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范文
时间:2023-03-31 14:1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小的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小小的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本课是一首短小优美的儿童诗,诗歌描绘了孩子在晴天的夜晚看到的天空景色。诗画相配,内容生动,诗句优美,更富有想像力,读起来朗朗上口,饶有趣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的积累,很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理念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8个会认字,会写“天、只、儿、两、见”5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课是叶圣陶先生的名作,诗歌以简洁明快、丰富有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静谧的夜晚,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大自然的妙趣及夜色的温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入丰富、生动的画面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想像世界,培养他们的想像能力和朗读能力,通过他们的画笔展示脑海中的夜景,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之间的联系,发挥想像,体会晴朗夜空的美丽景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让我们给来听课的老师们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好吗?齐背《古朗月行》。
2、刚才这首诗描写了李白小时候看月亮的情景,小朋友们喜欢看月亮吗?
3、有时候我们看到的月亮是这样的――课件出示圆月图,问:这是什么样的月亮?能用一个两个一样的词来说吗?
4、出示弯月图,问,这又是什么样的月亮?
5、这样美丽的月亮姐姐挂在蓝蓝的夜空中是多么美丽呀!有一位名叫叶圣陶的老爷爷把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小小的船》(板书课题)
二、指导书写生字“小”
1、和老师一起书空。
2、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小”这个字怎么写才漂亮?
3、学生书写这个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初读儿歌,认读生字
1、自由读儿歌,和同桌一起认认生字。
2、课件出示儿歌,读读红色的文中生词。
3、将生词单独摘出来你还能读吗?开火车读生词。
4、玩摘星星的游戏,星星后面有生字,开火车读字组词。
5、齐读课文。
四、学习儿歌内容,练习说话
1、齐读儿歌,思考,儿歌有几句话?
2、男生读第一句,女生思考: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弯弯的月亮为什么像小船呢?
4、出示:弯弯的月亮像()说话练习。
5、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弯弯的?
出示:弯弯的()
6、女生读第二句,男生思考:我在船上看到了什么?
7、出示:闪闪的星星像()
8、出示全文,观察“弯弯”“闪闪”“蓝蓝”“小小”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你还知道有哪些词语也是这样的?这些词语叫做“叠词”。
9、练读全文,配乐朗诵。
五、拓展练习
1、放歌曲《小白船》,欣赏,想象你坐在月亮船上还能看到什么?
2、交流回答。
六、补充练习
1、《静夜思》
2、有关月亮的成语。
七、板书设计(略)
篇2
1、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渗透法识字,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
3、学会基本的陈述句式,开始培养自检习惯。
4、培养读书习惯,初步领悟诗歌意境,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陶冶情操。
5、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想像力。
二、学习重点:听读识字 培养阅读习惯,感受诗歌
三、教学方法设计:演示法 讲授法 练习法
四、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课件
五、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今天给你们带什么礼物来了?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支非常好听的歌曲。喜欢吗?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块来听歌曲。这首歌是写美丽的夜空的,美丽的夜空中有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边听歌一边想。(教师播放音乐)
师:歌曲听完了,美丽的天空中有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你喜欢星星还是喜欢月亮?为什么?(学生回答)(学生:喜欢星星。生:喜欢月亮。教师随机引导入课)
师:老师和你一样,也喜欢月亮,因为老师觉得那弯弯的月亮简直太美了!(教师出示月亮图画)
师:看,这弯弯的月亮既像一把弯弯的镰刀,又多像一只小小的船呀!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块学习新课文《小小的船》。喜欢吗?
(板书课题):小小的船
(二)、学习课文。
师:同学们,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小小的船》(出示课文)。
同学们,你们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下?好,同学们坐好了,让我们一起认真听一下这位同学读课文。
1、学生领读课文一遍。
师:同学们,你看这儿,课文中有许多字变成可爱的小动物和好吃的水果,并且一个一个都飞走了?它们飞到哪儿去了?赶快找一找!(引起学生注意)
师:(打开黑板幕布)喔,找到了,原来在这儿!
你们喜欢这些好吃的水果和可爱的小动物吗?下面,我想请几名同学来跟我和这些有趣的水果动物做一个游戏,谁想来?(学生兴致高昂,跃跃欲试)
师:同学们,我们是一支浩大的队伍,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游戏。老师先来!(教师示范)
(教师引导学生识字,并且再组词,说句子,渗透识字)
师:学完这些字后,我们来一个小小的比赛。我们分小组读课文。前后桌四个人为一组,每组先选出一人读课文,其他人听,然后,另一人再读,其他的人再听。请同学们站起来读,读完的同学就坐下。一会儿,每个小组推选一个读的最好的来上面读。读的好的奖给他一个月亮小博士的标志。(出示月亮小博士图案,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
2、学生小组读课文。(教师下去巡视,注意学生读书的姿势)
师:哪个小组先上来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3、学生汇报读书情况。(小组各一人,教师反馈信息。)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听完以后,也很想很想读课文。喜欢听吗?看老师这次怎么读。
4、教师配乐读课文,感染学生。
师:老师读的好听吗?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好吗?因为老师一边读课文,一边随着那美妙的音乐声来到了空中。蓝蓝的天上,挂着一个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两头尖尖的小船。我就在小船上坐着,一伸手就能摸到那一闪一闪的星星。真是太美了。同学们,你想不想走入那美丽的夜空?请你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一会儿,老师请一名读的最认真的同学来随着音乐读课文。
5、学生自由练读。
师:老师想请一名同学来读一遍课文,他在读的时候,其他的同学在下面闭上眼睛,一边听他读课文,一边想像一下美丽的夜空,好吗?
6、指名学生配乐读课文。
师:同学们还有谁愿意读?想读的同学请起立,我们一块把课文读一遍!(学生起立)
7、学生自由配乐读课文。
师:课文我们学到这儿,老师有件事想和大家商量一下。昨天,老师收到一封奇怪的信,同学们请看!(出示教学课件)
(三)、唱诵诗文,升华课文。
师:同学们,参观完了美丽的动物王国,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来。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课文,老师把课文编成了一首歌谣,想听吗?请同学们坐好,听老师唱一遍。老师看谁听得最认真!学的最快!
1、师范唱课文。
师:老师唱的好听吗?想学吗?下面,请你用手指着课文,跟老师唱一遍。老师唱一句,你就跟着唱一句,好吗?
2、师领唱课文。
师:同学们唱的真认真,学会了吗?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伴奏唱一遍,好吗?(放伴奏带,学生唱课文)
3、师生合唱课文。
篇3
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上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是在我小时候,音乐老师教我唱的歌。
我多么想坐上那“小小的船”像杨利伟叔叔一样在太空傲游,用银河当绳子,把星星穿在银河上,做成一条美丽的项链,送给那为我们教书的老师和我那性格温柔的妈妈。
月亮,好似一个变化无常的婴儿,有时绷着又胖又圆的脸蛋,有时像一个弯弯的香蕉,有着苗条的身材。
夜晚,月亮出来了,洒下一片片皎洁的月光,让孩子们在月光下尽情的玩耍。小草、小花和小鸟都睡着了,它们是在月光的轻轻的抚摸下睡着了。只有风把月光洒在每一处、每一个角落,为我们照亮了脚下的路。
我爱月亮,我更爱这迷人的月色!
篇4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学生个性
林格伦说过:“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新课改对教师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那么,我们该如何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呢?
一、教师应转变作风,还学生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
以前在教学上,我们大多教师,课堂上都是主角,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一味地“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学生学得很辛苦,教师教得也很累。自从新课改后,笔者渐渐地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当起了学习的主人,笔者只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在教课文《小小的船》时,笔者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自己预习课文,然后同桌间相互说一说,认一认,而笔者则在一旁听和巡视,把学生所说的记在心里,等时机差不多了,就指名让学生来说,学生会说:“我知道了课文中的小小的船指的是月亮;我在小小的船上,看见了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时笔者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一下子,课堂活跃了,学生开心了,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他们的想像力得到了发展,思维也跟着活跃起来。
二、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在引导中教学生学语文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巩固。在教《小小的船》时,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又将课文内容以填空的形式出现:
弯弯的月儿( )( )的船,
( )( )的船儿( )( )尖,
我在( )( )的船上( ),
只看见( )( )的星星( )( )的天。
笔者让学生自己先试着说一说,接着指名板书,然后学生上台讲评,最后教师加以小结。小结完后,学生熟读内容,能更加牢记课文内容。
然后,教师进行拓展训练,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课文中说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告诉我们月儿像小船,大家再想想月儿还像什么,出示图片:
■
学生看完图片,会说像镰刀、香蕉……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我们看到的月亮有时也很圆,像十五的月亮圆圆的,它又像什么呢?继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像什么。
■
等学生说完后,教师根据情况加以小结,加深对月亮的认识。
篇5
一、充分读、背,为“倾吐”做好积累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生正是在多读多背的过程中,不断反复地去感知、感悟信息,去筛选、提炼信息并重组,将大量的有用信息储存在大脑中的。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文章、段落,其内涵比较丰富,教师的理解只是一家之见,往往把学生拘谨在一个狭小的思维空间里,殊不知语文学习的乐趣正在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美妙。与其这样,不如让学生在充分读、背的过程中,去理解,去欣赏品味,去咀嚼吸收。例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第三句是由四个句式相同的单句组成的复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这些句子语言简洁,句式整齐,富有想象,充满童趣。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感悟语言魅力,我设计了多种读法:(1)提名一人读全句;(2)学生自由读全句;(3)提名四人各读一句;(4)小组合作;(5)两组比赛读。通过反复地读,学生不知不觉将句子背下来了。
通过反复大量的读与背,学生有了“倾吐”基础的同时,在读背的过程中,思维集中,思维活跃,这样才是学生“悟”的过程,有了悟性,学习语文的“灵性”就不难被激发出来了。
二、引导想象,为“倾吐”插上翅膀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为他们的“倾吐”插上翅膀。例如教学《小小的船》一课,学生学会“看见”一词,我及时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现在假如你也到了弯弯的月儿上,你会想到什么?”经过片刻的沉默之后,学生们争先恐后的举手:“我看见了星星、我看见了长城、我看见了卫星、我看见了宇宙飞船……”精巧的引导,使他们的思路大开,一吐为快。
三、合作学习,为“倾吐”搭设舞台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合作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切实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在回答问题时,我往往采取“学习小组共同答题”的方法,让每一位小组成员充分发言,各自发表见解,又相互补充意见。例如:《小小的船》一文中的“我在小小的船里坐”一句,对于首次接触课文的小学生来说,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四人一组,要求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要说一说课文的这一行是什么意思。大胆“倾吐”,讨论气氛十分活跃,各个小组很快确定了答题的方案。
四、参与评价,提高“倾吐”的质量
篇6
本色语文就是关注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把学生作为生命主体,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关注语文的基本规律及内涵,按语文本来的面目教语文。本色语文重视学生的生本独特感受,坚持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它是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通过人文性来渗透工具性。在课程实施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一、凸显学生的生命主体,激发学生潜能
在语文授课过程中,我们应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足够的空间、足够的机会,力求定位于学生的生命发展,高度观照学生的生命,让课堂回归于学生的生命之中,真正让学生的生命成长成为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得以实现。授课过程中,我们始终都围绕着文本、学生、教师进行合理的和谐定位,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
《小小的船》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特别有意思的儿歌《小小的船》。题目中的这个字(出示“船”字),谁会读?
生1:船。
师:对了,还有谁想读?
生2:船。
师:你们都见过些什么船?
(生回答)
师:同学们见过这么多的船,那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个字。
(生齐读)
师:在船的前面加上个“小小的”,你读一读,你感觉这会是一只什么样的船?
生3:我感觉这是小小的一只船。
生4:好像还很轻。
师:那你们轻轻地读给大家听听。
生(众):小小的船。
【点评1: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抓住课题中的关键字词,让学生通过说、读,由生活中的船引入书本上的船,引领学生去感受文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点评2:教师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培养了他们了解自己学习情况的习惯。】
教师把学生置于课堂的重要位置,努力为学生们营造自主探究的空间,并且对学生们的感受不断鼓励,在教学中落实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二、以文本为范,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所谓文本,它是教学的凭借,是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它用语言文字组成了多姿多彩、精彩纷呈的世界。我们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走近它,与角色交谈,与作者交流。因此,研读文本,在文本中寻找有效的资源,并在课堂上有效解读和利用,是语文教学之要。
在教学中,我们以入选教材课文里面的言语运用实例为基点,引导学生超越教材,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并延伸扩散到现实生活之中,在整体课堂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秋天的雨》教后感:
在授课中,教师抓住了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引导学生通过对秋天色彩的感知、想象,体味文本内涵,通过美美地读,来表现秋天五彩缤纷的美。被艺术化了的语言,学生在初读时会感到难以理解,所以要通过反复诵读,联系生活美读,方能品出其味,方能让学生从中感悟到语言的美,体验到秋天的美好。这种美感,只有加强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来感知。
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结合所见、所感,畅所欲言,教师还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见过的,但文本上没有的事物,及时进行语言拓展训练,使学生受到了美的陶冶。
在教学中,让学生给大家讲讲秋雨的色彩,让其他学生把描写颜色的词画下来。
在教师和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声中,大家闭上眼睛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金黄、火红、紫红的、雪白的、淡黄的……这一切美极了!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五彩缤纷”。
如此美轮美奂的作品,不但带给学生知识上的熏染,更重要的是陶冶了学生美的情操,使他们从小就爱美,向往美,从而在将来能够创造美,成为新一代美的天使。
三、转变教师角色,多元训练
在教学课堂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注重生命的主体感受,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要积极营造氛围,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课堂生成,进行说写训练,使语言积累内化为读写能力;关注生成的学习过程;进行多元化课堂评价。
如《白鹅》一课中对于“高傲”一词的理解,不是由教师直接道出其含义,而是分为几步来理解的。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对“高傲”一词的初步理解;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丰子恺笔下白鹅的图片,从图片上,学生们看到白鹅高昂着脖子,对“高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紧接着,教师鼓励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现白鹅“高傲”的句段,反复研读;最终,学生对“高傲”的理解定位在鹅的步态、吃相和叫声中。这样,学生头脑里就会有一个丰满的、惹人喜爱的白鹅形象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作为一个幕后导演,步步为营,竭尽全力引导学生自己感知,教师的角色由说教者变为引领者,而学生对“高傲”一词的认识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在这个训练过程中,教师充分重视了学生听、说、思、读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关注到了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
篇7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引导;倾吐
引导学生学会“倾吐”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读、背,为“倾吐”做好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文章、段落,其内涵比较丰富,教师的理解只是一家之见,往往容易把学生拘谨在一个狭小的思维空间里,孰不知语文学习的乐趣正在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美妙。与其这样,不如让学生在充分读、背的过程中,去熟悉理解,去欣赏品味,去咀嚼吸收。例如,《雪娃娃》一文是一首儿歌,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语言节拍错落有致,双句韵脚明快顺口,而且整首儿歌想象丰富,表达了童心、童趣。如把人形的雪堆及太阳当人看,称作“娃娃”、“公公”,像人一样能“看家”能“抱人”。所以本课非常适宜朗读和背诵训练。为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指导,感用语言魅力,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读。(1)指名一人读;(2)学生自由读;(3)指名四人每人读一分句;(4)小组合作读;(5)两组比赛读;(6)各小组同号按分句齐读。优美的文字与新颖的阅读方式相结合,将学生带入了美的殿堂。他们不知不觉就将句子背下来,而其中所蕴涵的童心、童趣自然而然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流露了出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读、背的兴趣,我还经常采用乐谱填词的方法,将课文变成歌曲,让学生学唱。通过师生共同的听、唱、表,使学生既受到美的熏陶、又强化了课文的背诵。
通过反复大量的读与背,学生有了“倾吐”的基础,同时在读背的过程中,思维集中,思维活跃,这样才是学生“悟”的过程。有了悟性,学生学习语文的“灵性”就不难被激发出来。
二、引导想象,为“倾吐”插上翅膀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为他们的“倾吐”插上翅膀,直至达到让他们感到“不吐不快”、“一吐为快” 的快乐无比的学习境界。例如,教学《小小的船》一课,学生学会“看见”一词,我及时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现在假如你也到了弯弯的月儿上,你会看到什么?”经过片刻的沉默之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我看见了星星,我看见了长城,我看见了卫星,我看见了宇宙飞船……”精巧的引导,使孩子思路大开,一吐为快。
三、合作学习,为“倾吐”搭设舞台
篇8
不卖产品也能赚大钱?
“要买美体内衣的找我,想要加盟的也找我!”去年年底,唐小姐在某论坛的个人签名写着这样一句话,随后还附上了一个网址。
“只要在这个网站注册,缴纳13800元的加盟费,你就能以4.7折的折扣购买该网站的产品,然后开一个属于自己的网店。另外,你还可以发展下线,推荐一个人就可享受永久收入。只需很短的时间,在未来6到12个月内,年收入过百万不是梦。”唐小姐对这种赚钱方式深信不疑,“现在,靠卖产品赚钱的方式已经落伍了,我开个网店,不用卖产品,光是发展加盟店就能月入过万。”
唐小姐得知这个赚钱新途径是通过自己在老家河南的母亲,在那里,很多人都已经成为这个网站的会员,会员与会员之前又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或者是母女,或者是朋友、亲戚,他们相信不卖产品也能赚大钱,只要自己手里有人脉资源,有足够的会员,也就是下线。
而到了今年5月份,唐小姐在那个论坛的签名改成了“什么都不想要了。”
“那个项目不做了,在北京做赚不到钱,我妈在老家做还行,一个月能做到两三万。”唐小姐说。
女士内衣成为传销热点
和唐小姐一样,吴女士也曾经是这个网站的会员。“如果你想在这个网站开店,首先就要成为它的银级或金级会员,因为入会后才能享受进货折扣价,而成为会员的条件却非常奇怪,那就是要买它的商品套餐,这个公司的人称之为投资。
但是,它上面的东西比市场价要贵很多,商品便宜的时候也是和商场的促销价持平。他们的加盟商靠什么赚钱?靠拉下线。”吴女士说。而通过缴纳入门费、靠拉下线赚钱这两点,很多人都能自己判定这是不折不扣的传销模式。
除了新型的打着电子商务的旗号进行传销,还有一些以介绍工作、赚大钱为名的传销活动,其中很多人都以进入门槛较低的服装店为诱饵。
今年初,一拨一拨的湖南株州市民被自己的亲戚和朋友叫到西部遵义、贵阳、重庆等地搞所谓的西部大开发项目――西部服装全国连锁店。其实,完全是一场变相传销的骗局。以介绍工作为名或者大肆渲染能挣大钱,成群结队的本地人被自己的亲戚和朋友骗到遵义、贵阳、重庆等地,等待你的不是开店,也并非销售服装,而是一帮能说会道的所谓“营销经营”帮你“洗脑”,使你相信天上会掉下来个大大的馅饼来。一月挣几万、几十万,一年能发几百万的谎言据说已使六余万的湖南人像发了疯似的云集在遵义这座偏远小城市,使当地的物价和房租价大幅度的上涨。
如今,服装也进入传销组织的产品范畴,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打着经营女士内衣的旗号从事非法传销牟利,如去年年底被捣毁的深圳罗曼娜缇服饰发展有限公司,它骗近百人加入传销,销售总额超过1000万元。该公司王某以每件约100元的价格从上海等地批发买进普通女士内衣,然后将这些产品吹嘘成用特殊材料制作、有特殊功能、具有发明专利和全国驰名商标的产品,从而蛊惑下线,欺骗消费者,卖出价格最高竟达每件4500元。3800元+2年=380万?
传销和变相传销行为的突出表现
一、加盟者通过交纳入门费或以认购商品等变相交纳入门费的方式,取得加入资格或相应级别,以及取得介绍或发展他人加入的资格;
二、在先的参加者靠发展后加入者交纳的费用获取收益,且收益数额由其加入的先后顺序所决定;
三、参加者以交纳定额费用或以认购商品等变相交纳费用的方式,取得获取高额回报的资格;
四、经营者的利润主要来自参加者交纳的入门费或以认购商品等变相交纳费用的方式交纳的金钱,而并非真正以营销商品为经营方式来获取利润;
五、经营者利用后参加者所交付的费用支付在先参加者的报酬维持运作;
六、经营者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返还参加者高于其所交费用数倍的回报;
七、经营者销售的商品价格明显高于公开、合理市价,牟取暴利;
篇9
一、充分读、背,为“倾吐”做好积累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强调多读多背的重要性。多读多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符合“厚积薄发”,知识的吸收积累与知识的创新应用之间的辩证发展的规律。小学生正是在多读多背的过程中,不断反复地去感知、感悟信息,去筛选、提炼信息,经过重组,将大量有用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之中。语言表象、文字表象,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文章、段落,其内涵比较丰富,教师的理解只是一家之见,往往容易把学生拘谨在一个狭小的思维空间里,孰不知语文学习的乐趣正在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美妙。与其这样,不如让学生在充分读、背的过程中,去熟悉理解,去欣赏品味,去咀嚼吸收。例如,《雪娃娃》一文是一首儿歌,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语言节拍错落有致,双句韵脚明快顺口,而且整首儿歌想象丰富,表达了童心、童趣。如把人形的雪堆及太阳当人看,称作“娃娃”、“公公”,像人一样能“看家”能“抱人”。所以本课非常适宜朗读和背诵训练。通过反复大量的读与背,学生有了“倾吐”的基础,同时在读背的过程中,思维集中,思维活跃,这样才是学生“悟”的过程。有了悟性,学生学习语文的“灵性”就不难被激发出来。
二、引导想象,为“倾吐”插上翅膀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为他们的“倾吐”插上翅膀,直至达到让他们感到“不吐不快”、“一吐为快” 的快乐无比的学习境界。例如,教学《小小的船》一课,学生学会“看见”一词,我及时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现在假如你也到了弯弯的月儿上,你会看到什么?”经过片刻的沉默之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我看见了星星,我看见了长城,我看见了卫星,我看见了宇宙飞船……”精巧的引导,使孩子思路大开,一吐为快。
想象与联想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有利于其思维逻辑性的形成与再造。同时,它使学生在语文课中憧憬美好的生活,领略文章优美的意境、使其充分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课堂教学的往往由此而来。
三、合作学习,为“倾吐”搭设舞台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合作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小组学习为一些不敢发言的学生消除了恐惧心理。为了切实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出语文学习质量,在回答问题时,我往往来取“学习小组共同答题”的方法,让每一位小组成员充分发言,各自发表见解,又相互补充意见。这样,一个问题的解决就凝聚着小组所有成员的智慧。另外,小组学习是每个成员之间在思维上的合作过程,即把自己的思维融入他人思维的过程中,印证了现代教学论所倡导的“吸纳他人认知,交换自己视角,再造思维广度”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更为广大同学提供了“倾吐”的舞台,让他们活跃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例如,《小小的船》一文中的“我在小小的船里坐”一句,对于首次接触课文的小学一年级来说,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四人一组,要求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说一说儿歌的这一行是什么意思。孩子们立刻围拢在一起,读课文,说见解,无拘无束地与身边的小伙伴交流起来,大胆“倾吐”,讨论气氛十分活跃,很快地各个小组已经确定了答题的方案。第三组的代表说:“这行诗的意思是,小女孩坐在月亮上。”“不对!”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反驳:“这一行诗的意思是小女孩坐在了弯弯的月儿上,小小的船是指弯弯的月儿。他没说弯弯的月儿。”培养和发展学生合作的学习能力,将会更只有利于实现为全体学生学会“倾吐”搭设舞台的目的。
四、参与评价,提高“倾吐”的质量
篇10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下册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和押韵的浅显古诗,其中进入课文中的有19首,识字课中有5首,拼音部分有11首,“语文园地”(含拼音复习)中有13首,合计48首,占上、下册语言材料的52%[上、下册共编排各类文93篇(段、首)]。
第二部分:教材特点
1.选文典范,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儿童生活实际 诗歌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典范,文质兼美,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文素养。如《我多想去看看》,讲述了住在山里的儿童对天安门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四季》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小小的船》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看电视》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两只鸟蛋》讲述了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诗歌教材从儿童实际生活出发,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诗歌题材、体裁丰富多样 诗歌的题材丰富,有反映城市生活的,有反映农村生活的,有反映学校生活的,有反映家庭生活的。从体裁上看,有古诗,如《静夜思》《春晓》《村居》,有儿童诗,如《四季》《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画家》,有儿歌《轻轻跳》《操场上》。诗歌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丰富儿童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第三部分:编者意图
1.在拼音教材中安排儿歌,不但可以复现音节,巩固拼音,而且可以增加趣味性,加强语言训练 上册拼音教材的儿歌里红色的音节,都是本课新学的声母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这样更便于巩固拼音。选择儿歌时,更注意语言的优美和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如上册拼音部分第3课的儿歌是《轻轻地》内容是:“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其中出现了本课新学的音节“de、tù、le、nǐ”,学生读了这首儿歌,巩固了汉语拼音,认识了汉字,还发展了语言,懂得不随便踩绿地,增强环保意识,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2.在识字教材中安排儿歌韵语,帮助识字 如安排了意境优美的古诗《一去二三里》,学习最简单的十个汉字,安排了《比一比》,通过比较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认识汉字,同时认识一些量词,安排了反映学校生活的《操场上》,通过认识各种运动项目学习汉字,安排了反映农村生活的《菜园里》,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和学习汉字结合起来,效率更高。
3.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丰富语言、积累语言的诗歌内容 有古诗《咏鹅》《画鸡》《锄禾》,有儿歌《东南西北》《天上的小白羊》。这些内容,只要求读读背背。在教学中,不要人为地拔高要求,不要进行繁琐的讲解,要求背诵的古诗或儿歌,只要学生能够读流利、背正确就可以。
第四部分:诗歌教学一般策略
一年级上、下册安排这么多的诗歌,我们应该领会编者的意图,利用诗歌的特点,发挥诗歌的功能,为识字和阅读服务。
1.利用诗歌有韵有节的特点,捕捉住诗歌的节点和韵脚,或读或唱,让儿童初步感受阅读的乐趣 例如,《影子》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常常跟着我,
就像一条小黑狗。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影子常常陪着我,
它是我的小朋友。
这首诗歌的韵脚落在二、四句末的“后、狗、右、友”上,押的“ou”韵。我们教学时,可以通过示范,将这个音读得稍重,重音落在“ou”韵上,形成有规律呈现的重音,从而产生韵律感。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每个短语的前后两句字数相等,“影子在×”“影子常常×××”的循环呈现,进一步强化了儿歌的节奏感
2.利用整体识记的优势,帮助儿童识字和巩固 由于诗歌有韵有节,学生读来朗朗上口,很容易整体记忆这些短小浅显的诗歌。我们关注诗歌的实际识读情况也常常会发现,儿童能背整首诗歌却不一定能全部认识诗歌中的汉字。这是因为诗歌有韵有节,这种押韵的有节奏的声音信息先行进入儿童的记忆库,儿童一听即背,或一读即背,故出现能背全部诗歌却不能认全部汉字的情况。根据儿童对儿歌整体识记的优势,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整体背诵儿歌的基础上,再落实细化到个别字的识记中。比如,上册课文部分第4课《哪座房子最漂亮》的前几句是:一座房,两座房,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我们可让儿童先听先读儿歌,让富有音乐美感的声音信息先行进入儿童大脑记忆库,待学生整体能背这些句子后再呈现要求识记的生字。假如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不会认“窗”,他们可以通过读、背这几句儿歌,依据位置推测出第三句的末字“窗”应读“chuāng”来。同样的道理,如果学生学了儿歌,过了一段时间遗忘了其中某个生字,他同样可以采取读背这几句儿歌来回忆生字的位置,从而回忆起读音来。比如,如果学生遗忘了“座”字,他便可以读背儿歌,依据读音顺序回忆这个字在儿歌中读音。可见,通过整体识记儿歌,能帮助学生识字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