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辱观范文

时间:2023-04-09 20:3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荣辱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看“荣辱观

总书记3月4日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将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提出,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一次不再感到空洞,不再泛泛而谈。应该说,“八荣八耻”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化,是“四有”新人的具体化,解决了人们多年来的困惑,从此在行为规范上有了遵从和衡量的标准。然而它的意义远不止此,更重要的在于“八荣八耻”的提法使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步入了一个务实的进程。“八荣八耻”精僻地告知人们该以什么为荣,该以什么为耻,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为全社会树起了一个新的道德标尺。它就像面镜子,映照着每个公民的一举一动;它还像一位法官,拷问着每个公民的道德良知;它更像一股清风,净化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

那么什么是荣辱观呢?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了“礼、义、廉、耻”道德观,到了宋代,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八德”,并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荣辱观念,古已有之。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是否知荣辱,已然关系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

当代荣辱观仍有普遍性意义。在利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要造就好的社会风气,形成先进的社会文化,必须有社会成员广泛认同的社会心理,有评价社会成员行版权所有为的共同价值标准。荣辱观不仅是“德之大端”,是良好社会风气之“大端”,也是一个民族思想道德的基点,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基石。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公民道德树起了新的标杆,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又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八荣八耻”辨是非、明荣辱、分善恶、别美丑,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煅造我们社会的文化品性,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 传统文化

2006年3月4日,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他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总结为“八荣八耻”,“八荣八耻” 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更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荣辱观的界定

荣辱观是人们关于荣辱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关于“荣”与“辱”,《说文》曰:“荣,桐木也。一曰屋之两头起者为荣。”段玉裁注曰:“檐之两头轩起为荣,故引申凡扬起者为荣。”关于辱,《说文》曰:“辱,耻也。”综合上述解释,“荣”即社会对个人行为的褒扬与赞许,也就是“荣誉”和“光荣”;“辱”则是用来形容社会对个人行为的贬抑与嘲讽,也就是“耻辱”或“羞辱”。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以的道德观为依据,在充分总结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当今社会正确荣辱观的高度概括而构建的道德思想体系,以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知荣辱。人只有知荣辱,才能明是非、辨美丑,才能使自身真正有别于动物。对此孟子说:“人不可以,之耻,矣。”[1]“无羞恶之心,非人也。”[2] “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3]朱熹将此解释为:“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为甚大。”[4]又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5]

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十分重视“仁”、“义”、“礼”、“智”、“信”。管子有云:“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6],这席话足以证明管子对“礼”、“义”、“廉”、“耻”的重视。在他看来,一个国家只有其社会成员将礼义廉耻作为道德规范的自觉行动时,社会才会安定,国家才能得以保存。

孟子说:“仁则荣,不仁则辱”[7],这里,他不仅在“‘仁’与‘不仁’的对立之中凸显了‘荣’与‘辱’的差别与对立,强调了二者之间的不可通约性,指明了‘仁’与‘荣’、‘辱’之间的内在关联” [8],而且也说明了“仁”在德性中的重要性。

在“义”与“利”的关系上,荀子说:“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9]

人们的思想、行为、言论等能否符合社会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都会影响到荣辱的结果。小到家庭孝道、修身养性,大到社会礼仪、治国平天下,都与荣辱密切相关。如“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 [10]又如:“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1],再如“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 [12]另如:“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13]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继承。“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对“民贵君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对“仁者不忧,知者不惑”;“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对“勤能补拙”;“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对“和为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对“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对“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对“不以奢为乐,不以廉为悲”。

三、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社会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一方面是因为在现实中地方政府往往只顾抓经济而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是因为当今社会电子通讯设备的普及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传播和获得渠道异常广泛,不良信息对人们的荣辱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另外,目前社会上一部分党员、干部的不良行为,甚至违法行为也极大冲击着社会成员的荣辱观。目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些人身上泛滥,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底线伦理崩溃”,即一些人内心深处耻感和罪感意识淡化以至消失,没有了羞耻感、知耻感、耻辱感。人一旦不知羞耻,便难以做好人、办好事。

以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我们积极探索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的青少年,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

注释:

[1] [2][3][7] 杨伯峻.孟子译注(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0,第302页,第80页,第303页,第75页

[4]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第188页

[5]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94

[6] 《管子・牧民》.诸子集成(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4,1

[8] 程光泉.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J].东岳认丛,2009(12),117-120

[9] 王先谦.荀子集解[M].中华书局,1988,502

[10]《荀子》.诸子集成(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4,38

[11][12] 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9,第97页、第309页

[13]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8,12

篇3

我看“荣辱观”

总书记3月4日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将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提出,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一次不再感到空洞,不再泛泛而谈。应该说,“八荣八耻”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化,是“四有”新人的具体化,解决了人们多年来的困惑,从此在行为规范上有了遵从和衡量的标准。然而它的意义远不止此,更重要的在于“八荣八耻”的提法使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步入了一个务实的进程。“八荣八耻”精僻地告知人们该以什么为荣,该以什么为耻,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为全社会树起了一个新的道德标尺。它就像面镜子,映照着每个公民的一举一动;它还像一位法官,拷问着每个公民的道德良知;它更像一股清风,净化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

那么什么是荣辱观呢?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了“礼、义、廉、耻”道德观,到了宋代,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八德”,并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版权所有美德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荣辱观念,古已有之。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是否知荣辱,已然关系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

当代荣辱观仍有普遍性意义。在利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要造就好的社会风气,形成先进的社会文化,必须有社会成员广泛认同的社会心理,有评价社会成员行为的共同价值标准。荣辱观不仅是“德之大端”,是良好社会风气之“大端”,也是一个民族思想道德的基点,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基石。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公民道德树起了新的标杆,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又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八荣八耻”辨是非、明荣辱、分善恶、别美丑,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煅造我们社会的文化品性,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篇4

什么是荣辱?作为人,都应该能回答得上来。我想被大多数人赞同和接受的、被社会舆论所公认为正确的好人、好事,应当看作荣,而被人们唾弃和不满的事物应该算作辱吧。而这恰恰又涉及到了最为广泛的群体的意识问题,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一种不正确的荣辱观念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听说过三人成虎的故事的都知道众口烁金的力量,舆论和社会的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人们总认为大多数人赞同的肯定是正确的,但在各种变化面前,我们传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受到挑战,而时兴的各种观念意识变成了时代的主流,因而不能正确地反映出人应具有的好品质。

之所以从中央开始都提出这个观念,关键在于现在社会这种意识的淡出,这个概念在人们关脑中的模糊,甚至产生了颠倒,在这种愈演愈烈的情形下,我们必须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观念,什么是真正的荣辱。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很多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在这个时候形成,因而社会有什么新的要求和取向都会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也因此,人们特别强调对他们的荣辱观的塑造。

然而,青少年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又是最燥动的群体,是社会上一股流动的热血,网络事物的兴起,他们最关注;流行语的产生,他们最敏感;娱乐界的冷热,他们最热心;社会的新思潮,他们最容易接受。在这个求新求异求另类的社会,胆大无惧甚至放荡不羁被看作是有个性的表现,厚颜无耻被认为是有能力的表现,好逸恶劳被认为是聪明人的表现,骄奢逸被认为是懂得享受的表现,等等。人们不以道德、品质的优劣来论人,而以财富的多少、地位的高低来看人;不以知识的多寡来衡量人,而是以投机取巧、奉承拍马的能力来欣赏人;不是以诚实可靠来接受人,而是以懂得坑蒙拐骗来吸纳人;……在很多价值取向变得形的今天,怎么能叫人担心这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呢?

那么多的问题并不是青少年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前两年提出的建设一个诚信社会的要求也恰是人们荣辱观不明的体现,比如有些人因为认为不讲诚信是社会的风气,不讲诚信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被社会接纳,才是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完整的人,讲诚信反而是被人认为是不知变通、老实巴交、傻里傻气的体现,因而才会让欺世盗名蔚然成风,也才让人们认为诚信之岌岌可危了。这同样是人们的荣辱观的问题。而今,要建设和谐社会,大多数在获得安定的生活之后的人们是很向往的,也是能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但还有不少人的生活并不安定,还有不少人的心并不收敛,他们的观念也很难改变了的,这种价值取向是因为有太多的理由证明不讲道德比讲道德活得更好。

“好人一生平安”,是歌曲里的向往,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可能现实并不如此,也因此人们对所谓的善恶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人们必须对好人好事大加褒扬才可能获得人们的认同,人们现在要感动于人们应有的道德常规了,把人的原本应当具有的文明看成了珍稀物种,而对各种不正确的思想、态度、行为已变得麻木和熟视无睹了,太多的不道德只能换得人们的一声苦笑。我想,这是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根源吧。

篇5

儒学的经典《论语》里,有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如果能用道德来教育百姓,同时又用礼法来约束他们,那么,百姓就不但具备羞耻之心,而且能够改过向善。可见,孔老夫子把知耻的分量和作用看得很重很大,已经提升到治国安邦、惠泽百姓的高度上来了。这一点的确具有先见之明。

其实,早在孔子之前,周公就明确地意识到尚荣知耻对于国家安定的重要性。殷亡,周公总结其教训,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无德无道,满朝文武,寻欢作乐,欺压百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此,他力主加强道德建设,大倡荣耻之心。在东征胜利之后,于政务倥偬之余,周公花去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新的礼乐制度,史称“先君周公制周礼”。其中包括嫡长子继承制、爵与谥之制、条律之制、驭官之制、礼乐之制等,形成了一整套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从此,天下百姓折服周朝,君臣有礼,巷民互敬,举国稳定,周代一直延续了500年。

孔子对周礼作了精深的研究,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把道德建设提升到很高的水平。打开一部《论语》,孔子与弟子对话,最精彩、最深刻、最集中的部分,就是如何做人的道理。仅是对于知耻,前后就论及13处之多,在此不妨作一些例举:

开篇的《学而篇》:“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是说行为只要恭敬合乎礼节,就能够免遭耻辱。因为“敬人者,人恒敬之”。

《泰伯篇》:“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是说国家繁荣昌盛,你却不思进取、流于贫困,那是一种耻辱;如果国家动荡不安,你却聚财自富,贪图享乐,那也是一种耻辱。

孔子的荣辱观念是何等鲜明、何等清澈、何等高远。千百年来,这些精辟之见,警世名言,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代代相传。

篇6

“八荣八耻”的论述,对于残疾人工作者和广大残疾人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以此规范人们的言行,净化人们的心灵。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国家把封建主义的道德规范定为法律。如:“三纲”,“五常”。“三纲”即“臣以君为纲,子以父为纲,妻以夫为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其中“三权”:君权、父权和夫权成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封建社会以“三纲”、“五常”为荣,以违背“三纲”、“五常”为耻,这种封建主义的荣辱观,使中国封建社会维系了几千年。

解放以后,我们了三座大山,打倒了封建主义,批判了封建主义道德体系中的消极因素,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特别是树立了民主革命时期张思德、白求恩、、刘胡兰等英雄形象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光辉形象。同时,树立了艰苦奋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道德情操。这些都对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这些好的传统和道德规范被给破坏了,经过一场所谓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扰乱了人们的思想。结束以后,我们虽然在思想上拨乱反正,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但是,在道德伦理上,没有彻底解决问题。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迎来了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的大潮。

市场经济能不能创造出新道德呢?当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经济学家王元化教授提出:“市场经济创造不出新道德。”然而,有一些人却认为,市场经济一出现,新道德就随之而来,过去的东西就可以全部送进历史陈列馆,而美好的全新社会也就自然而然地到来了。于是,有一个时期出现了“全民经商”,“下海经商”的热潮。当时,有一句顺口溜说道:“张思德不烧炭了,白求恩出院了,雷锋不在了,都进贸易货站了。”

这句顺口溜反映了人们当时对于“全民经商”现象的一种理解;另一方面反映了市场经济大潮到来之时,人们道德观念上的一种扭曲。认为,什么张思德、白求恩,什么雷锋,都可以不要,只要经商就行了。更没有正确的荣辱观,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不清楚。于是,正确的道德观念淡化了,使许多人是非不分,黑白不分,一切向钱看,使拜金主义广泛存在。更为严重的是:虚假广告不断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大量充斥市场,目睹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麻木不仁……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们虽然能够避免犯罪,但还不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而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们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改正错误。

因此,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我们学习“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二、如何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

既然市场经济创造不出新的道德来,那么,我们就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树立社会主义新道德。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论述,就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和人们道德观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我们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可靠保证,也是我们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为此,我们要枳极行动起来,认真学习“八荣八耻”的论述,努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那么,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我认为,学习“八荣八耻”,要从我做起,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坚决反对“五种陋习”。

自觉做到:(1)不随地吐痰;(2)不乱倒垃圾;(3)乘车不拥挤;(4)看球赛不起哄,不说脏话;(5)管好宠物,不让宠物随地便泌。总之,做一名具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合格的首都市民,为迎奥运和残奥运做好充分准备。

学习“八荣八耻”,有利于残疾人健全人格的塑造,形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但是有的残疾朋友,缺乏自尊、自信的积极向上的心态,有了困难存在等、靠、要的倾向;也有的残疾朋友遇到困难不能依靠残联去解决,不能用法律手段去解决,而是采取某种过激的行为。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讨解决的好方法。

篇7

4月3日《郑州晚报》报道,“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大学生李培栋修鞋连锁店老总愿意免费教你一技之长,让你体验创业做老板的滋味。大学生可以到店里打工,也可以自己开店做老板!”昨日上午,曾经是贫困大学生、如今是连锁店老总的李培栋本人在郑州轻工业学院校园里现身说法, 希望为贫困生“打气加油”。

 

出人意料的是,询问者多,报名者无。没有一个贫困生愿做“修鞋匠”。

显而易见,在贫困生眼里,他们是天子骄子、知识分子、金枝玉叶、高级白领,用“劳心者知人,劳力者治于人”的 观点衡量,他们属于“管理者”才名正言顺;而修鞋匠整天拿着别人臭哄哄的鞋子缝缝补补,很邋遢,脏累差,“看着没有面子”等。而没有认识到修鞋匠也是凭劳动吃饭的正当职业,是为社会忠诚服务的服务者,更没有认识到他们身份虽然不够高贵,同样蕴含着社会不可或缺的价值和社会尊重。??这些大学生轻而易举就放弃了那种到手的“渔”,实在可惜。

近年来,社会对贫困生救助力度越来越大:举行捐助仪式、签订捐助合同、公示贫困生名单、媒体报道等,对此,刺耳声音就出来了,说捐助没有照顾到贫困生的“自尊需要”和“面子”,应该含蓄一点,委婉一点,不要让他们难堪等,那时笔者也反感这种“捐助大鸣大放”,认为不够人性化,现在看来,那是一种偏见,没有认识到贫困大学生的“自卑陷阱”已经深到了难以自拔。

贫困属于历史,当你接受了社会捐助,就意味着你已经和历史有了一个决裂,在决裂中涅?出自尊,更生出自强不息和奋发努力。别人的救助只是暂时的,要想让自己摆脱贫困,真正的救助是自己经营的“心灵解困”和“富强工程”。别人的暂时救助就是“富民工程”的贷款,别人的关心就是“富民工程”的技术支持,而这种“富强工程”更主要依靠自己。

这让我想到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大学生就是真的当了修鞋匠,他们用兢兢业业、辛勤劳动服务于人民,在艰苦奋斗中获得人格提升和升华。就算得到了暂时委屈和羞辱,这种“交换”也是值得的。因为他们最终得到了用任何金钱都不能买到的精神强大和自强不息。拥有了这种立身之本,还有什么样的贫困和磨难不能跨越过去呢?相反的,如果“明明可为,而不愿为”,不仅是一种人格退缩、经济上的得过且过、舍不开面子的小家子气,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好逸恶劳和对“骄奢崇拜”的经济短视,而这些显然属于“八荣八耻”中的耻辱行列。这种价值观的扭曲是应该纠正的。

环境对于人们而言都是客观公平的,贫困是一种挫折,更是机遇和挑战,机会和尝试。可绝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养在深闺人未知”,不想作为,拒绝尝试。这才是最可怕的,而如果大胆作为,放开顾虑,同样能够得创造出众不同的非凡。比如“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还有这位修鞋连锁店老总李培栋,不就是明证吗?

他们也都是大学生,都能够在卑微、受人歧视和低劣中超越自己,今天的大学生没有资格轻视他们。扔掉拐杖、抛弃面子、超越世俗、撇开自卑,这是当今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们不能忽略的荣辱底线。

    作者:耿银平

篇8

热爱祖国,我们需要做什么!

谈到爱国,我想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留学生到国外后,发现自己时时处处都被看成二等公民,直到这时他才明白什么叫祖国。其实爱国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潜意识,就像我们生下来就爱自己的妈妈一样,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祖国,尽管有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可是,现在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许多同学都怕说自己爱国,因为担心被别人笑话。所以,我觉得现在提出“以热爱祖国为荣”特别好,应该在全社会形成这样一种氛围,让大家自豪地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做诚实守信的人!

诚实守信是我们每个人都应遵守的生活准则。因为只有以诚待人,别人才会同样以诚相待。古语说“一诺千金”,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企业经营中,诚信都是最基本的准则。但是,遗憾的是,现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见利忘义,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而置诚信于不顾。如北京电视台《第七日》中所曝光的“假货一条街”,那些商人就完全丧失了这一准则。所以,我认为提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可以说是切中了时弊,非常重要。我认为我们青少年也应努力培养自己的诚信意识,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走近科学,远离愚昧!

现在校园里存在着许多不崇尚科学的行为。比如,一些同学很迷信,热衷于星座、算命,喜欢转发各类迷信短信等。我认为这都是一些愚昧无知的行为。对此,除了加强人生观教育外,我认为还应该在校园中搞好科普教育。科学知识丰富了,这些现象自然而然就会消失。

篇9

知荣明耻,发挥“窗口”效应

除了公民之外,国家机关、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在树立“八荣八耻”新荣辱观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济南长途汽车总站的核心经验就更加可贵。

本报有关济南长途汽车总站“窗口践荣耻”的连续报道,在当前人们对某些行业尤其是垄断行业的服务质量普遍不满意的情况下,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他们的核心经验也许可以这样概括:要让旅客文明,自己必须先文明起来;要让旅客讲公德,自己必须先讲公德;要让旅客知荣明耻,自己必须先知荣明耻。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的管理和服务品质,在时下全社会树立“八荣八耻”新荣辱观的背景下看,都和这一核心经验分不开。

有人的地方就有商机,这一点谁都清楚,济南长途汽车总站作为业界的“老大”,更懂得这一点,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利用每天四五万人的客流量来赚外快,但他们没有这样做。本报的报道说,车站里的饭菜很实惠:10元一盘的红烧肉,8元一盘的鱼香肉丝,1元一碗的鸡蛋汤,价格与外面的快餐店差不多。在这里,那种能赚就赚、不赚白不赚的逐利冲动被抑制了,代之以有节制、有章法、讲诚信的经营之道,在这个成熟企业的经营理念中,以人为本这一现代服务业应有的核心价值,得到了初步体现。

不仅如此,作为国有企业,济南长途汽车总站还自觉地把健康主流的社会基本价值和日常的经营活动统一起来,努力做合格的现代企业公民——不只满足于做一个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主体,还要成为一个有道德感、担当社会责任的企业。比如他们多年来坚持为有困难的旅客提供帮助,利用客流量大的有利条件为孤残儿童募捐,连续多年援助贫困大学生,把车站最好的广告位让给公益广告,等等。一个企业真正的荣誉感就应该源于此。

篇10

教师八荣八耻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年_月_日,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以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根据上级通知精神,我校决定在近期开展一次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加强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当前,在社会上存在着是非不明、黑白混淆、道德缺失等不良风气和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现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盛行一时,一些青少年在不良风气和思潮的冲击下,出现了理想的迷茫、道德的彷徨。在我校,也有少数同学的心灵受到侵蚀,他们整日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冷漠,不守校纪,泡网吧、谈恋爱、偷盗钱物、打架斗殴等丑陋现象时有发生,反映出人生信念的迷失和价值观的扭曲。胡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讲话的发表,准确及时,简洁明了,对于广大同学明确是非美丑善恶界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位老师,同学们,现代生活的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无论怎样,都不能突破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耻为荣,以丑为美,以恶为善。同学们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带头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自己的言行。当前,我校的学雷锋活动正开展的如火如荼,希望大家能把这次学习教育活动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与创建和谐校园结合起来,与学习各科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广大团员、学生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学习、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每个同学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像雷锋那样,追求真善美,拒绝假恶丑,明荣知耻,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自觉抵制低级趣味,牢记使命,发奋学习,用自己的爱心奉献弘扬校园新风,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

引导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广大教师要自觉担当起这一光荣任务。因此,希望我校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胡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握“八荣八耻”的丰富内涵,在工作中把荣辱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希望全体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努力争做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