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大关系范文

时间:2023-04-03 16:21: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论十大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论十大关系

篇1

当下农行改制正进入关键时段。在农行半世纪曲折发展的历史上,今天的改制与以往大不相同。―方面,农行通过公开上市发行股票,即将成为一个真正的产权明晰的股份制公众公司;另一方面,农行重新提出服务三衣的战略定位,提出富有前瞻眼光的“蓝海战略”,对于农行而言,实属里程碑式的战略转型,其对于自身发展和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自不待言。近两年我已经屡次论及农行改革中的战略定位、内部治理和风险控制问题,今试综论农行改革与发展的十大关系,以期抛砖引玉。

农行在未来战略定位中应平衡好国家战略、企业社会责任与农行企业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就其特殊性而言,农行在所有国有商业银行中被赋予特殊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担负起助力农业产业化转型、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增长之义务和社会责任。这是国家战略,在此次改制上市过程中,农行履行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是所有行动之前提。但就其一般性而言,农行与其他所有银行一样,都是商业性股份制的金融机构,在它上市之后,要为股东负责,为所有者负责,它既要承担其社会责任,又要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要为股东带来相应的收益与回报。这是农行作为一个公众公司的题中应有之义。农行在改制中应将这两者进行巧妙的平衡,不能顾此而失彼。高调强调农行服务于国家战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当然是应当的,但是还要同时强调农行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的自身发展,强调其作为一个股份制商业化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行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应对自身的比较优势有清晰的认识,处理好保持传统竞争优势和开拓新的竞争优势的关系。农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的突飞猛进,已经成长为中国县域金融的主力军,在县域经济这样一个层次上,农行占据无可争议的竞争优势。农行在县域经济中,对极具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非常熟悉,彼此构建起相当牢固的合作关系,信息充分,网络健全,金融产品丰富,其他金融机构罕有匹敌。近年农行提出“蓝海战略”,也是将未来农行战略中心置于县域,着力打造中国县域金融服务的核心军团。同时,我认为从农行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农行还要开拓新的竞争优势,以动态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比较优势,将自身的竞争优势向其他领域拓展,在一些产业中占据战略优势地位。深入挖掘并稳健保持传统竞争优势,谨慎拓展并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农行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农行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应处理好三农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平衡关系。既要强调服务三农的重要性,在资金、人力资源、机构设置等方面对三农业务有一定的倾斜,又要强调三农业务与其他领域业务的平衡发展。现在农行已经在全国推广三农事业部制,这种独立的三农事业部制在世界其他国家已有成功之先例,其优势在于保持三农业务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和财务上的独立性,使其能够按照自身的产业特点来运作,不受其他领域的影响。但其缺陷在于容易将三农事业部的运作与农行其他部门的运作割裂开来,不注意其中的有机联系,不注意其中的优势互补,不注意其中的战略合作和信息共享。因此,应把握好三农事业部与其他部门的平衡关系,在保持三农事业部独立性的前提下,充分关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战略合作,这样既保证了农行运作的整体性,又有可能极大地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

农行在为农村提供信贷服务的过程中,应处理好三农业务覆盖面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农行在近两年的改革过程中,以高姿态大规模回归农村金融市场,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极大地提高了对农户信贷的覆盖面,很多地区通过惠农卡的发放,已经覆盖了大部分的农户,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积极行动。但是,根据笔者在各地调研的感受,某些地区在发放惠农卡的过程中着眼于速度、规模与覆盖面,而对于农户的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相对忽略,这一点值得农行高层关注。农行改制是一次实实在在的以提升农行效率、改善农行治理为最终目标的行动,而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农行回归三农业务应本着“稳健推进、把握风险、找准优势、决不冒进”的原则,应控制好回归农村金融市场的速度、节奏与规模,稳中求胜,否则欲速则不达。地方分支机构急于求成,以完成指标为目的,而不对农户的信用进行谨慎甄别,其后患无穷,徒为未来的三农业务埋下风险伏笔。

农行开展三农业务,应处理好服务农户与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关系。笔者在两年前即有文章谈及此点,认为很多人将农行服务三农简单地等同于服务农户是一个认知误区,对农行未来服务三农将有极大负面影响。不同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其比较优势不同,决定了其客户对象就有所差异,这是金融学中简单的“客户分层原则”,并无深奥之处。农行作为一个巨型银行,其自身资金实力雄厚,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与高层次人才资源,因此农行服务三农的比较优势应定位于为农村中小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种养殖大户提供信贷支持,以发挥其在资金、技术与人才上的比较优势。如果把服务三农的战略重点放在服务于小规模的分散农户,我认为农行将很难有可持续的发展,因为在服务于小农户方面,农行与农信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民资金互助组织这些微型金融机构相比,并没有比较优势。农行服务于三农,应致力于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致力于农业产业的转型,而不是强调其为小农户发放了几千元的信贷。若农行高层以覆盖多少小农户来衡量基层机构服务三农的绩效,则农行未来三农战略必破产无疑。

农行开展三农业务,应处理好与区域内其它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前已述及,农村金融市场中还存在着多种层次的金融机构,包括农信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等小型金融机构。在一个区域中,农行与这些小型金融机构并存,有可能产生某种程度的竞争,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应强调合作,即农行应该从自身发展战略出发,与这些机构形成某种合作关系。农行作为巨型商业银行,它的分支机构一般仅限于县域,在乡镇以及村落这些层次上基本没有服务网点,而开设新的服务网点的初置成本极高,从成本收益角度考虑不甚可行。因此,若农行欲开展基层农户业务,可考虑与这些小型金融机构构建一种委托关系,对这些小型金融机构进行批发贷款和委托贷款,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此种方法,交通银行等大型银行已经在尝试。

在未来改革发展中,农行应处理好发展战略的整体统一性与区域创新的关系。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区域差异很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差异尤其明显。一些适用于东部发达地区(如浙江和江苏)的农村金融产品和运作模式,可能根本不适用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如贵州、青海)。因此,农行在推行三农金融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各地不同的发展水平,因地制宜,

鼓励各地区的创新。比如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应该进一步研究仓单银行、农产品期货等适用于大宗农产品供销的新机制,以便将农行业务与这些新型业务结合起来;贵州作为经济不发达省份,农行的基层分行应该着重研究如何消除农村金融服务盲点,并鼓励农民的互助担保;浙江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很多地区根本不存在农民业务,应将重点放在高附加值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上;东北等林业大省,在开展三农金融业务中应该大力拓展林权抵押等新的抵押方式。处理好“一盘棋”与地方创新的关系,农行的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基层机构,使每一个基层机构都能充满活力。

在开展三农业务中,要处理好三农金融业务拓展和金融机制创新的关系。三农信贷一方面需要研究农民的信贷需求,从而创造新的适于农民的金融产品,但另一方面,三农信贷更重要的却在于金融机制的创新。三农金融的主要缺陷在于机制缺陷,这里面包括农业保险机制、抵押机制、担保机制、农民信用评估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等。农行应该在业务拓展的同时,着重于机制建设,从而能够最大限度为三农业务的开展和三农信贷的风险控制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篇2

1、大理白族地区民事习惯法的定义及其表现形式

白族地区民事习惯法是指独立于国家制定的民事法律之外,在白族人民日常的民事行为中逐步形成的,用来调整白族社会中民事关系并且具有一定强制性和约束力的规范总和。大理白族地区民事习惯法是白族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重点对象,同时,大理白族地区民事习惯法也是白族法律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在历史上,习惯法多以不成文的方式存在,既有口儿相传的民间歌谣、谚语、民间传说、宗教习俗、禁忌习俗等,也有家谱族规、文书、诉讼文档、契约、碑刻石文等众多载体和表现形式。

2、大理白族地区民事习惯法的主要内容

大理白族地区民事习惯法的内容是非常多的,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各层次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婚姻制度、社会组织形式、继承制度和丧葬习俗等内容。

2.1白族的婚姻制度

一般的认为人类社会的婚姻制度大致经历血缘婚、普那路亚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婚这样的几个阶段。白族社会由于较早地接受了汉文化,所以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一样,其婚姻形式和家庭结构的发展大致是和全人类相同的。在白族社会中普遍认为,婚姻是关系到家庭、民族兴衰的大事,不能随心所欲,必须依照一定的章程和规矩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婚姻习惯法,用来保障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白族社会的婚姻虽不像中原汉族人民那样有“六礼”、“七出三不去”等繁琐的礼节规定。但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当中,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普遍习俗。

2.1.1婚姻的成立。

白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是从南诏时期开始的。但婚姻的成立必须是同宗同姓不婚,其他皆可通婚,结婚年纪没有明确规定的,早前流行早婚,亦有童养媳的习俗。白族青年的婚姻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及其讲究门当户对,“八字”相合。封建的包办婚姻给许多追寻自己幸福的年轻人带来了阻碍,甚至是一生的苦楚。这些是可以在白族社会的民间故事传说中得到印证的,如流传于剑川一带的白族民间长诗《青姑娘》就是讲述了在封建制度下童养媳的悲惨遭遇。

2.1.2婚姻的自然终结。

婚姻的自然终结时指配偶一方或双方死亡,那么双方的婚姻关系自然解除,其权利义务关系也归于消灭。如是妻子一方死亡,夫可以再娶,他既可以娶外姓人,也可娶妻子的姐妹。如果是夫一方死亡,妻子可以守节,那么她要继续履行侍奉公婆、抚养子女的义务,但也可另嫁。在封建社会后期,多数白族地区是鼓励丧偶妇女守节的,并以载入家谱和地方志给予鼓励。

2.1.3婚姻的人为终结。

这是指配偶双方在生存期间用法律手段解除双方的婚姻关系,使双方的婚姻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在白族地区由于盛行包办婚姻,婚姻一经缔结,就很难轻易解除,而且一般情况下婚姻的主动权掌握在男方手里,如果离婚的话,一般都是男方写“休书”,女方得到“休书”后,即宣告婚姻关系结束。

2.2白族的社会组织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构成要素,习惯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调整家庭关系是其必须的作用之一。白族社会的家庭结构大都是非常简单而稳固的,因而整个白族社会的秩序也是相对安稳。

2.2.1家庭。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始于南诏时期,也是白族社会最为普遍的家庭组织形式。一般的家庭都是有一对夫妇为主,包括父母和未婚子女。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相当明确。对于有兄弟的家庭,一般是采用分家的形式,各自结婚后都是另建房屋居住,父母一般随幼子生活的较多。白族家庭成员之间的辈分有着很严的秩序,祖父母、父母伯叔之间的行辈有严格的次序,即使是平辈的兄弟姐妹之间,也是“长支为大”,是较为典型的父权制家庭,一家之主一般是家里辈分最高的男性,通常拥有日常事务以及重大事情的决定权。

2.2.2家族。在建国之前,白族社会实行封建宗法制度。一个家族由同一祖先后代的各个小家庭组成,家族的大小也是有几百人到几千人。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史城董氏族谱》。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公地、墓地和其他财产,族长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或是有权势的人出任,族内外事物和家庭纷争通常由族长解决。与外部发生纠纷时,一般是一致对外,或协商、打官司或武斗。家族有《族规》、《族法》、《家规家戒》等相关内容,是有关婚姻、土地、财产、严禁赌博、偷窃等处罚措施,并有很详细的规定。解放后,白族的家族制度已经解体。

2.3白族的继承制度

2.3.1家庭中有男子的继承。

在白族社会中只有男子拥有继承权,女子无,继承者首先是儿子。家庭中儿子成婚即分开独立生活,兄弟分家需经过父母同意,长子在财产的分配中有优先权,但同时长兄有责任帮助弟妹成婚,但在有些地方则是完全相反的。财产的继承需等父母过世后才可,其财产的分配比例也要得到父母同意,如觉得分配不公,则有德高望重的人出面协调。女儿在下列情况下享有财产继承权,即出嫁的女儿因娘家兄弟无法赡养父母时,亦可承担起赡养的义务。

2.3.2家庭中有女无子和无子女的继承。

对于此种情况,不同地区有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在大理、剑川白族中,一般是招赘上门,但需立字为据,改名换姓;不愿换姓的则“长子立嗣、次子归宗”的字据。无儿无女的则可以过继同族兄弟的子女或养子,但这都必须征得家庭的同意。养子和入赘的女婿

需要改名换姓才可取得继承权,其子女就是这个家庭的继承人。

2.4白族的丧葬风俗

在苍山洱海间生活生产的白族人民,在它们所有的礼仪之中,丧葬礼仪是最为隆重的,特别是白族改行棺木土葬以来,丧葬习俗在白族文化体系中所占的位置就更加突出了。

在南诏建国之前,白族实行行棺木土葬,根据有关的考古资料发现洱海地区出图了很多汉代以前的行木土葬的墓葬。东汉至唐初的西爨白蛮也是行墓葬,樊绰《云南志》记载:“西爨及自蛮死后三日内埋殡依汉法为墓”。此外,还有梁建方的《西洱河风土记》也有相关的记载。在南诏建国后,由于视佛教为国教的影响,逐渐改为火葬,根据在大理、鹤庆、洱源等地出土的唐到明代的火葬墓考察,白族火葬方式是用陶罐将骨灰埋入地下,陶罐上有莲花,且刻有梵文等。元代后,由于受到汉文化影响,逐渐改为土葬。

篇3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导致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流向金融市场和房地产等领域,严重影响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实体经济领域生产和投资资金供给不足,经济增长乏力。当虚拟经济崩溃,经济遭遇去杠杆化,必然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对此,欧洲各国需调整产业结构,解决虚拟经济过大的问题。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的发展能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分散风险,对实体经济有推动、催化作用。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会加大实体经济动荡的风险,导致泡沫经济的形成,还会挤占实体经济的投资。必须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发挥各自独特的功能,统筹兼顾, 均衡协调发展,并且着重把握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引导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回归。

    短期危机救助与长期经济改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债务风险的积累有其内生原因,政府救助只能在短期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并不能消除危机产生的根源——长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欧盟经济失去生产性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欧元区过早推行货币联盟,覆盖了一些不具备统一货币基本面的国家,在货币政策统一而财政政策不统一的情况下,各国不同的生产力很难被驱动。其次,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和投资,致使经济不断下滑,而货币高估又使得出口恶化。第三,由于全球制造业正逐步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欧洲制造业在全球化过程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第四,希腊、西班牙、爱尔兰等欧洲国家经济结构比较单一,过度依赖于受经济危机影响严重的周期性产业。

    从长期来看,欧洲需要推行经济改革,调整经济结构。长期政策的重点应放在深化经济治理改革,增强欧元区国家经济竞争力,并推动经济趋同进程。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欧元区存在统一货币政策与分散财政政策并存的制度缺陷,成员国没有货币发行权和独立货币政策,欧洲央行负责整个区域的货币发行与调控,而财政政策权利保留在欧元区各国政府手中。当发生危机时,成员国无法通过本币贬值来缩小债务规模,只能通过紧缩财政、提高税收等压缩总需求的办法增加偿债资金来源。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防止通货膨胀,在举借新债困难的情况下,各成员国只能通过紧缩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债务。每一项危机的解决都有赖于适度强劲的经济复苏,欧洲经济政策目前的主要目标应当是扭转经济颓势,然而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紧”的局面下,经济增长步履艰难。欧元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跛脚”导致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且无法通过简单的政策调整或援助解决。解决债务危机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协调的制度性缺陷,推行财政统一,实现不同成员国财政一体化改革。

    经济低速发展与社会高福利

    主权债务危机的形成可以看作高福利带来的负面效应。“二战”后,欧洲各国相继建立了以高福利为特征的社会保障体系,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主要方面。金融危机后各国经济低迷,财政收入大幅降低,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政府财政开支不堪重负,欧洲各国寅吃卯粮,依赖外债维持财政运转。

    经济发展与福利水平之间的失衡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此次危机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就在于社会保障的规模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高福利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但过高的福利制度极大弱化了国民的工作意愿和创业精神,导致实体经济萎靡不振,国家整体竞争力下降。健康的社会福利制度关键在于动态的可持续发展,过高的、脱离经济发展实际的社会福利制度必然导致经济衰退。

    欧洲内部自救与外部救助

    欧债危机的应对路径包括内部自救和外部救助。欧洲国家在寻求外部援助之前,应首先自己寻找危机的解决之道,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外部救助。主权债务危机在欧元区大规模爆发,内因可归结为欧元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制度缺陷和高福利制度,外因是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无论内因还是外因,都无法通过外部援助改变,外部救助只能暂时避免受援国违约和破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失衡问题。而紧缩财政的内部自救使经济恢复更加艰难,失业率持续攀升。两种救助方式各有优缺点,欧元区应权衡两种方式的利弊,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既不能造成过度依赖对外援助,也不能让经济持续低迷。

    政府救助与防范道德风险

篇4

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中一个举中轻重的产业,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中国的旅游业要有一个新的飞跃,中国要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大国,必须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以满足日益发展的旅游业需求。然而,目前我国的酒店在招收和使用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中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著名酒店管理集团将继续扩大在华联锁酒店的数量,我国酒店业必然要参与一个国内和国外竞争对手并存的全球性的竞争。酒店的发展迫切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精通酒店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因而酒店需要招收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以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但另一方面,酒店招收的大学生却难以立足该行业。近年来,酒店大学生员工的流失现象有增无减。致使许多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员工时宁愿招收高中生(或职高生),而不愿意要大学生。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的现状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端正大学生就业思想

1.现状。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定位存在着较严重问题,在观念、价值等方面与酒店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时普遍存在好高鹜远的择业心态,缺乏酒店实际工作经验,缺少积累实践经验的思想准备,致使大量具有培养前途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流向酒店以外的企业与公司。相反,非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抢占酒店就业市场,导致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份额的下降。无形中造成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低的现象。原因分析:作者通过多年来在酒店的实际工作经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深深体会到现代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存在如下主要的问题。

(1)缺乏对酒店业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的理解。酒店业管理人员不仅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而且更应该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大多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根本没有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准备,对就业的岗位和待遇期望值过高。当前在酒店业内,绝大部分管理人员是首先从服务员做起,积累起经验后逐级晋升为管理人员的,而这些经验往往是酒店成功经营的根本。因此,不从实践中充实自己的经验,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就难以在酒店中立足。

(2)对职业的不认同感。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因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外在因素的吸引,许多人涌入酒店行业。但是随着对酒店职业特征的深入了解,加之对外国人及涉外行业神秘感的消失,酒店业从业人员曾有的职业优越感随之减弱,从而造成了大量人才的流失。

(3)缺乏不畏困难、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由于大学生到酒店后,同职高生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同样工作和工资),大学生在一线操作方面与职高生相比,其技能略逊一筹,造成大学生心理的不平衡,使自己失去继续工作的信心。

(4)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眼高手低、脱离实际等现象。一些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不愿意多花时间在专业技能操作课上下功夫,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5)由于中国现行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仍以分数为基础,学生对大学专业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盲目性,缺乏对酒店业的正确认识。当大学生对酒店工作有一定了解后,产生了专业与意愿的背离,从而导致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流失。

2.解决方法。

(1)要教育学生端正自己的择业动机和择业心态。大学生应该树立从基层做起的思想,要认识到进入酒店工作后,不首先从服务员做起,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基层工作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有利条件,大学生应该克服怕苦心理,要有耐性,避免产生急于升迁的焦躁情绪,树立从零开始的理念,培养从大处着眼,小事入手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求职心态。

(2)大学生对自己应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认识。不仅应考虑“我想要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而且更要用“我能干什么”,“酒店需要什么”的思维方式全面地审视自己。大学生应该学会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捕捉成功机遇。确定适当的期望值,及时协调个人志愿与酒店业需要的关系,合理支配自己的情感和行动,以得到业内的认可,从而获得求职择业的成功。

(3)应该教育学生在日常平凡的工作中,训练不畏困难、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但是遇到挫折后,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是主观努力不够还是客观要求太高?是客观条件苟刻还是主观条件不具备?认真分析,才能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从工作的成就中去寻找乐趣。(4)大学生要不断为自己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以激发自我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创造实现自我的机会。大学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理论知识得以升华,才能成为当代酒店业所需要的管理型人才。

二、完善酒店人事管理体系

1.现状。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知名品牌酒店管理集团纷纷登陆中国酒店业的市场,例如香格里拉(Shangri-La)、喜来登(Sheraton)、希尔顿(Hilton)、洲际(Inter-Continental)、雅高(Accor)、凯悦(Hyatt)等。这些世界知名品牌酒店管理集团,凭借其雄厚的实力、世界一流的管理和品牌,实行本土化人才策略,挖掘中国酒店业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才。由于本土化战略的实施,导致国内酒店业管理人才的流动,使酒店业争夺管理人才的竞争加剧。管理人才的竞争不仅仅局限在中、低层,还发生在高层,例如在中国北部的五家香格里拉酒店中,就有两家香格里拉酒店(长春和青岛)是中国人当总经理,外国人则做副总经理。这意味着,中国的现代酒店业对酒店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发生了质的变化。酒店改革了过去由中等技术职业学校为主的人员结构,对高学历的人才需求量呈逐步上升趋势。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认为“本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最紧迫的问题是提高人员素质的占79.57%”,回答“招聘中最困难的问题是寻找本地受到良好训练的员工的占72.3%”。由此可见,中国酒店业急需高素质的人才,而酒店招收的大学生难以立足该行业的现象有增无减。这说明酒店在使用大学生时,在人事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2.原因分析。(1)酒店对人才规划缺乏长远观念,对所需大学生员工岗位缺少正确的设计和分析。有些酒店尽管每年通过各种招聘会招进了一些大学生,但对大学生员工没有明确的培养与使用目标,抱着一种“使用了再看”的想法。其结果是,要么因“人才高消费”,进来的大学生员工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要么因使用不当造成“招进来,留不住”。(2)酒店的人事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僵化性。酒店仍然遵循大学生与职高生同一起跑线的做法,而且提升制度并不倾斜大学生,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因此一有机会就纷纷跳槽。(3)国际酒店进入中国已有20年了,目前酒店业已渐入成熟阶段,提升机会相对减少,且现有的中层管理人员年龄较轻。尽管酒店的高层领导认识到酒店的发展必须有充足的后备人才,很希望能招聘和培养更多的大学生员工,以此来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但相当数量酒店的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要么因为不重视而忽视对大学生员工的使用和培养,要么因为自身的生存利益,对大学生员工的发展设置障碍。

3.解决方法。要有效控制大学生员工流失,酒店必须从完善人事管理体系入手,完善大学生员工的使用和管理体系。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制定岗位任职资格。岗位任职资格是一份关于完成某一岗位职责所必须具备的个人资格、技能及素质的说明。酒店要以适用性为原则,制定合理的学历比例,确定大学生的招聘需求,使招聘的大学生能与酒店职位“匹配”,避免“人才高消费”,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

(2)建立吸引大学生的企业文化。酒店应该为大学生员工或与大学生员工一起制定长远的职业生涯计划,使他们明确自己在酒店的发展前景和努力方向,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酒店只有真正重视大学生员工的发展,在经营管理中突出“人本”思想,建立独特的旅游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3)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酒店应该想办法减弱大学生因缺乏表达自己思想而产生的孤独感,使大学生能早日融入酒店并与酒店建立一种亲密关系。

(4)授予大学生员工一定的权限。酒店管理部门在授权大学生员工之前,应该保证,酒店组织重视他们的意见,相信他们的能力,支持大学生员工做出的努力。

三、更新旅游院校的教育模式

1.现状。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快速,近年来不论是在系院和专业的设置上,还是在办学规模上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在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旅游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与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旅游高等教育不能满足旅游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实际操作能力、工作协作能力上的缺陷。这就造成了大学生自身就业的困难,并导致酒店人才缺乏的双重窘境。人才的竞争、人才素质的提高及酒店管理人才的流失是我国高等学校酒店管理专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高等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应切实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准确定位,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关系到我国旅游业的兴衰。

2.原因分析。我国高等学校传统教学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旅游管理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互相脱节。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由国家统包统分,这就导致有些高等学校的教学设置与当代酒店业需求脱离,专业设置、学生录取、教学管理、学生就业及学生毕业后是否学以致用、是否适应酒店对人才的需求,均缺乏整体的规划。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滞后性,有些旅游院校仍沿用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造成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理论不能与实际相结合,就业率低;而酒店急需的中层管理人才又得不到满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以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为中心,改变供需脱节现象。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根据酒店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围绕酒店人才市场需求的旅游教育机制,这是现代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3.解决方法。(1)高等学校应该建立全面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旅游教育与教学模式,包括:市场调研、教学组合、教育实施、质量评估等4个阶段。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即旅游院校通过对旅游企业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通过对人才市场信息的了解和企业人才需求调研,获取较全面的有关旅游人才市场的资料。针对教学目标市场,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市场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组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旅游高等教育能适应旅游人才市场需要。(2)旅游院校必须加强与酒店的协作。酒店对人才的需求是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旅游院校只有加强与酒店的合作,及时了解、掌握市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组合,才能有效解决供需脱节的问题。酒店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通过协作可以弥补我国旅游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资金和设施设备投入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3)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学校组织教学的基本大纲,它既要体现高等学校教学宗旨的基本要求,同时又要适应酒店对人才的特殊需要。在教学环节上必须处理好课堂与课外、教学与实习的关系,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要注意基础课、理论课、专业技能操作课的比例。处理好基础与专业的关系,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4)加强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高等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应切实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超级秘书网

四、结论

总之,要解决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员工流失的问题,大学生本身必须端正自己的择业动机,树立首先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发扬勤奋敬业的精神;酒店应不断完善人事管理体系,提高大学生在酒店中的地位,为大学生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旅游院校应更新教育模式,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培养高质量的酒店管理人才。只有将这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为我国酒店业造就出一大批高素质的、稳定的专业管理人才,更好地推动酒店业的蓬勃发展,早日实现旅游强国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李白 传统写法 创新 艺术魅力

古有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对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高度颂扬,今有《白话文学史》“乐府到了李白,可算是集大成了”的由衷赞叹。的确,李白引领唐代诗文走向了文学艺术的巅峰。正所谓“没有李白,我们今天对于盛唐的认识就要降低;没有李白,盛唐的就要为之减色”。

李白用他飘逸的美在盛唐文学中腾云驾雾,以他独特的思维和风格来挑战传统诗文的束缚。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古诗之美在唐,唐诗之美在盛唐, 盛唐之美在李白。余光中《寻李白》赞云:“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李白的诗文等天地,齐日月,吞吐万象,大气磅礴,呈现出一种令人震撼、敬仰的壮观之美。

一、形飘意渺显奇思

相比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朴素直陈,柳永的婉转缠绵,苏轼的大气豪放,陆游的爱国忧民来说,李白诗文显示出独有的形式和意象之奇美。

1.从雄奇的超常意象到生活化的普通意象应有尽有

李白在创作中偏好硕大的意象,在诗中表现为对雄奇阔大、奇伟壮观的意象的追求。他笔下的山峰高危壮险,崎岖挺拔:“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他笔下的江河奔腾咆哮,雄浑壮阔:“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这些巨大的意象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视觉所能观赏的程度,让人眼前为之一亮。

同时,生活中的普通意象在李白诗文里随处可见,如酒、剑和月。李白是诗仙,更是酒仙。他的酒可以“与尔同销万古愁”,也可以“且饮美酒登高楼”。在李白的笔下,剑象征着侠义,又代表济苍生、安黎元的牺牲精神。他“愿解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他也“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而月则表现出他的空灵与隽永,月光的清辉笼罩着大地。酒之狂放与剑之桀骜,在月下皆回归于心灵的安宁与静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在夸张变形的手法中信手拈来数字思维的转换

李白诗中的事物与现实的事物不同,他擅长夸张变形手法,通过改变事物的大小、多少甚至形体规模,来获取震撼的视觉艺术效果。例如:使数目变小为大,变少为多:“白发三千丈”(《秋浦歌》其十五),“桃花潭水深千尺”(《赠汪伦》),“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五绝·夜宿山寺》),“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这些形象超越现实而存在,人为地扭转事物的本貌而铸就壮美的效果。

3.强烈明丽的玄幻色彩呼之欲出

李白是诗文中大量出现鲜艳色彩词汇的诗人,如“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其十三)。在李白诗里,用得最多的色彩字是“白”,其次是金、青、黄、绿、紫等。这跟李白开朗的性格是不无关系的。正是这些明丽的色调和不加修饰的词语,反映了李白不屈的高洁人格。

4.清新单纯的语言使人眼前一亮

李白的诗歌追求简洁美与纯净美,用笔简洁凝练,欲写小处而从大处落笔,简笔勾勒刻画细节,展现具有强烈艺术效果的图画。每一个意象总是力求鲜明,耐人寻味。例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他的语言如清水芙蓉,不饰雕琢,脱口而出,《静夜思》就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极佳例子。

5.节奏韵律的骈散交相辉映

李白对散文把握自如,骨气刚健,内容充实,情感充沛。他摒弃了六朝骈文过分追求形式,语言浮艳,内容空洞的特点,创出自己的文风。他在《上安州李长史书》中写道:“退思狂愆,五情冰炭,罔知所措,昼愧于影,夜愧于魄,启处不遑,战局无地。”语势加强,更能体现李白因误闯长史仪仗诚惶诚恐的心情。

二、性直言白吐真情

李白的天性爽直畅快,行诗成文并无多虑,习惯把第一直觉抒发出来。他的气质洒脱不羁、傲世独立,感情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奔涌而出宛若喷溢的火山。但同时,他的思想又十分复杂,因为他受到了诸子百家的深刻影响。他心理素质中的精华部分是人格独立,对自由的热爱和追求是最光辉的亮点。可以说,李白是一个个性十足的自由主义者,从思想到行为再到成作,无不体现出他飘逸奔放的气质。

李白自由思想的内容具体明确,以自我为中心,特立独行,不受限制。他有崇高的理想,向往自由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在当时是超前又不可想象的。当他自信十足时,则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当他应诏入京求官,则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当他政治失意,则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虽然后者写于他被贬后,有点“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的味道,但同时也反映了他随遇而安、心胸豁达、不恋功名的一面。

三、寻根溯源探成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了李白诗文这种独树一帜的独到美呢?我们在古籍中是可以发现一些线索的。

首先,李白的族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记载了李白神话般的出生情形:“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且不论真实与否,但它确实为李白的出身蒙上了一层神秘和浪漫色彩,也暗示了他与凡人的与众不同。

其次,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写道,“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在《赠张相镐其二》中也写出“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天资聪颖,触类旁通,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儒佛道等诸家之学都有着广泛而深入的涉猎,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足见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与深度。这样的教育、熏染,使他从小就兼收并蓄,使其思想无所不包,而又摆脱了任何一家思想的束缚,从而造就了狂放的胸怀、雄伟的魄力和旷达的性格。

综上所述,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与自信,狂傲不羁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为诗成文,都站在盛唐诗人的前列。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李白的诗文和思想人格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诗文不拘泥于“传统写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注释:

在李白诗中,这些字出现的频率为:“白”463次,“金”333次,“青”291次,“黄”183次,“绿”128次,“紫”128次。参见(日)中岛敏夫《对李白诗中色彩字使用的若干考察》,《中日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

“观百家”,即指习读诸子百家之学。

“观奇书”,则指诵读正统儒学之外的诸子典籍,多为佛、道、黄老、纵横之学的书籍。

参考文献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

沈松勤等.唐诗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陈文华.诗酒李太白[M].北京:中华书局,2004.

篇6

1.大数据的概念和特征

对于大数据时代,目前通常认为有下述四大特征,称为“四V”特征:第一,数据体量巨大(VolumeBig):数据量级已从TB(1TB=210GB)发展至PB(1PB=210TB)乃至ZB(1ZB=220PB),可称海量、巨量乃至超量;第二,数据类型繁多:越来越多的为视频、位置信息、图像与图片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信息;第三,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有价值的数据可能仅为一两秒的数据流;第四,处理速度快,处理工具演进快:数据流往往为高速实时数据流,而且往往需要快速、持续的实时处理。[2,3]

2.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2013年3月,IDC数字宇宙报告《大数据,更大的数字身影,最大增长在远东》预计到2020年数字宇宙规模将达到40ZB。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技术对如此庞大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管理。在此情况下,对于大数据环境下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在近年逐渐受到重视。未来对具有大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人才需求将快速增长,这些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系统分析和开发的能力外,还需要具备深度分析数据的能力。同时,一些和大数据相关的职位也会应运而生,例如数据分析师、数据架构师等。2011年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一份报告预测,美国到2018年对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经理人才的需求量大约在150万人,此外,还需要14万~19万数据分析方面的资深专家。[4]在我国,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金融机构、医疗卫生、零售、保险等行业及政府数据中心对大数据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都很大。

二、大数据时代下山东理工大学信管专业培养模式

大数据时代产生对相关人才的巨大需求,因此,山东理工大学(以后简称“我校”)信管专业提出了新的培养标准和课程设置体系,培养具有我校特色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

1.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

在大数据环境下,重新定位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标准,以适应“大数据”对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是信管专业建设的首要议题。我校信管专业突破国内高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三种主要模式(一是强调IT技术,弱化了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二是强调管理又过于弱化了IT技术;三是IT技术与管理相融合,但实际效果不理想),[5]强调学生不但要掌握现代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运维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更要具有现代管理科学思想和较强的信息系统开发利用以及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我校信管专业还制定了全新的培养标准矩阵(如表1所示),从五大方面28个小方面更为详实地阐述了信管专业学生需具备的技能和能力,并为课程的设置提供了依据。

2.课程设置体系

为了满足大数据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我校信管专业课程设置围绕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不仅设置了国内高校信管专业常设的管理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Java程序设计、电子商务等课程外,还设置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商务智能与人工智能等相关课程,使学生在理解新兴数据处理模式的同时,智能化数据分析处理及决策支持能力得到训练。与此同时,还设置了基于移动终端的APP开发、企业信息系统构建与仿真、电子商务平台架构设计等课程,使信管专业的学生成为拥有合理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大数据时代下新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高度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校信管专业还设置了工程实训、软件实习等实践项目,以及为期10周的IM&IS应用实践环节,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拓宽实践渠道。通过3年在校学习及总计约1年的实践锻炼(如图1所示),我校信管毕业生不仅具有良好的管理知识基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代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的能力,还具备智能数据分析处理工具的操作能力以及综合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3.特色

大数据时代下,我校信管专业制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模式,即:培养目标和标准与行业发展结合,适应大数据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培养具有综合分析和管理能力,强调动手能力的新型信管人才。

三、总结

篇7

为什么古生物学家们对早寒武世趋之若鹜·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说道:“为什么整群的近似物种好像是突然出现在连续的地质诸阶段之中呢·虽然我们现在知道,生物早在寒武纪最下层沉积以前的一个无可计算的极古时期就在这个地球上出现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这个系统之下没有发现巨大的地层含有寒武纪化石的祖先的遗骸呢·因为,按照这个学说,这样的地层一定在世界历史上的这等古老的和完全未知的时代里,已经沉淀于某处了。”我们这位伟大的学者对生命的困惑给后世诸多学者引领了一条道路——寒武纪的生命来之何方,追溯早期的生命证据!

揭开这个探索之旅帷幕的是美国人Charles D.Walcott, 1909年8月底,他在加拿大路基山发现了保存软体附肢的化石,这就是中寒武世(距今5.2亿年左右)的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Cloud于1948年将生命在寒武纪初期同时突然间出现了众多门类的动物现象称之为“Cambrian explosion”。此概念后被广泛使用。国内普遍将其译为“寒武纪大爆发”。

1984年,侯先光在我国云南澄江县帽天山的发现,就是之后被命名为澄江动物群的化石群,其涵盖了节肢动物门的三叶虫、三叶形虫、抚仙湖虫、等刺虫、吐卓虫、高肌虫以及奇虾类、叶足类、海绵、水母、腕足动物等三十多个门类,所有现生动物门类在澄江动物群中皆有出现。在其之下的梅树村动物群仅有8个已知的的动物门类。在寒武纪开始后的1000万年间,不仅塑造了所有现生动物的祖先,还创造了诸多已绝灭的门类。这无疑是寒武纪大爆发最好的诠释。

澄江动物群的发现,掀起了早寒武世生命研究的热潮。不久在贵州凯里发现了中寒武世凯里动物群,同样在云南的昆明及其周边地区,相继发现并命名了马龙动物群(1992)和关山动物群(1999)。

在云南东部地区有20多个剖面可以采集到马龙动物群和关山动物群的化石标本,昆明市及其周边地区有数十个剖面均有关山动物群标本分布。罗慧琳、胡世学、杨杰等对关山动物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总的来说就目前研究成果而言,关山动物已发现15个门类,包括了三叶虫、等刺虫、鳃虾、腕足类、腔肠动物、海绵、开腔骨等。

从地层上来说,关山动物群的层位在澄江动物群之上,均属寒武纪早期。这就给大家思考其是否和澄江动物群这样一个寒武纪大爆发的典型代表有联系,这样一个问题。毫无疑问从化石内容上而言,它们有很多相似性,澄江动物群中的Isoxys、Tuzoia、leanchoilia、Branchiocaris、Anomalocaris、Diangdongia、Heliomedusa、palaeoscolex等等在关山动物群中均有发现。在这个层次上,关山动物是澄江动物的继承,而两者的三叶虫特征有差异、古蠕虫差别较大,说明后期的动物群又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和进化。据此,有些学者认为关山动物群是寒武纪大爆发的延续。这就让我们来思考下寒武纪大爆发的定位。

对此,我们要明确这样几点:

1、寒武纪大爆发所指何物·

当然的它是指多种类生命的突然出现,爆发式的发生。

2、寒武纪大爆发是短期的呢·还是延续了较长的时间·

古生物学者一般均认为是一个延续的过程,虽无学者清楚的论述过这样一个事件及其内涵。在5.3亿年前后延续几百万年。

以上两点是学者对寒武纪大爆发的公认。只要寒武纪出现的新生命都是大爆发的一部分么· 生命大爆发是一种现象还是一次事件。之如宇宙大爆发,爆发过后,现在宇宙的扩张应该是在那之后的影响。

很显然的,一旦生命爆发完成,诸多门类的生物出现为之后的进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在早寒武世最早奠定这个基础的生物群当列为生命大爆发的始端,当然由于地区差异,生物差别较大,而存在时间间隔的情况下,可以以每个区域的最早奠定该基础的生物群为准。

这样也就明确了寒武纪大爆发的延续并非就是寒武纪大爆发的一部分,而是其之后的影响。关山动物群也便是大爆发的延续,是大爆发产生生命的进化和延续。

参考文献:

[1]达尔文《物种起源)531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2]侯先光,杨.伯格斯琼,王海峰,冯向红,陈爱林. 澄江动物群—5.3亿年前的海洋动物.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

[3]钱逸(主编). 中国小壳化石分类学与生物地层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247, 1999.

篇8

关键词 理论 实践 现实 逻辑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5-4812(2009)04-0073-79

构建符合中国人思维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国际关系理论,是中国众多国际关系学者的企盼和一直奋力向前的目标。学者们对于这一目标的具体内涵和如何达致这一目标,提出许多具有开创性的建议。但要形成某种能够获得国际认同的理论,也确非易事。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什么是理论以及它们有什么作用仍然存在分歧。我们的学科传统和我们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所获得的答案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自行为主义出现以后,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研究中就被注入了实证的传统,这也反映在被我们所认同的三大理论范式中。

本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想回答受到实证传统影响的国际关系理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尽管理论在肯尼思・沃尔兹那里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纱”,但是我们可以从被我们所认同的三大国际关系理论中找到其共同拥有的“理论成分”,它们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事实和一个适当逻辑的产物。这种对理论的理解与中国人传统上所理解的理论之间的分裂是深刻的,这种中西之间的分裂逐渐演变成国内学者之间在理论理解上的分歧。由这种不同的理论认同所带来的后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就我们所知的范围内,“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构成了解释国际事务和跨国界互动行为的三种最具有理论生命力的基本‘范式’(paradigm)”。这种结论在我国学术界具有较大范围的认同。因此,本文将肯尼思・华尔兹的新现实主义、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的新自由主义以及亚历山大・温特的建构主义作为选定的分析对象。

一、肯尼思・沃尔兹与国际关系理论的“神秘化”

肯尼思・沃尔兹在其《国际政治理论》中用整整一章的篇幅来告诉我们什么是理论,并在接下来的三章中进一步用实例告诉我们什么是、什么不是系统层次上的国际政治理论。在这种对理论的描述中我们已经看不到“哲学、历史和法律”的痕迹,

“科学”的内涵受到了极大的推崇。这种理论模式不仅超出了此前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模式,也与中国人对理论的理解大不相同,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指涉对象。对许多中国人而言,肯尼思-沃尔兹所要求的理论内涵完全是陌生的东西,不仅晦涩,而且有点故弄玄虚。

在过去中国人的理解中,理论看似不是一件非常高深的事情,但却是难以达致的目标。中国最为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把理论定义为“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对理论的一般看法。一方面,理论是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没有实践也就没有理论。理论经常被当作是实践的附属品,理论的存在价值在于它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否则的话,理论不可能存在,或者没有存在的意义。离开了实践的理论或许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即谬论,也就是对实践的扭曲。从这种意义上讲,理论不具有独立性,就如同列宁所说的“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另一方面,人们将理论看作是一种系统的结论。只要这种结论被大多数人所认同,就会被我们当作理论。

翻开中国大多数的社会科学教材,它们锁定的探索领域包括两个方面:(1)该研究领域所指涉对象的表现形式,我们称之为“现象”;(2)该研究领域所指涉对象的内在规律,即对象间的“内在的、必然的、有机的联系”。发现规律被看作是中国社会科学的最高目标,它与“真理”属于同一等级,甚至可以互换。而理论则由于“谬论”的存在,丧失了它的纯洁性,它在中国社会科学中甚至不是一个重要的要实现的目标。另外,由于理论牵涉到正确与错误的问题,中国的理论暗含着更重要的事情是对理论的把握和鉴别。

相对于中国人的这种理论定义和思维,肯尼思・沃尔兹对理论的描述可谓是颠覆性的。这种颠覆性表现在:首先,他指出理论的功能不是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是“一种工具,它试图有助于对某一加以限定的行为领域加以解释。”因此对理论的评判标准不是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大小,而是其所具有的解释力和预测力的强弱。与中国的理论规定性相比,肯尼思,沃尔兹的理论几乎与实践没有什么关系,不以实践为目的,也不承担其所产生的后果,它与实践几乎不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它既然是工具,就无所谓对错,更不会有“谬论”存在的可能性。

其次,理论高于规律。在中国,发现规律是社会科学甚至是自然科学的终极目标,因为只有它是纯而又纯,支配和决定人类命运的东西。然而,规律在肯尼思・沃尔兹那儿是有欠缺的,因为它无法解释自身,“理论并非只是规律的集合,而是对规律的解释。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规律指出恒定不变的或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而理论则解释这种联系为何存在。”H由于规律无法说明某种联系能否存在,也就无法告诉我们能否进行控制以及如何进行控制,而这些任务只有理论才能完成。理论高于规律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人们可以发现规律,而理论只能被创造。

第三、理论与真实性无关。肯尼思・沃尔兹认为,“理论尽管与需要加以解释的世界密切相关,但却独立于真实的世界。”理论只揭示部分现实,它的正确性并不由现实的正确性来决定。而我们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标准在中国人眼中几乎相当于―条普世性标准,中国人无法想象―个在现实中不正确的理论在理论上却是正确的。但肯尼思・沃尔兹对他的信念确信无疑,并引用康德和爱因斯坦的原话来增加其权威性。除此之外,他还进一步指出,理论的解释力是通过“远离现实”而非贴近现实而获得的,意思是离现实越远,我们就越能获致有效的理论。

第四,理论不是由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从实践中来即从归纳法中得来是中国人长期信奉的理论的终极来源。但沃尔兹告诉我们紧紧依靠归纳法无法创造理论。“相信通过越来越多数据的累积以及对越来越多案例的研究分析,我们就能发现真理,这一信念被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撕特劳斯称为‘归纳法学者的幻想’。”

肯尼思・沃尔兹用一系列否定颠覆着中国人对理论的理解,他给出了他对理论的定义,他认为理论是“人的头脑里关于某一领域的组织性及其内容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一幅思想性图画。”那么,某一领域是真实的吗?其组织性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与现实有何区分?思想性图画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如果我们将前面他给出的否定性特征加入到这一定义之中,我们难以理解这一定义还能剩下什么。尽管肯尼思・沃尔兹列举了检验某一理论的7个程序,但就其实质来说,它更像是一套逻辑验证程序,而非理论的实质性标准。

肯尼思・沃尔兹本人在国际关系学界崇高的学术地位和《国际政治理论》一书的巨大成功,使得肯尼思・沃尔兹的这一理论定义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国际关系学界的默认。在新自由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我们没有看到对理论本身的专门表述,只是肯尼思・沃尔兹毫不客气的表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理论。基欧汉和奈强调制度主义以结构理论为其理论核心,他们只不过将这一核心加以拓展而已。”对新自由主义的这一态度也可以从亚历山大・温特那里得到证实,“新自由主义预先就对新现实主义做出了太多的让步,因而把自己降低到仅仅解释一个主要理论体系没有解释的剩余问题这样一个次要地位。”亚历山大・温特尽管也没有对理论的定义作过多论述,但是他的标准比肯尼思・沃尔兹要低很多。在他的理论分类图谱中,他把许多国际关系学派纳入到他的理论范畴之内,在他看来,“一种理论是否有价值,最终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对国际政治的具体问题做出有意义的解释。”在一定意义上,这一定义的内容也包含于肯尼思・沃尔兹的定义之中。但是,肯尼思・沃尔兹根据自己的标准,认为建构主义根本就不是理论,“很难指明建构主义到底对什么做出了解释。它只是提供了一个似乎很有希望的观察世界的新的视域而已。”

肯尼思・沃尔兹在国际关系三大理论范式中确立了自己对理论标准的制高点。他以他本身所具有的学术地位对什么是理论作了专门论述和系统思考,并以此为根据对其他理论进行评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学者对肯尼思・沃尔兹的新现实主义理论提出质疑,但很少看到有人对肯尼思・沃尔兹的理论定义也提出同样多的异议。

二、一个国际关系事实+一个适当的逻辑=国际关系理论

不管怎样,肯尼思・沃尔兹的理论定义还是能够理解的。至少我们可以通过他所创造的理论模式来理解。同样的,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如果被认为是国际关系中的三大理论范式之一,我们也可以根据他们的理论构建来理解其理论的基本构成是什么。撇开肯尼思・沃尔兹对自己的理论和其他理论不同的评价,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理论的核心架构由两个基本元素构成,即一个国际关系事实和一个适当的逻辑。

1、肯尼思・沃尔兹的新现实主义理论

一个事实: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的。无政府意即国家之上缺乏一个唯一的中央政府。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国际关系的现实,在国际关系进入到现代以后更为明显。因为国家在国际关系契约中被相互承认拥有。是一种最高权力,不承认在它之上的支配力量。这一观点在肯尼思・沃尔兹之前就得到了广泛接受。肯尼思・沃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中对此也进行了描述:“国际政治无政府状态这一经久不衰的特性导致了千百年来国际政治生活具有显著的相似性。这是一个广为接受的观点。”

一个逻辑:肯尼思・沃尔兹新现实主义蕴含的逻辑非常简洁,甚至可以用一个三段论来概括:(1)在一个系统中,结构“限制和塑造了行为体和机构,而且尽管行为体和机构的目的和努力存在着差异,但结构却使其运作趋向产生同质的结果”;(2)无政府状态是国际体系的结构;(3)因此,国家被塑造成具有同质功能的单元,其首要目标是确保自身的生存,均势政治是一个国家确保自身生存的自然选择。

很明显,肯尼思・沃尔兹使用了一个具有演绎特性的方法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他将结构理论植入对无政府状态的理解之中。无政府状态在国际政治中行使着结构律令,它使国家必须要为自己的安全负责,自助是唯一的选择。只有在生存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国家才能去安全地追求诸如安宁、福利和权力这些目标。

2、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的新自由主义理论

一个事实:复合相互依赖,即受国际机制控制的相互依赖。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在其《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生活在―个相互依赖的时代。”这非常明白地告诉我们,相互依赖只是我们时代的一个现实。如果按照他们对相互依赖的定义,人类相互依赖的历史应该更长,尤其是在安全领域中的相互依赖。他们提出的复合相互依赖更符合当今时代的现实。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赋予对相互依赖关系产生影响的一系列控制性安排即国际机制以核心地位。所谓国际机制,“就是在国际关系的议题领域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隐含的或明确的原则、规范、规则以及决策程序。’”如果我们认同这一定义,国际机制至少一直伴随着现代国际关系,因为作为现代国际关系基本行为者的国家存在的首要前提,需要遵从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互认对方为国家,即国家相互承认对方在地球表面某一区域内拥有最高权力和对外享有自。肯尼思・沃尔兹所发出的“国家的消亡率之低令人惊叹”的感慨是杏与这一因素有关呢,我想对新自由主义者来说是毋庸置疑的。

一个逻辑:寻找新自由主义的逻辑看起来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新自由主义与新现实主义有许多纠缠,新自由主义几乎认同新现实主义的结构前提,尽管如此,其内在的基本逻辑还是非常的清晰。我们照样可以求助于一个三段论:(1)在一个系统中,结构对行为体和机构具有限制和塑造作用;(2)在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下,为了管理国家间所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和避免无政府状态的消极影响,人们创设了国际机制。国际机制作为结构层面的干预变量将减轻无政府结构的消极影响;(3)尽管国家的行为在不同的领域行为取向不同,但由于国际机制的存在,它们更倾向于合作。

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正是在无政府结构中发现肯尼思・沃尔兹对人类创制作用的忽视,并因而确立了新自由主义的基本逻辑。

3、亚历山大・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

一个事实: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是由国家造成的。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实质内容由国家之间的关系来决定的,因而,国家之间可以建构成各种各样的无政府状态,甚至包括肯尼思,沃尔兹所描述的无政府状态。国际之间的互动所形成的“共有知识”,决定着无政府状态的基本内容。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建构成朋友、竞争对手甚至是敌人。由于共有知识建构相互之间的这种身份,从而影响相互之间的利益和行为。对亚历山大・温特来说,无政府状态是一个事实,但从来就不是一个具有单一规定性的事实,而是一个多样性的事实,它们在国家的互动中被建构而成。

一个逻辑:与新自由主义一样,建构主义始于新现实主义解释中的缺陷。新自由主义只是质疑新现实主义理论中的“小前提”,而建构主义不仅质疑新现实主义的“小前提”,而且质疑其“大前提”。对亚历山大・温特而言,肯尼思・沃尔兹的结构是一个物质结构,而只有社会结构才构成对国家行为的决定性影响。

“物质力量和利益的意义和效用取决于体系的社会结构。”建构主义的逻辑可归纳如下:(1)人类关系的结构是一种社会结构,主要是由“共有观念”而不是物质力量决定的,这些共有观念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从而决定了行为体的行为;(2)无政府状态作为国际关系结构是一种人类社会的结构,它是由国家互动所形成的“共有观念”所决定。(3)无政府文化(共有观念)建构国家的身份和利益,对国家的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这里关键的问题是亚历山大・温特的无政府状态是一个开放式定义,尽管他把无政府状

态锁定为无政府文化,但是他的无政府文化也是多元的。对他来说,有多少种不同的无政府文化,就有多少种无政府状态的逻辑。而不同的文化建构不同的身份和利益,产生不同的国家行为。这使得建构主义难以确定自己解释的边界。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肯尼思・沃尔兹认为建构主义只是一个新的“视域”而已。

三大理论“范式”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使用了演绎推理模式,在大的框架上可归纳成一个亚里士多德式的三段论。三种理论具有逻辑上的延续性,新现实主义理论为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开辟了道路,后两种理论都是在新现实主义理论的小前提或大前提中寻找出“破绽”后,确立了自己的理论地位。

三、问题:理论的认同与后果

上述的简要分析告诉我们,国际关系理论并不像肯尼思・沃尔兹所定义的那样神秘,它的基本构成只不过是一个事实加上一个适当的逻辑而已。尽管如此,它与中国人传统上所理解的理论之间的分裂是深刻的。随着受到行为主义方法影响的国际关系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理解的加深,这种中西之间的分裂逐渐演变成国内学者之间在对理论理解问题上的分裂。

这种分裂首先体现在对中国有没有国际关系理论的回答上面。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理论标准,中国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国际关系理论,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的战略划分、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国际政治新秩序等。但如果按照西方的标准,中国则不存在国际关系理论,如王义桅博士和苏长和博士先后直接以“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作为各自论文的题目,并以此作为定论。

无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或者是“建设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首先要面对的或者说必须要回答的是理论标准问题,亦即理论本身的“普世性问题”。本文不对这一问题进行直接回答,接下来探讨一下认同不同的理论标准所带来的实际后果。

认同中国传统上的理论定义可带来如下后果:(1)理论与实践无法在时间点上进行衔接。理论代表过去,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而实践是当下的事情,它面对当前的问题并为未来开辟道路。过去为真的经验在当前的实践中未必为真,因为理论在还没有接触到实践之前就已经过时了;(2)实践并不完全与理论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关系所暗含的一个逻辑是当前的实践与人类过去的经验是一致的,因而从人类过去经验总结出来了的理论就必然的可以应用到当前的实践去。但是,理论静态的、单纯的和简约的特性,总是与实践动态的、复杂的和具体的特性不一致,理论永远不能包含实践的所有方面,总会为实践的丰富多彩所证伪。(3)中国的理论模式存在着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谬误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仅仅具有知识意义,而且理论创造者本人还须承担一定的风险。这意味着你若不创造出真理来,你就会制造“谬论”。由于实践先于理论的特性,你得出谬论的可能性非常大。(4)如前面所说,假定中国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国际关系理论,但它的着眼点是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推行的行动指南。它与中国的理论定义仍然有一定差距,它离实践太近,而历史太短,实际上它本身就是实践。与其说它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不如说它是一个行动目标和历史建构,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和谐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326-02

和谐师生关系是针对传统教育中对立僵化的师生关系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既不利于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在教学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乃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目前,为顺应经济发展全球化、教育发展国际化的特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并已经形成了如下几大发展趋势:首先,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索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化学习。其次,教学重点从读和写转向听和说,更重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最后,教学评价从原来仅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测试评价转变为现在“教师评学,学生评教,部门督导”的交互性综合评价模式。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

所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指为了改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状态,促进英语教学的更好发展,由师生共同参与、主动构建的以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深理解、加强对话交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新型师生关系。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处于和谐关系中的师生,则是指处于大学英语教学情景中借助相互之间的交流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实现教学目标和教育意义教师和学生。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不是对于师生关系的静止描述,而是从“构建”这一动态角度出发的。这个概念包含了三个维度:首先,和谐师生关系有两大目标诉求,一是为了改善师生的英语教学状态,二是为了促进英语教学的更好发展;其次,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构建两者平等民主关系的目的;最后,和谐师生关系以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深理解、加强对话交流为主要特征,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平等民主、尊师爱生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高尚健康的人际关系。

三、构建大学英语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为教师开展教学和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当前改革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1.有效改善师生关系是实现现代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的突破口。从20世纪中期起,世界各国相继出现了人本主义教改思潮,现代大学英语教育不但强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为教学目标,也重视在英语教学中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这一情感目标。古语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正是对大学生扮演着传授英语知识技能和熏陶人格修养的双重导师角色。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体会互助协作的乐趣和人际交往的温暖,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不断完善人格修养。同时,在开放平等、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会获得更大的教学热情,学生也能增加学好英语的信心,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呈现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重视学生评教等发展趋势。与之相对应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首先,能使教师用更耐心和包容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失误,不断鼓励学生;同时,也能令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如沐春风,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参与课题教学活动,自主进行课外预习、复习、扩展等学习活动。其次,学生在这种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将能更大胆自信地在英语交际教学中表现自我,提高英语的听、说交际能力。最后,这种师生关系必然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成效,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心和鼓励,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和进步,他们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当然较高。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途径

比较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高校英语教师肩负着传授高等英语专业知识,传递社会道德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双重使命;另一方面,大学生求知欲旺盛,独立意识和自尊心强,个性突出,已经具有成人的独立判断能力,而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更崇尚自由民主的作风。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必须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这种师生关系的构建主要有如下途径:

1.构建师生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的机制。狄尔泰提出了“我们对自然进行说明,而对精神生活进行理解”的口号。与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相比,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应具有更深的自我理解意识,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消除自我误解,并在此基础上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学会换位思考,改善师生的教学状态,优化师生关系。

2.构建“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合理发挥机制。大学英语教学的传统师生关系受制于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承担者,是主体;学生是他们认识、变革与塑造的对象,是客体;师生关系表现为单一的“对象性”关系,这是教师主体性发挥过度的表现。而新型和谐师生关系则将教师和学生视为“我―你”的双主体对话关系,注重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合理发挥。和谐师生关系强调合理发挥师生主体间的互识和共识,尊重交往中的差异性,以达到交往中的统一性。当然,由于沟通能力、社会阅历和角色定位等原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发扬平等民主精神,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沟通对话,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保留对教师的“敬”。因此,在广泛的大学英语课前、课中、课后交际活动中,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可以有效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3.构建健康的精神交往机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交往中,师生交往的本质是教师人格精神和学生人格精神在英语教育情景中的相遇,构建健康的精神交往机制,能使师生在交往中懂得自省,学会认同。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的人格精神对于学生的精神发展将会产生启迪,同时,学生的合作理解、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也会感染教师。通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师生精神沟通与交流机制,师生将能得到更加健全的精神家园的建设和英语知识技能的发展。

五、结论

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对改善师生关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可以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通过挖掘学生与教师在英语教育中的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健康的师生精神交往机制等途径,可以有效地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黄汀丰.师生:特殊的对话者[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1).

[2]邢秀风.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实现途径[J].教育评论,2003,(3).

[3]姚本先.新时期师生关系问题省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0,(10).

[4]张雁华.论文化反哺现象中新型师生关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6).

[5]冯建军.论交往的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2,(2).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YANG Yan-qing

(Dept.of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s,Guangdong Women’s Polytechnic College,Guangzhou 511450,China)

篇10

意大利一直都是女花国际剑霸主,近二十年来她们的个人和团体世界排名一直位居前列,其中个人排名前八位里意大利有四个,并且包揽前三。连续四届奥运会取得个人冠军,其中有三届取得团体冠军。2008年奥运会意大利四名主力平均身高只有164CM,她们凭借这种身高,创造了意大利式打法也引领了世界女花打法潮流:利用身材矮小有效面积少的特点,用小步幅或小半步的移动方式接近对手,在中近距离发动隐蔽进攻并且与对手的交锋。但这种个人垄断团体实力最强的队伍在近几年的团体表现中却一般,而战胜她们其中一个重点就是一些欧洲强队利用身高优势和她们周旋。这其中的代表队伍是俄罗斯、波兰、匈牙利。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2005-2008世锦赛和全国比赛主要选手。

研究方法:资料查阅法、调查法

二、研究数据(见表)

三、分析结果

1、通过对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获得奥运会前4名的选手中有3名来自意大利,她们平均身高只有164CM,但是她们凭借经验足技战术能力强的特点,在个人赛9分钟15剑中她们有着一定优势,并以此占据着世界年度个人总排名前5名中3个席位。来自韩国选手NAM身高只有154,但其速度异常快速灵活,打法节奏变化无常,而且身高矮有效部位也相应少,比赛中对手想刺中她都较难,所以在个人赛中具有一定优势。(韩国团体在世界前八名以外)

2、通过对表2的分析可以看出团体前4位中有3个国家平均身高都在170CM以上。意大利的个人实力虽然最强,在个人赛上占尽优势,但在团体中并没有优势。在一段时间内她们引领着世界打法潮流,但近几年世界(主要是欧洲)剑坛为了打败她们,不但是在技战术上研究她们,更利用击剑项目的身材特点,在身高上做文章。事实证明欧洲其它国家这种举措是有效的。

3、俄罗斯是2008年奥运会团体冠军,意大利队是2000和 2004年两届奥运会个人和团体双冠军。在2006-2008年度各种大赛里她们分别交手了6次,意大利队是两胜四负。而俄罗斯本队里也有一些身高比较普通的选手,但是只要和意大利打团体时,她们一定是派最高的几名选手上场。而在打法上她们并不积极主动,通常身高过高(全部超过180CM)的选手在灵活性方面稍差,但对距离的控制占有一定优势,如果再具有很好的手上动作就能对对手形成很大威胁。俄罗斯在打法上采用后发制人,以退为进的战术,抓意大利急于得分,上前接近毛躁的漏洞,防抢结合,有时再打一些偷袭进攻,意大利在接近中稍一过急过快就会被俄罗斯队点抢得分。从这种战术运用来看,俄罗斯充分利用了身高优势,控制距离,扼制对手的特长从而奠定胜局。

4、通过对表4的分析可以看出江苏队一直是国内女花翘楚,她们历年来四位主力都是国家队主力,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她们技战术能力很强,和训练年限较长以外,她们的身高也是全国团体队伍中平均身高最高的。这种身高在团体比赛中很占优势,几乎不用出太多力,哪怕每场利用身高和距离拖延时间她们也能轻而易举在团体中战胜对手。

四、身高对本项目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