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的微笑范文
时间:2023-03-18 15:4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 女性主义 声音 社会建构 觉醒 性别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6.024
一、电影中的女性主义光辉
女性主义电影林林总总,自上世纪30年代起就已初露端倪。女性主义电影的发展过程与女性主义的发展过程息息相关。从一战时期的旁敲侧击的内涵式表达,到二战时期的激进叙事手法,后至冷战时期的阶级观女权思想,到现在的新女性主义,可谓一路艰辛。
著名的电影《飘》中的女主角斯嘉丽勇敢地呐喊:“Tomorrow is another day.”这就是斯嘉丽,一个永远不向困难、战争、恐惧、甚至死亡低头的女性。她照顾旧爱的妻儿,她勇敢面对自己女儿的夭折,她直面丈夫的离去。她经常说,不想了,我要明天再想,明天,我一定能想出什么办法来。遗憾的是,女权主义不是这部电影的主旨表达,但女权的声音已初试啼声,那就是――女性,要独立。
现代女性主义电影最著名的为《时时刻刻》。在这部整个以维吉妮亚吴尔芙的小说《黛洛维夫人》为蓝本改编的电影中,女性主义融入了新的价值观,那就是如何平衡女性受教育权利,女性家庭观,以及双性恋问题。
直到,由茱莉亚罗伯茨主演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在这部影片中,茱莉亚罗伯茨扮演的是一位大学美术教师,她独身,未嫁,但专注于艺术的所有范畴。对生活有自我认定的方式,不随波逐流,更不依赖他人。她在课堂与女学生发生激烈的思想冲撞,她渴望被学生理解,渴望用自己的意志与行动感化学生。被誉为是《死亡诗社》的女性版。在这部电影中,我们仿佛看到一部美国50年代的画卷徐徐展开,电影向我们将那个年代的女性状态与女权意识娓娓道来。
二、本影片中的女性视角推进
(1)觉醒与默然的初次交锋
50年代的美国仍处在战后的萧条与不稳定期。当时的大学仅有几所女子学院招收女生。这些女学生都是经过层层考试选拔而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在当时,女子受教育的权利仍然低于男性,也就是说,女孩子除非家境优越,或天生才华出众,否则很难有受教育的机会。《蒙娜丽莎的微笑》也由此背景展开。由茱莉亚罗伯茨饰演的凯瑟琳沃特森教授在第一次为学生上课的过程中发现,班上女孩子中的大多数极其优秀,才华横溢。但交流中却发现她们的价值观婚姻观却完全没有自我意识。她们来接受教育,不过是为了嫁个好丈夫,为了以后当个好妻子。凯瑟琳老师失望,震惊,在课堂上不顾学生的不屑与误解,振聋发聩的喊道:难道坐在我面前的这个国家最优异的女孩子们未来的生活就是在家拖地煮饭!难道你们不愿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和生活!难道你们的人生只是为了丈夫而存在吗!
在她的课上,我们几乎看不到中规中矩的课堂模式,而是以她自己对艺术或直接,或现实,或有些残忍的难以叫人直面的方式学习艺术,电影中她令同学们欣赏鲜血淋漓的尸体艺术作品,不过是通过一种艺术的方式表达女教师自己勇于直面现实的暗喻手法。她的讲授遭到了大部分学生的不解与嘲笑,称老师带来的艺术作品档次庸俗低下,完全不具有任何艺术性。但她仍不退缩,甚至将自己母亲的照片制成幻灯片,骄傲大声的向全班同学宣布:“这是我的母亲,难道你们不认为这也是一件艺术品吗?”其实这已经为她的女权思想做足了铺垫。作为一个老师,能上好课,能把知识传播及彼,已是完成了最初的一步。而她却认为作为女性,最重要的是用自立的态度对待自己在社会中应具有的价值和地位,以及应珍视这来之不易的受教育的机会。这,对于一个50年代的美国女性来说,并不容易。
而这一幕也成为整个影片对于女权视角的伏笔。这一幕仅仅持续2分钟,但对学生的女性意识萌芽已经打出了第一炮。学生虽然依然渴望着自己嫁入上流社会,做一个完美的家庭主妇,但至少,独立,自主,已经扣动了她们蒙昧的意识,并有所感触。
(2)觉醒来临,女性的自我冲撞
回过头来看这部片子,印象最深的仍是女教师带着学生们到阴冷潮湿的地下室看那部充满侵略与张力的油画。当集装箱的打板子轰然而落时,那画撕咬着,默然发出幽幽兽鸣而呜咽难停,如狂风骤雨般袭来。很难捉摸。但却是震撼。眼看着女教师走近而又走近,直到俯仰之间,咫尺呼吸。这一切是无需多言的,因为她的行为已经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已经深深影响了每一位学生。那时,她笑了,流出蒙娜丽莎的微笑。静默,淡然。女权主义发展史本来就经历了从自由到时期,到激进派,最终回归生态女性主义的温和期。电影至此,也回归到了对女性主义理解的平和期。女权理想,不仅仅是对自我权益的据理力争,甚至偏激追求,而应当是自然而然的自我意识觉醒,以及社会普遍观念的转变。女性主义自我构建中所经历的种种矛盾与冲撞在影片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对女性自身的心理诉求解析透彻。正如片中提到:“我们自己的声音,就是对艺术的理解”。
(3)觉醒过后的反思和升华
影片整体色调安静平稳,并未有过多夸张的绚丽色彩。大学教室中的原木色调,油画仓库的暗灰色调,和女老师家中温暖的米黄调,均调和出一种在本质思索后的反思与升华。女性主义强调女性的自我觉醒,本影片已经将此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但更多的是,在某种觉醒后的反思与升华。平静的思考,冷静的理智,更加让女性主义题材电影展现出现代新女性高雅的意识品味与情怀。女性为自己呼号奔走的时态从未停歇,但真正有自我变为他者,由强调变为自信,由独爱变成博爱,是整个女性主义的现代意义。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结局完满,女性仿佛在平等的教育体制和政治体制中找到了自我地位,也仿佛在新时代即将来临之际找到了心灵的出口,但影片所传递的暗指反思却远未停止。女学生们毕业后,发现自我价值,重新构建自我社会意识,女老师也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但这仍是女性自我生活的开始,而远非结束。女性自我意识的萌发与探寻仍只是个开始,仍需要在未来的生活和实践中不断找寻,求索。
三、女权理想的构架与表达
(1)与《死亡诗社》的构架对比
《死亡诗社》拍摄时间先于《蒙娜丽莎的微笑》。但对理想,人性,尊严的追求同《蒙娜丽莎的微笑》兮兮相应,并无区别。当电影开场时,基廷老师高声吟诵着惠特曼的诗歌:“oh, caption, my caption”时,反叛,原始,冲撞,而又贴切的情怀,正如凯瑟琳老师的呐喊一样,温暖人心。
这几个词好像有些矛盾。无情的反叛,生猛的原始,冷酷的冲撞,怎么又是温暖的呢?
基廷老师用他的冷,塑造了语言最温暖的一面:对人性本质的关怀。诗歌拨筋见骨,就是对人性的本质的反映。诗歌本无定则,意蕴全在字里行间,全在作者生活,劳作,处世之情感态度中,随着一定的韵律而传达这深入骨髓的性情。无论基丁老师还是凯瑟琳,都在用文学或艺术为武器,同不正常的伦理道德社会准则抗争着。如果基丁老师抗争的大部分是社会压抑的现状,以及教育刻板的现实,那么凯瑟琳老师就在同整个社会长期对女性的压制,包括经济,政治,教育等所有领域在坚决的抗争着。这种抗争并无国界,无论东方西方,无论。村上春树在2009年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发言时提到的:有件事我一直深藏心底,现在请允许我说出来。她一直指导着我全部的写作过程。那就是,在一面坚硬的高墙和一个即将撞向他的蛋的之间,我会永远站在蛋的这一边。
选择站在蛋的这边,有基丁,有凯瑟琳,还有整个电影所影响的一代代观众们。
抗争―即是对女性或整个人性的关怀,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最起码的正视和尊重,就是最贴切的身体力行。也许这种关怀会像那蛋一样,终会撞得粉身碎骨,伴着可怜的理想行将陌路;或是摒弃关怀,而俯首于冰冷的高墙。比如,忽视女性地位,放弃女权理想,亦或是接受社会对女性不平等的架构。电影所探讨的,不仅仅是叙述:叙述了两个人的经历,叙述了他们的学生的过往,更重要的是,在电影结束后仍能持有的炙热的反思的温度。
(2)温暖人心的女权理想表达
影片即将结束时,女学生们读着老师的信。信中说:“想要改变别人,关键在于自己。坚持理想,永不妥协,即使周围环境如此冷漠或是黯然。”
“理想”二字说起简单,践行却异常艰难,对于女性,尤其如此。在社会,家庭,或是自我心灵的建构过程中,女性电影从未放弃过她们的理想:或艰难,亦或坚定不移,都是对于女性自己最温暖的表达。电影中的女教师最后仍选择离开大学,离开美国,重新寻找自我。她的女学生,也最终决定离开无爱的家庭的藩篱,独自一人去纽约,寻找自己的价值。这也许就是电影最终想要表达的一切,只尽在,不言中。
参考文献
[1]《女性主义思潮导论》【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性小说家》【美】肖瓦尔特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当代文学理论导读》【美】Raman Selden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电影哲学》哈佛大学公开课集锦
[5]《人性论》【英】休谟 商务印书馆 1996
篇2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个体;心灵自由
自由和自由的精神一直都存在于西方文明之中。然而,这种自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实现是以个体的心灵及精神的独立为基础的。实现自由的最根本一点就是勇敢地审视自我,去追求个体心灵的真正解放。就像达•芬奇名画中的蒙娜丽莎,她在微笑,但她真的快乐吗?只有她自己才能知道。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便试图去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真正幸福快乐的?在这部电影中,女主角之一贝蒂在具有改革思想的凯瑟琳•沃森老师的启发帮助下,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作为个体,真正的幸福快乐源自对心灵自由的勇敢追求。这需要去打破传统保守思想对人的束缚,回归自我。
一、贝蒂形象分析:传统保守思想的守护者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幅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年轻知识女性的生活画卷。该影片以威斯理女子学院(Wellesley College)这所著名的女子学院为背景。在这里,传统保守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学院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是教他们如何去获得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更不重视内心教育,而是把学生的成功与否定义为以后的婚姻,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嫁个好丈夫。而年轻的学生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迷茫。这时候,有着自由改革思想意识的凯瑟琳•沃森老师来到了这所学院,并试着改变这一切。凯瑟琳•沃森老师所要做的,是帮助她的学生们找回自我。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影片开头的开学典礼上有这么一段对话:
“HEADMASTER:Who knocks at the Door of Learning?
JOAN:I am every woman.
HEADMASTER:What do you seek?
JOAN:To awaken my spirit through hard work…and dedicate my life to knowledge.
HEADMASTER:Then youre welcome.All women who seek to follow you can enter here.I now declare the academic year began.”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所学院所宣扬的是让学生唤醒自我的心志,并且投身于对知识的追求中。可事实却是,在这里,学生对知识追求是积极主动的,对自我的追求却遭到了扼杀。这在凯瑟琳•沃森老师的前两堂艺术课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在凯瑟琳•沃森老师的第一堂艺术课上,我们看到了学生们对知识的追求是多么的积极主动,同时也看到了一堂完全失败的授课。在这堂课上,贝蒂首次出现。
影片中的贝蒂一开始就是以传统保守思想坚定的守护者形象出现的。这在凯瑟琳•沃森老师的第二堂艺术课上对师生关于艺术定义的争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贝蒂的传统保守主要体现在对权威的维护,要循规蹈矩。比如说在婚姻和家庭方面,贝蒂就坚信这所保守的学院所宣扬的,认为妇女的职责就是嫁个好男人,做个好妻子。这本身并没什么错。但是,如果社会、学校乃至女性本人都把这作为他们最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目标和追求时,个人就会迷失自我,不再去追随自己的真心。这个时候,人往往会沉浸于假象之中。于是,当把一切投入到婚姻和家庭中的贝蒂过得并不愉快时,她选择了自己欺骗自己,继续信奉学院及社会一直灌输给她的关于婚姻与家庭的一切,依旧坚信着自己要当个好妻子,即使这看起来是不可能的。她更是在校报上发表了文章,感慨其婚后的所谓的幸福生活,同时攻击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凯瑟琳•沃森老师。而这也最能体现保守思想对个性自由的危害。长期以来这所学校、这个社会加于个人特别是女性身上的思想及思维方式,阻碍了他们对自身以及对这个现实加以改变的努力,让他们不能去认识一个真实的社会和一个真实的自我。
与此同时,打上了深深的传统保守烙印的贝蒂不知道什么是真情,什么是友爱,对自己室友表现得极为冷漠,缺乏关怀,她的言行总是会伤害到别人的感情。例如,她的室友喜欢上了一个男生,可贝蒂却凭着一些未加考证的消息,让这个室友受到了误导,从而差一点儿失去了一段本可以去勇敢追求的美丽的爱情。可见,传统保守思想对贝蒂的伤害不仅仅体现在她的婚姻与家庭方面。贝蒂的这种行为,正是因为其没有认识到自身价值,理所当然地也就不会意识到周围其他人具有他们自身的价值。一个意识不到自己是自由的人,也不会对他人的自由表示认同和尊重的。
二、贝蒂思想的转变:个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那么,生活学习在威斯理女子学院(Wellesley College)这所据称是当时美国最为保守的学校的保守学生又是如何转变其思想的呢?
贝蒂思想的转变来自于其与凯瑟琳•沃森老师思想上的交锋。在思想保守僵化的环境下,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做到去思考自我心灵的诉求。但遇到凯瑟琳•沃森老师的贝蒂是幸运的。
在凯瑟琳•沃森老师看来,对知识的追求固然重要,但是唤醒自我的心志却更加重要。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影片的故事虽然是发生在女子学院,但从广义上来讲,这部“肯定女性”的电影实际上对两性都适用。(李哲,2008)事实上,凯瑟琳•沃森老师所追求的女性的自由,归根结底是对个性自由抑或心灵自由的追求。在看到贝蒂发表在校报上的针对她的文章,凯瑟琳•沃森老师在随后的课堂上发表了一番议论,提及了贝蒂文章中所说的与生俱来的角色。她没有想到,去追求个性自由就是在挑战这种角色。于是,她说她放弃了。事实上,凯瑟琳•沃森老师并没有放弃对自由的追求。她的这番话是为了让她的学生们好好地思考。
而贝蒂对待婚姻与家庭的态度及思想的确发生了转变。这除了得益于凯瑟琳•沃森老师的启发帮助,更大程度上在于她渐渐地意识到了现有的生活并没有让她真的感到幸福快乐。她一直看重的婚姻和家庭里却始终都没有一个真正爱她的丈夫。她的丈夫背着她在外面。
贝蒂开始去寻找丢失已久的自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由是个体自我的觉醒。一个人如果认识不到自己应该是自由的,那么,外界给予其的一切有利于获得自由的条件都不会起任何作用的;相反,一个人一旦认为他应该是自由的话,他就会很快去挣脱身上思想枷锁,努力创造出与内心意愿相一致的生活方式。此时的个体,才是真正自由的。
可是,这种转变却是那么的艰难!放弃一个一直以来都被告之是永恒正确的信念,转而接受与之针锋相对的观念,个中痛苦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个一开始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传统道德观的守护者,最终放弃了自己这一所谓的守护者身份。她结束了自己短暂的婚姻。她决定让自己笑,而不是只对别人假笑。略显遗憾的是,影片在对贝蒂思想转变这一块刻画得不够到位。但我们仍然能感受到贝蒂这一次的思想转变并不是因为凯瑟琳•沃森老师或是其他人告诉她该怎么怎么做而作出改变的。是她自己作出的选择,不再让自己迷失,而是去勇敢地面对现实世界。 贝蒂最后的思想转变体现了个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这种追求应是个人的最高追求。而这一点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那么的紧迫与重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这样一个现实世界之中,五十多年后的今天,《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电影中所探讨的50年代美国所压抑着人性自由的传统保守思想观念,依然束缚着我们对个人心灵自由的追求。并不是说所有传统的东西都是不好的,但它们往往会是我们个体追求心灵自由的最大阻碍。与此同时,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更加容易迷失自己。我们依然要守护好自己的那片心灵高地。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这种心灵上的自由,并非一朝一夕就可获得的。它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永远都不会有终止的一刻。
现实一次次地告诉我们,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他是一个有思想的生物体。思想是一个人的自我身份的最根本的体现,而追求思想自由更是每个人应努力去实践的。我们不应生来就必须去履行这个社会赋予我们的角色的,无论是对于女性还是男性。是的,每个人都会在这个社会中充当某一角色,但那应该是我们自己通过用心去观察体会来确定自我角色的。而这一提前就是我们保持心灵上的绝对自由和独立,至少应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正如拉吉罗所说的那样:“Between empirical generality and a universal value there is a gulf only to be bridged by a consciousness that grasps the intimacy of that value.”(Ruggiero,1959:13)只有那些能够真正领会自由之精髓的心灵才能自觉地填平经验的普遍性和抽象的价值之间的这条鸿沟。
三、结 语
总的来说,《蒙娜丽莎的微笑》在对贝蒂的人物刻画方面略显不足,有些过于脸谱化。但是,电影还是较为成功地表现出了贝蒂是如何冲破传统保守思想的束缚以及开始了回归纯粹个人、去追求个人心灵自由的漫长历程中。对这部电影以及其中的人物的解读可以以女性主义作为评论理论工具。(牛冀莲等,2009)但我们更应看到,在影片中,贝蒂不单单是一个女性的代表,这一形象代表了千千万万的个体对幸福、心灵自由的不懈追求。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贝蒂的形象,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有意义的思考。也许,每个人对何为心灵自由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看法,但至少有一点,我们不应欺骗自己。《蒙娜丽莎的微笑》也许对于他人来说永远都是个谜。但当我们自己在笑时,至少心里应该知道,我,是发自内心地笑!如果是自己真心的微笑,如果是追随自己的真心,而不是受传统的教育或者是别人的思想选择的,那都是成功的。
无论任何时刻,我们都要努力去追求自我心灵的独立与自由!就像那贝蒂,她开始了对自我的追求,但那仅仅是个开始。正如希腊历史学家修西得底斯所说的那样:“幸福的秘诀是得到自由,而自由的秘诀是勇气。”
[参考文献]
[1] Guido De Ruggiero.The History of European Liberalism[M].Translated by R G Collingwood.Boston: Beacon Press,1959:13.
[2] 李哲.幸福源于自我实现――观《蒙娜丽莎的微笑》有感[J].电影文学,2008(13).
篇3
澳大利亚内地偏远小镇出现了怪异的事情,突然天空中下起了“鱼雨”,数以百计的鱼从天而降,据当地居民称这些鱼落到地面上时还是活着的。
数以百计的鱼从空中连续地降落到地面上,这成为了澳大利亚小镇Lajamanu的一条重磅新闻,小镇600多位居民纷纷跑出房屋,到户外的地面上捡这些鱼。当地居民克里斯廷・巴尔莫说:“数以百计的鱼降落在镇子上的各个角落,居民们纷纷跑出来捡起这些鱼,当这些鱼降落在地面上时还是活着的。当我告诉生活在澳大利亚其他地区的家人这一奇怪现象时,他们都认为鱼从天而降这完全是我编造出来的玩笑。但事实上我并没有开玩笑,同时我应该感谢从天而降的是鱼,而不是鳄鱼!”
气象学家称,这种奇怪现象很可能是由于龙卷风所导致的。龙卷风经常会抽吸河流中的水和鱼类,然后降落至数百公里之外的地区。澳大利亚气象局的马克・克塞马克斯说:“一旦这些鱼被卷入龙卷风进入高空,它们很可能被冷冻了起来,之后又会从空中降落到地面上。”
Lajamanu镇位于澳大利亚达尔文镇和艾丽斯温泉镇之间,处于塔纳米沙漠边缘。据悉,这并不是第一次Lajamanu镇居民遭遇从天而降的鱼,今年48岁的当地居民赖斯・狄龙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有一天我在艾丽斯温泉镇刚一出门,就看到很小的鱼从天而降,落在地面上。的确当时我喝了几杯啤酒,因此朋友中没有人相信我,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我没有喝醉,并且真实地目睹了大量鱼像雨点一样从天而降。”(李金峰)
用病理解剖学看蒙娜丽莎的微笑
大部分人注视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时,看到的是一位优雅的女士,和她脸上难以捉摸的微笑。维托・弗兰克不这么看,在这位意大利帕勒莫大学病理解剖学教授的眼中,蒙娜丽莎是一位饮食不怎么健康的女性。
篇4
一、你究竟是谁?
研究者对于《蒙娜丽莎》的原型一直争论不休。最主流的观点认为蒙娜丽莎是意大利富商弗朗西斯科・吉奥康多的妻子丽莎・格拉尔迪尼。按照这一说法,达・芬奇应富商的请求为其夫人绘制画像。当时,丽莎刚刚24岁。但是,早在400多年前,就有不少人否定这一观点。理由之一是,如果达・芬奇真是受丽莎丈夫的委托而作画,为什么他用了长达四年的时间来创作一幅简单的肖像画,并且在完成后没有将画作交给委托人,而是私自收藏起来?事实上,达・芬奇随身携带这幅画长达十几年,直到临终前不久才将其卖出。基于这一情况,很多人便猜测达・芬奇与丽莎很可能存在着情人的关系。
第二种观点是名妓说。有研究者认为蒙娜丽莎的真实身份是意大利的一位高级,名叫卡泰丽娜・斯福尔扎,是米兰公爵的私生女。或许这种说法有其可信之处,因为达・芬奇在佛罗伦萨期间的确是各种风月场合的常客,而且画中人的神秘微笑也颇似一名职业诱惑者的魅态表情。
第三种观点,也是学界最热衷探讨的,当属自画像说。有研究者用电脑将《蒙娜丽莎》和达・芬奇自画像重叠,发现两者面部轮廓一模一样,发际、眼线、鼻子等细节完全重合!由此推测,《蒙娜丽莎》很可能就是达・芬奇对蔷镜子中的自己所创作的。如果这种观点成立,就必须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即达・芬奇为什么给自己描摹出一幅女人版的自画像呢?
一种解释是,达・芬奇想用这种方式隐晦地挑战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男性霸权,而蒙娜丽莎是一个“雌雄台体”,这是达・芬奇理想中的人性结合方式,即男人和女人平等地融合在一起。美国作家丹・布朗在其《达・芬奇密码》一书中提到,蒙娜丽莎这个名字很可能是字谜,暗指埃及神祗:从字源上看,古埃及的生殖男神叫“Amon”,生殖女神叫“Lisa”,稍微玩一点变体文字游戏的话,合在一起就变成了“蒙娜丽莎”(Mona Lisa)。
另一种解释是,达・芬奇具有隐秘的同性恋倾向,同时还酷爱制造谜团。画家在24岁时曾被控告与17岁的男模特儿发生同性恋关系,虽然案件因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但这次审判无疑给达・芬奇带来了深远影响,之后的岁月里,他竭尽所能保护自己的私生活:喜欢穿粉红色外套,在胡须上毫无顾忌地涂上五颜六色,为了防止别人窥视自己的日记,特意从右到左倒着书写,别人需要借助镜子才能读出他的真实想法。据历史记载,画家一生从未与任何女人有过亲密关系,他的画作也证明了他对男性美的迷恋(其素描基本上只针对男性,很少画到女人脖子以下的部分)。另外,达・芬奇笔记本里的许多注释暗示了他与男学生沙莱的暧昧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持续了28年,达・芬奇去世前不久完成的画作《施洗者圣约翰》美丽而妖冶,画中那个“男人女相”的圣约翰原型就是沙莱。
不过,也有许多艺术史家并不认可这一观点,他们声称《蒙娜丽莎》和达・芬奇自画像的巧合,是因为画家在研究人面特征时,多以自己脸孔为对象,导致下笔时不自觉地将画中人描摹得像自己,如是而已。
为了弄清楚《蒙娜丽莎》是否为达・芬奇经过伪装的自画像,意大利文化遗产国家委员会下属的一个研究小组甚至打算对达・芬奇开棺验尸,挖掘达・芬奇的遗骸,使用碳测定法确定遗骨主人的生活年代,并提取DNA样本与达・芬奇后代进行比对,以核实遗骨究竟是否是达・芬奇本人,如确定无误,他们将借助遗骸头骨重塑达・芬奇的面貌,并将其与《蒙娜丽莎》进行对比,希望借此给“自画像”的论证提供铁证。然而这项计划遭到了许多学者的激烈批评。批评者认为,有关达・芬奇的某些秘密应该保持下去,而且挖掘其遗骨是对这位文化巨匠的“大不敬”!
二、你在笑什么?
如今,《蒙娜丽莎》被安放在卢浮宫一处显要的位置,隔着厚厚的防弹玻璃,每天以_人们熟知、神秘而永恒的微笑迎候数以万计的来访者。这些朝圣般的观众心中装着各种疑问,渴望通过亲眼目睹来寻找答案,然而离开时他们心中却产生更多的悬疑,其中最让人纠结的便是那神秘的微笑:蒙娜丽莎在向谁微笑?为何如此微笑?微笑之中究竟隐含着怎样的人类学深意?
画作中的蒙娜丽莎,体态丰满,纤指曼妙,其表情端庄而又性感、安详而又傲慢、天真而又狡黠、高贵而又妩媚,在其忽隐忽现的微笑里,流露出若有若无的讽嘲与揶揄意味。有人说这是“魅惑的微笑”,有人说是“邪气的微笑”,有人说是“温婉的微笑”,有人说是“伤感的微笑”。确实,不同的观赏者有着不同的感受,。甚至同一个^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欣赏这幅画,也会解读出不同的味道。
关于微笑的经典解释是,当达・芬奇着手绘画时,蒙娜丽莎的幼子刚刚夭折,她―直处于哀痛之中,忧郁寡欢,难掩凄楚之态。为了让蒙娜丽莎高兴起来,达・芬奇在作画的时候,特意请来音乐家和喜剧演员为其表演。在蒙娜丽莎欣赏到表演的精妙部分时,不经意地流露出难得的笑容,而画家则抓住了这一瞬间的表情,并将其用神来之笔定格在画板上,因此便成就了这转瞬即逝,然而又亘古不变的神秘微笑。
传统的艺术研究者喜欢从人文主义的角度来诠释这一微笑,认为它显示出蒙娜丽莎对新生活的欢欣,展示了文艺复兴时代人们的新风貌,揭示了精神上的乐观与自信。在蒙娜丽莎身上,崇高的精神和生动的肉体,情感和理智、科学和艺术,都协调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一这也正是文艺复兴时期进步阶级的代表性形象。
不过,许多人并不认可这种解释,而是独辟蹊径地提出了其它观点。譬如,英国医生肯尼思・基友认为蒙娜丽莎怀孕了:她肿胀的手臂、微胖的脸颊和双手交叉放在腹部的姿势,’这些都是孕妇的典型特征;并且,蒙娜丽莎手上没有戒指,而在当时的佛罗伦萨,一位贵妇不戴戒指是不可思议的,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怀孕导致手指变粗,以致不得不摘下戒指。因此,这神秘的微笑应该是一个母亲在新生命即将诞生时的表情。美国马里兰州的牙科医生约瑟夫・鲍考夫斯基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压根就没有微笑,她的面部表情很典型地说明她想掩饰自己的口齿不齐(或者说她根本没有门牙)。法国里昂的脑外科专家让・雅克・孔代特则认为蒙娜丽莎刚得过一场中风,因为她半张脸的肌肉是松弛的,脸因为歪着才显得像是在微笑。此外,还有研究者从蒙娜丽莎原型的角度出发,认为画中人因为是高级,故而微笑中带着对男性的讽嘲和揶揄意味。
笔者以为,如果这幅画果真是达・芬奇故意改换性别的自画像,那么这样的微笑又可以理解为画家本人向世人开的玩笑。从那洞察一切而又包容一切的眼神中,我们似乎能够体会到“怪才”和“知识巨人”达・芬奇对俗世红尘 的旁观。当观赏者在凝视《蒙娜丽莎》的时候,与其说是人们在观看她的肖像,还不如说是蒙娜丽莎主宰了观赏者的眼睛和灵魂,是她在俯察人的命运,并且为之发出无言的笑声。如今看来,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已经成了一个永恒之谜,既折射了画家和画中人物神秘莫测的心灵活动,也微妙地捉弄着一代又一代观赏者的智慧。
三、你的真身到底在何处?
几百年来,不少收藏家各自声称他们藏有真正的《蒙娜丽莎》,累计多达数百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对《蒙娜丽莎》情有独钟,但无缘享有真迹,便退而求其次,收藏了4幅赝品。面对如此众多的画作(包括古今各种摹本、赝品),我们不禁要问:真正出自达・芬奇之手的《蒙娜丽莎》到底在何处?
世人一直认为《蒙娜丽莎》真迹藏于巴黎卢浮宫,这似乎成了举世公认的常识。历史的佐证是,在达・芬奇死后,《蒙娜丽莎》即为法国王室所拥有;卢浮宫建成之后,此画便被永久收藏。《蒙娜丽莎》是卢浮宫最负盛名的艺术品,90%的参观者都不会错过她。同时,《蒙娜丽莎》也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发烧友的画作,每一次出国展览都会产生巨大影响。1951年,《蒙娜丽莎》到西班牙展出,西班牙元首佛朗哥亲临机场捧画,20万马德里市民化装成唐・吉诃德载歌载舞、夹道欢迎。1954年,英国首相丘吉尔指派6架飞机、300名礼仪小姐专程将《蒙娜丽莎》从巴黎接往伦敦,法国方面还破例允许丘吉尔用手指抚摸画像,但规定手指必须反复洗刷和严格消毒。1963年,《蒙娜丽莎》在美国华盛顿展出,安保人员有万余众,每个参观者都要经过6道哨卡,接受各种仪器的检查,并且最多只准在画前停留几秒钟。然而,有不少研究者认为目前卢浮宫收藏的《蒙娜丽莎》是一幅赝品,其依据在于1911年发生的那起盗窃案。当时,《蒙娜丽莎》在失窃几年之后才被归还卢浮宫,而这种失而复得的“团圆结局”很可能是一场骗局,真正的《蒙娜丽莎》早已被神秘的私人藏家重金收购。如果这一观点成立的话,那么上述种种膜拜该画的行为岂不成了20世纪最让人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
不管怎样,我们必须承认,人们今天看到的《蒙娜丽莎》与最初的画作已经不完全一样。当年,拿破仑得到《蒙娜丽莎》之后,为了将它装进现成的镜框,裁去了画面左右各3厘米。原先的画上两侧有石柱,现在则只能看见一点柱础。按说拿破仑给此画造成了很大破坏,可我们今天却很少这么认为。在今人看来,《蒙娜丽莎》的构图是完美无缺的,人物身后的风景拓展了画面空间,又很好地烘托了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也极为突出;相反,如果保留两侧的立柱,反倒使构图沉闷,视野欠开阔。
篇5
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科学。作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美学课的重点是介绍人类审美活动的最基本情形,切实培养大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大学美育中的基础理论课程,面向全校文理科各专业学生开放。只要你爱美,它就与你有关
蒙那丽莎的微笑
文里的西施,是春秋末年越国的美女,传说此女绝色盖世无双,有沉鱼落燕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席美女-------中华第一美女。女性美的理想标准是什么?整体全面的美应该怎么要求?明张潮的《幽梦录》提到:“以花为貌,以柳为态,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肌肤,以秋水为姿色,以诗词为情肠。”这可谓是美女的最高境界,只是能达到者太少。
世界之大,谁是最美的女性,大家一直公认的是希腊的海伦和中国的西施。
海伦的美是如何呢?在《伊利亚特》中有这样的描诉,为了争夺海伦,斯巴达和特洛伊竟然打了十年的战争。这个世界只有好战的将军,没有好战的士兵。作者肯定没有见过海伦,但是却借助参战士兵之口说:“为了这样的美人,即使再打十年也值,我是自愿来参战的,我爱海伦,我要她留在我的国家。”怪不得两国的国王各不相让呢!海伦之美由此可见。
真可谓是闲静似娇花照水,回眸一笑百媚生。
可是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我们都没有亲眼所见。虽说黄金有价,美貌无价,但是这也只是对外表的一个片面的标准。西地简单的认为:“美的女性应该脂粉气和书卷气兼而有之。云鬓蓬松,秋水映人,唇红眉黛,容颜娇媚,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翩若惊鸿,袅如春风,外在美固然很重要,这些也都是令人喜爱的,但是如花似玉,还要有智慧灵气,琴心诗韵。作到双绝,才能达到最美。她应该是整体的,多样统一的,内外俱佳才好。一个女人当其容貌.形体.衣着.发型和心灵.思想.才智.谈吐达到和谐统一时,她才是最全的美,即“美是和谐”
那么谁才是最美的女性呢?海伦?东方人不愿意,西施?西方人连连摆手“no!no!no!”有没有共鸣呢?有没有统一呢?
400多年前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巨人达.芬奇呕心沥血用了4年时间画成的《蒙那丽莎的微笑》曾使多少人为之倾倒,为之消魂,人们对她的临摹之多,复制之多,影印之多,用之插图插页,封面封底之多都史无前例。有的国家甚至将她印制在钞票上。一幅画,何以让世界如此的痴迷?一件艺术作品如此珍贵,真是一大奇迹。几百年来,不知有多少美术家,艺术家,批评家去探索这一微笑的意义,但至今未能找到圆满的答案。据说画时为了让她愉快,能自然流出动人的微笑,画家请来乐师,为她演奏她最喜爱的音乐,“凡音之起,皆由心而生。”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可见音乐是主情的,是长于传情的,善于挑动人心弦的一种艺术。“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种空灵之美的境界只能在虚实真幻隐露之间,只需略带笔意,要妙在笔外,才能真正空灵之焖的最高境界。可谓是用心良苦。据说画中人是画家的梦中情人,不然没有深沉的爱意,画家是画不出其中的情意蒙蒙。据说画中人也热烈的爱着画家,不然何以画中人能如此安详的在画家对面一坐就是整整4年。据说……。能有如此多的据说恰恰说明《蒙那丽莎的微笑》的成功。在她问世400年里,在人们的心里他始终是个活着的人,她具有的艺术美和艺术魅力高超而又永恒
画中的,衣饰普雅,神色自如,清秀端庄,仪态万千。画家着重从内心的自然去描绘人物,表现了她那昂然的青春活力。一层蝉翼般的薄纱在额头上轻轻的撩起,更增添了她的妩媚,线条分明的嘴唇给人一种无以名壮的美,加拿大美术史家吉鲁曾公布过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她说蒙娜丽莎那倾倒无数观赏者的口唇,是一个男子的脊背。她那自然交叉在胸前的丰润有致的手,是优雅娴静,悠然自得,还是温存诱惑,英国医生基友博士相信蒙娜丽莎怀孕了。他的根据是:她的脸上流露出满意的表情,皮肤鲜嫩,双手交叉着放在腹部。性学专家则推测:蒙娜丽莎刚刚经历了,所以才表现出令世人倾倒的微笑。实在难以说清。她那蓬松如流云般的卷发,披散下垂在的颈上,别有一番风韵。尤其是画中的微笑,是圣洁,是鼓惑亦是永恒,令人百看不厌,很是耐人寻味。近日,科学家运用电脑技术做出了新的解读:“她”的微笑中带有喜悦、厌烦、恐惧等多种情绪。对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分析结果是:其中包含83%的喜悦,9%的厌烦,6%的恐惧,2%的愤怒。这一研究成果将刊登在既日出版的《新科学》杂志上。不过,究竟是什么情景竟然同时勾起了“蒙娜丽莎”的四种情绪?这大概又是一个难以说清的“谜外谜”了。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神经生物学家利文斯通认为,蒙娜丽莎微笑的时隐时现,是我们的眼睛运动的结果。按照利文斯通的分析,人眼通过两个不同的区域来观察世界。一个是中心区,被称为视网膜的中央小窝,它让人们看到颜色,认出印刷符号,辨别细节;另一个是区,它分布在中央小窝的周围,是人们区别黑白、捕捉运动、分辨阴影的区域。当人们观察别人时,常常注视对方的眼睛。在欣赏《蒙娜丽莎》这幅画时,人们首先注意的也是人物的眼睛。当观察者眼睛的中心区在蒙娜丽莎的眼睛上时,“区”视线会落在她的嘴上。鉴于视区的观察特点,它会很快地注意到蒙娜丽莎颧骨的阴影,这些阴影又恰恰使人们意识到笑容的存在。但是,当直接观察蒙娜丽莎的嘴时,人眼的中心区又不会注意到阴影,所以“人们永远无法从她的嘴上看到笑意”。由此,利文斯通得出结论:蒙娜丽莎的笑容时隐时现,完全是因为观察者的视线在其脸上游动产生的效果。当我凝视达•芬奇的传世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时,常常被那带有三分柔情、七分迷离的美丽笑容所迷惑。看着看着,恍然有所感悟,只觉得爽意的眼泪直涌上来……是的,蒙娜丽莎的千般美,万般美,及至的美都在她那甜润迷人的微笑上。
画家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战士,他高举思想解放的巨手冲出中世纪的黑暗帷幕,向腐朽的神权和残酷的禁欲主义开战。歌唱崇高与自由,追求幸福与欢乐,蒙娜丽莎的微笑表现了画家一种审美理想,表现了中世纪被压迫和窒息的人性的觉醒和复苏。蒙娜丽莎的微笑是空灵含蓄的,富有神秘色彩的,给人回味无穷的。她的笑是迷,耐看,耐思,耐捉摸。像音乐中的华彩,时而高,高扬到无法举首瞻仰,时而低,低沉到大海中的深渊,令人安然消魂。不同的观者,不同的感受,多样而又统一,像少女的天真?的会心?嫣然一笑是那么的难以理解,羞涩?温柔?闲雅?诱惑?得意?还是暗示?表情似乎时刻在不停的变换着,难以揣摩。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是一种美。一种空灵含蓄的美,一种有限的艺术形象,给人一无限的艺术遐想的品味。
篇6
2014年2月中旬,在佛罗伦萨某所修道院的祭坛边,意大利考古学家揭开地板,打开一座古墓。墓室里躺着的妇女,极有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绸缎商人的妻子丽莎・盖拉尔迪尼。
没有人对这个名字有印象,但可能人人都知道她的模样: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据说是以她为模特画成的。在那幅画中,身着深色服饰的端庄女子面带微笑,这笑容每年都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去卢浮宫一探究竟。
恰如她那丝似有若无的微笑,即便是醉心于研究达芬奇的历史学家,对盖拉尔迪尼的了解也极为有限。她在1495年3月5日与丝绸商人乔贡多登记结婚,当时她才16岁,而丈夫已经30岁了。婚后她生了至少5个孩子。在丈夫的遗嘱中,她被描述为一个“可爱”、“天真无邪”的妻子。这样的形容词,在那个年代意味着品行高洁、忠诚。
如今,打开盖拉尔迪尼墓室的科学家们,不会看见达芬奇名画上的微笑。眼前那副被泥土掩去真容的白骨,双手还保持着交叉放在胸前的姿态。
意大利历史学者希尔瓦诺・文塞蒂带领他的考古团队拾起她的遗骨,希望能通过DNA测试与面目复原技术去发掘答案:达芬奇生前挚爱的画作,与这个佛罗伦萨女人有着多少联系?
蒙娜丽莎很可能就是丽莎・盖拉尔迪尼,但又一定比盖拉尔迪尼复杂得多。
1516年,来自佛罗伦萨的艺术家兼科学家达芬奇迁居法国,在他随身携带的行李中,就包括画在木板上的《蒙娜丽莎》。这幅画长不足一米、宽刚过半米,虽然达芬奇从50岁刚过的时候就开始绘制这幅画,但抵达法国时,64岁的他应该还没能完成最后的润饰。
直到达芬奇3年后去世,《蒙娜丽莎》一直都陪伴在这个老头儿身边。这幅作品与他共同旅行过半个欧洲,经历过许多画作的完成,承受过来自贵族的掌声与冷落,直到最后被进献给法国王室,开始另一段传奇旅程。
有许多人好奇于达芬奇对这幅作品表现出的厚爱,一些人相信症结就在“画中人”身上。《蒙娜丽莎》曾经被猜测是意大利某位名叫“伊莎贝拉”的的画像(因此笑带讥诮),或是某个深得达芬奇倾心的爱人的容貌(所以眼含深情)。
历史学者们从未停止过他们的猜测。而利用现代科技,得到答案并没那么难。意大利的考古学家计划对墓室中的遗骨进行DNA检测,如果能确定盖拉尔迪尼的身份,他们就会凭借头骨和《蒙娜丽莎》的细节复原这位佛罗伦萨女性的面容。
还有更多的谜团能够通过墓室内的这副白骨得到解答。不止一个人注意到了蒙娜丽莎笑不露齿的淑女范儿:一位美国医生说,这笑容看起来那么暧昧,因为那是典型的掉了门牙的笑容;另一位来自丹麦的医生确信丽莎的右脸先天性麻痹,她那微微肿胀的手即是明证;还有一种更流行的说法指出,因为正在进行梅毒治疗,她的牙齿变成了黑色,所以不得不紧闭双唇。
“依据当前的医学技术,我们可以复原出她的身体特征,并重现那个为人熟知的姿态。”一位达芬奇专家说。
科技能够为我们还原510多年前的那一刻――大约在1502或是1503年,绸缎商的妻子盖拉尔迪尼坐到了达芬奇的画板前。她那时很可能怀有身孕,也许为了纪念新生命的诞生,也许是庆祝全家人即将乔迁新居,绸缎商找到了老朋友达芬奇,让他为妻子画一幅像。
篇7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我是你们的解说员——胡丽娜。
今天,我有幸能与大家一起参观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的成名画、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这次之所以来到我们国家,是国家与法国经过多次交流,她才能暂时离开法国到我们美国,所以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这次机会。
《蒙娜丽莎》这幅画曾经在1911年8月22日被盗过,数千万人痛不欲生,法国政府把当日定为国难日。经过2个月的苦苦找寻,终天在1913年12月30日被政府找回,无数人欢呼雀跃,其况不亚于国家重生。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蒙娜丽莎》早已成为法国、法国人民灵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篇8
“就是那个画蛋的达・芬奇吧。”
“是的,他最有名的画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这是在山东省博物馆,摩肩接踵的人群里,三个青年人的悄悄对话。
看来,这个头戴飘翎帽子、满脸络腮胡子、长着鹰钩鼻子、生活在15世纪的意大利人,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看看博物馆外排着的长达数公里的队伍就知道,这些来看画的人,十有八九是冲着达・芬奇来的。
所有的人都举起手机,拍照、录像,把自己的头影叠进达・芬奇乱草一样的大胡子里。
昏黄的灯光下,我远远望着这位很远又突然很近的意大利人――确切地说,是他的自画像。眼前,瞬间闪过一组有关的蒙太奇镜像:1452年,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上,一位年轻的夫人生下了一个私生子,他,就是莱奥纳多・达・芬奇。像所有的天才一样,达・芬奇少时即聪颖过人,5岁时就凭记忆惟妙惟肖地画出母亲肖像。14岁,他被送进著名艺术家委罗基奥的工作室学习,开始著名的“画蛋”经历,从鸡蛋的光影变化中深谙了明暗渐近画法,并由此实现了从焦躁少年到沉静青年的蜕变。
画自画像的年代,他已经是熟透了的男人。看看他的眼神,如同地中海的海水,深邃中泛着莫测的光影。
这种眼神,让人很容易联想起《蒙娜丽莎》的眼神,深含不露,波澜不惊,像迷雾里的烛光。
谁能忽视蒙娜丽莎的眼睛以及她的微笑呢?似有似无,时有时无,似乎舒心淡然,却又哀伤难抑,微暗的阴影上亮光时隐时现――《蒙娜丽莎》无疑是达・芬奇最负盛名的杰作,它甚至已经不仅仅是一幅画,而是一个文化符号,意味着完美、经典的艺术魅力。这么多年,无数人端详着《蒙娜丽莎》,推测和分析着达・芬奇与蒙娜丽莎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数学验算到医学推理,甚至用最先进的电脑进行分析。结果也足以令人惊讶,蒙娜丽莎和达・芬奇自画像的脸部确有多处相似!人们据此推断,可能蒙娜丽莎就是达・芬奇本人的异体自画像。
说法五花八门。蒙娜丽莎微笑不语,达・芬奇微笑不语。
此刻,达・芬奇的自画像就在我的眼前。这个欧洲中世纪的男人,目光坚毅,鼻梁斧凿一样挺立,嘴唇饱满厚实,满脸的络腮胡须铁丝一样虬曲。画这幅画时的达・芬奇,生命和声誉如同冬日午后的阳光,可以沛然而从容地映照视野里的山川、河流、人物。一切都是壮硕健康的,整个世界仿佛一幅可以恣意涂抹的画布。而他为自己的头像选择了黑色的背景,黑得静穆而深沉,所有的景物和力量都蓄积在深重的黑色里,就连黑色的帽子也如同初开的黑色玫瑰,流溢着安详的静美。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这沉寂的黑色里,一双眼睛摄人心魄。
达・芬奇的自画像令人一见倾心,不仅因为构图的独到、色彩的饱满、对比的精妙,更因为这一双奥妙莫测的眼睛。那双眼睛似乎凝视着你,凝视着世界,具有穿透力,又似乎只是在内视着自己,蔚蓝色的瞳孔里,映照出一生的风云、雷电、洪水、潮涌。
从这双眼睛里,可以看到《岩间圣母》里圣母爱意流淌的手势,看到《最后的晚餐》里,耶稣对12个弟子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时的表情各异。明暗对比的视觉效果,精细入微的情感表达,传递着画家的灵与性、爱与欲。
达・芬奇是以画家的身份闻名遐迩的,其实,作为画家,达・芬奇流传下来的画作并不多,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他本身是一个画家、文学家、科学家集于一身的传奇,他创作着美妙的寓言,设计着城市的建筑,研究着重力、元素和飞机的航行――他是一个上帝赋予人类的天才,有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他的一生像一支始终燃烧的蜡烛,照耀着人类文明的旅程。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临终前,他却无比惆怅地说:“我一生从未完成一项工作。”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欲望贲张的时代,达・芬奇和他的作品,已经是经典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而真实生活中的达・芬奇终生压抑郁闷,使他离群索居,性情孤僻。
“主啊,我崇敬你,首先是由于爱,我应当忠诚地拥护你。”达・芬奇喃喃自语。
篇9
【关键词】艺术作品;课堂教学;欣赏者;标准化;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4-0101-2
我国当代的艺术设计教学中,普遍采取的教学方式是,侧重主体的“经验课程”类型教学的主观语言教学法、体验教学法、训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作为当代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电子课件,在平时的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十分突出的。其直观性、生动性、可体验性在教学中的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电子课件是有其自身的专业独特性的,是注重主观的感受的直观性、生动性、灵活性和体验性的,区别与其他理工类课程所注重的程序性、客观性和评价性等。在设计制作艺术设计教学课件时,教师的主观因素是课件在具体教学中,最终实现的效果的关键因素。这也是区别于理工类课件的一个重要特征。理工科课件更注重课件的本身的标准性、系统性等因素,对教师本身主观特点体现较少,更注重逻辑性。作为主观因素较多的艺术设计类型课件其自身的结构除了体现教师的主观倾向之外,其逻辑性是依然纯在的,只是体现方式略有些不同和体现的不是很清晰。对艺术设计类的教学电子课件进行一定分析和总结,对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课件制作应该会提供一定的帮助,使得设计艺术在教学过程不仅体现出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师个人主观特点外,还能体现出或清晰或含蓄的逻辑性,让艺术设计的教学过程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一、欣赏《蒙娜丽莎》需要标准么
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是世人皆知的,她那“神秘”的微笑更是令世人惊叹达芬奇的神来之笔。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在欣赏《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时,往往关心的不是绘画本身的技巧、构图、色彩、美感等因素,而更关心的是能够满足欣赏者好奇心的这幅画的一些逸事传闻。蒙娜丽莎的微笑看起来也确实是能给人一种或喜或忧的变换之感,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作者达芬奇的绘画功力不必多说,已经是世人供认的,《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是否达到作者的目的,也不必追问。我们如今看到的作品已经诠释了作者要表达的内容。这样看来,难道蒙娜丽莎的微笑真的完全是作者的神来之笔所赐,观赏者就没有任何的作用。
艺术作品存在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它值多少钱,而是在于这个艺术作品本身所属艺术形式所参与的艺术活动中的必要性。也就是说艺术作品是必须要与欣赏者共同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才真正的起到艺术品的作用,这件作品才算是真正完成。那么在达芬奇刚刚画完《蒙娜丽莎》还没有给欣赏者观看欣赏之前,这件作品只能是个半成品。正因为我们的参与才真正的完成了《蒙娜丽莎》这件作品。现在可以看得出来欣赏者是艺术作品完成的一个关键。那么蒙娜丽莎的微笑的产生因素中除了作者的神来之笔外,有没有我们这些欣赏者自身的因素呢?当大家看到这里时答案已经知晓了,一定有欣赏者自身的因素的。任何欣赏者都是会根据自己感受去欣赏理解艺术作品的,所以一件艺术作品在不同的欣赏者那里完全会呈现出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状态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产生的一个原因是和欣赏者自己的视力因素、心里因素、世界观倾向都是有很大关系的,其中的科学道理不用多说。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对于欣赏者来说是无欣赏标准可言的。
艺术作品是需要欣赏者参与才能完成的,艺术设计作品也同样是需要欣赏者、使用者参与才能完成的,设计艺术教学更是如此。在教学中的作品就应该是学生了。如果根据艺术作品最终的完成不能只靠作者完成,那么学生作为教育的作品,最终的完成也不能只靠教育来完成。课堂上的学生所能接受的信息也不能只靠课堂来完成。尤其作为艺术设计的教学课堂上传递的信息。因为艺术设计课堂上所采用的的信息无不与“蒙娜丽莎的微笑”有相似之处。学生所接受的信息,在学生学习内化时一定会因人而异的。不能轻易地规定哪个学生的感受和理解才是标准的方式。在艺术设计教学课堂上,教师在组织课堂信息时是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本课程理解和认知进行教学信息的组织的,形成有个性特点的课堂教学。这样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教师那里会学习、体会到完全不同角度的信息,让学生的信息接收领域更加宽泛,接收到更多的信息知识。
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是不需要一个天下大同标准的。教学中所要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是会有些不同的,其中教学用的电子课件的表现出不同之处是最为突出的。不同的电子课件内容清晰的标明了艺术设计专业的灵活性、多样性和丰富性特点。学生在上课听课时,是可以体会到变化丰富的课件给学生带来的新鲜感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着一定的作用的。在艺术设计课堂上的电子课件是不需要制定一个天下大同的标准化课件的,根据教师个人的经验、体会就可以设计制作出具有独特个性特点的课件的。这样在全国各个院校的各门艺术设计课的课件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才能对艺术设计课件的内涵和外延有所阐述。
篇10
请蒙娜丽莎和
达·芬奇跟大家说话
“我是伊丽莎白,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蒙娜丽莎。我是带有神秘微笑的女人……”你听,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正在请有着世界上最神秘笑容的蒙娜丽莎用意大利语跟大家说话呢。你再听:“呵呵,呵呵”——还有蒙娜丽莎轻柔的笑声呢。
现在你肯定会感觉很奇怪了,500多年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蒙娜丽莎,怎么可能会对我们说话呢?如果真是她在500年前说的,那在当时没有录音机的情况下,又如何让声音保留到今天呢?
这其中的秘密说来也并不玄妙。这声音是研究小组根据蒙娜丽莎的头颅结构和脸部特征推理出来的。研究小组首先根据达·芬奇绘制的《蒙娜丽莎》画像中蒙娜丽莎的手指长度,推算出她的身高大约为1.67米。通过身高和画像中的模样,研究小组很快推算出了蒙娜丽莎头颅的构造、头骨的大小和鼻子、喉咙发出的音量等一系列特征信息,然后找出15万个声音版本和相应的头颅构造,将这些头颅构造和蒙娜丽莎进行比对,编制出了一套计算机程序,据此找出了与蒙娜丽莎最相近的头颅构造及相应的声音。为了让有关数据更接近真实的蒙娜丽莎,研究小组还考虑了那个年代的意大利女性的平均身高。考虑到蒙娜丽莎的鼻子相对而言大了一点,研究小组还特意为她的声音增加了一点鼻音效果,还考虑到了她的嘴形和喉咙等等因素,于是就仿真出了蒙娜丽莎的声音。
用这种方法仿真出来的声音,会和原声非常接近吗?研究小组认为,应该相当逼真。因为用这种方法还原出当代人的声音,与其本人真实声音几乎相同,难辨真伪。而且用这种方法还能区分出那些造假的声音,其分辨的准确性达到了99%以上。用这种方法,研究小组还根据80种狗的声音,发明了狗语音翻译装置,这种装置能把狗叫转化成人类语言,可告知主人,他的狗是开心、悲伤还是兴奋。经检验,这种装置传达声音信息的准确率高达 90%以上。
还是用这种方法,研究小组对达·芬奇的声音也进行了还原。主要依据是达·芬奇那幅著名的满面胡须的自画像。由于胡须遮住了达·芬奇的脸部,给分辨其确切的头骨特征带来了困难。尽管如此,研究小组还是发现了达·芬奇的头骨特征,推定他有一个明显的双下巴和美妙的重低音,并把声音设定为他60岁的声音。根据还原的声音,人们会感觉到,达·芬奇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粗暴,这似乎有些出人意料。
人类的最原始音
与第一个词
现在看来,根据人的头骨和脸部特征,以及和大量的真人的相关资料对比,研究人员就能还原出人的声音。但仅仅凭头骨,研究人员能还原出其活着的时候的声音吗?如果能,那么人类能否听到老祖先最先发出的原始音和说出的第一个有明确意思的词吗?
这些谜团,目前都被一一破解了。不过,要想听到人类老祖先最初的声音还真是不容易的事情,因为用于发音的嘴、舌头、喉咙主要构成都是软组织,它们都很难成为化石而被保留下来。不过,荷兰科学家发现,古人类的声道中有一块骨头——舌骨,而不是软组织,能够被作为化石遗存下来。而在猿身上,舌骨附着于一个大的颈气囊中,这使得它们的声音变得响亮而深沉。后来荷兰科学家又发现,我们的祖先在330万年前,和如今的猿一样,真的是有着舌骨的,这就意味着他们也拥有颈气囊。为了弄清楚颈气囊的存在是如何发出声音的,科学家制造了有关嘴、舌头、喉咙的模型,并装置了颈气囊。结果显示,我们祖先被其嘴唇、喉咙以及声道中其他部分的形状与构造所限,虽然能说话,但是不能说出很多有意义的音节。他们发出的第一个有意义的音节很可能是“duh”或“buh”。不过到了大约50万年前,随着人类的进化,人类颈气囊也逐渐消失了,这才使得更加复杂的音节和单词的产生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