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压轴题范文
时间:2023-04-08 15:1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考物理压轴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科技和社会热点
例1 (2011年・中考题)今年5月10日,盐城市实施了人工降雨.气象部门用火箭将碘化银洒向云层,碘化银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____成小水滴,或加速水蒸气____成冰晶(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变成冰晶的过程中____热量.
例2(2011年・中考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浪具有巨大的____能,致使岛核电站冷却系统受损,反应堆温度升高.用海水冷却反应堆是利用____方式来改变反应堆的内能.岛附近的空气中检测到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说明分子是____的.
评析 热点问题既有国际性的、也有国内的、还有地方热点,选编热点问题对学生的心理作用往往大于实际知识的传授。 万变不离其宗,热点问题只是素材“新鲜”,考查的知识能力还是学生应该掌握的.
二、 精设探究情景,在运用中检测探究水平
例3 (2010年・中考题)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 “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
B.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
C. “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
D. “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
评析 本题根据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要求学生具有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解这道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物理素养,该题较好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本题侧重于考查科学探究的发现并提出问题环节.
例4 (2011年・中考题)小明想比较阻燃型保温材料和普通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他用厚度相同的两种材料的板材制成大小相同的两只盒子,盒盖上开有插温度计的小孔.首先在阻燃型材料的盒内放一烧杯,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盖上盖子,测得温度如图所示,并记录温度计示数下降10℃所用的时间t1.然后将烧杯移至普通保温材料的盒内,盖上盖子,记录温度下降10℃所用的时间t2.上述实验再重复做两次.
(1) 图示温度计示数为____℃.
(2)下面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表格中A处填写的物理量是____,其单位是____.
(3) 小明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答:____.
(4) 小华针对小明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对方案进行修改.简要写出修改后正确的实验方案.答:____.
评析 本题侧重于考查科学探究的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以及对实验方案评估能力.注重对实验过程、实验失败原因剖析的考查.
三、 设计情景图表信息,考查学生处理图表信息的能力
例5 (2011年・南京)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
B. 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可能是实心的
D. 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
评析 该题型在考题中提供较多的情景信息,根据题目要求,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相关信息并答题
例6 (2011年・泸州)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Ⅰ所示,在图Ⅱ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评析 这类题利用图像信息考查了“双基”,意在考查学生是否会从图象中收集信息并处理图表信息的能力
四、 精选阅读题材,考查学生综合素养
例7 (2011年・盐城)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力传感器在电子秤中的应用
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
常见的一种力传感器由弹簧钢和应变片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弹簧钢右端固定,在其上、下表面各贴一个相同的应变片.若在弹簧钢的自由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F,则弹簧钢发生弯曲,上应变片被拉伸,下应变片被压缩.力越大,弹簧钢的弯曲程度越大.
应变片结构如图乙所示,其中金属电阻丝的阻值对长度变化很敏感.给上、下金属电阻丝提供相等且大小不变的电流,上应变片两引线间电压为U1,下应变片两引线间电压为U2,传感器把这两个电压的差值U(U=U1-U2)输出,用来反映力F的大小.
金属电阻丝的阻值随温度会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为消除气温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需分别在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与引线之间串联一只合适的电阻,进行温度补偿.串联合适的电阻后,测量结果不再受温度影响
(1) 这种力传感器是将力的大小转换为 ____(电流/电压)的装置.
(2) 外力F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都增大
B. 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都减小
C. 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减小,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增大
D. 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增大,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减小
(3) 传感器输出的电压U随外力F增大而____.
(4) 进行温度补偿时,应给上金属电阻丝串联阻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 的电阻,下金属电阻丝串联阻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 的电阻.
篇2
一道鉴别题引发的实验探究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析
“意象法”解开散文阅读的一把钥匙
考生如何应对中考中的网格问题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解题策略初探
紧扣文体术语,提高说明文阅读能力
从中考试题谈《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中考中有关圆的旋转与滚动的问题赏析
例析数学中考命题特点与复习启示
浅谈中考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例谈中考数学选择题的求解策略
例析数学中考填空题、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中考试题中最值问题的解题策略
中考网络题的考查类型及掌握方法
揭开古诗词比较阅读的神秘面纱
敬畏生命——和谐教育的伦理基础
中考物理探究题命题类型与解题策略
例谈初中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方法略谈
中考英语作文“抢分”写作技巧
新常态背景下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
巧用轴对称解决生活中的最短路径问题
摭谈中考说明文阅读重点及答题技巧的把握
例谈电学试题解答的思路剖析
浅谈阅读理解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对初中化学两个实验的创新改进
例析数学中考的社会热点型试题
中考试题中有关酸碱盐的考点解析
中考物理估算题类型与解题策略
中考物理图表类信息题的解题策略
中考英语书面表达之策略和前瞻
论比较法和归纳法在初中化学的完美结合
如何在实验中培养定量认识思维能力
矩形的折叠问题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掌控能力探讨
对初中学生订正英语错题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如何提升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中考英语阅读命题走向及解题策略
浅谈化学反应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技巧
初中物理教学落实科学探究思想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提高思想政治复习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成语运用正误辨析类试题解题指导及演练
逆向思维在初中化学问题解答中的运用
一道有关角平分线问题的解法分析及应用
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实践探讨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主动参与式物理中考复习课的有效学与教
篇3
近年来,中考计算题十分注重从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境中提取问题,要求同学们通过分析、计算来解决.这类题虽然篇幅较长,但摒弃了脱离实际、闭门编题的缺点,使同学们能够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体会到计算的乐趣.
计算题的命题趋势:
从中考改革的趋势来看,计算题在继续注重对基础概念和原理的考查,以及对实验的分析、设计和对基本技能的考查的同时,将会突出从过程与方法入手考查同学们的科学探究能力,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增强实验试题的开放性和有效性,重点考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现在有不少省市,特别是率先实施课改的实验区,已将单纯的计算题这一大项改成了综合应用题,将计算与说理、计算与设计、计算与论证等融为一体,来考查同学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可以预见,这样的命题改革将为越来越多的中考命题人员所接受,并应用于命题实践.
计算题的解法:
(1)仔细读题、审题,弄清题意及其物理过程.
(2)明确与本题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及公式.
(3)分析题目要求的量是什么,哪些量已知,哪些是物理常量,并注意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
(4)针对不同题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求解.分析、逆推等方法是解题时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5)详略得当、有条有理地书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并注意单位的统一.
一、力学部分
力学计算题是中考计算题中比例相对较重的部分,其基础计算题一般比较简单,只要能够灵活地、熟练地运用相关的公式及定律、原理等就可以求解.但是应认识到,基础计算是复杂计算的基础,复杂计算在中考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因此同学们对力学基础题不应轻视,应从根本上融会贯通,理解掌握.
力学中较为复杂的计算多以力为基础,又融合着其他多方面知识.解这类计算题往往需要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图),然后依据力的平衡条件或杠杆的平衡条件,再结合其他相关知识,列出算式或方程,解出要求的物理量.
(一)有关速度的综合计算
例1小明乘汽车去60km外的杭州.一路上,车上速度计指针从未超过图1甲所示的位置.问:
(1)到达杭州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如果汽车按速度计上的示数匀速直线行驶时,汽车功率是72kw,则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
(3)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1乙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s,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s,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1s,则被测汽车速度是多少?(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
点拨:做功问题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物理量较多,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对物体所受的力作全面分析,分清哪些力对物体做有用功,哪些力对物体做总功,哪些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再灵活运用公式求出这些功,就可完整地解出题目.
篇4
关键词:新课标;实验复习;效率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逐步实施,中考题型及命题方向也随之发生变化。那么,研究如何运用过时中考的命题来引导实验复习已经是一项专门的研究课题。本人就近几年担任初三物理教学工作以来,在对物理实验知识专题复习中的一些做法、体会,与各位同仁共同交流,供大家参考。
一、抓基础
基本仪器的使用仍是实验的基础。不管上一年度有无考到仪器的使用,我们对常用的物理仪器要熟练运用,这是实验的基础,是实验的工具,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在这方面花些时间是必需的。
主要考查方面有:刻度尺、钟表、托盘天平、弹簧测力计、温度计、量筒、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电能表、滑动变阻器的读数问题和使用方法。
广东省中考物理(新课标实施前后)近五年来的主要体现:
2003年:刻度尺、天平、温度计、电流表、滑轮。
2004年:凸透镜、量筒、温度计、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弹簧测力计、滑轮、里程表、测电笔。
2005年:凹透镜、天平、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滑轮。
2006年:刻度尺、停表、天平、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弹簧测力计、滑轮、电能表。
2007年:刻度尺、天平、量筒、电流表、电压表、弹簧测力计。
二、突重点
突出重点实验,以点带面,透彻理解典型测定型实验。密度、凸透镜成像规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灯泡电功率的测量、伏安法测电阻,一直都是中考的重点实验,对于这类实验应放在掌握每个实验的原理、设计思路、操作步骤、记录表格中的数据、关键器材在实验中的作用以及是否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下面以测导体的电阻为例,谈谈本人的一些复习方法:
1.由实验原理引出实验器材
根据R=知,欲测电阻,必须先知道U、I,而U的测定所需器材是电压表,I的测定则需量电流表,根据这一分析,学生很快弄懂实验器材选择的依据,而不用机械性地记忆。
2.由实验原理弄清实验步骤
由上面分析可知,要测R,首先要测出U,其次测出I,最后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R,共分三大步。然后在讲解过程中,告诉学生每一大步分成若干个小步骤,如测U可细分成:(1)调零;(2)连入电路;(3)读数等。只要按原理理清了思路,再利用一二节课时间让学生回到实验室重做一遍实验,既容易让学生记住实验步骤,又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一般中考中这几个重点实验的常规性题目学生都能应付自如。
3.由实验原理引出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中提醒学生注意的事项,学生往往重犯,究其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理解,如测电阻实验中,首先测电压,一般选择器材是电压表,但实验室对于电压表的使用中,提出一些注意事项,如不能超过量程,可用试触法确定量程,但往往有些学生忽略了这一事项。
三、重能力
关注能力型实验,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中考试题在考查这些方面内容时,已从以往考查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仪器安装、电路连接等问题为主转向以考查相关能力为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题型:
仪器的选择(2004年第21题①、2005年第20题①、2007年第18题①)
故障分析与排除(2006年第17题③)
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或图像(2003年第21题、2005年第20题③)
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2004年第21题③、2005年第19题③、2007年第18题)
电路设计(2003年第21题、2007年第18题③)
这类试题一般属操作性、分析性试题,考查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有创新
尤其是在新课标后,创新性的题是越来越多;在过渡期2003、2004年相对有些缓,但新课标实施后的每年,综合能力题是必考的题。
设计实验正在成为中考热点题型,应高度重视。设计实验题型共分为三种,分别是测定某物理量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这类题型的共同特点是:全面考查学生物理知识和实验能力综合运用、解决实验实际问题的题目,做到既动手又动脑,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验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广东省近5年来中考题都有所涉及这类题型:
1.测定某物理量实验
中考设计题型基本上考查学生如何设计间接测定教材中出现物理量的实验。
(1)测长度
如,广东省中考卷中2006年中考第10题测螺线管的长度。
(2)测物质密度
如,广东省中考卷中2003年出现测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2007年中考中出现测某种食用油密度的实验。
(3)测某导体电阻
如,广东省中考卷中2004年出现测导体电阻。
2.验证性实验
通过题目提供简易实验装置设计实验,证明某些物理概念规律。如,广东省中考卷中2006年中考第17题中出现加多铁芯能否增强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实验,说明物理问题。
3.探究性实验
物理新课程最大的特色是把科学探究活动作为课堂实施的重要形式之一,把探究性实验作为重要内容,在新的教科书中每章都普遍存在探究实验。
如,广东省中考卷中2006年第18题;2007年第22、23题。特别是2007年这两道试题可以称为整张课改区试卷压轴题,得分率分别为:38.7%、56.71%。反映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篇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适应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新形势,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初中教学改革与学生长远发展的关键。
通过观察和研究以及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初中生自主学习存在诸多问题:(1)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缺乏学习计划。(2)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特别是部分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不能多渠道地进行学习。(3)部分学生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学习效率低。(4)缺少对自主学习的科学监控与自我评估。
二、研究内容
1.自主学习网络平台的搭建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型学习活动离不开网络平台支撑,这是网络学习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通过商业合作、自主开发、利用免费平台等多种方式,搭建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
2.利用网络平台,初步构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模式
通过对网络环境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我们可以分析出构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各种要素。概括起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它是通过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过程所培养出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自主规划能力、自主选择能力、自主监控能力。基于网络环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就从以上方面着手,通过网络环境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全过程去培养。
三、研究过程
1.前期准备工作
2011年下半年,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查与分析。联合北京四中网校对八年级所有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经过北京四中网校专业统计分析,获得第一手资料数据。
部分调查问卷数据:
■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周末时间都是在自主学习,少部分学生有条件可以参加辅导班或者请家教;基本上所有学生家里都有电脑,能联网,但是利用网络玩游戏以及娱乐的学生也不少。
基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努力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尤其是构建良好的网络平台,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
2.网络平台的搭建
投入资金更新学校的硬件设备,并且联合新干线公司,打造了网络个性化学习教室。给全校老师和学生购买新干线账户;新干线公司组织人员上门给老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学习新干线的
使用。
家校新干线是集作业、上传及评价反馈于一体的网络平台。平台具有这些优势:学生可以通过自动记分评价系统,及时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习者信息跟踪系统,了解学习者学习结果和过程。
除家校新干线外,各学科老师还精选优秀的学科教学网站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如,权威性的中学试题库网站及学科的优秀网站。同时更新学校网站,上传学习资源供学生下载学习。
3.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1)自主规划能力的培养
调查问卷数据:题目10 学习成绩的提升涉及以下几方面,哪些是你目前欠缺的?(可以多选)其中选项:详细的学习计划和科学的时间管理,有近60%和50%的学生选择。从中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对于学习、对于时间利用没有计划,不会科学管理。
由此,我们加强对学生自主规划能力的指导,在初一入学时候就对学生调查问卷,让学生有明确的3年奋斗目标,再分解成每年、每学期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学习目标,然后就是确定达到目标的计划。学校或者班级邀请优秀的毕业生回校给学弟学妹们作经验介绍和学习指导。作为2010年我区中考第1名取得者我校高B,她介绍说她的日常作息时间很有规律,每一件事都会在她的计划中处理得井井有条。她很有计划地为自己编定每一天的学习任务,有条不紊地复习书本知识。正是因为这些细致入微的计划,使高B顺利地完成了初中三年的学业,并在不知不觉中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很显然,这个结果虽然看似很简单,但却是平时一点一滴细致的努力积累而成的。
很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制订,科学而有计划地安排学习进度和时间。并且很多学生把制订的计划表上传到网上,班级的主页,同时也在这上面查看其他同学的计划。每周或者每月的计划及时小结,调整下阶段的计划,学生间在网络上相互监督,相互比较。同时将计划上传网上又起到保存的
作用。
通过不懈、反复的努力以及优秀同学的引领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很多学生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科学地管理利用时间,科学而有计划地安排学习进度和时间,从而学生的自主规划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2)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
困扰学校以及教师、学生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教学、作业的分层次。我校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学生来源广泛,有很多优秀的学生,同时也有很多基础差的学困生。平常的课堂教学以及作业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照顾到了优秀学生就忽视了后段的学生,比如,初三中考复习如何讲解中考压轴题,优秀学生可能只要一个点拨,而后段的学生可能对中考压轴题根本不感兴趣。作业也是这样,优秀学生需要压轴大题难题多一点,而后段的学生压轴题根本不需要。如何能够让每个学生得到自己应有的发展,也就是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选择学习是我们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新干线网站提供了良好的选择功能:
①学生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状况有的放矢
■
②教师个性化地向学生作业
■
利用新干线网站个性化地向学生作业的功能,数学组首先展开了尝试研究。首先将学生分组,按作业的难易程度分三个等次,分别向组内的学生分发不同层次的作业。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可以申请高一级的组。每周的双休日只向一些优秀的学生布置较难的中考数学压轴题,学生在自己探索不出结果的时候可以在网站上很快查找到详细的分析解答,同时还有很多相类似的习题可以继续巩固。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尝试,我们调查发现:学困生对数学学习上的信心在上升,因为现在他们感觉到也能很好地完成数学作业了;而在数学上比较优秀的学生感觉在数学上效率提高了不少,因为现在他们不需要重复做很多对于他们来说很简单的题目了,有更多的时间来钻研。
通过在课堂教学、课后练习等实践研究,摸索研究,我们发现,提供给学生良好的网络平台,加以适当的指导,完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当然,对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放开手,让学生随意选择,而是有赖于师生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学习选择智慧。由于受年龄、知识面等方面的局限,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进行选择时,学校、教师和家长必须密切配合,对其进行选择方法的培养和必要的指导,这样的自主选择结果,成效才比较理想。调查也显示,很多学生乐意接受家长、教师对他们的选择进行指导,非常想掌握对不同内容进行选择时的方法。
(3)自主监控能力的培养
自主监控能力是指学习者对整个自主学习过程的控制。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评价、自我反馈、自主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正自己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合理分配与调节学习时间,调整和完善思维方法及学习方法等。
新干线网站提供了良好的自我监控、自主管理功能:
①帮助学生建立优化错题本
学生的错题都会按照章节进入他自己的错题本中,学生自己可以按题型、错误次数进行查询复习。
②合理的数据帮助用户改变学习习惯
下面是A学生在家校新干线的留言:“每张试卷的题量不大,完成以后马上打出成绩,得分低时不甘心,想再做一张卷子扳回来;得分高时,想连做5个100分,页面上红红的五星多漂亮。不知不觉就练了很多套题,感觉比做课本上的练习有趣。每次做完题目后强调总结,为鼓励我们及时对错题进行总结、分析、思考,总结后获得的积分是满分卷的10倍。通过错题总结,不断加强知识概念的巩固,学习效果很好。”
四、研究成果
1.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快
通过课题研究,提升了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不仅通过网络收集学习到更专业的知识,同时通过操作,进一步提升了网络应用能力。核心组成员鲍雪峰、蔡霞贝领衔的物理、政治网络团队获常州市一等奖。核心组成员蔡霞贝获常州市信息化比赛一等奖,录制精品录像课。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升综合素质
(1)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学生学习主动性加强
由此可见,在初中利用网络平台这一新型的学习平台,可帮助学生喜欢学习,积极参与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家校新干线”上的留言:“夏同学评价:两个月来,我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了许多,也感受到了做题的快乐。我不再厌倦那枯燥无味的试卷,反而认为那上面的字都是乐谱上灵巧的音符,它的跳跃让我仿佛听到了动听的音乐,看到了趣味的世界,让我充满对快乐做题的向往,对快乐学习的依恋。这是家校新干线带给我的独特感受!”
(2)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
由此可见,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能力提升,依靠强大的网络世界和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
五、研究反思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终代表过去,未来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全体成员再接再厉,很多的问题还需我们思考,如自主学习方式更适合于哪个年级的教学;对哪个学科的教学所产生的效果更显著;网络平台和资源库的建设如何使用更好……这都有待于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 复习方法
在完成新课程的教学后,初中物理的教学就进入了最后的总复习阶段。物理总复习是学生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巩固及再认识、深化过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复习效果,采用有效的复习方法是关键。本人一直从事物理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总结,摸索出一套容易操作实施的复习法,效果较好。
一、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复习是整个总复习的最重要部分,这一步复习的内容是全部的物理基础知识,复习的目的是让全体的学生基本上了解及掌握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因而这一步的复习时间安排应占总复习时间的1/2,具体做法如下:
(一)知识展示
知识点的展示就是向学生回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让遗忘的学生得到重新的记忆,让理解不透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对于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展示可按知识条块归类,把细碎的知识进行缝合,将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由点到面建立知识网络。
(二)精讲点拨
在学生初步掌握到知识内容后,此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解疑点拨,把一些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通过典型例题进行分析解答,以帮助学生扫清对知识认识及理解上的认识障碍,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测试反馈
每一单元复习完后要进行单元测试,通过分析测试从中获得了解学生的复习的状况和结果,借此及时调整以后的复习方法与策略;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复习效果与知识缺陷,从而及时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二、基本应用
通过第一步的全面复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总体的基础知识,接着转入第二步的基本应用复习。基本应用复习主要是对物理知识体系作各个基本应用的分类归纳,让学生从分类基本应用中找共性,寻规律、确明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步的基本应用复习时间应占总复习时间的1/4,可按下列几个基本应用进行复习。
(一)作图
作图题型是中考必考的内容,通过作图基本应用的强化训练,不仅可以强化学生作图的规范性,也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类作图技巧与规律。初中物理作图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光学作图:包括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等。
2.热学作图:包括晶体熔化及凝固图像、液体沸腾图像等。
3.力学作图:包括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力臂、滑轮组装配等。
(二)实验
对于实验题型的考查,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因而搞好实验基本应用的复习也是中考取是好成绩的关键。初中物理教材所涉及的实验内容也非常多,其这声、光、热、电四大块都有必考的实验内容。因而进行实验基本应用复习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1.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与原理:包括有刻度尺、钟表、温度计、托盘天平、量筒(或量杯)、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
2.常规测量实验的方法与原理:包括有长度L、平均速度v、温度t、质量m、体积V、密度ρ、机械效率η、电流强度I、电压U、电阻R、电功率P等。
3.探究性实验的方法与原理:包括有声音的特性、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晶体的熔化与凝固规律、液体的沸腾规律、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及电压关系、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因素、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物体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杠杆的平衡条件、液体压强规律、物质比热等。
4.开放型、设计性实验:这类题型无论是内容或形式都是开放性的,常见的形式有:仪器缺省型、设计方案型、结论开放型、迁移型、探究型、制作型、量程不足型、方案最佳型等。
(三)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题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题型,由于它能灵活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压轴考题。综合能力题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列几种。
1.实验探究型:通过实验探究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2.设问型:通过给出一定素材,让学生自问自答,借此考查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3.文章阅读型:通过给出一定的文字素材,让学生从中发现涉及的物理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4.设计方案型:通过给出一定情景,让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从而考查学生的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模拟考试
模拟考试是复习到最后阶段进行的一环,通过模拟考试可检验学生的总体复习成果,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应考能力的重要手段,另外教师也可从模拟考试中反馈得到学生的总体学习信息,然后再通过讲评、个别辅导等形式,对学生作最后的查漏补缺、深化提高。模拟考试一般适宜安排三到四次,利用这三到四份模拟试卷,可把所有的知识考点及各种题型渗透到其中,让学生在临考前对所学的知识再作一次回放与整理,这样学生就可基本上胸有成竹、满怀信心地走上考场,考出最佳水平。
实践证明:在初中物理总复习中采用“三步复习法”目标明确、复习思路清晰、复习层次由浅入深,很受学生的欢迎,因而复习效果较好,是值得推广借鉴的复习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7
山洞遇险小有名气
九三年十月,出生在洞庭湖畔,三岁前跟随妈妈在新疆生活,寄托给一位已经退休的教师奶奶代为照顾,有一天趁人不注意他爬上七层楼开放性窗台玩耍,吓得这位奶奶从此不再敢带,被送到湖南益阳农村生活了大半年之久,无忧无虑地成长。后请外婆照看随同父亲在无锡生活,度过了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童年,因此个性顽强、独立生活能力较强。小时候他常跟随父亲辗转于江南水乡和大西北之间,由于胆子比较大,喜欢跟陌生人交往,因此身上便经常多了一个牌牌,上面记有父母的工作单位,姓名和联系方式。五岁时因好奇误入某废弃的军事设施,独自一人在漆黑一片、绵延五、六公里的山洞中奇迹般地摸出,被当地派出所民警送回而远近小有名气。小学时由于特别调皮、特别“叛逆”,在课堂上经常提出一些异想天开的问题,甚至对老师的讲课提出质疑,或导致场面尴尬,或引起同学们轰堂大笑而被老师视为“另类”。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总是在单位接送车上赶作业而草草完成。为此,家长每星期被老师约见挨批二、三次成为常事。小学毕业鉴定一栏思想品德良好评语使他失去了选择好学校的权利,好在他有比较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父母对他的始终没有放弃,尤其是无锡市江南中学殷校长对调皮小孩的偏爱、任教班主任袁老师对他课堂敢于提问、挑战的欣赏,并坚持孩子总是在表扬中长大的育人理念,他为班主任对他出类拔萃的评价深深感动,帮助他建立了自信,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立志要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他也因出色的学习表现,开始被老师和同学们一致认同。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先后被江南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评为“三好学生”,被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评为“三好学生”。
勤奋刻苦引领班风
他性格活泼开朗,善于沟通交流,有很强的创造力,有较深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堂中,他总能积极思考,全身心投入课堂的讨论活动中,语言表达能力出色,对一些问题常提出有创新型的看法。2009年,在江南中学开设的一节初三公开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小组讨论中,他能将在课件中观察到的直线与圆的动画,用自己的语言加以阐述,得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及其识别方法,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求知欲强,学习上主动积极,有毅力。在中考前的几个月,他能自己钻研近三百题历年数学中考压轴题。解题中他所用的笔记厚达20cm,成为班主任袁老师从教11年来最勤奋,最有毅力的学生。2009年9月,他以出色的中考成绩,被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文科强化班录取。省锡中的文科强化班在无锡市可谓一枝独秀,进入该班的学生只要不出意外,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已不是大问题,在老师的鼓舞下,这时的他总是把目标瞄准北大、清华。可在2010年秋季开学时,他却自愿向学校提出了从文科强化班转到普通物化班的申请,并对自己的选择坚定不移,理由是为了自己梦想。这种情况在省锡中办学历史上是第一例。不管是老师还是作为家长都很难理解和接受。班主任与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谈话,详细询问了他转到普通物化班的真正原因,并给他提出目标:在普通班里做一个强者!把在强化班里的优秀习惯尽可能地带到普通班里来!他担任班干部,半学期过去,老师欣喜地发现,他以自己的优秀而带动同学,改变了一个班的学风。他对物理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高二时就开始接触大学的物理课程,常拿一些物理问题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他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什么事都要想明白,从不放过任何一点疑点,并总是会尝试一些新的实验方案。例如,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他就设计出了另外的实验方案,并顺利得以测量。因此,他的物理成绩非常优秀,平时的考试成绩总是在90分以上,596个理科学生的年级排名在前五位以内。期末,他的成绩总分名列班级第一,进入年级前二十名。2011年春季学期开学,获得学校颁发的苏嘉优秀学生奖一等奖和500元奖学金。
胸怀梦想乐观执着
他最大的优点是,凡是认准了的事,必定要有结果,不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不仅学习上如此,生活中也如此。他对感兴趣的事,能够达到痴迷的程度。为了练习模仿NBA球星的一个动作,他可以用布蒙上眼睛,一练就是几个小时,直至把动作练到逼真、神似为止。他是一个会学习的人,一个主动学习的人,一个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有抱负、有主见、有远见的男孩。在他阅读了《百科全书——宇宙》、《霍金传》和《时间简史》后,对霍金的研究成果津津乐道,对宇宙的奥秘着迷。尤其是高中第二个学期刚开学不久,他认为学校的课程全部已经学完,已无法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望,深感被繁重而且又枯燥的考试压抑着,对国内的高考仅仅是为了追求那几个分数进行了反思,认为他过去坚持的不是自己真实梦想,只是一直在做着别人告诉他要做的事。象霍金那样,求证宇宙发展的过程对人类生活影响,做一个对人类有贡献的科学家,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他以惊人的毅力,出色的自学能力,有计划地备战美国高考,在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内熟记10000多个英语单词,研读外国全英文版名著,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以SAT1 2040分,SAT2 2330分的优异成绩先后被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美国五所著名高校同时录取。最终他选择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天体物理和航空航天专业学习,为了心中的梦想——当一名天体物理学家去奋斗。
篇8
一、新课标的三维培养目标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这一目的,将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它的主导思想就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体现了能力本位和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强调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它以物理学的内容作为素材,使学生获得终身的学习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新课标视角下实验与探究题的特点
(一)以科学探究为背景,搭载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冰熔化过程的起止时间是从第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冰属于___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本题要求学生从题目给出的反映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表,分析得出冰熔化的规律,即冰熔化过程的起止时间、冰的熔点,再根据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一特点推断出冰属于晶体。
例2: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端固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两个相反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再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A端,仍将A端拉伸到O点,记录下此时拉力的大小与方向。
(1)从图1的表记录中你能得到的关于同一直线上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实验中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时,为什么仍要将弹簧拉伸到O点再读数?
题目的第一问要求学生能从题目中再现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的操作的叙述,从实验结果的记录表格中分析总结出F=F1-F2。第二问是考查学生对合力概念的理解。其关键是力的作用的等效性。本题要求学生能应用这一规律解释题目的问题,从而做出“保证力F的作用效果与力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样的结论。
(二)以科学探究为背景,突出对能力的考查
例3:某校外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通过实验探究以下两个问题:(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变化相同时,吸收的热量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它们的温度变化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他们在图2中的A杯装入480mL、密度为1.0g/mL、比热容为4.2×103J/(kg·℃)的水,在B杯中装入600mL、密度为0.8g/mL、比热容为2.1×103J/(kg·℃)的煤油,两液体的初温均为20℃。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表1和表2是前后两次实验探究时记录的数据。
本题要求学生在明确实验要探究的问题前提下,根据给出的数据表格总结归纳出科学规律。而在总结归纳过程中,对于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相同”或“不相同”,如何能够通过审题作出分析判断是关键。本题的两步探究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怎样能保证相同,又怎样能使其不同也是本探究实验的关键。题目已通过“两个相同的电热器”隐含给出解决此问题的条件。由此学生能根据所学的电学知识,知道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功率相同,根据电功电热相等和电功与电功率、时间的关系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两电热器放热相同。在不同的时间内放热不同,再根据热传递的规律去Q吸=Q放,在不计热损失的情况下,电热器放出的热完全被水或煤油吸收。最后能将题目给出的“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这一条件,转化为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相同,在不同的时间内水和煤油吸热不同。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表1数据说明的规律,只要通过比较表1中给出的水和煤油的加热时间即可得出。对于表2中给出的加热时间相同的含义也就自然理解了。
本题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审题能力、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等科学能力。本题还使学生间接经历了在给定了实验器材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设计。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学会一些科学探究的基本思维方法。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主要要素之一,而要能正确设计实验,首先要正确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各种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本题设计实验的关键是理解实验原理。
例4: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小明做了如图3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对某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本题为一道探究性实验题。它模拟创设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历了:(1)确定所要探究的内容;(2)制定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3)进行实验与收集实验数据;(4)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并能归纳总结出结论。
本题考查的过程也是课改意识的一种渗透,能体现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重视过程与方法,利用对物理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形成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分析、归纳等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对学生来说,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目的又是一种“学”的方法;对教师来说,科学探究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一种“教”的方法。科学探究是新课标的主旋律,作为物理学科的基础实验更是科学探究的主战场。探究性实验在命题上,以探究性实验的几个步骤为主要内容。有的取其局部,有的整体构建。这类试题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设计、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探究思想。就试题背景来讲,目前来看主要来源于课本上的重要概念和规律,也有一些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各类实验现象。
探究性实验题将成为中考试题的亮点,近几年被各地的中考试题、模拟试题广泛采纳。但在试题命题方法、技巧上,有的甚至在科学严谨方面还需要慎重,不断提高、完善。
例5:在一定的条件下,做“研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探究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下表给出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导体情况,选择了C、F两根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_____是否有关;选择C和_____两根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的两根导体是_____(填写导体代号)。
本题是以“研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探究实验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控制变量法是一种由分析到综合的研究方法,就是研究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使其中一些变量保持不变,只研究剩下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到这两个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的结论,然后再综合各次结论得到一个总结论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研究问题常用的方法,也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且有效的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概念、规律的建立、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大多蕴含着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方法,且一般只用来定性地研究问题。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从见到、熟悉再到试着做,从而掌握这种研究方法,让他们认识到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物理思维和数学推理的产物。使他们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揭示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必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并为将来进行定量研究在方法上给学生打下基础。
(三)以科普为背景,注重联系生活和实践,体现知识的价值取向,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情感和态度
例7:小明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在他家,这激发了他探究城乡温差的兴趣。某星期天,他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各测试点气温,以此绘制出图4所示的区域温度变化图。
新课程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脱离生活的物理必定是枯燥乏味的。物理教学的内容、教学空间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熟悉的环境,能使学生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保持对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而且能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引发我们思考的问题
探究性实验是在课改中应运而生的,中考命题中实验探究题的以上几个特点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并且将成为今后中考命题的方向和趋势。作为物理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在新课程改革进入全面实施的今天,这个问题实质是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课改。
(一)更新观念,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1.认真学习,认识到位。新课程改革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方法、教技能,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兴趣、习惯及学习的能力。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如果我们昨天关注掌握的知识,那么今天我们关注掌握知识的人。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教学生做人,教会他们正确对待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
2.态度积极,但不盲目。课改不能用“破”和“立”的观点来对待,而应该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来对待。我们应该按照课程改革的理念寻求一种新旧融合的交汇点。我们原来做得好的不但不能抛弃,还要发扬光大。另外,知识、方法、工具、手段等本属于中性,不存在“对”和“错”的问题,更不应该轻易否定,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思想来注入。课程改革到底该改什么?我认为与教师关系密切的是课程的功能、实施与评价。就目前而言课程的实施是课改的主要内容。课改的实施过程中,科学探究是这次改革的核心,在课改中十分看重探究性学习方式。但我们不能把探究性学习看做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应选好探究内容(或者说整个内容有几个探究点),适合用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就用,不合适的就不用。
(二)积极实施科学探究教学,变偶尔为经常
物理课程标准有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教科书将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列为同等重要的地位,旨在强调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学习。科学探究不仅是教学方式,也是教学内容,是这次课改的核心内容。从初中物理新教科书内容来看,除了原有体现科学探究教学内容的实验外,还将部分验证性实验或测量性实验转化为新教材的探究性实验,同时又增加了许多新的探究内容,其形式不仅包括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还有家庭小实验、小制作、调查与研究等。因此,应充分挖掘并且利用这些科学探究的素材,广泛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以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懂得认识未知事物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其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长期规划和统筹安排,对学生进行培养、熏陶和训练。教师要把科学探究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中,而不是为上一节公开课或研究课偶尔为之,要变偶尔为经常,将理念化成日常行动。
(三)坚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坚持启发性教学原则
“观察实验”一直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教学内容,是物理教学中所用到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基础、内容、方法、手段”简单、清楚地概括了“观察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因此,在课改中为了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一定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在探究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应依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尽量以实验为主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另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都离不开实验。
按照课改的要求,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在探究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对问题的引导要留有余地,启发要得当,能够达到激发学生思维、最后使学生深思的目的。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物理新课程在内容上进行了调整,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适当地降低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定量要求少了,对解释现象、科技、人文的意义等要求多了,同时又增加了一些了解性知识。对学生的知识难度要求降低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科学素养要求高了。因而对物理教师的素养要求更高,使物理教学的难度更大。
──每一位教师都应强烈意识到,探究学习对物理教师的素质要求,是当前经济时代和教育形势的要求,是物理教师岗位的必需。
──每一位教师都应刻苦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物理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基础知识。探究学习,要求物理教师不仅应具备深厚的物理专业知识,还应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而且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学知识,提高教育技术水平,不断追求新知,并有意识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
──关注教育改革的发展,关注教学研究的热点。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目标,规划个人的教育行为。研究新课标、新教材。
──注意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大胆尝试,不断摸索。
──积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加以批判改进,注重“自我反思”。成为一个对自己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
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目的 探究题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25-01
物理学的实验方法可以分为: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基于初中物理学生的知识水平,大多数还是验证性实验,就是已经已知实验结果,学生们只要按照已知的实验步骤按照实验要求,就可以达到实验结果,而探索性实验是随着知识的增长,提出一些假设,在实验结果未知的情况或者只能估计结果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验,这些实验都不太适合初中物理进行的一些实验,近年来在各地中考试卷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探究性试题,这些试题取代了以往压轴的计算题、设计题,成为区分度最大的题目,用来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首先,必须掌握好一些基本的物理定理。其次,应该好好熟悉书本上的那些实验,要了解前人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才提出的这个方法(这有利于提高你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分步分析前人做这个实验的全过程,如果有几个人都做过这个实验你就要认真比较一下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要做一些探究性实验的题目开阔一下视野,同时要掌握以下几种技巧。
分析法。物理问题总是灵活多变的,搞题海战术是不可取的。那么如何能轻松自如地学好物理呢?这就要掌握解答物理问题的常用分析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很多,如模型法、逆向法分析法、发散的分析法等等。有的题目从表面上看来与同学们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必须对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题目的情境与所学的物理知识的联系,才能进一步找到解答的方法。即用熟悉的典型模式或模型取代不熟悉的模式或模型,用简单的模式或模型取代复杂的模式或模型,用熟悉的概念取代不熟悉的概念;有的题目用正向的演绎有困难,就要用逆向的思路或证明方法。
类比法。类比是从两个或两类对象有某些共有的、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出一个对象可能具有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已经具有的属性。中学物理中的不少物理概念和方法存在着很大的类同性。运用类比,巩固已有的知识,把研究对象条理化、系统化;运用类比方法,能比较顺利地认识物理现象,更好地形成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如,学了密度概念后,则在学习比热c和电阻R时,只须运用类比方法,回顾密度概念的引入,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等后,便能驾轻就熟。
归纳推理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论证得来的。如,牛顿第一定律。初中物理由于概念多、规律多,往往对概念、规律易混淆,对分析解题有一定困难,善于利用归纳法,有利于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如在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对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可作如下思考:(1)物距减小变化中,像距、像大小如何变?(2)成实像还是虚像与物距有什么关系?(3)成缩小的还是放大的实像与物距的关系?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可作如下的归纳:(1)当物距减小变化时,像距、像都增大变化,即像大小、像距的变化与物距的变化相反。(2)只要u>f范围总成倒立的实像。(3)成实像时物距范围与像距范围互换位置,即u>2f时,2f>v>f;而2f>u>f;v>2f。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出来的规律,有利于对知识的领会对对概念、规律的理解。
转换法。将两个不同的物理量,通过内在因果关系来证明的方法。例如,温度计―― 用液柱的长短来表示温度的高低。电流表―― 用指针偏转的程度表示电流的大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用灯泡的明暗程度来判断。动能的大小用运动中的小球撞击木块的距离来判断等等。此外还有等效替代法、放大法等等。
其实探究题考的原理都在课本里,着重看看课本里的重点试验,在对比试验探究题,看看他们的相似点,总结规律,思维要发散些,有的还会给你材料,一定要提取有用信息,这种题其实更好做的。最后就是一个题里往往是有几个问题,不要全部放弃,有的问题是很简单的,甚至跟题目没关系,这种题一般都是考课本基础知识,千万别把这样的分丢了。
做好初中物理探究题要多思考,细比较,培养思维能力。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动力,在物理学习中,要结合结合教材中的“想想议议”,进行巧妙的设疑,多动脑积极思维,多质疑,多解疑,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并提高表述能力。对教材上的各种结论,不仅要善于从正面提出问题,还要善于反向思考。如“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而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物体是不是都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呢通过反向思考,有助于弄清结论成立的前提,并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知识本身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又有区别,如某些现象相似,但实质不一;某些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相似,但所用的器材不同,等等。
另外还要善记忆,会记忆,提高记忆效益。为了使学到的知识牢固地铭刻,必须加强记忆。如图表记忆,顺口溜记忆,理解记忆,类比记忆,系统记忆,形象记忆等,这些巧记、妙记,都能缩短记忆周期,使知识信息贮存得牢固。如果能做到科学记忆,就可以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智慧的仓库”。在新的学习活动中,当需要某些知识时,则可随时取用,从而保证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思考的迅速进行。广训练,精练习,提高学习成绩。练习是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最后要多练习。练习包括课堂练习、作业练习、实验操作练习、单元练习及综合练习等,在练习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点: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适量练习。既要有知识覆盖面,又要有适当的知识梯度。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的方法、思路和技巧,以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抓住关键的词句和物理过程仔细分析,同时应反思解题过程,勇于修正错误,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效率。总之,阅读、观察、实验、思维、记忆、练习等方法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篇10
1合理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
学生的需求有两个方面的需求,一个心理需求,另一个是学生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如果让我们的教材去满足这两个需求,我们必须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
1.1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物理教学是一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学科,如果我们的教学内容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做到按需教学,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就可想而知了,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不再是表象兴趣,而是内在的求知兴趣,这时我们就要注重观察学生的内心需求,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因此在我们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对教材中无法满足学生合理心理需求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而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多个版本的教材中都有所体现,比如在学习气体压强的过程中,2011年的课程标准已经不要求学生去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原因可能出于两点考虑,其一是用托里拆利实验来测量的话,存在安全隐患,有一定的危险性,不适合去做学生的课堂演示实验;其二是用其他方法去测量,误差较大,且方法繁多,学生较难理解.2012年的人教版《大气压强》中,就把托里拆利实验以录像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其实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内心是非常想要自己动手测一测大气压的大小的,面对学生这样的内心需求,我们是否可以适当地补充和拓展一下如何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如果班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都较强的话,我们不妨给学生自己动手测一下大气压强的大小,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即可,这样的修改可能不能很好地符合教材的要求,但是面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的教材补充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何尝不是一种帮助.
1.2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或者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改善生活.那么在我们的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是否能进一步满足学生在生活中相关的合适的需求呢?这些也是需要我们老师开发和挖掘的,在初中物理中,很多都是以生活为原型,经过对生活现象的进一步观察和实验得出相应的物理规律,那么我们在结合物理教材,揭秘物理规律的同时,能不能进一步满足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的需要,比如在苏科版《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一节中,我们知道,眼睛与人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通过我们的物理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眼睛的了解呢?其实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分析,学生希望对眼睛了解更多一些,了解更多关于视力保护的知识,了解近视眼形成的过程,还想知道,在我们平时用眼的过程中,我们疏忽了哪些事项.因此,笔者认为,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局限于中考的考点内容,也不能仅服从于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应该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如果课堂时间不够的话,我们可以利用社团课程,利用综合实践课程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进一步实践和研究发现,我们采用课堂引导、点拨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了解视力的矫正,通过课后的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知道如何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如何注意用眼卫生,远离眼科疾病的困扰.由此可见,原先是知识源于教材,服务生活,改进后是知识高于教材,而改善生活,这样的行为提升了教材本身的价值,提升了教育的价值.
2适度服务社会的现实发展
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而现在我们所教学的物理知识也应该更好地满足现实社会的发展.因此,结合物理教材,我们要适度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具体要满足以下两个方面:
2.1满足时展的需求
科技的进步不断推进着时代的发展,而物理教学也要紧跟时代的脚步,我们的教材不可能一年一更新,但是科技却在天天进步,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也是在天天更新,和初中物理有关的知识也有很多.比如,学生在学习初中光学知识的时候都会学习凸透镜成像特点,而其中一条重要的应用就是照相机成像,而现实社会中的照相机都是数码相机,现在的市场上都找不到用胶卷的相机了,而我们的教材中却只字不提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其实胶卷相机到数码相机也就是一步之遥,它就是把原先的光学影像转化成数字信息存储在电子存储器中,而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还是一样的,甚至有些地方更为简单.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面对的学生群体是一群经常接触数码相机的学生,那么我们还在和他们一起深入研究胶卷式相机的工作原理,成像特点及如何调节等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被调动起来,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也不大,如果我们以学习胶卷式相机为起点,进一步激发学生适度研究胶卷式相机和数码相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结合学生实际的使用经验,对数码相机进行适度的补充和拓展,从而提升学生对数码相机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简单摄影的技术,这样的物理教学即满足了时代的需求,也服务了学生的现实社会生活.
2.2满足地方发展的需求
各地有各地的地方特色,沿海地区的学生是无法感受到“早穿棉袄午穿纱”的情境,内陆地区的学生也无法感受到台风的威慑力,那么面对类似的地方特色,我们物理教学也要充分挖掘地方发展的需求,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物理的价值所在.因此,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也要尽可能去挖掘相关素材,或者是可以延伸、拓展的素材.以沿海地区为例,生活在海边的学生对风是深有感触的,大风在他们那里是随处可见,而在这能源危机的当今社会,如何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已经成为人们最迫切的需求.这种迫切需求有必要让学生也深入体会一下,因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直接影响他们后阶段的生活和发展.因此,沿海地区的物理教师就应该结合物理教材,对风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适度的研究和实践.比如,简单了解当地对风能的开况,了解风能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了解风能发电还存在哪些技术难点,风能的推广和高效使用还存在哪些困难等.这些知识都可以利用课堂的引导、切入,利用课后的研究、实践,从而提升学生对风能的真正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