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古语范文

时间:2023-03-27 17:3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励志古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励志古语

篇1

2、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弥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3、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6、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7、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孔子

9、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王若虚《论诗诗》

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1、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2、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1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孔子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

1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

16、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17、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李白

18、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罗大经

1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

2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2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2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

2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

24、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2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6、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

27、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

28、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

29、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贾柯·瑞斯

30、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31、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

3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4、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3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36、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37、人之所能,不能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38、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3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0、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培根

41、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富兰克林

4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3、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44、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

45、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46、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47、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48、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冠子

49、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50、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51、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5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53、雁门紫塞,鸡田赤诚。

54、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55、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56、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

5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8、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篇2

【摘要】目的:探讨LISS钢板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8 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LISS钢板治疗。结果:本组18 例伤口全部一期愈合,全部病例随访6~16个月,平均10个月。结论:LISS钢板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小、骨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LISS钢板;内固定;股骨远端骨折

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是基于微创外科的原则,吸取交锁髓内钉技术与生物学接骨技术优点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内固定系统,作者自2005~2009年使用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18 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股骨远端骨折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1~68 岁,平均年龄4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0例,建筑伤5例,坠跌伤3例。按AO分型[1],A3型1例, C1型4 例,C2型8 例, C3型5 例。内固定材料为AO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钛板及螺钉)。

1.2方法:硬膜外麻醉,平仰卧位,患肢保持中立位。常规消毒、铺巾,使用膝枕,保持患肢屈髋25°~35°、屈膝30°~45°。于髌前外侧作纵行切口,直接切开皮肤、皮下、侧副韧带至股骨髁,充分暴露股骨髁间骨折,完成关节内骨折的复位和临时固定。透视确认位置良好,插入LISS钢板,先用克氏针将钢板与股骨髁及干部临时固定,打入提拉钉进行复位,再次透视确认后分别于骨折远端和近端打入4枚锁定螺钉固定。彻底冲洗伤口,依次缝合关节囊、髂胫束、皮下和皮肤。

1.3术后处理:本组病例均放置负压引流,术后伤肢无外固定,2天后行下肢功能锻炼,1-2周后扶拐下床不负重活动,术后6-8周参照拍片骨折愈合情况开始扶双拐部分负重行走,直至弃双拐完全负重行走。

2结果

本组18 例伤口全部一期愈合,全部病例随访6~16个月,平均10个月。手术时间45~160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100~300 mL,无输血。术后随访本组18 例均骨性愈合,没有出现内固定松动,折弯及断裂现象。按照HSS评分[2],本组优13 例,良4 例,可1例,优良率达94.4%。

3讨论

股骨远端骨折占全身骨折的0.4%,多发生于老年人或多发伤的患者,多为高能量创伤所致,常为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且伴有周围软组织严重损伤,是创伤骨科的一大难点。多需手术治疗,但传统钢板,外固定架及髓内钉固定疗效不令人满意,常出现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关节僵硬、感染等并发症,且术中多需要骨移植。传统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切口大,对周围软组织创伤大,暴露广泛,剥离骨膜广泛影响血运,不利于骨折愈合,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骨不愈合。外固定架的固定针穿入过多肌肉影响肌肉伸缩运动,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与关节僵直,日常护理不方便,易发生钉道感染。采用髓内钉内固定其稳定性不如钢板,并需膝关节内入口,增加膝关节感染率,髌骨撞击及关节强直发生率,而LISS钢板是经肌肉下插入技术固定股骨远端,周围软组织创伤极小,骨外膜和髓腔内的血管灌注充分,同时能最大程度的保留股骨远端滋养动脉的血供,减少术后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发生的概率[3];并且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大大降低了膝关节僵直。

LISS钢板的形状设计是与骨的解剖轮廓一致的, LISS骨端区域的锁定螺丝的位置与角度均经过精确的设计。LISS的稳定性依赖于螺丝钉-接骨板组合锁定后的成角稳定性,同时LISS骨端区域的锁钉不仅能以最佳方式支持和固定接骨板,而且不会穿越髁间沟或穿至髌股关节面。[4]

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以下特点:1)LISS钢板的形状与骨的解剖轮廓一致,手术中无需预弯、塑形,操作简便;2)手术创伤小。其切口较小,属于微创手术,经皮从切口经股骨外侧与肌肉间隙插入放置,LISS钢板置于股骨外侧符合张力带固定原则,LISS钢板的每个锁定螺丝可借助瞄准器经皮拧入,体现了微创外科技术的原则。这不仅减少创伤、避免了不必要的显露,保留骨折端血液供应、缩短手术时间,同时更为术后减少感染、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和康复提供了保证;3)LISS钢板作为一种内固定支架使固定系统稳定性不再依赖于钢板与骨间的摩擦力,接骨板和骨骼之间存在一定空隙,避免了钢板对骨膜的压迫,且安置时无需剥离骨膜,最大限度的保护了骨膜和骨的血运,符合生物学原理,为骨折早期愈合提供条件,同时由于不需要钢板在骨表面加压,减少了术中因拧紧螺钉而造成的复位丢失;4) 理想的螺丝钉孔位置和成角固定设计保证了螺钉在轴向和成角方向上的稳定性,固定牢固,降低了术后复位丢失的危险,且螺钉锁定后不易拔除;5)术后恢复快。LISS可提供充分力学稳定,能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术后一般 2~5 天可以在非负重状态下进行膝关节活动。

综上所述,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少、出血少、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加快骨折愈合、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为骨科治疗新理念的推广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满宜,杨庆铭,曾炳芳,等.骨折治疗的AO原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53

[2]吕厚山,主译. 膝关节外科学[M].第三版.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414

篇3

【关键词】控股股东;小股东;股利分配政策

一、引言

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处理利益关系的焦点之一,直接影响到公司股东的切身利益。定期进行的股利分配是公司借助资本市场进行调整的重要手段。它以公司发展为目标,以股价稳定为核心,在平衡企业内外相关主体利益的基础上,对于净利润在提取了各种公积金后,如何在给股东发放股利或者留存于公司再投资这二者之间进行选择而采取的基本态度和方针政策。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股权结构,即控股股东和小股东并存的现状,导致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主要是在控股股东的主宰下,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而制定的,是为控股股东的利益服务的,从而严重侵害了小股东的利益。

所谓控股股东,是指掌握公司控制权达到一定比例,能够左右股东会和董事会的决议,从而可以控制公司局面的股东。小股东,就是股市中主要由一般居民构成的中小散户。在我国,其具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很大一部分是由层次比较低的居民构成,缺乏投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其主要目的是投机,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来获取价差,因此持股时间相对较短,造成无固定的小群体和缺乏共同保护的组织机制。三是相对于大股东、管理层和其他相关机构来说,小股东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信息最弱势方。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害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以现金股利、股票股利以及股票回购等形式体现的股利,特别是现金股利,不仅是广大投资者获取投资回报最基本、最主要的渠道之一,而且作为股东权利的现实体现,也是股份公司制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得以维持、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但无论是与西方股利理论,还是与发达国家、甚至与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股利实践相比,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实践近年来却表现出许多独特之处。无论上市公司奉行何种股利分配政策,持有流通股股份的广大小股东与控股股东相比,都处于一种被忽视、被掠夺的不公平地位。具体表现如下:

(一)股利分配政策缺乏长远规划和相对稳定性

股利作为对公司投资者的一种补偿,是上市公司的责任之一。为了维持公司形象,国外上市公司一般都倾向于对股利分配政策进行阶段性规划,保持相对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均衡某一阶段的股利水平。然而,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按照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规律对股利分配进行中长期规划,而是各年决策临时制定,股利分配政策缺乏战略性方针的指导。有的公司直接根据再融资行为来决定当年是分派现金股利还是送股或配股,有的公司甚至随意更改分配方案。所以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形式均频繁多变,缺乏连续性,未形成相对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这种行为,限制了金融市场对投资者的信息传递作用,减弱了市场的有效性,可能引起二级市场的混乱和股价的异常波动,严重侵害了广大小股东的利益。

(二)股利支付率较低且送股配股盛行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总体支付率较低,不分配的现象带有普遍性。虽然派现公司的股利支付率水平尚可,但平均支付率约为30%,且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股利不分配现象盛行,甚至有些有能力分配的公司也倾向于不分配股利。另外,我国上市公司高度关注的是实现股本扩张,很多上市公司选择以“送股”为主,而较少派现的分配方式,而且往往伴随着配股行为。这一股利分配特点虽然是我国上市公司在利润分配方面富有创造性的表现,但是却容易给投资者造成一种分配方案良好的假象,导致股市鱼龙混杂,影响投资者作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干扰市场秩序。从公司本身来讲,过分反复送股将不可避免地引起每股净资产和每股盈余的下降,很难达到高价位股票购买者的预期,使广大小股东的收益偏离预期水平。

(三)滥用股利信号传递作用

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发放股利向股东发送相关信息就是股利的信号传递作用。特别是股利分配政策的变化对股票价格和投资者行为有影响。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确实存在股利信号传递效应,而且送股有明显效应,但现金股利却不太明显。然而,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滥用股利信号的倾向。国外上市公司在利用股利信号时往往比较慎重,大多采用相对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只有当公司的持久盈利受到非暂时性冲击时才改变股利分配政策,以向公众表明这种持久性的变化。如果变化是暂时性的,多采用额外股利等价值信号较小的方式来反映短期变化。而我国多数上市公司采用非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在公司持久盈利能力没有多大变化或出现暂时性冲击时,就频繁变动股利发放形式和数量来向市场传递信息。很多公司纷纷推出送股的分配方案,而研究表明我国送股具有显著的信号作用,这二者的相符也说明上市公司企图利用送股来传送信号以促使股价上涨,但这种股价的上涨却不代表公司价值的真正提升。上市公司滥用股利信号的行为会误导小股东投资者产生某种错觉,影响其决策的合理性,降低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四)部分股利分配行为不规范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还存在一些很不规范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同股不同利方面。“同股同权、同股同利”是股份公司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而我国特殊的体制决定上市公司存在国有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公众股等多种股票种类。考虑到不同投资主体的特点,有些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中对国有股和其他股区别对待。通常对国有股份派现金股利,对其他非国有股送股或配股;或不同投资主体的股利形式相同但金额不同;甚至提供多种方案供股东自主选择,严重损害小股东的利益。

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各相关利益主体为使各自的收益最大化而进行博弈的过程。小股东处于竞争中的劣势,所以,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遏制控股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三、规范股利分配政策,保护小股东的利益

今后,完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加强对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制定实施合理有效的股利分派政策,不但可以使股东投资得到回报,进而提高其投资热情,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对公司的成长壮大,不无裨益。

(一)引导上市公司制定长期的股利分配政策

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没有清晰的长期股利分配政策。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制度对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进行规范,可以改变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逐步实现其股利分配行为的合理化,保护小股东投资者的利益。在这方面监管部门可以要求上市公司对利润情况作出预测,以此为依据,制定符合公司发展状况的长期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并予以公开披露,接受投资者监督。

(二)引导公司提高股利分配决策的科学性

公司要充分认识股利分配政策在整个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以企业理财目标为基础对股利分配政策进行中长期规划,使股利分配政策与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相适应。决策者进行股利分配决策时,应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和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全面分析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因素,提高股利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实施既利于公司又利于证券市场长远发展的相对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具体可以按照以下办法。

1.对于大量送股、转增和配股的股本扩张倾向应因势利导。支付股票股利将扩大股本,在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稳定的前提下,下一年的现金股利支付必将增加,要求上市公司有一定的利润做后盾。公司决定送股而留存收益用于未来发展,一方面证明了经营者对以后盈利的信心;另一方面说明公司确实拥有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但是,我国目前现金股利支付极不稳定,公司由于内部人控制有将留存收益用以扩大供经营者支配的资源和资金浪费的现象。因此,可以把送红股视同新股发行,要求公司在年报中公布资金用途、投资方向和收益预测,这样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有利于小股东投资者对公司进行评价。

2.完善分红与再融资的“挂钩”政策,避免非良性分红

上市公司为了配合再融资计划、迎合政府监管部门制定的分红与再融资的“挂钩政策”由原先的现金分红“不足”到现金分红“过渡”,也就是出现了超能力分配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再融资监管政策的相关指标,尤其是容易被上市公司人为调节账面价值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可以考虑有关监管指标的引进。

3.对于习惯性不分配的上市公司,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在国外,有禁止机构投资者投资于长期不支付股利的公司的规定,还可以通过对公司每股未分配利润达到一定金额而不分配现金股利时对其课以一定税负的方法对上市公司进行惩罚。为了保护小投资者的利益,真正做到让上市公司及时分配,证券监督部门也可以借鉴国外这一做法。

(三)尝试改变会计处理方法,引导公司树立正确的股利分配观念

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是借记“未分配利润”,贷记“股本”,它既不影响资产、负债,也不影响股东权益总额,仅仅是股东权益内部构成的一个调整。股票股利会计处理的关键问题是应当将多少数额的“未分配利润”转作“股本”。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送股和转增股本时,按照股票的面值进行计价;国外的会计制度规定,当股票股利的发放率低于25%时,股票股利的每股价格应按公允的价格来计算,通常以市价作为其公允价格。可见,按股票市价实施送股的方式对上市公司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上市公司的盈利很高时才能进行高比例的送股,而这样高的盈利往往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国外上市公司较少采用送股这一形式,更不用说高比例送股了。但是,按照我国会计制度对股利分配会计处理方法的规定,我国上市公司高比例送股是很容易实现的。为了遏制上市公司高比例送股这一现象,真正让投资者得到投资回报,可以考虑调整会计处理方法,如将股票股利的每股价格按照当期的股票市价(即公允价值)进行计算,这种处理方法也适用于转增股本的情形。

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和不断完善,上市公司必将逐渐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利润分配机制,把广大控股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一视同仁,真正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角度制定股利分配政策。届时,政府就不必再对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进行干预,而是由上市公司根据所处行业特征、自身发展阶段和当时市场状况而选择合适的股利分配政策。

【参考文献】

[1]李常青.股利政策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5-90.

[2]李均.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研究[J].当代财经,2003(12):23-25.

[3]唐国琼,邹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5(2):35-37.

[4]张莉芳,赵敏,张小玲.股利分配政策与公司盈余——基于稳定性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11):36-39.

篇4

相比之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严重滞后,这与我国证券市场的飞速发展是极不相称的。我国目前已经加入了WTO,上市公司将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双重竞争,如何采用合理的激励方式留住核心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加强对股权激励的理论研究与实务探讨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股权激励、股票期权、上市公司

Share Ownership Encouragement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Abstract

In the United States, firms are using employee stock options more frequently and in sharply large quantities than just a decade ago. This trend is particular significant for high tech companies, such as Microsoft and Ebay. This great change can amalgamate employee’s benefit with company’s interest and reduce company’s principal-agent cost remarkably. While in China, for the limitation of law system, employee stock options are scarcely used by the listed companies. As China has entered into WTO,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will face more rigorous competition from inland and abroad. It’s urgent and very necessary for China to loosen policy restriction and allow the listed companies employee stock options and other stock-based employee compensation plans to motivate and detain their employees, especially senior managers and key technicians.

Key words: share ownership encouragement, stock options, listed company

目 录

一、序言1

二、文献回顾1

三、业绩报酬系统2

(一)期望激励理论2

(二)内在回报与外在回报3

四、激励的属性与类型3

(一)激励系统的重要属性3

(二)激励的类型4

五、股权激励概述4

(一)什么是股权激励4

(二)股权激励的种类与方式4

(三)各股权激励模式的比较6

六、股票期权计划在中国的运用7

(一)股票期权计划的激励原理7

(二)中国实行股票期权计划已取得的进步8

(三)中国实行股票期权计划仍存在的问题11

七、案例分析14

八、总结15

附录16

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16

一、序言

现代公司制度在扩大企业规模、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提出了公司治理的问题。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受公司的所有者即股东们的委托,对公司事务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并负责对公司的经理层进行选聘和监督,由其聘任经理来执行董事会的决议,因而说,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起着一个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公司内部治理的核心是公司董事会的治理,公司治理的关键是董事会和经理层各自内部制度的建设以及两者之间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而这种激励约束机制集中体现在经理的薪酬制度上。

近年来,公司实践在经理人员的薪酬激励制度上最重要的探索成果就是股权激励机制。股权激励是指,通过向经理有条件的授予股权的形式,使经理人员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公司决策、分取红利、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因而,股权激励是完善公司治理,降低成本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理措施。

股权激励最初发端于美国。目前,美国经理的收入中来源于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的收入已经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2004年美国七位最高薪酬的CEO,长期激励收入平均占薪酬总收入的75%。而我国高管2005年的基本工资占其薪酬总额的85%,与绩效相联系的可变薪酬比例很小,除基本工资外的短期激励为15%,长期激励几乎为零。近期来随着《公司法》、《证券法》等一些法规的修订和与之相关的新法规的陆续出台,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也将会迎来中国股权激励市场的明媚春天。

本文主要介绍股权激励方式的激励原理、实施办法、方案设计以及相关的会计准则和税收规定,还试图结合我国建立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现实情况与实际特征,分析探讨了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上述引言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的介绍;其次是对业绩报酬系统、激励以及股权激励的介绍;第五部分的重点是中国股权激励的实施;第六部分会针对一个成功的股权激励案例给予分析,寻求其成功的原因;最后是结论以及一些建议。

二、文献回顾

虽然股权激励受到不少投资者的欢迎,但是学术界对于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果却存在着广泛的争论。早期西方财务理论中存在两种有关股权激励效果的假设:一种是“利益一致”假设(convergence of interests);另一种是“防御”假设(entrenchment hypothesis)。Jensen和Meckling认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导致的成本会随着股权激励带来的经营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因为经营者在职消费由自身承担的成本增加,所以侵占股东利益的可能性降低,即“利益一致”假设。Fama和Jensen指出,随着股权激励的实行,经营者持股比例超过某一水平,经营者拥有足够的投票权确保自身在公司的地位和福利,从而促使其追求非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这就是所谓的“防御”假设。

由于股权激励的大力运用,导致经营者持股比例发生变化。西方学者在关于经营者持股与业绩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上,也存在两种相反的结论:一种结论认为二者有关,例如Morck et al.考察了Tobin’s Q和经营者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发现经营者持股比例在相对较低的0-10%时,“利益一致”假设成立,当经营者持股比例很大(超过20%)时,“防御”假设成立。另一种结论认为二者无关,例如Demsetz和Lehn将1980年美国511家公司的账面利润率同各种不同的股权集中度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造成这些矛盾结论的部分原因在于:上述西方学者较少从股权激励机制的角度研究经营者持股问题。Core 和Larcker从企业与经营者签订契约的角度,认为在截面数据回归上经营者持股比例与业绩无关,他们考察了美国1991年的1995年采用“目标经营者持股计划” (target ownership plans)公司,这些公司要求经营者增加持有本公司股票,直到达到公司的(经营者持股金额与其年薪金额的比例)最低限额。他们发现该计划实施后的2年中这些公司取得了超额的股票和会计报酬率,得出采取增加经营者持股的激励制度会增加公司治理效果(企业业绩)的结论。

近年来,国内不少研究人员对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问题作了许多探讨。魏刚发现高级管理人员受到股权激励不大,持股水平偏低,“零持股”现象比较普遍。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没有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童晶骏将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的业绩与全体上市公司的业绩进行比较,发现实施股权激励对我国上市公司提高业绩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太明显。张俊瑞等发现高管人员年度报酬对数与高管人员持股比例有不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周建波、孙菊生的研究结果表明:成长性较高的公司,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与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显著正相关。强制经营者持股、用年薪购买流通股以及混合模式的激励效果较好。但是该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原始样本只有34家上市公司。

三、业绩报酬系统

有人把业绩报酬系统和私有制一道作为资本主义的标志,在他们看来,没有良好的业绩报酬系统,现代企业就不可能有效的运转。事实上,当所有者们第一次雇用管理者管理他们的资本时,业绩报酬就已经出现了。在中世纪早期和中后期,分享去往远东和新大陆的航海贸易的利润,工业革命后的计件工资,以及现代企业的利润分享,都是业绩报酬的例子。业绩报酬体现了这样一个广为接受的信念:如果想激励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就必须按他们达到的业绩水平给予奖励。

(一)期望激励理论

期望理论认为,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方式,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将产生有价值的回报。在这一理论下,补偿的作用在于当个人的行为促进了组织目标的实现时,向他们提供相应的价值回报。

图1 期望理论

图1描述了期望理论。企业建立激励系统,这一系统对推进企业目标实现的个人成果或行为给予回报。个人努力培养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做出适当的决策,这些决策所产生的结果为他们提供了他们所重视并一直追求的回报。

美国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波特和劳勒在期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更为完善的激励模型,即波特—劳勒模型。

图2 波特—劳勒模型

如图2所示,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激励的强度和发挥的能量)取决于绩效(报酬的价值)和期望值(通过努力达到高绩效的可能性及该绩效导致特定结果的可能性)。而工作的实际绩效由主要取决于员工所作的努力,但它也受到个人从事该项工作的能力(知识和技能)和他对所做工作的理解(对目标、所需的活动及有关任务的其他因素的理解程度),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内在回报与外在回报

通过图2可以看出,工作绩效会带来报酬,其中有些报酬是内在的,也有的属于外部报酬。

内在回报产生于一个人的内心,如出色地完成一项工作的成就感,实现个人价值观或信仰的满足感等。体验内在回报不需要他人的介入。企业可以通过工作设计、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为个人创改造体验内在回报的条件,但个人仍需独立地感受或体验内在回报。外在回报是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的,外在回报包括表彰、奖品、奖章、奖励等,当然也包括以业绩为基础的报酬,即激励报酬或业绩报酬。

这些报酬再加上个人对这些报酬是否公平合理的评估,如认为报酬是公平的,将导致个人的满足。实际的绩效和得到的报酬又会影响以后个人对期望值的认识;同样个人以后对效价的认识也将受满足与否的影响。于是,该理论体现了这样一种良性循环:激励努力绩效奖励满足努力绩效奖励满足……

四、激励的属性与类型

(一)激励系统的重要属性

从根本上讲,建立激励系统的目的是为了使所有者的利益和管理者的利益相一致。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管理者必须对以下几个问题有清楚的认识:

1. 对于他们的工作,衡量哪些业绩变量;

2. 他们的行为如何影响这些业绩变量;

3. 业绩变量如何转化为个人报酬。

如果管理者对这个因果过程没有清楚的理解,激励系统就会失去促进或影响决策制定行为的能力。业绩评价系统的结果被用于将业绩和雇员个人报酬联系起来。这个过程就是图1所要说明的内容,它把个人业绩同报酬联系起来,从而使报酬具备了激励功能。

应注意业绩评价系统的结果或者说业绩指标在这里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因为它为个人动机和企业目标间建立了联系。这些结果或业绩指标必须具有这样的性质,即当个人追求这些结果时,他们推动了企业目标的实现。因此,这些业绩指标必须能够体现个人的工作如何为企业目标做出贡献。该项工作为业绩指标所忽略的地方,也将为个人所忽略或轻视。

尽管明晰性和理解性反映了业绩评价系统为确保决策者理解业绩和报酬之间的因果联系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性特征,业绩评价系统还必须反映一些行为性特征。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个人必须相信这个系统是公正的。例如,衡量并奖励雇员认为他不能控制的业绩使业绩评价系统受到削弱或丧失激励作用;设立雇员觉得非常困难或根本不可能达到的业绩标准也会抑制业绩评价系统的激励作用。关键是雇员必须相信他能用正当手段影响与其报酬相联系的业绩指标。如果没有这一信念,业绩评价系统将完全丧失激励的作用。

第二,个人必须相信企业的激励政策是公平的。例如,奖励高级管理人员上百万美元,而只奖励装配工至多几百美元,这将在企业内形成只有高级成员才受重视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一个很好的激励系统也会变得不那么有效。

第三,激励系统必须及时提供奖励,以强化决策制定、业绩评价和报酬之间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决策制定者的意识里,业务活动和报酬的联系会逐渐淡化,但及时地奖励能够增强决策者对业务活动和报酬的理解。

(二)激励的类型

激励的类型是指对不同激励方式的分类,激励方案可按以下几个标准进行区分:

1. 即期的和长期的

即期的激励通常采取以当期业绩为基础的现金或股票报酬形式;长期的激励通常采取购股权的形式,它的价值与公司普通股的长期表现相联系。

2.现金的和权益的

激励可以采取现金的形式或权益的形式(股份、购股权、虚幻股份和业绩股份)。虽然现金和权益报酬都可以既与短期业绩相联系,又与长期业绩相联系,但是现金通常与短期利润业绩相联系,而权益则常与公司普通股的长期价格表现相联系。

3.货币性和非货币性

激励可以是现金或拟现金形式、或者是特权和其他非货币性权利。特权有多种形式,最普遍的特权包括人寿保险、使用公司的小汽车、以优惠利率从公司贷款等。有时达到一定职位就可以获得一定特权,有时特权又是根据非正式的业绩评价授予的。其他非货币性激励包括用奖状进行正式的表彰,参加为准备提升的人员设立的人力开发计划,这些激励经常以非正式业绩评价为基础。

本文集中研究股权激励,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形式的激励不重要,而是因为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出台,股权激励在中国的使用将越来越频繁,笔者认为有研究的需要。

五、股权激励概述

(一)什么是股权激励

相对于以“工资+奖金+福利”为基本特征的传统薪酬激励体系而言,股权激励使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更加牢固、更加紧密的战略发展关系,目前,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已不能充分调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尤其是对长期激励很难奏效。而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方式,是通过让经营者或公司员工获得公司股权的形式,或给予其享有相应经济收益的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委托理论。委托理论中提出的成本主要有两部分结构:一部分是由信息不对称产生的监督成本;另一部分是由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成本。如果作为委托人的股东建立一套最适当的激励机制,使得作为人的经营者为他们的最大利益而行动,那么成本就将大大降低。只有给予经营者一定比例的企业利润,使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和企业收益相关联,才能达到经营者为股东的利润最大化服务的目的。而股权激励的功能是让经营者持有企业股份,使其和股东一起分享企业剩余利润,从而把经营者个人收益和企业经济绩效相联系,促使其为公司利润最大化服务。

在国际上,股权激励计划是上市公司比较普遍的做法。一般观点认为,股权激励计划可以把职业经理人、股东的长远利益、公司的长期发展结合在一起,可以一定程度防止经理人的短期经营行为,以及防范“内部人控制”等侵害股东利益的行为。此外,现代企业理论和国外实践证明股权激励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股权激励的种类与方式

股权激励在西方发达国家应用很普遍,其中美国的股权激励工具最丰富,制度环境也最完善,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股权激励模式:

1.股票期权(Stock Option)

也称认股权证,实际上是一种看涨期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激励对象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行权期)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行权价)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行权)。股票期权只是一种权利,而非义务,持有者在股票价格低于“行权价”时可以放弃这种权利,因而对股票期权持有者没有风险。

实施股票期权的假定前提是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在证券市场能够得到真实的反映,由于在有效市场中股票价格是公司长期盈利能力的反应,而股票期权至少要在一年以后才能实现,所以被授予者为了使股票升值而获得价差收入,会尽力保持公司业绩的长期稳定增长,使公司股票的价值不断上升,这样就使股票期权具有了长期激励的功能。

股票期权模式目前在美国最流行、运作方法也最规范。随着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出现牛市,股票期权给高级管理人员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股票期权在国际上也是一种最为经典、使用最为广泛的股权激励模式。全球500家大型公司企业中已有89%对高层管理者实施了股票期权。

2.限制性股票计划(Restricted Stock Plan)

是指事先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但对股票的来源、抛售等有一些特殊限制,激励对象只有在规定的服务期限以后并完成特定业绩目标(如扭亏为盈)时,才可抛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否则公司有权将免费赠与的限制性股票收回或以激励对象购买时的价格回购限制性股票。也就是说,公司将一定数量的限制性股票无偿赠与或以较低价格售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但对其出售这种股票的权利进行限制。公司采用限制性股票的目的是激励高级管理人员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某个或某些长期战略目标中。

3.经营者持股(Executive Stock)

即管理层持有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并进行一定期限的锁定。激励对象得到公司股票的途径可以是公司无偿赠予;由公司补贴、被激励者购买;公司强行要求受益人自行出资购买等。激励对象在拥有公司股票后,成为自身经营企业的股东,与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参与持股计划的被激励者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股票,拥有相应的表决权和分配权,并承担公司亏损和股票降价的风险,从而建立起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三位合一的利益共同体。

4.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缩写为ESOP)

是指由公司内部员工个人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份,并委托公司进行集中管理的产权组织形式。员工持股制度为企业员工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提供了制度条件,持有者真正体现了劳动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身份。其核心在于通过员工持股运营,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新型利益制衡机制。同时,员工持股后便承担了一定的投资风险,这就有助于唤起员工的风险意识,激发员工的长期投资行为。由于员工持股不仅使员工对企业运营有了充分的发言权和监督权,而且使员工更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这就为完善科学的决策、经营、管理、监督和分配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职工持股是一种新型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在这种制度下,员工既是劳动者,又是财产所有者,通过劳动和资本的双重结合组成利益共同体。这样,即便是企业的普通“打工仔”也能成为企业资产的拥有者,成为“小资本家”,从而实现“劳者有其股”的理想。

5.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 Out,缩写为MBO)

又称“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个人或集体)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或股权),从而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实现持股经营。同时,它也是一种极端的股权激励手段,因为其它激励手段都是所有者(产权人)对雇员的激励,而MBO则干脆将激励的主体与客体合而为一,从而实现了被激励者与企业利益、股东利益完整的统一。

通常的做法是,公司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出资成立职工持股会或公司管理层出资(一般是信贷融资)成立新的公司作为收购主体,一次性或多次通过其授让原股东持有的公司国有股份,从而直接或间接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除了以上这些形式,股权激励还包括虚拟股票(Phantom Stock)、延期支付计划(Deferred Compensation Plan)、股票增值权(Stock Appreciation Rights)、股票奖励(Stock Award)、业绩股票(Performance Stock)、业绩单位(Performance Unit)、账面价值增值权(Net Asset Appreciation Right)、储蓄—股票参与计划(Saving-Stock Participate Plan)等。

(三)各股权激励模式的比较

股权激励很好的体现了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通过让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从而给予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并实现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共赢。

表1 各股权激励模式之间的比较

激励模式

六、股票期权计划在中国的运用

股权激励机制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股票期权计划,主要针对公司高管人员和高级技术人才的激励,快速成长的科技公司大多采用股票期权计划,这也是美国硅谷创业科技公司造就富翁的摇钱树,微软、GOOGLE都是通过股票期权制造大量亿万富翁。去年在纳斯达克引起轰动的中国搜索网络引擎——百度公司,也是通过股票期权批量制造百万富翁。

尽管国外股权激励制度已经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却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许多上市公司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下以中国实行股票期权已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

(一)股票期权计划的激励原理

所谓股票期权是指公司授予内部员工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或条件认购公司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的被授予者可以在等待期结束后至有效期结束前的期间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或条件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可以放弃行使该股票购买权,一般说来,股票期权不得转让,不得用于担保和偿还债务。

我们假设被授予人

4.信息披露制度逐渐健全

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看,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计划时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来进行相关的信息披露,一般来讲股票期权计划的信息披露包括以下内容:

(1)赠与时应当给与披露。公司应当在赠与时就股票期权赠与的数量、行权价格、有效期限、高管人员获赠情况等进行公开披露,并报证监会和交易所备案。

(2)行权日应提示公告。行权日到来之前,公司应提前公告。在行权日结束及股票登记完成以后,公司应就行权的数量、行权价格以及高管人员行权情况、股票期权持有的情况进行披露。

(3)定期财务报告中的披露。公司应在年报、中报中披露公司股票期权计划的有关情况及高管人员持有的股票期权情况及获得其它薪酬的数目。国外对这一方面有严格的限定,比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1992年2月规定上市公司必须详细披露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结构、当年股票期权行权数量以及未行权股票期权价值等信息。除此之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还要求公司提供首席执行官以及其他四位收入最高的高级管理人员的既往三年的薪酬情况等。

以上三方面内容,在新制定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第五章实施程序和信息披露中也有了相应的规定。信息披露制度的越发完善,也为股权激励在中国的更好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三)中国实行股票期权计划仍存在的问题

1.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引致问题,即经理人员与出资者潜在利益的不一致性,产生内部人控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内部人控制,即经理层作为内部董事实际控制着公司的经营决策活动。由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常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原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成为股份公司的董事和经理人员,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企业的经营决策,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内部人控制一般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其一是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合一;其二是董事会成员的构成;其三是监事会成员的构成。从而也就暴露了我国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有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

(1) 上市公司两职合一现象比较严重

图4 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两职合一情况表

就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合一问题,吴际莲2004年对2001年沪、深两市随机的301上市公司进行的统计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两职合一的具体情况,详细情况见图4。

图4的统计中将上市公司两职状态分为两支完全分离(内部董事不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经理及其他部门经理)、两职部分分离(公司内部董事占管理人员人数比重在60%以上)和两职完全合一(公司内部董事占据了全部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经理的位子)。统计结果显示:在沪、深两市301家样本公司中两职完全合一的上市公司有45家,两职部分分离的上市公司有97家,两职完全分离的上市公司有159家,到2001年两职完全分离的上市公司有52.8% ,虽然比1998年 改善了许多,但是两职合一的情况在我国上市公司出现比例还是很高的。

(2) 上市公司外部董事比例明显较低

董事会成员的构成,是衡量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的另一项重要指标。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公司内部人控制程度较高,并且国有股权比重与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呈正相关。根据抽样调查显示,我国设有外部董事的上市公司占样本公司总数的50.52%,其中第一大股东对公司进行完全控制的公司 ,设有外部董事的比率仅为14.3% 。

图5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比例

1998年研究者以“内部人控制度” 对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程度进行分析,发现在其所搜集的406家样本公司中,每公司平均拥有董事9.7人,其中外部董事3.2人,内部董事6.5人,平均内部人控制度为67.0% ,并且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度与股权的集中呈高度正相关,具体构成如图5。

(3)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受内部人控制严重

监事会是监管公司管理层经营活动的督察机构,以保证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的公平、公正,不偏离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但遗憾的是,由于我国相当一部分公司的监事会成员大多数有内部人来承担,检查督察功能较弱。

表2的调查资料部分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受内部人控制的情况 。

表2 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控制权分布情况表

2.员工业绩评定标准问题

我国目前有些上市公司对于管理层与普通员工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获得股票期权没有科学的界定方法,比如,有的上市公司规定如果年底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超过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两个百分点,该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就可以获得股票期权,这种界定办法实际上是不科学的,在高速通货膨胀时,上市公司管理层可能很难获得股票期权;在目前利率一再调低的情况下,该管理者只需要使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72% 就可以获得股票期权,而实际上净资产收益率为2.72%的上市公司连配股权都不能获得。

如果实行全员股票期权计划,则不仅要考核管理者的业绩贡献以确定分配给他们的股票期权,还同时应该考察一般职工的贡献状况,以合理分配股票期权额度。从国外公司的现有方法来讲,对于技术人员以及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而言,公司一般在期初制定出以研究项目或部门业绩为基础的年度计划,在年底根据计划完成情况和个人对项目的贡献来评定个人业绩,国外常用的几种员工业绩评定方法包括:

(1)评定量表法(graphic rating scales)

评定量表法是一种最古老又最常用的业绩评定方法。这种方法是把一系列绩效因素罗列出来,如工作的质与量、知识深度、合作性、可信度、勤勉度、诚实度、主观能动性等,同时列举出跨越范围很宽的工作绩效等级,例如从“不令人满意”到“非常优异”。在进行工作绩效评价时,首先针对每一位下属雇员从每一项评价要素中找到最能反映其绩效状况的分数。然后将每一位雇员在各评价要素中所得分值加总,即得到其最终的工作绩效评价结果,该方法的好处是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2)强制分布法(forced distribution method)

这种评价方法的大致步骤为:首先将待评价的雇员姓名分别写在小卡片上,然后根据每一种评价要素对雇员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将这些代表雇员的卡片放在相应的业绩等级上。使用这种方法来评定业绩确定股票期权赠与数量比较方便,只要确定各业绩等级对应的股票期权赠与数量,就可能控制股票期权赠与总量。

(3)配对比较法(paired comparison method)

其基本做法是,将每一位雇员按照所有的评价要素与其他雇员进行比较。在运用配对比较法时,首先应当列出一张表格,其中表明所有需要评价的雇员的姓名以及需要评价的各个工作要素。然后,将所有雇员根据某一类要素进行配对,适用“+”(好)和“-”表明谁好一些、谁差一些,最后,将每一位雇员所得的“+”次数相加,比较各员工获得“+”次数的多少来决定股票期权在员工之间的分配。

而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完整的职工贡献的考核指标体系,很容易在员工之间分配股票期权时出现不公平的现象,从而使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下降。

七、案例分析

2007年1月30日,苏宁电器出台了股权激励方案,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稳定中高层管理团队,并且稳定投资者对其未来业绩增长的信心。目前股价虽然高,但其发展后劲将被市场进一步挖掘。

苏宁电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详见附录,要点如下:

1.授予期权数量和对象:拟授予激励对象2200万份股票期权,占激励计划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3.05%,分几次授予。第一次授予的期权数量为1851万份,主要授予公司高管人员共34名,剩余394万份股票期权授予“董事长提名的骨干人员和特殊贡献人员”,该部分名单在07年12月31日才列明具体人员名单。

2.行权价格:首次授予的期权行权价格为公告前一日收盘价66.6元,行权额度上限为获授股票期权总额的20%。

3.行权条件:苏宁电器2006年度的净利润较2005年度的增长率达到或超过80%,且2006年度的每股收益不低于0.9元;2007年度的净利润较2006年度的增长率达到或超过50%,且2007年度的每股收益不低于1.35元;2008年度的净利润较2007年度的增长率达到或超过30%,且2008年度的每股收益不低于1.75元。如表3所示:

篇5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比较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部至股骨头之间的骨折, 与老年人反应迟钝、对抗外来侵害的能力低及基础疾病较多密切相关, 研究显示, 股骨胫骨折约占髋关节周围骨折的一半以上[1]。股骨颈骨折常引起血管神经损伤, 导致大出血, 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高达30%, 临床上主张早期手术治疗[2]。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来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 经髋部影像学(X线及CT)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所有患者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8例。对照组男29例, 女19例;年龄61~86岁, 平均年龄(68.2±7.4)岁;致伤原因为跌倒26例, 车祸伤13例, 坠落伤9例;骨折Garden分型:Ⅲ型34例, Ⅳ型14例;合并高血压13例, 糖尿病8例, 慢性支气管炎8例。观察组男31例, 女17例;年龄60~86岁, 平均年龄(67.9±8.2)岁;受伤原因为跌倒25例, 车祸伤12例, 坠落伤11例;骨折Garden分型:Ⅲ型35例, Ⅳ型13例;合并高血压15例, 糖尿病7例, 慢性支气管炎9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受伤原因、骨折时间及骨折Garden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积极治疗合并症并达到手术要求。观察组患者给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取健侧卧位, 由后外侧切口进入, 根据术前影像学提示及术中试模选择合适型号及类型的假体, 其中骨水泥型16例, 生物假体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 在X线监测下做小切口实施解剖复位治疗。其中18例行小切口加压空心针固定, 22例经皮穿针螺纹针固定, 8例行股方肌骨瓣移植固定。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及使用抗生素。术后2 d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术后14 d可借助双拐下地活动。术后进行随访,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及Harris关节评分。Harris关节评分标准[3]:优:91~100分;良:81~90分;可:71~80分;差:≤70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均数比较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若方差齐采用t检验, 方差不齐则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术后卧床时间(15.9±2.8)d和并发症(如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感染以及再次手术等)发生率16.7%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Harris关节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Harris关节评分优良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6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8% VS 64.6%, χ2=8.454, P

3 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发展,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日益升高, 与老年人器官功能退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 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 使其承受打击等能力大大降低, 也为手术治疗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股骨颈骨折后导致患者行走困难、局部疼痛, 严重时发生休克而死亡, 建议早期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方法, 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的优点, 对于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也可以实施, 尤其在基层医院使用较多。而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手术方式, 随着人工髋关节技术和材料迅速发展, 人工髋关节对机体的伤害大大减少[4]。研究显示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快、卧床时间短, 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而且可以避免术后股骨头坏死而需要再次手术的可能性[5]。作者比较了内固定手术和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关指标, 结果发现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术后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 术后患者Harris关节评分优良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次证实了髋关节置换术相对于切开内固定在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髋关节置换术虽然延长了手术时间, 但是其术后带来的快速恢复使得术后并发症大大减少, 而术后并发症正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再者, 在选择人工假体时优先选择骨水泥型, 术后及时指导患者进行肌肉关节的功能锻炼, 保持正确姿势, 有助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 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时, 髋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内固定术相比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 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百海, 刘艳丽.股骨颈骨折治疗进展.医药前沿, 2011, 1(20): 3.

[2] 张华武, 王栋, 赵磊.三种术式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疗效对比观察.山东医药, 2010, 50(14):48-49.

[3] 高立, 彤军强, 张力.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6):456-457.

[4] 汪亚力.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当代医学, 2014, 20(16):43-44.

篇6

关键词:缺血性股骨头坏 治疗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178-01

一、症状

疼痛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50%急性发作,特征是髋部不适,位置不确定,可发生于X射线片阳性发现之前或后,可能与骨内压增高、组织缺血或微骨折有关。最终关节面塌陷,致使疼痛进一步加剧,下肢活动尤其是内旋受限。有些患者出现间隙性跛行,症状类似慢性周围血管病性跛行,休息时症状减轻,活动及负重时加重。临床上对下列患者要特别警惕:①原因不明的局部疼痛,尤其是髋痛,偶有跛行;②有明显诱因,如长期或短期大量应用类固醇激素,长期大量饮酒,胶原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病等),镰状细胞贫血,高雪瘤,减压病,以及有前述病因中所提及的各种诱发骨坏死的病史。

二、诊断

本病应与早期股骨头转移癌、骨肉瘤、骨斑点症、股骨头骨骺滑脱或股骨头骨骺坏死合并严重关节退行性改变鉴别。

三、治疗

1.手术治疗

1.1保留股骨头的治疗

1.1.1植骨术:因植骨前需先钻孔,故又称钻孔减压植骨术。其作用机制是:a.钻孔减压;b.植骨提供机械支撑;c.带肌蒂骨移植增加股骨头的血供,手术方法众多,包括松质骨移植、皮质骨移植、带肌蒂骨移植、血管吻合骨移植及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早期,常采用中央减压,皮质骨植入的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

1.1.2钻孔减压:主要用于早期无关节面塌陷的病人,是治疗股骨头坏死最简单的手术方法。作用机制是降低骨内压,促进静脉回流。解除滋养血管痉挛,使新生血管能顺骨孔长入缺血区。有些文献报道临床有效率可达90%,但多数学者未能得出这样理想的治疗效果。

1.2.3截骨术:通过改变股骨头与股骨干间的对应位置关系可以达到:a.增加股骨头的负重面积;b.减少股骨头所受压力;c.将股骨头坏死病灶移出负重区,减少局部承受的应力。另外,截骨术本身使髓腔开放,可降低骨内压,改善股骨头血循环。截骨方法众多,如屈曲位截骨、伸展位截骨以及外展、内收及旋转位截骨等,其效果相差较大。

1.2关节成形术:髋关节成形术包括金属杯关节成形术、关节表面置换术、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

1.2.1股骨头置换术:人工股骨头取代坏死股骨头,保存了尚属正常的髋臼,即使手术失败,再修正也较全髋关节置换术简单,在其理论上的优点,曾作为治疗进展性股骨头坏死的经典性手术。但由于股骨头坏死好发于20~50岁病人,这些病人活动量大,寿命长,早期股骨头假体存在设计上的某些缺陷,因此术后假体容易松动,并加重髋臼的磨损,失败率较高,远期效果不理想。

1.2.2金属杯关节成形术及关节表面置换术:前者适用于股骨头坏死Ⅲ期,后者主要适用于股骨头坏死Ⅲ、Ⅳ期,尤其是年轻、活动量及体重大,有可能再次关节修正术的病人。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出现,这种方法近乎淘汰。

2.非手术治疗

2.1电刺激:电刺激有成骨作用,能促进骨折愈合,其机制可能与骨具有压电效应及电刺激能模拟生物信号有关。普遍认为,电刺激可作为缺血性坏死的独立治疗方法,也可作为手术辅助治疗。

2.1限制负重:严格限制负重或不负重可使缺血骨组织恢复血供并免受压力作用,以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塌陷,促使缺血坏死的股骨头自行愈合。主要适用于不宜手术治疗的病人,如老年、一般情况差、缺血性坏死进展期及预后不良的病人。可先依靠手杖、腋杖等支具限制患肢负荷,直至临床有关节置换指征为止。

2.3皮牵引:牵引时应使患肢处于外展内旋位。这样既可缓解周围软组织的痉挛,又能增加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量,使压力平均分布,避免应力集中而致股骨头坏死加重或塌陷变形。牵引重量宜适中,因人而异,对一般成人掌握在4kg。每天牵引1次,持续3~4h。

四、病理病因

1.非创伤性因素 非创伤性骨坏死的因果关系比较难确定,此类病人通常有发生骨坏死的危险因素,最常见的表现为骨坏死及软骨下骨折。但是,对于某些个别危险因素来说,只有少部分病人会发生症状性骨坏死。对一些公认的危险因素,由于不能制作出相应的非创伤性骨坏死动物模型,这使我们难以完整认识股骨头坏死的基本生物学过程。依据不同危险因素,损伤的机制可能为血管内凝血、血栓栓塞、血管壁损伤或血管受压。对某个病人来说,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很有可能表明,此处股骨头的血供比较独特,并且是血供最容易受到损害的交界部分。股骨头的外上部分是最常受累的部位。不存在已知的危险因素或者无创伤病史的股骨头坏死通常称为特发性股骨头坏死。

2.创伤性因素 股骨近端主要接受3组动脉的血液供应:①股骨颈基底关节囊外动脉环;②来自关节囊外动脉环的颈升支;③股骨头圆韧带动脉。关节囊外动脉环是由后方的旋股内侧动脉的一个分支与前方旋股外侧动脉的分支组成,臀下动脉也有小分支参与。颈升支在转子间线和股骨颈后方由动脉环发出后,在关节囊内上行,到达并穿透骨骺关节软骨边缘处。在走行过程中,还发出分支穿透股骨颈至干骺端。在关节软骨边缘处,颈升支形成一个滑膜下关节囊内动脉环,由于解剖上的变异,后者可以连续或不连续。

五、预防护理

1.个体预防

股骨头无菌坏死Ⅰ期常用骨骺钻孔术,以减压促进坏死骨骺重建;Ⅱ期、Ⅲ期常用滑膜大部切除或全切除加股骨头钻孔或同时植入血管等法,近年来也有用胎儿软骨植入修复股骨头无菌坏死取得较好疗效的报道。股骨头骨骺全部受累合并半脱位者可行Salter骨盆截骨术,有时行骨盆截骨同时加用粗隆下旋转截骨,术后用髋“人”字石膏固定2~3个月,使股骨头得到较好覆盖。

篇7

【关键词】股价指数 股价 背离 股权分置 方案

一般而言,股市被看成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一原理最初来源于查理斯・H・道,他认为,由自由竞争市场决定的股票价格,代表了每一个对该股票感兴趣的人士的综合信息及评价。因此,由这些极具代表性的公司股票构成的综合指数是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走势,同样也应当真实反映公司股价。但是事与愿违,经研究发现,我国的股价指数与股价严重背离。这个结论可以从我国近十年的股市发展得出,从所收集到的资料来看:1995-2004年的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A股平均股价每年年终收盘数的对比如表1所示。

一、在制度方面解决两者背离的方案

1、指数计算规则方面必须完善

新股上市当天不应计入股指,因为目前新股不断的增量上市,市场扩容的速度太快,对股市的影响较大。从历史走势可以看出,每只新股上市都会引发股指巨幅波动,从中国联通到长江电力的上市,都说明了这一点。所以,要消除新股上市对股指波动的影响,必须改变指数的计算规则,新股上市当日不计入股指,在上市一周之后再计入股指,因为现在新股发行量越来越大,而且上市当日股价没有涨跌幅限制,使得当天股指的波动受这只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而且这种上涨的趋势会持续几天,大约一个星期左右。所以,如果是上市一周之后再计入股指,这时股票价格会相对稳定,涨跌情形已基本到位,对大盘影响也就不会太大。

2、政府对股指的影响要保持一定的度

(1)尽量减少政策对股指的直接影响,尤其是不能有意用政策让股指掺水。“政策市”是指政府部门运用政策机制直接影响股市走势所形成的股市运行格局。政策也的确是影响股市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政策的影响大多也只是间接的,虽有相当多的政策是直接针对股市的,但这种政策与我国的不能混为一谈。在发达国家中,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是极为有限的,而且也是有针对性的;在中国则不同,政府运用政策影响股市是经常的、连续不断的,表现为一种常态现象。所以,两者之间的意义大相径庭。

(2)股市扩容速度要减缓,尤其是大盘新股的上市。新股上市无可厚非,但必须是真正经得住市场考验的、业绩真正优良的公司,而不是经过层层包装的劣质公司,而且明知是劣质公司,还睁只眼闭只眼允许其上市,而且是越上越多,这就是政府的失职了。这样能不扰乱股市吗?正如前面第一章中所提到的:中国的A股发行速度是世界证券史10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香港的二板市场一年才发行20多只新股。难道我国真有那么多优质企业吗?如果真是优质企业,上市也无可厚非,但事实并非如此。纵观我国的这些上市公司,有多少是真正经得住市场考验的优质公司,而且即使是优质公司,在这四处充斥着“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上,也是“一年绩优,二年绩差,三年ST”。所以,市场的不断扩容最终引发了跳水,上证A指从2004年3月的1800多点下降到2004年8月的1300多点,在短短的不到半年的时间,就下跌了500多点。复旦大学教授谢百三认为,应该“立即停发新股救市”。

3、解决股权分置

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有利于推进我国股市的市场化进程。解决股权分置的关键在于价格,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利益协调是不同部门利益集团之间需要有效的协调方式,微观层次的利益协调则是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间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这种协调机制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微观方面,而且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只要涉及到国有股减持,都会引发股市的大动荡。再如2000年8月下旬,市场盛传国有股减持的方案将在10月下旬亮相,上证指数从8月22日的2196点下探到9月25日的1990点,下跌9.38%。2001年2月底,由于市场上盛传减持将以净资产为定价依据,市场爆发了年初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上涨行情,上证指数从1990点一路攀升,创历史新高。而2001年6月12日正式减持办法,减持价格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高价减持。就在消息入市的第二天即2001年6月13日,上证指数见顶2337.92点,随即以急跌方式展开了自1994年以来的最大规模的回调,创造了著名的“6.13”行情。至此,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政府最终于2002年6月23日停止了国有股减持,市场行情开始有所回升,但是这已经严重伤害了广大的投资者。国有股的减持流通应该在每股净资产基础上按市场原则来确定减持和流通价格。一方面,国有股的净资产已经体现了国有股东的权益,也体现了其保值增殖的能力;另一方面,按净资产价格减持和流通,流通股股东也能接受。减持应以市场稳定为前提,不能不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所以减持应在这两者一致的基础上进行。

二、对股价指数编制方法进行修正

股价指数是用来反映股票价格变动的指标,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目前的现状是:股价指数与股价背离现象日益严重,甚至在不断扩大,使股价指数的基本功能开始丧失,而且,现有的股价指数并不能反映现实的流通市场,所以修正股价指数的编制方法,使之能真实反映流通市场的股价波动情况、指导投资和稳定股市、以配合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使资本市场真正发挥“晴雨表”的作用。同时也为机构投资者、中小散户、外资并购提供指导,形成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体系。

修正股价指数编制方法的设想:由于目前上海股价指数不能真实反映股市的波动情况,股价指数中非流通股的存在,造成个股对股指的影响较大;同时,一些成分股的样本数量不足,难以反映股价波动的全貌以及易于操控等弊端。所以在编制股价指数的时候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鉴于此,在编制股价指数的时候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应尽量减少人为因素,提高指数的操纵成本,这是指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提高其成本的有效途径就是全面反映流通市值的变化,以流通股占总流通量的比例为权数进行计算,这样一来,流通量越小,对指数的作用也就越小,而流通量越大,对指数的作用越大,也越难以操纵。所以,编制股价指数的基本思路如下:以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占总流通股的比例为权数;其次,既然是上证A股指数,其样本就应包括所有当天有交易的上市A股,使之更具广泛性;基期的选择应具有可比性,以2002年12月31日为指数基期,这一天的上证A股指数为1419.12点,以此为基期是因为在这一年6月24日国有股减持停止,经过半年多的调整,大势也基本稳定了,而且B股也对内开放了一年多,对股指的影响已基本到位。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是为了突出股价指数对股价波动的敏感性及直观性,同时也便于与原上证A股指数进行比较。

上证A股股价指数的计算公式基本设计如下: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2003年12月31日和2004年6月30日这两天修正后的股价指数与股价的背离明显缩小。修正后的上证A股指数与股价的比值很接近,相差不到3个点;而修正前,这两天的股价指数与股价的比值相差7点多,差距是修正后的两倍。由于收集到的资料的有限性,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验证,但笔者相信,随着股市的不断完善,按这一公式计算得出的股指会越来越接近现实流通市场的变化,而且可以杜绝非流通股的影响。

当新股上市或是股票停牌等情况时,就必须作相应的调整。新股上市时,为避免股价波动太大对股指造成的影响,在上市一周之后计入股指;当某一股票停牌时,取其最后成交价计算指数,直至复牌。

综观我国股市的现状,应把指数的客观公正性和可投资性放在首位,可以适当的牺牲理论的完整性来遵循市场规律,客观地反映市场变化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徐国祥:证券投资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1997.

[2] 邢天才:中外资本市场比较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 吴晓求:股权流动性分裂的危害――中国资本市场为什么必须进行全流通变革[J].财贸经济,2004(5).

[4] 董辅:在争论中发展的中国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 熊海斌:股东行为与股东产权[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篇8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其中关节内骨折占桡骨远端骨折的25%[1]。现代社会因随着受伤暴力的升级,桡骨远端骨折发生年龄逐渐年轻化;骨折粉碎严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7例患者,年龄25岁~65岁,平均年龄47.5岁;按AO分型分成三组A型35例,B型51例,C型71例;A型均石膏固定保守治疗;B型手术18例,非手术33例;C型手术30例,非手术41例。

1.2纳入随访标准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年龄不大于65岁;排除骨质疏松性骨折;排除开放性骨折;得到完整随访、专科治疗及指导功能锻炼患者。

1.3方法A型35例为A组;B型非手术33例为B1组,B型手术18例为B2组;C型非手术41例为C1组,C型手术30例为C2组;B1+C1组合并为D组。

1.4疗效评定及数据处理对所有患者均采用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功能评定,同时让患者自己评价患肢功能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及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采用SPSS(version14.0)统计学软件包,资料进行x2检验。

2结果

2.1 统计结果见表1。

2.2x2检验①保守治疗A组Dienst功能评估优良率及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比率及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D组(P

3讨论

3.1 AO分型与桡骨远端骨折传统桡骨远端骨折分类如colles骨折,barton骨折,smisth骨折仅对骨折移位方向做了描述,而关节面的累及程度是决定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案选择的关键因素[2]。AO分型很好了描述的骨折粉碎情况与关节面的关系,可对骨折做出全面的评估及指导治疗;但不能否认,AO分型未涉及骨折的移位程度,如C3粉碎性骨折,无明显移位,管型石膏原位固定既是最佳治疗方案。

3.2石膏固定保守治疗本组患者偏年轻化,无明显骨质疏松,局部血肿浸润麻醉可协助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笔者发现B1型矢状面骨折复位较困难,掌曲背伸均不能控制骨块的旋转复位,如年轻患者,可行闭合复位或者有限切开螺钉内固定。保守治疗过程中需注意定期复位,功能位石膏的更换,防止关节僵硬。

3.3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方法应灵活多变,不能局限于钢板螺钉内固定,应选择减少创伤,简便而牢靠内固定,如空心钉,闭合复位克氏针,外固定支架均可减轻局部软组织及肌腱损伤[3]。本研究中B1,B2组中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比率及患者的满意率无明显差别的原因分析:患者对骨折后患肢功能恢复的期望值较高,但在花费昂贵手术费用后并不能达到预期值,而使治疗的满意度下降。

总之,由于骨折类型千变万化,任何一种骨折分型只能指导治疗,不能决定治疗,C型骨折应尽可能解剖复位牢靠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尽早恢复劳动力[4]。A型骨折复位石膏固定的疗效可靠,B型骨折可试行复位,复位不满意可选择手术治疗,可适当参照患者的主观愿望。

参考文献:

[1]徐林,蔡锦芳.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8):1416-1417.

[2]耿立杰,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7,15(22).

篇9

【关键词】股价指数股价背离股权分置

一般而言,股市被看成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一原理最初来源于查理斯·H·道,他认为,由自由竞争市场决定的股票价格,代表了每一个对该股票感兴趣的人士的综合信息及评价。因此,由这些极具代表性的公司股票构成的综合指数是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走势,同样也应当真实反映公司股价。但是事与愿违,经研究发现,我国的股价指数与股价严重背离。这个结论可以从我国近十年的股市发展得出,从所收集到的资料来看,短短十多年的股市发展,两者之间已严重背离,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指数计算规则方面有缺陷,新股上市当日就计入指数

起初沪综指的计算规则是,在新股上市一个月之后计入指数。但随后修改了两次:第一次是新股上市一天后计入股指,上海证券交易所于1999年11月8日公告,于1999年11月9日起执行。为使指数更为合理准确地反映新股上市后的市场变化情况,决定上市新股自上市后第二日起计入指数。值得关注的是,公告次日,1999年11月10日浦发银行上市。第二次是新股上市当日计入股价指数,从2002年9月23日起,上海证券交易所调整指数的计算规则,将新股在上市当日就计算入股指,2002年10月9日中国联通上市。

“据测算,2000年新股对上证综合指数上涨的贡献度达17.11%,2001年新股对上证综合指数的影响度也达15.8%。”

事实上,如果剔除指数计算规则对股指的影响,也就是说,消除新股上市对股指的影响,即新股仍按照上市一个月之后再计入股指的话,若按1999年11月以前股票价格的变动率来折算,2004年6月30日的上证A指1468.84点的实际点位应该在900点以下。

2.政府有意操纵股指,使股指掺水,使其在认可的范围内运行

(1)国家利用政策不断地影响股指。在发达国家中,股市有着经济走势“晴雨表”之称。在我国,股市的走势与经济走势基本不相关(王国刚,1999年8月)。发生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在于:十多年来国家的政府部门总是不时地运用政策来影响股市走势,使其在认可的范围内运行。当股市低迷时,政府就会出台利好消息,刺激股指上涨,使股市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吸引投资者。而当股市投资过热时,政府就会出台一些利空消息,冷却股市,使股指从高位下跌,这样一来股指的急剧涨跌就形成了前面提到过的几个拐点,这些拐点与当时所对应的股价之间的相关性降到了0.8,也就造成了当时两者的背离。同时,市场的投资理念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投资者根据政策的变化来买卖股票,而不是看股票的业绩。这样一来,证券市场的市场化行为被政府行为所取代。

(2)政府利用股市的高速扩容来抬高股指。新股上市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无节制的大发新股,致使股指波动频繁。“我国证券市场用10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市场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历程,而今上市公司超过1200家,市价总值接近5万亿元,流通市值1.5万亿元,投资者开户数达到6000万户,市场规模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扩容速度远远高于其他市场,高速扩容是我国市场另一典型特征。”市场的快速扩容,特别是新股的不断上市,对我国市场的指数(特别是成份指数)编制也带来了挑战,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在高速扩容背景下指数的市场代表性。“模型计算结果发现,无论采用总股本加权还是采用流通股本加权编制指数,新股对指数表现都会产生显着影响,尽管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市场格局中新股上市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比如,2000年新股对上证A股指数的指数影响度为2.2%,2001年达到15.8%。由此也说明,在高速扩容的市场上,全样本综合指数难以担当业绩评价的基准,也难以作为指数投资对象,因为投资者很难根据指数的波动来判断股市行情,这也部分解释了“赚了指数不赚钱”的现象。”而且,此类上市公司一般属于大型国有企业,在本行业中具有相当的地位,其市场走势往往会对行业板块产生联动效应,进而牵动大盘走势,股价波动则不大,因为只有这一只或几只新股的价格波动较大,对整个平均股价影响有限。这样,两者之间就产生了背离。“据统计,2002年9月到2003年12月20日上市的80来只新股,助涨指数约50余点,其中仅中国联通和长江电力就分别助涨8.06和7.74点;这是大盘股的杠杆效应撬动股指,以平均股价下跌15.9%而指数仅下跌0.3%倒推计算,扣除新股助涨因素,2003年1月6日至11月13日,大盘股就撬动股指160余点。按照这种趋势,随着新股的不断上市和大盘股的走强,未来股指和股价的背离将越来越严重。” 转贴于

3.股权分置悬而不决是关键

国有股在形成之初是为了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及国有资产的私有化。然而随着新股的不断增量上市,国有股、法人股越积越多,成为一个无法滚动的大雪球,阻碍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化运行。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成为我国股市股价指数与股价背离的重要原因。非流通股占股票发行量的2/3,而且这种上市规则还在继续,上证A股指数是按发行量来计算的,其结果只能反映潜在的流通市场,而不是现实的流通市场。

股权分置导致了杠杆股的存在,股指的计算包括了大量的非流通股,这就使一些别有用心的机构投资者或庄家可以利用个股的杠杆效应撬动股指。据2001年年报统计,“沪深股市总股本超过10亿股、流通股大于1亿股的股票共有54只,其平均总股本高达38.4亿股,主要是中石化总股本分摊所致。该组股票的平均价格7.13元,总体属于中低价国企大盘股,行业以关系国计民生的电力能源、公路、石油石化、汽车、钢铁和金融等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体。该组股票平均流通股本4.3亿股,按2002年5月28日收盘价计算总流通市值为1534亿元,总市值为11090亿元,相比2002年6月1日两市的总市值而言,这组股票约占总市值的20%,流通市值约占总流通市值的12%,明显属于具有杠杆价值的指标股。”前面一点说过了,由于大盘股的杠杆效应撬动股指,造成了股价指数与股价的背离。

所以,要搞好中国股市必须从根本上杜绝股权分置,严格政府监管,加强指数体系建设,使股市能真正发挥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准确反映经济走势。

参考文献

[1]徐国祥.证券投资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1997,07.

[2]邢天才.中外资本市场比较研究 [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04.

[3]吴晓求.股权流动性分裂的危害——中国资本市场为什么必须进行全流通变革.[J],财贸经济,2004,(5).

[4]董辅礽.在争论中发展的中国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02.

[5]熊海斌.股东行为与股东产权[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6]李长安.股市的丑陋[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04.

[7]沈剑冰.行情分析:指数结构与风险特征——探寻深沪股市股价变动规律[N].股市动态分析,2002-06-01.

[8]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联合课题组.五大因素影响股价指数编制.全景网,2002-11-25.

篇10

关键词:股骨近端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02-02

股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股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关节功能,并能早期下床活动,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首选方法,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易并发多种并发症。因而,做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定围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的24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并对其围手术期给予了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的24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60~82岁,平均(71.67±3.0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7例,跌伤4例,重物砸伤4例,击打伤3例,撞伤2例,其他伤4例。患者均有不同并发症,高血压5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肺气肿4例,糖尿病5例,其中合并2~3中并发症4例。所有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2.1.1 心理护理。由于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疼痛症状明显,活动受限严重,且由于患者均为老年人,对手术的治疗效果及风险极度担心,常易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心理压力较大。因而,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讲述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治疗的依从性。

1.2.1.2 术前准备。①皮肤准备:手术前1天指导患者全身清洗沐浴,常规备皮,备皮时操作动作应轻缓,避免把皮肤划伤;术前6h禁食禁饮。②术前检查:术前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各指标,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1.2.2 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意识等生命体征变化,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配合医生顺利进行手术,及时将医生所需手术用品按顺序传递给医生,备好抢救药物。

1.2.3 术后护理。

1.2.3.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术后24h持续给予患者床边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常规吸氧,严格控制输注速度,防止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其受压、弯曲,同时注意观察引流液性质、量和颜色,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2.3.2 卧位的护理。患者回到病房后,给予去枕平卧位,可在患者两腿之间放一软枕或T形枕,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同时,避免患侧肢体过度屈曲和伸直。

1.2.3.3 预防感染的护理。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较弱,尤其是经历过手术的大创伤之后,其并发感染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而术后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伤口清洁及敷料干燥,定期换药,并合理应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1.2.3.4 术后康复指导。①手术结束患者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患肢局部肌肉按摩、踝关节被动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②术后第1d局部疼痛许可时,患者可取半卧位,每次0.5h,2~3次/d;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及腘绳肌舒缩活动;③术后第3d,伤口愈合良好者即可开始CPM练习,每次0.5h,2~3次/d;④如果患者接受,术后3周,可由康复治疗师进行患侧屈髋、屈膝功能被动锻炼活动。

1.2.4 出院指导。①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嘱托患者继续坚持康复锻炼;②指导患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减少髋关节的活动,以加速骨折愈合。③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增强抵抗力。④告知患者,如患侧出现肿胀,疼痛增加等症状时应立即来医院就诊。

2 结果

通过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围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24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人工股骨头脱位、腹胀、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均恢复工作及生活能力,疗效满意。

3 讨论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越来越多,该手术已成为拯救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为更好地预防其术后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术前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在手术进行中极力配合临床医生的的手术工作,传递好手术用品,熟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主要环节和手术过程;手术结束后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对患者进行卧位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以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娟.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康复护理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03):405-406

[2]郝素芳.34例高龄股骨头置换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1,01:397-398