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网核查范文
时间:2023-04-07 12:3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联网核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通关单联网核查”是指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口商品目录》的进出口货物,海关实行报关单电子数据与通关单相关电子数据联网核查。它贯穿整个通关环节,如申报不规范,就会导致通关障碍。
预录入环节
“执行状态”:报关单涉及的通关单数据的“执行状态”必须是“未使用”;状态值为“已核注”、“已核销”的将被电子退单。
通关单编号:只能录入一个通关单编号。多输入通关单编号或将其余的通关单编号输入在备注栏内将无法实现通关单的正常比对。
商品:申报的商品既有法检商品又有非法检商品时,需先录入法检商品,后录入非法检商品,并且报关单和通关单相对应的商品项数、顺序需完全一致。
经营单位:报关单数据中的经营单位与通关单数据中的收/发货人的企业备案代码必须一致。
HS编码:报关单与通关单数据中相对应商品的10位HS编码需一致;在通关过程中,海关根据相关规定要求更改HS编码时,企业需到检验检疫机构更改通关单中相对应的商品编码。
以上情况如出现不符的,系统将电子退单,企业需根据系统提示修改通关单数据或重新申领通关单。
通关环节
海关根据相关规定要求更改HS编码时,企业需到检验检疫机构更改通关单中相对应的商品编码。
结关后删单重报
涉及法检商品的报关单结关后撤销的,原通关单与重新申报的报关单内容不相符时,企业不需重新申领通关单,可正常使用原通关单进行申报。
“特殊通道”申报处理
免予申领通关单的进出境法检商品,申报后被系统电子退单后需通过“特殊通道”进行处理。有以下几种情况:
根据相关法规免予验核通关单的进出境法检商品,申报后被系统退单的;
投资企业委托进出口企业进口投资设备、物品的,因报关单的经营单位与通关单收/发货单位比对不一致而退单的;
篇2
明确搜索推广为“广告”行为
新规第三条对互联网广告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以列举的方式明确了“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付费搜索广告”落入互联网广告口袋之中。这兴许是百度魏则西事件后,我国第一次正面回应并确认搜索服务属于广告行为,网信办曾在今年6月26日《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管理规定》,在该规定中,网信办规定“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提供者提供付费搜索信息服务,应当依法查验客户有关资质,明确付费搜索信息页面比例上限,醒目区分自然搜索结果与付费搜索信息,对付费搜索信息逐条加注显著标识。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提供者提供商业广告信息服务,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这条规定实际上明确区别了“付费搜索信息服务”和“商业广告信息服务”,并确定付费搜索不是广告。而在互联网广告新规下,付费搜索和广告两个词语被紧密地结合在一处,足以说明国家工商总局认为付费搜索就是广告的一种形式。在搜索服务被确认为广告后,搜索服务提供商就失去了互联网“通知-删除”的避风港保护,进而必须主动积极的审查网络内容的合法性。
在明确付费搜索属于互联网广告的前提下,我们还需要拨开不同商业模式下的迷雾,从而正确发觉我们身边哪些行为还算是“付费搜索服务”。除了百度或搜狗这类全网搜索引擎,其实在各类商业模式下还有非常多的搜索服务,非常典型的比如淘宝天猫、京东这类电子商务网站中提供的付费搜索服务,如“直通车”、“HOT”标识、“热卖”标识,其实就是通过付费搜索服务而得,另外,关键词服务(包括关键词联想)也是一种典型的付费搜索服务,在新规后都应当作为广告进行审查。
当然,对互联网广告影响最大的还是互联网广告新规第七条,该条明确“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辩明其为广告”。在互联网广告模式下,很多广告平台都就刻意回避广告,进而使用模糊字眼来表述,例如“商业推广”,以及上文中的一些用语,但在新规下,这些字眼都已经被明确禁止,服务商必须将这类字眼明确表述为“广告”,这对整个互联网业界都是不小的挑战,兴许过了新规大限的9月1日,满屏都是“广告”了。当然,在软文广告里,这也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互联网用户可以明确对广告说“不”
广告是商业社会中的必然产物,但是没人愿意被强行植入广告。不论在PC端浏览网页,还是在移动手机上使用APP,作为互联网的普通用户,我们经常会收到广告推送,比如说网页上的广告弹窗,手机顶栏的移动应用程序推送,都令人烦不胜烦。
互联网广告新规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利用互联网、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链关闭”。这就要求互联网企业及广告者在开发移动应用APP时,应当防止出现“用户选择不推送,APP照常推送”的技术问题(不管是不是故意设置),在网页上不能设置虚假的点击关闭(实际上却仍弹出广告页面)。
新规下“程序化购买广告”首次浮出水面
在传统的广告投放市场下,广告主需要首先作好广告预算,并选定广告平台进行,非常耗费时间,人工成本高。但在程序化购买广告模式下,实际上是就是放弃了人工广告投放,转而由平台在合理的大数据算法下,向广告主发出广告要约,由广告主进行竞价后,直接定向投放广告。比如说M律在百度上搜索了关键词“相机”,这时,广告商就记录了M律的需求,从而向广告主就某个网站或平台的广告位报价,多个广告主分别愿意以1元、1.3元或2元的广告费投放,则程序自动选2元的广告主报价,并直接投投放其预先设置的广告,当下次M律打开某网站时,就会看到2元广告主的广告了。
据媒体报道,2014年,很多大广告主就已经加入了程序化购买的阵营,有报道称,宝洁公司大幅提升程序化购买预算,到年末达到整体的70%到75%。美国运通公司则宣布多有广告花费都将进行程序化购买。国内方面,海尔从2012年起采用DSP平台,京东则已将20%~30%的预算用于程序化购买。
新规用非常大的篇幅对程序化购买广告进行了规定,毕竟这是国家层面第一次明确程序化购买广告的问题,这对日后的定向广告市场作出了指导。
新规增加明确了广告活动中的绝对禁止性行为
篇3
1.互联网用户高速增长,本地门户日趋成熟
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率较2006年增长33.8%,预计2008年较2007年增长率将达34.1%。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地区分布中,广东用户比例最高,广东互联网用户占全国互联网用户比例为13.1%。
互联网用户的分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人口较多的省份互联网用户数量较多;二是经济发达地区互联网用户数量较多。互联网应用正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普及,但是西北、西南等经济不发达地区接入互联网、应用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和比例依然不足,数字鸿沟问题依然严峻。
2007年本地门户市场营收规模为6.1亿元人民币,较2006年5亿元人民币增长22%。互联网从综合向细分、从全国性市场向地方性市场的快速扩展,以及本地互联网生活与消费群、网络商圈的日益成熟,将促动本地门户不可避免的崛起。从2007年前后开始,本地门户、本地生活资讯服务网站将进入提速发展阶段。预计2008年地方门户营收规模将达7.9亿元人民币,增长率达到29.5%,2009年有望超过10.3亿元人民币。
2.2007年综合门户市场规模达到123.5亿元
2007年中国互联网综合门户市场保持健康增长,市场规模达到123.5亿元人民币,较2006年增长22.3%。受2008年奥运、网络游戏、社区发展等有利因素促动,2008年中国互联网综合门户服务市场增长速度将有所提高,预计年增长率31.1%,市场规模将达161.9亿元。
2007年第一阵营新浪、搜狐、网易和腾讯四者占中国综合门户企业营收额之比例为76%,市场营收的集中度CR4(前4位企业市场份额之和)达76%,市场集中度属于“非常高”。
门户传统内容矩阵服务营收主要来源于广告,而2007年中国综合门户企业收入非广告比例为72.8%,远高于广告收入比例(27.2%),收入多元化导致门户竞争差异化、市场加剧。
新浪和搜狐处于广告收入高而非广告收入相对较低的阵营,腾讯和网易处于广告收入低而非广告收入高的阵营。未来1~2年,两个阵营之间的互相渗透、深度竞争将加剧。
3.2008年综合门户服务市场趋向
趋向一:传统基于内容资讯服务矩阵的门户模式逐步演变为价值链超长的复杂系统,受技术创新、服务聚合力不足、市场分流等因素影响,用户聚合速度和市场规模增长速度逐步放慢。综合门户在与Web2.0、互联网其他核心应用的深度融合中获得蜕变与新生。了解更多请点击赢销互联网站省略。
趋向二:促动“受众”向“用户”转变,门户从一站式的以资讯互动为中心的网站服务向一体化的完全以用户行为、需求、体验为中心的整合网络服务系统的转变。
用户原创内容在综合门户内容资讯中比例的进一步提高既改变了门户的资讯服务方式,也正在深度改变用户对门户资讯、内容的阅读方式,以及用户与门户之间的参与、互动方式。博客等Web2.0服务、视频等应用对于2008年门户内容和流量,用户的贡献度将超过门户自身编辑制作内容的贡献度。
趋向三:从广泛注意力的售卖转向底层技术、内容、受众的深度整合,实现精准售卖。
门户广告售卖模式2008年将开始有明显变化。依托联盟等广告渠道系统,门户在自身系统之内实现集中采购、分布投放、效果聚合,以此应对市场的分流、竞争。与广告的分发相并行的将可能有另外一种门户扩张轨迹――内容分发,内容从中心平台分散到各个合作平台。2008年,我们甚至将有可能看到两种“分散”结合在一起,导致综合门户市场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发生。
趋向四:各综合门户差异化趋向加剧,继即时通讯之后,电子邮箱的用户锁定效应及价值将开始显现。除了网络广告,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电子邮箱、广告联盟、互动社区、即时通讯将是2008年门户之间竞争形成分差的关键所在。
趋向五:奥运经济将促进主流门户广告收入、用户规模、流量规模大幅度提升,也将改写门户市场竞争格局。
不同奥运联盟背后的门户图谋2008年将逐一兑现,央视国际等网络奥运实质上的主导者将是市场最大赢家。
4.首次对用户访问网站时长进行调研
2007年中国互联网人均月访问网站时长达716分钟(合11.9小时)。而在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人均月网站访问时长中,以24小时以下比例最多。
5.体育网站
2007年中国体育网站市场营收规模达4.7亿元,由于奥运会的推动,预计2008年中国体育网站市场营收规模将达9.8亿元,增长率达到109%。
2007年体育网站总体竞争格局可分为四大阵营,总体呈现门户派与垂直派相互博弈,而门户派遥遥领先的格局,尤其是在奥运报道战略中,门户派以绝对的技术、资源等优势领先,具体表现为:
第一阵营由门户派系的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门户组成,市场领导者。
第二阵营由包括新传宽频、华奥星空等领先的专业体育网站组成,市场挑战者。第二阵营往第一阵营发展仍需较大努力。了解更多请点击赢销互联网站省略。
第三阵营由综合门户市场第二、第三梯队网站的体育频道、第一梯队的地方门户体育频道、针对体育爱好者的资讯类专业网站、体彩类网站组成,市场参与者。
第四阵营为市场的补缺者,由第二、第三梯队的地方门户体育频道、中小体育爱好者资讯类网站等组成。
6.财经网站
2007年的牛市对财经类网站营收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2007年底财经类网站市场规模达到9.2亿元人民币,较2006年增长58.6%。预计2008年财经类网站市场规模将达到13.1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42.4%,2009年将达18.4亿元人民币。
2007年借助牛市崛起,财经类网站价值得到最大体现,财经网站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专业的财经网站(如东方财富网、和讯网和金融界等较专业的财经网站)和各大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如搜狐、新浪、网易等的财经频道)。
7.电子商务
1)B2B市场分析
2006年中国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为9957亿元人民币,2007年增长率高达25.5%,交易规模达到12500亿元人民币。能源、化工、制造、流通等领域大型行业企业对电子商务的深入介入,是市场规模大幅度增长的核心动力。预计未来两年我国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继续高速增长,2008年将达到约16200亿元人民币,2009年交易规模有望达21300亿元人民币。
2)C2C市场分析
2007年我国各C2C电子商务网站交易规模为410.4亿元人民币,较2006年增长90%。C2C模式一直是我国网上购物的主要形式,预计未来两年我国C2C电子商务网站的总营收规模将继续迅速增加。2008年C2C电子商务网站交易规模将达到67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65.2%,2009年交易规模将达到约1023亿元人民币。了解更多请点击赢销互联网站省略。
篇4
由于宁思源茶业只是北京福建茶业商会的理事单位,蝉联三届红茶金奖的“红茶王”,不只代表着宁思源在红茶市场的王者形象,也传递出大赛的公正与透明。
王者的笑容,曾经不可名状的忐忑只有吴振华甘苦自知,他告诉《中国商人》:本届斗茶文化节虽然志在必得,但由于已连续两届获得金奖,此次三天斗茶中竟有些紧张,心里有被悬空的感觉。
决赛那一天,他来到斗茶现场。看到专家们正要从两款决赛红茶中选出茶王时,吴振华默默激动着,静候专家的结论,他想知道专家评委和大众评委们究竟喜欢哪一款茶。
家族企业联手做品牌
12月18日午后,当我们来到吴振华在京马茶城B10的批发店时,已有两位老茶友在分享他的金奖红茶了。吴振华称他们“陈总”和“老王”。
陈总从事酒店宾馆行业,自称6大茶类都喜欢。他告诉《中国商人》:“我每年都鼓励小吴,你家一定要把红茶在马连道做出一个标杆来。现在我希望他再做一个白茶标杆出来,多生产好喝的白茶!”
吴振华是宁德市蕉城人,出身于茶业世家。21岁那年,他跟7个小伙伴租了一个茶厂,更名为“青春茶厂”,开山种茶。他当时的同学――后来的妻子郑瑞华不看好这个名字,理由是“青春不长久嘛”。结果,没到两年厂子解散了。
来京打拼多年后,吴振华已参与组建了两家公司:北京宁思源茶业有限公司和福建思源茶业有限公司。除了京马茶城B10店,宁思源在马连道茶城和格调茶城还有两家店,立足东三省,面向全国批发茶叶。福建省思源茶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宁思源系列品牌茶叶的种植、生产和加工,而掌控茶叶生产品质的,正是他的妻哥郑其英。郑其英从茶业学校毕业后,曾供职于当地茶叶公司数年。他有三十多年的种茶和制茶经验,被评为“福建省十大制茶能手”。
这是一个将前端生产优势和后端销售渠道整合为一体的家族企业联盟。吴振华说,他与郑其英配合了二十多年,他们合作生产和经销的品牌茶叶,在宁德斗茶大赛中也获过不少金奖。
由于宁思源主要从事茶叶的批发业务,吴振华坚信走品牌路线,做大众能喝得起的精品好茶,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
茶叶是有生命的
近年来,在以盛产茉莉花茶优质原料“天山银毫”闻名于世的内天山,宁思源茶业以包销的形式与当地两个农村合作社合作,建立了面积达400多亩的优质茶园。为了保障鲜叶的品质,吴振华坚持使用有机肥,茶叶采摘前2个月,则严禁使用农药。
除了刮北风的晴好天气采摘的茶青,要做出一款好的红茶,加工环节尤为重要。据吴振华介绍,郑其英管理的思源茶厂已被福建省茶科所作为茶叶培训基地,如今发展到四十多名工人,年产茶叶三四千担。多年来,该厂专注于红茶的传统制作工艺,力求在每个环节做到足够专业。
比如,在鲜叶刚采回来自身温度一般会有28-30℃,而室内温度通常为20℃,在摊晾环节,师傅们必须密切关注温差的变化情况。等茶叶摊晾到跟室内温度一致的时候,才能上簸箕进行萎凋。这个阶段,工厂的数千片簸箕都会派上用场,因为厂里坚持一个簸箕只上1.5斤鲜叶,这样茶叶不至于互相挤压,鲜叶失水率在整体上才能达到均匀……
篇5
摘 要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多贝斯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收集52例1~3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对照组给予多贝斯口服500mg/次,3次/日,治疗组加苦碟子注射液静滴30ml/次,1次/日,疗程3周。通过视力及荧光眼底血管造影观察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较前减少(P0.05)。
两组治疗后视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视网膜微血管瘤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治疗组P0.05)。
讨 论
篇6
关键词:血栓通胶囊;氪激光;视网膜;静脉阻塞
【中图分类号】R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72-02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比较常见且对视力危害较大的眼底血管疾病,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每年,因这种疾病住院治疗的病例较多,不少病例反复发病。为此,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采取了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氪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方案,现将我们观察的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7年6月,由眼底病专科人员检查确诊和治疗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共156例。其中中央静脉阻塞71例,占46%(非缺血型54例、缺血型17例),分支静脉阻塞85例,占54%(非缺血型72例、缺血型13例)。在分支静脉阻塞病例中,颞上分支阻塞49例,占57.6%;颞下分支阻塞19例,占22.4%;鼻上分支阻塞4例,占4.7%;鼻下分支阻塞2例,占2.4%;上半1/2分支阻塞7例,占8.2%;下半1/2分支阻塞4例,占4.7%。男67例,占42.9%;女89例,占57.1%(与相关文献统计相近[1])。右眼64例,占41.0%;左眼85例,占545%;双眼7例,占4.5%。年龄最大84岁,最小32岁,平均572±0.56岁。病程:发病1周内就诊59例,2~4周49例,4周以上48例,平均2.55周;全身疾病情况:伴糖尿病者91例,高血压者72例,动脉硬化者103例,妊娠高血压6例,脑梗塞病史52例,无明显症状者33例。大多数高龄患者伴有多种全身疾病。
1.2诊断标准[2]:①视力:以突然下降为特点。中央静脉阻塞时,视力很快下降至眼前指数,甚至光感;分支阻塞时,视力轻度下降。②年龄:多见中老年人发病,近年来,发病人群有低龄化趋势。③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病史。④眼底:中央静脉阻塞可见到以视为中心,沿静脉分支的大量火焰状视网膜出血,出血进入玻璃体时,出现玻璃体混浊,严重则不能窥见眼底,可由此引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动脉明显变细,静脉明显扩张迂曲,色暗宛如腊肠状;视色红,边界模糊;黄斑初期有水肿,后期可发展为囊样变性。分支阻塞则多位于动静脉交叉处,以颞上支为多,静脉扩张、瘀血、火焰状出血、水肿等病变仅见于阻塞静脉的引流区。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3]:早期动脉与阻塞支伴随的动脉可以表现为正常,中晚期阻塞支伴随的动脉管径粗细不均、变细。可伴有动、静脉交叉压迫,分支小动脉白线状闭塞,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早期静脉均有静脉迂曲、扩张,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受压变细,呈笔尖状,管径粗细不均,血柱呈节段状,并见静脉断流现象,受压处荧光素渗漏呈现高荧光斑;晚期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呈白线状闭锁。早期阻塞区毛细血管呈梯田状无灌注。如有黄斑囊样水肿,多呈花瓣样渗漏。视网膜出血形态:非缺血型,出血斑均表现圆块状,出血分布范围多见于视盘周围及后极部;缺血型均表现为以视盘为中心放射状出血,以后极部为主,出血常掩盖视盘。中央静脉阻塞病例均出现视盘水肿,视盘表面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部分病例视盘形成新生血管。⑥视野:可有中心暗点、视野缩小或某一部分视野缺损。视野缺损基本与分支阻塞区域相吻合。
2治疗方法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复方血栓通胶囊在眼科应用,有较广泛的适应证,且极少出现不良反应。我们对此类患者常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同时,根据具体患者的情况给予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或西药治疗。在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同时,还特别注意对全身病的治疗。
2.1根据患者病情给与复方血栓通胶囊1.0~1.5g,每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3~6个月。
2.2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激光治疗的目的在于:①减少血管渗漏,促进视网膜水肿和出血的吸收;②破坏视网膜缺血缺氧区,清除缺血引起的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合成和释放;③防止新生血管引起视网膜和玻璃体积血;④防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保护中心视力等。
2.3辅助药物治疗:复方樟柳硷注射液颞浅动脉旁封闭,改善微循环[4];复方血栓通注射液静脉点滴,促进闭塞血管;口服卵磷脂洛合碘,促进出血、渗出吸收;口服迈之灵,改善视网膜水肿等。根据情况给予能量合剂,改善视网膜的能量代谢,保护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活性。对缺血性病例给予低流量吸氧,改善视网膜缺氧状态,抑制或减少新生血管形成。
2.4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例多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应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若由青年性视盘血管炎引起,可结合应用激素治疗。
3结果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视力提高4行以上,眼底检查见黄斑水肿、出血吸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见网膜无灌注区改善。有效:视力提高1~3行,眼底检查见黄斑水肿有所改善,出血不同程度吸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见黄斑周围毛细血管拱环修复,侧支循环形成。无效:视力无进展,眼底有新生血管形成,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本文统计15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结果,显效34例,占22%;有效108例,占69%;无效、恶化、出现并发症11例,患者病逝3例,占9%。总有效率91%。
4讨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视网膜静脉阻塞预后极差,特别是缺血性的致盲率高达66.7%,迄今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认为常由多种因素造成,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血液高黏度和血流动力学有密切关系[5]。视网膜本身的炎症或炎症产生的毒素,可使静脉管壁增厚,内膜受损,内皮细胞增生,表面电荷发生改变,以致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网络血液细胞成分而形成血栓[6],这也是视网膜静脉阻塞形成的原因。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中医暴盲之一,多由脉道瘀阻,血不归经所致。三七是历代中医古方记载活血化瘀的要药,具有止血、清痰等功能。复方血栓通胶囊是在保证三七皂甙含量的基础上,补充了丹参、黄芪等多味中药而制成,用于治疗血瘀兼气阴两虚证的暴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有显著疗效[7]。
影响视网膜静脉阻塞视力预后的主要因素是新生血管形成以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目的在于预防和治疗新生血管。Hayreh[8]认为产生新生血管的因素有:①视网膜缺血的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的大小;②病程的长短:病程愈长,发生率愈高;③其他:全身疾病因素等。张惠蓉[9]认为,当无灌注区超过7PD时即有产生新生血管的可能性,并与无灌注区大小成正比。激光治疗可以消灭无灌注区,缓解组织缺血、缺氧,防止新生血管发生,并使部分新生血管萎缩;对已有新生血管形成的眼,直接光凝新生血管或行全视网膜光凝,可使新生血管减少或消失,从而可以防止玻璃体反复出血,减少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10]。我们认为,激光治疗虽然不能明显提高中心视力,但能促进水肿、出血、渗出的吸收,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防止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保护有效视力。在眼底荧光素造影准确显示新生血管、无灌注区范围及黄斑囊样水肿的情况下,早期进行局部封闭或全视网膜光凝,并在复查荧光素造影后有针对性地补充激光治疗,是使光凝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主要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能有效地降解纤维蛋白,调整血液黏稠度,改善血小板的聚集和细胞的通透性。在保护视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存在的功能的同时,促进出血和渗出物的吸收,加速视网膜正常新陈代谢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卢宁,王光路,张风,彭晓燕.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长期随访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6,42(6):488-491
[2]李传课.中西医结合眼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281
[3]张惠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及其对预后的意义[J].中华眼科杂志,1998,34:102
[4]宋琛.缺血性眼病治疗新概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8.96-100
[5]杨钧.现代眼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59
[6]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28
篇7
1.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大连 116033; 2.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大连 16044
[摘要] 目的 就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诊治的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接受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对照组接受羟苯磺酸钙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视力情况(0.51±0.25)相比于对照组(0.39±0.17)明显更高,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相比于对照组66.0%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及血脂治疗前后检测结果相比对照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征症状,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关键词 ] 芪明颗粒;羟苯磺酸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c)-0114-02
[作者简介] 王冰(1981-),女,辽宁锦州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
现如今,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报道[1]指出,人口急剧高龄化、生活方式变化、肥胖等为其上升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波及到机体各类重要的组织器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作为糖尿病主要的一类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为具备特异性变化的眼底病变,临床主要症状为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严重时可引发双眼不可逆失明,属于四大致盲性眼病中的一种。现阶段,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仍旧没有确实有效临床治疗方法,过去临床应用常规血管扩张药、维生素等药物展开支持疗法,但是临床疗效并不确切。该研究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诊治的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研究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能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接收诊治的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所有受检人员在接受检测前,均得到相关的临床检测后确诊[2],并得到患者本人或其家属于知情书上签字同意,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中,年龄范围46~74岁,平均年龄(52.5±5.3)岁;病程范围1~12年,平均病程(5.1±1.1)年。对照组中,年龄范围45~75岁,平均年龄(52.1±5.6);岁病程范围2~11年,平均病程(4.9±1.2)年。两组受检人员性别、年龄以及其他健康指标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研究对比价值。
1.2 方法
研究组接受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芪明颗粒(国药准字:Z20090036),开水冲服,一次1袋,3次/d,疗程为3~6个月。羟苯磺酸钙(国药准字:H20030088),进餐时吞服,在起始治疗阶段,3次/d,一次1粒;4-6周后,调整为2次/d,一次1粒。对照组接受羟苯磺酸钙治疗,用法用量同研究组。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两组100例受检人员经不同治疗方法后,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根据医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规范准则设计调查表,将各项观察指标详细记录于调查表中,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视力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视力情况,每次访视时,对视力情况进行测定。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经用药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显著改善,视力提升超过2行;有效:经用药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有所好转,视力提升不足2行;无效:经用药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视力无变化或恶化。不良反应情况,对两组受检人员进行安全性检测,包括肝肾功能检测、血常规检测、心电图以及尿常规+沉渣检测等,观察记录两组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胃肠道症状等不良事件。
1.4 统计方法
通过把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研究所得数据展开特别编号并经研究人员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经spss 13.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计量数据对比应用t值检验,计数数据应用χ2值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100例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情况对比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视力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用药治疗后,研究组视力情况(0.51±0.25)相比于对照组(0.39±0.17)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100例患者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相比于对照组66.0%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100例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两组100例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安全检测结果相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及血脂(TC、TG、LDL-C、HDL-C)治疗前后检测结果相比对照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糖尿病患者眼部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现阶段主要的一种致盲眼病。相关医学研究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与患者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关系[3]。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情的发生、发展,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瘤、小点状及小片状会呈现出血情况,同时还会存在白色、黄白色渗出,病变通常会作用于黄斑区使得患者视力下降;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视网膜、视处会产生普遍的新型血管,同时出现增殖结缔组织,视网膜间断性出血,以大量棉絮状渗出,使得患者视力进一步严重受损;严重情况时,患者视网膜会出现出血玻璃体渗出提升,若出现未能得到全面吸收,便会形成机化条索,粘连于患者视网膜处,造成增殖腺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最终使得患者失明。由此可见,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取有效的早期临床诊断、治疗,对患者获取良好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该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研究组视力情况(0.51±0.25)相比于对照组(0.39±0.17)明显更高,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相比于对照组66.0%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及血脂治疗前后检测结果相比对照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该研究结果认为,当代经典理论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受机体血管病变造成的,组织血流动力学失常以及凝血、纤溶系统失常会导致机体视网膜毛细血管缺血、扩张,微血管并发症受高血糖、高血压重要程度影响;当代临床药理研究指出,人类机体多个方面功能经中药方剂益气养阴方能够得到有效地调节,包括机体新陈代谢、机体免疫功能以及机体适应性等。芪明颗粒由益气养阴药物、通络明目药物以及活血化瘀药物等构成,主要成份包括葛根、枸杞子、黄芪、地黄、蒲黄、决明子、茺蔚子等,葛根、枸杞子可发挥降血糖、降血脂及抗氧化功效;黄芪可起到保护、改善机体红细胞形状,促进细胞生理代谢功效;蒲黄、决明子、茺蔚子等可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明目等功效;诸药合用,标本兼顾,确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体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4]。羟苯磺酸钙可对微血管生理技能进行有效调节,降低阻力,控制血浆粘稠度以及血小板高聚集程度,增强红霞博柔韧程度,促进淋巴引流,避免产生血栓,缓解水肿情况[5]。该研究结果与刘洁[6]等、杨胜信[7]等报道的结果基本相符。
总而言之,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征症状,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1] Yang W Y,Lu JM,Weng JP,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2] 臧乐红,杨玉青.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1,32(4):429-430.
[3] 王锋. 芪明颗粒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206-207.
[4] Xu Y,Wang LM,He J,et al. 2010 China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Surveillance Group.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J AMA,2013,310(9):948-959.
[5] 张菁,伊力多斯·阿合塔莫夫,莫颖,等. 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及肾病的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25(4):294-297.
[6] 刘洁,郭莉莉,代洪辉,等. 疏血通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4):109-110.
篇8
【关键词】
靶控输注;镇静;遗忘作用;咪达唑仑;丙泊酚
腰硬联合阻滞(CSEA)因其起效快、效果确切,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用药量小,毒性反应发生率低,并且术后可以进行硬膜外镇痛[1]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手术室陌生的环境,麻醉操作及手术过程中的被动,及麻醉后下半身的不适感觉,甚至有时医务人员的动作言语都会无形中增加患者身体和精神的压力。因此给予一定的镇静,使患者对此过程产生遗忘就达成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共识。本研究旨在观察咪达唑仑和丙泊酚用于CSEA的镇静及遗忘作用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妇科开腹手术100例,ASAⅠⅡ级,年龄35~55岁,体重50~75 kg,身高155~170 cm,手术时间60~120 min,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50例。排除标准:术前有严重心、肺、脑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记忆力障碍,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史,术中循环异常、阻滞失败和手术时间过短或过长。且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常规禁食12 h、禁饮8 h,并于麻醉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01 g。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常规连续监测ECG、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两组均连接BIS监测仪,进行麻醉深度监测。患者静卧10 min记录各指标作为基础值。两组均常规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L23穿刺,蛛网膜下腔用药为05%布比卡因2~2.7 ml,硬膜外腔用药为2%利多卡因。两组患者麻醉平面不超过T6并常规术后24 h硬膜外镇痛。皮肤消毒时两组患者连接面罩吸氧3 L/min至术终,并连接靶控输注系统,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控输注目标,M组咪达唑仑起始60 ng/ml,每5 min提高30ng/ml直到BIS值为70~75;P组靶控输注丙泊酚起始06 μg/ml,每5 min提高02 μg/ml直到BIS值为70~75。患者BIS值为70~75后手术开始。两组维持此浓度至术毕缝合腹膜后(手术结束前15 min)停药。术后24 h随访,询问患者对手术过程情况的记忆和术后遗忘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均监测并记录镇静评分。②记录各时点呼吸循环值:入室10 min、 靶控输注到BIS75以下时、停药15 min后。③术后24 h随访,询问患者对手术情况的记忆和术后遗忘情况。
1.4 评估标准 Ramsay镇静分级标准:1分:焦虑不安;2分:合作,定向良好,安静;3分:困倦嗜睡,对指令仍有反应;4分:熟睡,弹扣眉间刺激时反应仍活跃;5分:熟睡,弹扣眉间刺激时反应迟钝;6分:熟睡,弹扣眉间刺激时已无反应。遗忘评估标准:对术中过程能正确回忆为无遗忘;经提示能部分回忆为不全遗忘;经提示也不能回忆为完全遗忘。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2.0版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均麻醉平稳,术终均能唤醒。
2.1 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意义。
2.2 两组患者入室时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入室前、麻醉中、麻醉后、及手术结束时MA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患者BIS值在7075期间时Ramsay镇静评分均是2~4分,两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2.5 术后24 h~48 h进行术后随访并作遗忘评分,M 组记忆清楚为0例,不全遗忘5例,完全遗忘为45例;P组记忆清楚0例,不全遗9例,完全遗忘为41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多数患者对麻醉和手术存在种种顾虑、焦虑或恐惧感,而且手术期间患者若术中知晓,可能对术后造成精神损害,甚至导致噩梦、焦虑、易激怒、濒死感和难于交流等创伤应激综合征。消除患者在麻醉和手术中的不良记忆是现代麻醉的主要任务[2],也是现代麻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椎管内麻醉的阻滞范围和深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常不能完全阻断内脏神经对手术牵拉刺激的传导,为了消除或减轻这些不良反应,临床上常辅助镇静药来完善麻醉[3],以消除压力,抑制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对麻醉、手术及周围陌生环境等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在妇科手术方面,患者多为35~50岁这一年龄段,其心理呈现焦虑、敏感等特征较其他人群相对明显,对疾病本身(如子宫切除)预后的担心也会加重围术期的情绪不稳定,所以对这类患者采取术中镇静尤为重要[3]。镇静是由于人的心理作用或者是作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对人体的精神活动的一种抑制作用,它的主要目的使人能够充分的镇静、产生遗忘和抗焦虑作用[4]。遗忘分为逆行行遗忘和顺行性遗忘,顺行性遗忘即表现为在药物产生作用期间,对服药前记忆不受影响,对服药后记忆明显影响。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均具有顺行性遗忘作用并且在临床麻醉中已广泛应用。现有的研究也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丙泊酚或咪达唑仑用于椎管内麻醉术中镇静及术后遗忘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3,6,7]。
咪达唑仑具有苯二氮卓类药所共有的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顺行性遗忘作用。咪达唑仑本身无镇痛作用,但可增强其他的镇痛作用,它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小,对静脉无刺激,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丙泊酚是一种起效快的短效物,注药2~6 min可维持麻醉所需浓度2~5 μg/ml,8 min后降至1.5 μg/kg即可清醒。静脉注入后患者迅速入睡,无肌肉不自主运动、咳嗽及呃逆等副作用。间断给药或连续静脉注射未见蓄积现象,也无毒性反应。停药后可在短期内苏醒,而且苏醒完全,没有兴奋现象。麻醉后恶心及呕吐率低。麻醉后脑电图变化与其他静脉相似,且有抗惊厥作用[5]。因而我们选用了此两种药物并采用靶控输注这种给药模式用于术中镇静及产生术后遗忘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脑电双频指数(BIS)是公认的评价镇静程度的脑部监测指标。BIS值70~90为镇静状态。我们以BIS值70~75为靶控输注目标,使两组患者镇静评分达到2~4分,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术后遗忘率满意。本研究结果同周冠同等[6]: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同样具有顺行性遗忘效应,在相同的镇静水平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具有相似的顺行性遗忘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吴新民.麻醉性高级教程.第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4(7):440.
[2] 庄心良,曾因明, 陈伯銮 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3):829.
[3] 柏满云.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在椎管内麻醉下腹盆部手术中的应用. 中外健康文摘,2012,3(12):239240.
[4] 田金美.丙泊酚辅助老年人硬膜外麻醉镇静的临床评价. 中国现代医生,2011,2(4):6970.
[5] 盛卓人,王俊科.实用临床麻醉学.第4版.科学出版社,2009,2(10):128.
[6] 周冠同,黄梅英,等.咪达唑仑和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清醒镇静患者遗忘作用的比较分析. 中国实用医刊,2012,1(2):4445.
篇9
关键词 前部视网膜冷凝 睫状体冷凝 小梁切除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048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难治性青光眼。单纯药物不能控制高眼压和疼痛,多采用手术治疗。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008~2010年采用前部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
资料与方法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0例(30眼),男16例,女14例;年龄35~71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8例,视网膜静脉阻塞10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2例。视力:光感(-)4例,光感(+)10例,手动/眼前12例,指数/眼前~0.1 4例。眼压30~70mmHg,平均51.60±1.02mmHg。30例均伴有虹膜新生血管及瞳孔缘外翻,房角不同程度的黏连关闭。
手术方法:①2%利多卡因3ml球后及结膜下麻醉,沿角膜缘全周剪开球结膜,分离至赤道部,做四条直肌牵引线。②睫状体冷凝:于下方角膜缘后2.5mm,9~3点范围内冷凝1排,冷凝头直径2.5mm,温度-80℃,持续60秒。③前部视网膜冷凝:在距角膜缘后约10mm处向后至赤道部每个象限冷凝3排,每排5个点,冷冻头直径2.5mm,温度-80℃,时间15秒。④复合式小梁切除:在上方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5mm×4mm大小,1/2~1/3巩膜厚度,浸有0.2mg/ml丝裂霉素的棉片置于巩膜瓣下3分钟后,立即100ml生理盐水冲洗,前房穿刺缓慢降眼压,切除1mm×2mm小梁组织,烧灼对应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剪除周边虹膜,巩膜瓣两角对位缝合可拆除缝线,球结膜对位缝合,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10mg,氟美松2.5mg,涂抗生素眼膏包扎。
术后处理:全身静脉给予抗生素联合地塞米松10mg,1次/日,共3天。术后常规1%阿托品眼水散瞳。术后第2天根据眼压情况,按摩眼球。如眼压仍>21mmHg可拆除缝线,如眼压低于21mmHg,缝线2周拆除;术后2~4周后如自觉症状未改善,眼压>40mmHg以上者再次行睫状体冷冻术。
结 果
眼压及眼痛症状:术后2~4周观察,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20例,眼痛症状消失;21~40mmHg 6例,滴噻吗心安,哌立明眼水控制眼压,3例眼压痛消失,3例眼痛症状明显,再次行睫状体冷冻术;>40mmHg 4例,眼痛明显,再次行睫状体冷冻术。随访6~24个月,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27例,30~40mmHg 2例,眼痛症状全部消失,无眼球萎缩发生,1例失诊。术后早期平均眼压25.24±1.53mmHg,随访24个月平均眼压19.01±1.32mmHg,与术前眼压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视力:术前术后视力比较,12例视 力无变化,17例视力不同程度提高,失诊1例。见表1。
虹膜面及房角新生血管:26例新生血管全部消失,3例均不同程度减少,1例失诊。
讨 论
NVG是一种最终以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为特征表现的青光眼,主要与引起眼部缺氧的血管性疾病相关。导致NVG的病因,主要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其他疾病。
由于NVG中虹膜房角新生血管形成,房角的新生血管伴有的纤维组织膜可阻塞小梁网引起开角型青光眼,最终纤维血管膜收缩,形成周边前黏连,房角关闭。一方面房角关闭阻断了房水外流的途径,导致眼压升高,另一方面眼部视网膜的缺血状况没有改善,不断促进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释放,刺激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的生长,加速房角的的关闭,进而使眼压不断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NVG的治疗要解决三方面问题,一减少房水生成,二增加房水排出,三去除新生血管生成诱因。
睫状体冷冻术的原理是通过人工制冷产生的低温效应直接破坏睫状体上皮及血管系统,促使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并使睫状体房水分泌减少,降低眼压。睫状体冷冻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是眼球萎缩,为防止眼球萎缩的产生,根据术前眼压情况,选择合适的睫状体冷冻范围,原则上宁小勿大,经2~4周观察,眼压控制不好时可重复手术。
小梁切除术是经典的外引流手术,它增加了房水的排出,能有效的降低眼压。目前改良式小梁切除最常应用,术中应用丝裂霉素,以减少术后滤过道的瘢痕化;应用了巩膜瓣外置可拆除缝线,在术后早期可以用于调节眼压。虹膜和小梁切除尽量大些,以减少滤过口阻塞的几率,术后及时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加强局部抗炎等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
总之,前部视网膜睫状体冷冻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NVG疗效肯定,所需设备简单,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 刘家琦,李凤呜.实用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50.
篇10
关键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74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1-0033-02
本院神经外科2009年4月~2010年12月收治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2例。笔者通过对其中31例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愈率,提高生存质量、缩短疗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入选62例患者均系本科住院患者,均经颅脑CT检查证实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其中4例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腰穿确诊),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35~55岁,平均423岁;其中伴大脑半球挫伤7例,小脑挫伤3例,脑干挫伤3例;病程6h~72h。治疗组31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30~55岁,平均444岁;其中伴大脑半球挫伤5例,小脑挫伤2例,脑干挫伤4例;病程6h~72h。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排除手术干扰因素影响入选病例,经患者家属同意,均接受保守治疗。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应用脱水剂、激素、止血等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治疗,对伴发感染、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根据病情给予适当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36h后)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5mL+5%葡萄糖250mL)静滴,每天1次,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判定疗效。
13实验室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静脉采血测定:血脂、血糖、肝功、肾功、血液流变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Ax-G±s)表示,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1]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级~3级;进步:功能缺损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或死亡。
22治疗结果
221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2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
223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因并发肺部感染而需做气管切开者治疗组1例,对照组6例,中途无退出及转院患者。
3讨论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通过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多数患者能获得痊愈。常规治疗包括降低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必要时气管切开,酌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药物常用脱水、止血、激素、神经营养治疗等;早期绝对卧床,避免增高颅内压的一切诱因。tSAH急性期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为脑出血、缺血、缺氧、水肿,导致脑细胞变性坏死,同时脑微血管痉挛,血黏度增高,血细胞聚集,加剧血液流变学障碍表现[3]。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传统中药丹参、川芎药材提取,其成分:丹参素及川芎嗪,药理研究证明:丹参素具有改善微循环,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全血黏滞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障碍等[4],川芎嗪药理作用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血流量、降低耗氧量、具有抗氧化、抑制自由基作用,减轻脑缺氧、缺血后再灌注的损伤、具有抗血小板凝集和解聚、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和活血化瘀作用[5];减少脑组织变性坏死损伤,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本临床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由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改善脑血管痉挛和血液流变性,减少了凝血块产生和改善了脑脊液循环,因而大大减少了tSAH时容易产生外伤性脑梗死和脑脊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脑积水等并发症。此外丹参素抗炎作用[6],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明显的抗感染作用,本临床与对照组比较减少患者肺部感染及并发症。因此它对tSAH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杨法仁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1(8):44
[3]杨继英丹参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7,8(4):45~46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