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音乐范文
时间:2023-03-17 18:0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年会音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之路,几近一个世纪,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现代音乐的理论研究是相对滞后于创作实践的,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乃至价值认定②。近年来,全国各大音乐学院纷纷成立了侧重点略有不同,但都以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研究为任务的“中心”,这标志着中国现代音乐在创作实践经过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之后,开始了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深入、更加理性的理论研究新时期。武汉音乐学院中国现代音乐研究中心也正是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而成立的,并在成立之初就明确把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研究年会作为中心2005年度的最重要工作。
第一届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研究年会的办会思路,首先是为全国的作曲技术理论同行们搭建一个宽阔的研究中国现代音乐的平台,形成团队优势,促进队伍发展,提高理论水平,促进创作实践;第二,有计划、有步骤地邀请国内外重要的华人作曲家,在年会期间举办与音乐创作实践密切关联的讲座,并与理论家及其理论研究形成直接与间接互动;第三,主办单位武汉音乐学院与中心管理单位作曲系也希望通过年会的举办,有力地促进本院、本系的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水平;第四,之所以命名为年会,表达了主办单位与中国现代音乐研究中心希望能够以长期不懈的形式,脚踏实地往前走的理想。
基于此,第一届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研究年会确定了“正式代表的论文宣讲”、“嘉宾作曲家的主题讲座”、“特邀代表的自由论坛”以及“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新作品音乐会”、“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学生室内乐作品音乐会”等主要内容。
12月3日晚,第一届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研究年会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会议齐聚了众多知名的作曲家、理论家,全国各音乐学院和多所艺术学院、师范大学、综合大学的近百名代表,以及《人民音乐》《黄钟》《长江日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等媒体的编辑记者。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兼中国现代音乐研究中心主任钱仁平宣布会议开幕。武汉音乐学院刘永平副院长主持开幕式,并宣读了作曲界前辈罗忠先生、朱践耳先生的贺辞。武汉音乐学院彭志敏副院长代表主办单位向大会致辞。他代表东道主热烈欢迎与会代表的到来,并强调这次会议是在积极调研、充分协商、广泛征求同行的意见,并结合各方面条件和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研究这样一个课题,选定了在第一次全国青年作曲家新作交流会召开20周年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时间,并利用武汉音乐学院地处中部的地理优势,为全国同行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武汉音乐学院前副院长匡学飞教授作为20年前第一次中青年作曲家作品交流会的发起人之一也发表了讲话,并对会议的召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还宣读了武汉音乐学院前院长赵德义教授从海外发来的贺电。上海音乐学院徐孟东副院长代表各兄弟院校,向大会致辞,并预祝会议成功。大会还收到了星海音乐学院院长唐永葆博士、著名作曲家张千一博士以及中国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兄弟单位的贺电。开幕式的最后,由武汉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杨锋教授、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姚盛昌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徐孟东教授,为武汉音乐学院“中国现代音乐研究中心”揭牌。开幕式之后举行了“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新作品音乐会”。该场音乐会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其中不少作品为国际首演,也不乏近年在国际、国内获奖的优秀作品。曲目主要有刘健教授的《半坡的月圆之夜》――新笛、小堂鼓与八个音箱的十重奏和《风的回声》――为十六支中国大竹笛而作;黄汛舫教授的无伴奏女声合唱《工尺谱游戏》;青年教师罗林卡创作的无伴奏女声合唱《夜歌》;丁冰创作的《涉江序列变奏曲》――为两把大提琴而作;章琼创作的弦乐四重奏《华严・观澜》;冯坚创作的《Soul.Wind》――为人声与计算机而作;青年作曲家赵曦创作的《火天堂》――为小提琴与乐队而作。本场音乐会由作曲系留美指挥博士周进老师与2002级指挥专业本科学生黄胜华担任指挥,武汉音乐学院管弦系、民乐系、声乐系、演艺学院的师生等演出。
12月4日上午,第一届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年会“论文宣讲”部分,在武汉音乐学院滨江校区学术会议中心举行。武汉音乐学院中国现代音乐研究中心在大会召开之前印刷、装订了《第一届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研究年会论文集》(责任编辑:钱仁平、张、黄茜、刘涓涓),并分发给参会代表。论文宣讲第一场由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张大龙教授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副主任尹明五教授主持。武汉音乐学院郑英烈教授首先发言,他生动地介绍了他与罗忠先生的结交以及共同深入学术研究的过程,并为年会呈献了珍贵的《罗忠书信集》。艺术学院的李诗原副教授就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作了相关发言。宣讲论文的有上海音乐学院王瑞的《罗忠现代复调思维研究》、吴春福的《数以载乐,智以言情――析贾达群〈时间的对位〉结构手法》、中央音乐学院王桂升的《中西合璧,人乐合一――董立强为长笛、单簧管、中提琴而作的〈合〉之分析》、山东艺术学院田文的《从全息角度探究〈土楼回响〉和声运用的规律性》、沈阳音乐学院周凌宇的《中西音乐素材及作曲技法结合的新型交响乐――杨立青的交响叙事诗〈乌江恨〉的创作分析》、中国音乐学院徐文正的《金湘〈第一弦乐四重奏〉分析》、竹岗的《新的挑战,新的收获――简析〈水赋三叠〉》等。
12月4日下午举行了第二场论文宣讲。本场论文宣讲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王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姜万通副教授主持。王宁教授首先宣读了中国音乐学院对大会的贺信。先后宣讲的论文有武汉音乐学院张的《“微缩图”式的引子及其“库资源意义”――黄汛舫〈工尺谱游戏〉音乐分析》,刘涓涓的《线形化的表现手法――罗忠艺术歌曲〈鹧鸪天――彩绸殷情捧玉钟〉JV56分析》,倪军的《1985年以来的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研究文献综述》,中国音乐学院温展力的《乐谱的解放――“具体乐谱音乐”的引论》,武汉音乐学院云的《从三部作品来看刘健音乐创作中的电子音乐思维》,西安音乐学院陈士森的《〈二人台〉全音阶素材的运用方式》,大连大学蒋兴忠的《无调性音乐作品中和声的整体控制作用――析罗忠〈钢琴曲三首〉之〈托卡塔〉》,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蔡梦的《李焕之新时期的器乐创作及其艺术特色》,武汉音乐学院钱仁平的《宏复调织体形态及其结构功能――何训田〈声音的图案〉之三音乐分析》等。
12月4日晚,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学生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在编钟音乐厅举行,参加第一届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研究年会的专家学者们与广大观众一起饶有兴趣地听取了这场音乐会。音乐会演出的作品有王叶的钢琴三重奏《京调托卡塔》、蔡建纯的男高音与钢琴《夜雨寄北》、姚娟的双大提琴《五度二重奏》、孙剑的唢呐与四声道的五重奏《破阵图》、刘丁的弦乐四重奏《我的诗篇》、王刚、张兢兢的《无序之槌》――为打击乐与Max程序而作、周亮的《狂野的Boggie》――小提琴与钢琴、彭丹的《魅影》――为大提琴与计算机而作、何苗的钢琴五重奏《弦舞》。
12月4日晚21时,刚听完“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学生室内乐作品音乐会”的全国各音乐学院的作曲系主任又齐聚一堂,召开了由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发起的“第一届全国音乐学院作曲系系主任联席会”。参会者有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唐建平、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副主任尹明五、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副主任陈强斌、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王宁、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曹家韵、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宋名筑、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房晓敏、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顾之勉、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张大龙、副主任蔡梦以及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钱仁平。与会的系主任各抒己见,对全国音乐学院作曲系的作曲主科以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四大件”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试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理念与构想。大家还就各音乐学院作曲系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等问题进行了磋商。第一届全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联席会最后决定,第二届联席会将于2006年10月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
12月5日上午,年会之“嘉宾作曲家主题讲座”暨武汉音乐学院“新世纪音乐论坛”第四期、第五期在编钟音乐厅相继“开坛论道”!首先登上论坛的是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郭文景教授。他的题目是《交响诗〈川崖悬葬〉――为两架钢琴与管弦乐队而作――的音高组织》。郭文景首先简要回顾了这首作品的选题原因及其创作动机,随后从和声、调式和音阶三个方面对《川崖悬葬》的音高组织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孟东的论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家群体近年来的现代音乐创作综述》。他首先论述了上海对于中国现代音乐发生、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接着对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家群体近年来在创作观念、技法方面的思考、变化与突破,进行了简略论述。他指出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家群体回归了“海派”音乐文化的特征,并统一汇入上海的城市精神――海纳百川――的潮流之中。他还进一步指出,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家群体创作的现代音乐,在观念层面上体现出“复合风格”。各种现代技法为我所用,创作了大量各具特色的中国现代音乐作品。他们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力图创作的音乐保持中国音乐的“神韵”,在作品中又运用了大量的现代音乐作曲技法,形成“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交融,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随后,他还对何训田的室内乐《声音的图案》、贾达群《蜀韵》、尹明五的舞剧音乐《忆》、他自己的《惊梦》以及叶国辉的《声音的六个瞬间》、朱世瑞的合唱作品《草》、陈强斌的《飞歌》进行了简要分析。
12月5日下午,第一届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研究年会举行了第三场论文宣讲。本场论文宣讲由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顾之勉副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副主任陈强斌副教授、艺术学院李诗源博士主持。先后宣讲的论文有中央音乐学院娄文利的《瞿小松室内歌剧〈命若琴弦〉中塑造人物的手法》,武汉音乐学院田可文的《读〈月的悲吟〉》、郑思的《比例音集的形成及其宏复调形态的计算机模拟》、汪森的《关于现代音乐的本体论思考》,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冯兰芳、卢璐的发言,西安音乐学院夏滟洲的《现代音乐还是应该建立在可听的基础之上》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姜万通的《音乐创作中的系统性特征》等。
12月4日上午举行了由特邀代表轮流发言的“自由论坛”。论坛由中国现代音乐研究专家、第一次青年作曲家作品交流会发起人之一、首都师范大学王安国教授主持。中国音乐学院高为杰教授首先就音乐创作如何做到“雅俗共赏”这个议题和大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作曲家既要能创作出精深高雅的“雅”音乐,又要能创作出面向大众的“俗”音乐,要能把雅文化与俗文化更好地结合起来。他以皮亚佐拉的“新探戈”为例进行了论述。接着他还给大家播放了自己早年用台湾城市民谣创作的乐曲,这部作品中“夹杂”了《流浪者之歌》《瑶族长鼓舞》《剑之舞》等曲调,但在配器上运用了独特的现代音乐创作手法,给听众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也达到了雅俗共赏的目的。高为杰教授最后指出,实际上要达到雅俗共赏是十分困难的,要求作曲家有很深的作曲理论功底、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深厚的文化修养。中国音乐学院李西安教授呼吁教师们在教学中应该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并建议将包括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在内的现代音乐课程纳入音乐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去,以便让同学们对现代音乐有更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姚盛昌教授就现代音乐创作中如何做到“得心应手”、“得手应心”与“心手相应”,作了发言。金湘、房晓敏、张大龙、杨青、曹家韵、宋名筑、郑英烈、刘健等分别就如何面对和解决作曲教学、理论研究、音乐创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12月4日上午,第一届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研究年会由“自由论坛”不间断地过渡到简短的闭幕式。彭志敏副院长代表主办单位讲话,他指出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对中国现代音乐今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继续传经送宝,共同推动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会议最后,主持人王安国教授发表了感情深厚的结束语,对武汉音乐学院长期以来致力于现代音乐、中国现代音乐的创作与研究,及其对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与研究的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代表与会代表对武汉音乐学院的富有成效的会务工作表示了衷心感谢。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新的应有的贡献。
①魏廷格《武汉青年作曲家新作交流会综述》,《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2期;李曦微《新音乐的思索》,《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2期;汪申申、刘健、周晋民《新时代呼唤着新的音乐》,《人民音乐》1986年第3期;李诗源《新潮音乐备忘录――1979-1999年的中国大陆现代音乐》,武汉音乐学院中国现代音乐研究中心编《第一届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研究年会论文集》,武汉音乐学院2005年12月油印等相关文献。
篇2
2004年10月20-21日:为远郊区孩子送刊下乡
《音乐周刊》自2004年3月创刊以来,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和支持,但是由于发行的局限性,当时的《音乐周刊》主要还是面对城区及部分近郊区发行,很多远郊区的读者很难买到。一些山区的同学从城里的亲友那里看到了《音乐周刊》,就纷纷给我们来信来电,希望能在山里也能看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周刊》。经过多方筹备,10月20日,21日,周刊的工作人员在主编刘的带领下,先后来到门头沟、平谷、顺义等地,开展送刊下乡活动,将《音乐周刊》亲自送到了山区孩子们的手中。
为了体现《音乐周刊》始终贴近音乐圈,贴近爱乐者的办刊宗旨,这次送刊下乡活动,周刊还为山区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位他们平时难得一见的嘉宾――歌手江凯文,让同学们能够和自己喜爱的歌手面对面交流,更近一步走近《音乐周刊》,走音乐人,走近音乐。
2004年3月26日:周年庆典启动音乐希望小学计划
2004年3月26日,《音乐周刊》迎来一周年庆典晚会。一周年庆典晚会选择在位于北京工体南路的“滚石俱乐部”举行,当晚,时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的赵多佳,北京市音乐台台长邵军亲临现场,著名歌手满江、范逸臣、黄征、龙宽九段、功夫、花儿乐队、周彦宏、顾海滨、李琛、胡东、东来东往、王丽达、李晓东、张萌萌等也集体出动,共同为《音乐周刊》一周岁的生日送来了各种形式的祝贺。当晚,我们宣布,著名歌手苏有朋出任《音乐周刊》的第一任形象大使。苏有朋担任《音乐周刊》的这个形象大使,他的功能也不仅仅只在于为《音乐周刊》的宣传推广助一臂之力,同时,他也挑起了另一项更重大的责任:为我们筹备的中国第一所音乐希望小学担当公益大使!
身为中国第一本专业的流行文化音乐周刊,我们不仅是希望把关于音乐的信息传递给关注音乐的人们,更希望能把真正的音乐带给真正渴望音乐、希望伴着音乐成长的孩子们。孩子是未来的希望,而音乐会让这希望变得更有层次更加美好,孩子+希望+音乐,于是,“音乐希望小学”这个概念就在我们脑海里悄然形成,我们决定,要在北京的远郊区,通过我们的募集,筹资建立一所旨在为贫困山区孩子们提高音乐素质教育的音乐希望小学。
这次活动也得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音乐广播、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滚石俱乐部以及音乐界爱心人士和热心歌迷们的大力支持。当晚,《音乐周刊》形象大使苏有朋、北京音乐广播台长邵军、《音乐周刊》主编刘和滚石俱乐部的负责人一起,把我们筹到的第一笔音乐希望小学启动资金5万元亲手移交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2005年6月25日:为音乐希望小学筹款举办互动晚会
音乐希望小学的计划正式启动后,《音乐周刊》利用自身的资源,同时也联合社会力量,多次举办筹款公益活动。2005年6月25日,为给我们筹建的音乐希望小学筹款,《音乐周刊》再次联合北京音乐广播和滚石俱乐部,在滚石俱乐部举行音乐希望小学筹款互动晚会。
有了上次启动仪式上的火爆在前,这次的互动晚会更是让人充满期待。当晚,著名歌手陈琳、水木年华、王子鸣、江涛、孙苹和安又琪都放下手边的工作赶来现场,为音乐希望小学的筹款活动放声高歌,发出最热情的公益号召。而当年歌迷和《音乐周刊》读者们表现出来的热情和爱心让我们振奋。当晚,主办方为了方便一些有意为捐助活动尽一份自己心意的现场观众,特地开通了彩铃下载捐助的方式,每拨打一个特定的号码下载其中任意一款彩铃就可以为音乐希望小学捐助2元钱;本次活动还拍卖了三张本刊的“爱乐会员卡”和一顶形象大使苏有朋亲笔签名的帽子。读者黄金铭先生用2800元拍下了周刊的钻石卡,而白金卡和金卡也分别以500元和300元的价格被两位读者拍走。苏有朋的帽子也以1000元的价格被读者武哲先生拍得。拍卖现场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每个竞拍者寥寥数语间所流露出的真诚和实在,也让我们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确实用心,用行动在关注音乐希望工程。
2005年11月26日:张山营音乐希望小学计划正式启动
2005年11月26日,《音乐周刊》两周年庆典晚会再次在滚石俱乐部举行。晚会上,首届形象大使苏有朋正式卸任,把《音乐周刊》2006年形象大使的重任移交给了羽泉和超女林爽。而这一晚,更重要的一个主题是:《音乐周刊》正式向全社会宣布,我们筹备了两年的中国首个音乐希望小学已经确立校址,就要在延庆县的张山营小学启动了!
当晚,除了两届形象大使苏有朋和林爽亲临现场外,歌手李健、胡畔、青蛙乐队、阿木、阿里郎、明骏女孩等前来为我们的爱心活动以歌唱的方式加油助威。除了到场嘉宾的表演,还有没能到场的爱心嘉宾也捐出了自己珍爱的物品进行拍卖,希望能为音乐希望小学略尽绵薄。黑豹乐队的主唱秦勇拿出了自己亲笔的书法,满文军拿出了自己游历新疆买回的乐器,苏有朋将自己仅穿过一次的宝贝意大利皮衣忍痛献出,林爽也热心奉上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件乐器小提琴,在现场进行拍卖,所得款项悉数捐给我们的音乐希望小学。当天晚会的最后,我们也向社会宣布,两年来,通过连续十场的公益筹款活动,我们已经募集到20万元善款,并将这笔善款正式移交给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作为张山营音乐希望小学的建设资金。
除了通过拍卖活动筹集资金以外,《音乐周刊》还通过更直接的方式推动音乐希望小学音乐教育的逐步深化,农村的孩子能接触到音乐的机会相对较少,送去刊物,举办活动,丰富课堂,为他们创造广阔而浓郁的艺术氛围和艺术空间。
此次捐款主要用于该校音乐艺术教室的建设和音乐艺术教学设备的添置,2006年9月,音乐教室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0月31日完工后,北京音乐广播、《音乐周刊》又发起第二轮捐赠热潮,员工和热心读者为希望小学捐赠大量乐器、学习用品及资金,百事公司也为音乐教室捐赠了一台钢琴,希望能为刚刚起步的97.4音乐希望小学多做贡献。经过近一年的施工,张山营97.4音乐希望小学终于正式落成。
2006年11月20日:音乐希望小学正式开学
2006年11月20日,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音乐周刊》、北京捷捷滚石共同捐建的“97.4音乐希望小学”落成仪式在北京市延庆县张山营小学举行。北京音乐广播、《音乐周刊》、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捷捷滚石、延庆县教育局、学校领导以及《音乐周刊》形象大使羽・泉等演艺明星一起为新建成的音乐教室揭幕。全场放飞标有“祝贺张山营97.4音乐希望小学建成”
和“音乐的希望”字样的600个气球。随着气球的腾飞,该校校长宣布:“音乐希望小学首节音乐课开课!”
当上课铃声响起,佟大为、于娜、马天宇、郑凡等艺人和百事新星佩戴着红领巾走入教室,音乐希望小学别开生面的第一堂课就从这里开始了!
2008年5月18日:特别打造公益歌曲,为汶川输送爱的力量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爆发,牵动所有国人的心。所有人在这一刻紧密联合起来,竭尽全力为那一片受伤的土地的救援奔忙起来。
《音乐周刊》在此时自然也不甘人后。5月14日下午,《音乐周刊》当届形象大使、青年歌手马天宇给本刊记者打来电话,说到自己有个想法,想为灾区的人民做一首歌,为他们加油打气。于是,我们找到了《音乐周刊》前任记者、音乐人赵博,他和他的搭档马英仅用两个小时就创作了一首新歌《给你我的力量》。
5月18号,北京乐家轩录音棚,由CCTV《中华情》栏目、北京音乐广播和《音乐周刊》紧急联合百名文艺工作者共同录制512汶川地震赈灾公益歌曲《给你我的力量》连夜进入了紧急录制工作中。陈道明、姜昆、谭晶、蔡国庆、羽泉、水木年华、陈好、梅婷、朱桦、吉祥三宝、花儿乐队等著名艺人,数十名京城媒体记者,中央电视台和北京音乐广播的主持人代表,戏曲界、曲艺界、舞蹈界的几位大师们,甚至已经八十高龄的著名音乐人阎肃老师和自称唱歌跑调的著名学者于丹老师都在第一时间赶来,并且还带来了诗歌界、文学界、翻译界的几位大师,共同参与这首歌曲的录制,106位文艺界代表为了一颗滚烫的爱心,头一次走在了一起,唱起了同一首歌,“给你我的力量!在这一刻我们会更坚强!任何力量都压不弯中国人的脊梁。”这是我们对灾难最强有力的宣言!
同时,这首歌的MV拍摄工作也同期进行,由北京电童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后期制作,并随后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及其他重要频道连续播出,收到强烈反响。
2010年5月26日:“音乐希望之旅”在革命老区马兰小学开启
2008年,《音乐周刊》曾经对长年远赴马兰小学义务执教的邓小岚女士和她的山村学生小乐队有过深入报道,当时感动了很多读者,其中不乏热爱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2010年,周刊领导听说马兰小学新扩建的校舍专门拿出一间做了音乐教室,但缺乏基本的教学乐器和课桌椅。
篇3
放寒假了,妈妈为我们班组织了一场新年音乐会。盼望着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今天,我们班的新年音乐会在蜀王牡丹阁一楼大厅正式举行啦!
第一个上台表演的是郝雨欣、侯天天、解茹莹、张豪庭四人小合唱——《小红帽》,之后,郝雨欣还给我们猜了一个谜语。笑笑也上台表演了节目,唱了两首歌——《新年好》和《小弟弟,早早起》。我用钢琴弹奏了《风笛舞曲》,还和王姐姐合作表演了一个相声——《咱俩好》。叶如雪和杨雅洁各跳了一支舞,郑天乐唱了一首歌——《我是草原小骑手》,侯天天说了一个笑话,叫《印象深刻》,还有很多小朋友表演了节目,连我们的谭老师都演唱了一首歌——《你是我的眼》。杜老师也为同学们买了8本课外书,还抽奖呢!可惜我没有中奖!
音乐会的节目真是丰富多彩呀!猜谜语,跳恰恰,说相声,唱情歌,讲笑话,抽大奖,发礼物,真是太开心了!而且,我还是小主持人之一呢!其他三个小主持人是冯子鸣、柯思璇和赵梓晗。
就这样,一场欢乐的音乐会结束了。
篇4
美妙歌声伴新人领证
2013年12月4日,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民族管弦乐团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一场具有浓厚戏曲风格的民族音乐会,这是该乐团成立以来的首次对外专场音乐会。
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民族管弦乐团成立于2010年,由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民族器乐专业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在校生组成。此次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杨春林执棒。音乐会曲目全部由戏曲风格的民族器乐作品组成,包括《乱云飞》《秦香莲》《打虎上山》等,并以独奏、重奏、齐奏以及合奏等形式展示。
(本刊讯)上海新人到各区县婚姻登记处领取结婚证时,将有富有时代感的喜庆音乐相伴。曾创作《真的好想你》《牵挂你的人是我》等千首歌曲的作曲家李汉颖无偿捐赠原创歌曲《我们结婚啦》播放版权,让阳光、欢快的旋律为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带来喜悦心情和美好憧憬,也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首伴随新人结婚登记的公益歌曲。
(申 申 /文)
宁夏两部
回族舞蹈全国获奖
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决赛在贵州省贵阳市落幕,由宁夏舞蹈家协会选拔推荐的回族舞蹈《阿色俩目》和《花儿与少年随想》获得作品银奖。
由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主办的“荷花奖”是中国舞蹈最高奖。本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共收到全国各地参赛作品280余件,最终52个节目入围决赛,参赛作品涉及汉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等多个民族。2013年11月11日至14日,1000多名舞林高手云集贵阳,在“荷花奖”舞台一决高下。由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创排的女子群舞《阿色俩目》和宁夏大学音乐学院创排的群舞《花儿与少年随想》获得作品银奖,宁夏舞蹈家协会荣获优秀组织奖。
青少年“非遗”论坛举行
2013年年底,上海近200位青少年代表在中福会少年宫汇聚一堂,共同参加上海青少年中华文化寻访行动总结大会暨青少年“非遗”论坛。
2013年3月至10月,中福会少年宫、上海市科学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群艺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主办了“美丽中国魅力上海――2013年上海青少年中华文化寻访行动”,通过了解一批上海“非遗”项目,寻访一组代表性“非遗”内容,撰写一份寻访报告,举行一次青少年“非遗”文化论坛等“四个一”活动,启发少年儿童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激发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青少年普及音乐会初探新年专题
2013年12月3日至17日,2014国家大剧院青少年新年系列音乐会相继亮相,北京的6所大学、中学的学生在浓浓的年味中登上舞台圆梦。这也是国家大剧院青少年普及音乐会进行专题化转型后的第二个专题系列活动。
青少年普及音乐会一改过去每月举办一次的模式,开始进行专题化探索,并举办了京港台青少年系列音乐会 。
在此次系列音乐会中,北京市6所学校的学生艺术团带来包括交响乐、民乐、管乐、合唱、歌剧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中外音乐曲目。
上音附中60周年校庆音乐会朝气蓬勃
篇5
泉州电视台或东南早报社 承办单位:香港广媒体集团在线传媒(泉州)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湖美酒店 四、活动构成 新闻会 移动用户积分活动 嘉年华音乐会 后续宣传活动 五、活动简介 活动名称:中国移动电信公司“移动激情遍泉州、万众欢腾贺国庆”嘉年华音乐会 活动时间:10月1日下午14:00—18:00 活动地点:泉州市丰泽广场 活动规模:2000人左右,具体人数待定。 新闻会 时间:8月8日上午9:30—11:30 地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泉州分公司大厅 内容:移动新产品视频、文字资料展览;市政府相关领导剪彩;相关人员发言;媒体现场采访;合影留念;招待酒会。 移动用户积分活动 时间:8月8日—9月24日 方法:待谈 嘉年华音乐会 时间:10月1日下午14:00—18:00 内容:不间断舞台表演;一个小时的香港红星音乐演出;“我能”互动演出;吃、喝、玩、乐各摊位促销;针对移动“我能”有奖游戏;新闻媒体现场采访、报道;红星现场签名为移动公司进行促销活动。 后续宣传活动 时间:10月2日—10月15日 内容:组织各大新闻媒体整理资料,专版宣传。 六、投资预算(拟) 项 目 要
求 金 额 备 注 前期宣传造势 背景喷绘 宣传海报 宣传横幅 宣传单张 演出班底邀请 香港红星邀请 饮料、饮食安排 演出服装 现场展板 演出场地租用 舞台搭建、布置 办公费用 礼品袋 桌椅租赁 红星住宿安排 合
计 全部投入音乐会 40万元 注:为达到互惠互利,长期合作的局面,广媒体38万元操作全部活动。可根据移动公司要求作调整。 七、积分运作(待谈) 获票方式: 全球通升级版客户:通过积分兑换的形式获得。共有五类门票,通过不同的积分值获取相应的门票。 转网客户:非全球通升级版客户可通过保留原号码,转换为全球通升级版的形式获取门票。 动感地带:中国移动于2005年8月初发行面值300元有奖冲值卡或在指定日期内冲值相应话费,就可以参加抽奖,免费获得门票。 积分获取方式: 积分不足:可以通过预存话费的形式不足积分。活动期间,预存话费可获得2.5倍积分(如:预存600元即可获得1500分积分) 没有积分:可完全通过预存话费的形式获得。 积分兑换比例:待谈 八、投资回报 1、
所有活动围绕移动公司来开展; 2、
授予冠名单位称号,十余家新闻媒体专题采访移动公司; 3、
《东南早报》为活动作大篇幅的前期宣传; 4、 移动公司可以在合约规定的品牌产品的包装、影视广告、平面广告等上面使用活动的名称和标识; 5、
主持人在演出活动中口头鸣谢公司的支持,香港红星在演出中出10道关于公司知识问答题目,并为移动公司作免费宣传、促销活动; 6、
在晚会现场,主持人和红星为移动产品或形象进行现场推广; 7、
背景喷绘显要位置体现移动公司名称; 8、
篇6
(一)“吵子会”概念
“吵子会”(又称“吹打乐”
是流播于京、津、冀区域内的以笙管乐与打击乐为主构成的一种北方民间吹打乐乐种。它主要分为“文吵子”和“武吵子”。前者主要是以吹管乐为代表的,以演奏传统曲牌为主的一种地方民间乐种;后者则主要运用饶、钱、擦、档子等打击乐为主,演奏气势恢宏而热烈。“吵子会”主要运用在京、津、冀区域内的中国北方民俗节庆仪式中(如灯会、庙会),以祀神仪式为依托,起到烘托气氛,营造热烈祥和的节日氛围为目的。有时也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吵子会”主要分布在冀中的保定、廊坊、承德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八间房、窄岭、厢黄旗、凤山、塔沟、古房、选将营、头道营、天桥等村)以及北京的大兴、门头沟等地。“吵子会”作为中国北方的一种区域性民间乐种,它同时也属于一种跨族群(满、蒙、汉)的传统音乐文化,尤其是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八间房村满族“吵子会”于2008年6月被列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吵子会”的来源
有关“吵子会”乐种的来源。《中国民间器乐集成·河北卷》“吹打乐”中认为:“‘吵子会’原是十番乐中的组成部分。在河北省流行的十番乐是由文、武两部分组成,‘吵子会’即武十番。……它所存在的年代应与十番乐相同。早在清道光(公元1821一1850}年)年间,保定的易县、沫水、徐水就有十番乐的活动。承德市丰宁县八间房村的吵子会,代代相传,据村民可靠的回忆,目前已是11代了。”结合“吵子会”乐器的组合可以看出,除了琐呐以及小海笛,又加人了饶钱之类的打击乐,所以应该属于“粗十番”范畴。据清代徐坷编撰《清稗类钞·音乐类·十番》记载:“十番,又曰十番鼓,用紧膜双笛,声最高,吹人云际,而佐以箫管、三弦,缓急与云锣相应,又佐以提琴、毫鼓,其缓急又与檀板相应,再佐之以汤锣。众乐既齐,用揭鼓,声如裂竹,所谓‘头似青山峰,手如白雨点’者,始称能事。
篇7
经历过这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经历,一些人往往很难给自己找到准确的定位,不过贾宗超似乎更了解自己的变化:“以前我就是放荡不羁,把谁都不放在眼里,现在就很圆滑,考虑事情也会周全一些。至于定位,我觉得我偏男人一点,喜欢摇滚乐,忧郁一点。”
曾志伟带我进入这个圈子
对于贾宗超,人们在影视上对他的熟悉度可能要多过音乐。早在2003年,他就和曾志伟、陈小春、杜汶泽一起出演过电影《大丈夫之暗战男女》,还因此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提名。“我最早做的是模特,因为那时在北京上学想赚点零花钱,正巧曾志伟他们来选电影演员,我就去面试,没想到他们觉得我还可以。拍了几部之后,志伟大哥觉得我还不错,就签在他的公司。”
贾宗超说,曾志伟在他的生命中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角色,“他带我进入这个圈子,教会我很多拍戏、生活、为人处世的东西。就像一个前辈、也可以说是朋友,各种困难、心里话我都会和他沟通。比如说有些角色我觉得掌握起来有些困难,就跟他打电话问一下,让他给我一些建议。”但因为曾志伟很忙,慢慢地无暇顾及这批新人,后来贾宗超又回到内地,签下了现在的公司。“直到现在我跟志伟大哥关系一直在保持,节日、生日都会打电话给他,去香港我们也会在一起吃饭。这次出专辑,我也问过他的意见,把歌也给他听过,他也有一些建议告诉我。”
经历两个组合终发个人专辑
从演员到歌手的迈进,贾宗超提到了另一个人——南贤俊:“我正式唱歌应该是在2008年左右。那时我认识了南贤俊,他是一个跳Poppin的舞者,我跟他学过一段时间的舞,他也有几首歌给我听过,我觉得不错,所以那时他就帮我制作过两首歌。”后来,贾宗超跟胡灵、李天龙组成了一个组合“四分之三”,发行过一张专辑《Beautiful Day》和四首单曲,之后又和丁祥威、李浩修组成了团体“Fresh.M”,发行了一张EP和写真。“因为当时我们公司有很多学员,那我三个人就成立了Fresh.M,其实这个团只是一个大的概念,公司里的学员都属于这个团体,可以随时加入新的成员。最近去《中国最强音》参赛的Fresh.M已经是一个新的面貌了,不过我也有关注他们。”
经历了两个组合之后,直到《怀念..再见!》,才是贾宗超个人的第一张正式作品。对此,他说在组合中唱歌和个人发片确实是不一样的感受:“因为录歌完全是自己一个人,唱歌、拍照都得自己去考虑。如果是组合的话大家就可以有分工,也能互相帮助,现在整个专辑我一个人唱,要学习的就有很多了,录音的时候也会慢一点。”
小清新VS摇滚,更喜欢后者
将在5月底发行的《怀念..再见!》,是一张筹备2年,收录5首歌曲,主打清新、自然的音乐元素的专辑。之所以取了个伤感而文艺的名字,贾宗超解释说:“怀念就是怀念逝去的青春和感情;再见,就是忘掉以前的一些经历和不高兴的事情,从头开始做一些跟以前不同的事情,比如在演戏的方面有所改变,演一些更man、更有质感的角色。”
尽管歌词和画面都是小清新的风格,但因为贾宗超一直以来呈现的都是很man、很阳光的外形,声音也比较低沉,在听主打歌《突然那么怀念》时,又有一下把人拉回来的感觉。对此他笑言自己“就是要让你徘徊在小清新和低沉之间”。不过,《怀念..再见!》其实只是这张专辑的上半部分,因为选歌的风格有所不同,在6月,贾宗超还将发行专辑的下半部分,这部分中将融入更多的摇滚元素,比较切合他的形象,也更符合他自己的喜好。“小清新的我不排斥,但相比较而言摇滚元素多一点的我会更喜欢。因为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熟的人话不是很多,平时喜欢的就是摇滚乐的东西。”
贾宗超健身经验谈
篇8
一、思想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我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作为一名党员,在思想政治上,时刻能以一个优秀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并践行自己在争先创优活动中的承诺。
二、教育教学
本学期,我担任三至六年级的音乐课教学任务。教学中不断领悟新课程标准,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常规课。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我利用学科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独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才华,给予他们充分的表现欲。课堂上严格要求,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和积极性的调动,让音乐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让每个学生都爱好音乐,喜欢音乐。在课堂教学中,我大胆实施课前五分钟音乐欣赏,让优美的音乐平抚学生躁动的心。以达到维持课堂纪律的目的。另外,为了让学生听好歌、唱好歌,我特意建立一个公共邮箱,把一些优秀的歌曲放进去,同时把用户名及密码都告诉他们,好让他们下载聆听、学唱。
三、业务提高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我还坚持参加校内外各种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2010年8月,我利用假期前往北京参加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这是音乐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此次参会使我大开眼界,同时也坚定要为音乐教育奋斗终身的信念。2010年9月,在古都开封,我很荣幸地成为“国培计划——2010年中小学艺术骨干教师培训”工程的一名旁听学员,接受了诸如:万丽君、周荫昌、赖元奎、赖达富、孟大鹏、李存及陈家海等各级各类专家的指导、培训。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感受到了合唱的魅力,了解了合唱训练的技巧,掌握了指挥挥拍的动作要领。所以我才能在短时期内一边备战省优质课比赛,一边组队参加区首届合唱节的比赛,并取得了区一等奖的好成绩。此外,我认为光有理论是不行的,还要化理论为实践,所以我在大量听课的同时坚持多上课,上公开课、上观摩课。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正因如此,我一直活跃在省市区优质课比赛的舞台上。
四、成绩收获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同事的帮助及本人的努力下,取得了一点成绩。
一、公开课
1、、2010、3执教的《走四方》获市音乐优质课一等奖。
2、2010、10执教的《走四方》获省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第7名。
二、教学设计及课件
3、2010、8教学设计《银杯》获省级一等奖。
4、2010、8课件《草原放牧》获省级一等奖。
三、论文、成果
5、2010、9论文《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获省级三等奖。
6、2010、9教学成果《浅谈“课前五分钟音乐欣赏”》获市二等奖。
四、辅导
7、2010年辅导的学生获市游戏节二等奖。
篇9
三、新发展和全面繁荣
“”前民族唱法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演出和教学队伍,但是“”使其未能得到应有的提高和完善,对于怎样发声更科学,怎样训练更有效,怎样演唱更能发挥歌者的最大歌唱能力(特别是女声),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歌唱家朱逢博为芭蕾舞剧《白毛女》喜儿的伴唱沁人心脾,后期李双江、蒋大为、单秀荣、冯健雪的歌声脍炙人口,70年代末朱逢博又演唱了《请茶歌》、《美丽的心灵》等,这时李元华从上海京剧院调北京复(排)演出歌剧《白毛女》和《窦娥冤》,特别是著名歌唱家李谷一从湖南花鼓戏转到新歌坛上来,她的《妹妹找哥泪花流》和《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等一大批新歌,令人赏心悦目。女声用“真、假混合”“两合水”唱法的演唱,声音清晰明亮,优美动听,高中低声区音色统一,灵活流畅,她们的新唱法也受到了广泛认同和模仿,接着加之1980年在《全国民族民间唱法独唱、二重唱汇演》中、程桂兰等年轻歌唱家的脱颖而出,是民族新唱法的又一次新的飞跃和突破。
从1977年开始,恢复民族声乐专业(筹备小组)。由于的冲击,我院六十年代二、三十人的民声教师队伍,有的调走、有的改行,只剩下我、王亚南和郑肃兰三个主教教师了(后来又增加了王瑞江),为了更好地发展民族声乐教学,在作了广泛社会调查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1979年,在声乐系设立了民族声乐教研室,并开始连续成班招生。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指导下,教学成果突出。1984年,我系在《全国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经验交流会》和1985年《全国民族声乐教学经验研讨会》上的汇报和学术发言均反响强烈,认为沈音民声教学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值得学习。1985年,我院又建立了民族声乐系,(是到目前为止全国音乐院校中,唯一的独立的系级建制),为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1986年5月在我系建系一周年之际,“全国首届民歌、通俗歌手大选赛”举行,在全国十个赛区、五千多名歌手参加的大赛中,我全系共八名教师中四位年长的教师所培养的四位青年教师张秀艳、朱玉、刘辉和商惠华全部获奖(金孔雀杯奖、银孔雀杯奖和两个优秀演唱奖)这对于年轻的民族声乐系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肯定和嘉奖。1987年,文化部委托我院在沈阳组织召开了《全国民族声乐理论研讨会》,2005年又主办了《全国民族声乐论坛》,沈音民声在全国影响不断扩大,威信不断提高,走向了健康和成熟发展的新阶段。
在全国,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学院等民声专业也相继恢复和建立;以金铁霖为首、邹文琴、糜若如、李双江、马秋华、白秉权、王音旋、周贵珠、常留柱、石林、泽仁雍珠、武秀芝、琚清林、全花子、顾雪珍、黄绍填等等专家和教授,培养出了以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声乐硕士研究生和宋祖英、闫维文、万山红、吕继宏、张也、聂建华、刘斌、孙丽英、吴碧霞、王宏伟……以及我院的刘辉、朱玉等至今活跃在中外歌坛的,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歌唱家;由于近二十年来作曲家们不断创作(或改编)出篇幅长、音域宽、难度大的优秀民族声乐新作,迫使民声的教学和演唱必须不断超越自我,经受各种新的考验和挑战;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各种大赛,都为青年歌手搭建了评比竞争的平台,这些都大大推动了民族声乐教学、学术和演唱水平的更快提高。而今,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已经呈现出群星璀璨、争芳斗艳空前发展和繁荣的景象,成为了中国唱法的重要鼎足之一和世界声乐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的闪光明珠。
篇10
在四个多月的新教材教学过程中,我感觉新课改最重要的是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把有限的教学内容拓宽,组织多种形式的综合音乐教学活动,即尊重教材,也勇于拓展教材和跨越教材,对传统的常规教学模式敢于去粗取精,除旧创新。这便给音乐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
(一)新教材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教学效果,打破了学科封闭状态,体现了浓郁的现代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的新型教育观。新教材提供了一种合作的而非单一的,探究的而非灌输的,开放的而非封闭的课程体系,以这种育人理念去驾驭新教材,在教学上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教材改革最基本的特点,是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这就要求教师成为能给学生思维以启迪、方法和引导,与学生一起探究学习的民主型教师,成为拥有先进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走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的研究型教师。在新教材的实验中,教师不能只做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其角色应是多元的。
(二)新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适应了时代要求,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教材课程内容和教材设计有创意,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改变了旧教材“难、繁、偏、旧”和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采用生动活泼的图文并茂编排方式,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便于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来。
(三)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
新教材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让学生自然地开放地学习,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在实践中学。
(四)新教材的音乐课程评价,有利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潜能特长,增强自信,促进音乐情感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期末学生音乐评价中,我采用的是一种民主的生动活动的“班级学生音乐才艺特长展示会”,其评价内容是:音乐情绪与情感表现;演唱演奏能力;即兴创造能力;乐于与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方面,以星级制自评与互评等级达到相互学习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最后还设有宝宝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以及音乐教师寄语项,让我们时刻关爱学生的音乐成长与学生的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