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怎么做范文
时间:2023-03-18 21:0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灯笼怎么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首先将黑色硬卡纸做成三角形状,然后用白乳胶在做好的硬卡纸上涂满。
2、接下来将涂满白乳胶的硬卡纸贴在六边形的包装纸上,用一样的方法做出四个。
3、用透明胶带粘起来,粘好之后合住,最后挂上喜欢的流苏就可以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材料:茄子一根、灯笼椒半个、蒜末、盐、味精。
2、将茄子去蒂洗净,切成两段后对半剖开,切十字花刀;灯笼椒切块备用。
3、炒锅置于火上,倒入适量油烧热至六成,放入茄子炸至金黄色,沥油后装盘,然后把灯笼椒也过一下油,沥油后也放入盘中。
4、调入盐、味精、蒜末,入开水锅大火蒸五分钟即可。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尝试用不同的作画形式,可以让幼儿深入的了解绘画的多样性,丰富性和趣味性。遵循幼儿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体验活动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
外出学习回来后,学校要求根据新学到的教育理念上一节汇报课。想了很久才决定上一节美工活动,因为美工活动没有人上过,我希望我的课能抛砖引玉,让老师们有所启发,多开展美工活动。
在开展这个活动之前,我们班的孩子已经学会了沿线剪圆。活动开始,我就以一顶魔术师的帽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以“123,变变变”的口诀变出活动需要的材料,特别是变出小剪刀的时候,还出来了字宝宝“小心”,我以奇怪的口气问“明明是小剪刀,怎么出来了字宝宝小心?”孩子们纷纷回答说“是说用小剪刀的时候要小心!”其中一个孩子还说“小心”就是“当心”看来我需要的安全意识孩子们有了;在变出灯笼以后,我拿着灯笼转来转去,作出想知道灯笼是怎么做的样子,孩子们也跟着认真的观察着,并且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发现“老师,灯笼是圆的”、“老师,灯笼是彩色的”、“老师,灯笼是硬纸做的”,在孩子们发言的时候,我做出不小心碰掉一片灯笼的样子,孩子们兴奋的一起叫起来“是一个一个的圆形做出来的”“老师,我会!”“老师,我会!”一只只的小手举起来。
“好吧,既然大家都会了,就开始做吧!”
因为我没有任何的示范,只是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发现灯笼的做法,做着做着,就有孩子叫起来了“老师,我的圆剪好了,拼不起来!”
“是吗?我们再看看!”我又把灯笼举起来,转来转去。很快,又有孩子发现了“圆的中间有一条缝”,于是大家又继续专心的做起来,不久,就有孩子成功了,拿着自己的作品高兴的让老师看。
陆陆续续的孩子们都做好了,大家拿着自己灯笼互相比较,一会儿后,孩子们又说开了,这个说“你的不对,人家只要6个圆,你的8个了”那个说“你的不对,缝缝剪反了”。。。。。。。
篇4
一、保护环境,先从保持教室的整洁开始
在一次手工课之后,教室的地板上全是孩子们剪下的手工纸,教室里一片狼藉。这时我看见君君一个人趴在地板上,认真地捡着地上的碎纸屑。我把全班小朋友都集中了起来,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君君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讲了起来,有的说:“地上全是垃圾脏死了,君君把垃圾捡起来,这样做真好。”有的说:“如果地上的垃圾没有人打扫,垃圾就会越来越多,我们教室就像我们家门前的垃圾箱了。”有的说:“余老师,阿姨刚扫完,地上本来很干净,我们把地上弄脏了,所以君君要捡纸屑。”……在孩子们的议论中,全班孩子都对君君的行为进行了表扬。我又让孩子们想一想,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教室更整齐呢?在大家的讨论下,我们决定在教室的墙角边摆上两把幼儿能够使用的小扫帚,方便幼儿及时整理教室。从此以后,教室地面的整理工作都交给了我们的孩子。每当地上有垃圾时,不用老师提醒,总会有孩子自觉地打扫干净。保持好教室的整洁,是保护好环境的前提。
二、爱护自然,先从照顾班上的自然角出发
自然角是孩子们接触自然的一个绿色小窗口,我们班的自然角中摆放着孩子们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小草、小花,以及小鱼和小乌龟。每天早晨,孩子们一来到幼儿园,就会聚集在自然角旁边,替小植物浇水,给小动物喂食。他们边看还边议论着:“你瞧,我的小草长出来了。”“开花了,开花了,昨天还没有花的。”“小乌龟认识我了,每天我喂它吃东西,它都不怕我的。”“你看,小金鱼游到那边去了……”我轻轻地走到孩子们的身边说:“小植物和小动物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才能长高、长大。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环境被破坏了,那这些小鱼、小乌龟、小草、小花都会死掉的。”畅畅连忙说:“余老师,我知道的,环境污染很厉害的。”“什么是环境污染呀?”我连忙追问孩子。孩子们听了我的问题,纷纷睁大了眼睛,争先恐后地说:“环境污染就是乱扔垃圾,到处都是垃圾”;“汽车尾气排放,空气被污染了”;“废水排放,河水会变黑的”;“还有酸雨”;“全球气温变暖”……“是呀,那么多污染真可怕,让我们一起好好对待自然角里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吧。”孩子们认真地点了点头。
三、变废为宝,以废旧物品的回收为前提
中秋节刚过的一天早晨,朵朵提着一只漂亮的大灯笼来到了教室。那是一只制作精美、富有创意,而且非常别致的灯笼。朵朵骄傲地提着灯笼,给这边的小伙伴看,给那边的小伙伴瞧,得意地说:“你们知道这个灯笼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是用月饼盒。奶奶和我一起做的,漂亮吗?”孩子们围住了朵朵,羡慕极了。有的孩子说:“哇,真的很好看的!”有的孩子说:“朵朵,让我拿一会儿好吗?”有的孩子说:“我们家也有这样的月饼盒的,可是被妈妈扔掉了。”我来到孩子们中间,接过朵朵手里的大灯笼,提得高高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见,说:“朵朵和奶奶真聪明,能把废旧的东西做成那么漂亮的灯笼,太了不起了。”这时筱筱连忙说:“余老师,我知道的。上次我和妈妈从电视里看到,人家把喝完的可乐瓶做成花瓶、娃娃,可漂亮啦。”小宝也大声地说:“这就是变废为宝,你们懂不懂?”从此我们教室的门口多了两个宝贝箱,里面装满了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瓶瓶罐罐、大盒小盒……每当孩子在手工角游戏时,总会去宝贝箱中寻找制作的灵感。
四、多种游戏,在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环保教育还可以结合幼儿爱唱、爱动、喜欢游戏的年龄特点.把环保教育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如通过表演游戏《大树爷爷笑了》,让幼儿在表演中领悟植物与人的关系。角色游戏、结构游戏需要大量的材料,老师与幼儿一起利用生活中无毒无害的纸盒、饮料罐、纸板、酸奶杯、碎布等废物让幼儿进行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懂得减少垃圾、利用废物、节省材料的意义。此外,还可结合环境保护教育的有关内容设计和安排各类游戏,如科学游戏《水会变脏》、《和大地娃娃交朋友》,体育游戏《植树造林》《清洁大行动》、《小鸟和老鹰》,音乐游戏《小青蛙》,使幼儿在玩玩做做中建立环保意识。
通过对幼儿的渗透教育,教师综合运用认知、语言、艺术、游戏等多种教育手段,灵活采用多样的教育形式,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使幼儿的环保意识由空白到清晰,由清晰到进一步增强。幼儿懂得了粗浅的环保知识,有了最初步的环境道德观念,开始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篇5
如果你是个盲人,在漆黑的夜里走,你会为别人打上一盏灯笼吗?也许你会不屑:盲人何须灯笼!可是你想过没有,正是这漆黑夜中的灯笼,使别人看清了路,看到了你,避免相撞。盲人的举手之劳,在方便了别人的同时,也避开了自己的不幸。没有当初那无心的插柳,哪来现在的绿树成阴?关爱别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关爱了自己。童话大王郑渊洁小时候默默无闻,他总想证明自己却又找不到方式。自卑的他在一次义务劳动中找回了自信:仅仅是因为工厂的老师傅无意间表扬他说:“这孩子能干,小心点。”是啊,老师傅无意间流露了对一个陌生男孩的关爱,却可以挽救一颗苦闷抑郁的幼小心灵。关爱是从心底迸发的清泉,也许关爱他人的行为是无意的,但给予被关爱者的也许是整个世界。
“关爱他人”不仅仅是个标语似的词语。它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树立这样一个观念――理解他人,想及他人,关爱他人。理解他人:前提是有推己及人之心,在处人待物过程中,将自己作为一个参照物,将他人之境,当作自己之镜。
关爱他人:是一种换位思维,就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和一定的境遇里,如果我是他人我该怎么、怎么做;关爱他人:一个人在他人心中所占有位置的大小,取决于自己通过为他人服务所表现出来的关爱程度;关爱他人应该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它会让你以最小的投资,得到最大的回报。
给车上的陌生老人让一次座,也许微不足道,但却让老人感到了温暖,也给自己贮留了高尚;给希望工程捐款,也许只是杯水车薪,但所有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为多少彷徨的孩子撑起生命的蓝天。
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每天都承受了许多的关爱。我们的生活,父母总是牢牢牵挂;我们的学习与成长,凝聚了老师无尽的关怀。扪心自问,你是否想过要把幸福也带给别人?你曾经为身边的队员做过什么?你曾经为班级做过什么?如果答案是一片空白,那么就请从现在开始,用你的实际行动,让这片空白变成五彩。
在楼梯或走道上向遇见的每位老师和队员热情打招呼;放学时齐声与老师道别;在别人失落时送上一句安慰的话;在队员遇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为他出谋划策;父母工作不顺利,你抢先做完家务;路上,有小孩摔倒,你轻轻地把他扶起;车上,有老人站着,你热心地给他让座……关爱他人就从这点点滴滴做起,这体现的正是个人的品格和素养。
诗人艾青说过:“在寒冷中最先死去的不是没有衣服的人,而是自私的人;只有相互拥抱才能带来温暖。”是的,关爱是何等重要,它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美好关系的桥梁。关爱他人并不一定要牺牲自己,小小的关爱也是最大的善行。
队员们,让我们用美丽的心灵,传递人间的真情,把关爱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把关爱放到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成为我们思想道德中的一部分,关爱他人吧。学会关爱吧,对于个人,是贮蓄幸福;对于社会,是最大的前进动力。
队员们,让我们在黑暗的道路上多点亮一盏灯笼,关爱身边每一个需要关爱的人。只要他需要,只要你能给予,那么你就能用一个心灵赢得另一个心灵。
篇6
一进西溪湿地公园的大门,看到的不是波光粼粼的湖水,也不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而是一条古色古香的传统小吃街。在这条街中,最热闹的要数做年糕了,年糕我当然吃过,但我从来没有亲眼看过年糕是怎么做的。只见一位身材较胖的妇女端来一大团米饭,放在一个石头桶里,站在一旁的小伙子抡起一个木锤反复地凿,每凿一次,大地都会震动一下,看得我们心惊胆战。
我们乘着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边欣赏岸边的树木,一边享受着迎面吹来暖暖的微风,来到了一座小岛上,出于好奇我们一蹦一跳的走进岛上的木房子里,里面阴暗而潮湿,三面都陈列着50年前人们用过的工具,这些工具我从来没有亲眼看过,有的只在电视上见过,十分新奇。我边看还边幻想还边幻想从前人们的生活情景。其中有一间房子里还有关于丝绸的介绍,和一些刺绣的作品,绣的栩栩如生,我们看得也如痴如醉。
紧接着我们又乘着船来到了另一座小岛,这里可热闹了红红火火的“小灯笼”
篇7
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我家也不例外,贴春联,挂灯笼,忙了半天。奶奶也准备了一桌香喷喷的年夜饭。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餐桌前,一边吃美味,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等待新年的到来。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外面的鞭炮声响彻夜空,礼花齐放,把整个大地照得一片光明。接下来就是中国古老的习俗——发压岁钱。这也是为了祝福下一代健康、快乐得成长。我是我们王家唯一的孙子,当然压岁钱叶不会少的。我望着长辈们,心里一个劲地盘算着,拿定主意后,就对爷爷奶奶说:“孙儿祝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别说,这一番话就得到了几张百元大钞,瞧,我的第一笔“生意”就成功了,我又对爸爸妈妈说:“孩儿祝爸爸工作顺利,祝妈妈越来越年轻!”几句“花言巧语”有“骗”来了几张百元大钞。再加上外婆的,舅舅的,爸爸朋友的,哇,我点数了一下,一共四千多元呢。
从我出生到现在,我的爸爸妈妈都很明主,从不占用我的“财富”。他们让我把钱放入我的储蓄罐。因此,我拥有一笔不小的“财富”。在我上小学以后,在妈妈的建议下,我学会了理财,把我大部分钱存入了银行。因为放在银行里的钱还可以生钱呢。现在我的“小金库”——小汽车储蓄罐,里面有一本存折,和今年的压岁钱。我打算打钱继续存入银行,再留一小部分以防不时之需。每次打开我的存折,看得我心美滋滋的,它的最高纪录已达到五位数,我真是个小富翁。因为我有钱,所以许多地方我都是自费,比如买学习用品,订阅书刊,捐款——现在,我最盼望过年了,这样,我又可以给小汽车加油了。等我汽车加满油,那我上大学的时候就不用爸爸妈妈操心了,我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吧。
篇8
没有快乐,没有伤悲,空虚的内心,脑海里只是想着,怎样复仇。
儿时的痛苦,让他仇恨交加。他的父亲,在他刚会说话之时,一把银剑,刺穿了他母亲的胸膛。他不知道原因,泪水在眼眶打转,他无能为力,只能嚎啕大哭。庆幸的是,那个男人没有把他杀掉。
他恨,恨到心痛到不能再痛。疼爱他的母亲,就这样被那个男人毁掉,他脑海里都是当年的场景,惨不忍睹。那个男人跑掉了,弱小的他,被嵩山少林寺的弟子到,从此在那里生长。
被带到了山上生活,他借着仇恨,每天钻心习武,不依不挠,像一个机器不停地练习。十几年的习武生活,他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压抑在心里的怒火,终于要释放出来了!
他要报仇!
离开嵩山,他开始努力地打听男人的下落,经过几番周折,他知道了男人过得不错。男人做了武林盟主,呼风唤雨,一人的性命,他一个手势就能决定。
他嘲笑。他终于知道,十多年以前,那个男人杀了他母亲,不为别的,只为名利。他的手慢慢移向腰间的剑,狠狠地握紧剑柄,在心里大声说,娘,我给你报仇了!
他知道很多人对男人都有仇,于是他连通各路帮主,计划夜袭男人。
子时,他带领着几百号人,悄悄埋伏在男人的院子里,天上的星星此时特别闪耀。他瞪着眼睛,等着每个房间的灯全灭,他一挥手,几百号人杀入男人的寝室。
只是他不知道,男人,就在他背后。
他似乎听见有些许动静,猛地回头一看,居然是那个男人!他顿时吓傻了,往后一倒,发出特别大的声音。忽然一个声音打破沉静:“在那里!快杀!”所有的人停止打斗,想报仇的,想为男人掩护的,全部冲来!
一把把箭往他们飞来,突然“嗖”的一声他被男人反压在地上,模糊中闻到了血腥味,他再次惊呆!男人居然为他挡住飞来的箭!一看箭羽上的标记,是他做的箭!上面被他涂满了剧毒的毒药!男人硬撑起头,艰难地说:“孩子,你…就这么忍心…杀掉我吗?”说毕,又倒了下去,只剩他一个人木讷着。
他带来的人,见男人已被箭所刺,就急急忙忙带着他打道回府,却不知道,他偷偷地把解药塞在男人怀里。那解药,其实是用来给自己防备的,自己却给了他,那个最恨的,一心想要杀死的人。
他知道男人的下人一定会给男人服下解药,可他不知道,接下来的自己该怎么做。男人为名利杀害了他母亲,可男人却又在飞沙狼烟中救了他一命。他纠结着,恩怨各一半,他该怎么圈揽。
可是,无人逃得过宿命。该面对的,他还是要面对的。
各路帮主知道了男人没有死,便催促着,要他快决定什么时候再次行动。他们说,这次让男人必死无疑!
他不知道该怎么决定,他找来的人,他要给他们个交代,那些人心已定,男人不死他们不罢休。可面对着各占一半的恩怨,他却不知道怎么收场。无奈,他拿起酒坛,在楼顶上对月诉苦。
他的思想在斗争,男人已成他的宿敌,他痛苦,他迷茫,他纠结。他知道万事不能兼顾两个极端,这让他痛苦万分。
只为了完成一个夙愿 荒乱中邪正如何辨?
一边是情,一边是仇。他无奈,真的无奈。
篇9
【教学片段】
下面是俞老师教学的“植树问题”片段。
课前板书:
20米路,每5米分一段,一共分几段?
20米路,每5米种一棵树,一共可种几棵?
1.平均分引入
师:读第1题,小朋友们会做吗?有没有不会做的?怎么做?
生:20÷5=4。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生:因为是5米分一段。(师画线段图)
生:因为是平均分。
师:求段数,用除法,这是一个求平均分的问题。
2.问题展开
师:读一读第2题,这是个种树问题,你会做吗?
生:20÷5=4。
生:20÷5+1=5(棵)。
师:你同意哪个算法?说说你的理由。
生:应该是5棵,开头也要种一棵,所以是5棵。
生:4个间隔种5棵树。
生:除非一头不种是4棵。
师:(画图)从0米开始就种一棵,一棵一棵往下种,一共种了5棵树。
3.沟通对比
师:这两道题像不像?像在哪里?
生:都是20÷5=4。
生:都是用除法计算,而且数字相同。
师:为什么都用除法做?
生:因为都是平均分。
师:不一样的地方是第1题只要一个算式,第2题要两个算式,都是4段,为什么种树要加1?
生:因为有4个间隔,两端都要种。
生:棵数比间隔数要多1。
师:我们把以前学的植树问题先忘了好不好?而平均分分出什么来?种树是种在哪里?
生:平均分分出段,种树是种在点上,点数比段数多1。
师:我们在数学上学到了平均分,而生活中园林工人种树是种在了点上,点数比段数要多1。
师:除了种树,植树工人把树种在点上,还有什么人也把什么放在点上?
生:路牌、路灯、挂灯笼、锯木头……
师:这样的事情多不多?(指着第1题)这是数学问题。(指着第2题)这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延伸拓展
师:有个小朋友领了5棵树去种,发现这头有房子,你怎么办?
生:一头有房子就不种,还剩1棵,还给老师。
师:还有个小朋友去种树,种好后把2棵树还给我,你猜是怎么回事?
生:两头都被房子挡住了。
师:一头种一头不种,树的棵树与间隔数相同,两头都不种,树的棵数就是间隔数减1,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种5棵,要看路的具体情况。
【教学反思】
俞老师的课,数学与育人浑然一体。听完俞老师的“植树问题”教学,很是震撼,也一下子打开了我的心结,为什么学生害怕解决新的问题?原来教学中缺少像俞老师那样的体会学以致用的课。俞老师在课中让学生体会了所学知识与应用的关系。
俞老师通过“一共分成几段”和“一共种了几棵”这两个问题的对比,让学生看到了植树问题不过是除法运算的应用而已。而笔者在教学“植树问题”时,会先给学生很多概念,如段数、间隔数、棵数,再来发现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接着归纳总结“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类型相应的计算公式,试图通过建立模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此,学生感觉到“植树问题”是独立于平时所学的数学之外的,概念众多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的学生干脆减少思维过程,通过死记硬背公式来应付。而俞老师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了平时所学的数学是有用的,把知识的结构脉络连成一体,打通气脉。“植树问题”的知识源头在平均分即除法运算。如下图:
在这一节课上,俞老师让学生两次体会了“学”与“用”的关联。第一次,由平均分引入,体会分段问题这是以前所学的除法,而植树问题是除法运算的应用,所不同的是除法分成了段,而植树问题是种在点上。第二次,由植树问题的一般情况再应用到特殊类型。棵数等于段数加1是植树问题的“宗”,其余两种情况只是它的应用而已。在“宗”的基础上减1、减2即可。整节课俞老师让学生体会到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学和用不但相关联,而且学和用有差距,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篇10
世博不仅可以让我们展现中国上海的迅速发展,而且可以让他国的友人了解中国人同样的热情开放,会用我们的智慧来创造理想中的城市。
我家在世博计划动迁范围内,这个我住了将近16年的地方马上就要成为世博会的地方,我很自豪,或许动迁会碰到很多问题,但我可以自豪的的说,我的的确确为世博做出了贡献,舍小家为大家,作为中国人,为了中国成功申办世博,我义不容辞!!!
这次盛会对拉动上海的经济有很大的重要它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都给了很大的提升空间上海日渐成为国际大都会这也让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中国的上海我也相信上海能办好这次世博会我希望上海能以一个非常大的速度追赶美国的纽约因为上海的发展速度在整个国际上已经是一个奇际
- 上一篇: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下一篇:中国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