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写诗范文

时间:2023-04-10 20:09: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蛙写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蛙写诗

篇1

【教学目标】

1.

认识“写、诗”等

11

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

2

个偏旁;会写“下、个”等

4

个字。

2.

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

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必备品格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

关键能力力格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重点)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

3.

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

教师口述:

1.青蛙写诗呱呱呱,标点符号来帮忙。

2.导入:青蛙要写诗,大家来帮忙,快去看看写了什么诗。(板书课题:7青蛙写诗)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3.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的好奇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走入课文的教学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识记生字。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写字

写信

诗歌

写诗

两点

一点

不要

要钱

路过

过桥

给你

不给

当家

当官

(1-3)

(4-5)

烤串

一串

我们

你们

可以

以为

变成

成为

(重点指导生字前鼻音“点

们”,后鼻音“当”,翘舌音“诗

成”等。)

②学习秃宝盖、四点底

2

个偏旁

“冖”,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冖”的字多与“家、房子”有关,含有“灬”的字多表示火的意思,“点”的字形就像在火的上面放了一口锅,有人拿着勺子在搅拌。

指导写好秃宝盖、四点底

2

个偏旁。

③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④多元识字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

例如:

运用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如,可以出示一串糖葫芦的实物,让

学生建立“串”的形象,从而识记字形。并启发学生说说看到这个“串”字,还会想到什

么,可能会想到一串鞭炮、一串项链、一串灯笼、一串葡萄……让学生从图片和生活实际

中了解“串”的字形和字义。

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经验识记。如,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写字,回忆一下写字的过程,就可以理解“写”的意思。本课是一首儿童诗,让学生读一读课文,就能

体会“诗”的意思。

组一些词识记。如“写诗、诗句、只要、人们、我们”。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元识字,自主识字,激发识字乐趣,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学习多音字:笼(

lóng

lǒng)

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这里的加点字“当”读一声“dāng”,意思是“充当、担任”,还有一个读音是“dàng

”,意思是“合宜;吃亏、受骗”。组词分别如下:

dāng(当时)(当家)

dàng

(上当)(当铺)

②读一读:

狐狸用花言巧语骗走了乌鸦嘴里的肉,乌鸦当(dāng)时非常喜欢听狐狸的奉承,就上当(dàng

)了。

【设计意图:多音字的学习,从字音、组词、造句,对多音字进行了非常前面的教学,使学生很快掌握“当”这个多音字。】

(3)摘苹果游戏。

每读对一个字,就得一个苹果,看谁摘得多。

(4)理解词语

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蝌蚪

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比较浅。

(6-15)

池塘

蛙或蟾蜍等的幼虫。

(5)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四、学习“会写字”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2)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下”,横要长,竖写在竖中线上,点从竖的中上部起笔。

“个”撇捺要舒展;竖写在竖中线,对准撇与捺的交叉点起笔,但不能碰到。

“雨”第四画的竖写在竖中线上,要为中间的四点留出足够的空间;四点要分布

均匀。

“们”左窄右宽。点的起笔要略低于撇,第四画的竖收笔要略高于第二画的竖。

第四画的竖靠近竖中线。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3.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写字的指导,实行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细致入微,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本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初读课文后,我知道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写诗,小蝌蚪、水泡泡、水珠都来帮忙。

六、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七、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16-21)

(22)

(23-24)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

2.

感受儿童诗的语言特点,通过课文中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青蛙写诗,水珠、水泡泡、小蝌蚪都帮了什么忙?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7青蛙写诗)

2.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二、品读释疑

1.自由读文。

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品读第一小节。

出示:

下雨了,

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青蛙说:“我来写诗啦!”

(1)用“

”画出表示下雨声音的词语。(淅沥沥

沙啦啦)

你还能说出表示声音的词语吗?(哗啦啦

叮铃铃……)

(2)第二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青蛙是不会说话的,在这里把它们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我要写诗啦”从青蛙所说的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青蛙很高兴)

(3)指导朗读:要读出小青蛙兴奋的心情,读出高兴的语气。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酝酿感情,进行朗读,使感情朗读变得那么生动、自然。】

3.品读第二小节。

出示:

小蝌蚪游过来说:

“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1)说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小蝌蚪)

(2)小蝌蚪想怎样帮忙?

(小蝌蚪想把自己放到青蛙的诗中,添加逗号。)

(3)小蝌蚪有没有帮上忙?为什么?

小蝌蚪帮上忙了,因为小蝌蚪的头大大的,甩着一条长长的尾巴,非常像逗号(,)的样子。

4.品读第三、四小节。

(1)说说青蛙写诗的时候又谁来帮忙了?(池塘里的小泡泡、一串小水珠)

(1-3)

(4-8)

(2)小泡泡、一串小水珠想分别怎样帮忙?

(小泡泡想把自己放到青蛙的诗中,添加句号;小水珠想把自己放到青蛙的诗中,添加省略号。)

(3)小泡泡、小泡泡有没有帮上忙?为什么?

帮上忙了,因为小泡泡圆圆的,非常像句号(。)的样子;一串小水珠,非常像省略号(……)的样子。

5.品读第五小节。

出示:

青蛙的诗写成了:

“呱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

呱呱呱……”

(1)青蛙写了什么,诗的内容是什么?用“

”画出来。

(2)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

6.朗读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课文的学习把朗读指导和内容理解可以结合起来,通过讲、扶、放的方法,把句子读通、读顺,在此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从小培养学生正确、感情朗读能力。】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朗读课文,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

(小蝌蚪、小泡泡、小水珠都来帮忙了。)

2.它们分别充当青蛙诗中的什么?

(小蝌蚪当逗号,小泡泡当句号,小水珠当省略号)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逗号,小泡泡:句号,小水珠:省略号)

3.推荐阅读

听读阅读《青蛙歌》,了解青蛙的特点,试着把儿歌背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拓展阅读,巩固对逗号、句号的认识。】

五、阅读方法解密

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本文通过蝌蚪、小泡泡、水珠等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和记忆。

六、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写诗的情景。我们从中直观地认识了逗号、句号、省略号的写法。

七、学会写法

(9)

(10)

(11)

学一法:学用abb式叠词

本文在写雨的时候运用了abb式的叠词,如“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中,通过“淅沥沥,沙啦啦”两个abb式的两个词语描写了事物的具体状态。

举一例:天上的星星笑,亮闪闪的。

练一练:下雨了,雷声

,雨点

示例:下雨了,雷声轰隆隆,

雨点哗啦啦。

八、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知道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写诗的情景。我们还认识了认识了逗号、句号、省略号的写法。

九、主题延伸:

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与逗号、句号、省略号到底有哪些相似之处,用自己的小手画一画。

十、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一、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习题。)

(12)

(13)

(14)

(15-16)

板书设计

(课件17)

小蝌蚪

逗号

青蛙写诗

小泡泡

句号

一串小水珠

省略号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和学生互动自然,和谐。课堂上尊重了每一个学生,尽力体现了教师的爱,以情感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

2.识字教学落实得较好,巧妙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朗读,创设多情境体验、想象、感悟,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读得有感情。

篇2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太阳公公早早的挂在了天空,把快乐大森林照的有几分温暖。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陆陆续续的起床了。

开心的青蛙正在池塘里“哇哇哇”的唱着歌,自己正惬意呢。就在这时,青蛙的兄弟——螃蟹,来了。螃蟹呀,正横着向青蛙兄弟走去。螃蟹到了青蛙的身边,开玩笑的说:“我说老兄啊,你的歌声可是越来越差劲了呀!怎么回事呀?”青蛙最讨厌的就是别人说他的歌声难听,于是,也讽刺着螃蟹说:“呵呵,兄弟,你如果再横着走,就掉沟里啦!”螃蟹听了,火冒三丈,生气得不得了。两个好兄弟都触到了对方的禁戒,打了起来:青蛙伸出长长的舌头,捆住了螃蟹,螃蟹也用自己的钳子夹住了青蛙的武器——舌头。两者就这样僵持着,谁也不让谁。

这时,青蛙宝宝与螃蟹宝宝正在玩游戏呢。宝宝们玩累了,一起去找他们的爸爸,结果发现青蛙爸爸和螃蟹爸爸正在打架,宝宝们上去劝阻,却反遭爸爸的骂,于是,不开心的哭了起来!“哇哇哇”的一个接着一个。青蛙爸爸与螃蟹爸爸没办法,只好住了手,随了宝宝们的愿,和好如初,并且还商定,以后再也不许打架了。

青蛙与螃蟹冰释前嫌,与宝宝们一同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这时,不知怎么的,阳光甚是明媚……

四川成都解放北路第一小学六年级:翟彦

篇3

【关键词】急倾斜;掩护支架;初采瓦斯问题;炮后瓦斯治理

1 问题的提出

急倾斜煤层柔性掩护支架工作面因受采煤工艺制约,工作面采用放炮落煤为主,护架内通风断面小,风量配备受限,工作面一般配备风量为200~300m3/min,初采期间,尤其是周边无采动影响的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大,加之初采顶板冒落不充分,抽采钻孔对架后采空区的瓦斯抽采发挥不了有效作用,所有瓦斯几乎全部直接进入回风顺槽,尤其是炮后落煤容易堵塞工作面空间,更容易造成回风流瓦斯瞬间增大甚至会引起瓦斯超限事故的发生。因此,做好瓦斯抽采管理工作、优化瓦斯抽采技术是重点。

2 钻场的布置及钻孔的优化

2.1 采面工作面回采前在开切系统向后50米内的回风巷顺槽内施工一个钻场,钻场距离不易过远,以保证钻孔方位、倾角施工的准度及成孔质量,在钻场内布孔以斜穿煤层孔为主(即跟煤顶板靠近的边孔)。初采期间,尤其是前20~30米,以采用架头背埋管抽采老塘积聚的瓦斯为主,正常回采顶板逐步垮落形成空间和裂隙后,控制架头埋管抽采,以提高钻孔的抽采负压及抽采效果为主。

2.2 不同工作面,先行分析其顶板冒落裂隙带的分布产状,抽采钻孔设计布置要尽量将钻孔布置在瓦斯富集区,初采因顶板垮落跟进不及时、垮落不充分,钻孔以靠近煤层布置为原则。因钻场距回风顺槽近,受巷压影响,钻场及钻孔范围裂隙较发育,顶板走向钻孔封孔必须带压封孔,封孔深度不小于20m。为防止钻孔堵塞,顶板走向钻孔要全程下花管进行护孔(封孔注浆段为实管),护孔管为不小于1寸半花管,下管深度应不少于钻孔深度的90%。

图1

2.3 顶板走向钻孔施工孔径不小于Φ113mm,全孔必须采用扶正器施工。第一个钻孔施工后必须进行测斜,钻孔方位、倾角与设计误差不超过1度,测斜深度必须达到终孔深度的90%以上,方准验收,否则补施工钻孔。

3 平架背抽采管理

3.1 鉴于初采期间采空区老顶甚至直接顶不能及时垮落,顶板孔无法形成有效抽采空间,故初采期间以钻场内边孔及架头埋管抽采为主,架头要埋设与干管等径的管路抽采,并带有调节控制阀。

3.2 因掩护支架架间有间隙,故在平架背要铺设风筒布全面隔离,防老塘瓦斯经架间间隙渗入平架内空间,同时在架头砌挡墙,将采空区瓦斯挡在架背封闭空间内,经架背挡墙内埋管的负压作用下将瓦斯抽出。架背埋管非放炮期间要控制限量。

4 架内通风与放炮管理

4.1 采煤队加强对掩护支架采煤工作面的架内断面管理,工作面内部使用液压支柱,增加了工作面架内通风断面,并取消了采煤工作面运输机巷的小眼联络布置方式,直接将掩护支架放至机尾,保证炮后供风量,尤其要防止炮后落煤严重堵塞工作面有效通风断面而造成风流带动架背采空区大量瓦斯涌入工作面。

4.2 加强放炮管理,规范打眼、装药操作,提高支护效果、合理配置风量,要从根子上解决炮后有效通风断面问题。原炮后落煤易严重堵塞工作面空间,为保证安全生产,工作面内只能分段放炮,通过优化炮破参数,实现了炮后落煤能自然堆积而不至于抛掀堵面,被松动的煤能及时自流至机巷进入出煤系统,工作面可以采用整段打眼,全茬一次性爆破,且炮眼深度由原来的1.2m增加到1.6m,由于确保了工作面炮后有效断面,满足了风排瓦斯治理的需要。

5 几点体会

5.1 根据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的特殊性,防瓦斯事故,保证炮后有效通风断面是基础,也是关键,要从架内支护、放炮管理着手,既要确保工作面正常空间,又要做好放炮工作,以松动为主,杜绝炮崩煤、岩严重堵塞有效通风断面。

5.2 分析不同工作面顶板结构、岩性状况,特别是要掌握煤层顶板垮落带、裂隙带的产状,在日常过程中,要动态分析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钻孔在不同位置抽采浓度、流量的变化,为优化钻孔参数设计提供基础依据。

5.3 由于钻场、钻孔距煤层(回风巷道)近,受巷压、工作面动压等因素作用,易造成裂隙发育,影响钻孔抽采效果,故封孔质量要确保。

【参考文献】

[1]徐永圻.煤矿开采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S].2005.

[3]赵景金,方焕明.加强矿井通风管理 实现矿山安全生产[J].西部探矿工程,2005(5).

[4]杜鹃.加强煤矿通风管理控制及其对策[J].科技创新,2009(5).

篇4

一、遵循汉字规律,实施趣味识字教学

中国汉字是历史悠久的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汉字的特点十分明确,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汉字的特点出发,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去识字,将汉字学习与音、形、义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利用象形字讲解,提高识字过程的形象化。中国汉字由画发展而来,象形字就是最好的说明。如,在讲解“采”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一只手在下,一只植物在下的图片,再从画过渡到象形字,过渡到现代汉字,让小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的识字学习中。

二、遵循认知规律,实施趣味识字教学

低年级小学生好动、好玩,在课堂学习中,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一直引导小学生读字、记字,会让课堂变得死板且枯燥。要推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要提升教学趣味性。利用游戏,组织小学生识字,是促进小学生识字能力得以优化的重要手段。

如,在讲解《青蛙写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小青蛙,组织学生以小青蛙的身份参加一次汉字拼、画、说的识字比赛。教师让小青蛙们分成四人小组,让每一个小组每轮派出一只小青蛙参加比赛,淘汰补位。哪一个小组的成员坚持到最后,哪一组获胜,提高识字教学趣味性。

三、遵循生活规律,实施趣味识字教学

篇5

一、 打开话匣子,信笔吐心声

同一事物,同一情景,同一画面,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认识。教师要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他们心想笔随,放胆练写。比如,教学生写《我最喜欢的一种水果》,可让同学们拿出自带的水果,观察形状和颜色,用手摸、用鼻闻、用口尝,各自将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话写出来。有的学生写道:“我最爱吃香蕉,它像一弯金色的新月。那淡黄色的果皮包着白色的果肉,吃在嘴里甜甜的、软软的、滑滑的,味道好极了!”有的学生写道:“我喜欢草莓,它们长得像红宝石,身上有一颗颗‘小水晶’,味道酸酸的,甜甜的,可口极了!”有一个学生写道:“我要长上翅膀,飞到天宫去,尝一尝仙桃的味道!”还有一个学生写道:“我要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会,装一大口袋蟠桃,让外婆尝个够。” 我用 “符号批改法”,在学生写话本上,或画只长睫毛的大眼睛,表示赞扬他有双聪慧的眼睛;或画双美丽的翅膀,表示该生有丰富的想象力;或画张笑脸,表示该生写出了心中的快乐,激励他们用个性化的语言,写出 “童心”“童真”“童趣”。

二、 启开结合点,渠成水自流

在日常教学中,我结合词语教学,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还采用“补充”“延伸”“仿写”等写话方法:(1)“补充”,即在教材故事、文本的“留白”处,让学生展开想象,把相关内容写出来。如:《北风和小鱼》一文中,“北风看不见小鱼了,非常得意……”北风这时会怎么想呢?又会怎么说呢?(2)“延伸”,即针对文章结尾留有的空间,启发孩子续写相关内容。如学习《青蛙看海》一文后,让学生写写青蛙登上山顶后,看到了怎样的景象?(3)“仿写”,即模仿课文的表现手法,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话。如学习了《鲜花和星星》后,让学生模仿文本写诗句。有的学生写道“我最喜欢天空飘动的云朵: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地上的牛羊还多;我最喜欢草原遍地的牛羊:这里一只,那里一只,真比天上的云朵还多。”我还精选《逃家小兔》《鸭子骑车记》《骑鹅旅行记》《小猪唏哩呼噜》等优秀读物,让学生课余时间阅读,走“阅读――积累――表达”的阅读写话之路。

三、 花开“心语墙”,人人有文章

每个月,我都要将全班学生写话中涌现出的精彩片段、鲜活画面、童心写真精选出来,抄写、绘制、编辑成“心语快报”。“心语墙”定期刊出各位同学的心语,互读、互评、互议,激活写话思路,创新表达形式。“儿歌吟”“小幽默”“心里话”“伙伴趣”“故事会”“他是谁”“莫忘记”等栏目也深受低年级学生的欢迎。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喜欢的栏目里写话、写诗、发文章,体验当小作家的快乐。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44-0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感情,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效果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也影响着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但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课堂上,学生的朗读时间不足、准确率低、缺乏技巧、缺乏情感、有效性缺失等,削弱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学习和感悟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非常重视朗读教学,并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兴趣,全员参与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朗读练习,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采用音乐和情景相结合的导入方法。随着音乐旋律的跳动,屏幕上出现了人们荡舟漓江的画面。一幅幅美景展现在孩子们面前,他们赞叹不已:“太美了!”“我真想到桂林去看一看!”随之因势利导:“我们赶紧读课文,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桂林的美?”如此以图示境、以声传情后,孩子们马上进入课文,尽情地抒发着自己内心对桂林的赞美。

二、示范启发,掌握技巧

叶圣陶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激昂,委婉处还它委婉……”可见教师的示范朗读多么重要。教师在范读时,不光要把教材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在感受文章的语言,领略文章的气势、文法时,还要进行停顿、轻重、快慢、语气等方面的朗读技巧训练。

如:在学习《春晓》这首诗时,我先朗读示范,让孩子们认真听诗中的节奏、重音、语气。示范到“晓、鸟、少”时,让学生注意字音要适当延长,体现出吟诵的味道,这样才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朗诵时的语调要柔和、舒缓;后两句写诗人想起昨夜又刮风又下雨,不知园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可重读“落”字,再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心情。

三、品读悟情,相互促进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深入探究课文所凭借的重要手段。指导学生朗读必须与理解课文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有悟、以悟促读、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在教学《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讲述喜欢此段的原因。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发言,有的说:“我喜欢第二自然段,因为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滚来滚去,我觉得很有趣。”有的说:“我喜欢第四自然段,因为我好像听到了小青蛙在荷叶上唱歌的声音。”……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了解到学生已经悟出了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

四、形式多样,恰当运用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文本体裁、内容的不同,根据课堂上学生思维状态和训练要求的不同,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让学生对读书永远保持极大的兴趣。

采用分角色读:在学习课文《坐井观天》时,我先分组来进行朗读,男生扮演青蛙,女生扮演小鸟。读了几遍后,学生的表演欲望被激发出来。然后让孩子们选择角色充当小青蛙和小鸟,进行对话交流。扮演小青蛙的同学读出了愚蠢无知的语气;而小鸟则读出了讲道理和着急的语气。学生们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被小动物们的话语感染着。

采用提示语导读:如《草船借箭》文中第三自然段,周瑜与诸葛亮的对话对学生把握人物特点有很大作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给对话加上提示语。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把它变为:“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周瑜(不怀好意地)说:“我们就要和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不动声色地)说:“用弓箭最好。”周瑜(一拍大腿,笑着竖起大拇指)说:“对,先生想的和我一样……”通过这样的提示,学生读得有滋有味。

五、互动评读,提升能力

在学生朗读完课文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朗读能力。

1.师读生评。在教学中,采用师读生评的形式,学生一定会抓住机会表现一番。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我朗读了战象“庄严归去”的片段后,有些学生质疑:“战象要离开人间了,读时应该语气低沉缓慢,而您的语气有些激昂,我觉得不太恰当。”“我觉得老师在读战象身体滑下坑时的句子时应读出敬佩的语气。”在评价中,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达到教学目的。

2.生读师评。学生读课文后,教师要捕捉朗读的精彩之处,及时做出恰当贴切的评价,让孩子在教师的鼓励中找到自信。对读的不好的学生,老师在保护学生朗读热情,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巧妙点拨,以起到提醒和纠正的作用。比如说:“你的声音很洪亮,但是你如果读得再流利点就更好了。”

3.生读生评。比如学生读完一段文章后,就采用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的模式,评价学生读得怎么样。这样既可以让课堂生动活跃起来,又增强了学生的信任感、满足了学生的争胜心。“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我坚信朗读教学一定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展现出其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2002,11.

[2]李灵辉.语文教学“读”领[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

[3]焦裕琴.朗读——语文教学永恒的旋律[J].成功(教育),2010,(11).

[4]马宏.语文朗读教学方法谈[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1,(05).

[5]邓春.朗读让语文课更精彩[J].江西教育,2011,(z1).

篇7

生:它的特点是一个大桥洞,四个小桥洞。

师:这算不得独特,是个五孔桥吗?(板画:)

生:不对。赵州桥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两边还有两个小桥洞。

师:“两边两个”那就是一边一个,是座三孔桥吗?(板画:)

生:不对,应该说大桥洞两边还有四个小桥洞。

师:这也是两边四个呀,是这样吗?(板画:)要说准确可不容易。

生:(跃跃欲试,争相发言)应当说大桥洞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师:这个“各”字用得好。(板书:“各”)但小桥洞的位置还没表述清楚。(板画:)是这样吗?书上是怎么说的?

生:“两边”是大桥洞和桥面中间的那个“两边”。应当是大桥洞顶上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书上也是这么说的。

师:(板书:顶上)别看这词很平常,用在这里十分贴切,说“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才不会引起误解。(板画:)

这里教师的插问追索,用语不多,但字字点在要害处,并巧妙地以图示应证指谬。正是在这样的暗示帮助下,学生才体会到“大桥洞顶上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这一句具有一字不易的准确精当。

二、应和连接。学生有课堂上交流研读的心得,是主体的学习行为,教师既不宜喧宾夺主,无端地去打断学生的发言,但又不能完全以旁观者的身份无动于衷,而应当以简短的话语,如“说得好”、“真棒”、“听懂了”或“嗯”、“噢”之类的叹词,或以微笑、点头的体态语言等,给学生的发言以应和、鼓励。这是顺水推舟、随波逐流式的应对,以避免学生交流时冷场。如对方在发言中途“卡壳”,或关键处言不由衷时,教师则需要以片言只语予以连接,避免学生的窘困和尴尬。所以,应和连接也是课堂交流时教师重要的言语技巧。如一位老师执教《小蝌蚪找妈妈》时,在学生交流讨论中的应和连接:

师: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我们来谈谈对青蛙的了解。

生:青蛙会捉虫,是庄稼的好朋友。

生:青蛙的叫声很好听,它还会写诗:“呱呱,呱呱,呱呱呱,……”

师:想象力真丰富。

生:青蛙走路蹦蹦跳跳,它还是游泳能手。

师:观察真仔细。

生:老师,我知道蛙泳就是青蛙发明的。

师:(微笑地)是吗?

另一生:不对,是我们学习青蛙游泳时的动作来游泳。

师:也可以说人模仿青蛙的动作。

生:青蛙肉很好吃。

(教室里一阵哄笑。)

师:哦,你吃过?

生:我吃过,爸爸说青蛙会捉蚊子,吃了青蛙,蚊子就怕我了,不敢叮我。

师:是吗?

生:你吃了青蛙,也不可能变成青蛙,蚊子怎么会怕你呢?

生: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它一天能捉很多害虫,要保护它,怎么能吃呢?

生:如果我们把青蛙全吃了,那地里的庄稼不就被害虫吃光了吗?到时,我们人类还吃什么?

师:青蛙肉可不能吃,你们说得真好,真懂道理!

生:(不好意思)那,我以后也不吃青蛙肉了。

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的应和连接,看似随口而出、毫不在意,可实际上态度明朗、分寸适当,时时引领着学生的交流讨论向正确、健康方向推进。

三、巧拨释疑。学生的课堂交流并不完全正确,有些内容(如难以理解的地名、物名、人名、专用词等)别的学生也不易听懂。这时教师就要以片言只语来作必要的点拨释疑。这种在临场语境中的插语相似于在书面表达中的括号说明。由于要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必须十分注意尊重对方,不仅插说要简短,而且最好找准一个语意的转换点,一个段落处或学生说不下去时,且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干扰学生交流的思路与情绪。如上海市特级教师万永富教学《麻雀》一课,在课堂讨论时以片言只语的巧拨释疑,启发学生读懂了课文内涵:

师:那么麻雀妈妈又是怎样跟猎狗搏斗的呢?

生:这只老麻雀一定是母的吗?会不会是公的?

生:我想,可能是爸爸,如果不是公的它不会这样勇敢。

师:妈妈保护孩子就不会勇敢吗?

生:妈妈为了保护孩子是会拼命的。我看可能是麻雀妈妈。

师:在我们很幼小的时候,常常是妈妈带着还是爸爸带着?

生:我们小时候总是和妈妈在一起的,妈妈给我们喂奶,爸爸在外头工作。我想麻雀也是一样的。

生:总是由妈妈养护孩子,养护小麻雀的当然是麻雀妈妈。麻雀妈妈为了保护孩子,舍得拼命。这就是母爱的力量。

生:应该是麻雀妈妈。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把书读活了。看来应该是麻雀妈妈了。

教师在这里的巧拨释疑,妙在只用片言只语的反洁,引导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引而不发,跃如也”,保护了学生讨论交流的热情。

四、点睛强调。在课堂交流讨论中学生的发言常常或内容芜杂,重点不清;或说了不少,不得要领;或还缺一点点,到喉不到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点睛强调十分必要,或作些概括,或提出要点,或补上重要一句。当然,教师的这些话语都必须十分精练,都只能以片言只语的形式,有临场即兴的色彩,才不致影响学生课堂交流、畅谈体会的积极性。

一位教师在导读《麻雀》一课时,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师:当猎狗张开大嘴要吃小麻雀时,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从树上落下来,想拯救小麻雀。假如你是老麻雀,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

生甲:不会。

师:为什么?

生甲:(脸红)怕……怕死。

师:你很诚实。其他同学呢?

生乙:我也不会。因为那样做,不但救不了小麻雀,还多搭上一条性命。

师:有人把这个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觉得这种牺牲是不必要的。

生丙:我会想,反正孩子注定没命了,我去白白送死,还不如回去再孵一只小麻雀。

(众哄堂大笑。)

师:这该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挺会保存自己,就不顾小麻雀了?

(教室里鸦雀无声。)

师:好,有没有同学要像老麻雀那样做呢?

(有学生举手。)

师:为什么?

生丁:因为以弱胜强是常有的事,不去试,就输定了;去试试,才可能战胜对手。

生戊:论身体、体力,老麻雀不是猎狗的对手.当时她肯定不会想得那么多,救小麻雀要紧呀。这就是母爱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生巳:这样做是伟大的母爱的表现。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亲骨肉被吃掉。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我就要以死相拼!

师:说得多有道理呀!母子情深,还能顾得那么多吗?你们有胆有识,勇气可嘉!

五、幽默激趣。在课堂交流中教师的片言只语只要不是在很严肃的语境里,就应当具有幽默风趣的格调。这不仅可以调节课堂交流的气氛,增添内容的情趣,而且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融洽师生情感。幽默激趣,可以为课堂的讨论交流加一点“味精”,同样一个意思,说得巧妙一点,动听一点,风趣一点,效果就大不一样。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教得好,其中一个方面是得益于他特别能吸引儿童的教学语言。当学生在课堂交流时,他常以幽默睿智的短语,时而穿插其间,使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形成一种特别活跃,特别融洽的课堂气氛。学《狐假虎威》这一课,学生交流: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时想:“哎呀,百兽还真害怕狐狸呢!怎么搞的,我又没犯什么错误,老天爷怎么就不叫我当大王呢?”于老师就插上一句:“再说,我又没到退休的年龄!”恰到好处的引逗,使全场爆发出一片笑声。

六、期待暗示。学生交流发言时的“中止”,教师不应马上去接腔帮助,应当以期待和暗示,鼓励学生说下去。即使不得已需要教师插话,也只用“半截子话”加以暗示。如一位教师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时是这样组织讨论交流的:

师:这个问题值得研究: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

生:白求恩当然不是我们的客人,他自己都说了,书上不是就有“我不是你们的客人”这句话吗?

生:那是他谦虚,要我们不要待他太客气。

生:我认为白求恩是我们的客人,因为他是加拿大人,来帮助我们抗日,所以是客人。

生:他不是我们的客人。因为他不是我们请来的,是自愿来的。

生:不是请来的也是客人呀!昨天,小王叔叔来我家,也是他自己来的,可是爸爸就说:“客人来了,倒茶!”

生:我认为他既是客人,又不是客人。他刚来时就是客人,久了,参加了八路军就不是客人了。

师:你们说他不是客人,那是什么人?

生:不是客人,就是自己人,一家人。

师:是和──

生齐:和八路军是一家人,和中国人是一家人。

师:对呀,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生齐:看成自己的事业。

七、小结评价。对学生的课堂交流发言教师必须随时作出评价,以矫正、激励。同时,在交流告一段落时又必须及时作出小结。无疑,教师的评价小结,对讨论交流的维系和深人,形成认识的成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种小结和评价同样应当是精练简短的。请看江苏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壁虎》一文时为课堂讨论交流所作的小结评价:

师:刚才大家交流得很好!最后,我还想了解一个问题,你们听谁说过壁虎的“坏话”吗?

篇8

自从著名教育专家、华南师大附小高级教师陈琴开创了“素读经典”教学法后,“素读”经典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素读”这种不求甚解的诵读方式目的是让经典的种子蛰伏在孩子的记忆中,等待着萌芽时机的到来。

而我们开展的“读经典学作文”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诵读经典还要让学生从这些经典中汲取写作的经验。打一个比方说就是不仅要将经典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记忆中,更要为这些种子提供适宜的温度、阳光和雨露,让它们在及早地在学生的心田生根、长叶、开花、结果。课题实验教学目的的不同就决定了课堂结构不同于一般的经典诵读课堂结构。

但丁说过:“我们通过文字得到的是一种意义,而通过文字所表示的事物本身所得到的则是另一种意义。头一种意义可以叫做字面意义,而第二种意义则可称为譬喻的,或神秘的意义。”我们在欣赏一首诗时既要了解诗的字面意思,还要充分调动欣赏者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建鲜活的意象,进而创建一个完美的意境世界。可见“艺术接受是个阶段性的过程。”“情动而辞发”,只有情动才有行动(作文)。我们在学习经典作品时不能满足于对其片言只语的理解,而要对过想象由文字创建意象,最终进入作品为我们预设的意境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被作品感动,才能写出情趣意切的改写文章。

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验,纵观自己以及江西省瑞昌市桂林中心小学(简称我校,下文同)实验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先后在南昌、武汉等地观摩的“读经典学作文”教学实例,笔者认为在读经典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主要必须做到了四个方面。下面以《约客》这首诗的教学为例具体进行阐述。

一、知人论世

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

师:赵师秀,南宋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诗以清苦为主,与徐照、翁卷、徐玑并称“永嘉四灵”。著有《清苑斋集》。

二、熟读理解

1.教学生认识生字,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诗。

2.讲解诗中难理解字词的意思,这首诗中主要讲解的词语是“黄梅时节”让学生懂得江南五月是个阴雨绵绵的季节。“约”的意思是等待。

3.初步了解诗的大意。“黄梅时节家家雨”:黄梅时节家家听到雨声滴答;“青草池塘处处蛙”:青草池塘处处是鼓噪的青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朋友有约不来已经过半夜了;“闲敲棋子落灯花”:我闲坐轻敲棋子震落了灯花。

三、品诗构象

这是我们教学中的精华部分,这也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同于前述两种教学的地方,同时也是引导学生从读的阶段进入到写的阶段的必要途径。教师要带领学生充分收集诗中提供的信息,然后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情感。

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两句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生1:雨、青草、池塘、蛙

生2:黄梅时节

师:你为什么说“黄梅时节”也是景物呢?

生:因为老师刚才介绍了黄梅时节是江南的一个特殊季节,这个时节梅子正黄,天气闷热,阴雨绵绵,令人烦躁。

师:说得很好,通过这四个字不仅让知道了时间,感悟到了那是一个雨丝斜织,百无聊赖的日子。这些景物中哪些是作者听到的,哪些是作者看到的?

生1:作者听到了的答的雨声和呱呱的蛙鸣声。

生2:作者看到了烟雨笼罩的乡村,无边的雨丝,涨满水的池塘以及池中绿油油的青草。

师:能谁能把这诗中描写的景物连贯起来说吗?

生1:无边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远处的房舍和树木都被笼罩在蒙蒙的雨雾中了。只听见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一阵阵青蛙的鸣叫声,仿佛正在召开一个盛大的演唱会呢?

生2:应当是一个夏天的傍晚。

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2:因为青蛙一般只会在晚上叫,所以只有在傍晚才能既可看清池塘中的青草又可以听见蛙叫。

师:很好,可见写作文惟真实才可信。谁能说说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生1:这是一个夏天的傍晚,雨在不停地下着,池塘中的青蛙叫得正欢。

生2:应该还有一间茅屋,屋里还点着一盏油灯。昏暗的灯光从窗出来。

师:“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敲”字表现诗人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言)

生1:无聊。

生2:愤怒。

生3:忧虑。

生4:怨恨。

生5:失望。

师:大家的理解都理解得很正确,等了半夜也不见应约的客人,主人这时的心情应当是五味杂全。一人独守昏灯无聊;空等半夜主人对爽约者的愤怒、怨恨;阴雨绵绵的夜晚,朋友不见踪影,莫不是……不禁忧从中来;好一个恬静的夜晚,竟然不能和好朋下棋交谈,真是令人惆怅……

师:这两句又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全班交流)

生1:一个人正坐在油灯下看书。

生2:一个人坐在油灯下边看书,边用手中的棋子敲击着桌子,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传得很远很远。

生3:一个人烦躁不安地坐在桌旁用力地将手中的棋子敲在桌子上,将灯花都震落了。

生4:一个人忧愁地望着窗外,不经意间敲起了桌上的棋子,灯花一粒粒在落在桌上,昏暗的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悠长,悠长……

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说得真是对极了。诗人通过前两句描写了一幅恬静的江南夜雨图,后面两句通过对诗人“闲敲棋子”的细致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失望、焦躁、孤寂的心情。两幅意境不同的图画对比,更让作者过目难忘。下面请大家试背诵这首诗。

四、改写古诗

篇9

一、读中拓展,走进生活,丰富物象

儿童诗凭借生动活泼的语言,丰富的人文,纯真的童趣,美好的愿望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但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在读诗的过程中得到的感受和体验往往都是平面的、静止的。因而教师应注意读中拓展,融入生活,让学生进入一个广阔而丰富的生活天地。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儿童诗两首》中的《我想》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

在学生充分朗读儿童诗,理解儿童诗和领会作者美好心愿和情感的基础上,我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孩子们,你们还想把‘什么’放在‘哪里’?”孩子们对这个问题的前半部分容易想到,纷纷说出了头发、衣裳、鞋子等答案。但对于后半部分,孩子们有的陷入茫然,一时说不上来,有的所答搭配不当,不符合事实或逻辑。见此情景,我并不急于用进一步的指导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期待生活能擦亮孩子们思维的火花。便对学生说:“孩子们,你们和作者高洪波爷爷一样都有着一个个美好的心愿。你们的美好心愿应该能更好地解决我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那么,请大家仔细想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令人揪心的问题呢?”孩子们的思维被引向现实生活:“一些地方的儿童生活贫困。”“一些地方水土流失严重。”“山上的树木长得不好。”……紧接着,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我想》,再次感知儿童诗的语言形式和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内在逻辑关系,同时还让学生明白:诗歌的想象要大胆,语言表达形式要注意前后一致。此时让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也就水到渠成了。通过启发引导,学生们写出了下面这样的儿童诗:

我想把头发/植在光秃秃的山上/伴着成长的气息/引来无边的绿色/长啊,长/长出一片片茂密的森林。

我想把鞋子/寄给灾区的小朋友/带上热忱和问候/让灾区的小朋友/穿上我的鞋子/走啊,走/走上美好的人生之路。

……

生活是诗歌的源头,只要孩子们留心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生活中的人、事、物以及各种有趣的生活现象甚至人们虚幻的想象都可入诗。所以,在儿童诗读写结合训练时,必须有意识地依托文本,进行拓展练习,把学生的思维的触角引向生活的深处。

二、读中感悟,发现特点,大胆想象

小学阶段学习创编儿童诗是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的,也能营造浓郁的读诗写诗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学会观察、思考、想象、表达,享受快乐的童年、诗意的人生。其实写诗并不难,关键是对生活要有感悟,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能创作出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诗。可以先让孩子们在读中发现儿童诗的特点,比如读下面的儿童诗:

《橡皮》

爸爸送我一块/翠绿的橡皮/我瞌睡的时候/它偷偷变成青蛙/在我作业本上/飞来飞去/捕捉我的错别字。

妈妈给了我一块/粉红色的橡皮/疯了一天的作业本/想好好洗一洗/擦过粉色的香皂/哇!浑身透着香气。

通过读诗交流,孩子们很快便发现了诗歌分行分节表达、句式整齐有序、句末还有押韵,读来朗朗上口的特征。孩子们也发现儿童诗中丰富的想象力,作者善于抓住事物(橡皮)的特点,通过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把自己的想法、愿望、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

接着可训练孩子们的想象力。比如,让他们看看下面的图形像什么?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为写童诗奠定了基础,这时,我就以视频引路,让学生亲身体验电视“脑白金”产品广告创意中的想象力。(看视频)大胆猜测产品“脑白金”和“舞蹈”会有什么关系?有了这些热身运动和创作铺垫后,学生的想象被充分唤醒,安排写作任务再让学生创编童诗就顺理成章了。我就请学生自己选一个主题,创编一首儿童诗(屏幕投出提示和要求):

孩子们,想试一试吗?

三、读中评改,巧妙表达,生动形象

精心安排“随堂评改”的环节,并给予及时精当的点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写儿童诗的水平。

1. 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自己的诗歌,找出自己的得意诗句,用波浪线画出,再边读边改自己存在的问题,然后给自己一个总体评价(最高五颗星,最低一颗星)。

2.自己读完、改完满意后,在小组内交流展评,把写的和画出来的精彩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提醒学生注意在读他人的作品时首先应用欣赏的眼光去学习,圈画出好词好句,再把自己的建议跟对方交流。如果你认为同学提得正确就要及时修改。每组推荐一个写得最好的同学全班展示。

3.小组评改完后,教师组织反馈学习小组的评改情况,进行集体评改。此时教师可选取一组优、良、中等水平的诗歌引导学生赏、评、改。(童诗略)

①刚才有哪些同学得到了四颗星或五颗星的?谁愿意第一个把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交流?

②投影出示:由作者朗读,赏、评、改。

③集体点评。大家有什么话想对他说或者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吗?你们说这三首诗歌能拿几颗星?为什么?(提示:凡是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至少被评为四星级,如抓住特点、想象大胆、语言优美的,感情真挚的,书写工整的,讲究押韵的……)

篇10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要想当将军,先得上军校。当我挺胸抬头迈着神圣的步伐走进军校大门时,我便在心底里默默发誓一定要争当一名品学皆优的军校学员。头三个月,无论是军事训练还是文化学习,我始终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给学院的首长和学友们留下了一个勤奋向上的美好印象,于是我被大家推选为学员干部。可惜好景不长,当我渐渐地适应了不同于野战部队的军校生活以后,那汹涌的诗潮便又开始冲击我的信念大堤。我不得不承认缪斯那不可抵挡的魅力,于是每当有灵感降临,我便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立即拿出纸和笔就大写起来,有时上午的四节课就被一、两首短诗给“报销”了。这样时间长了自然就会耽误学业,我的成绩开始下降。她――和我同桌的学员干部,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总是在课余主动给我补课并还委婉地劝导我,要我分清主次先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再写诗。一个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人是不会听进别人劝导的,当我有一天又在高等数学课上写诗时,她终于恨铁不成钢气愤地抢过我的诗稿一下撕了,而且还狠狠地掐了我一把,用重低音骂了我一声“没出息”。

她是一位将军的女儿,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她爸爸早已是我心中的偶像,他发表在《报》上整版的理论文章曾是我们部队政治学习的辅导教材,他发表在《文艺》、《诗刊》等文学杂志上的几首长诗曾是我学习写诗的蓝本。她的学习成绩在我们队里总是名列前茅,自然不是凭老爷子的关系才走进这所军校的。她也是学员干部,办事说话给我的印象是雷厉风行、果断泼辣,充满了阳刚之气,与那张微胖而且透着甜味的小姑娘似的漂亮圆脸很不相称。

如果真有两门功课不及格而被军校淘汰,那战友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叫我“窝囊废”,再说我也无脸回见江东父老。高等数学课上她那一撕二掐三骂,顿时使我这快要走火入魔的诗人一下子从云中雾里跌落到硬地上完全清醒过来。我遗憾地收起了我的诗集和那还在骚动的诗心,从此每天上课心无旁骛认真听讲,课后能者为师请她补课。她对我的变化非常高兴,除了热心地在功课上帮助我之外,还不时和我谈论当今的国际军事形势、高科技军事技术以及她的人生追求。她的知识面很广,特别是在军事方面,让我这个过去只热衷于文学的人大开眼界。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和我的关系越来越好,我甚至还觉得安排她和我同桌是上帝老人家的旨意。我的成绩也越来越好,第二学年期终考试我以优秀的成绩终于第一次走上了学院的光荣榜。出榜的那天我和她刚好在一起打羽毛球,当她用球拍高兴而且有些惊讶地指着排在她前面的我的名字时,我激动得用球拍般地连续轻轻拍了她好几下,然后是睁圆眼睛微笑着盯了她足足一分钟,她此时那稍稍泛红的脸儿极其生动,竟看得我有些如醉如痴。

我得到学院表彰的那天,也就是有关我和她正在谈恋爱的谣言四起的一天。大家都知道,军校里学员是禁止谈恋爱的,特别是男学员与女学员之间,发现一对就开除两个,毫无情面可言。学员队领导和系领导立即找我谈话,问我是否有这么回事,我斩钉截铁地回答他们没有,他们也说其实没发现什么苗头,只是外面有谣言。当然,就算我在和她谈恋爱此时我也不会傻乎乎地实话实说,因为只要一个“是”字,我那从小就开始酝酿的将军梦瞬间就会彻底完蛋。领导们自然也问了她,她当然也会说此事纯属虚构。也许是为了平息谣言,系领导和院领导一致决定,让我和另外几位成绩优秀的学员一道到下属分院去当学员干部,我没有理由不同意。在和她告别时她一脸的微笑,只是眼眶里波光粼粼。看她那样子,我连忙在心里默念:千万别哭,千万别哭!你可千万不能哭呀。

我义无反顾地打起背包来到了一千多里外的分院。在这期间,我埋头读书,积极工作,团结战友,尊重领导,很快又找到了成功的感觉。我自始至终没有给她写过一封信,也从未给她打过电话,我知道让我来分院是领导们“以观后效”的一招,我和她的举动躲不过他们的视线,我不能拿自己和她的前途开玩笑。当然,人是感情动物,我无法让自己不去想她。思念是一种幸福着的痛苦,蓄积多了便自然地溢出变成了我笔下一首首精彩的情诗。我不能直接寄给她,便寄给了她爱看的报刊杂志,每发表一首诗我便觉得和她进行了一次幸福的对话。我用的笔名是她赠我的,外人只有那几个编辑知道,不存在泄密问题。

这次重新拿起写诗的笔并没有像上次一样影响我的学习,此时的我已经走过狂热阶段变得非常理智了。我的成绩一直不错,被分院的学友们戏称为光荣榜上的常驻大使。我敢肯定写给她的诗她都读了,因为在发表第四首以后我莫名其妙地收到了一个从北京寄来的邮包,一个字迹陌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的邮包。那时我在北京没有一个熟人,更谈不上有人会给我寄东西了。打开一看,是一件很漂亮的羊绒衫,其中还夹了一张生日贺卡,卡片上写道:“首先祝你生日快乐

这件羊绒衫是她委托我寄给你的礼物,她还说也是你的稿费补助。小伙子,你真幸福!一个你不认识的人。9月20日于北京。”多么让人难忘的一个特殊补助!我情不自禁地又想起了我们在一起的日子……那天晚上我是穿着这件羊绒衫睡觉的。

四年的时光仿佛一晃而过,毕业的日子终于来到了。分院领导征求我对分配去向的意见,我回答说其实当兵在哪里都一样,只是我不太适应北方的生活,还请首长们考虑一下把我分到南方部队去。他们又说分院要派几个代表到学院去参加毕业典礼,问我是否愿意去,我告诉他们既然我来到了这里,我就没有想过再回去,还是另派别的同志去吧。说句心里话,我真想去看看她,看看她和两年前有什么变化,是胖了还是瘦了?有人说她越来越漂亮,这是真的吗?她被学院评为优秀学员,我真想亲眼目睹她戴上大红花后的风采。

分配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学院并没有因为我也是优秀学员而给予特殊照顾,我被分配至驻南方一个小山城的部队。就在要告别分院的那天上午九点,我正在宿舍忙着整理行李,突然听到楼下一阵久别而又熟悉的脚步声。她来了?我问自己,出门一看,没错,她提着个包正准备上楼。我急忙跑步下楼,刚接过她的包,背上便挨了不轻不重的一巴掌“为什么这次不去看我?真是个绝情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