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范文
时间:2023-03-16 13:1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记叙文阅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阅读记叙文,我们首先不仅要知道事件发生的要素,还要通过线索的分析,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进而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如果能在这一基础上掌握点表现手法的分析,你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更轻松地解答相关题目了。
把握文章关键词,整理记叙要素
记叙文是以写人或叙事为主的文章,写人离不开叙事,事件必须有人物的参与,因此,了解每一个事件发生的要素(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非常重要。阅读时,我们要养成勾画圈点的习惯,在第一遍阅读时就将与记叙六要素有关的关键词句勾画出来,以便于答题时使用。
与记叙要素有关的题目经常会这样问:
1. 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本文记叙的要素是什么?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情节)。
3.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4.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回答问题1时,只需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记叙要素的顺序,把这些内容分点列举出来即可。时间和地点要根据主要事件发生的情况尽可能具体,如“大年初一上午”不宜写成“大年初一”,“北京某胡同”不宜写成“北京”。
回答问题2时,要根据记叙要素,按“谁,什么时间,在哪里,因为什么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了”的顺序组织答题语言。在这里,只有时间、地点偶尔可以省略,起因、经过和结果偶尔可以合并。
问题3是在故事有两个以上人物时的提问,要准确判断谁是文章的主人公,还要在了解文章的中心(主题)的基础上判断,文章赞美或批评的主要对象是谁,主人公就是谁,回答理由时只要把文章表达的中心(主题)写出来即可。
回答问题4时,首先要判断哪一事件是文章的主要事件,判断的依据仍然是文章的中心(主题)思想;在此基础上,再按“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了”(即“人物+事件经过+事件结果”)的格式回答即可。
了解文章线索,分析叙述顺序
记叙类文章,都有一个明显的叙事线索,把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一般来说,记叙的时间变化、地点变换、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充当线索。此外,记叙类文章经常用到的线索还有“物线”,即某一物品;和“情线”,即某一种感情或感情的变化。判断线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以通过文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来判断。
线索理清了,才更有助于你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叙述的顺序主要是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叙就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故事;倒叙就是将同一事件中某个最精彩的片段或结局放到开头来写;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与事件相关的其他事件。它们的主要作用如下:
顺叙:使文章层次与事件发展过程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行文更活泼。
“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文章运用怎样的顺序记叙?有什么作用?”等常见问题,都能通过上面的讲解解答。
把握文章层次,理清记叙脉络
我们习惯把记叙的脉络与层次称为写作思路,因此,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想办法弄清作者写文章时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
叙事为主的文章,一般以一个中心事件为主,往往按以下思路行文:1.按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叙述;2.倒叙类的文章往往按“引出回忆——叙述事件——抒情感想或点明哲理”的思路行文;3.插叙类文章往往按“叙述事件——插入相关内容——继续叙述事件”的思路行文。
写人为主的文章,常常通过一个或多个事件表现某一人物的精神品质,往往按以下思路行文:1.通过一件事写人,通常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行文;2.通过多件事写人,通常按“人物整体印象——与人物有关的几个事件——对人物的评述”或“事件一+评述——事件二+评述——……”的思路行文。
“文章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大意是什么?”“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等常见问题,都能通过上面的讲解轻松解答。
用心揣摩写法,学会分析表现手法
以上知识,其实都是在考你这样一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接下来,我们还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我们常常称为“表现手法”。
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包括:设置悬念、先抑后扬、铺垫与伏笔、侧面烘托、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等。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特殊的作用: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人入胜。
先抑后扬:突出人物某一精神品质。
铺垫与伏笔:前有铺垫或伏笔,后有照应,结构完整。
侧面烘托:烘托人物某一精神品质。
对比衬托:突出人物某一精神品质,强化某种思想感情。
以小见大:突出人物精神品质或突出某一深刻哲理。
篇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发生和发展的,所以我们在阅读记叙文时要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
【概念导入】
记叙顺序就是叙述的前后顺序,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样展开情节等。它既反映作者的思维过程,又展现故事的发展过程,而最终表现为作品的结构特点。
【阅读指导】
具体来说,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补叙很少用到),我们阅读时要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分辨。
顺叙是最基本的叙述方式,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叙述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有两种情况:1.把事件的结局先写出来,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2.提到前面叙述的并不是事情的结局,而只是后面发生的事情。由于倒叙改变了记叙的自然顺序,阅读时应特别注意“倒叙”“顺叙”之间的起讫点,认清那些起关键作用的语句和段落。
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与之有关的另一件事件的叙述叫插叙。插叙有两种情况:1.插入与所叙事件有关的、从前发生的事;2.插入对人或事件的介绍说明。阅读时应注意区别。
除此之外,我们要注意各种记叙顺序对文章表达的不同作用。一般来说,运用顺叙可使文章层次清楚,明了;运用倒叙可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使文章内容错落有致;运用插叙,文章结构不仅富于变化,而且叙事条理清楚。阅读时,我们要具体结合各材料之间的关系,思考文章采用的记叙顺序对文章中心思想表达的作用,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红书包
秦文君
很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同班的女孩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不由得想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
记得那天天气很干燥,我不知道喝了多少水却还是在喝,注意力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扭过脸一遍一遍地看它,别的一切感受都退得远远的,仿佛快乐与否,就同这书包紧紧地连在一起了。那天放学时,女孩就走在我前面,听着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原来人人都看出了它的好。一个念头顿时从我心里升了起来:我一定要马上拥有一个同样的书包!
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去街上寻找,专跑文具店。终于,我在一家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亮闪闪的橱窗玻璃,我发现它更加吸引人了。我在它面前站了很久,一会儿凑近看,一会儿退远看,过一会儿又捂上一只眼睛,单眼看。
“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它是我最想要的。”
我又跳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辆公共汽车,才等到了母亲。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没说,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吧,妈妈。”
“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啊!”
我不知怎么就想哭,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那儿守一辈子。母亲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包要付钱时,才发现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关门了。
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父亲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那个红书包买回来。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见了那个背红书包的女孩,我对她微笑了,心里不断想着:我马上也可以背上那个红书包,同她的一样。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万一店里的书包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老板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了。
晚上,母亲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地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等狂喜过后,我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药酒。原来,为了快点赶到文具店,父亲骑车时同一辆“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心突然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竟没发现父亲的膝盖为它受了伤呢?父亲倒没责怪我,他只是说:“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了,跟着去争,永远也是争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了那个女孩。谁知她又换了一个紫色的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不知要漂亮多少倍。
从那天起,我把父亲的话深深留在了心底。我依然爱一切美好的东西,但是不再像过去那样焦躁不安了。那个红书包用旧后,我像宝贝一样珍藏了好多年。不为别的,就因为它让我更懂得了美。
(选自《女孩船》)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2.文章为什么以“红书包”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篇3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从形式上看,新闻、通讯、特写、传记、访问记、报告文学、回忆录、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都可以归入广义的记叙文范畴。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看,在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的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也较大。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考记叙文阅读的命题趋势较为明显:内容上,设题将更加贴近新课标的阅读目标要求。整体阅读的考查比重仍会不断加大,选材的内容会呈现出更丰厚的文化内涵、人文素养。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肯定有所体现。选材上,阅读材料由课内继续向课外延伸。由于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文学作品的阅读材料与试题将呈增多的趋势。题型上,传统的题型仍有保留,新的题型有所体现。主观性试题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有完全取代客观性试题的趋势。关注考生的知识与能力,关注体验和感悟,体现阅读个性。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领悟以及考查学习方法、表述阅读心得的创新型试题将增多,且更具开放性。应注意的是,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把握将会呈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开放性;对文章写作特色的考查将会更灵活;对学生语言的表述、思维的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将会更高。
考点解析
1.把握记叙的要素。阅读记叙文,把握记叙的要素,是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对于时间要素和地点要素的把握,一要注意连续的时间和地点,必须注意其整体过程,找出这些时间和地点间的内在联系;二要注意背景知识,把时间要素、地点要素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分析人物要素,要弄清各个人物之间的主次关系,弄清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是阅读记叙文的基础,真正地把握事件这个基本要素还包括挖掘事件的意义,理解它们与主题的密切关系。记叙文的各个要素在文中各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彼此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时,一定要注意这种联系,防止片面、孤立地分析某个要素而忽视其他要素。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记叙要素应当与对主题的理解结合起来。
2.辨析记叙线索。记叙文在组织材料时,无论运用哪一种记叙方式,都必须将材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优秀的记叙文都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或者以时间的转移、空间的变换、思想感情的发展为记叙线索,或者以具体的问题、物品贯穿全文。阅读时只要抓住了统领全篇的线索,就能对文章的结构条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把握记叙的线索也是记叙文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准确地把握记叙的线索,首先要吃透原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材料之间的联系,揣测这些材料是根据什么联系在一起的。弄清了材料的有机联系,也就找到了文章的线索。
3.理清记叙顺序。记叙文以写人记事为主。为了表达主题思想的需要,对记叙的材料必然要作一个主从、先后、详略的安排。记叙人的活动和事件的过程,可以按照时间先后或事件发展过程来写;也可以打破事物本来的发展顺序,把最后结局或发展过程中某一突出事件提到前面先写,然后再回过头来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也可以在叙述的过程中,暂时中断,插入另一段与中心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这就形成了记叙文的顺叙、倒叙、插叙等几种叙述方式,成为记叙文体的一个特点。阅读记叙文,把握住文章记叙的顺序,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才能获得较好的阅读效果: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4.理解记叙文中描写、议论和抒情的作用。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和抒情。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运用能使文章文情并茂,使所记叙的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使所写事件细致生动,文章的思想感情更鲜明突出。阅读记叙文,理解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的作用,是我们把握全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描写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在记叙文中,叙述和描写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手法缺一不可。描法运用得好,能将人物、事件和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是先叙后议,使读者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也有先议后叙,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对下文的密切注意。有些记叙文中,作者不直接对所写的事物发表议论,而由文章中某个人物去发表议论,作出评价。记叙文中的议论的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其中有的议论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因此阅读时对记叙文中的议论要细加揣摩,注意它与叙述、描写的关系,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记叙文中的抒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阅读时只有把产生这种感情的依据掌握之后,才能更加深刻地受到感染。还有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阅读时要注意在情景交融、情事结合的内容中去接受美的感染和熏陶。
5.分析和体味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记叙文中的关键性词语,是指那些有助于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包含着深刻思想意义的词语。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引用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正确分析和体味记叙文中的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有助于我们把握文段的意思和全文的主旨。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的作用可从两个方面分析:从结构上,常起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等作用;从内容上,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对关键性词语和重点语句的分析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一要结合特定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二要注意词语的感彩,判断词语的特殊含义;三要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四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生动、形象是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揣摩记叙文的语言除了要注意上述问题外,还要从其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去分析、体味。
6.探究、欣赏文本内容与艺术特色。探究能力,是立足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阅读能力。这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要求在阅读中,对作品的内容和写法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等。它可以是对文章内容(主题、观点、人物、情感等)进行多元化的解读,进行有创意的表述;也可以立足于文章内容,联系自然、社会生活与自我,就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创见;还可以对文章质疑,与作者对话,敢于就文章内容发表自己的疑问、意见或建议。解答时要注意的是,探究要在“吃透”语段的前提下进行,观点的创新要联系现实,质疑对话要言之有据。欣赏是阅读的最高层次,是阅读能力的顶点。当然,中考只是要求对作品进行一些初步的欣赏,主要是欣赏作品的情感、形象和语言。在阅读过程中,要能够结合作品内容,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分析出作品形象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出语言的表现力及特点。
备考策略
篇4
在日常生活中,叙述就是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向别人讲出来;而在文学创作中,叙述则是写作时所使用的频率最高的一种表述方法。简单来说,叙述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它的基本特点主要在于陈述的“过程”(包括人物活动的过程,事物的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以构成叙述交代和介绍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叙述主要有以下五种方式:顺叙、平叙、补叙、插叙和倒叙;而叙述的人称也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但通常以第一人称叙述为主。
此外,叙述与时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密切的。不管是人物活动的过程,还是事物的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都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与持续性。
【即学即练】
处女座的小妈妈
薇薇安
2010年元旦当天,我收到了一条短信,内容是:“美少女,新年快乐!”
彼时,我正顶着一脑袋烫毁了的爆米花头,叉着腰,面红耳赤地跟发型师理论。看到这条信息时,心头一软,鼻子不争气地有点酸。作为一个剩女里的“圣斗士”,我早已从跟给我发“三八节快乐”短信的人打口水战,到厚着脸皮处之泰然。盘点全世界,唯一由衷地把我视为“美少女”并在包括“六一”在内所有节日里祝我快乐的人,唯有我的小妈妈。
1
小妈妈芳龄55岁,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时,缩成小小的一团,于是被我和妹妹称之为“小妈妈”。她刚刚学会上网聊天,热衷于在我去洗手间时偷看我的手机短信,以及替春节回老家过年的邻居掌管钥匙,以便于年三十的晚上替邻居家点亮阳台上的灯笼。
在她听说有星座这一新鲜事物时,让我帮她查一下自己的星座,得知自己是处女座之后,一脸惊诧和害羞地说:“我五十多岁的人,怎么可能是那个星座,赶紧给我换一个!”
2
小妈妈为了她的家和我们的家累弯了腰。她的家在“”时期变得穷困潦倒,外公遭迫害而含冤离世,外婆拉扯着五个孩子艰难度日。15岁的小妈妈,冬天上山砍柴卖,夏天跟着一个老头筛沙子,以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即使今天的生活水平好了,她依然勤俭持家,用淘米的水洗菜,洗完菜的水浇花,积累多年来我们穿破的袜子绑在一起做拖把。
我五岁的时候,小妈妈求人托关系把我送进了全县最好的幼儿园。她生不逢时,但一定要让孩子受到最好的启蒙教育。我不负众望地站在全县幼儿园文艺汇演的舞台上,代表实验幼儿园讲话。上台前,小妈妈搂着我问:“你紧张吗?”我望了望高高的舞台说,掉不下去呀!
幼儿园锻炼了我的“胆识”,小学五年级,我就敢于模仿小妈妈的字迹在自己不理想的数学卷子上写出“家长签字”;除此之外,我还“助人为乐”,主动帮助那些有需要的同学签字。东窗事发后,小妈妈胖揍了我一顿,并在期末家长会上,领着我一起向老师和“被害”家长道歉。
从那以后,我在全校一炮而红,私底下找我签字的同学有增无减,只是我再也提不起那只作假的笔。不是我不敢,是我无法忘怀小妈妈站在讲台上忏悔自己教女无方的表情。
3
生活是细碎而平淡的,小爸爸的沉默与小妈妈的诙谐大相径庭。像普天之下所有家庭一样,他们会为了一些小事拌嘴。我气极了就说:“妈,等我买了房子,把你接来住,不管我爸。”
2009年9月,小妈妈生日那天,我和妹妹早早起床,蹑手蹑脚地拎上菜篮子和前一天列好的菜单,奔向早市采购。我们要在小妈妈生日这一天,给她买一块小蛋糕(这比较符合她的节约型气质),为她做一碗生日手擀面,几道“硬菜”。
早晨六点,我和妹妹提着菜篮子回来,蹑手蹑脚进家门,却发现小妈妈正在客厅浇花,看到我们,她穿着她大爱的粉红色花边睡衣蝴蝶一样飞过来,把我们搂在怀里,眼里泛着泪花说,真没白养我两个宝贝啊,一大早就给妈妈买菜去。
那是怎样一桌丰盛而失败的饭菜啊!带鱼有点腥,鸡肉没炖烂,生日面也因出锅不及时而粘成一大团,但小妈妈仍旧一脸欣喜。妹妹从房间里端出小蛋糕,小妈妈果然不负众望上来就问:“多少钱?”
转眼我已经到了可以做妈妈的年纪,却还依偎在妈妈的身边做小孩。我一直不愿意听到别人管小妈妈叫老太太,又不得不极不情愿地承认,小妈妈老了,老得像一个小孩。于是,我道出祝福:小妈妈,过了55岁的生日,你就不用再操劳这个家和我们姐妹俩,可以安心地做小孩了。
[选自《意林(少年版)》2012年第6期,有删改]
1.全文是以什么人称来进行叙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题思路:记叙文中的人称,实际上就是作者在进行叙述时的观察点。在解答此题时,同学们只需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关键词语,再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简单分析就可以了。)
2.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叙述方法?请结合例子作具体说明。
篇5
茼 蒿
徐晓杭
秋天来了。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菜园子里空空的,只有老而坚的丝瓜成了精,每天还挂在篱笆上怀旧。
霜冻来临前,蒿菜落种了。没有人问过他们为什么要生在秋天,生在万物都结果的时候。
问谁,问上帝吗?
蒿菜,学名茼蒿,杭州人又叫菜。木屑一样的籽,粗糙,干燥,风吹雨打日晒,撒在哪里都发芽。
严寒来了。浩浩荡荡的西北风凌厉如刀,在风的砍削下,他们甚至没有所有植物都要挺起的躯干,每一片叶子都从根上生起,却毫不懈怠地上举,你撑着我,我扶着你。
他们所有的骄傲都潜藏在冬天的绿色里,敦厚,坦诚,任严寒拍打,仍敞开着胸膛。
尘世间的每次召唤,他们都高喊着,雀跃着,一朵朵争先恐后往前涌。选上的,以荠菜的做法,放在滚水里汆,拧干,切碎,和笋一起拌了,放在餐桌上,聊以解人思春之愁。
最粗壮、最饱满的蒿菜走了,菜园子里一片狼藉。破碎的老叶、幼小的嫩芯们依偎在一起,守着他们的家。生活是不能轻言放弃的。
十天半个月后,他们又是葳蕤一片。命运之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蒿菜仿佛有无尽的生命力,前面的去了,后面的又来。
任用他们是多么省心的一件事啊,他们取之不尽,他们生生不息。他们好像生来就是为了奉献。
仲春,当他们老得再也不能被采摘的时候,他们的每根躯干才结上了一个小小的花蕾。蒿菜们那个高兴啊,他们就像浩劫之后再次相逢在母校的学子,彼此相拥,唏嘘感叹。
春风中,他们努力展平脸上的褶皱,像年轻人一样开怀大笑,绽放他们最后的金黄。原来,原来他们对生命的全部要求,只是开一朵花,小小的。
望着阳光下那片兴高采烈的雏菊,刹那间,我热泪盈眶。
(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
1.从全文来看,茼蒿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写出三点。
2.分析第一段中黑体词语的作用。
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
3.第十二段黑体词语“小小的”本该用在“花”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花开的声音
余 红
自从母亲来家里后,屋里不大的空间便成了半个废品站,只要是我想扔的东西多半被她收了起来。双胞胎外甥来家里一趟,更是上演了场“小炮儿剧”,家里装饰品基本被这“两只小猴子”扫落在地。几钵盆栽的绿萝、文竹也被他们来了个“天女散花”。
好不容易营造的绿色世界,瞬间便成了垃圾场,真是让我笑咬牙哭无泪。偏这些垃圾母亲还不让我扔掉,说既然是盆景,散了架那也是景。老人家勤俭节约惯了,这个不想扔那个舍不得也是可以理解的。我独住时极简单,赶稿子时三两天也难得打扫一次,更别说美化房间了。这次是看母亲来家里才来了个大变样,只可惜空间有限,再冒出这些个没用的东西,越发拥挤。母亲说,世上没有没用的东西,就看你怎么用。
既然废品出不了门,只能废物利用。首先处理的是那钵文竹。经过“两只小猴子”的对打已缺角断臂,好在那堆泥土还没完全散架。这就好办。一块麻布托底,一根麻绳拦腰打了个蝴蝶结,看着便觉着有了点意思,又把几块破落的瓷片叠插在缺口处。瓷钵外壳本是古色古香的图案,随意一搭,倒使这钵盆景鲜活了起来。
这随手拈来的作品激发了我的兴致。瓷钵没法再用的,便从垃圾袋里找出几个玻璃瓶来取代,待摆上架后立马有股田园风扑面而来。透明的玻璃瓶里种绿植简单又美观,像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空间,这越发让我觉着有了点味道。于是断手跛脚的杯子全被我派上了用场,那些个散落一地的泥土与断枝也各自找到了归宿。就连被敲了两个孔的红酒瓶也没落下,在破损处填上土,种上枝蔓,再挂在木架上便有了北欧风。我还在几钵盆景中加入了人物、小车、秋千等,虽是四处凑拼得来,看着却也分外的生动有趣。
不知不觉,一堆废品已被我处理得差不多。窗外星光闪烁,窗内新奇亮眼,灯光下再看那个漆面剥落的杂物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让我颇有成就感,回头看了看母亲,期望母亲能与我一起分享。
母亲还在埋头修补我那件米色外套。平时外出我都穿上它,可惜练字时衣角被染上了大片墨汁,干洗店也没辙,但是到了母亲手里总有法子。在我心中,母亲无异于一位魔术师。父亲过世早,兄妹几个全靠母亲一人支撑,再艰苦的岁月在她的划算下也没谁饿过肚皮,再简陋的房子经她的手打扮出来也满是温馨。从小我穿的衣服几乎都是姐姐们没法再穿的。但是经过母亲改造后,别致又新颖。标志是每件衣服母亲必会留下她的绝活,绣上一朵小花或小动物。
想着,耳畔传来一阵OO@@的声音,如在天边又在眼前,像丝蚕吐茧又似蟋蟀斗架。聆听了一阵后,才发现声音来自杂物架上的盆栽,那钵文竹竟然开花了,只见绿色的海洋中冒出一朵又一朵白色的小花苞。眨眼之间,翠竹中羞答答的花儿全张开了笑脸。这是我养了两年从没有过的事,这种喜悦真是比中头奖还开心。我笑,母亲也在笑,寂静的房间越发生机盎然。一堆废品竟然被我打造成了一道别样的景观,这不能不让我开心。令我感动的是母亲的笑容,眼角的褶子像朵盛开的,笑声更像个孩子似的。是啊,还有什么比在深冬的夜晚,母女俩在屋里聆听花开的声音更浪漫的呢。
“书屋流光侵月明,墙角竹影舞缤纷。”文竹开花了,春天还会远吗?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月26日)
1.文中第一段写出了母亲和两个外甥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2.双胞胎外甥来家里上演了怎样的一场“小炮儿剧”?
3.文中第三段画线句子的黑体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第五段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5.花开本来是没有声音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花开有声呢?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木刻猴子
林文义
小时候,常常看见祖父在把玩一件小东西:一整块黄杨木雕刻而成的猴子群像。猴子有三只,做出三种截然不同的表情――一只双手掩着耳朵,一只双手遮着眼睛,另一只则显得十分心虚地捂住自己的嘴巴。祖父似乎很钟爱它,常常独自坐在晚霞夕照的院子里,无限怜爱地抚摩着它。
有一次,我把木刻猴子放在膝头上,翻来翻去地看。没什么意思嘛,就是一块木头,刻成三个猴子。表情很逗人,可是没有发条,不像机械、铁皮做成的猴子,只要旋紧发条,它就叮叮咚咚地打鼓敲钹。没什么好玩嘛!我翘着小嘴巴,把木刻猴子还给祖父。
祖父把我抱起来,指着木刻猴子对我说:“阿公跟你说,这三只猴,是你阿祖给阿公的。这三只猴就是跟我们说,非礼勿听、非礼勿看、非礼勿说……唉,你还小,不会懂,就是常常听人讲的‘有耳无嘴’啦。”那时,我六岁,祖父的话,我听不大懂,但“有耳无嘴”这句话,却印在了心里。
隔了一年,祖父死了。沉默寡言的父亲把木刻猴子摆在神案上,不知道是纪念逝去的祖父,还是要提醒些什么。
念高中的时候,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我和母亲发生了争执,我的嘴快,说了一大堆气话。母亲泪眼汪汪的,侧过头去,看着神案上那个木刻猴子,悲愤地说:“看到你阿公留下来的木猴没?你爸爸把它放在神桌上是要你们警惕,不要乱讲话,你阿公以前常常讲‘有耳无嘴’,你难道忘记了?”
时间流水般逝去。有一次,父亲静静地和我说话,我从来不曾看过像他那般谦和、诚恳的父亲。他似乎内心有某些隐痛,却又尽力掩盖:“这个时代,谨言慎行是很重要的,不要放言高论,不要妄加评断,平平安安过一世就可以了。”说着,他从神案上把那三只木刻猴子拿下来,充满深意地说:“你看看这三只猴,不听、不看、不说,这是有道理的,独善其身嘛……”父亲叹了口气。他们那个黯然的年代,沉默成为他们一生的座右铭。
我说:“像这三只木刻猴子,不听、不看、不说,这样一个人,他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独善其身,这是多消极的借口!”
父亲苦笑,淡淡地说:“唉,以后你慢慢会晓得的。”
又是几年过去了,在不断的历练中,我慢慢理解了父亲。我竭力要保持一点点纯真的自我,但我发现,虽不甘愿,自己却也逐渐向世俗妥协,时时处在自我的撕裂中。
父亲离开以后,木刻猴子交到我的手里。这个从曾祖父传给祖父,由祖父传给父亲,再由父亲交到我手上的木刻猴子,我是不是要再交给我的后代,是不是还要告诉他们“有耳无嘴”?我觉得我不能这样,我要他们活得更坦然,更磊落,更像他们自己,不被扭曲,也不去扭曲别人。
点起一把火,我把这个木刻猴子烧成灰烬。
(选自《读者》2015年第6期,有改动)
1.文中的祖父、父亲和“我”对待“木刻猴子”的态度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他们怎样的人生观念?
篇6
历来中考对文章的某一方面进行探究评价是记叙文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探究评价能力,是立足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阅读能力。考题往往要求考生在阅读中,对作品的内容和写法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等。它可以是对文章内容(主题、观点、人物、情感等)进行多元化的解读,进行有创意的表述;也可以立足于文章内容,联系自然、社会生活与自我,就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可以对文章质疑,与作者对话,敢于就文章内容发表自己的疑问、意见或建议。
【典例呈现】
一、(2013・四川乐山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 言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选自《杂文选刊》2013年4月,有删改)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这“沉痛”的背后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2014・四川巴中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桑葚熟了
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桑葚酿造而成。
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偶见街中有叫卖桑葚的村姑,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儿时的梦。心里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队伍中去。
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葚味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
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大家一齐兴奋地扎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去嚼,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葚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就这样,我们一边尽情地采摘,一边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桑林中鸟雀成群,叽叽喳喳,它们也在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受惊吓飞离时,弹起树枝,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入泥土中,立刻留下一个个紫黑的印记,大家只能叹惜一回,继续有说有笑,挑肥拣瘦,边摘边往前走,不一会儿竹篮中已平添了许多桑果。
看着这微微颤动的桑葚,听着那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奇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树结满了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了解馋的机会。放学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三五成群地来到了村边桑田,个个身手敏捷,猴子似的爬上桑树,低矮枝头的桑葚早已寥寥无几,高枝处的桑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找根竹竿去敲打,桑葚娇嫩,落地即惨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了泥土,一时间大家满地找桑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自己吃够了以后,有时也不忘给父母兜带一些回去,虽然没能做到古人那样的“拾葚供亲”――“以异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母亲也每每被我的孝心所感动,那满身的脏相自然也就逃过一劫,不再追究了……
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小孩都已过着衣食无虑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儿时的那副馋样,恐怕也已很少见到桑葚了,都市里没有桑树,也没有人养蚕,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
面对这成片的桑林,我一时思绪万千,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份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
作者认为“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份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实际简要谈谈。
【考点解析】
[思维轨迹]例一的题目是要求考生通过揣摩作者的心情来对文中所描写的主体进行评价。解题时,要紧扣文中的情节以及对该主体的具体描写来分析。探究“我”的“沉痛”之因:“我”烦老太太“拽断”“撕扯”菜帮子,从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充分表现了老太太的挑剔,导致“我”不宽容,以致最后算账时报复性地多要了一毛,而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后“我”又极度懊悔自责。
例二的题目考查点是评价作品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解答此类题型,要针对话题,选取适当的角度,具体阐述,避免空泛,“谈”的内容应从原文生发,要中心明确,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做到合情合理,表述流畅,简洁明了。
[参考答案]一、“我”因故意多算一毛钱让母亲丢脸、难过而自责;“我”对自己当年幼稚不宽容的做法而感到愧疚;“我”因辜负了母亲平时的教育,做事出格,让母亲失望而感到懊悔;“我”因欺骗老太太而伤害了母亲,但又无法弥补而痛苦。
二、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人们整天为食品是不是有添加剂、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担心。其实不是食品本身出了问题,而是人们受利益的驱使,强加给食品一些不安全因素。如果人们能够坚守自己内心的道德与良知,保持生命最初的那份纯真的本性,那么食物保持原有的清纯与天然就不是难事。(言之成理即可。)
【技巧总结】
1.紧扣文章主旨分析写法。因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文章的写法是由写作目的决定的。
2.启示从文中来,依据在文中找。这类开放性试题题干要求比较宽泛,从情节或人物谈启示都可以,只要启示与本文相关就行。作答时,不必面面俱到,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情节或一个人物,既紧扣文本又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3.探究要在“吃透”语段的前提下进行,观点的创新要联系现实,质疑对话要言之有据。
【专项训练】
篇7
一、整体感知类题型的阅读方法
1.指导学生理清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一般来说,每篇记叙文都应具备这六要素,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把这些要素分析清楚,文章内容才显得完整,眉目才清楚。
2.指导学生理清记叙文的顺序(包括顺叙、倒叙和插叙)。倒叙往往出于作者表达的需要,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是为了结构的变化,使叙述有波澜;或是为了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插叙有两种:一是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二是对有关事情的追溯和回忆,叙述完了,仍按原线索继续叙述。
3.指导学生理清记叙文的线索。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为叙述线索,可以有多种,如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见闻为线索,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等。
二、分析综合类题型的阅读方法
1.指导学生分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除了以记叙为主之外,还要运用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描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以及环境进行描写,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说明是记叙的一种补充,它要交代解释记叙文中需要加以说明的部分;议论是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直接发表作者的见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是指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作者难以抑制的感情。
2.指导学生分析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①过渡。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分析:第一,分析过渡的方法和规律。常见的过渡方法有用词语过渡、用句子过渡、用段落过渡。第二,了解过渡的作用。人们常说,写文章要承上启下,这就离不开恰当的过渡。穿针引线,组织成篇,可以说是对过渡重要作用的恰当比喻。②照应。阅读时要注意分析作者的照应技巧,做到四看:一看起段与题目的照应;二看开头与结尾的照应;三看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四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落复叠式照应。③悬念。悬念是写作中为加强表达效果,吸引、感染读者常用的手法之一。④“抑扬”的表现手法。抑扬是使笔底波澜陡起、摇曳生姿的常用手法之一。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可以贯串于作品整体,也可以出现于作品的局部,但作者同样根据目的与手段安排好了轻重、主从、详略,阅读时应指导学生注意把握。⑤衬托。衬托是用一些别的人或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某一人或事物的写作手法。
3.指导学生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应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是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含义。二是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作比较,理解词语的含义。三是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对此,教师要先举例指导分析方法,然后精选题型进行训练。
4.指导学生归纳记叙文的中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从分析标题入手。二是从分析材料入手。三是从分析段首入手。四是从分析篇末入手。五是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入手。六是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三、鉴赏评价类题型的阅读方法
1.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还可以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2.指导学生分析写作技巧。分析记叙文的写作技巧,除了注意体裁的特点之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从文章的取材方面看,选择材料是文章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有的文章,作者善于紧紧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从文章结构布局方面看,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要着眼于全文的整体构思,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分析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从文章的表达方式看,可以研究其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综合表达方式运用得怎样,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以及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怎样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等;从文章的语言运用看,可先看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形象性、鲜明性、生动性,成语典故的运用,句式的变换,修辞方法的运用等。还有语言风格,有的朴实自然,有的清新流畅,有的含蓄蕴藉,有的通俗晓畅,有的幽默辛辣等。
3.指导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求学生了解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文中描写对象是歌颂赞美还是批判讽刺,是喜爱同情还是厌恶憎恨。开放式的联系实际的题目很多,对这类题型,教师必须让学生表达出真实的感受和体会,要表达得自然真挚才有说服力。
当然,无论是哪类题型的记叙文阅读,必须建立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先养成熟读文章的习惯。一般来讲,教师至少要求学生把文章读两遍,做到能熟练复述文章内容为止。而且,无论哪类题型,教师都必须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专题训练,直到学生掌握这类题型的阅读方法为止。
篇8
夏末秋初的时候,突然想吃南瓜藤、菱角菜,合肥是没有的。梦里都见一盘红衰翠减,在桌上温热袅袅。于是突然想回家。挂电话回去,说国庆节放假回家一趟。后来,上班的时候,但凡电话铃响,便知道,那一定是他打来的。嗯,陌生号码。每次,他都说,在外面办事,正好路过邮局,顺便打个电话给你。我问:你为什么不能在家打呢?他答: 在邮局便宜一点。我知道,他并未办事,而是特地大老远跑去邮局的。
离国庆节越来越近的时候,桌上的电话频频响起,相商大事无非如此:你什么时候回来,到底几号……正在忙着事,就烦,口气冲冲地过去:回来的那天回来嘛。放下话筒也后悔,可是,没法挽回。
我终于回去了。连连阴雨,不便出门。在家里翻书柜。最底层的三个大抽屉里,放着十几年来积攒下的样报样刊。由于大半年无人问津,已被白蚁占据了。遂大声喊他,快来快来,帮把这些报纸杂志搬到小院子里,全部卖掉。他问:多少钱一斤才可以卖?我答:报纸五六角,杂志三四角吧。那些十几年的心血堆在小院里,比我高,偶尔几张滑下来,我进进出出,在上面踩来踩去,仿佛那不是自己写的东西。他没有做声,也不知什么时候,捡几张报回来,放在床头柜上,突然问:这篇是你的吧?我顿时不耐烦:什么呀,不是的!他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噤了声,继续低头看报。
曾经,不是这个样子的。他每次自海上回来休假,我一进家门,巨大的恐惧感沿着后脊梁缓缓往上爬,直落到心里沉下来。然后,就是他青筋暴叠地指责。我母亲那几年简直有点歇斯底里,只要他回家,她要做的第一件事,无一例外,义愤填膺将我的所有劣迹历历数给他听。然后,静等我回家……
当我现在回忆的时候,恍若昨日。发现所有的角色都颠倒过来了。如今,他们总是小心翼翼的。清晨五点半便起床,先去赭山锻炼一下,回来路过菜市,买三条黑鱼。一条一条地,让母亲炖汤给我。一次,想吃粉蒸肉,母亲做好。他也吃,夹一块往嘴里送。我阻止:你不能吃的,这么大年纪还吃肉,会得高血脂的。他不好意思地笑。仿佛他是孩子,我成了大人。
那天,我走,他送我到小院外,就站在那里,对我母亲说:你去送吧,帮她拿那个大包。我背了一只包,手里提了一只。没有回头看他,我仿佛不认识他――心里滚过雷霆,默默地,又都平息了。
春节的时候离家,是他帮助收拾的行李。我将包拉开,里面有一大包核桃肉,妹妹买来当零食的,他竟偷偷塞给我。这次回去,他要送我一罐西洋参。临走时还坚持让我带,硬是被拦下来。他似乎失落得很,一腔爱意到底没有落至实处,只说:下了火车给家里打个电话,不要忘记了。
近日,夜里,气温骤降,被冻得瑟瑟发抖,也就醒了。躺在无边的黑夜里,想起一个女子说的话:温暖我们一生的,不是爱情,而是棉花。父母双亲,也是棉花,牵牵绊绊拉拉扯扯地,共我们一生。
(选自《散文》2006年3期,作者:钱红莉)
1.为什么作者通篇用“他”来代替自己的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噤了声,继续低头看报。”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记叙了父亲的哪些事?请分点概述。并说明记叙这些事的作用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赏析文章最后一句话:“父母双亲,也是棉花,牵牵绊绊拉拉扯扯地,共我们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回到草中间
我喜爱那些朴素的东西:泥土,野草,任何一种庄稼,原汁原味的民歌,乡戏,简陋的农具,草帽,纯棉织物……
头顶着高粱花子走进都市,我用三十多年的光阴,兑得了一点虚名和一口饱饭。按说,我应该感谢城市。然而说不清为什么,我还是改不了“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草根性。2005年6月29日下午,因为于邦的《草回到草中间》,又萌发了我回乡的念头。
草回到草中间
回到有名字和叫不出名字的草中间
回到可以做药
可以喂牛当柴烧的草中间
回到被人保护
又遭人铲除的草中间
草一年只活一次
草永远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的心怦然一动,又怦然一动,某种莫名的不安与惶恐,促使我毅然撂下手里正做的事情,立刻踏上去往故乡的路。
其实故乡很平和。午后的老屋里,尽管闷热得像蒸笼,但八十岁的母亲依然平静地坐在洒过水的地面上打盹,手里的蒲扇有一搭无一搭地摇着;一只皮毛油亮的黑猫见了我,伸了伸慵懒的腰身,算是尽了礼数。我没有也不忍心惊扰她,轻轻地进屋又悄悄地出门,在离家不远的山坡上找到了正在松树下歇晌的父亲。与两年前相比,他又老去了许多。父亲见了我,枯瘦的脸上没有出现我想象的那份激动和兴奋,只是机械地用手拍拍地面,让我坐在他的身边。当我的屁股刚刚接触到地面,压在下面的枯草便梗断叶碎,一片狼藉。
父亲是个惜语如金的人,我紧挨着他坐着,像两块沉默万古的石头,各自闷头吸烟。偶尔,父亲小声嘟哝一句:天旱得太久,连草都渴死了,烟头别乱丢。由于长期缺少雨水,耐旱的松树枝头只剩下一些稀疏的叶子,投在地面上的影子斑斑驳驳,像是一块被谁丢弃的千疮百孔的破布。我担心年事已高的父亲待在酷热的野地会发生意外,便催促其赶紧回家,可是老人却没有马上离开的意思,他凝重的目光一直向着东南方向眺望。我知道,父亲是在苦苦等待和盼望着一场透雨呢!
然而,父亲盼望的那场雨还没有来到,人却突然病倒在山坡上。当我手忙脚乱地把他送往医院时,发现老人的身上沾着许多细碎的草屑。离开小山村时,已经失语的父亲吃力地指着一块草地,语焉不详地想表达一种埋藏很久的心愿。那意思是无论结果怎么样,他都要回到这块他生活了八十多年的土地上来,与这儿的草木为伴。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第一次发现一生刚强的父亲也会落泪。那泪是浑浊的,悲凉的,它缓缓地从老人深陷的眼窝里渗出来,在眼角集聚成硕大的一颗,然后无声地掉进草丛里。
也许是苍天有意,就在父亲住进县医院的当天夜里,一场暌违已久的大暴雨从东南方向匆匆赶来,雨面覆盖了整个皖东地区。半夜醒来的父亲似乎感觉到天气的变化,几番示意我扶他下床到窗前看雨,被我婉拒后虽然心情有些沮丧,但在哗哗雨声的抚慰下,他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父亲这一病就是半月之久,那雨也好像赎罪似的,下下停停,停停下下,绵延了十几天。此时躺在病榻上的父亲,与我谈论最多的话题还是他地里的庄稼。
出院那天,父亲显得有些激动,天没亮他就悄悄下床,一只手扶着墙壁,一只手拄着拐杖,在长长的走廊里艰难地练习走路。我提醒他走慢点,父亲显然对自己病后康复的速度不太满意,叹息说,日子比他走得快,地里的草长得更快。看不见那些庄稼,还有那些和庄稼争长的野草,他心里就憋得慌。他说,草能治病,只要人往庄稼地里一蹲,手里一把一把地扯着叫得出名和叫不出名的杂草,草汁染绿了双手,什么病都会好起来的。这话我信。父亲以一棵草的方式活在草中间,欲望少少,所得亦少少,可他从没生灾害病。这是不是草对他生命的一种回报呢?这一点,我不如父亲。我常常不满于自己的境遇,总想站得比别人更高、名头更大、得到的更多些,因而我的困惑、苦痛和失望也就自然更多些。
我痴痴地望着重新回到草中间的父亲,心中怦然一动,又怦然一动。我想,等到那一天到来之时,我会对最后为自己送行的那个人说,让我回到这块土地的草中间,挤挤身子,安息下来。
能够成为一棵草是幸福的。
(选自《散文》2005年第11期,作者:许俊文,有删节。)
1.第5段“父亲落泪”这一情节属于什么描写?作用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能够成为一棵草是幸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于邦的诗《草回到草中间》,在作者的内心深处引起了强烈的同感和共鸣。这首诗使作者预感到父亲可能会病倒,所以立刻踏上去往故乡的路。
B.“我紧挨着他坐着,像两块沉默万古的石头”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我和父亲都是惜语如金的人。
C.父亲苦苦等待和盼望着的一场透雨在自己生病住进县医院的当天匆匆赶来,这场雨抚慰了焦虑不安的父亲,使他安详入睡。
D.父亲说,草能治病,只要扯几把野草,什么病都会好起来的。作者说:“这话我信。”这表明作者对父亲的崇拜有点近乎盲从了。
E.本文语言清新朴实,明白如话,体现出一种质朴无华的文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过着俭朴生活父亲的深沉的爱。
附参考答案:
一、1.因为父亲在“我”小时候经常打骂“我”,“我”对他充满着巨大的恐惧,一直到现在,“我”对父亲的感情都十分复杂,既有怨恨,又有宽恕。“他”属于第三人称代词,用这个词能较好地表达作者的这种感情。
2.①“我”对父亲横加指责,说明“我”还不能完全理解父亲对“我”的爱。
②用这句话说明,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大人是可以随意打骂孩子的,为下文“我”年少时受父亲的责打作铺垫。
3.①到邮局打电话;②整理样报样刊;③让母亲炖汤;④整理行李。
这些事情反映出父亲对“我”的思念,对自己以前行为的忏悔,希望为“我”多做一些事来求得“我”的谅解。
4.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母比作能够给人温暖的棉花,在我们寒冷时是父母为我们送上温暖,父母的爱将陪伴我们一生,此时“我”已经理解了父母博大深沉的爱。
二、1.属于细节描写。作用有二:一是使父亲的形象更加丰满,有血有肉;二是形象地表现父亲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对自己年事已高日渐衰老的无奈和伤感。
2.这里的“草”具有象征意义,是指像父亲似的欲望少少,所得亦少少的一种生活状态。作者虽然在城市取得一些名声,生存下来了,但他喜爱朴素事物的审美倾向使他厌恶城市的喧闹和浮华。“成为一棵草”是指拥有“欲望少少”的心态,这样就少了许多困惑、苦痛和失望,也就充满了幸福。
3.父亲八十多岁,苍老枯瘦,一生刚强,热爱劳动,惜语如金。父亲普通平凡,欲望少少,所得亦少少,但却从不抱怨。
篇9
一、指出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
如2012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试题:
联系全文品读语句:“当路人不顾这一切时,我很焦急。很想说‘喂,看哪!’”“这一切”指的是_________。(请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经常考的代词有“它”“此”“其”“这”“那”等,要找到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需要使用“寻读法”,一般要在前文中找寻该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如上例,该句前一段的内容(似乎一下子静了一阵,太阳就这样下来了;红得很温和,柔软得像泡过水,让我无端想起少女的红唇和母亲的。有时候有如带的云霞绕在它的腰际,有时候是罗伞般的黄桷树成了它的托盘。农舍顶上如缕的炊烟飘进去,化掉了;竹林在风中摇曳,有时也摇进去了)就是“这一切”指代的内容,找到内容,再按题目要求用概括性语句(家园落日时刻的美妙景色)回答即可。
二、解释人物描写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如2012年重庆市中考试题:
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首先要解释该词的词典义。如上例,品析“黯淡”的含义,就应先解释“黯淡”一词在词典中的意思――“阴暗”。接着结合语境解释该词的意思。“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一句中,“黯淡”指女孩的神色无精打采,情绪低落。如果这个句子是人物描写句,还应进一步分析这个词刻画了人物什么性格,或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情感、心理等。“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是一个外貌描写句,结合语境(“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可知,“黯淡”一词流露出女孩的一种悲观心理。
三、解释文中比喻性词句的喻义
如2012年四川成都市中考试题: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请你结合文章第⑨段和第⑩段的内容说说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6分)
答题时,首先要锁定关键的比喻性词语。如上例,“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是个比喻句,句中最关键的比喻性词语是“路”和“一个人走”。
接着,再次阅读选文中与题目相关的目标区域,结合语境探究比喻性词语的本体。如阅读题目指定的第⑨段和第⑩段,不难发现“路”指的是“人生之路”,“一个人走”是指“独自面对”。
最后,结合该题的分值分条拟写答案。如上例的分值是6分,根据经验应该有三个得分点,所以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拟写答案:①任何亲人只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片段;②生命中的有些成长经历是我们必须独自面对的;③生活中种种失去是一种必然,所以应该勇敢面对这些失去的痛楚。
四、解说人物描写旬的含义
如2012年湖北黄石市中考试题:
作者在描写人物时非常注重描写人物的眼睛,阅读文中画线句子“看不到那双眼,那眼睛一定很美、很清澈……”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题时,要通过分析该句所描写的语言、行动、神态、外貌、心理等,揣摩人物的情感,即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首先,确定描写类型。如上例“那眼睛一定很美、很清澈”,是通过想象对眼睛进行的描写,可以称之为外貌描写。
篇10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一段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
对文章的结构层次进行分析梳理,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中考语文阅读命题的重要考点之一,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在阅读中只有达到本能力的要求,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才能真正理解文章。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对作者行文思路的考查主要有如下内容:分析结构(划分层次)、编写提纲、填充图表以显示文章思路、指出线索、分析特殊段落(主要指起总起、收束、过渡作用的段落)的作用、伏笔与照应等。
文体不同,文章思路是有所区别的。记叙文的思路是指内容呈现和情感表达的线索,如事情发展线索、人物活动线索、情感演变线索等。要想准确地把握记叙文的线索,先要“吃”透原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再分析各个材料之间的关系,弄清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
归纳整理结构、理清文章思路除从文体特点考虑外,还可以从形式、内容等角度入手。
从形式方面分析,可从以下四个角度考虑:1.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关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关键词语主要有下面几类:表指代性的词语,如“此”、“这”、“即”等;表示语法关系的关联词语,如“相反”、“与此不同”表语意转换,“更加”、“而且”表示递进,“一方面”、“另一方面”表示并列,“首先”、“其次”等表示承接,“因此”、“总之”、“由此看来”表示因果等。2.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结构规律。如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说明文常采用总分总式或并列式结构来说明问题。3.分析段内表达方式。有的语段语言表达方式较单一;有的兼用多种表达方式,对这种语段,可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4.要抓住语句间的组合关系。文章是由段落层次组合而成的,其内容是根据语段的大意来组合的,各语段间、层次间,不管怎样排列,它所表达的内容都是要围绕中心的,各个语句间都有一定的语脉,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把握住这种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从内容方面分析,一种方法是根据句意归类。一个语段由许多句子组成,准确把握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将各个句子分别归于几个意义点中,根据句子连接的紧密程度,从意义疏松处断开。另一种方法是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如抓中心句或提挈句,这些句子在语段中起着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楚某层次开头、结尾的界限。
【典例解析】
卖豆浆的孩子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每天早晨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声音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
⑤看着面前这个孩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⑥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是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⑦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⑧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合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选自《少年大世界》,有删改)
根据“我”对孩子卖豆浆行为的情感态度变化,理清文章思路,完成填空。
A 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B 我希望这是他将来的一笔财富
(选自2012年阜新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
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来了一位卖豆浆的小男孩。“我”见他卖起豆浆来动作十分娴熟,而且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从不间断,不禁对他有些好奇。于是,“我”便去与他交流,从中得知,原来他并不是短短地代替父母,而是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再看看其他同龄人的生活,真是有天壤之别。顿时,“我”对小男孩不禁有些怜悯之心。现在大多数孩子过的都是饭来张口的日子,这篇文章对那些生活过于安逸的孩子或许会有所启示吧!
文章后的这道试题是一道思路把握题,试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文章思路的把握情况。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我”对孩子卖豆浆行为的情感态度变化,理清文章思路,完成填空。答题时,要仔细阅读全文,找出“我” 对孩子卖豆浆行为的情感态度变化,进而理清文章思路,在方框内填上相应的语句。
参考答案:A.我以为父母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B.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模拟演练】
中国地图
高鹏程
去乡下拜年。几乎每家堂屋里都挂着一张中国地图。大舅家有。二奶奶家有。还有小姑、小姨家……
这些地图,有些是新贴上去不久,有些看起来有好几年了。但是和烟熏火燎几十年的土坯墙相比,依旧有些突兀。几乎是昏暗的土坯墙上唯一鲜亮的事物。
“究竟是怎么回事?”终于,在外婆家,我忍不住问起呆立在地图边的三舅。三舅没说什么,用手指了指,让我自己看。
地图上,沿着平峰镇的山村土路,一些用铅笔画的歪歪扭扭的曲线,慢慢延伸到了四面八方:山西、浙江、上海、新疆、广东……最后,又圈住了一些更小的地名。
看着看着,我忽然明白了,这些地图上连着的地名,都是我的表兄妹们外出谋生和打工的地方——
在山西沁水挖煤的是大表兄,远嫁新疆的是二表妹,云南昭通圈着的是三表弟媳妇的老家,如今,他们两人又双双在浙江西塘打工……
看着看着,我的心里猛地一酸。有一个圈圈,居然圈着我谋生的浙江象山。我的这些穷亲戚们,大字不识几个,老家粗糙的方言,也不适合他们表达什么细腻的感情。他们只是把对每一个亲人的牵挂,用一根瓜蔓一样的铅笔线,牢牢地系在地图上。
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慢慢模糊起来。我不识字的三舅,年迈的三舅,我的胸怀祖国的三舅,像一个将军指挥着自己的士兵南征北战、东奔西走——不,他其实更像一只衰老的蜘蛛,抚摸着自己用蛛网围成的疆域。
看着看着,我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在广东某地,有几个涂得最黑最重的黑圈——这是他最小的女儿,辗转打工的地方——因为讨不到工钱,她已有三年多没有回家了……
我没有去更多的人家。但我知道,我的判断不会有什么差错。因为早就听说了,宁夏西吉,这个拥有47万人口的贫困大县,每年外出打工的约有12万人。
当地的新民谣这样说:家家屋里老两口,门前拴个大黑狗。十户人家九户空,墙上一张大地图。
那张中国地图,就算没挂在墙上,也挂在几乎每一个老人的心里。
(选自《散文》2011年第9期)
[阅读与思考]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的线索。
2.第二段中加点的“唯一”能否删去?说说理由。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画线句中所读到的情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