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赏析范文
时间:2023-03-15 23:2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视赏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英语影视赏析课程是一门集听力、口语、阅读、翻译等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视听说课程。仔细看来,影视赏析实际上是一种视、听、说的艺术,是指融合人物、声音、音乐、情感气氛和社会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以活动的结构塑造形象,叙述故事,抒感,阐述哲理,用画面、声音和光彩直接构成感性形式,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营造出一种最有利于语言“习得”的条件。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作为媒介之一的英语影视赏析课程,以其独特的性质优势,被广大英语学习者所认同。影视赏析是一个“银幕形象――视觉接受――思想形成”的“运动”过程,它具备一些其他英语学习手段所没有的优势:
一、生动形象的剧情,充分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分为由学习过程本身及知识特点直接引起的直接兴趣,以及由学习目的和任务而对学习结果引发的间接兴趣。无论从哪方面而言,这两种兴趣对于英语学习都是非常必要的。对英语语言有着直接兴趣的人毕竟是少数,要使广大英语学习者对其产生兴趣,就必须通过某一种介质的引导。一些欧美原声的影视资源,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视觉形象以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给观众营造出一种生临其境的氛围,能刺激学习者的模仿行为和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充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根据Winston Groom小说改编成的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 Gump),把美国二战后近三十年的的历史文化贯穿于一位智商仅75,憨厚善良的小人物――阿甘的平凡经历中,虽然这30年间美国历史有巨大的变化,但是弱智的阿甘突破智能的限制,以一贯的诚实以及天生的直觉行动,反倒开辟了一片天地,阿甘虽然是一个弱智,但他代表了这个社会所缺少的所有美德:诚实守信,做事认真,勇敢无畏,重情轻财。影片以美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的历史事件作为时间线索,穿插在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中。当放完这部影片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于“阿甘”这个可爱的小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刻画和分析;也可以提供给学生舞台,让学生分组表演剧中的某一有趣的场景;还可以让学生对影片进行评论,各抒己见,相信必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自然纯正的对白,全面真实地提供了语言学习环境
克拉申(Krashen)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的结果。任何交际行为都是在一定场景中进行,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英语,会让学习者较容易进入状态,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有助于学生进行交际活动。学生通过影片中的剧情发展,就能不费劲的去理解各种单词、词组或者句型的语用环境。在《阿甘正传》中,珍妮与阿甘久别重逢的时候,她夸赞阿甘的士兵制服很精神,用了这样的一个表达:That uniform is a trip。由于在影片中,珍妮是一个嬉皮士形象,“trip”一词就不仅仅是“旅程”的意思了,在嬉皮士时代,“trip”一词也就跟迷幻体验联系在一起了,意为服用迷幻剂LSD后所获得的奇妙感觉。
三、多元且直观的信息文化,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蕴含于语言之中(胡文仲,1994)。英语影视作品则是通过精湛的演技和丰富直观的语言文化,从各个方面向英语学习者传递信息,包括影片的背景、历史文化、以及一些优美的语言文化。随着《阿甘正传》中剧情的发展,学生很容易就能看到反映了美国二战后波澜壮阔的三十年中的政治历史:阿拉巴马州塔斯卡骚乱、肯尼迪总统接见全美大学生橄榄球队、越南战争、乒乓外交、水门事件,以及反映出导演及大众对二战后美国各时期重要的历史文化事件的态度。以影片为载体,学生就能切身体会到当时的美国历史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影片中也不乏优美的语言,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视和听的基础上,将其完整地背诵下来,更好地去说。《阿甘正传》中说道:“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功夫熊猫》(Kong Fu Panda)中也出现了:“One meets its destiny on the road he takes to avoid it.”(往往在逃避命运的路上,却与之不期而遇)。诸如此类有哲理的文字,更是值得英语学习者记录和分享。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影视赏析课程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该在在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电影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选材,适当导入英语影视赏析课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英语影视赏析课 教学策略 原则
一、引言
为了符合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需求以及和国际接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结构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逐渐摆脱英语语法占主导地位,而是逐步侧重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因此,很多高校都设立了英语影视赏析课程,目的是通过这种有趣味性的和较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来提高学生们的听说能力。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了误解,很多学生抱着看电影娱乐的心态来选择这门课,这样,学校开设这门课程就失去了初衷的意义。所以,在英语影视赏析课的教学策略上,需要注意优化我们现有的教学策略,对教学环节有目的地进行改进,已达到英语影视作品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教师在课程前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掌握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才能达到最终效果。
二、教学策略的设计
1.影片的选择
为了上好一堂英语影视赏析课程,影片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并非所有的英文电影都适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欣赏的,因此,教师在课前选取电影时必须要充分考虑电影的题材、语言以及背景文化等各方面的要素,确保所选择的影片适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欣赏。
(1)影片思想内容积极向上。由于本门课程所针对的是高校的学生,英语电影欣赏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学生正处于人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认知和形成时期,那些倡导积极向上、内容健康、风趣幽默的影片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益处。
(2)影片语言要清晰易懂。学生学习英语影视赏析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英文电影来学习英语语言知识。考虑到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有限,语言能力及中西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英文电影的选材要语言难度适中、人物对话发音纯正、标准规范、简单易懂。
(3)影片情节不要过于复杂。对于情节复杂的电影,学生单纯从语言方面要听懂看懂就很有难度,更何况去了解影片背后的意义。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对于看不懂的电影而失去了兴趣,对本门课程产生枯燥乏味的问题,教师在选择影片的时候一定不要选择过于复杂的影片。
(4)影片要与时俱进。这一点很重要。由于现在科技的发达等因素,电影界也在日益更新,同时,学生们的口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毫无疑问的说,很多经典的影片都拍摄于多年以前,例如,阿甘正传、音乐之声,等等。这些影片不仅演员演得好,而且影片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对于学生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很多学生对这类影片并不感兴趣,觉得这类影片内容枯燥,色彩暗淡。反而,他们更专注于现在市场上所流行的科幻大片或者穿越影片。因此,教师在选择影片的时候也要相应的穿插一下影片的题材,尽量选择一些贴近近年来生活元素又充满教育意义的影片。
遵循以上几点,相信在影片内容的方面就可以避免学生对于本门课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反而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背景知识
当教师选片结束后,教师应根据本堂课所选择的影片进行背景知识的收集,并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讲解。经典的影片不仅仅是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对一个时期或者一个国家的某段特定历史的反映。因此,要想让学生深刻感受不同地区的背景文化的差异,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尽可能的做好影片背景知识收集的工作,包括与影片相关的文字或者图片,最好以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图文并茂,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影片的内容以及背后的意义。
3.小组讨论
在影片播放结束后,教师要留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讨论。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于本部影片的观后感想各抒己见,之后,请部分学生用英文来谈谈自己的想法,以此来锻炼学生用英语表达个人想法的能力,必要时,可以以书面形式呈现。当然,这种讨论一定要在影片观看结束之后,趁着学生仍旧沉浸在英语语言环境之中,要鼓励学生用英文思考,趁热打铁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教师应注意的是,在学生表达想法的时候不论学生出现了什么错误,都不要打断她的陈述。当然,学生在用英语进行表达的时候肯定会受语言限制的影响,犯错误时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打断了学生而去纠错,肯定会打击学生的信心,会使学生丧失表达语言的愿望,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应在学生表达结束后,先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再针对细节进行纠正,使学生及实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以达到自我完善。
当然,每一部英文影视作品都是把西方文化生活所展示在我们眼前,所以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培养,使学生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便学生在影片中所遇到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时候能够冷静对待。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差异都需要学生去完全接受的,因为中国是一个传统的文化大国,礼仪之邦,这是我们身为中国人所要掌握的底线,如若在影片中出现了一些西方文化的糟粕,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不可予以学生放任接受。
4.角色扮演
在讨论结束后,这堂课依旧没有结束。教师应要求学生对于所欣赏的影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进行分角色扮演。比如,音乐之声这部电影,玛利亚在阿尔卑斯山教孩子们唱Do—Re—Mi歌曲的片段,就被很多人所模仿。通过这类表演,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获得明显的进步,不仅词汇量会有所积累,而且学生可以长时间的记住对白,提高记忆力。这样长此以往的练习下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另外,背诵是学习语言的有效手段,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欣赏影片后,可以让学生将影片中的经典对白、黄金句型摘录后反复听、重复背。模仿、背诵片中的经典对白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发音和表达能力。如果学生能准确流畅地背诵一些英文电影中的经典对白,他们在英语交流中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三、结语
总而言之,英文影视赏析课对于学生来说是提高口语和听力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但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设计详细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促使语言学习与应用的有机结合。然而,教师也需意识到,英文影视赏析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一定要承担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自己语言能力、文化积累的特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下的语言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以期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初衷,推动学生各项技能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3
影视赏析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并不少见,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影视赏析的应用在中小学尤其是高校采用较多,但在中职领域较少,这可能与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有关。不仅如此,大学生在欣赏影视作品的水平较高,这可能由于高校生源素质和文化修养较高的原因;而中职学生的素养普遍较低,更倾向于把影视当成娱乐,这带给我们启示,一是要注重对中职学生在影视的“赏”和“析”上加以引导;二是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影视赏析更为迫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影视赏析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作用
(一)影视欣赏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更加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其心理特点是喜动不喜静;喜欢直观生动的图片视频,不喜欢单调抽象的文字。而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情绪情感以及故事情节,能够直观、生动、有趣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能够让学生体会人物个性,体验模拟生活情境的过程;能够带给学生心灵的触动,起到积极、正面教育的目的。
(二)影视赏析可以弥补中职心理健康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中职心理健康教学方法有时无法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如知识点讲授较为枯燥、抽象,较难激发他们的兴趣,也较难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点所表达的内容;案例讨论不直观、形象,会降低学生的参与度;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由于学生的害羞、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学生人数较多和场地限制,教学秩序不好控制,往往会使体验的效果下降。这时可应用影视赏析,能够使角色的模拟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直观明了,从而弥补其他教学方法无法达到的效果。
(三)影视赏析的应用研究可以填补中职领域有关此方面研究的空白
影视赏析应用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的相关文献较少,进行此方面研究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空白,促进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为提高中职领域的心理健康教学方法的效果提供借鉴。
二、影视赏析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的实施对策
影视赏析应用于教学并不意味着每节课都进行影视播放,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教学内容要符合德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能为了播放而播放。
(一)根据教学课题的需要,选择适合的影视作品
笔者曾做过调查,学生喜欢的影视作品主要集中在喜剧类、科幻类和爱情类,但作为教学内容不能任由学生喜好决定,听之任之,应明确教学目的,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进行选择。如《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一群调皮捣蛋、厌学逃学的孩子,在新班主任的音乐熏陶之下,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纠正自己不良行为习惯,重新燃气生活的希望,是一部陶冶人心灵的励志影片,较适合中职生在心理调适方法课题中观看。又比如《阿甘正传》让我们直面生活中各种问题,追求自己命运,探索自己价值观的故事,适合学生在直面挫折课题中观看。
(二)选择影视片段,针对性进行故事案例分析
讨论分析案例时,没有必要整个影片全部播放或解释,可将影视作品中重要的案例表现部分,利用剪辑软件对影片进行剪辑摘录,为学生呈现具体的症状表现或改善措施。如讲到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涉及精神病与一般心理问题的区别时,可剪辑《爱德华大夫》中的精神病表现(罪恶综合症);在职业心理压力调适时,剪辑《普拉达女王》中一段女主角被老师呼来喝去的片段;在情绪调节时,剪辑《武林外传》中郭芙蓉发火时说出“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的画面等等。通过剪辑视屏,直观呈现教学内容主题,引起学生的共鸣,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体验案例中的情感。
(三)选择影视作品要足够深刻,能够触动或震撼学生心灵
影视作品五花八门,并不是什么影视都能拿来使用,不能过于超脱,甚至使学生看过就忘;作品在人物的性格、情感表现要给人印象深刻,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如新加坡青春电影《小孩不笨2》描述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与中职生的实际情况非常相似,较适合中职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观赏;片中很多幽默的桥段,不仅让学生开怀大笑,吸引他们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思考,探索自身的行为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促进亲子关系的改善。这样的影视作品不仅能加深印象,还能给学生心灵触动,启发他们改善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四)选择价值观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防止误导学生
中职学生思维比较偏激,对事物的理解非黑即白,容易走极端,甚至是悲观(中职学生常接触网络上一些负面新闻,自身又常受到他人异样的眼光看待),因此给学生呈现模棱两可价值观的影视作品,往往会带给他们消极的影响。如《沉默的羔羊》描述一个心理医生是变态吃人杀人魔的故事,却给观众造成心理医生都有心理病、都是变态的错觉,甚至从此以后害怕心理医生;影片中一些血腥、惊悚的画面会带给学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不适合正处于价值观刚要形成的中职学生观看。我们可以选择像《隐形的翅膀》这样的作品,通过一个失去双臂的女孩活生生的励志故事,给学生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不断克服生活困难的榜样,这种榜样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思考一个四肢健全的人从一个残疾人身上学到的勇气和毅力。
(五)播放影视作品,要注重引导学生“赏”和“析”
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不高,心理健康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懂得“赏”“析”影视作品,提高审美能力。赏不是看完、笑完就算,要理解影视作品中传递的情感和主题,品味作品的意境。在这过程中,中职学生未必什么都能看清楚明白,心理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析”作品。首先教师在播放影片之前,教师自身要懂得赏析作品,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如作者简介、人物关系、角色演绎、传递思想等方面的信息,在播放过程中为学生解析;并通过解析过程,引导学生自己解析作品,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倡导的“助人自助”的目的。
三、影视赏析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及评价
笔者在福建理工学校三个新生班级中进行实践,经过一个学期的跟踪研究,影视赏析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的应用取得了成效,主要从学生的观后感、复习时对影视作品相关心理知识的印象、座谈时对课堂的评价三方面获得。
(一)学生对影视作品感受强烈,付之笔端
在收集上来的学生观后感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影视作品的喜爱、感悟、震撼。如《阿甘正传》的观后感就有学生提到“上帝是公平的,它给予我们磨难,也给予我们希望”“我们应当一步一脚印踩出属于自己的生活奇迹”“学习阿甘对朋友、对爱情的那份真”“像阿甘一样,做一个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人,才会觉得人生是美好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在《小孩不笨2》的感后感中学生提到“小孩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理解和信任,不仅仅是物质需求,还有父母的陪伴”“初看很搞笑,越到后面越笑不出来,我长时间的沉默,有心酸、感动和悲哀”“没有沟通注定会产生冲突,换位思考很重要,小孩也要多一点时间和父母相处”“我们自己也应该努力,不能自暴自弃”等等。说明影视作品对学生的心灵触动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内心感受充分说明学生体会到了影视作品传递的信息,达到教学设定的目的。
(二)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相关心理知识印象深刻
期末复习本学期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学生对有播放影视作品的相关知识点印象特别深刻,说明影视作品中形象、生动、直观的呈现让学生容易接受,并与学生在思想认知上形成统一,让片段记忆长留学生的大脑,这与中职生不专注、一学就忘的习惯形成反差,说明影视作品对印象、记忆的影响巨大,效果较好。
(三)学生对心理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较高
篇4
一、导游英语的特点
1.实用性强。导游英语的学习重在应用、实践,它是市场化的产物。目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利用英语交流的人数也越来越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英语教学又不能很好的适应旅游业的需要,导游英语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应运而生。
2.广泛的知识面,厚重的文化底蕴。旅游业是新兴的产业,覆盖面特别广,包括历史知识、宗教知识、天文地理、民族风情、文化艺术、历史典故、园林景点等,另外,交通、法律、卫生、货币等常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导游英语学习者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
3.优美的语言特色。导游英语主要用来宣传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的语言载体,有着很好的美学色彩。导游英语学习者跟其他的英语学习者不同,学习中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一门语言的层面,还要提升自身美学的修养。学习者在将来的工作中,利用导游英语的唯美语言,可以准确的传达出地域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需求提高,只有具备了这种素质,才可以很好的适应旅游行业的工作。
4.流利的口语表达。导游英语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口语训练,在训练中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有大量的词汇积累以及标准的发音,这是基本的要求,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词汇,才可以保证与国外的旅游者交流时,不至于发生沟通上的障碍。
二、影视作品的作用
1.提供真实的英语交流环境。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都缺乏真正的语言环境,影视作品可以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英语的这种需求。影视作品中人们的交流,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场景,具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学生在观看时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到真实的英语交流。通过影视作品,学生可以体验到人们交流中的英语的发音、语速和音高等特征,以及英语交流中富含的情感信息。在这里,学生可以了解国外英语交流的真实状况,摆脱生搬硬套的中式英语教学习惯的束缚。
2.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都在历史上经过了长期的文化积累,透着深厚的文化气息。影视作品中包含着大量的内容,有风土人情、社会状况、自然地貌、历史遗迹等,学生在观看中就加深了对国外文化的了解。与传统上仅从文字层面了解国外文化相比,影视作品更容易使人记住国外的文化特征。欣赏影视作品时,学生可以完全地放松心情去学习英语,可以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影视作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使他们主动地学习英语。
3.有助于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目前的英语教学严重脱离现实,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死记硬背很难记住大量的英语词汇。观看影视作品中,会发现电影中人们的交流包含着大量的英语词汇,有些词汇还与真实的场景联系在一起。学生在观看时,通过大量的人物形象、不同的语言风格,在人们的表达中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典型的声音以及形象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词汇记忆能力,比起传统的通过课本进行文字识记,要容易的多,而且形象的多。
篇5
【关键词】供应商细分,供应商,关系管理
一、关于供应商关系管理
所谓供应商就是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个人提供所有生存和发展活动所需要的物料、物品以及服务的单位法人或者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个人。
供应商管理就是企业对其直接供应商进行全面管理的一种系统方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公司的经营管理战略出发,对供应商进行宏观管理;二是从具体业务运作出发,对供应商实施的有针对性的日常管理。
二、供应商的细分
供应商细分是供应商管理的基础,企业结合供应商的特点对供应商进行分类,只有在供应商细分的基础上,企业才能根据供应商的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供应商关系策略。
物资供应细分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难度对采购对象进行战略上的细分,进而根据每类物料的战略定位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根据供应物资的不同特点,可以对物资进行如下细分:
⑴一般物资: 低风险、低成本的物料, 该类物料属于常规的项目、商品、或服务,不直接增加最终产品的价值。该类物资对应的是普通型供应商,对于普通型的供应商,只需要投入20%的时间和精力。
⑵杠杆物资:低风险、高成本的物料,这类物料属于一些基本采购,需要支出较多的资金,但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并不高。该类物资对应的是通用型供应商,对于通用型的供应商,企业可以与之建立一种短期性的合作关系,采取优胜劣汰的机制,以便、定期评估、适当淘汰,同时吸收更为优秀的供应商进入。
⑶瓶颈物资:高风险、特殊性的物料,该类物料在企业经营中的普遍使用并不高,但是制约企业关键部位的重要部件。该类物资对应的是技术型供应商,对于技术性的供应商要与之保持密切的联系,企业通过与供应商信息共享,适时传递自己的需求信息,这样供应商才能根据适时的信息将企业所需的物资按时、按质、按量地交送企业,降低企业采购风险。
⑷战略物资:高风险、高成本的物料。这类物料对于采购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供应市场又比较复杂,企业获得这种物料有一定难度,因此这类物料对于企业来说具有战略性意义。该类物资对应的是资源型供应商,对于资源型供应商,企业要与之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行重点管理。
三、供应商管理策略
(一)供应商的选择
1.供应商的环境
是指供应商的产品对企业的重要性,包括产品的重要性,产品的竞争力,市场竞争状况以及供应商的地理位置等等,反映供应商对企业来说的重要性,是食业对供应商环境的整体评价。
2.供货能力
是指供应商满足需方所需物资各项要求的水平,包括质量、交货期、供货弹性、价格等几项指标。
3.供应商的质量系统
是指供应商预防质量缺陷的产生,有效控制质量,持续改进质量,保证满足需方质量要求的系统。它对质量的有效控制,决定了供应商的产品的质量,决定了企业满足需方质量要求的水平。因此,它是选择供应商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4.客户服务水平
是指供应商在售出产品后,为需方提供技术、质量、信息咨询等一系列售后服务的能力。售后服务水平是企业选择供应商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服务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最终供应商的选择。
5.供应商的生产能力
是指供应商为生产需方定购产品所具有的各方面的能力。
1.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信息交流有助于减少投机行为,有助于促进重要生产信息的自由流动。为加强供应商与制造商的信息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经常进行有关成本、作业计划、质量控制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2)实施并行工程。企业在产品设计阶段让供应商参与进来,这样供应商可以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性能和功能方面提供有关信息,为实施QFD(质量功能配置)的产品开发方法创造条件,把用户的价值需求及时地转化为供应商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与功能要求。(3)建立联合的任务小组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4)供应商和企业经常互访。(5)使用电子数据交换和因特网技术进行快速的数据传输。
2.供应商的激励机制。要保持长期的双赢关系,对供应商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就不可能维持良好的供应关系。在激励机制的设计上,要体现公平、一致的原则。
3.合理的供应商评价方法和手段。要实施供应商的激励机制,就必须对供应商的业绩进行评价,使供应商不断改进。没有合理的评价方法,就不可能对供应商的合作效果进行评价,将大大挫伤供应商的合作积极性和合作的稳定性。
篇6
关键词:市盈率;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163-02
1 市盈率水平的影响因素
从市盈率的计算公式不难看出,所有能够影响股价和每股收益的因素都将会影响是市盈率水平的高低。有些因素影响价格,有些因素影响每股收益。而另外一些因素对二者都起作用,正以为如此,该指标才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将所有的因素综合体现出来,又使其具有很大的概括性和简化性,而这两个优点同时又是市盈率的缺点:不够精确在单因素分析上没有优势,因此,我们在用市盈率分析问题时,首先要做的是看清楚市盈率的高低及变化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而不加分析直接判定市盈率高估或低估,可信性就大打折扣。
注意影响价格的主导因素是什么?若是增长则价格上升使市盈率上升同时意味着较高的投资价值。若市盈串的陡然上升是由于盈利能力恶化每股收益骤降引起的,则这种高市盈率预示着极高的投资风险。很显然同样高水平的市盈率却有可能预示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般来讲,影响一个市场整体市盈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有两个,即该市场所处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市场利率水平,新兴证券市场中的上市公司一般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利润增长率也就比较高,因此,新兴经济体证券市场的整体市盈率要比成熟市场的市盈率水平高。使用市盈率指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该指标不能用于不同行业公司的比较,成长性好的新兴行业的市盈率普遍较高,而传统行业的市盈率普遍较低,这并不能说明后者的股票没有投资价值,其次,在每股收益很小或亏损时,由于市价不至于降为零,公司的市盈率会很高,如此情形下的高市盈率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最后,市盈率的高低受市价的影响,而影响市价变动的因素很多,包括投机炒作等,因此观察市盈率的长期趋势很重要,由于一般的期望报酬率为5%~20%,所以通常认为正常的市盈率为5―20倍。
2 研究方法
做市盈率研究,选择样本时首先要考虑市盈率本身的诸缺陷。
(1)“当每股收益为负值时,市盈率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股市里的亏损股众多,怎么评价它们,有人计算所谓的负市盈率,从其本质意义上来看,正市盈率是静态回收期,负市盈率完全没有意义,如一些高科技公司,短期内也不可能盈利,对这些公司的评价,市盈率无能为力。因此我们在选择样本公司时,剔除掉每股收益为负的公司。
(2)市盈率的变化是非线性的,间断性的,市盈率以每股收益作为分母,由于每股收益随着每季度的不同而改变,假设市价不变,这时市盈率的变化是非线性的。但人们在理解事物时总是线性的思维,人们总是把事物的变化当作线性的来看,而实际上它不是线性的,有时股价越涨,市盈率越低,有时股价越跌市盈率越高。上市公司随着经济周期,时而盈利,时而亏损,这使市盈率出现间断,无法进行历史比较,因此,我们在计算市盈率时,只选择某一时点的市盈率,而不考虑其后续期间市盈率的变化。
(3)市盈率的计算结果往往不一致。市盈率在计算时,分母每股收益的计算,对市盈率的影响十分大,有人在计算时采用每股税后收益;有的采用税前收益。有的在分红、配股后,每股收益进行了稀释,有的不进行稀释,有的每股收益按流通股来除,有的是除以总股本算出每股收益。有的在计算每股收益将非经常性收益扣除,有的不进行扣除,采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企业,计算出的每股收益相差很大,这使市盈率缺乏可比性。在具体计算市盈率时,我们采用权威网站披露的每股收益作为标准。而不考虑其真实性。
市盈率有多种计算方法,不同方法得出的数值差异很大,其信息含义也不同,特别是在没有明确具体计算方法时,很难对市盈率含义作出正确理解,二是市盈率是以股票价格除以每股收益计算确定的,任何影响股票价格和每股收益的因素都会导致市盈率的变动,而股票价格和每股收益的影响因素相当复杂,不作具体分析很难对市盈率作出合理解释,三是市盈率的倍数同时包含了成长因素和投机因素,具体哪个因素起主要作用难以作出准确判断。
3 市盈率的比较
忽视基础环境差异,将不同国家、不同市场、不同行业和公司、不同历史时期的市盈率进行简单比较,市盈率的比较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市场、不同行业和不同公司的横向比较,以及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纵向比较。首先,从不同国家的横向比较看,不少专家学者将我国目前的市盈率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并判断一国市盈率的高低,事实上,众多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不同国家经济体制、市场基础,投资与监管理念、经济发展潜力、资金机会成本,通货膨胀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对市场平均市盈率产生影响,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的市盈率要高于发展缓慢的国家;低利率水平国家要高于高利率水平国家;资金越充裕的国家市盈率越高等。因而,忽略基础环境差异进行市盈率的比较没有科学依据,
其次,即使是同一国家的资本市场,由于上市公司组成结构不同,其市盈率的可比性也值得怀疑,一般情况下,小盘股市盈率要高于大盘股,由于这种上市公司结构的差别,导致沪市市盈率远远高于香港股市,再如,纳斯达克市场的市盈率要比纽约市场的市盈率高得多,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前者上市的公司多是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高科技公司。
第三,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的不同公司市盈率比较也需谨慎,处于上升周期的朝阳行业一般有较高的市盈率;即使处于同一行业的公司,市盈率也会因公司具体特征而存在差异,小股本公司的市盈率普遍高于大股本公司,公司的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每股收益增长率、流通股比例、无形资产比率、企业规模、控股股东等都与市盈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此外,从不同历史时期的纵向比较看,由于市场基础环境不同其比较同样需要谨慎,在比较市盈率时,不能不加分析地简单比较,要考虑宏观环境、微观特征的差异,否则得出的结论将经不起推敲。
篇7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商务英语教学 必要性 可行性
一、通识教育概述
通识教育是一种针对专业教育提出的非专业教育,一般认为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理念。后经过多个世纪的发展,这种“自由教育”在美国演化为“一般教育”(General Education)或“通识教育”。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即哈佛“红皮书”)集中阐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即“通识教育问题的核心是承袭自由与人道的传统。仅仅获得资讯或某种专门技艺和能力,并不能获得文明传承所必需的理解的广博基础。即使具有良好的数学、物理和生物科学基础,也有读、写几门外语的能力,仍然不能提供一个自由民族的公民所需的教育背景。因为这样的教育既缺乏与人作为个体的情感经验的联系,又缺乏人作为交际动物的那种实际经验”。由此可以看出,通识教育是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获取,不以实用性为目的,而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健全人格、人文素养、善思博识、自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教育改革的理论探讨,提出素质教育,并把西方的通识教育进行引进介绍。进入21世纪,随着教育部对素质教育的强调与重视,通识教育概念在我国逐渐成为热点,各高校开始对通识教育进行积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发展到今天,通识教育的研究重点已经转换为对通识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及通识教育内部课程及结构的研究。
二、大学外语通识教育课的现状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培养其独立思考及善于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外语通识教育就是以外语尤其是国际通用语言英语为媒介语言的通识教育。外语教育的本质在于其工具性、人文性和教育性(夏纪梅,2010)。王佐良先生曾说:“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语言之有魅力,风格之值得研究,主要是因为有一个大的精神世界,但这两者又必须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语言表达力同思想洞察力又是互相促进的。”(张西平,2008)由此可见,外语教育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更要承担起人文主义教育的重担。通过大学外语通识教育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化,扩大视野,提高对外交流的能力,同时也有能力传播中国文化和文明。
近年来,随着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及通识教育课程在各个高校的普及,外语类通识教育课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山东大学(威海)作为国家重点院校之一,一直积极推进教育改革,鼓励各院系教师积极开设通识课程。以2015年秋季学期为例,全校共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110门左右,其中外语通识课仅为9门,开设的课程包括大多数为英语电影赏析、美剧与美国文化、英美文学选读等语言文化类的课程,语言技能类课程仅为一门。从学生选课情况看,影视类的课程尤其受到学生的欢迎,一方面由于其上课及考试形式比较轻松,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通选课不够重视,在大环境影响下往往会选择此类课程“赚学分”。而语言技能类的课程因为其授课内容和形式的相对单一而常常出现因选课学生数不满最小课容量而停开的情况。特别是近年来,我校外语技能类的通识课基本上是开不起来的状况。但对学生的课下访谈却又反映出大多数学生想通过通识课开阔自己的学习视野,习得不同领域的文化知识的想法。由此可见,外语通识课并未取得预期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对外交流能力的效果。
三、通识课体系下进行商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加强对大学生的通识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外语教育一直是通识教育的重要领域。商务英语作为一种复合型专业,首先是以英语作为交流的语言,同时需要学习和了解国外的商务文化、习俗、涉外礼仪等。因此,学生在商务英语课程上学到的应该不仅仅是地道的英文表达,更是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精神、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同他们合作,适应他们的工作方式、生活习惯等。而这些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在商务英语专业的课堂上往往是学不到或学之甚少的。在通识课体系下开展商务英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通识课体系下进行商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通识教育作为一种非专业教育,其强调的是广泛的知识传授和对于人的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正是因为传统大学专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凸显出它的弊端,通识教育才越来越受到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知识的范围不断扩大,通识教育内容必将不断增多,课程量将不断扩大。随着国际间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增多,通识教育的理念必将向着着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面向未来的方向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商务英语已成了必不可少的交流语言,其所代表的商务文化成了所有从事商务活动的人士甚至于所有职场人士必须掌握的共同知识。通识商务英语课程的开设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相关知识的机会。
第二,在我国大学课堂中,大多数商务英语教学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主要以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为主,不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忽视相关领域文化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一知半解,无形中为学生的未来的职场生活埋下隐患。同时,由于多数学生在进行专业商务英语学习之前并未学习过相关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商务文化知识,造成其上课听不懂、下课无从着手复习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通识商务英语课一方面填补了学生商务文化知识的空白,另一方面起到了良好的过渡作用,在大学基础英语和专业商务英语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第三,受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各高等院校都在缩减大学基础英语(非英语专业)的课时。大学英语课由原来的两年压缩为一年半或一年,甚至有的大学已经取消大学基础英语的学习,直接让学生进入双语课程。以我校(山东大学(威海))为例,目前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只进行一年的基础英语学习,然后三年级直接进入专业英语学习,二年级对于大多数专业的学生来说处于语言空档期。商务英语应用广泛,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较成熟,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以商务英语为先导,积极开展各种语言技能类的通识教育课程如法律英语、旅游英语等,最终形成井然有序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这样一方面改变了原来单一的仅有人文类外语通识课、学生混学分的状况,另一方面为学生将来的专业英语学习打下了基础,使学生更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积极地规划自己的学习。
(二)通识课体系下进行商务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通识课体系下的商务英语课程在讲解语言点的同时,更强调商务文化的渗透与讲解,旨在让学生了解商务职场的工作理念、合作方式及企业精神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将来的职场生活。同时其授课内容决定了其授课形式必将不同于传统的专业商务英语授课模式,学习起来会相对轻松,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选择此门课程。
其次,随着近年来国际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商务英语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据劳动人事部门统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个专业中居于前10位,大多数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就业前景乐观。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商务英语专业或在自己专业之外辅修商务英语课程。在这种背景下,通识商务英语课程会有更多的市场。受到“实用性”的驱动,学生会学习这门课程。
四、结语
通识教育强调的是个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本科课程重要的一环。通识商务英语课旨在给予学生更多的商务文化熏陶,对其将来的专业英语学习进行良好的铺垫,使其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将来的职场生活,成为一个素质全面的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通识商务英语课程提高了学生广泛就业的能力,必将受到学生的欢迎。另外,从外语通识课课程体系的建设考虑,笔者希望通识商务英语课程的开设能为外语类通识课注入新鲜的血液,为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及外语通识课体系的构建提供全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鲁男,外语专业通识教育:历史现状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3(6):25-29.
[2]郭景文,郭涛.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优化模式探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第17卷(4):81-84.
[3]马姝.通识教育环境下的商务英语教学法研究[J].神州教育,2013(12):88-91.
[4]韦兰献.探索中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模式[J].改革与开放,2011(5).
[5]于燕.情景体验式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第23卷(3).
篇8
【关键词】会计准则;资本商业监管规则;盈余管理
一、引言
根据Healy 和 Wahlen的说法:盈余管理就是为了使受利益影响的企业或个人,在企业基本经济状况方面产生误解,或者是针对企业向外界公布的会计数据合约的结果,以对财务报告和交易设计的分析来重新制定财务报告。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可以分成三方面来表述:(1)进行盈余管理目的;(2)盈余管理需要在什么方面着手,具体的说包括了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方向以及盈余管理结合结构、程度;(3)怎样进行盈余管理,(如直接的会计工具或构造交易、事项等非直接会计工具)。从上面所说顺序来看,(1)、(2)、甚至于(3)都在资本商业监管机构的影响下,但是只有(3)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产生联系。因为,从资本市场、合约和政府监管这三个方面来看,资本商业监管机构会一直影响着盈余管理的具体目标,也影响盈余管理工具的选择。资本商业监管机构制定的规则对有些管理动机本身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和其具体想要达到的目的,就和会计准则指定机构关系不大。会计准则的具体规范,只针对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工具的选择和构造交易事项。假如其中的某些交易或事项被会计准则规定不计入当期损益,那么就不能用作盈余管理。
二、资本商业监管规则和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行为的影响
适应资本商业监管规则,是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因为增加利润是上市公司的主要目的,那么其盈余管理最终的目的指向就是避免发生亏损,或者避免因为持续亏损使股票被停牌,或者摘牌,然而,这些冲销行为的表象是使利润降低,当期收益大幅下滑,实质上对下期公司盈利的快速回复有利,且起到保牌的作用。然而证监会只是从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这些会计业绩指标,来对上市公司的股权和再融资资格进行管理。而有些上市公司因为盈利能力较差的,面临被迫停牌和摘牌的局面,因此就会进行盈余管理,用以保住股权再融资资格和避免被特别处理、避免被停牌、被摘牌等。基于适应资本商业监管要求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这一点,我国的证监会其职能就是对资本市场进行监管,不同的监管规则,就会产生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那么,证监会如何才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行为进行遏制呢?是不采用会计业务指标,还是重新制定?这些实际操作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脱离会计指标的实质性监管是不现实的。因此,证监会在保证其实质性监管的前提下,不断更新有关的会计业绩标准、指标,对监管规则进行不断地补充调整。盈余管理三方面的表述说明,会计问题范畴不包括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各种有利益冲突的个人或公司之间的利益比拼,如何选择盈余管理工具,如何进行交易、如何进行事项构造时才会用到会计准则。我国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一直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和规范,这在《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制定、修订过程中充分的体现出来。
三、理论分析及研究结果
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审计师身上承载着人们长期以来遏制盈余管理的希望和责任,但是,盈余管理和现代企业会计规则的制定权以及合约安排,融合在一起。政府制定的一般性、通用性的会计规则的公共合约是不全面的。经理人可以制定剩余的会计规则,这些权力由注册会计师行使监督责任(谢德仁,1997年)。这就使企业的盈余管理成为了可能。这样,制定会计准则的部门就不能及时的发现和完善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它对企业的盈余管理是苍白无力的。它的稳定性也就无从体现。这样,它就不能在长远期对会计信息的生产者以及审计师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指导,也就消弱了在降低成本板块会计准则的实质功能。因为,设计交易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这也正是会计准则管理的空白,因为交易可以更新。所以说,应用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进行遏制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只能通过化解、减弱盈余管理的动机才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其中,对资本商业监管规则的修改,才能对企业的盈余管理问题有效地解决,才能作用于资本商业监管规则。通过样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在1999年的样本中,公司盈余管理因素被剔除,OPC和LEV在10%和5%水平线上对公司债务重组作用明显,其他反映公司财务困境的变量都不明显。EFQ只与因变量在10%水平上呈同升和同降的正相关关系,ALOSS在这里作用不明显。这就证明了在1999年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发生与财务困境没有直接的关系。当然,也不排除有其他样本的出现,诸如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不是因为财务状况的艰难,或者是为了避免亏损,也可能是为了获得股权再融资资格,这同样说明只要进行了债务重组,财务状况一定是不容乐观。
(2)在2001—2006年的样本中显示:1%水平线上,GPR、TNRA、QUICK这些因素都和因变量呈现负相关关系,LEV在25%水平线上和因变量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些都表明在这个时间段财务的困难,就成为了产生债务重组的关键因素之一。
(3)在2010年的数据样本显示,若不采取办法用来遏制规避亏损动机的发生,公司的GPR(主要经营的业务所产生的利润率),TNRA(总资产周转率)以及公司的规模,上市的年龄等变量,都会影响公司的债务重组。这说明,发生债务重组取决于财务状况的好坏,财务状况越差越易发生债务重组。公司规模的大小,上市时间的长短也直接影响着是否发生债务重组。在剔除其他干扰因素后,如避免亏损动机后,除主营业务率不明显外,其他变量表现仍然明显,这也表明,2010年债务重组的原因就是财务困难。当然,从ALOSS与因变量的关系层面上来,它们呈现正相关关系,从而可以看出,债务重组可以使这些公司避开亏损。这样也从侧面说明会计准则不能对其进行遏制,而必须依靠资本商业监管规则本身。
四、结论
因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就是为了适应资本商业监管的需要,所以,资本商业监管规则就成为了改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切入点,会计准则有其局限性,所以并不能起到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遏制的作用。研究数据表明:资本商业监管规则,就成为上市公司债务重组行为和盈余管理的目的之间的纽带,会计准则就没有此作用。资本商业监管只是起到证监会、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参与者三者之间合约性质的作用,相反地,证监会有权参与修订“合约”,它修改的合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些上市公司会基于各种目的进行盈余管理,因此,会计准则对此负的责任比重较小。这样,合约的修改,监管方的责任划分,信息披露的灵活应用等,都会对盈余管理产生作用。在公认的程序框架下,立足于基本的财务会计的概念和原则,才能制定出较为合理的会计准则,所以,它只能使交易成本增加,却不能在遏制盈余管理行为方面起到相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川.新四项减值准备、审计任期与独立审计意见[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06
[2]李维安,王新汉,王威.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01.
[3]杜英.事务所的任期、会计师轮换与审计独立性——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证据[J].财经论丛,2010,06
[4]胡波.公司控制权性质与审计需求特征——来自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经验证据[J].财经问题研究,2008,03.
[5]李维安,王新汉,王威.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非经营性收益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4,11
篇9
1、《劳动者》:萨尔加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他的作品《劳动者》、《移民》、尤其是《创世纪》,不仅堪称摄影的经典、史诗般的巨著,而且具有振撼心灵的力量。他真实的记录了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或曾经经历过的苦难、艰辛和死亡。萨尔加多在印度、南美和非洲直面地球上的悲惨与不幸,他凭着一己之力,对全世界贪困劳动者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广泛和深刻的记录。
2、《苦难的眼睛(1948,南京)》:法国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是一位著名的纪实摄影大师,被誉为“当代世界摄影十杰之一”。1948年冬至1949年春,布列松先后到访了中国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这张愁容满面的男孩子照片,是在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下来的,照片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布列松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摄影家。着名的美国杂志摄影家协会主席B·格林曾说:“看上去,布列松的摄影好像是漫不经心随手拈来。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3、《多维玛与大象》:1955年,阿维顿为迪奥晚装拍摄的一辑黑白图片《多维玛与大象》,皮糙肉厚的大象和纤细时尚的女模特形成强烈反差,给人的视觉带来很大冲击,一举奠定了他在时尚摄影界的地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同时,经理带着我熟悉了下办公环境,我对公司的工作环境非常的满意。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很兴奋,也很期待。
今天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开始了我的上班生涯,感觉非常的兴奋。在一天的工作中,我对商务上的英语有了一定的认识,很多产品用的都不是某个单词的本意,而是引申意,这点让我在认识产品的时候非常的困难。还好有经理的帮忙。我从事的这个工作在某些方面来说是非常枯燥的,每天7个小时都盯在电脑上,眼睛非常的累。但是我相信我能坚持下去。
今天我们开始认识外贸操作平台,经理介绍到,现在的主流外贸平台有alibaba, made-in-china, globalsource等等,我们用的是alibaba,我们的任务就是熟悉这个操作平台,熟悉它的流程还有方式,经理还给我们讲解了各个部分都是干什么用的,哪个是用来上传产品的,哪个是用来查看本行业的进出口信息的。最后经理让我们自己熟悉下,随便看看,了解它的大环境,为后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今天我才发现原来做外贸是在阿里巴巴上面做,整的跟淘宝似的。只不过原先在淘宝上我是买家,现在变成了卖家了。感觉眼花缭乱的,不过令我欣慰的是,至少里面还有点中文,我看还是中文的舒坦啊。外国人要是全用中文谈业务那该有多好啊。我们的国家赶紧发展壮大吧,以后让所有的外国人都来学习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