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范文
时间:2023-03-24 05:0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醉花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植物园是个花的世界。前不久樱花盛开,我们刚刚去过,那灿烂的一幕还生动地留在心头;再朝前是海棠花—-垂丝海棠、贴梗海棠等,红得醉人,那是宝鸡的市花;再朝前是桃花,这里的碧桃花多彩多姿在全省是有了名的;再朝前是玉兰花,红白蓝三色,庄重而高贵;再朝前就是连翘花和迎春花了,都是一色米黄,在那连绵几百米的假山脚下像是奔流的瀑布。如今牡丹花又开了,那该是一个什么景象呢?
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说的是洛阳。每年的四月,洛阳的牡丹花会就会如期开幕,洛阳的各个公园、街巷的两旁,全是盛开的花朵和如流的人群,那是何等气象啊!我们市的牡丹园面积、规模以及参观的人流自然和洛阳不能相比。但我们这里人人爱花,个个都是花的粉丝,尤其偏爱牡丹,不少人“爱牡成癖”,所以在一年一度的春季赏花节上,人们赏花的热度、深度,一点也不比那些大城市差,或许更胜一筹呢!
我们是开着车来的,快到植物园时,就听女儿说:“每次来看花最头疼的就是停车”。果真如此,植物园门前长达近两公里的地方,尽被车辆和人流占满,我们只好把车远远地停在一个小区的门口。
时值中午,公园内已是人山人海,扶老携幼的家人,抱孩子的年轻夫妇,手执照相机的摄影爱好者,把百余亩大的一个牡丹园挤得满满的,花园中间的各个小道上都是奔泻的人流。那盛开的牡丹,红黄蓝白紫各色,在丽日的映照下千娇百媚,流光溢彩。我打开照相机,贪婪地为这些花朵,为女儿一家,为可爱的小孙女,拍下了无数张留影。
“别光顾照相呀!你看前面,那些场面说的、画的、唱的,全是牡丹啊!”一个朋友走过来对我说。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啊!真是,那牡丹园的东园、北园和西园的回廊里、树荫下,全都挤满了人,还不断地传来热烈的掌声。
“话说古代有一个牡丹的粉丝,名叫常大用。”这是一个老人在游廊上说《聊斋》,“此人酷爱牡丹的国色天香,日夜留连于牡丹园中,目注口咏,作诗百首,歌颂牡丹之娇美。园中两株名为葛巾和玉版的牡丹为之感动,化为两个绝色美女嫁给了大用弟兄两个,演出了一场爱恨情仇的悲喜剧。”人们被老人生动的说讲所吸引,纷纷欢呼叫好。接着就有不少人在园内说着笑着寻找葛巾、玉版。葛巾在中园里找到了,不过标牌上写的是“假葛巾紫”,霎时这里成了照相的焦点;玉版没有找到,只好由南园里的“凤丹白”代替了。
在园中一片浓郁的树荫下,一个绘画专业人员摆下了画案,在现场写真。她用线条勾画了亭亭玉立的两株牡丹,着色之后,一株为花形硕大、花瓣纷繁的红牡丹,一株为花形清瘦、花瓣较少的绿牡丹。旁边一位中年书法家捉笔题款曰:“红玉耀彩辉,绿竹润廉洁”。此时,在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位胡须飘白的老者说:“此画大有深意,卖给我好吗?”女画家笑着说:“这画不卖,老先生若喜欢送你好了!”那老者走到画案前卷起画纸说:“我不客气了,不过润笔费还是要给的。”随手撂下二百元钱扬长而去,任那位画家怎么呼唤也没有回头。
此时,西园中隐隐传来悠扬的歌声。喜爱音乐的小孙女拉着妈妈要去听歌。那里一个女青年正在音乐的伴奏下,高唱《牡丹之歌》,那高亢的频率,优美的歌词,迎来了人们的一片赞誉之声。小孙女竟随着音乐的节奏手舞足蹈地跳起舞来,那稚嫩的小手,粉白的脸蛋,陶醉的神态,在满园鲜花的映照下,显得煞是可爱。一对年轻夫妇走来夸赞说:这才是“百花丛中最鲜艳”的花朵啊!
篇2
作者:慕容血
吟恨寒冰玄字锁,
冷地仪和落.
望舒复长眠,
雨恨云愁,
十载心灵弱.
三寒云聚九阴过,
魔不羁怒火.
狂徒妄飞仙,
篇3
好一个女子,词述闺中常态却流传千古,无论是婉约的柔美,还是盛名远扬的“易安体”,都是她的娇美“花衣”。
她是李清照,活在一个不完美的时代,却挥笔谱写了不朽的传奇。不论是她与赵明诚的爱情,还是作为才女的唯美佳作,都是隔离于俗世之外的淡雅清风。巾帼不让须眉,愤世而词比城坚一她为了一个美好的结局付出了心底最坚定的热血心肠,流落南方,夫君病逝,清照孤苦而颠沛流离,动乱不堪的年代,不是清照该居住的年代,倘若在今朝,她的词藻华美,定然独领,她如同一个词作女神,在精巧的纸笔下,带来一阵古风,一枝独秀。
句句可传诵,声声入人心,李清照给予后世最纯净的娴熟情调,一方传奇,万世共赏。
李清照的愁,愁水可泣,流淌了千年不减,不灭,安静地品味,如同知己一般地心疼,她好似一个邻家姐姐,在浮华繁闹的年代里,舞动扣人心弦的绸缎。漱玉泉的水,武陵春,醉花阴。
不是因为《声声慢》的慢巧情调而痴迷于这个女子的凄美,我们对她表示敬仰,可未曾推开她的心门。
何人有勇气刨开千古的阻饶,细翻她的愁情,陪她看落花赏秋叶,细雨下共嚼往事?待她落泪,再为她擦拭。
也许,在世人眼里,她是“愁”的代名词,而愁,也是她一生不变的主旋律,少女时,她也曾花枝招展天真淘气,而家国的灾难泯灭了她的快乐,在我心中,登峰造极于宋代词坛的女子,唯有李清照。
早年看过《李清照传》,对于她,多了太多怜悯。窥望她的气节与忠贞,骨子里少不了浩然正气,美于底蕴,修身静心。
昔日故人慢慢消隐,何似细水长流?有些故事在水中点点划开,李清照带不走的浓愁,则如同一波巨浪击中我们的内心,进发共鸣,碰撞出了火花,仿佛此刻的你我,已经与她相连、相牵、相恋,如果可以,那还是一种相依为命。
不论乱世如何浮沉岁月、抹去风尘,后人只等清照的一声召唤,倾城几世,演绎着炽热霜雪。
我几度翻滚浪潮中,想要觅寻她遗落的足迹,隐约间,依稀看见了古时印记,昂首的瞬间,我被斜射而来的空寂勾起了失望。李清照在我心底久居,徘徊在今世与古时的两极。
李清照的词,似乎是千年以前的“秋千曲”。她在千里之外,与我万里之遥,久不衰,经久不寒。
篇4
2、所有得不到的东西都让我着迷。
3、善意可以给所有人,但爱不行。
4、非正式关系全靠新鲜感。
5、别说我执迷不悟我只想走自己的路。
6、今日的愿望:你多喜欢我一点点。
7、我爱大风和烈酒还有孤独的自由。
8、微笑,不一定是礼貌,也可能是警告。
9、我是世间独有,可遇不可求。
篇5
郑忱的回忆就像午夜,无休止的漫长,仿佛可以任由自己挥霍,如同挥霍那些正值韶华的年岁。而在这时,整个灵魂停滞下来,连空气中的小尘埃,都柔软得无法捕捉。在这样的时空里,把自己当作暗地里疯长却悄然无声的植物。是,这样的夜晚,总会浸透着记忆的味道,然后心的一部分开始柔软。日子不温不火地继续着,那些温暖的记忆也似乎越发遥远起来,很努力地想念过去,却只能浮现抽象的弧线,街灯下拖长的寂寥的背影,还有大雨过后茉莉毫不做作的香――那些在零散中浮动的记忆……(侯婧)
现在,全世界只剩下电脑荧光屏淡蓝色的微弱的光芒了。
好了。终于安静了。
只有我和我的回忆还清醒。
应该说不只是清醒,是越来越清晰。
远方
爸爸说等我高考一结束,趁着大家现在都还很年轻,全家去趟,捎上氧气瓶。
远方被打上了承诺的烙印,等着许诺的谁谁去兑现。
到不了的地方都叫做远方,所以远方从来都是苍白且脆弱的,经不起时间的打击。
小时候给自己定的人生轨迹就是:先上实验小学,然后上实验中学,再考到金华一中,最后要考到北京大学。再也没有策划接下去的轨迹,因为那是我当时所能想到的最远的远方,有最最灿烂的荣耀和最最光明的前途。
可生活很轻易地就偏离了理想的轨道。金华一中已经变成永远的“远方”躺在曾经的路上,变成凝望的风景。我没有足够好的成绩去铺就我预定的轨迹,一气之下跑到师大附中,与金华一中在同一个城市却坐落在反方向的某个角落,所以我只能依旧凝望。
双鱼座的人总是喜欢胡思乱想,我就是典型中的典型。总是傻傻地做着梦,梦见自己有钱了,可以满世界到处飞:今天跑去瑞士,看看少女峰,吃吃巧克力;明天又飞去柬埔寨,瞻仰吴哥窟苍翠而沧桑的遗迹,感受热带雨林里大地未曾停息的跳动的脉搏。
拒绝平淡去他乡,却愿意在他乡接受平淡。其实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冒出这样前后不相干的矛盾想法。
想起自己去过的地方,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的地方,散落在地图上的各个角落变成大大小小的圆圈。对她们,我总是怀有一丝牵挂,只因为我曾路过那些小圆圈短暂的热闹或清静。
我跟爸爸说,我们不要坐飞机了吧,坐火车去吧。
习惯选择火车,因为惧怕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没有一点踏实的感觉,更害怕错过延伸到远方的一路芬芳的风景。在火车狭小的空间里,听天南海北不同的口音和方言,偶尔微笑,看上帝赋予了不同的人不同的快乐与悲伤,每每这时就会无端地想起JAY的歌词:“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其实踏上去远方的征途本身就需要满满的勇气。
枕一夜梦的铁轨,天亮了。
远方站已到,下车的乘客请准备。
幸好我没有错过那些一步已是一帧独一无二的风景。
生日快乐
我知道所有悲伤的纠结都需要一个倾斜的出口。
3月14日,农历正月二十四,明天就是我的十七岁生日。
拿出一张白纸用我刚学的概率计算全班55个人中有一人与我同一天过生日的概率是1/1485。
居然就是在这种“毫米”级别的概率中真的有人与我同一天过生日。
那个女生很招摇地在寝室走廊上叫着甲乙丙丁参加她的生日聚会,幸福早早浸染上她的脸颊,而我只是在背过身的角落里安静地听电话线那头妈妈说“去买一碗鸡蛋面来好好犒劳自己”后轻轻地说了一声谢谢妈妈。妈妈笑了,谢什么呀,傻丫头。
其实未说出口的随眼泪一起哽咽的那句话是:谢谢你带我来到这个世上,感受幸福与痛苦。
不知道为什么三月的风依旧如此凛冽,没有春天温柔的迹象。在阳台上吹了一会儿风,躺在床上,被头疼折磨得死去活来。心一横,既然已经睡不着了那就索性熬到12点吧,做第一个对自己说生日快乐的人。这样想着却又睡着了。
做了一个难以形容的梦,梦见爸爸妈妈外公和我四个人坐在食堂的一个角落里吃饭,四碗鸡蛋面,散发着热气腾腾的温暖。食堂往日里所有的喧哗都变得异常和谐。我们四个人吃得很开心,说着家里的小狗有多么贪吃,说着过几天一起去放风筝……可是突然间传来一阵急促嘈杂的脚步声,不知从哪冒出许多人,看不清他们的面孔却能感受他们的杀气腾腾,把我和家人硬生生地拉开了,想张嘴喊家人的名字,却发不出一点声音。饮料被无辜地打翻,撒了一地,整个世界一片冰凉。
“腾”地坐起身,还好是一场恶梦。
摸摸枕头,被浸湿一片,原来我哭了。看看窗外,一片迷茫,原来下雨了。
迅速洗漱完毕朝教室奔去。夜未央,天未亮,这段路很安静。
又是第一个到教室的人,这是养成多久的习惯了?笑笑,不得而知了。时间久了,竟然忘了当初每天在闹钟的摧残下挣扎着起床的痛苦感受了。
随手翻看英语阅读,看见一封妈妈写给儿子的信,突然就想起很多天前曾给自己写过的一封信,答应自己要瞅好时间寄出去,在生日那天正好收到,而现在,那封迟迟未寄出去的信还依然安然地躺在抽屉里,上帝不会派谁去寄它。
我亲爱的信乐团曾经唱过:“许多奇迹,只有相信,才会存在。”但是很多奇迹没有相信的前提。
有点失落。
应该不会再有人对我说生日快乐了。我早就狠心地把手机扔在家里,因为害怕自己会忍不住群发信息对朋友说:“今天我生日哦。”然后收到与我群发一样整齐的回复:“生日快乐。”我把这种廉价的只要一毛钱一份的幸福都断绝掉,不愿意去乞讨幸福。
终于熬到下课,亦步亦趋走向食堂,买了一碗鸡蛋面,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双手合十许下愿望。
颠沛流离中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忱,生日快乐。”
无法战胜的黑暗
在暗夜中自己逼退到一个没有退路的角落,困顿疲乏席卷全身之后才颤颤微微地揭去那张虔诚而骄傲的面具,凭脆弱的眼泪任性地流淌。没有光。阒静和黑暗可以覆盖一切盛大的热闹和假面的繁荣,还有我无法言语的悲伤。
想到过去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大相径庭却又一脉相承。以前的自己会大喊大叫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愤懑,会在深夜空无一人的街道去飙车,点燃疾速飞奔的青春,会边听野人花园最激烈的摇滚边疯狂地打水擦地板顾不上被弄湿的衣裳,会在夏日晴朗的夜晚一个人躺在楼顶的草坪上寻找着这个小城被光污染映红的夜幕里零落的星光……那些童年与少年交界的豆蔻年华中,自己身上还残留着亲近自然的禀赋和急于蜕变完美的跃跃欲跳的兴致,这些曾经美好的一切都在成长的洪流中被消磨殆尽。
我已经学会用一脸平静的微笑任凭生活中坚硬的荆棘笔直地穿过胸膛,并非坚强,而是明白一旦倒下便有可能再也爬不起来,只有微笑前行才是生活虔诚的信徒,但虔诚的信徒却从一而终追随着上帝的步伐。
我依旧像小时候一样在难过的时候躲在角落里,偷偷地掉眼泪,如受伤的小兽,独自舔舐伤口,拒绝做困兽之斗,明白自己还没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去与生活抗衡,顺从与接收也许是现在最好的武器。黑暗的力量是永恒的,默默细数完悲伤,站起身,打开灯为自己创造一片黑暗中的光明。
这是游离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片刻,黑暗只是沉淀与蜕变的背景。我从未想过要战胜黑暗,也许享受更合适。开灯后依然一脸微笑的自己,多了一份洗净铅华的成熟。
是谁说的,要让自己学会真心微笑,忘记悲伤,即使冰冷的现实让我们流泪。
遥望的风筝
好想好想把自己缩小,钻到一个漂流瓶里,在大海中徜徉,许是缺氧而死,许是孤独而死,但不论怎样,都曾感知过波澜壮阔。
有一天的语文课上读到这样一句话:“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心里被打开了一个缺口,眼泪灌了进去。
可能是在外地求学的缘故,孤独总是趁虚而入。一个人穿行在偌大的校园里,看来来往往的或行色匆匆或高谈阔论的认识的不认识的似曾相识的同学,我并不麻木,只是清醒地知道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也同样不会感知我的心境,在乎我的存亡,即使在班里最铁的哥们,除了教室门也只是形同陌路的陌生人。他们中永远不会有谁会像家乡的那帮朋友一样为我赴汤蹈火与我并肩作战告诉我友谊这两个字要用心去写马虎不得。
其实现在有些后悔当初不顾一切地只身前往师大附中,远离了那片朋友为我撑起的纯净的天空。
在新的环境里,才发现原来的自己是多么幼稚和单纯,原先只知道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误解,只是立场不同罢了,但是人际关系远比想象中要脆弱和复杂,盲目的追逐会让人丧失理智。单打独斗孑然一身的结果只能是寡不敌众。所以我选择保持距离,这也注定了我只能是别人隔岸观火的对象。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背书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做题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打水一个人去超市买报纸一个人留在寝室过周末一个人思考一个人盯着天花板发呆一个人玩转手中的地球仪一个人坐在桌角一个人吹冷风一个人数星星。
就这样,我默默承受,默默适应,默默如鱼得水。只是孤独依旧高歌。
回到家后,与那帮昔日的朋友一起聚会。其间小希突然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嗯,瘦了,也成熟了。”眼泪便像暴风骤雨般侵袭了我的脸。朋友们都围上来,不多说什么,只是用温暖的眼神默默地给我支持。一种久违的潮湿涌上心头。我突然很感动,即使一个人在远方踽踽独行,转身的时候也有他们最温柔的眼神,这是无声的祝福和鼓励。
那一种遥望,盛满了天地动容的温暖。
正值韶华,沉吟微醉
我一直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这样的日子,最平凡最普通的日子,我每天都要度过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我研究起自己的名字:郑忱。
于是就想到了“正值韶华,沉吟微醉”这八个字,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郑忱”的谐音。
我为自己“伟大”的创造高兴不已。
于是释然了。
韶华易逝,而我沉吟自己写下的诗句,有些微茫,有些陶醉。
粗糙也好,精致也好,忧伤也好,张扬也好,怎样都好。
篇6
那个五月,武陵山,阳光灿烂而温暖,那是个漫山遍野都有金银花的地方。自行车行在山道上,见不到花,嗅得到香,一种极幽雅的香。金银花朵儿很小,我停下车来,你循着花香过去,“呀!多好呵,到处都是!”——是的,武陵山区本来就是中国著名的金银花之乡。全野生,有山就有花,一茏接一茏,从山脚到山顶。初中时,同班的农村同学,每年的书学费和杂费,都是靠上学时随手摘金银花积攒的钱支付。
一会儿功夫,你就采了一大捧金银花,回到我身边。那细小的花,黄白相间,眼前一片更浓的幽雅,幽雅而高贵。人花辉映,若你的人品。在那个小县城,你的高贵和幽雅就如手中的金银花。
那个五月,你坐在我自行车的横梁上,那么放肆,全因了那漫山遍野醉人的野花。你一会儿嗅花,一会儿看天,一会儿转过身子看我。朝阳下,红扑扑的脸。风中,梦幻般的感受。不是自行车,而是拥着你正展开翅膀,翱翔在山峦之间,在迷人痴人的金银花香里。
金银花的叶跟金银花一样,很小,但茂盛,所以,花季,只有近时才见得到花儿。如果要对金银花做个特写,只能说她是淡雅的,骨感的,自在的。那么生动,一朵小花就如一首小诗,清清爽爽,毫不含糊。小小的花朵而风格独立,金黄和雪白相间的色彩却无娇艳之嫌,反倒因她瘦削而精干的花身让人怜爱。
篇7
二年级就对微积分感兴趣,在国内求学时一路“三级跳”,17岁就完成中国科技大学5年制本科学业,成为当年去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年龄最小的学生……尹希的求学历程令人艳羡。但尹希自己“从来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在他看来,他只是一直忠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罢了。
尹希的父母都是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的,小学时,他经常跑到父亲的实验室做实验。那时的他还搞不懂物理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却从心里觉得,这是件很浪漫的事。他最终选择了物理学,这其中既有很多偶然因素,也少不了他对内心那份“浪漫”的坚守。
而对一件事只要产生兴趣,尹希就会全力以赴。在哈佛学习期间,尹希对弦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读博时的一年寒假,有教授布置了一堆关于弦理论方面的作业,就连教授本人也认为,布置的作业有点多,不会有学生全部做完。寒假临近尾声时,尹希拿出了一沓多达80页的作业――整个寒假他都用来做作业了。
篇8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一定要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作用表现为:阐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教学的内容。同时,确定了该教学应该达到的基本水平,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基础性的教学规范和评价依据。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强烈的标准意识,认真研读课标,深刻领会课标精髓,树立新课程理念,既有利于促进我们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也有利于我们在总结、反思过往思想品德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思想品德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结合新课标实施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关于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的体会,供参考。
一、读“前言”,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第一部分是“前言”。导语简述了思想品德课程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以及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并阐释本课程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然后着重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作了定性的描述,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作了详细的说明,集中地体现了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
1. 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是课程标准中的首要问题。它不仅引领课程方向,而且决定着本门课程所要承担的使命以及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着教育者的基本理念和具体的教学方式。《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一门综合课程。在课程性质中,凸显并强调了应从课程的基础、课程的根本目的和课程的类型等三个维度去审势,才能准确全面地去领会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图示如下:
坚持“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根基所在。它与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构建的课程迥然不同。要求思想品德教师遵循初中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课程根本目的的“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定位要求思品教师高举德育大旗,转变自己的角色和行为,由主要是知识的讲授者和灌输者变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把育人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教学的着力点在于学生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教学的技巧和方法在于引导和促进,教学的效果在于学生思想的端正、品德的改善和素养的提升。
课程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的思路和分科课程的内涵变化上,还体现在课程结构上,指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融为一体的新型课程。
2.基本理念
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构建一门课程的哲学基础。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课程价值取向的追求和灵魂。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目标和实施,都必须符合这种理念。
思想品德课程从三个方面阐释了思想品德教育要秉持的基本理念。一是“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位于基本理念的首位,在新课标各部分中, 都突出了公民意识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其中的“核心”凸显了这一理念的重要性,“帮助”是指既不是生硬灌输,也不是强制、他律,而是引领学生感悟、提升、践行,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二是“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三是“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三个基本理念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三者缺一不可。这个体系的核心是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这是目标理念;而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构建课程的前提,这是条件理念,即目标理念提出的基础;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实现目标理念的关键,这是方法理念。由此可见,思想品德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包括目的理念、条件理念和方法理念。只有正确且整体把握这些基本理念的内涵,才能明确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方向。
3.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思路在内容上更全面,既包括思想品德课程的设计思路,又包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对于教材的编写与教学更有指导性。
思想品德课程是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以心理健康、道德、国情和法律等教育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三大板块主题为纵坐标,对板块主题下的三部分内容进行厘清,明确了三个组成部分内容之间整合的逻辑。每个板块主题的第一、二部分内容主要是根据初中学生的生活以及不同时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安排的,有机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和国情教育内容;第三部分集中探讨法律教育的内容。基本框架结构如表1所示。
其中,道德教育是中轴和根本,重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躬行践履相结合的道德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的有机整合和综合渗透。
二、读课程目标,增强统整目标意识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课程目标是最核心的部分。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的“课程目标”中,首先提出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总体目标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课程的目标价值导向,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重视以及用其育人的重要理念;“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是课程的主要任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是课程的最终目标。课程总目标体现课程的核心价值,既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又是课程改革的归宿。对此,一定要认真落实。曾有人比喻:“课程目标是引领课程改革的航标灯。如果目标不清,则必然会使教学改革探索迷失方向。”
在课程总目标下,分别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个分类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在各分类目标中设有具体目标,注重具体目标的层次性和目标达成的过程性。指出在“了解、明确”中实现知识目标,在“感受、体会”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方法”中提升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如同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个目标再落实另一个目标,它们是紧密联系在―起的,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不能分割开来。“三维目标”统整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学层面上提出的、影响最为广泛的概念。它摒弃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
三、读课程内容,准确把握“呈现方式”
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指课程所含具体内容的体系、线索及要求等。这部分涉及教学的具体内容,是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具体指标,因而最为教师所关切。新课标的课程内容采用以课程内容和活动建议的形式来构架。左栏的“课程内容”以“学习板块―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全新方式呈现,是为所有学生而制定的基本的、共同的、可操作的,具有指令性、时代性、规范性,必须实施的行为要求。如,新课标不仅突出了法律意识的要求,而且增加、落实了法律知识的要求, 同时, 每条法律内容都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行文要求, 这为法律意识的树立与形成提出必要的法理知识的支撑。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 一定不能上成法律知识课, 枯燥地讲解法律条文。右栏给出了一些“活动建议”,有36条,具有指导性、开放性和选择性的特点,设计的形式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里的“活动建议”,实际上是活动建议示例或提示,行为主体是教师。也就是说,活动建议并没有给出教学中所有的活动,也不与课程内容一一对应,它只是一个提示性建议,仅作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包括当地、学校、教师自身条件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时事背景等)设计、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
下面是笔者根据新课标列出的课程内容框架表格,其中的内容结构、递进层次一目了然。
其次,新课标对课程内容条目按逻辑顺序进行排序。如,第一板块“成长中的我”中的第二部分“自尊自强”各条目,按照由外在表层的道德逐步指向深层的道德逻辑重新排序。第二板块“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第一部分“交往与沟通”与第二部分“在集体中成长”各条目,按照由宏观原则到具体要求的逻辑重新排序。第三板块“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第一部分“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各条目,按照由社会要求到个人责任的逻辑重新排序;第二部分“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各条目,按照由具体国情到国策、中国到世界的逻辑重新排序。
再次,新课标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突出增加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内容是本次课程内容修订的两大亮点。例如,在新课标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建议中,至少有9 处明确提出了增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具体教学内容、活动主题与方式建议。像在新课标三、(三)3.4 中明确表述为“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四、读“实施建议”,增强操作能力
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包括四方面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其中,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与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密切相关,从整体上指导教师的教学、评价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教材编写建议是对教材编写的指导建议和要求,也有助于教师领悟编写意图,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和使用好教材。总之,这些富有指导性、实用性、普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指导建议和要求,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宝贵,可以说是“金玉良言”。
例如,教学建议部分提出对指导教师教学的指向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要求更明确、清晰、翔实的五条建议。第一条是从课程综合性和德育性两个基本性质出发提出要求和建议“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针对的是教育中最容易出现的偏差。第二条强调本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而且要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和融通,形成教育合力。第三条是具有鲜明教学指导意义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因为只有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提高课堂实效。鉴于思德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对此,新课标明确作出了“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的表述并提出了第四条“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的教学建议。第五条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其中的核心观点是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倡导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又如,评价建议由“评价目标”“评价方式”“评价实施要求”三个板块构成,体现了评价对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在评价方式上,建议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评价。在对考试这一评价方式的阐述中,强调“要加强思想品德考试命题研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的内容;“评价实施建议”中强调把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增加了对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部门等的要求,明确提出了“不能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唯一方式,警惕应试倾向的评价方式,避免评价方式偏离本课程的目标和理念”。应直面学生成长中的现实问题(如偶像崇拜、早恋等),提升课程的现实针对性和引导性。
篇9
一、重条件。任职条件是拟任高管必须具备的“硬件”条件。须对其任职的基本条件和相关规定条件进行现场核实。通过调阅人事档案,确认拟任高管的年龄、学历、工龄、专业年限及各个阶段在不同岗位上的政治及工作表现。特别是对其学历的真实性,务求严格,如有疑问,可向有关院校查询,确保拟任人符合高管任职资格规定的条件。
二、重能力。改变上来审核资料为走下往进行现场考核。目前,在任职资格审核上,只注重材料是否齐全,却忽视了拟任人是否真的具备领导者的能力素质。为此,监管机构提前参与,在任职资格审核前进行考核,把好用人关。考核可通过调查问卷、民主测评、个别座谈、走访客户、现场检查等形式,对其职业操守、组织治理能力和执行力等情况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拟任人应当具备政治坚定,宗旨明确,能够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行业法规,注重业务知识学习,业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组织治理能力和业务能力;工作有目标,有措施,题目有整改;群众基础扎实,执行力较强;注重廉洁自律,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亲历亲为,在履职岗位上有较好的作为。
三、重考试。改变目前的考试制度,规定条件,制定大纲,面向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凡是有意愿参加高管考试的均可报名参加,每年组织两次,有效期2年。同时,应借助其上级主管部分搞好宣传,鼓励符合规定条件的职员参加考试。明确今后聘任各类高管必须是参加过高管考试的,否则,一律不得聘任。考试应严密组织,可以委托院校或专家来进行。
篇10
——-题记
悄悄的闭上眼睛,聆听寂夜的悲伤。默念着伤感的文字,是否还能在感伤一次。眼泪也彷徨了,旖旎在眼眶之内,用话语,怎么也诉不尽内心的愁苦,道不完思念中的相思。听着悲伤的音乐,念唱一句有一句的哀愁,默听乐器的敲击,音符的愁怅,忆读凄美的歌词。不想在追忆,或许太累,或许茫然中,独留留下忧伤太多。
什么才是悲伤,是不是愁叶纷飞的瞬间,还会有情丝缠绕。什么才是悲伤,是不是碧落苍穹之上,还能看见落泪的愁云,什么才是悲伤,是不是残笔留下的文字,还能嗅到一丝罄香。什么才是悲伤,是不是当彼岸之花盛开的时候,繁华深处,是否还有一份凄凉的妖娆。当看见三生石上那,那根青丝忧怨的沉睡,依望悲伤过后。清泪流下的只是荒诞的誓言,凄苦的等待,也只能换回一酌黄藤酒,独自醉喝,当喝下孟婆汤的那一刻,思绪却还在追寻你模糊的身影……简简单单的一生,凄凄苦苦的一世。又是孤独,又是寂寞。只是日落月初,物是人非。那份哀愁的相思,便残留在你离去的那一刻,心忆了,心泪了。
当翻开充满墨香的书本,一页叶,一行行,从眼前流过的也只是刹那间的过往,当脑海的思绪,又随风飞扬,那颤抖的残叶上,是否还能看见思念的珠花,一滴滴缠人的怨泪,一点点孑然自冢的悲伤。
落叶从眼前飘过,飘过的不是落叶,飘过的只是缠绵的情丝。当指尖触碰的一瞬间,残叶伤了,情丝也乱了,难道只是这样,落叶就葬逝了吗?或许有一种情,藏在心中,便会满足。或许有一种爱,不要说出,就会更好。
抬头,望天,依墙听伤。当晓风拂过彼安的时候,会不会留下伤痕,当愁云遮盖残月的时候,会不会还能看见残月的忧情。泪模糊了双眼,落下相思的泪水。落在充满罄香姝墨的书本上,演艺爱恨交加的续幕。哽咽的不是泪水,或许哽咽的只是相思罢了。
想把心囚禁,把心殓葬,不想在那么悲伤,不想在追寻那份破灭的誓言,有时候静静感伤在午后。徘徊在夏阳皑絮的垂柳下,走走停停,凝看的都是夏殇中的落花残叶。
停留在这谧静的午后,注立远方,倾听鸢雀啼血的悲叫,聆听愁水哭泣的声音,嘴角还轻呢蝶恋残花,逝葬末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