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本好书范文
时间:2023-03-31 00:2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介绍一本好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天,我向同学介绍一本好书,书名是 《小幽默,大道理》。这本书会让你在幽默中学到很多道理和知识,如:有一对兄弟,弟弟在中国,哥哥在美国,哥哥想邀请弟弟到美国来玩,可是弟弟不会说英语,他到了美国后,哥哥告诉他:“不管别人问你什么,只要回答也斯就行了。”
一天,弟弟一个人去看拳击比赛,他坐在第一排,拳击比赛打完后,拳击选手问弟弟,要不要和他打一场,弟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想起哥哥告诉他的话,就回答也斯。于是被拳击选手痛打了一顿。回到家后,哥哥问他:“你怎么被打成这样?”弟弟就把事情经过告诉了哥哥。哥哥就又告诉弟弟:“不管别人你什么,你就回答诺。”
第二天,弟弟又去看拳击比赛,拳击选手看到他,问他,上次打得还过不过瘾?弟弟就说诺,于是又被痛打了一顿。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这些道理:如果你要到国外去,就必须要学会那国的语言,不要像故事中的弟弟一样。
篇2
在《十万个为什麽》里你可以知道——地球有多大年龄?心脏为什麽不停的跳动?植物为什麽也有自己的“语言”?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十万个为什麽》,你看,这里有变化万千的《地里奇观》、广阔神秘的《宇宙太空》、千姿百态的《植物天地》、先进神奇的《军事交通》 、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充满生趣的《动物世界》、奇特秀丽的《自然变化》以及和我们息息相关的《人体奥秘》。
经过我的介绍,你现在是否已被《十万个为什麽》所吸引,想一睹为快吗,就赶快来看吧?
篇3
向大家介绍一本好书(其实是我个人喜欢的),那就是精简版的《重新装机与系统修复》,这里面讲了许多关于计算机修复的知识。
我读的时候受益非浅,学会了如何让电脑自己修复系统;在病毒进攻后如何进行预防维护;还学到了怎样在BIOS里面选择“CD-ROM”等。
在学校,我经常修好班级的电脑,也是在这本书里学到的。在家里,电脑显示“YOUR WINDOWS BAD……”,意思大概是(我的英语很糟糕)你的操作系统被打烂什么的,总之就是系统崩溃,这时,我便可以大显身手啦!
我用在这本书上学到的知识,迅速重新装 “WINDOWS XP”,全过程只需要十分钟时间,这可比去“天漠海”好多了!再说,去那一次要30元钱呵!而我呢?连电费、碟钱什么乱七八糟的都算上也就三、五元钱!
有了上面的描述,我相信你也有点兴趣了吧!这本书上讲的简单无比,但是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的人还是难学,因为这也是比较专业的书。要是谁家电脑有问题,买一本还是很值的,或者直接找我就行了!
篇4
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看画书。别的小朋友见到有画和字的纸就撕烂,而我却小心的收起来,一张一张仔细地看,看完了,再收起来,再看。那时,妈妈就对爸爸说:“这孩子长大一定是个读书的料。”
果然,不出父母所料。我现在真的十分喜爱读书,见到一本好书,如见到成千上万的宝珠。有时候我先读原着,再看电视中的改编的故事。这样就更加深了我对故事的印象,对读书的喜爱和兴趣。
正因为我喜欢读书,书便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伙伴。有时为了能借到一本好书,我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愿意用自己心爱的邮票去换。
记得有一次,我听说我的一个同学买了一本高尔基的三部曲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又听说内容很精彩,我的心又不禁痒了起来,就去跟妈妈要钱买。可妈妈说价钱太贵了,不同意。我只好去向那个同学借。可我费劲了口舌,好说歹说,他也没吐出一个“借”字,还说:“我的书是不随便借人的,除非拿数码宝贝邮票换。”我只好怏怏的回家了。
回到家里,我打开了邮册,看看这张舍不得,看看那张也舍不得,这些可都是我的宝贝啊!可是我又好像听见少年高尔基对我说:“快来听我的故事吧!”换,还是不换?我掂量来掂量去,终于下定了决心,挑出了一张迪路兽的邮票。我看了看邮票说:“迪路兽呀迪路兽,如今只得让你委屈一下了,有了机会一定把你给换回来。”我把这张邮票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才朝那个同学家走去。
记得还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新华书店看书,我一进门就抓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看完了一本,再看一本,看不完也不离开。过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我就像一个木头人一样站在那里,聚精会神的读着一本又一本书,好像什么也不存在。到了11点半,妈妈、爸爸等着急了,就对我说:“以后每个周末带你来书店看书,快回家吧!”我听了,心里自然高兴,可又想再看一会书,最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书店。
有一回,我再一次来到书店,我到处看了一下,发现了《西游记》和《三国演义》。爸爸慢条斯理地说:“这几本书要不要?”我急忙说:“要,当然要。”爸爸便对营业员说声:“买了”营业员便把书放进塑料袋里,给了我们。我的情绪顿时高涨起来,拉着爸爸的手说:“爸爸,我还要买书。”爸爸说:“我们买书不吝惜钱,只要你有时间看。”可惜的是,我们把台子上的书都找遍了,就是找不到我要买的书。亏得我眼快,看见二楼也有儿童、少年的书,边拉着爸爸、妈妈到了二楼。在二楼,我发现了《少儿百科全书》、《百问百答》、《宇宙之谜》、《三星作文》。起先,爸爸有些犹豫,经营业员一介绍,爸爸还是买了。爸爸又给我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我这一次出来,真是满载而归。
回去的路上,我把所有买出来的书都自己抱着,而且很小心,生怕把书给摔到了地上,给摔破了。
到了家里,我感到全身都酸溜溜,麻木无力。但我还是很愉快,因为我又可以多知道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了。
篇5
我要向大家介绍一本书《八十天环游地球》。主人公福克,一个像木头一样呆板,像钟表一样精确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和尊严,完成了一件在别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八十天环游地球。也许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上,八十天环游地球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可在19世纪,这就成为了人们奔走相告、轰动一时的新闻。福克先生和他的仆人万事通踏上了旅程。一路上,他们历尽千难万险,可谓是一波三折。他们不仅遇上了各种各样的自然障碍,还被认为是英国国家银行的大盗,被侦探费克斯一路追踪、阻挠。但这一切全部都被镇定自若的福克先生征服了。
书中的福克先生创造了八十天环游地球的奇迹。他的沉着、勇敢、镇定、气魄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认为只要我们有同福克先生一样的勇气,就照样可以创造奇迹。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仿佛也和福克先生一起历险,遇上一个又一个惊人的困难,却一次又一次用自己的勇气战胜他。书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有镇定自若的福克先生,有活泼开朗的仆人万事通,还有年轻漂亮的艾?达夫人。他们一起环游世界,成功地赢得了赌注两万英镑。
篇6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结合我校的阅读教学,为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我校将切实开展读书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让学生,在书海中徜徉,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良好阅读的习惯。
二、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14年3月1日----3月31日
四、活动内容及具体安排:
1、班级校园图书角组建
每班图书角藏书量达80--100本。凡是图书角图书过久,过旧都应及时更换翻新。动员每个同学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班级图书角,由班级统一管理、形成班级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课余时间随时随地有书看。
走廊图书角,要求负责楼层书架的班级派图书管理员到图书室领取图书。书架全天开放方便学生课间中午阅读。
一楼:左侧--4.1班负责 右侧--4.2班负责
二楼:左侧--5.1班负责 右侧--5.2班负责
三楼:左侧--6.1班负责 右侧--6.2班负责
四楼:6.3班负责
(3月11日检查)
2、读书征文比赛,在4--6年级中开展一次好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结合大队部开展的寒假读书情况就以各个班级已经上交的“读书征文“为准,)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在3月14日进行评选)
3、读后感评比
3---6年级,每班用稿纸上交5篇读后感,学校根据读后感书写内容评出优秀作品。(3月21日评选)
4、古诗背诵评比
1--6年级每班推选4人在两分钟内看谁背诵的古诗多,多者优胜按年级评选1.2.3.名。(3月18日评选)
5、朗读比赛
每班推选两人,读书内容自选课外读物,3分钟朗读,从普通话、感情、熟练程度上按年级评出一等奖2人(3月25日评选)
6、介绍一本好书
在班会上开展推荐一本好书活动,人数不限,每班至少10人进行推荐,会后3--6年级各班上交5篇好书推荐稿,学校检查进行评选优秀班级。(3月20日评选)
7、读书小榜样
各班根据学生在读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每班评选两名“读书小榜样“收集事迹成果,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3月21日上报图书室)
六、总结表彰活动保障
篇7
关键词:激发兴趣;方法指导;提高能力;养成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243-02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大师把课外阅读比作学习之舟的风帆,可见课外阅读之重要。而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它对于维系注意力,增强理解与记忆,激发联想与创造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有积极作用。那么,怎样激发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课堂资源,为课外阅读提供平台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教学名家名篇时,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比如,在学过了《皇帝的新装》后,我问学生: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你学过他的哪些作品?你还对他的哪些作品感兴趣?说出你的理由。又如,学生学习了《故乡》后,我让学生课后列举鲁迅笔下具有鲜明个性的几个人物,并推荐学生到《朝花夕拾》中去寻找答案。事实证明,只有在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在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自主地去尝试、体验、思考与实践,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二、名言警句,调动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读书真正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热爱读书。怎样让学生爱读书就成为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安排课外阅读前,我先搜集印发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发到学生手中,借此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一本好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凯勒)“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学生品味名言警句,就像是在和古今中外的名人交流思想,时时唤起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同时,鼓励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名人名言作为座右铭,张贴于自己的房间,时时警策自己多读书,读好书。
三、推荐好书,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初中生年纪小,阅历浅,分辨能力不强,思想和行动还未脱稚气,但是他们感到已长大成人。当前鱼龙混杂的书籍大量涌现,对学生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教师要适时向他们推荐一些好书,才不至于让他们误入歧途。向学生推荐好书的方法有许多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为学生推荐。教师荐书时最好把书的大致内容介绍给学生,还要说明推荐理由,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要向学生推荐《老末儿的翻身秘籍》可以这样介绍:怎么有这么多苦恼?“我太胖!”“我太瘦!”“我学习是老末儿!”“我不够淑女!”“我人气超低!”难道,成长就是烦恼?有一天,小胖墩儿成为了窈窕淑女;“豆芽菜”变成了人人眼里的男子汉;倒数第一的老末儿专业户翻身成了大家羡慕的尖子生。《老末儿的翻身秘籍》可以为你解决这一切烦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这本书。
四、方法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许多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在读书时,无不讲究读书的方法和技巧。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对中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教师,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予以指导。
一是指导学生选择书籍。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坏书有如毒药,足以伤害心神”。二是指导学生泛读和精读相结合。泛读利于开阔视野,但易导致肤浅;深读则利于拓展思维的深度,但眼界易受限制。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相得益彰,受益匪浅。三是指导学生学会动笔。只要读书,随时“划一划、摘一摘、写一写”,要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四是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读书如果没有思考,不加辨别,只会使自己成为“流动的图书馆”。
五、坚持不懈,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查尔斯·里德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你将收获一个动作;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这就说明良好的习惯与人生有莫大的关系,因此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十分重要。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教师要经常渗透读书的作用,鼓励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坚持不懈,把读书当成每天的必修课;做好学生挑书的参谋,让学生读有益的书籍;合理安排活动,让学生有展示读书成果的机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课外阅读是与课内教学密不可分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会.重视开展课外阅读[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1,(3).
篇8
一、兴趣,读书之动力
我常想,如果老师都不能安静地在书桌前读书,又如何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读书、做读书笔记呢?假如老师能与学生一起读书,那么学生定能“不令则行”。所以,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我决定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坚持以书为伴。我将自己喜爱看的书推荐给大家,将自已欣赏的作家介绍给大家,并在课堂之余,见缝插针与同学们聊聊这些作家的生平事事,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当我夜晚在灯下读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第二天结合课文中正要学的《童年。冬阳。骆驼队》加以叙述分析,同学们听得是那样认真投入。
二、方法,读书之关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简单的读书方法是搞好读书活动的关键。上学期,在语文课本的第一单元,主题就是“徜徉书海”。该单元的课文不仅仅告诉学生读书的重要性,还告诉学生读书的许多方法。我特意结合此单元,专门在班级里上了一节阅读指导课,从网上搜集了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介绍给学生听,再引导学生品读鲁迅的读书名言,从而让学生懂得了读书要有选择,要广泛,要善于挤时间,更要善于思索、质疑等道理。在书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
三、时间,读书之保证
读书是要花时间的,时间是较珍贵的,但为读书而花时间是值得的。为了将读书活动开展下去,我首先保证给足学生阅读的时间。我把每周二下午的第三节课定为阅读课,雷打不动。要求学生每天中午只要作业完成后,就可以阅读书籍,每人每天必带一本好书。想看就看,能看则看。除此以外,每周还利用综合实践课时间进行阅读交流,及时将读书后的心得体会与同学分享。
四、成果,读书之收获。
篇9
【关键词】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
课外阅读可以引发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建立阅读生活,提高阅读能力。读好书,好读书,多读书,能够实实在在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乃至个人修养的整体提升。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江苏省太仓市教育局2012年《关于加强义务教育段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意见》则提出:“各校要设立课外阅读指导(欣赏)课,将课外阅读指导课纳入语文课程教学体系。”“各校要加强课外阅读课课型的研究(如整本书的欣赏评价课、高效阅读指导课等),形成阅读课的基本课型和操作模式。”可见,课外阅读课型的研究,是语文教师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小学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由于年级的不同、内容的不同、阅读方法的不同,课的目标、内容和结构也会不同。本文根据笔者视野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实践和探究,谈谈对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几点思考。
一、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课的教学目标:让孩子喜爱阅读
我们眼下的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有不止一个的教学目标,例如知识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再具体一些说,如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表演,让学生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使他们有所收获;在阅读中懂得某个道理; 在阅读中体会,在体会中阅读;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等等。
笔者觉得这么多的教学目标,对于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首要的、最重要的目标只有一个: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因为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学生就会自己千方百计地找图书阅读,就会终身不渝地阅读,就会乐此不疲地探究,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就会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养成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懂得好书中的人生真谛,就会受到书的启发,展开想象、思考,忍不住表达的欲望,就会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说,相比阅读兴趣的激发这个重要的目标来说,其他目标都是下位的目标,是相对次要的目标。倘若,课外阅读指导课目标繁多,教学任务复杂,学生课上得累,心中升起的不是浓郁的、强烈的阅读欲望,那么就算知晓了阅读的方法、习惯的要求,明白了某本书中讲述的道理等等,收获能够广阔到哪里去呢?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也强化了对于课外阅读的指导,强调在阅读问题上“尊重天性,培养兴趣,提高能力”。笔者窃以为“尊重天性,培养兴趣”可以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上得到更好的体现,而“提高能力”可以在其他语文课和大量的阅读过程中更好地落实。因此,课外阅读指导课,尤其是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我们应该始终牢记“培养阅读兴趣”这个重要的目标。语文教师应该通过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引领孩子一生阅读好书,而不是代替孩子阅读一本好书。
诚然,“读书备词典”“不动笔墨不读书”等阅读的好方法、好习惯,对于儿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效果,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在课堂上涉及,但是不应成为主要目标,不应该占据课堂过多的时空。
二、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课的教学内容:让孩子触摸好书的精华
低年级儿童的课外阅读书,内容相对简短,如果是绘本,一般可以介绍整本书或者删减版。如果是文字偏多的书,也可以挑选重要章节介绍。带着“让孩子喜爱书”这个教学目标,把好书展示给儿童,让他们触摸书的精华,让书的魅力震撼学生,是课外阅读指导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包括相关常识、书的主体内容、感悟的指点等。相关的常识有:书名、作者、书的样子、书的类属、人们的评价等。书的主体内容包括书的故事、插图、书的特色等。感悟的指点是指书中那些特别精彩、特别震撼人、特别能启迪人等关键之处,师生停下来进行阅读交流,指导学生感悟,感受书的美妙之处等。
例如在《爱心树》的阅读指导课上,老师将绘本故事的删节版一页一页展示给孩子们,在图文并茂的故事面前,孩子们被深深地吸引了。故事讲述了一棵大树喜欢一个男孩子,给了男孩爬树、捉迷藏、荡秋千、睡在树荫下的快乐;给了男孩苹果以及由此换来的钱;给了孩子可以造房子的树枝和造船用的树干,直到只剩下一截树桩。大树一直很快乐,只有在孩子不在,在不能帮助男孩的时候,她才感到忧伤和抱歉。老师在读到大树很快乐的时候,不时地停下来问问孩子们:“大树为何快乐?你读到这里是什么感受?”。读完后,老师问:“书中的男孩,后来长大,成了老人,大树为何还一直称他为孩子?”“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你身边有这样的树吗?”“这个男孩子一共来到大树边几次,每次来都是为了什么?”等。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问题孩子们能够回答;有的问题孩子们回答得不好;有些问题,部分孩子回答不出来。但是孩子们都被书深深感动,有的孩子眼睛湿润了,有的孩子在偷偷地擦眼泪。课后,他们抚摸着书,爱惜地认真地阅读着。
在另一堂介绍童诗集的课堂上,老师从展示一首小诗《明天去远足》开始,让同学们在指名朗读、想象中感受童诗的美好和亲切,进而介绍一本诗集,让孩子们自由朗读其中的几首童诗《快乐佛》、《发呆》、《孔雀先生》。老师的问题很简洁:你知道要去远足的消息后,会是怎样的心情?《快乐佛》中的快乐佛快乐吗?《发呆》中写的发呆是怎样的?有趣吗?你喜欢《孔雀先生》中的哪几句?孔雀先生眼睛在看什么?短短的课,简简单单的方式,让孩子们忍俊不禁,喜不自胜,使他们萌生了对童诗的喜欢和对童诗集的亲近愿望。
在介绍童话故事集《没有彩虹的怪兽村》的课上,老师通过语言渲染,激发孩子们一探没有彩虹的怪兽村秘密的阅读兴趣。然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阅读起老师准备的童话故事《小乌鸦的故事》,他们的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住了。在介绍作者的时候,老师介绍了花婆婆名字的来历,播放了花婆婆讲的故事《鳄鱼和长颈鹿的故事》,使孩子们深深地爱上了这本童话故事书。
三、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课的特征:美丽的、智慧的、立体的、延伸的
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内容的本质特征,产生了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影响力,它是让学生产生不同感受的根本原因。研究和把握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内容特征,有助于提高它的课堂效能。
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应是美丽的。提出这个要求的依据是好书是美的。一本公开出版受到公认的好书,就是因为人们被书的美吸引。所以,上这类专门的阅读指导课,应该尽量捕捉书的美丽,展示出来。好书的美主要有文字内涵美、文字形式美、插图美、书的外观美等。教师在阅读中,领略了书的美,将它们择要展示出来,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和欣赏,就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一起过一种美好的语文生活。这个要求看似很高,其实不高,只要老师去阅读,去体会,将自己感受到的美,展示出来,吸引孩子们也来思考和感受,就达到要求。老师找得是不是全面、合理,孩子们思考、感受得准不准,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被引领过来了,他们关注到了,感受到了美。因为阅读是一个个性化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阅读中孩子的认识深度和层次是孩子们自主的天空,我们不应也不需要强求,开卷了,喜爱了,就是成功。对孩子们是这样的要求,对教师也不应提过高的要求。
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应是智慧的。这个观点的依据也是因为好书,好书一定是智慧的。说好书是美丽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因为好书内涵上的智慧。智慧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首先,在内容上,老师应该发现书的智慧之处,选择书中有趣的、感人的、睿智的内容展示给孩子们。其次,在引导学生读懂的过程中要善于选择能够引起读者共鸣、感悟、深思的地方,引导孩子们体会、思考、交流、甚至思辨,从而感受好书的精彩。例如,在《爱心树》的阅读指导课上,老师的提问:“大树为何快乐?你读到这里是什么感受?”“书中的男孩,后来长大,成了老人,大树为何还一直称他为孩子?”等。这些问题,是书传达爱和奉献精神的过程和方式,这种过程和方式是智慧的,深深地打动了数以千万计的读者。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智慧的,使孩子们停在感情的节点上,深受震撼。第三,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师评价应该是智慧的。课外阅读的评价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采取多种评价方式。1.重结果,更重过程。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收获的多少深浅也很难一样,我们要特别关注那些阅读水平低的孩子,要注重他们阅读过程中的态度、情感、方法、习惯等,有点滴的进步就是成果,就应该给予鼓励。2.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及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如开展“好书推介会”,每个学生推介一本好书以后,让学生先自我评价一下推介是否成功,然后让大家选出推介最成功的人,最后教师做总体评价,引导大家评选班级“小小读书迷”、“故事大王”、“小小博士”、“小小作家”等。这种评价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认真倾听、正确认识自己、敢于大胆质疑的习惯,也有利于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促进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阅读中去,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指导课应该是立体的。“立体的”意思是这类课,应该是与孩子们的生活链接的,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生活之外的一个象牙塔。课外阅读指导课就像带领儿童出去旅游,看着风景,指指点点,谈笑风生。在旅游景区,是什么风景都可以欣赏的,同样,课外阅读指导课,应该有丰富的风景。立体的要义之一是,这类课,应该让学生了解相关书的各方面情况:书的样子、文字、图画、书的特色、书的作者、书带给读者的思考、人们的评价等。立体的要义之二是这类课,要让孩子们联系生活,调动多种感官,感受书,走近书,走进书: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身体感受,用心体会,用大脑思考,用创新的思维去解读。总之是让学生像在生活中得到一样好东西那样,尽情体会、品味、享受,感受到好书的魅力。立体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孩子会得到更直观、更亲切、更丰富的感受,从而更爱阅读。
篇10
数字化的全媒体时代,书籍从静态的纸质印刷品转变为动态的互动电子媒介,从有形的“实体”转变为无形的“虚体”,书籍的传播载体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摆脱了纸张材料及印刷工艺等的束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传统的纸质书籍装帧设计也需要应对电子出版物的冲击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调整新形势下的设计原则和观念。
(一)形态多样性书籍“形态”是指书籍的造型、结构与内在“神态”,是书籍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书籍装帧设计发展史,形态的表现众多。古代的书籍形态包括简牍装、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现代的书籍形态包括平装、精装等。相较于形态单一的虚体电子书,设计师在进行纸质书籍设计时可以根据内容充分发挥其形态多样化的优势。比如《百家姓》、《唐诗三百首》等涉及古典文化题材的书籍可考虑采用经折装、线装等装帧形态。以《书与法》这样的书法作品集设计为例,在形态上,采用了仿古线装本进行装订,黑色装订线条构成“书与法”三个汉字书名,既显示出与古代线装书的区别,又增加了灵动的韵味。(见图1)又如装帧设计家周晨的《阳澄笔记》,该书装帧淡雅别致、形态新颖,书脊采用了在传统线装基础上改良的网状装订形式。这个创意来自于阳澄湖的渔线,既有苏州的元素,又体现出阳澄湖的特色。(见图2)
(二)艺术收藏性纸质书籍设计是将文字、图形、色彩、整体的版式安排、书体的装帧结构综合在一起,通过印刷的方式呈现出来的综合化的艺术。正如胡愈之先生所说:“一本好书,应当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一本好书,一定是思想内容、文字插图、标点行格、排版样式、封面装帧都是配合得很匀称、很恰当的,书的内容和形式要能求得一致,表达出一本书的独特风格,这样才真正算得一本好书。”读者在阅读纸质书籍时,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身心灵艺术享受,这也是人们完成电子阅读后仍然愿意购买纸质版本书籍加以收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设计师应将纸质书籍设计所具有的艺术收藏性这一优势进一步发扬光大,充分地使用设计语言来提升该书内容的同时,使它成为一件艺术品。例如吕敬人先生为中国青年出版社设计《梅兰芳全传》,除了编选相关珍贵图片资料,使一本纯文稿的书变成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籍外,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切口”:将书端在手中,向下轻轻捻开时是梅兰芳的生活照,向上捻开时是他的舞台照,仿佛是梅兰芳一生的写照。读者轻轻一翻间,就仿佛翻过了梅兰芳的一生,“切口”生出的形式美感,也同样浓缩了内容的精华。这样的设计无疑增强了书籍本身的艺术收藏价值。
(三)文化整合性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时代文化的产物。当全媒体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纸媒带来巨大冲击之时,纸质书籍需要更为全面、深入的设计,倾向于书籍内涵和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了设计师要立足于“文化”的发展与整合角度,去契合作者的书稿内容而设计,使每一本书籍拥有自身独特的意蕴,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而不单单只是为了出版设计封面与版式。以吕敬人先生设计的《怀珠雅集》为例,一共5本,介绍的都是过去收藏家和文人的藏书票。他认为单做这样一本书没有太多的阅读价值,于是就将一些关于藏书、买书、看书的只言片语编在每一页上。既让年轻人对藏书票有所了解,又使藏书的功能体现在阅读之中,让读者充分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如此设计拓展了书的内涵,提高了书的阅读价值。吕先生的观念反映出现今文化意蕴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重要性。
(四)感官体验性日本著名书籍设计家杉浦康平提出了关于书籍设计的“五感”理论:“书的表达需要五感,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吕敬人先生又在此基础上作了更进一步的剖析,指出书籍设计要掌握信息传达的整体演化,掌握信息的单纯性,掌握信息的感官传达。从当前电子书籍的设计状况来看,其视觉和听觉体验已较为丰富,而纸质书籍在触觉、嗅觉、味觉的感官体验上更具优势。触觉,是读者的肌肤对于一本书的感觉。触觉主要受材质和工艺的影响。纸张的轻盈或厚重、柔软或坚硬、平滑或粗糙会给人们不同的触觉感受和情感体验。纸质书籍的模切、凹凸印刷等工艺亦有同样效果。嗅觉是相对抽象的信息表达手段。熟悉的气味往往能唤起人们的记忆,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活动。爱书之人通常都很喜欢新书的纸张混合着油墨的书香气味。现今的工艺也可将香料渗入油墨,使印刷出来的书籍带有特殊的香味。味觉不仅是一种感官刺激,还包含了书籍的“品味”。日本著名的百货品牌无印良品曾经设计过一本香料书(SpiceTaste-LeafBook),它采用可食用的材料制作,每一页“纸”就是一页特定含量的香料,使用的时候,通过翻阅可以找到需要的香料,然后撕下所需分量扔进锅中烹饪即可。实际做书的时候设计师可以考虑加强触觉、嗅觉、味觉在纸质书籍中复合式的感官体验效果。
(五)情感互动性书籍是一个带有情感的事物,它不仅仅是文字的传达,在阅读过程中能得到许多享受。书籍设计师的目的不仅仅是去美化装潢,而是让读者喜欢,引导其有兴趣地去阅读。成功的书籍设计可以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之相互理解、产生情感共鸣。朱赢椿创作和设计的《蚁呓》获2008年“世界最美图书”特别奖,这是一本封面没有标题及任何文字的图书,而取代文字的是几只零星分布的蚂蚁。书中的大量留白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和创作空间,期望通过与读者的互动产生交流和共鸣。整本书的简约设计似乎是向读者发出一个参与其中的邀请,形成了情感的互动。这样的成功范例为纸质书籍的装帧设计指明了方向:从书和读者的情感互动出发,阅读的乐趣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