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范文

时间:2023-03-29 11:0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炎炎夏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正为穿什么发愁呢,妈妈推门进来了。妈妈今天穿了一件浅红色碎花旗袍,无袖、开叉、束腰,将女性的玲珑曲线美收为一体,不禁让我眼前一亮。

旗袍,蕴藏着东方女性美的传统服饰,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面前。它的怀旧风情、它的婉约雅致,它胸、肩、腰、臀完全平直的特色,让我心里有了一股子冲动,我贴着妈妈的耳朵撒娇地说:“妈,你穿着真好看,我也想试试”,我的赞美让妈妈眉开眼笑,妈妈说:“你这个鬼丫头,什么都要穿。”

换上旗袍,我迫不及待地跑到镜子前左顾右盼,镜子里的我身材高挑,面色红润,和以前判若两人。看着自己一下变了个样,我忍不住开始像模特一样在镜子前走来走去。妈妈说:“臭美,你看看下面都拖地了,你看这里也不合适”,我“嘿嘿”地笑着,拉着妈妈的手嚷着要去买一件属于自己的旗袍。

篇2

中医根据不同的人在形质、功能、心理上存在着各自的特殊性将人类体质分为九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和平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那么,夏日里我们最要注意的就是其中的阳虚体质类型的人。阳虚体质的人平常表现为: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毛发易落,面色柔白,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其人患病则易从寒化、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其实早在祖国医学最早的典籍《黄帝内经》里就有关于这方面养生的指导。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在这里明确强调了“春夏养阳”的重要性,夏天是阳气最盛的季节,中医认为阳主生长,因此如果在人体处于生长旺盛的季节里生活和饮食没有节制的话就会戕害人体的阳气,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即使在炎炎夏日里也必须避免饮食生冷寒凉,避免长时间呆在低温的环境里。伤害人体阳气的一些不良习惯还有一些不容易被大家重视的地方。比如过度体力劳动和锻炼,尤其是锻炼,一般人总以为锻炼就是对身体有利,因此不顾自己体质的具体情况,给与高强度的锻炼,因为过度运动会损耗人体的阳气,而且过度劳动和锻炼容易导致大汗,大汗同样会伤阳,所以有的人不知不觉中让自己的阳气受到损伤。

另外夏日里有的人喜爱游泳,因为游泳本身就是高强度的锻炼,水的温度如果偏低的话更容易造成伤害。还有一个就是阳虚体质的人在夏季里更要注意节欲,减少,因为纵情恣欲直接损耗肾阳,肾为先天之本,肾阳被伤的话就更难治疗。所以我们一定要顺应天时,遵从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减少对自身的伤害。

以上列举种种都提示我们即使在炎炎夏日里,切莫贪图一时之快伤害自己的身体,兹举两例来说明一下:

患者一

吴某,男性,18岁,某高中高三学生。因为头晕乏力,恶心来诊。观其面色白,舌质淡白,苔白微腻,脉细滑。自述有胃病史,但是经常吃胃药(具体不详)效果不明显,夏天天气热喜食冷饮、冰激凌等。患者明显是一个阳虚寒湿的体质,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不升则头晕,脾胃虚寒则恶心。给予香砂养胃丸和补中益气丸一周量服用,同时告诫即使天气太热也不要吃冷饮,西瓜之类的凉性水果也要尽量少吃,空调屋里少呆。患者说以前看医生没有哪个医生强调过这些问题,看来你这个医生还真不一样。一周后患者来复诊,很高兴的说看病效果真好,遵照我的遗嘱,吃完一周的药各种症状都差不多消失了,困惑他多年的毛病终于解除了。要求再巩固一段时间。

患者二

篇3

轻重缓急话中暑

严格地说,我们平常所说的“中暑”不是单一的一种疾病,而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可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轻症中暑 主要症状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 一般来势凶猛,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晰,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出现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衣食住行防中暑

虽然每年都有很多人承受着高温导致的不适、疾病甚至死亡,但是只要大家足够重视并且注意防护,中暑是可以预防的。

衣 衣着上,夏季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衣物面料应利于排汗散热,如棉、麻、丝类等。在户外时可穿戴防晒服、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等。

食 饮食上,应做到大量饮水、适量补盐、饮食清淡、保证能量。在高温天气里,出汗会带走体内大量的水和盐分,因此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应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如果需要在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应至少每小时喝2~4杯凉水(500~1000毫升)。如果出汗量特别大(8小时内出汗量大于4升),则需从含盐饮料(含盐量0.15%~0.2%为宜)中适量补充盐分。夏季灌下一大瓶冰冻汽水或啤酒也许会让人感觉很爽,但是含大量糖分或酒精的饮料反而会导致机体失去更多的体液,过凉的冰冻饮料还有可能造成胃部痉挛,所以这类饮品并不适合夏季。正确的饮水方式是少量多次、水温适中。在夏季,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因此建议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体能量消耗增加,需要保证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

篇4

夏天的作息,除了晚睡早起以外,还要强调一个要睡午觉。大家都知道中医强调睡子午觉。所谓睡子觉,就是一定要在子时之前入睡,子时就是半夜11点至1点;而午觉,就是指中午11点到1点,要睡个觉。在秋冬,或者在春天,这个午觉可以不睡,因为人们还是睡得早,起得比较晚。而到夏天呢,必须要强调睡午觉,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起得早。比如说,早上6点就起来,折腾到中午的时候,再突破这个极限,人就受不了了。所以,夏天很容易出现人在午饭以后就觉得困想睡的情况,这时候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强打精神,强撑着,克服这个困劲儿。结果中午倒是没睡,可是整个下午却处在浑浑噩噩之中。另外,就是顺其自然,小憩一会儿。究竟哪个更有益于身心健康呢?午饭后午睡,睡一小觉,对养护身心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中医认为,中午12点对应的是心,是心神工作的时间,这时候,如果你放下这些体力或者脑力工作,让自己的气血再重新流回体内去照顾自己的内心,就不至于太劳心、太伤心。

事实证明,午睡醒来以后,以充沛的精力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不仅能使下午的工作效率提高,还能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在地中海沿岸各国,从历史和传统上就有午睡的习惯,他们的心脏病发病率就低于其他的北欧北美这些国家。特别是那些晚间睡眠不足的人,如果能在午睡中适当补充,非常有利于身心健康。

中医强调一个观点就是中正平和,不走极端。也就是快到极限的时候人要有意识地刹车、减缓,避免乐极生悲。子夜和正午的时候都是阴阳各自发展到极限的时候,这时候如果你能安静休息,照顾自己的话,就能让人的气血顺利地度过这个坎,否则,长期处于过劳、过累的状态,不仅劳心、劳神,甚至会伤身殒命。遗憾的是,我们现代都市生活,为了工作方便,只顾数量不顾质量,中午不休息,造就了一大批都市亚健康的过劳人。

关于午睡,我们强调这么几点,一是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1点到1点之间,半小时到一小时;二是,尽可能平卧,不要趴着或者歪着囚在那儿很不舒服地睡;三是,在吃完饭以后,感觉到困的时候,再稍微绷一会儿,不要刚吃完饭,饭还在嗓子眼那儿就立即去睡,这样的话,容易影响到脾胃的消化。

夏季出汗能排浊

夏天正常的情况下是人的阳气蒸腾在表,能够使自己的腠理和汗毛孔开放,人会出汗。我们应该顺应人体阳气走向体表的趋势,出几场透汗,尽情地把自己一些浊的东西排出体外,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如果你藏着、捂着、掖着,就会导致该收敛的时候不收敛,该宣泄的时候不宣泄,时间长了就会落下病根。

但是由于夏天空气中湿度比较大,人有时候会感觉到比较闷,出汗不畅,这时候人会觉得特别不舒服,会有时候一天不停地洗澡、冲凉,这样做其实是有悖于自然之道的。

建议大家还是要记住那句古训“心静自然凉”,其实健康的人是能够调和、调节人体的温度的。所谓调和,就是当外界冷的时候他会增温,外界热的时候他会制冷。所以健康的人到冬天的时候你一摸他的身体,会觉得很暖,到夏天的时候,他的皮肤却是凉凉的,这就是说他的这种阴阳平衡的功能在发挥作用。

夏天真正制冷的其实就是我们讲的肾水的功能,肾主水,水克火,能够让人把那种浮躁、火烧火燎的情绪或者体温给平复下来。肾的这个水就是我们讲的身体的体液,它充斥在我们身体的不同部位,在眼睛变成泪,在口腔内变成唾液,在鼻腔内是鼻涕和痰饮。所以当一个人的肾精充足,也就是肾水充沛的时候,即便是夏天也能够自动调节自己的温度,保持一种平衡。

我们现在有很多人都在透支着自己的身体,夏天拼命吃冷饮。其实往往是他们身体已经缺乏足够的水,就像一堆干柴,外面一点火就着。着了以后人就会出现很多焦渴、烦躁、不安、不定、不宁的表现。这种燥就像油着火一样,不能拿水去扑灭它,而应该用相应的隔绝氧气的泡沫,或者是专门的化学制剂去灭火。所以,在夏天这种焦躁的情况下,你无论怎么喝冷饮、吃冰棍都平复、缓解不了那种焦躁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夏天焦躁出汗的人,学会自我慢慢调控情绪。调控不了,就应该用一些药物、食材,比如绿茶,辛香味苦,性寒,能够清心火,开畅毛孔,解表透汗,平复焦躁,使人平静下来。所以在烦闷焦躁、汗又出不来的情况下,冲一杯绿茶喝,一口一口地品,慢慢地把它咽下去,这时候首先会出现舌下生津,腋下习习生风,出点汗,顿时就会觉到一股清凉的感觉发自内心地出来了。

如果喝绿茶还不管用的话,建议大家喝一点苦丁茶,另外,莲子芯很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能够清心火、润燥、生津。

还有一些人是另外一种情况,他出汗比较黏,甚至有颜色。中医讲小肠的功能叫“泌别清浊”,能够将喝进去的饮料的精华吸收,把污浊排出去。小肠的功能出现了异常,就会出现清浊不分、体液污浊的现象。心肠比较冷的人,容易出现这种状况,这些人要注意夏天睡觉的时候对肚子的保暖。

还有一些人出汗是因为身体比较虚,古代人比武,谁先出汗谁就输了,说明出汗的人往往是气弱、气虚的人。这些人稍微干点体力活,或者稍微动一下脑子,就会觉得身上发热,就会出汗,一出汗呢就更没劲了。这种人我们一般用补气的方法,帮助他固摄自己的精气,因为出汗太多也会漏掉自己的精。一般建议他们用黄芪、山药炖粥喝。

夏季饮食喜热忌冷

冬天人的阳气收敛到了体内,肠胃功能会变得比其他季节要强一些,所以,吃进去的一些高营养的东西能够相对容易地得到消化和吸收。而到春天呢,人的阳气会逐渐从内脏躯干往四肢末梢走,阳气开始生发;到了夏天更是这样,毛孔腠理开放,表皮会出汗,这时候相对来讲五脏六腑的气血会相对不足一些。所以,到了夏天,人的胃口变得不是太好,老百姓称之为“苦夏”,或“疰 夏”。

明白了这个道理,在夏天外面很热、自己感觉很焦渴的时候,更要注意饮食的温度和性质。也就是说,越到夏天,我们越应该少吃生冷的、性质寒凉的东西。听起来似乎是矛盾的,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温度这么高,我们为什么不灌一瓶冰镇的饮料呢?其实大家都有这个经验,当你特别渴的时候,究竟是喝冷饮解渴,还是喝一杯开水或喝一杯茶解渴?

真正解渴的叫生津止渴,就是当你把饮料或者汤,或者吃的食物中的水分转化成你自己的体液,也就是津液的津的时候,你才会感觉到不渴;如果喝进了水,转化不成你的津液,你会越喝越渴。所以,夏天喝冷饮,只是图一时之快,满足了口腹之欲,其实根本不解渴。当人年轻的时候,消化能力强,火力壮,能把吃进去的那些寒凉的食物转化成自己的津液。但是,很多人都是在年轻的时候不注意,落下病,到中年以后开始犯病,最后得不偿失。所以,到夏天一定要养成喝热茶、不吃冷饮的习惯。

可以把姜作为夏季常备食品。

夏天还要注意饮食生冷的问题,夏天人的肠胃的气血能量不太够,所以,尤其要注意少吃一些温度低的、性质寒凉的食物。老百姓讲“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大夫开药方”,所以,夏天一定要把姜作为一种常吃的和常备的食品和药品。到海边旅游经常会吃海鲜,海鲜这类水生的东西都是高蛋白的食物,你要消它、化它,化成你身体需要的氨基酸,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所以,很多人吃海鲜会拉肚子,上吐下泻,还有一种人是不吐也不泻,把这种阴寒的东西留在体内,形成了身体的过敏原,导致过敏。这时候,建议大家一个是少吃,一个是要熟吃,第三就是要伴着姜吃,或者吃完以后感觉到不舒服,就熬一些姜汤喝。

另外,建议大家外出旅游尤其到海边的话,吃海鲜的时候,要随身带着我们的中药,叫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就是用一些辛温的、芳香的、能够化寒化湿的中药,比如说藿香、佩兰、苍术、白芷等用酒精提炼而成。喝起来辛辣得很,但是这种辛辣正好能唤醒脾胃、胃肠的消化功能。很多人说,现在工艺改良了,我可以用藿香正气片或者软胶囊,我个人认为,那些制剂并不能很好地发挥这些中药的功效,还是难喝的藿香正气水功效更好。当然,如果出现了高烧、咽喉肿痛,藿香正气水还是要谨慎使用,应该先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比如用仁丹把毒解了,再去温暖肠胃。

还要提醒一下,夏天出汗多,喝饮料时注意加点盐。

夏天要注意化湿

夏季气候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高温和高湿,温度很高,空气中的湿气也很大。同时空气缺乏流动,没有风,所以就形成了一种桑拿天,又闷、又热、又潮、又湿,这就成为外界气候变化导致人体发病的原因之一,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六”之一。

中医把湿气致病分为内湿和外湿,所谓外湿就是外界环境的潮湿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内湿就是由于饮食不当所造成的人体消化功能受到伤害,进而形成的湿浊和痰邪。这里我们主要讲讲夏天外界环境潮湿对人体造成的影响。

首先,湿是水汽,是阴邪。阴邪就容易伤害到人体的阳气,它和寒气是一类的。外面的湿气伤害到人体的阳气以后,就像乌云遮蔽了日月,造成了人的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的这么一种症状表现。所以中医把它叫“蒙蔽清窍”,清是清爽、清楚的清,窍就是我们说的七窍。湿气是一种阴寒重浊的东西,在夏天由于受到阳气的蒸腾,本来属于地位卑微、低下的这种湿气被蒸腾了起来,通过人体向外开放的孔窍,伤害到人体,所以人就会出现一些相关的症状。比如说有人会出现头目不清楚,昏昏沉沉的,病人会说“我的头上好像裹了一层东西”,中医称之为“头重如裹”。另外他的眼睛老是会觉得“眵目糊”比较多,发黏,睁不开,即便睁开了,也总是觉得看东西不清楚。鼻子总是黏黏糊糊,流着很多鼻涕,总是洗不干净。而嘴里总是发黏,有人还会夹杂一些其他的味道,发苦、发涩或发甜。还有人觉得就是耳朵听不清楚声音,既不是耳鸣也不是耳聋,就是听不清楚。

其次,湿气侵入人体,它会恢复到它阴寒的本质,表现为重浊、黏腻。人体分泌的一些体液本来是很清澈的,但是受了湿气的侵害以后,特别是伤害到小肠的“泌别清浊”的功能以后,就会出现这种污浊、黏腻的东西。有人说我嗓子里有痰,但是总是黏的,咳不出来。有人会小便出现浑浊,甚至小便尿完了,会觉得发黏,还有人大便的时候总是拉不干净、不爽,拉出来的大便特别黏,冲马桶都冲不干净,还得去刷。还有人表现出来就是出黏汗,甚至会粘衣服。

另外一个趋势就是湿气往下走、下流,有些人就会出现烂脚丫子、脚气等等。

篇5

今天下午放学回家我很饿,但家里没有吃的,我想干脆做方便面吧!

我按照妈妈平时做方便面的方法,自己动手做了起来。我先把煮方便的锅放在炉子上,再接了三碗水倒进锅里,然后按了一下煤气灶的开关,拧到了大火。过了一会儿锅里的水冒出了一串串小泡泡,又过一会小泡泡变成大大的泡泡了,水开了。我把方便面和方便面的调味包和蔬菜包放入锅里,等锅里的水开了。这时我又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我把鸡蛋打破倒入碗里,用筷子搅拌均匀,倒入己沸腾的锅里,然后有筷子搅拌一下,方便面终于做好了。我看见锅里的面条和没煮过的面条不一样了,煮熟的面条软软的像妈妈烫过的卷发一样,没煮过的面条则特别脆。方便面里的蔬菜红红绿绿的,鸡蛋又白又嫩,味道香喷喷的,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我自己盛了一碗方便面,刚要吃时我想:我做的好吃吗?我赶紧尝了一中:太香了!和妈妈做得一样好吃,我太高兴了.我也会做方便面了.

小学三年级

篇6

虽说一年四季肌肤都需要防晒,但是4月后,会进入一年中紫外线最强的时期,并将一直持续到10月,这无疑是对肌肤的一次严峻考验。紫外线对肌肤的伤害是多方面的,它加速肌肤水分流失使肌肤干燥缺水,破坏肌肤中的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导致出现皱纹和松弛的产生,还会导致肌肤黑色素大暴发,出现斑点影响肌肤美观等等,更严重的是引起肌肤炎症以及病理上的变化,因此无论是从健康还是美丽的角度出发,防晒都是正经大事。

多年以来很多人对防晒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涂抹了防晒护肤品就可以活动在阳光底下无所顾忌。这种观点大错特错。涂抹防晒产品,始终只是我们对抗紫外线的第二选择,最好的防晒是拒绝与紫外线亲密接触。使用再好的防晒产品都不会比你躲避在遮挡物下面更好,总给自己已经涂抹好防晒霜就可以万事大吉心理暗示的美眉们一定要引起注意。

夏日防晒攻略第一条:拒绝与紫外线亲密接触。首先挑选合适的时间出门,在一天中上午10点后紫外线渐强,13点达到最高值,15点后逐渐减弱,出门尽量避开紫外线强的时间段;其次,出门选择遮阳工具,如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太阳伞,遮阳帽、遮阳披肩、太阳眼镜及反射光线更好的浅色服装;最后,见光即躲,有荫必乘,在没有做好任何防晒准备又不得不外出的情况下也要尽量躲着阳光活动。

夏日防晒攻略第二条: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护肤品。当我们不得不接触紫外线时,防晒护肤品肯定是我们最好的选择。选择防晒护肤品有两个参考值,SPF:防晒系数;PA:抗UVA强度,以上数值越大抗紫外线能力越强。同时也需要考虑我们的肤质,油性肌肤选择质地清爽、无油配方防晒产品;干性肌肤选择具备一定补水保湿功能的防晒产品;敏感性肌肤选择无添加、药妆或物理性防晒产品。另外所有的防晒产品都有其有效防晒时间,因此,长时间户外活动必须2到3小时左右后重复涂抹防晒产品,以保证防晒效果。

夏日防晒攻略第三条:增加肌肤抵抗力,补水+降温。夏天强光和高温极易导致肌肤水分流失,水分是肌肤抵抗力的基础。平日8杯水,也许夏天还不够哦!同时还要记得给肌肤降温,肌肤温度升高也是诱发肌肤炎症的原因之一,可以在饮料中加入有清凉功效的芦荟、薄荷等,同时需在户外活动结束后使用冷毛巾,或具有镇静安抚功效的面膜冷敷肌肤。建议可在外出前将面膜置于冰箱保鲜层,之后再使用会有很不错的安抚效果。最后,夏天新陈代谢加快使身体内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很容易流失,记得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补充。

篇7

夏季吃姜,养生有道

姜,一年四季皆可吃,尤其是炎炎夏日,更离不开姜。民谚中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有人会问:“生姜是辛热的,却让我们在炎热的夏季吃,这不是火上浇油吗?”其实不然。在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中有这样的论述:“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意思是,五月开始就是夏季了,阳气蒸蒸,向上、向外散发,所以天气炎热。但同时,夏季“阴气在里”,容易生冷、生寒,故地下表现得相当阴冷。人体也是一样,冬天过后人的气机慢慢向外发散,发散到夏天,同样形成一种阳气在表,而内部是“寒”的情况。所以,这时候要吃些热性的东西,典型的就要算是姜了。尤其是对体质偏寒的人,如通常会有怕冷、手足发凉、吃冷食后易腹泻等症状的这些人,很适合夏季多吃姜来驱寒通阳。

夏季吃姜,功效多多

预防感冒夏天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吹空调、吹风扇,而且把室内外的温差调得很大,进进出出、忽冷忽热就容易出现风寒感冒,这时候就可以吃些姜。姜是走表的,它性温味辛,可以散寒发汗,疏通因受风邪、寒邪侵入而阻滞的气机,所以风寒感冒可以用生姜加葱煎汤,再加些红糖趁热服用,不一会就有一股热流流遍全身,体内的风寒往往能够得汗而解。

调理肠胃一到夏天,冷饮、冷食特别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夏天又是一些凉性的水果当季,如果不加以节制,胃内容易积寒,损伤脾胃阳气,出现恶风怕冷、疲乏无力、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口中黏腻等症状。姜为热性食物,可祛除体内寒气。值得一提的是,炎炎夏季,细菌生长繁殖异常活跃,容易污染食物而引起急性肠胃炎,表现为上吐下泻,吐泻并作。这时多吃些生姜或者在喝茶的时候,放些干姜一起用沸水冲泡,能起到防治作用。

促进食欲从五色上讲,姜属于黄色食物,黄色属土,按照中医五行的理论,它是入脾胃的,能够健脾胃,助消化,俗话也说:“饭不香,吃生姜”。夏天时可以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并可以对胃痛起到缓解或止痛的作用。还可以在每天早上用生姜水冲个鸡蛋空腹喝下,既能散掉胃中的的寒气,促进食欲,还能够提供给肠胃温和的滋养。

预防中暑夏天容易出现的中暑,也可以通过吃姜来预防。朱熹曾说:“姜能通神明,去秽恶”,那什么是通神明呢?简单来说就是提神醒脑,辛辣之物可以开窍,窍开则气血畅通,自然神清气爽。如果有人中暑昏倒了,可以给他灌一杯姜汁,很快就能醒过来。而且,姜可以止呕,被称为“呕家圣药”。中暑呕吐可以试试喝点姜汁,或者夏天坐车昏昏沉沉,容易晕车,也可以在乘车前喝些姜水,在乘车途中含几片姜。

篇8

⒈ 均衡营养、科学饮食

女性饮食应选择多色彩食物,肉类、蔬果、蛋类、乳类应合理搭配,及时补充人体生理所需多种营养物质。

多选择一些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避免过多的盐分、糖分,选择较清淡的烹调方式。虽然饮食需要节制,但仍需均衡摄取足够的营养,每天能吃到愈多种食物愈好。不当的节食也会影响体内新陈代谢,反而可能造成皮肤、头发失去光泽;快速减重也会造成皱纹,得不偿失。

⒉ 注意防晒防暑

炎热夏天,除了防晒保护皮肤之外,更重要的是防暑,谨防酷热耗伤人体津液气血,人体一但处在脱水状态,势必导致内分泌失调,人体生理机能下降。必须注意防暑降温,多喝水,及时补充体内水分。

3. 调节情绪、平衡心理

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进行有原则的广泛社交,以开拓视野、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因为信息可以间接调整内分泌功能;而且社交时彼此之间的身体气味可以影响对方,如心情、语言具有良性的感染力。

4. 参加有氧运动

每周2~3次,每次45分钟,运动方式不限,运动以呼吸加快、心率达120次、微微出汗为度,以促进调节气机通畅。

5. 顺转肥肠肚不胀

每晚睡觉前用双手掌心对准肚脐或小腹顺时针按摩5-10分钟以宁心静气,尚有清脂通便、减"小肚子"。

6. 泡脚按摩

每晚用热水泡脚10分钟,尤其应按压"涌泉穴",如能稍出汗则更佳。可解困除乏、活血通脉,调节内分泌。

7. 保证充足睡眠

每24小时睡眠两次,分别是夜间睡眠和午觉(10-40分钟为佳)。

8. 夫妻生活不可少

已婚者每周一到两次和谐的、高质量的性生活,更有助于激活内分泌细胞活性、增加夫妻和谐、促使女性健康和靓丽。

9.中医中药的特色调理

篇9

进入夏季,很多女性都有同感,水嫩肌肤在阳光下肆意,随之原本光滑白皙的肌肤一天天变得晦暗无光,更糟糕的是,雀斑,鱼尾纹也开始一点点爬上原本水嫩肌肤。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两全其美地兼顾美丽与呢?

夏天皮肤的护理重点

重中之重,晒后护理

许多人都认为夏季护肤最关键的是防晒,而防晒最关键的就是出门前涂防晒霜,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紫外线对肌肤的伤害绝不仅仅是晒黑和留下晒斑那么简单,它还会使肌肤变得敏感、出现幼纹、过早衰老等等问题。

改善代谢,补充水分

身体是个整体,肌肤是整体的外在表现,当身体机能失衡或者说体质偏颇的时候,比如湿热或缺水时,身体就会缺少生机和活力,便秘、发炎、青春痘等病症也不请自来。而且身体靠皮肤体温调节的作用以保持体温稳定,夏日当环境温度较高,辐射、传导及对流等措施不能防止身体过热时,就只好依赖小汗腺的分泌使汗液通过蒸发而带走大量热量,这时,由于汗腺的分泌很旺盛,而皮脂腺的分泌也相对旺盛,皮肤虽显得较为油腻,但皮肤的水分却丢失得非常厉害。如不及时补充水分,皮肤就会出现缺水的情况,使之正常结构与功能出现障碍,短期后果是皮肤干燥、粗糙、不滋润、紧绷感,长期后果是出现脱屑、裂隙、皱纹、色斑、粗糙、晦暗、缺乏弹性等老化表现。所以,保持身体健康,让整部机器运转自如,适时充分补水才是治本的方法。

用面膜修复晒后肌肤

使用面膜时暂时隔离外界的空气与污染,提高肌肤温度,皮肤的毛孔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使肌肤的含氧量上升,有利于肌肤排除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和累积的油脂类物质,面膜中的水分渗入表皮的角质层,皮肤变得柔软,肌肤自然光亮有弹性。夏日使用面膜的好处在于:

让皮肤喝够水

把湿润的面膜敷在脸上,面膜里的物质就把皮肤紧紧地包裹起来,让皮肤与外界的空气阻隔开,一方面让水分缓缓地渗透入表皮的角质层,同时也防止膜内的水分很快丢失,让角质层的细胞在湿润的环境中“喝个够”,使深层细胞的胶原质吸足水分,这样皮肤便会柔软起来,增加弹性。

给皮肤盖个被

做面膜相当于给皮肤表面“铺上了被子”。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慢慢扩张,能加速皮肤深层的血液微循环,改善代谢,彻底清洁皮肤毛孔里沾染的外界灰尘、化学污染物质和微生物,这样也有利于排除表皮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积累得过多的油脂类物质。紧跟着,面膜在形成膜时,它的胶黏性成分就会把皮肤表面和毛孔里的污垢、化学污染物、废物、油脂等有害于皮肤健康的“毒”物黏附在一起彻底清除。

安抚活化皮肤

当皮肤接受紫外线过度暴晒后,会损伤表皮细胞;活化酪胺酸酶,加速色素合成,破坏皮肤的保湿功能,使皮肤变得干燥,让真皮层中的弹力纤维受损,使细纹产生,在强烈照射下,还会造成肌肤发炎、灼伤。覆膜时候湿润的面膜敷在脸上,有利于营养性或功效性的物质渗透进入皮肤的深层,有利于安抚受损皮肤,可以镇静、补水、消炎抗敏等。

另外,女性在覆膜的过程中,随着面膜在脸上慢慢干燥,缓缓地把皮肤适度地收紧,增加张力,形成一种良好的刺激,让皮肤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小的皱纹看不见了,大的深的皱纹显得小了、浅了,整个面容也就显得年轻了。难怪面膜在夏日如此受女性宠爱!

面膜品种推荐

现在市面上面膜品种很多,有些是非常好的中药面膜。在此给大家推荐几款自制面膜。

西瓜面膜

原料:西瓜、牛奶。将西瓜榨汁,加入牛奶和面粉,涂匀整个面部,15分钟后洗净。可使较黑的皮肤变白并收缩较粗的毛孔,补水降温,镇定肌肤。此法对日光晒黑的皮肤效果较好。

马铃薯胡萝卜面膜

原料:马铃薯胡萝卜各适量。将原料洗净,捣成汁直接敷于皮肤上15分钟后洗去。这两种蔬菜都含有充足的维他命A维他命B,对皮肤的干燥、晒后的粗糙、角化敏感都有很大的修复作用。

杏桃面膜

原料:杏或桃适量。将原料洗净,然后去皮去核,捣成泥状敷于面部,保持15分钟后,洗去。能解毒凉润,使皮肤红润,消除皮肤皱纹,适用于过敏性皮肤和阳光灼伤的皮肤。

芦荟面膜

原料:芦荟、甘、维他命E油、薄荷油各适量。用芦荟的胶汁和干燥的甘以3∶1的比例加水用小火加热,水不能煮沸,待甘成散状,关火冷却,然后过滤掉汤汁中的固体物质,取一勺维他命E油和3滴薄荷油混合搅拌均匀,倒入封闭性容器内加盖冷藏。使用时直接涂抹在脸上。对晒后肌肤有很好功效。

海藻、牡丹精油面膜

原料:海藻、牡丹精油、矿泉水。将海藻粉加入矿泉水搅拌均匀,再将牡丹精油2滴加入搅拌均匀,之后覆膜。此法能改善皮肤粗糙、高效补水、消除炎症、镇静抗敏,创造水晶肌肤。

做面膜要注意啥

原料选择

自制面膜时候要避开感光原料,如芹菜、柠檬等。而注意选择能抑制色素沉着,让皮肤变白皙的蔬菜和水果,例如猕猴桃、草莓、西红柿、橘子等。

使用前在手腕上测试

鉴于每个人的肤质、所处环境、所选原料等情况不同,覆膜前先在手腕内侧测试,如无过敏反应才可在面部使用。

覆膜厚度要适当

面膜较厚既保证营养成分不会“单薄”,又可敷脸时,让肌肤温度有效上升,促进血液循环,使渗入的养分在组织间更好地扩散开来。温热效应还会使皮肤角质软化,毛孔扩张,让堆积在里面的污垢更好地排出。

覆膜时间不宜过长

膜盖过长会影响面部皮肤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不利于皮肤的正常分泌物排出。而且,面膜一旦干燥,其中的营养成分扩散进皮肤的速度就会大大下降。干燥的面膜反而会吸收皮肤中的水份。一般在15分钟左右。

面膜保存

若1次无法用完,须用玻璃器皿密封放置冰箱内,并于1周内用完 。

提高面膜效果的窍门

洗澡后做面膜;

做面膜前先温水洁面;

篇10

什么是“暑热症”

暑热症是一种“怪病”,此病只出现于盛夏季节,且在我国南部及长江流域的几个“火炉城市”中多见,发病的对象几乎都是周岁前后至2周岁间,6个月以下和3岁以上者少见。患儿的突出症状就是持续不退的高热。旧时,儿科医生对患儿进行了仔细检查,总找不出发热的原因,采取多种方法治疗,也毫无效果。可是,患儿虽然发高热,精神状态仍不错,食欲也还可以。据说,大约在50多年前,武汉市的一位儿科医生想出了一个大胆的奇招,他认为武汉这只“火炉”太热了,建议家长把孩子送上庐山凉快凉快。这一招真灵,病孩上了庐山,体温很快降至正常,一切复原。

也在差不多的时候,上海一位极负盛名的儿科专家,根据他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把这种“怪病”用很通俗的病名来称呼:“喝水撒尿病”,也就是目前医学上的诊断病名“暑热症”。

为什么暑热症多发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呢?有人认为在高热环境中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全,汗腺功能又不足,闭汗或出汗少,不易散热。生理学家作过研究,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体内产生的热有3个方法散去:一是传导,二是对流,三是蒸发。当环境温度到达35℃时,传导和对流已不起作用,唯有依靠大量出汗,通过汗液蒸发来散热。可是,婴幼儿的汗腺功能不足,散热就难了。于是,婴幼儿虽然没有病,体温却居高不下了。到了3岁时,体温调节功能成熟,就不会得暑热症;至于初生的小婴儿为何极少发病,那是因为小宝宝活动较少,产热不多。 除了环境温度高以外,还与湿度有关,我国南方和长江流域的空气相对湿度高,是汗液不易蒸发的又一重要原因。

暑热症的症状

A、发热。暑热症的病儿体温在38~40℃之间,可为稽留型、弛张型或不规则型,持续不退。气温越高,体温也越高,发热期可长达1~3月,待气候凉爽时自然下降。

病儿在发热初起时,精神、食欲都良好,故极易被当作感冒,甚至到医院里去打退热针、吊针、滥用抗生素。本病与感冒的主要区别一是咽部无明显充血;二是无流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三是病程较感冒要长得多。

B、多饮多尿。多饮多尿是本病的特征,每日饮水可达3000毫升,汗液虽难以排出,而肾功能正常,因此多尿而其比重较低;由于组织间水分减少,使唾液分泌减少而引起口渴多饮。病儿一昼夜可排尿20多次,尿液清,不含蛋白质,尿比重在1.008以下。

C、少汗无汗。病儿大多不出汗,仅在初起病时头部有少量出汗。

必须与其他疾病鉴别

本病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必须与其他也可引起长期发热的疾病鉴别。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血、尿等常规检查、肺部X线拍片、结核菌素试验、肥达氏试验等,以排除各种感染性疾病。

如何急救“暑热宝宝”

本病初起时精神食欲良好,除了在体温过高时有嗜睡、惊跳外,无其他神经系统严重症状,但发热日子长了,难免出现食欲渐减及苍白、消瘦无力等消耗症状。还可能发生脱水、酸中毒。本病虽预后良好,但病程很长,每天听任宝宝在高体温中“煎熬”是不对的。可以在家中采取一些措施——

A、注意居室通风降温,现在空调已相当普及,把室温控制在26℃是较合适的,室温过低,反而不利于健康。

B、出现高热、惊跳时,可采用温水浴,水温比病儿低4℃,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

C、不可给宝宝乱服退热药,更不可乱用抗菌药。

本病中医疗法的原则是清暑、益气、养阴清热,具体处方应根据病情辨证施治。

预防对策

A、炎夏季节,不要让宝宝到环境温度高的室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