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食范文

时间:2023-03-30 07:0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舌尖上的美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舌尖上的美食

篇1

舌尖上的荆州:面功火候造就街巷特色锅块

从踏入荆州的那一刻,汇集了东南西北各地美食的小街巷,就成了荆州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这里隐藏着很多上不了正席却让人流涎三尺的美味。

这就不能不提街角巷尾时常出现的荆州小吃锅块了。有人说,荆州人好吃,就连一个锅块,都被做到了荤素搭配、风味各异。

这年头,就流行个“XX哥”“XX姐”。知道吗?荆州网友也给一个锅块摊主安了个外号,那就是“性格锅块哥”。藏身于沙市区工农村社区小巷的锅块哥姓宋,工作时不拘言笑,犀利的眼神和一把大钳就足以把人吓住。但是每当接过香气扑鼻的锅块,之前的纠结心情就舒展开了。

看着宋老板娴熟地将手在案台、酱油碗、芝麻碗、炉子、辣酱碗中间流转,着实佩服他的技艺,整个操作流程井然有序,不到二分钟,一个香气诱人的锅块就出炉了。椭圆形的锅块表面粘着分布均匀的芝麻,由于锅块拉得比较薄的缘故,在炉里就烤开了几个小口,热气直往外冒,那也是传递香气的通道,刺激味蕾。刷上了宋老板家秘制的酱料后,更是五味俱全。难怪有人说,有了锅块哥,不进必胜客。

16年前,来自公安的宋老板就在工农村的巷口摆起了锅块摊,凭借着对美食的追求,他不甘心做与他人一样的锅块,而是想做自己的招牌锅块。他在不包芯的烧饼和传统公安锅块厚实的基础上,一步步改良,凭借面功和火候将锅块越拉越薄,越烤越脆。

而后,宋老板又参照早年母亲为他制作佐饭的酱料的味道,自己调制酱料。他将豆子、麦子、香料、糖稀、辣酱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成美味的酱。因为此酱深受顾客的好评,宋老板早年还想过批量制作呢,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受阻。而今,也只有吃他打出的锅块,才能浅尝到此酱的绝味。

舌尖上的绍兴:鲁迅故家的隐秘口感

“十豆过酒”,咀嚼出的深味

茴香豆是绍兴最知名的一种小吃,这得益于鲁迅小说中孔乙己在咸亨酒店柜台前花九个铜钱买了两碗酒和一碟茴香豆,还细究起“茴”字的四种写法。北京孔乙己餐厅出品总监陈庆说,茴香豆是以蚕豆为原料,用清水泡软,入锅加配料用文火慢煮至涨熟,口感清香软糯,鲜嫩,价格便宜,是绍兴寻常百姓最常吃的下酒菜。

绍兴传统特产是“三大缸”:酱缸、染缸、酒缸。关于茴香豆,当地有民谣:“桂皮煮的茴香豆,谦裕同兴好酱油,曹娥运来芽青豆,东关请来好煮手,嚼嚼韧纠纠。”

即便如今,绍兴人还是喜欢吃本地作坊里生产的酱油,颜色黑亮,豆香浓郁。在河边,经常可见老人慢悠悠喝酒,随手从兜里掏出几颗茴香豆。这些下酒小吃初吃不觉得出奇,细细咀嚼却颇有深味,契合着绍兴人的性格:外圆内方、灵秀惠巧。食物是连接一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的链条。各种过酒小吃让人觉得,鲁迅时代的绍兴并未走远。

“臭味大千”,无臭不欢

在绍兴美食谱系之中,“臭”是一种别样风情的滋味:臭苋菜梗、臭千张、臭腌蛋、臭百叶、臭冬瓜、臭咸鲞……各种“臭烘烘”的美食,成就了别致的绍兴滋味。在所有“以臭为美”的食物中,臭苋菜梗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许多食物都是经由苋菜梗发酵而成的卤液腌渍而成。

苋菜是江南一带常见的蔬菜,初长时极嫩,只需放在沸水中几个搅滚之后迅即捞出,点几滴香油就是一道鲜美的蔬菜。等苋菜老了,苋菜杆粗壮,这就成了做臭苋菜梗的原料。制作时需要用水浸泡昼夜,沥干水分之后进行发酵,数日之后,开坛便可闻到臭中带香的滋味。发酵时不放盐,制作的时候再加入盐。臭苋菜梗以蒸为妙,吃时趁热将臭苋菜梗放入嘴中,不要匆匆咀嚼,而是闭上嘴巴,眯起眼睛,鼻孔微微吸气,那种臭中含有异香的味道在口腔内旋转。

一坛臭苋菜梗捞完之后,剩下的便是臭苋菜梗卤了,许多农家常年在门口存放着一坛菜卤,卤汁状如白乳,粘稠滑溜,有些厚度,各种食材都可以放到里面卤制,于是出现了臭冬瓜、臭丝瓜、臭豆腐等种种“臭味大千”,真是无臭不欢。

“醉系列”与香糟

绍兴是酒乡,酒的滋味自然弥漫到美食之中,当地人家做菜,几乎所有荤菜都会放上黄酒。放黄酒的好处在于提香,醇厚的酒香使菜肴锦上添花;松软,酒使荤菜质地变松易熟;去腥,特别是烹饪水产时,放上酒就可以祛除腥味。当地人做菜都使用加饭酒或者花雕,很少有人用调和的料酒。

篇2

在品尝美食之前,先了解一下中国的餐饮文化吧!中国的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究竟这菜系有什么特点呢?吃货们如此形容:苏、浙菜如秀气素丽的江南美女,鲁、徽菜如同古拙朴素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典雅风趣的公子,川、湘菜就像内涵丰盛、才艺满身的名士。

鲁菜

鲁菜,有北方代表菜之称,原料多选畜禽、海产,善用爆、烤、拔丝等烹调方法,多以酱、葱、蒜作为调料。

代表菜

糖醋鲤鱼、九转大肠、汤爆双脆、百花大虾、德州扒鸡、酱汁鸭子等。

川菜

川菜以成都和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以善用麻辣著称。

代表菜

麻婆豆腐、回锅肉、鱼香肉丝、口水鸡、泉水豆花、水煮肉片等。

粤菜

粤菜即广东菜,又称潮粤菜,由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特色菜点发展而成。

代表菜

香芋扣肉、文昌鸡、什锦乌石参、葱姜炒蟹、东江盐鸡、爽口牛丸等。

闽菜

闽菜是以福州菜为基础,融会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地方风味菜而形成的菜系。

代表菜

佛跳墙、盐水虾、七星鱼丸、白雪鸡、醉排骨、红糟鱼排、荔枝肉等。

苏菜

苏菜即江苏菜,用料广泛,以水鲜为主;刀工精细,烹调方法多样,擅长炖焖煨焐;追求本味,清鲜平和;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均美。

代表菜

清炖蟹粉狮子头、叫化童鸡、阳澄湖大闸蟹、彭城鱼丸等。

浙菜

浙菜富有江南特色,菜式讲究小巧精致,菜品鲜美、滑嫩、脆软清爽。

代表菜

西湖醋鱼、东坡肉、龙井虾仁、清汤鱼圆、大汤黄鱼等。

湘菜

湘菜,以中南部地区的湖南菜为代表,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口味多变,尤以酸辣菜和腊制品著称,烹饪技法擅长煨、蒸、煎、炖、炒等。

代表菜

腊味合蒸、东安鸡、麻辣子鸡、冰糖湘莲、金钱鱼等。

徽菜

徽菜是中国饮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做法以烧、炖、焖、蒸、熏为主,讲究火功、巧控火候。

代表菜

火腿炖团鱼、火腿炖鞭笋、雪冬烧山鸡等。

美食风向标之湖南

第一站:长沙

推荐人:成鸿嵩

学校: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

推荐美食:臭豆腐、锅饺、口味虾、糖油粑粑、葱油粑粑

说起长沙的特色小吃,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臭豆腐。炸好的臭豆腐外脆里嫩,再浇上辣椒油、香油、酱油等调料,非常好吃,让人回味无穷。吃臭豆腐,我推荐大家去百年老店火宫殿。进火宫殿的人没有不吃臭豆腐的。1958年,到长沙视察时,还专门到火宫殿吃了一顿臭豆腐。除了火宫殿,很多散落于民间小巷中的个人摊点味道也不错。如南门口的“五”臭豆腐摊点,买臭豆腐的队伍经常排成一条长龙。

其实,长沙的美食很多,比如在坡子街,你一路吃过去,一定会嫌你肚子太小了。不过,我觉得还是要适度才好。这些小吃虽然好吃,但是吃多了上火就不好了。

第二站:岳阳

推荐人:李志滔

学校:湖南民族职业院校

推荐美食:虾饼、君山银针鸡片、长寿五香酱干

说到岳阳美食,虾饼是最让人难忘的。记得第一次尝虾饼是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小吃店,当老板端着一大盆热腾腾刚从油锅里捞出的虾饼,我馋得直流口水。虾饼味鲜香嫩,焦脆可口,吃过后让我回味无穷。老板介绍说虾饼是用洞庭湖一带出产的鲜虾拌了面粉糊炸制成的,所以无比鲜香。除了虾饼,我还要介绍另外一道美食――君山银针鸡片。君山银针鸡片,与杭州龙井虾仁一样,闻名全国。它是用鸡肉和君山银针茶滑炒而成,成菜白绿相间。整道菜既有鸡肉的美味,又有银针的清香。

第三站:常德

推荐人:周召银

学校:常德财经学校

推荐美食:麻辣肉、酱板鸭、米粉

麻辣肉,可不要误认为它是荤菜,麻辣肉虽然名字带个“肉”字,却是一种豆腐皮制品。过去常德有很多牌子的麻辣肉,而唯独北堤麻辣肉口感独特、余味无穷,我们学生都很喜欢去那里吃。需要提醒的是,麻辣肉是小作坊式生产,没有真空包装,所以能吃到当天生产出来的麻辣肉与放置了一段时间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机会到常德旅游的朋友一定要尝一尝当天出炉的麻辣肉。

第四站:衡阳

推荐人:伍贤

学校:衡阳县职业中专

推荐美食:刮凉粉、卤粉、唆螺、荷叶包饭

虽然我“背井离乡”地来长沙读书了,但是我非常怀念衡阳的美味小吃。我最喜欢的是刮凉粉。在夏天,马路边摆着一个小摊,跟摊主说声“来一碗刮凉粉”,摊主就麻利地拿起镂空的小勺子,在凉粉上小心翼翼地刮出一条条细细的、滑滑的圆粉丝,然后用筷子将凉粉丝摞到小碗里,撒上各种佐料,绿绿的葱花、红红的干辣椒粉,把白白的凉粉装点得像一朵娇艳欲滴的鲜花。最后,摊主再往碗里浇上两滴麻油,喷香!在炎热夏天吃一口,心里都凉了,那叫一个爽!

第五站:吉首

推荐人:吴桂云

学校:吉首市职业中专

推荐美食:醋萝卜、姜糖、糍粑

作为一个地道的湘西人,我可是吃醋萝卜长大的。我们有句古话,如果没有吃过醋萝卜就不算正宗的湘西人。醋萝卜既可当佐餐,又可作调味,每逢年节,我们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它。吃饭时,吃上几片醋萝卜,既开胃解油腻,又能爽神清心;平时乘车坐船,吃了醋萝卜,还能解除晕车、晕船之苦。多功能的醋萝卜究竟怎么做出来的呢?其实,醋萝卜的做法很简单,首先将萝卜洗净切成片,放入坛中。然后加米汤和凉开水浸泡,密封坛口。最后把坛子放在火坑旁边,使坛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经过三五天后,坛内的醋萝卜便可以吃了。

第六站:武冈

推荐人:刘维凯

学校:武冈蓝深职业技术学校

推荐美食:武冈铜鹅、猪血丸子、卤豆腐

作为铜鹅之乡,武冈的第一美食非铜鹅莫属。说起铜鹅,那可是武冈人的骄傲。武冈铜鹅诞生于明朝年间,据史料记载,远在400年前的明朝嘉靖年间,武冈的鹅就被誉为“世界名鹅”。武冈铜鹅曾与湘莲、宁乡猪一起被誉为湖南“三宝”。漫步武冈县城内,随处可见铜鹅餐馆,有清炖鹅肉、小炒鹅杂、蒸烹心肝、煎炸脖颈、烧烤鹅蹼、酒喷鹅头等十几种传统名菜,可以说五花八门,不离鹅身。

第七站:永州

推荐人:唐明胜

学校:永州工商职业中专

推荐美食:东安鸡、宁远肉馅豆腐、宁远血鸭

篇3

东营的特色美食不胜枚举,以河海交汇处的水产品见长,如形似利刃、清淡鲜香的黄河刀鱼;状如银梭、肉肥味美的三疣梭子蟹;色泽鲜艳、柔韧味美的文蛤;还有广饶的肴驴肉、北岭的丸子、史口的烧鸡……令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清炖开凌梭

清炖开凌梭以汤鲜肉美见长,开凌梭是指惊蛰前后,黄河入海口河道内捕捞的梭鱼,因其腹内胆汁杂物较少,肉质肥厚而深受欢迎。清炖的开凌梭,用料少,做法简单,汤汁奶白色,鲜香中略带淡淡的甘甜,撒上少许香菜段,调出另类的芫荽香气,让你欲罢不能!

用料:

开凌梭1000克,豆腐500克,八角1粒,葱、姜、盐、清水、香菜各适量。

做法:

1.开凌梭刮鳞、剖腹,洗净,切5厘米左右长的段。

2.平底锅烧热,倒油,放入鱼煎至两面微黄,取出控油。

3.另起油锅,放入葱、姜、八角,煸香,放入煎好的鱼,倒入足量的清水。

4.水开后,撇去浮沫和油花,放入豆腐。

5.中火,保持滚开,炖20分钟~30分钟,至汤汁奶白。

6.关火,加入盐、香菜段,出锅即可。

凉拌皇席菜

凉拌皇席菜是一道做工简单,清香爽口的家常菜。皇席菜是一种生长在盐碱地里的既耐旱又耐涝的野菜,也是东营的特产之一。该菜营养丰富,对肥胖症、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疗效,是一种兼具营养健康和保健美味的绿色食品。

用料:

皇席菜300克,大蒜15克,陈醋2勺,盐、鸡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1.将皇席菜冲洗干净,放入热水锅中焯1分钟后捞出,投入凉开水或者直饮水中。

2.凉透后将皇席菜捞出,挤干水分,用刀切段。

3.放入盐、蒜末儿、陈醋、鸡精、香油,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利津水煎包

利津水煎包始于清代,扬名于民国年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饮食业的老户介绍,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利津县城和各大集镇,就有很多制作水煎包的铺户。当时,全县小有名气的是盐窝镇尚家村。到了民国5年,县城西街的卖水户刘明远、刘凤刚父子,将盐窝镇的水煎包师傅尚乐安请到了县城,办起了水煎包专营小店——茂盛馆。之后,经过不断改进,水煎包达到了色味俱佳的水平,博得了顾客好评,当时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广为流传,“刘凤刚开了张,别处的水煎包不吃香”。香而不腻、酥而不硬、色味俱全、老少皆宜的利津水煎包,兼得水煮油煎之妙,一面焦脆、三面嫩软,被评为山东地方名吃,是难得的美食佳肴。

用料:

中筋面粉300克,温水160克,酵母粉2克,猪五花肉100克,韭菜150克,甜面酱1勺,姜末儿、盐、白糖、白胡椒粉、生抽、香油、鸡精各适量。

做法:

1.温水化开酵母粉,加入面粉和成面团,放温暖处发酵至两倍大。

2.五花肉切丁,放入姜末儿、甜面酱、盐、白糖、白胡椒粉、生抽、鸡精,搅拌均匀,腌渍两小时以上。

3.韭菜提前浸泡洗净,控干水分,切细丁,放入香油搅拌均匀。包之前和肉馅搅拌均匀。

4.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揉成光滑的面团,搓条,揪成小面剂。

5.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包子皮。

6.填入馅料,捏褶包好,醒发20分钟。

篇4

主食的故事

狗粮这种专门为犬提供的营养食品,是业界和宠物主人眼中爱犬主食的不二选择。这种介于人类食品与传统宠物饲料之间的高档狗狗食品,其作用主要是为汪星人们提供最基础的生命保证、生长发育和健康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且具有营养全面、消化吸收率高、配方科学、质量标准、饲喂方便以及可预防某些疾病等优点。

饭后甜点问题多

宠物零食在更多的时候被家长们视为与自家孩子交流的重要工具,常被用做奖赏和表示爱心的手段,也可作为训练宠物的辅助食物。但随着这些宠物零食大量上市,狗爸狗妈们难免有些眼花缭乱,对一些用品的选择上就会产生误区。尤其是对于要吃进宝贝肚子里的东西,毕竟病从口入这话可不只适用于人类。

“反客为主”

正常主粮的营养是比较全面的,但零食主要功能并不是给狗狗补充营养,如果不加以注意,很容易造成爱宠偏食厌食和发胖的不良的情况。和宠物一起生活,总是忍不住想给它们吃些零食(点心),但是,一旦吃零食的频率增加,便有陷入“只吃零食不吃主食”的危险性。“看着这么可爱的眼睛充满渴望的望着你,不给它们吃是不是太没人性啦?”之类的心理上的罪恶感,以及“乖乖的留守在家真是个好孩子”之类的宠物主人心理上的满足感,让人不由得想给它们吃些好吃的零食。但是,一旦吃零食的频率增加,就会带来一系列麻烦。按照体重换算的话,一只狗的体重也许不足我们人类体重的十分之一,因此,给狗狗吃一块饼干就相当于你自己吃了十块。所以,无节制的给宠物吃零食,虽然会让狗狗开心,但这样行为的后果非你所能想象。

“鱼目混珠”问题大

零食可用于生活训练与基本训练时当狗狗做对了的奖品。人们吃的零食不要常给狗狗吃,这样容易弄坏它们的胃口。糖果、冰淇淋、蛋糕,这些甜点更是少碰为妙,一方面容易蛀牙、闹肠胃,另一方面也容易发胖。吃多了甜食之后,最大的毛病就是造成狗狗正餐没胃口。

巧克力就是其中一种!因为巧克力对于狗来说就是一种毒药。巧克力是由可可树的种子加工而成的,合有大量的甲基黄嘌呤,这种物质是咖啡因和可可碱的混合物,即使摄入较少的甲基黄嘌呤,狗也会出现呕吐和腹泻的现象。人吃了巧克力后会兴奋、愉悦,但是狗一旦大量的摄入巧克力,就会出现肌肉震颤甚至痉挛的现象,严重的会致命。因为巧克力所含成分会使狗的心跳比平时快上一倍。但根据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兽医提姆的说法,巧克力对于狗的危险性大小是由吞吃巧克力的数量决定的,体型庞大的狗吃一小块巧克力中毒的危险性比小型狗要小很多。无糖的黑巧克力可可碱的含量比牛奶巧克力高5倍,因此对狗来说也更危险。所以,应尽量避免让您的爱犬把巧克力吞入腹中。另外,葡萄对于狗狗来说,也是致命的水果,美国防范动物受虐协会(AsPcA)防止动物中心6日向全国各地发出通知,要求宠物狗主人注意,爱犬吃了葡萄干或葡萄可能中毒,严重的可能死亡。

篇5

高中美术鉴赏是美育的主要方式,但在社会文化知识日新月异的情况下,高中美术的教学内容显得“滞后”。高雅的艺术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无法“共鸣”,总游离于学生兴致的边界。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得不到审美的满足,于是乎,提不起兴趣,课堂上昏昏欲睡现象屡不鲜。针对这一弊病,在课堂教学的创设情境环节的模式选择上,本人结合学生的艺术经验创新出一种能调动其美术兴趣的方式,让“美育”落到实处。

例如,记得有一次在鉴赏《陶瓷艺术》课堂中,课前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紫砂功夫茶具准备好,上课后把茶具摆放在讲台上,并泡好茶。我便邀请学生一起上来与我品茶论道。学生之初感到很拘束,但当越来越多学生上来品茶时,整个课堂活跃起来了。有的问我喝的是什么茶叶,有的说泡茶最好用山泉水,有的问我紫砂茶具哪里产的,还有的说宜兴产的紫砂壶是才是正宗的……学生把平时的生活经验分享出来。大概七、八分钟后,学生对陶瓷讨论得越来越激烈,兴趣全集中在陶艺上,自然对我接下来讲的教学内容充满了期待。但如果我一上来就讲“半坡类型文化”“新石器时代”“五大名窑”等,学生会觉得遥不可及,兴趣必然提不起来。

二、利用音乐烘托,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大家都说美术是“凝固的艺术”,而音乐则是“流动的艺术”,音乐与美术在表达的意蕴上是互通互融的。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如能在课堂上凭借音乐,用音乐的语言刺激学生的感官,使美术鉴赏课的感染力更加浓郁。这样一来,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课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例如,在鉴赏《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课例中,笔者在教学的创设情境中设计了“听音识图”环节,通过教师播放的音乐,让学生找出相对应的山水画图片。音乐的类型节奏有的快、有的慢,当我播放节奏快的音乐,有学生指出与山水画《万山红遍》符合,也有学生说与《西陵峡》相对应,我趁热打铁,追问为什么。学生解释说《西陵峡》表现的是激流勇进的长江水,应该是节奏慢的音乐情景相符合。马上有学生反对,指出节奏快的音乐才能表达滔滔江水的意境。学生一片惊讶,意境是何东西?一下点题出了本节课要讲的重点――意境。如此这般情况下,学生越发感兴趣,我授课也越发轻松。

三、走出大课堂,增强学生的艺术体验

新课改以来,高中美术教学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仅限于书本表面知识上,而是要向更深层面进行研究,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教师要在教学形式上进行创新,让学生走出大课堂,走进生活,创设出新颖的情景模式,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艺术的“第一手资料”,还应培养学生求知的洞察力。学校的生物园不仅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实践场地,也是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美术鉴赏力的重要场所,可用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例如,笔者在讲《培养审美的眼睛》一节时,把课堂安排在生物园里。课前准备好的一组莫奈的《睡莲》喷画,展示在生物园荷花池一角。首先,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为小组布置任务:在欣赏生物园荷花池的过程中,对照莫奈《睡莲》作品,思考“美”的意义。在欣赏过后,笔者让学生围圈而坐,让学生代表分享小组所思考的观点。如此一来,学生身临其境,将实景与艺术作品对照,意会作品表达的意境,进而更有效地进行美术鉴赏。

四、走进美术馆,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内容应与学生联系密切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高中美术教师在鉴赏教学中应改进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艺术体验,提高学生美术鉴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美术馆有着丰富的艺术资源宝藏,对学生美术鉴赏力和艺术修养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

篇6

关键词 开放教育资源;在线课程;视频公开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1-0157-02

1 中、美视频公开课发展现状

美国网上公开课的发展及现状 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的象征性标志,是2001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发起的开放课程计划项目(Open

Course Ware,OCW)。再后来,美国苹果公司于2006年通过集中杜克大学、华盛顿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课程资料,开放了iTunes U学习频道。2008年,全球25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入国际开放课件联盟(Open Course Ware Consortium,OCWC)。

2008年,在曼尼托巴大学的一门叫作“关联主义和知识连接”的课程中,出现一个新的词汇――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或者叫大型网上公开课。MOOC是针对大型互动参与,并通过网络在线公开的课程。不久,MOOC项目相继出现在各大名校的网站上。哈佛大学在2010年春季首开世界网上公开课,推出“幸福”“公平与正义”“死亡”等课程。随后,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也随即推出网络公开课,同时提供优质公共课的免费下载服务。

2012年,美国多家融资提供商与一流大学合作,推出多个网上公开课项目平台,主要包括Coursera、Udacity、edX等。到目前为止,互联网上公布的已经有超过2000门课程的大纲、讲义、参考读物、教学录像等资源,公众可以在非商业营利目的前提下使用和传播。

美国网上公开课的发展有一个趋势,即在公开教育资源(OER)的框架下,各高校各自开发自己的公开课程,并个别地联合起来控制、管理、共享等。

我国视频公开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宏观政策引发的问题。根据教育部高教司2012年和2013年的《关于开展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课程选题的申报主要优先“985工程”高校、“211工程”等高校单独申报,或采取组织多所高校联合申报,课题经专家评估、考察后,再通知相关高校进行建设。高教司对每个省的课程数目进行了限制,加大了审批竞争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省各学校的合作。可以看出,视频公开课建设工程是由政府主导的,就导致高校在建设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由此导致初期像北大、清华等一些一线高校态度保守、积极性不高,大多拒绝了网络公开课的邀请与合作。

2)课题选择。我国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还不够成熟,选题工作也处于摸索阶段。目前,选题类型主要有人文与社会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自然科学、农学与医药科学五大类。从选题数据可得,人文社科类占有比例最高,而医药科学类比例最小,农业科学类建设力度最小。与国外精品公开课相比,门类较窄,不够全面。因此,相关高校应注意以上问题,加低建设力度课程的开发。

3)教师与教学。教学方法是教师授课的精髓。我国高校视频公开课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方法创新,但实践过程中却不理想。

一是教学设计和构思缺少创新。主讲教师都是一流教师,课堂安排非常合理有序,但以讲授知识较多,缺少创新点,气氛单调。

二是教学方法形式单一。以传统讲授为主,以演示型课件PPT辅助教学活动缺失,与学生互动较少。

4)产权与评价。我国大学公开课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办法:课程申报―专家评审――反馈―给予“精品视频公开课”荣誉称号。这样虽然确保了课程的规范性和学术性,但忽略了公开课的主要使用群体――学习者的评价反馈,无法真正了解学习者的体验感受和态度意见,最终很难满足学习者真正的需求,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 美国名校网上公开课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

非政府主导的商业化的运作模式 美国MOOC被认为是教育产业中的一个颠覆性的创新,现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重要落脚点和支撑就是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产业格局。有业内人士表示,与MOOC网上公开课有联系的群体组成一个独特的机构,其中包括实际营利和非营利的提供商、较大的非营利机构、大学、相关公司和风险资本家。

我国应该鼓励国内一流院校积极合作,协调国内基金会对高校进行赞助,以期创办国内特色的公开课平台,提高各地区受教育水平,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合理的课程选择与先进的教学设计 我国应该注重从课程设置中进行一定的变化,使内容更加丰富。目前国内各类课程比例均匀,可以对上线的受欢迎的课程做出调查,并予以重点建设,分清重点,不要遍地开花,适当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冗余和浪费。除建设科学文化类、专业导论类课程外,应适当增加心理学、伦理学及专业技能课程,如哈佛心理学有很受欢迎的幸福课,专业技能的有科学与烹饪等。

由于大规模的学习者,以及高水平的学生和教师,视频公开课需要的教学设计必须有利于大规模的反馈和互动。各高校对于视频公开课应当“重申报更重建设”。在课题申报通过之后,要做足准备工作,认真对待整个制作过程,提高视频公开课质量。

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方面,要了解学生内在需求,充分发挥教师个性,以满足学生利益最大化、教师价值最大

化;在外在支持方面,需要有专业教学设计专家的指导,同时要注重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多元化支持。

高端的技术支持和优秀的制作团队 高端的公开资源软件平台,策划制作和交付公开课视频是技术上的一个挑战。与传统课程不同,视频公开课需要摄像师、教学设计人员、IT专家和平台专家共同参与制作。平台的设计在整个课程中都必须是对学生可见的,并且由于大规模的学习者,平台可能还要用到去媒体分享的技术,如试用云计算或者其他涉及应用软件的现代技术。

我国大学公开课视频的后期制作基本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如教师在介绍PPT课件时,则把镜头切换PPT电子画面等。但在镜头剪辑中,要围绕教学内容和情境,否则镜头切换会有生硬感,拉开与学习者的距离。针对制作效果不一的问题,我国大学应将课程开发制作形成系统的工程,由教学设计专业进行设计,引进专业媒体团队拍摄制作,或者培训提高制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视频的质量。

较完善的学生服务与考试评估系统 美国教育委员会2013年2月宣布,他们建议成员院校接受从一部分网上公开课转过来的学分。这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学生注册网上公开课,学习更加感兴趣的课程,直到课程结束获得相应学分以及结业证书。但也有学校不接受此类转学分,以保证在校付费学生的人数。

Coursera的公开课中,有些教授会为学生颁发自己签署的结业证书,不过并非来自校方;edX的证书则会有校方的名字;Udacity网站通过“层次”证书(结业、良、好、优秀)的办法区分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环球学院已经开始对Udacity上的部分课程非常认可。同时该网站还了一个免费的就业匹配计划,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和公司的招聘情况,将学生的简历发送给包括Google在内的多所合作公司。

明确版权和使用权,大范围推广公开课 我国应尽快出台相关法规政策,设立专门机构、办公室来进行管理。一方面促进公开课成果共享,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给予教师和制作方在知识产权上的保护,在社会享受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制作者的权利和利益。目前,我国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一是选择报纸、杂志或者电视等,在网络互联时代,传统媒体拥有的读者和观众仍然有相当大一部分;二是通过互联网络向大众推广,在越来越信息化的时代,通过社交网络宣传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群体,特别是学生,而学生又是视频公开课受众中的主体,学生与学生之间、与教师之间的互相推荐,也可以让社会上更多的学习者参与到学习高质量公开课的进程中。

3 结语

美国网上公开课旨在为学习者提供更加方便、灵活、经济、快速的免费或者低价高校优质课程,网上公开课的普及也吸引了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机构和投资者进入教育市场。开放教育也为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机遇,让更多的机构和学者探索新的在线学习模式、创新教学实践,建设更加开放、更加健全的高等教育体系。国内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还不够成熟,应多借鉴发展较完善的国际名校优质视频公开课的宝贵经验,结合高校自身特色,从学生出发、从实际出发,建设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开放教育Y源,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真正共享。

参考文献

[1]卓然.值得称道的网络公开课[J].知识就是力量,

2012(2).

[2]王朋娇,田金玲.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

[3]李小刚,马德俊.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2(7).

[4]许玮,李红美,张剑平.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的视频公开课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12(6).

篇7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市场;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2012年5月14日,一部由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7 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正式播出,随即红遍全国。《舌尖2》第三集《时节》收视率更达2.72,收视份额 6.93%,全国排名第一,不但超越同时段的热门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甚至成为了央视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纪录片之一。这部以讲述中国美食以及与此相关的中国文化、普通百姓的片子迅速成为了央视纪录频道制作水平、文化内涵、视听品质的代表之作,而《舌尖上的中国》又是如何实现了艺术与经济的双赢的呢?

一、《舌尖》:一鸣惊人的背后

2012年5月陈晓卿导演执导的《舌尖》这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高端饮食类纪录片在央视首播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赞誉和强烈反响。2014年4月,《舌尖2》回归央视荧屏,再一次将美食背后的真谛传递地淋漓尽致,掀起全民热潮。究其背后之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把握时代脉搏,凸显人文关怀:近年来,食品安全、环境破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公众迫切需要回归到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诉求:吃得健康。强调传统饮食的《舌尖》体现了自然、安全的重要性,契合当今人们的心理需求。此外,在充斥着跟风严重的电视剧还有各类虚情假意的娱乐秀的电视荧屏上,舌尖以“一部充满人文情怀、饱含文化底蕴的美食纪录片”的姿态,如一股清新之风,让观众眼前一亮,精神也为之一振。

(二)注意叙事方式,提高制作水准:《舌尖》采取了国际化的叙事方式,更加注重故事性的营造以及故事的节奏、悬念、矛盾的把握,将纪录片的纪实特点与编导的介入挖掘完美结合,呈现出了一部节奏鲜明、叙事风格独特的视听盛宴。同时,制作团队首次使用SONY-F3等最新技术设备,采用“微距摄影”手法捕捉诸多珍贵食材最初的生动原貌和制作过程,让观众欣赏到从食材到美食的神秘转化过程 。《舌尖》通过更为国际化的创作手法和现代化的创作理念,成就了业界的经典之作。

(三)采取全方位宣传,覆盖大众视野:《舌尖》的成功离不开传播的力量。从传统播出渠道来看,央视一套《魅力纪录》栏目的成立功不可没,《舌尖》在其平台于晚间10点半播出,占据了都市人群的的黄金时间。同时,《舌尖2》也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不仅将版权分售给了优酷、搜狐视频等视频网站,更将互联网电视端的版权独家出售给乐视 TV,扩大传播力量。此外,《舌尖》更是汇聚了大批粉丝,他们运用微博、论坛、社交网络去发表自己的心情,口口相传,无形间形成了口碑营销,而配合纪录片每天一集、每集一个主题的讨论、网友自发组织的“舌尖上的故乡”等活动,都为《舌尖》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公众基础。

二、《舌尖》:“品牌”全线飘香

《舌尖》以美食为载体,以人为核心,以精致、简洁的镜头语言表达出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充分彰显了中国的食物景象和人文关怀精神,不仅具有中国气派,更符合了国人的口味,更以其富有参与性的独特内容带动了大范围内的美食经济热潮,展现了舌尖品牌的市场化之势,在纪录片界首屈一指。

(一)美食挖掘,电商热潮:《舌尖》播映后,仅淘宝业绩中,开播5天内共有2005万人次在淘宝网浏览过片中介绍的美食,成交量达729万件,其中徽派土特产“毛豆腐”,搜索量暴涨了48倍,云南诺邓火腿5天内成交量增长了17倍。这一态势让电商感受到了无限的商机。而豆果美食和天猫食品则彰显了《舌尖2》独家合作平台的优势地位,豆果美食第一时间公布每期的美食菜谱,而天猫食品则同步首发每期节目中的食材。“同步开售”这一活动使得边看电视边在网上下单已经成为《舌尖2》播出时一个独特的商业现象。“舌尖”二字已成为中国美食的的象征,电商通过对纪录片中美食的挖掘,形成了市场优势。

(二)人文体验,旅游天下:随着《舌尖2》的全国热播,不仅吃货与电商群聚一堂,旅游业也掀起了一股“舌尖”经济潮。据厦门携程网人士透露,“舌尖之旅”涉及全国十多个省市,后续还在增加中。在“舌尖之旅”系列中,美食之游取代了传统的团队餐饮,将游客带回到《舌尖》的拍摄地,让游客们亲口品尝节目中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现代都市人们大多向往自然的纯情,而纪录片中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无处不显现的浓浓的人文关怀。舌尖旅游正是将人文与商业充分结合起来,打造了令人心动的美食之旅。

(三)版权开发,衍生时代:除了美食和旅游,《舌尖》本身也具备极大的衍生效益。据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海外发行部主任张琳透露,《舌尖》在海外的销售情况异常热烈,刚播出时就得到了各个区域播出平台的积极反馈,单集价格有望超过《故宫》。此外,《舌尖》同名读物更以深度阅读的方式重新诠释原纪录片的内在气质,让读者对中国美食文化、风土人情有更深入的体会。《舌尖》品牌的相关产品陆续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了市场新宠。

三、谁是下一个“舌尖”

《舌尖》以无心插柳之资引领社会热潮,《舌尖2》更着力探讨美食背后的人文内涵、人与美食的关系,虽然第二季不仅有“人文太多、美食太少”等负面评价,使其颇受公众质疑。但不可否认,《舌尖》是中国少有能引发公众强烈关注的纪录片,在这一点上,它即成功。那如何成为下一个“舌尖”呢?

(一)关注受众,雅俗共赏,这是《舌尖》乃至今后市场化纪录片不得不遵循的守则。一味地对社会生活、自然世界的刻板纪录已不是时代所需,只有走大众化路线才是正道,通过加强对人文世界的深度挖掘,将纪录片融入到到世俗社会的市场价值体系中。

(二)重视宣传,合作推广,这是今后媒体内容不得不重视的传播方式。据中国网络电视台的调查数据显示,61.42%的观众是通过网络点播观看的《舌尖》,可见,电视节目的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这将对我国纪录片长期以来缺乏市场理念,缺乏规范、通畅、有效的纪录片推广渠道等问题的解决具有借鉴性意义。

(三)树立品牌,走向国际,这是未来任何产品与服务发展的共同要求。而纪录片作为内容创意的开端,更应重视品牌建设的持续性,关注附加产品的衍生,形成品牌产业链,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国际文化背景,推动纪录片真正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燕京,武新宏.《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影视艺术,2012年第12期

[2]张婉婷,《的成功之道》,影视艺术,2012年第8期

[3]“操盘手陈晓卿 如何打造中国最受欢迎的纪录片”,凤凰娱乐(南方人物周刊)

篇8

【关键词】纪录片;传播; 启示

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火了,它不仅充分调动了无数观众的味觉,也深深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家园。许多嗅觉灵敏的商家借机推出舌尖上中国里的菜品,旅行社推出了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之旅,很多临近毕业的学生也纷纷推出了舌尖上的母校,回忆和记录校园生活中的美食……一部美食电视记录片勾起了人们情感的阵阵涟漪,引发了舌尖上中国的文化现象,这其中的韵味值得人们深思:舌尖上的中国,满足的仅仅是舌尖吗?如果不是,那么它传播的成功之道何在?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本文所要探寻的。

满足的不仅仅是舌尖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舌尖上的美食为题材的纪录片,之所以受到观众的追捧,因为它是一部内涵十分丰富的纪录片,满足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觉,还带给人们丰富的视觉、情感、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味觉的满足。中国不乏山珍海味,但传统的印象里,最美的山珍海味往往出自名厨名店,但这个纪录片放弃了传统美食片的老套路,搜集的都是原汁原味的“土货”:老包家腌笃鲜的腾腾热气、临安姚贵文豆腐摊上的阵阵炸香、大理老黄制作的诺邓火腿的悠久绵长、台湾乌鱼子的绵密滋润……无不看得人们口水欲滴。当今中国城市酒店餐馆的菜谱很多都是雷同的,而《舌尖上的中国》给人们展现的美味包含了地方特色,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味觉。

视觉的满足。《舌尖上的中国》画面拍摄的很大气,处理得很精致,带给人们从未有过的美食视觉体验。一片薄薄的五花肉经过创作者的构思制成了惟妙惟肖的中国山水画,人们丝毫感觉不到油腻,体验到的是中国古典书画美;兰州拉面师傅甩动面时的从容淡定,面质的纤细嫩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淮扬文思豆腐厨师出神入化的刀工,豆腐入水后的精细入微,让人叹为观止。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开头画面在高原、山林、湖泊和海岸线上的切换,让人们感受到食物来源地的丰富与壮阔。

情感的满足。《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追求味觉和画面的真实,而且揭示了这些美食背后的情感真实,正如该片执行总导演任长箴所说:“我们记忆中好吃的东西是因为带着人的温度。”让人们记住的美味往往都有一段饱含深情的故事,呼兰河畔金顺姬对母亲泡菜的眷恋,东北邻家妇女齐心合力做酱坯时忙碌的场面,平淡而富足的日子里姚贵文和王翠华相互“抱怨”的爱慕,苗家母亲送女儿龙毅上学时朴素的话语:“满女啊(小女儿),现在天快亮了,你自己走吧,这个天是越走越亮的,我要回家做事去了。”这一幅幅动情的画面揭示了美食背后那浓浓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让人们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喝了一碗“心灵鸡汤”。

精神的满足。《舌尖上的中国》广泛借用了民族志传播学的相关方法,该片广泛抽取中国各地的美食样本,讲述了一个个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用镜头如实记录中国人的美食生活。分集导演张铭欢和他的同事们确立了选材的标准:拍摄承载中国人精神的食物!相对于外来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洋食品制作过程的规范严谨和透明,《舌尖上的中国》展示的食品有点“土”,有点“怪”,但正是这“土”和“怪”凸显了古老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展现了中国人勤劳、智慧、奉献、乐观、豁达的精神品质。

文化的满足。《舌尖上的中国》展现的不是中国精美绝伦的山珍海味,也不是技法非凡的帮派菜系,它向观众展示的是普通生活中普通人的饮食流变,展现的是中国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体验,通过中国人选取食材、制作食材生存智慧的展现揭示了东方人的生活价值观,为观众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让观众从中体会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悠久和绵长,体会到这个古老国度的国民对待自然、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社会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看似简单的一部美食片,却包含了很深的文化内涵,引发了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豪。

传播的成功之道

独特而新颖的视角。选材视角的独特性是该片成功的关键,首先,它选择了一种关系视角。它把着力点放在了人与美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探索中国人如何因地制宜地从脚下的土地攫取、收获和进食的,揭示中国人的一些基本的价值取向。这种关系视角的选取为文化、情感等更多主体的揭示和展现留下了空间。其次,它选择了一种平民视角。采摘松茸的丹真卓玛、普通的挖藕人圣武和茂荣、看管竹园的老包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民众,选择这些普通民众作为叙述的主体,显得更加真实,更加感人。

具象化的传播。网络时代,空泛的议论已经很难激起人们的兴趣了,《舌尖上的中国》很清楚这一点,在传播的过程中很具象化的表达。它将中国美食的宏大主题浓缩聚焦在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上,每一道美食都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来展示。每个故事都是经过精心选裁的,凸现故事的变动性,情节化和人情味。故事中的人物、地点、语言等都是原生态的、真实的,人们观看纪录片,仿佛在欣赏美食,仿佛又在倾听感人的故事。有的网友感言,看到第6集中阿刘在盐田中忙碌劳作的身影、素琼一大早带着家人摘辣椒的画面,便想起自己老家的父母,情到深处潸然泪下。

篇9

央视纪录片频道自2011年开播以来,各方的担忧、疑虑涌现:在与电视剧、综艺节目的竞争中,纪录片是否能走入新天地?央视记录频道总监刘文用三组数字介绍了纪录频道开播以米的变化:“记录频道开播第一年的收视份额增长翻两番,第二年收视份额增长继续翻一番;纪录频道在只接受高端品牌形象广告投放的前提下,2012年实现了2个亿的额度,2013年签约额度再翻一番,达到4亿;央视综合频道《魅力纪录》开播后,播出的第一部原创纪录片便是《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自2012年5月首播以来,引发观影热潮,已译制成9种语言,发行到了全世界的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在于其对大众文化的回归、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以及对电视文化的求索。

一、大众文化的回归

大众文化不是消费而是文化,无论怎样工业化,都不能仅“根据商品的买卖来进行差强人意的摧述”,这为纪录片如何进行大众文化的传播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纪录片大多针对精英文化,如纪录频道制作的《故宫》《萨满》《大国崛起》《京剧》等。《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将“小众”引入大众,将“民以食为天”的概念搬上屏幕,没有以菜系分类传统方式展开,而是采集了从城市到村落的动人厨房故事。

《舌尖》分七集,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七个主题讲述了地域与生存环境各不相同的中国人各自的饮食习惯,总导演陈晓卿在《舌尖》讨论会曾这样阐述创作理念:“一切为了观众,一切为了展示美食的质感和美感,我们抱着学习的态度,学习国外的叙事风格,用最浅显的叙述话语讲述故事,信息量要大,而且要通俗。”

“该片既不同于走技术路线、宏大叙事的《故宫》,也不同于专注于食物烹饪方法的其他美食节目,更不同与纯粹科普性质的节目。《舌尖》坚持去繁化简,避开大而全的叙述方式,更多采用国外纪录片的记录手法,以原汁原味的食材为主,通过客观还原和展示食材生长、采集、加工的过程,以简洁流畅的画面、简练有力的旁白,呈现出事物最原始的状态。”在视角上,《舌尖》采用了小人物的视角,通过普通人物的故事打动观众。例如,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展现了香格里拉的卓玛一家采摘松茸的过程,镜头中“寻找松茸采摘松茸回填菌坑”的过程反映名贵食材背后藏民们付出的艰辛劳动。

二、 中华文化的传播

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媒介,对文化讯息的传播有重要作用。从美食故事中传递出中华文化,是《舌尖》热播的又一原因。

《舌尖》的观众不局限于中国观众,解说词中的“中国”这一第三人称的叙述是直接表现,例如,在第七集《我们的田野》的结语中,解说词这样表述:“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的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的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敬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 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纪录片把“中国人'’变为叙述中的第三人称,旁白以客观、冷静的腔调对之进行评价,异文化观众的存在就很明显了。

《舌尖》中,不仅传达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尊崇,更蕴藏了中国人的文化与智慧。第三集《转化的灵感》开场白中,“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事物的理解,在不断地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这段话表面讲食物,实质上却蕴藏着中国人经世致用的哲思,其中所表现客观、不带政治意味的普世价值也是《舌尖》能共打动不同民族、地域甚至国籍的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曾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官方的民族意义米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而文化的传播既米源于人类生存的文化或文明本身,也贯穿于其发展的始终。《舌尖》对中华文化的传播,除开中国人这一群体本身的认同与传承以外,也追求世界各地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三、电视文化的求索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

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

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充斥着商业价值的消费文化中,如尼尔・波兹曼言,通过“电视时代”,美国让世界看到了赫胥黎预见的未来,某种意义上这一论断同样适用中国。当下电视媒体定位直接影响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舌尖》的热播表明节目制作过程中对电视文化求索的正确,为我国的电视节目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作为一部纪录片,《舌尖》达到了“民族特色、全球视野、普遍价值和国际表达”的水准。

题材上,美食切入文化无疑是“接地气”的选择,以食物讲述百姓的厨房、餐桌,每个普通人都藏着关于美食的故事;视角上,小人物的故事更能够触及内心,《舌尖》中展示的故事中最大限度包涵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劳动者的颂扬,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让“猎而不绝”的思想贯穿藏民采松茸、山民采冬笋、渔民捕鱼的故事中;在叙事上,故事的展现使纪录片内容得到极大丰富,例如香港大澳岛上制作虾酱的老奶奶对着墙上老伴的照片掩面哭泣。正是从题材、视角与叙事这三方面的精准“回归”,才使这部纪录片如此引入入胜。

综上所述,《舌尖》对大众文化、中华文化与电视文化成功解析后,其成功似乎毋庸置疑,通过讲述美食与制作个体间的故事来展现食物的不同侧面,片中的美食又恰好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中国人的习惯、风格、精神、性格在一道道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美食中得到了完整的诠释。然而,《舌尖》的成功又充满了偶然性,《舌尖》热播后,各地方卫视纷纷效仿,出现了“舌尖上的XX”系列,影响却远不如《舌尖》。央视纪录片频道制作的《舌尖上的中国2》于2014年4月开播,《舌尖2》被拿来与《舌尖1》作比较,观众较普遍的观点是相比《舌尖1》,《舌尖2》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叙述中忽略了美食的讲述。争议在第四集《家常》的播出后达到顶峰,其中为女儿学琴从河南到上海全职陪读的母亲在节目中潸然泪下地讲述她的艰辛历程,被网友批评为“三观不正”。这部纪录片的主角究竟是谁,从《舌尖2》播出的情况看来,重点似乎放诸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舌尖2》第一集《脚步》中对麦客这种职业的讲述,最后得出结论“占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近8分钟的讲述并没有任何食物呈现,仅仅对这种占老收割方式的凭吊与对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追忆。

篇10

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这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一句旁白。而这句话,正是这部以中华各地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的动人之处。每一道菜、每一种食材、每一样做法

都与乡情、亲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看到的并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食物中所蕴合的传统、文化,人与人的情感勾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