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范文

时间:2023-04-01 22:1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走在路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生道路可以选择,但是血缘关系不可选择,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人生之路。经历母腹中的十月孕育,一个新生儿呱呱落地来到人世,值此就开始了人生的跋涉。我们在匍匐爬行中渐渐地学会了站行,在呀呀学语中,渐渐地学会了情感表达,在与伙伴的嬉戏中学会了交往、开始了善恶美丑的判断。人生路上的第一个段落,是在母亲的怀抱中,在众人的呵护中成长、求学,为自己人生路上的跋涉做好知识准备。

初走人生路,如同一辆空载的车出行一样,轻装而行,因为空载,负担也轻,因轻而快,因轻而狂,险从快中生,险也从狂中来。所以,人们常说年少轻狂。但是,这辆车不是永远空载,而是渐行渐载,路愈行,装载的也愈多,负重多了,也就有了疲惫感。人,走在路上,也如车行驶在高速路上,开了一段,应当到服务区去休整一下身心,调节一下身心,更好地走好下面的路。人,走在路上,应当懂得减负、舍得放下。放下的是负担,舍去的是多余,腾出的是空间,留下的是精华。谁都知道,车超载是容易出事故的,人也一样,负担太重,心思太多,也容易出问题,这问题往往是心理方面的。有人这样感叹地说,心累些但精神之堤还是要坚固的,但心累了,精神之堤却容易崩溃。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不能只强调充实,也应当学会舍弃,舍弃也是另一种充实。

有人感叹,行走在人生路上,有着太多的牵挂。其实,牵挂是一份拥有,倘若一个人一无所有,心中也就无所牵挂了。牵挂是份依恋,是情感寄托。牵挂如丝,把结打在自己的心上,成了一个心结。行走在人生路上,因为有了牵挂,也就有了期待,会排解你的寂寞。恋人间的彼此牵挂,让爱情浪漫甜蜜,母子间的彼此牵挂,让亲情弥漫心间……。彼此牵挂织起了一张温馨的网。牵挂有时很累,也很心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体会到诗句中表达的是何种牵挂啊!我认识的一位老人,在手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只要孩子上飞机出远门,他都要等着电话,哪怕时间再晚,电话铃声响起,听到孩子报平安的声音,一颗牵挂焦虑的心放下了。我还知道有这样一位老人,一段时间没有听到远方孩子的声音,就会催促身边的孩子挂个电话,电话通了,他告诉孩子,没有事儿,听到声音就放心了。彼此牵挂,是一份怎样的幸福啊!

每个人都走在一条人生路上,但这不是说人生只有一条路可走,也不是说人一辈子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人生可走的路子很多。路很多,所以选择就成了一道难题。有的人选择其一而终之,一辈子安心从事一种职业,在这条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有的人在人生道路的分叉路口,改变了既定的路线,跨界而行,如公务员辞职当商人,教授下海经商,改道之后,也在那条路上风生水起,走出了自己的华彩。但是,也有人业不熟、技不精,离开了那条本已反复行走的路子,选择一条尚且陌生的路子,结果是走上去了,却退不回来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也自此改了道。

人生路上,我们祈求一路顺风,宽阔平坦。但漫漫人生路,总会出现坎坷,遇到挫折。其实坎坷与挫折也是人生路上的一道风景,当时走着,觉得心酸、苦累;回头望去,那是人生足迹、是一笔人生财富。老子说过“福之所倚,祸之所依”。祸福是辩证的。面对坎坷,面对挫折,唯有自信,相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挫折。沧桑让人感到厚重,更值得回味。

人生还有一条路,叫做慢行道,也有人称之为休闲道。人生路上,有张有弛,有时要快节奏地行走,有时也可以选择慢行道,在放松心情、欣赏风景中思考着人生,享受着生活的乐趣。人生的道路上,也有山道,这条路虽然艰险,但却风光秀美,走在山道上, 你可能行走的很艰辛,但也采撷了别人不曾有的那份收获。

篇2

卖血要到县里的血站去,她舍不得十几块钱的车钱,总是一大早起身,带上一个熟土豆或者苞谷团子,走到县城去。

到县城时总是晚上了,一般是吃一碗面,要3块钱。

她住的店是最便宜的,是白天卖盒饭的小商铺,把摆摊用的木板一搭就算是床,一夜需要3块钱。

转过天,吃些早点,就去卖血,卖完了,再走回村里,能得60块钱。

但她不总能走回去,有时抽完血,实在头晕,就只好坐车回,要用掉30块,就只能带回30块了。她连续3年卖血,最少的一年,卖了4回。

卖血是祝贤美的副业,不能误了忙时的农活和闲时的打工。

1998年,她有了第二个孩子,一个男娃,丈夫响应计生政策,做了结扎。但两个月后,孩子突然腹泻,一天一夜便死了。全家痛哭流涕,借了1300元,安葬了孩子。丈夫为了还账,到广东打工去了,从此再无音信。

十来年,她一个人带着大儿子,供孩子读书。家里的0.7亩沙地,一年能收成175公斤苞谷、900公斤土豆,差半年的口粮。农闲时她会去背煤,5天挣100元,每次回来都累得不行。再不够,就去卖血。

她的家是全村最小最破的一间茅草房,墙壁上有一条大缝,能看见外面的风景。屋里只有一个土炉子,一张单人床,一个石磨,一个水桶和一盏煤油灯。2004年,村里通了电,可她家使不起电灯。

2002年时,她替人代养了一头母牛,报酬是犁地时可以用这头牛,下的小牛有一半归她,在当地叫做“换工”。

母牛荞了两年,没有下犊。2004年,眼看母牛要生产了,偏偏又死了,她背上2200元新债。

那年她把孩子托付给奶奶,第一次外出打工。在广西一家蜡烛厂干活,一个月400块钱,不包吃,不包住。干了一年,给孩子买了两件新衣服、两双新鞋,就再剩不下什么了。

2005年,她横下心,借了钱,到广东去找丈夫。

她在广东有一个远房的表弟,以为会在那里见到丈夫,却扑了空。

“广东这么大,你又没他地址,到哪里去找?还是先回去吧,姐夫找着了钱,自然也就回去了。”表弟安慰着祝贤美,给她买了车票,又给了她一些钱,叫她还债,把她送到了车站。

祝贤美心里清楚,丈夫不是在外面找钱还债,而是再也不想回家了。

篇3

这似乎已不是一个阅读的年代,网络时代不少人喜欢上了电子书,用手机或上网本阅读。而这些书巢,却在美国刮起了一股图书馆风:一个个迷你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供大家免费借阅。不仅风行全美,甚而流传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

这些迷你图书馆没有卡片目录,还晚了也不用交逾期费,只有一个原则——“取走一本书,放回一本书”,所还书籍可以是原先借走的那一本,也可以是其他书籍。

“上周,这里出现了11本新书。”华盛顿北郊贝塞斯达居民凯文·沙利文专业描述自己的图书馆。沙利文2011年5月在自家车道的尽头搭架了一个屋形木箱作为迷你图书馆,“屋顶”上贴着一句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名言:“悬念是可怕的,我希望它一直延续下去。”

沙利文说:“这是给我妻子的礼物,她非常喜欢阅读。”他一周放入大约30本书,其中一半为儿童读物,因为附近有一所学校,夫妇俩希望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能在图书馆驻足一下,带走一本书”。

沙利文家的迷你图书馆形状比较常见,也有一些人别出心裁,把迷你图书馆建成大钟、机器人、剧院等形状。华盛顿图书馆馆长金尼·库珀说,“看到书箱在这座城市流行起来,真让人高兴。”

华盛顿居民菲利普·瓦哈比今年1月也在自家屋前建了一个迷你图书馆。他发现,迷你图书馆里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新鲜书籍,大部分关乎政治,因为这里是首都,“很多人从政”,也有一名邻居捐了一本女性文学作品。

瓦哈比坦率地说,分享阅读并非主旨,更希望以此促进邻里之间的联系。他在迷你图书馆旁边搭了一张长凳,方便大家坐着看书或者聊天。“这座城市如此冷漠,图书馆就像社区居民的一个社交场所”,瓦哈比说。

在亚利桑那州,约翰·福特家的迷你图书馆内,多数为烹饪书。福特在书箱旁挂了几把剪刀,方便人们借书时顺便剪一把书箱下种植的香草。

2009年,第一个迷你图书馆诞生在威斯康星州,是托德·博尔为纪念自己的母亲而建的,博尔的母亲是一名爱好藏书的教师。他把自家室外邮箱建成教室形状,里面放满书,让邻居免费借阅。邻居们前往借阅书籍,顺便进博尔家聊聊天,享受沟通乐趣。博尔家逐渐成了邻里聚会地点。

博尔的好友里克·布鲁克斯非常喜欢这一创意,在麦迪逊地区的家中建了几个木书箱,也受到欢迎。

受此启发,博尔和布鲁克斯随后创建了非营利机构“迷你免费图书馆”,建立网站推广木箱图书馆项目。他们制作多种风格的木书箱,售给有意创办者,售价从250美元到600美元不等。木箱从基础款到英国电话亭式,共同的特点是抓人眼球,而且能够保护书籍免受日晒雨淋。有意加入机构的人可以访问机构官网,注册自己的木箱图书馆地址。

2013年10月,博尔在非洲西部国家加纳建起了20个迷你图书馆,他还在印度与慈善机构“走进学校”合作,计划在3 500所学校建立迷你图书馆。

篇4

走在路上,殊途而别

为远行,曾怕遗忘踌躇不前

扬眸回望篱陌处,千山鸟绝,只影揽九天

铭记浅浅,从无间断去记住

也为远方,历经风雨矢志不改

山野暂为举眉地,缘何林深道疏?

本非圣贤之流,啸歌以壮豪志

走过路上,鬓染霜尘

居其陋室,衣披寒,决绝他日棱痕

执着不悔,始终坚定信念

再晴雨,后贪恋昨夜雾起

往来复返,惜足误踏玉珠

走后路上,遥期渐近

不再畏惧,乡客旧时笑言还依稀

孰为此者?

愿闻,沐星月,未敢稍懈怠

篇5

以数字化学习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它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的;学习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目前数字化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平台:上网本和各种平板电脑。

第一次接触e学习是在北郊小学,听了徐青校长的一节e学习数学课“公因数”,使用的是iPad,每个学生一台。教学中,徐老师用四张学习任务单把整堂课串了起来,学生可以用电子笔在苹果平板上随意书写、圈画、修改,并可以随时上传作业,老师也可以快速切换调用学生已经完成的课堂笔记,随时了解学生的听讲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任务。

我很自然地想到不久前上的一节数字化公开课――“点亮小灯泡”,下面我以这节课为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心得体会。“点亮小灯泡”是一节动手实验课,有两个重难点:①了解小灯泡的内部结构图,②连接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图。这节课有一个环节是这样的:以小组为单位,用一个灯泡,一个电池,一根或两根导线设计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连接图,如果你有几种方法就请你都画下来。我一开始采用的是纸质记录单,但发现在后面的实验中,各小组在尝试连接时只试了自己小组的设计图,小组之间的交流很少,效率非常低。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堂中,小组交流是其探究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完善的小组交流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后来用平板电脑处理,每小组把自己的设计图上传到分享平台上,这样大家不仅都可以看到每组的设计图,而且还能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刚才对自己设计图不满意的小组也会有所启发,还有些小组还想试试别的小组的设计图,这样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就会更加有效,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设计一幅成功的连接图,而是希望学生在不断地尝试、探索交流中总结经验方法。使用实物连接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设计图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小组没有设计出成功的连接图。所以在实验开始时,我补充了要求,让学生多多尝试,一旦尝试成功就立刻记录下来并且上传。这个过程比较长,孩子们不断尝试连接方法的过程就像科学家做实验一样,先设计几个方案,发现行不通,马上重新思考,调整方案,一次一次地尝试,自己的不行试试别人的,终于有一次成功,欢呼雀跃的同时也赶紧把方法记录下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把探究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功底打扎实了,学生才可能真正地成长起来。在解释能使小灯泡发光的原理时,形成闭合的电路这个概念不够形象,我们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视频,在一部青少年科技节目《Why》中有这样一段视频,借助环形充电小火车来向大家解释要让用电器工作起来必须具备的条件:一个能够提供电力的电源,小火车必须要接在一个闭合的环里,任何一处出现断裂小火车都不能正常工作。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很多实验现象不适合老师演示实验,更别说是学生分组实验,有时常常沦为老师只是嘴里说说,很难真正有效开展,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应该善于利用高科技手段把一些看不到的“暗箱”或者在有限的空间里无法观察的实验现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促进学生对内容的有效理解。比如,在上《看星座》这一课时,可以通过专门的APP软件,把巨大的星空还原在平板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学习,这样比纸上谈兵强多了。

篇6

起点

行者,是理想主义的实践者,是行走田野的思想者。几年前,我写作《做新教育的行者》,想以富有个人色彩的和所处地域特征的行动诠释新教育的精神世界,想以不断跋涉的脚步涅为新教育的一道风景。在这行进的道路上,新教育研究会是一道对我和研究会团队而言别样的风景。

2007年2月2日,江苏省新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下简称“新教育研究会”)经省教育学会和省民政厅正式批准。

在角色定位上,新教育研究会是江苏省教育学会领导下的二级学会,同时,由于新教育实验是全国性的研究活动,所以,研究会将与新教育研究院密切合作,发挥其“孵化器”功能,及时推广研究院对新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邀请研究院的研究员深度参与相关项目的研究,形成研究合力,共同推进新教育发展。新教育研究会的各种活动、研究进展、取得的成果也及时通过“教育在线”和新教育杂志与新教育同仁分享。

受朱永新教授的委托,由我负责筹建新教育研究会理事会,并把秘书处设在海门教育局。为此,我们成立的筹备组,于2007年6月到7月,向省内各新教育实验区与新教育实验学校发出了发展会员和推荐理事会成员的通知。之后,陆续收到回执。经过与新教育实验部分核心团队成员的多次磋商,初步确定了新教育研究会的理事会成员。与此同时,筹备组向省内各新教育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发出了优课评比和论文评比的通知,秘书处也陆续收到各地报来的录像课和优秀论文。

2007年11月16日,第一次研究会成立预备会在我的工作室召开了,我、储昌楼、李宜华、吴勇等围桌而坐,研究会的工作就这样以完全务实的姿态拉开。我们详细讨论了新教育研究会成立会的议程、论文评比的规则、数量和评委成员,优课评比的规则、得奖数及评委等。那段记忆,紧张而忙碌。秘书处成员每天加班,编印了研究会会员手册、论文集、会务指南等,落实了会议中的优课评比安排,新教育论坛等重要工作,制作了理事聘书、论文、优课获奖证书等,海门新教育团队还为大家编印了《2007'海门新教育拾粹》,拍摄了海门新教育专题片,各实验区为论文和录像课的选送也做了大量工作。

2007年11月23日晚七时,江苏省教育学会新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预备会召开。我记得在第二天的成立大会上朱永新教授脱口成章,将多年来对新教育精神的思考第一次作了较为全面完整的阐述。

在这次大会上,也明确了新成立的研究会的主要工作内容:

1 组织理事会议。定期召开理事长会议、常务理事会议和理事会议,研究新教育研究会的具体工作和行动策略等。及时总结全省各新教育实验区和实验学校的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实验的最新成果。不断壮大新教育研究会的力量,秘书处将继续接受会员申请,以让更多的一线老师加入到新教育实验的队伍中来。

2 组织论文评比。组织每年一度的论文评比,以选送最优秀的论文参加省教育学会的论文评比。2007年论文评比的主题是“理想课堂”,2008年新教育研究会的论文评比主题是“每月一事”。

3 组织优课展示。每年组织优课展示或评比活动,把“理想课堂”的研究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对课堂教学的研究,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方案上,要从价值观和教育思想的层面研究课堂教学,要把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使理想课堂的建设始终处于动态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4 组织主题论坛。主题论坛将作为新教育研究会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根据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的进展和“十大理想”构建,不断形成研讨的主题,并通过论坛,分享思想、经验、设想等,通过对话,碰撞智慧,生成智慧,不断加快新教育前进的步伐。

5 组织成果分享。组织各种形成的成果分享活动,建立成果年度报告制度,要求参加新教育研究会的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于每年的12月31日前,向新教育研究会秘书处,以电子文档的方式,报送一年的新教育实验研究报告,并附一年的各种活动剪影和图片。研究会秘书处将编写简报,发送全省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交流。另外,将根据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研究进展的程度,确定一些专题性展示研讨活动,组织相关的学校一起参与交流、展示、研讨。

6 组织项目联盟。理事会将通过项目联盟的方式,推动新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之间建立起相互协作的共同体,科学进行项目攻坚。比如,新教育儿童理想生活方式;新教育理想德育、新教育学校文化、新教育理想课堂、新教育书香校园等,以后根据研究进展,不断丰富项目内容。凡是对其中一个或几个项目,有志于进行深度研究的实验学校,通过填写项目联盟申请,确定项目联络人,采取轮值主席制的方式,推动项目联盟的活动,以及研究活动的深入展开。每次项目联盟活动情况,以及形成的共识和成果,研究会秘书处将及时通过“教育在线”及简报的方式发送至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分享学习。

在路上

(一)

对于我和我的团队而言,一块巨大的试验田正在眼前铺开。

教育科研是一切教育改革和实验活动的灵魂,而开展课题研究又是其中最富挑战性,最具操作性,最有推广性的实践活动。从2008年开始,研究会正式负责管理、研究、实施和推广朱永新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的研究》及其相关成果。当年5月,课题管理中心申报了全国教育规划课题,11月份《新教育实验与素质教育行动策略的研究》正式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该课题的系列成果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该课题的后续性研究《新教育实验促进师生成长的行动研究》又被确定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课题,并顺利开题。我们迎来送往着各种开题和结题的大会,这些来自田野实践的结晶,正在汇聚成新教育宝贵的财富。

我知道,我们的团队承担着怎样的工作量,每年数百份论文会汇聚到他们的桌前,由特级教师、各实验区负责人和名教师,组成评审组分学科对论文进行评审,从中选出优秀的上报省教育学会参评。我们说,新教育人有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新教育实验者是一群不做官人和学人,而是做农人,把两条腿深深扎到泥土里的人,而这个在幕后忙碌的团队,就是一群“颗粒归仓”的“农人”。

也让研究会忙得不亦乐乎的,是举办多层面多学科的现场展示、论坛研讨。全国小学数学研讨会、江苏省初中教育论坛、新教育学校文化展示活动等等。让我们心潮澎湃的,绝不是四周的彩旗猎猎,而是那些来自生命的精彩展示,源自灵魂的智慧碰撞。

研究会的另一个发力点,就是促进“专业成长”,让每位教师体验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

教育研究会成立之初,决策者们就将其定位为一个研习共同体、一个研修共同体、一个研发共同体。研习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了专业阅读书目与地图,让老师们在反思自己阅读史的基础上绘制适合自己发展的阅读地图;研修共同体,为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围绕课堂教学提供了展示、磨砺、修炼、合作、互动的专业成长平台;研发共同体为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做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者,地方和校本课程甚至班级课程的研发者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富有挑战的项目平台。从研习到研修再到研发,形成了新教育人专业发展独特路径,在这一路行走的过程中,各种形态的新教育共同体,以及“教育在线”网站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和成长舞台。

此外,我们还利用“教育在线”建立了实验学校课题管理信息平台,要求各个实验区都要建立课题信息专题贴,以及时交流各个实验区和实验校的课题实验进展情况。到目前为止,已经整理了20个专题贴在信息平台上交流。课题管理中心还利用这一平台,为各个实验区提供了挂牌校的样牌和协议样本。并且通过这一平台,及时收集各个实验区和实验校的新教育实验年度和总结计划等。

行走,是新教育的生态。2008年,山东威海、浙江嘉兴、平湖;2009年,河南焦作、山东临淄、诸城;2010年,河北石家庄、云南楚雄、重庆长寿;2011年,四川北川、安徽霍邱、山东日照……在与全国各地实验区和实验校的互动中,研究会成为一个经验流通的有效管道。

(二)

当然,江苏及至海门,是我们直接践行新教育的田野。

忘不了那些在教室里的静悄悄革命。朱永新教授说,“教室”就是一付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让每一个生命真正地在教室中开出一朵花来。记忆最深的,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俞玉萍,她和她的“百合班”以10余年一贯的坚守成为缔造“完美教室”的领军人物,2010年俞玉萍成为海门市完美教室名品教育项目工作室领衔人,率领团队为全市班主任义务培训近十场,达2000余人次,并赴安徽、河南、山东等地的新教育实验区作培训,2011年该工作室升格为南通市级名师工作室,并在11月份举行的全国新教育海门开放周活动中以教室开放、活动展示、工作坊研讨等活动与来自全国的400余名新教育同仁分享研究和实践成果。

“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之一,而开展“每月一事”项目是实现这个理念的重要方法。江苏海门实验区的“每月一事”在全国各新教育实验区(校)中最为显著。2008年3月举行的新教育行动“每月一事”项目现场推进会,提出了“每月一事”项目的基本操作流程,即“主题阅读、实践活动、展示交流、评价反思”。实验区所有学校每月围绕一个重点习惯,从面上发动,到具体行动,以及评价反思,都尽力做到位,形成了初步的实施模式。“海门新教育在线”,设置了“每月一事”方案交流区、案例交流区、反思交流区,定期举行了网上优秀案例评比和年度“习惯养成示范班级”和“优秀小公民”的评选活动。“每月一事”项目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从小处、从身边和孩子的实际出发确定培养学生一生有用的十二个好习惯,通过广泛的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研究、主题随笔等形式开展活动,将公民教育、生命教育贯穿其中――1月,让我们学会吃饭;2月,让我们不问红灯;3月,让我们一起去种树;4月,让我们踏青去;5月,让我们学会扫地;6月,让我们学唱一首歌;7月,让我们玩球去;8月,让我们笑着和别人打招呼;9月,让我们每天阅读十分钟;10月,让我们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11月,让我们做一回演讲者;12月,让我们每天记录自己的生活。导引的故事和设计的活动亲切动人,绝无面目可憎之虞,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在更高的层面随即生成、不断完善。据此而集的成果《一生有用的十二个好习惯――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项目操作手册》于2009年7月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成为全国各实验区推动“每月一事”项目的重要蓝本。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这就是新教育人行动哲学的高度概括。阅读,在海门2005年9月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后,一直坚持。2007年,海门的“图书漂流”的读书活动已经延伸至初中。全市范围的“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评比如火如荼地展开。读书活动还辐射到了家庭、社区,家长被孩子读书的热情感染了,“亲子阅读”成了海门一条独特的风景线;社区阅读成了居民业余生活的首选。从2007年开始,海门将每年元月的第一个周末,确定为海门的“家庭教育日”,这在全国属首创。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在全市积极营造和谐的亲子共读氛围;开展“亲子共读”专题讲座,指导亲子科学阅读……由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海门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弥漫着浓浓的书卷气息,空气中散发着清新的油墨芳香。甚至教育局下发文件,要求学校从地方课程中每周拿出一节作为校本阅读课,并确保每天1小时让学生自由读书。

此外,启动“儿童写作课程”。2010年9月,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高子阳,海门市“童化作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吴勇以及新教育研究会核心团队成员齐聚,进行了激烈而富有成效的碰撞,决定正式启动新教育儿童写作课程项目,建立项目专题帖。专题帖的总定位是找到新教育儿童写作课程的制高点,弥补结构化、系列化教材作文课程的不足,填补新教育实验在这方面的空白。会议决定充分整合管建刚、高子阳、吴勇等3个工作室的力量,在“教育在线”论坛上建立9个主题帖:“我的作命”、让儿童百分之百地喜欢写作、童化作文、中外写作著作的阅读、儿童写作的三大系统、课外写作课程创新设计、儿童写作课程点评、儿童整本书写作、写作教育故事。由吴勇撰著的《童化作文:浸润儿童心灵的作文教学》已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高子阳、管建刚、吴勇共同打造的《写作教学“铿锵三人行”》发表在《教育研究与评论》。目前,新教育儿童写作课程的系统建构正在进行中,并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

篇7

――题记

所谓的成长,就是逼着你一个人踉踉跄跄地受伤,跌跌撞撞地坚强。也许我的成长之路亦是不平,或许我也曾无数次重重地栽倒,但我很庆幸,我一直都在路上。

小时候,总以为成长有着十分美好的样子,多少次幻想着早点长大早些摆脱束缚,挣脱牢笼,获取属于自己的自由。可当我一天天走向成熟,褪去稚嫩,却发现头顶一片晴空早已被乌云遮蔽。脚下的路也似乎更加泥泞,怎么我的脚步突然变得这么沉重?

那个曾经骄傲地微笑的孩子不见了,现在,她只剩下叹息;曾经骄傲的资本也不见了,只剩下更多冷漠的表情和无休止的困扰。现在,我已经走到高三的分岔口,我曾经想一路遥遥领先,头也不回地一直努力向前奔跑。可现如今,隐隐约约发觉自己已落后于千里之外。

我依旧很努力地学习、做题、背书。可依旧会时常犯些低级错误,仍然会有思维“冻结”的时候,而那些平日里看起来嘻嘻哈哈整日玩闹的人却那么得心应手。如今,头上的光环渐渐暗淡了。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批评,还有多少双挑衅质疑的目光。这一切,都让我不禁小声问自己,难道你真的已经走不动了么?

有多少创伤卡在咽喉,有多少夜晚没有尽头,又有多少眼泪滴湿了枕头。多少次,我在心里重温着自己小小的梦想,带着泪痕进入梦乡。我是那么害怕自己配不上我所经历的一切。终于在一次痛苦挣扎过后,我明白了,自己已经进入了“高原期”,即所谓的“瓶颈”时期,只有调整好心态,努力扛过这段日子,继续奋斗才会最终攀登到顶峰。

于是,我把眉毛下面的泪水变成眉毛上的汗水,努力加快步伐,拖着确乎有些疲惫的身躯,一步一步往前走。终于,脚下的路又渐渐平坦,步伐也越发稳健。头顶上似乎有一道阳光穿透了乌云,直抵心灵。

或许这就是成长吧,在被蹂躏得体无完肤之时又重见希望。可能我不是最聪明的,但我可以是最努力的,然后就会成为最优秀的。我知道未来还有好多路要闯,我不允许自己倒下,昨日的泪光也一定会随着时间蒸发。我要一个人独自走在自己的路上。

篇8

我披着雨衣,骑着自行车,飞速地穿行在雨帘中。雨水打湿了镜片,眼前模糊一片,突然车座猛颠了一下,车龙头震颤地歪向一边,水坑里的水溅得满腿都是。转过头去,只见一位叔叔的裤子上也溅了一腿泥渍。惨了!我只好抱歉地笑着,愣在那儿不敢再往前走,等着挨骂。不料,这位叔叔竟对我说:“小孩子骑车慢点,把镜片擦干净。这下雨天的,要注意安全。”这和气的语调让我吃了一惊,我继续向前骑,竟忘了对人家说声对不起。再回头,那人已消失在雨幕中。原来,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连泥泞也可以变成阳光。

撷一朵宽容之花种在心里,满是和谐的淡雅与美好的馨香。

楼下有一个修鞋匠,为人憨厚老实。那次,我的运动鞋开了一个小口,扔了又不舍得,便拿去修。鞋匠收了我五毛钱让我第二天中午去拿。不料晚上狂风大作,暴雪纷飞,一直到第二天中午还没停。想必他肯定不来了!无意间朝窗外一瞥,是他!他穿着单薄的棉袄,手插在袖口里,吸着鼻涕,坐在那个以往处在通风口的鞋摊上,面前是一双运动鞋。我一愣,赶紧下楼拿鞋。鞋匠看见我来了,这才起身要回家。我说:“您看这么个大雪天,其实不用这么准时!”“做生意就讲守信用!”他咧开发紫的嘴说。

走在撷花的小路上,撷一朵诚信之花,细心呵护,用行动让它更美、更香。

周末的下午闲来无事,便去公园逛逛。辟一条小径,我走上了一条林荫路。突然,我发现浓密的绿树下的长椅上坐着一位穿碎花裙的女孩,她甜甜地笑着,端庄而安静,好美。她伸出手掌,撒一些粟米在长椅上,一会儿,几只小鸟飞了过来,全然不胆怯地啄食着。听见小鸟的欢声,女孩也幸福地笑了。我走近一看竟吓了一跳,原来她是盲人!这个乐观开朗、懂得生活与自然的盲女孩让我为之一震,继而心生感动,仿佛被女孩的纯真善良融化了。

走在撷花的小路上,珍藏一朵感动之花,让生活更阳光、更温暖。

篇9

你要问我为什么大吼大叫的,那是因为,今天是我第一次独自上医院治疗“弱视”。也许你会觉得这一点也不稀奇,可对我来说,这是让我感到极其高兴的“第一次”呀!在这以前由于我视力不好,再加上我们家去学校、医院的路程都很远,路上的车辆又很多,家里的人总是不让我独自上街,上学、上医院……都是爷爷,或是爸爸,或是妈妈接送。

今天下午2点,我催妈妈带我上医院治疗眼睛,可妈妈正忙着,就说:“这么早去干什么呀,到3点钟再去,也来得及!”而我总爱早些去,能找部好的机子。我就生气地说:“妈妈,你有事没做完,那我就自己去吧!”妈妈听了后,想了一会儿就说:“那好吧!今天就让你独自去一回吧!嘉嘉,路上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哦!”“噢!知道了!”说罢,我就迫不及待地穿鞋、开门,像小鸟般地飞出了家门。

我独自走在小路上,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心里特别兴奋。在穿过马路的十字路口时,一辆飞驰而来的面包车从我身边驶过,我害怕地收住了脚,我有点后悔自己独自出门了,但又想,我总不能永远让大人带着出门吧!于是,我还是勇敢地穿过了马路。

篇10

我曾经是一个茧人,一个“裹着茧”的人,下面是我初三生活的蜕变。

〈一〉蛹

进入了初三,我只是一只蛹。在班上,高手如云,我怯生生地爬着。有时,碰到学习的棱角,有时碰到同学嘲笑的冰山,有时被卷进家长失望眼神的旋涡,我很难过,很害怕,很委屈。我要变。

〈二〉裹茧的日子

那是我最寂寞,痛苦,艰难的时光,茧里的空气好闷,阳光也不充足。可这里安静,可我的心变得很大,我开始反省,开始用自己的双手蜕变我。我接在学习的枝头,天天吮吸知识的露珠,沐浴生活的阳光,外面的世界很闹,没谁会注意我,可我却有的快乐,偶尔会露几丝微笑。我成长。

〈三〉破壳成蝶

那小小的壳终于裹不住我了,在那冲刺的日子,我破茧而出,才发现自己的翅膀如此坚固有力。初三的生活中,我采着各种花,不知疲倦。同学们这时才注意到我,他们不敢相信这便是那个怯生生的蛹。原来我也有美丽的翅膀,有随时捕捉一切的变化,更惊奇的是我学会了飞翔,并且还有阳光下自信的笑容。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