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城范文

时间:2023-03-17 08:3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长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长城

篇1

走进金山岭长城,就像走进了艺术的长廊。这里有数不清的望孔、射击孔、吐水嘴。一百多座敌楼形态各异,每一座敌楼都有一个含义深刻的名字,如望京楼、陶春楼、仙女楼、将军楼……登临长城,就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感,对一个人的身心大有益处。

雄伟的长城是中华民族自强、自信、团结的精神象征。因此,学校把金山岭长城确立为德育实践基地,每个季度都组织学生到长城参观游览,在长城上宣讲爱国故事,以长城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唤醒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呵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将长城文化带进课堂、融入活动。

课堂里的长城文化裂变

金山岭长城在修建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动人的故事,如望京楼是怎样修建成功的,为什么要修建单边城墙等,这些故事讲述了劳动者的智慧。从古至今,描述长城的诗文不胜枚举,文人墨客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用精美的文字诠释长城文化。因其独特的建筑设计艺术,金山岭长城历来都是摄影家推崇的摄影乐园。

由此可见,创编长城文化校本教材拥有丰富的素材。然而,这些素材需要经过多方面收集、汇总、筛选,才能为编写教材所用,为此,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是成立考察小组,到金山岭长城实地考察,对建筑特点、艺术特点等进行全面考察研究;二是成立资料研究小组,全面查找有关金山岭长城文化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并进行整理;三是成立采访小组,采访当地长城文化的本土专家,搜集相关资料;四是成立资料汇总小组,对采集到的有关长城文化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五是根据各章节将内容汇编成册,供各年级学生使用。最后开发完成了《金山岭长城传说》《金山岭长城建筑艺术初探》《金山岭长城摄影艺术赏析》《长城古诗文》系列校本教材。

为发挥教材的作用,学校将长城文化课程纳入课时,每周在各年级开设一节长城文化课。低年级学生通过听老师讲长城的故事,了解金山岭长城背后那些不平凡的故事,明白如果没有先辈之间的合作、奉献和创新,就没有如今让世界赞叹的建筑奇迹。中、高年级学生则通过赏析长城建筑艺术和摄影艺术,学习古诗文,培养艺术爱好,激发艺术潜能。学校还根据实际情况,在高年级学生中组建了长城摄影艺术社团,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相机去记录长城的雄壮与美丽;定期聘请当地有名的农民摄影艺术家段久军、周万平到长城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活动中的长城文化辐射

每月组织一次与长城文化有关的影片观看活动。如通过播放电影《长城大决战》,让学生感受到在伟大的长城上,中国人民是无惧挑战的,中华儿女正以前所未有的干劲、勇气和智慧,创造着新的历史。载人航天、潜龙下海、航母试航……我们已经告别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正走在国家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儿童必将肩负起祖国未来建设的重担,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每学期组织一次讲故事或演讲比赛。让低年级学生通过讲长城故事,了解先辈们怎样发挥聪明才智,成功修建了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保家卫国,中华儿女要铸就新时期的“长城”,就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厚德载物,方能担当起未来建设祖国的重任。中、高年级则组织一次长城文化演讲比赛,让学生以不同的视角讲出自己对长城文化的认识。

利用节假日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比如,“我是长城小天使”“我是文明长城人”系列活动,让学生借助长城这个天然的大课堂,去锤炼、去感受,得到情感的升华,然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演讲稿,在班会课上展示;长城志愿者活动,学生向游客宣传环保知识,提醒人们在游览长城时要做到不在城墙上乱刻乱画,不随便丢弃垃圾,看到破坏行为要进行劝阻;调查研究活动,组织学生对农家院、长城管理处、经商个体户、当地摄影家、当地长城文化专家就“旅游观念的转变、利用长城文化致富、科学利用和保护景区”等问题进行调查采访……

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巧妙植入长城文化元素,让学生在校园里时刻感受到长城文化的存在。学校的花坛、草坪全部设计成微缩的长城造型,学生闲暇之余,可坐在小“城垛”上休息、读书、看报、游戏。操场院墙四周全部选配金山岭长城典型建筑图片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让学生对金山岭长城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

篇2

本文对居庸关的资源进行梳理分类,分析资源整体性,针对展示和开发中的不足,提出旅游虚拟展示,探寻居庸关整体性展示与可持续开发的方法。

[关键词]居庸关关城;明长城;旅游开发;长城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340-01

居庸关是明长城重要代表,具有深厚的军事文化、完善的的军事防御体系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等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但是目前的旅游展示主要是直观可见的资源,长城墙体、建筑和景观等,缺乏对居庸关内在军事体系完整性的展示。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尚且不足,展示不全面,旅游方式局限在攀登长城的单一模式。故本文对居庸关的资源进行梳理评价,提出旅游资源整体性展示和可持续开发。

1 居庸关旅游资源的整体性

居庸关是长城沿线上的重要关隘,自明代以来,其军事防御体系逐渐成熟,战略地位愈加重要,是守卫京师西北门户。同时,居庸关是历史瑰宝,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不同的旅游资源相互依存、影响形成完整的有机体,而居庸关成熟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就是旅游资源整体性的基础。

1.1 居庸关长城防御体系

居庸关位于昌平县城以北20公里的峡谷关沟中最开阔的位置,关沟是西山和军都山夹峙的通道,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居庸关因势设塞,枣核状天然基础上建立绝佳的驻防重地,居高临下,地域广阔,补给充足,易守难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刘珊珊在《明长城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防御性研究》文中指出居庸关整体防御空间布局是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划分,即为点、线、面规划。点是重点设防,坚固的关城,封闭的圆周形关城防御范围向外全角度放射状扩大。线是居庸关的联合护防线,居庸关与岔道城、八达岭、上关、南口城组成关沟五道防线的联合护防体系。岔道城,是北方匈奴进京的第一道关口。八达岭,位于关山最高处,是居庸关的前哨。上关,在关城北门外。南口城,是最后一道防线。除此之外,居庸关防区还设置了8条防线,扩展防御范围,形成护卫西北的军事屏障。纵横的防线以关城为中心向外辐射,包围关沟,形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面。

关城是防御体系的核心,居庸关城依山就势,东西高、中间低,呈封闭圆周形式,扼守南北交通要道,沟通东西山沟。从整体布局到建筑处理都以军事攻防为中心原则,环形封闭的城墙、配合水关、瓮城、“人”字形长城以及巧妙的敌楼,确保关城坚固。

1.2 居庸关旅游资源

在居庸关整体的军事防御体系中,关城是现在主要的旅游景区,资源丰富。将旅游资源按照可视和隐藏两类资源。其中可视资源包括景观资源、军事资源、人文建筑等部分;隐藏资源包括体系内含关联性、内含功能和历史文化。

景观资源包括山景、水景;军事建筑包括关城、长城城墙、瓮城、烽火台、敌楼、关楼、水关、衙署仓储;人文建筑包括云台、庙宇祠堂、亭台建筑、牌楼、叠翠书院、客栈商铺;体系内含关联性具体为长城防御布局及其相互信息联络;内含功能包括军事功能、交通功能等等。

2 居庸关旅游现状

2.1 资源使用情况和开发程度

居庸关在清末以后逐渐荒废,1992年昌平县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为保护文物对关城建筑进行了全面修复,再现了昔日的雄姿。目前居庸关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旅游景点。

景观资源:游客在登临长城过程中欣赏居庸关的景色,但是有景无区。开发程度较低,基本保持原生态景观,关城内有少部分人工景观;保护情况较好,没有过度开发自然景观,但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会造成一些破坏; 建筑资源:丰富的建筑资源是主要游览点,云台、城墙等为必游景点;开发程度中等,建筑经过修复基本呈现原貌,但是展示缺乏规划,开发未突出特色,游客分布不均;文化资源:使用情况居庸关蕴含着中亚的军事文化和建筑文化,有着巨大的价值,但是目前在展示上很少体现开发程度较低,居庸关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足,游客大多关注可视资源,忽视其中蕴含的深刻的文化。[1]

2.2 居庸关旅游配套情况

旅游配套服务在旅游整体评价中不可忽视,也是游客选择景区的重要因素,通过居庸关配套设施发现,居庸关的旅游配套设施、服务质量需要增设和完善。而且游客多聚集在西南角,配套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角,给旅游带来不便,需要进一步合理的规划。

3 基于虚拟展示的可持续开发策略

长城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规模大,范围广,只能消费不可再生,其开发展示应以保护为基础。同时长城在历史上是动态的发展,很难通过单一空间进行展示。而且长城作为有机的防御体系,其系统本身与内在联系需要更加直观的展示。因此提出基于虚拟展示的可持续开发策略,通过技术应用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居庸关资源真实、完整的展示和可持续发展,并为旅游提供乐趣。

3.1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旅游展示体验

根据居庸关的游览路线以及景点特征进行虚拟现实旅游开发,通过设计全景虚拟展示、主题点虚拟展示和军事防御体系虚拟演示来完成旅游展示体验。[2]

3.2 三维立体全息投影沙盘展示

全息投影沙盘是将实体模型与虚拟影像结合,通过技术手段生成三维图像模型,并借助投影显示到台面上,使效果更加生动。制作居庸关三维立体全息投影沙盘,运用虚拟镜像还原战争场景,从攻防区域、作战路线等方面展示,让游客清晰地了解居庸关的整体环境布局和军事体系的整体性。同时游客还能够通过手势与投影的三维模型交互作用,多方位多层次浏览查询,快速获取景点动态信息。

3.3 基于3D投影技术的资源展示

居庸关的可持续开发在展示自有资源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居庸关长城特色优势开发其他吸引游客的展示资源,可以引入3D投影技术在建筑表面拼接组成炫目立体的画面进行展示,形成长城旅游的特色。

居庸关建筑工程精湛,城楼、云台等造型精致,又有千峰叠翠的自然背景,应用3D投影通过光影效果可以突出展示建筑的精美;也可以用本身资源作为屏幕呈现居庸关的历史影像以及其他受欢迎的视觉艺术;还可以通过投射还原未修复的烽燧等遗址原貌。同时,3D投影带来的灯光秀增加了夜间活动,能够改善长城半日游、一日游的现状,给游客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居庸关文化,而非单纯寻求登上长城的成就感。

4 结语

长城历经千年,见证了历史变迁、时代更替,也见证了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居庸关作为长城重要关隘,其展示开发有着重大价值意义,保护居庸关、研究居庸关、开发居庸关,就是弘扬长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参考文献:

[1] 刘磊.明长城北京段展示利用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

篇3

晋城古滇文化广场是镶嵌在古滇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广场以“滇王金印”、“古滇神柱”、“四牛骑士贮贝器”三个代表古滇文化的文物,用象征手法雕塑而成,浓缩和展示出了神秘的古滇神韵。

当你走进古滇文化广场时,仿佛是来参加一场大型聚会,广场上人群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到处都是前来玩耍的人们。许多小孩在这里嬉戏耍闹,有滑旱冰的,有骑单车的,有放风筝的,还有玩游戏的,真想加入到他们中去,偶尔见到认识的小朋友更是兴奋地、尖叫着打招呼,大声地谈论着开心的事。

最热闹的要数中心广场了,这里简直成了一个超级大舞台,有跳交谊舞的,有跳民族舞的,有跳健身操的,甚至还有扭秧歌的。还有一拨人儿在扯着嗓子唱花灯,自娱自乐,高兴极了。就这样许多人在这里认识了,成为了好朋友,高兴地聊着天。

我最喜欢的还是绿草如茵、鲜花遍地,到处都是青葱树木的绿化区,这里怪石嶙峋,有蜿蜒曲折的小桥流水,明镜的水面晃动着绿树和白云的倒影,有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各种大树,最养眼的还是五彩缤纷的绣球花,各式各样开的灿烂极了。坡地上栽满了桂花、松柏、万年青、常春藤等四季常青植物,一年四季都是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看着这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情境,我不禁想起了“人在画中游”这句古诗,生出无限遐想。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古滇文化广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多么幸福啊!

篇4

[关键词]城市广场文化浅析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广场迅速涌现,“广场文化”也随之兴起。“广场文化”是城市文化形态的主要表现之一。广场是城市的物质建设和精神的示范地和集中地,“广场文化”则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结晶。

“广场文化”可以概括为,建设和利用城市公共、开阔的空间进行城市特有的文化、经济、政治交流和活动,从而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构成城市三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发展理念,在物质文明层次上,是在城市建筑中充分考虑空间的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建设和管理,营建城市高凝聚力和广场空间,包括广场及周边的构筑物、在此空间中的物质生产和交换;另一方面,在精神文明层次上,要充分利用广场这个开阔的公共空间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培育现代化社会精神文明,推崇现代文明生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文化氛围。我市“和谐文化进万家”系列广场文化活动就是一个成功典范。

“广场文化”必须植根于当地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为发挥该城市的长处而形成。只有保持浓郁的当地历史文化同时吸收海内外先进文化,才能建立自身独特的“广场文化”。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这既有利用于保护生态环境,又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在文化广场建设中,要搞有持久生命力的城市标志,而不是满足一时的虚荣和表面化。

一个城市有高雅的“广场文化”,不但能提高居民的修养和道德情操,而且对外来者也具有同化功能,使社会秩序归于文明,城市成为礼仪之邦。健康、高雅的广场文化演出有助于大众文明程度和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对社会秩序的完善和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良好的道德规范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从发展态势看,今后城市竞争将在文化的高层次上进行,文化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那么怎样走好“广场文化”这条路?

1、制订地方性广场法规,在法制上给予城市广场明确的地位和保证。保证广场的建设和依法使用,广场及其四周要有相应的标识。

2、充分利用广场开展各种文化、社会、教育、商业活动。广场是城市进行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化教育的课堂,是城市三个文明展示、交流的平台。广场是城市公众生活中最重要和最大规模的空间,党和政府在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时充分利用广场文化形式是十分有效的,也是我国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方式。同时,广场也是群众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良好载体。寓教于广场娱乐之中,是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方式。

篇5

关键词:民族之魂;博大精深;渗透;情境再现;节日文化;古文化素养;潜移默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136-0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奋进的精神支柱,是凝聚了民族精神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之魂!她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乃至所有学生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需要知识,也更需要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在 精神上给我莫大的支持。如何将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是值得每位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在三尺讲台上传承祖国传统文化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呢?我想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应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以“随风潜如夜,润物细如声”地渗透。因此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法与学法。

一、以读促教,引起共鸣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非常希望孩子会在书籍中汲取营养,孩子强烈的求知渴望也促使我们为孩子提供既能启迪智慧又能温暖心灵的优秀作品――《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是誉满中外的艺术珍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属一级国宝。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画卷右首有驮负木炭的驴子,有一农家短篱内长满了像茄子一类的作物,更为有趣的是几名孩童赤身嬉戏追逐,画面上的人物拿扇者有十多人,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有一处小茶水摊。河岸及桥上有好几处小贩的货桌上都摆着切开的西瓜。乘轿、骑马者带着仆从行走的。细细分析,这些人虽然有上坟扫墓的可能。但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街市,处处引人入胜。我让学生详细观察后,分别采用不同形式地读,让其在赛读中感受传统文化在民间根深叶茂的突出表现。可以这么说,正是我让学生充分地读、真正地读出来的,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力量!在不同形式的读中,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想象画画,加深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基础作用,使学生从小扎下优秀民族文化的根。《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的街面组成。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看到此处我就让学生闭眼想象《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美丽,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让学生选择一处美丽景象摹画出来。同学们专心致志地“作画”,然后就是“展画”,最后进行“评画”。从画的方面领会到传统文化在民间无处不在。

三、适当表演,再现画面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广泛而有序的课外阅读获取、筛选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应该引起人们的不断重视。 语文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大海中的一滴水珠,应该从这一滴小水珠中,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于己打好人生的底色,于国传承和光大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教到这时,我让同学们适时进行表演。

市街上的各种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做车轮的木匠,卖刀剪的铁匠,以及各种摊贩的吆喝声等等。还有走江湖看相算命的,都可以一一模仿出来。街道上并有形形的各种人物。官员们骑了马,前呼后拥,在人丛中穿过;在这纷纷扰扰熙熙攘攘之间,有人挑担,有人驾车。有人使船,也有人在清明佳节出来游逛,在城门口路旁凭着栏杆悠闲地看水。船上、桥边,多少人手忙脚乱,喧呼嘈杂。发现同学们富有想象力的表演与生动形象的情境再现生活,既为阅读提供了素材,从而也更深刻的全面的理解了传统文化的内在经典内容。

四、拓展延伸,浸润心灵

我们的延伸必须建立在对课程内容的准确理解、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准确把握之上,这样的延伸才是必要的,才是有价值的!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厚重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重耳喝后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人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当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

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给一个节日注入厚重的文化内涵,那节日本身也就成为了一种文化。我在讲解这一段时,让学生明白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是寒食节的内容。除扫墓外,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老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踏青之风也极盛。我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 续编拓展提供了材料。

篇6

一、精心筹备,夯实基础

领导重视,组织行动到位。在文化局的领导下,XX区文化馆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城市文化广场演出领导小组,相继抽调20多名工作人员投入到活动当中,制定了周密的活动实施方案。要求:

(1)紧扣“世博会”主题,组织好静安寺广场“周周演”活动,做好节目推广与文明观看的宣传工作;

(2)积极筹划 “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群星奖”获奖节目进世博、中国国际艺术节“我们的家园”与“周周演”活动的有效结合,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3)充分利用辖区内的各种文化资源、区域内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通过城市文化广场周周演活动,挖掘、荟萃、整合静安本土的文化元素,展示静安海派文化的源远流长和静安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

(4)加强活动期间安保措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三防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对重点目标和部位进行排查,并落实到人。

二、丰富活动,共享世博

5月以来,来自中外文化团体在静安寺广场演绎“海上风、民族风、时尚风、世界风”四个主题共计41场“周周演”活动,吸引观众约3万人次。中外艺术家与静安市民用心灵、用热情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增光添彩。

(1)外国艺术家与现场观众共贺世博:通过“周周演”的舞台,我们体会着外国艺术家的浪漫与热情,也让他们感受到中国观众的激情与亲切,在很多节目中,常常有观众和着节拍与艺术家一起共舞,一起合唱,台上与台下高昂的气氛,不时将当天广场演出带入一个又一个。例如在6月20日法国“夏至音乐日”的活动,虽然下起小雨,但热情洋溢的音乐引起观众的共鸣,有的观众走上台为演唱的法国朋友撑起雨伞一起合唱《好一朵茉莉花》,将整台演出推向,中法友谊之花在雨中绽放。

(2) “群星奖”获奖节目走进世博:由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倡导并选调的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获奖节目,于9月25日起借“20**上海世博会城市文化广场周周演”的舞台开展为期3天的本市巡演。25日下午在静安寺广场展演,文化馆维护演出次序并亲切接待外省市团队,使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使静安市民近距离感受我国高水准的群文艺术。同时我馆青年爵士团参与了浦东三林世博家园市民中心广场、南京路世纪广场和市群众艺术馆剧场巡演。

(3)民间艺术走进世博:6月XX县专场演出、6月“剡溪记忆”XX市越剧专场、7月“十里红妆”宁波镇海演出、9月的“彝山神韵”XX楚雄专场演出,让民俗文化借助上海世博平台,进一步延伸其宣传效应。

(4)静安群众文化走进世博:为了更好的推动本区群众文化的发展,依托周周演活动,我馆积极调动区域内文化团队与馆办艺术团队,推出“盛会世博,歌舞静安”XX区文化馆专场演出、“激情世博,秀我风采”XX区残疾人艺术团专场演出等,让世界了解静安,让静安走向世界。

三、加强宣传,推进实效

(1)为了使静安群众更多地了解XX区世博活动情况,在静安寺广场设置周周演活动安排版,演出期间发放各类宣传画册。

(2)邀请静安时报和有线电视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在静安时报刊登“周周演”活动信息,并向《群文世界》提供世博活动照片,扩大活动的社会效应。

(3)及时更新馆内宣传栏,在馆一号楼一楼设立咨询处,放置各类活动宣传册。

(4)提高文化馆月刊世博信息量,及时向群众提供活动反馈情况,目前每月发放刊物42本,发放至XX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XX市文化艺术档案馆、XX市群众艺术馆、XX区文化局、我区五个街道和五个文化中心以及全上海18个区县。 7月增制社区活动双月刊,使社区群众更多更全面得了解社区世博文化活动情况,促进市民参与活动地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网站、报刊信息的,截止至9月,在群艺馆网站共静安文化活动信息稿135篇,同时在文化馆网站上,及时更新图片、近期活动等内容,不断充实网站信息。

(5)为了使静安人民更多的感受世博文化气息,8月27日,在文化馆玉兰展厅展出“盛会世博 歌舞静安” 静安寺广场周周演摄影展,凝结数月来广场“周周演”演出活动的难忘瞬间。

四、完善工作,加强管理

(1)加强广场安全管理,向所有演职人员发放安全注意事项。每场演出安排主要负责人1人,安保工作人员6人,在节庆或9月18日等特殊日期,加强安保人员,局、馆领导全部到场,维持次序,同时要求信息畅通,遇突发事件及时汇报。

(2)为了使各类活动顺利进行,我馆工作人员事先联系各演出团体、主办方及有关领事馆,提前解决团队对场地、设备等要求,减少不确定因素的产生。

(3)根据团队有关化妆间与候场空间狭小问题,我们及时联系广场管理办,在不影响演出效果的情况下,在广场舞台边设立演员候场区域,使演出团体更好地休息。

(4)加强与区卫生系统的联系,在广场演出期间设置医疗站,及时解决夏日高温造成中暑等情况,加强安全管理。

篇7

关键词:城市广场文化;建设;独特风格城市广场承担着一座城市的文化思想,是人类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承载着这个城市所具有的文化、历史等多种信息。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广场作为整个城市中开放性的空间,其建设已成为人们热议的重点。[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文化、追求也在发生着改变。而今的城市广场不仅只是休闲活动的中心,也成为展现城市文化底蕴的方向标。很多城市在广场建设中将当地独有的人文特色融入其中,为整个城市增添了美丽与趣味。让游览的人们全面感受到这座城市富含的文化色彩,成为宣传城市的有力名片。

1广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广场文化可将娱乐活动和思想教育融于一身,备受广大市民追捧,成了影响城市建设发展的标志。但在建设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同时引起不小争议,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来源众多,影响极大,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1)一味效仿缺乏独有特色。不少城市在广场建设中一味追求国际化,在广场建设中追求西式风格,不考虑实际情况,不能很好地结合周边建筑,待广场建成后呈现突兀状态,毫无美感。更有甚者,为了建设西式广场,将富有历史文化的建筑拆除,不仅破坏了当地独有的特色,而且劳民伤财,使当地文化无法得以弘扬。[2]而在建设过程中通常会采用统一的模式,造成多个城市中的广场风格如出一辙,无任何个性特点。而城市广场应该在较大程度上成为美化城市,点缀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的布展格局无法展现城市独特的魅力,降低城市的可辨识性。

(2)单独追求形式美影响生态平衡。在广场建设时,执着的追求形式美,只为了创造曲径通幽的效果,开辟出诸多的小道,公园风格更为突出,失去了广场本身的文化特色和用途。建设者缺乏相关意识,认为广场就应大面积的种植草坪,才能得到绿化的水平。所以不结合当地气候和水源条件,就开始大规模的砍伐树木种植草坪,减少人们聚集的空间。造成既无休闲场所,还要花费大量资金对草坪进行保养与灌溉。在虫害季节还要喷洒杀虫剂,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在炎炎夏日没有树木能够遮阳,人流减少,会降低广场的实际应用价值。

(3)缺乏广场文化活动。广场文化除建筑本身所展现出的文化外,在广场举行文艺活动时,展现出的文化也属于广场文化的范畴。[3]拥有高品质的城市广场,能将人类的行为活动与广场环境完美的结合,产生更多更好的性能与活力。这样,广场本身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活力与生机,广场文化的品位随之升高。如果文化活动比较缺乏,人员稀少,也是对城市空间上的浪费。广场中一些大型的活动大多由政府部位组织并实施,市民自发组织的节目较少,导致场地的利用率降低。

2对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结合当地特色建设独特风格。广场可展现整个城市的品位,是大众文化中的独特表现形式,虽正处于发展阶段,但仍然受广大群众的喜爱。[4]其具有的独特文化产业价值备受重视,成了大众文化的新来源,将整个城市中的文化品位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人民群众才是广场文化的主要载体,广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全社会的义务。因此,在建设中要把握广场文化的大众性原则,让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充分尊重并采纳来自群众的一些好建议好方案,将广场的功能性设计交予群众自行掌握,建设方了解群众的意向后再进行建设。为发掘全方位的广场功能并进行深入创造留下充足空间,使市民的主导地位在城市的公共生活中充分体现出来。

(2)增强空间设计反映广场文化。不少城市在建设广场时,为增加美观性,从而加大装饰草坪的面积,这样既缺乏整体空间的层次感,也会减少空间变化的多样性。虽具有开阔视野的效果,但群众只能在局部路面上行走,大大减少群众活动面积,违背了广场文化中以群众为主体的原则。[5]广场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广场文化的发展原则,与时俱进。同时要遵守自然规律,增加树木棵数,减少草坪面积,将生态效益全面提高。在绿化方面要尽量选择当地树木,避免外地树木对当地环境不适应降低树木的成活率,这样既增加成本,也影

广场的美观。但可引进天然的树种,以增加广场中植物的种类。选择当地的树种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树木的成活概率,将生态效益大幅度提高的同时,还增添了当地特色。有些广场建筑独特风格鲜明,吸引众多的游客。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弊端,如人流量增多,垃圾也随之增多,降低广场的美感。因此在注重美观外还要加强广场的内部设施。可在广场多处设置垃圾箱,垃圾箱可根据广场的风格特别设计,融入整体的设计中,从细节入手,既增加广场的实用性,也保护了广场中的环境。

(3)增添广场文化活动。良好的广场文化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广场中举行的大型文化活动大多数为政府部门组织,群众独自组织的活动则很少,大大降低广场的使用率。因此要结合民众对文化的需求,拓宽文化道路,可增加文化活动的多样性,诱导民众主动积极地参与,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其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国内优秀艺术作品的结合,也是促进当地文化崛起的有利因素。建立广场的独立管理部门,并给予相关的权利,能更好地开展文化尝试。在不违背道德与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将活动时的冠名权、广告权等进行出售,能够增加活动经费。而今不少企业将广告投向广场文化中,客观上对公益活动进行资助并支持,实际上是宣传了企业本身。如今电视广告不断泛滥,民众易产生抵触心理。而在赞助广场活动的过程中,能成功地在民众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使群众更好的接受。企业与广场文化的成功结合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管理者也要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去摸索建设广场文化的新方向。

3结束语

城市广场不仅只是民众聚集的地方,还是展现城市美与艺术品位的标志。其具有的独特文化已成为反映城市魅力的标志。个性独特并富有当地特色的建设风格,可以增加群众的直接参与性和亲切感;合理的广场布局,增加了广大群众活动的空间,提高群众的生活品质;丰富的广场活动,为群众的生活增添乐趣。在遵循了城市广场服务于群众宗旨的同时,还需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提高广场文化的品位,为了达到更高的标准而努力。参考文献:

[1] 李虹.浅谈城市广场文化的发展及作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3(02):165166.

[2] 孙璐.城市广场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探析[j].行政与法,2011,12(07):6364.

[3] 刘旭,李丽平.我国城市广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民营科技,2011,3(10):156157.

篇8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这么一个偏于一隅、弹丸之地,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名气很大。是因为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初期,“温州模式”与同时期的“吴川模式”并驾齐驱,在当时以“南有吴川,北有温州”享誉全国。

温州模式指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该模式被遍布世界的温州籍人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温州人被国人称之为东方犹太人。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温州也培养了无数温州商人,温商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温州人在全世界辛苦赚来的财富,汇聚回来,巨额的财富在温州汇集,形成了资金的洪流。这股资金的洪流一度在中国的大地上翻云覆雨,在资本市场掀起滔天巨浪,“温州抄房团”享誉华夏大地。

温州的房地产市场也在巨量的资金的洗礼中茁壮成长。温州人创造的财富神话在不断的上演,财富神话在当代中国就体现在豪车、豪宅上,用网络上的热词就是“土豪”。在土豪们的热烈追捧下,温州的房地产市场也得到了深度的发展,交易活跃。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大街小巷遍布房地产中介,几乎每个温州人在自己工作、生意以外都有本“房产经”在念。

崇商文化在温州根深蒂固,商品经济的市场交易在温州人的骨子里已经深入骨髓。在温州已经把房产作为普通商品一样自由流通,在这里房产的交易性相对更加容易成交,因为大多数温州人已经认为房产就一件商品,只要价格谈定,其他方面双方都会相对少计较、少纠缠。房地产市场在温州这样的土壤里培养出来,天生就有市场化的基因。

市场将在楼市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说法,楼市即政策市。2013、2014甚至是更长时间,最重要的政策应该是来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但全会不谈调控,只谈市场的基调,可见温州的市场化模式不但不会受到挤压,反而会是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最为明确的信号就是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而本次会议不谈调控、只谈市场也正是对这一信号的行动表示,宣告了淡化调控、长效机制的策略的开端。就与房地产相关的政策方面我们认为在城镇化、产业地产发展、房产税推进等因素的整合作用下,房地产行业将在城市群建设、区域协调、产业化发展中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2013年温州楼市和其他一线城市的楼市表现的巨大反差,真正体现了温州房地产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一边是一线城市房价连续20余月的高涨,一边是温州等城市连续26个月下降。这一异常现象将与“炒房团”连在一起把温州再一次推入全国民众的视野,“只涨不跌”的温州一时间成为“腰斩”“缩水一半”的代名词。2013年温州楼市,给人们提供了一面理性反观的镜子。

温州房地产市场自身具备了去泡沫化的能力,正是市场化程度的表现。一个“只涨不跌”的市场绝不是健康的市场,一个健康的市场其自身就应该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在没有特意去泡沫化的情况下,温州的楼市从高不可攀的悬崖上下来,使脱离实际的高房价真正降下来,这只市场“无形的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难道不是我们多年以来所追求的吗?在全国各地为楼市调控绞尽脑汁的时候,温州通过自身房地产市场的市场化把高昂的房价降下来,原来高房价降下来就是这么简单。

我国房地产调控这么难,越调越高,是什么原因?也许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一下,我们的每一次房地产调控是用什么方法来调控,用过多的行政干预,还是用市场的方法?我们的目标是注重眼前,还是要发展长远?

篇9

今天,走进各大商场以女性为消费主体的内衣专售区,各种颜色、款式、品种、价格等不同的内衣产品就会映入人们的眼帘,众多的品牌使得女性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内衣行业在海外已经蓬勃发展了几十年,而它在中国一直是个隐秘、难登大雅之堂的话题。直到1993年3月,首届国家级的内衣展示才破天荒地在北京推出。自此,内衣作为演绎都市时尚的载体一发而不可收。但中国内衣产业真正的发展和内衣市场走向成熟,是从1996年,第一届中国国际内衣展(Dessous China)开始的,这次展览由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和德国依格多国际时装展览公司创立,在这次展会上,由香港著名演出制作公司Gregg & Bailey导演的内衣秀石破天惊,成为内衣这一产品在中国走向开放和时尚的启蒙点及催化剂。

到今天,女性内衣在国内发展了十年,在市场培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有媒体报道:在未来十年中国内衣市场的年增长率高达20%,并在未来5年内市场容量有5000亿元之巨,成为中国服装业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分支。虽然成绩斐然,但同国际相比,仍然较大的落后于殴美,同台湾日本也很大的差距。固然中国内衣市场起步较晚,有着材料、制造技术、消费者认知的制约,但是本土企业观念落后,产品缺少文化支撑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2002年4月20日,在由中国服饰报主办的“中国内衣论坛”上,北京欧迪芬公司董事长王文宗先生提到:内衣营销不是在占领市场,而是要传播一份美的事业。这是内衣行业首次在国内发出的将其产品销售提高到美学文化经营上的呼声。事实上在此前开幕的第七届(2002年3月13日~15日)中国国际内衣、沙滩装及辅料展览会上,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举办了以"爱慕.敦煌"主题内衣会,以独特的创意、全新的理念、超前的表现方式,全面展示了爱慕的"时尚、文化、人性化"的品牌内涵,这也是国内首次在内衣界将产品上升的文化高度的宣传活动,本次活动赢得了广泛的好评,成为展会中的一个亮点,也给业界带来了新的文化气息。

而事实上产品与文化的结合在很多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最典型的案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可口可乐。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可口可乐公司曾经尝试改变可口可乐的口味以扭转业绩下滑的趋势,结果导致如潮的反对和抗议,最后戈伊朱埃塔率领可口可乐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站在可口可乐标志下向公众 道歉,并宣布立即恢复传统配方的可口可乐的生产。在"新可乐"上市前,可口可乐公司不能不说是格外慎重地 进行了准备工作。它费时两年、耗资400万美元、调查了近20万 名消费者,而且调查结果"既合理又有利,做出上市"新可乐" 的决策似乎合情合理,无懈可击。但结局为什么会与推断截然相反呢?事后在其公关分析中得出结论:拥有99年历史且广为传播的可口可乐产品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商品了,它形成了某种文化,成为了某种象征,这种文化和象征就是美国精神!这也是为什么可口可乐至今不衰的魅力所在。

当然,对尚在襁褓中的中国内衣企业要求达到这么高的水平是不现实的,那是不是就不做这方面的工作了呢?显然不是,否则本土的内衣企业就只能在如此巨大的国内内衣市场中屈居下游,进行低端的产品竞争,而要居身名牌行列,甚至进入国际市场,国内的企业还要在品牌的文化底蕴上多下功夫,使其产品不再是纯粹的产品,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

女性内衣在本土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本身的满足生理需求的功能已经不在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塑造女性优美曲线,体现女性自信、展现自我魅力的现代审美需求。

在国内排名前几位的几个品牌(爱慕、曼尼芬等)在设计上几乎与国际同步流行,然而在市场价格上却是很大的,同样的产品,用我们自己的品牌销售价格只能在100~150元左右,而打上黛安芬、安利芳、华歌尔等德国日本品牌价格却能增加一倍!即使这样,这些国际优秀品牌仍然占据着国内市场较大的份额,仅黛安芬一个品牌就占据了国内高端内衣市场份额的40%,纵然有其品质的因素,但自1886年在德国创建品牌以来,其百年的品牌文化沉积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因素。

法国是现代内衣的发祥地,在巴黎和里昂聚集了众多的世界著名内衣品牌,如Chantelle、Lejaby等等,虽然品牌众多,但每一个品牌都有法国人特有的文化支撑,每一款都散发着法国古典的浪漫气息。各个品牌又以此为基础,附载了各自的文化表现,从而体现出了各自的品牌差异。如Lejaby在起产品设计中就融入了印地安文化特征。在这种对文化的不断挖掘的过程中保持了其品牌经久不衰的魅力,使其消费者都能在所购买的产品中找到各自的文化依附。

而英国的著名品牌欧莉蒂克(ELITECA)则将其品牌的文化支撑点落在了英国的大不列颠风情上;西班牙萨克小凯丝的舒适阳光使人产生对西班牙黄金海岸的向往,而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给人美国式的自由奔放和个性张扬的感觉。所有这些无不是在各自的品牌塑造和产品设计中融合了符合自己市场定位的文化因素。

回首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就显得尤为不足。虽然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取得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有十几个之多,但观其各家,真正有文化内涵的却并不多,就产品本身而言,仍然局限于女性生理衣物的范畴,还没有跳出这个圈圈,这就给著名品牌的培养设置了障碍。

在中国最大的内衣制造基地广东南海的盐步聚集了上百家内衣制造商,国内15个知名内衣品牌那里就占了7个之多(戴安娜、嘉莉诗、美思、紫兰蒂、依之妮、莎莲妮、奥丽侬、依曼丽),但是就这7个全国知名的内衣品牌也没有在品牌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上做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品牌进入视野不能使消费者产生相关的联想,文化附着很匮乏。

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继2002年3月举办“爱慕·敦煌”主题内衣活动之后,又于2003年4月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在禁锢与释放之间”的内衣文化展,这两次展会的举办揭开了中国内衣行业向文化靠拢的序幕,开始向中国的消费者展示内衣文化,打造文化内衣。而“爱慕·敦煌”主题也是中国内衣界首次尝试以中国传统文化演绎现代内衣时尚,并取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认可。

篇10

一、美化班级物质文化

所谓班级物质文化是指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也是班级文化的表层。

班级物质文化对孩子的教育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孩子们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因此,我们应该改变那种有环境而无环境文化的状况,赋予班级环境一定文化色彩和教育意识,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借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努力使学校的每一块墙壁也会说话。一旦我们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能体现班级的个性和精神,都能给孩子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开发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以班规、班纪为内容的班级师生共同制定、认同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的中层面。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孩子们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孩子都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不仅要注意制度本身的科学完善,还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制度,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如: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应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使之真正实现具体规定与培养目标的和谐统一。这样才有助于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与激励作用的共同发挥。

三、优化班级活动文化

班级文化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各类班级活动对孩子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让班级活动丰富起来,首先要组建各类兴趣小组,如学科兴趣小组、写作小组、阅读小组、体育小组、美术小组等。这些班级文化团体会从文化和舆论导向上影响着孩子。苏霍姆林期基说,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孩子热爱书籍。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首先要具有浓郁的书香气息。因此,我利用多种渠道,配合学校的工作安排,创办班级图书角、小青鸟文学小组、小青鸟环保活动小组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们开展各类活动,使得班级出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孩子们不断得到艺术的熏陶、哲理的启迪、榜样的激励,从而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享受着活动教育的魅力。

孩子们每天坚持阅读优美的文章,每天坚持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同时把看到的新闻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下来,体验着情感的愉悦;每天读报课二十分钟的练字,锻炼了学生的意志,感受做人的道理;利用课余时间办手抄报……一系列的班级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强化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