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破范文
时间:2023-04-01 15:2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秋风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杜甫 【朝代】唐译文对照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翻译:
篇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以七言为主的歌行体古诗,全诗计四段:第一段写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对群童抱盗的无奈,第三段写长夜沾湿的凄苦,第四段写对广厦千万的期盼。前三段叙事,倾诉自己的痛苦,情感深沉含蓄,尾段直抒胸臆,表达忧国忧民之心,激越昂扬。前三段叙事蓄势,尾段抒情如火山喷发,振聋发聩,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怀。
这首诗是对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完美诠释。在诗中,诗人的情感深沉、真挚,表现手法沉着蕴藉,在195个字的背后掩藏着丰富、细腻、博大的内心世界。我们不妨尝试着进入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借他的口来为这首诗作一次心灵之旅。
1.秋风啊,你为什么如此无情?
起风了,这风刮得真大呀!呀!我的房子!不好,那么多的茅草被掀掉了,千万不能卷走。这风早不来晚不来,偏在我这茅屋刚刚盖好时来,我已经居无定所,到处漂泊这么久了,如果不是那些亲朋旧友帮忙,就连这茅屋也盖不起来啊!糟糕,草被刮到江那边去了,那树上、水中到处都是,想什么法子把它们收拾起来呢?风啊,无情的秋风,你别再刮了,你快停一停吧,你就体谅一下我这颗破碎的心吧!
2.顽童啊,你们为什么如此不义?
风小了,这风终于要停下来了,谢天谢地!奇怪,对面竹林里好像有人影在晃动。噢,原来是几个小顽童。咦,不对,他们在干啥,他们在捡拾那些茅草!喂,你们在干啥,那是我家的茅草!把那些茅草放下!那些茅草是从我家屋顶上刮走的!哎呀,你们听到没有,我家的茅草屋……这些小顽童,怎么这么顽劣!现在的人这是怎么啦,怎么连小孩子都这么不通人情,他们这些做法与盗贼何异?唉!噢,想想也是,如果有办法的话,干吗要抢人家的东西,这些小顽童的家里也许比我更穷困,算了,算了,但愿这些茅草对他们的家里有些许的帮助。
3.秋夜啊,你为什么如此漫长?
还好,风停了。天上聚集了那么厚的乌云,千万别再下雨了,要是下雨的话,那正是验证那句古语了:“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会的,我杜甫向来以天下为己任,从未做过亏心之事,上天对我一定会庇护的。老天爷知道,即使不下雨,我那冰冷如铁的被子,我那破旧不堪的被子,我那面目全非的被子,怎么能裹着我们一家老小度过这漫漫长夜!可是,这天就像这世道一样,你怕发生的事情它偏偏就会发生,这雨还是哗哗地来了。下吧,随你的便吧!安史之乱以来,这凄风苦雨从来就没有消停过!这么多年以来,我能睡过几个安稳觉呢?我们一家老小几时能一起做个幸福的美梦呢?老百姓有几家享受过幸福的夜晚呢?
4.泱泱大唐呀,你什么时候才让我们能看到曙光?
天终究要亮的,雨也总会停的。可今天夜里不会只有我杜甫一人受此苦难吧。那些房屋被毁、流离失所的人,今夜栖居何处?那些背井离乡、举目无亲的人,今夜苦何以堪?那些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人,今夜怎么度过?我们的泱泱大唐呀,你这么多年的战火何时消停?我们的泱泱大唐呀,你什么时候才能让百姓修身养息?我们的泱泱大唐呀,你什么时候才能让你的子民安居乐业?啊,今夜我杜甫彻夜无眠,今夜我杜甫饥寒交迫,今夜我杜甫饱受秋雨浸淋,但愿以我一人之苦换取天下黎民百姓之苦,因我一人之忧,让天下苍生无忧,那么,风无悔,雨无忧,死亦足!
以上的补白也许比较稚嫩抑或浅薄,但以这样的心灵独白去破解诗圣杜甫的心灵密码,也许会让学生加深对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理解,以一种简易浅显的“穿越”的形式,与“诗圣”对话,梦回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去拥抱那颗伟大而孤独的心。
二、风雨交响曲
罗素说:“生命是一条江,发源于远处,蜿蜒于大地。上游是青年时代,下游是老年时代。上游明净而婉转,中游狭窄而湍急,下游宽阔而平静。”而杜甫的下游却是悲苦而忧郁的,他的人生可以说是很不得志的,穷愁潦倒伴随了诗人的一生。但可贵的是诗人落魄不落志,坎坷的人生经历,成就了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圣”,在他的史诗巨著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济世忧民形象的最好诠释。
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两年前(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不幸的是,761年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卷走了,诗人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情感炽烈、内涵深刻,学好本诗就会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一分认识,更能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这是一首具有叙事成分的抒情诗。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他所居住的茅屋为秋风所破;第二部分时间由黄昏至深夜,写顽童们抱茅而去,自己因屋漏而长夜难眠的情景;第三部分为最后一段,它是全诗的和最为光彩照人之处,抒写作者的济世情怀和博襟,以及“大庇天下寒士”的崇高理想。
诗人首先写茅屋为秋风所破,开门见山点明题目。杜甫同时还写了一首《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草堂前一株两百年的楠树都被暴风连根拔起,诗人临时的避难所遭破坏之惨烈可想而知。“号”,风声;“怒号”,以拟人化状风之猛烈。“三重茅”,几层茅草。虽说草堂的茅草不止一层,但从杜甫其诗中写草堂的“茅茨疏易湿”“敢辞茅苇漏”等诗句看来,杜甫建造草堂时既无经济实力,又要赶工期,所以没有经过严格的验收。“罥”,牵绊纠缠;“坳”,低洼之处。屋上被掀起的茅草飞过了浣花溪,高者挂在树尖,下者沉落塘坳,可见风之狂野。
诗人次写屋漏偏遭连夜雨。首先是引申意义:本来已经遭到天灾,又遇到“人祸”。在诗人前一年所写《泛溪》诗中,浣花溪南北岸的一群顽童就曾出场:“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这群顽童不明白这些茅草对于杜甫的重要性。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入竹林而去,任诗人声嘶力竭也无法阻止。“呼不得”,即喝止不住、喊不停。在以单句“归来倚杖自叹息”过渡之后,时间由黄昏至深夜,由深夜而近天明。诗人继之以两句一组的四组句实写“屋漏偏遭连夜雨”。“俄顷”,短暂,顷刻之间;“向”,将近。“恶卧”,杜甫的两个儿子崇文与崇武尚在幼年,睡姿不佳,乱踢乱蹬,布被本来老旧,经此折腾连里子都破了。“雨脚如麻”,可见密雨不绝。安史之乱起,杜甫已经四十多岁,历尽坎坷,饱经困苦,心忧家国,早已患上了失眠症,如此漫漫长夜凄风苦雨,寒意袭人,还心忧家小,当然更加夜不能寐,不知何时才能天明。
年迈的杜甫盖起的这一座草堂,怎能避得开风雨?避得开战乱,避得了世事纷纷扰扰,又怎能避得了诗人心中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一个问题自然而出,始终如一,串连全篇:“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彻底未眠,心中悲凄,暗自泣泪,诗人的眼泪究竟为何而流?为了房屋被秋风所破而伤感?对此不必再过追问,显而易见,只要读那茅草纷飞的状态即可。为了群童欺我年迈而伤心,抱茅而走而悲愤,还是为了诗人年老无依,生活困苦,家人贫困难耐而暗自流泪?似乎都有可能。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贫困凄惨?一个和谐安定进步的社会应该是“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少有所教”,一个社会中如果老人孩子都衣食无忧、安然快乐,那么社会一定安定祥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是如此。老人和孩子代表社会中的弱者,尊老爱幼是一个时代文明富强的标志,而诗人笔下描绘的是什么场面?小孩子欺负老人年迈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老人在后面唇焦口燥呼不得,只能归来自叹息。
这是一个什么社会,这是一个什么时代,是什么原因使大唐社会出现如此不堪的局面,百姓如此困苦,民风如此顽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抛却其他的原因不计,诗中一言以蔽之:丧乱(安史之乱)!战争将大唐王朝践踏得一塌糊涂,作者在诗中暗含笔墨,全力控诉。正面侧面针砭时弊,“长夜沾湿”又岂是今天的长夜漫漫,这就是如椽巨笔,这就是史诗般的控诉。
有如一阕风雨交响曲,最后一段是也是华彩乐章。杜甫不是“但自求其穴”的蝼蚁之辈,而是中国诗人乃至所有中国人中最具有博爱之心的伟大人物。“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他曾经这样为天下苍生祈愿,而今推己及人,想到的是普天下贫寒的人,如果有“广厦千万间”作为庇护,则“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博爱之心与至善人性,可与日月同光。作为中国诗史上与屈原、李白比肩的伟大诗人,杜甫所占领的高度当然是诗的高度,但同时也是思想美的高度和人性美的高度。
篇3
在江边定居已半年了,时值八月,秋风却又萧瑟开了。已经是黄昏,突然地上黄叶翻飞,风越来越大,吹动着干枯的芦苇,发出呼呼的响声,而稀疏的柳枝也被吹得狂舞,放肆得宣扬着最后的力量,然后猛地只听“咯吱”一声,柳枝被折断了,随风在空中乱冲乱撞。风呼啸而过,回头一看,家中的茅草屋突然松开了,一瞬间,无数茅草铺天盖地的飘洒下来,起起扬扬,风一吹,又不知去何处了。我一边拾捡着地上的茅草,一边眼光着急地追随茅草的去处。茅草有的早已被卷到江边;有的在树上盘旋着,与树叶缠绕着,偶尔被吹下几根,也早已“支离破碎”;还有一些则被吹来吹去,打着旋儿沉入了水塘中。苍天啊,我千辛万苦费尽心思惨淡经营的一切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失去了吗?秋风似乎跟我作对,茅屋上数层茅草转瞬间成了漫天飞舞的枯黄与萧瑟。
而南村的一群孩子们欺我年老无力,竟忍心在我面前当盗贼,一根一根茅草拾,一把一把茅草捞。我拄着拐杖,叫喊着,呼唤着,甚至威胁着,可他们还不停歇。无奈间,我只好回到破旧不堪的茅屋中,想想自己真的老了,老了不中用了。可孩子们……其实哪里仅仅是孩子们,天下苍生连几根茅草都要偷,可见其穷困的程度。皇帝啊,圣上啊,你可以为一个女人大动干戈,缘何不为你的黎民祁福?天道昏庸至此吗?
风起又落,卷集着人民的苦难凛冽而去。
终于,风小了,小了,又小了。可天上的云却越来越黑,越来越低,压得四周一片昏暗,大滴大滴的雨点滴落下来,覆盖了那一片黄枯的伤感,带给人民晶莹的叹息。雨透过茅草浸入了屋中,一种潮湿感扑面而来。我在这按片潮湿中瑟瑟发抖,默默无言,只呆立着。回头一看,多年的被子也被孩子蹬烂了,而雨却还一滴一滴,一串一串不停地漏下来,打湿了床头,浸湿了被子。此刻,屋中又湿又潮,淹没了仅有的一点光明的气息。
安史之乱开始后,我每每心事忡忡,晚上常不能寐:为了国家的安危,百姓的疾苦,圣明的国君啊,你为什么要沉迷香梦却不言醒?为什么要贪图享乐而忘黎民?为什么要宠爱倾城不事朝政?今夜有泪如雨,清风一夜飘洒,如何挨到天亮?雨啊,停止吧!百姓已经苦不堪言了!
唉,何时才能有广大的琼宇千万间,遮盖天下无数贫苦人,风里雨中岿然不动安如山?如若房间在我眼前真的突然出现,那么独我一人受冻挨饿我也心甘情愿。
篇4
我是一个重点中学的优秀教师,妻子是公务员。家里条件不是太富有,但也不算拮据。在别人眼中我们家很幸福很和睦,可实际上我过得并不快乐。在外人看来,我妻子确实是一个无可挑剔的人,很朴实,很能干,也很顾家。我工作一直很忙,家务活几乎都是她干,任劳任怨。
在我看来,她惟一的缺点就是太要求完美,对我总是有诸多的不满意。生活中,我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乱搞男女关系,作为一个男人,像我这样,已经很难得了。可是妻子对我还是不满意,总是嫌我这嫌我那的。比如,我把袜子脱下来没有马上洗、穿衣服不打领带、吃饭响声太大了等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她总是挑我的毛病。就连不小心在外人面前放个屁都让她痛苦不堪。
她一生气就不说话,脸上也没笑容,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好几天,最多的时候要十天半月,甚至是一个月。为了哄她高兴,我用尽心思,真是比我工作还累。现在,她一生气我就不想回家,真是怕极了她那张没有笑容的脸孔。
您说我该怎么办?我深切地感受到男人“厌家”的痛苦,可面对我的学生,我还要强颜欢笑,我累不累呀?求您给我指点,救救我这个快被女人窒息的男人……
A:你好!
你说得不错:在别人眼里你的妻子是无可挑剔的女人,可两口子过日子,有多少时候是活在“别人眼中”呢?夫妻之间很少因为世界观、信仰不同闹意见,往往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把人的耐心磨没了,把爱磨淡了,把相互的吸引磨光了,最后把两人的关系磨散了。
你说得没错,你的妻子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女人。恕我直言,她更是一个虚荣心极强的女人。她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哪怕你在人面前的小小失误也会让她感到没面子,例如“不打领带”,衣服不整洁,包括不雅的排气等等,都让她感到难堪。
不错,这些都是枝节小事,为什么她要反应得如此强烈?因为你们彼此磨合得不够。不要说你们结婚多少年了,这和时间没有多少关系。你们的问题就在于她是一个爱整洁,要求完美的人;你是一个粗心、不拘小节的男人。我想谈恋爱的时候你准保不这样,反而事事小心,讨她的喜欢,所以人家才会“上当受骗”嫁给你,才会有今天这种不和睦,对吗?
我十分相信你的道德没有问题,对老婆的忠诚也没有问题。可是,爱一个人不仅仅是因为他道德水准高就可以遮百丑的。而是看他身上有多少让人能接受认可的东西,有多少好的习惯让人欣慰和喜欢,有多少不断产生的共鸣,乃至默契。你不否认你有多爱她。可在这里我要问问你,既然你爱她,难道她的这点小小的苛求,你都不能容忍和改变吗?
再说了,你作为一个老师,她要求你注意形象和小节,对你是有益无害。因为你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最直接地影响着你的学生。尤其你是一个男老师,而且又是一名“优秀教师”,在学生中间肯定会有一部分人崇拜你。那么,你身上的任何一个小节的问题,都可能成为他们效仿的内容。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你是不是还要感谢你妻子对你的超前教育啊?虽然你妻子未必能站在这个角度去想问题,但她的要求岂不是歪打正着,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再来说说你老婆的问题,平心而论,按照你的表述她也是一个道德感强,对你忠心耿耿,一心为家,非常在乎你的一个好妻子。如果她知道今天你在这里倾诉对她的不满,她也会有一肚子的委屈。
篇5
[关键词] 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急诊患者
[中图分类号] R39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b)-187-01
2002年9月~2006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将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应用于870例急诊患者,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现将应用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2年9月~2006年2月,在我科就诊的870例患者。男653例,女217例。年龄2~73岁,平均(32±8)岁。
1.2发病原因
交通事故伤343例,木刺伤65例,摔跌伤107例,铁钉刺伤46例,刀砍伤111例,玻璃割伤122例,鞭炸伤25例,犬咬伤45例,皮肤感染6例,伤口部位以四肢居多,达563例。
1.3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急诊科处置室由值班医师进行消毒、冲洗、清创、缝合、骨折固定等基本处置后,以预防性为目的肌注TIG,每次250 IU。全部患者在受伤后至注射TIG时间为20 min~10 h,平均2.6 h。613例患者均先做TAT皮试后,阳性者使用TIG,257例患者或家属直接要求使用TIG。实施臀部肌注736例,三角肌肌肉注射134例。全部患者均为预防性使用,因此仅注射一次TIG 250 IU。
2结果
患者清创缝合创口,注射TIG后有184例因严重外伤或多发伤住院治疗。338例静脉输注头孢曲松钠、替硝唑、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等。348例口服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环丙沙星胶囊、头孢氨苄胶囊、罗红霉素胶囊等。全部患者均无因注射TIG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TIG作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其制备通常采用低温乙醇法从特异性免疫血浆中提取,产品主要成分是IgG抗体,纯度超过90%,其原料血浆均需经过HBsAg、抗HCV、抗HIV、梅毒筛选,所采用的低温乙醇或层析工艺对病原体能直接起到一定的杀灭、去除作用[1],同时在生产过程还必须通过两种以上经验证的不同灭活机理病毒的灭活程序,如低pH放孵、S/D处理、巴氏消毒、纳米膜过滤处理等,从而保证了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在临床使用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3]。由此,国际上很多国家均把TIG作为预防破伤风方案的重要推荐药品,如第三届国际破伤风学术会议推荐的破伤风方案,美国、英国等有关组织或权威人士提出的预防破伤风指南里均离不开TIG[4,5]。我国已将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编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三部)》。
通常破伤风以芽孢状态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土壤中,创伤伤口污染率很高,但破伤风发病率只占污染者的1%~2%。明显说明发病的机制有赖于伤处的条件,主要条件是组织低氧。所以早期进行病灶清理,清除坏死和不健康组织,敞开伤口,引流,局部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是极其重要的措施。为预防破伤风发生应常规使用TAT。以往我科对这类患者均使用TAT。用TAT必须做皮试,阴性者在注射时仍有过敏反应。对皮试阳性者大多仅能放弃使用TAT。大量临床资料表明,TAT引起过敏反应率为5%~30%,其中约有1/10万的致死率。由于TIG的过敏性反应率低、效价高、体内半衰期长(3~4周)、使用方便等优点。近年来临床上需要量呈上升趋势。
我们应用TIG 870例治疗体会到,使用方便、安全、不用皮试,迄今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特别适用于TAT过敏者。TIG在急诊临床中受到小儿、老年人、女性及特殊人群的欢迎。在中和毒素能力和半衰期上均比TAT长。根据TIG半衰期,注射TIG后约7 d在体内达高峰,至少在1个月内可达到保护作用。预防剂量:儿童、成人一次用量250 IU,若创面损伤严重或创面污染严重者,其剂量可加倍使用。
[参考文献]
[1] Kistler P,Nitschmann HS. Large scale production of human plasma fractions[J].Vox Sang,1962,(7):414-424.
[2]倪道明,邹方霖.人血浆内病毒灭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输血杂志,1994,7(增刊):2-6.
[3]Horowitz B,Wiebe ME,Lippin A. Inactivation of viruses in lable blood derivatives[J].Transfusion, 1985,25(6):516-522.
[4]罗时定.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及其应用[J].中华急诊学杂志,2002,11(4)∶285 -286.
篇6
随手一翻,却翻到了杜甫所写的《茅庐为秋风所破歌》。我被深深的吸引了,捧着书在屋里踱来踱去,一会儿坐下,一会儿又激动而站起来。我的情感随着诗句波澜起伏,仿佛诗句把我和一千年前的诗人紧紧牵在一起。
穿越时空,我置身于一片竹林中。八月的秋天狂风怒号,无情的刮卷着老人屋顶的茅草,漫天狂舞。孩童们其他年老力衰,公然做贼,抢茅走进竹林扬长而去。背后老人白发苍苍,形容枯瘦,单薄的衣衫上打着补丁,正用沙哑的嗓音呼喊,呼之不得,倚杖自叹。归至家中,口中仍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此情此景,谁能不为之动容!堂堂一代诗圣,竟落魄至此,穷困潦倒,却仍然心系天下,同情人民,关心国家。只见他缓缓起身,拄杖向四周望去,眼神中流露出哀伤,又闪过一丝激越,遂进屋提笔奋写。《茅庐为秋风所破歌》随即问世,千年传诵。
可悲!可叹!可敬!可怜!亦可笑!悲,大贤埋没,小人得志,岂不悲?叹,大志不得伸,生活贫困,岂不叹?敬,哀伤而不消极,困苦却能豁达,自救尚不能,却心系天下,谁能不敬?怜,政治黑暗,阶级压迫,百姓苦不堪言,谁能不怜?笑,笑他玄宗枉为天子,虽开创大唐盛世,但晚年贪图享乐,终至“安史之乱”,留下千载笑柄!
篇7
落彩缤纷古道边,宛若织丝锦。
又似在凡间,万缕浮华尽。
举步徘徊曲径深,缈缈馨香沁。
——题记(卜算子)
八月秋风渐渐凉,凡间自有丰华景,一夜无踪已逝去,空留嗟叹在心头。
又见秋风,簌簌徐来,繁叶无力挂枝头,纷纷扬扬盈满地。昨日繁茂绿荫,今夕枯枝残叶,满目萧瑟,不堪回首。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只道是,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化为一地衰败。更无言,唯垂首,轻叹奈何,往昔激扬情志,化为轻烟薄雾,随风逝,了了无踪迹。
荒郊外,蜿蜒古道,青苔石阶,曲曲弯弯上云天。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水共长天一色。虬枝乱须,破苍穹,林深草密,不闻凡间箫管乐,寒鸟轻啼,声声咽。霜浓露重花凋零,骏马无影人无踪,秋风荡漾起清涟,涧水冷冽鱼隐寐。山之巅,林深处,黛瓦白垣孤寺,菩提树下,半炉香,焚尘俗,轻烟袅袅,上九天。僧侣咏经清俗念,禅院钟声传五方,春来夏往等闲事,尽皆付于三秋水。
秋风所到之处,尽萧索,幽径深深,通天涯。雾霭苍茫,何时休?
零落村墟,柴扉虚掩,炊烟斜。老叟闲坐稚童嬉,树迎秋风远山朦。门庭外,翠竹掩映道迂回,小溪自南向东流,青石凌乱断溪流,斑斓鱼儿翔浅底,小桥依旧卧虹波,妇迎晨曦浣衣裳。
秋风起处,陌上寒烟,成一道朦胧雾障,数颗疏枝秃树,于风中摇曳,叶落成泥,堆积成冢。不忍看,风挟残叶乱纷飞,舞一地落索光景,催一季花红柳绿。
借问人世间,多少芳华多少梦?尽皆萧萧随风逝……
荒郊野外,人迹荒芜,危亭耸立秋风里。昔游人纷至踏来,游兴炽炽,今日凉亭叹寂寥,形单影只,此一时,彼一时,兴衰自是有天定,繁盛一时,终是不敌岁月催,难舍弃,奈何,流水东逝惊鸿去……
今夕阳斜照,芳草凄凄无颜色,万籁俱沉寂,秋虫犹效寒蝉隠。八月秋风飘零叶,地休眠,落叶权当黄锦裘,慰其落寞抵秋意。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断桓横卧林荫,青苔斑驳杌椅。秋风吹皱一池波,陌上荒草待春来,箫管笙曲留余音,伊人滞步迟迟归,频回首,只见秋光不见君……
篇8
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
樽在眼,从谁倒。强铺同处被,愁卸欢时帽。须信道,狂心未歇情难老。
----北宋*李之仪<<千秋岁>>
才过中秋,却又是到了重阳佳节!
秋高气爽,寒蝉止鸣,登高插茱萸,饮酒作诗赋曲,三两素心人,天南地北,漫谈东西古今,而今安在哉?落花随春意,飞燕奔南北,你搭枝丹霞山,你放舟洞庭湖,他旧地赏风月,共秋风,而我却漂南海,乘波浪。已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陷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秋到了,重阳也到了,哭泣了一夜的的天地,寒露碎了心怀,动地秋风,如黄波卷地。我早晚上高台,雾露破心怀,情依旧在,我的缟素,我的梨花白,我望断岁月的尘埃,只愿心声共表白。我知道,你们还在,还在细细聆听,在那窗台,你的泪光,也湿了青苔。天南地北,地南天北,我的茱萸,早已插上你们的心怀。
月夜花间,邀月青天,我的桃笺,飘尽天上人间。孤城孤客孤舟上,泪涟涟,共波浪,眼儿中星光翻滚,支离破碎的天地,在为谁哭泣?宋玉悲秋,一事无成两鬓秋,强登临,无天样般纸,怎能诉相思。望断故园三千,肃秋扫秋千,何处是为我燃起的炊烟?
敢问古今轻狂客,谁人寒秋不洒泪夕烟?飘零客,多情意,无过学王绩,泪沾衣,唯以醉为乡。
异乡愁,思家喉,声声啜泣动重楼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易动容,衰柳寒蝉一片愁,
篇9
1、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2、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4、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6、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7、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8、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9、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10、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11、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12、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13、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14、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15、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16、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17、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18、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19、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20、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21、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2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23、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2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25、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2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7、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28、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29、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3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3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32、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33、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34、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35、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36、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37、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8、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39、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40、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41、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42、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43、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44、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45、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阿谁;何人。
46、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47、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48、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49、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50、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嗾人狂。
51、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52、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53、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54、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55、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56、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57、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58、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59、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60、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61、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62、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篇10
1、狂风怒号的号释义:号叫。
2、狂风怒号,汉语成语,拼音是kuáng fēng nù háo,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出处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3、成语用法联合式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