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23 17:2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对新教材特点的分析和反思
历史新教材采用“模块”来安排历史教学的知识体系,突出特点有以下三点:一是在知识处理上更加灵活。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教学系统,时间压缩为半个学期,内容相对独立、完整,便于调控和整合。二是知识的专题性和包容性突出,必修课25个专题,主题突出;贯通古今,融汇中外,涵盖性强。三是知识的选择性和个性化明显,选修课6个专题在激发兴趣,拓宽视野方面独具匠心,有利于学习的个性化,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历史学习的多种选择。
新课程历史知识深挖形成专题,围绕专题组织史实,围绕专题形成知识结构,依托专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形成认识判断,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思辨性加强,因为通过各方面教学任务的分解,最终完成某一项综合性的教学任务。但是,那时着眼于教师的“教”,研究的是知识如何落实;现在;着眼于学生的“学”,研究的是知识如何在启智方面发挥最大的效益,知识是怎样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素质的。再具体点说。按照旧的教学观念组织教学。教师会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分析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得出结论和认识。按照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会让学生就宗法制和分封制自主提出问题,在筛选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在解决旧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学生带着新问题离开课堂,为他可能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切入点。总之,反思模块化教学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认识层次。
二、对教学现状的反思,发现问题
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否则可能成为我们新课程实践中新的难题。首先是关于专题授课的问题,在专题模块和问题中心的内容体系下,专题和问题的选择就变得尤为关键。然而专题的选择与设置都不可回避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相关知识的储备量度,也就是说学生是否在学习某一专题时已有了相当的知识基础。新课程一开始就采用专题教学,而现行高中教学只是在高三总复习时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因此新课程教学中不少内容老师必须要做大量的知识铺垫,学生也是如此。另外一点,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古今中外的历史混编为若干专题是符合了综合史观的趋势,但是从另一层面而言,又割裂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这种相类似的遗漏对历史的连贯性会造成伤害,也影响到教学中过渡的流畅性和学生的理解。第三,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问题在新课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憾,《课程标准》虽有较强的指导教学作用,但标准宜宽松,不可绝对化。这样老师可以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自主地开展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程序,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个体知,情,意多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凭借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去感受,通过自己的摸索去发现,教师将问题提出后,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的探究的时空,让他们有更体验,感悟,实践的机会。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力,想像力和创造意识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实践证明,其效果是相当可观的。
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激活思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新课程为师生之间的交流预设了广阔的空间,所以,在新课程课堂上的角色,也应该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
唯有平等,才能调动起学生交流的积极性,才有利于交流的流畅,使课堂成为交流的“沙龙”,从而使新课程的三个维度得到整合。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对学生作出“对”或“错”,“能”与“不能”的结论。那样,就会远离新课程,回到“一言堂”的老路上去,我是放下架子,放下心,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去讨论,去争辩,在张扬个性的同时探究未知世界。
四、教学反思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
篇2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采取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分析
1.实行教学反思是实践课改的要求
在社会进步的影响下,高中历史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只有采取改革措施才不会被社会淘汰,跟上社会的发展脚步,进行教学改革才可保证培养出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而实行教学反思则是进行课改的要求,在高中历史的改革期间,会出现许多在过去的教学中未见过的问题,而此类问题将会导致传统教学和创新之间出现矛盾,基于客观环境下,教师只能通过采取教学反思,才可从中挖掘最合适的发展途径。
2.实行教学反思是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需要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进行有目的的行为时所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例如课堂情境知识。在教学期间,此类知识足以支撑教师快速的解决教学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在预测之外的教学情境,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性。然而,实践性知识是需要教师通过长期教学而累积到的知识,无法由他人给予。
3.实行教学反思是新课改的要求
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波纳斯)认为,教师成长等于反思加经验。此处带出了两个概念,一是经验型教师,二是专家型教师,新课改中要求,高中历史的教师应当属于专家型教师。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朱永新)认为,一名教师贵在用心从事了多少年教育工作,而不是仅仅从事教育工作。这句话中强调了教师的用心,教师在用心教育中不断成长,慢慢从一名教书匠转变为一个专家型教师,其中用心即是反思。
二、新课标下对高中历史科目进行教学反思的对策分析
1.构建自我反思制度
自我反思制度是指教师为自我约束以及自我成长所构建的制度,通过不断完善该反思制度,可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在日常教学中应用,从而促进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提高。自我反思制度具体实施的几点措施:①教师与教师间的互评。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时,可借助于其他教师对自己的评价,通过邀请其他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旁听,使其可根据教学活动客观评价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优势与劣势,从而达到找出不足、弥补不足的目的,促进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②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后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客观与全面的评价,是确保教学反思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对自我评价能力进行加强;③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属于最直接的感受着,可以这么说,学生是在教学活动中最有资格去评价教师的人,因此,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制约,邀请学生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与建议,从而清楚认识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通过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教学内容属于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是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的几点方法:①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转变为问题提出;②适当掌握好教学内容中的深度、广度,对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与知识面适当调整。但是在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以及广度时,需有一个度,以确保教学内容适用于高中生;③对历史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使教学内容实现结构化,引导学生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出完整的教材知识体系,使教学内容实现条理化。
3.积极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
每一位教师经过长期的教育工作,均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不同导致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会有所差异,也就是高中历史教师若想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则必须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反思,通过反思才可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使其更适合如今的高中生,反思教学方法的具体方法:①对教学工具合理利用。近几年,许多高中历史科目的教师为了满足新课标下对于历史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盲目应用多媒体技术,未能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现状,导致通过多媒体教学后,不仅未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使学生对历史课程产生厌烦感。因此,在高中历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选择教学工具时要谨慎,考虑到采用该教学工具是否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并考虑到学生是否能接受此种教学方法,或是在应用该教学工具时,可试用一节课,观察效果,以免影响教学质量。②注意营造教学气氛。无论是哪一门科目,教学气氛均会对该门科目的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期间,应重视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除了需要注重教学初期对历史科目的引入教学,还在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从而带动课堂气氛活跃。若历史课堂一直处于沉闷与冗长的状态,将会不利于学生投入学习中。因此,在教学期间,高中历史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沟通的机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目标。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现场;反思性学习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如是陈述学科目标: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等。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关注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育,无疑将大大有益于这些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借鉴批判性思维方法,立足课堂,对高中生历史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育策略作一初探。
一、培养探究意识,在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钻研中奠定反思性学习之基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倡导主动参与式历史学习。这也是课标的教学建议:“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搭建必要的“脚手架”,激励学生主动探究。
二、指导批判性阅读,鼓励学生审慎对待与鉴别史料,以挖掘反思性学习内涵
课标要求学生“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赋予他们挑战权威、质疑教材的品质,养成视野开阔、思想解放、善于思考的良好素养,而不致受现成结论的束缚,成为碎片式信息的俘获者,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引导学生转变阅读思考方式。
比如,学习必修一《的崛起》时,由于学生都很熟悉“”这个内容,因此教师就不用赘述,可给学生呈现以下两段史料。
材料一 1919年8月《青岛潮》:“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
材料二 亲历的杨振声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
提问:为什么当时的新闻媒体和事件的当事人对“火烧赵家楼”这一事件会有不同的描述?同一事件呈现不同观点时该信什么?凭据又是什么?真实情况怎样?我以往的认知存在什么问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上述问题促使学生思考。经过积极思维,学生审视自己过往的认知且意识到:不应全盘接受现成的所有信息,信息有真有假。每个人的观点都基于一定的阶级立场、文化背景和情绪色彩;面对庞杂的信息(包括报纸杂志和教材等的结论),要审慎地对待,学会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流中分析、判断和鉴别,要对观点的信息源进行考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可“淘得智识之金”。
三、补充材料、问题引领,让学生在多视角观察中拓展反思性学习外延
高中历史反思性学习要求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补充史料、精心设置梯度问题等方式鼓励学生发现自己认知过程中的缺陷,从而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辩证思维。
比如,在讲必修二《开辟新航路》一课时,教师区分传统航路与新航路的概念后抛出问题:“既然已有传统航路,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学生经过分析得出结论:“传统商路受阻,奥斯曼土耳其在东地中海对过往商人课以重税,造成商业危机。”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呢?学生能够联系到当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提高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立足时代特征,分析经济因素、宗教动力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对新航路开辟的作用。教师设问:为什么你们没考虑周全呢?这样,经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反思,学生最终得出结论:历史事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下发生的,而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各种历史因素形成的一种合力,因此一定阶段历史事件的发生带有必然性。
在分析背景的基础上,教师再提问:历史的发展有一定规律,历史总是按照应然方向发展。这种想法正确吗?然后出示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 如果考虑到葡萄牙……所做的开创性工作,第一个伟大发现即美洲大陆的发现乃在西班牙的赞助下取得,似乎是自相矛盾的。而似乎更自相矛盾的是,取得这一成果的原因竟在于,葡萄牙人在地理知识方面比西班牙人更先进,并正确地估计出哥伦布的计算结果是错的……
哥伦布的估计根据几个来源:(1)根据马可・波罗对亚洲东西宽度的估计(一个过高的估计)。(2)根据马可・波罗关于日本距亚洲大陆有1500英里的报告(一个极高的估计)。(3)根据托勒密对地球周长的估计(一个过低的估计),推断出分隔欧洲和日本的海洋宽度不到3 000英里……世界历史的最大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还相信他已抵达亚洲。
材料二 历史的偶然性,使得历史有时好像密闭容器里的粒子,胡乱撞一气,谁碰上了谁都没准,但其实并不尽然,历史虽然未必像某些历史学家讲的那样,必然有规律可循,但一些大的方向还是有的。
学生研读材料一时或许会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有时并非完全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思维逻辑。一些非设计性的或者非典型性的“小事件”虽属偶然却“歪打正着”,实质性地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这种现象及其后果不容忽视。在这一认识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材料二,在调查、分析、辩论的基础上逐渐理解事件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最终达成合理共识。
篇4
一、反思新课程教学的理念
理念其实就是做事的理论,而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既然旧的理念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了,继续采用只能阻碍我们的进步。虽然采用了新课程,已有的一些观念(知识)是深深地植根于他的经验、习惯、先例、意见或者仅仅是印象之中,如果仍然用旧的教学理念教与学,所做的工作恐怕只是穿新鞋,走老路,效果不佳。因此,首先我们就得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理念,是首先必须反思的一个重要内容,以达到不断丰富和完善。例如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过多地关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弱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往往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甚至是“秀”场。而我们的学生却“冷眼旁观”,成为一个脱离课堂教学的观众。甚至有的时候教师讲得汗流浃背,而学生却呼呼大睡。由于学生掌握不了应该掌握的知识,于是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练习与作业就成为教师出成绩的唯一手段。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得到体现,使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疲于应付,当然也就难以达成在身心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反思教学中的备课环节
备课环节称之为教学设计,对一节课或者一单元课怎样上我们往往会进行一个计划,这个计划的制定过程就是应该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不能凭着以前的经验和技能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我们应该反思在上一节课或在更早的时候,我的课堂里发生了什么教学事件?这与什么问题相关?这个问题我以前见过或听说过吗?别人曾经遇到并解决过类似的问题吗?别人是怎样解决的?我能否借鉴别人的想法或做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否涉及到某些“教学理论”问题?比如,历史教学中不断有人提出要教给学生“知识结构”而不是零碎的“知识点”。我的备课是否隐含了某种“知识结构”呢?我怎样使我的教学保持某种“结构”?根据这样的教学反思我们在考虑本课或者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尽可能地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如此循环往复备课才会有的放矢,教师的专业水平才会提高。
三、反思课堂的教学策略
最完美的教学设计必须在有效的教学策略中才能体现,我们急需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反思,并加以改进和实践。例如我们常见的公开课。我们往往进行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彩、形象生动。课堂热热闹闹,现在的公开课离开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成了一堂低品位的课。在时尚、热闹的背后,教师、学生跟着电脑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走,实际上和跟着教师设计的问题一步一步走有何区别?教师只是把自己的“满堂灌”交给了电脑,而自己则退到了幕后。看似学生学得相当主动,其实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操纵。对于这些见怪不怪的现象,是否值得我们的反思?我们将如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何既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又能不为之所困,更不能成为它们的“奴隶”。反思我们是否要增进课件的交互性,使课件能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意调度。只有这样充分地反思,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进而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四、反思教学评价
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模式
一、反思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成绩,教师只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死记硬背,有些学生在背诵的时候甚至不知道这些内容的意义,只是机械性地背诵。这样的教学对于一些正处于叛逆期的高中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但没有兴趣学习,甚至出现叛逆心理而破罐子破摔。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反思性教学方法势在必行。例如,在学习“新航路的开辟”这个历史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历史事实的教学模式,通过维生素C的形成过程来类比讲述新航路的开辟,了解哥伦布发现航路的整个历程。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师可以将瓦特探究蒸汽机这个艰辛的过程为起点,以此着手开展历史教学。讲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法拉第的故事,通过这样讲述历史故事,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还能够将历史变得简单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
二、反思教学内容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一般大致包括时间、事件、最后的结果和产生的影响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固定模式,认为历史都是比较死板的,就像流水账一样去死记硬背,只要将这些重点内容记清楚了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枯燥无味,教师应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学习“从第一世界到第三世界”,教师应该将历史内容进行细化,将当今世界的整个格局让学生了解,从资本主义社会一步一步分析到社会主义社会,了解不同政治思想管理下的国家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提高教学效率。
三、反思教学评价机制
在历史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摆脱仅限于文字表述的教学思想观念。当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不应该只是针对学生的期末成绩进行教学评价,这样过于片面,教师应该健全教学评价机制,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历史学习的自主性等情况纳入教学评价范围内,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总而言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自主性和探究性,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反思
新课改在甘肃已全面展开,原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范围和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通过本人一学期以来的教学实践,现就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实施策略谈一下我的认识。
第一、问题。
1、初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和知识的衔接问题。
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由于中考不考或只考政、史、生合卷,课时安排少,又缺乏专业教师,往往是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代课或兼课,完全没有正规的教学、学习和训练环节。这就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因此学生初中基础薄弱已成为高中新课程推行的一大障碍,而高中课时紧任务重,新课程不得不负重前行,成为新课改推行的最大阻力。
2、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有三: (1)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和对历史的借鉴); (2)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 (3)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如此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呢?确实是个难题。
3、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问题。
因为新课程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所以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和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问题,都很难把握。而知识的系统性不强,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并培养能力就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补充,课时就显得严重不足。
4、课时的安排和教学的深度、难度问题。
目前高一历史课程开设情况是每周两节课,高一上学期修完历史必修模块一。如要完整修完该模块每章节知识,至少要18个教学周。在升学压力下,在语、数、英等各科大量作业的重压下,在对历史学习不重视的情况下,学生极少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来学习历史。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的深度和难度确实很难把握。
5、高考方案问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常说高考从高一抓起。课程的难度、讲解的深度以及上课的具体过程受高考方式的影响极大,但目前高考方案及其细节不明,如何把握?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第二、实施策略。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但是,目前历史教育仍存在着大量的“满堂灌”或“变相满堂灌”现象,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领课堂。教师只是为让学生听懂而“教”,学生更是在拼命为听懂教师的教而“学”,我们要及时地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变“教”为“导”,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导演者,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历史有可学性。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引发学生探求创新的欲望,精心铺设台阶,把学生引入“设境——探究——分析——发现——解决”的主动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当然还有发现法、演示法、分组法等教学方法。教师如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教学方法,确实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但是如果运用不得法,就会适得其反。如有的教师为了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把自主学习变成了学生的自由学习;把合作学习变成了学生的合伙学习;任凭学生在课堂上热烈地讨论,自己则在旁边当看客,还冠以分组式教学、合作学习、民主教学之名。实际上,活跃课堂气氛并不是单纯地放松对秩序的控制,更重要的是放松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束缚和羁绊,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教师应注重启发、诱导和点拨,在设问回答和互动交流中,善于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并及时进行激发和正确的引导,以饱满的激情和学生一起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用既定的模式和一成不变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观点和见解,更不能对其进行扼杀和禁锢,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追求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和发挥。
2、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理念。
新课程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唱独角戏,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察言观色,因势利导。在备课时,要心中有数。准备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检查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得到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也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合理的巧用、妙用,能使课堂教学艺术更加多彩,有画龙点睛、回味无穷之作用,让学生淡化紧张疲劳,在愉快、欢笑中接受历史的熏陶。
3、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面对新课程,历史教师要以“博”、“精”作为自己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历史教学改革和当今新形势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否则是不可能教好该学科课程的。为了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对本学科的更深刻、更广泛的认识,教师还应对本学科的发展史及其发展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地理学和文学。二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涉及内容极广,跨度极大的学科。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而应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在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同时继续挖掘和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交互渗透和互相补充。
篇7
关键词:音乐鉴赏教学 冗余度 心理结构 向学性
音乐鉴赏是当下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必修模块,是高中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渠道。”①然而当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无论是在促进学生音乐素养提升,还是在传承优秀音乐文化方面均显得作用有限。虽然近年来通过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长久以来“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窘境;但对音乐课“审美教育”中“美”的感悟仍旧处在一个“教师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依然没能从心灵深处产生足够的情感共鸣,并生成融于生命的对“真、善、美”更高追求的向心力,对于高中音乐鉴赏的课程目标来说可谓遗憾万分。产生这样现状的原因有许多,其中包括鉴赏内容的适配性、方法的针对性、理念的科学性等都有不少可以商榷和改进的地方。本文因篇幅所限,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思考当下音乐鉴赏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足,供同行参考。
一、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内容―正视“冗余度”
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包括: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过程开展、教学目标达成。其中“教学内容选择”是三个环节中最基础的首要环节,它不仅决定了学科教学的属性特征,同时也是学生在该领域学习成长的主要载体,所以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兴趣、是否顺应学生认知规律是保证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达成高效成果的重要前提。但反观现行的高中鉴赏教材内容,学生感兴趣的确实不多,这使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那么,学生为什么会对教材编写者们精心挑选的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音乐作品缺乏学习积极性呢?
首先,从心理接受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既不陌生又不太熟悉的乐曲。美国加州大学音乐心理学家西蒙顿在有关音乐反应的研究中,通过测量的多维变量分析得出了音乐主题的知名度是旋律新颖度的一个“倒U”形函数的观点,“即在某一段时间内最有知名度的旋律是最新颖的,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具有中等新颖度的旋律才是最为人们喜爱的心理特征。”②同时,实验美学方法的研究也证实:人们在表现熟悉与喜爱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函数的特性(见下图)。③此研究成果正好解释了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学生总是喜欢大街小巷到处播放的流行歌曲,但同时这种兴趣度又会在商业化过程中因反复聆听而很快丧失的现象。
其次,美国著名音乐美学家、文化史学家伦纳德・迈尔运用信息理论对音乐欣赏心理进行分析,得出如下观点:“一定的冗余度是人们接受音乐信息的条件。冗余度即对音乐作品的熟悉程度。一定的冗余度表现为听者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并因此对音乐的进行产生期待和兴趣。”④迈尔指出当人们有了对音乐的这种期待或兴趣,才能在欣赏的过程中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去接收音乐信息,从而来满足自己的这种期待情绪以达到心理平衡。相反,如果人们对所接触的音乐毫无冗余度或冗余度过高则说明他们对该音乐作品毫无兴趣,心理无所期待,故而就会导致其对该音乐信息不予接收。
结合以上两点,再联系当前教材内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音乐课上的许多时间,尽管教师费尽心机进行启发诱导也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学习成效。究其原因,便是教材上的内容更多的是从音乐文化的本体范畴编写的,而很少考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体需求。例如,音乐作品中器乐、声乐作品的介绍;古代、近代、现代音乐的介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外国民间音乐的赏析;艺术音乐和传统音乐的认识;不同题材、体裁、形式作品的体验;基础演唱演奏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等等。从前面的认知心理角度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内容由于脱离学生生活,学生普遍对它们过于陌生而缺少最基本的冗余度,所以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求知心理期待,课堂教学的无趣和低效也就很难避免了。这一心理研究成果既打破了传统认识中“越是陌生的内容越是要教”的观点,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启示了要解决基础音乐教育中“高负低效”的困惑不能仅从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去寻找出路,而应该将思考的视野扩大至借助家庭、社会的音乐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进行教学内容的革新等范域。换言之,假如音乐教育忽略学生的主体性需求、脱离学生生活经验、违背学生的客观认知规律,仅从音乐本体艺术的角度去展开,则很难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美感原理―认识“心理平衡”
以审美为核心是传统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行动宗旨,但我们却很少思考学生生命内部如何“感悟美”和“表现美”?如何才能更好地达到“审美”的目标?如何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生成“求真、向善、尽美”的精神原动力?当前的音乐教育总是习惯性地认为让学生体验历史价值丰厚的、思想境界深刻的、社会价值高尚的、创作技法经典的艺术音乐作品便是“审美教育”,但事实上这样的教育往往事与愿违。例如,在现实音乐教育中我们的学生并没有因为课堂教学而去热爱那些艺术的或民族民间的音乐内容,充其量只是知道了一些外在的知识或技能。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美感”既不是简单依靠说教推理就能传承、接受的理论知识,也不是被动参与便能生成的内在尚美精神。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去看:“艺术品的巨大吸引力并非在于其美的效果,而在于其释放了人的本能需求,满足了被压抑的欲望,消解了因压抑这些欲望而造成的紧张情绪后得到的心理平衡。人们经验中那种由艺术品的形式引起的愉悦仅仅是进入深层愉悦的诱饵。”⑤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可以看到真正的审美教育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其一,美感的产生必须要有审美主体的本能需求作为前提;其二,美感产生的事实是审美主体的本能需求得到满足或压抑的情绪得到消解。由此可以认识到脱离了人的本能需求,纯粹的音乐作品欣赏是很难产生真正美感的。联系到当前的音乐鉴赏教学,如果缺少了学生的主动性,仅仅从“被动听好音乐”或进行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中达成理想的审美音乐教育,其难度可想而知。
三、音乐影响心理的途径―理解“音乐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
上文中提到音乐美感产生于审美主体本能需求的满足和压抑情绪的消解。音乐艺术对于人的价值也体现于人们在体验音乐时心理从不平衡到平衡过程中产生的“愉悦美感”,由此人们的性情得到陶冶,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感受性得到增强,对“求真、向善、尽美”的倾向性得到提升。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音乐作品这种无语义性、无具象性的物理音响是如何使人们心理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如果能了解其中的奥秘,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的教学更具针对性、更富科学性和更有成效性。
事实上,“音乐对于人的审美意义,从根本上看是音乐物理结构与主体生理结构、心理结构的协调运动。”⑥虽然音乐作品既无视觉性也无语义性,它没有直接对应的客观事物可做参照,也不可能作为符号直接表达某种判断或逻辑,它只是作曲家心灵折射出来的主观映像再以声响形式外化的结果;但是欣赏者通过聆听感悟作曲家的作品确实能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某种理性认知和感性觉悟。其原理是作曲家、演奏(唱)家与欣赏者之间从本质上都是在共同的客观世界下孕育而成的具有相同生理结构的生命体,其中不同的个体在认知与表达方面的心理活动也在具有宏观共性的客观世界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下形成了具有共性规律的特征。正是这些有共性的心理活动规律才使得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性别的人们之间有了思想交流的可能,其中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感悟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音乐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反映的是作曲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知,虽然不同的作曲家有不同的美学观点和价值认同,但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运用的音乐语言动态模式,在宏观层面上肯定是符合客观世界本质规律的。其次,因为不同个体之间拥有相同的生理结构和基本相似的情感动态基本模式,所以能很好表现作曲家思想推理、判断、情绪的作品也必然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演奏(唱)者和欣赏者的基本情绪、推理和判断。美国心理学家、纽约若克莱德州医院生理控制论实验室主任克莱因以自己的实验成果证明:“存在一种有遗传学基础的脑的程序或脑活动状态,它们制约着每一种特定的情绪状态。”他进一步主张,“由于每一种情绪都是受特殊的脑的程序所控制,所以表现任何情绪的身体运动模式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样的。”⑦这说明,既然音乐作品表达的是作曲家的情感和思想,那么其音乐运动模式必然和演奏(唱)者、欣赏者的情感动态结构具有共通性。用著名哲学家、符号论美学代表者之一苏珊・朗格的观点来说“音乐运动结构与人类情感动态结构形式具有一致性”⑧,即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的“异质同构”的特性。因此,可以认定不同作曲家创作不同音乐元素、体裁和结构的作品所要表达的情绪一般意义上都是可以被演奏(唱)家和欣赏者所感悟的。“音乐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正是从这个层面上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从这个维度而言,基础音乐教育在脱离学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试图通过讲解乐曲的元素、曲式、技法等来达到对乐曲的深层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并不科学。一方面,对于一般音乐语言的认识,不同的人之间具有相对的统一性,教师所能感悟到的学生通常也能准确把握。比如,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兹通过研究发现“表示气愤的声音音量大,音频较高,音质粗哑,音调变化快,上下不规则,节奏亦不规则,发音清晰而短促;表示爱慕的声音是柔软的低音,具有共鸣的音色,速度慢,均衡的稍微上升的声调,有规则的节奏,以及含糊的发音”, “正是基于这种主体认知结构和客体动态结构的对应,心理运动与物理运动的对应,以及人类内积淀和人类外结晶的对应。”⑨所以,外在的说教灌输不是理解音乐的主要渠道,唯有欣赏主体的聆听和内在感悟才是理解音乐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在实际的音乐创作中不同的作曲家在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情感时所转化的音乐动态结构即使有类型上的共性,但具体到曲式结构、和声走向、元素运用等方面都呈现千姿百态的事实,所以也不存在以技法、结构和元素的剖析作为逻辑推理来精确证明作品的情感内涵和社会意义的可能,人们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和理解必须产生于内在灵魂的共鸣基础之上。笔者以为,究其当前高中音乐鉴赏“审美教育不‘审美’”的原因,教学中过于强化外在标准化的技能训练和知识讲解、弱化学生内在个性化的聆听感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缘由。音乐鉴赏教材中的内容在经过广大教师的教授之后,依然没能被学生很好地接受和喜欢这一事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四、关于音乐审美的心理结构―解读“以音乐为本”的教学理念
从上文来看,也许有人会问,难道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评价能力、传承音乐文化就起不到作用了?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高低完全是一种“自由状态”,“爱怎么听就怎么听,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普通学校基础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培养兴趣、传承音乐文化方面的功用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如何开展符合学生客观认知规律的教育行为。上文虽然提到由于人们拥有共同基质的心理活动规律, 所以才有“音乐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的说法,即能表达作曲家思想观念的音乐作品也必将被欣赏者所理解。然而现实的音乐生活却并非如此,人们往往只喜欢聆听与自己生活紧密联系的通俗音乐作品,对于一些生活中不太接触的即使是经典的且具有丰厚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的作品往往以“听不懂”为由而不予接受。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音乐欣赏者的心理结构是千差万别的。概括地说,心理结构指的是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阅历和不同时期的人们,由于其经历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及生活实际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内在知识架构及对客观世界的不同价值判断和意义认同,个体之间这一心理结构的不同与不同个体拥有基本相似的心理认知活动规律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前者指的是心理的微观层面具有社会属性,后者指的是心理活动的宏观视角具有生理属性。也正是由于人们之间存在这一不同的心理结构,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体现:东方人注重音乐的横向线型发展,西方人讲究纵向和声结构进行;北京人喜欢京剧,江浙人钟情越剧;未成年人或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喜欢浅显的通俗音乐,有丰富阅历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爱听艺术性强富有深刻内涵的音乐作品等。故而当我们理解了这一道理之后再来反思当前音乐鉴赏教学,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走入了过于专注音乐本体而忽略学生认知心理结构的误区。从本质上来说,音乐与世界的联系就在于音乐运动的基质和宇宙运动、人类社会运动的基质有内在的相关性;音乐与人的联系是音乐的物理音响结构表现的是作曲家和演奏者对宇宙和社会的主观心理认知。所以,当欣赏者还不具备对人生、世界、社会、历史等有充分而深刻的认识的情况下去欣赏音乐,则确实无法理解富有深刻哲理和崇高理想的作品。故而就出现了当音乐作品只是反映客观生活中一般意义上的喜怒哀乐时往往容易被普通大众所接受,如果作品表现了作曲家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哲学思考时往往就不太容易被普通大众所理解;本民族的音乐作品容易被听者所体会,异域风格的音乐作品不容易让听者受感染;与聆听者同时代的作品容易产生共鸣,历史久远的跨时代作品不容易让听者动感情,等等。凡此种种,均由于欣赏者和创作者之间存在心理结构的差异所引起的。所以在基础音乐教育中,与其生硬地给既没有丰富阅历、广博知识和开阔视野,也没有清晰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学生聆听讲解具有深刻人生哲理、丰富艺术价值和崇高社会理想的作品,还不如先让学生聆听一些和生活经验、时代特点有联系的、易于理解的音乐作品更有意义,或者先尽力帮助学生健全心理结构,让学生在对人生、社会乃至整个客观世界都有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形成相对完备的、超越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的审美心理结构之后,再去聆听经典的艺术音乐作品,可能更现实一些。因此,针对当前音乐鉴赏课中“以音乐为本”、从音乐元素入手展开教学的价值取向来看,笔者以为是存在一定程度误读的。例如,现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有一种普遍的教学观:音乐课不能上成语文课、历史课、美术课、地理课等,音乐课上不能过多讲解相关非音乐本体知识的文化信息,唯有紧紧围绕音乐元素展开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才能成就一节好的音乐课。但笔者认为,或许这正是造成“艺术音乐晦涩难懂”印象的关键所在。且不说经典音乐作品中外化的专业技术和乐理知识是否可以让学生轻易理解,即使是内在精神层面的感悟,也不可能在缺少内化理解的条件下达成。而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内化理解能力的强弱与其自身既有心理结构中知识面宽窄及判断力高低成正比,所以丰富学生的心理结构对于欣赏教学的顺利进行是十分重要的,而丰富心理结构的内容应该是既包括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更应涉及所有相关的知识信息,绝不是音乐本体知识所能涵盖的。用曹理先生的话说:“对音乐的教育要作文化的理解,而不仅是学科的理解。”⑩因此音乐课上讲解相关历史、地理等姊妹艺术的文化知识不仅是极其重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不反对“以音乐为本”的教学理念,更不赞成将音乐课上成纯粹的文化课)。这与音乐课要突出其“音乐性”学科特点并不相悖,“任何脱离听觉感知或漠视倾听音乐的教学都是不符合音乐学科特征和音乐教学规律的。”可是,我们决不能由此而误以为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目标仅限于音乐本体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本质在于“成人”而非“成音乐家”的内涵不能丢。 “音乐教育的原点是‘立德树人’, ‘唱、奏、听、动、创’及其贯穿其中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内化,都只是中小学音乐课最朴素的日常教学内容和形式,唯有‘立德树人’才是音乐教育的目标和宗旨”,“音乐教学中的‘动’,其教学内容不仅包含随乐体态律动或各种音乐性表演活动”,“甚而包括一些看似‘非音乐’的事项,如晚会创意、脚本编写、海报设计、服装、道具和集体表演中的组织、协调等”。 故而一言以蔽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要重视用全方位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不能将教学的范畴局限于音乐本体知识的讲授。
五、结 论
综上所述,概以三点:其一,要达成高效的音乐教育目标,必须借助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孤立的学校课堂教育较难承载音乐审美教育的重任;其二,音乐的美感源于审美主体的欲望得以满足和抑郁情绪得以消解,而这种满足和消解的前提是审美主体的主动聆听和内化感悟,不能仅依托于外在的推理和解说;其三,音乐审美从根本上看是音乐物理结构和主体生理结构、心理结构的协调运动,在物理结构和生理结构既定的条件下,充实、完善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关键;而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内容应包括音乐本体知识与一切相关的文化知识和信息。
本文不仅旨在阐释学生在基础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普遍认知规律,更希望揭示传统音乐教学中容易被忽略的“向学性”教学前提。所谓“向学性”就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向学之心,向着美好事物积极欲求和进取之心” 而当前我们几乎将所有关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探讨都下意识地置于这样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假设之上,即假设学生对教材内容具有良好的音乐向学性,似乎学生都盼着上课时教师的讲解,所有的教学研究均聚焦于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这种求知期待。倘若真是这样,那当然是高成效音乐教育的良好开端,但实际上学生在面对鉴赏教材内容时并没有表现出积极的向学性;不仅如此,而且还没有像其他课程那样具有外在高考功利化的学习趋向性。所以,尽管学生可能也不喜欢某些考试课的学习,但由于受高考的制约而表现出由外而内的基础向学性也要好于音乐学科的积极程度。事实上,当前不少音乐课堂的一线教学研究是存在脱离实际教学基础的理想主义成分的。或许有人会问: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正是要培养学生原本没有的兴趣吗?要不然如何体现音乐课和音乐教师的价值?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教师要反思自己:孤立于生活的、每周一节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音乐课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音乐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艺术音乐和民族传统音乐的热爱呢?一份针对大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事实上长期的音乐专业训练确实与音乐偏好之间有相关性,而短期训练的影响则不十分明确。” 该调查表明,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最喜欢的音乐内容前三位还是内地和港台通俗歌曲、欧美流行歌曲及轻音乐,他们并没有因基础音乐教育的影响而表现出对艺术经典音乐或民族传统音乐的钟爱。同样,一份对北京中学生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98%的学生喜欢音乐,但明确提出喜欢民族音乐的只有2%。 在这样的数据和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反思当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相关内容选择、理念导向、方法实施、目标定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重新思考学校音乐教育和家庭、社会环境之间的相关性等;坚持不懈地革新进步,努力使音乐教育向科学高效的立德树人目标前进。
注 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② 罗小平、黄虹著,《音乐心理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第47页。
③ 同②,第353页。
④ 同②,第354页。
⑤ 同②,第347页。
⑥ 同②,第208页。
⑦〔美〕克雷奇、克拉奇・菲尔德、利维森著,周先庚等译,《心理学纲要》(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433至435页。
⑧〔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36页。
⑨ 同②,第284页。
⑩ 曹理、何工著,《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34页。
吴斌、金亚文著,《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新课标解读》,《中国音乐教育》2012年第10期,第4页。
王安国著,《追溯“原点”,直达“原点”》,2014年11月浙江师范大学“浙派”名师班讲座稿。
刘铁芳著,《什么是好的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第58页。
黄虹、蔡黎曼著,《音乐的熟悉性、复杂性、情感类别与偏好的关系研究》,《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2期。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反思教学模式;心理学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需与时俱进提高教师素质。反思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结合高职心理学教学的特点,倡导教师运用反思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途径和必经之路。一、反思教学模式的内涵
1、国外有关反思教学模式的研究。早在1910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这本书中把反思定义为“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1]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对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才能发现教学的意义;反之,没有反思就不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可见,反思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
2、国内有关反思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哲学中没有专门讲反思的,而是把这一论题纳入伦理、宗教等来进行阐述。曾子最早提出和“反思”一词很相似的“反省”。再往后,各个宗教如道教、佛教,它们的“入观”和“打禅”也是一种“反思”行为。对于教学反思人们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2]总而言之,“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3] 如今,教师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似乎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标准之一。
二、反思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2006年7月至11月总理先后主持召开四次座谈会,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并指出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依靠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计划最终都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而得到实施的。”[4]可见教师的反思教学模式有其及特殊的现实意义。
1、新型教学理念的核心。任何一名教师,不论其教学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每一次教学进行反思。像看电影一样回忆自己刚刚上课的经过、看看还有哪些没有讲明白的地方、学生的反应如何以及自己是否满意等。每名老师都自觉地运用反思教学,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复推敲、纠错、同时能不断地冲破经验的束缚,最终得到升华,从而适应当今教育形式,形成合理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逐步成长为优秀的教学能手。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通过多次教学反思的自我提升,就会形成一整套完备科学的反思教学模式,我们教师再把这个符合现代教学的模式再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再去进行检验,又会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更加合理科学的反思教学理论,这样反反复复,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中构建相结合的桥梁:将反思理论指导实践,融于实践,反过来,通过实践的检验进一步提升理论,即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
3、整体教学质量的升华。教学反思不单是指向个人的,它也可以指向团体。例如:教学观摩、教学评比、经验交流等。特别是在教学经验的切磋与交流中,每一个教师都提供了自己独特的反思教学经验和心得,同时也吸收到别人的宝贵经验并从中受益。再经验交流中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宏大场面是教师整体教学质量的生华。
三、反思教学模式在高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PosnerGJ,1989)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因此,笔者认为高职心理学教师的反思教学除了掌握一般的反思方法外,还应该有其自身独特的反思途径。1、反思教学对象。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另外刚经过高考落榜的严重打击其心理正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时,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特别是心理学教师,就应该合理地安排课程,让学生在恢复心情中渐渐地走入新的学习和生活,重塑人生理想。另外,教师合理地运用不同的客体尤其是进步大或者是变化大的学生进行实体教学,让学生们知道改变就在他们身边,只要努力就会有结果。正如歌曲“只要努力就会有奇迹……”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客体尤其是刚步入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心理问题的反思,不断的反思是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关键之一。
2、反思所授教材。当前心理学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在当前的各教材中,似乎没有一本是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用的教材,针对性不强的这种现象及其严重。笔者所教授的《侦查心理学》这门课,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并且逻辑性都很强,真是一本不错的好书,但是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最好附有丰富多彩的案例分析,或者附有有关每一章节的PPT这样效果会更加。由于学生生源复杂、知识结构多层次、掌握的知识参差不齐,心理学基础又比较薄弱。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有找到一套完整的、完全符合高职院校生源复杂特点的心理学系列教材,特别是各专业都用的心理学教材。因此教师因采取以一本教材为主,比如,笔者就是以《侦查心理学》为主,同时辅以丰富多样的其他材料的模式,多种教材的同时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注意力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3、反思教学方法。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学记》就曾明确写道:“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里讲的教学相长并不是指现在理解的师生彼此可以得到促进,而是指通过教学来学习,以教师之教促学生之学。因此,在教学这种互动过程中,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是师生互动的受益者。好的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互动的结果。心理学不同于其他普通学科的教学,它要求教师要有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操作能力,例如:SPSS10.0或SPSS12.0软件操作能力、心理学的统计能力、乃至心理咨询能力等。尤其重要的是要把心理学中抽象的知识通过学生们熟悉的实例来展示给他们,这样,通过学生的学习和顿悟,他们才会更好地理解教材和了解心理学的奥妙。另外,教师可以摒弃自己的许多“霸权假定”,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在知识上的欠缺,和学生共同成为求知者,共同学习,共同探索,把每一次的教学都当成和学生们共同探索知识的旅程,这样教师会把教学当作一项研究来对待,从而切实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4、反思教学效果。在贯彻国家“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普通心理学知识,也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来处理各种关系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从而让自己成为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要求从注重知识转向了注重技能,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从注重教师的教而转向注重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再一味地灌输,一味地讲些纯理论的东西,而是要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欲。例如:让学生们自己讲解教材。这样他们就会像老师一样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自己动手整理资料来为自己要讲的内容添砖加瓦,让自己的内容更加精彩。学生们是自己的教师,在这个课堂上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因为,此时此刻的他们才是真正的主角。如此活跃的课堂最终会培养出一批批身心健康有持续学习能力的人。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对高职教育的日益关注和重视,在高职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培训的外部环境日益改善的情况下,笔者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心理学教师,探讨了反思教学模式在高职心理学教学中运用的几点体会,并且深刻地领悟到我们应该大力倡导高职教师开展有效的反思教学模式,不断地挖掘和提升高职教师的心理学教学技能,让高职心理学教学改革与高职教师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篇9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区别于学校整体教学的特殊教学方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缺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能力。重视微课在高职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对微课在高职历史教学中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并在此过程中对教学效果不断进行反思,使微课能更好的帮助和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从微课在高职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入手进行阐述,希望微课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微课;高职历史教学;应用;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迎来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全民进入“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知识碎片化、时间碎片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近几年逐渐延伸至教育领域,学习也进入“微时代”,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这就是“微课”。这种新型教学资源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广泛的认同,同时也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得到了重大的突破。但是,自2011年兴起以来,微课的应用还在探索与发展当中,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本文着重对微课在高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并对当今微课教学资源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应用与发展微课。
1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微课以时间短、内容少、情景化、主题突出、趣味性、针对性的特点吸引了大批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适应学习者高效学习、快速学习的目的。以高职历史课本《中国旅游史》(上册)“问奇于名山大川”为例,探讨高职历史微课的应用。
1.1课程设计
在微课的起始阶段,应抓住学习者注意力,提升其学习兴趣。在开始阶段,可以采用提问和视频相结合方式,支持“当代徐霞客————雷殿生”十余年徒步穿越全国各省、市和港澳台地区的动力是什么?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一环节,可提升学生自主探索的求知欲,将现代人物与古代人物作对比,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语言衔接和内容间过渡。微课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核心,以讲解清楚1~2个知识点为主要目标。所以在讲解徐霞客各阶段的游历范围和目的时,应简明扼要,衔接自然。在内容间的过渡上,应删繁就简,删除与教学内容无关或关系较小的语言和文字,突出主题和重点。在中间教学环节(7~8分钟)的处理上,应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艺术性。在微课的结束阶段,应归纳重点、突出难点、深化主题。微课受制于时间,无法获得宽松的时间面面俱到、娓娓道来,但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必须在收尾阶段归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深化主题。教师通过情境化的语言和视、音频的结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思考徐霞客游历背后的精神力量和爱国情感,体会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肩负的使命。这一环节体现出文化基础课为专业教学服务的现代职教理念。
1.2微课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教学重点是徐霞客游历名山大川的历史意义和现实贡献。确立依据:第一,从人文角度出发,徐霞客游历对我国的人文旅游、地理记录、科学发现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从专业角度出发,徐霞客一生的游历,为旅游行业准从业人员做出了表率,成为学习的典范。教学难点是徐霞客身上蕴藏的精神力量和爱国情感。确立依据:第一,从职业角度出发,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责任感、使命感的教育是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第二,从行业要求出发,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
1.3微课教学辅资源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微课教学中PPT的设计。微课教学以短小精悍、易学易懂的教学视频为核心资源,而PPT在微课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小觑。首先,PPT设计应遵从有用、实用的原则;其次应与背景图像形成一定对比度,使学习者一目了然;再次,应删繁就简,摒弃大段文字资料。(2)微课教学中学案的设计。学案是微课教学辅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首先,学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兴趣,适应教学内容,建议考虑分层学案,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其次,学案应遵从简单、实用、针对性强的原则。(3)微课教学中教案的设计。教案作为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和学习者的双向交流至关重要。在微课平台上,微课教案不仅要适应教师间的学习、评价、交流,也要适应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有助于师生对学习内容的学习、评价和反馈。(4)微课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微课作为完整的应布置作业,有利于学习效果的评价和诊断。首先,作业必须考虑更广大范围内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层次,分层作业应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其次,作业应考虑理论基础之上的能力要求,强化情感、价值观、能力的提升。最后,作业应具备一定的生成性,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呈现出新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2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
2.1选题不当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主题突出,针对性强,作为一种辅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在课堂之外获取知识,答疑解惑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选题方面应当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但目前微课选题过大或者没有聚焦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的问题突出,没有从教学本身和以学生为本的角度思考微课教学,学生在学习当中找不到重点。从而不利于微课教学帮助广大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交互学习功能的发挥。另外,近几年流行的微课设计大赛使一些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从自身专业发展角度衡量微课教学的成功与否,而学生则无法充分利用这部分课程,造成资源的浪费,无法持续发挥微课教学的作用。
2.2过分追求形式化
近年来,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逐步上升,微课制作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多数微课课程画面绚丽,在字幕呈现、角度切换和互动方面的高水平设计令人眼花缭乱。但随着课程制作水平的提高,一些教师在设计微课教学方案时,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技术的表现上。这一方面导致学习者的注意力从内容上转移到呈现形式上,不仅偏离了学习目标,而且容易养成思维惰性、满足于短暂视觉和心理愉悦的不良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制作者对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内容选取的忽视也违背了微课教学的初衷,使微课教学流于形式。
2.3教学应用中评价机制匮乏
如今,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使微课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使用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由于微课在实际应用中以学生线下自主学习为主,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教师不能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学生对教师微课的质量也不能及时反馈,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互动上的隔阂,长此以往,学生可能对微课的学习失去兴趣,而教师也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微课课程。另外,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微课资源效用的发挥。微课应用于教学当中的初衷是促进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课堂上的疑难问题。但目前由于缺乏一套科学的微课评价标准,使教师在微课制作中形式五花八门,在教学应用中十分混乱,所讲内容泛泛而与微课的初衷相差甚远。因此,设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标准是很有必要的。
3微课应用的反思
当下是微课高速发展的时期,其区别于传统课堂的优势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意识和探索能力有着引导和激发的作用。在高职历史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还不甚成熟,还应不断反思,提高微课的应用水平。
3.1以学生为本,做好微课选题
微课在学校课堂当中的应用以课前预习、引导以及课后复习为主。因此,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需求,将课程当中的疑难点、重点作为微课设计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在课上课下都能获得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同时,对于一些课上未掌握的知识点在课下能够及时、反复的复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点的效果。
3.2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生高效的完成一次学习过程,只有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微课同传统课堂一样,都是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要内容。但传统课堂相对枯燥又冗长的讲授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使教学变得乏味。而微课教学恰恰在这一方面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在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之上融入更多趣味性的教学元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变得生动,学习不再枯燥,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习能力。
3.3视频简短,语言简练
微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五分钟经历一次学习,300秒完成一次思考”,所以微课视频时长应当控制在5~10分钟之内,且语言要简练高效。微课以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为主要任务,因此在课程设计时,既要突出主题又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同时,微课展示的内容不能照搬教材,而应该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将重点内容展现,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有效的信息。
4结论
作为信息化时代知识多元化发展的产物,微课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空缺,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教学内容以及接受知识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网络的交流与互动,可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教学能力。因此,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从而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此外,教师在利用微课时应当认真分析学生特点并不断反思微课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篇10
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今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更应该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实验教学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重视实验与物理基础知识内容的融合,同时还要更加重视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实验相结合.如何搞好物理创新实验教学?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对高中物理实验探究的兴趣?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相关的理论,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思考,谈一谈粗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 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参与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学地位和课堂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成为了当前的课堂引导者和组织者,课堂组织形式也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实验成为了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和分组探究,在具体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和学校实验条件,采取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高中物理学习的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规律,提升其实验探究的积极性,实践经验表明只有这样师生之间能够很好地互动,课堂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高.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楞次定律”这节内容时,教材中的做法是演示实验,这也是我们教师通常的做法,那么这样的做法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程度怎样呢?这种教学方式虽然看着比较直观、清晰,不过太过于线索化、有序化,学生缺少自主发现的过程,实验参与度低,主观能动性未能发挥到应有水平,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规律的记忆效果不佳.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呢?笔者在教授这章节内容时,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我改变了传统演示实验、讲解的教学方式,而是给学生划分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连实验电路、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实践过程,学生不仅仅得到了知识,对这个过程更不会忘记,容易形成长期记忆.当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是旁观者,要及时地巡视并指导学生连接好实验的器材,在学生的观察方向出现偏离时,应引导学生并将注意点放到: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进行电流的方向的分析,总结磁铁运动方向与原线圈的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互动交流、讨论,最终总结出感应电流与原磁场方向、磁铁运动方向这两方面的关系.
大量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动手实践中去,不仅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体会和认识会更为深刻,学习正情绪得到充分的发展.
2 注重情境布设,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新课程要求我们物理教学重视实验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多安排实验,笔者认为应该更多地设置情境,让学生将学习到的有关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探究中来,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最终学生走向社会,也能将课堂学到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近一点,设置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够提高学生观察的敏锐度,要想完成实验设计,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基本的原理,而且要思考实践的可行性.
笔者在实验教学中,以具体的问题为导向,给学生留足时间和空间,充分地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自由地思考和设计,自己设计方案的过程是调用原有认知和实验经验、方法的过程,学生的探究欲望会更为浓烈.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时,这是一节实验课,这个实验涉及到“分压式”、“外接法”这两个实验连接图,为什么要用分压式,用限流式是否可以?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没有立刻和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自由发挥,结果有些同学用的是限流式,有些同学用的是分压式,不过到了数据处理环节时,用限流式接法的学生遇到了困难,开始一段图是怎么走势呢?点的缺失,导致连图出现了困难,误差大,在尝试后自己发现该实验应该采用分压式.为什么用外接法?这个环节,笔者是在学生设计实验后,直接抛出来,要求学生就内接法和外接法两种连接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记入非理想电表的电阻运用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的规律进行理论推导,由于小灯泡的阻值比较小,与电压表并联,电压表分流可以忽略,故而选择外接法,在该实验的数据处理环节,学生描了点,很自然地会想到用直尺去摆着化直线,经历了这个环节,学生才能意识到,在开始电流不大的时候,能够在一条直线上,但是后来电流变大了,偏离直线就很远了.因此得到曲线形态,并思考为什么是曲线,说明了什么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设计,那么对于设计是否可行呢?学生有到实验室进行实践的欲望,同时在实践后,不仅看出了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否有可行性,还能进一步优化设计.实践经验表明,让学生从事实验设计不仅仅能够活化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此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的课本内容,让学生对课本中所给的实验方案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有关设计出更有效、操作性更强、结果更明显的实验方案.
3 拓展到课外,在“玩”中提高实验素养
新课程的教材,包含了很多的“课外小实验”,不过由于高中物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这些小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多的教师忽略了教学中向外拓展实验探究这一环节.
其实课外小实验尤其物理教学价值,应该作为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亮点,让学生回到生活中的器材,从实际的生活出发,自己设计实验,在玩中学习,生活化的课外小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创造性学习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反冲与火箭”这节内容时,笔者让学生自己课后利用反冲的原理自制水火箭、自制小型灌溉机等等,结果发现学生的创意和作品都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