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语文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5:55: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国卷语文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全国卷语文作文

篇1

【题目要求】假定你是李华,暑假在伦敦学习,得知当地美术馆要举办中国画展。请写一封信申请做志愿者,内容包括:1.写信目的:2.个人优势:3.能做的事情。注意:1.词数100左右;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3.结束语已为你写好。

【优秀满分范文】Dear Sir/Madam,I’m Li Hua, an exchange student from China during this summer vacation. I’m delighted to learn that volunteer students are wanted for a Chinese painting exhibition to be held in the local art gallery. Now I’m writing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The reasons for my application are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having been exposed to foreign teachers since a young age, I can communicate freely with others in English. What’s more, years of being monitor makes me a brilliant organizer, which will help a lot to keep the exhibition in order.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s that my related knowledge will undoubtedly help the audience learn more about the unique Chinese art form.

All in all, my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will make me a qualified volunteer. I’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take my application into consideration.Yours,Li Hua

2019全国卷 II

【题目要求】假定你是校排球队队长李华。请写封邮件告知你的队友Chris球队近期将参加比赛,内容包括:1. 比赛信息;2. 赛前准备;3. 表达期待。注意:1. 词数100左右;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满分优秀范文】Dear Chris,How is everything going? I have good news to tell you. A volleyball match is going to be held in a few weeks and our team will participate.

As for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match, there will be probably dozens of teams which are going to make a revolving competition. Additionally, not only can the top three teams each be awarded a medal but all the other teams taking part in it will get a reward as well. What will be the most attractive is that it will be a great honor for the top three teams to receive special volleyballs that have the name of the most popular volleyball player on them. Therefore, we must do enough preparations before the match, such as training as frequently as we can.

So excited am I that I can’t wait to join in it.How about you?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Yours,Li Hua

2019全国卷 III

【题目要求】假定你是李华,你校将举办音乐节。请写封邮件邀请你的英国朋友Allen参加,内容包括:1. 时间;2. 活动安排;3. 欢迎他表演节目。注意:1. 词数100左右;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优秀满分范文】Dear Allen,How is everything going? Our school will hold a music festival next Sunday morning in the school hall. And I’m writing to invite you to join us.

篇2

假定你是李华,想邀请外教 Herry 一起参观中国剪纸(paper-cutting)艺术展。请给他写封邮件,内容包括:

1. 展览时间、地点;

2. 展览内容。

注意:

篇3

答曰:无他,一字而已——信。

这是在长江实业的总裁室里,面对《亚洲周刊》记者的话筒,“李超人”的一番心语。他的肺腑之言,借助强大的无线电波,传遍了世界,震荡着我们的心灵。

也许,“超人”没有说出的另一句话是:对别人诚,就是对自己信。

曾几何时,我却有过一段迷失的日子。

诚信?我汗颜。

——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似娟娟的静女,虽是明艳照人,却不飞扬妖冶;她低眉垂袖,璎珞矜严。我独坐在林外的青石上,双手抱住了头。我不言语。我已不再言语,只低头,从迷蒙眼光中看着我的成绩通知单,半年的虚浮与自欺,半年的飞扬与轻躁,浸湿了这一纸荒唐。

倏地,我忆起一句话:谁对命运不诚,命运就将对他不信。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在艰辛且步履蹒跚的奋斗之路上,谁不去踏踏实实地印下诚信的足印,将永远走不出渺小与狭隘的怪圈。学问之道,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欺骗。

无意苦吟秋,只恐花褪红尽。人空叹,水长流,不知是我背弃了自己,还是诚信厌倦了我:在人生的这次跨栏前,我停滞了脚步。

愧哉斯人。如断翅蝴蝶般,拍打着残翼,徒劳地旋舞着飞坠泥间。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父辈辛劳的身影:一抹黄褐的平原。地平线上,一处又一处用木椽夹打成一尺多厚的土墙。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楝、紫槐,枝干粗壮如桶,叶却小似铜钱,迎风正自翻覆,如一曲天籁,传进父辈的耳里。他们赤着膀子,挥鞭吆喝着山川一样团块组合似的黄牛,拉动着三角状的铧犁。这群辛辛苦苦从祖祖辈辈留下的黄土地里抠口粮的人呵,“诚与信”,就是他们的生命线。

农误地一时,则自误一年。

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

……不经意间,冥冥中仿佛有一只手指,悄悄探入我心,拨动心底那根往日里不被触及的弦儿,奏出一连串的颤音,仿佛徐悲鸿的奔马在旷野里长嘶,仿佛舒伯特的琴键星星般颤动,仿佛屹立于喜马拉雅之巅,听天外的风。

正是这一刻,我豁然开朗:

——人生路上,与诚信同行。

【名师点评】?

篇4

这里的意思绝非否定全国高考卷的示范作用,毕竟全国卷经过了多年的命题实践,在命题的理论依据、试卷的布局、题型的设计、难易度的调控等各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考生的适应性等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命题中加以学习和借鉴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极为有效的,比如全国卷实践多年并取得良好效果的话题作文的形式。然而应该看到,如何检测考生的语文水平原无固定模式,即便是像全国卷,有些考点的检测方式也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今年的三份全国卷就进行了力度不小的改造,如第一大题的熟语(包括词语)的音、形和使用的辨析,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等就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删减合并、转换改造。

今年,在我们看到的一些试卷中,尽管有不少题型设计合理且具有较高效度的好题,但形式上对全国卷机械、简单的模仿,追求形式上的一致性导致一些试题的科学性、严密性出现了极为幼稚的错误。如现代文阅读,考查的能力自有其相应的语言材料,并非所有的语言材料都适合与全国卷同样的命题方式和考查内容,但有的试卷为保持与全国卷一致,硬是编出了检测“推断”能力的试题,结果选项极为勉强,有的试题甚至还出现在选项的设计上与材料自相矛盾等等。被动的命题不但发挥不了命题者应有的智慧和水平,而且还会陷入盲点,比如有一些从形式上看似好题,却因忽视了试题应有的区分度而达不到有效的检测效果。我不知道在命题过程中,各地在执行《考试大纲》时有多少具体的操作规定,但即便是按照《考试大纲》来命题还是有空间来体现命题者的聪明智慧。比如文学作品阅读的“鉴赏评价”,在绝大多数省份依然照着2004年全国卷以多项选择的题型来命题的时候,辽宁、湖南、重庆和广东就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命题,而福建早在去年就实现了这个改变而格外引人注目。文学作品的鉴赏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审美过程,换成主观题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实际鉴赏能力,这是大家早就形成共识的,为什么非得等到全国卷用了我们才敢使用呢?再比如第一大题,除了个别省(如江苏)进行了重构、删减外,福建省跨出了大胆的一步,实现了“变脸”,有的删除,有的放到第II卷变成了主观题。从事后的评价来看,肯定的占主流;而且,这样的命题也没有超出《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名句名篇的默写,福建卷在分值的设定和题型上也突破了原有的“4分,三选二”的格局,分值增加为6分,在预定的考试范围里试题的设计也有所变化。关于这一点,在今年首都师大举办的“课改试验区国家级培训”中,方智范等课改专家提出,从学生文化涵养的积累与养成,有效调动学生积累的积极性等方面考虑,高考语文默写的分值应当也可以提高。可见,高考命题在有些方面并不存在唯一性,具体试题从分值、题型到内容的调整空间是存在的,就看命题者的胆识了。由此放开想去,语音、错别字、词语辨析等是否都得按照与全国卷相同的题型来考,是否每一年都得考,其他考点的考查方式能否改变,哪一种考法才是科学的、合适的等等问题都是值得调查和研究的。

当然,高考试卷的每一项变动,都关系到中学语文教学的实施以及每位学生的语文学习。因而,高考命题的改革自有其严肃性,随意的编造是不能有效体现科学性和公正公平的。与此同时,高考的命题却又必须与时俱进,密切关注语文学科的发展,决不能囿于一个永远不变的模式,适时变化是必然的。这就要求命题者必须不断学习。就目前教改的发展态势而言,不了解课改精神,试卷就呈现不出前瞻性,对中学语文的教学导向就发挥不了积极作用;没有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命题就可能缺乏科学性而出现随意性;没有掌握试题的内部结构,就不可能为考生提供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发挥自己才智的平台;没有对考生的了解,就没有试题的适应性和人文性。

篇5

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没有任何一道试题能像作文题那样每每成为焦点,引人注目。原因很简单,作文题有着其他任何一科的任何一道试题远远无法比拟的分值优势。在语文试卷中,作文几乎占据着半壁江山,考场上作文若出现闪失,又几乎注定了语文考试的失败,而这又极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对作文的复习备考,理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作文的备考应当而且必须有据可依,这才能保证复习的正确方向。

一般而言,作文复习备考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依据:一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二是语文考试大纲,三是上一年度的高考作文试题。前两者是理论性的政策依据,后一个是现实性的实践依据。有了这三个依据,才会避免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危险和可悲。

一、“课程标准”是新世纪关于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学习目标、评价方式等的纲要性文件,其中虽未正面涉及高考,但有关写作方面的基本理念和主张,其实已对近两年的高考产生了潜在而又现实的影响。梳理其要点,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关注与认识——作文的“本”与“源”。写作的源头活水应是现实生活,学生作文中的假话、空话、套话之所以成为一种令人忧虑的普遍现象,就是因为学生缺乏丰厚的生活积淀,三点一线式紧张的学习,单调的重复,程式化的训练,割断了他们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养料的脐带。为此,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为打开学生眼界,提高其认识水平,增强认识能力,课程标准还提出了学生应该“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的要求。2004年全国卷Ⅰ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建议”、全国卷Ⅲ的“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重庆卷的“自我认识与他人期待”、辽宁卷的“平凡与自豪”、湖北卷的“买镜”,2005年全国卷Ⅱ的“位置与价值”、江苏卷的“凤头猪肚豹尾”等话题都是对课程标准的自觉遵循和回应。

2.思维与表达——作文的核心与重点。思维发之于内,表达形之于外,二者是作文诸能力中最重要的。思维质量不高,作文易形成内伤;而表达水平欠佳,作文易产生外伤。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力求“表达真情实感”。可见,无论是思维还是表达,课程标准都强调要避免趋同而竭力求异,在写作中张扬个性,彰显自我,表现真实的、真诚的自己。

3.道德与审美——作文的灵魂与品位。道德是一种美好高尚的人性,合道德是对人的行为的最低要求。语文课程改革十分注重以中华民族道德伦理为核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虽然我们不主张文章中人为的、刻意的道德说教和泛道德化的倾向,但提倡文章要表达写作者积极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人性修养。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大凡好文章都能以其情感的美好而给人以道德的提升和启迪。关于审美,不独阅读教学中有,写作教学中同样存在。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课程应“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表现在写作中,就是要求学生能以审美的眼光来对待作文这个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让写作过程成为一种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让写作的结果怡心养眼,做到立意美、语言美、结构美、卷面美……

篇6

通过对比两个版本(大纲版和课标版)的《考试大纲》(2011年),笔者发现课标版在以下几个方面均有新的变化。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字音字形”这一考点上,大纲版表述为“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课标版表述为“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课标版新在调整考点:一是对字音的考查基本上立足“常用字”,二是对字形的考查基本上立足“正确书写”。两个调整透出的信息是缩小了字音字形的考查范围,但考查难度有所增加,由“识记”升级到“书写”。

2.在“常见修辞方法”这一考点上,大纲版规定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课标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反复”。

课标版新在增加考点:反复。这一变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古代诗文阅读

1.在“名句名篇”这一考点上,大纲版表述较多:“(1)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2)识记文学体裁常识;(3)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课标版只保留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课标版新在精简考点:只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明确,为考生减轻负担。

2.在“文言虚词”这一考点上,大纲版表述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课标版表述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课标版新在调整考点:在文言虚词中加进“意义”,非同小可,更多体现为通过翻译理解虚词的不同之处,意味着虚词可能将在语境翻译中作为一个得分点进行考查。

(三)现代文阅读

同大纲版相比,课标版所界定的“现代文阅读”实际上可分三类。第一类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一般论述类”,第二类为文学类,第三类为实用类;第一类为必考内容,第二、三类为选考内容。同大纲版相比,这一考点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一般论述类”的考查上,课标版删去了大纲版中“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这一考点,这意味着新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难度会有所降低。

课标版新在精简考点:取消“推断和想像”考点,阅读难度必然有所降低。

2.在“文学类”和“实用类”的考查上,课标版设置了“探究”这一考点,而且作了具体的阐述;同大纲版相比,应该说,这是新高考的一大创举。

课标版新在增加考点:“探究”。需要注意的是,“文学类”和“实用类”是不同的文本,对探究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四)作文

1.在作文体裁的考查上,课标版将写作文体概括为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三类文章,不提大纲版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课标版新在明确考点:提“论述类”而不再提“记叙文”、“议论文”,意味着对高中生而言,所写的文章不宜再以记叙文、议论文来划分。“记叙”和“议论”只不过是两种表达方式。“实用类”文章主要是指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文学类”文章主要是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凡所涉及的文体,只要高考作文没有明确要求不可以写,就都可写作。

2.在作文发展等级“深刻”的考查上,课标版提出了“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而非大纲版的“观点具有启发性”。

课标版新在突出考点:这显示新高考对文章本身功能的重视。文章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当年白居易响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对于当今的考生而言,作文也意味着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的一种关切。

二、高考试题新旧对比分析,解读“考卷”新在哪里

通过对比两套试题(全国卷和课标卷)的高考样卷(2011年),笔者发现最突出的区别有两点:其一是课标卷试题顺序与全国卷不一致,有了一个较大的调整;其二是课标卷在文本阅读上设有必考题和选考题,而全国卷在此只有必考题。除此之外,发现课标卷在以下几个方面亦有一些新的变化。

(一)现代文阅读

全国卷设客观题3个,每个3分,共9分;其中两个理解题,一个推断题。课标卷设客观题3个,每个3分,共9分;3个均为理解题。

课标卷新在降低难度。课标卷3个题均为理解题,设题难度明显降低。

(二)古代诗文阅读

1.古代诗歌阅读

全国卷设主观题2个,共8分;课标卷设主观题2个,共11分。

课标卷新在提高分数。课标卷在设题难度上跟全国卷相差不多,但分数有明显提高。这充分表明新课标对古代诗歌阅读的关注与重视。

2.名篇名句默写

全国卷设2题,任选1题,每题5空,每空1分,共5分;课标卷设3题,每题2空,每空1分,共6分。

课标卷新在提高难度,提高分数。全国卷二选一,有一定选择空间,难度相对较低。课标卷没有选择,并且分数由总体5分提到6分,虽然只有一分之别,但却反映出对默写的进一步关注。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

全国卷大阅读设主观题4个,共22分;课标卷两类(二选其一作答)均设客观题1个,主观题3个,共25分。课标卷新在调整题型,提高分数。课标卷去掉了全国卷解释文中含意的主观题,增设了一个客观题。特别要说明的是,这个客观题本是五选二,但其实有三个答案,其中最佳一个3分,其次2分,最后1分。只要选对一个就可得分。相对而言,此题难度较低,是课标卷在有意降低设题难度。剩下的三个主观题,其中也有一个是新题型,就是探究题。探究题新在个性解读,难度相对较高。

(四)语言文字运用

全国卷设客观题4个,每个3分;主观题3个,15分,共计27分。课标卷设客观题3个,每个3分;主观题2个,11分,共计20分。

课标卷新在减少题量,降低分数。课标卷客观题中没有考查字音字形,其余3个和全国卷基本一致。主观题也减少了一个,但考点并没有减少,只是年度轮空。总体上分数下降很大,由此也可见出新课标在淡化基础,强化能力。

三、历年高考试题对比分析,解读“考题”新在哪里

新课标卷(海南、宁夏卷)自2007年开考以来,已经走过五个年头,经验教训都很丰富,虽然个别题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整体上已经非常成熟。笔者想逐题做一简要分析,不仅是找新意,也是寻规律。

(一)现代文阅读

通过图表不难看出,课标卷在现代文阅读这一题上考查的主题都跟文化有一定联系,属于文化范畴的论述类文章,不同于以往全国卷的科技文或自然研究文等说明类文章。

课标卷新在考题选材角度集中,体裁偏重论述类,难度系数降低。

(二)文言文阅读

通过图表不难看出,课标卷在文言文阅读这一题上考查的都是人物传记,以唐宋为主,其他朝代为辅。所考查人物均不是热点名人。

课标卷新在考题以古代非名人传记为主,没有对古代散文、游记、书表、序跋等进行考查。

(三)古代诗歌阅读

通过图表不难看出,课标卷在古代诗歌阅读这一题上考查的作者以唐宋诗人为主,但名人较少;体裁以古代诗歌为主,词为辅;抒情方式多样,每年都考查不同类型;考查的鉴赏点也很丰富,但对景物形象和诗人情感多有考查,命题比较常规,没有出现偏题、怪题。

课标卷新在考查类别多样化,内容丰富化,形式常规化。

(四)名篇名句默写

通过图表不难看出,课标卷在名篇名句默写这一题上考查的题量相对稳定,但选择空间取消了,考查范围由以初中为主,发展到以高中为主,没有考查初、高中之外的默写。

课标卷新在考题范围固定,未曾涉及课外诗词。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通过图表不难看出,课标卷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这一题上考查的作品基本上一年是中国的,一年是外国的,国别轮流。而所选文章不论古今中外,都是名家作品。在知识点的考查上,人物性格、人物形象为必考之题,其次要么考结构或手法的作用,要么直接考写作手法。探究题不断出新,由原来的只单纯考查文章的某个难点,到后来的把两种对立观点对照选择探究,到最近的把几个方面或提法并列,然后选择某一个方面进行探究,探究题越考越灵活。

课标卷新在考题均为小说,国别有规律,知识点既有常点,也有变点,探究题考查渐趋成熟。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

通过图表不难看出,课标卷在实用类文本阅读这一题上考查的作品都是传记,并且写的人物多是大家或名人,前三年考查的都是教育家,近两年开始关注其他领域的大家。考查的考点多为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是在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再转换成自己需要的答案。探究题也是在不断出新,灵活多变。

课标卷新在考题均为传记,选材稳定,且有一定规律可循,主要考查阅读文章的筛选并整合的能力,探究题考查趋于灵活。

(七)语言文字运用

通过图表不难看出,课标卷在语言文字运用这一题上考查的以常规题为主,以轮考题为辅,而轮考题五年来没有考过重样,这也是一大规律。

课标卷新在考题中常考题内容稳定,轮考题年年翻新。

(八)作文

通过图表不难看出,课标卷在作文这一题上考查的都是材料作文,考查形式非常稳定,但作文类型却是多种多样,同时作文试题水平时高时低,反映出课标卷作文命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课标卷新在考题形式稳定,作文类型仍在不断探索中。

关于新课标卷的解读,本文所言只不过是一种研究的方向与方法,限于篇幅并没有更细致地深入分析,只为抛砖引玉。下面再简单谈一下高考语文2012年的备考策略。

首先,对于复习,突出一个“自”字,自己出题自己答题。

这是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别人出题自己答题,参考书、辅导书甚至高考试题上的答案,只是一个参考答案,不能一味迷信,而应自行设计答案,自己的答案才是最有效的答案,也是最令人信服的答案,不要被参考答案束缚了自己的思想。同时只有自行设计答案,才能重视做题的过程,才能真正明白答案是如何得来。

第二个层次是自己出题自己答题。自己出好题并能自己答好题,是最高境界。自行设题可以培养自己从命题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可以帮助开拓思路。既能了解如何出题,又能了解如何答题,再能预测出什么题,备考必然效果显著。

其次,对于训练,突出一个“考”字,考量考时考查分数。

不论做什么题,都应有时间意识和效果意识,但需要循序渐进。在规定时间,做规定数量的习题,最后落实做题的分数,在一次次的强化和训练中,考试能力才可得到提升。把平时当高考了,高考也就成平时了。

再次,对于习题,突出一个“精”字,精选精练精于总结。

篇7

关键词: 农村高中议论文 命题方向 审题关

首先,必须明确高考命题方向。高考语文突出体现内容改革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考查,通过形成“一点四面”实现高考语文的育人导向。如2015年全国二卷作文材料中的三个候选人,与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人的梦想相呼应,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老师只有先让学生明确高考命题方向,平时训练才能有的放矢。

其次,把好审题关。考生必须认真阅读与读懂材料,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围、含意后才能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考生挖掘的议论观点,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种主题。认真的考生通常能从所给材料里准确找到审题的中心词与关键语句。切记,通常所给材料不止一个主题,考生要仔细分析材料之间异同,比较分析,甚至拓展延伸,梳理出一则思路清晰的写作提纲。任务驱动型作文与传统作文对比:写作目的、要求,更明确、单一,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可见在明确高考命题方向与把好审题关的基础上,梳理出一个符合题意的观点非常重要。

关键:对自己提出的观点进行充分议论尽量说深论透。

针对自己提出的观点并概括一个题目,围绕自己的观点就事论理,进而联系社会生活中相类似现象拓展延伸,论证时尽量说深论透,以使自己的文章更具广度与深度。

首先,用对比方法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说深论透。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与平时常常写读后感很相似,即先“读”后“写”,是读后有感而发,考生务必把“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具体的:开头简要引述材料,随即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或观点,然后要针对材料发表议论,任务驱动型写作一定要联系“任务”而作文,否则易偏题跑题。

分析时可以从正面分析阐述材料包含的积极意义,也可以从反面入手,指出情况危害,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的概念,抓住中心词与关键语句,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如全国二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引导考生从某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写作,要求考生分析当代风采人物形成的原因,从正面阐明风采人物思想意义。

其次,点面结合或层进等方法逐层深入。

侧重在对材料中事件先就事论理,多角度进行理论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现象,可采用点面结合或层进等方法充分分析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正如2016年全国卷福建漫画作文,第一组由100分得到妈妈吻的奖励,98分妈妈给的是巴掌惩罚;第二组55分妈妈给的是巴掌惩罚,61分得到妈妈吻的奖励。这漫画材料作文其实就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求考生发表议论。这漫画材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也是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的社会现象、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及文化社会现象。考生必须从漫画中精选材料内容进行分析思考梳理,然后从熟悉的生活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生活实际,引领考生关注社会生活,引导考生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使考生的考场作文达到较高的境界。

本作文题考场上考生若能够联系当今中国体坛上比赛项目: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跳水、举重等优势项目,国人的心态是得了冠军觉得理所当然,其他往往不看好,与漫画中妈妈100分与98分心态何其相似;而水平一般的足球只在亚洲出线就忘乎所以,与漫画中妈妈55分与61分心态如出一辙。生活中平时妈妈做家务理所当然,身体不适稍做得不好,孩子不高兴,相反,爸爸觉得很伟大等。常言道,要一把尺子量到底。现实中尺子应该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量不同的人与事,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其实,2016年全国卷漫画作文就是拿尺子者因标准不同在生活中产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结果。考生在考场上若一味就“吻”与“巴掌”兜圈子就事论理,作文就会缺乏深度,从反面深入分析阐述论证持尺子者若心态不正,评判标准不统一,产生结果轻则影响个人前途,重则毁坏集体民族国家可持续发展,可见持尺子者把握标准至关重要。如果拓宽思维,先举出一两个与“吻”与“巴掌”类似的社会生活实例,联系生活中相类似事情展开议论由点及面,或由个人情况到民族与国家发展层面滑行逐层深入论证,自然而然地就使自己的考场作文更具广度与深度,并不仅仅停留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

再次,采用假设或因果论证方法说深论透。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针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学生作文时要使论证充分把道理说深论透宜采用假设因果论证方法。

2016年全国卷福建漫画作文,考生作文时从公平角度切入:假如每个人心中有一把尺子,总是公平公正地衡量别人,更重要常不忘量自己,我们的社会与生活就不会那么多是非纠纷;如果因为生活的世界有这样一把尺子:感情上充满温馨,道理上彰显公平,法制上体现正义,那么社会就会时刻闪耀人性的光辉。因为持尺子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处处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所以星星之火慢慢成燎原之势,人间就会真正洒满阳光与爱意。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就材料的范围而言、就写作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说理论证而言是就事论理。说理就是思辨,就要比较辨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绝不能只在原材料中兜圈子,必须在就事论理的基础上联系社会生活中相类似现象拓展延伸,才能把道理说深论透,使考场作文更具广度与深度。

提醒:结尾照点题升华主题。

篇8

一、“古代诗文默写篇目(课内)”新增3篇,削减3篇 2013年江苏卷语文科《考试说明》在附录Ⅰ“古代诗文默写篇目(课内)”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部分,新增了郦道元《三峡》、杜甫《春望》、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三篇诗文,同时削减了《诗经》中的《蒹葭》、杜甫《望岳》、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三篇诗文。

[解读]

自江苏自主命题以来,附录Ⅰ中的当年考查篇目就一直没有调整。考虑到考查的覆盖面,本次修订进行了微调,但调整坚持了“不增加考生负担”的原则。为此,在新增3篇的同时,也削减了3篇。考虑到“文”的默写难度要大于“诗词”,置换时坚持了对等原则,以文换文,以诗换诗,以词换词,有两首甚至是同一作者的诗词。

[支招]

1.重温。由于新增的3篇诗文均为初中所学,加之高考已有多年未列入考试范围,所以广大考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淡忘。为此,需要借助课本注释对这3篇诗文的背景知识、思想内容进行一次重温,只有理解得透彻,才能背默得既准确,又快捷。

2.背诵。将这3篇诗文单独印发,让学生利用早读时间逐篇逐句背诵,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3.圈点。“典型题示例”在对默写名句名篇题的“简要说明”中指出:“这类题目往往因错别字和词序颠倒而失分,这在默写时要特别留意。”据此,广大考生在背诵时应将这3篇诗文中易写成错别字的字和易颠倒词序的句子,用红笔一一圈划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强化记忆。

4.检测。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板演检查学生早读背诵的效果;在阶段性考试中,老师可以加大对这3篇诗文的考查权重,测试学生阶段性识记的效果。

二、“名著目录(加考)”新增1部,削减1部

2013年江苏卷语文科《考试说明》在附录Ⅱ“名著目录(加考)”部分,新增了老舍的《茶馆》,同时削减了的《雷雨》。

[解读]

这一修订主要是考虑到考查的覆盖面。由于受到备考时间的限制,此次修订只置换了1部名著,老舍的《茶馆》和的《雷雨》,无论是长度、难度,还是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都是基本对等的,应该不会增加考生的负担。

[支招]

1.通读。《茶馆》是一出三幕话剧,剧本约3万字,按照一般人每分钟300字到500字的阅读速度,静下心来2小时是完全可以读完的。近年来,江苏卷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呈现出“精细化”的趋势,仅做题目而不读原著是无法应对的。为此,我们广大考生应该通过通读原著来确保完胜,而不应该通过做题目来碰运气。

2.观看。《茶馆》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剧目,影响力最大的于是之版《茶馆》片长约2小时,广大考生完全可以利用星期假日观看全剧,以此来感知、感受和感悟人物、剧情、思想、意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戏剧而言,“观看”演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3.讲解。由于《茶馆》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话剧舞台上出现的第一流的作品”(戏剧家刘厚生),它交织着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千头万绪的历史事件、巨大的社会容量与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所以高三老师有必要划出两三节课时间,对《茶馆》的时代背景、思想性和艺术性等进行详尽地讲解,帮助广大考生读懂、读透原著。

4.检测。各校的高三老师可以分工协作,依据江苏卷近年来对名著阅读考查的命题特点和趋势,编制一套关于《茶馆》的选择题和简答题,对考生进行专项训练,并在阶段性考试中加大考查的频度,热点重抓,力求突破。

三、“典型题示例”新增了2道新材料作文题目,削减了2道命题作文题目 在“典型题示例”部分,新增了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挑秧苗”和全国新课标卷“船主与漆工”等2道新材料作文题目,同时削减了江苏卷2006年“人与路”和2007年“怀想天空”等2道命题作文题目。

[解读]

2013年江苏卷语文科《考试说明》中的典型题示例共有106道,其中104道取自历年江苏卷试题,只有这2道取自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卷试题。它向我们传递出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江苏高考命题组已经萌生把作文命题的触须从“命题作文”向“新材料作文”试探的念头。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内因。作文命题的形式是“百花齐放”的,但江苏卷却“一枝独秀”,已经连续考了7年命题作文,也应该“换换频道”“换换胃口”了。二是外因。由于新材料作文具有公平性、选拔性和安全性的突出特点,近年来它在高考中已成燎原之势,尤其是2012年高考,17道作文题中有16道是新材料作文,诚可谓“祖国山河一片‘新’,命题作文成‘孤岛’”,江苏卷也到了“与‘势’俱‘新’”的时候了。

[支招]

1.指导。鉴于广大考生高中三年来做的基本都是命题作文,高三老师应强化对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在指导中应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新材料作文的题旨固然具有多元性、开放性,但它也是“画地为牢”,这个“牢”就是“材料内容及含意”。二是在“高下”上见功力。新材料作文有利于考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那么它判卷的分水岭设置在哪里呢?不在“对”与“错”,而在“高”与“下”,尤其是在立意、境界、情怀等的“高”与“下”上。

2.借鉴。高三老师可以把近年来高考中全国卷和各省、市、区卷中的新材料作文题目,连同“题意解读”、“高考佳作”一起印发给学生,让他们自主研读、揣摩和感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新材料作文有一个真切的感受,从而加以借鉴,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3.训练。对新材料作文的训练最事半功倍的办法是专项训练,而专项训练的着力点应该锁定在“立意训练”上,具体运作可以分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各位同学可将自己根据材料内容和含意能想到的立意一一列举出来,然后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立意。

第二步:各位老师可将本班每位同学的最佳立意收集起来,整合以后印发(或“投影”)给学生,让全班同学在比较中遴选出一个最佳立意。

第三步:高三备课组可将全年级每个班级的最佳立意收集起来,整合以后印发(或“投影”)给学生,让全年级同学在比较中遴选出一个最佳立意。

循序渐进地走这三步,其根本的出发点就是把广大考生对题旨的把握逐步引向精准、深邃、高远。

篇9

一、总体稳定

1.考试范围

从文字呈现来看,2018年《考试大纲》与2017年相比,考试范围与要求等方面没有变化,体现了高考的稳定性。

2.能力要求

2018年《考试大纲》在能力要求上仍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强调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强调语文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二、不变之变

(一)现代文阅读

1.论述文阅读

论述文阅读在2017年的高考中变化明显,我们以全国卷Ⅰ为例,可以看出以下两点:①选文和选项的长度变短,2016年选文1087字、选项50字左右(最长的59字、最短的46字),2017年选文863字、选项长度是34字左右。②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所变化,2017年新增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考点。

2018年论述文阅读可能会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现实生活等多个领域中选取阅读材料,选文及选项的字数可能与2017年一样。除了2017年已考考点,大家还要关注论述文的结构以及论述文阅读中的逻辑推断能力两个考点。

2.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7年全国三套卷既考查了小说,也考查了散文。形式上为一道“四选一”的客观题和两道主观题,赋分为“3+5+6”。

2018年,体裁和形式很可能会延续2017年考题形式,选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

3.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7年,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了非连续性文本,形式上为两道客观题(一道“四选一”、一道“五选二”)和一道主观题,赋分为“5+3+4”。

2018年可能会继续考查非连续性文本,但人物传记仍不可忽视,考查形式可能与2017年基本一致(可能取消五选二的选择题,变成好评改的四选一选择题)。内容方面,可能会考查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新闻、大家需要知道的新科学技术以及有关哲学、历史、文学、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2018年文言文考查形式上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可能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如何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侧重挖掘古代作品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2.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的考查2017年变成了一道“五选二”的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2018年可能还会延续这种形式(分值可能有微调,如由原来的11分变成10分),主观题会从更小的细节入手,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

3.名句名篇默写

2017年名句的考查成了两道小题,其中一道有两个空格、一道有三个空格。2018年可能会继续考查情景式默写,但是考两篇还是三篇,则要看命题人的随机选择,且分值可能略有回升(由5分变成6分)。无论形式如何,大家在复习备考时都要加强对名篇名句的理解。

(三)语言文字运用

这个版块“不变”的是成语、病句、补写连贯的考查,有可能“变”的有两道题:

一是“得体”题,2017年考查的是敬谦辞和客套用语,2018年可能不会再考这类内容了。如果保留此类题目,可能会从词语适用对象、范围等角度设题;这道题极有可能会替换为其他类型的题目,比如很长时间没有考过的句子仿写、变换等。

二是“逻辑”题,2017年对逻辑考查的考点是“准确”,但考查的角度是“逻辑推断”内容,如果2018年继续考查的话,可能会选择其他出题角度,比如从推理方法(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归谬法)的角度、从给出条件写出结论的角度,等等。

当然,也有可能把这两道题中的一道去掉,换成“小作文”的形式。比如给出一段材料,要求考生写出对该材料的看法;或者给出一段话,要求考生理顺这段话的思维流程等。

总而言之,语言文字运用这个版块一直以来是高考试题的“试验田”,每年都会有新的题型出现。但无论如何,考查的还是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方面的能力,这就为我们复习备考提供了方向,即只要我们把自己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提高了,考什么题也就无所谓了。

(四)作文

篇10

期待之一:继续体现思辨、文化、创新的理念。

占语文卷40%的作文题,理应在顾及高校选拔人才功能的同时,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助推器,为提升中学生语文素养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因此,我们期望2006年高考作文题,除继续体现《考纲》的要求外,应遵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较好地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方面更有作为,朝着“思辨、文化、创新”的方向继续不断前行,使得它们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依据,也构成师生应对高考作文的关键词、方向标。通过高考作文命题的牵引,为有文化积淀、写作才能和个性创意的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提供可能,从而改变作文教学中严重的“应试”倾向,为向“应需”转变积蓄能量。对作文考查自身而言,能够继续进行寻找“开放与限制、防止宿构与充分发挥写作水平的平衡点”的探索。

期待之二:自选材料、自定立童、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之路还可走得更彻底。

综观近两年的作文题,落实话题作文的四自政策的步子走得还不够大气。在自定立意方面,以2005年作文题为例,全国卷的“位置与价值”“忘记与铭记”,辽宁卷的“今年花胜去年红”,天津卷的“留给明天”,山东卷的“双赢的智慧”等,主题大多预设好,自主立意的余地不大,考生要做的只是在限定的舞台里,将动作做得舒展而优美。从自选文体方面看,浙江连续两年限定不能写诗歌,同样2005年的北京卷、天津卷、江苏卷、辽宁卷、湖南卷等对文体有较多的限制。其实,目前诗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地区的中考作文是早已没有排除性的文体。同时,近年的话题形式决定了除了写议论文,几乎没有别的选择,记叙文难以人手,说明文近乎缺席。见诸报端的考场作文,大多是文化性的议论文,便是一个佐证。

期待之三:话题形式和内容来一个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