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11:22: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南宋大儒家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起初,我对这个句子始终弄不透彻,理解起来总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并且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要先说“心”,再说“眼”,最后说“口”呢?这句话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我对这个问题较上了劲。于是我下决心,一定要弄明白这句话的真正涵义。
查阅资料、询问同学……一系列“程序”之后,我对这句话有了初步的理解:只要心到了,眼神才会集中,眼神集中,能思考问题,才能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但心里觉得还是意犹未尽。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老爸不断从书店、办公室带回学生类报刊杂志,供我阅读、学习。我总是囫囵吞枣,三下五除二就“解决”完一本书。我用自己的压岁钱,在书店买的一些书,都很快“看”完了。可我什么体会,什么好词,什么佳句,知之甚少,收获甚微。我很是不解:千辛万苦读完了这么多书报,怎么还是懂得不多?是不是对这句话理解还不深刻呢?
篇2
“干掉了!干掉了!”是谁这么开心?当然是我了,期末考试结束了,而且每科成绩比期中考试都有所进步。心想:终于可以放下压力,放松几天,好好休息休息了。作为学生,每个人都盼望着假期的来到,尤其是我们这些寄宿制学生,对于暑假的盼望更是不可否认。现在暑假不期而至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为了使自己的假期生活过得健康充实,欢乐而有意义,我为自己的暑假生活制定了以下计划。我的计划分为学习与生活两个方面。
第一,学习计划,具体如下:
1.争取7月份完成语、数、英三门课的暑假作业本。
2.抄写语文四年级下册与五年级上册第一至第三单元的日积月累等词语。
3.预习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开始的课文。
4.预习五年级上册数学相关内容。
5.复习三四年级的英语课程,跟读磁带并听写有关单词。
6.让爸爸妈妈给我买几本好书,每天抽一小时读读,并摘录好词佳句写好读后感。
7.写暑假日记一本,作文10篇,读后感5篇,并多练钢笔字。
第二,生活计划,具体如下:
1.合理安排好生活作息时间,每天要早起,不睡懒觉。早上7:30起床,中午饭后必须睡一会午觉,这样下午就会有精神,晚上9:00睡觉。
2.每天为父母做几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扫扫地,给父母捶捶背,帮父母买点东西等等。
3.要每天锻炼身体,坚持跑步,晚上去公园学溜冰。每个星期去游泳馆学游泳二次。
4.在假期中注意安全,没有家人陪同,不单独下河游泳,不单独骑自行车。跟人接触要有礼貌。
5.让爸爸妈妈有时间带我去旅游。
以上这些就是我这个暑假的安排,我相信只要认真执行这些计划我就一定能过一个充实愉快的暑假!如果你也想有一个快乐轻松的暑假,你也快来列一个暑期安排表吧!我祝大家暑假快乐!
篇3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继续按照主题单元进行编排,共编排了八个单元,八个主题,分别是:“热爱花鸟”、“我爱阅读”、“民间故事”、“热爱祖国”、“学习说明文”、“父母之爱”、“四时景物的动静态美”、“书山有路勤为径”。全册共安排课文26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6篇。每个单元包括单元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册是在前八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增加了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相应的文章选录,加强对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背诵的习惯。
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继续学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继续学习预习和复习,并养成习惯。
2、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情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3、阅读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能任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大意。
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4、习作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清顺次错乱的句子。
学习有顺利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学习使用各种标点符号。
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教学措施
篇4
一、定位不准的现象
1.定位过高
这主要指的是过于拔高小学生说明文习作的要求,在教学中提出了过难的内容。如某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提出:我们要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性的语言来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当中“简洁的语言”“说明性的语言”对于第一次写说明文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把握的,该教师拔高了要求,提高了定位。定位过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说明文写作产生畏惧心理,觉得“说明文真是难写”,影响写作的动力。
2.定位过低
这主要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估计不足,觉得学生可能这也掌握不了、那也掌握不了,于是降低定位,造成要求过低。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把写作内容定位于:写写我的文具盒;把目标定位于:能有序地写出自己的文具盒的样子。显然,这些要求是过低的,“有序地写写文具盒的样子”是三年级的内容,放在五年级就是定位过低。定位过低,会使学生掌握不到这个文体的精髓,影响可持续发展。
3.定位过散
这主要指的是在说明文习作指导教学中,教师觉得重点太多,这个需要教、那个也需要教,从而要求过多。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指出:写好说明文,一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二要选择恰当的表达顺序。三要语言通俗易懂。四要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说清楚,必须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分类比较、列数据、打比方等……这位教师的要求涉及多方面,既有内容上的,又有形式上的,甚至还有语言上的。要求过散,会使学生无所适从,达不到“一课一得”的最佳效果。
二、准确定位的理据
小学阶段说明文习作教学到底该如何定位呢?可以从课标要求、教材编排、学生特点等方面进行解读,从而寻找定位的理据。
1.课标的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第四学段明确指出:“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可见,小学阶段在第三学段才有对说明文阅读方面的要求,写作上的要求则是到第四学段,因此第三学段的说明文写作安排主要是为第四学段的说明文写作做基本的铺垫,即需要写说明文,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会用自己的话说出说明文跟记叙文不同的地方,但不需要作过高、过难的要求,不需要学生完全用“说明、概括”的语言写出事物的内在特点。
2. 教材的解读
整个小学阶段有许多说明文,但是作为说明文特质来教,为说明文写作服务的却不多。
教材编排情况如下:
年级 有无整单元的说明文章 教学要求(导语、练习、小泡泡、园地等)
一年级 有相关课文,但无整单元 无
二年级 有相关课文,但无整单元 无
三上 第四单元 无
三下 第六单元 课文讲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指向说明方法)
为什么说地球变成了小村庄呢?(指向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四上 没有出现整个单元 无
四下 没有出现整个单元 无
五上 第三单元 单元导语: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
课文在介绍鲸的时候,使用了一些说明方法。课文还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说一说,作者在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园地中完成说明方法的表格,有课文中的例子和课外书中的例子
五下、
六年级 没有出现整个单元 无
可见,说明文在整个小学阶段都有安排,但为说明文写作服务的却从三年级下册才开始。《太阳》这一单元开始教说明方法以及体会说明文章用词的准确性,但从课后习题要求来看,仅仅停留在了解的程度上,只要学生知道就可以了。到五年级上册,才不但教基本的说明方法,如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而且要求会用,即会正确辨别、正确寻找例子,并且能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从教材中可见,小学阶段的说明文习作对说明方法运用的要求不高,但是需要选择几种合适的说明方法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3.学生的解读
小学生主要处在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时期,但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语言和内容以概括、说明为主的说明文写作有一定的困难,小学阶段的说明文写作需要适当降低概括、说明等要求,只要能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就可以了。
三、基于定位的操作
定位是方向,做好定位,目标、教学、评价都应该据此展开。
1.基于定位定目标
五上第三单元习作要求提出:本次习作,我们就练习写说明性文章;在习作之前,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物品,然后再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可见,本次习作本身有三个要求:第一,写的是说明文;第二,有一定的顺序;第三,要用上一些说明方法。第一点是对文体的要求,第二点和第三点是对表达方式的要求。至于具体做到什么程度,要求中没有明确指出。但基于定位的理解,这一单元的目标可以定为:能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一样物品,有条理;能在习作中正确运用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比如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此目标适当地降低了说明文本身的概括性及说明的语言要求,适当地突出了说明方法的要求,立足学生实际,符合课程要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起到导学、导教、导测评的功能。
2.基于定位展教学
根据定位展开的教学应该着力在“教学生抓事物特点”“教学生用说明方法”“教学生会有序表达”上。
(1)教学生抓事物特点。主要是指教学生对自己想写的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能抓住一些特点来写。教学生抓事物特点主要分两步:第一步,从生活例子中懂得“特点”的概念;第二步,能说一说自己想写的事物的特点。如有位教师这样进行教学:
(图片出示:孙悟空、冰箱、玩具火车)
师:同学们,你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些事物最独特的地方吗?
生:孙悟空降妖除魔,火眼金睛。
生:玩具火车就像真的火车,但它是给人玩玩的,不能开、不能坐。
生:冰箱像一个箱子,能冷藏、冷冻,让食物保鲜。
师(总结):对呀,这些样子或者功能可以说是事物的特点。特点就是这个事物最独特的地 方。那同学们,今天你想写的事物有什么特点呢?你想写它的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然后请学生在本子上写下自己想写的事物的特点。
(2)教学生用说明方法。这主要是指教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适当地运用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让文章更加清楚、生动。说明方法已经在阅读课中学过,因此习作指导课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去“用”。比如有位教师这样教学:第一步,回忆学过的几篇说明文,说说已经学过哪几种主要的说明方法;第二步,创设几个情境,让学生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第三步,请学生交流在本次作文中,你想用哪些说明方法。这些环节的教学不但重新梳理了在阅读课中学过的说明方法,而且树立起了“这次习作我们要用上这些方法”的意识。
(3)教学生会有序表达。这主要是指教学生有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某种事物的某种特点。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有序”表达,已经掌握了“有序”表达的各种方法,因此本次习作可以借助提纲、表格、清单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① 提纲。提纲实际上是行文前的书面构思,明确地规划作者心中为表达某一中心思想而将采取的表述手段:全文大体如何结构,分几个层次,段落、各个层次着重写哪些具体内容,如何开头、过渡、照应、结尾等。帮助学生列写提纲,可以理清顺序,有序表达。比如这样一个提纲:
根据这个提纲,学生可以从“外形、内部、功能”三方面清楚地介绍自己的文具盒。
②表格。表格具有一目了然的功效,借助表格也可以理清写作的顺序。例如这个表格:
说明事物:(我的闹钟)
内容 特点 方法
外形 美丽 作比较、打比方
功能 方便 举例子
来历 难忘 记叙
表格中包括了内容、特点,还包括了要运用的说明方法,非常清晰、有效。
③清单。清单就相当于大脑中的一张图,可以很好地理清顺序。如下面这张构思清单:
这张清单学生填完后,写作顺序一目了然。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前运用提纲、表格、清单等工具,理清写作顺序,达到有序表达的目标。
3.基于定位作评价
评价是习作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说明文习作的评价应该既不任意拔高要求,打击学生信心;也不应该泛泛而谈,让学生无所适从。说明文习作要紧扣定位进行科学评价。比如有一位学生介绍了家乡橘子的生长过程,教师先出示了这样的评价标准:第一,有一定的顺序,得50分;第二,有恰当的说明方法,得50分;第三,特点非常明显,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这个事物,得50分。然后结合这个标准让学生互相评,最后进行这样的总结: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橘子的生长过程,非常清楚;大量地运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橘子不同时期的不同样子,非常不错。如果能把橘子成熟时的味道写一写就更棒了。该教师立足于定位,以鼓励、欣赏的口气既肯定了学生习作中存在的“有条理”“有方法”的优点,又指出了“特点抓得不明显”的缺点,非常中肯和高效。评价紧扣定位,切合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且引领写作。
篇5
关键词:习作教学 整合 有效
小学语文课标中指出:“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不太乐观,教师最不愿意教,学生最不愿意上的就是习作课。一提起习作,师生都感到头痛。因此,我校将语文学科的研究就放在了习作教学上,教研组的集备活动也紧紧围绕着习作教学展开。几个学期下来,我深感习作教学不能是孤立的,它必须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紧密融合,才能实现习作教学的目标,切实有效地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一、单元整合,整体备课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习作准备不能在习作课的前一天才做,需要一段时间地观察和酝酿。教材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整体,每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和习作往往是相统一的,是一个训练点的持续学习。因此,在教学每单元前,教师要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整体的分析,明确单元的设计目的,训练的重点,以及怎样通过一个单元的教学来实现目标,而不是教一课备一课,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不仅教师在教之前要对整个单元有整体的了解,学生也是一样。在教学一个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本单元的习作是什么,并开始进行观察等准备,四篇课文学完,就有了近两个星期的观察,学生心中都有可写的内容,自然不会再为写什么而发愁了。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阅读”,教材选编了四篇课文,分别是《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和《我的长生果》。学生自识字以来一直在阅读,本组教材将其作为一个专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并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本单元的习作,教材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角度: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围绕“开卷有益”展开辩论,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对于这三个题目,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个题目“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属于写人写事的纪实性习作,是学生习作的重点,因此,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都进行了读写迁移的练习,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窃读记》中,作者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特别的生动形象,于是我设计读写迁移的练习:“写一段自己读书时的情景,运用动作描写或心理描写,体现出当时的心情。”学生在练笔中,将习得的表达方法,在习作中尝试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季老讲述了自己童年读书时的故事,生动有趣。于是,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读书的经历中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或难忘的故事,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学生在交流中,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为习作的选材,做好了准备。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引导点拨,进行了选材的指导。
《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文章的作者特别善于运用比喻、拟人、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来表达对书的喜爱。于是,我借助书后的小练笔来引导学生学习写法:“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照课文,写一写你自己的想法”。
《我的长生果》这篇文章,语言生动优美,词汇丰富,又善用比喻,使得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我引导学生仿写比喻句,使自己的表达更加生动。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将习作的选材指导、写法指导进行分解,结合课文的阅读进行练习,学生循序渐进,等到习作的时候就不觉得困难了。
第二个题目“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我引导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进行,学习第二篇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后,引导学生学习访谈的方法,然后确立访谈的对象,设计要访谈的问题,开展实践活动,并及时整理记录。
第三个题目“围绕‘开卷有益’展开辩论,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利用口语交际课上进行辩论,引导学生经历过程。而习作课,则将一个单元学习过程中的成果进行整理,选择三个题目中的一个进行习作。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有关于“童年”的,习作的题目是“写童年趣事”。在教学第二单元的课文时,每一课的课前或课后几分钟,我都引导两三名学生讲讲自己童年的趣事,大部分学生在将近两周的学习中,完全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回想起了许多童年的趣事。由于学生写的都是真事,不仅表达了真情实感,而且以往学生经常出现的雷同现象也不见了。
二、读写结合,指导写法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也曾说过:“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
学生习作材料的选择不是一朝一夕,同样,写法的习得也不应该是公式化的。若问学生怎样将人物的特点写具体,学生都会说:“要运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描写方法。”可在实际习作中却不会运用这些描写方法。被选入课本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最好的范例,因此开展扎实的读写迁移训练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
《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一课,通过对小嘎子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争强好胜,负有心计,机灵活泼的小嘎子。本课中运用的一系列的、连贯的动作描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观察“放鞭炮”,并运用动作描写,表现放鞭炮的同学的性格的小练笔。学生仔细观察,运用了“轻轻地拿起香、小心翼翼地移到鞭炮前、慢慢地伸出手、点引线、扔了香、紧紧地捂住耳朵、跑出两三米远”等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充分体会了如何将人物的动作写具体,如何运用恰当的修饰词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这次成功的训练后,我又在《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引导学生观察我喝中药时的样子,进一步训练学生学习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将老师喝汤药难以下咽的表情写得惟妙惟肖。
三、用好口语交际课,分散习作难点
篇6
[关键词]阅读目标 积累 词语 课外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一个没有语文素养的人,他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都将受到影响。那么,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提高要靠什么?我认为主要靠的是平时的积累。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积累自己喜欢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60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文材料。”现实情况怎样呢?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朱小蔓所长对课改实验区调查后坦言:中小学生使用词汇量大幅度减少,而且很不规范。也有人尖锐批评:今天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本科毕业,用了16年的黄金年华,却不及旧时只读了几年私塾的童子那样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这话说得所有些尖刻,但我们反过来想一想,现在的学生能大段大段地背英语课文,而我们母语的课文能背诵几篇呢?英文对部分学生来说一辈子都用不上,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天都要说的母语说起来语言干瘪,词不达意。我觉得这与教材编写者的设想和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没有很好地落实有关。因此,我们要对照课标,努力完成各学段的积累任务,让积累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习惯,才能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一、词语盘点活起来
从四年级开始,每个单元的课文学完都有词语盘点,分为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目的都是帮助学生积累词语的。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词语盘点为例,读读写写的词语有26个,读读记记的词语有36个,合在一起是62个,乘以8个单元,总计是500个词语,五年级一年掌握1000个词语。一年就积累了这么多的词语,为什么还说学生的词汇量大幅度减少了呢?我想:根本原因是这些词语只停留在会写会认的层面,他就是沉睡的,对促进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作用并不大。打个比方,很多英语单词我都会写,但你让我用英文说话,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些单词对我来说是沉睡的,我不会用,无法唤醒它们。让这些词语成为我们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最简便的办法是用词语造句,增加了理解、运用词语的机会。最好的办法是把词语用到所写的日记、习作当中去。这样学过的词语才是有用的。
二、课内积累背起来
教材选用了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来给学生阅读,有的要求背诵,这是积累语言的大好时机,老师们都能要求学生认真背诵。每年期末考试题中肯定会有一道题是考查课内积累的,内容主要有语文园地里的读读背背和要求背诵的课文片段。还有一些美文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提这个要求的目的是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但是就会出现一些滑头学生挑选最短的来背,这对积累语言没有好处。我看英语书上也没有背诵课文的要求,为什么老师总要求背呢,就是为了增强语感,积累英语语言,做到熟能生巧。可是我们的母语除了每天说的口头语,大白话以外,我们有又积累了多少语言呢?像二年级下册《北京亮起来了》:“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
······”
文中有多个成语,还有比喻句,语言多么优美。如果学生选最后一段,老师也没话说。考试也没法考。文中的成语倒是要求会写,但学生普遍不会用,跟没学也没什么区别。这样的六年学习下来,说学生词汇量少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要求学生全文都背诵。有人肯定说加重学生负担了,我觉得把一些枯燥的重复练习的作业量减少一些,学生的负担反而会轻了。
三、课外阅读跟进来
在新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要求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可以说大多数学校的学生连零头都达不到。教材把字分为两类,一类字会让会写,二类字只认不写,在一二年级,二类字的数量远远大于一类字。目的就是使学生提早阅读,在阅读中巩固识字,积累词语。教材编者在每单元结束安排词语盘点也是这个目的。所以,没有课外阅读,教学任务只完成了一半。因此,老师能重视课外阅读,克服困难。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她在讲到课外阅读时,说:“每个学生书包里都有一本课外书,当课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时,就可以拿出来看。学生都有一个笔记本,起名《浪花集》还是《拾贝集》的,专门用来记好词佳句。有一次,老师去晚了,进教室一看,学生没有玩闹的,都在静静地看课外书。”多么令人羡慕的场面啊!养成了阅读习惯的学生必然会成为有语文素养的人。
篇7
【关键词】日积月累;激发;学习潜能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都编排了“日积月累”栏目。低段“日积月累”中包含关于识字、组词、标点运用、补充短语等词语积累、语感训练,中高段“日积月累”则主要是由以下部分组成:成语积累、名人名言、趣联佳对、民谣民歌、儿童诗、故事名句、歇后语、古诗文等。栏目虽小,却包含着非常丰富的语文资源,也是语文期末考试必考的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不可谓不重视。虽表面“欣欣向荣”,而实际情况却有些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考查形式单一。笔者查阅了2010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四年级期末试卷15份,其中6份仅要求能够默写,余下的9份则是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语境,默写相应的内容;目标定位单一。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和能力上,“日积月累”似乎成了应付考试,阻碍学生发展语文素养的“负担”;学习方式单一。教学手段固定在读、背、写的反复训练上,使得“日积月累”的学习枯燥乏味。一路教下来,一路练下来,没有任何悬念,没有任何变化,质朴得如同一条静静的河,很难在学生心里激起涟漪。纵观各级各类的的教师示范课、公开课,几乎没有一堂“日积月累”教学的课“抛头露面”,亦是佐证之一。待期末考试结束后,学生便将这些“日积月累”中的内容抛到九霄云外,在作文中的运用则更是鲜见。
怎样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让“日积月累”这样的“小栏目”焕发“大精彩”,最大效能地开发其教学价值,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地积累语言、主动地发展运用语言呢?
1 解读目标,准确定位
“日积月累”既是教材中相对独立的内容,又能深化单元主题,是单元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体,具备很高的教学开发价值,蕴含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强大能量。它虽然只是一个小栏目,但它的教学同样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需要选择恰当、合适的方法展开教学。强调积累,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强调“软积累”——更多的是一种兴趣的激发,文化的积淀,能力的提升。例如,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中的“日积月累”,选编了牛顿、阿·费尔斯曼、郭沫若三位大家关于科学猜想、科学发现、大胆想象的名言。这三句名人名言是对单元科普文章精神内涵的延续、提升,教师如果能以此拓展、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名人传记,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日积月累”并非一个完全独立、封闭的学习资源。教师在教学时完全可以整合学习园地中“我的发现”、“趣味语文”、“宽带网”等教材内容展开综合性学习。
2 运用教学策略,上出趣味
2.1 创设语境,激发兴趣。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这“法”就是要遵循的教育规律。脱离语境、机械地记忆背诵,不符合语文教学的原则和儿童的学习规律。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他们现有知识经验无法体会到的情感,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生动有趣,调动他们的感官体验与学习能动性。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日积月累”是孟浩然的诗《过故人庄》。对学生而言,背诵故事并不陌生。而正是这种背诵积累习以为常了,就只易产生厌倦心理。这时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投影村庄、青山、绿树的风景画,播放喜悦基调的古曲,教师同时饱含深情地诵读,学生闭目联想和想象美好的田园画面。借助工具书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透过诗,仿佛都看见了、听见了和闻到了什么,最后组织学生自由组合,分配角色,拟写简单的剧本,并布置简单的背景。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大家的表演,并在表演中进一步补充、想象诗歌简约语言背后包含的故事内容,如,友人如何邀请诗人,诗人和朋友见面会说些什么,在朋友家又是如何度过难忘的时光、分别时又会是如何依依不舍。最后,教师从教材这首诗出发,补充其它反映诗人之间深厚友情的诗歌,如,《赠汪伦》,进一步拓展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积累。
2.2 结合课文,巧妙融合。按照通常的教法,教师一般会在整个单元课文的阅读教学结束后,分版块进行《语文园地》的学习,且通常会在“交流平台”之后进行“日积月累”的教学。但是这样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学生一下子要积累这么多内容,兴趣会下降。同时“日积月累”的内容和“交流平台”没有必然的联系,很难妥善安排。有时还因为时间关系,草草处理了事。其实,可以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教师在单元备课时,要善于发现“日积月累”与课文之间的融合点,将他们巧妙融合。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都是与读书有关的名言,与本单元的课文联系非常紧密。《窃读记》教学的最后一节,可让学生结合名言“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进行交流。《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可结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来谈谈课外阅读对写作的帮助。《走遍天下书为侣》介绍了读书的方法,可据此拓展学习朱熹的名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教学中将名言随机穿插,与文本学习有机融合,能使学生对名言和文本都有更深入的理解。
3 实践运用,促进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搜集,学会运用,学会交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日积月累”的内容,设计灵活的练习形式,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这样的“日积月累”,便不是一种死记硬背,而是一种“言语”的软积累。
3.1 分类归纳,适度拓展。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是16个形容各种艺术的词语,大致可分为四类:有形容音乐艺术的,如“余音绕梁”;有形容书法绘画艺术的,如“笔走龙蛇”;有形容文学艺术的,如“妙笔生花”;有形容建筑艺术的,如“雕梁画栋”。教师可以设计表格,请学生分类归纳,并作适当拓展。
音乐艺术:余音绕梁 曲高和寡 阳春白雪
书法绘画艺术:
文学艺术:
3.2 在模拟语境中学习运用名言。例如,上文中16个关于艺术的成语,分好类后,再出示选词填空,让学生灵活运用词语。填入词语是多元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只要在句子中合适就行。走进这一栋栋( )的房子,不禁感叹建筑师的( )。更妙的是,每个房间的墙上还装饰着( )的画,它们均出自名家之手,是那么( )。此时,隐隐约约传来琴声,似乎在向我们传唱着( ),真是( )。
篇8
一、图文结合切入,课文插图做铺垫,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小学阶段大部分课文均有一幅或几幅插图,这些插图有的是突出课文重点内容,有的是体现人物的品质,还有的是理清文章的思路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发挥插图的作用。
某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爱迪生救妈妈》,让学生从课文找出能表现爱迪生是一个聪明孩子的词句。在师生交流反馈中教师相机板书:“一溜烟、奔出、捧着、明晃晃、亮堂”几个重点词,并用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插图,通过观察医生、爸爸的面部表情和动作想象医生会说些什么,爸爸、同伴会怎样夸奖爱迪生。创设了一个对话的场景,训练用重点词语说课文,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生活的距离,把教学引向深入的同时,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也得以锻炼。
二、运用学生思维兴奋点切入,教师旁白做铺垫,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精当的讲解、旁白,会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受到感染,进而产生表达欲望。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生成的学生情感兴奋点适时训练语言。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桥》,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老汉的形象。当洪水退却,村民转移,教师擦去“洪水”“村民”,而后 “老汉”及“儿子”牺牲了,也适时将其擦去。在他们黯然的伤感中,教师有意提醒学生:“那座窄窄的木桥也被洪水冲毁了,我们是不是也该擦去呢?”学生着急了,认为不能擦去:“桥虽然毁了,但是它救活了全村人的性命,它是老汉精神的化身……”继而他们在各抒己见中重温着“窄窄的桥却折射着老汉的奉献精神”。教师用深情的语言旁白结合板书“四擦一留”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升华,调动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想写,深入触摸文本内核。
三、课后思考题切入,教师板书做铺垫,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每篇精读课文后面的思考与练习题是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及课文特点精心编排的,我们可以以此展开学生语言表达实践活动。中、高年级有些语文课后思考题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而教学中有的学生能顺利复述,有的却“千呼万唤难出来”。如何克服这种现象的发生,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其中?
笔者听了一位教师执教《鲸》教学片段,深受启发。教师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相机板书如下:
■
接着教师请学生用第一人称复述课文内容,学生发言相当踊跃,表达的效果也都不错。由此可见,板书有时候就是课文的教学思路的体现。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引领学生复述课文内容,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也降低了课文难度,并激发学生参与表达的欲望。
四、文本空白处切入,生活积累做铺垫,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文本的“空白”就是文本中作者没有写出来的,意在使读者想象未定性的意蕴空间。教师要细心钻研教材,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嗅觉抓住“空白”,巧妙地创设情境,充分地调动学生生活与情感的积淀,将文本与学生生活链接起来进行想象性的说写训练。
例如教学《掌声》,教师紧扣“一摇一晃”这个词让学生入情地体会英子内心的紧张、矛盾、痛苦,并练习用“我发现,她的头_____,脸_____,眼睛_____,她感到_____”类的句式自由表达。继而引导想象在掌声中英子内心涌动的无数的话语。同是“一摇一晃”,一是走上讲台,一是走下讲台,相同的动作,不同的是内心感受。教师让学生在感悟英子上讲台“一摇一晃”的基础上,还原英子走下讲台的神情和感受,突出了同学们的掌声给英子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有效地提供了语言表达的机会,也极大地丰富了课文内容,有效整合了学习资源。
五、仿写迁移切入,文本范例做铺垫,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篇9
我们常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作文。
1.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给你以启发?从中选择一件,想一想获得了什么启示,把它写下来。
2.从平时收集的名言警句中,选择对你启发最大的一句,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事例写一写对自己的启发或帮助。
3.写一幅漫画故事对你的启示。
一、抓整体,寻找启示
在学习完本单元的4篇课文后,我布置了如下作业:
1.搜集你喜欢的关于做人、做事的名言警句。
2.整理材料,思考后填充下列表格。(准备时间一周)
(注:后面三行填写优选的本次习作的素材。)
二、抓联系,提炼启示
课前,我检查了学生所填的表格,发现有的学生事件与启示联系不紧,是两张皮;有的学生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启示也很肤浅。这是小学生认识能力还不成熟造成的。为此我做了如下指导:
师:同学们,通过一周的准备,你们收集了哪些材料,获得了哪些启示,谁能谈谈?
生:上星期二,下午写字课,老师叫我把生字抄到黑板上,我想这也太简单了。于是,我走到黑板边,拿起粉笔,很快把生字抄完。下来后,我的同座凑了过来,告诉我柜子的“柜”字写错了。我翻开课本看了看,果真把“柜”字右边的“巨”字写成了“臣”字。想趁老师不注意,把字修改好,却被老师拦住了,要我把抄错的字讲给同学听。我的启示是知错能改。
师:从你的材料中,我感觉启示“骄傲自满要不得”似乎更恰当。
生:我有两个表哥:一个大学毕业后,在家里玩,除了打游戏就是睡觉,没有赚一点钱;一个高中毕业后就去打工,现在赚了不少钱,日子过得很好。我的启示是:读书没用,还是打工好。
师:这不是读书多少的问题,而是肯不肯努力的问题。
生:要过上好日子就要努力。这样可以吗?
生:我搜集了一些名言警句,觉得给我启发最大的是:幸福要靠自己双手来创造。
三、抓构思,写顺启示
作文的构思,也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最基本的元素就是:为什么写(主题);分几部分来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哪儿详细写,哪儿简略写。
师:课文《落花生》写了几件事,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启示是什么;重点又写了什么;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呢?我们通过列提纲的方法就可以明白。
主题: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为什么作者这样安排详略?
生:因为父亲说的话最直接揭示主题,所以要详细写。
师:同学们可以参照《落花生》的思路来写。
生:我写春天养蚕的事。好朋友送我几条蚕,我辛辛苦苦地为它安置了一个新家,到处采桑叶,细心地喂蚕,清理蚕沙,搭架子让它做茧子。我很想看到蛾子产卵出来,就早早把茧子剪开,没想到不久里面的蚕蛹就死了。我的启示是心急会坏事。
师:万事万物都有规律,不按规律办事会坏事的。你准备分几步来写,按怎样的顺序写,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生:我想分为五步来写,蚕安家,喂桑叶,清理蚕沙,搭架子,剪蚕茧。就按我做事情的顺序来写。把体现中心的“剪蚕茧”重点写,其他的略写。
《剪蚕茧》提纲:
主题:要遵循事物的规律
四、抓重点,写好启示
师:《钓鱼的启示》一文,作者是怎样来写出启示的?请读下面的片段。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一)抓细节,写活启示
师:这是《钓鱼的启示》片段,写了在父亲的要求下,我把鱼放了。父亲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要求很严格。从父亲的神态“平静地说”可以看出,他的话是不容争辩的,是个对子女要求严格的父亲。
生:“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这动作描写中,说明父亲也喜欢这些鱼,但他更注重孩子的教育。
师:对,这是一位有远见的父亲。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出父亲的这些特点的?
生:写了他的动作、神态、语言。
师:对,作者就是抓住了父亲神态、动作等方面的细节来写,让父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抓心路,写深启示
师:这段话中,作者还写到了另一个人物就是“我”,那么作者写了“我”的哪些方面呢?
生:写了“我”的语言、动作、心理变化等。重点写了“我”的心理变化。
师:“我”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生:“急切”“委屈”“乞求”“依依不舍”。
师:要写好“启示”最好也要能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细节。特别是人物的心理变化。
师:下面开始习作。
附:学生作文
写字的启示
星期三下午的写字课上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真让我太难堪了。
下午第一节是写字课,同学们都在教室里认真写字。我也聚精会神地练习着。不一会儿,老师来了,他走到我身边轻声说:“你去把生字抄写在黑板上。”我拿起语文书走向讲台,看着上面的生字用粉笔写了起来:“窃”“锅”……最后一个“柜”字写完了,我拍拍手上的粉尘,大步流星地走回座位,心想多么小儿科的一件事啊。
当我正沉醉在我的书法技艺里时,突然,同桌用手捅了我一下,悄悄说:“张菱,你写错字了。”“笑话,我怎么可能写错字呢?不要开这种愚不可及的玩笑。”我头也不抬冷笑道。“不相信你用书本对照一下!”同桌急了。我猛地一抬头,拿起书本一一对照起黑板上的生字。顿时我的脑袋“轰”的一声,脸“腾”的一下全红了,由于一时的疏忽,我把“柜”字后面的“巨”写成了“臣”字。
唉!太粗心了,照着书本写都会写错,真是笨啊!我怎么犯下了一个这么低级的错误?这可怎么办、怎么办啊?此刻我心急如焚,不停地抱怨自己,心不在焉地在写字本子上胡乱划着。这时我的耳畔又响起平时妈妈讲过的话:“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于是,我站了起来,走上讲台,想把写错的字改过来,老师看见了,示意我别着急,让我先回到座位上。这时,我环视了一下四周,仿佛同学们都用一种嘲笑的目光看着我,我恨不能找个地缝钻下去。我回到座位,头也不敢抬起来,只伏在桌子上。
篇10
课文以言为经,以情为纬,紧扣文章的语言入情、悟情、抒情,巧妙地拨开文章表达的秘密,引领学生在情感与语言中和谐共振,借此来感悟慈母的情深。而后在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学习作者借助平实却富有深情的语言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并引入课外阅读文本,进一步深入领会语言描写的具体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学会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感情,在阅读中“披文以入情”。单元选文都表现了亲子之间浓浓的深情,这些爱的表现都体现在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上。品读本文时,着重落在细致解读作者描写他与母亲对话的段落,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其朴实自然却富有深情的语言,深入学习描写对话的方法。其次,通过对比阅读,群文阅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寻慈母形象,入文得言
课文记叙的是六十年代的故事,对于现在的孩子难以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母亲为了生活而操劳的不甚美丽的形象,这对理解课文带来了障碍。为了能让现在这些孩子体会到课文中的困苦生活,体会到将困难留给自己,将快乐给予自己的孩子的母亲形象。课前为学生补充阅读了梁晓声的原著《母亲》中的几段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理解课文所展示的母亲形象。首先以“慈”字入手,激起学生阅读质疑兴趣,启发学生:在你的印象中,慈母应该是什么样?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慈母呢?不仅回顾了平日积累的描写母亲的词语和语段,而且作为质疑点,让学生展开思考。“假如你写‘慈母’,下面两个语段,你会选择哪个?”
语段A:我爱看妈妈的脸,乌黑发亮的秀发下一张端庄秀丽的脸,脸色泛着红润。无数个炎热的夏天夜晚,妈妈在床头为我扇动着扇子,我心疼地说:“妈妈,手酸吗?”妈妈摇摇头,微笑着:“不会,宝贝,快睡吧!”
语段B: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
语段A这是我们所常见的,学生常写的,也是所谓描写慈母形象的标准语段。语段B是课文所描写的母亲形象。这两个语段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语言、神态上的描写都截然不同。至此引发学生思考,这是写慈母吗?引导学生紧扣课题读题,并在课题上书写个问号,激发学生探寻作者描写慈母形象的真实意图,进入课文深层次的学习。
二、习工作环境,品言得意
整篇课文并没有浓墨重彩刻画母亲对我的“作为”,而是着力描写了家境的困窘,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自己第一次亲眼目睹母亲工作的三个特写镜头和几句简单质朴的语言,就将一个瘦小疲于奔命,却仍坚守着家的温暖,坚守着对儿女的希望的母亲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一个老头儿朝里边的角落一指。”可以看出,母亲工作的条件是多么艰苦,环境是多么令人心寒!“震耳欲聋”说明母亲要忍受着精神的折磨,而且是长时间的。“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人,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其中的“这一排排,头凑近在缝纫板上”让一个承受生活重担、辛苦劳作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不仅如此,母亲工作在噪声震耳欲聋的一个角落,还得争分夺秒地忙碌着,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啊?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让学生研读慈母工作环境的过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依托,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感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捕获情感,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对母亲的赞颂之情。
三、悟母子对话,探文得法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与写作的基础,但平时阅读与写作中,学生往往将目光聚焦到事情叙述之中,轻视了语言的描写。因此,在写作文时,学生不能具体描写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语气等来表现人物,语言描写显得比较苍白、枯燥,特别是对话描写缺失主题,随心而写。而人物对话,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俗话说“言为心声”,可见语言既是人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又是人物展示性格特征的镜子。本组多篇课文都是主要通过人物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本课突出对话描写,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言描写的好例子。那么引导学生掌握本文描写语言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母子间的对话,是文章着墨最多的地方。这段语言描写是以对话形式出现的,是作者和母亲、以及母亲的同事之间的对话。首先让学生抓住这段对话的主题“要钱”,借此明法:对话描写要紧扣一个话题,不能随心所欲地写,我们向作者学到写对话的第一个方法“对话要有主题”。
引导学生自读母亲的话语,透过学生自读批注,学生已然学会思考,能读懂对话的背景,并与上下文相联系。例如,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这儿对话描写不是态度恶劣,而是因为环境太吵。这便是在向作者学习第二个方法“联系上下文”。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妈干活!”看起来对儿子不够亲切,却是写出了母亲不停地工作。一个快,一个别耽误,母亲这一句话,透露了母亲为了生活,为了孩子,日夜不停地操劳,为的是多挣些钱,好让孩子吃饱。一元五角,对于当时的家庭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也许母亲生病了,她舍不得买药;母亲衣服旧了,她舍不得换件新的;母亲手指龟裂了,她舍不得添双手套。可是今天,我问母亲要钱买书时,母亲却拿出来了。所以,这样的朴实、真实的语言写出了母亲的爱子情深。此时,老师质疑文本,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用上前面那样温柔的语气,秀丽的脸庞来写母亲,那不是更让人感受母亲的慈爱吗?通过讨论反馈,学生解开了疑团,对人物对话描写的认识提升了一个台阶。借此明确了第三个方法:写对话,就是要符合人物身份,不是全天下的妈妈都是一个语气,一种腔调,不同的妈妈有着不同的说话方式。正是这样不同的、个性鲜明的语言,才能体现人物的不同特点,也才能显露出他的内心世界。
四、融课外群文,赏文得能
高年级课文多数为名家名篇,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从课文出发,提供与课文相关,又稍有拓展的课外阅读片段或文本,帮助学生提升阅读量,学以致用,课内得法,课外得能。最终形成以课文为中心向周围呈辐射式阅读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开阔了视野,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1.课前阅读
课文所记叙的事情,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难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针对这种情况,在学习课文之前,就让学生补充阅读了梁晓声的原著《母亲》中的几段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环境,为深入理解课文所展示的母亲形象做好铺垫,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近那段陌生的岁月,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比较阅读
老师在课上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相类似的文章片段,与课文进行比较,同中求异。例如,在本课学生习得文章写作手法的基础上,引入作家史铁生同样描写母亲的名篇《秋天的怀念》,进行对比阅读:“作家梁晓声用朴素而深情的语言回忆了慈祥的母亲,让我们读读作家史铁生怀念母亲而写下《秋天的怀念》。他笔下的母亲与梁晓声的母亲有什么不同呢?”这样深入的阅读,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两个作家不同的描写语言的方法,不同的体现人物形象的方法,明法方能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