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经验范文

时间:2023-03-24 10:5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学活动经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学活动经验

篇1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数学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四基”,将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与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并列,使其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将数学活动经验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得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课程目标中被进一步明确,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突显。

一、数学实践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需要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与教师所选的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联系。一项大规模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采用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所教内容的记住率为70%,而采用讲授的方式,学生的记住率仅为5%。可见不同的教学方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一次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中,甲、乙两位老师同教“圆锥的体积”一课,本课的难点是让学生在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之间的体积关系的基础上,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在突破教学难点上,两位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甲:(1)多媒体课件演示。用一个圆锥形容器装满水,三次可将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倒满,从而得到圆锥的体积公式。(2)强调圆锥体积公式中的“×1/3”。(3)反复练习。

乙:(1)为学生提供了1个圆锥体、3个圆柱体容器及一定量的水(3个圆柱与圆锥分别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等底等高)。(2)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中,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发现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之间的体积关系,得到了圆锥的体积公式,且深刻领会了公式中“×1/3”的由来。(3)学生练习。

一周后的质量检测证实了两种不同教学方式带来的不同效果:甲班的合格率仅为54.7%,部分学生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对“等底等高”的概念模棱两可,计算圆锥体积过程中忘记乘1/3的现象多有发生,而乙班的合格率则达到了83.3%。正如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二、数学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需要

数学素养是多元的,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并非依靠简单的“授——受”的方式来实现,这应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开发潜能、唤醒精神、敞亮心扉、张扬个性的过程。数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一系列积极的心智活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体验情感,积累经验,感悟思想。

如六年级下册,在学生掌握了四种规则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后,我组织学生开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数学实践活动。挑战性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生活化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从“乌鸦喝水”、“阿基米德智测皇冠”的故事中受到启发,智慧的火花在讨论中得到碰撞,探究的欲望在活动中得到满足,渴望成功的美好愿望在活动中得到实现。实验中,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规则容器中水面上升所形成的那段立体图形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真切地感悟到“等积变形”的转化思想。整个活动犹如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让学生美美地品尝到了数学的妙,数学的趣,数学的美,数学的奇。

三、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需要

什么是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忘记了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剩下的,才是一个人一生有用的知识。”数学学科能剩下的是什么呢?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的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人终身受益。”的确,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就是在活动中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感悟蕴含在数学之中的种种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数学的“真谛”。

“圆的面积”一课中,我让学生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活动,将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课堂的结尾处,我以“你还能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为“燃料”,重燃学生思维的“火把”,学生在操作、探索、交流、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中,再次受到转化、极限、数形结合、猜想、验证等思想的浸润。郑毓信教授说过,数学教育要从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转向“通过数学学会思维”。多少年后,学生也许忘记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但转化思想的精髓——将未知的、陌生的、复杂的问题通过演绎归纳转化成为已知的、熟悉的、简单的问题,将会在学生脑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成为其今后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一种方法、一种思想。

篇2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特别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也不善于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造成了知识与生活的脱节,于是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太抽象、不容易理解,对数学学习也就不感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一、实践活动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应创设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加强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情景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实践活动《实际测量》时,我先在教室里明确实际测量的要求,让学生理解今天要进行的实际测量的方法可分三种:1.用工具测量;2.目测;3.步测。其中用工具测量的结果比较精确,而目测和步测有一定的误差,特别是当距离比较长的情况下,目测可能误差更大。

实际测量时,分以下活动步骤操作:(1)先分三次行走60米所用的步数,计算出自己的平均步长。从总体情况看,是身高高的学生的平均步长也长一些,最高的学生的平均步长在0.75米,我也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测量,我平时走路步伐比较小,我的平均步长只有0.68米。(2)目测学校操场从西到东塑胶跑道的长度,再用步测核实。(3)目测学校教学楼,三(3)班到四(3)班这4个教室的总长,再用卷尺测量,看谁的目测距离与实际距离最接近。

通过这次的实际测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距离感。最后要求步行回家的学生用步测的方式测量学校到家的距离大概是多少米。这节课上得到的数据是否精确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与估计能力。学生兴趣高涨,既加深了对实际测量的数学方面知识的理解,更可贵的是感受到了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实践活动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实践活动服务于社会现实生活

在教学中,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课,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况中的数学问题,发展为构建数学模型,了解数学研究方法,能提高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五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课《校园的绿化面积》,这部分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图形面积,并通过一些实际的测量和计算,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时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了活动内容中的开放因素,让学生自主设计形状各异的花圃,并计算面积,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了条件。只有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强调从学生身边的行为、自身活动出发,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达到培养学生认识实践活动服务于社会现实生活的目的。

再如六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课《大树有多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比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学习了如何求比值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测量树、旗杆、楼房的高度。这些物体都比较高,它们的高度很难用尺子直接度量,要通过“在同一地点,同时测得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相等”的规律,间接获得。因此发现和应用这个规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重点。通过在太阳光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使学生懂得什么叫影长、如何测量影长并体会和发现在同一时间、同样长的竹竿的影长相等。在此基础上再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按照表格的要求,分别测出每根竹竿的长度及影长,算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发现竹竿有长、有短,影长有长、有短,但各根竹竿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是大约相等的。在应用规律这一部分时,教材没有把怎样应用规律测量树高、楼房高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体会方法。通过交流,整理出思路:测出1根竹竿的长度和影长,求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再测出树的影长,求它的高。并用此方法,实际测量校园里的一棵大树的高和楼房、旗杆的高。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充分让学生去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并有效地利用,把数学经验生活化,明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三、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运用意识

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是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运用意识。

在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数字与信息》,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数字信息,这些数字信息的存在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数字在组合时,都运用了一些编码的规则与方法。因此,在观察这些数字的时候都能够发现一些规律。而掌握了解这些规律对于孩子们来说能极大地丰富他们的数学学习生活。在教学时,我首先要求学生了解自己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并通过讨论“能从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一个人出生的日期吗”、“不同的身份证号码里有相同的部分吗?你知道这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吗?”等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身份证号码中所蕴含的信息,以及身份证上数字编码的特点。在掌握从身份证上获得信息的方法之后,出示了几个身份证号码,让学生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最后请学生尝试为某省某市某年出生的男孩编身份证号码。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不仅仅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更使学生体会到了利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初步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社会需要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学习中自觉主动地把具体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运用意识。

篇3

【关键词】基本活动经验 过程 反思 提升 亲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13-01

《新课程标准(2011版)》把“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教育目标提出,是将数学知识获取的过程看作是一种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究活动,其本质上是让学生获得数学直观。这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数学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虽然对小学生而言,获得的数学直观知识是非常初步的,但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直观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一种直接的识别或猜想的心理。数学直观能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数学特性,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能力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为出发点,从而获得初步的数学直观。下面就以“认识几分之一”一课为例,谈谈在数学课堂中对如何让学生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获得初步的数学直观的一点思考。

本课是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的相关内容。在设计时主要体现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通过直观探究以此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下面围绕设计一个好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引导学生在反思中积累提升这三个方面来谈谈对这一课中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的想法。

一、设计一个好的数学活动

“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经验。”设计一个好的数学活动是让学生亲历或间接经历是获得基本活动经验的前提,设计的活动过程必须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是符合本班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是以学生为基本前提,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出发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这样一个活动中不断丰富、提升数学活动经验。例如,《认识几分之一》这课的设计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通过让学生来分一分体会平均分,当一个蛋糕分成2份不能再用整数来表示时,学生产生了创造的欲望。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在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活动过程,感知分数。三、回顾全课、总结提升。通过回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反思过程。

思考1,如何基于旧知进行知识建构?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解。所以他们能对2瓶矿泉水和4个苹果进行平均分,也能对一个蛋糕进行平均分每人“半个”,但如何用数字来表示“半个”?

思考2,如何引导学生经历数学问题发现和经历的过程?一是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题,创设郊游这样的生活情境,发现整数不能表示“半个”发现问题;二是在“做”中亲历和发现,在操作活动中体会分数产生的过程。

在设计这个数学活动时教师要明确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开发者、促进者。

二、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实际操作不断磨炼形成的,是让学生通过外显的行为操作,产生对学习材料的直观感受,形成直接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思考活动产生间接经验,最终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例如,“认识几分之一”这课教学片断:

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二分之一,那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这块蛋糕的二分之一的呢?我们一起来把刚才分蛋糕的过程回顾一遍。

师:想不想试试,自己动手折出1/2呢?

出示要求:1.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你所选图形的1/2。

2.小组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把( )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 )的( )分之一。

学生折纸、涂色,完成之后小组交流。

……

师总结:不管什么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2。

……

思考1,如何保证学生有效参与?参与的不是少数学生而是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愿意去学,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去学,让学生的思维真正的活跃起来,这是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关键,在学习中学生能够动脑思考,积极探求,深入钻研,才能保证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

思考2,如何注重过程,注重体验?体验是指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觉、去验证、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在自己动手折1/2,涂1/2这样一个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获得不同的体验。

在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除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还要细心的观察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交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学习共同体”,得到有效数学活动经验。

三、引导学生在反思中积累提升

当学生经历一定的数学学习过程之后,头脑中或多或少会形成一些数学活动经验。而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散的、肤浅的,甚至是不够准确的,他们离真正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形成只有一步之遥,从“过程”到“经验”,学生还需要回味、比较、梳理,最终获得活动经验,例如,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建构,实现情知共融。

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的重点应是积累,只有在不断的体验再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得到不断的提升和丰富,获得数学直观。

参考文献:

[1]孙凤武.浅谈小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小学数学教育,2012.11

[2]柏莉莉.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获取解决问题技能 小学数学教育,2012.10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肖川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

篇4

经验作为一种感性认知,既包括经验的事物,又包括经验的过程,活动则是强调思维的活动,所谓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对数学材料的具体操作和形象操作的探究活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是尊重知识生成的客观规律,从已有经验的积累,到直接经验的获得,最终获得经验的符号性现象。小学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所以可以引导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动手实践,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学生在参与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动手实践操作,直接领悟获得具体经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多,更不要说学生参与具体的操作活动了。一般来说,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被动进行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通过获得具体经验,促进学生方法的积累。

比如在学习“认识几分之一”这一知识内容的时候,我提示学生可以通过折纸的方式得到、,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最初的操作经验,随后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得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一起探索,每个人都在自己原有的活动经验中,在共同探索的基础上得到新的操作经验。通过在探究合作中的交流,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认为数学是一门生硬、晦涩的学科,而是认为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学生直接领悟并获得具体经验,发挥学生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

数学是一门集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于一体的学科,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是灵活的,学生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才能具备合乎逻辑的经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具体的活动,通过回顾反思活动,进而内化为合乎逻辑的经验,这种经验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具备理性的发散思维能力。

比如在“平行和相交”这一课教学中,我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直线位置的判断,随后让学生结合多媒体图片,鼓励学生上台用鼠标点击,来呈现出平行和相交的区别,其他学生积极思考平行、相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鼓励他们积极将这些现象画在纸上,随后再进行分类总结:自己绘制的图中哪些是平行现象?哪些是相交现象?平行与相交的区别是什么?在布置课后习题的时候,我要求学生结合课堂上所获得的操作经验,课后运用平行、相交等知识用硬纸板设计小房子。引导学生通过这样的体验操作之后,回顾总结得出平行、相交的概念,加深理解平行与相交的区别。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仅仅关注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反思、验证,逐步将合乎逻辑的方法是由自己总结出来的,最终促进课堂有效性的生成。基本活动经验在获得的过程中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内化为符合逻辑的经验,从而掌握数学知识的精髓。(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实验小学)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活动 基本经验

将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数学课程目标之一,是我国数学教育落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数学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数学教育研究的新发展。如何理解把握并实践落实这一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从而提高其数学素养,是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重点谈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类别。

一、数学活动的三种基本类型

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活动应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数学目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操作、探究、思考等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得以形成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同时也发展其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 着眼于学生日常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任务,将数学活动分为探究活动、巩固深化活动和应用活动三种基本类型。探究活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探究学习数学新知识的数学活动。巩固深化活动就是在经过探究总结出数学新知识后,学生通过必要的基本性练习巩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的数学活动。应用活动也就是对数学知识进行应用的活动,但不同于简单的练习,而是学生综合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即我们通常讲的“解决问题”活动。

二、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理解

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数学课程目标之一则正是我国数学教育落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结合数学活动、基本活动经验的概念,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可以理解为是学生在经历了具体的数学活动之后所形成的、具有个体特征的内容,既可以是感觉知觉的内容,也可以是经过反省之后形成的经验。[1] 它包含策略性内容,模式性、方法性内容与体验性内容等成分。它是一个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复杂的经验系统。积累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再经过不断地积淀和升华,就可以形成数学直观(直觉)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在数学上获得更好地发展。

三、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类别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非常丰富,构成成分非常复杂,很难非常严格地、彻底地、完全地加以区分。目前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依据所从事的数学活动的形式,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可分成直接数学活动经验、间接数学活动经验、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以及意境联结性数学活动经验;基于最基本的学科活动特征分析,认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表现在基本的几何操作经验、基本的数学思维活动经验(包括代数归纳的经验、数据分析、统计推断的经验、几何推理的经验、类比的经验等)、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以及思考的经验等若干方面。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把握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笔者尝试对其进行区分:

1.操作的经验

这里的操作是指具体行为的操作,而不是指思维的操作。日常教学中常说的“让学生亲身经历操作的过程”就是期望学生获得这种操作的经验。学生通过这种操作可以获取进行抽象的直接素材,从而获得直接经验。这种操作主要是为了获得第一手的直接感受、体验和经验,为探究和解决问题提供重要的基础与手段。数学学习中各种具体的几何操作活动(比如:测量、平移、旋转等)皆包含于此。

2.探究的经验

这里的探究主要是指,学生立足于己有的问题(通常由教师提供或者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发现提出的、学生用原有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围绕问题的解决而开展的活动,即通常讲的探究学习数学新知识的数学活动。这里的活动既有外显行为的操作活动,也有思维层面的操作活动,这种操作活动是融行为操作与思维操作于一体的一种高级操作活动。尽管这种操作活动并没有完全脱离行为操作,但是它与前面的第一种操作不同:前面所讲的操作主要是按照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去完成一种程序化的操作步骤,其目的是为数学知识的理解提供动作表象;而这里的操作则是一种研究性的活动,其主要任务是让学习者去发现自己尚未发现的规律,它更多的是一种探索创新的活动。这种探究主要是为了问题解决,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为了引出新的数学知识。

3.应用的经验

所谓应用的经验,是指应用数学知识活动的经验,也就是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活动中而获得的经验。应用的经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经验系统,其中既有直接经验,也有间接经验。从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来看,应用的经验应该具体包括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求学生在面对不同的现象(包括数学的和非数学的)时,能从数学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可以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领悟到很多东西,可以逐渐积累创新和创造的直接经验。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激发创造的激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则既需要思维操作(如类比与联想等)将问题类化,以便于让学生能够把当前问题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也需要行为操作(如画线段图、示意图或实物操作)去分析数量关系,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形象化,最终得以解决。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将会善于思考,举一反三,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而积累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4.思考的经验

所谓思考的经验,是指在思维操作中开展活动而获得的经验,也可称为思维操作的经验,比如,归纳的经验、类比的经验、证明的经验。它既可以是直接的经验,也可以是间接的经验。伽利略在抛球实验之前进行的“思考的实验”中所获得的正是“思考的经验”。思考的经验对于学生的探究与应用的活动经验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总之,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课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篇6

[关键字]小学数学 经验积累 有效课堂

小学数学的新课程对方法与课程进行了十分深入的关注。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课题。社会各界特别是一线教学老师对数学基本活动的内涵和组成以及教育意义都做了比较深入的讨论。现在普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让小学生比较有效地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这个问题仍然值得大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学生思维经验的积累以及学生感官经验的积累和学习方法的积累进行了阐述,最后就实践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关系进行了论述,以此来与大家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的交流与探讨,以期更好的研究出小学数学活动的经验积累相关策略,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掌握自主学习数学的学习能力。

一、在小学数学活动中注重学生思维经验积累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作为老师会经常给学生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来思考,但有时也会让小学生自己进行必要的动手操作,拓展自主探究,发挥合作交流。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取最为直接的教学活动经验。此类活动直接面向学生学习问题的直接解决。学生 在整个学生都经历着对数学的深入思考。

比如,在小学三年级的上册的《统计与可能性》这节课时,老师会让学生试着做“摸球”的实验以此来感受摸到球多少的可能性。根据学生知识能力进行判断,比如在已知的盒子内有8个黄球和2个白球,让学生自己判断摸到哪个颜色的可能性大。接着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动手操作以及实验就成为了学生探究结果的主动需要,学生对实验的结果充满渴望,因此在这类探索活动中,学生所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因个体的强烈感受而充满了活力。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有些数学活动的积累,某种经验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但要使数学活动经验更有效地深入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去,当然还需要经历一个概念化与形式化的过程。

二、在小学数学活动中注重学生感官经验积累

在小学数学活动中,小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操作,从而获取对学习材料的第一手直观感受。小学生动手进行操作的主要价值并不是该问题当时直接的解决,而是可以有效的获得对学习材料的感性认识。比如在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中,小学生自己研究三角形内角和问题时,学生可以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自己撕下来,然后将这个三个角的顶点重合的并依拼在一起,然后可以发现正好成为一个平角,从而加深对内角和的度数的深刻印象。这个直观的过程,并不会浪费太多时间,亲自动手制作过程可以让学生获得了更多更深刻印象的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

三、在小学数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积累

从思维培养的角度来看,不断思维积累也能逐渐积淀出一种经验,而这种经验属于思考的经验。一个数学活动经验较多且喜欢反思的学生,他自己的数学思维也必然会随着个人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增强。

举个例子,在讲授《比的基本性质》的时候,教材中给出了小冬测量几瓶液体结果中质量和体积的相关记录,然后进行体积和质量的比值填写,以此来引导学生观察来等式,因为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已有了相关认识,从而探索比的基本性质较为容易。有的学生对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等概念可能不太了解,基于之前学生学习的商不变规律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相关知识,学生会有一种直觉,就是在新知识“比”的课程中也可能存在类似的相关性质。那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一个不为0的相同数字其结果中比值不变。这个结论学生便可以依据之前的经验得出。

四、在小学数学活动中注重与实践结合

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的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广泛存在在生活中,生活中广泛存在着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通丰富的实践活动课程,以此来培养出小学生利用数学所学的只是进行观察、解释和表示存在于现实中事物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养成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况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打开了解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提高学生在现实中使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五年级上册数学实践活动课《校园的绿化面积》,此处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可以综合应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稍复杂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通过测量与实际计算,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以及具体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老师,可以在教学时,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的具体举动,从而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在教学活动内容中的各种因素,让每一个小学生都可以自主的设计各式各样的花圃,然后进行面积计算。这样就为培养小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只有在小学数学的实践活动课中不断的强调从学生自己身边的事情、自身的活动进行教学,以此来不断的激发学生对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与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让小学生体验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以此来实现数学本身的应用价值, 同时又可以达到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培养,让数学来源与生活,服务于生活。

小结: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小学生自己的经验生成是在思维层面进行的。这些思维模式的积累对以后小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能力的提升活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新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老师也应该是进行不断的自我学习,做新课程下数学教学问题的探索者。有效数学教学的核心是老师教与学生学的高效结合。通过老师在课堂中在学生思维经验、感官经验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积累达到使学生经验得到积累的重要目的,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林运蓉.探究性学习中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培养[D]. 福建师范大学,2009

[2]陈超燕.初中数学实验与课题学习的整合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2009

篇7

一、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的过程,积累操作性经验

操作性经验一般指的是直接经验。这里的操作主要是指行为的操作,而不是思维的操作。操作性经验的积累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师创设的体验活动中去,通过眼、耳、鼻、手等多种感官直接接触活动事物,从事观察、体验等活动,获得活动的体验与感悟。

某位教师执教的《克的认识》环节:1.感受1克的轻重。(1)个别学生掂一掂2分的硬币,说说感受。(2)用天平称出2分硬币的质量,个别学生再次掂一掂2分硬币,感受1克的轻重。2.感受几克的轻重。(1)掂一掂,估一估。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本数学书各重多少克。(2)称一称。3.比比谁的感觉准。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玩具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克。

课堂上,教师不断组织学生进行“看一看,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体验,按理说,学生对克的体验是直观的,充分的,概念的建立是比较清晰的。但细细揣摩,虽然整节课学生都在体验之中,但教师组织学生一次次的体验,只有个别学生有机会动手掂一掂物体,而绝大多数学生仅仅凭着“看”在目测物体的质量,他们并没有亲身感受每一个物体的轻重,这对学生积累操作经验并没有多大效果。可见,我们在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时,要通过学生自身的经历、反思,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积累一些实实在在的操作性经验。

二、引导学生经历操作、思考的过程,积累探究性经验

探究性经验一般指的也是一种直接经验。这里的探究主要是指立足已有问题,围绕问题的解决而开展的活动,活动既有外显行为的操作,也有思维层面的操作,是融行为操作与思维操作于一体的活动。显然,探究性经验的积累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师精心创设的问题活动中去,在观察、操作中不断思考、发现,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取多样化的信息。

比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时,教师出示例题,在审题中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是什么意思?生说:“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1个大杯可以换3个小杯”……师问:现在,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生说:“替换。”接着教师说:“怎样替换呢?在替换中,有什么发现?

上面的案例,教师共提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显然只是学生在运用有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这种提问可以使学生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巩固作用。第二、第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经历画一画、看一看、想一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从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从这一过程来看,这种活动不是解决现成的数学问题,不是简单的对一个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而是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做”数学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用到数学的知识技能,更要根据各种实际情况通过自己的操作、思考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可见,我们在创设数学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思考,使他们的思维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逐步积累探究性经验。

三、引导学生经历反思、辩证的过程,积累思维性经验

思维性经验既可以是直接的经验,也可以是间接的经验。它是在思维操作中开展活动而获得的经验,即,思维操作的经验。思维性经验的积累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反思、辩证的思考过程,积累归纳、类比、抽象等思维活动经验,促使学生“数学化”“辩证地”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四、引导学生经历分析、建模的过程,积累策略性经验

积累策略性经验是感性到理性的一种飞跃。它是在学习情境中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调控的经验。它往往寓于显性的知识经验中,并与显性知识相伴相随。因此,策略性经验的积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内容的特点尽量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分析,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整理和建模,形成理l生的认识。

《得数是5的加法》教学片断,教师先出示情境图。问:“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生: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走来2个,一共有5个。师问: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师接着问:能不能用圆片代替小朋友,将这一过程摆一摆呢?师小结:3个小朋友在浇花,走来了2个,一共5个;先拿3个圆片,再拿2个,一共5个,都可以用同一个算式3+2=5表示。最后,师问:在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的数学问题,3+2=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篇8

关键词:数学活动;数学素养;经验;积累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44-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双基”改成“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个板块。“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首次明确指出,可见其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其实,所谓经验,即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也只有通过经历、体会、感悟、积累,经验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多方向着手,帮助学生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一、明确教学目标,改善课堂氛围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教师在授课前要明确教学的主题,从而使重点更加明显。教师还应建立生动活泼的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舞台,学生的参与程度也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认识东南西北”一课时,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以学生熟悉的环境为基础,帮助学生知道方向并初步了解方向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的方向感,让学生学会辨认生活中的方向。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按照由生活到课堂,再由课堂回到生活的教学思路,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积极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教师在黑板上画上彩色太阳,并提问:“你们知道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吗?”指名回答后在黑板上贴上“东”。请其他同学想想答问题的同学后面是哪个方向呢?左边呢?右边呢?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将“西”“南”“北”贴在相应的墙壁上。随后与学生们一起面向太阳站立,指一指、说一说:“我的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这样,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能让他们在探索中体验东南西北的位置关系,理解方向的相对性。

二、创设活动情境,鼓励主动探究

1. 以原有生活经验榛础

学生在生活中会积累许多活动经验,这些经验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从生活中提取活动经验应用到数学学习中的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以原有的活动经验为基础,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认识,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学习数学,以便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回顾生活中的钟表,从而引出分的概念,再理清时和分的关系。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出示一幅小朋友6点起床吃早饭的图,再出示一幅7点背书包上学的图。中间间隔1小时,他会做什么呢?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各抒己见后,教师总结:1小时是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为了准确知道1小时内所做的事的时间点,我们就要把1小时细分,于是就有了更小的单位――分。1小时被分成60段,即60分钟,所以1小时也就是60分钟。教师将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在操作中积累活动经验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有效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数学活动经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很多经验是不可传递的,需要在数学活动中不断积累。教师通过活动化的课堂,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抽象数学概念的内涵。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放手让他们去操作、去尝试。例如,在教学“认识角”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逐步生成对角的认识。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几个活动。一是找一找角: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看一看,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把你找到的角说给同学听一听。二是摸一摸角:请同学生看一看屏幕上的三个角,再拿出三角板,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三是做一做角:拿出两根小棒,照屏幕上的样子,分别搭出这样的角;或者拿出圆纸片,折一个角……这样多次给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机会,既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完善评价体系,提炼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是衡量数学教学质量的指标,通过评价,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善。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实践活动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业水平作出一定的评价。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获得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就理应有与之对应的评价机制来判断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以及获得的水平。教师可采取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手段,落实相应的各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评价、跟踪研究、成长记录、实践报告等),总结和提炼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活动经验评价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如何设计好数学基本活动,不断引领学生掌握好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帮助他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拥有一颗“数学的头脑”,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篇9

一、建立“情景设置――信息表征――方法归纳――经验提升”的模式

1.感受现实情景,联系已有经验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呈现背景熟悉、问题陌生的两个情景,这两个情景分别包含目标函数求最大值或最小值,决策变量是整数或非整数,约束条件“不少于”“不多于”等信息。

例1.某房地产公司建造居民小区,若建一栋普通的住宅楼需投入资金300万元,并占地200m2,可获利润70万元;若建一栋别墅需投入资金200万元,并占地300 m2,可获利润60万元。该公司现有资金9 000万元,拍得土地11 000m2。问:应怎样投资,才能获利最多?请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达研究的问题。

例2.某点心店要做甲、乙两种馒头,甲种馒头的主要原料是每3份面粉加2份玉米粉,乙种馒头的主要原料是每4份面粉加1份玉米粉。这个点心店每天可买进面粉50kg、玉米粉20kg。做1kg甲种馒头的利润是5元,做1kg乙种馒头的利润是4元。问:这个点心店每天做甲、乙两种馒头各多少,才能获利最多?

针对上述两个情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即要求学生读题、审题,教师启发、指点,使学生回归生活,并从自身的经历和经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数学建模,获得信息经验

数学建模的关键在于:理解相应的背景,并对背景中的关系进行恰当的表征,即运用数学方法研究问题,也就是,进行数据整理和重新组织,这个过程正如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的“数学化”。数学建模的过程有两个。其一,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对问题背景进行整体感知,聚焦要解决的问题。其二,学生展示问题解决过程,并在讨论交流中修正和完善认知结构。

3.体会概念形成,获得归纳思维

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既是学生生活常识的精致化过程,又是学生思维开拓的过程,它一般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因此,源于生活的数学概念一般采用归纳的思维方式进行加工,正如弗赖登塔尔指出的,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概念并不是通过定义学到的,而是接触了大量实例,经反复观察、对比体会后归纳出来的。有了前面的背景材料和问题解决过程,“线性规划”的概念就有了参考的经验现象和归纳的基础,概念的形成就水到渠成。在之后的巩固练习中,教师可通过正反例比较帮助学生补充、修改和完善概念表象,以理解形成的概念。

4.构建解决模式,提升活动经验

例3.某运输公司有8辆载重6t的A型卡车,4辆载重10t的B型卡车,并有9名驾驶员。在建造某段高速公路时,公司承包了每天至少运输沥青180t的任务。已知每辆卡车每天往返次数为A型4次,B型6次,派出每辆卡车每天的成本为A型120元,B型200元。每天应派出A型和B型卡车各多少辆,才能使公司总成本最低?

教师可通过上述例题帮助学生积累“做数学”的丰富经验,既获得知识,又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由于认识活动是一个“意义赋予”的过程,因此,只有借助已有的经验和概念进行自我构建,才能获得对崭新概念的完整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设置情景,并注重师生或生生之间的讨论与合作,以归纳“线性规划”问题构建解决模式的三个步骤。

二、建立“信息搜集――自主构建――规范操作――模式检验”的模式

1.通过自主阅读,获得初始经验

学生往往带着对世界的看法走进课堂,而教学又必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所以,经验自然成为数学教学的逻辑起点。由于中职生个体间的差异较大,而教师确立的起点难免或高或低,有时甚至远离学生的认知经验,因此,起点的确立须考虑两个问题。其一,学生在课前必须弥合水平的差异,即通过问题的指引阅读教材,获取信息,以初步整理信息,从而获得初始经验。其二,课前的教材阅读,其重点应放在对陈述性知识的了解和发现问题方面,也就是说,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将已有经验、知识与崭新知识相联系,并聚焦问题(什么叫做“线性规划”问题,一个“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有哪些共同特征),这样,学生便能根据个人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初步的自主构建,从而为课堂生成做准备。

2.通过问题导引,自主构建概念

本课涉及的主要是陈述性知识。例如,“线性规划”问题的定义,记号“max”和“min”,“线性规划”问题分类,目标函数、决策变量和约束条件,“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特征,“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等等。在传统数学教学中,上述陈述性知识总是由教师讲解,结果学生只机械地记住了这些知识,却没有对它们形成个性化的理解。而在富有创见的数学教学中,即使是陈述性知识或常规性概念,也要通过适当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构建概念。针对“线性规划问题的有关概念”这一内容,教师可采用让学生整理、举例、阐释、辨析和比较等方式,这样,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更能习得获取知识的经验和方法。

3.规范思维操作,获得解决经验

由于数学认知的核心是思维,因此,只有调动学生的思维,数学知识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充分暴露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把数学知识的教学变成数学活动的教学。针对“线性规划问题的有关概念”这一内容,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使他们学会数据整理和分析、规划和统筹,即引导他们分析有关量间的局部关系,用表格描述数据关系,并讨论相关问题(例如,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利润”的含义是什么,买进的原料是不是要恰好用完,应从何处入手思考解决方案,等等),以使学生切身体验,并获得真正的理解。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经验可能是片面的、零碎的和肤浅的,所以,需要进一步归纳问题的解决过程,规范思维操作,也就是从实际优化问题中抽象、识别“线性规划”模型,设决策变量,写目标函数,并列表描述数据,从而找出约束条件,以规划写法,这样,便形成“抽象――识别――规划”这一思维模式。

4.探究与反思,检验思维模式

探究与反思问题的过程是检验思维模式的必要步骤。由于学生的初始经验尚不牢固,因此,他们对建立“线性规划”模型的思维方式还没有形成应有的解题思路,并对问题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存在疑虑,所以,只有通过独立探究与解题反思,才能促使学生关注思维模式的细节,从而形成有效的活动经验,并在实践中获得检验。

例4:某运输公司有8辆载重6t的A型卡车,4辆载重10t的B型卡车,并有9名驾驶员。在建造某段高速公路时,公司承包了每天至少运输沥青180t的任务。已知每辆卡车每天往返次数为A型4次,B型6次,派出每辆卡车每天的成本为A型120元,B型200元。每天应派出A型和B型卡车各多少辆,才能使公司总成本最低?

针对上述例题,教师可提出相关问题(从哪入手,什么是总成本,目标函数是什么,约束条件是什么,有没有考虑周全),并采用表格表征信息,以将问题的解决过程独立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然后,教师修改题目(派出每辆卡车每天可得利润为A型120元,B型200元,求每天应派出A型和B型卡车各多少辆,才能使公司利润最大),并要求学生解答。教学完成后,反思:确立教学的关键,即“抽象、识别、规划”的思维操作过程,明确“线性规划”问题建模的三个步骤(设决策变量、定目标函数和列约束条件),建立“熟悉背景、表征信息”这一问题解决的通用策略。

三、促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

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库伯认为,学习“始于经验,然后回归于经验”,学习是“改造或者转化经验、创造知识”的过程。可见,有效教学必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并以经验形成为宗旨。回顾上述两种教学方案,我们发现,促使学生获取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方法有其共同的教学规律。

1.构建有利于形成数学思维模式的教学路径

通过参与具体活动,直接领悟、创造活动经验,然后对所经历的活动回顾、反思,内化为合乎逻辑的、抽象的经验,并将之在新情景中进行证实和运用,重新领悟和创造新的经验,即形成“情景――问题――活动――归纳――思维模式――实践应用”的教学方式,其中,“情景”是逻辑起点,“问题”是导向,“活动”是载体,“归纳”是思维方式(是对活动的回顾与反思,是对本质一致的不同情景的类别划分),“思维模式”是最后形成的经验,“实践应用”是对经验有效性的检验和强化。

2.优化有利于积淀数学活动经验的数学过程

要优化有利于积淀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过程,就要做到四点。其一,优化情景设计,使之成为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载体,以利于学生的理解、参与,促使学生调动内部与外部的资源处理情景问题,并对行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最终从情景中获得解决同类问题的思维模式。其二,优化行为操作、语言操作、表象操作和思维操作,即以灵活的方式引领学生对同一数学对象进行多元化的数学操作活动,从而形成个体对数学对象的个性化理解。其三,优化经验获得过程,做到有序性与提升性相融,即从初始经验到崭新经验的生成,是不断积累、积淀和创新的过程,只有经历活动,并对活动进行及时回顾、观察、反思和提炼,并在新的情景中验证和应用,才能获得完整的、条理化的经验。其四,优化“对话”过程,即让学生成为学习责任的承担者,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动手参与、探索、倾听和质疑。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 活动经验 积累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27-01

学生数学经验积累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获得直接数学经验。对学生学习进行多元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经验总结,并通过多种课堂教学活动和数学训练,拓展学生数学经验维度,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才能促使学生形成完整数学经验体系。

一、自主探究,获得直接经验

新课改要求数学课堂教学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凸显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权利。学生会在阅读文本、合作探究、实际操作、质疑解疑等环节,对数理展开多重探究学习,并形成最为直观的数学经验。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中进行数学实践,需要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中形成丰富思维经验认知,从实践和创新思维中获得多元经验积累。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师让学生准备了纸飞机、圆盘、指针,在认识“平移”时,教师让学生先看教材例1图,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些运动的画面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明确了这些运动都是沿着直线的运动。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习道具,进行平移展示。学生手握纸飞机、课本、文具盒等进行“平移”。教师让学生继续阅读文本,并根据已经准备的圆盘、指针制作转盘。学生制作完成后,进行旋转操作。教师提问:指针是一种什么运动?指针围绕哪一点旋转的?从指针旋转中你明白什么道理?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和实际操作实践,很快就获得数学经验,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根据教师提示引导自行进行实践活动,从中获得了直观数学经验。这些数学经验反过来指导学生学习,自然形成良性循环。

二、引导内化,总结数学经验

小学生的数学认知有自身规律,教师要从学生的思维认知出发,让数学活动中形成的数学经验能够获得成功验证。学生数学经验和教师数学经验有较大差异。学生大多对数学经验进行直观解读,经验品质较为肤浅;而教师的数学经验则是对多元数学因素进行综合关联,形成普遍意义上的数理方法、感知、经验,给学生以多元数学引导。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经验进行融合、优化、升级,让学生数学经验能够实现内化,将感性认知升级为理性认知。教师要让学生进行独立观察、思考、发现、比较,找出数学经验背后理性抽象的数学规律,让学生获得实用性更强的数学概念认知。

在学习《运算律》时,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例题解析,然后针对加法交换律设计问题:“既然大家知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是不变的’,那咱们是不是可以用汉字、图形、字母来写成等式呢?”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交换规律,自然很顺利地完成加法交换律的文字表达、字母表达。教师让学生对比文字表达和字母表达的优劣,学生自然选择字母表达方式。教师让学生利用字母交换律公式,将一些数字代入进行反复验证,最后形成数学经验储存起来。教师让学生找到数学经验探析、运用技巧,并通过实践操作完成验证,其经验自然成为学生数学能力。

三、迁移能力,拓展多元经验

所谓能力迁移,是指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在对数学概念认知基础上,利用实践活动进行验证获得的数学认知和能力。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过于狭隘,教师要巧妙设计数学教学活动和数学课堂训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认知数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生活经验和数学认知的充分融合,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展开多重探索,要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将数学经验用于实际生活,在对数学经验进行验证的同时,建立完善数学经验体系。

在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教学“角”时,从一个点引出一条线段,再引出一条线段。教师问学生: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叫什么呢?学生回答:这是角。教师让学生阅读文本后,对角的概念进行识记。教师让学生对角进行抽拉操作,找到角抽拉能够呈现角大小的规律。最后教师设计课堂训练,学生在数学训练中形成数学概念认知。教师设计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找到数理变化规律,并形成数学经验体系,对学生数学学习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新课标对学生数学能力培养有明确规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策略。小学生数学经验积累不足,教师要设计更多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实践积累,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嘴等各种感知手段建立经验积累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