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布花范文

时间:2023-03-25 16:3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布布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篇2

关键词:布依族 五彩花米饭 制作 调查报告

向青年师生发出了“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正能量”的号召,我们青年学生应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按照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笔者于2013年7月27日至29日,对罗平县鲁布革乡布依族五色花米饭制作过程做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并参与制作实践。在调查和实践的过程中,笔者体验了劳动的辛苦,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放飞了青春的梦想。

1 调查背景

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位于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美誉,是云南省仅有的两个布依族乡之一。

布依族是罗平及周边地区的土著民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布依族先民就建立了夜郎国,是我国西南地区最早、最兴盛的地方民族政权。夜郎国衰落后,郡、兴古郡,仍为布依族先民骆越所统领。唐朝时期,南迁的彝族先民日益强盛,彝族土司政权逐步掌控了滇东、滇中地区。布依先民骆越或称僚人则因夜郎国的覆灭而被驱逐,居无定所,在滇、黔、川、桂边沿的低热河谷区迁徙往返。

2 调查过程

2.1 历史渊源

布依族是罗平及周边地区古老的土著民族,有流传至今的独立的民族语言,却没有记录历史的文字,没有记录染五彩花米饭的起源,但流传了几百年的口头传说却说明了染五彩花米饭的历史。相传,布依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快乐的民族。喜欢唱山歌,平常时间边劳动边唱山歌,农历三月初三,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其隆重有过于春节,除了集体祭祀以外,就是唱山歌。特别是青年男女,在那温暖的节日里,各自带着草席,走进山里,男的为一群,女的为一群,多为本村的,也有邻村的。对唱山歌,一唱就是一个周,山里住,山里吃,住的就是草席,吃的就是巧手的姑娘们自己制作的花米饭。小伙子们必须尽展才华,一显风采,被心仪的姑娘看上了,姑娘才会高兴地献上亲手制作的花米饭,这个习俗相传至今。

2.2 制作方法

(1)原材料:主要是上等糯米、野生植物染料等。

(2)植物染料及功效

①黑色。地方语:压章螂树。用途: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有活血、生津、止痛、解毒等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牙痛、痛疽等症。

②红色。布依语:喇奔(ben)。科学术语:虎杖。用途: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等作用,用于关节瘠痛、显热黄疸、经闭、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痛肿疙毒、降血脂。

③黄色。布依语:糯娅。科学术语:蜜蒙花。用途:在民间疗法中,单方熬汤服用能治疗黄疸性肝炎。

④紫色。布依语:胀。科学术语:紫背天葵草。用途:在布依民间疗法中,单方熬汤服用能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头晕等症。

(3)技艺流程

每年的秋后,布依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选出来,单独放好留待做五彩花米饭用。每年“三月三”布依村寨的男女老少,将能染色的各种植物用刀切碎(黄色的花不用切碎)。能制作黑色汁水的压章螂树工艺比较复杂,将其切碎后要放在阳光下晒萎,然后放在温水里用手反复揉搓,让黑色汁液融入水中,最后再加入热水浸泡4~5小时;接下来是紫背天葵草切碎,在锅里干炒过后用热水浸泡4~5小时;蜜蒙花直接用开水泡4~5小时,虎杖用热水泡4~5小时。分别放入碓中冲出各色汁水,连渣一并取出。浸泡出来的植物染料用纱布包住放在簸箕上进行过滤。然后将事先浸泡好的上等糯米放入不同的各色植物染料中再浸泡4~5小时,待各种鲜艳的色彩已深深浸透米质,米的颜色已彻底改变的时候,再将它拿到水边淘洗干净。最后放到甄子里蒸熟,便成了五彩斑斓的花米饭。

2.3 出现问题

(1)旅游商品的过度开发,部分不法商贩为了商业利益,使用化学药剂为染料,制造大量花米饭,不仅对人体造成伤害,还使群众产生了不信任感。

(2)年轻的布依族对外面的世界接触更多,对原有的生活方式持排斥、怀疑的态度,舍弃了传统的手工技艺,花米饭制作技艺有了年龄断层的危险。

(3)山林植被被大量砍伐,植物染料由多变少。

3 调查思考

针对传统手工业农产品彩色花饭,应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1)建档: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保护项目制作技艺建立完整的档案;

(2)保存: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项目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妥善保护并合理利用;

(3)传承:通过社会宣传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保护项目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4)传播: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宣传,加深公众对保护项目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

(5)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以保证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其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保护该项遗产的传承人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空间所享有的权益。

4 价值及建议

4.1 主要特征

(1)采用布依族传统方法,男女老少世代相传,延续至今。

(2)花米饭的每种花色由于天然植物染料的关系,具有食疗保健功效。

(3)以优质糯米和天然植物染料为原料,无任何化学成分,含有大量的人体所需元素,属真正的绿色保健食品。

4.2 花米饭的重要价值

(1)布依族是个古老的农耕民族,五彩花米饭制作技艺对于研究布依族古老而深厚的稻作文化具有指导意义。

(2)五彩花米饭制作时间正值农历三月三重大节日,是布依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五彩花米饭制作技艺让我们可以用药食同源的理念来研究布依族的饮食结构、饮食制作、饮食保健、饮食审美等饮食文化体系。

总之,五彩花米饭制作技艺对研究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以及传统医药养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4.3 传承人应有的技艺水平

(1)熟悉布依族五彩花饭制作技艺的整个流程的每一个细节。

(2)在鲁布革大量种植植物染料,使得染料供应充足。

(3)在传承技艺的基础上,为适应市场需求,使用真空包装机等设备,使产品能有更宽的销售渠道。

(4)创立罗平县多依河民族绿色植物制品厂,使布依族五彩花饭走出县域。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2004年修订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柳海民主编.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3]傅建明主编.教育原理案例教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篇3

进入,主要有五条线路:川藏南线、川藏北线、滇藏线、青藏线,以及风景最美海拔最高的新藏线。每条公路线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景,当然,也有艰苦。行走在路上,不需要太刻意地规划旅程,有时,最美的风景就在路上,上天总喜欢出其不意地给你很多的惊喜。我想,这也是我喜欢出行及冒险的原因吧。

雅鲁藏布江是我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雅鲁藏布江的藏语是“从天上来的江水”的意思,被藏民称为圣水。藏民世世代代都是饮用雅鲁藏布江的水,所以又把她尊称为母亲河。早晨的雅鲁藏布江,江平如镜,用自己宽大的胸怀,包容着远处耸立的雪山、蔚蓝的天空和洁净的白云,近岸的小草和桃花。晨曦的阳光,透过粉红的桃花树,直透江面,白的、蓝的、粉的……多样颜色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幅春意迷人的油画。身处画中,有一种“春虽寒,心已暖”的感觉。

到达有世外桃源之称的嘎朗桃花村时,大概下午四点,雨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我和同行的朋友住在藏民家里,饮着他们自制的酥油茶。热气腾腾的酥油茶,奶香和茶香混合在一起,还有一点藏民家特有的酥味。虽然不太习惯那种口味,但品着品着,竟觉得越来越好喝了。就这样,行走在路上,慢慢地,一切都会习惯和适应的。

篇4

关键词:蓝印花布;手工印染;蓝白分明;纹样图案;民间艺术

一、蓝印花布历史

蓝印花布源于秦汉、盛于商业发达的宋朝,而广泛普及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之际,现代所见蓝印花布的样式,多数为明清一代作品,这些以蓝印花布制成的蚊帐、被面、包袱、头巾、门帘等生活用品,朴素大方、色调清新明快,图案淳朴典丽,曾深受欢迎。因此,染坊业一度成为地方上的显业。史载宋元之际桐乡蓝印花布极为繁荣,形成了:织机遍地,染坊连街、河上布船如织的壮观景象,其中,石门(古称玉溪)的“丰同裕”、“泰森”等染坊店一时成为行业中的翘楚。所制“瑞鹤鸣祥”、“岁寒三友”、“梅开五富”、“榴开百子”等久负盛名。

蓝印花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印染制品。传说有一个姓梅的小伙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在了泥地里,衣服变成了黄颜色,怎么洗也洗不掉,但人们看到后却很喜欢,然后他就把这件事告诉他一个姓葛的好朋友。

后来他俩就专门从事把布染成黄色,又有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们把布晾在树枝上晒干时不小心被风吹到了地上,地上正好有一堆蓼蓝草,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板蓝根草,它里面有一种成分叫靛蓝,可以把布染成蓝色,等他们发现这块布的时候,黄布已变成了一块花布,“青一块、蓝一块”他们想这奥秘肯定在这个草上,此后,两人又经过多次研究,终于把布染成了蓝布,梅葛两位先生也就成为了蓝印花布的祖师爷。

二、蓝印花布工艺

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蓝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

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创造出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蓝白艺术世界。蓝印花布的纹样图案都来自于民间,反映了百姓的喜闻乐见,寄托着她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在题材和内容上,老百姓那种健康和质朴的心灵,在民间蓝印花布上得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因而蓝印花布确实真实地反映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和艺术积淀。

蓝印花布的图案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戏剧人物,但更多的是由动植物和花鸟组合成的吉祥纹样,采用暗喻、谐音,类比等手法尽情抒发了民间百姓憧憬美好未来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在民间的传统习俗上,蓝印花布占有相当位置。以前,女儿出嫁时一定要带上母亲早已准备好的一条用靛蓝布做成的饭单,这样的习俗是显示女儿嫁到男家后“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治理家政能力。姑娘出嫁时的衣被箱里必定会有一、二条蓝印花布被面,大都是龙凤呈祥,凤戏牡丹图案的“龙凤被”,称之为“压箱布”。可见在当时蓝印花布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三、蓝印花布――操作

南通蓝印花布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之一。由吴元新创办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已被列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由他负责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也被命名为――蓝印花布之乡,这些荣誉称号与吴元新30多年来默默的在蓝印花布领域不断研究,坚持将传统传承了下来是分不开的.

南通民间蓝印花布始于明代,流传至今。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尤其是当代民间工艺家的不懈努力,从单一的土布制品走向多种面料的制品,从生活实用型走向实用、装饰多种类型、从田野阡陌走向城市都会,达到了它前所未有的辉煌。

从蓼蓝草中提取蓝作染料(靛蓝),把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刮浆板把防染浆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后放入染缸,布下缸20分钟后取出氧化、透风30分钟,一般经过6至8次反复染色,使其达到所需颜色。再将其拿出在空气中氧化,晾干后刮去防染浆粉,即显现出蓝白花纹。因为是全手工印染,干后的浆不免会有裂纹,形成了手工蓝印花布特有的魅力――冰裂纹,而现在的机印花布或没有采用传统的技艺的蓝印花布则蓝白分明,毫无手工的痕迹,因此对传统技艺的保护迫在眉睫,蓝印花布的图案吉祥喜庆、为近世三百年来平民百姓所喜闻乐见。

四、蓝印花布-分类

蓝印花布一般可分为蓝地白花和白地蓝花两种形式。蓝地白花布只需用一块花版印花,构成纹样的斑点互不连接,例如:梅、兰、竹、菊。白地蓝花布的制作方法,常用两块花版套印,印第一遍的叫“花版”,印第二遍的叫“盖版”。

盖版的作用是把花版的连接点和需留白地之处遮盖起来,更清楚地衬托出蓝色花纹。另一种印制白地蓝花的方法,是以一块单独的印花版衬以网状物,花版的纹样无需每处连接,刻好后用胶和漆将花版粘牢在大面积的网状物衬底上,然后再刮印浆料。有的蓝印花布还是双面的,这就需要在正面刮浆干透后,利用拷贝桌在反面对准正面纹样再刮浆一次,这样染后就可得到双面的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是一种曾广泛流行于江南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她那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堪称独树一帜,千载之下散发着东方文化魅人的芳香。

五、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快节奏的改革变化,一些新生后代迫于生存的压力在观念上对传统工艺有所淡化,这种耗时费功的纺织印染艺术显然已经失去了重要的地位。在制作的技艺上,新一代人远不如前辈人了。激烈的社会竞争必定很难从时间上保证这一传统的制作工艺得以延续。希望在情况没有恶化之前,能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将那些传统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和文化传承下去,不要扮演败家子的角色,让那些隐形的财富和智慧断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

参考文献:

篇5

我的家乡在乌镇,乌镇的蓝印花布最有名气。它又叫“石灰拷花布”、“拷花蓝布”。

它的加工技术非常特别,现在我就来向你们作一个介绍吧!

首先,拿一块木板清洗干净,然后在木板上面刻上花稿。再用一块白色的布罩在这一块木板上再拷花,染色,晒干……这样,一块蓝印花布就制成了。

我们家乡的蓝印花布闻名国内外。到我们乌镇来的旅客真是不计其数。许多国内外的游客总是要想办法去买一些用蓝印花布制成的小玩艺,帽子、手帕、头巾、衣服……这一些物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蓝印花布的图案来自民间,反映了我们家乡老百姓的喜闻乐见,寄托着他们的审美情趣。在秦汉还没有发明造纸以前,人们就在木板上面作阴阳刻,再把棉、麻、丝绸等织品放在中间,进行草木染色。这就是“夹缬”。

现在在我们乌镇东栅老街有一个作坊区,那里有一家印染蓝印花布的作坊。人们在那里进行印染蓝印花布的表演。游客可以在那里参观,也可以在那里参与印染,亲自体会制作蓝印花布的艰难过程和其中的乐趣。

篇6

在白居易的忆江南《忆江南·江南好》中,可划分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中,谙指熟悉;红胜火指颜色鲜红胜过火焰;蓝指植物马蓝,叶子可以提炼蓝色的染料,称为“蓝靛”。以前人们用蓝靛染料染布后,都要拿到河水里漂洗,以至使河水呈现出一种淡蓝的颜色,这里借用它形容江水的深和清澈。

诗文大意是: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日出时,江边的红花颜色鲜艳胜过火焰,春天来了,江水绿如蓝靛。能不怀念江南?诗文蕴含着诗人对于江南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58年前,新婚妻子玛丽安在威廉眼里是个“笨手笨脚、粗枝大叶”的女人。炒菜时,手忙脚乱的玛丽安被溅起的热油烫到手,慌乱中,她打翻炒锅,厨房一地狼藉;她去参加考试,走到半路,竟然迷路,站在公交站牌下不知所措,只好打电话向他求助;家里,脏衣服扔得遍地都是,花瓶里的玫瑰她从来都想不起换水……不知不觉,恋爱时那些缠绵、甜蜜的爱情悄悄话早已被吵吵闹闹和琐碎不堪代替。

从恋爱到结婚,威廉一共送了妻子999朵玫瑰花。情馐保他们曾发誓:让999朵玫瑰见证婚姻的天长地久。可二人世界里的摩擦不断,让威廉对婚姻心生怀疑。他觉得,玛丽安与他心目中那个小鸟依人、温润如水的,相差实在太远。

婚后第三年,玛丽安的生日那天,为了找回往日的浪漫与柔情,威廉精心准备了99朵玫瑰送她。谁知她匆匆瞟了一眼说,真是浪费……气愤的威廉恶狠狠地甩给玛丽安一句:你这个笨女人,真让人无法忍受!甩门而去。

从那天起,他们开始冷战。家里冷锅冷灶,花瓶里的玫瑰枯萎凋谢,如二人飘零的爱情。偏偏,那段时间,威廉在体检中被发现肝部长有肿瘤,需要立即手术切除。

面对患病的丈夫,玛丽安比任何时候都冷静能干。在医院的整整三个月,夜里,威廉疼得睡不实,她隔5分钟就起来给他擦一次汗,隔十几分钟起身拿勺子给他喂温开水。白天,嫌医院食堂的饭菜没营养,她每天回家一日三餐变着花样做好送到医院。成天穿梭在家与医院之间,中间还要在商场、菜市、银行、单位之间跑来窜去。她竟然没有迷过一次路,没有烫到一次手,更没有在他面前掉过一滴泪叫过一声苦。

万幸,肿瘤是良性的。出院那天,惊喜地看着满屋娇艳欲滴的玫瑰花,威廉搂住玛丽安,眼里涌出大颗大颗的泪花……他终于明白,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爱人,只有共同成长的伴侣。那晚,他们约定:以后一旦吵架,只要有一个人说一句“不是玫瑰不听话”,另一个人立即停止。

风风雨雨中,他们相扶相携走过了40年。40年间,“不是玫瑰不听话”一直是他们感情的剂。直至后来,他们的小孙子孙女也会在吵架拌嘴时学着爷爷奶奶来一句 :“不是玫瑰不听话。”家人忍俊不禁,两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心有灵犀地相视一笑,哪里有时间吵架?他们只想只争朝夕地好好相爱。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68岁时,本该安享天伦的玛丽安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到后来,甚至完全不认识丈夫和家里的每一个成员。医生说,她患的是阿尔茨海默病。威廉惊慌失措地翻开相册,放上满屋子玫瑰花,想让玛丽安回忆起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可一切都是徒劳。

悲痛过后,威廉平静地接受了现实,甚至有一点点庆幸:至少,上帝没有接走玛丽安,我们还能在一起走过余生!

忘记了一切的玛丽安,却唯独记得那句“不是玫瑰不听话”。当她任性不吃药、当她独自出门走丢、当她不小心打翻洗脚盆,威廉假装生气责备她时,她会怯生生地说一句:“不是玫瑰不听话。”这句话,让威廉的心瞬间柔软。

日复一日的形影相随中,十年时光倏忽而过。一天,78岁的玛丽安面带羞涩地对威廉说:“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我喜欢你。”“她竟然又一次爱上了我!”难以置信的威廉老泪纵横,玛丽安却突然惊慌起来:“不是玫瑰不听话……”

篇8

关键词:新批评;解构主义;反叛;制度化;场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

艺术创作领域的推陈出新已为人们所深知并已经见怪不怪,同时,相应的艺术理论,或指导艺术创作,或紧随艺术创新之后进行阐发,也呈现出不断创新的特征。每一个新的艺术主张的提出并非是纯粹偶然性和孤立性的产物,也不是凭空捏造的,它至少表征出两种特性。

首先是新主张的提出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毫无疑问是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提出来。变革并不是简单地否定前人的观点或成就,“艺术革命的复杂性:冒着被逐出游戏的危险,人们只有动用或引用场的历史成果,才能革新一个场。”变革总是与传统有染,而传统也保持某种开放的姿态,因此,新主张首先是基于对以往的理论资源和范畴以及实践成果的主动占有和完善把握。

其次,新主张的提出总是以反叛的姿态出现,因为不满于旧理论的固化甚或制度化,尽心竭力地提出一种新方法可以解决新旧出现的问题。

这种反叛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策略,这种反制度化的反叛以实现其批判性和实践性为目的。然而,即便反叛者提出新主张时没有明显的建制的动机和野心,但是逐渐地,这些反叛却在实际中被建制化。反叛者似乎对此事态的发展不可控了,以至于很多反叛者最后都回避或者反对追随者对自己的理论和主张进一步发展。这些先锋的理论实践就如同历史上的先锋派艺术一样,正如比格尔认为,“对作为体制的艺术的抗议本身已经被接受为艺术,其抗议姿态就不再显得真实”,其有效性也就受到质疑。

这不禁让人感觉历史在出奇地重复着,新理论对旧理论的制度化进行反叛以获得策略性和实践性的胜利,但总是不可避免地在反叛后期也投入到建制化的行动中,最终获得制度化的胜利。这种稳定的变化在历史中体现了一种制度化过程中的摆动形式。这种摆动形式可以在艺术史及艺术理论史中找到很多实例。

例如,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归来的年轻学者反对漠视文学中的文学价值以及后来所称的“精读”,于是产生了一种反叛,这种反叛在学院外的运动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此运动自30年代开始发展,后来被称作新批评,而在战后入侵并接管了大学的文学教学。

新批评所运用的理论刚开始只是用来服务于文学文本的,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文本。当时新批评家之间有一个普遍的看法,就是反对把文学理论当作艾略特所称的“以自身为目的的学科”——一个本身具有目的的学科,它只是用来“服务”于批评。然而看起来无可避免的是,这种对于文学文本的态度一旦兴起,他们开始所称的“批评的时代”将逐渐转变为“理论的时代”,即使这违背它的意愿。

当然,新批评还是松了口,在某种程度上被说服接受理论,但他们的让步是想用这些理论来印证自己的实践,终究所想到的只是“文学的”理论,很少想到理论一旦获得承认,会有自己帝国主义式的冲势,会扩大到文学之外,甚至会统摄文学。

上例从反制度到制度化的行动的摆动过程中可以看到一条很明晰的发展轨迹,即从反叛者提出的实践性、批判性的思想观点和主张到其观点、主张被权威化、制度化。那么,这个不可控过程的发生机制是什么?是什么力量在推动?

毫无疑问,推动制度化进程的主导者并不是反叛者,整个制度化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发展过程。在此,可以借用布尔迪厄关于场的相关理论。

布尔迪厄关于场的理论运用的是关系思维模式,他不仅突出了场是一种由客观关系构成的关系网络,也突出了文化与权力结构之间的暧昧关系,他将社会学方法运用到文学艺术等的分析中。很明显,他排斥一种纯粹美学的理论姿态,认为“永久革命的逻辑已经变成场的运行规律”,这是一场象征革命,文学、艺术、科学等场与权力场密切相关,这些象征斗争“以各种不同的资本的相对价值的转变或保留为赌注”。在此,布尔迪厄发展了的“资本”概念,把资本形式扩展到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他指出艺术场通过特殊的文化资本实现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权力配置,因此文化资本为场内的行动者(比如作家、出版商等人)在艺术场中的竞争提供了斗争的武器和动力。

布尔迪厄认为,艺术场呈现出了动态结构的特征,而且,这种动态性质的根源是在于场中各方力量之间的冲突与不平衡性,场内各个行动者占据不同的位置,拥有不平等的文化资本,因此这些位置都只是相对的,总是带有变化的潜在可能性。艺术场从而成为一个斗争的场所,是一个进行着权力争夺并实现区分的客观关系结构。其表现就是文化、价值、艺术观念不仅被持续地生产出来,并且还随着行动者的占位行为而不断地调整,此消彼长。所谓的各种文化现象其实深深地扎根在艺术场的结构性动力之中。

新批评、达达主义等先锋派以及解构主义的形成过程就是具有相对自主性的文学、艺术等场与权力场谋划的象征斗争,反叛者的意图被其追随者不断阐释和强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严密的理论系统,并以此作为象征资本,在与之前或同时的各方力量进行的斗争中获胜,最终获得象征权力。这就是布尔迪厄所说的“继承权”的确认,这种继承权在于对外赢得竞争优势同时对内不断超越,使得所继承的资本不断优化,并总体表现出一种对象征权力的渴望,这种野心体现在对自身空间的特定原则推广以至普遍化。

因此可以看出,被艺术界和艺术理论界反叛者的主张所吸引的大批追随者,并不只出于单纯的知识追求,而是如比格尔所认为的,“将自身理解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尽管它也许具有某种间接性。但它不是‘无利害关系的’,而是受着利害关系的引导。”

因此,制度化除了有中性化、学院化、经典化这些看起来被动的意义外,还有主动意义的层面,即在斗争中获得胜利,赢取了象征资本,进入了制度领域,占有制度资本,制度化也就成了一种权力特有的表征。

可见,这样一种制度资本的争夺一般是在一定的文学集团或理论团体内进行的,通常情况下被反叛者作为不断经典化的主体,在反叛者出现以后会越来越处于弱势,或者演变为静止的经典,比如写进文学史或文学理论史中,虽可能有新的发展,但它的确被划归到了过去。因此,一个整体认同反叛者主张的理论团体与其他有着理论诉求和制度诉求的各方力量进行争夺,在争夺过程中追随者与反叛者的诉求出现了偏差,反叛者的实践性和批判性的目的逐渐抽象化,变成严密且稳定的理论系统,追随者的努力总是会给反叛者贴上创始标签,就比如德里达与“解构”。

因此,艺术家和批评家的世界不再是一个无关利害的完全自主空间,也不是被一个机构分成等级并施加控制的一个机械工具,而是逐渐变成一个“失范的制度化过程”,这种“失范的制度化过程”使一种试图获得特定的生产工具的愿望落空,亦步亦趋或尾巴主义的存在不被容许,而创新的价值是文学场、艺术场或哲学场不懈追求的价值,这种价值观让场内的各个行动者和起作用的制度活跃起来,并不断地推动整个过程有组织性但不失创造性的发展。

目前否认反叛者的追随者所开辟的与反叛者最初意图有差异的可能性空间,以及可能性空间所引起的决定作用和连续性的特定逻辑已不现实,而正视可能性空间的发生和发展,以及预测在其中可能产生的启发潜能以及新的变革力量则很有必要。

像新批评、德里达取得的最初成果,其理论力量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发生效用,要想让其理论效益最大化,只能趋向于实现制度化。所以,从新批评等实例中似乎可以看到一个大致发展方向,即艺术科学似乎在自身找到其变化的根源和形式,一切的发生就好像历史是内在于系统的,在制度化过程中反叛者和追随者都不能被简单地称为操纵者,表达形式的变化只表现了系统本身的逻辑,很多时候反叛者提出其创新主张后,对其随后的发展逐渐不可控,表现出一种无力感。

由此可知,反叛者只能作为开创者在对过去的实践成果和理论资源有了主动占有和完善把握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张开启反叛的某一阶段,随后的制度化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容不得随意简化。

比格尔认为,“在许多情况下,理论远远不能满足对理论的普遍期待”。所以反叛者提出的理论主张即便具有很强的爆发力,但艺术和艺术理论只有走上制度化,甚至走进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史,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所以反叛者对其追随者采取抵制和忽视的态度是无效的,因为被拒之门外的问题还会更强烈地被提出来。事实上,反叛的最大有效性是在交往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艺术家和批评家的反叛主张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被阐发得如此丰富,如果排斥这个交往过程,那么这一理论的生命力将大大地被削弱。

如霍华德·贝克断定的那样:“叛逆者极可能就是明天的专家。”反叛者做出的反叛之有效性是有限的,要想获得更大的有效性,那就不可避免地要走上制度化的“招安路”上,因为除了要考虑文学场、艺术场、科学场等自主性力量,还要充分考虑到促使它存在的各种力量,比如行动者和制度,以及促使其连续性存在的社会逻辑联系。

所以,艺术界和艺术理论界的反叛只在某一段时间内有效,因为建制以后会出现新的反叛,这样一个过程不能被理解成所有以前的理论都是走向自身的步骤,每一种理论主张或碎片都有其原先的语境,这点需要得到充分反思,所以,反制度的建制化过程不是线性前进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因此,只有在艺术活动和艺术理论发展过程中将反叛与反叛的对象紧密联系,才能不断生产出新的知识,制度化过程也就具有了充分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反叛的有效性也能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曹成竹,从习性到审美习俗:一个布尔迪厄概念的中国化,美学研究,2009(2)

[3]曹砚黛,“艺术界”与“艺术惯例”论意义初论,社会科学辑刊,2009(4)

[4]胡继华,启示经典无限可能的未来——德里达与结构批评,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

[5]柯里格,美国文学理论的建制化,中外文学(台湾),1992(21)

[6]皮埃尔·布尔迪厄,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7]尚杰,德里达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关于10月10日刊登德里达逝世讣告的风波,世界哲学,2005(1)

篇9

晃动着手中杯里的茉莉花,有时想想生活却没有这花茶清单优雅,反倒真的很象这卡布奇诺咖啡一样,外观看似柔美,棕褐色的咖啡配上乳白色的牛奶,互相融合,形成表层的花色图案,缠缠绵绵,其实在入口丝滑香甜的瞬间背后,却常常隐含着咖啡所固有的那苦苦的滋味。如果让现在的自己再去真实地评价一下这卡布奇诺的味道,我倒觉得它的味道和这么多年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味道相比,反而要比花茶成熟的多,直观的多,真实得多。也许今晚是因为心情的原因,所以面对一杯花茶和一杯咖啡时,才会滋生这么多的情愫。

看着昨日朋友从远方发来的e-mail问候,一遍遍回看着朋友在信的结尾问自己现在是否依然还是那么喜欢喝卡布奇诺的问题,嘴角微笑的同时,心里竟有种酸酸的感觉,这种感觉不像当年喝卡布奇诺时的味道,倒是很像当年喝卡布奇诺时咖啡馆赠送的那片酸苦的柠檬。回e-mail时我没有把这种感觉告诉好友,我怕自己对卡布奇诺味道的描述不再象当年那么真实,也怕自己现在对卡布奇诺的真实描述参杂太多自己繁杂的心情,更不愿意让自己此事说不清的心情影响了朋友此时的快乐。有时,我倒觉得自己其实挺像是一杯卡布奇诺咖啡,总是把苦的味道留在自己心里最深处,表现给大家的却常常是象鲜奶一样丝滑的口感和砂糖一样的甘甜。

轻啜一口杯中的茉莉花茶,眼泪流进了心里,让味觉几乎消失,原以为不喝咖啡就会没有茶饮时苦涩的味道,没成想这茉莉花茶的味道其实也有点苦苦涩涩的引子。一种苦的没有来由,苦的有点委屈,苦得似乎有点不真实,苦的似乎有点不值得,一如现在自己

的心情和让自己迷失的这个多事之秋!

重新沏了一壶花茶,同时混了一杯卡布奇诺,茉莉花的美丽沉浸在淡淡的茶水中,咖啡豆的褐色混溶在鲜奶的香味里,饮一口花茶,喝一口卡布奇诺,味道似乎都有点苦,但苦的味道还是有点不同,看着电脑旁这两杯截然不同的液体,才发现自己刚才好像喝的是此时的心情和这一季梦幻般的迷茫。

篇10

补缺求全。参加上级召开的会议后,需传达讲话的内容较多,在准备传达的归类时有遗漏,造成传达讲话的不完整,同时参加上级这一会议的人员,就要抓住遗漏部分,进行补充;在部署工作方案或指出当前一段时间的正、反两方面问题时,由于事前来不及专门召开会议论证,或事先调查研究有所偏颇,理论认识层次不深,讲不全面讲不到位,班子其他成员要进行补充。在补充时,要言之有度,简明扼要,干脆利落,有一补一,有二补二,不讲空话不讲套话,不搞长篇大论。当然,特殊性的补充内容,确有必要论证说明的,还得简明扼要地论一下,不能搞只补不论的“一刀切”。对于补缺的每一点内容,最好冠以与主讲人讲话小点内容标题相容相衔接、相对应的小标题,使补而求全的“全”显得更完美。

补细求明。补充者认为前人讲话中,该讲细的没有细,该重点阐明的没重点阐明,与会者听后,可能会含糊不清,对执行会议精神可能不全面、不彻底,就要进行补细说明。在补细求明过程中,首先要肯定主讲人的讲话,表明赞同的态度。之后,对前人讲话中的哪几点,再作详细说明。讲明观点,讲清重点,讲细关键,讲消模糊,讲深印象。

补浅求深。与会者中,有一部分学识深、档次高的人员,先前主讲人由于认识问题的深度,语言表述的清晰度,理论素养高度不合这部分与会者的胃口,使会场气氛热度不够。这样,其他班子成员就要作深层次、高水平的补充讲话。一般地,补浅求深的讲话,以突出会议主题的某一专题进行补充为妥,显出讲话不复旧调、不盖前调、不伤前人。但要注意两点:一是补充讲话者要与先前讲话者通气,免得与前人伤了和气;二是事先要使所有在前面已讲过话的人清楚,所有在会上讲话的人员,组成会议的讲话班子,是一个临时性的领导班子,因此,补充讲话也是班子成员间的“补台”之举,是体现本次会议临时班子整体讲话水平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