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人员范文
时间:2023-03-14 03:3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工作人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下午好!
转眼,2010年的工作又结束了,我们迎来了崭新的2010。我来到隆兴社区也已经有两个年头了。两年多的农村工作经验,使我在思想、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有了全面的突破和提高,现将09年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通过利用空闲时间阅读报刊、杂志,收看新闻等,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思想上作风端正,在工作上作风踏实。从进入社区工作那天起,就告戒自己要顾全大局,服从领导安排,虚心向其他社区干部学习,踏踏实实干事,把工作摆在第一位,遇到困难挫折要敢于面对。
二、为了提高自己处事的能力,保质保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更好的为居民服务,在平时特别注意向经验丰富的干部学习。现在与刚走上这个岗位时相比,我在处理事情上成熟了不少,对一些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在处理问题时心中也有一套思路。同时,在工作量大、繁琐事情多的情况下,能根据轻重缓急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
三、以积极、端正的态度,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按时完成,从不拖拉,尽量做到“四勤”,即勤看、勤听、勤问、勤干。不断总结工作得失,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四、做好本职工作,充当领导助手。认真做好公共卫生和农村垃圾日常工作,及时动员并组织居民参加2010年合作医疗的筹资以及参合农民体检的宣传,配合做好创卫活动的宣传、摸底、走访、卫生清理等。与此同时,完成远程教育,隆兴简报,村级门户网站的管理和记录,配合做好信息化达标村,充分就业社区的创建等。
五、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作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不奢侈浪费、贪图享受,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居民对自己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
篇2
【关键词】城市社区 社区建设 社区工作人员 激励机制
社区工作人员激励是指管理主体在社区建设管理过程中,运用激励理论,有计划地对社区工作人员予以有效的刺激、引导与鼓励,以促进其内在心理变化,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和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
为了有效研究社区工作人员激励机制,我们将借鉴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通过调查访问发现,公司政策与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工作安定等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因素,一旦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非满意、又非不满意的中性状态,他将其称之为保健因素。
与此相反,与工作内容或工作成果有关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等,则会使职工感到满意。这些因素的改善可以使职工获得满足感,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激励作用,所以称为激励因素。
唐山市社区工作人员激励现状
唐山市从2001年开始正式启动城市社区建设,在社区队伍建设方面,12年间初步形成了由社区居委会、社区专职工作者和公益岗位人员组成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个案访谈的方式,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以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为基础,共采访50位社区工作人员作为样本,对影响社区工作者工作积极性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社区工作者的激励满意度实际情况,找出影响工作者积极性的激励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起社区工作者激励机制。
保健因素方面现状。结合社区工作者的实际状况,在这里我们主要调查了管理制度和日常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和工作安定等六个方面。
第一,管理制度和日常监督方面。目前,唐山市关于社区工作人员管理的文件,主要是2007年颁布的《唐山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在具体操作过程层面,各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实施细则,例如路北区先后出台了《路北区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和《路北区编制外用工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等文件,路南区则制定了《唐山市路南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这些文件从理论上可以保证对社区工作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但是在现实状况下,由于社区尤其是居委会职能定位不清、以及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规定流于表面,很难得到真正有效的实行。
此外这些规定中关于社区工作者职责和处罚的内容较多,而对于社区工作者权利的内容较少,或是因为经费或其他原因难以得到落实,这就增加了社区工作者心中的不公平感,使得他们在履行职责时其积极性大打折扣。
第二,工作条件方面。近年来,唐山市加大了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条件有了大幅改善。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部分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部分老小区配套设施先天不足,没有合适的场地建设提供给社区工作者改善办公条件。有的虽有场地,但相关手续繁琐,导致社区办公条件难以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新小区的开发建设上,建设部门在验收新住宅小区时,未能吸收民政部门和当地街道办事处参加,导致了街道办事处对开发商几乎没有制约机制,造成了一些新小区办公条件的先天不足。
三是与企事业单位及物业管理部门关系难于协调。部分企业为减少开支渠道,减少所属社区的经费支出和建设投入,致使一些单位型社区基础设施简陋。
此外,部分物业公司和房管、土地等部门对社区工作支持力度不大,由于缺少相应政策对共建事项加以明确,仅凭借与各单位之间协调关系,收效甚微,严重影响了社区建设和社区工作者办公条件的改善工作。
第三,人际关系方面。在访谈中我们发现这一项是大部分人表示满意度最高的一项。绝大部分人认为同事关系非常融洽,其原因在于:一是工作人员较少,相处机会较多;二是彼此之间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三是在工作过程中相互帮助增加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而在与领导关系中,大部分人也认为虽然在称呼上存在上下级的差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关系还是比较平等,不像公司一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大家在一起办公,遇到事情都是一起讨论,互相理解和支持,因此与领导的关系大部分人表示非常融洽。但是也有少部分人认为正因为社区工作人员间的关系过于融洽,反而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当同事或下属在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时,碍于情面,也不好意思直接指出或给予批评。
第四,薪金方面。从2007年起,唐山市社区居委会成员补贴标准为2005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80%,每人每月补贴1140元(市、区两级财政为每人每月缴纳养老、失业、医疗三险348元,实际上市、区两级财政为每位社区居委会干部负担1488元),社区工作人员月工作补贴扣除个人应缴纳保险后平均为940元。从2011年开始各区还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由区财政负责,全面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例如路北区从2012年开始,每名社区工作者和居委会干部的生活补贴从原来扣除个人保险后的每月979.2元,提高到每月1500元,增幅达到53%。应该说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待遇与过去相比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访谈中,被访者表示2012年唐山市的月最低工资已经涨到1320元,而职工平均收入则达到3588元/月,与之相比,他们的工资收入只是略高于最低工资水平,相较于平均收入则只到它的1/3,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甚至表示,这些收入还不如在外面做零工,别说养家,就是自己每个月还得紧着用,不然还要找父母要钱,这让大部分社区工作人员感觉其工作价值被低估,并对现有的薪金水平表示不满。在调查中,笔者曾问到:“如果你不得不选择离开社区工作这一行,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其中有35位明确表示是薪金过低,难以支撑现实生活。可见薪金已经成为影响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五,地位方面。关于地位问题,我们的调查中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你认为自己的工作重要么?”,二是“你认为社区工作者是份受人尊敬的工作么?”关于第一个问题,大部分社区工作者同意这是一份很重要的工作,但是在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中,大部分社区工作者并不认为自己受到了应有的尊重,由于受计划经济条件下亚社区的长期影响,不少居民将社区工作者仍视为居委会大妈的角色,甚至有居民认为当前进行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建设,完全是一种人力资源浪费,社区工作者由退休人员返聘就够了。此外,由于在亚社区时代,居委会往往被视作政府的“派出机构”、“准行政组织”,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各部门工作的操作层、落实层,到了现在,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相关职能部门许多仍保有这种观点,因此居民一旦有什么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找居委会,而职能部门参与、支持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很多社区代表居民反映热点和难点问题,往往得不到回复,这让居民感觉居委会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甚至对相关社区工作者进行漫骂,这都让社区工作者感到无奈。
第六,工作安定性方面。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工作安定”事实上是吸引许多社区工作者进入这一职业的最重要因素。虽然不论是《唐山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意见》,还是各区自己制定的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都明确规定要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人员予以辞退,但是事实上,基本上所有社区工作人员都能考核合格,因考核不合格而被辞退的人员很少,如果不是自己提出辞职,绝对大多数工作人员都能长期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
激励因素方面现状。结合社区工作者的实际状况,在这里我们主要调查了成就和工作的挑战性、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等三个方面。
首先,成就和工作的挑战性方面。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包含内容较多,粗略统计包括社会保障、民政、计划生育、文教卫生、城管、残联、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多项工作,虽然工作内容丰富,但是很多工作是由各职能部门指派下来的,需要按照预定程序完成,由于这些工作大多属于重复性较高工作,完成过程又相当琐碎,使得工作本身缺乏挑战性,社会工作人员个人的能力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在访谈中,笔者不止一次的听到社区工作人员反映:“天天都做一样的事情,什么清理小广告,开证明信,人口登记……,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真不知道有什么意思。”而在将工作结果上交给相应的职能部门后,各职能部门通常并不及时对其工作成果予以肯定,这极大地削弱社区工作人员的成就感。
其次,增加的工作责任方面。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社区工作人员都能很负责任地完成本职工作,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但是由于社区职能行政化趋向日趋严重,使得协助政府开展工作变成了必须完成的主要目标,加上各级对上边的要求层层效仿且层层加码,雪球越滚越大,压力越传越高,导致社区的任务越来越重,工作越来越多,社区工作人员受到过多的束缚,疲于完成各职能部门摊牌的各项工作,而它本身应该具有的自治职能则受到极大地削弱,社区工作人员难以自主地安排工作。此外办公经费的短缺也严重制约了很多社区活动的开展,再加上目前我国的社区建设是由政府主导进行,社区各项事务的决策权都集中在各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人员只负责相关的执行工作,缺少参与组织决策的权利。
最后,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方面。在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方面最重要两点是培训的机会和晋升的机会,而我们的调查也主要集中在这两点上。
近几年,唐山市民政局采取组织观摩学习、组织业务培训、组织考评活动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各区为了进一步搞好社区建设工作,也分层次、分步骤、多形式地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普及和培训,先后举办培训班20余次,受训人员达400余人,但是在访谈过程中也有不少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从未或很少参加任何培训。至于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虽然现在各社区鼓励工作人员参加,但由于大部分工作人员基础不好,也没有专门的培训辅导,因此很难拿到证书,再加上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奖励措施,因此大家参加的积极性并不高。
而在晋升方面,与目前正规职业相比,社区工作没有相应的职称序列和职业保障制度,普遍存在“有专业无职业,有工作岗位无职称序列”的状况,进而造成社区工作者向上升迁的通道极为狭窄,其职业发展体系的建立还有赖于权力机构的社会决策。而我们调查也显示了这一点,因此除非你选择参加居委会主任选聘或者公务员考试,否则不存在着晋升的问题。
完善社区工作人员现有激励机制的设想
笔者认为完善社区工作人员激励机制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考评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准确定位社区功能,注意政策的可操作性,在关注社区工作者职责的同时重视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对已有的文件和政策要认真落实,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及时加以修正和补充。考评作为社区工作者任用和奖惩的依据,在整个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制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从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标准、考核时间等多方面入手,建立起严密、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工作条件。每个工作者的工作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工作条件太差不仅不利于工作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因此,需要继续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各区应尽量落实相关文件关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定,同有关部门搞好沟通工作,不断改善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三是改善薪金待遇,强化精神激励,实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切实落实有关文件关于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的规定,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作要求、个人的工作经验、专业能力水平建立完善的福利奖金分配方案。完善社区居委会干部工资待遇自然增长机制,实现社区工作者待遇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提高逐年得到提高。
充分做好精神鼓励的文章,做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形成复合激励。充分运用情感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评判激励、知识激励、参与激励等多种激励模式,通过认可、赏识、表扬、通报、晋升等多种形式,加强同社区工作人员的有效沟通,切实关心、理解和尊重他们,从而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实现把“社区要为我做什么”的思考方式向“我要为社区做什么”的转变。
四是促进工作人员参与,营造自主、沟通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社区管理,创造一个自主、开放的环境。在管理中注意给社区工作人员一个弹性空间,有利于发挥其工作创新的能力,对他们的工作成果及时予以认可,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对社区居民进行积极的宣传,让居民重新认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约束各职能部门对社区的任务摊派行为,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自治的机构和场所。
五是完善社区工作人员培训和晋升制度,鼓励工作人员自我成长和发展。结合职称评定和绩效管理办法,以服务年限、学识水平、职业资格、工作经历、知识更新、实践成果和工作绩效为要素,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构建技术等级制度,完善社区工作人员晋升机制。并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全面培训体系,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篇3
你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的辞职申请书。
鉴于我个人的兴趣偏好和能力等原因的考虑,我已决定辞去在社区的现有工作以迎接新的挑战。辞职原由如下:
(一)我以为,三种情况不应辞职,一为用人之际,二为危难之时,三为无我不可,但,此三种情况我皆不属其中。此时请辞,合乎情理。
(二)当我认为自己不再胜任,不再适合的时候,我是不能容忍自己赖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的。于公于私我都不会。
(三)由于目前从事之工作,无法实现人生目标,体现人生价值,出于对理想的坚定信念,本着一颗奉献父母的热诚之心,本人现提出辞职申请。
(四)由于本人的性格与社区工作不相适应。多年来的自由主义让我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也许我的一些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于实际情况是不相融的。我有这种毛病,而且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矣。社区领导已对我有一些意见,奈何本人叛逆之心严重,对于一些不顺眼之事总是无法吞忍,于领导时时发生冲突,这可能是本人的幼稚与领导在职场上的成熟、老练的冲突,也可能是本人的过于超前与领导的安于现状的冲突。这些观念上的冲突早晚要酿出不愉快的事情来。为了避免和领导发生正面冲突,我决定提出辞职。
(五)再次,由于本人于在某些正式场合的社交能力十分愚笨。长期以来对俗世礼仪的漠视,不喜讲客套话、空话,更不懂讲奉承话行拍马屁之举,加上平时与普通朋友往来的随和与耿直,使本人在正式社交场合上显得十足的木讷与蠢笨,影响社区工作人员在正式场合下的形象。这一点可能成为本人今后工作中最大障碍。
在社区工作的五年里,不可否认,社区领导时刻关心我、教育我、帮助我、鼓励我,也常常语重心长的教育我:“年轻人应当有更远大的理想,更高的追求,不可好逸恶劳,不思进取,更美好的人生应当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等等。是你们在我的身边时时刻刻提醒着我,这让我的目光更加坚定,让泯灭的理想再次高远。值此辞职之际,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复,因为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们所给予的,每每思至此,热泪盈眶,捶胸顿足,黯然伤神。在此决定之前我百思不得其解,社区领导非常的关照我,此时正当我奋发图强,涌泉相报的时刻,却又为何非,!要离开我工作五年的地方??想着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时,宛如醍醐灌顶,我顿悟了!井蛙不可喻之于海,拘于虚也,秋虫不可喻之于海,拘于时也。我是应该投身更广阔的社会,接受更多的锻炼,学习更高深的本领,对自己,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真的明白了,谢谢领导。
本来我想在培养我的温泉社区这个环境工作终老,但是生活是残酷的,巨大的生活压力迫使我抬起头来,去遥望那碧蓝的天空,我想了很多,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每个月的开头,我会满心欢喜的拿着微薄的工资去还上个月的欠债,每个月的月中,我为了省钱会努力勒紧裤带,重复性的,每个月末,生活的本色就变成了借钱和躲债。我总是在希望工资会涨的,面包会有的,可我是不会坐在这里等的。要记得:龙入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啊。
佛曰:一枯一荣,皆有定数。小平同志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有资本才有主义。电视上也说:要致富,靠自己。所以,我辞职。
总之,再次感谢领导对我的知遇之恩,感谢领导的栽培,感谢领导对我的器重,感谢各位同事五年来对我的关照。我确信在社区的这段工作经历将是我职业生涯发展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此,对我的辞职给社区工作带来不便表示抱歉。
此番思量,慎重而清楚!
此致
敬礼
申请人:___
篇4
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查找,本人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1、学习劲头不足,理论水平不够。对政治理论钻研的不深、不透,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工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学距。
2、全局意识不够,服务意识不强。对班子成员提合理化建议不够主动,在服务意识上有待进一步增习强。
3、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有自我满足情绪。在工作作风上有时紧时松现象;工作标准不够高,不能从尽善尽美、时时处处争一流上去把网握。
4、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上做得还不够好。虽然能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做到廉洁自律。但有时有利用工作之便公款吃点、喝点的现象。
5、在履行职责,抓落实方面有待加强。有时有履行职责不到位,遇到问题绕道走的现象。开会讲得多、要求的多,主动扑下身子抓落实少。
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原因在于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深刻。主要根源在于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不牢固。主要症结是思想观念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成绩,改正不足,把握机遇,创新理念,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争取在2009年年底之前将存在的问题全部得到整改。
一是要把学习实践活动同自己的思想观念工作理念结合起来。带头加强理论学习,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破除有碍科学发展的旧观念,破除因循守旧的老规矩,以创新的观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相信群众、尊重群众、发动群众的基础上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树立强烈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新观念,大胆工作,对单位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团结班子成员一道,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去认真解决。要认真谋划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经常主动地与书记进行沟通协商,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及时研究、协商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创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社区工作的内在要求,在破除影响社区工作发展的陈旧观念和落后体制机制方面取得新突破;创新发展思路,增强履行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在坚定不移地推进“以质取胜”战略,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方面取得新突破;创新发展举措,在积极探索推动社区工作发展的新措施方面取得新突破;创新服务手段,在关注民生、重视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方面取得新突破;创新领导方法,在提高决策水平和执行力、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增强社区工作的创新能力、优化社区工作发展环境、打造和谐社区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是要把学习实践活动同“一个班子”、“两支队伍”建设结合起来。认真履支部成员的神圣职责,不断加强一个班子两支队伍建设,积极倡导和践行五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领导作风;正派廉洁的生活作风。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克服党建、业务两张皮现象,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为业务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和政治保障。努力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篇5
社区矫正是指针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这四类犯罪行为较轻的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个人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个人工作计划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司法局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201x年社区矫正工作计划:
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上级文件,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管理和监督。做好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督管理,日常报到、汇报、请销假等,进一步规范电话汇报制度,加强电话联系沟通,以便及时了解矫正对象的最新动态。坚持按相关规定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集中教育活动,坚持周汇报、月报到制度,积极组织其参加公益劳动。在坚持遵守制度规定的同时,根据矫正对象的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例如公益劳动和每月的交思想汇报表,如有个别矫正对象有特殊情况未及时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个别考虑,在给予机会的同时,也能从另一方面强化改造的思想。
二、采取多种形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促使其成为守法公民。采取培训、讲座、参观、参加社会活动等形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认罪悔罪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教育。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个别教育。建立对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悔罪、遵纪守法、学习劳动等方面表现情况的考核制度。尤其抓好矫正对象的入矫时教育,这样能为以后的矫正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继续广泛搜集各方面信息资料,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和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为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为社区服刑人员遇到的其他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目前招聘信息很多,但是没有工作的矫正对象也很多,平时继续多多观察留心,有招聘信息的及时通知没有工作的矫正对象,即使他们没有找到工作,也会心存感激,也会为以后的矫正工作埋下好的伏笔。
四、继续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档案资料的管理。建立专门的矫正对象档案资料库,为每个矫正对象建立个人档案,做到一人一档。认真对矫正对象个人档案资料进行管理、维护。根据区矫正办要求,做好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的日常录入、维护工作。有的矫正对象年限比较长,为了更好的管理,在平时保存好个人材料的同时,每一年结束时把当年的纸质档案材料做出来,一方面可以及时有纸质材料信息,另一方面也为矫正对象结束矫正时不用一下子做那么多的纸质材料,这样不仅及时掌握情况,也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便利。
篇6
一、采集。通过上门挂号、入户核查、日常巡查,控制好辖区内的基础环境。
我是主山社区第二网网格员,管辖范围涡岭村子,通过本身的上门入户,我对辖区内的工作环境有基础的了解,使居民对我们社区网格员的工作有了个初步的认识,并在每栋楼保举出一名热心担负楼栋长,方便以后在社区中更好地开展社区工作。
二、城市综合管理和情况。时常巡查辖区内的卫生情况状况,做好挂号与上报工作,和谐居民处置惩罚好邻里胶葛。组织辖区志愿者在人流量密集的进行文明开导运动,行人不文明行为削减了。
对辖区居民进行了文明创建鼓吹单的发放,楼道乱堆物的文明鼓吹,居民们开始自行清理楼道杂物。
篇7
二是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推动各县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社区创建经验学习交流,使示范社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广为人知、深入人心,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三是丰富社区民族工作载体。积极协调各方,主动地为示范社区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帮助示范社区不断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水平。充分发挥各自载体作用进一步加大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政策法规和民族知识有奖竞赛。加强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各民族群众和谐相处。广泛宣传、推荐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加强少数民族困难群众的慰问帮扶工作。扶持少数民族就业创业。进一步加强流动少数民族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
六、来信来访接待制度
社区统战干部要认真做好少数民族来信来访和接待工作,将少数民族反映的情况和困难记录在册,并报请有关部门视情况给予帮助解决,对因各种原因不能解决的应及时说明情况。
七、处理突发事件制度
社区要按确保一方平安的原则,及时处理本地区由于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事件,要及时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动态,配合有关部门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尽量在社区内予以解决。
篇8
本人是电信局下派两江社区驻村指导员**,回顾2016年的扶贫工作情况,总计如下:
一、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扶贫培训,认真领会和执行国家的扶贫政策,积极配合当地政府的扶贫工作,和其他工作队员一道走进社区每个贫困户家中,了解贫困状况和贫困原因,与贫困户一起制定脱贫目标和计划,帮助贫困户解决部分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帮助本人的帮扶对象——两江社区苏村的黎凤英贫困户在2016年脱贫摘帽。
三、协助政采集贫困户相关资料,建立贫困户档案,为政府对照八有一超标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四、作为后盾单位派出人员,深入双江镇的各村屯了解通信状况,向单位提出通信建设和改造建议。向荔浦电信局争取到80多万元资金,为双江镇完成了永吉村和永福村等6个通信建设项目,为当地贫苦村脱贫摘帽创造了条件。
2017年我将一如既往地服从组织安排,联络工作单位服务双江政府,认真领会新的工作标准,继续深入农村走访,帮助当地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
荔浦电信局下派双江镇
篇9
通过对我国司法社会工作者对社区服刑人员介入矫正问题的?F状分析,了解目前我国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以及司法社会工作者介入其中的瓶颈,本文将结合专业知识,提出有效对策。
二、社区服刑人员生活现状
目前大部分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适应状况良好,但还有一部分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状况不理想,主要面对以下困难:
一是社会歧视。传统的监狱矫正模式把犯人带出正常的社会而置于异样的社会,却希冀他们在释放后能适应社会,顺利的驾照社会,这显然是一种悖论[1]。与监狱服刑人员比,社区服刑人员具备自身的优点,即具备犯罪情节较轻微、确有悔改变现等,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受到来自社会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歧视。
二是就业困难。据统计,95%以上的社区服刑人员从事的是“六无”职业,无固定场所、无固定雇主、无固定服务对象、无固定劳动关系、无稳定收入、无社会保障的小规模经营的就业方式[2]。文化素质不高、职业技能欠缺使社区服刑人员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无任何优势可言;传统文化对有过犯罪经历的人的偏见更使社区服刑人员面对工作问题雪上加霜。
三是家庭拒绝。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在血缘或姻缘的基础上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建立起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信任感、亲密感。信任他人的意愿取决于他们的亲密感[3],部分家庭功能不完整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家庭支持功能显得弱。
四是学业中断。在社区服刑人员中有因犯罪而中断学业的,这不仅使青少年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的平台,极容易受周边不良群体和环境的影响,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五是同辈压力。社区服刑人员不仅面对着来自工作、家人的压力,还面对着与自己年纪相仿交往较为密切的同辈群体的压力,甚至那些与他们不认识,但由于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点的陌生人都会给社区服刑人员带来压力。
三、司法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的瓶颈
(一)社会工作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政府已经明确提出社会工作的明确发展目标,即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培养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工作整体发展水平不重影响了司法社会工作者对社区矫正领域的介入效果[4]。公众认可度低、社工专业技巧不成熟、社工职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都是司法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的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困难。
(二)社区矫正的相关政策不完善
社区矫正的立法化,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刑罚结构合理化,给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发挥提供更大的空间,将促使非监禁刑罚执行考察落到实处[5]。但是社区矫正的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细化成熟。比如,社区矫正机构缺乏执行强制权,此外,社区矫正机构的定性也有待商榷。社区矫正相关政策的不完善就会给司法社会工作者带来阻力,比如各个工作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互相推卸责任,沟通协调等问题严重影响司法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进程。
(三)司法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不同步
司法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心是为案主提供服务,要求司法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具备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具备必要的法律素养,更重要的是深入社区矫正人员生活的社区环境。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司法社会工作者的必备素质,目前我国内地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成为社会工作者,专业知识与实务能力脱节的情况普遍存在。
四、司法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的对策
(一)明确司法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分工
社区矫正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的综合性较强的工作,社区矫正小组的构成还包括社区矫正官、社会志愿者等,他们共同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落实。司法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总体负责人的指挥下,在合理运用的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社区矫正工作,直接接触案主,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以及社区工作对案主进行帮助。此外,司法社会工作者还要采集社区服刑人员的相关信息、统计数据、制作台账,记录矫正过程日志,及时向社区矫正官反应情况,提出有利于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的建设性意见。
(二)司法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第一,遵守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守则,提高专业素质。司法社会工作者,首先要遵守基本职业守则,热爱社会工作职业,忠于职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感。此外,还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如助人自助、价值中立等。其次,要学好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为后盾。再次,熟悉实务程序,将专业知识运用到社区矫正实务中。最后,对司法社会工作者更高的期许,即从社区矫正实务中汲取专业营养,进行社会工作理论或社区矫正模式的创新研究。
第二,明确社区矫正的性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如何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在犯罪改造方面的特殊作用,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制度已经成为迫切需要。司法社会工作者应了解社区建设的发展和现状,如社区的文化建设、人口特点、地理环境、资源配置、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情况。在此基础上,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创设良好的社区环境。
第三,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意识。司法社会工作者与社区服刑人员的接触最为直接,更容易总结实践经验,提出创新性看法。司法社会工作者要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稳定大局的立场出发,在保障人权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积极大胆的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推进社区矫正的本土化发展。
(三)积极探索司法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的方法路径
首先,司法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参与社区矫正政策的制定过程。社区矫正政策的制定直接关系到社区矫正制度的执行,制定政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政策质量。司法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社区矫正政策的制定过程,能够更好的提出解决社区矫正有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其次,加强司法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领域工作岗位的设计开发工作。司法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矫正需要相应的工作岗位。目前,社会工作者主要在城乡社区开发的社会工作岗位,如社区服务站、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等,司法社会工作者的岗位更是处于可有可无的不确定状态,有待政府的介入,为司法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提供可靠稳定的平台。
最后,为司法社会工作者提供平台,稳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以建立部分社会救助外包制度,招任司法社会工作者,加紧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使司法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司法社会工作者的职业也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可,为司法社会工作者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
篇10
第一条、为规范社区工作人员的管理,充分发挥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区工作人员由社区党支部负责进行日常管理和考评。考评以社区工作分工为依据。
工作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党务工作者、社区委员、社区劳动保障和医保协管员、社区低保管理员、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各级下派驻社区工作人员。
第四条、工作人员服务的基本准则:
一、恪尽职守,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开展工作,并严守工作纪律,保守工作秘密。
二、诚实廉洁,不得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作有损社区声誉的行为。
三、工作中应做到求真务实,为居民群众服务要尽职尽责,态度和蔼,文明办公。
四、社区工作人员必须服从工作安排,认真完成交办工作任务,如实汇报工作成果。
五、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发展社区经济,造福居民。
第五条、社区工作人员必须严守工作纪律,不得无故缺勤旷工。凡是有特殊情况需请假者,两天以内由社区主任审批,超过两天,由社区主任审批同意,报街道办主管领导审批;同一社区原则上同时请假不得超过两人。
第六条、社区执行签到制度,每天早上和下午上班时间,工作人员必须在签到表上签名并注明时间。
第七条、社区执行轮流值日制度,每天安排专人值日,负责电话接听、接待居民来访并做好记录。
考评
第八条、社区实行季度述职评议考核制度,通过个人述职、居民测评、领导评价综合评定。季末时,社区工作人员自我述职后,采用社区考评与群众评议相结合方式进行考评;考评结束后,将社区工作人员考评结果予以公布,接受党员、居民监督,并上报街道办。
第九条、考评工作由社区党支部负责组织实施,召集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楼长,驻地单位和小区代表等进行群众评议。每季末进行考评。
第十条、社区工作人员考评标准分为:优秀、良好、不合格三个等次。
第十一条、季度考评连续两次不合格的,经社区批评教育拒不改正的社区工作人员处理办法:社区党务工作者由社区党支部进行撤换和补选;社区委员按照《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进行撤换和补选;其他工作人员的处理由社区写出书面报告,上报办事处或其派驻单位。
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