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3 09:06: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1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模式探讨

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一、确立阅读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学生个人,而不是我们教师。近来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老师经常根据教学参考解读文本,然后再向学生灌输,以为这是最权威的解读,也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捷径。其实,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这只是老师的阅读,而不是学生的阅读,更不是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更新观念,必须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要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我建构,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关系学生终生的一件大事。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学习,从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书本的学习,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与合作学习,然后把收集到的资料、书籍等加以整理,进行专题阅读活动。如在《颂春会》一课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由教师的鼓励诱导逐步到学生自发搜集关于春天的资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分别阅读了有关咏春、惜春以及其他描写春天的诗词文赋,然后合作交流《春》、《燕子》、《报春花》等美文名篇,以及《咏柳》、《江南春》、《早春》、《春日》等优秀古诗和更多的有关春天的童谣、妙语佳句等。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阅读,积累内化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且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力量和乐趣,感受到自主合作成功的喜悦,也提升了学生合作、交流、协调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从小培养兴趣,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不尽。小学语文教材里,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占了大部分,这些课文写人、记事、绘景、状物,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精练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文章里生动的记叙和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在脑子唤起相应的形象,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这时,他们就会被形象的画面所吸引,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界;他们就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阅读当中得到乐趣。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十分尊重、爱护和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作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来抓。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朗读是一种最常用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很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也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获得思想的熏陶,又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传递,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能只用一种形式、一个腔调,要想办法让学生对朗读怀有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课文不同的体裁,分门别类进行朗读训练。如童话,我采用让学生表演课文的方式讲故事;在学习散文时,我采用配乐朗读的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到如诗如画的场面;对人物对话较多的文章,我采用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比比谁读得最精彩,比比谁读得最有个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常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交融的氛围,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能全身心地投入,从内心真正感悟到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受到心灵美的熏陶。同时在教学中我采用领读、范读、赏读、赛读、表演读、诵读、自由读、配乐朗读、评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个性,展示朗读的天赋,更加喜欢朗读,从而培养起阅读课本的兴趣。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贵在改变过去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篇2

语文,承载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也从根本上体现着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即西方人重逻辑和实证,而东方人(中国人)重感悟与直觉。小学语文教学不是要教学生关于语言的知识,让他们去谈论语言,而是要帮助他们形成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更应强调学生在自主阅读、感悟时学习体验祖国的语言文字。而这种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精华,又深层地体现着汉民族的思维方式。

“涵泳”的本义是指鱼鳖之属深潜于水中游动。南宋大教育家朱熹提出了以“涵泳”为中心的文学理论:要真正认识,理解文体,必须全身心的投入文本进行感受和体验。现在的所谓“涵泳”就是指读书时细致入微的体验感受,持久反复的细心玩味,深刻体会文中的意趣。朱熹的“朱子涵泳读书法”对后代影响深远,对于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在读中涵泳

“读”是指朗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叶圣陶谈到阅读教学时也强调:“阅读总要‘读’,因为读得好,可以深刻的表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可见,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读”是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反复朗读时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人教S版三年级的课文《庐山的云雾》情辞动人,赞美了庐山的秀丽,云雾的神奇,千姿百态。其中云雾的神奇,瞬息万变,千姿百态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情辞喷涌,震撼人心之处。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到庐山云雾的神奇。文中“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生活常识自然而然地领悟其意义,被作者生动、巧妙地比喻所深深折服。作者四个比喻连用,充分再现了庐山云雾的特点。学生通过一次次的朗读,深刻体会到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就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感的震撼,心灵的洗礼。体味到文章所蕴含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品味到大自然的神奇。就这样,课文中的良好语言滋养了学生,使他们不断吸取良好的语言素养,优化自身的语言,使语言变为自己的工具。

“还我朗朗读书声”,对于课文中文字优美,情感强烈,意境深远的精彩文段和重点章节,务必指导学生真正“读懂、读好、读透”。朗读到位,学生自然涵泳于课文的示范语言之中,其乐融融矣!

二、给学生充分读文本的时间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的一切设计都应围绕“学生与文本接触”这个中心来进行。在教学中,老师既应以文为本,又应以人为本,引导学生积极解读文本,质疑文本。即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和文本之间展开对话,学生只有对阅读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课堂上才能行之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文本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文本中滋滋有味的涵泳,吮吸甘露,达到“润物细无声”之功效也!

三、品析词句,在品中涵泳

“品”是指品词品句。吕叔湘先生说:“语言之妙,妙不可言”。阅读时,我们要能品出文章中传神的字字句句,获得与文本整体不可分割的意义功能,而不能停留在词典的意义上去理解。解释文本的语言,因为融入文本中的语言总是超越词典上的含义。比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在词典里是一个名词,但在诗境中却发挥了动词的功能。所以,语文老师要具有超越词典的意识,尽可能地启发和调动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真实的经验,使学生把语言文字变成自己的东西,又要把语言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因为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找到语言的真正意义。

人教S版三年级的《山雀》这篇课文讲述了动物间团结互助,以及人与动物间的关系。作者运用“偷偷”。词典中“偷”的意思是把别人的东西运用不正当的手段变为己有,而文中却发生了延伸,不让他人或动物知道,突出作者怕惊动小山雀,而行动十分小心。通过认真品味,就会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神秘关系,感悟到作者对山雀的喜爱。

四、在议中涵泳

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失;改善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把握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视度不高,很多教师会觉得阅读仅仅是为了写作,认为阅读仅仅是一种手段,导致很多教师把阅读课当成写作辅导课。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阅读教学质量普遍较低,下面是笔者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缺失问题

(一)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主要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教师进行阅读指导之前,首先应该深入理解、剖析具体的课程内容,使课程教学形式更加偏向于互动性、对话性,这种教学方式更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更加深入的理解、学习阅读内容,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较高的合作意识以及社会互动意识。但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很难跟上新教材的脚步。有的教师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仅仅是让学生识字、看书,并没有注重阅读内容,也没有进行互动性、对话性的阅读教学模式。

(二) 阅读教学缺乏个性

实际上,阅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包括想象、记忆、感知、意志、兴趣、思维以及情感等很多心理活动,通过这些心智活动,学生主体可以和读者进行心灵对话,在情感上进行交流,汲取更多的精神文明营养,积累更多的知识。每个学生个体的心理素质、认知水平以及个人经历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区别,因此即使是相同的阅读的文本,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实际上也就是指阅读的个性化。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新课程中提出了个性化这种新的阅读标准,觉得阅读应该属于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应该受到教师固定教学方法的局限和束缚,也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代替学生进行个性化思考。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普遍都不是那么注重阅读教学,完全忽略了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也没有指导学生正确的个性化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会感觉非常枯燥、乏味,认为阅读课可有可无,这样自然会导致阅读教学的成效低下。

二、 进一步完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 调动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兴趣是每一个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后,可以使学生更加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后,才会有动力继续进行阅读学习。上课前,教师一定要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自主、独立思考,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例如,学习《黄山奇石》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话题,让学生们学习这篇课文后自己担当一次广告设计师,根据黄山的特点写几则具有特色的广告语,使更多的人了解、向往黄山。往往像这种话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多,很多学生会觉得很有趣,参与积极性会比较高。

(二) 实现个性化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千万不能采取统一的阅读教学方法,也不能抱着使所有学生都可以成为优等生的想法,而是应该确保优等生和后进生能够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提高以及发展,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使不同爱好以及不同语文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当然,在阅读教学中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直接代替学生的个人阅读理解,应该让学生可以在各种情感活动中有进一步的理解和体验。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突破那些条条框框的局限性,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体验语文学科的魅力,追求真善美,实现个性化阅读。

(三) 阅读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和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更好的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新课程中,很多课文都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还有作者对于某个时代的独特感受。比如,《金色的鱼钩》、《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以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都是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代表作。这些作品反映的时代和现代小学生差距可能比较大,文章写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也相差很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很难亲身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在讲解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向学生讲解一些旧中国的社会背景知识以及旧中国人们的贫困生活,更学生更好的了解在过程中的艰苦,这样才会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 进一步延伸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的书籍非常有限,而且小学生的个人生活经历也比较有限,因此有的学生很难理解阅读文本。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小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的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引导学生超越课堂,走向更为广阔的视野,使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阅读教学,明确(下转第152页)

(上接第147页) 阅读教学的缺失,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早就为我们指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所以,学生的“自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追求,学生“自能”的程度应该是评价学习成败的关键。那么该如何利用我们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来实现学生的“自能”呢?一、自我质疑自我质疑的基础是发现问题。要质疑,首先必须发现问题,如果发现不了问题,质疑又从何谈起?让学生自我质疑,就是从教学的基本环节入手,尽可能彻底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着意培养他们独立寻求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自我质疑这一步骤,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并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一)阅读课文。要发现问题,首先必须认真阅读课文。

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阅读方法,并在阅读的范围和深度上提出明确的要求。一般地,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要“通读”课文及其一切助读性文字,如提示、注释等,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学重点”一定要仔细阅读并熟记于心,要在获得对全文的总体印象并明确学习重点的前提下再去钻研课文,直至把课文“读通”。要求并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运用圈点勾画在课文上做读书笔记,自觉的学习、吸收课文中的有关知识,主要是字、词方面的语言基础知识和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有的须摘录整理在笔记本上。

(二)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课文比较浅易,学生感到无疑可设,提不出问题来。其实再浅的文章,只要深入进去,总能找出许多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激励学生深入地钻进去。与此同时,结合示范,介绍一些探赜索隐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逐步学会领略课文中常有的“看似寻常最奇崛”,表面平淡无奇,实际匠心独运的妙趣。另一种情况是有些课文既深且广,可能使学生疑窦丛生,反而不能一下子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预料在先,在备课时就要排出可能直接影响学生读通课文大意的难点,指导学生把握重点,课堂上则要引导学生集中“攻坚”,为学生独立探索打通道路。

(三)表述问题。为了征得别人同自己一道探讨,求得问题的解决,须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明白地表述出来。教师在这里必须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培养学生准确表述的能力。这一问题必须花大气力,可以通过说、写、纠、改等方法使之表述得当,语言规范。

转贴于

二、自我解答

这一个步骤是指组织学生一起讨论,集思广益,共同寻求“自我质疑”中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解答,这不仅能直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论辩是非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遇到难题找老师的依赖心理,增强他们独立自主意识。自我解答也是最能体现课堂教学特征的一个步骤,因为课堂乃是师生集体从事教学活动的场所,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地要发挥其集体优势。在这一点上,自我解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研讨观念、团结协作攻关精神,有助于形成互竞互勉、民主求实的良好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说,自我解答在自我质疑时就开始了,质疑人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实际对解决问题已经做了十分艰辛的探索和力所能及的尝试。

因此,一般质疑人自然也是第一解疑人,而到集体讨论式的自我解答时,质疑人往往担起第一发言人的任务。在进行自我解答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在于精心周密地组织安排,或直接开展全班性的大讨论,或先小组讨论,后筛选出质量较高的,再在全班大讨论。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提倡各抒己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参谋”,相机诱导。还要当好“裁判”,对讨论的结果要拿出主导意见或作出可供学生参考的结论。有时,为了将问题引向深入,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作适当提示、诱导,让学生在深层的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自我测试

我们在这一评估工作上彻底打破了历来考试为教师所包办的传统,而采取学生自我测试的方式,题目由学生自己拟,答案由学生自己做,评分也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做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直接培养学生自我检测的能力,这是“自能”不可缺的一个方面。其次,变考试只是对学生学习效果作评估的单一功能手段为多功能手段,即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评估功能外,还具有巩固和深化知识、培养迁移能力之功能等。第三,可以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增强其学习能力的自信心。

在自我测试中,教师着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组织和指导工作:(一)指导拟题。这一教学行为要通过常识介绍或举例示范,使学生逐步掌握拟题的基本方法,并通过一定的训练,使他们能拟出切实可用,具有较高效度的试题。

(二)组织拟题。组织拟题工作可以这样进行:1.容量大、难度高的试题的拟设可化整为零,分工到组。2.教师要对学生的拟题加以选择,重新组合,必要时做一些修改或补充,以形成一份完整而小型的测试题,一般适用于五分钟上下的测试。

篇5

一、朗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语言是一种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学生默读、教师讲解等。朗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从而把语言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

二、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此外,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和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辅之以朗读这一重要的声音因素:使几种器官并用,就可以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这样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如前所述,学生语言发展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内化”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读,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文变为身内之物,并积少成多,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他又指出:“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四、朗读可使学生受到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篇6

【关键词】小学教学 语文课堂 预感培养

一、以“读”为本,朗读中增强语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这都点出了读的重要性,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培养情感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式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停顿、节奏、重音、格调、揣摩语气的不同与变化,体会思想感情,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景等,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产生真切的感受。如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我在范读课文时,声情并茂,并加上抑扬顿挫的语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在无形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詹天佑》一文时,其中描写詹天佑心理活动的句子,应着重进行重音的指导:“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学生在深入体会句子的含义后,教师再作朗读技巧上的指导,无疑对学生起到了引路的作用,学生能用朗读更好地表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二、揣摩词句,对比中训练语感

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有些词句对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抓住这些具体有感染意义的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细细体会,学生的语感就会不断地增强。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里有这么一句话:“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在指导理解时,我抓住一个“堆”字问学生:“堆”是什么意思?追问:能否把它换成“摆”?学生思考后说不行,并体会到“摆”是一个挨一个地放,而“堆”不仅有摆的意思,而且是一层撂在另一层上面,说明数量的多。这么多的花圈又说明了什么?说明送花圈的人多,送花圈的人多又说明了什么?说明鲁迅先生得到了许多人的爱戴。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不但加深了同学们对这一句话的理解,体会到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爱戴和深切怀念的感情,培养了语感。

三、想象画面,感悟中培养语感

篇7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主动与文本作者形成对话、交流的关系,以引起共鸣、产生感情,从而达到阅读活动真正的目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呢?

一、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阅读活动应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它需要读者自行理解、体验、感悟这种“寄托若干意义的符号”。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应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应留给学生自主的阅读权利,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原文上,并以其原有知识结构为底座,独立地进行不同层次的读,在读中积极思考,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一个目标一个台阶式地前进,进而完成全程阅读。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秋的原野》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反复通过不同目的的“五读”(读通、读懂、读好、读熟、读深)完成课文学习。在“一读”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朗读课文,对不认识的生字作好记号,然后利用工具书或学习小组自行来解决生字,也就是说:“一读”重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上下功夫。在“二读”时,学生边读边带着问题思考“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进行描写,突出了秋天原野美的特点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在读书的过程中,既要动口又要动手的良好习惯,通过边读、边勾、边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由于有了以上的理解,学生在“三读”环节中就能深情地读,渐渐地进入了“读熟”这一学习环节。此时教师就让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也可以朗读全篇课文,最后让学生进行展示读、挑战读,使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上一个新的层次。总之,把自主阅读的机会留给学生,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重要保证。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批注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喜欢“人云亦云”,不敢提出或不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显然不利于个性化阅读。而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对课文语言文字、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的感知,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批注就怎么批注,具有很强的阅读自。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了个性品质的发展,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需要。如: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当读到“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到达了洛阳”时,我让学生回答从“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什么,学生谈得很好,有的学生从孔子的意志品质方面进行理解;有的从用词的准确性方面进行理解;有的学生还从这个词中进行想象,把孔子一路走来所遇到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描绘得的绘生绘色,让人感动。

三、激发学生在阅读中质疑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发自我思维,这是阅读活动的最高境界。作为阅读引导者,教师要设法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产生疑问。实际上,学生发现的问题越多,越能帮助他们深刻地理解文章。当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较高层次或较有价值的问题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他们,区别对待,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给予解答。这样,让优等生“吃饱”,让中等生“消化”,后进生“解渴”,做到“上不封顶,下能保底”。在质疑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解答、坚持训练,学生们就能逐渐学会质疑问题,学会自主探究,阅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如学习《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质疑来理解“一阵沉默之后,一位小男孩颤抖地把手举起来,然后放下去又举起来”这句话。在质疑时,有的学生抓住“颤抖”一词提问:小男孩的手为什么会颤抖?有的学生则围绕小男孩的举动质疑:从举、放、举说明了什么?也有学生根据整体发问:从小男孩的举动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等等。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深刻地理解了文章,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应多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

四、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读者与文本的相互作用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贯穿了整个阅读活动的全过程。情感的不同、经验能力的不同,使学生对文本必将产生多元解读。阅读活动只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允许学生带着个人情感去表达阅读结果,就有可能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效果,就有可能超越文本,产生出新的阅读创意,拓展出新的思维空间,从而提高阅读质量。比如教《一株紫丁香》一文,让学生读“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汇报朗读时会出现不同的朗读效果,有的学生将“时时”重点强调,“因为老师每时每刻都把我们挂在心上”;还有的学生将“挂牵”重读,其原因是他读到此句时想到了教师最关心他的一件事。由此可见,当学生的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后,学生就会饱尝个性思维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自己的自主意识,发挥自己的个性创造潜能。

篇8

一、在主体实践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所谓“引导”,其实是教师走在前面,学生跟在后面。新课程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让学生在前面探和闯,让学生打头阵、去尝试、去发现。遇到确切的困难时,教师才在后面“指引”。如教学《鸟的天堂》时,生:“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这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仿佛”呢。我先肯定学生读书真仔细,发现问题能及时提出来,并问“仿佛”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在这一句中用“仿佛”呢?学生沉默。这时我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仿佛”这个词语写出了什么?生:我认为当时有鸟儿在扑翅膀,但作者注意去看时,没看到鸟,不能确定是否真的有鸟,所以在这句话中用了“仿佛”。生:我认为这一句话中用上“仿佛”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当时真的有鸟在扑翅膀,但作者注意去看时,却没看到鸟,不敢确定是否有鸟;另一种可能是当时鸟儿都在巢里栖息,作者听朋友介绍后,渴望见到鸟,以致于耳旁传来了鸟儿扑翅膀的声音。这一句话中用上“仿佛”,其实也反映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反映了作者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中,学生的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学生以积极主动态度参与探究,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在问题情境中萌发自主探究意识

探究性阅读从学生的“问”开始,是一种问题质疑式学习。探究的问题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均可,但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和现实生活创设一种开放性的、富有意义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情境,在有启发的条件下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有了问题,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自主地、能动地阅读,实现语文再创造。

如:在《狐狸和乌鸦》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阅读乌鸦为自己的孩子找到肉,站在树枝上高兴的情景,然后直接阅读课文的最后一节,学生惊奇地发现,原先乌鸦准备喂自己孩子的肉被狐狸叼走了。于是,自然而然地在心中产生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乌鸦的肉怎么会被狐狸叼走的?而这一结论的得出恰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学生急不可待地阅读课文中间部分之后才恍然大悟。乌鸦喜欢听奉承话,上当受骗的教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的重点也在统领全文的悬念中不攻自破了。

三、在课外延伸中释放自主探究潜能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把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在学习课文之前、之后,教师应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去调查、实验,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要为解决新问题而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取舍、加工、重组等,这样可以充分释放学生的探究潜能,并能使课堂学习“活”起来。“拓展式阅读”就是能释放学生自主探究潜能的主要学习方式。如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为了理解句子:“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在此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举出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战争事实数据或者图片,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在交流了众多关于战争的残酷事实之后,学生就知道了“罪恶的子弹”是怎样威胁“和平之花”,也知道了“和平之花”为什么如此“娇嫩”?在课堂拓展学习的基础了,理解起文中的句子就显得容易得多了。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误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课堂呢?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回归生活、充满人文关怀、充满生命活力、问题探索、知识魅力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健康地去接受社会的选拔和挑战。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之需。

时至今日,课改的推行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年。《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目前的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以往一味追求分数,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教师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但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走入课改的误区。

误区一:在强调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同时,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的教师也许是怕落入烦琐分析,牵着鼻子走的窠臼,有悖于课改精神。以至于在阅读教学中,为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就让学生质疑,然后老师选择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发表见解。结果整堂课上让学生忽前忽后地找出有关句子,谈体会,有些体会认识肤浅,谈得并不到位,教师也不敢深作引导补充。结果教师在课堂上几乎成了一个摆设,学生的理解训练、朗读训练都不到位,该掌握的没掌握,缺失了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其实,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指导是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的关系。“教师指导”的着眼点是“学生自主”,而“学生自主”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指导”。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深刻地揭示了教和学的辩证关系。教师不教,学生就不可能获得“不需要教”的能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自主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基本方式,既要防止“一讲到底”,又要防止“一议到底”。不要谈讲色变,当讲不讲,当挖不挖,该讲的内容还是要大胆地讲,如对课文背景的必要介绍,对学生经过议论仍无法解答的问题的讲解,对课文必要的总结等等。但讲要有的放矢,要少而精,要具有启发性,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误区二:在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同时,忽视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推进,现代化装备越来越多地进入了课堂。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不断升温。无论是在大型、中型,还是小型的教研课上都可以看到,执教者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不可否认,绝大多数课件制作精良,那优美的色彩,迷人的动画,与教材相配的音乐,令人折服。对于广大少年儿童来说,这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的确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一些抽象、枯燥、陌

生的东西,经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重点迎刃而解。

可是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有些课堂上,教师成了课件的奴隶,他们只是熟练地操纵着鼠标,心里默念着下一步要出示哪个窗口,将要给学生演示什么,却不能细细地倾听学生的发言,作出准确及时的反馈;学生就在课件的提示、老师的串讲下完成了对课文的学习。这样的课,过多地用演示型课件图解课文,影响学生通过想像和联想来解读课文,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剥夺了学生自己感悟语言文字的机会。因此,我们在用好多媒体的同时,更应通过形式多样的训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误区三:在珍视学生创造性阅读的同时,忽视了对文本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于是,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要学生敢于说,乐于说,也不管学生说得正确与否,感受正确与否,就一律说“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行! ”……老师不敢再用“否定词”。

一位教师在教学完《狐狸和乌鸦》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一位学生说:“我认为狐狸真聪明,他开动脑筋,想出了好办法,吃到了肉,我喜欢狐狸。”对于这样的感受,教师觉得很有新意,当即大加赞扬。但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这位学生的理解尽管是自己独特的感受,但偏离了文本主旨,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悖,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在珍视学生独特见解和感受的前提下,一定不要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文本的人文内涵。

误区四:在追求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忽视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培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语文的听说读写几个内容。若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要从阅读教学开始,通过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文学知识,提升写作艺术和写法,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引起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成为教师极为关心的热点问题。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一、激趣阅读

如何让学生能够对阅读产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首先对学生进行激趣教学,让他们对阅读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了。我们可以考虑在导语上下工夫,能够达到开课就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松鼠和松果”时,用图画把松鼠和松果展示出来,问学生谁认识?学生回答不一,然后我就让他们读课文,自然引入教学,学生就会极感兴趣地阅读课文。还可以借助一些形式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可以利用游戏、竞赛、表演进行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教学效率就会得到提高了。

二、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

有了好的阅读方法就会加快学生阅读的速度,更会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指导阅读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入到阅读学习境界中。比如边读边想法:让学生在读的同时想相关的问题,“学而不思则罔”,只有思才能分析问题,才会阅读。教师要布置较好的阅读问题,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能力。还有联系上下文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要解决很多字词句的含义,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吃透教材,理解文章的思想艺术。还要走进生活:小学生的阅历和知识水平,特别是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弱,他们对文章的丰富内容很难理解,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体验,就会更好地理解文章意义。总之,方法很多,需要我们教师要多授给学生阅读方法,加快他们阅读水平的提高。

三、强化训练,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