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03:2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急诊医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急诊医学论文

篇1

1.1存活及死亡患者SIRS评分和MEWS评分比较188例患者存活156例,死亡32例。两组性别比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死亡患者SIRS评分和MEWS评分均高于存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1。

1.2两种评分方法下患者评分情况采用SIRS评分,存活156例患者中0分16例,1分31例,2分85例,3分23例,4分1例;死亡32例中0分2例,1分3例,2分5例,3分17例,4分5例;两组评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5.21,<0.01)。采用MEWS评分,存活156例患者中0~3分93例,4~6分34例,7~9分21例,10~12分10例,13~15分1例;死亡32例中0~3分1例,4~6分17例,7~9分7例,10~12分4例,13~15分3例;两组评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9.43,<0.01)。

1.3ROC曲线分析SIRS评分临界值为2.5,此时敏感度为74.3%,特异性为47.6%,阳性预测值为77.3%,阴性预测值为46.5%,其A=0.721;MEWS评分临界值为6.2,此时敏感度为78.3%,特异性为49.2%,阳性预测值为79.1%,阴性预测值为44.2%,其A=0.812。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高于SI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0.05)。见封四彩图1。

2讨论

急诊抢救室不但患者众多,而且患者疾病谱非常宽泛,为了能更好的诊断及治疗患者,需对患者病情及预后进行准确的评估,故目前临床上急需准确合理,简单易行的评估方法。目前临床上评估方法较多,主要有MPMⅡ、APA-CHE评分及SAPSⅡ评分等,但这些评估方法虽比较准确,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评分方面较复杂,收集评分数据周期较长。因此并不非常适合急诊抢救室对病情和预后的评估。

SIRS评分为一种简单评分系统,最初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因为它的4条诊断标准较宽泛,不能有效诊断患者病情,曾一度不被重视。但最近发现该评估系统在评价急诊抢救室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方面为一个具有较大价值的指标。MEWS评系统为一种简单有效,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估方式,广泛应用急诊抢救室对患者的评价。

篇2

1.1培训项目为了应付各种紧急情况,美国要求所有的医师都要上过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课程[4],同时还规定了全职型的急诊医师不仅需要大量的急诊知识,还需掌握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知识。为此,美国急诊医学委员会(ABEM)、美国急诊内科医师学院(ACEP)、急诊医学住院医师导师理事会(CORD)、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联合会(EMRA)、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评议委员会(RRC-EM)、学院急诊医学协会(SAEM)联合制订了急诊医学临床实践模式。急诊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包括内科、外科、创伤、心血管病、骨科学和产科学,以及对药物中毒和家庭暴力的识别和干预技能等,此外还应该加强其他非专业技术的培训,如计算机技术、客户服务、商业管理、咨询技巧等。美国每年有950名住院医师通过这项培训。美国急诊医学会还为住院医师提供各职业阶段的培训,以确保各地的美国民众都可以获得同样高水平的急诊医疗服务。而全美急诊专科医师获得批准的培训项目共有467个。主要包括:医院管理、临床法医学、临床药学、科研、重症医学、灾难医学、院前急救系统(EMS)、环境卫生、老年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等等。绝大多数急诊医学专科培训项目属于以下几类:院前急救系统(EMS)、超声、儿科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科研、毒理学、重症医学、医学模拟、医院管理、医学教育、灾难医学和运动医学。

1.2资金保障专科医师在急诊培训期间的工资大致与住院医师相似,约为每年6万美金,而这部分的培训项目基金一般不来源于联邦政府,而是由接受培训医师所在的急诊室工作盈利部分提供,另外,大多数受训医师都会参与科研工作,以获取一部分的劳务报酬。

2中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

虽然我国的急诊医学起步较晚,但我们充分认识到急诊医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学科。近10多年来,我国的急诊医学迅速发展,已形成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和一支由临床、科研、教学相结合的急诊专业人员队伍。但全国现有专职急诊医师仅约5万人,其中80%~90%为其他专科医师[5],且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急诊医学教育,尤其要做好毕业后教育工作。

2.1教育过程与美国不同,我国是从2010年才开始在上海先行试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的。完成院校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将以社会人的身份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6]。根据其学历和培训医院的不同,开展2~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的培训。培训结束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考核合格者将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合格证书,当然在此之前必须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同时有部分优秀医师还能获得硕士学位。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可以选择继续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14年上海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增了急诊专科培训基地。通过2~3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医师将获得更专业的亚专科教育,同时优秀的医师还将通过自身努力获得额外的博士学位。

2.2培训项目与美国众多的培训项目不同,我国专科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院外急救(包含灾害紧急救援等)、院内急救(包含创伤、中毒等)和急危重病救治(ICU)三大类[7]。通过培训,希望达到掌握急诊病人的病情分级;掌握常见急症的症状鉴别诊断,对常见急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急救诊治;熟悉和初步掌握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另外在科研方面,能阅读有关急诊医学的外文书刊并了解临床科研方法,结合实践,写出病案报道和综述。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专科医师培训将有2个月的集中培训,这是培训的一大亮点与特色,主要包括:院前急救、基础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急危重症抢救技术(血液净化,呼吸支持,有创血液动力学,急诊B超,营养支持,监测等)、灾害医学、急诊沟通技巧等等,为培养动手能力强、应变能力快的合格急诊科医师做努力。

2.3资金保障与美国不同,上海是建立政府投入、基地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对于全科以及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住院医师培训的财政补助力度。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探索社保基金增加划拨基地医院经费的长效投入机制。另外,为保障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上海市多部委决定设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项经费,对于委派医院、培训医院和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经费支持,使急诊医师毕业后教育能顺利贯彻进行。

3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议

3.1加强政策导向虽然我们的毕业后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4年实践下来,我们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急诊临床医师。目前,急诊医学还属于紧缺专业学科,据统计,上海市二、三级医院急诊和ICU医护人员共有6022人,医师占29.5%,其中医师硕博高学历的仅占25.9%。上海市100所二、三级医院急诊年工作量达到914.27万,实际抢救和留观均超编制。工作强度高,人员配备不足,医护高学历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的主要问题。所以更需要我们加强政策导向,加快政策扶持、加大毕业后教育培训的力度与强度,培养出更多学历高、医术精、医德高的优秀急诊医师。虽然政策的推行与执行过程中有些许障碍,但我们会贯彻始终,为培养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医师、为促进临床医师培训和管理法制化与规范化,为提升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而做出积极的作用。

3.2加强培训监督虽然在不同的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但我们希望结果是同质化的。所以对于基地的标准、培训的标准、考核的标准都做了统一的规范度量。如:急诊科相对独立的布局合理的急诊区域;科室设置与人员配置;医疗设备;医疗工作量;医疗质量以及师资条件都做了细致的规范。在培训标准里对于相关科室轮转计划,要求达到的培训目标都做了一一规范。在培训结束后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但好的培训计划还需要有力的监督机制,以求达到从“进”到“出”都规范同质的结果。对基地的督导、对师资的培训、对考试过程的全程录音……都是我们加强培训监督的保障。为使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越来越完善,我们一定会把监督机制落到实处,绝不走过场。

3.3加强急诊建设上海作为国际性特大型城市,老龄化突出,以交通工伤事故、化学事故和中毒意外伤害,以及群体性突发事件、气象灾害等引起的急危重症已成为威胁生命的重要因素。积极应对人民群众对急诊医学发展需求、提高急诊急救的防治管理和综合救治能力是政府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迫切任务。目前我们已经完善了全市院前急救系统网络规划和标准化建设,另外,经两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已建立5个创伤急救中心、2个烧伤急救中心、3个儿科急救中心、2个心脏急救中心、2个核化救治中心和1个脑外科急救中心。例如,上海市东方医院形成了创伤急救院前、院内“一体化”的优良模式。考虑到地域分布和伤病分类,结合5+3+1规划实施,我们已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全市覆盖,医疗救护基本实现“就近急救”。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开展分类救护模式、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和应用,转运服务可实行预约或排队的服务制度以及加强救护车和急救装备配置,按每万服务人口不少于0.25辆的配置标准,确保救护车道路优先权,完善应急联动协作机制,确保急救专业队伍的建设和院前院内的序贯救治。

篇3

病例讨论充分调动全体学员主动学习的热情,所有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上网搜索文献,并相互交流讨论,完成了PPT的制作,积极上台发言。

1.1病史特点的归纳总结每个小组都完成了病史特点的总结,小组间的差别不大。

1.2诊断和鉴别诊断各小组在诊断上的分歧较大,仅有一组学员列出的诊断完全符合病理检查结果,但是所有小组的鉴别诊断分析较为全面。

1.3教员点评各组学员都认真准备,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意识较高,临床思维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但是个别同学对临床过程中的细节重视不够,没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1.4反馈结果期末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学员均认为有必要在急救医学教学中开设病例讨论,有27名(93%)学员认为病例讨论课比传统大班课的收获大。

2讨论

临床病例讨论教学是一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法,可以让学员在了解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的同时,主动查阅课本和文献资料,并逐层分析、深入理解,学习常规技术、新技术、新进展,明显提升学习效率。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激发学员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医学课程大部分都是讲座式的教育,即由教员讲解专科理论知识,学员被动的听讲。由于教员讲授的内容大都是课本知识,部分学员认为可以通过课后自己看书来记忆,所以上课时积极性明显不高。而在病例讨论过程中,选取的病例是临床中的实际案例,大都是疑难病例,由于诊断困难造成患者死亡,后期有病理解剖结果明确诊断结果。由于疑难所以学员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主动去查阅文献,并且相互分析讨论,这样的学习过程既可以深刻掌握疾病的相关基础知识,也可以扩展前沿知识,了解该病例相关的一些国内外研究进展。有学者在医学生中做过有关病例讨论的问卷调查,发现全部学生赞成病例讨论的教学方法,并且有98%以上的学员认为有较大收获,主要体现在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对疾病的认识增强了[1]。也有学者做过对照研究,发现临床病例讨论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学员的考试成绩[2]。

2.2提高学员的临床判断思维能力临床判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师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只有对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才能够对症下药,使患者得到合理的治疗,而一个诊断的正确与否,取决于是否有正确的临床判断思维能力。八年制学员由于其培养时间相对紧凑,临床实习时间有限,在独立接诊患者时,面对大量的临床信息,容易出现主次不分、忽视重要细节等情况,造成诊断困难。再加上平时依赖带教教员,很少独立思考疾病的病因分析和诊断。实施临床病例讨论,完全脱离对上级医师的依赖性,完全靠自己去分析总结病史特点,各小组内相互讨论分析,促进学员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老师再结合病例的最终结果剖析学员诊断思路的优缺点,引导启发良好临床思维习惯的养成,学员间也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

篇4

【关键词】:急诊外科;诊疗思维;诊疗方法;漏诊;成长

一、目前国内综合性二级医院急诊外科运转模式

我院同全国大多数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一样,抢救创伤患者时没有固定的专科医师【4】。因此,急诊外科医师能够熟练救治多发伤、复合伤等急危重病例就非常重要和关键。

二、低年资住院医师在急诊外科轮转时的必备功课

1思想上充分认识急诊外科工作的性质与特点

低年资住院医师,大多参加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缺乏,对于急诊急救工作的认识往往不到位,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概括起来说,急诊外科工作特点是:(1)“急”:病情急,时间急、患者及家属心情急;(2)“累”:急诊高峰期常在节假日和晚间,上班时间不固定,遇有重大抢救还得延迟下班;(3)“险”:急诊外科病人情况错综复杂,甚至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2熟悉医院急诊就诊环境、急诊就诊流程

初次就诊病人常因不熟悉就诊环境及相关就诊流程而造成诸多不便并与医护人员发生争执,所以必须熟悉急诊环境及相关就诊流程以减少矛盾纠纷。

一般普通外科的诊疗程序是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历、开化验单、开申请单、开处方并做处理,而急诊往往由于病情紧急、时间紧迫,通常进行乱序甚至是倒序执行。

3 掌握外科基本操作、急救技能,培养临床诊疗思维

急诊外科涵盖了大外科的各种急症处理,无菌操作是一定要掌握的。创伤是急诊外科/急救的最重要的疾病谱。

4 理清并掌握“急诊外科患者”的诊疗思路、处理原则【11】

主要表现在四点:(1)掌握轻重缓急的原则,这主要是针对出现公共卫生事件时要掌握的基本原则;(2)掌握分清主次的原则,处置单个患者时掌握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导致救治失败。(3)部分患者来势凶猛,病情危重,需尽早明确诊断,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4)病情处置中要有全局意识和原则。其后的三个内容是问、救、检同时进行。开放伤容易发现,闭合伤往往比较隐蔽,为了不遗漏重要伤情,Freeland等建议急诊外科医师应牢记“CRASHPLAN”,用以指导检查,其意义是,C=Cardiac(心脏),R=-Respiratory(呼吸),A=Abdomen(腹部),S=Spine(脊柱),H=Head(头部),P=Pelvis(骨盆),L=Limb(四肢),A=Arleries(动脉),N=Nerver(神经)。最后将抢救、治疗用药详细记录,保存完整的医疗资料,以防发生医疗事故时有证据。

5 掌握急诊外科常规诊疗方法

(1)急诊外科基本诊疗方法

1)维持心跳呼吸:呼吸心跳停止伤者立即胸外心脏按压、进行心肺脑复苏,固定颈椎,必要时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2)基本生命体征监测:血压、心电监护,一定时间内的病情需正确记录并密切观察,并做好相关科室、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共同协作,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

(2)急诊外科疾病谱的流行病学研究

学者白峰等回顾性分析了其综合性二级医院2007年-2012年共5年间的急诊外科就诊患者资料,研究分析报道指出,急诊外科以外伤患者居多,最多的是暴露于动物或者机械性力量下,包括被狗咬伤或者抓伤,被蜂蛰伤、人群或重物机械挤压、推挤或者踩踏等(构成比26.89%)。

(3)常见交通事故创伤患者的处理

(4)高处坠落伤者的处理

高处坠落伤除了自伤和意外坠落之外,多数属于建筑行业的工伤。伤情一般与坠落高度、有无阻挡、着地部位、就诊时间有关。

6 急诊外科漏诊的常见原因分析

医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差、诊疗活动不规范是急诊外科漏诊的首要原因,主要表现为询问病史不详细,不问既往史,其次是体格检查流于形式,不规范。

7 注意临床经验、疑难病例(个案病例)资料积累,提高医学论文撰写水平

总之,低年资住院医师在急诊外科工作学习期间,要高度重视急诊专业的学习与发展。形成独特的急诊外科职业性格和特点,从而真正满足现代急诊医学的要求。

【参 考 文 献】

1 王一镗. 加强急诊医学教学的基本建设及祝全国第一个大学本科急诊医学专业的诞生【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4):272.

2 陈中伟,杨立山. 我国急诊外科的建设及发展模式的思考【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1(7):6541-6542.

3 秦卫东,刘明华,王松. 重视急诊外科专业发展,提高创伤急救水平【J】. 医学信息,2011,4(2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