇5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阅读策略的研究成为全世界语言研究者的热点,一系列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继展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阅读策略的内容不断丰富,从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篇章阅读行为发展到激活背景知识、图式的认知策略、语篇策略等等。国内外众多研究成果显示:学习策略的研究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避免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合理应用学习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英语学习者的阅读水平和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因此,研究目前我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作者希望通过调查了解我国英语学习者阅读策略使用情况,对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 研究设计
建立在Oxford的学习策略量表、Sheorey和Mokhtari的阅读策略调查表、文秋芳的语言学习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作者设计一份英语阅读策略调查问卷。问卷采用莱克特五级计分制,调查内容涉及到阅读习惯和阅读策略相关的40个问题。为了进一步展开调查,作者采用2000年高考英语试卷的阅读理解部分作为考试试卷,了解被调查者的英语阅读水平。为了能够发现我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使用阅读策略的更多详细信息,作者设计一份面谈提纲作为研究的辅助材料。
作者随机抽取江西省200名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0份调查问卷和测试试卷分发给被调查者,收回181张调查问卷和测试试卷,有效率为90.5%。根据被调查者的来源地、性别差异、成绩高低、调查问卷回答情况等,从200个被调查者中挑选10名学生作为访问对象,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策略使用的具体情况。然后使用SPSS13.0 统计软件对回收的181份试卷和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二、 研究结果与讨论
1.阅读策略使用基本情况。根据Oxford的策略使用频率参照表,将使用平均值1.0-2.4归类为使用频率“低”,说明学习者基本不用该阅读策略;使用平均值为2.5-3.4的归类为使用频率“中等”,说明学习者有时使用该阅读策略;使用平均值3.5-5.0归类为使用频率“高”,说明学习者经常使用该阅读策略。通过对200份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策略总体使用平均值为2.63,这表明我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总体频率为“中等”,而且只是刚刚超过中等线,说明英语学习者在英语阅读时有时使用阅读策略。根据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英语学习者使用频率最高的3种阅读策略分别是:“在阅读过程中,当文中的某个单词不懂时,根据上下文猜测词意”,“阅读中尽量做到集中精力”,“读英语文章时,我第一遍先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然后再仔细阅读理解文章的细节和知识点”。这些阅读策略都属于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排名最后3位的阅读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例如“与其他同学一道阅读”的使用频率为1.32,“在课外主动阅读英语报纸、杂志或小说”的使用频率为1.44,“与其他同学交流阅读心得与体会”的使用频率为1.67。阅读策略平均分最高的3项都是英语课堂上反复强调并不断训练的项目。由此可见,有意识地进行阅读策略的培训会增强学生使用策略的频率。相对于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而言,情感策略是教师在课堂上几乎无法训练的,主要依靠学生自身习惯形成的。因此,学生在这一策略的应用上处于一个忽略状态,根据访谈结果作者得知:即使有部分学生认识到在阅读中使用情感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有付诸到实际行动。因此,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情感策略的培训。
篇6
教师根据学过的词汇来设计汉语语句,并要求学生依据自身想法进行翻译。提前告知学生此项研究跟日常考核及考生成绩无关,任由学生的想法来回答问题。除了翻译卷的回答,还需要填写一份问卷,了解学生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态度与想法。教师需要监督学生完成问卷,问卷过程做到学生独立完成。
在实验研究中,因为学生已经接触了小部分的英语语法学习,因此,存在一些偏颇是很正常的。但由于学生接触的英语学部分是词汇,所以实验的大体研究内容还是相对比较准确的。
二、高职学生英语词汇记忆障碍成因分析
1.结果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词汇记忆教学对高职英语学习的影响因素,要求学生填写一份调查问卷。而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来进行归纳总结。在收集了调查问卷之后,由三位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教师进行总结,并且按照学生所存在的主要偏差,由此总结为下表。
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来,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其词汇记忆教学的消极因素较为突出,普遍都存在词汇记忆教学的问题。
2.影响高职学生英语词汇记忆输出的原因分析
(1)母语先入为主。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是在熟掌握了母语的情况下才开始学习英语的,他们在学习英语之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先入为主的母语对英语的思维形成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和限制作用,从而使英语学习的思维活动被牢牢地抑制住,使思维寸步难行。
(2)受汉语词汇的影响。汉语有着丰富的词汇表达感彩,但学生若将这些词汇用英语表达出来,就必须考虑其语言效果,否则会令人费解。
(3)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的文化理念有非常大的不同,这也使得中西国家的学生存在较大不同的思维方式,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时常无法理解语序、语法等内容,从而造成中国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出现很大的阻碍。
三、高职学生克服英语词汇记忆障碍的对策
1.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通常来讲,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会遇见材料和问题不尽相同的文章,很多教材也涉及各个国家的传统及历史等。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因势利导给予介绍,让学生加深了解。
2.注重英语词汇文化内涵知识的融入
英语中有许多文化内涵词,这些词不但会影响学生对句子和文章的理解,还会影响到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正确应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运用对比的方式,指出文化内涵的异同,掌握那些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和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词汇的文化寓意。如blue―词,在英美人的眼里,除了“蓝色”,还存在地位高的含义。如blue ribbon(最高荣誉)等。
四、结论
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母语产生的负迁移是英语学习的重点,难点。此次研究以检验高职英语词汇记忆教学问题的影响因素,通过对英语词汇教学技巧的研究,来了解词汇记忆教学对高职英语学习的影响,使英语教学具有可持续性,有效提高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叶 静.新视野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技巧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22):164-165.
篇7
【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共英语;学习投入
一、引言
NSSE调查,即全国学生学习投入调查(TheNationalSurveyofStudentEngagement,NSSE)。它是在1999年12月由美国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发起,针对全国范围内四年制本科院校学生投入高层次学习和发展的年度调查。它是一个非官方性质的跨校调查,总部设在印第安纳大学,独立的第三方调查者身份,保证了报告内容的可信度,而由教育研究与评鉴专家及公众代表所组成的全国监督委员会确保了调查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与客观性。2007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与我国清华大学合作开展学生学习投入调查汉化工作,制定适应我国本土情况的中国学生调查(NSSEChina)。2008年后,清华大学采用“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NSSEChina)开展了本科教育学情调查。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也相继开展了本科生学习经历(SERU)调查,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了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CSEQ)调查。
二、调查目的
借鉴NSSEChina测评工具,设计了适用于高校学生公共英语学习投入度测评的调查问卷和访谈问题,从学生入学时的英语特征、学生对公共英语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时间、学校的英语教育实践等方面对大一新生的英语学习投入度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英语学情、教情以及对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支持和力度,对学生、教师、学校及时发现各自的问题、所面临的挑战,分析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尝试探索问题解决的对策都有积极的作用。通过调查学生的英语学情,英语教育情况以及所提供的英语教育教学环境支持程度。以期对本校英语教育者和管理者提供数据证据,使其了解自身英语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后,有针对性地调整、探索和完善本校英语教育供给模式、供给内容等教育教学实践,为英语人才培养寻找最优化策略,以此改善本科生英语学习经历,提高学校的英语教育质量和水平。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项调查以西安G大学2015级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A、B级各58名学生,即共11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调查问卷为A、B级各30名学生,发放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为100%。访谈学生为A、B级各28名,共56名学生。研究对象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但同时注意了性别和专业的不同。本项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调查借鉴了NSSEChina测量工具设计的大学英语投入度问卷,内容涉及对学生个人背景信息、进入大学前后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和评估;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以及本校对英语教育实践支持力度和服务的调查。问卷调查以选择和填空的形式出现,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要求填空、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多项。访谈内容主要涉及所调查院校提供的英语学习支持,如提供的英语教学设施、英语学习资源、开展的英语课外活动以及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学生对此的建议。
四、调查结果和分析
1、对学生自身及进入大学前后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1)对学生个人背景信息的调查。本调查为了区分性别、城乡以及当时就读高中学校的类别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所带来的差异和影响,特设计了有关题项。调查结果显示:本次随机抽样由于关注了性别和专业,所以男女比例比较均衡。关于城乡调查,农村为41.67%,城市为58.34%,几乎各占一半。但就读中学县级重点以上为86.67%,降低了因来自农村,条件差对学习成绩和习惯等造成的影响。学生的个人背景信息差异对学生进入大学前后学习成绩、兴趣和英语学习投入的影响比较小。(2)对学生进入大学前的英语学习状况调查。为准确分析本校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投入不高的原因,本项调查特别考虑了所调查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的英语学习状况,以此作为后续分析的参照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在进入大学前有38.33%的学生英语兴趣一般,趋于没有兴趣和兴趣特浓的分别占5%和15%,即大约40%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尚可,虽不浓厚但也不是特别厌恶。对高中英语成绩的满意度调查显示,一半的学生勉强满意,21.67%的学生不满意高中的英语学习成绩。关于高考英语成绩100分以上的学生占68.34%,低于及格线的学生占14.99%。说明上大学前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成绩处于合格线以上。(3)对学生进入大学后的英语学习状况调查。本项调查首先考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和动机,其次调查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投入程度和重视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上大学后的英语学习兴趣没有减弱,相反有小幅度的提升,从之前的46.67%上升为60%。从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和动机(复选项,限填三项)来看,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和动机是为了应付各类考试、求职和交流,其中求职高居榜首,为78.33%。从表4可以看出,学生进入大学后,对英语学习的高重视程度为65%,一般重视程度为25%,思想重视程度颇高。课外的大学英语学习时间投入半数以上的人在0.5~1小时之内,占63.33%,0~0.5小时之内占18.33%。对英语课程的预习和复习程度为:一般程度43.33%,低程度亦为43.33%。由此可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尚可,重视程度颇高,但投入度很低,学习目的和动机是以社会需求为驱动力的。2、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本项调查主要以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以及对教师语言文化知识的满意程度为评价标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满意程度很高,高满意度为73.34%,一般满意度为25%;对教师语言文化知识的满意程度非常高,高满意度为91.67%,一般满意度为8.33%,低满意度为0%。由此可见,本校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自身的语言文化知识深受学生认可,英语教学效果良好。3、对院校提供的英语教与学支持的评估此项调查是为了了解学生是否满意本校所提供的英语教与学支持,对英语教学设施、英语学习资源、英语课外活动以及英语学习环境等进行了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英语教学设备的满意度尚可,高满意度为66.66%;对英语学习资料的高满意度为58.33%,一般满意度为36.67%;对英语课外活动的满意度为46.66%,满意程度不高;对总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条件的高满意度为53.33%,一般满意度为38.33%。由此可以看出,除了英语课外活动稍显不足之外,学生对学校提供的总体英语教学支持比较满意。4、访谈的结果和分析通过对56名A、B级学生的访谈,结果发现,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所选教材的满意程度很高,分别为86.2%和82.76%。学生普遍认为大学英语教师认真负责,既注重讲授基础知识,又适度拓展课外文化知识,强调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真正运用,还兼顾学生最为关注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在课内课外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自我英语展示的机会。学生们认为所选教材内容深入浅出,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版块设计具有针对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兼顾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学生对学校提供的英语学习资源和课外活动以及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比较低,只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表示满意。他们认为图书馆的英文读物相对较少,英语课外活动除了各种英语竞赛之外几乎没有,希望增加英语歌唱大赛、美剧配音,英美文化文学微信推送,英语角,VOA,BBC环线播放、欧美经典影片播放以及英美节日大串烧等课外活动。对于英语课程设置时间,学生认为一周只有两节英语课,有点太少,希望能恢复原来一周三节英语课的设置。对于英语教学设施和环境,有40%多的学生不满意,其主要原因是A、B级的听音设备不同,B级听音室设备陈旧,急需更换。除此之外,学生还希望每学期能有几次外教课程,营造丰富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其置身其中,以自然的方式接触英语、学习英语。同时让学生感受外教带来的不同生活习惯、价值观等异域文化特色。
五、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抽样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2015级学生在学习公共英语的过程中,其好的方面有:(1)英语学习兴趣尚可;(2)英语学习重视程度颇高;(3)对英语教学效果和教师的语言文化知识满意度很高,认为教师很有责任心,教学水平高;(4)对学校提供的英语教与学支持也持肯定态度,认为英语网络听音室、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英语学习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英语学习投入程度严重不足,很少对英语课程进行预习和复习,英语报刊杂志、文学小说之类陶冶情操的英语阅读更是寥若晨星;(2)英语学习的目的性不强,英语学习动机不是基于兴趣和个人自身素质的提高,而是基于应付各类考试,尤其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因为在求职时,有英语四、六级证书是应聘许多企业的必备条件。英语学习的急功近利,导致了英语学习方向的偏差。(3)对学校提供的英语学习资源和课外活动以及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比较低。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之处,英语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将进一步详细调查分析原因,找出问题解决的对策,逐步调整、完善本校英语教育供给模式、供给内容等教育教学实践,优化英语人才培养路径,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身心愉悦,使公共英语教与学向着健康与良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国外学生投入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2012(3)57-59.
[2]马可利.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以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2010级学生为例[J].海外英语,2013(2)76-77.
篇8
关键词:社会策略 策略培训 内向学生 外向学生 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荣格在区分内向外向性格时候认为内向型的特性在于主体对于客体的否定性联系,而外向这个概念来表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明显联系,一种主观兴趣明确朝向客体的运动。今天在教育领域,我们通常这样描述典型外向性格的人:喜欢社交,喜欢参加晚会,朋友多,总想与人谈话,不喜欢一个人学习,喜欢猎奇,碰运气,招惹麻烦,感情用事。典型内向性格的人:沉默寡言,与人疏远,凡事先有计划,三思而后行,不相信灵感。社会策略是语言学习策略的一种,对于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学术界意见不一,但是,社会策略均被包括到这些影响力的分类里面(Oxford, 1990; O’Mally and Chamot, 2001; Stern, 1992; Cohen, 2000; Wenden, 1991; 文秋芳, 1995)。一般认为,内向学生语言学习更好,外向学生口语更好(王初明,1990, p.107)。我国在内外向学生的学习策略研究方面很不令人满意,正如文秋芳(Cohen, 2000, p. F22) 所说学生性格方面的研究缺乏实证数据。中国外语核心期刊上笔者查阅鲜有研究文章。王雪梅(2000)探索了性格倾向对英语综合能力和若干专业技能的影响程度。吴丽林(2005)研究了优秀大学语言学习者的内外向性格倾向与学习策略应用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应用策略的差异。此研究回避学习策略分类和定义的争论,对内外向学生进行社会策略培训本文试图针对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内/外向学生进行社会策略的培训,找到进行学习策略培训的有效方法,揭示两种性格类型的学生在经过培训后社会策略提高的状况。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⑴社会策略培训是否对内外向学生有影响?⑵社会策略培训是否对内外向学生的影响有差别?
以上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假设:社会策略的培训能够增加学生使用策略的意识和频率;社会策略的培训对于内外向的学生影响程度是不一致的。
2.研究对象。参加本研究的对象来自四川攀枝花学院2006级本科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平均年龄19岁。实验组学生来自汉语语言文学(50),土木工程(30),化学工程(40)和电子信息和技术专业(40);控制组学生来自工商管理(50),计算机科学技术(30),土木工程(40)和生物工程专业(40)。经过问卷调查后,实验组挑选出26个(男生18,女生8)内向性格学生和26个(男生19,女生7)外向性格学生,控制组挑选出25个(男生18,女生7)内向性格学生和25个(男生19,女生6)外向性格学生。本文作者担任实验组的教学并开展培训,由于制度上的原因,控制班由另外一个老师教学,不进行培训。
三、研究工具
1.社会策略调查问卷。社会策略调查表取自Oxford(1990,p.297)语言学习调查表中的社会策略部分。问卷采用封闭分级量表结构,共分5级,从1=完全不符合到5=总是或者总是符合等。
2.性格类型调查问卷。性格类型调查问卷来自文秋芳(1995, pp.198-200)修订Douglas Brown(1991)的问卷调查表。问卷共15个问题,有a,b选项,选择b得1分,如果总分大于等于13分归类为外向性格,小于等于6分归为内向性格。
四、实验过程
整个培训过程持续一学期,包括3个步骤:意识训练,基于策略基础上的任务训练,和合作任务训练。第一阶段持续4周,先后进行性格类型调查和社会策略使用水平调查;为受试单独举办学习策略讲座,现场答疑;受试制定提高听说读写的学习计划和方法;同计划中策略意识不明显的受试个别谈话。第二阶段持续12周,首先课堂分组,把受试分成4-5个成员的小组。利用《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材》的口语练习部分结队训练口语对话;利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材》课文探讨话题以组别共同讨论,培训教师提供话题参考词汇,选成员发言。课后,两周一次作文,要求相互批改后交培训教师评阅;每周一次到外教和中国教师共同主持的英语角,培训教师巡回示范指导使用迂回叙述,停顿补偿,话题回避,要求重复,澄清等口语策略;成员之间每周进行一次相互听写单词和句子的练习;个别谈话,指导受试改进学习策略;举办提高听说能力的讨论会各一次,熟悉提高听说能力的策略。第三阶段持续2周,进行第二次社会策略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本次打乱次序,把社会策略调查问题掺杂于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调查问题中。
五、数据收集与分析
将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描述性数据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基本信息;计算平均值;配对样本的T检验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前,后测成绩的差异;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在实验处理前后的差异。
表1 实验组控制组内外向学生前后测数据
前测两组学生T检验结果显示:P(=.358或者=.260)>.05,组间无显著差异。而后测结果P= .000
表2 实验组内外向学生之间前后测数据
表3 控制组内向和外向学生前后测数据
六、结论
1.主要发现。内外向学生在培训后都有提高,外向学生经过一个学期培训后显著提高,而内向学生虽然有提高但是没有外向学生提高显著。在培训前,内外向学生居然在社会策略上没有差异。社会策略主要和听说有关系,估计我们教学上面习惯于老师灌输方式,而且高考,四级的考试中都没有口语,应试教育的结果导致不管内外向的学生在社会策略上面的应用不足。
2.研究局限。⑴研究人数太少。作者在所在教学班级开展培训,而且,发现典型的外向学生(统计分数超过13分)数目太少,所以研究中包括了了12分以上的学生。⑵培训方法待完善。学生的英语水平,动机,性别等可能影响学习策略的因数没有包括在本次研究中。⑶研究工具待完善。社会策略调查表直接取自研究二语学习者的调查表和简单把性格分成两类都有缺陷。
3.教学科研启示。⑴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是一个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数,但是动机显得更为重要。个别访谈中,一些学生坦率承认学习英语是为了考过四级,拿到学位。当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提高后,学习策略的应用才会更为主动。⑵提供个性化情景化的学习策略培训。学习风格,性别等个体因数会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培训过程应该针对具体对象,把培训过程融入特定的任务中,能起到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Brown, H. D. (1991). Breaking the language barrier. Intercultural Press, Inc.
[2]Cohen, A. D. (2000).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O’Malley, J. M. & Chamot, A. U. (2001).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4]Oxford, R. (1990).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Boston: Heinle & Heinle.
[5]Stern, H. H. (1992).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UP.
[6]Wenden, A. (1991). 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 New York: Prentice Hall.
[7]刘润清:《英语教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8]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9]王雪梅:《论性格倾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外语教学》,2000.4。
篇9
关键词: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文化导入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为了促进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语使用者之间的交流,有必要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英语文化的导入。另外,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仅仅依靠语言知识的传授并不能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培养需求,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融入到知识的传授当中,这是由于英语语言本身扎根于英语文化之中,两者密不可分。英语教学要想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就必须改变当前只重视知识不注重文化传输的教学模式,将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建立在相应的文化教学基础上。本文以职业院校为研究对象,考察当前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背后的原因,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为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提供一些有益探索。
1、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调查
本文以烟台某职业院校为调查对象,调查的时间为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为了更好地体现出调查结果的全面性,本文对该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老师和学生分别进行了调查,并且分别采用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两套问卷。调查问卷设计时,参考了国内类似的调查问卷的设计方式,并且考虑到该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查问卷包括了23个问题,涉及到了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教学实行情况、认识和态度问题以及教学条件和保障措施等。本研究对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分别进了统计、对比分析,以调查所得数据为基础,分析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的老师和学生对文化教学的态度和实际效果。在本次调查中,有65位教师参加了教师问卷调查,140位学生参加了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中有64为老师认为在其讲课过程中进行了文化教学,这说明绝大部分老师都已经将文化导入融入到了英语教学中去。但是从效果中84.6%的老师认为效果不理想。而在学生调查问卷中,有65.6%的学生提到了老师会在讲课时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有39.3%的学生认为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很有助于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27.4%的学生认为有一定效果,但是不明显,剩下的则认为文化背景的介绍对其理解文章用处不大。在英语文化导入的态度上,58.7%的教师任务很重要,剩下的老师认为一般重要,选择认为不重要的人数为零;在学生调查问卷中,67.3%的认为文化背景的介绍很重要,10.4%的学生认为一般重要,剩下的为认为不重要的学生比例。在教学条件和保障措施方面,有46.7%的老师认为当前的条件和设施可以满足要求,剩下的则认为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学生方面,57.3%的被调查者认为硬件设施可以完全满足其学习的要求,10.6%的学生认为基本可以满足,剩下的比例为不能满足其学习需求。
2、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所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从本次调查结果上来看,当前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当前英语文化教学实行的效果并不理想、对英语文化教学的认识和态度存在差异、英语文化教学目标和配套保障设施欠缺等。
当前英语文化教学实行的效果并不理想。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职业院校的的师资力量仍然较为薄弱,教材和课程均满足不了需求,造成了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时会遇到较大的障碍。目前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采用的一般是公共英语教材,没有和职业院校的特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需求结合起来,无法满足职业学校中不同专业的就业需要,也没有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不能较好的满足职业院校学生未来就业岗位中的英语运用需求。因此,职业公共英语的教材问题是职业院校英语文化教学中一个较为明显的弱点。
对英语文化教学的认识和态度存在差异。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职业院校的师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是由于受到课时安排、考试压力等的影响,往往会忽略英语文化的学习,只关注考试中所需要的知识,变为了纯粹的应试教育。这种观念和态度忽视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主导的教育特点,忽视了学生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需求。
英语文化的教学目标模糊、配套设施欠缺。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大纲中关于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有着明确的要求,但是在英语文化导入和教育方面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指标。因此,职业英语教育的教学和学习往往围绕着语法和词汇没,在文化导入方面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另外,相关教学保障设施也不够完善,缺少现代化的设备,缺少专业化的文化教学模拟场地等。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从学生、学校和教育政策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从学生角度来分析,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起点比较低,基础相对较差,英语学习方面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地区和城市的中低收入家庭,缺少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的熏陶,学习兴趣不高。从学校的角度分析,在培养模式上,仍然按照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忽略了职业学校的自身特点,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师资力量上缺少高素质的人才,随着职业学校的大幅度扩招,高素质的教师人数不足的弱点显现出来,而教师本身往往由于教学任务繁忙,没有额外的时间去参加进修。另外,有关职业英语的指导文件对文化教学也没有的说明,这使得学校在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过程中缺少导向性的文件规定。
3、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对策
对于以上所列出的问题和原因,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对策也是从学生、学校和政策方面来进行的。
从学生方面来看,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可以以针对生源的差异,分类教学,因材施教。由于职业院校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生之间英语学习基础相差较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可以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更加自然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在真实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课堂辩论和演讲等,也可以通过集体欣赏英文原版电影,讨论电影中的语言和情节,分析电影的文化背景等方式,来加大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导入力度。
从学校方面来看,首先要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这就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必须将英语文化的学习融合到英语教育之中,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为宗旨,另外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大投入,加大师资力量的培训,加强各方面的考核。
政府要扶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从宏观上加大扶持力度,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政策,在教育制度上进行完善,从教学制度、教学目标上予以明确,在配套的考核、管理上要进行约束,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
4、总结
在职业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的导入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学校以及政府三方共同努力,解决目前职业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困难。
参考文献
[1]程丽群.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文化教学现状透视[J].海外英语.2011 (08)
[2]林进娜.夕卜语教学的文化导入新课程研究,2009(138) :135-136
篇10
自1986年中央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来,纵向比较,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横向比较,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与城市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在学生层面上的表现为:英语成绩较差,英语能力也较弱。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初中生存在英语厌学的心理。英语厌学,简单地说,是指学生厌恶学习英语,或不愿意主动学习英语,是一种消极对待英语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具体而言,英语厌学是指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通过对湖南省祁阳县城乡初中生做抽样调查,探索目前农村初中生英语厌学的现状,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提供参考,对于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意义。其次,基于我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显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也关乎着整个国家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研究试图通过县域内城乡初中生英语厌学的对比差异来研究农村初中生英语厌学的现状,契合我国的教育大背景。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是:.农村初中生学生英语厌学现状怎样?同县域内农村初中生与县城初中生英语英语厌学程度差异性有多大?研究对象为湖南省祁阳县一所县城普通初中两个普通班级以及一所农村初中两个普通班级的初二学生,县城初中112人,农村初中128人。发放问卷收回问卷240份,其中有效问卷235份,男116人,女129人。城区初中110份,农村初中125份。所采用的研究工具包括调查问卷、访谈以及观察。调查问卷以胡德华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学生英语厌学问卷的编制及其应用研究》(2009)中的中学生英语厌学的预测问卷为基础,然后结合实际情况修改编成。该问卷在正式施测之前进行过前测,经分析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此外,笔者对调查的两所学校进行了访谈和将近一个月的课内外观察。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均值(Mean)又称“算术平均值”,指一组数的平均值。样本均值反映了变量取值的集中趋势,或者平均水平,是最常用的基本统计量。在本次研究中,对调查问卷每个学生有关调查厌学程度的50道题的均值进行归类进行数据统计,各题项均值超过3.5的,可以判定该学生有厌学心理;超过4.5,可判定为有严重的厌学心理。结果显示:县城初中生问卷厌学均值为:3.15,农村初中生厌学均值为:3.53。厌学平均值高于3.5的县城初中生数量占到其样本人数的33.6%,厌学平均值高于3.5的农村初中生数量占到其样本人数的49.6%。这反映出:总体来看,农村初中生英语厌学程度要高于县城初中生。
具体来看学生在各均值区间段占样本的比例:厌学均值在3.5-4.0之间的,县城、农村分别为18.2%、20.0%;在4.0-4.5之间,县城、农村分别为10.9%、17.6%,在4.5-5.0之间,县城、农村分别为4.5%、12%。在这三个厌学高厌学程度的区间段,农村学生的比例都高于县城学生,这说明农村学生具有英语厌学心理的学生比例更大。厌学均值在2.5-3.0之间,县城、农村分别为21.8%、13.6%;厌学均值在2.0-2.5,县城、农村分别为11.8%、8.0%;在1.5-2.0之间,县城、农村分别为5.5%、4.0%;在1.0-1.5之间,县城、农村分别为3.6%、1.6%。在低厌学程度的这四个区间段,农村学生的比例都低于县城学生,这说明,不具有英语厌学心理或者英语厌学心理程度较低的学生,农村学生比例更少。此外,将厌学程度均值超过3.5的学生进行对比,县城学生均值为3.87,而农村学生均值为4.29。根据以上各项数据可以发现:农村学校初中生的英语厌学现象比县城初中学校要更为严重。
五、农村初中生英语厌学的表现
笔者通过对两所学校的初中生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以及长达一个月的课堂观察发现:与县城初中生相比,农村初中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具有以下表现:
1.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毅力较差。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英语学习的内驱力偏弱,而在他们所处的整个环境中,能够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动机的外部因素较少,因此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偏弱,在学习英语目的不明确,因此学习相对不够努力。
2.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较为低下、学习态度比较消极。根据笔者观察,相比县城初中生,农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专注度较低。国内外不少心理学家都认为,兴趣与注意是嫡亲姐妹。所以这种现象农村学生在英语兴趣较为低下有关。农村初中的英语课堂上,课堂氛围感觉不够活跃,表现在不爱回答问题、注意力不集中等。其次,农村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态度相对消极。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这种情感既产生于学习这一认知过程,同时又会极大地反作用于认知过程,从而使认知效果受到影响。在农村中学,有更多学生学习英语态度不够端正,一些学生甚至认为学习英语毫无用途,因此在课内外完全成为英语学习的“绝缘体”这样的学生都不在少数。
3.农村在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较弱。学习性格指的是比较稳定的学生英语个人自身特质和一些复杂、独特的个人意志。由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有更多的农村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自信心较弱、主动性偏差。他们不愿意开口,不愿意回答问题,不善于模仿能力,害怕主动与人交往合作,不主动参与各种课堂活动,也是导致英语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